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字画鉴定梅花诗文境心图详述这幅诗文图有何特别之处?有多大的升职空间?

诗词在线友情提示
最新分享诗词 &
最新分享诗集 &
分享诗人推荐 &
推荐诗词(鲜花数量排序)&&&&&&&&
《鹊桥仙,步夜境诗友原韵》
时光瞬远,
岁月如幻。
曾记往来无数。
彼此失联惜相语,
寄思念,网间云顾。
春去秋来,
落红几度。
之间多少凄苦。
望长空雁影南飞,
月东升,君在何处。 推荐理由:杜牧野--荐
长相思·夕阳红(和玉宵白鹤君)
杏多情,
李多情,
点染枝头醉东风,
恰如伊面容。
水茫茫,
雾蒙蒙,
西湖断桥忆相逢,
携手夕阳红。 推荐理由:查实
--神来之笔,春意盎然。触景生情,回味无穷。
谁把种籽弃柱壁?
红颜无语 情迷漓
孤独天
不惧
贫瘠无泥
独寻生机
嫩根细爪深牆裡
春去秋来终挺祺
清风傲骨展志气
花开奇丽又并蒂
几人能及?
梗桔花名记传奇
隐喻成功孤儿成长过程! 推荐理由:诗海独行--助推爱心
昔闻三爿石 今登江郎山
幽径十八曲 曲曲石凳连
晨岚弥漫重 苔滑行路难
山中本无雨 空翠湿衣衫
碧树显秋老 红叶比花妍
黄莺隐竹丛 松鼠戏危岩
泉流石声咽 壑深人语暄
开明禅寺近 钟磬音波远
郎峰立万仞 笋柱擎九天
刀砍斧劈状 猿猱愁攀缘
丹霞第一峰 美名不虚传
雄奇冠天下 秀丽甲东南
恨不生羽翼 来往醉霞烟 推荐理由:黄太山--移步写景、到位工整、流畅轻松、波澜不惊。不加精,咋行?!
绝句
琼宫三友
题记:中秋临近,圆月可期.忽忆琼宫三友,因即有怀.
只因小事触天威, 长谪琼宫伐斧挥.
清境更知离别苦, 故将红线系尘微.
犹忆当年心志高, 灵丹尝使世尘抛.
一枝药杵交玉兔, 为嘱多将悔药熬.
秉性顽灵在两宫, 每将金杵舞从容.
也曾偷得吴翁酒, 献与姮娥一醉浓.
注:传说中吴刚居月桂宫,嫦娥居广寒宫,不得徃还.惟玉兔穿梭其间. 推荐理由:草原冷翠--琼宫三友,各司其职。怀古忧今,望月更明。
采桑子◆淡墨画屏
千花百草皆诗意,
天籁幽声。
梳洗山青,
集雨成溪流碧生。
人家子燕低飞近,
初探春风。
淡墨书清,
歌韵山情住画屏。 推荐理由:荟珍堂主人--诗透画境,画发诗情.清丽耐品.
209、贺新春.趣味灯谜
古今诗词趣味灯谜
一、抛砖引玉
谜面:---------------------谜目:---------------------------谜底(古今诗句)
(1)泥牛入海--------------猜五代著名词人李煜的词句一。----- 别时容易见时难,
(2)快艇------------------猜唐代诗仙李白诗句一。----------- 轻舟已过万重山。
(3)山涛------------------猜毛.泽东主席诗句一。------------ 五岭逶迤腾细浪,
(4)沙尘暴----------------猜毛.泽东主席诗句一。------------ 风烟滚滚来天半。
(5)安赫尔瀑布------------猜唐代诗仙李白诗句一。----------- 飞流直下三千尺,
(6)周迅------------------猜诗仙李白诗句一。--------------- 千里江陵一日还。
(7)陶潜------------------猜毛 .泽东主席诗句一。----------- 陶令不知何处去,
(8)腊梅------------------猜清代著名画家费丹旭诗句一。----- 不畏东风料峭寒。
二、竞猜古今诗词趣味灯谜如下
谜面:---------------------谜目:
(01)元春-----------------猜宋代著名诗人王安石诗句一。
(02)迎春-----------------猜宋代著名诗人王安石诗句一。
(03)当归-----------------猜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诗句一。
(04)堾-------------------猜唐代著名诗人韩愈诗句一。
(05)岳红-----------------猜现代著名诗人、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诗句一。
(06)红杏出墙-------------猜宋代著名诗人叶绍翁诗句一。
(07)夏至-----------------猜五代著名词人李煜词句一。
(08)飞白-----------------猜著名“诗圣”杜甫诗句一。
(09)反青-----------------猜宋代著名诗人王安石诗句一。
(10)张飞---------------- 猜著名“诗圣”杜甫诗句一。
(11)虹云---------------- 猜现代著名诗人、开国领袖毛.泽东诗句一。
(12)秋恋---------------- 猜唐代著名诗人杜牧诗句一。
(13)感谢---------------- 猜宋代著名词人晏殊词句一。
(14)手机---------------- 猜唐代著名诗人岑参诗句一。
(15)光武帝兴汉---------- 猜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诗句一。
(16)情也长、路也长------ 猜唐代著名诗友李复言诗句一。
(17)泥牛入海------------ 猜五代著名词人李煜的词句一。
(18)快艇---------------- 猜著名“诗仙”李白诗句一。
(19)山涛---------------- 猜现代著名诗人、毛.泽东主席诗句一。
(20)沙尘暴-------------- 猜现代著名诗人、毛.泽东主席诗句一。
(21)安赫尔瀑布---------- 猜著名“诗仙”李白诗句一。
(22)周迅---------------- 猜著名“诗仙”李白诗句一。
(23)陶潜---------------- 猜现代著名诗人、毛 .泽东主席诗句一。
(24)腊梅---------------- 猜清代著名画家费丹旭题画诗句一。
(25)白居易-------------- 猜著名“诗圣”杜甫诗句一。
(26)曌------------------ 猜现代著名诗人毛.泽东主席诗句一。
(27)杨占魁-------------- 猜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诗句一。
(28)被单---------------- 猜五代著名词人李煜诗句一。
(29)汨------------------ 猜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诗句一。
(30)探监---------------- 猜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诗句一。
(31)不许胡来------------ 猜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诗句一。
(32)拦击、界外---------- 猜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诗句一。
(33)晨曲---------------- 猜现代著名诗人、开国领袖毛.泽东诗句一。
(34)雾凇---------------- 猜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诗句一。
(35)泣------------------ 猜著名“诗仙”李白诗句一。
(36)恒河---------------- 猜著名“诗圣”杜甫诗句一。
(37)于月仙-------------- 猜现代著名诗人、开国领袖毛.泽东诗句一。
(38)朝霞---------------- 猜宋代著名诗人朱熹诗句一。
(39)破镜重圆------------ 猜清代著名作家、诗人曹雪芹诗句一。
(40)还是老样子---------- 猜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诗句一。
(41)一见如故------------ 猜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诗句一。
(42)雌雄同株-------------猜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诗句一。
(43)夏至---------------- 猜现代著名诗人、开国领袖毛.泽东诗句一。
(44)虹云---------------- 猜现代著名诗人、开国领袖毛.泽东诗句一。
(45)群英会-------------- 猜唐代著名诗人韩愈诗句一。
(46)仙鹤来-------------- 猜现代著名诗人、开国领袖毛.泽东诗句一。
(47)当归---------------- 猜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诗句一。
(48)爱情的旅程---------- 猜清代著名诗人黄增诗句一。
三、谜底如下:
(01)爆竹声中一岁除,
(02)总把新桃换旧符。
(03)千门万户曈曈日,
(04)草色遥看近却无。
(05)待到山花烂漫时,
(06)春色满园关不住。
(07)落花流水春去也,
(08)癫狂柳絮随风舞。
(09)春风又绿江南岸。
(10)一行白鹭上青天,
(11)芳姿夺尽人间秀,
(12)停车坐爱枫林晚。
(13)无可奈何花落去,
(14)凭君传语报平安。
(15)前度刘郎今又来,
(16)千里姻缘一线牵。
(17)别时容易见时难,
(18)轻舟已过万重山。
(19)五岭逶迤腾细浪,
(20)风烟滚滚来天半。
(21)飞流直下三千尺,
(22)千里江陵一日还。
(23)陶令不知何处去,
(24)不畏东风料峭寒。
(25)安得广厦千万间,
(26)敢叫日月换新天。
(27)六宫粉黛无颜色,
(28)罗衾不耐五更寒。
(29)东边日出西边雨,
(30)相见时难别亦难。
(31)但使龙城飞将在,
(32)不教胡马度阴山。
(33)一唱雄鸡天下白,
(34)万千如雪向我开。
(35)飞流直下三千尺,
(36)不尽长江滚滚来。
(37)寂寞嫦娥舒广袖,
(38)天光云影共徘徊。
(39)今生偏又遇着他,
(40)乡音无改鬓毛衰。
(41)相见何必曾相识,
(42)在地愿为连理枝。
(43)待到山花烂漫时,
(44)赤橙黄绿青蓝紫。
(45)百般红紫斗芳菲,
(46)帝子乘风下翠微。
(47)少小离家老大回,
(48)有缘千里来相会。
2015年元宵节
竞猜灯谜贺新年,正月十六把奖颁。金榜题名前三甲,活跃诗坛美名传。 推荐理由:韵三--趣味灯谜,构思精巧,与诗词关系密切。参与者众,堪称活跃网站气氛之典范,值得推崇。
追忆逝水年华
熟年花招展,
青涩朦胧寒。
携手追兰蝶,
嘻戏竹溪畔。
汝昔痛别挽,
锦时花亦然。
君影丛中飞,
尘封故梦深。
长路风吹满,
林深鸟飞潭。
花之秋雨节,
素时与静安。
幽香素雅伴。
贤者倾心谈。
流年静默水,
韶华相思甜.
推荐理由:盛国智--荐
山中游(实景写照)
山中游(实景写照)
似树非树花非花,
赤橙黄绿贴云峡,
松翠枫红织彩锦,
装点秋色缀天涯。
客踏天梯逍遥行,
锦上添花分外雅,
举头仰望瑶台景,
似图非图画非画。 推荐理由:草原冷翠--每一句的后三个字用的巧。
《卜算子,中秋月思》
明月中天挂,
银河寄晚情。
誓言今生不分离,
言犹昨日声。
期盼春来早,
那堪霜露重。
依旧梦里花前影,
把酒正西风。 推荐理由:杜牧野--荐
四言◆致诗友并暂别在线诗友
致诗友并暂别在线诗友

夜境心沉,今始远行。
暂别诸友,消影银屏。
鲜花朵朵,热可化冰。
留言几字,窥透心灵。
虽识日短,厚意天惊。
道声谢谢,情谊藏心。
遥祝在线,常常念情。
默默祝福,词盛诗精。
各尽其才,无重勿轻。
低调耕耘,集思成金。
伸手揽月,举目收星。
豪情无限,诗坛盛景。
来日再访,诚学诗馨。
好诗佳句,深意隆兴。
福祝在线,月异日新。
润雨化诗,祥云播赢。 推荐理由:刘佑双
--肺腑之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作者:采薇
采薇于野,晓霁茅荑。淡月挂宇,风凉露唏。
青衣轻依,漫妙于堤。有女和风,云绕雾碧。
笛箫远兮!琴瑟渺兮!&
采薇于洲,舟泛小溪。桨橹摇曳,亦步亦趋。
以遨以游,随虹随霓。有女乘舟,江海旖旎。
风光灿兮!寂寥落兮!&
采薇于屿,木槿在俟。朝开暮谢,和谐有致。
面朝阳光,且欢且喜。有女同车,轻盈飘逸。
晶莹玉兮!贤德熠兮!&
采薇于埂,遍地芾苡。田家妇媳,群歌互递。
若远若近,将续将继。山鸣水落,静幽葱绿。
余音袅兮!神之旷兮!&
采薇于园,红梅静谧。纷纷雪袭,刚柔相济。
隔山隔水,千思千系。草木如织,有女如诗。
乐心伴兮!俗世度兮!&
& 推荐理由:潭州雨梦
--诗经遗韵。
醉红妆●填给军歌战友
《醉红妆●填给军歌战友》
冰清玉洁自妖娆
罩戎衣,藏细腰
淡淡妆成百般娇
杏眼漆,柳眉描
凌霜绽放品独高
心中事,谁能昭?
素手翩翩琴声缭
红梅调,入云宵
———于日上午 推荐理由:cjd528528--喜欢这首,更喜欢这人!
七言◆扬州八怪
扬州八怪
为扬州八怪诗作八首在线发表而作

八怪扬州吹新风,
撼动画坛裂山崩。
意境幽远匠心奇,
创写史诗又高峰。
附1
七言◆扬州八怪八首
扬州八怪画展观后感触颇深作诗记之
2010年5月
夜境
意创漆书韵古拙,
生机浩然气磅礴。
繁梅枝间似挂雪,
朵朵寄情化玉帛。
县官十年知民苦,
高风亮节画诗书。
三绝称世凝毫间,
翰墨纵横板桥竹。
文采苍茫笔作舟,
飘过画面意尚留。
花卉山水尽挥洒,
脱俗野逸梦蝶游。
黄慎
敢向怀素草书吟,
狂荡野雅入画新。
风云神仙卷落叶,
更写贫民体苦情。
纵横豪放观风声,
潇潇洒洒境意澄。
墨色淋漓天工夺,
笔落留风狂永恒。
清劲含意蓄自然,
古木霜筠性竹兰。
笔润清古创奇境,
画坛成绝古幽仙。
梅生疏秀山水幽,
诗书格别印春秋。
老年右手残怜恨,
左手新创深境留。
汪士慎
随点墨意自成趣,
纸素生香花芳絮。
年老目盲残心观,
仍踏狂草博赞誉。
附2
扬州八怪介绍:
在中国画史上指金农、郑燮、李鱓、黄慎、李方膺、罗聘、高翔、汪士慎八人。因其艺术活动多在杨州、故有“杨州八怪”之称。在中国绘画史著述上不同的版本所指八人略有不同。但就其绘画艺术的特点论述基本一致,“杨州八怪”的特点,在于继承宋、元以来,特别是明代徐渭、陈淳和明末清初的石涛、八大山人等写意的传统,摆脱了画坛上保守派格遵清规戒律的影响,高度发挥了即景写生,即景抒情的创造意志。他们又都擅长书法、文学、印章。因之形成诗、书、画综合艺术的整体,人称“三绝”,为绘画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1.金农
  金农(),字寿门,号冬心,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久居扬州。平生 未做官,曾被荐举博学鸿词科,入京未试而返。他博学多才,五十岁后始作画,终生贫困。他长于花鸟、山水、人物,尤擅墨梅。他的画造型奇古、拙朴,布局考究,构思别出新意,作品有《墨梅图》、《月花图》等。
  精篆刻、鉴定,善画竹、梅、鞍马、佛像、人物、山水 。尤精墨梅。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机勃发,还参以古拙的金石笔意 ,风格古雅拙朴。又长于题咏,"每画毕,必有题记,一触之感"。也擅长书法,取法于《天发神忏碑》、《国山碑》、《谷朗碑》。写隶书古朴,楷书自创一格,他独创一种隶书体,号称"漆书",另有意趣,又谓金农体或冬心体,笔画横粗竖细,撇飘逸而捺厚重,字体多呈长方形,头重脚轻,甚为好看。篆刻得秦汉法。诗文有《冬心先生集》,《冬心先生杂著》,其书画题跋被辑成有冬心画竹、画梅、画马、自写真、杂画题记等。
2.郑燮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山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 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亦能治印。有《郑板桥全集》、《板桥先生印册》等。
  他的代表作是《竹石图》。板桥画竹有“胸无成竹”的理论,他画竹并无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直接取法自然。针对苏东坡“胸有成竹”的说法,板桥强调的是胸中“莫知其然而然”的竹,要“胸中无竹”。这两个理论看似矛盾,实质却相通,同时强调构思与熟练技巧的高度结合,但板桥的方法要“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 板桥这幅《竹石图》,竹子画得艰瘦挺拔,节节屹立而上,直冲云天,他的叶子,每一张叶子都有着不同的表情,墨色水灵,浓淡有致,逼真地表现竹的质感。在构图上,板桥将竹、石的位置关系和题诗文字处理得十分协调。竹的纤细清飒的美更衬托了石的另一番风情。这种丛生植物成为板桥理想的幻影。板桥的竹子,连“扬州八怪”之一金农都感叹说,相较两人的画品,自己画的竹子终不如板桥有林下风度啊。
  有“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板桥的书法, 自称为“六分半书”,他以兰草画法入笔,极其潇洒自然,参以篆、隶、草、楷的字形, 穷极变化。这幅“两歇杨林东渡头”行书,体现了郑板桥书法艺术独特的形式美,“桃花岸”三字提顿之间尤为明媚动人。郑板桥别具一格的新书体,开创了书法历史的先河。
3.李鱓
  李鱓(),字宗扬,号复堂,又号懊道人,江苏兴化人 。康熙五十年中举,五十三年以绘画召为内廷供奉,因不愿受正统派画风束缚而被排挤出来。乾隆三年以检选出任山东滕县知县,以忤大吏罢归。在两革科名一贬官之后,至扬州卖画为生。与郑燮关系最为密切,故郑有卖画扬州,与李同老之说。他早年曾从同乡魏凌苍学画山水,继承黄公望一路,供奉内廷时曾随蒋廷学画,画法工致 ;后又向指头画大师高其佩求教,进而崇尚写意。在扬州又从石涛笔法中得到启发,遂以破笔泼墨作画,风格为之大变,形成自己任意挥洒,水墨融成奇趣的独特风格,喜于画上作长文题跋,字迹参差错落,使画面十分丰富,其作品对晚清花鸟画有较大的影响。
黄慎(后),字恭懋,躬懋,一字恭寿,菊壮,号瘿瓢,东海布衣等,福建宁化人。擅长人物写意,间作花鸟、山水,笔姿荒率,设色大胆。为“扬州八怪”中全才画家之一。
  青年时,学习勤奋,因家境因难,便奇居萧寺,"书为画,夜无所得蜡,从佛殿光明灯读书其下"。善画人物,早年师法上官周 ,多作工笔,后从唐代书法家怀素真迹中受到启迪,以狂草笔法入画, 变为粗笔写意。
  黄慎的写意人物,创造出将草书入画的独特风格。怀素草书到了黄慎那里,变为"破毫秃颖",化联绵不断为时断时续,笔意更加跳荡粗狂,风格更加豪宕奇肆。以这样的狂草笔法入画,行笔“挥洒迅疾如风,”气象雄伟,点画如风卷落叶。黄慎的人物画,多取神仙故事,对历史人物和现实生活中樵夫渔翁、流民乞丐等平民生活的描绘,给清代人物画带来了新气息。 黄慎的人物册页《赏花仕女图》刻画一美丽女子对花的沉迷。而《西山招鹤图》则取材于苏轼《放鹤亭记》,画面右侧立一白鹤,老叟似在仰望空中飞翔之鹤,童子手挽花篮,却自顾嘻嘻而乐。 “生平梦梦扬州路,来往空空白鹤归”(黄慎《题林逋驯鹤图》),黄慎两次寓居扬州,先后17年,十里扬州,成为他一生的依恋。他的人物画最具特色,有《丝纶图》、《群乞图》、《渔父图》等。他的诗被同乡人雷宏 收集起来,编为《蛟湖诗抄》。
5.李方膺
  李方膺(),中国清代诗画家,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等,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寓居金陵借园,自号借园主人。为“扬州八怪”之一。出身官宦之家,曾任乐安县令、兰山县令、潜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为官时"有惠政,人德之",后因遭诬告被罢官,去官后寓南京借园,自号借园主人,常往来扬州卖画。与李鱓、金农、郑燮等往来,工诗文书画,擅梅、兰、竹、菊、松、鱼等,注重师法传统和师法造化,能自成一格,其画笔法苍劲老厚,剪裁简洁,不拘形似,活泼生动。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有《风竹图》、《游鱼图》、《墨梅图》等传世。著《梅花楼诗钞》。善画松、竹、兰、菊、梅、杂花及虫 鱼,也能人物、山水,尤精画梅。作品纵横豪放、墨气淋漓,粗头乱服 ,不拘绳墨,意在青藤、白阳、竹憨之间。画梅以瘦硬见称,老干新枝 ,欹侧蟠曲。用间印有〖梅花手段〗,著名的题画梅诗有〖不逢摧折不离奇〗之句。还喜欢画狂风中的松竹。工书。能诗,后人辑有《梅花楼诗草》,仅二十六首,多数散见于画上。
 李方膺既不是扬州人,又未如黄慎,金农等久住扬州卖画,何以得侧身于“扬州八怪”之列?关于这个问题,《中华文史论丛》一九八○年第三辑所刊管劲丞遗稿《李方鹰叙传》已经作了考证,其要点为:一、人品、画品和其他七人(按指李鲜,江士慎、高翔、金农、黄慎、郑燮、罗聘)相当;二、通州于雍正元年(一七二三)前,还只是一个属于扬州府的散州,李方膺于康熙五十七年(一七一八)入学时,籍贯便是扬州府通州,所以他是广义的扬州人。李方膺跟“扬州八怪”之翘楚郑板桥的友谊,除从上面提到的几人共同创作的《花卉图》,《三友图》已可略见一斑外,更有可述者。 首先,板桥对李方膺的画艺极为佩服,评价极高。墨竹是郑板桥最拿手的绝技,但他《题李方膺墨竹册》仍认为李的墨竹“东坡,与可畏之”连画墨竹的圣手苏轼,文同都“畏之”,可见其评价之高。至于对李方膺最擅长的墨梅,则论述更具体,评价更高,郑板桥在李方膺逝世五年后所作的《题李方膺画梅长卷》中说:
  "兰竹画,人人所为,不得好。梅花、举世所不为,更不得好。惟俗己俗僧为之,每见其大段大炭撑拄吾目,真恶秽欲呕也。睛江李四哥独为于举世不为之时,以难见工,以口口矣。故其画梅,为天下先。日则凝视,夜则构思,身忘于衣,口忘于味,然后领梅之神、达梅之性,挹梅之韵,吐梅之情,梅亦俯首就范,入其剪裁刻划之中而不能出。夫所谓剪裁者,绝不剪裁,乃真剪裁也;所谓刻划者,绝不刻画,乃真刻画。宜止曲行,不人尽天,复有莫知其然而然者,问之晴江,亦不自知,亦不能告人也,愚来通州、得睹此卷,精神浚发,兴致淋漓。此卷新枝古干,夹杂飞舞,令人莫得寻其起落,吾欲坐卧其下,作十日功课而后去耳。乾隆二十五年五月十三日板桥郑燮漫题。"
  在这幅画上,他还题了一首四言诗;
  梅根啮啮,梅苔烨烨,
  几瓣冰魂,千秋古雪。
  据郑板桥在同一时间所作《题黄慎画丁有煜象卷》(《板桥书画拓片集》,原件藏南通博物馆)的跋语“郝香山,晴江李公之侍人也,宝其主之笔墨如拱壁,而索题跋于板桥老人。”我们知道郑板桥在乾隆二十五年(一七六○)初夏他六十八岁时曾第二次来通州,李方膺的侍人郝香山拿出他所访藏的主人的画,请郑板桥题辞。郑有感于他与李方膺原来的深厚情谊和郝香山对其主人的一片忠义,便欣然命笔,写了上引题跋和诗,郑板桥这次来通州,住在城北二十余里的秦灶, “寓保培基井谷园”(金榜《海曲拾遗》),并去游狼山,在他的集子中,留下了《游白狼山》七绝两首。
  这篇题跋先批判俗工俗僧所画梅花之令人作呕;接着称赞李亏膺所画梅花“以难见工”,“为天下先”并具体叙述其画梅时以不剪裁为剪裁,不刻划为刻划,顺乎梅之天性,不见人工雕琢的艺术经验;最后表示对这幅梅画的“新枝古干,夹杂飞舞”十分倾倒,愿意“坐卧其下,做十日功课而后去”。这篇题跋写得如此具体深刻、充满感情,也反映了郑板桥跟李云膺结交已久,接触甚多,知之甚深,是他们深厚友谊的重要见证。
  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冬,李方膺解任合肥知县后,在南京借寓项氏花园,题名借园,从此定居下来,直至二十年(一七五五)秋因病回通州,其间整整四年时间,常与当时文坛泰斗袁枚,画家沈凤过从,谈诗论画,关系十分密切。乾隆二十年乙亥(一七五五)初春,李方膺曾回通州一次,袁枚有诗相送。诗集卷十一收了《送李晴江还通州》三首,第一首有句云:“才送梅花雪满衣,画梅人又逐飞。一灯对酒春何淡,四海论交影更稀。”所写确为初春景象,并明点“春” 字。李方膺喜画风竹。他的《潇湘风竹图》画一方丑石,几竿湘竹,竹梢弯曲,竹叶向一个方向飘动,显示出狂风大作的情景。
  画上小题诗:
  画史从来不画风,我于难处夺天工。
  请看尺幅潇湘竹,满耳丁东万玉空。
  李方膺画风竹是有深刻寓意的,他在另一首题《风竹图》中写道:
  波涛宦海几飘蓬,种竹关门学画工。
  自笑一身浑是胆,挥毫依旧爱狂风。
  他当地方官三十年,遭受过几次沉重的打击。雍正八年(一七三○)他在乐安知县任上,因开仓赈灾来不及请示上司,而受到了弹劾雍正十年(一七三二)他在兰山知县任上,总督王士俊盲目地下令开荒,官员们乘机勒索乡民,他坚决抵制,竟被投进监狱,吃了一年冤枉官司,最后是乾隆十四年(一七四九)在合肥知县任上,因抵忤上司竟被安上“贪赃枉法”的罪名而罢官。凡此种种,就是他所说的“波涛宦海几飘蓬”。官场太黑暗了,他便弃官去学画竹,当了“画工”,他的性格依然未变,“自笑一身浑是胆”,蔑视传统,蔑视权威,爱画狂风,以此寄托自己与恶劣环境坚决斗争的不屈精神。李方膺的笔下,狂风固然是不屈精神的象征,但这仅是画家性格的一个方面,体现了他跟恶势力斗争的一面;他的性格的另一方面,即对下层人民的关怀和同情,则促使他笔下的风化为使万物欣欣向荣的春风,使劳苦大众得到温暖的和风。他在《题画梅》诗中写道:
  挥笔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他希望天风把可爱的梅花吹到每家每户,让家家户户都能享受到梅花的清香,让家家户户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这天风便是与狂风完全不同的暖风、和风。由此可见、李方膺的爱写风画风,正是他鲜明个性的充分体现。
  苍松怪石图题诗
  (清)李方膺
  君不见,岁之寒,
  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
  青青复矫矫。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
  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
  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
  拥护天阙高且坚,
  迥干春风碧云里。
  这首诗描绘了苍松的坚强质朴,表现了作者不屈从权贵,耿直廉洁的铮铮铁骨。又通过了怪石的耸立、不屈不挠,体现了诗人特立独行的高尚
6.罗聘
   罗聘(),字遁夫,号两峰,又号衣云、别号花之寺僧、金牛山人、 洲渔父、师莲老人。清代著名画家,为“扬州八怪”之一。祖籍安徽歙县,后寓居扬州,曾住在彩衣街弥陀巷内,自称住处谓“朱草诗林”。为金农入室弟子,未做官,好游历。画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兰、竹等,无所不工。笔调奇创,超逸不群,别具一格。他又善画《鬼趣图》,描写形形色色的丑恶鬼态,无不极尽其妙,藉以讽刺当时社会的丑态。兼能诗,著有《香叶草堂集》。亦善刻印,著有《广印人传》。金农死後,他搜罗遗稿,出资刻版,使金农的著作得以传于後世。其妻方婉仪,字白莲,亦擅画梅兰竹石,并工于诗。子允绍、允缵,均善画梅,人称“罗家梅派”。其代表作有:《物外风标图》(册页)、《两峰蓑笠图》、《丹桂秋高图》、《成阴障日图》、《谷清吟图》、《画竹有声图》等。
高翔(),字凤岗,号西唐,又号樨堂,江苏扬州人,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终身布衣。善画山水花卉。其山水取法弘仁和石涛,所画园林小景,多从 写生中来,秀雅苍润,自成格局。画梅〖皆疏枝瘦朵,全以韵胜。〗亦 善于写真,金农、汪士慎诗集开首印的小像,即系高翔手笔,线描简练,神态逼真。精刻印,学程邃。亦善诗,有《西唐诗钞》。
  晚年时由于右手残废,常以左手作画。与石涛、金农、汪士慎为友。清朝的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有过这样的记载:“石涛死,西唐每岁春扫其墓,至死弗辍”。意思是说,石涛死后,高翔每年春天都去扫墓,直到死都没有断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友谊很深。高翔除擅长画山水花卉外,也精于写真和刻印。
8.汪士慎
  汪士慎(),字近人,号巢林,别号溪东外史、晚春老人等,原籍安徽歙县,居扬州以卖画为生。工花卉,随意点笔,清妙多姿。尤擅画梅,常到扬州城外梅花岭赏梅、写梅。所作梅花,以密蕊繁 枝见称,清淡秀雅,金农说;画梅之妙,在广陵得二友焉,汪巢林画 繁枝,高西唐画疏枝。(《画梅题记》)但从他存世画梅作品看,并 非全是繁枝,也常画疏枝。不论繁简,都有空裹疏香,风雪山林之趣。 五十四岁时左眼病盲,仍能画梅,工妙腾于示瞽时,刻印曰:左盲生、尚留一目著梅花。六十七岁时双目俱瞽,但仍能挥写狂草大字,署款心观,所谓盲于目,不盲于心。善诗,著有《巢林诗集》。
注:资料来自互联网 推荐理由:荟珍堂主人--完整组诗,各具意趣.资料翔实,用心堪嘉.
《春花,秋语》
夏末渐凉菊始生,
群芳失落笑寒凝。
本是自然过适客,
无需彼此问枯荣。
春来争艳一时赏,
秋至堪怜半日红。
暮阳树下黄叶瘦,
流云飞渡正西风。 推荐理由:诗海独行--推荐欣赏
偶逢捡柴翁
闲步偶逢捡柴翁
未料竟直呼我名
细辨曾是旧相识
形销肉脱不敢认
近前搀扶忙问询
几年未见何如此
摇头长叹翁悲切
共坐路旁话家常
五子二女心头肉
含辛茹苦扶养成
为子成家累折腰
为女奔劳跑断腿
娇儿爱女各有所
尚争小利论不公
手心手背都是肉
为儿欢喜爹愁病
散尽私蓄仍不足
兄弟成仇气死娘
只单影孤穷病叟
为煮三餐来捡柴
听其言罢心悲痛
看他已是泪涟涟
自言近来食难下
知为绝症入膏肓
他日卧床不起时
只求速死莫累人
劝其随我去就医
坚辞不从蹒跚归
别翁再无闲情致
默默无语转回途
可怜天下父母心
古往今来几人还
唉,俗话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不说了!
言语有点偏激,文字不合章法 ,
还望各位老师多加指点。 推荐理由:张兆仁--柴翁无财只有气,变韵匕首亦犀利!
举目望飞鸿,穿云入碧空。
心随高鸟去,人醉晚风中。 推荐理由:cjd528528--诗短却写不尽高远,韵雅却诉不完情怀……
庆祝建党九十周年
沁园春[平水韵]
庆祝建党九十周年
七月骄阳,建党欢歌,九十纪年.
忆南湖星火,燎燃华夏,井岗松翠,磐石中坚.
赤水湍流,平型关险,宝塔山前百卉妍.
中原定,向天安门上,豪赋新篇.
甲申痛憾从前,把旧习通通甩万千,
看风薰日丽,境安民乐,分田土改,立宪当先.
两弹扬威,卫星环宇,国器时推好镇边.
前方路,更披荆斩棘,和眩明天.
附沁园春词谱:
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韵)。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平平(增韵)中仄平平(韵),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推荐理由:荟珍堂主人--献礼新篇,权作引玉之砖.
《春节 寄韵》
《春节 寄韵》(1)
——亦以此恭祝诗友们新年快乐!吉祥如意!
华夏大地春节韵,辞旧迎新歌舞欣。
最是美好除夕夜,家人团圆佳肴萦。
鞭炮声声辞旧岁,烟花朵朵新颜竞。
全国上下齐欢庆,大江南北爽人心。
传统春节华夏情,武帝太初元年兴。(2)
岁时节日历悠久,华人喜爱全民行。
节起小年家事忙,元宵节尾喜闹停。
合家团圆敦祀祖,新旧交替同喜庆。
小年伊始年节欢,张灯结彩岁新晋。
亲朋好友互来往,佳肴美酒转转亲。
互道吉祥互换盏,把酒祝福言欢殷。
饮食文化华夏特,酒足饭饱醉温馨。
除夕之夜合家亲,再远游子归家胤。
全家一桌年夜饭,思念情结释怀歆。
互道相思互安慰,互相勉励互鼓劲。
互慰旧岁烦心事,互祝来年美好新。
古时除夕守岁辛,抱团熬年过关靖。
而今岁关春晚赏,载歌载舞荧屏亲。
歌美舞好眼耳福,相声小品捧腹勤。
国强民富五星颂,年节新奇十亿欣。
新年钟声夜空近,烟花齐燃爆竹鸣。
沉寂夜色处处破,空旷原野适时俽。
此起彼伏鞭炮声,激动人心乐章纭。
一个时代一幅画,五星盛世世间钦。
新年伊始拜年行,晚拜长辈逐家謦。
送往迎来拜亲族,传递伦理续亲情。
至好朋友怡互拜,友谊万岁弥久新。
拜年拜年人情颂,祝福祝福话温馨。
初一开门炮仗炘,碎红满地灿云锦。
初二初三拜家门,礼轻意重人情亲。
春节几日杂耍戏,喜庆浓郁气氛劲。
七人八谷占阴晴,元宵花灯高潮竟。(3)
新春佳节传统猎,文化载体传承卿。
民族智慧结晶嗣,情感寄托代继印。
家庭和睦复安定,欢乐祥和团结迳。
平安团圆人人愿,兴旺发达祝愿鑫。
附注: (1). 中国农历新年(首日)称为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象征团结、兴旺,同时对未来寄予新的希望的佳节。
(2).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汉武帝时期之前,各朝各代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历(农历)正月为岁首,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太初纪年小注——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正月为岁首,后人在此基本上逐渐完善为我们当今使用的阴历(即农历),落下闳也被称为“春节老人”。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今天,长达2100多年。)
(3).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许多地方传统的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并使其成为新年期间娱乐活动的又一个高潮)。
图片来自于网络,谢谢图片原作者! 推荐理由:盛国智--借贵诗祝在线诗友们新年快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创作丰收,佳作连连,精彩不断!荐赏佳作
今夜蟾光铺万丈,桂花次第散幽香。
独倚阑窗向西望,喃喃吟诗意惆怅。
一杯清咖穿肠苦,两行热泪湿罗裳。
遥寄相思魂梦断,圆月中秋倍凄凉。 推荐理由:草原冷翠--一杯清咖穿肠苦,两行热泪湿罗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郑板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