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向前cf移动专区贴吧时双腿没有动作

CF上怎么走滑步(也就是滑着走)_百度知道
CF上怎么走滑步(也就是滑着走)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太空步是一种视觉幻象效果,需要多加练习。下面是我能找到的太空步的最佳练习精要。 步骤1:找一双较紧的平底鞋,刚开始你可以先使用软底鞋。 步骤2:确保你用来练习的地板不会太粗糙,尽量找一块光滑的地。 步骤3:两脚并拢站立,左脚稍微比右脚靠前一些(右脚趾的前端与左脚趾的中部应该在同一线)。 步骤4:然后抬起右脚后跟,使你看起来象正在走路一样用右脚前部站立,左脚保持原位(注意不要移动)。 步骤5:当你把右脚跟放下时,把全部重心移到右脚,缓慢向后拖动左脚,使左脚趾与右脚跟平齐。做这一步的时候,左脚跟要稍微离地,左脚不要往下踩,否则就滑不起来了。确保你缓慢放下右脚后跟与和移动左脚同时进行。控制速度需要多加练习。 步骤6:坚持练习以上步骤,直到你确信自己能毫无障碍的做移动。 步骤7:一旦你可以精通上面的动作,将左脚向前伸出,但是不要接触地板,要做的让人看起来就象刚好贴着地踢出的一样。把它移到离右脚趾前面相当于一只脚那么远的位置。左脚任何部位都不要格外地抬高。 步骤8:把左脚挪回开始的最初位置,再一次抬起右脚后跟。左腿弯曲,重复步骤5的动作。坚持练习直到你领悟到所有的精要,能很随心所欲的做出,并且得到他人认可。最后达到可以克服地心引力的效果,这样你就可以象专业人士那样走太空步了. 步骤9:一旦你可以精通右脚弯曲后,交换两脚,尝试用左脚做相同的动作.抬起左脚后跟,当你用右脚向后滑步的同时放下左脚.用左脚支撑,右脚伸出,然后抬起左脚后跟,接着再次在放下左脚的同时把右脚缓慢后移.1) 原地滑步: 预备姿势:两脚并立,两臂自然下垂。 动作过程:左脚提踵,身体重心落在前脚掌上,在左脚压脚跟后右脚伸直向后滑行一足之距,接着脚尖离 地后,屈腿向前移行至原位,右脚提踵,同时右脚呀脚跟,接着完成右脚为支撑脚、左脚向后滑行的动作 。两脚交替进行原地滑步。 练习提示:原地滑步的结合单臂,双臂向前波浪和上下波浪等进行练习。平时应该加强徒步或负重提踵训 练,以提高掴踝关节及脚趾的力量。 (2) 前滑步: 预备姿势:同上 动作过程:首先左脚腿伸直朝脚尖方向前滑一步,接着左脚提踵,右脚伸直并朝足尖方向前滑一步。此时 左脚压脚跟,右脚完成提踵动作,两脚交替向前滑行。练习提示:前滑步的脚尖方向可以朝正前方或外侧 方。 (3) 后滑步: 1.压脚跟后滑步: 预备姿势同上。 动作过程:左脚提踵,在压脚跟时,右脚伸直,全脚掌向后平滑、当右足尖滑至左脚跟处时,使脚尖点地 ,脚跟提起,脚背与地面垂直,接着右脚压脚跟,左腿伸直全脚掌向后平滑,使足尖滑至右脚跟处,使脚 尖点地,左脚跟提起,脚背与地面垂直,左右脚交替完成后滑动作。 练习提示: 动作要点是一个脚跟触地,另一个脚跟即提起,反复交替进行。当向后平滑的脚停止滑动后,脚尖点地, 脚背与地面垂直。当动作熟练后可加大后滑的步幅。练习时注意控制身体重心。 2.提踵后滑步 预备姿势:两脚并立,手臂自然下垂。 动作过程:左脚为支撑脚右腿膝关节伸直,全脚掌后滑至左脚脚跟处,同时左脚提踵。左腿膝关节伸直全 脚掌后滑至右脚处,同时右脚提踵。左右脚交替后滑。 练习提示: 滑行时提踵的同侧肩向上提肩,配合单臂关节逆向传递手法。 (4) 横滑步: 1.压脚跟横滑步 预备姿势:两足左右开立,脚尖超前,相距一足。 动作过程:脚尖朝左,提踵同时足跟靠拢右脚跟处,当左脚压脚跟时,右脚伸直,全脚掌向右平滑一步脚 尖向前,可以向右连续完成横滑动作。 练习提示:向左、右横滑的次数可根据动作的需要随意滑行。 2.双提踵横滑步 预备姿势: 两脚左右开立,脚尖成八字,两臂自然下垂。 动作过程;(以向右横滑为例) 人体重心向右移动,当向右挺胯时两脚跟提起,以右脚带动左脚向右移动一足之距,使两脚跟提踵靠拢, 右脚再向右横移一步,还原成预备姿势。 练习提示:动作要点是腰胯带动身体重心移动。 3.交*横滑步 预备姿势:两脚左右开立,左脚尖向左,两臂自然下垂。 动作过程:(以向右横滑为例)左脚提踵,脚跟靠近右脚跟处。在左脚压脚跟时,右腿伸直,全脚掌向右 横滑一步。接着两脚前脚掌迅速地使脚尖超内。当左脚在右脚前交*一步时(脚尖超右),两脚前脚掌继 续碾地,使左脚尖超左同时提踵,这时右脚尖已转向正前方。准备开始第二次交*横滑步。 练习提示:这种滑步的要点在于前脚掌的碾地动作,要使两脚移动路线在两条平行线上,初学者先进行朝 一方向的滑动练习,熟练后完成左右两侧的交*横滑步。 4.转身横滑步 预备动作:同上 动作过程:左脚提踵同时使足尖超左,当左脚脚跟向右脚阻弓靠拢时,左脚压脚跟,右腿伸直向左横滑一 步。此时左脚跟触地,右脚提踵,左脚伸直转动至右脚尖旁,身体向右后方转体180度,接着右脚跟触地 ,左脚提踵,右腿伸直向右横滑一步。用此法反复完成动作。 练习提示:动作关键是压脚跟同时另一腿作滑行动作。 (5) 棱形滑步: 按横滑步动作要领结合转身动作进行棱形滑步, 练习提示: 1. 转体要灵活。可按顺时针方向完成棱形滑步。 2. 转身滑步时可结合身体和手臂的动作。 补 充 : 详细讲解滑步空步是一种视觉幻象效果,需要多加练习。下面是我能找到的太空步的最佳练习精要,何不试试呢? 步骤1:找一双较紧的平底鞋,刚开始你可以先使用软底鞋。 步骤2:确保你用来练习的地板不会太粗糙,尽量找一块光滑的地。 步骤3:两脚并拢站立,左脚稍微比右脚靠前一些(右脚趾的前端与左脚趾的中部应该在同一线)。 步骤4:然后抬起右脚后跟,使你看起来象正在走路一样用右脚前部站立,左脚保持原位(注意不要移动)。 步骤5:当你把右脚跟放下时,把全部重心移到右脚,缓慢向后拖动左脚,使左脚趾与右脚跟平齐。做这一步的时候,左脚跟要稍微离地,左脚不要往下踩,否则就滑不起来了。确保你缓慢放下右脚后跟与和移动左脚同时进行。控制速度需要多加练习。 步骤6:坚持练习以上步骤,直到你确信自己能毫无障碍的做移动。 步骤7:一旦你可以精通上面的动作,将左脚向前伸出,但是不要接触地板,要做的让人看起来就象刚好贴着地踢出的一样。把它移到离右脚趾前面相当于一只脚那么远的位置。左脚任何部位都不要格外地抬高。 步骤8:把左脚挪回开始的最初位置,再一次抬起右脚后跟。左腿弯曲,重复步骤5的动作。坚持练习直到你领悟到所有的精要,能很随心所欲的做出,并且得到他人认可。最后达到可以克服地心引力的效果,这样你就可以象专业人士那样走太空步了. 步骤9:一旦你可以精通右脚弯曲后,交换两脚,尝试用左脚做相同的动作.抬起左脚后跟,当你用右脚向后滑步的同时放下左脚.用左脚支撑,右脚伸出,然后抬起左脚后跟,接着再次在放下左脚的同时把右脚缓慢后移. 一句话:你们会走太空步吗,如果不会我可以教你。 1,先将两脚分开,再把脚尖对内 2,左脚脚尖站地,脚跟抬起,右叫离地,并向右移动, 3,接着右脚右脚着地,并都是脚跟向内,然后两脚再脚尖对内,然后一样! MJ将前滑稍微改了方向,两腿向旁边移动,就成了侧滑! 因为太纯粹的前滑不是很好看.不信你可以放慢动作看看MTV,就是所谓前滑的技法. 迈的前滑中的步伐是向左滑的 而横滑是向右并且 脚法不同!!望注意!! 要学好太空漫步,场地是非常重要的,注意:场地不要太滑,也不要太涩。否则别的场地你就发挥不好了。 一,选择接地性平顺的皮鞋,练习脚尖点地,这个动作是太空漫步成与败的关键。 二,左脚向后滑,滑30CM左右。然后左脚脚尖点地使右脚向后滑。一定要保持平衡。 三,反复练习吧 重心放在两腿中间,上身一定要保持与支撑脚水平,脚腕发力。 至于鞋子,凭经验来说厚底有弹性,越轻的越好,不能有抓地力。要跳迈克的舞蹈,好象皮鞋底子要硬,不然太软的话,就跳不起来,比如跳向后退的滑步,也就是月亮舞步,皮鞋底子一定要硬,不然脚尖就惦不起来,也就滑的不好看了。底要厚而有弹性,这是最重要的,有句话说的好“节奏是舞蹈的灵魂”有弹性的鞋子才能带动身体的律动,体现出迈克儿舞蹈的灵魂,鞋子要轻,那样才能将迈克儿舞蹈中的轻灵飘逸发挥的淋漓尽致,不能有抓地力那是当然的了,试想穿着双篮球鞋走太空步是什么样子? 这可是最真实的内容,MJ在大部分舞台表演时都是如此! 如今传授给你吧:billie jean mtv版本是没有“太空步”的,但是作为演唱会的保留曲目,是一定有的。你可以去音像店买:吉隆坡演唱会,仔细看看。 做动作时要注意两点:1。脚步的距离和脚尖与地面所夹的角度(近似90度)2。头部的伸缩,脖子的用力。 要是刚开始练习时候可以前脚掌着地 但要是高手的话,脚趾的力量一定要够,要能脚尖点地支撑身体,原来的霹雳舞电影里面就是这样 脚趾的力量够了的话,即使是软底鞋,甚至是拖鞋也可以用脚尖的力量抬起身体! 我认为是这样的:先一只鞋尖点地,鞋跟高高抬起,然后鞋跟往后压,另一脚在当那只脚压下去时,就立即翘起鞋跟点脚尖,这样一下一下,祝你成功啊,,,
先跑几下,在按ctrl+W+加空格,不过在这之前你要练好连跳,连跳什么图都可以练练,W+空格快落地的时候在按空格,就这样一直练你才会滑步,找到灵感,找到有feel的感觉,你就练得方便了
很简单你首先找好箱子的最尖的那个地方,是45度找好就跳一下,跳2到3次吧,然后下来就按W加S就是上下上下,按S是尽量往后,你会发现你正在慢慢往下滑.我就是这样滑步的,很简单,多练你就会了. 还有当掉在旁边没滑进箱子的时候可以转鼠标回头看着箱子按W键前进同时按Ctrl键在放在按《就是蹲起蹲起一直这样 就会下去了》
短距离左右移动嗯 跳起来 在落地的一瞬间再按跳如此一直下去
需要把握好时间 上坡可以加快
下坡比较难
其他类似问题
滑步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CFATC服装制版/工艺资料精粹(永久添加)
查看: 22049|回复: 132
不同服饰部位对衬布的不同要求
本文转自: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培训中心技术工作委员会博客
  一、大衣用衬
  1、前身部位
  这主要指以毛呢料或其它较考究的衣料制作的大衣、风衣的前身部位。前身部位用衬叫前片,是服装的 主衬,对服装的造型和保形影响较大,故选用衬布要慎重,并且一定要与面料配伍。
  2、边口部位
  边口暗部:如门里襟、领口、袖口、衩袋口等部位,这些部位的粘合衬粘在边口处,一般均采用轻薄的无纺粘合衬。边口明部:如门襟边、袋口明翻边等部位。
  3、零部件
  领头、袖口、腰带、门襟、袋盖等部位,这些是服装的零部件,但它对服装的造型和保型也起重要作用,特别是领头,选用衬布时要考虑服装对衬布的手感要求和耐洗性能要求。
  4、特殊部位
  特殊部位主要防止服装的拉伸变形,对服装起到牵带作用,这些部位需用牵条粘合衬,其分三大类:直条衬、斜牵条衬和双面牵条粘合衬,宽度为0.5~3.0CM,特殊粘合部位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1)受力止口部位:斜向受力部位和大外弧形受力部位:如上衣圆下摆等部位,宜选择12斜牵条粘衬;直、横向止口部位和大内弧形受力止口部位,如门襟止口、领止口等部位,可选用45斜牵条粘合衬。
  (2)不宜伸长的斜向或圆弧形边缝部位:主要指容易伸长的面料(如毛呢料)服装的斜向或圆弧形边缝部位,如前后袖窿、后领圈、套肩袖窿等部位。
  (3)斜向双层连口部位:如驳头翻折处(即驳口)、领头翻领处等部位。
  二、夹克用衬
  1、边口部位
  边口暗部:如门里襟、领口、袖口、衩袋口等部位,这些部位的粘合衬粘在边口处,一般均采用轻薄的无纺粘合衬。
  边口明部:如门襟边、袋口明翻边等部位。
  2、零部件
  领头、袖口、门襟、袋盖等部位,这些是服装的零部件,但它对服装的造型和保型也起重要作用,特别是领头,选用衬布时要考虑服装对衬布的手感要求和耐洗性能要求。
  3、特殊部位
  特殊部位主要防止服装的拉伸变形,对服装起到牵带作用,这些部位需用牵条粘合衬,其分三大类:直条衬、斜牵条衬和双面牵条粘合衬,宽度为0.5~3.0CM,特殊粘合部位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1)受力止口部位:斜向受力部位和大外弧形受力部位:如上衣圆下摆等部位,宜选择12斜牵条粘合衬;直、横向止口部位和大内弧形受力止口部位,如门襟止口、领止口等部位,可选用45斜牵条粘合衬。
  (2)不宜伸长的斜向或圆弧形边缝部位:主要指容易伸长的面料(如毛呢料)服装的斜向或圆弧形边缝部位,如前后袖窿、后领圈、套肩袖窿等部位。
  (3)斜向双层连口部位:如驳头翻折处(即驳口)、领头翻领处等部位。
  三、衬衫用衬
  1、边口部位
  边口暗部:如门里襟、领口、袖口、衩袋口等部位,这些部位的粘合衬粘在边口处,一般均采用轻薄的无纺粘合衬。
  边口明部:如门襟边、袋口明翻边等部位。
  2、零部件
  领头、袖口、门襟、袋盖等部位,这些是服装的零部件,但它对服装的造型和保型也起重要作用,特别是领头,选用衬布时要考虑服装对衬布的手感要求和耐洗性能要求。
  四、时装用衬
  1、前身部位
  这主要指以毛呢料或其它较考究的衣料制作的女上衣的前身部位。前身部位用衬叫前片,是服装的主衬,对服装的造型和保形影响较大,故选用衬布要慎重,并且一定要与面料配伍。
  2、边口部位
  边口暗部:如门里襟、领口、袖口、衩袋口等部位,这些部位的粘合衬粘在边口处,一般均采用轻薄的无纺粘合衬。
  边口明部:如门襟边、袋口明翻边等部位。
  3、零部件
  领头、袖口、腰带、门襟、袋盖等部位,这些是服装的零部件,但它对服装的造型和保型也起重要作用,特别是领头,选用衬布时要考虑服装对衬布的手感要求和耐洗性能要求。
  4、特殊部位
  特殊部位主要防止服装的拉伸变形,对服装起到牵带作用,这些部位需用牵条粘合衬,其分三大类:直条衬、斜牵条衬和双面牵条粘合衬,宽度为0.5~3.0CM,特殊粘合部位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1)受力止口部位:斜向受力部位和大外弧形受力部位:如上衣圆下摆等部位,宜选择12斜牵条粘合衬;直、横向止口部位和大内弧形受力止口部位,如门襟止口、领止口等部位,可选用45斜牵条粘合衬。
  (2)不宜伸长的斜向或圆弧形边缝部位:主要指容易伸长的面料(如毛呢料)服装的斜向或圆弧形边缝部位,如前后袖窿、后领圈、套肩袖窿等部位。
  五、运动装用衬
  1、边口部位
  边口暗部:如领头、门襟、袋盖、门里襟、领口、袖口、衩袋口等部位,这些部位的粘合衬粘在边口处,一般均采用轻薄的无纺粘合衬。
  边口明部:如门襟边、袋口明翻边等部位。
  2、特殊部位
  特殊部位主要防止服装的拉伸变形,对服装起到牵带作用,这些部位需用牵条粘合衬,大致是斜向受力部位和大外弧形受力部位:如上衣圆下摆等部位,宜选择12斜牵条粘合衬;直、横向止口部位和大内弧形受力止口部位,如门襟止口、领止口等部位,可选用45斜牵条粘合衬。
  六、裤子用衬
  1、边口部位
  边口暗部:如衩袋口、开袋口等部位,这些部位的粘合衬粘在边口处,一般均采用轻薄的无纺粘合衬。
  边口明部:如门襟边、门襟、袋口明翻边、袋盖等部位。
  2、零部件
  如裤腰、裤腰里等部位,这些是服装的零部件,但它对服装的造型和保型也起重要作用,选用衬布时要考虑服装对衬布的手感要求和耐洗性能要求。
  七、帽子用衬
  1、零部件
  如帽前片、汗袋、帽沿等部位,这些是帽子的零部件,但它对帽子的造型和保型也起重要作用,选用衬布时要考虑帽子对衬布的手感要求和耐洗性能要求。
  2、绣花部位
  如帽前片、帽后片等部位,一般均采用轻薄的无纺布。
  八、其它服饰用衬
  礼服用衬与女装一致,睡袋、布包一般用无纺衬。
  ( 转载)
佐藤典子老师的感想
本文转自: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博客
  我最初与中国服装界的接触是在1990年,当时是由北京服装协会主办的,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在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行的立体裁剪技术交流活动。
  二十年来,不仅在我非常喜欢第二故乡—北京,而且还在中国各地的企业、学校进行过交流。现在,在决定交流活动到此告一段落时,请允许我向中国的朋友们表示感谢,并谈一下感想。
  1. 作为服装制作最重要的基础造型教育,我觉得与20年前相比退步了。
  我对现在的学生在各服装教育机关接受教育期间,能够掌握多少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所用的技能感到质疑。我不想对中国的教育体制做任何的评价,只是想说教师的能力需要提高。特别是在地方城市的、在教学一线教学生的教师,他们很少有参加学习和技术研修的机会。如果要改变现状,提高年轻教师的能力是当务之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独生子政策的实施,使现代人的价值观和以前相比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基础教育的忽视所带来的问题可以说已经到了阻碍行业发展的地步。
  2. 设计师和版师之间的距离很大。
  设计师是以立体状态的衣服为印象,来画设计图的;或者是用坯布进行立体设计的。我对在面料还没有决定(面料小样也没有)的情况下,就先画出设计图这件事,怎么考虑都觉得怪怪的。这是我二十年来一直都觉得不能理解的事情。还有,版师也要知道设计要点在哪里(设计师的设计要点过多也有问题),要读懂设计师的意图,明白设计师想要的是什么。首先要考虑的是廓形的制作,然后再做细部的调整,逐步向设计图靠近,达到设计要求。版师也和设计师一样,如果没有很好的设计感觉,是不能做好工作的。同样,设计师的造型能力也很关键,如果不能确认整体的轮廓,就不能算作是设计师。
  在企业等地方,设计师和版师之间好像有许多工作上的分工和规定,但是双方应该相互体谅和尊重对方,将如何制作好的衣服的意见统一起来才是。双方要以柔和的心情,以追求服装的造型美观,穿着舒适,加工容易为共同目标。
  3.此外,设计要点过多之事,也是有问题的。
  购买衣服的人,要能穿出自己的个性和风格,也就是说衣服有必要留出:客人除了能穿以外,还可以自己设计穿着方法的部分。设计越多加工费就越高,成本就会增加。
  我从始至今的交流,都是从对体型的理解和运动量的思考方法开始,以基础方面的知识为中心的。这是因为我觉得中国现在的服装技术人员,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有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流行趋势,创造出崭新的版型来。
  我发自内心地感谢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和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培训中心的各位给予我的大力协助和支持,同时祝愿中国服装界有更大的发展。
  谢谢!
和服袖~连身袖(一)
无插角的连身袖
本文转自: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培训中心技术工作委员会博客
  连身袖顾名思义就是大身和袖子连在一起裁剪的,有和服袖、插肩袖、及其变化的设计。
  通常是将大身和袖子的样板连在一起进行制图的,但因袖子的运动量会不足,所以先在袖子样板的肩部周围加入松量,再进行连接的操作。
  准备的要点
  ① 袖子和大身的准备
  ② 大身和袖子的接点和对合方法
  ③ 袖子的摆势的调节
  袖子和大身的准备:
image001.jpg (25.79 KB, 下载次数: 13)
10:55 上传
  ★ 袖子顶点的移动和分割
  (1)&&从袖山的顶点K向肘线的中央如图所示画垂直线,从肘线向袖口线的中央用直线连接。(K--L4)
  (2)&&从K点向前侧移动1cm,作为K1点,从K1画之前所画线的平行线,作为袖子的分割线。⑦--⑧
  (3)&&从K点开始量袖山的高度并3等分,再2等分,上侧的1/2和1/3的中点作一个记号,作为分割开的袖子的接合点。⑨
  ★& &大身的准备
  (1)&&合上后肩省,将省量转移到后袖隆线打开,追加后肩高。①
  (2)&&从前肩点开始在前袖隆线上,取后肩点到打开位置的长度,将该点与BP点连线,作为切开线,追加前肩高。③
  (3)&&连接后侧缝线和W线的交点Tb与袖隆线的C1点,在C1的位置打开1.5cm,追加后宽。(C1新Ae)
  (4) 连接前侧缝线和W线的交点Tf和袖隆线的Ae点,在Ae的位置打开1.5cm,追加前宽。(A新Ae)
  (5)&&连接前后袖隆线,使之顺滑。
  (6)&&将前后的肩线,在领口处向前移动0.5cm,在肩点向前移动1.0cm 。
image002.jpg (37.56 KB, 下载次数: 13)
10:55 上传
  ◎&&到这一步的操作,是连身袖款式共通的操作步骤。
  因连身袖的袖子的运动量减少,容易使手臂的活动不方便,所以要在肩的周围追加“放松量”。为此还要将肩线向前移动,进行肩线的设定,以解决肩线易向后跑的问题。
image003.jpg (33.22 KB, 下载次数: 18)
10:56 上传
  大身和袖子的接点和对合方法
image004.jpg (28.1 KB, 下载次数: 14)
10:56 上传
  (1) 将分割开的前袖与前身对合。
     袖子的Ae和前身的Ae对上,使前袖山线与前袖隆线碰上。如图的点线所示。
  (2) 测量肩点ab与袖山点K的距离。
  (3) 将K固定,向上抬袖子,使袖底点S1与前侧缝线相交。
  (4) 测量前袖的肘点E和大身肋点Tf的距离。
  (5) 用曲线连接E~Tf,使前袖下线和前侧缝线相连。
  (6) 后袖与后身对合。
image005.jpg (31.21 KB, 下载次数: 15)
10:56 上传
     在离肩点的距离等于前袖顶点~前肩点的长度的位置,画一条短垂直线;将袖子的C1和大身的C1点对上,使袖山的顶点K与短垂直线相交。
  (7) 用圆规取前袖下的E~Tf的长度,再加上2.5cm,以后袖下的Tb为中心,在下袖画一条短弧线。
  (8) 固定新的顶点K,将袖子向上抬,使后袖的肘点e与(7)所画的圆弧相交。
  (9) 利用前袖的ETf的曲线,连接后面的e~Tb。
     用另外的纸将曲线E~Tf复制下来,在其1.0cm的外侧画一条平行线,沿线剪下来,打上剪口,注意不要剪断E~Tf。将其反过来,使E和e对上、Tf和Tb对上,剪口就会张开来,这样就可以用比前面的E~Tf平缓的曲线连接e~Tb,并且长度保持不变。
  袖子摆势的调节
  (A) 袖子的分割线、肩线向前移动1.0cm是为了避免与肩线相连的上袖线向后、外侧跑的问题。
  (B) 前袖和前身对合时的E~TF的长度越长,袖下离开前身的距离越大,袖子的倾斜度就越小。
  (C) 后袖的e~TB比前侧的E~Tf长的目的是为了使上袖线向前方摆动。  ◎袖子的倾斜度太小的话,当手臂垂下时,袖子周围容易出现多余量。
   如果上袖线向前的摆度过大,当手臂垂下时,上袖线反而会出现向后跑的现象。要沿着手臂来调节,使上袖线顺滑地下落。  连身袖的完成
image006.jpg (26.33 KB, 下载次数: 12)
10:56 上传
  (10)从前肩线开始连接前上袖线,使之顺滑。
image007.jpg (29.83 KB, 下载次数: 15)
10:56 上传
  (11)从后肩线开始连接后上袖线,使之顺滑。  ◎ 后身的e~Tb的连接还有以下方法:
  ① 用另外的纸将前身的灰色部分(A~S1~B)复制下来,画上切开线(S1~C)。
  ② 翻过来将A&&A’, 与B&&B’对合,以S1为基点,将C的位置切开。
  ③ 打开的量作为前身的拔开量。
服装的二维结构与三维结构
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李薇  早期西方的服装与东方一样也是二维结构的,前后衣片相连,衣身与衣袖相连,肩袖平直,属于直线裁剪方式。十三世纪服装在裁剪上有了新的突破,有的前、后、侧的概念。通过省道和加片处理,使服装进入了三维结构的时代。这一基本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三维结构的服装当它成形以后,形状基本上就是固定的。(图1)无论这件衣服是挂着还是穿着,基本上还是一个样子。为了保持衣服的基本形状,旅行的时候还要用箱子专门避一块地方用立体衣架挂着才行。否则的话,拿出来以后即不成样子。要动用专门的工具,认真整形,才能穿着。但是二维结构的服装就不一样,当服装还没有穿在人的身上的时候,它可以是挂着的,也可以是叠着的,甚至可以是卷着的。但是,当衣服穿在人身上以后,他的状态是三维的。而且,由于服装与人体并不是精确紧密的相合,而是与人体之间有相当的内空间,所以随着人体的动态就会随机产生出丰富的空间感和韵律,而且千变万化。这是西方三维窄衣体系所没有的。(图2)
(图2)  三宅一生是创造性地继承发扬了传统服装的二维结构的处理方式。其一,他沿用传统二维结构的直线裁剪方式,但充分发挥了材料的弹性特点,巧妙利用人体曲线高低凹凸,使服装与身体的接触面有了虚实的变化。其二,虽然同为二维结构的直线裁剪,但他进行了角度的变化与组合,并不拘泥于服装线条与人体线条的同一化,使服装造型丰富多变。其三,虽然是二维结构的裁剪,但是它改变了直线裁剪的方式,运用了多变的曲线。这样,在服装成形时处于放置状态时仍然是平面一片,但是穿上身以后就有了服装内空间的万千变化。(图3)
(图3)  三维结构的裁剪法在西方的出现是一种必然,在摹仿理论求真思维的指导下,出现三维结构裁剪法几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出现了平面三维结构裁剪法以后,他们仍嫌不足,又进一步创造了三维结构立体裁剪法。这在西方服饰体系里,是一种升级和进步。也许有人会很有理由地认为三维结构的裁剪法是先进的,那么相对的二维结构的裁剪法就是落后的。其实不然,这这两者只是不同的体系,不同的审美观念,不同的审美标准下的产物。这两者,只存在着不同,而无高下之分,或者说还很难讲谁高谁下。当然每一种体系都有它恒定的一面,但他的表述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的陈旧、落后,都是我们在表达上缺少创意,认识上意识僵化造成的。就比如说二维结构的裁剪法,他完全可以有当代的表述方式。三宅一生就是创造性地继承发扬了传统服装的二维结构的处理方式,创造了他的服装艺术并且在国际服装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服装造型与立体裁剪(一)
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李薇老师
  立体裁剪是利用面料对人体进行形态的再造和表现的过程。立体裁剪中,面料是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面料的悬垂性、质感不同,采用的裁剪手法也会有所不同;同时,人体是立体裁剪的关键,所有的裁剪技法,都是根据人体的生理结构进行的。因此,立体裁剪的两个核心因素,一是面料,一是人体。
立体裁剪的过程,是由平面的材料转换成立体的形态的过程,无论作为产品还是艺术品,最终都是以具体的物质形态来体现,因此,我们说立体裁剪同时也是一种造型活动,或者说立体裁剪的过程就是一种服装造型艺术创作的过程。
  通常意义上的理解,人们认为立体裁剪创造服装造型,但是放眼整个人类服装历史长河,我们会惊奇的发现,立体裁剪的发展过程其实是随着服装造型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过程。当然,也许有人会辩解:为什么不是立体裁剪方式的变化导致服装造型的变化呢?这样的讨论难免会让人钻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牛角尖。在这里,核心的问题是服装造型与立体裁剪的关系。了解历史上服装造型的发展和立体裁剪的演变过程,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立体裁剪,有的放矢地利用立体裁剪这种造型手段来进行服装造型艺术创作。
  一.东西方服装造型意识的区别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及其成因,是现代不少文人学者始终在不断探究和思考的问题。从服装造型的意义来看,东西方人不尽相同。
  从西方文化的孕育之地古埃及,到西方文化的源头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古罗马时代,西方人始终保持着对人体的崇尚。服装的穿着是身份和金钱的象征,下层人民和奴隶甚至仅在腰间缠裹一块粗织的麻布片。赤身**并不会让人感到羞耻,克里特岛上的居民更是以强健的形体为美。虽然在西方中世纪“黑暗千年”中,受基督教禁欲主义道德观的影响,服装上出现了否定和掩盖人体的现象,但是到文艺复兴时代,对人体美的强调又开始复苏,绘画、雕塑创作中以人体为对象的作品比比皆是,在服饰上,呈现表现人体的曲线与凹凸,讲究合体的服装造型,着意表现优美人体体形的造型。总体来说,无论是西方古老的缠裹披挂式服装,还是近世纪以来表现人体体型的服装,其造型对人体的重视是始终存在的,人体在西方服装造型中始终起着关键的作用,到现代,基于人体结构的服装造型成为服装版型技术的核心思想。
  东方人推崇中庸、平和、含蓄的哲学思想。中国画注重线条的运用,讲究平面表现技法,追求神似胜过形似,就是东方美学“重意轻形”、“虚实结合”思想的明证。受这种审美影响,东方传统服装造型注重服装外形轮廓和着装自然形成的衣褶效果,忽略人体的具体形态。历史上,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服饰曾经出现过几次符合人体走向的趋势,但仍以回归到服装最初的平面T字形轮廓而告终。正如东方的绘画历史上曾出现过短暂的“三维”绘画造型,却最终仍回归到二维散点**“重意轻形”的绘画风格一样,东方服装造型的特点是由其本身的哲学和文化思想决定的,由此可知,三维的立体服装造型,对充满智慧东方人而言,是“非不能也,不为也”。东方人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服装造型上着意表达抽象的空间形式,虽然表现手法是平面二维的,但是在更广阔的层面中表达出三维的思想观念。
  此外,服装对于东方人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避寒遮体,更有着“明贵贱、别等威”的功用。虽然西方也通过服装来区别身份,但是其象征意义远不及服装在东方表达得那么淋漓尽致。从深衣的“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到现代中山装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东方人的服装观念永远大于服装本身,不可随意改动,也正因为此,决定了东方服装造型一成不变的个性。
  二.服装造型的发展过程
  东西方服装造型意识的区别注定了东西方服装造型的发展道路的不同。由于东方服装造型在数千年中几乎没有变化,因此服装造型的发展在这里主要还是指西方服装造型的发展过程。
  西方服装史根据服装造型的发展将服装分为非成型、半成型和成型三种类别。非成型类指把天然的植物或动物体原封不动的作为衣物来使用,进而指没有经过缝制加工的人工物体的衣物;半成型类指多少经过一些加工的衣物;成型类指适合人的体形而制成的衣物。
  严格来说,这三个类别在现在的服装设计中都仍然存在,但是在历史的进程中,它们分别代表了西方某一个历史时期服装造型的特征,也代表着服装造型发展的历史过程。
  三.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
  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立体裁剪”,是设计师凭借自身的审美修养和对服装结构的理解,依据设计构思,以材质相近的白坯布为替代材料,用大头针等工具,在人体模型上通过收省、打褶、起皱、剪切、转移等手段直接表现服装造型,再从人台或人体上取下布样在平台上进行修正,并转换成服装纸样再制成服装的一种结构设计方法。这是与平面裁剪相区别的一种服装裁剪方式,是时装造型设计的重要手段。
  平面裁剪,则是通过用铅笔在纸面上画衣片的平面展开图的方式,制出衣片纸样,再把纸样放在衣料上裁剪从而制成服装的结构设计方法。
  在中国,二维平面的服装将注意力放置在图案和纹样上,最大程度上简化了服装裁剪的内容,所谓“裁缝”,就真的只是直线条地“裁”衣片和将衣片“缝”合而已。直到20世纪初“西学东渐”之风之后,才逐渐有了从西洋服装中借鉴过来的,使服装更加合体的收省、打褶等裁剪工艺技术。但这种结构设计手段仍然是平面裁剪的方式。
  在裁剪方式上,日本率先将西方立体裁剪的理念引入,开始了东方服装造型的西方现代化之路。此后,1981年,中国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邀请了日本立体裁剪专家石藏先生举办立体裁剪培训班,之后又邀请了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的莉亚特和日本文化服装学院的佐佐木住江来讲学,可称我国服装业立体裁剪技术的启蒙教学。由此开始,各省市服装企业、院校、个人都开始了积极的立体裁剪的对外交流和学习活动,立体裁剪的服装结构设计方式逐渐在中国兴起。
  由于平面裁剪和立体裁剪产生和兴起的时间有一个先后的过程,往往使得很多人误认为,立体裁剪是一种优于平面裁剪的服装造型方式。事实上,二者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性,甚至是不可彼此取代的,因此谈不上优劣之分。
  四.“立体裁剪”与“立体地裁剪”
  对于立体裁剪本身,也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为立体裁剪是一种非常深奥和高超的技艺,是专门用来裁剪高级礼服用的;二是认为立体裁剪就是“合体裁剪”,立体裁剪得越合体越紧身,代表水平越高。
  在这里,如果能准确地界定和区分一下“立体裁剪”和“立体地裁剪”,这两大误区将迎刃而解,我们对立体裁剪的认识也将更加深入和准确。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现在我们所说的裁剪方式,无论是立体裁剪还是平面裁剪,都来源于西方现代的服装造型结构,这种造型的核心是人体,即无论哪种裁剪方式,都建立在充分、科学地把握人体结构的基础上。人体是一个有生命的多维活动体,人体表面是由不同曲面构成。服装的造型材料多采用以布等为主的平面材料,服装造型必须由平面的材料转换成立体的形态才能完成。
  立体裁剪用白坯布在人体模型上直接表现服装造型,从造型手段上来看, 具有对人体体表直接复制的性质。因为人体的形态极为复杂,用数学的方法平面展开是很困难且不可取的,而用立体裁剪的方式进行体表复制则简单多了。因此,从符合人体形态的裁剪方式来看,立体裁剪是最直观有效的方法,也是最方便学生理解人体与面料关系的方法,国外不少服装院校将立体裁剪基础作为新生认知服装结构的入门课程也是这个道理。
  由此可见,立体裁剪并非是一种非常深奥和高超的技艺,相反,立体裁剪的直观性和对人体最大程度的还原性,使之成为一种简单且容易上手的服装造型设计方法。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服装造型必须由平面的材料转换成立体的形态,必须符合三维的人体,这是无论平面裁剪还是立体裁剪都需要解决的问题。日本著名的版师佐藤典子曾经说过,优秀的版师在进行服装造型时,不仅要考虑服装的正面和背面,还要保证服装的侧面同样造型优美。基于平面裁剪和立体裁剪共同的对人体三维造型的追求,我们不妨将平面裁剪理解为用平面的手段“立体地裁剪”,抛开裁剪手段,抓住其本质核心的东西,这样一来,现代的裁剪方式,无论立体裁剪还是平面裁剪,都是“立体地裁剪”,于是,立体裁剪的概念就拓展开来。
  回到开始提到的第二个误区,显然,认为立体裁剪就是“合体裁剪”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观点,事实上,通过平面的裁剪方式同样能使服装到达到很高的合体度。而认为立体裁剪得越合体越紧身,代表水平越高,则是最常见的对立体裁剪的误解。日本服装专家小池千枝说:把衣服裁得合体对于立体裁剪来讲是最容易的,并非什么了不起的技巧,立体裁剪是要在衣服与人体之间创造一个理想的空间,只有这个空间才与衣服的机能性和造型相关,才是流行的真谛,因此也才是最难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我们说,立体裁剪是一种简单且教容易上手的服装造型设计方法,但是“立体地裁剪”的概念,作为立体裁剪的核心思想,同样也是贯穿平面裁剪始终的,通过学习立体裁剪,深刻认识“立体地裁剪”理念,对整个服装制版和造型的学习都是不无裨益的。
服装造型与立体裁剪(二) 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李薇老师
  非成型服装时代——表达面料的立体裁剪
  我们说,立体裁剪的过程就是服装造型的过程,二者关系互为因果,密不可分。我们首先要了解服装造型和立体裁剪之间的关系,在作出了必要的概念的解释和误区的辨析之后,让我们将目光放入到历史长河中去,来探寻历史上服装造型与立体裁剪方式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按照传统的立体裁剪的定义,真正的立体裁剪产生于哥特式时期,也就是服装造型发展中半成型与成型之间的时期。但是,按照用面料直接在人体上进行服装造型的手段,我们可以说,立体裁剪早在古埃及时代就已经出现了。而且,那个时代的立体裁剪,着重表达的是的立体裁剪的两个核心因素之一—面料。 
  一.非成型服装的造型特点
  从古埃及的罗印?克罗斯,到古希腊的希顿、希玛纯,古罗马的托加、斯托拉,都属于非成型服装。这种服装用一块布对人体进行缠裹,然后用绳子、别针之类材料固定。这种随意缠裹披挂的方式,布料不经裁剪,服装不合人体,其造型与东方服装造型着意表达抽象的空间形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这种非成型服装的造型方式,仍然是现代许多设计师的创作手法,同时,许多非成型服装造型在民族服饰中仍然保留。如印度的莎丽,马来群岛人的莎翁,塔西提岛人穿的腰布等等。这些历史传流下来的服装造型文化,也将成为我们立体裁剪造型设计重要的灵感来源之一。
  二.非成型服装的审美特征
  古代非成型服装最关键的审美特征就是单纯,其单纯来源于纯洁的面料色彩和简单的造型方法。其典型的代表就是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服装。这一时期服装采   用的面料主要是本色的亚麻布和毛织物,通过披挂和缠裹,布料本身的重量垂下来形成自然的垂褶,表达出面料最本质、最自然的美。
  从服装美学角度来说,我们认为最简单的造型往往有最长久的生命力。古希腊、古罗马服装“一块布”的艺术,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直到现代,其审美特征以各种方式得以保留并发扬光大,给予现代服装设计师无限的灵感。
  半成型与成型时代——表达人体的立体裁剪  准确的说,半成型的服装早在古埃及时代就已经出现,紧身合体的丘尼克,在面料上挖出钻头的洞,同时袖子部分缝合的贯头衣卡拉里西斯,都属于半成型类型服装。
  但是,真正意义上脱离古代文明平面造型模式,开始考虑人体,考虑服装立体结构的立体裁剪造型方式,形成适合人的体形的成型衣物,始于哥特式时期。
  一.哥特式时期的立体裁剪造型
  哥特式初期的服装,男女性别区分并不明显,但是到了13世纪前后,开始出现立体化的裁剪手段,收腰合体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强调。在裁剪方法上,出现了构成服装三维空间的“省”,改变了只从两侧收腰时出现的难看的横褶,表现出躯干部分自然形态和人体优美的曲线,同时扩大了裙子部分的量,形成纵向长褶,呈现出强调垂直线的美感。
  在这一时期,随着西方人文主义哲学和审美观的确立,北方日耳曼窄衣文化和罗马文化在融合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强调女性人体曲线的立体造型,服装由过去的二维空间构成向三维空间构成方向发展,这种造型随着西方服装的发展,渐渐成为西方女装的主体造型。欧洲历史上的哥特时期,也是欧洲服装史上窄衣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
  二.哥特式时期之后的立体裁剪的发展
  哥特式时期之后,服装立体裁剪随着高级服装定制过程逐渐得到发展。
  由于定制服装要求合体度高,所以以实际人体为基础进行立体裁剪是必然的。尤其到18世纪前后的洛可可时代, 西方女性流行极为紧身的S形样式,这种服装必须按照穿着者的体型设计,因此需要将衣片假缝之后在穿着者身上反复修正,用针线对服装的长短肥瘦进行调整。并且,按照传统的高级服装制作流程,试穿和调整需要进行多次,且随服装的缝制过程进行。这对服装定制者而言是颇有不便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始制作一些人体模型来替代真人进行试穿补正。后来,人们渐渐发现,在模型上进行复杂结构的服装设计比在平面上裁剪更为直观和简单,由此产生了真正通常意义上的立体裁剪技术。立体裁剪由此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三.将立体裁剪技术进一步推进的玛德莱奴?威奥耐夫人
  立体裁剪技术在西方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20世纪初已经较为完善,这个时期的服装设计师运用立体裁剪技术,创造出许多不朽的作品。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将立体裁剪技术进一步推进的玛德莱奴?威奥耐夫人。
  玛德莱奴?威奥耐夫人最大的贡献就是创造了“斜裁”技术。她直接运用各种质感、各种性能的纤维材料在立体模特上造型,利用面料的斜丝裁出十分柔和的适合女性形体的服装,通过斜裁出现的悬垂衣襞和波浪,凸现出强烈的动律美感。为了符合她的斜裁技法要求,她还率先定制了双幅宽的皱绸。
  威奥耐夫人对面料丝向的重视影响深远,直到现代,立体裁剪技术中面料丝向和斜裁技术仍然是影响立体裁剪造型设计十分关键的因素。
  现代立体裁剪和我国立体裁剪技术现状  立体裁剪发展到现代,单纯用表达面料或表达人体,已经不能够准确概括其特征了。现代立体裁剪,应该是本书开篇说提到的两个核心因素——表达面料和表达人体的结合。
  从西方18世纪产生立体裁剪技术开始,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高级服装的制作过程需要用到立体裁剪技术,现代成衣制作,立体裁剪也是有效而准确地运用面料丝向,同时兼顾人体合体度的裁剪方式。
  随着成衣业的发展,从西方开始,人们采用一种标准尺寸的人体模型来代替某个个人的人体模型来完成某个服装号型的立体裁剪。由于人体模型是立体裁剪不可或缺的工具,不同品种、不同型号和规格的人台就必需品。由此,服装号型制度在西方逐渐发展和健全,这为制作出成功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服装提供了必要保障。由于东方人种与西方的不同,在服装人体模型号型和规格方面根本不可能照搬照抄,只能依照本国人体体型建立起一套符合自己国情的标准。日本在这一方面紧跟西方步伐,服装号型制度建立的较为完善。
  尽管立体裁剪技术在中国传播已经相当广泛了,但是迄今为止,其在服装企业的运用程度还很不够。立体裁剪未能在技术运用层面上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是服装企业对立体裁剪技术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其二,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国尚未建立起一套符合自己国家体型标准的立体裁剪用人台系统。目前国产的立体裁剪专用人台,还停留在对日本人台的仿制阶段,品种、型号和规格都很单一,同时,不同体型、不同松量和不同用途的立体裁剪用人台几乎无处可寻,在加上国产人台在标准、规格、精确度以及相关产品的配套程度存在的问题,使得很多的服装裁剪无法用立体裁剪的方式来完成。
  随着我国服装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国内的服装企业已经显示出对立体裁剪较强的关注度,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立体裁剪技术会逐渐在我国的服装发展道路上施展出自己应有的魅力,而这,也需要你,我,他,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培训中心立体裁剪系列课程学习有感
  单晓明同学原是江西服装学院三年级的学生,他利用学校的三个假期选修了我中心2011年的“立体裁剪系列课程”,收益匪浅;通过“立体裁剪系列课程”的学习,使他真正掌握了在人台上运用坯布展开设计创作的技巧和方法,这不仅为他的毕业设计带来极大帮助,更可喜是在他申报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时,由于他表现出的立体裁剪造型能力而深深打动考官顺利通过了该院严格的入学考试,如愿以偿地成为圣马丁艺术学院的一名新生。  谈到其中的经验,他感慨地回忆道:“这真的是得益于我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培训中心的立体裁剪课程的学习,虽然学习的时间总体加起来只有短短的三十天,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让我体会很多哦,学到的东西恐怕相当于我在大学二年的课程,每天大量的学习与练习使我基本掌握了服装立体造型的方法,在我的手一天天变得灵巧起来的同时,也锻炼和提升了我对服装造型的审视能力和判断能力,我明白要作一名合格的设计师必须从现在开始要稳打稳拿的做好每一天。”  “记得当时我是班里最小的一个,其他学员几乎都是公司在职的版师或是大学老师,他们实力都很强,每天在他们的高水平压力下,自己也会不由自主的让自己做得更专业,更好看,这对我们大学生来讲是很难得的的机会,可以与不同地方的老师和版师交流学习。”  “像我们现在的学生在基本功还不扎实的时候就喜欢玩个性,喜欢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我觉得还是应该在打好基础之后再根据自己所学的去自由发挥,立体裁剪对于我们学生来讲是最有必要学也是最能落实到实处的一部分,我希望这样的课程能逐步走进校园,让每一位真正喜欢服装的学生受益。”  “我个人认为,学校一方面由于学生人多,上课有时都很难看到老师在做什么,当时不清楚也没来得及向老师求教,随着一天天被耽搁下来,这样自己会慢慢觉得没意思;另一方面,学校更多的是教一些基本理论和技法,不会面面俱到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学生、更不能与公司实际情况联系在一起,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所学习的知识无疑就有了种种阻碍;或许有的学生自己很喜欢,每天尝试着做或是为了自己的设计感觉去做,只要出来自己要的形就可以了,这样其实是不太好的,虽然感觉我们也能做出自己要的东西,可是我们可能不知道什么地方也许该哪样做会更好,所以我真的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机会去学习立体裁剪这门课程,我还要特别感谢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培训中心的纪琳老师,他在立体裁剪方面的造诣真的令我折服。”2011.12
面试作品2  作者信息:
  单晓明先生
  单晓明原为江西服装学院三年级的学生,他利用学校的三个假期选修了中心2011年的“立体裁剪系列课程”,收益匪浅;通过“立体裁剪系列课程”的学习,使他真正掌握了在人台上运用坯布展开设计创作的技巧和方法,这不仅为他的毕业设计带来极大帮助,更可喜是在他申报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时,由于他表现出的立体裁剪造型能力而深深打动考官顺利通过了该院严格的入学考试,如愿以偿地成为圣马丁艺术学院的一名新生。
特体裤在板型设计中的技巧 本文转自: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培训中心技术工作委员会博客
  对于特殊体型的服装处理方法很多,也比较灵活,通常使用的方法有直接制图法、基图纸型剪叠法及立体裁剪法三种。对于特殊体型服装的处理方法,也可两种或几种方法同时使用,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以达到更佳效果。下面我们以基图形纸型折叠为例研究一下特殊体型的裤子在板型设计中的处理技巧。
  后倾体体型
  其体型特征是腹部向前挺,臀部相对较平缓,脚跟后倾。着装后出现在裤子上的弊病是裤立裆前短后长,腹部略紧,裤角则前空后贴。处理的方法是(1)将前片横裆线ab剪开,向上拉开工点,使立裆深增加,弥补前裆短的弊病。(2)将后片臀围线c点与d点连线,向下叠合c点,使后翘降低,修正后裆长的弊病(见图一)。与后倾体体型相反的体型是前倾体体型,其着装后出现在裤子上的弊病及处理方法都与后倾体体型相反。只要掌握后倾体体型的处理方法,那前倾体体型的处理方法也就迎刃而解了。
  突臀体体型
  其体型特征是臀部大而外突,腹部平缓正常,侧视腿脚相对缓直,但后长前短。着装后出现在裤子上的弊病是臀部绷紧起绺,后裆缝及后腰下坠,后裆弯处受阻而卡紧起斜绺。处理的方法是(1)将后臀围线a点与横裆线b点连线并剪开,向上拉开a点,使裤子后裆缝变长。(2)连接c点与b点并剪开,向侧缝拉开c点,使侧缝斜度增加,解决了臀部绷紧起绺的弊病(见图二)。与突臀体体型相反的体型是平臀体体型。着装后出现在裤子上拘弊病及处理方法都与突臀体体型相反。
  腹臀突出体体型
  其体型特征是腹、臀及腰下部都显著突出且丰满,腰部中心轴向后倒,但整个下体前后平衡。着装后出现在裤子上的弊病是裤子上裆短,前门襟起斜绺,后裆缝下坠。处理的方法是(1)先将前片臀围线aL剪开,再将bc连线剪开,沿a点向上拉开,加大臀高线以上的部位。(2)将后片臀围线d与e点(横裆线至臀围线下3分之1处)连线剪哥,再将ef连线剪开,沿d点向上拉开加大臀围量(见图三)。
  O型腿又称罗圈腿
  其体型特征是两腿中心线在膝盖部位向外凸,两腿向内偏,下裆内侧呈“O”型。着装后出现在裤子上的弊病是侧缝向上吊起,下裆长并起绺,裤中线向外侧偏移。处理的方法是(1)将前片中裆线ab剪开,沿侧缝a点向下拉开;(2)将后片中裆线cd剪开,沿侧缝c点向下拉开。这样使侧缝线增加,修正了侧缝向上吊起的弊病。
  X型腿又称八字腿
  其体型特征是两腿膝盖部位内并,膝盖以下至脚跟向外撇呈“八”字型。着装后出现在裤子上的弊病是下裆缝向上吊起,侧缝起绺,裤中线向内侧偏移。处理方法是(1)将前片中裆线ab剪开,沿着下裆b点向下拉开;(2)将后片中裆线cd剪开,沿下裆线b点向下拉开,沿着下裆线d点向下拉开。这样裤子的下裆缝加长,修正了下裆缝向下吊的弊病。
  通过上述实例说明了对于特殊体型的服装处理,应顺应体型特征与弥补、缓冲比例相结合的原则,使其达到虽凸而不尖、虽屈而不弯;虽歪而不偏的效果。对特殊体型上衣的处理也是如此,如对突臀体体型的上衣,应采用衣摆较贴臀并在后片作轻微的收腰处理,可达到“腰不陷则臀不突”的目的;对胯骨宽的体型上衣,则采用肋缝不收腰,胯部衣摆较合体的摆缝处理,也能取得缓和腰、胯对比的效果。
60年代风格针织连衣裙的立裁制作过程展示来源: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培训中心技术工作委员会博客
本帖最后由 CFATC专业制版 于
12:02 编辑
[转载]半平面半立体裁剪法
本文转自: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博客
  我在制板时,一般是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选择制板方法。不同的款式有不同的特点,各种制板的方法各有利弊,不能很笼统地说所有的款式都只用一种制板方式,或者说哪一种制板方式好,就把其它的方法抛弃,而完全彻底地用某一种方法,那样会进入误区。永远也不会打出好的样板。制板的目的是要圆满地达到设计效果,使成衣更加完美,而并不要看重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或通过什么样的过程,我认为只要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满意的设计意图就足矣。
  平面裁剪法不论是比例还是原型法,其优点在于能够快速得到样板,制板的全过程比较方便,节省时间,但是必须是要具有很丰富的实际经验,经过多次的修正和调整样板才能逐步趋于完美,达到设计效果。平面裁剪的缺点在于:
  ①不能正确地感受面料对设计效果的影响,如面料纹路变化、下垂程度、光泽变化、弹力程度等。
  ②对于人体的某些部位处理尺度不好掌握。如不同款式要用不同的胸量、前后身的平衡量、肩斜度等等。
  ③对于某些特殊设计造型的款式不能很直观或准确的处理,如:具有多褶裥或非常飘逸、垂荡、随意、自然的款式等等。这些问题平面裁剪时看似很棘手而对于立体裁翦则正是其优势所在。对那些很传统的职业装,许多学习班作为学习的首选课题,许多公司都曾开发、研制,所以对于稍有经验的板师部可以说胸有成竹,有较大把握,为了节省时间都采用平面制板,即使稍有不适,略加修改就可以了。对于那些时装性很强,活折较多,飘逸性很突出的款式和面料特点较为特殊的情况下,平面制板不能一次到位要经过多次或反复修改时,最好选择立体裁剪的方法来处理。在制板过程中有许多可变的不稳定因素。如面料的剪变性、款式活折裥的大小、飘逸程度等、立体裁剪边操作、边观察边塑造、边裁剪的综合手法正是处理这些因素的最佳手段。
  我在制板时一般是采用半平面半立体裁剪的方式进行。当拿到设计效果图后,首先要仔细审图,从款式年龄段的定位、规格尺寸制定,到整体结构的处理、工艺制作方法等等,在自己的脑海里有一个严密而周全的计划,能够确保成衣的成功率后再开始动手操作。许多板师都急于求成,缺少冷静的全盘考虑的习惯,等到样衣出来毛病一大堆时才知道后悔已晚。待考虑成熟后,在坯布上应用原型找出款式的基本结构线,绘出其大概轮廓后裁下来用手针绷缝出坯样,在人体或修正后的人台上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修正、塑造,直到满意为止,然后用面料根据坯样的裁片做出样衣进行确认后,将坯样的裁片拓成最后合适的样板。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
  ①在绘制基本结构时,坯布的直纱必须要与前中、后中的中轴线一致,纬纱必须要与胸围线、腰围线、臂高线一致,这样便于各部位数据的控制,有利于审核样衣、样板、人体的围度尺寸是否在相同的位置,也便于以后的拓板工作。
  ②坯布在使用前必须要进行缩水处理,在制作坯样过程中,尽量减少熨烫次数,因为坯布的可塑性较强,熨烫次数较多会导致其变形,如果进行了明确的归拨处理,必须作好记录,以便后期拓板时注意。
  ③绘制结构图中要有最基本的间架结构线、前后中心线、三围位置线、前后身经过胸点和后肩胛点的纵向切割线、前后身的侧分割线、肩斜线等等。有许多板师将这些线条称之为“服装的骨架”,所以必不可少,有利于在制板的过程中发现偏差,找出弊病的所在,能及时有效地校验、调整。俗语说:“有骨头何愁没有肉”。服装骨架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服装制板、制作的全过程。
  ④在裁坯样时要留有约2cm左右的备放缝,要给后期的调整留有足够的余量。有些人遇到调板时坯样没有余量时,首先想到的是拼接,殊不知面料的剪变性,无接口的面料与断开后再拼接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坯样不能有拼接,否则后期拓板时将失去真实性。
  ⑤绷缝坯样时必须要用手针绷缝,不可贪图省时、方便、快捷而用平缝机替代,我们现在所用的坯布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平缝机的送布牙在送布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坯布的变形、吃纵。
  ⑥在调整坯样时所选的人体必须要注意体型是否正确,人台是否经过修正。否则经过干辛万苫调试的样板不能适应正常的大众体型。
  ⑦最后根据坯样拓样板时要保证样板的真实性,将坯样的每个细节,详细反应在样板上,如纱向、缝份、省道状态、归拨部位及数据、吃纵情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压着桌面向前移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