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是如何打掉军中大老虎雍正小蝶年羹尧电视剧的最新相关信息

&>&&>&&>&&>&雍正军中大老虎:帮人升官收40万两白银
雍正军中大老虎:帮人升官收40万两白银
  雍正三年,年羹尧苦心经营20多年的权力和财富金字塔土崩瓦解。雍正从正月一直忙活到腊月,终于打掉了这个军中大老虎。“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年羹尧的下场比这个还惨,身败名裂,自我了断。
来源:新华网
  徐才厚、谷俊山、杨金山等一批军中大老虎的落马,振奋了军心、民心。军中打虎,严明了军纪,振奋了士气,提升了战斗力。回顾历史,历朝历代都有军中大老虎,他们吃空额、扣兵饷,在军用物资采购和基础建设中上下其手、中饱私囊,打仗的时候更是浑水摸鱼,冒领军费,将战利品据为己有。军中反腐也成为整顿吏治的重头戏。雍正王朝显赫一时的大将军年羹尧就是一只具有代表性的军中大老虎。
  年羹尧因为军功累累,集大将军、总督、太保、一等公于一身,那叫一个风光无限。与此同时,他也为自己积累下了巨额的财富。雍正三年(1725年),年羹尧苦心经营20多年的权力和财富金字塔土崩瓦解。雍正从正月一直忙活到腊月,终于打掉了这个军中大老虎。“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年羹尧的下场比这个还惨,身败名裂,自我了断。
  这只军中大老虎究竟干了哪些见不得光的事儿呢?首先是干部提拔任用方面,买官卖官,违规提拔。光是帮人升官一项,就收了40万两白银;此外,他的哥哥年法尧、秘书、幕僚等都冒领军功,加官晋爵。而他收受的其他贿赂则多达上百万两,这还不包括珠宝等奢侈品。至于贪污,数额就更是惊人了,虚报军需费用多达300多万两,侵吞干部职工工资(俸工银)15万两。贪污贿赂的金额折算成人民币的话,得20多亿。说他是军中大老虎,真是一点不冤枉。
  案发前,年羹尧忙着转移、藏匿自己的非法所得,竟然装了200多辆车。车轮滚滚,奔赴全国各地,大江南北、黄河上下、京师重地,到处都有他的藏金窟。而且,年大老虎还热衷于投资房地产,有房有地,他在直隶有田3万亩,房子1000多间,这些房产都成了他藏匿非法所得的地方。光是他在保定的房产中,就藏了白银5万多两,金银首饰300多斤,大包小包的好几百件。
  讲史者语:在清代,贪污(监守自盗仓库钱粮)达40两(约合人民币1万元),判死刑;受贿(官吏受赃),枉法的达80两,不枉法的达120两,判死缓。如此来看,年大老虎是死定了。只不过雍正为了显示自己皇恩浩荡,体恤老臣,给了他一个自裁的机会。
  军中大老虎的存在,会极大地侵蚀军队的肌体,对一支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军队来说可谓破坏匪浅。上行下效,将军爱财,官兵惜命,这样的军队没有战斗力可言,不堪一击。建设强大的国防,打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的军队,就必须向军中老虎开刀,净化军队的风气,激发高昂的士气,弘扬凛然的正气。
(责编:hunan)
文章关键词: 雍正 老虎 军队
欢迎发表评论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共有0人表态
最新评论&|&
参与0人,评论0条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还可以输入150字
1月17日,2014应用宝年度榜样“星app之夜”在北京举行,林志玲、...
周董终于迎娶昆凌了!两人之前的婚事一直传的沸沸扬扬,如今总算...
凯特王妃  2011年《名利场》杂志将凯特王妃评为“全球最佳衣着...
这些单品是男士衣橱中百年都不会退流行的单品  NO 1:派克大衣...
2014ZhongSou&京ICP证100943号&京公安备号清代严打军中第一号“大老虎”年羹尧(赋诗有感)
共 2360 浏览 8 回帖&&
发帖: 1502 篇
在线时长: 2061 小时
清代严打军中第一号“大老虎”年羹尧(赋诗有感)
]历史学家吴晗说:“一部二十四史充满了贪污的故事”。
原载《人民文摘》2014年第10期
&&&&军队贪腐,是历史上腐败的一个方面。相对于其他领域的腐败来说,军队腐败的手法并不复杂。以清代为例,军队中最普遍的腐败形式有几种:一是吃空额,就是军队中按编制应该有的士兵名额,实际上有一部分有名无人,按名额领取的军饷部分为军官贪污。这种现象在清代非常普遍,不仅在各省,就是在京城驻军中也相当严重。1853年,一位高官就向皇帝汇报说,京师“步军营额设甲兵共二万一千余名,风闻现在空额过半”。二是克扣兵饷,即军官在向士兵发放军饷、补贴时,不按规定足额发放,而是以各种名义扣减,贪为己有,有些则作为到上级那里活动的经费。三是在军队营房建设、采购军用物资时,虚报数字,贪污入己。比如,雍正三年,大将军年羹尧案发(详见下文),四川提督岳钟琪参劾年羹尧在陕西任内奏请在郃阳县设置军营,为建办公场所,拆掉当地的庙宇,将其建筑材料用来盖楼,但财务报销时却按采购新材料上报,“浮开报销侵蚀银两”。四是军队受贿,保护走私。鸦片战争之前,清政府屡下严令禁止鸦片,但禁而不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广东水师官兵包庇(甚至参与)鸦片走私,其习以为常,受贿所得变成一种类似收税的固定名目——“土规”。所谓“土”,即烟土,也就是鸦片烟,“土规”就是鸦片走私贩子行贿水师官兵(及海关官吏)的陋规。
&&&&以上为军队平时活动中的几种常见腐败手法。除此之外,战时军队会有新的腐败方式,比如战时军用物资耗费难以核查,军官常常多报耗费,多领军费归己;战时掠夺的财物,则往往不上报或少报,如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攻入南京后掠夺了大量财物,很多都没有交出,归为己有。
&&&&这些腐败手法,尤其是吃空额、扣兵饷,都是中国古代历朝历代沿用的军队腐败方式。至于“土规”,属于鸦片战争前的独特现象,但军队保护走私,也是历朝历代都有的事。
&&&&上述军队腐败现象并不复杂,也没有什么新意。比较复杂和花样翻新的是军队高官,或说军中“大老虎”的腐败手法及其查处方式。这里不妨以雍正三年(1725年)查处的年羹尧案为例。
&&&&年羹尧是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四十八年(1709年)二月授内阁学士,同年九月任四川巡抚,后因朝廷对西藏、青海、甘肃等地用兵,年羹尧累有功绩,迅速升官,先后任四川总督、定西将军、川陕总督、抚远将军等职。至雍正二年(1724年),集大将军、总督、太保、一等公等显赫头衔、爵位于一身的年羹尧,可谓威风八面、声势煊赫,是当时最有权势的人之一,但不久之后,就成了军中第一号“大老虎”。
&&&&据雍正三年十二月朝廷议政大臣和刑部向雍正皇帝提交的年羹尧罪状,总共有92款大罪,包括大逆罪5条,欺罔罪9条,僭越罪16条,狂悖罪13条,专擅罪6条,贪渎罪18条,侵蚀罪15条,忌刻罪6条,残忍罪4条。
&&&&这些罪状中,欺罔罪多有官员提拔任用方面的腐败问题。比如将秘书、参谋(当时称幕宾)张泰基父子、赵士河的弟弟赵淇,以及自己的哥哥年法尧等,共18案,冒入军功;在西宁军前效力有功的实际上只有62人,年羹尧上报109人;将退役的王治奇冒入军功,选授安徽广德州州判。此外,贪渎罪中第一条是“题补官员,受谢仪四十余万两”,即收钱帮别人升官,明显属于买官卖官,40万两银子不是小数目,按米价折算,将近现在2亿元人民币。
&&&&贪渎罪、侵蚀罪多为贪污受贿实例,贪渎罪中明确提及收受的银子有近百万两,还有珠宝、玉器等贵重物品。侵蚀罪状更为惊人,包括冒销四川军需160余万两,又加派银56万两;冒销西宁军需47万两;运米4万石至军前,冒销脚价(即运费)40余万两;侵用康熙六十年起至雍正三年俸工银14.9万余两……如果这些指控都属实,则贪污的钱有几百万两银子。其贪污手段多样,上述虚报滥支军费,只是其中一部分。
&&&&对年羹尧的贪腐指控是否完全属实姑且不论,但年羹尧的贪婪是不争之事实,其家产之巨足够惊人。雍正准备向他开刀前,先调动他的职务,将其从川陕总督调任杭州将军。据说,他被迫离开西安赴任杭州时,知道大祸即将临头,急忙疏散隐匿资财,用载重1300斤的骡车233辆装满财物,分赴京城、直隶、湖广、江南、四川、宁夏、山西、山东、兰州等地。仅隐匿在西安知府赵世朗家中的,就有皮箱250件、板箱等231件。另外,他在直隶各州县还置有田地近3万亩、房屋1200余间。仅在保定房产中,就藏有银5万余两、金首饰34斤、银首饰286斤,及箱、匣、包等431件。由此可知,年羹尧家产惊人,就贪腐而言,是一只“大老虎”毫无疑义。
&&&&不过,年羹尧落马,主要还不是贪腐惊人。对于专制君王来说,对军队将领的第一要求是忠诚。居功自傲,不够听话、驯服、忠诚,才是雍正处理年羹尧的主要原因。这从92款罪状的位序也可以看出来,大逆、欺罔、僭越、狂悖、专擅等罪名都比贪渎、侵蚀的罪重。按照清代法律,贪污(当时称“监守自盗仓库钱粮”)40两银子及以上,需问斩;现职官员受贿(当时叫“官吏受赃”),枉法者至80两,不枉法者至120两,要判绞监候。从贪污受贿金额来看,判年羹尧死刑是没有问题的,但雍正说,92条中年羹尧“应服极刑及立斩”的有30多条,而贪污、受贿加起来只有2条。可见,处理年羹尧这只“大老虎”,经济问题虽然也是大问题,但不是主要的。
&&&&雍正作为帝王颇有手腕,处理年羹尧,采用了肃清外围、制造舆论、逐步深入、瓮中捉鳖的办法。先是在雍正三年正月、二月,暗示各地与年羹尧有过工作关系的军政要员要切断与年羹尧的联系;进入五月后,鼓动文武大臣检举揭发年羹尧;到了七月,内阁等衙门开始上奏请诛“奸恶悖乱之逆臣,以正国法”;九月,年羹尧官邸、住宅被抄;十月至十二月,审查定案。
&&&&在处理过程中,雍正还娴熟地运用传统帝王心术。比如,表示“自古帝王之不能保全功臣者,多有鸟尽弓藏之讥”,故意降旨询问各省将军、督抚、提镇,要求他们“各秉公心,各抒己见,平情酌议,应否作何处分”。官员们揣摩圣意,纷纷上奏年羹尧的各种罪行,最终总结出92款大罪。雍正则在官员的奏折中写下朱批:“年羹尧深负朕恩,擅作威福,开贿赂之门,因种种败露,不得已执法,以为人臣负恩罔上者诫”。并宽宥年羹尧“殊死之罪”,只是“令尔自裁”,年羹尧“虽死亦当感涕也”。总之,不仅打掉了“大老虎”,还在舆论上获得全胜。
&&&&&(人民网, 洪振快)
10:51:38 被【 】修改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尘缘未了,痴心不改,红尘有爱,情缘如歌
boboHtml = '';
html += boboH
NTES(".bobo-list").attr("innerHTML", function() {
return this.innerHTML +
}, "utf-8");
发帖: 1503 篇
在线时长: 2061 小时
&&&&揭密:雍正登上帝位 其为何除掉功臣年羹尧?
在292年前的今天,日 (壬寅年冬月十七),清朝雍正帝胤禛登上帝位。
&&&&雍正皇帝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公元1678年-公元1735年),满族,母为康熙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清圣祖玄烨第四子,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年在位,年号雍正,死后葬于清西陵之泰陵,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雍正在位时期,置&军机处&加强皇权、&火耗归公&与&打击贪腐&等一系列铁腕改革政策,对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
&&&&争夺皇位
&&&&雍正帝(1678年-1735年),姓爱新觉罗,名胤禛(zhen),满族,康熙帝第四子。胤禛是德妃所生之子,《清史稿&世宗本纪》上说他&有异征,天表魁伟,举止端凝。&他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贝勒,四十八年(1709年)晋封雍亲王。此间诸皇子为谋求储位,各结私党,勾心斗角极为激烈,当时的太子胤礽两立两废,争夺储位斗争转入暗处而更加激烈。胤禩因争夺意图过于明显而被康熙斥责疏远。胤禛表面不问时事,沉迷释教道教,自称&天下第一闲人&,与诸兄弟维持和气,暗中与年羹尧与隆科多交往,加强自己的势力集团,同时向父亲表现孝顺,以赢得康熙的信任。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新历:12月20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死,他继承了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胤禛即了帝位之后即重用康熙十三子胤祥,而康熙皇八子胤禩先是被安抚封为亲王,后被削宗籍和圈禁,并被改名为&阿其那&(一解释为待宰的鱼),康熙的皇九子胤禟发往西宁, 后被削宗籍和圈禁, 并被改名为&塞思黑&(意思为讨厌的人)。康熙的皇十四子胤禵先是派去守陵,再后来受圈禁。康熙皇十二子胤祹被降爵,后康熙的皇三子胤祉也被革爵圈禁。
&&&&从雍正年间到如今对雍正篡位的议论不绝于耳,关于皇位是否合法的问题,由于史料缺失,目前仍然没有明确。流传的把&十改于&的改诏之说显然并不成,因为现存的康熙遗诏是身故后由雍正和大臣们拟就并颁布天下,并非康熙真迹,所以遗诏不能说明问题。主张正统继位说的学者们认为,晚年康熙最宠幸的是皇三子,皇四子和十四子,康熙晚年选择十四子出兵边塞,这对于即将拥立的继承人是不科学的。按照正统继位说学者观点,康熙正是看到其执政后期国家存在的诸多弊病,又了解雍正的为人和行事风格,故雍正的即位是完全合理的。
&&&&加强皇权
&&&&雍正帝在祖先基础上继续加强皇权,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强化密折制度,扩大密折的范围和内容。密折起于康熙二十年。密折有助于皇帝更好地了解下情,掌握动态,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有效地实施统治。为充分发挥密折作用,雍正帝把递密折的范围扩大到布政使、按察使、学政等,内容则扩大到生计、风俗等方面。
&&&&第二、设军机处。雍正七年,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泻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军机处的大臣由皇帝挑选,由内阁大臣兼任,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跪受笔录,他们的活动都是在皇帝的监督下的,旨意完全是按皇帝的话记录的。可见,军机处本为办理军机事务而设,但因它便于发挥君主专制独裁,所以一旦出现之后,便被皇帝抓往不放,不但常设不废,而且其职权愈来愈扩大。
&&&&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历史点评:与康熙帝一样,雍正帝勤于政事。他宵衣旰食,夙夜忧勤,按照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办事。后人收集他13年中朱批过的折子就有360卷。经过13年的励精图治,使满清帝国各方面在康熙时期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为康乾盛世的创建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一生中在大臣的奏折中总共批阅超过千万字,过劳死的说法甚为可信。
&&&&揭密:雍正为何除掉登基大功臣年羹尧?
&&&&雍正为什么对年羹尧、隆科多翻脸?年羹尧、隆科多本来是雍正对付胤禩集团的两把利刃,没想到先于胤禩集团走向覆灭。到底原因何在?以往一些清史研究者多以年羹尧、隆科多&骄纵不法&作为唯一的答案,这是不准确的,也没有道出年、隆遇难的真相。
&&&&年羹尧
&&&&本文摘自《帝国杀戮:宫廷斗争史》,温相 著,东方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雍正为了制衡胤禩、胤禟、胤禵,搞了一些政治上的花样,但这些花样、戏法灵不灵,还要看雍正在政治上有无起色。年羹尧平定青海叛乱不啻于向朝野内外宣告雍正的&知人之明&,而且青海问题康熙都没有解决利索,到了雍正手里不到几个月就出奇地料理干净,这让那些原本心存反对的敌对者也说不出来什么。隆科多在拥戴雍正即位上立了第一功,年羹尧并没有直接参与拥立,所以,在雍正即位这件事上,年羹尧逊于隆科多。
&&&&可是到了清雍正二年,年羹尧建功西北,比较胤禵当初还要风光,势头开始超越隆科多,成为雍正在这一时期的头号宠臣。年羹尧最巅峰的时候拜抚远大将军不说,还赐封一等公,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也受封一等公、赏加太傅头衔,儿子年斌受封一等子(子爵),说起来真是阖门显达。年羹尧是川陕总督,可手伸得很长,云南的事情他也能管,山西巡抚不按照年羹尧的话办事,雍正就把这个巡抚给撤了。
&&&&朝廷有重大人事变动,雍正也征求年羹尧的意见,年羹尧保荐的人,吏部、兵部都特别重视,当做大事来办,一时号称&年选&;雍正还亲密地对年羹尧说:&你此番心行,朕实不知如何疼你,方有颜对天地神明也。&这还不算,雍正对年羹尧赌咒发誓说:&朕不为出色的皇帝,不能酬赏尔之待朕。&也就是说雍正不当一个好皇帝,第一个就对不起年羹尧。这种肉麻的话简直是亘古未见。
&&&&雍正赐给年羹尧荔枝,为了保鲜,让驿站派人狂奔,从京师到西安只用了6天,比起当年&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杨贵妃,似乎也不差什么。年羹尧虽说是&藩邸旧人&,可并不真正了解眼下这位新皇帝,他满以为皇帝对他这么好,即使不能天长地久,也不至于出什么意外。所以,他根本不做多余的考虑,进京朝觐时,王公大臣下马问候他,他也就点点头,有些臣僚跪接,他连看都不看一眼。
&&&&年羹尧气焰熏天的同时,隆科多也风生水起、煊赫一时。隆科多拥戴雍正即位,受封太保、吏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圣祖仁皇帝实录》总裁官、《大清会典》总裁官、《明史》监修总裁。雍正提到他总是叫他&舅舅&,亲热程度是比较少有的。年羹尧得宠看不起隆科多,雍正当然不能告诉年羹尧隆科多拥戴他即位的事,只能旁敲侧击地说:&舅舅隆科多,此人真圣祖皇帝忠臣,朕之功臣,国家良臣,真正当代第一超群拔类之稀有大臣也。&隆科多一人兼了这么多的&臣&,威猛程度明显高于年羹尧,雍正还怕这两人心里彼此结成什么疙瘩,专门指定年羹尧的长子年熙过继给隆科多为儿子。
&&&&隆科多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得到这个过继的年熙便告诉雍正说:&臣命中当有三子,今得皇上加恩赏赐,直如上天所赐。&他还表态说:&我二人(指他和年羹尧)若少作两个人看,就是负皇上矣。&这就是他准备和年羹尧团结到底的意思,雍正、年羹尧、隆科多&三位一体&的&千古君臣知遇榜样&,没有像雍正自己说的那样,更没有像年、隆期待的那样,不过一年多的光景,新皇帝就翻脸了。
&&&&雍正为什么对年羹尧、隆科多翻脸?年羹尧、隆科多本来是雍正对付胤禩集团的两把利刃,没想到先于胤禩集团走向覆灭。到底原因何在?以往一些清史研究者多以年羹尧、隆科多&骄纵不法&作为唯一的答案,这是不准确的,也没有道出年、隆遇难的真相。&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的历史现象尽管较少,可并不是没有。
&&&&南宋名将岳飞是宋高宗赵构一手提拔起来的大将,之所以遇害,主因无非两条,第一条,阻碍赵构的和谈大计;第二条,深触赵构的忌讳之处。第一条众所周知,第二条指的是岳飞曾经对赵构说建议立赵伯琮为皇太子。赵构因为早年受到金军追击的恐吓以致阳痿不举,他收养了两个宗室的孩子,一个叫赵伯琮,一个叫赵伯玖,没有最后确定立哪一个为皇太子。岳飞出于一片赤诚,直言立赵伯琮为太子,这件事在当时就有人私下里反对岳飞直言,认为岳飞是大将,不宜谈论立储这样的大事。岳飞不听,果不其然,他的话一出口立刻遭到赵构的极大反感,赵构说:&你是大将,手握重兵,这种事情不宜你来介入。&宋朝防备武将干政是国策,历代君主都把武将参与政务看做是头等的忌讳,岳飞虽然出于忠诚可也因此招致杀身之祸。
&&&&从岳飞的例子我们就能看出来,雍正之所以迫不及待地收拾掉年羹尧、隆科多,根本一点在于年、隆触及到雍正的最大忌讳,必欲除之而后快。那么,雍正最大的忌讳是什么呢?就是围绕皇位的继承。雍正&得位不正&,胤禩、胤禟、胤禵这些人虽然口不能言,可不等于心里没有表示,不等于行动中没有流露,所以,尽快地除掉胤禩、胤禟、胤禵这些政敌和知情者,是雍正的既定方针,而年羹尧、隆科多在这件大事上则并不热衷,这就触动了雍正的忌讳,让雍正萌动了杀机。
&&&&我们先来看年羹尧的下场。年羹尧在雍正眼里是一个有&前科&的人物,早在皇子时代,雍正就因为年羹尧曾经示好于皇三子胤祉的门人孟光祖而大动肝火,骂年羹尧是&恶少&,还威胁年说要去皇帝那里揭发,搞得年羹尧不得不俯首帖耳。可是,年羹尧虽说是雍正所谓的&藩邸旧人&,但毕竟也是朝廷的封疆大吏,雍正贵为皇子却没有直接统属年羹尧的权力。
&&&&最让雍正深感忌讳的是,皇九子胤禟曾派外国人穆景远拉拢年羹尧,穆景远对年羹尧说:&九阿哥貌似有福之人,将来很有可能会被立为皇太子。&年羹尧并不为所动,可这一场景却被雍正深深地记在了心上。此后胤禟被软禁在西北交给年羹尧管理,年羹尧上奏说胤禟&颇知收敛&,这明里已经给胤禟说好话了,雍正不以为然地批驳说,胤禟是奸宄叵测之人,继续提防才行。可见在整治胤禩、胤禟这件事上,雍正、年羹尧是有一定分歧的。
&&&&要说年羹尧拥戴雍正即位这点上应该没有太多的疑问,主仆关系尽管不很密切可也休戚相关,胤禵从西北回来,年羹尧一个人受命于危难之间,用了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平定了罗布藏丹津的叛乱,给雍正挣足了脸面。但是,年羹尧诚心诚意拥护雍正与坚定支持他用激烈的手段对付胤禩、胤禟乃至胤禵又是另外一码事。年羹尧就近监视胤禟,自然和胤禟少不了打交道,加之以前的渊源,胤禟为何许人,年羹尧当然清楚。在年羹尧看来,胤禟此人并无才具,不值得下大力气提防,而且,胤禟就算是不服雍正,可也没有到了公开造反、挑动闹事的地步。胤禟在西北和亲信穆景远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人给我送来一个帖子,上面有山陕百姓说我好,又听见我很苦的话。我看了帖子,随着人送还了,向那人说,我们兄弟没有争天下的道理,此后要再说这话,我就叫人拿了。&《文献丛编》第一辑《允禩允禟案&穆景远口供》。
&&&&有人出面鼓动胤禟硬性对抗雍正,胤禟不同意,他的态度是他尽管不服乃兄,可这也是兄弟间的家务,不能走到争天下的地步。这说明胤禟此人虽然才能平平,可脑筋并不糊涂,而且也不准备采取什么极端的手段进行报复。年羹尧对这些情况、包括在西北的一些之于胤禟的总体印象,他不可能不了解,而且,他比雍正了解得更为直接。按照年羹尧对胤禟的观察,他认为像胤禟这样的人物虽有怨气,但只要看管得当,出不了大的纰漏,没必要对其赶尽杀绝。年羹尧的这种念头导致他在胤禟、胤禩问题上的含糊不清,这就给雍正造成一个错觉,感到年羹尧不再像以往那样俯首帖耳、唯命是从了。如果是其他人这么做,雍正倒也不用过多地担忧,唯独年羹尧、隆科多这样重量级的人物假如有了类似的想法,那就比较麻烦。
&&&&《雍正朝起居注》中记载在清雍正二年四月初七,雍正对大臣们不乏抱怨地说过:&尔诸大臣内,但有一人,或明奏,或密奏,谓允禩(胤禩)贤于朕躬,为人足重,能有益于社稷国家,朕即让此位,不少迟疑。&这样有失分寸的话出自一个即位已经两年的皇帝之口,足以说明这位皇帝当时所处的地位以及他的对手的威望。雍正这么说,底气不足的同时也是警告大家不要站错了政治队伍,年羹尧同样也在被警告之列。清雍正二年十一月十三日,也就是即将吹响清洗年羹尧号角的前两天,雍正说:&在廷诸臣为廉亲王(胤禩)所愚,反以朕为过于苛刻,为伊抱屈,即朕屡降谕旨之时,审察众人神色,未尝尽以廉亲王为非。&雍正这里说的&在廷诸臣&显然包括年羹尧,因为同一天,雍正再给李维钧的奏折批示上写道:&近日年羹尧陈奏数事,朕甚疑其居心不纯,大有舞智弄巧潜蓄揽权之意。&还要李维钧逐渐和年羹尧疏远。此前有人判断指责揆叙、阿灵阿这些皇八子胤禩的死党的主意可能来自于年羹尧,雍正立刻加以否认,这从侧面也反映出雍正、年羹尧在处理胤禩集团上的一些分歧。
&&&&雍正对胤禩、胤禟包括胤禵都要除之而后快的,可年羹尧却有一点不同看法,年倒不是同情他们,而是觉得没有必要这么穷凶极恶,然而,年羹尧这么考虑问题却犯了雍正的大忌。雍正本来就对打击胤禩集团有些底气不足,需用借助年羹尧、隆科多的响应,偏偏这两个人在这个问题上不那么百分之百地顺从,雍正后来说整治年羹尧在他看来是&深悉年羹尧之伎俩,而知其无能为也&。这说明雍正并不担忧年羹尧个人会有什么不利于皇权的举动,而且年也不敢,雍正最为担心的是以年羹尧这样的身份和这种&糊涂心思&一旦给胤禩集团加以利用,那就麻烦大得很了。因为雍正能有今天的局面靠的就是内仗隆科多、外倚年羹尧,而且年羹尧不同于隆科多,他手握重兵、远悬西北,如果有人以他为外援的话,给新皇帝造成的压力就不容忽视,这也就是雍正念念不忘地多次引用当时一句谣言即&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来警告年羹尧的理由所在。
&&&&另外,年羹尧随着恩宠的加重不但没有提高自身的审慎,反而有些骄恣,他给督抚、将军的行文不以对等的口气,而是用长官训诫僚属的口吻、规格,这就是等于把他自己凌驾于督抚之上。在年羹尧的身边聚集了一大批官员为之喝彩、奔走,隐然形成了一个年氏小集团,雍正自己当年依靠结党获取皇位,所以,他对于臣下结党最为忌恨,年羹尧几乎没有遮掩地提拔他自己的亲信,虽然这方面雍正给了他一些特权,可年羹尧却错会了雍正施恩的真正意图在于要他谨守臣节而不是飞扬跋扈。种种诱因让雍正感觉除掉年羹尧、隆科多比之清洗胤禩、胤禵、胤禟更为重要,一则年、隆的实力看涨,他们不同于胤禩、胤禵、胤禟已经身列异党,而是以皇帝的宠臣面孔出现,如果不及早地清算他们,必然让更多产生误解的臣僚加以追随,尾大不掉的形势就会益加严重;二则清洗年羹尧、隆科多可以展现新皇的权威,所谓赵孟能贵之、赵孟能贱之。年羹尧能从川陕总督变成一等公、抚远大将军,也能从一等公变成一等罪人,这些霄壤之别都来自于皇帝一人的手段;三则清洗年羹尧、隆科多能让胤禩党人彻底断了借此二人兴风作浪的念头。有此三点,年羹尧不死也得死了。
&&&&年羹尧第一次进京荣耀无比,第二次则有些实质性的变化。雍正嘴上说他&公忠体国&,实际已经开始打他的主意。年羹尧是十月份到的北京,十一月十三日,雍正就跟年羹尧的好友、直隶巡抚李维钧打了招呼,要他疏远年羹尧。李维钧原本是年羹尧推荐给雍正的,李的妻子还是年羹尧的亲信的干女儿,两家走得很近,雍正给李维钧吹风表明年羹尧的问题已经提上了日程。紧接着,高其倬等封疆大吏都先后收到雍正的秘密批示,要他们逐渐和年羹尧划清界限,站到皇帝这一边来。与此同时,雍正提拔年羹尧的对立面李绂、蔡珽,李、蔡当年本来是年羹尧在雍正面前提起来的,后来因为一些个人恩怨,双方闹得很不愉快,雍正就利用这一点,给李、蔡打了招呼,让他们出面揭发年羹尧。雍正在做好了收拾年羹尧的准备工作以后开始有计划地敲打年羹尧了。
&&&&清雍正二年十二月十一日,他阴阳怪气地在年羹尧的奏折上批示道:&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难,终功难。为君者,施恩易,当恩难;当恩易,保恩难;保恩易,全恩难。&言外之意就是告诉年羹尧,既然做臣子的守功难,那也就别怪做君主的&保恩难&了。可惜年羹尧还认为雍正不会对他怎么样,就在下一年,即清雍正三年正月,又办了一件臭事被雍正彻底抓住了借口。这一年的正月,年羹尧的亲信胡期恒弹劾陕西道员金南瑛,年羹尧没有想到这位金南瑛大有来头,他是雍正的头号心腹兄弟怡亲王胤祥保荐来的,参奏金南瑛就等于给胤祥下不来台,而在此之前年羹尧对于胤祥已经缺乏足够的礼貌,讥讽胤祥表里不一,雍正如今看他旧病复发,再次对胤祥进行挑衅,不禁勃然大怒,公开指责年羹尧、胡期恒大搞朋党。二月里,年羹尧把奏折上称赞皇帝的&朝乾夕惕&写成了&夕阳朝乾&惹怒雍正,雍正小题大做地指责年羹尧,进一步威胁年羹尧说:&(年羹尧)不欲以朝乾夕惕四字归之于朕耳……年羹尧青海之功,朕亦在许与不许之间而未定也。&堂堂清帝国的最高当局和他的臣下竟然像小孩子&过家家&玩游戏一样夸张,做臣子的因为笔误写错了字,皇帝就说你过去的军功我可准备反悔呢。这样子闹来闹去的结果就是一条,那就是让年羹尧尽快下台。四月,年羹尧被罢去抚远大将军,调为杭州将军,清初的这几位抚远大将军的命运都有些差劲,图海做抚远大将军,野史上记载此公后来是给康熙吓死的;福全做抚远大将军,因为作战不够彻底也被责罚;胤禵做抚远大将军不仅丢了皇储还差点赔上一条性命;至于年羹尧则彻底玩儿完。
&&&&政坛上历来都讲究&墙倒众人推&,年羹尧一旦失宠,他的朋友忽而都变成了仇敌,李维钧首先大骂年羹尧&冒滥军功、侵吞国帑&,继而李绂便直接请求皇帝处死年羹尧,田文镜也主张诛杀年羹尧。在对年羹尧落井下石方面,雍正的亲信当中数李绂、田文镜扔的石头最大。清雍正三年九月,雍正下令逮捕年羹尧,十二月议罪,给年羹尧列了92条大罪,十二月赐死年羹尧。就在年羹尧死前一个月,他的妹妹、也就是雍正的贵妃年氏也病死,有人认为她如果活着的话,年羹尧家族或许还会被从宽处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雍正对待政治对手素来不留任何情面,后来即便是他的亲生儿子他也一律可以处以极刑,所以,年氏即便死在年羹尧的后面,年羹尧的下场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改观。雍正给年羹尧罗列的所谓的92条罪状,除开年羹尧接受贿赂等几条罪状还算有点影子,其他的都是故意罗织、深文周纳。例如指责年羹尧&僭越&,也就是不守做臣子的礼仪,说年羹尧吃饭叫&用膳&,送给别人东西叫&赐&,接见属员叫&引见&,这些词本来都是皇帝专用的,年羹尧擅自使用就是&僭越&,可是,雍正的另外一个宠臣李卫也曾经如此大胆地&僭越&过,翻开《朱批谕旨&李卫奏折》,清雍正二年九月初六,雍正在给李卫的批示中指出:&川马、古董之收受,俱当检点。两面'钦用'牌,不可以己乎!是皆小人逞志之态,何须乃尔。&从这段批示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卫一样接受贿赂,一样把自己的执事牌子写上&钦用&的字眼,可是雍正对他不过是骂了两句而已,说他有点小人得志的意思,再无其他严厉的指责。清雍正二年,李卫当时的职务不过是云南布政使,远不能与年羹尧的一等公爵、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的地位相提并论,何以李卫&僭越&,雍正就轻描淡写呢?实际上李卫的骄纵,连年羹尧都有所耳闻,他直接批评过李卫这个缺点,但却被雍正轻轻放下不提,李卫后来在浙江担任总督的时候还在西湖花神庙给自己以及妻妾搞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湖山神位&,把自己吹捧成浙江地区乃神乃圣的&大仙&,乾隆南巡时看到,下令拆毁。
&&&&由此可见,李卫所谓的&骄纵&正是在雍正的庇护下完成的,只要皇帝支持、信任的人,即便受贿、僭越也不过是小问题,而一旦失宠,那么这些问题很快就上升到政治高度上来,年羹尧致死的主因既不是受贿,也不是什么僭越,而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年羹尧由于在胤禩、胤禟等人的问题上与雍正的分歧被雍正视做&不可信&,从而担心他会被政治对手利用,遂决定先下手为强将年羹尧处决。在杀年羹尧这件事上,当时民间就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一些知识分子对年羹尧很具同情色彩,汪景祺在《读书堂西征笔记》中就善意地提醒年羹尧注意皇帝老儿的&卸磨杀驴&,可惜年羹尧没有当回事儿,年羹尧一出事,雍正很快找茬把汪景祺给杀了。因为年羹尧军功显赫,他被贬到杭州时,坐在涌金门一侧,贩夫走卒见到年羹尧都不敢上前,说&年大将军在此&(此处可以见昭梿的《啸亭杂录》)而作为后来雍正确定的皇储弘历(乾隆),也对年羹尧抱有很大的同情,他坚持认为像年羹尧这样难得的名将应该留下来应对西北的战事,此事来自于《永宪录》之《续编》(该书第335页)的记载,当时朝中无人敢对年羹尧事件发表真实看法,只有弘历一个人这么说,可他的观点也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从后来雍正在西北两路用兵缺乏得力的大将这一事实来看,弘历的建言比较具有远见。年羹尧如此人望,也就差一死了。
&&&&年羹尧既死,&真正当代第一超群拔类之稀有大臣&隆科多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尘缘未了,痴心不改,红尘有爱,情缘如歌
发帖: 1503 篇
在线时长: 2061 小时
&&&&雍正朝“大老虎”年羹尧:帮人升官收40万两白银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佚名,原题为:《雍正军中“大老虎”年羹尧:帮人升官曾收40万两白银》
&&&&徐才厚、谷俊山、杨金山等一批军中大老虎的落马,振奋了军心、民心。军中打虎,严明了军纪,振奋了士气,提升了战斗力。回顾历史,历朝历代都有军中大老虎,他们吃空额、扣兵饷,在军用物资采购和基础建设中上下其手、中饱私囊,打仗的时候更是浑水摸鱼,冒领军费,将战利品据为己有。军中反腐也成为整顿吏治的重头戏。雍正王朝显赫一时的大将军年羹尧就是一只具有代表性的军中大老虎。
&&&&年羹尧因为军功累累,集大将军、总督、太保、一等公于一身,那叫一个风光无限。与此同时,他也为自己积累下了巨额的财富。雍正三年(1725年),年羹尧苦心经营20多年的权力和财富金字塔土崩瓦解。雍正从正月一直忙活到腊月,终于打掉了这个军中大老虎。“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年羹尧的下场比这个还惨,身败名裂,自我了断。
&&&&这只军中大老虎究竟干了哪些见不得光的事儿呢?首先是干部提拔任用方面,买官卖官,违规提拔。光是帮人升官一项,就收了40万两白银;此外,他的哥哥年法尧、秘书、幕僚等都冒领军功,加官晋爵。而他收受的其他贿赂则多达上百万两,这还不包括珠宝等奢侈品。至于贪污,数额就更是惊人了,虚报军需费用多达300多万两,侵吞干部职工工资(俸工银)15万两。贪污贿赂的金额折算成人民币的话,得20多亿。说他是军中大老虎,真是一点不冤枉。
&&&&案发前,年羹尧忙着转移、藏匿自己的非法所得,竟然装了200多辆车。车轮滚滚,奔赴全国各地,大江南北、黄河上下、京师重地,到处都有他的藏金窟。而且,年大老虎还热衷于投资房地产,有房有地,他在直隶有田3万亩,房子1000多间,这些房产都成了他藏匿非法所得的地方。光是他在保定的房产中,就藏了白银5万多两,金银首饰300多斤,大包小包的好几百件。
&&&&讲史者语:在清代,贪污(监守自盗仓库钱粮)达40两(约合人民币1万元),判死刑;受贿(官吏受赃),枉法的达80两,不枉法的达120两,判死缓。如此来看,年大老虎是死定了。只不过雍正为了显示自己皇恩浩荡,体恤老臣,给了他一个自裁的机会。
军中大老虎的存在,会极大地侵蚀军队的肌体,对一支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军队来说可谓破坏匪浅。上行下效,将军爱财,官兵惜命,这样的军队没有战斗力可言,不堪一击。建设强大的国防,打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的军队,就必须向军中老虎开刀,净化军队的风气,激发高昂的士气,弘扬凛然的正气。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尘缘未了,痴心不改,红尘有爱,情缘如歌
发帖: 1503 篇
在线时长: 2061 小时
&&年羹尧之败
&&&&清初曾出现过两位著名的权臣,一是鳌拜,另一是年羹尧。两人都因积累战功获封一等公,位高显爵,又都因狂妄骄恣、罔作威福而遭皇帝降咎,被下狱或赐死。所不同的是,鳌拜之死并没有太多的争议,就是被斥窃弄威权、朋比营私;而关于年羹尧之死,却有一种不同的说法,认为年羹尧参与了诸王夺位之争—康熙死后,威镇西北的年羹尧,掣肘了原被指定继位的皇十四子胤,使之无法起兵,从而令雍正矫诏夺位成功。雍正为了防止泄漏秘密,罗织罪名杀之。
&&&&号称“年大将军”的年羹尧虽然武功卓著,仕进之路却是由文臣开始。他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中进士,九年后即以未满而立之龄任四川巡抚,仕途可谓通达得志。但这也并非偶然,而是年羹尧能力的一种体现。他在四川巡抚任内,兴利除弊,勇于为治,深获康熙的好评和信任。同时他还具有统军领兵的才能。《郎潜纪闻》载,在平定青海叛乱的战役中,年羹尧某日传令,让军中士卒次日行军,须人手携带稻草一束,木板一片。众将士不解其意。第二天,大军行至一个淤泥深坑前,年羹尧令士卒把稻草投入坑内,上面铺盖木板,兵马遂通行无阻。叛军本来据此为天险,认为清军根本无法通过,故没有设防,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清军遂大获全胜。
&&&&另在年羹尧率军出征西藏时,某日半夜,突然从大营西边传来一阵风声,瞬即消失。年羹尧马上命令一名参将率三百士卒,到大营西南处的密林里搜索敌人,果然尽歼来敌。下属问原因,年羹尧说:“只响一阵的声音绝不是风吹,而是飞鸟在拍打翅膀。宿鸟半夜被惊动,必有来敌,大营只有西南十里处有丛林密树,敌人必定是想在那里潜伏,惊动了鸟儿,所以派人到那个方向搜索。”下属听了,无不叹服,盛赞年羹尧为一时之名将。
&&&&康熙末年,年羹尧任川陕总督、定西将军,为经管西陲数省军政的最高长官,在军中拥有极高的威望。《餐樱庑随笔》载,某日天下大雪,年羹尧乘轿出门,随行两旁护卫的武卒都把手攀在轿辕上,手背上积了寸许厚的雪。年羹尧可怜他们,在轿里下令“去手”。众武卒却会错了意,以为是让他们砍掉自己的手,毫不犹豫地集体抽刀自断其腕。年羹尧再制止已经来不及了。由此可见其令出必行的威势。
&&&&年羹尧的妹妹是皇四子胤禛的侧福晋,他与雍亲王胤禛的关系自然也更密切。而康熙在立储的关键时刻,任命皇十四子胤为抚远大将军,由年羹尧协助,领军驱逐占领拉萨的准噶尔军队,似乎有让胤积累军功、将来接班继位的意图。这可急坏了胤禛。据说为了笼络年羹尧,胤禛重新宠幸已被他冷落了许久的侧福晋年氏,传递出结盟的讯号,冀望在情势突变的时候,年羹尧能够成为牵制手中掌有兵权的胤的一枚重要棋子。
&&&&至于年羹尧是否参与了胤禛的夺位行动,并无明确的史料指证。但康熙驾崩后,雍正即位,大失所望的皇十四子胤被召回京城,没有异动,也确有年羹尧的震慑之功。雍正顺利接班后,年羹尧于次年接任抚远大将军之职,威重不可一世。他的妹妹年氏也被雍正册封为贵妃。然而,恃功而骄的年羹尧却不知道,他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雍正二年(1724),年羹尧入京觐见皇帝,竟然让陕西巡抚范时捷,直隶总督利瓦伊钧在路上跪着送迎他。到了京城,前来迎接的大臣跪接于广宁门外,年羹尧也是骑马而过,视若不见,有王公下马行礼,年羹尧也仅是点点头。见了雍正,年羹尧依然叉开腿来坐,被指傲慢不敬,无人臣之礼。
&&&&雍正即位之后,本来就在着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王和大臣的权力,看到年羹尧如此骄狂,哪里还容得下他。次年,雍正抓住年羹尧所上的贺表中把“朝惕夕干”写为“夕惕朝干”的小失误,大做文章,认为年羹尧是故有所指,借此解除了年羹尧的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的职务,调任杭州将军。然而到了此时,年羹尧依然没有醒悟,仍然心存侥幸,盼望雍正能够收回成命,到了江苏仪征后久久不去,令雍正大为恼怒。
&&&&《啸亭杂录》载,年羹尧任杭州将军期间,常坐在涌金门旁发呆,挑柴卖菜的农人慑于他的威势,都不敢往涌金门经过。当然,在他倒霉的时候,这也可以成为他的罪责之一。看到雍正有拿年羹尧开刀之意,群臣纷纷上章弹劾,共列僭越、谋叛等大罪九十二条。雍正以顺应群臣所请为名,藉没其家,赐年羹尧狱中自尽。最终,历事两朝、军功显赫的年羹尧,为自己的恃功骄横,也有可能是知道得太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清末,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之初,也曾遭慈禧所忌。对曾国藩来说,年羹尧恃功而骄、最终沦败一事就像一个活教材。所以未等朝廷下谕,他就自行裁减湘军,又派人到京城暗中散布湘军无意北上争权的舆论,尽量低调行事,这才避免了重蹈自古以来功臣大都难有善终的老路。
&&&&(摘自香港《文汇报》 文/青丝)&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尘缘未了,痴心不改,红尘有爱,情缘如歌
发帖: 1503 篇
在线时长: 2061 小时
& 年羹尧的妹妹的下场 年妃怎么死的?
&&&&敦肃皇贵妃年氏,湖北巡抚、后加太傅、一等公年遐龄之女,原授一等公、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年羹尧之妹也。雍正帝妃嫔之一,雍正帝在藩邸时年氏为侧妃,康熙五十四年,生皇四女。五十九年,生皇子福宜。六十年,生皇子赠怀亲王福慧。雍正元年五月,生皇子福沛。十二月,册封贵妃。三年乙巳十一月,病亟,晋皇贵妃。旋于是月二十三日。
&&&&年羹尧的妹妹年氏入雍邸为侧福晋,雍正元年被封为贵妃。年龄最小,地位仅次于皇后那拉氏。而和她在藩邸并肩的另一位侧福晋李氏,入府比她早,年龄也比她大,却只封了齐妃。
&&&&这么看来,年妃似乎很受宠。不过雍正三年十月,雍正为皇后举行了册后大典,皇妃公主及命妇们要向皇后朝贺。本来按照惯例,向皇后朝贺后,还要向贵妃也祝贺一下。但雍正却取消了向贵妃祝贺行礼,他以此表示在这个国家里只有一位皇帝,一位皇后,他不愿意让女人们来左右他。
&&&&年妃本来身体就很虚弱,雍正就说过她“体素羸弱”。她在怀皇九子福沛时,正好是康熙的大丧。这时候举哀磕头行礼之事,数不胜数,以她怀孕之身,不免动了胎气。导致难产,福沛生下后就死了或者就是一个死胎。她自己的身体也是一落千丈。
&&&&雍正三年十一月,年妃到了弥留之际,从宫里搬到圆明园。雍正看望她后又匆匆回宫。他给礼部下了一到上谕:晋封贵妃年氏为皇贵妃,但是年妃没等到加封之礼就死了。谥号为敦肃皇贵妃。
&&&&雍正在册书中还是充分的肯定了年妃的品性。称她:“秉性柔嘉,持躬淑慎。在藩邸时,事朕克尽敬慎,在皇后前小心恭谨,驭下宽厚平和。朕在即位后,贵妃于皇考,皇妣大事悉皆尽心力尽礼,实能赞儴内政。”并且也暂时缓和了对年羹尧的处分。
&&&&年妃死后,留下皇子福惠。雍正对此子十分宠爱,甚过别的皇子。雍正六年,8岁的福惠也夭折了。雍正十分伤心,下令“照亲王例殡葬”。年过18的弘历和弘昼连贝子都还不是,而8岁的福惠就以亲王的规格礼葬,可见雍正对他的喜爱。乾隆帝登基后,追封弘晖(雍正嫡子,亦早夭)和福惠为亲王时,就说过:“朕弟八阿哥,素为皇考所钟爱”。证明了雍正宠爱福惠是弘历等兄弟所深知的。
&&&&综合来看,年妃的一生,多少还是受了年羹尧的影响。但以雍正对她的评价和对她所生儿子的喜爱,还是能看出他对年妃是很有感情的。
人物子女:
&&&&福宜:()雍正第七子。生于康熙五十九年五月,母敦肃皇贵妃年氏,六十年正月卒。
&&&&福惠:()雍正第八子。生于康熙六十年十月,母敦肃皇贵妃年氏。雍正六年九月初九卒,十三年追赠和硕亲王,谥“怀”。
&&&&福沛:(1723)雍正第九子。生于雍正元年五月初十,母敦肃皇贵妃年氏,出生之日卒。
&&&&皇四女,未命名(1715年—1717年),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十二生,五十六年五月殇。
(历史故事网)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尘缘未了,痴心不改,红尘有爱,情缘如歌
发帖: 1503 篇
在线时长: 2062 小时
赋诗有感:
论年羹尧之陨殁,怅惘为骄将而叹。
寄言青年雄才官,莫留臭名空嗟怨。
——*陈怨蜚*——
@有感于*【清代严打军中第一号“大老虎”年羹尧】
&&&&&&&&&&&&&&&&&&
&&&&&&&&&&&&&&&
&&&&&&&&&&&&&&
&&&&&&&&&&&
&&&&&&&&&&
&&&&&&&&&&&&&&&&&&&
&&&&&&&&&&&&&&&&&&&
&&&&&&&&&&&&&&&&&&
&&欢迎赏阅——【尘缘非*诗文集】&&&&&
我心犹如孤雁独飞,茫茫天涯随遇而安!&&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尘缘未了,痴心不改,红尘有爱,情缘如歌
发帖: 1503 篇
在线时长: 2064 小时
习近平:党内一小部分人不惩治不足以平民愤
曾经权倾朝野,一朝身陷囹圄,百姓喜大普奔,官员更应警醒:不是级别越高就越安全,更不是到了一定级别就能进保险箱。“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逻辑并不存在,谁贪污腐败,天涯海角也要抓起来!
军队腐败是最危险的腐败,军队容忍腐败就是容忍失败。相信,中国军方将会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将反腐斗争进行到底
习近平:牢记毛泽东提出“决不当李自成”的警示
大老虎周永康落网,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反腐败的最大突破,展示这一轮反腐败一不看人,不管是谁,不管有谁说情,只要有腐败事实,不放过;二是反腐败不看权,不管权位多高,不管是过去设定过保护伞,还是现在有人设定保护伞,只要有腐败事实,不放过;三是不看利,有人说不反腐亡国,反腐亡党!
实际上是权贵集团为保护自己的利益设限。今天反腐,是以一颗期待执政党纯洁的心露直视邪恶的腐败,就是为了救国、救党。
&&&&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为领导的中共中央反腐受到人民尊重,人民的支持给了他自信,打老虎才能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对周永康案的三点判断:
震慑天下官员 影响深远
作为205名中央委员中的一员,作为十八大后落马的现役最高军衔者(中将),杨金山之事,被媒体称为“四中全会人事变动中最出人意料的一笔”。
反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反腐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尘缘未了,痴心不改,红尘有爱,情缘如歌
发帖: 1503 篇
在线时长: 2064 小时
党媒解读中央为何打“周徐苏令”这四虎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曾有诗云:“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距离一个政治事件太近,只是容易模糊掉大背景,陷入某些边角料。
&&&&谈资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对整个政治脉络的观察。
&&&&冬至夜那个热腾腾的话题无需赘述。如果把2014年落马的四个前党和国家领导人放在一起,可以发现,每个案子,意义均不一样。
◎周永康一案,敲打官场,最大的一点,是山头主义和帮派主义。
&&&&无论是石油帮,还是周手下的秘书党,最大的特点,就是攻守联盟,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而在政治上,则完全以派系来定义“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而无视大局。
&&&&这在历史上,并非没有先例,唐朝的牛李之争,北宋的洛党、蜀党之争,明朝的东林党与阉党之争,多少政治衰败,源于党争之祸。山头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党争在政党政治下的变种。最大的危害,是损害党内统一,这对于要求统一的政党来说,等于是个“定时炸弹”,必须拆除。
◎徐才厚一案,敲打的是军队系统。
&&&&党、政、军,是国家机器的三大系统。虽说,无论是周永康还是徐才厚,都是党内“大老虎”。但相对而言,徐才厚主要属于军队系统。军队系统,长期以来,有效的监管力量缺乏。军队的纪委,仅为正大军级,而七大军区级别均高于军队纪委。更别说四总部总长,兼任中委委员。而徐才厚身居军委副主席,更是缺少相应的监管。据媒体报道,已经落马的谷俊山,正是与徐才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才敢如此肆意敛财。
&&&&如此格局,军队反腐怎么进行?一些高级领导干部肆无忌惮,与监管缺失不无关系。不久前,军队审计署升格,直接向中央军委报告,无疑是要破除这种现象,以中央军委直管的制度设计,强化监督。
◎苏荣一案,利剑所指向的是“一把手”和买官卖官。
&&&&如果和白恩培案合观,意义更明显。白恩培所牵涉的,无论是张田欣,还是孔垂柱,或是沈培平,很大的一点,就是买官卖官。说白了,高级官员向封疆大吏贿赂、送礼,谋求晋升;而一把手手握重权,能够掌控人事变动。这两者的耦合,就引出了买官卖官这个历史性难题。中央巡视组在多个省份的巡视意见,均把一把手监督和买官卖官摆放在一起,意义再明显不过了。
&&&&苏荣亦是如此。据报道,其妻多次染指稀土矿产,不少江西省内高级领导以贿赂其妻的方式,变相贿赂苏,以此获得苏信任和提拔机会。比如江西省原副省长姚木根,江西萍乡两届原市委书记陈安众和陈卫民,均与苏荣关系密切。
◎令计划一案,所指向的不仅仅是山头主义,更是指向家族腐败。
&&&&多数人注意到了令所牵涉的山头主义和圈子主义,这个在早前更大的周案中就已显现。此次,无非是再次警示。而更大的信号,则是指向家族腐败。
&&&&一个政党,要解决好的是精英的素质。精英的素质,决定了一个执政党执政的水平。素质需要有德,也要有才。能够官至省部级,很少不是靠着自己的才干,走上这个位置的。但是,大部分落马的高官,都是德出了问题。而所谓德,既有政治伦理,也有私人伦理之分。政治伦理,用党内语言来说,就是党性:是不是和中央保持一致,是不是对党忠诚,是不是为官有位且有为等。私人伦理,这是整个官场最大的问题。
&&&&私人伦理的涵养,离不开一个好的家庭。所谓修身,才能齐家,才能治国,才能平天下,这本就是传统治道。这也是习大力提倡传统文化的原因,即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儒家很好地解决了私人伦理与政治伦理的对接,化家为国。中纪委在发布令的通报之前,有两个铺垫,一个是申维辰,一个是金道铭,均被“双开”的理由中有一条,便是“通奸”。换言之,没有处理好家庭问题,私人道德就已经有亏了,还怎么谈做官之道?这是中纪委以这两个作为令“落马”铺垫的原因。而反观令,令氏一族,身陷家族腐败,令政策、令完成、令计划等相继落马,是没有处理好家庭问题的一个反面。
所以说,破而后立,反腐,不仅是为了震慑,更是为了重塑政治生态。
&&&&一个名叫计划的有变,但中央的计划并没有改变,这是这一届执政集体的历史使命。其意义就在于借此重塑政治精英的家庭伦理,让精英管好自己的家族,防止家族成员,借国之重权敛财、弄权,这是廓清政治污垢、涵养政治生态的重要一环。这才是令案,对于整个官场,乃至执政党,最大的信号。
&&&&周案出来之后,有人曾猜想,反腐何处是尽头?无论是之前的徐案,还是之后的令案,都揭示出反腐和作风建设一样,没有休止符。无论是身居庙堂的“大老虎”,还是人处江湖的各种“掮客”,该打的,绝不会松手,该查的,也绝不会轻易放过。(海外网)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尘缘未了,痴心不改,红尘有爱,情缘如歌
发帖: 1503 篇
在线时长: 2069 小时
几位国际政要对苏联解体原因分析
隋炀帝因对腐败宽容过度致身死国灭
【赋诗颂扬:朱元璋铁腕惩贪不避亲】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尘缘未了,痴心不改,红尘有爱,情缘如歌
下次自动登录
每30秒自动保存一次内容
中东味十足
24小时热帖榜
下次自动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雍正小蝶年羹尧片尾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