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师炮兵203团战友集团通讯录录

第十六节东北局势一_蒙山军_宜搜小说搜索()返回首页我的书架加入书签加入书架上一章查看目录下一章蒙山军字体大小AAAAAAAAAA字体颜色阅读底色行高自定义行高滚屏速度1慢234(默认)56789快自动翻页提示:双击页面内容开始滚屏,单击停止滚屏确定第十六节东北局势一吉林“变天”其实是在广州举事的前一天。因为发现了巡抚衙门的异动,在联系不上广东总部的情况下,鲁山表现出了极为罕有的勇气和担当,断然下令抓捕自巡抚朱家宝以下省府主要官员,接管吉林城防,并派出飞骑通知长春厅程二虎及驻吉林、黑龙江交界双城堡之石大寿各部立即动手!吉林经过短促的激战被蒙山军北方军占领,这天是7月27日晚,严格计算时间,此刻正是王明远劝降周馥的当口。所以,首义的荣誉应当记在吉林而不是广州。这是一桩历史公案,以至于二十年后有人为吉林“翻案”。好在次日鲁山即收到了广州举义的通电,这下子不用担心打乱龙谦的步伐了。所以,吉林甚至先于山东通电响应广东。有意思的是,全国乃至世界都因三省“叛变”举事而乱成了一团,主要策划者龙谦却仍在走广西奋力赶回广州的路上。事变前得到电报通知的吉林巡抚朱家宝最终还是没能逃出来,已经出城的朱巡抚在次日下午被第十八镇骑兵标,哦,现在是蒙山军第九师骑兵团蒋存先团长截了回来。心下凄然的朱家宝喝住了准备抵抗的标营,心知绝不是人家对手。“如要杀戮,朱某一人当之,请蒋标统放过我手下的兄弟!”朱家宝喝道。“朱大人何苦如此?鲁司令绝无加害之意,若是归顺我军,以后多有借重之处呢。”蒋存先见朱家宝知趣,心里也高兴。下令解除跟随朱家宝逃出城的百十名骑兵的武装,“各位兄弟暂且委屈一下,只要不做无谓的抵抗,我军绝无加害之意。跟我回城吧。”十八镇发展至今,朱家宝其实功不可没,此公一直将十八镇视为自己的武力。多方培植,没想到一直是养虎遗患。“鲁司令?”朱家宝见蒋存先态度和蔼,心里安定了许多。“陆统制官真名鲁山,早就是我蒙山军副司令。这次我家大帅举义广州。已委任鲁山为蒙山军副总司令兼北方军司令官,我不称其鲁司令,称呼什么?”渴望战争渴望南进回乡的北方军诸将早已盼着这一天了。自上月底接到总部成立及部队整编的电令,整整憋了一个月!听了蒋存先的话,朱家宝狠狠地扇了自己一巴掌。不过,朱家宝拒绝了与蒙山军的合作。此人并无与北方军诸将的仇怨,所以,他未收到任何的虐待,只是被软禁于巡抚衙门后院他原先的住宅,鲁山亲自下令不得惊扰朱家宝的家眷。除了失去自由,这位巡抚活的好好的。但吉林的其他官员就没那么运气了。吉林巡防营统领,吉林知府以下共计二十一人被杀,家产籍没入军。这些人都是被认定满清的死忠且对十八镇多有刁难者,包括因在军费上对十八镇多有刁难的吉林藩台。难以避免的武装冲突导致了吉林、黑龙江两地上千人死伤。其中有一半是无辜的吉林、长春等城市的百姓。在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下,这个代价不算大。基本控制吉林主要城市已是数天之后了,根据事前制订的计划,石大寿第十师将先攻击黑龙江,占领齐齐哈尔,解除黑龙江之清军武装,使南征无后顾之忧后。再行南返,秘密集结于昌图厅一线,然后担负北方军右翼迂回之战略任务。十八镇受制于武器及人员两方面因素,两年来扩张并不快之前,北方军按照总部指令,已秘密完成部队的整编。计有两师四旅共计十二个步兵团,三大一小四个骑兵团和两个炮兵团。鲁山为首的北方军首脑在确定领受的攻占奉天及山海关,牵制北洋减轻山东压力的总任务后,反复研究,制定了兵分两路南征的计划。最先的计划是兵分两路。由第九师自吉林东进海龙,然后沿大路南下辉南,沿着辉南、清源,翻越铁背山直趋抚顺,从东面进逼奉天。而以第十师沿昌图、铁岭大路南下奉天,两个师合力夺取奉天后,再西进锦州,攻击山海关。在接到总部最新的敌情通报后,获知北洋第六镇有东出奉天之迹象,北方军认为原计划不可行了。两个师分东西配置,彼此不能呼应,如果第六镇及第二十镇合兵,力量将强于第九或第十师。这样就有被各个击破的危险。因为总部及情报处一再警告第六镇绝不可轻视。鲁山决定修订原方案,放弃从辉南清源西攻奉天的路线,将步兵集中于第九师后,由自己亲率经加强后的第九师沿昌图、铁岭直趋奉天,吸引第六镇主力东进,虚空辽西走廊后,将骑兵集中于第十师,自长春出发,过康家屯,穿过科尔沁左翼前旗,经都鼻尔城今彰武、阜新、义县直下锦州,绕一个大圈子,抄第六镇后路。鲁山判断,第六镇给养来自关内,锦州一失,关外北洋两个镇顿成孤军,仗打到这里,胜利就向自己招手了。这一计划得到了北方军诸将的赞同。性格保守的邓清华率参谋处反复推演后也同意了该计划。该计划制定的基础是,九师在加强为三个步兵旅及大部分炮兵后,即使单挑第六镇和第二十镇也未必输。而主要为骑兵的第十师攻击路线人烟稀少,困难在于给养补充,好在现在季节好,马匹可以就地觅食。即使十师打不下锦州,或者第六镇不离开山海关,十师出现在山海关前对于第六镇亦是绝大威胁,那样,九师将顺利击败第二十镇占领奉天,总部的战略意图已基本完成了。龙谦为了图谋关外,自1903年“白岭支队”出关,选派的都是手下最优秀的将领,鲁山、范德平、邓清华、程二虎、熊勋、盛光、石大寿、蒋存先、商凤春、许公持、丁小富,无一不是一时之选。而且,第十八镇战斗力很可观。这是蒙山军唯一一支打过近代化大战的部队,经过年奉天会战血火考验的北方军将领,对于大兵团作战比山东军乃至南方军有着更为丰富的经验。北满驻扎期间,鲁山主要的任务就是剿匪。几年来将盘踞吉林、黑龙江的马匪山匪清剿一空,部队多骑兵成为了主要特点,除了作战骑兵,辎重团的马匹也极多。为关内所不具备之优点。即使是步兵,由于参加了连续两年多的剿匪行动,长途奔袭的本领也在南方军与山东军之上。其缺点一是部队匪气重,纪律差,这点比不上关内两个方面军,第二是未开展彻底的根据地建设,缺少群众支持。第三是弹药补给差,没有巩固的后勤基地。虽然这几年在关内特别是朱家宝的支持下建立了几个兵工厂,可以翻装子弹,可以造成分低劣的火炸药。也可以修枪械,但炮弹造不了,枪支大炮更造不了。第四就是部队不甚充实,由于吉林黑龙江两省人口极为稀疏,招兵甚为困难。其中熊勋第二十五旅,程二虎第二十八旅按照总部编制算是满编了,范德平之二十六旅,丁小富之二十九旅则缺员严重。尤其是丁小富旅,虽然辖三个团,但每团只编了两个营。一句话,北方军利于速战。不利于持久。从这点看,北方军只有与山东取得可靠的联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成立北方军,龙谦只任命了鲁山为司令官,给了两个师四个旅的编制,当然是根据鲁山上报的实力确定的。但没有指定下一级军官的任命。这是对鲁山最大的信任。在确定南征大计后,鲁山调整了北方军编制,因电台一直联系不上广东,未经批准便宣布了。1909年8月初,北方军编制如下:北方军司令官:鲁山;副司令官:石大寿;参谋长:邓清华;参谋处长蒋方震;第九师:师长。鲁山兼;副师长:范德平;参谋长,邓清华兼。第二十五旅旅长,熊勋;二十六旅旅长范德平兼;第十师:师长石大寿兼;副师长:程二虎;参谋长:商凤春;第二十八旅旅长:程二虎兼第二十九旅旅长丁小富。直辖骑兵旅旅长:盛光;辖骑兵三个团。鲁山调整了部队序列,第十师辖程二虎第二十八旅及盛光骑兵旅,由石大寿统领采用大迂回南下。原第十师丁小富二十九旅转隶第九师,由自己统带攻击奉天。第十师炮兵团只携带一个口径57和37的混编营跟随第十师南下,其余转隶第九师炮团。鲁山不再北满留驻部队,全军南下,一锤子砸出去,不留后手。在省府吉林,鲁山只留了一个步兵营守护军官们的家眷。日,范德平、程二虎等将领率军南返,与积极筹备南征的鲁山主力会合于长春,8月6日,北方军首脑在长春厅召开了最后一次军事会议。两日后,北方军兵分两路,开始了蒙山军一统天下之南征战役。吉林突变,奉天已是风声鹤唳。在接到中枢警示后,已经在奉天巡抚任上干了近五年的唐绍仪整日钻在第二十镇司令部,与统制张绍曾及二十镇主要军官连续开会,商议如何应对东北危局。唐绍仪后悔来东北任职已经很久了。虽然从知府直升巡抚是异数,但关东虽然是满清的“龙兴之地”,但满清中枢对关东的重视程度却很低。而且,关外人烟稀少,即使是算是最为繁华的奉天,与关内通都大邑也无法相比,地域辽阔的奉天省人口尚不足1500万,连上吉林黑龙江两省,人口也不过三千万左右,尚不及山东一省。经济就更不要提了。做官嘛,不仅要论级别,而且要论岗位。唐绍仪这个奉天巡抚比起杨士骧的山东巡抚就没法子比,更不要比江苏巡抚了。在唐绍仪眼里,在奉天干甚至不如到山西。去年他曾努力活动平调山西,但没成功。随着袁世凯在中枢的没落,他觉得自己已被抛弃了。更为糟糕的是十八镇反了!唐绍仪万万没有想到,当初自己跟随从鲁南一路到天津的那支小部队,十年后竟然成为了如此庞大的一股力量,当这股力量张开他狰狞的面目,抖落身上的所有伪装展示出其伟岸身躯后,唐绍仪后悔自己没有早日投靠龙谦了。唐绍仪不是旧式官僚。虽然他是在满清这个官僚体制中成长起来的。有着留美经历。学识见识都远超同侪的他一直赞同君主立宪,甚至是民主共和。当然,君主立宪可以讲,民主共和则绝对不能提。当他看到龙谦“勘电”后。竟然对龙谦其实是洪粤诚起草的电文很是赞同!这几日唐绍仪一直在想龙谦!自认与龙谦有着不错交情的唐绍仪甚至认为,如果自己策反二十镇,凭着这份功劳,在龙谦那里也不会待遇差了,他知道是龙谦对自己评价甚高,也知道龙谦搞经济的本事,更知道龙谦对自己的器重和欣赏。但手无兵权的唐绍仪却不敢有“从逆”的表示。也不光是他无权调动第二十镇,更主要的是他惦记着袁世凯这位老主公。袁世凯被朝廷赶回了家,现在改投阵营,也不算对不起老袁了。现在。局势将这位文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了,他必须做出最后的抉择。第二十镇是个大杂烩。这支在十八镇之后成立的新军镇理论上算是北洋系武力,因为其第四十协主要来自北洋第六、第四两镇,另外一个协——三十九协却是奉天巡防营整编而成。现在担任第二十镇统制的是张绍曾,三十九协协统张作霖。四十协协统吴禄贞。这支被唐绍仪倚重的部队主官,个个心怀鬼胎。统制官张绍曾心向革命,四十协协统吴禄贞干脆就是革命党。而二十镇实力最强的三十九协张作霖部也是墙头草,观望之心甚重。四位决定奉天命运的军政主官,在改朝换代的关键时刻齐齐抱了别样心思,真是一大奇观。张绍曾是年三十岁。留日学习军事,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日本陆士。专业是炮兵,与靠着真才实学在蒙山军北方军当上了参谋处长的蒋方震算是校友,不过比蒋方震晚一点。他运气好,回国后在直隶编练公所当教官,当今摄政王的两个胞弟载洵载涛都算是他的学生,大概有这层关系。在不太重视留洋军校生的北洋系能够火箭般升迁,回国三四年间便当上了一镇统制。要知道,北洋目前的统制官们的资历哪个不是在军中打熬了十几二十年?!当然,张绍曾接掌二十镇,与中枢对二十镇不甚重视有关。吴禄贞是革命党。这个我们早已介绍了。但撑起二十镇战力的不是吴禄贞的四十协,而是张作霖的三十九协。巡防营出身的张作霖在鲁山支队出关时也就是个营长。其起家也是靠了日俄战争这个机遇。鲁山支队根据龙谦的指示帮助俄国,在奉天会战中一战成名,事后得到俄方和朝廷的青睐,得以驻扎吉林,编练成镇。但张作霖则是助日驱俄,借着日本人的帮助在日俄战争中壮大了实力。张作霖一直羡慕在于家房会过一次面的陆大山。人家走对了路子,如今是手握上万雄兵的统制官了,比自己整整高了一级,这一级可是天堑,以张作霖的出身,这辈子也别想跨过去了。如果当初欣赏自己的奉天将军赵大人在,也许有那么一丝希望,如今被北洋武备学堂一统天下的北洋军中,自己的出身就注定官职到头了。若是论实力,将北满令老毛子束手无策的胡子们打的灰飞烟灭的陆大山可不止比自己强一一点半点了,听说人家从北撤回国的老毛子部队拿了不少的好东西,不靠朝廷也撑起了一镇实力。据说当年良弼大人点验十八镇,对其赞不绝口。时也命也,一向好强争胜的张作霖不止一次与张作相、汤玉麟、吴俊升等心腹聊过,自认自己绝对过不了黑沟台那一关,所以张作霖现在闻听北满造了满清的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那位陆大山后,心里极为忧虑,生怕一仗将自己半生心血全部打光。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小提示:可以使用键盘快捷翻页,上一章(),下一章(),目录页(Enter);双击阅读区自动滚屏,再次单击阅读区取消滚屏。登录hi,欢迎使用宜搜小说扫描二维码下载宜搜小说app帖子主题: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第十一师炮兵团军史
共&2377&个阅读者&
军号:6616309 工分:7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第十一师炮兵团军史
文章提交者:李广华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2-0-1.html
中国人民第十一师军史 10:45:13| 分类: [] | 标签:军事 |字号大中小 订阅经日批准,于日,以武汉军区机关、信阳步兵学校、军区独立坦克修理营等8个单位抽调干部,在河南省信阳县成立坦克11师机关,10月1日,第206、207、212、45团归坦克11师建制,15军29师副师长卢化义任师长,政委唐德庆,副师长李贵德,参谋长张德功。1974年4月,移驻河南省确山县。1983年3月,调归陆军第43军领导。1985年9月,调归济南军区,隶属于第20集团军。1998年7月,转隶第54集团军建制。1969年1月,坦克11师在河南信阳组建高炮营和工化连。8月19日,陆军第1、2、7、45师的坦克自行火炮206、207、212、45团依次改称坦克41、42、43、44团。1970年3月,坦克11师编入统帅部战略预备队。1970年7月,坦克11师在信阳组建轻型坦克侦察连。日,坦克11师42、43、44团扩编,原坦克营和自行火炮营改编为3个坦克营(每营3个坦克连),原工兵排、运输排分别扩编为连,增编步兵连,高炮连。日,陆军17军步兵50师炮兵团(不含160迫击炮营)调归坦克11师建制,改为坦克11师炮兵团,炮兵团辖122榴弹炮营、85加农炮营和107火箭炮营。3月6至9日,坦克11师炮兵团由湖北孝感花园镇松林岗移防河南确山蚁蜂公社。1974年4月,坦克11师机关和直属分队由信阳移防河南确山胡庙乡。1976年1月,坦克11师整编为甲种坦克师。坦克41团2月1日调归54军,在安阳水冶镇改为陆军第54军坦克团。5月26日,湖北省军区独立师2团调归坦克11师,5月29日至7月6日,分三批由湖北咸宁地区经铁路输送,进驻湖北孝感花园镇,改为装甲步兵团,辖3个步兵营和通信连、特务连、100迫击炮连、85加农炮连,双37高炮连等。1978年11月,43团2连被武汉军区授予“硬骨头六连式连队”。日,武汉军区授予坦克11师43团2连和装甲步兵团特务连“硬骨头六连式连队”。1982年12月坦克11师整编为乙种坦克师。日,坦克11师划归43军领导指挥,其建制归武汉军区,作战任务由武汉军区直接赋予。-日,重建坦克44团,以步兵59师炮兵团为基础,并接收坦克11师部分坦克分队,在河南商丘组建(原坦克44团于9月编入54军坦克旅)。师下辖坦克42、43、44团、装甲步兵团、炮兵团,警卫调整连、侦察营、通信营、炮兵指挥连、工兵营、防化连、医院、汽车营、后勤通信连、军械修理所、汽车修理所、警卫勤务排、坦克装甲车修理营。1986年4月,坦克44团移防河南桐柏县毛集镇。日,济南军区授予装甲步兵团修理连战士牛强“奋不顾身救群众的好战士”称号。1995年5月,师部由河南省确山县胡庙乡移防河南信阳市,炮兵团由确山县蚁蜂乡移防原师部营区。该师1985年10月前历任师长、政委:师长:卢化义、李友连、丁洪山、陈希成、陈学春、张玉军;政委:唐德庆、郁萍、盛跃贵、杨德清、龙尚明、叶恒庆、姜盛云、张玉明。该师最大的亮点是有一个全军装甲兵部队惟一的红军团---装甲第42团。本文内容于
17:01:29 被小编a47编辑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第十一师炮兵团军史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条记录]&分页:
&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第十一师炮兵团军史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守备十师炮兵团历史
本日志是以炮团老战士的聊天的故事整理没经过本人同意。
以下由十师三十团郭宏图提供资料:
日,沈阳军区命令,以六十四军步兵第五七0团、第一九0师轮训队、通信营和吉林省军区的3个独立连为基础组建长白山岳师,3月13日,总参谋部批准番号改称“陆军第二一三师”。师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下辖步兵第六三七团、第六三八团、第六三九团,共编2523人。归吉林省军区建制。师部驻安图县二道白河。1970年6月,迁至汪清县柳树河,日,迁到延吉市。
日,沈阳军区命令,陆军第二一三师改编为吉林省军区独立师(驻地未变),将步兵第六三八团、第六三七团、第六三九团依次改称为独立师步兵第一团(3营制)、第二团(2营制)、第三团(2营制)。同时,在汪清组建步兵第四团,师直属独立炮兵营。全师共编6920人。
日,沈阳军区命令,将吉林省军区独立师改编为吉林省军区独立第一师,隶属关系不变。
日,军委办事组指示,将独立第一师步兵第四团和师炮兵营合编为该师炮兵团(3营制),并组建师高炮营(4连制)。
日,沈阳军区命令,独立第一师步兵第三团转隶通化军分区建制,并改编为吉林省军区独立第四团;将独立第二师步兵第七团调归独立第一师建制,并改编为该师步兵第三团。独立第一师师部移驻汪清。
日,沈阳军区批复,独立第一师组建相当团级农场和相当营级马场。
日,沈阳军区命令,将独立第一师改称为吉林省军区独立师,其所辖3个步兵团和炮兵团依次改称为独立师步兵第一团、第二团、第三团和炮兵团。
日,沈阳军区通知,独立师组建工程营(6连制),编1000人。9月15日.沈阳军区通知,独立师农场正式列编(正团级)。
日,吉林省军区奉命,由守备3师自行火炮团1个营扩编组建独立师坦克团,番号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省军区独立师坦克团”。共编867人。12月31日,吉林省军区奉命,将吉林省军区独立师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守备第十师”。其辖属的步兵第一、二、三团和炮兵团、坦克团,依次改称为守备第二十八团、第二十九团、第三十团和师炮兵团、坦克团。撤销师工程营。
日,沈阳军区通知,将守备第十师从12月1日零时起成建制转隶于第六十八军建制。
1985年9月,转隶第16集团军领导指挥。
&&&&&&&&&1990年底,守备十师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省军区
&&&&1992年10月,沈阳军区守备十师解散。
1993年9月留守处撤消。
守备第十师炮兵团的历史聊天记录点滴(几个老领导的聊天记录整理)这里记录了我们这个部队的成长历史,我们这个部队没经历过大的战争,没有长征抗联的历史即使有那也是挂靠的,但是就这支部队却给千万个曾经在这里服役的战士干部们留下了最深最美的回忆,有辛酸有幸福更多的是自豪。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代接一代一茬接一茬。就是这么一支没有诞生荣华,也没有名垂千史虽说夭折的比较早的部队,但是见证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非战争时期的保卫祖国的责任和军队现代化的建设阶段,不管这支部队是正规还是杂牌总之在这支部队服役过的每个人都是英雄,人们将永远会记住这段历史。向曾经在守备十师服役过的战友们敬礼!守备十师战友们万岁!
以下是炮团六七十年代的历史。也是故事。
靳恩全:看到群里这么多战友,虽然多数都不认识,但冲着战友这两个字,就感到蛮亲切的。因为我们的年龄不同,当兵的时间不同,对炮团的记忆也不尽相同。我离开炮团快四十年了,但部队的一些事还时常浮现在脑海里。我尝试将那时记忆回忆一下,就叫做“炮团忆旧”吧,与各位战友分享。我也期望分能够分享其他战友们的美好记忆。
高凤楼:昨天,我听李振堂师长(89岁了)说:刚到长白山时{1961年3月}每年打猎黑熊1000多只。那时允许打猎。二团参谋长南海马打一只老虎受到处分。虎皮成为师里的传家宝。我6月25日放假,没事多和老首长们唠唠当年各团的事,尔后传给大家,共分享。
宋占国:我是62年在松林洞那里建的营房,当时山上有很多的坟茔地,建立营房前原来这里有部队是抗美援朝下来的部队,具体的是哪支部队记不清楚了。当时从北高岭到汪清县几乎看不到什么人除了老林子就是部队的痕迹,那里的人不会说汉话。
靳恩全:步兵四团改为炮团,大约是1969年的事,请教高凤楼主任,说是文件日期为日。但是板房沟部队移防到龙泉坪是什么时间,很多人都叫不准了。有的说当年6月,有的说当年9月,王守义回忆为70年9月。
此事我又仔细回忆一下,我觉得当时改炮团和移防并不是同时进行的。我记得好像是1969年6月,部队以四团的番号换防到龙泉坪,龙泉坪那里原来是野战军的营房,好像是四十几军的,那个部队走后,&&
由四团接下来。部队到龙泉坪后才改编为炮团。
靳恩全:记得稍稍清一点的是改为炮团后,分配了一批气车,清一色罗马尼亚产的卡尔巴千,接车的地点是辽宁铁岭沈阳军区的战备库,接车的司机都是一个老兵带一个新兵,车开回来在龙泉坪团机关前摆了好长一排。而板房沟营房先有一部分留守人员,到年底基本都撤了,转年三月,就交给了三团。
这里如果回忆的不准不对,请其他战友补足订正。
靳恩全:先说点炮团移防的话题。上午与张玉杰聊据他说“我记得:步兵第四团改编为炮兵团后,共换防两次:1970年4月先换至汪清师部柳树河(原炮十师营房);1970年6月又换至新兴龙泉坪!”炮团移两次防好像有点谱,是那么回事。但时间1970年四月这个日子我还是拿不准。那位战友能再补正一下。
郭宏图:三团到板房沟大致是3月10日
靳恩全:我记得,1969年6月我们连队刚从安图县的茶条沟支农回来,回来后即接到换防到龙泉坪的命令,部队随即由板房沟移防到龙泉坪。按照当时规定的保密规则,部队移动电台不动,称作佯动,以迷惑敌方。当时四团通信连编制两部电台,一台是工作台,二台是训练台。我当时担任一台台长,带着一台留在板房沟原驻地,每天发一些假电报。和我们一起留下的还有团后勤的一些人。板房沟南山有部队的一小块地,种了点麦子很快就要熟了。
靳恩全:炮团的前身是吉林省军区独立一师步兵四团。这是一个新组建的部队,组建时的团长贾福全,政委董月珍,参谋长张彦文,政治处主任许学泉。新兵于1965年1月到部队,3月正式授军旗。原驻防地在汪清县罗子沟镇的老百姓家,后在二十里外的板房沟盖营房,并于翌年迁到板房沟。
板房沟东山上埋着五名战友
我所在的炮团指挥连原名团直通信连。1969年3月步兵四团改编为炮兵团,6月团部移防至龙泉坪。这期间部队驻板房沟约四年之久。四年间,板房沟营房的东山,埋了四名战友。
1966年,这里埋了第一位战友。第一位埋在那的战友叫宫景全。65年兵,好像是吉林省前郭一带的人,当时在通信连总机班。当时总机班守机值班是轮流制,一人值班,其余无班人员要参加营建。那天在他值班期间,团机关有人要电话发现没人接,向连里查询,连里派人到机房一看,见宫头朝下撮到地下,立即边给团卫生队打电话边找战士抬担架往卫生队送,刚走过三栋营房,卫生队宋医助气喘吁吁地赶到了,他让放下担架,摸一下,已经没气了。就在外面的地上,他将宫的脚脖处切开一个口子,脖子上切开一个口子,但都不怎么流血了,他用咀吹,也无济于事。后来,宫的父母都来了,他们说,宫是为国尽忠了,就埋在部队吧。后来就埋到营房东面的山坡上。
1967年,在宫景全的坟边又添了一座新坟。记不清是特务连还是高机连的兵,好像一个姓李一个姓徐(不一定准,记不清了)两个四平籍的兵,同乡同村,到部队后又分到一个连队一个班,关系也非常好。那天李兵早上刚下岗,正值营区吹号起床,徐兵穿衣服低头系大头鞋带,李进屋来跟他开玩笑,拿枪对着徐的头说快点快点,徐知道李是在开玩笑,便没理他。李说再不快点我要开枪了。说完拿着站岗时用的半自动步枪勾了一下板机。刹那间,悲剧发生了随着一声枪响,徐兵就倒在血泊中。当时李兵基本傻了。
后来徐兵的父母来了,痛哭不已,也几近疯癫,但最后不同意给李兵处份。后来军法厅判李剥夺军籍。以后几年曾在部队烧锅炉。并常给徐家寄钱,并叫爹妈。而徐兵就永远留在了1968年,板房沟的东山上又添了三座新坟。
&而这是一个更为悲惨的故事。好像是秋天的时节,部队一部分人参加三支两军,在家的部分人开展军事训练。训练的地点也在板房沟,但离营区有几里路。当时在练四零火箭筒打靶时,有一发炮弹没响。有两个战士还有一位刚刚提拔两个月的军械技师(姓王?),把这个哑弹抬了回来。在通信连至后勤处中间有一小块平地,几个人在那里把炮弹放下,当时还有几个战士围观,技师把别的战士都撵走了,留下二名,还有一名怎么撵也不走。技师就在那拆弹头,结果弄不几下,好像只稍稍一磕,炮弹就爆炸了。巨响声把通信连的战士全都惊动出来,现场惨不忍睹,地面上留半米左右的大坑,四人当中两人已被炸飞,技师只剩半截身体但和另一战士还有气息。在卫生队,技师苏醒过来,发现如此惨状,大叫一声气绝。四人中,只有一人保住性命。后来,技师和那两名战士都留在了板房沟。
&炮团移防,我们吃了一回熊掌
罗子沟一带熊很多,特别是麦收时节,熊常常到田里来,一踏一大片。后勤的战士在那里看管麦田。有一天,一位战士从麦田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告诉大伙,说麦田那里不知谁下的套子,套住了一头熊,熊还活着呢。大家一听高兴极了,拎着两只冲锋枪就跑去了。到那一看,果然是有一只熊被套住了,套的一头系在树上,另一头好像是套住头还有一只前腿,不致命,熊还蛮欢。在山区都听过熊极勇猛的故事,因此都不敢上前。不知谁说,打吧。于是,在二十多米的距离上,两只冲锋枪辟辟啪啪地扫了一阵,直到熊一动不动了,大约熊身上中了三十多枪。大家上前解开套子,用马车运回营房。
熊运回来,正好团卫生队李队长赶上了,他把熊胆要走了,还拿了点骨头。最后还剩两只熊掌。听说熊掌好吃,可谁也没吃过,更没人会做。于是就把熊掌剁下来,用刀削刮毛,然后直接扔到锅里煮。熊掌不爱烂,就放一大锅水,由站岗的负责看锅添柴,一班班往下交,直煮了十五六个小时,把骨头都煮脱了。最后捞出来蘸酱油吃了。吃完后,大家说,都说熊掌好吃,也没啥呀,跟猪蹄差不多。
后来跟别人说起,人家都说,好东西让你们给吃糟践了。熊肉当时没人吃,很腻,有些腥味&。
郭宏图:三十团为迎接首长也做一次熊掌,特意在罗子沟请的的人做的,听说熊掌主要是喝汤,掌吃一般,当时喝的是茅台,干部灶和帮忙的,把一瓶瓶酒刚刚倒出一点的都拿到后厨,熊掌好了端上去了,后厨人员在哪大吃二喝,酒喝得比干部喝的还快,但桌上还没见汤上来,就来人到后厨来催,但后厨的帮忙的这些人喝的正性借着酒劲却说,领导吃干的我们还不得喝点稀的,等再找茅台酒也一点没有了,都进肚了。最后闹出了这个笑话
三团接收板房沟一定是70年,那时70年兵在吉林市过完春节后就换防了我前年写的时候,我问的
郭营长猎熊误伤人命
我不知道这个群里有几位是经历过四团改编炮团的老兵。一般说,1970年前四团的兵都经历了炮团改编,我这里要讲的这件事就是炮团刚刚改编后的事,当时全团官兵无人不知。也是一件让人感到很沉重的事。记得大约在1970年早春时节,文化大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团里忽然接到“一个非常严肃的政治任务”,让团里组织一个打猎队去猎一头熊。猎熊的原因是因为“属于无产阶级司令部的谢副总理(谢富治)病了”,急需熊胆治疗。军委办事组把这事交给了沈阳军区,沈阳军区交给了吉林军区,吉林军区交给一师,一师交给了炮团。既然是政治任务,团党委极认真,当即组成以郭恩文副营长带队另外挑四名打枪好的战士组成打猎队。郭恩文65年兵,很优秀,特别是射击全团拔筹,提得也很快,五年的功夫已经提到副营长了。但这次猎熊并不顺利,他们五人小组进深山整整三天未见熊踪。期间,他们遇到森工局在山上清林的工队,经询问,说是这个季节熊冬眠还未尽醒,偶有早醒的熊,早晚时间会到山溪边去饮水。让他们多关注山谷中的小溪。第四天午后,他们正走在离山溪不远的山坡上,在夕阳的映照下,隔着还没长叶的树技条,影影绰绰看到在下面小溪中有一团黑影在动,他们判断肯定是黑瞎子在山溪中饮水。于是郭副营长示意两位战士别动,他端起枪,仔细地瞄准后,一枪便将那黑影击倒了,击倒后,他看那黑影争扎几下,为保险起见,他又补了一枪。直到黑影完全不动了,他们才跑上前去。第一个跑上前的战士,一到溪边就傻了,原来这不是熊,而是人。这是为清林队做饭的一名伙夫,晚饭之前,他闲着没事到山溪中来摸蛤什蚂,没摸着多少。到跟前更看清了,可能是第一枪打到腿上了,没死,结果第二枪打到致命处,死了。
因是重大事故,报到沈阳军区,指定团组成调查组。勘察了实地,拍了照片,实测枪击距离29.5米,虽然很近,但因树技遮挡,能见度很差。后走访群众,山民朴实,更让人感动。这位伙夫腿有些毛病,妻子常年有病,但家人不同意处理郭营长,说军队这事也不是故意的,两方面也没仇。
更说了一个让大家很气结的理由。清林队的几位哥们说,这事一点不怨郭营长,纯粹是该着他摊事。他们说,前天,他们清林收工回来时,检查前一天下的套子,看有没有套着什么猎物,真套住一只狍子,但是只有三条腿,有一条腿可能以前被猎人的夹子打断了。拿回来后,有几个人说,套个三条腿的,不吉利,放了吧。但是那伙夫不同意,说那有那些说道,你们怕不吉利我不怕,你们不吃我吃。他把那狍子宰了,结果大家都没吃,只有他一人吃了,现在还有半个放在外面呢。不信邪,你看怎么样?团长、政委等一大帮团首长都去看死者所在单位和死者家属,努力善后。给家属补贴了几千块钱,还买了800多元的药。这点钱在现在看算不上啥,但当时是很大一笔数目了(当时从排长到营长的级别都是23级,工资52元,戏称为2352部队),因此死者家属和单位对这件事都表示非常非常谅解。因为山民的理解,又非故意,此事后来做为责任事故处理,把郭恩文的副营长撤了,大约71年吧,处理复员了。郭恩文的家好像是长岭县一带的。后来一直没有他的消息。
高凤楼:郭后来落实政策了,但家里很悲惨。
郭宏图:我们上山采蘑菇都遇到过黑瞎子就是山南往里面走的原始深林还有野猪听参园子老徐头子说哪儿还有个过山虎。还有上阵地的时候在黑瞎沟还遇到过。
我们团原来与我们是各团都不贴边,是原二师七团过来的
&&&&&&&&&&&&
龙泉坪支农轶事
靳恩全:前面的写的炮团忆旧,总的说有点沉重和压抑,回忆点轻松的吧。1971年,根据安排,团里派一支军宣队到龙泉坪支农,队长王守义,当时是团里的股长,队员都是指挥连的,指挥连的由我负责。当时分工,王守义股长管大队的班子,我管小队的班子。大队书记好像姓薛,爱喝酒,人们都叫他酒书记。龙泉坪共有8个小队,四个汉族队四个鲜族队。我当时重点包二队,和我一起包二队的还有两位下放的五七战士,一位叫田仁俊,朝鲜族人,原是汪清县人事局局长,另一位姓朴,也是朝鲜族人,原是县公安局股长。当时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建生产队的班子,简单点说就是选队长。这个地方队长年年撂挑子,年年还就是那几个人干,老百姓说,一筐木头拌子,就是砍不出几个楔子来。所以每年开春都要苦口婆心的去劝人家当队长。二队队长是个老农民,姓郭,大约快五十岁了,我呢,又不太会唠嗑,所以就把劝队长的活交给二位五七战士。二位五七战士虽然是鲜族,但汉语都不错,又都是县里的干部,做这工作手拿把掐。我们事先了解的情况是,郭队长并不是完全想撂,只是他老伴阻止得很厉害。于有一天我们三人一起去他家,进屋就直接做他老伴的工作。闲话扯过之后,田仁俊就直接对郭队长老伴说:大嫂哇,你还得让郭大哥干哪。你说你要是不让大哥干,你让谁干哪?队里人是不少,可别人干,你放心吗?小青年是冲,但愣啊,上来就给你乱豁拢,你能受得了吗!一顿话把那老伴说乐了。郭老伴说:干干干,不是我不让他干,是他自己干不动了,你看他一天累的那样,蔫头搭脑的,根本挺不起来。你让他自己说,他能干就干,我没啥说。后来,老队长又接着干了。再后来,老朴经常与老田开玩笑说:大嫂哇,你还得让大哥干哪。
为何司令捉哈什蚂
靳恩全:大约1970年的深秋时节,省军区司令何友发来团里视察。炮团地处偏远,师首长都很少来,更不要说军区领导了。我在炮团八年,省军区领导共来两三回,一次是授军旗,一次是何司令,还有一次是政委傅比久。团里特别重视,提前一周就打扫卫生,进行联合检查。何司令那次来,除视察部队外,还到周边地区去看地形前前后后在地团里呆了一周。
&那天,团里忽然下通知,要求各连抓哈什蚂。哈什蚂,就是那种长得像青蛙似的东西,又叫田鸡,学名中国林蛙,与青蛙不同之处是它的背部是黑色,肚皮为红色。据说营养价值很高,又滋阴补阳。当时像我们这样比较散漫的部门,有时几个战友凑一起找乐,也常常抓几个哈什蚂用油炸来吃。但这次团里给下任务抓,而且是按战士人大数至少一人一只,多者不限。&&&
大家对这任务很奇怪,问团要干什么,团里始终没告诉,只要求一定要完成任务。还好,深秋时节哈什蚂比较好抓。弄一捆草,放到营房外山溪的小沟里,第二天早上把草捆拽上来,里面就有好几只当时指挥连抓了一筐交上去。后来才知道,据说何司令很喜欢吃哈什蚂,上级首长来了,团里当时也没有什么送的,送点山珍野味,还不用花钱,就算表示一点心意吧。据说,何司令走时车后面装了满满两麻袋。当时,有的战士理解,也有的骂娘。
靳恩全:当年四团改炮团之前,在四团里曾流行一个“政委吃草”的故事,许多老战友都知道。故事的起源源于一次拉练行军大约1967年或1968年,团里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长途行军拉练,模拟奔袭老黑山。参加拉练总共约有四百多人。单位有营里组成的小分队,团直机关,特务连一部分,通信连有架线排的一个班、通信班和电台约300来人,通信班带了两匹马。那次拉练我参加了。这次拉练的道路全部选择在深山中,四百多人排成单列单行鱼贯而行,在深山丛林中蜿蜒四五百米,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在这个队伍中,于副团长打头,姜副政委殿后。姜副政委原是二营教导员,夫人徐运清随军在板房沟,带领家属创业,很受好评,被树为典型,解放军报曾以“深山里的向阳花”为题报道,当时徐运清比老公有名气,姜教导员也与夫人比比翼双飞,提拔为副政委。因为刚提拔,为人也极谦恭。这次拉练很辛苦,特别是全部在林莽中穿行,第一天行走80里路,当时我背了一部十五瓦电台,宿营时几乎瘫倒。这次行军战线很长,当时又没有手机,有事就用传统的传口令的方式。就是由前面或后面的首长发出命令,向前或向后依次往下传。比如,前面首长发出命令:“往后传,快跟上”,后面的人就依次传递:“往后传,快跟上”。一路上,传了很多口令,如:跟上,注意,肃静之类。短的口令还没啥事,后来传了一个长一点的口令就出差了。{史吏:于副团长是不是原来阎西山的兵啊?这个我还真不知道好象是听我爸爸说过&
接着讲啊我是无线兵常听老兵讲前指报106号目标。不在意天长地久,只在意曾经拥有}
当时行军走在山谷中,丛林很密,在蜿蜒的小路上,有一棵枯树倒横在那里。人能从下面的空隙处钻过去,但马钻不了。当时副团长命令:“往后传,副团长命令,通信班带马绕道走”。这个口令经过四百来人口口相传,传到我们这里时,就把“马”给丢了,变成“副团长命令,通信连绕道走”。当时大家都很累,听说让绕道走,心中都不愿意。向殿后的副政委报告,
副政委说既然副团长命令绕,那就绕吧。结果,副政委命一位与他同行的干事跟上前面的部队,他与我们一起绕行找到一条能走车的路,比先前的部队晚约40分钟到达宿营地,虽然是绕行,但比在山林丛中走好受多了,大家都有因祸得福的感觉。这期间,据说政委派到前面去的那位干事,向前传了一句口令:“副政委绕道了”。结果传到前面变成“副政委掉了”,副团长又再传回口令问。宿营后反复查,也没查这次传口令错在谁。这次行军之后,根据这次传口令的的故事,衍生出一个小笑话:说行军中,后面人往前传:政委的马掉山沟里了。结果传到前边,就变成了:政委掉山沟了。团长接到信息非常着急,立即传令:派人找,回令。过一会,后面回令说:找到了,正在吃草呢。原来的的老四团时期,政委董月珍的干群关系不太好。干部战士私下常拿政委开涮。有时远远看着政委从那边过来了,有人就会悄悄笑着说:找到了,正在吃草呢。故事的起源源于一次拉练行军。
大约1967年或1968年,团里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长途行军拉练,模拟奔袭老黑山。参加拉练总共约有四百多人。单位有营里组成的小分队,团直机关,特务连一部分,通信连有架线排的一个班、通信班和电台约30来人,通信班带了两匹马。那次拉练我参加了。
这次拉练的道路全部选择在深山中,四百多人排成单列单行鱼贯而行,在深山丛林中蜿蜒四五百米,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在这个队伍中,于副团长打头,姜副政委殿后。姜副政委原是二营教导员,夫人徐运清随军在板房沟,带领家属创业,很受好评,被树为典型,解放军报曾以“深山里的向阳花”为题报道,当时徐运清比老公有名气,姜教导员也与夫人比比翼双飞,提拔为副政委。因为刚提拔,为人也极谦恭。
当时行军走在山谷中,丛林很密,在蜿蜒的小路上,有一棵枯树倒横在那里。人能从下面的空隙处钻过去,但马钻不了。当时副团长命令:“往后传,副团长命令,通信班带马绕道走”。这个口令经过四百来人口口相传,传到我们这里时,就把“马”给丢了,变成“副团长命令,通信连绕道走”。当时大家都很累,听说让绕道走,心中都不愿意。向殿后的副政委报告,副政委说既然副团长命令绕,那就绕吧。结果,副政委命一位与他同行的干事跟上前面的部队,他与我们一起绕行找到一条能走车的路,比先前的部队晚约40分钟到达宿营地,虽然是绕行,但比在山林丛中走好受多了,大家都有因祸得福感觉。过一会,后面回令说:找到了,正在吃草呢。
原来的的老四团时期,政委董月珍的干群关系不太好。干部战士私下常拿政委开涮。有时远远看着政委从那边过来了,有人就会悄悄笑着说:找到了,正在吃草呢。
这话后来被团机要室主任徐永安揭发出来,定性为反对无产阶级司令部,当时被作为全师重点政治事件。隔离禁闭。关在板房沟通信连傍边的一栋空房子中,窗户都用纸糊上,两名战士站岗。大小便时由战士押着上厕所。人在那样的环境中,是可以疯的。他也几近疯的边缘。
·&&&&&&&&&&&&&&&&&&&&&&&&&&&&&&&&
1,他领着卫生员到执勤点巡诊,每天早晨起床后要进行常规的早请示,在毛主席像前背毛主席语录,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林副主席身体健康…….。完事后往屋内走,他看见门口的老狗躺在那里(该执勤点有一只老狗和几只小狗崽),就踢了老狗一脚说“小狗都跟我们去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你躺在这里还不动,…….”
·&&&&&&&&&&&&&&&&&&&&&&&&&&&&&&&&
2、悲剧人物周排长
周排长也是特务连的。1967年时是排长。当时周排长处了一个对象,从小青梅竹马,后来周排长申请结婚时,政治处外调得知女方家庭成份是地主,因此不批准他结婚。周排长也是有情有义的情种,自然割舍不得,他试图说服组织,女方家庭是地主与她本人有什么关系?但政治处认为那是阶级立场问二、喜剧人物吴玉国
吴玉国原是炮团政治处副主任。更早时是师直工科副科长。在当时那个年头,师里的科长放到团里,怎么着也得弄的副团干干,他是副科长,到团里来别说副团,连政治处主任都未弄上,只给个副主任。但吴副主任心大心宽,根本不在意这事。
题。那年头,上升到“阶级立场”那还了得?这屁也很经典,就是那种蹦蹦蹦几声大响,后面再带点回音的那种。吴副主任不拘小节,平时有屁也从来不憋着,不管在什么地方,有屁就放,今天依然如此。战士们正聚精会神地听课,忽然来这这么响亮的一屁,都忍不住哄堂大笑。
但吴副主任完全不笑,等大家笑停了,他很一本正经地说:“那挨是,肚子不好。那挨是,长春公社都停火了,我这个肚子它就不停火”。话未说完,战士们又笑得前仰后合。
就在这期间,钟太义赶车到罗子沟,马受惊奔跑,他不惧安危,死死拖住马疆,避免一场更大事故。此事经过总结,被省军区授予“刘英俊式的好战士”,沈阳军区学毛著积极份子。团里特别组成了一个“钟太义先进事迹报告团”到各部队巡回报告,钟太义不善言词,就由他们的指导员代讲,团文艺队特地编了一台节目,其中有句台词我现在还记得“钟太义抓住马缰绳啊,啊啊啊”。
相比之下,前后两任团长,也很有特色。第一任团长贾福全,有点像农民很中厚老实的那一种,因为忠厚,在与政委同一场合时,显得气势不足。第二任团长王选萃,很有个性,精明、果断、干练、也很有魄力,抗上。但形像很草莽,五大三粗,说话也粗鲁,爱骂人,我就曾经让他骂过,但我还是很便服他。
可惜的是,他后来转业了,到沈阳化工集团当党委书记,因为生活问题受个处分,职务也免了。1985年我在辽宁省委党校学习期间正巧与沈阳化工局局长同班,聊起王选萃,也觉得很可惜。
炮团忆旧之炮团风云人物,原计划写十篇,因近日要去北京,这几天不能写了,以后到北京闲下来再继续
吕德怀:关于刚才开除党籍和军籍一事,看在你写炮团忆旧上,给你保留了的。你就写完了去北京吗,北京又不会搬走的,大家伙起看得起劲,你又要去北京开常委会,是不是关于海南之事吗首长们、战友们,这下完蛋了,看不成炮团忆旧了。(上北京有任务,儿子让我去带孙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铁道兵战友通讯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