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记者,

【第14期】
  11月8日是中国第14个记者节,它是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是全国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节日。长期以来,中国记者在记录改革历程、推动社会进步、反映民意、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接二连三的虚假新闻、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等事件引发了民众对新闻行业公信力的质疑。除此之外,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出现,让“人人都拥有麦克风”成为现实,也使得职业记者的职业素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今天,依然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新闻行业中,他们面临着和以往不一样的媒体生态,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外界环境和种种利益的诱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记者,又如何坚持自己的新闻理想和职业操守呢?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原《光明日报》副总编辑翟惠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感受,诉说了记者这一职业的特性和职责,并就“今天我们如何做一名好记者”发表了看法。以下为专访实录:
  我的记者生涯从《光明日报》开始
  《光明日报》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说的“生我养我”,是针对我的记者生涯的。因为我真正的记者生活,就是从《光明日报》开始的。我只是一个非常微小的点,但这个小点呢,也许能折射出《光明日报》的辉煌。
  我刚到光明日报社时,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什么叫新闻,什么叫消息,什么又是通讯,脑子里一片空白。因为我本身是学理工出身的,还不了解新闻的这些概念。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当年我和报社科技部的一位老师去河北采访“地下热水的应用”,需要写一条消息。但是我除了“本报讯”三个字以外,根本不知道消息的体例是什么样子的。当时我在宾馆的浴室里写稿子,待了一个多钟头,急了一头汗,还是不知道怎么写。后来在老同志的指导下,我才知道什么是“导语”,后面怎么叙述这件事情,什么叫“肩题”,什么又叫“副题”。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还有很多这样现在听起来很可笑的事情。但就是这样无数的“可笑”堆砌在一起,才有了之后的“不可笑”,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记者,也就是真正能够顺应时代潮流,担负起时代交付的使命,能够为国家、为群众说话的记者。
  说到记者生涯中印象深刻的事情,我可以如数家珍。但是如果要在这些“家珍”之中挑出至珍的宝贝,我想分享以下几件事,希望能给年轻的记者朋友们一点启发。
  “全国好新闻”一等奖是怎样炼成的?
  1989年初,《光明日报》在一版头条刊发了我的一篇报道,标题为《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关于国土问题的通讯》。头条的位置对当时的我来说是陌生的,是“高山仰止”,可望不可及的。这也是我的第一个一版头条。 那时《光明日报》领时代之先,在做国情报道。这在当时的中央媒体里还是不常见的。什么是国情报道呢?它是指涉及到国计民生的一些大的问题,例如土地、水利、环境、生态等的报道。当时我在科技部跑农业口,所以报社就让我承担关于国土资源报道的任务。接到任务,我感到压力很大。这么一个大的题目,怎么才能更好地呈现给读者呢?而且《光明日报》是一份面向知识分子的报纸,知识分子一般住在城里,对农村了解不多,而土地多是在农村,怎么将土地与知识分子联系起来,这也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我开始换位思考,如果自己作为一名读者,怎么才会对土地感兴趣?就想到了上小学时,老师讲地理课,一开始就是讲“我国地大物博”。在中国人的概念当中,说起国土就是“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土地辽阔,资源丰厚”。 但我们今天面临的是什么呢?是土地资源越来越少,特别是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同时人口越来越多,要解决人民吃饭问题,最终还是要靠土地。那么在这个背景下,做国土资源报道能不能从课堂教学开始呢? 课堂教学是知识分子最熟悉的一个环境,也是我们读者最容易理解的一个情景。于是我从小学地理课开始写起,从地大物博这个概念讲起,讲到现实中国土资源的严酷情况:地是大,物也博,但用人数一除,那就微不足道了。在每一段的开头,都由一段知识分子容易理解的故事引出,从而折射出国土资源方面面临的大问题。在文章的最后,我还引用了两句诗:“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这是我在河北的一次采访中,无意中在一块碑文上发现的,并特地记在了本子上,正好反映了我国土地保护面临的最大课题,也切合了此次通讯的主题,于是我就将这两句诗用作文章的主标题。这篇通讯在当时社会上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并获得了“全国好新闻”一等奖。这个奖项是“中国新闻奖”的前身,是新闻界非常重要的一个奖项。得知获奖的消息后,我激动到说不出话来,脑子里一片空白,简直就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现在回忆起来,这篇通讯能够获奖,可能就是因为在进行新闻报道时,没有浮于表面,而是经过深入思考和挖掘,将自己所见、所想如实地表达出来。这是《光明日报》的各位老前辈们手把手的,一点一滴的教育和培养的结果。当时的总编室刘志达主任曾对我说过一句话,让我至今印象深刻:“写文章要有一个‘气眼’,找到了这个‘气眼’,写作就能一气呵成。”在这里也分享给同样从事新闻行业的编辑记者朋友们。
  新颖的国旗报道 从舆论监督中挖掘正能量
  今天我们所说的典型报道,一般有三个类型: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典型宣传不能仅仅当做领导的命题作文,它需要“破题”,需要“创意”。一名学生的命题作文还要得60分才能及格,何况是我们的报道,更需要认真对待。舆论监督则不能和批评报道完全划等号。中央电视台曾提出:“要从批评报道中挖掘正能量”,这就是一种正确的舆论监督。典型宣传和舆论监督其实都是一种热点引导,只不过一个是从正面来引导,一个是通过提供反面事例来告诉人们“不能做什么”。
  我曾写过一篇舆论监督文章《部长同志:您办公室里有国旗吗?》,用设问句作为标题来提出问题。当时正值元旦,在这样的节日,媒体一般会做“国旗报道”。按照传统的报道方式,可能去天安门广场转一转,采访一下警卫班的战士、工人、学生等等。或者再深入一点,到北京的街道、胡同去看一看,报道一下老百姓家是怎么挂国旗的。以上都是常规的报道套路。但是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当时我国的国旗意识还没像现在这么强烈。在电视中也能看到,各国的政要讲话的时候,背后都有一面国旗,而我们的领导干部办公室里却很少挂国旗。所以我想,如果要倡导挂国旗,领导干部应该率先挂。那么,应该选择哪一级的领导干部进行报道呢?级别低了可能说明不了问题,最后,我选择了部级领导这一层面来做报道。
  当时国务院机构还没有改革,有50几个部委。经过采访发现,只有三个部委的领导办公室里挂了国旗。我想,如果从几十个部长办公室都不挂国旗的角度切入,那就是一个批评报道。而报道的最终目的,是要倡导挂国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宣传“正能量”,所以最终选择了从正面的例子说起。我采访了这三位办公室挂国旗的部长,让他们来谈谈:为什么挂了国旗?挂了多长时间了?再用设问句将问题提出来:您办公室里有国旗吗?你可以说这是一篇典型宣传,因为报道了三位挂国旗的部长,也可以说是一篇舆论监督,因为文章里暗含了一个事实:还有几十位部长的办公室里没挂国旗。
  后来在编委会的决策下,我们将这一篇国旗报道变成了系列报道,继续采访了一些专家学者来谈谈“国旗意识”,然后拿着我们的第一篇报道,再去各个部委采访,去问“挂国旗好不好”。最后,《光明日报》还每天刊登“今日挂国旗的部长名单”,这是一个非常新颖的报道方式,也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在一个星期之内,部长们的办公室里都挂起国旗来了。今天,各级领导干部的办公室里都有国旗,应当说,《光明日报》在这方面是倡导者,也是监督者。
  续写许杏虎“战地日记” 深感记者使命
  1999年5月份的一天早上,刚值完夜班的我正在休息,突然接到当时的总编辑王晨同志给我打的电话,说:“报社出了一件大事,你赶紧来报社一趟吧。”我赶到报社,才得知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北约的导弹轰炸了,我很熟悉的两位同事,光明日报社的两位记者许杏虎、朱颖同志也在轰炸中牺牲了。王晨同志说:“你要去一趟,中央组成了一个处理事故的专门小组,报社由你参加。”我说:“好,一定完成任务。”当天晚上,我就出发了,心里想着,一定要把善后的事宜给处理好,但同时作为一名记者,我应当将去南斯拉夫的所有经历和感触给记录下来。
  到了南斯拉夫,我看到了许杏虎同志的遗体,他的手还放在胸前,犹如握着一支笔。这个令人心痛的场景对我触动非常大。我想起了《木兰辞》里的一句话:“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第一次来到战场上,深深感到了作为记者的使命。许杏虎同志在南斯拉夫时,每天发一篇稿件,刊登在《光明日报》上。我想,我有责任将他的“战地日记”续写下去。出于这个最朴素的愿望,我坚持每天写稿,并根据在南斯拉夫80个小时的亲身经历写了一篇报道,题为《飞越关山赴戎机》。那时没有电脑和网络,这些稿件必须通过传真发回国内报社总编室,并通过电话进行确认:接到了没有?哪里有问题还需要修改?这是我作为一名报社记者的习惯。每篇稿子交上去后,都会紧盯着总编室,看编辑修改了哪儿,都是怎么修改的,直到文章上了版面为止。这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在今天如何做一名好记者?
  首先,我认为做记者一定要有“版面”意识,不能写完稿子就扔给编辑,认为剩下的都是他们的事情。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记者是报道文章的第一责任人,要对报纸负责,也要对自己负责。
  对比稿子修改前后就是一个“照镜子”的过程。只要编辑对稿件有所修改,就说明你的文字和报纸的报道标准还有差距,意味着你还有进步空间。直到编辑没有地方可以修改了,才说明你这个记者的写作基本合格。
  有了“版面意识”,还要有一种天然的使命感。无论是编辑记者还是媒体的领导干部,都不能放下手中的这支笔。职务是一种分工要求,但本质上,大家都是记录新闻的媒体人。哪里有新闻,就应该主动地去报道,这就是我们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在今天的信息时代,这种感觉很容易会缺失。我们要补回来,不断倡导这种责任意识,才能够当一名好记者。
  习近平同志讲过:“怎样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一名好记者的成长也离不开组织的培养,也就是要为记者们搭建一个增广见闻、不断提高报道水平的平台,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但是机会毕竟是有限的,要抓住机会,就要做一个有思想准备的人。如果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机会和个人努力都很重要,都不能缺少。
  现在年轻的编辑记者机会是很多的,因为现在的社会太五彩斑斓,可以报道的事情太多了。我们需要的就是勤奋,需要更加的努力,需要更多的思想准备、心理准备,去抓住各种报道的机会。如今的时代是一个突发事件成为常态的时代,常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各种社会热点事件。如何从这些突发事件中找到报道的切入点,如何做好社会热点的引导,考验着记者的功力。只要你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找到有价值的新闻点,那么在今天当记者,依然快乐无穷。这种快乐来自于那些争得“一日之辉煌”的新闻作品。无数个“一日之辉煌”串联起来,就会成就整个记者生涯的辉煌。
  我曾在光明日报社工作了21个春秋,回想起来,最幸福、最值得留恋的时光恰恰是当普通记者的那些年。因为那段时光很单纯,没有给自己设计过什么,也没有多想过什么,就知道好好写稿子,就希望看到自己的文章发表在报纸上,那样的生活是最幸福的。如同一个人回忆起童年时,感觉永远难以忘怀。在今天做记者,就要这么一心一意地扑在新闻事业上,那么你不但会成为一名好记者,还能感受到单纯的幸福。
  (光明网记者 田文姝整理报道)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原《光明日报》副总编辑
11月8日是我国第14个记者节。在中国,记者节像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每年的这一天记者们几乎都是在忙碌当中渡过。记者曾是充满光荣的职业,这种光荣既是全社会的真实认同,也是那些年记者们的切身感受。然而,近年来,假新闻、有偿新闻等负面事件频出让新闻行业的公信力受到质疑。职业记者群体同时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如何继续坚守新闻理想和职业操守,呵护这来之不易的职业荣光,成为整个新闻行业都在思索的问题。
1961年,邓拓在《北京晚报》的《燕山夜话》专栏陆续发表杂文,这些杂文敢于正视现实,大胆评论各种不正之风, 并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发人深省。光明网现推出《新燕山夜话》专栏,承继《燕山夜话》的品格和精神,聚焦当前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建设中的热门话题,邀请各领域、各行业的中青年知识分子,以有声评论的方式进行深入解读。
如果您对当今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有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或者在生活、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智慧和经验,并 愿意与网友分享,欢迎将您的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发送至邮箱,我们将及时回复您的来信。
栏目策划:光明社区
责任编辑:邓志凤
光明网版权所有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2人关注)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
三晋都市报大同站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相互pk、自媒体和多媒体甚嚣尘上的新的舆论格局下,“记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但无论记者队伍如何庞大,位于塔尖上的优秀记者都是稀缺资源,顶级记者则更是凤毛麟角。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曾撰文《中国大学为何培养不出顶尖记者》,他在文中谈到,新闻记者不是不需要任何门槛,而是一个高门槛、高智力的职业,既要掌握高超的新闻报道与写作技能,还要知晓相关领域的知识。也有媒体人士感言,中国已正式进入一个能出很多名记者的时代,却不再能出大记者的时代。可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大记者绝非易事,好记者的长成如熔炉炼钢一样,是以智慧、才华、时间、坚守和韧性为锻造材料的,它是时代需要、社会条件和个人奋斗三者的有机结合。&一、每天读书看报,积累新闻素材,丰富自己的库存&既然进入了媒体行业,就要报着终身学习的态度,将读书看报视为一种生活习惯。因为良好的文化储备和专业知识是一个好记者长成的土壤,就如同建造高楼大厦要夯实地基,长跑队员要有好的“肺活量”一样,一个好记者只有不断的学习积累,让自身的文化储备和精神养分不断充沛丰盈,才能与每天发生的新闻产生良性互动的“化学反应”。不然,就算遇到好新闻也力所不逮,常常陷入被现实掏空的“无力”感和精神“缺氧”状态,赋予不了出色报道一则要闻的能量。&所以,一名出色的记者既要是一名通才也要是一名专才。要涉猎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科学、自然、时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知识。要通读中外文学经典,包括《左传》、《春秋》、《史记》《论语》、《诗经》等,让这些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经典著作打通一个记者身上的新闻与文学“任督”二脉,给予一个记者厚重的文化积淀;其次,要掌握点哲学、美学、宗教、艺术等学科,使自身更深邃周密和智慧的看待世间万物,同时又兼具美学、艺术的眼光,具有超强的创造性并拥有直抵新闻深处的能力;另外,时事、政治、经济、社会、人文也是一个记者的必修课。每天通过浏览、观察大量社会时政人文讯息,能使一个记者充分了解世界、国情和民生,并在日后的新闻报道中从高处着眼、从低处下笔,更加理性和接地气的采集新闻,做到既能高屋建瓴,又能微观中国。如果是跑口的记者,还要学习掌握自己所处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尽量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型记者。&值得一提的是,想要成为一名好记者,仅关注自家媒体那片自留地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留意学习其他兄弟媒体。同样的新闻事件,自己在报道完以后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留意一下其他媒体是如何进行报道的,新闻角度有何不同?采访中有哪些自己没有关注到的亮点?要比较、分析、思考、吸收、总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此外,要养成做书摘、报摘、收集素材、积累新闻资料的习惯,只要看到杂志、报纸,或者书上、网上有价值的美文、好新闻、好的新闻标题等,就剪下来或者下载下来收藏在文件夹里,等下次自己写新闻时作为背景资料或新闻素材借鉴使用。这是一种很省力却很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开始的时候也许并不知道这些知识有什么价值,但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派上用场。&&另外,每天坚持写作也是训练一个记者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绝佳方式。对于一个优秀的记者而言,为发表的新闻写作当然是不可避免也是无可非议的,而且这是他安身立命锤炼文字功夫的主要领域。但是,一名记者若想要出类拔萃的话还不能仅仅止于纯职业化的新闻写作,最好还要涉猎点散文、随笔、评论之类的其他文本写作。比如开设自己的个人博客和微博,在豆瓣网上建立自己的ID,坚持写书评、影评等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强化自己的思维,提升写作水平。只有不停的通过各种方式的自主学习,不断超越自己,才能成为新闻队伍中的“高人”,使自己的新闻报道不流于平庸,永远比别人高出一筹。&二、培养一个优秀记者必备的发现力、洞察力和穿透力&如果说正义、勇敢、坚毅、创新、超前、博学是一名合格记者的性格标签的话,那么,发现力、洞察力和穿透力则是一名优秀记者必备的职业技能。一个资深记者的长成,是个人长期积累学习和不断追求、修炼和超越的结果,这种记者是在一个领域或多个领域有长期研究、关注和有影响力的人。成熟记者所报道出的新闻是他个人阅历、知识积累、判断力、洞察力、人生价值观以及对社会的整体把握叠加起来的,是一种整体水准而绝非简单的技术活,具备这种综合素质的记者通常是行业内的精英和媒体核心竞争力的代表。&&一个优秀的记者是有担当的勇者,她会本能的去关注社会上的一些大问题、真问题,天然的拒绝一些伪命题,这样的记者是创新者、开拓者和引领者,她对新闻有自己的独立筛选和判断,从不跟风,去“嚼别人嚼剩的馍”,但她并不会没有新闻可做,她总能爆出冷门成功驾驭让人眼前一亮的好新闻。&有家媒体就有一名这样的记者,她敏锐果敢,勤奋激进,浑身上下都跃动着新闻人的激情、新锐和冷静,常常能在“布满灰尘”的地方寻找到新闻,那些在别人看起来稀松平常的小事和不被关注的角落,对她来说却同样蕴藏着无穷的新闻价值。正是这种“闻别人所未闻、道别人所未道”的敏锐嗅觉,使她在短短几年迅速脱颖而出,成长为业界一名优秀的记者。还有一名资深记者,他是文革期间被耽误的一代,原本只有小学文化,恢复高考后进入北京某大学完成了继续教育,毕业后被分配到京城某报社任记者。在几十年的记者生涯中,他从不像某些记者那样满足于浅尝辄止,只关注些浮光掠影的新闻表象,而是对某一个采访对象和新闻事件进行“深度开掘”。报社安排他采访哪个领域,他就把哪个领域所涉及到的专业书籍、中外著作及人文历史、发展现状,尽可能地细读和了解,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目前,他已是京城文化界著名的专家型记者和文艺评论家。相较于这些拔尖的记者来说,平庸、碌碌无为的记者也不在少数,他们不善于学习思考,缺乏敏锐目光,即使新闻与他们擦肩而过,他们也看不到,捕捉不到。&由此可见,好记者绝不是新闻的“搬运工”,他们有不同于旁人的视角和观点,具备超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且在工作中像“弹簧”一样动静皆宜、伸缩自如。在外采访时,他们是活力四射、精力充沛的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在家静坐执笔时,又如同陷入沙发上沉思的作家和思想家。好记者一方面要不断积累和升级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又要巧妙的将自己放空并归零。他们像“白骨精”一样不断从被采访的专家学者那里汲取养分,以丰富自己的见识和文化库存。而每到一个新闻现场,都要自觉不自觉地将大脑中的所有其他储备临时清空,像郊外游玩的孩子一样,带着好奇、全新、陌生的状态进入新闻现场,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的出其不意。&三,好记者要具备出色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创造力对于记者而言,很多时候,他们并非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但新闻都是突发并带有强烈时效性的,如何在最短时间进入状态并以好新闻的形式呈现出来,则考验着一个记者驾驭新闻的能力和实力。一则新闻如一个“火山”口,是一个记者多年储备在一瞬间的迸发,只有拥有丰富文化准备和新闻储备的优秀记者,才能在最短时间占据话语高地快速将新闻“拿下”。也正因为他们日复一日、无所不在的密切注视社会,才能站在新闻前沿用前瞻性的眼光俯瞰新闻,知晓当前的新闻在整个新闻界处于何种地位?该用多大的篇幅来报道它?怎样更好的报道等等。&此外,要将自己锻造成一个善写新闻的高手,充分的事前准备和良好的资料收集能力不可或缺,具体体现在拿料上。如果想要截取一缸水的容量,那最好要准备一桶水;如果稿子写3000字,那么至少应该搜索或找出3万字的新闻资料来看;如果要写一篇上万字的特别报道,看的资料就不能少于10万字。只有具备出色的资源整合能力,才能对所要报道的新闻有一个全面深入的梳理和了解,知道哪些是陈词滥调,哪些是新鲜的,哪些是别人没有触及过的,哪些可能是有意义重大的,才能最终确定一个独到而巧妙的思路,采集到最鲜活的独家新闻。&除了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外,出色的记者还要善于选择那些出彩的被采访对象,寻找离新闻事件最近的当事人和该领域最权威的专家学者进行采访。在采访前,尽量要做一些案头准备,将被采访者的网上信息以及博客、微博和相关著作浏览一下,用抓人的提问、独特的观点和角度激活并启发这些被采访者的思路,使他们围绕报道中心抛出最有价值的新闻源和观点。即使一则新闻报道完了,也仍然要像“侦探”一样密切注视这个领域的动向以及这些权威人士的博客、微博、微信,以便随时掌握这个领域的发展变化以及这些人都在干什么准备干什么。此外,还要时不时地到某些专业论坛上去逛一逛,捕捉最新最快最接地气的新闻原料。只有这样才能训练出一个记者的敏锐力和创造力,才能有写不完的新闻。&四,出色记者一定要赋予新闻以可读性和可视性&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新闻,每个记者的写法都不一样,一个平庸的记者能将一个很好的新闻事件写成枯燥的八股文;一个优秀的记者则能将一则看似不起眼的新闻写得生动活泼,耐读耐品,这种差异性则直接表现在一个记者的文化内蕴和灵性上。有灵性的记者擅长“化腐朽为神奇”,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新闻,他们在保障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往往能将文章写得吸引眼球并具有可读性,就连大小标题都锤炼的十分精到,整篇新闻措辞精当、观点明晰、内容鲜活,即使是纯文字的报道,也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相形之下,平庸的记者往往“糟蹋”好新闻,再好的新闻素材在他笔下也会打折扣,对于他们的报道读者往往不忍碎读,只需看看大标题即可,这样的报道通常被嘲笑为只有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两个人看的新闻。&一个记者优秀与否的分野也取决于新闻报道是否能“报到点子”上。平庸的记者往往抓不住新闻的重点,思路混乱,写一大堆空话假话套话,通篇看不到明显的新闻点和新闻眼。但一个优秀记者的新闻报道非常接地气和贴近读者,他们时刻将读者放在心中,善于寻觅和选择读者最关心、最渴望、最感兴趣的题材和素材去采写,抓住群众议论的热点以显其广度,抓住疑点以显其力度,抓住难点以显其深度。在他们的文风中,看不到人云亦云的唠叨;更没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的炒作恶习;也没有捧臭脚跟风跑的坏习气。字里行间体现的是一个记者的人文关怀和责任担当,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秉笔直书、仗义执言的人文品格。如何成长为一名出镜记者--传媒--人民网
如何成长为一名出镜记者
& &&供稿/《视听界》杂志
  在我国,电视记者出镜报道的历史不算久远。早先的出镜报道记者,基本上都是由播音员兼任。他们相貌好看,体态端正,音色动听,字正腔圆,这些因素往往成为早期选拔出镜记者的主要条件。
  2003年,江苏城市频道《绝对现场》开播,尝试现场连线报道。当时,国内除了中央台,地方台很少用这样的形式。刚开始,一些人觉得出镜记者没什么难的,不就是新闻开始讲一段套话吗?特别是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来说,更多的是讲究字正腔圆,播报技巧。这些固然都是重要的先天条件,然而,是不是有了这些就能做好出镜记者呢?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在较长时间的工作实践中,我切身体会到,想做好一名出镜记者,还要在许多方面下功夫。
  从写突发新闻入手,这是个锻炼途径。写了几十篇以后,就知道怎么报道突发新闻了。现在的电视媒体会招聘很多通讯员,他们是“突发事件报道专业户”,车祸、火灾、打架、轻生等突发事件现场,都有他们的身影。这些新闻虽然多是市井小事,但鲜活,能吸引观众。拿到了通讯员送来的一条车祸新闻,只有画面和声音,要整理成新闻稿,基本的规律是:描述现场实况――追述事故原因――交代善后情况。其间,再插些对当事人或目击者的采访。这样,一条突发新闻就写好了,经过剪辑、配音、审看,就可以播出了。这是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是现代工业生产规则影响的结果。这样做虽然有程式化之嫌,但在批量化、规模化的电视新闻采、编、播“生产流水线”上,既能满足交代新闻要素的基本要求,也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和人力、财力、物力。
  有了这样的基础训练,以后遇到突发事件,出镜记者心里就有数了。到了现场采访目击者、当事人、交警,然后自己再设计一段现场出镜的播报内容和播报方式。这时的出镜,最简单的设计就是“看到什么说什么”。
  【口导】(城市频道记者报道)昨晚8点左右,在南京龙腾北路雨花经济开发区,一辆接送员工的班车突然发生了自燃。但由于车上没有配备灭火器,司机只能眼睁睁看着车子烧成了一堆废铁。
  【出镜】记者赶到现场时看到,这辆班车上的浓烟直冲上天,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烟柱。明火虽然已经被扑灭,但为了防止复燃,消防官兵对车辆进行了仔细检查,并用水枪继续对车子进行冷却。此时,班车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只剩下一个空架。
  【同期】面包车司机:旁边车辆驾驶员讲的,说你车冒烟了冒烟了,我朝这边开的。(后来呢?)后来起火着火了。
  【配音】面包车司机告诉记者,当时他送完人后准备去修车,这时有人提醒他车着火了,而且开始时火也不大。来帮忙的市民纷纷表示,车子起初只是尾部冒烟,如果当时有灭火器,火灾也许就能避免。
  【同期】(当时你车上有没有灭火器啊?)面包车司机:当时车上没有。热心市民古先生:我们是拿着灭火器从单位过来的,看到火太大了,扑不灭,赶快就打了119。
  【配音】所幸车上没有乘客,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目前,板桥消防中队正对车子起火的原因做进一步的调查。江苏城市频道为您报道。
  在这条突发新闻中,主播在演播室用导语交代了新闻要素,记者赶到现场后,将自己第一眼看到的现场通过出镜的方式进行了描述。出镜时,记者做了简单的设计,用声音语言和体态语言(如手势、表情、眼神等),将现场感强的视听元素凸显出来(如浓烟、车辆残骸、消防人员的施救)等。记者回来后又对事故原因做了阐述,就是一条比较有现场感的新闻了。
  做了几年记者,多数类型、内容的新闻都做过了,特别是在现场做简短的出镜也没问题了,接下来就要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做现场连线报道。这对出镜记者来说,是一个挑战。
  《绝对现场》刚开播的时候,我被分配到SNG连线组,当时一点现场报道的经验都没有。一天,南京某路段消防栓爆裂,水流成河,现在看来是一条普通的突发新闻。可当时由于太紧张,当直播开始后,说着说着脑子就发蒙,无法继续下去。不过,领导并没有因为我的表现而取消我的卫星连线报道记者资格,而是让我继续锻炼。
  现在想想,这还是跟经验有关系,如果能够做到直播前心中有数,就不会因为紧张而怯场了。此后,做现场报道,我提醒自己要做到:
  1.心中有数。去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了解事情相关情况。
  2.到现场后快速调查。寻找目击者、周围居民,了解现场状况等。
  3.打腹稿。在突发事件现场是没有时间让记者写稿子的,要在脑中迅速打好腹稿。这个时候不能乱,不要先斟酌字句,而是先要在脑子里整理出结构,将要说的话分几个部分。
  比如我做过一条“食物中毒”的SNG连线:
  【口导】今天中午,在新港开发区一企业内,职工在吃饭后,有部分人发生了不适症状,并送往医院救治,我们来连线一下现场记者莎莎。
  【莎莎】我现在在新港开发区恒飞路上的一家企业的食堂内。今天中午,在这里用午餐的20多名员工发生了呕吐、腹泻等症状,之后被这里的工作人员送往附近的迈皋桥医院、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武警医院进行救治。我们了解情况后也到医院进行了调查,我们来看一下早前在医院的采访情况。
  【VTR】患者:午饭后,发生腹泻、呕吐。医生:急性胃肠炎的表现。企业工作人员:检查结果没什么问题。卫生监督部门工作人员:还在调查当中。
  【莎莎】我们在采访中看到卫生监督人员和警方已经介入调查。据了解,今天中午有1000多名在这里就餐,出现问题的只是20多名员工,因此,到底是不是食物中毒,这还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的调查。
  这条连线报道共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介绍这里发生了什么事,二是早前记者在医院调查的结果,三是对此事的总结。这样的结构必须在连线前打好腹稿。因为整个连线小组是以出镜记者为中心的,如果出镜记者脑子是乱的,报道就会失败。出镜记者要把意图告诉现场导播,他才能按照你要说的结构去切换画面,这是一个互相配合的过程。然后,再细化到语言的组织上,这个就要靠平时写新闻稿的功底了,将平时书面上的文字转化为现场播报的语言。做到这些,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现场报道。
  当然,还要有应变能力和控制现场的能力。比如安排了现场采访的话,被采访对象如有长篇大论的趋势,出镜记者必须婉转地打断,或者现场突然有滋事者出现,可以立即将话筒拿开,提醒导播切走画面,等等。
  4.找细节。如果想把现场报道做得更加深入,而且时间允许,出镜记者可以在现场寻找一些细节。比如在一场车祸的报道中,我发现了一顶沾满血迹的婴儿的帽子,我猜测这背后可能有感人的故事。原来这血迹不是婴儿的,是母亲的。在车祸中,母亲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襁褓中的婴儿,孩子活了下来,母亲却离开了人世。这个普通的交通事故报道,因此有了人情味,可看度大大提高。
  5.简短评点。要总结突发事件应该吸取的教训,提炼出报道的主题。例如一场车祸报道,可以关注汽车构造、刹车或者零件制造是否存在问题,是否有相同的事故等等。
  6.现场报道时尽量不要用定性的语言。例如在前文中的“食物中毒”的连线报道,没有卫生部门的发布,记者就不可以随便定性,否则就是不负责任的报道。在现场报道时可以用“可能”、“大概”、“据周围居民介绍”等词语,或者只讲述现场情况,不作结论,以免事后留下“话柄”。
  出镜记者平时要保持专业的状态,做一个新闻达人。每天的国内国际新闻都要关注一下。其实这不难做到,比如上班的路上听新闻,到办公室将网络新闻的标题都浏览一下,还要多看其他媒体的节目、报道,别人看热闹,咱们看门道,看别人在报道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优势在哪里,取长补短。
(责任编辑:李海亮(实习)、宋心蕊)
传媒推荐|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成为一名作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