阴司婕妤是什么意思官职

在中国古代后宫制度中“妃”这个称呼是什么时候出现的_百度知道
在中国古代后宫制度中“妃”这个称呼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什么时候皇帝的妾被称为妃了呢,并没有妃这个说法,称妃的只有太子妃,或者是夫人。据我所知汉代皇帝的妾统称为姬如题
提问者采纳
对于后宫嫔妃的等级有着很大的弹性、敬妃。并立八品、昭仪,仁宗又在妃级别中增一位号名宸妃。例如女英是舜的媵。 9。
帝祖母曰太皇太后;贵妃,分别为;太仪。 先秦的后妃之制还比较简单,此四等为汉武帝所增设
娙娥 容华 充依 五官 顺常 无涓、康妃,这样在皇后以下定制十二等级,掌教四德、充华、美人、贤嫔,视正五品、充仪、顺容,则只许有一妻与之匹配、婉容、充华,增至九人
世妇、贵妃,且不再娶,以第一宫帐中的第一皇后地位最尊,后宫除去上述位号外: 三夫人;
2)贵嫔、婉仪、充仪,自婕妤至充依,爵比乡侯、保林、贵仪,故而庶民被称为匹夫匹妇,爵比县侯、容华、但仍不正式作为皇妾,掌女工丝枲、修仪,沿唐制,嫡(妻)曰皇后; 皇后一人
四夫人、婕妤,十二员:一后(嫡妻)。后宫指她们生活的地方;顺仪,品正第七
另又有承衣刀人。 3.唐朝 唐朝初开国时、德仪,视六品以下
6,视千石:王的后妃“编制”为,但这不代表后宫人数也简单,各一人、淑妃,正一品
六仪、三夫人,亦以贤妃,九嫔之下又有九位婕妤;波仪,位在众皇妃之下、妃仪,位次夫人,正二品
婕妤九人,以后渐成定制、淑妃,三国来媵;
12)良人、充仪,虽有设置,视正三品、僖嫔,而在众多宫帐中;
9)婕妤、充仪,自制嘉名以充实后宫;
11)美人,王之主要妾及诸侯之妻称夫人,将之分为八等级、成妃、八十一御妻;贵妃; 贵人。 10、九位才人,后宫位号简单朴素,位视三公。 除去以上妃。
又参循汉、孺人。”并称诸侯“一娶九女”,爵视千石以下、采女等四等级,品正第四
宝林二十四员、充容,以掌后宫典仪,位次皇后;至元帝时才被创设
夫人 美人 良人 八子 七子 长使 少使 婕妤,皆称家人子;贵妃、昭华,正一品
九嫔、淑妃、夫人,也有称天子“一娶九女”的、德妃,二十七世妇之下又有二十七位宝林、中才人;
7)修容、安嫔,后宫女子不论后妃,在独孤皇后崩后、宁妃等为众妃位号,掌宾客祭祀,九员。」、顺成、修仪、修仪、昭容、淑容,或者是其他国家的人(天子或诸侯娶妻时才会有),“古者天子娶后。 《周礼》记载,凡十二女,三员,总数多达二万人、顺仪、贵人、淑媛。除以皇后为最高之外、淑妃、德妃。 中国古代允许纳妾,七人
尚宫、昭容、二十七位采女、汉灵帝时、九嫔、顺仪,品正第六
采女三十七员.上古 媵是作陪嫁的人的意思,增至八十一人
隋炀帝时期。 周朝的制度要求避免同时出现两个王后或诸侯夫人的情况,后宫位号被大量删减、淑女、尚服,正七品
采女二十七人,凡一百二十一人,爵比亭侯; 皇后一人
侍栉二十人
之后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又改宫制为;
3)淑妃、充媛。 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仿古礼册立九嫔,参用古法,因此后宫位号非常简单:淑妃,品正第三
世妇、宫女等、充媛
婕妤 美人 才人 8、顺华,贵妃仅次于皇后,合称「八十一御妻」; 皇后一人
三夫人; 皇后一人
惠妃、修仪、良人五等、德妃,统治者常妻妾成群,王之妻称后,只剩贵人、仁宗在位时。
秦始皇统一天下、九嫔。 1,各一人,在明朝这二百七十六年间,省除顺成,位视相国,由于隋文帝之皇后—独孤伽罗善妒。 但后来至汉桓帝,妾皆称夫人、修容、贤妃,妾有良娣。而庶民.清朝 在清朝;
5)昭仪.元朝 元朝时,另外还有婕妤。
御女、选侍;大夫是一妻二妾,参考前朝旧制而设立,始建皇帝皇后称号、婕妤、惠妃,正五品
宝林二十七人,爵比县公、等等、修华,各二人
7、慧妃;士则是一妻一妾。 2。 之后在明世宗朝和明神宗朝分别都出现了端妃和恭妃的位号,且人数不定。诸侯一娶九女,随文帝才又将之改为、淑媛、修媛、华妃、二十七世妇、女官,帝母曰皇太后.明朝 明朝的后宫位号,正八品
唐高宗时改制为、惠妃,爵无所视;昭仪、才人.宋朝 宋朝立、娱灵、充容、答应等位号杂置期间:夫人。妾皆称夫人,或其生活圈子、明宪宗时又封万贵妃加“皇”字为皇贵妃、修仪;
8)修仪,视正七品,位视御史大夫、丽妃。 5、修媛,于王后以下定五等;
10)容华。 在商朝有时有并后(同时有两个王后)的情况、丽妃、六典等女官职,只设有皇后、美人,皆随侍左右、容华、修容,爵无所视,爵比诸侯王、六司,还出现过端妃,把九嫔扩充至十八人、二十七位御女;
九嫔,可见妾是八个。 虽然位号很少、夜者等、充媛、才人、修华.魏 曹操为魏王时,视中二千石、修容,但人数不定。 皇妃位号除贵妃之外,三位
嫔,可以是未出嫁的妹妹或侄女,皆有娣侄,视真二千石,各一人,五个位号并立为最后一级
太子妻称妃、晋旧制.汉朝 西汉皇帝之妻称皇后;皇孙妻称夫人、庄妃、芳仪为正二品
美人,后宫位号形同虚设、才人十五员,位视九卿、昭仪、昭媛、昭妃。明帝时又增淑妃: 皇后 昭仪、顺容,设四妃、九嫔、丽嫔,爵比关内侯,三十八员、修容,并无员数。魏文帝时增设贵嫔,共三级.晋朝 晋武帝取汉魏之制,正六品
御女二十七人、裕妃:贵嫔、嫔的等级分别之外,妾无位号、淑仪、尚仪、贤仪、和嫔,设置六尚。 东汉初开国时、贤妃,宁嫔等位号,隋炀帝又参阅古典,正三品
美人九人。」.隋朝 隋朝初时,斡儿垛是宫帐的意思,正四品
才人九人。但《周礼》很可能是战国晚期儒家的空想作品,一座宫帐里面可能同时住着好几位皇后和嫔妃。真宗;美人,四夫人之下有九嫔—「昭仪: 1)夫人、昭仪、康嫔、贵人;
6)昭华,称为二十七世妇、恭妃、庄嫔。 4、淑仪、昭媛、惠嫔。 另外一些儒家作品则称天子“一娶十二女”、修容、宫人、华妃 九嫔; 皇后一人
嫔,视比二千石,元朝后宫以斡儿垛来区分后妃的地位。 因独孤皇后善妒。
但又无严格规定以上位号非用不可、良使,大体上并无严密的等级分别、美人,四人
才人、,品正第二
婕妤、嫔三等,品正第五
御女二十四员; 德嫔、修容,增至二十七人
御女、修仪三等。
九嫔以下还有美人、昭容。 宋朝定宫制为、顺妃; 皇后一人
四妃、九位美人、昭媛、充容;
4)淑媛、充容,品正第一
九嫔、妃。
世妇、共和、修媛、婉仪唐朝后宫制度,是皇后之下有四夫人—「贵妃,始设三夫人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中国古代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清朝以前女子被选入宫,不是做宫女,是什么形式入宫_百度知道
清朝以前女子被选入宫,不是做宫女,是什么形式入宫
采女是什么
嫔妃制度是什么样子
我要清朝以前的朝代
提问者采纳
王,原意为配偶,帝王女儿出嫁之意;多指皇帝的妾;亦指太子。古代皇宫里的女官以秀女的身份入宫,位次于皇后,多指帝王的妻。 嫔。妃.嫔妃 帝王妻妾。亦可作动词,侍从,原意为宫廷女官、侯的妻
秀女是清朝的
我要清朝以前的朝代
在中国古代,皇帝为天下至尊,富有四海,为了把这江山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所有皇帝都希望自己能子孙满堂,人丁兴旺。为了确保皇帝有子嗣,中国古代的皇帝都广纳嫔妃。周代的制度是:“天子后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在明代,皇后以下则有皇贵妃、贵妃、九嫔、才人、婕妤、美人、昭容、选侍、淑女等。其中淑女为最末等,初选入宫即为淑女。俗话说:“后宫佳丽三千。”如果仅仅计算皇帝的妻妾们,当然没有这么多,但如果加上可以随时为皇帝所驱使的宫女们,这个数目就远远不止三千了。据记载,明朝末年,内廷宫女多达9000人。这些宫女大多数可能一辈子也没见过和自己近在咫尺的皇帝,他们只是默默地做着自己的杂役,直至老死宫中。明朝吸取了前朝外戚干政的教训,严格控制后族的势力,因此明朝的皇后多为小家碧玉,来自民间。在后妃的遴选上,为防范朝中权臣与后宫勾结,规定“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而且偏重于选择清贫之家的女子,试图以此辅佐皇帝去节俭勤政。后族爵位虽高,却基本没有实权。朱元璋还在宫内挂了一块红牌,上面镌刻着警戒妃嫔不能乱政的话。而明代历代的皇帝也一向对此严加防范。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贵妃2名、延禧宫,嫔6名贵人:内廷女官正五品官职名称、宫女品级大清康熙王朝宫女共分九个品级。后妃设皇后1名、长春宫:代诏女官正四品官职名称,分居东西12宫。东宫有景仁宫,妃4名,居中宫!宫女一般都是贫穷人家或者被抄家犯人的女子充当:司记正七品官职名称、储秀宫。一、承乾宫、永和宫、常在,不属于宫女了:奉仪另外不列品级、咸福宫,没有定数、启祥宫:女史正六品官职名称、钟粹宫。每宫都有宫女供役使、景阳宫:采女正九品官职名称!康熙后典制完善了,皇贵妃1名,用“福晋”和“格格”称呼后宫嫔妃的情况才消失:昭训正八品官职名称秀女!一般选秀之后的秀女应该是妃子、答应、翊坤宫:正三品官职名称,西宫有永寿宫
采女,妃嫔称号。北魏孝文帝时始见。北齐后期,置八十一御女,与相传古制八十一御妻相当,各有名目。如穆光、茂德等,不胜枚举。以后隋炀帝置女御八十一人,分御女、宝林、采女三种名目。西汉初立,因秦之称号:皇帝之妻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并立八品(该八品也是沿袭秦时之制):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汉武帝时增加婕妤、经娥(经为女字旁,打不出来,下同)、容华、充依,各有爵位。汉元帝时又创昭仪,仅次于皇后;时后宫已达三千人,除皇后外,以下定制十四等:  1)昭仪,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2)婕妤,视上卿,爵比列侯(第二十等爵);  3)经娥,视中二千石,爵比关内侯(第十九等爵);  4)容华:视真二千石,爵比大上造(第十六等爵);  5)美人,视二千石,爵比少上造(第十五等爵);  6)八子,视千石,爵比中更(第十三等爵);  7)充依,视千石,爵比左更(第十二等爵);  8)七子,视八百石,爵比右庶长(第十一等爵);  9)良人,视八百石,爵比左庶长(第十等爵);  10)长使,视六百石,爵比五大夫(第九等爵);  11)少使,视四百石,爵比公乘(第八等爵);  12)五官,视三百石;  13)顺常,视二百石;  14)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均视百石。
清朝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武媚娘中婕妤是什么官职_百度知道
武媚娘中婕妤是什么官职
长使。也是宫中嫔妃的&quot?url=eKGsnOBmsRbOdcsJutv_w7SVomIyxuqoNNNkf0pGZE9TPqBxBrRfr_s7FeliEJtRVNtOyONWTT0hE7w2OglOWa" target="_blank">http.职称&quot:昭仪、美人、充依、少使://baike婕妤是古代皇宫对妃子的称呼、顺常、七子.com/link.baidu,但每个朝代都有点不太一样、容华,据说当时宫中的嫔妃名号分为十四等、良人、婕妤。<a href="http,是一种称谓://baike?url=eKGsnOBmsRbOdcsJutv_w7SVomIyxuqoNNNkf0pGZE9TPqBxBrRfr_s7FeliEJtRVNtOyONWTT0hE7w2OglOWa 【具体可看百度百科】算是职位中挺高的、八子、五官;.com/link,类似贵妃等、无涓等、娙娥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第二章 单恋之单恋_墨阳子《佛道禁果》
&|&&|&&|&&|&&|&&|&&|&&|&&|&&|&&|&&|&&|&
第二章 单恋之单恋
&&&&&&&&&&
【双击滚屏阅读】
第二章 单恋之单恋
作者:&&&&来源:&&&&点击数:&&&&更新时间:
  太行山娘子关不远处,有一座极为秀丽的山,名曰苍岩山。
  古人诗曰:“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就是指的这座苍岩山。
  苍岩山最高峰名曰玉皇顶。玉皇顶上有一处平台,林遮树掩,极为清静。宏法大师从邯郸响石山庄将昏迷不醒的郭子岳带走后,就弄来了玉皇顶上。将他放在地上,每日喂药度气为他疗伤。可是,他却又同时喂他服食了一种使人安眠的药,不让他苏醒。
  三天过去了,仍然如此,郭子岳躺在草地上,老和尚盘膝坐在旁边,垂目守护。明明郭子岳伤势大有好转,和尚却不让他醒过来。
  一个少女从玉皇顶的山路上飘了过来。
  这个少女大约有二十岁左右年纪,她长得不算美,但也绝不丑。她的身法非常优美,单脚一踮,便射出去数尺远,近丈远、或是一二丈远,全看她想要落脚的下一个地方距离有多远而定。
  当时她要登上玉皇顶,本可从小路上走过去,下几级矮梯,再登上峰顶郭子岳静卧之处。她却一步从凹道上跨过,中间近三丈的距离,她在空中变换身法,连跨三步,就过去了。转动时身法极为优美妙漫,可她振袖划臂时的手形臂形,与天马行空的轻功功夫又显然不是一家。
  少女在和尚与郭子岳身前二丈处站定,轻声开口道:“请问大师,你究竟在搞什么名堂?他的伤势大有好转,你为何不要他苏醒?”
  宏法大师睁开双目,同样轻声道:“施主是星宿海神尼的什么人?”
  “我是她老人家的俗家弟子。”
  “那么,你与这位郭施主又是什么关系?”
  “晚辈的掌门师姐无昊师太与郭老庄主是旧识,晚辈受令寄居在响石山庄。请问大师,他的伤已经基本好了,你为何不让他醒来?”
  “你受令寄居他家,也是为了紫瑰盆吗?”
  “不是。我在响石山庄寄居了一个多月,也是最近才知道他家有紫瑰盆。”
  “那么,你隐居在响石山庄,究竟是为了什么?”
  少女双目一睁,怒声道:“大师问得好怪!我掌门师姐要去办事,带着我不方便,让我寄住在响石山庄等她。大师,我可是看在你救了郭公子的份上,才回答你这么多问题的!”
  “多谢。”宏法大师说,“老衲再问最后一个问题,你的掌门师姐现在何处?”
  “在长安。”少女回答道,接着反问:“请问大师,你又为何无巧不巧,恰好在夺宝之夜出现在响石山庄?”
  宏法大师颂了一声佛,道:“无昊师太几番于我白马寺不利,听说她在这里,老衲不能不来看看。”
  “啊,你们是敌对的吗?”
  “施主何必明知故问?”
  “我于武林中的事所知甚少。算了,不说那些了。请问大师,你为什么不让他醒过来?”
  宏法叹了口气道:“他若醒来,便会向长安道追去,追去救王家小姐,追去报杀父之仇。那不是徒然送死么?老衲还没有想出制止他的办法,也就不敢让他马上苏醒。你既然关心他,可有什么办法制止他向西追去?”
  “没有。”
  “那么,你且坐下。趁他还没醒,咱们一起来想想。总之是要救他一命,让他既不去找王小姐,又不忙着去找赵归真。他根骨如此之佳,加之情纯性仁,如是能人我佛门,那倒完全可以成为一代高僧。”
  “不!”那姑娘急忙反驳,“他不能入你佛门!”“为什么?”宏法大师惊异地问,但他一看见那姑娘双目之中流露出来的焦急与关注之色,他顿时明白了。“噫,原来女施主也是性情中人。”
  那姑娘沉默了,在郭子岳的另一边盘膝坐下。
  昏迷不醒的郭子岳躺在草地上,左边坐着和尚,右边坐着一个姑娘。两个大活人沉默着守着一个昏迷不醒的人,而玉皇顶上也是一片沉寂,白云无声,树木不语,没有雀鸣虫叫,那情景实在诡异无比。
  良久,那和尚长叹道:“原来女施主爱着郭公子!”
  那少女反驳道:“你想趁他落难,骗他去佛门剃度,你的动机更坏!”
  和尚沉默半响,说:“老衲记得,星宿海神尼的弟子,都是身人空门的沙弥尼,从不收授俗家弟子,为何你却是凡人装束凡人心性?偏偏武功又似乎已得神尼真传?”那姑娘沉声道:“你为什么问这个?总之,我是俗人,不受沙弥尼十戒约束。我的恩师并不强迫我受戒范。”
  宏法和尚沉默半响,问:“可否请教女施主尊姓大名?”
  姑娘沉默半响,道:“我叫阳春霞。”
  “阳春霞?”宏法和尚忽然双目圆睁。“你说话是长安口音,你是长安人?”
  阳春霞默认。
  “请问阳施主,长安的武林名宿阳少华阳大侠你怎么称呼?”
  阳春霞默默无语,双目中却无声地流下了两行泪水。
  宏法大师见状,连忙垂下了双目。
  “请问大师和先父可是旧识?”
  “不是不是!”宏法急忙否认。“和尚不过是慕其侠名而已!”
  阳春霞盯着宏法大师,摇了摇头道:“大师如此急忙否认是旧识,明明是在掩饰什么。当年先父在长安被杀,我还年幼。如今长大了,正想找到先父的旧识,问一些事情――”
  宏法打断阳春霞的话:“老衲与阳大侠确实只是神交,并非旧识。你既是阳大侠的后人,郭公子这件事倒叫老衲好生为难。
  老衲的本意是想找出一个办法,可令郭公子随我去白马寺接受剃度。如今阳姑娘对他情有独钟,老衲倒不便多事了。”
  阳春霞默默不语。
  “或许,这是郭施主俗缘未尽。”宏法大师说,“姑娘可有办法让他不去追赶皇宫的选美彩车?”
  阳春霞想了想道:“响石山庄出事的第二天宋太监和赵归真就押着四乘选美的彩车向长安西去了。算起来,再有两天时间,便可到洛阳了。那时,子岳他就算醒过来要去追赶只怕也追不到了。请大师再照顾他二天时间,所欠人情,由晚辈异日相报如何?”
  宏法大师轻笑道:“我要守他,是因为他与我佛门只怕有点缘份,与你何干?阳施主可以离去,两日后再来。”
  “如此甚好,晚辈回避一下。”
  阳春霞起身,作礼,身形后掠,下山而去。
  宏法大师又垂下了双目。
  郭子岳醒来的时候是白天,正是中午时分。他睁开双眼,记起自己被击伤,落在一个和尚的怀中。他支起身子,坐了起来。
  他感觉到左边有人,调头一看,正是接住他的那个和尚。那个和尚盘膝坐在那里,正微笑着望着他。
  “多谢大师相救。”他说。慢慢站了起来。说话时暗中注意了一下自己的身体,伤势竟然好了。
  那和尚看样子大约有五十岁左右,笑道:“勿谢。”
  郭子岳道:“这是在哪里?”
  “这里是苍岩山。”
  郭子岳一惊,失声道:“大师怎么将晚辈弄到苍岩山来了?”
  苍岩山在邯郸以北大约三四百里处。
  “你受的伤重,必须寻觅一处清静之地,慢慢为你治疗。”
  “那么,请问大师,您带弟子来此多久了?”
  “大约五天了。”
  “哎呀,晚辈的父亲怎样了?响石山庄又怎样了?”
  “你想知道么?”
  “想。”
  “那么,你盘膝坐下,听我慢慢讲与你听。”
  郭子岳在和尚身前三尺处盘膝坐下。“老衲宏法,白马寺维那(唐代寺庙三大纲:寺主,首座,维那。)。老衲从邯郸路过,见千心毒王潜去响石山庄,便悄悄跟去。你被茅山道士广玄子击昏之后.令尊与广玄子打了起来,在第四十六招上断了广玄子一臂。令尊随即欺进,要杀广玄子。”
  郭子岳失声道:“糟了!广玄子乃是皇家左右街道门功德使,领四品衔,父亲如是杀了他,还能在中原立脚么?”
  宏法道:“令尊没能杀了他。令尊倒是不计后果要杀了他的。但丹鼎派道士赵归真现身了。他先以袖标打断了令尊的长剑,然后将他击飞,救了广玄子。到正式交手时,赵归真只一招便杀了令尊。”
  “什么?”郭子岳一弹而起,惊骇失声,“赵归真杀了我爹?”
  “是这样。”
  郭子岳身形一晃便向山下冲去。但他立时感到身上几处穴道一麻,又被人提回了树下的草坪上。
  和尚绕到他前面,沉声问:“你是要去找赵归真报仇雪恨?”
  “是又怎样?”郭子岳大吼。“你点我穴作什么?”
  “你打得赢赵归真吗?”
  郭子岳一下子沉默了。
  “你有多少武功?你能打赢巫山尊者,就自以为当真天下武功第一了吗?你父亲只一招便被人家取了性命,你去报仇,不是连半招也使不出来吗?”
  “那赵归真的武功那么高吗?”
  “是的,不到四十岁,便已跻身一流高手。若假以时日,还不比罗浮先生轩辕集的武功高吗?你若想死,犯不着去赵归真那里丢人现眼,不如就从这玉皇顶的悬岩上跳下去吧。”
  “我不跳。”郭子岳说,声音恢复了平静。
  “你不死了?”
  “我不死了。我要拜你为师,你教我武功吧。”
  宏法大师笑了。数日之中,他想了很多种方法,最后都否定了,觉得还是告之以实、晓以利害这个方法好一些。在他来说,既是顺乎天意,又可再探此子悟性如何。如若此子只是一个一味蛮干的不了汉,便度入了佛门,顶多能成为一个武林高手,佛法上的修为是不会很大的。果然,他告之以实后,这郭子岳竟然很快便过了第一关。宏法和尚心中想:好禀赋,有缘。
  “我不能教你武功。”宏法说。
  “为什么?”
  “因为我打不赢赵归真。”
  “什么?武林中谁不知道师父你在修习摄摩腾大法师的神变功夫?”
  “你也听说过摄摩腾大法师的事?”
  “徒儿听说过一点点,请师父明示。”
  宏法大师笑道:“我不是说了不能收你为徒吗?你别急,我既然救了你,就是有缘,自会指点你一个去处。”
  宏法和尚解了郭子岳的穴道,说:“你且坐下。”
  郭子岳坐下,宏法和尚也坐下,二人相对而坐。
  宏法和尚说:“汉永平七年,明帝刘庄梦见一个身形高大、项有日光的金人在空中飞行,最后落在他的殿廷之前。汉明帝醒后召群臣解梦。太学闻人傅毅说:‘周昭王时,西方有佛出世,其身长一丈六尺,遍体金色。陛下所梦,或许就是佛吧。’博士王遵接口说:‘《周书异记》这部书里记有此事,说是佛出世的天地间皇现了许多祥瑞。周朝太史苏由见后来还预言说,佛的声教将在一千年后被及此土。臣以年代推算,苏由见预言的正是现在,陛下梦见的,想来应该就是《周书异记》中记载的佛了。’于是,汉明帝刘庄便派中郎将蔡宜、将士秦景、王遵等十八人,前去天竺寻佛。蔡宜等人到了与天竺毗领的月支国时,遇到天竺沙门摄摩腾和竺法兰正在月支弘扬佛法,便请他们到中土来传法。于是,他们用白马驮着佛经佛像,一起东还,于汉明帝水平十年(注:公元67年)来到了洛阳。汉明帝见佛像,正与梦中金人一般无二,便请两位梵僧住在鸿胪寺中,第二年就专门为两个梵僧在洛阳城西雍门外建精舍,作为两位梵僧居住、译经、讲法的场所。因经书用白马驮来中土,此处精舍就称为白马寺。”
  郭子岳道:“这个――弟子知道。”
  “你从书上看到的?”
  “不是。弟子二年前有一次游历江湖,在开封遇到一位高僧,弟子随他同行了三日,路上听他讲的。”
  “那位高僧法号怎么称呼?”
  “他说他的法号是知玄。”
  “哦,你竟有缘结识知玄法师?那么,摄摩腾与衡山道士褚善信、华山道士刘正念等人烧经斗法的事,你一定也听知玄法师讲过了?”
  “听他讲过了。只是弟子心中疑问很多。”
  “什么疑问?讲来听听。”
  “知玄法师说,汉明帝水平十四年正月十五斗法开始。明帝说:‘佛道二家均以己教为尊,各人搬来了无数经书,欲作辩论。
  这些经书要辩到何日才算完?依寡人看,不如采用烧经的方法来斗法。哪家的经书烧成了灰烬,哪家的经书不怕火烧而能完好无损,谁胜谁负也就自有公论了。’于是,道士们先选出仙诀符录509卷,茅成子等人的道经235卷。褚善信、费叔才二人登台作法,掐诀念咒后,将经书放在了火上。知玄法师说,那经书纸卷见火后立即熊熊燃烧起来,不一时便化成了灰烬。褚善信、费叔才见道法不灵,便自击天灵,当场自杀。”
  “事实就是这样。”宏法大师接口说。“然后摄摩腾与竺法兰二位梵僧登台、焚香持念后,将梵本佛经置于火上。那佛经见火舌,不但没有烧着,反而在火光中显得更加光洁鲜艳。然后摄摩腾法师运起神变功夫,凌空飞起,端坐云巅,口颂一偈云道:‘狐非狮子类,灯非日月明,池无巨海纳,丘无山岳嵘。法云垂世界,善种得开萌,显通希有法,处处化群生。’摄摩腾神功一显,顿时有一千多人要求出家皈依佛门。其中既有官宦,还有道士,更有宫中的婕妤和宫女。”
  郭子岳沉默不语。
  “你为什么不说话?”
  “你没叫我说。”
  “哦,如此看来,倒是老衲显得没有定力了。哎!你有什么疑问?”宏法叹了口气说。
  “弟子与知玄法师分手后,回到家中,时时想起此事。弟子偶读南朝宋国范晔著的《后汉书?蔡伦传》,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蔡伦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才成功地造出了纸,奏报朝廷后才在民间推广。请问,永平十四年,蔡伦或许还没有出生,抄经的经书纸卷从何而来?”
  宏法目瞪口呆,道:“不知道。”想了一想,宏法又说:“或许当时就用的缣帛为纸。”
  “不会吧?744卷经书,如用加木轴而成卷的缣,帛,何等之贵?又该装多少辆车驾?”
  “那你以为是怎么回事?”宏法大睁着双眼问。
  “弟子也想不明白。”
  “好。这算是疑问之一吧。疑问之二呢?”
  “请问师父:这天下真有什么神变功夫,可以使人凌空飞起,端坐云巅吗?”
  “有。”宏法回答。“这是高气功。”
  “师父会这神变功夫吗?”
  “还不会。不过,白马寺中就只有我一人正在修练这神变功夫,再有几年,也就差不多了。”
  “师父可以露一手给弟子看吗?”
  “我不是讲了我不能做你师父吗?你硬要缠夹,是执着呢,还是在耍心机?”
  郭子岳失望道:“你不做我师父,救我干什么?”说到这里,郭子岳突然失声问道:“大师你救了我,为什么不救我父亲?你眼睁睁看着他被赵归真杀死?”
  “老衲打不赢赵归真。这一点,我说过一次了。”
  “原来如此。”郭子岳很失望。他原想请老和尚露一手神变功夫,不想他竟两次直承打不过赵归真。
  “不必如此沮丧。”宏法道:“我先指点你一个去处,你在那里先修练几年,不必强求。能修练成什么样子算什么样子。几年后,我练成了神变功夫,我会来找你,再收你为弟子。”
  郭子岳涕泪道:“弟子技不如人,此时去找赵归真报仇,无疑以卵击石。看来也只好隐忍些时日再说了。只是弟子临走之前,想先回家去看看。”
  “不必了。官军行事,和武林黑道不同,尽管仍然是巧取豪夺,毕竟与山匪有些区别。神策军千部分人搜寻紫瑰盆时,另一部分便在园中挖地掩埋尸首。令尊的尸体已经掩埋好了,官军搜走紫瑰盆后,另外有一个女施主又再去园中,将令尊之墓用石块砌高。令堂大人不是早已去世了么?房子没有烧,让它空着吧。你可直接去广西海阳山,寻找五叶禅师。老衲可修书一封,求他收你为徒。”
  “请问大师,你刚才说有一个女施主,在官军走后用石块叠砌先父之墓,那是谁?”
  “你不必追问,到时候你自会知道的。”
  “那么,这个五叶禅师武功很高吗?打得赢赵归真吗?”
  “打得赢。他就追杀过赵归真两次。”
  “还有一件事,求大师赐教。”
  “什么事?”宏法大师问。“你真要把每件事都弄清才能安心么?你这脾性,真该去经堂修习思维。”
  “弟子想问紫瑰盆究竟是什么宝物?”
  “千心毒王和你父亲在园中不是说了吗?他们说话时又没有用传音人密,你是听见了的。”
  “真是那么回事吗?”
  “是。”
  “如此一大秘密,千心毒王怎么会当着那么多人说,而不用传音人密?”
  “你以后碰到千心毒王,可以问他。”
  郭子岳想了想道:“哦,或许正因为他说的是真话,人们反而不当真话听。”“正是这样。”宏法大加赞赏。“你真该去经堂作思维修习。”
  “而且,风松石和火玉又在天之涯海之角的何处,谁能将之三宝归于一穴?穆宗皇帝就算能抢去紫瑰盆,风松石何在?火玉又何在?只有天知道。”
  宏法大师听到这里,便不说话,从怀中摸出行走江湖时用的墨简笔简,扯下一角僧袍,在上面画了一双合十膜拜的手掌,递与郭子岳轻声说:“你可直去海阳山了。去吧。”
  郭子岳将僧袍布片藏在身上,起身拜了四拜,下山而去。
  郭子岳下得玉皇顶来,便照直往西行去。
  往广西海阳山行走,应该向南。他往西行,自然是要向长安而去了。
  他为什么要向西而去?
  一个姑娘在太行山的山路上拦住了他。
  那姑娘就是阳春霞。她假作一怔――做得很象,以郭子岳之智,也没看出――大声喊道:“你――你怎么会在这里?”
  郭子岳一看见她,顿时感到一阵揪心之痛。从苍岩山下来,一种深沉沉的依恋之情使他不由自主地向西行去。实在是连他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要向西而行。直到看见阳春霞,他才明白,是王若兰那娇美如花的亭亭身影在引着他向西而去。而看见了阳春霞,顿时又记起他偷带紫瑰盆去讨好若兰那件事。
  他羞愧地垂下头,作礼道:“阳女侠怎么会在这太行山中?”
  阳春霞还礼道:“我听说你家出了事,你被一个和尚救走,我……便出来找你。不想在这里碰到了你。”
  “啊。多谢阳女侠挂心。不过,在下强仇在外,实在不敢劳阳女侠寻找。”
  “郭公子说话怎么这样见外?”阳春霞说。直视着郭子岳,问:“公子是去长安找王家小姐吗?”
  郭子岳一听她提起王若兰,顿时双目呆定如遭雷击。阳春霞一见他那个样子,双目中顿时涌上了泪雾。
  这就是人世间的爱情。甲爱乙,乙爱丙,丙却阴差阳错跟了丁。这种事情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这样?没人说得清。对人类充满善意的思想家们,几千年来总在思索要解决这种由人性的利己特性,排它特性派生出来的悲惨命运,并且从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家族的、美丑的、善恶的……种种因素中去寻求这种悲惨状况的产生原因。千百年来,因找到了,悲惨的果却永远摘不掉。
  郭子岳默默转身,走进了太行山中,向西行去。
  阳春霞想喊,喊不出来;想跟上去,又迈不动步。直到这时,她才明白郭子岳对王若兰的爱有多么深厚,多么痴迷。杀父之仇,夺宝之恨,这一切都似乎不能乱他心性,而王若兰却使他那么轻易地失去了理智,迷恋得犹如一个白痴!
  太行山连绵千里,将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截然分割开来。
  太行山沟壑纵横,人烟稀少,可是,在悬岩上,在树林边在荒沟的云端,分明有一个人影在且歌且舞――那是谁?
  郭子岳站住,双目大睁――没有人,没有人影,只有太行山的一片荒凉景色。
  泪水,从他的双目中夺眶而出!直到这时他才明白,若兰被穆宗皇帝的选美官选进皇宫对他是一种什么意味。
  他捂住脸嚎啕大哭起来。
  一个粗豪而充满嘲讽的声音响了起来:“哈!这小子,一看见我们三兄弟就吓得哭了,还用杀他吗?两个指头一提他就没命了!”
  郭子岳沉浸在巨大的悲哀中,连别人的大声嘲讽都没听到。
  那人走近郭子岳,陡然起脚,向郭子岳踢了过去。这是一记高踢腿,踢中了郭子岳的肩头,郭子岳顿时向前一踉跄,倒在了路边的草地上。
  郭子岳一被踢中,整个生存本能和武林人的练武本能都被唤发起来,他从巨大的悲哀之中惊醒过来,立即明白自己遇到了攻击,身子一旋,顿时一个旋子扯起了身子。他站稳之后,看见了三个各持兵刃的粗豪汉子围在周围。
  “喝,还是练家子!”一个大汉说。
  另一个大汉说:“练家子照样留下买路钱!”
  郭子岳下意识地伸手拔剑,一拔拔了个空,才记起长剑在自己被击伤时已经丢失了,腰间连剑鞘也没有,大约是宏法大师给扔了。
  他从小专练剑法,于拳掌腿脚可不见长。而对方三个大汉,一剑二刀,可不是他那点拳脚功夫可以对付的。对方叫他留下买路钱,是山匪?还是假装山匪来斩草除根的杀手?
  一个大汉道:“老五、老六,上前去将他的锦袍剥了,将他身上搜干净。”
  郭子岳想,果然是拦劫的山匪。他站着不动,准备夺剑或夺刀,只要夺得一样兵刃他就不怕了。
  被称为老五的大汉先走上前,以长剑指着郭子岳的眉心,距离不过几寸,那老六便收刀人鞘,前来剥郭子岳的锦袍并搜刮金银。
  因为有一柄长剑指着他的眉心,郭子岳此时还真不敢动弹,他心念急转,想着解围之法。他可以以掌或拳直击搜身者的头部,同时后仰躲开剑刺。着地后再以腿攻打持剑的山匪。他想着,也付诸了实施。可是,他失败了。他平生沉溺于剑法,整个武功定势是以头脑支配长剑。脚的移动,手的任何一个部位的活动都是以支配长剑攻击敌人为中心,其中纵或夹有拳掌腿脚,可那是一种从属的招式,与任何一种上乘的白打功夫是两回事。
  郭子岳从来没有单独地修习过上乘拳法掌法或腿击术,于白打功夫中的势、变、合、法、意等白打法门一肢半解,更缺乏练习。
  郭子岳此时急于脱围,一拳击打在搜身那个山匪的鼻子上,将之击飞出去,他自己后倒时的变式,也的确躲过了那个持剑的山匪的剑刺。可是,他的脚踢却踢了一个空,那个持剑的山匪一刺不中,顿时闪在一边,一个大挂劈便以手中长剑向郭子岳的大腿臂斩下去,眼见得郭子岳的二条腿是保不住了。
  正在这时,只见一物从不远处的一棵树后飞来,正好打在山匪的手腕上,那山匪手中的长剑刚刚挽起,尚未劈下,顿时从他的手中落了下来。
  郭子岳眼快,他虽然不精白打,可练剑之人,先要练眼力,这功夫却是什么地方都用得上的。他眼见得一支长剑从那山匪手中落下来,他人还在地上,却连忙伸手接住,他一抓住长剑,立刻,他的武功定势的一切特长都发挥出来了。他接住长剑时,剑尖朝上,他顺势向上一刺,顿时就刺中了那个山匪的腰肋大穴;那山匪一声大叫,后纵而退,“叭”地跌落地上。这时候,郭子岳已经弹身而起,身形尚未站定,已经又是一剑刺出。那山匪陡然看见一支长剑刺向自己,连忙又向后滚开。如此一来,郭子岳已经恢复了常态,一剑在手,有恃无恐了。
  那个领头的山匪大喝:“什么人多管闲事?滚出来!”一个身穿红衫青裙的姑娘从树后走出来,轻声道:“大胆山匪,活得不耐烦了,竟敢对本姑娘吆喝!”说话声中只见她单脚一踮,人已飘然而起,人在空中,连连跨步伪同时,已经攻出了长剑,幻起一片光幕。在一片光幕之中,那长剑幻化成了十支百支,哪一支是虚影?哪一支是实剑?那个吆喝的山匪根本就分不清,他甚至来不及暴退,只听咔喳一声响,他的头颅已经被削成了两半。―犹如切瓜一般。
  郭子岳大叫:“阳女侠,请勿滥杀!”
  那姑娘正是阳春霞。
  另外二个山匪吓得呆了,连逃走也忘了。
  郭子岳上前,以长剑指着受伤的山匪道:“你们是什么人?”。
  那些山匪原来是三比一,现在成了二比二而且这二个年轻男女显然武功比他们高出不知多少,顿时吓得跪地求饶。
  “大王饶命!大王饶命!小人是太行山中的山民……”
  郭子岳心细,以长剑挑起一个山匪的短褐衫,见他扎腰所拜仍是山藤,方才真正相信真是土著山民,并非皇家或道士派来取他性命的,当卞喝道:“将尸体埋了,不准再拦路抢劫!”喝罢,从那个持剑的山匪腰间解下剑鞘,挂在自己腰间。长剑归鞘后,从身上摸出一锭银子,大约有二两左右,扔给那人道:“这长剑卖给我了,你们去吧。”
  两个山匪得饶,飞逃而去。
  郭子岳办完这些事后,对着阳春霞叉手(注:唐代礼节,叉手为礼如宋明时之抱拳为礼。)为礼道:“多谢田女侠救护之恩。想不到阳女侠的武功是这般高绝。在下如今有长剑在手,大约可以自保。这就别过。”
  “且慢。”阳春霞说。“请问公子要去何处?”
  “这个……在下自己也说不清。”
  “公子家中的事,你自己知道吗?”阳春霞说,充满同情。
  “知道。”郭子岳说。他把阳春霞的同情分明看作了怜悯,觉得屈辱。“在下如今孑然一身,要那空冷的山庄何用?正好云游天下,这就别过。”
  “我――”阳春霞急忙说:“我……也是家破人亡,可以……
  可以……随公子一路么?”
  郭子岳先是一怔,继而一笑道:“原来阳女侠是想保护在下,这倒可以免了。”说完,自顾沿山道而去。
  郭子岳经此一仗,明白如今自己孤身一人,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各种危险。他再也不敢大意,心中告诫自己再勿沉溺于无谓的哀伤之中,如若莫名其妙地死了,那才冤枉得很。他开始考虑还要不要再去长安――他究竟去干什么?去找赵归真报仇?还是去把王若兰抢回民间?
  他立即又感到一阵揪心之痛――他去长安找赵归真报仇,明摆是一条死路;那么,以他那点武功,又岂能抢得回王若兰?
  他流着泪水往南方走去了。心中想着枉死的父亲,可以说,是他害死了自己的父亲。当初他父子二人从一座古墓中得到了一张战国时期的赵王城地图,从中查得赵国王宫的确凿位置,他们每逢夜间便带了三个亲信悄悄地去挖,将挖出的土倒进从越王城遗址上流过的滏阳河。白日他们以木反罩住洞口,以土复盖,这样干了三个多月,都没有暴露,并且找到了被埋在地下的这个紫瑰盆。如若不是他一时冲动夜间偷偷从家中拿出去取悦王若兰,响石山庄会召至飞来横祸吗?他下决心要找到五叶禅师,学成绝艺,为父报仇。他出了太行山,向邯郸行去。他要去向亡父的坟墓叩头,并且取些银两,再去广西海阳山。
  两日后,他到了邯郸。
  他怕响石山庄有官兵暗伏,他在子夜时分回到了山庄,看见大门贴上了官府的封条,便越墙而人。
  他先去了后花园。
  后花园的一棵大槐树树下,一堆新土,葬着一个好勇斗狠不计后果的武林人。新土前面,有一块墓碑,墓碑上赫然刻着落款:“不孝之子郭子岳涕泣而立。”几个楷字。
  郭子岳瞠目结舌,顿时一声大叫,哇地一声喷出一口鲜血,昏死过去……
  就在这时,两个道士悄无声息地从庄园内的一扇窗户内飘了出来。两个道士向郭子岳飘了过去,飘近郭子岳两丈左右,他们站定身形,一个道:“这小子当真昏过去了?”
  另一个道士道:“是否要先搜搜他的身上?省得杀了他以后再搜身,弄一手血污。”
  先说话那个道士道:“你不是想找赵王城的遗址图么?那等东西,他父子是谁也不会带在身上的。干脆一剑杀了,好回京城向道门功德使交差。”
  这个道土说着,当地一声拔出长剑,身形一晃,便向郭子岳的脖子斩去。本来这等高手要杀一个昏死之人,应该是万无一失的。谁知就在这时,一个红影一闪,竟然后发先至,挡在了郭子岳身前,一剑照直往道士的眉心大穴刺去。
  那道士武功不熟,一剑挥出,只盼尽快将郭子岳杀了完事。
  剑在途中,眼角突然瞟见有人偷袭,百忙中身形后仰,长剑反挑,使出了一招格挡招式。谁知一剑反挑格空,他连忙变反挑格挡为前斜削――可是迟了,他格了一个空时,别人已经先变招,这个道士只听得“噗”地一声闷响,接着便什么也听不见了。
  原来那个偷袭道士的剑客,一剑突刺,虽是实招,可是力度用得十分恰当,既可当实招使,也可迅速变招,那人见道士仰身反格,立即便收回剑势,躲过了道士的格挡,随后,那剑身又立即象灵蛇出洞一般刺了过去,其时道士因为变反格为斜削,头部受身形影响,被往前一带,正巧就被对手的长剑刺进了眼窝,直人颅内,一命归西而去。
  那另一个道土吓得呆了,被这既快似闪电又灵如毒蛇的剑势剑招惊得忘了救护同伙。其实他就算想救,只怕也反应不过来。直到他的同伙死了,他才颤声问:“姑娘这一手‘二见佛性’从何学来?与星宿海神尼如何称呼?”
  那条红影一举格杀了一个道士,停下身形来,原来正是在太行山中救过郭于岳一次的阳春霞。她望了那个道士一眼,见他武功平常,刚才见同伙遇难,连反应也反应不过来,她存心让郭子岳开开杀戒,泄泄心中悲愤。她移动二步,用脚尖在郭子岳身上三处穴道轻轻一踢,郭子岳顿时被震醒过来。
  郭子岳一醒过来,顿时弹身而起。他眼看阳春霞双手持剑站在那里,旁边躺着一个道土尸体,顿时明白自己昏死过去时遇到袭击,又是阳春霞救了自己。
  这时那个道士见阳春霞踢醒了郭子岳,心中已经有了逃意,眼见郭子岳身子刚动,便已后掠出去,空中一个转身,便想向房上射去。
  谁知阳春霞早巳注意着他,见他一逃,立时横截上去。那道士刚掠上房檐,陡见一片剑光挡在前面,立时身子一仰,躲避剑光,却忘了脚下无根,站立不稳,一下从房檐上落了下来,所幸他武功不高,却也不算太弱,人在空中一个跟斗,才稳稳落在地上。
  郭子岳持剑走了过来,以长剑指着道士问:“阁下可是茅山派道士?”
  那个道士武功不算高,人却硬气,眼见逃不脱,立时便以手中长剑向郭子岳攻了过去,根本不愿回答郭子岳的问话。郭子岳见问不出什么,也只好先接招打斗,想制住茅山道士后,再行逼问。
  在隋唐时期,茅山道士十分出名。最盛时期,茅山道观多达257处,屋宇五千多间,道士成千上万;除了为主的上清派,另有许多派别。上清派的道人强调个人修道成仙,重视诵经、思神、服气、咽液、金丹、符录,但反对天师道的房中术。隋唐时期,茅山上清宗坛成为符录派三大宗坛之首,声势犹在龙虎山的正一宗坛和阁皂山的元始宗坛(即灵宝派)之上。许多名山的道教宗师,都直接或间接出于茅山。
  在唐代,清修派不管在道教和佛教中,都不占主导地位。
  要依附皇权或在民间广开法门几乎成了一种时尚。唐朝的达官显贵,多与佛道中人过从甚密。左右街功德使就是专为和尚道士们设的官职。
  郭子岳心中明白,这两个道士是左右街道门功德使广玄子留下来等他回家时加以格杀的杀手。阳春霞已经为他杀了一个,这剩下来的一个,显然是阳春霞留着让他逼问的。阳春霞甚为识趣,掠在房上逼回道士后,并不插手,让郭子岳独自料理,对他十分尊敬。
  这道土攻向郭子岳,招式凌厉,身法灵动,攻守相间,尽管速度不十分快,却甚有大家风范。郭子岳一和道士交上手,也不敢轻敌。他见道士中宫直进,可是,下盘却步踩偏门,分明变招抢攻的重点是在左侧。当下他卖个破绽,假作以长剑向道土的中宫突刺,那道士果然脚踩偏门,剑攻偏峰,郭子岳却忽然使出一招换手剑法,身形一矮,右手所握的剑、眨眼间到了左手,反手一剑,竟然先一步刺进了道士的腹中,只听噗的一声,道士便呆立不动了。
  郭子岳这一招还未使完,因为换手反刺万一不中,别人的剑攻来,自己也会不死即伤的。所以这一招换手仅刺一剑出去,不管中与不中,均要身形前窜。郭子岳身形前窜,将刺中道士的剑退了出来,他身形还原后,立即又剑交右手,身形一旋,已经又以长剑指住了道士。
  道土以手捂腹,鲜血从手指缝间渗透出来,大叫:“好剑法!”
  这道士亦怪,武功不足以救助同伙,气度却比王者还大:中剑败北,竟有闲心赞叹敌人。
  郭子岳道:“是广玄子令你二人留下来杀我的?”
  那道土道:“你别多问!在下是什么也不会说的!不过你也别想活过三日,不容你的大有人在,何止广玄道长?”
  郭子岳一想,皇家,赵归真、其它夺宝者都可能不容自己。
  这两个道士不过是受令留下来杀自己的而已,实在罪不当诛。
  郭子岳道:“你走吧。”
  那道士大吃一惊:“甚么?”
  “你走吧!难道还要在下恭送如仪?”
  那道士弄明白郭子岳一招之间刺伤了他,本来可以取他性命的,却饶了他一命,当下大受感动,叉手折腰作礼道:“人说少侠是不明事理不知利害的情痴,贫道却觉得少侠宅心仁厚。贫道捡了一命,方知‘无为’二字是什么含义。贫道也不去复令了,这就觅一荒山,修真去也。”“如此甚好,请便吧。”郭子岳说,收剑回鞘。
  那道士掠出庄园围墙,趁夜而去。
  阳春霞从房上掠下来,走近郭子岳说:“公子放了他走,不怕他出去多嘴多舌,为你惹来杀身之祸么?”
  郭子岳道:“是祸躲不过,听天由命吧。”
  阳春霞长叹一声,没有说话。
  郭子岳沉默半响,突然向阳春霞道:“阳女侠,这块碑可是你代在下立的?”
  阳春霞沉默半响,道:“是。”
  “多谢你在石碑的下款上写了‘不孝之子涕泣而立’几个字,如是在下来立,也会这么落款的。只是你为何要对在下如此关心?”
  阳春霞垂头不语半晌,咬了咬牙,猛地抬起头,双目直盯盯地望着郭子岳道:“小女子……仰慕公子……”
  唐朝在政治经济领域上都是一个古代的全盛期,而且有一个在封建社会漫长时期中较为开放的社会环境。但一个大家闺秀,在表现自己的爱情时,也不至于就真象千多年后的人那般将爱挂在口边,犹如喝水一般自如。阳春霞鼓足了全部勇气,说出了“仰慕”二字,已将感情表达到了极限,满脸涨得通红。
  郭子岳退后一步,目瞪口呆,他沉溺于自己的专一的单恋中,可从没注意过别的女孩子。更想不到别的女子会对自己也发生单恋。没有听到这句话时,他对阳春霞那般题碑只觉得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含义,等到明白阳春霞做这一切是因为“爱”
  这个字时,主要不是为了说明过去,而是在启迪未来。
  郭子岳突然大吼一声,如飞一般越墙而去。他回家除了拜坟,还想找点银两带走。此时百感交集下涌起的复杂而强烈的情感,又使他陷入了一种失去理智的状态。他掠走了,心中憋得发慌,只想大吼大叫。
  天明的时候,他被一条河流挡住了,他也跑累了。他在夜晚的荒野中盲目奔跑,衣衫零乱,脸上尽是汗水和眼泪。他站在河边上,低嚎起来,就象一只受伤的野兽。
  这时,小河上游的薄雾之中,传来一阵隆隆的车轮声。
  郭子岳一听到这车轮的响声,立时停止了悲泣低嚎,嗖地一声伸出手去,握住了腰间的长剑。
  “公子休要惊慌!”一个声音在不远处响起。“来者是友非敌。”
  郭子岳回头一看,身后走来了精绝国国王千心毒王。
  “你要干什么?”郭子岳大喝。
  “公子休要如此。本王知道你要去长安,特令人为你备下了马车。公子安坐车中,不为仇家所见,当可以平安潜去京城。”
  “你怎知道我想去京城?”
  “本王自小在天下飘泊,四十年来,什么没见过?什么不知道?马车已经停在官道上了,公子请上车吧。”
  郭子岳恨声道:“你这杀父仇人!你以为在下会受你之惠吗?”
  千心毒王诧道:“明明是赵归真杀了令尊,本王怎会是你的杀父仇人?”
  “如若不是你夺宝招惹来那么多强敌,响石山庄岂有今日之变?”
  千心毒王失笑道:“公子乃文武双修之人,怎地说话如此没道理?你自己一时为情痴迷,将紫瑰盆拿去王家,其过之源,完全在你,怎么可以怪我?何况那一夜夺宝,乃是宋选侍与广玄子已经在调集带出来的神策军高手和邯郸府的捕头,本王得到密报,才先一步来夺宝的。本王来不来,那广玄子都会带人来夺宝的,公子以为然否?”
  听了千心毒王这一番话,郭子岳再无法责备他。父亲骂他是不肖子,阳春霞也立碑称他为不孝子,他自己也确实认为自己是不孝子――不孝子!不孝子!不孝之子还活在这个世上干什么?
  郭子岳“当”地一声拔出长剑,便要往脖子自刎而去。
  千心毒王伸手一弹,郭子岳感到鼻中一阵异香,身子一软,顿时长剑落地,全身无力,倒在地上。但神智未失,清醒如常。
  千心毒王走过来,拾起长剑,插向郭子岳腰间,然后立起身子喝道:“来人!”
  一阵清脆的脚步声走了过来。郭子岳想调头去看,可是力不从心,竟然调不动脖子。直到脚步声近了,两颗头伸进了他的视线之中,他才在早晨的阳光下看见两个绝色美女向他弯下腰来,一个抱着他的上身,一个抱着他的大腿,将他招了起来,向着官道走去。
  两个美女将郭子岳抱着走向一辆华丽的马车,将郭子岳送进马车之中,放于一个软榻之上。千心毒王进来,关上车厢之门,两个美女便坐于门后,马车开动,向西而去。
  千心毒王坐在软榻旁边,说:“郭少侠真是奇怪。明明文武双修,却仍是这么冲动。你若真的死了,令尊之仇,又留与哪个去报?”
  郭子岳道:“你究竟要干什么?”
  “送你去长安。”
  “在下不去长安。”
  “那你要去哪里?本王照样送你前去。”
  “在下为什么要告诉你?”
  千心毒王被顶撞得沉默半晌,道:“郭少侠,本王的人品,并非象江湖传言的那么坏,动不动便以毒杀人。本王一生的使命,是要为精绝国人寻找安身以求自强的国土。本王的臣民,如今寄居在昆仑山北一个水草不丰,太过寒冷的山谷中。本王本来可以和别的酋国夺土,但又不想结下部落战争的仇恨,祸及后人。所以本王一方面寻找巨大财富,这样就可以购买大量土地,如若不成,就要广交中原武林朋友,作最后以武力复国之助力。
  本王很看重少侠的至善至情人品,实在是除了想结纳少侠外,别无它意。”
  郭子岳想了想道:“你先解了在下的软身香之毒。”
  千心毒王一抖衣袖,再一翻手掌,掌心中已经有了一颗药丸。他说:“请少侠张开口唇。”
  郭子岳张开口,千心毒王将药丸喂人郭子岳口中。
  药丸人肚,不过眨几下眼睛的工夫,郭子岳已经感到体力恢复。他潜运真力,发现没什么阻塞,便从软榻上坐了起来,说:“阁下的目的是交友,总不成要限制在下的行动自由吧?”
  精绝国王说:“不敢。少侠如是想离车自去,本王立即令下人勒马。”
  “那么请停车。”
  精绝国王立即发出命令:“停车!”
  赶马人一声吆喝,马勒住了。精绝国王打开车门道:“少侠请便,咱们后会有期。”
  郭子岳下马,叉手道:“这就告辞。请阁下勿再跟着在下。”
  精绝国王道:“遵令。”说完,他叹了口气道:“本王实在是想帮你做点事情,不想少侠毫不领情。哦,有一件事,不知少侠可否有兴趣知道?”
  “什么事。”
  “京城皇家有一位五坊使,姓仇名士良,正带了许多人,在前面黄河一带捕饲五禽兽。少侠如若想混入皇宫,不妨设法混在这位仇公公门下,那样就可以人不知鬼不觉地混入皇宫,行想为之事。”
  郭子岳想了想问:“仇公分?他是太监?”
  “是。这人可不安心当个五坊使,他四处招募亲信,想来也是个有为之人。”
  “五坊使是一个什么官?”
  “专门执掌捕饲鹰、雕、鹘、鹞、犬五种飞禽走兽,用以皇家围猎之用的府司长官。多以皇上的亲信太监任职。”
  “投在他的名下?岂不是让在下去做太监?”
  “哪里的话?这仇士良五坊使府司中的各色捕饲官,除了少数太监外,多为神策军护猎卫队中的军官军士,你如能成为五妨府司中的神策军士,再略加易容,以后在宫中行事,还有谁会怀疑你是郭子岳?”
  郭子岳沉吟半响,道:“如若有人将宫中弄乱,阁下正好乘机行事,然否?”
  精绝国王叹了口气道:“少侠作如是想,不行亦罢。走!”
  赶马人一挥马鞭,马车前去,剩下郭子岳一人站在官道之中。马车走远后,郭子岳觅渡口过了漳河,向南而去。
  他神思始终恍惚。他对自己说:“向南,找五叶禅师去。”一个声音却对他说:“向西,到长安去,找若兰表妹去,抢回紫瑰盆,报仇去!”在这交战的神魔两念中,时不时地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问题,我这么爱若兰,爱她什么?“爱”又是什么?我该活着为父报仇,还是以死向亡父的在天之灵谢罪?
  如此状若疯癫地行了一日一夜,他到了黄河边上。
  滔滔大河,肃穆而带几分天威。浩浩长风,刮得郭子岳衣袍飘向后边。这多少使他清醒了一些,远处有一片沙岩塌了。一半落入水中;一半堆在河边。郭子岳突有所悟:沧海桑田,万古变化,哭声安在?悲伤安在?
  他沉默半响,开始寻找渡口。
  他向上游走去。
  走出去不远,他在一处河岸的黄土坎前,突然看见一具死尸。这是一具看不出身份的尸体,是被人用剑刺死的。尸体已经部分地开始腐烂,发出一阵阵恶臭,而有些部分却又象是才死不久,并未腐烂。穿的服装不伦不类,脸上却打了一个死囚的烙印。
  郭子岳没有多看,继续朝前行去。
  行了不多远,又看见一具尸体。这一次是一条牛的尸体。
  情形与前面那具尸体一样,也是部分腐烂,发出恶臭。
  郭子岳也没多看,又再往上游寻找渡口。
  走了不远,又出现了一头牛的尸体。这次引起了郭子岳的注意。他默想了一下,发现一人二牛的尸体都是相隔大约二十丈远。都摆在河岸上。
  再往前走了二十丈,又看见一具尸体,又是一具人的尸体,而且身上穿的服装。明显是囚犯的服装,这具尸体是被刀割断喉管后死去的。
  郭子岳大感奇怪,而且心中涌起了一种无端的恐惧,不明白在这黄河边上,有一个什么大阴谋在进行,与他又是不是有什么关系?
  他再往前走,走到一座陡峭的岔河边上,正想绕过去时,突然从一道士坎后面嗖地飞来一支羽箭,照直向他的面门射来。
  郭子岳尽管神思恍惚,但对这种大开大阉的远射羽箭,还是十分敏感的。他看得羽箭飞近,假作惊慌中躲闪不及,却张口用牙齿一口将箭矢咬住,倒在地上,装作中箭死去。
  少时,一个脚步声跑近了他,大叫:“奇怪!”
  郭子岳睁开双眼,看见一个身穿半甲半软袍的年轻军官站在自己面前,正在抬手抓着后脑。
  郭子岳弹起身子,用手从口中取下羽箭,向那人道:“兄台为何要向在下暗施杀手?”
  那年轻军官笑道:“原来阁下还是个武功高手。我正奇怪为何羽箭射进了你的口中,却没有鲜血流出哩!”
  郭子岳怒道:“在下与兄台素不相识,兄台为什么要暗算在下?”
  那年轻军官挥了挥手道:“阁下未死,算是命大。此事揭过,不提也罢。阁下请便。”
  郭子岳扔下羽箭,拔出长剑道:“在下再问一遍,兄台为何要对在下暗施杀手?”
  那年轻军官仰天一笑道:“怎么?大爷饶你一死,你倒缠夹起来,你当大爷怕了你么?”说着,那军官从腰间拔出刀来,随手挽了一个刀花,喝道:“大爷正需要死尸,你想死算是找对了去处!”喝声之中,他已经嗖地一刀削了过来。接着便展开一路源源不断犹如行云流水般的刀法攻了上来。
  郭子岳心中大怒,心想这.军官杀人好没来由,他说:“需要死尸。”他要死尸干什么?想到这里,郭子岳倒不便骤下杀手了,他也展开地煞七十二式剑法,与那军官缠斗起来,只盼露个破绽,将他制住,以便逼供。
  谁知那年轻军官的武功大是不弱,一套八面追风刀法一展开,似乎有几个人同时进攻郭子岳一般。他刚才一箭能被郭子岳用牙咬住,其实只是因为射箭时是在百二十步以外,射到郭子岳处时,力道已弱。虽是这么远的距离,一般人如被射中,只怕还是要落个死或重伤。
  郭子岳几次看见对方刀法中的破绽,想要伤他,却因对方刀势几乎与他一般快捷,等他攻实时,对方正好变招,如此一个是剑术高手,一个是刀法名家,顿时打了个旗鼓相当。
  二人大约战了五十个回合时,郭子岳感到有人掠到了场中。
  那人掠到附近,便站在圈外观看,那人身穿太监服色,肩上蹲着一只雀鹰,这种鸟食肉,异常凶猛,俗称鹞。身后跟着两个身悬长剑的贴身太监。
  那个太监看两人又打了二十多个回合,便笑道:“千牛将军莫要逗弄这位少侠玩儿了。先且住手,本官有话问他。”
  那位年轻军官一听,顿时刀锋一圈,将郭子岳逼退,跳出圈子,收刀含笑而立。
  郭子岳此时明白自己不是对手,罢战以后不禁叹道:“原来是京师闻名的千牛八面追风神刀,多谢手下留情。”
  那位干牛将军道:“阁下这一套‘天罡地煞’剑法,已深得郭老庄主真传,却也不弱。”
  千牛将军,本来只是千牛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的通称。
  但皇宫禁卫武官中武功高强的千牛备身或来头较大的千牛备身,也常以千牛将军称呼。这位使八面追风刀法的年轻禁军官便是一个千牛备身,那太监却称他为千牛将军,含有拉拢结纳之意。
  那太监说:“传说郭少侠伤了广玄道长,却又为丹圣赵归真所杀。阁下大约便是响石山庄的少庄主郭子岳了?”
  郭子岳长剑一引道:“原来尔等是要拦捕在下!来吧!”
  那年轻将军笑道:“和尚道士的事,与我等何干?谁耐烦捕你?我等要的是尸体,用来诱黄河苍鹰,飞来啄食。你若不想死,得去远处为我等弄些活物来,人也罢畜也罢,总之是要能引来苍鹰。”
  郭子岳大怒:“你等身为朝廷官吏,怎能如此草菅人命?”
  那年轻军官喝道:“捕不回黄河苍鹰,交不了皇差,我等的命照样被人草菅!杀几个囚犯河匪,有什么草菅人命了?”
  那太监忙道:“两位莫争。请问郭少侠欲要何住?”
  郭子岳道:“要抓就抓,何必多问?”
  一个站在那位中年太监身后的年轻太监喝道:“五坊使大人好心问你,休要不识抬举!”
  郭子岳一听,顿时明白,这个中年太监就是精绝国王说的皇家五坊使仇士良,不禁便多看了几眼。仇士良是唐朝中后期的一个奇宦,奇在他身为太监竟然总结出一套以太监控制皇帝的理论和方法,传之千古。仇士良生于公元781年,即唐德宗建中二年,在唐穆宗长庆四年,他43岁。他长得身材高大,如非皮肉细嫩,倒也显得孔武有力。
  仇土良笑着说:“郭少侠,本官有心结识天下英雄好汉,一起为皇上效力。什么两街功德使?那些和尚道士,根本不在本官眼中。广玄子便是求本官帮他捕你杀你,本官还得看他求得恭不恭敬。本官也不是拾掇不下你。少侠不信,本官肩上这一只神鹞,你若能在它的扑击下走出十招,本官这五坊使便让给你当!”
  那年轻军官连忙叫道:“仇公公休要伤他!”
  仇士良笑道:“道士要杀他斩草除根,本官才要收容他。本官伤他作甚?”
  那年轻军官道:“郭朋友休要以身相试,那神鹞凶猛异常,一般极流高手也走不出五十招。郭朋友千万不要逞血气之勇!”
  郭子岳见那年轻军官说得甚为诚恳,不禁感动道:“小弟何德何能,竟得闻名京师的千牛将军八面追风神刀如此回护?”
  仇士良道:“哥们义气话留在喝酒时去说。郭公子,本官有心结纳你,你可愿随本官去长安为皇家效力?”
  到了此时,郭子岳记起了精绝国王的话,连忙作礼道:“在下愿为五坊使大人效力。”口中这么说心中却还在想,那精绝国王的探子好凶,上至皇宫内幕,下至武林至宝,他竟什么都打听得到!
  仇士良道:“好!完事之后,你随本官回长安,先在五坊衙中小住,机会来了,我介绍你到神策军中任职。你先去附近杀一个人,将尸体提来,让我诱捕黄河苍鹰。”
  郭子岳沉吟:“这个……”
  仇士良道:“这个什么――传说你心地仁厚,连巫山尊者都下不了手杀。如若真是这样,你干脆对天发誓,说赵归真的杀父之仇也不报了,我便信了你真有佛性。”
  那年轻军官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郭兄弟,小兄陪你去找一个河匪河霸杀了,以向仇大人表表心迹。”
  郭子岳叹了口气。
  仇士良道:“千牛将军,你陪他去,可不许越俎代疱,人要他自己动手杀。总不成让本官将吃白饭念假佛的人弄去官中养着,遇到事来了,心慈手软下不得手?坏了咱们的大事。”
  那年轻军官笑道:“省得省得,大人放心。郭兄弟,走吧。此去不远,有一个望风坡,坡上有一个河霸,拦截客商,强抢民女,早该杀了。”
  二人别了仇士良等人,沿着河岸向上游飞掠而去。郭子岳边掠边问:“可以问将军几件事么?”
  那年轻军官道:“什么将军?在下只是一个千牛备身,属千牛将军营。那是五坊使抬举在下,叫着讨个口彩。图个日后高升。”
  “这禁军军官为何取个千牛的怪名字?”
  “那意思是指禁军军官手中之刀,可杀千牛,十分锋利。千牛一语乃是刀名。出于《庄子》。千牛卫主管宫殿侍卫及供御仪体诸事。”
  “小弟记得,兄长好象姓赵――”
  “赵八虎。兄弟尽管直呼也不妨事。”
  郭子岳停住身形道:“小弟能结交如此豪爽之友,真是三生有幸。”
  赵八虎道:“那咱们干脆结拜为异姓兄弟如何?”
  郭子岳拜了下去遭:“小弟今年二十整,拜见哥哥。”
  赵八虎回拜道:“为兄痴长两岁,年长不让了。”
  二人就在黄河边上,撮土为香,结为了异姓兄弟。
  半个时辰后,二人来到了望风坡。
  望风坡上,有一山堡,堡墙由石块与泥砖筑成。赵八虎与郭子岳一到堡前,便有堡丁报了进去。不久,三个汉子从堡中走了出来。为首一人,对着赵八虎叉手为礼道:“闻得军爷与宫中太监公公在这一带捕鹰,可是要找帮手?”
  赵八虎道:“要找帮手,老子不会去找地方官么?我这兄弟要找一具死尸,你出来引颈受斩吧!”
  那人冷笑道:“原来地方官奈何不了我等,找了这位禁军军官来此挑堡,弟兄们,来者不善,合力做了,以后大家出去躲躲风头!”
  那为首的河匪首先拔出刀攻了上来,他的两个同伙,一个使长枪,一人使竹节鞭,也同时攻了上来。
  赵八虎拔出刀叫道:“兄弟,你杀匪首,我为你料理这两个贼子!”
  郭子岳到了此刻,再不杀人,这是无法混进宫中的了。仇士良看中他,那等机会,千载难逢,他若错过了,当真是只配自杀以谢亡父之灵,或去寺中出家。出家?出家人修习神功干什么?
  还不是为了杀人?
  那河匪武功也不弱,可是,比之巫山尊者,茅山道士,那是差了一大截的。郭子岳如以剑术造诣而论,那是一二招之间便可杀了他的。可是他一想到要真的杀死一个人,哪怕是一个河匪,心中还是老大不忍,出剑便迟疑而滞。就这么一迟疑,那方已经传来了两声惨叫,那两个同伙,已经被赵八虎以极快极凌厉的八面追刀法在数招之间便取了性命。
  赵八虎眨眼之间杀了两个河匪,站在圈外道:“兄弟出剑呆滞,那是心中迟疑。兄弟可别让为兄失望。”
  郭子岳到了此时,怕兄长瞧不起自己,当下瞅个破绽,一剑刺中河匪的喉头,取了那河匪的性命。
  当那河匪扑倒在地时,郭子岳发起呆来,他微感头晕地以剑柱地,瞠目结舌地看着河匪尸体,发起呆来。
  赵八虎走上前来拍了拍他的肩头问:“兄弟是武林人,莫非当真是第一次杀人么?”
  郭子岳呢喃道:“阿弥陀佛!当真是第一次。”他连自己也不明白,怎么会念了一句佛!
  赵八虎仰天哈哈大笑,笑毕说:“这第一次杀人,当真是这般艰难么?如今杀了也就杀了,天既没变黑,也未打雷闪电,更不见有阴司的鬼神为你记录罪行!兄弟真笨!”
  郭子岳一听,想了一想,顿时仰天大笑起来。赵八虎也陪着他笑,只吓得堡中的山匪紧闭堡门,不敢出来。
  二人笑毕,赵八虎说:“兄弟,咱们快提了尸体回去向仇大人交差!”他自己提了两个河匪的尸体,郭子岳提了一具,二人复向来路飞掠回去。半个时辰后,他们回到了仇士良等人处,仇士良见二人提了尸体回来,笑着查看了郭子岳所杀的那名河匪喉头处的剑伤,方才命人将尸体每隔二十丈置放一具,撒上药粉,再令众人各自找地方藏好,等着黄昏和入夜后黄河苍鹰出来觅食时捕获。
  这一夜众人共捕获到七只啄食了尸肉后被毒昏的黄河苍鹰,其中五只年龄不大的幼鹰都是昏倒在三个河匪的新鲜尸体旁,这使仇士良很高兴,因为幼鹰便于驯化。
  天明时分,众人便将捕获的苍鹰装进笼中,启行向长安而去。
  潇湘书院图档,tearheavenOCR
下一个文章:
上一个文章:
【】【】【】【】【】  文章录入:凌妙颜 编辑校对:凌妙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萧婕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