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什么书可以了解,学习中国各个朝代歌的思想文化发展?

经过元代的关汉卿(《窦娥冤》)王实莆(《西厢记》),明代的汤显祖(《牡丹亭。..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五千年的文明积淀形成了各个朝代、各个民族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资料类别:&&/
所属版本:&&通用
所属地区:&&广东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72 次
资料类型:&&说课稿
上传人:&&cXYc****@qq.com
文档大小:11.12M &&&& 所需点数:2点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2&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其他相关资源
资料ID:1035072
11:37:53下载4次281KB
资料ID:1035071
11:37:52下载3次1.52M
资料ID:1035070
11:37:48下载2次251KB
资料ID:1035069
11:37:47下载3次115KB
网校通请直接输入用户名密码登录。
个人用户请用邮箱登录。
*邮箱地址:
将做为“个人用户”登录本网站时的“用户名”
<font color="#~16个字符,包括字母、数字、特殊符号,区分大小写
*确认密码:
电话号码:
加载中……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原创、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第一时间改正。站内网址搜索
本页最后更新: 12:48:31
【万和:党报党刊也是群众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
网站分类:
网站名称:
网站地址:
站长邮箱:
站长QQ:
收录时间:
报告错误:
万和:党报党刊也是群众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已报错(0)次,打不开请
收录查询:
数据统计:
今日点入:0 总点入:0 总点出:20
网站简介:
万 和(怀集)  目前,正是2015年党报党刊发行工作的关键时期。各级党委政府都将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作为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一个重点工作抓紧抓实,层层抓落实,确保全面完成党报党刊发行任务。之所以出现如此重视党报党刊工作的可喜局面,是因为抓好党报党刊的发行任务,究其实质就是要不折不扣地完成上级下达的政治任务。完成政治任务无可厚非,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党报党刊不但是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的重要载体,而且也是群众学习生活的重要工具。如果能够活学活用党报党刊,普通群众照样可以使自己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更上一层楼,照样可以借助党报党刊提供的营养成长成才。  党报党刊也是群众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党报党刊,承担着弘扬主旋律和在公共事件中正确引导舆论的重任,要传递党和人民的声音,传递社会正能量。群众经常阅读党报党刊,方能在思想政治上与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认清社会形势的发展趋势,激浊扬清。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之后,群众要想了解当前和今后的社会生活形势,党报党刊就是一个重要窗口,还有能比党报党刊更能全面系统展现全会精神更便捷、更准确、更权威的信息源吗?  传递政治方面的信息,党报党刊有着先天优势和权威优势。除此之外,许多党报党刊也能在学习生活工作方面给予群众以科学引导。《人民日报》、《南方日报》分别是中共中央和广东省委的机关报。我的一位挚友是文学爱好者,他特别喜欢两报里面的副刊版的文章。通过从中汲取营养,他从一个投稿不知为何物的乡镇文学爱好者走到如今的辉煌:已先后出版了多部小说集,并在报刊发表文学作品200多篇。笔者也经常深入学习《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的时评文章,目前有60多篇时评文章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为此,笔者多次被评为怀集县十佳教育宣传先进工作者。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普通群众借助党报党刊的平台,完全可以在学习生活工作方面更上一层楼。可以说,党报党刊是他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是他们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而不仅仅是在思想政治宣传方面的指路明灯。
【最新来访网站】
?&?&?&?&?&?&?&?&?&?&?&?&?&?&?&?&?&?&?&?&?&?&?&?&?&
【相关点出网站】
?&?&?&?&?&?&?&?&?&?&?&?&?&?&?&?&?&?&?&?&?&?&?&?&?&
免责声明:888导航以上所有广告内容均为赞助商广告提供,对其经营行为本网站恕不负责。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强烈建议使用 IE5.0 以上浏览器 分辨率leng的BLOG
&我的日志分类
My Article Sort
NEW article
&&学习科学与技术的发展08.02.16(1)
09:29:31 &
一.是什么?
&1.什么是科学?
&&&&科学&这个词,源于中世纪拉丁文&Scientia&,原意为&学问&、&知识&。但科学至今还没有一个为世人公认的定义。甚至有人认为,给科学下定义是无益的,也是不可能的。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尔纳指出:&科学在全部人类历史中确已如此地改变了它的性质,以致无法下一个适合的定义&,&科学不是个能用定义一劳永逸地固定下来的单一体&。
  一般地说,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但并不是任何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都是科学。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达尔文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至于规律,则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不同对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不同领域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哲学也是一门科学,它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
  科学是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在其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有不贩的性质和特点。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的迅猛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规模日益扩大,现代科学已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体系,同时又是一种社会活动,即生产知识的社会活动。这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形式,现已逐步发展为国家规模和跨国规模,使&科学是一种建制&的界说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我们不应把科学理解为仅仅是知识本身,也不能看成是单一的社会活动。前苏联科学拉契科夫认为:&科学是关于现实本质联系的客观真知的动态体系,这些客观真知是由于特殊的社会活动而获得和发展起来的,并且由于其应用而转化为社会的直接实践力量&。科学既是历史发展总过程的产物,又是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巨大动力。
&&&&&& 基本定义&&科学是崇尚真理和真实的人们的,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逼近真理,阶段性地解释和揭示真理的阶段性、发展性、历史性、辩证性、普遍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点,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且是一项成果的绝大部分有利于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尚事业。
科学,应该是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科学就是知识。第二,科学不是一般零散的知识,它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第三,科学是人类和科学家群体、科学共同体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类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活动。第四,在现代社会,科学还是一种建制。第五,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科学 是由人类感知的自然现象,通过观察、抽象、总结形成家教个性论说,再形成有因果系统的宗教共性论说,再通过设置实验环境、证明宗教论说的真假、形成有因果系统的科学个性结论,再形成有因果系统的科学共性结论,进而形成有因果系统的有实验共性结论的可重复验证的学问,这就是科学。
&2.技术(有哪些)
&(1)学习导向技术
&(2)自主学习技术
&(3)团队学习技术
&(4)动力激发技术
&(5)反馈调节技术
&3.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科学 技术,这里指科学和技术,科学首先指对应于自然领域的知识,经扩展、引用至社会、思维等领域。高技术是指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巨大影响的重大技术。
&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一词,包含着科学和技术两个概念,它们虽属于不同的范畴,但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科学与技术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科学是技术的理论指导,技术是科学的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开发研究,得出的新的方法、新材料、新工艺、新品种、新产品等,技术是科学的实际运用,是科学和生产的中介,没有技术,科学对生产就没有实际意义。技术对科学也有巨大的反作用,在技术开发过程中所出现的新的现象和提出新问题,可以扩展科学研究的领域,技术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仪器设备。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机器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马克思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科学技术就其生产和发展过程而言。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由生产决定的;就其内容属性而言,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实践经验和社会意识的结晶,就其实际的功能而言,科学技术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和&直接生产力&。科学与技术总是共同存在于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这是因为两者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科学提供知识,技术提供应用这些知识的手段与方法。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会带来社会的整体性变化。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1)科学与技术的目的、任务不同。首先,科学的目的和任务在于认识和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它侧重回答自然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和&能不能&等问题。技术的目的和任务在于对客观世界的控制、利用和改造,发明世界上尚没有的东西,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它侧重回答社会实践中&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有什么用&等问题。其次,科学活动的目的是逐步建立知识体系,对某种现象作出解释,为一些事件提供一个真实的描述,判断一些状态的性质;而技术活动的目的是为实现人类的愿望提供便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知识得到有益的应用。
  2)科学与技术的社会功能与价值标准不同
  科学具有广泛的社会作用,具有认识、文化、教育和哲学等多方面的价值,但科学一般并不具有明确的、直接的社会目的;技术则不同,具有明确的、具体的社会目的,如技术是直接追求经济的、军事的和社会的利益。因此,对科学进行评价,追求的是正确性和深刻性;对技术进行评价,追求的是先进性、经济性和可行性。科学的作用是教导人类,技术的作用是用现有的知识去为人民服务。科学需要大量的调查研究,思维的典型方式是纵向的,技术则需要结合知识的创造能力,其思维方式是横向的。
  3)科学与技术的成果形式与肯定方式亦不同
  科学活动的成果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例如报告、论文、著作等;技术活动的成果主要表现为物质形态,例如产品、装置、设施及控制软件等。在肯定方式上人们通常把科学上的突破叫做发现,而技术上的创新叫做发明。
  (2)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科学和技术总是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
  科学常常可以启发我们提出新的、以前没有想到过的事物特性,进而导致新技术的产生。新技术常常需要新见解,新研究也常常需要新技术,人们运用技术,发明了越来越多的新仪器和新技艺,进而推动了各方面的科学研究。
  技术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工具,而且还可以激励理论研究动机并提供方向。随着现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兴起,科学与技术越来越趋向一体化。技术与科学的联系就越紧密。许多新兴技术尤其是高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就直接来自现代科学的成就。科学是技术的升华,技术是科学的延伸。科学与技术的内在统一和协调发展已成了当今&大科学&的重要特征。
&相信上帝,太阳绕地球转;相信科学,地球绕太阳转。&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年青人。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年轻人晶莹透明的梦想!
体味科学历程的艰辛
今天我们生活在高度物质文明的社会中,在吃、穿、住、行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享受着现代科技的成果。但我们又对古今科学的发展了解多少?要知道今天的科技之果来得多么坎坷和艰辛,甚至要付出鲜血和生命。今天,我们沿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敞开科学的大门,探幽其中无数智慧的奥秘。在这里,我们全面而又详尽地展示了&四大文明古国&的科学曙光,揭示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科学启蒙,描写了西方中世纪时期科学与宗教的猛烈碰撞,谈论了哥白尼如何敲响&地心说&的丧钟,分析了伽利略和牛顿给近代物理学带来的革命性的变化,表现了蒸汽机时代是如何奏响了第一次技术革命的乐章,反映了19世纪最令人震惊的发明&&电机对第二次技术革命的重要影响;另外,进化论的意义、遗传工程的崭新面貌、信息革命的前景都得到了明确的叙述。
&&& 历史不会死去,它最善于记住两种人:智者与愚者。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伟大科学家的名字永远镌刻在智者之榜。相反,那些在科学面前变得弱智的人,甚至那些企图以假科学冒名顶替客观真理的愚者,都成为历史嘲笑的对象。&以史为镜,知兴衰&,读史可以明智,读科学史是现代人的明智。激发发明创造的冲动如果带着崇高的感情和理性的激情去遥想东西方那一位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科学巨匠,去触摸那一部部充满睿智的科学经典,去体味那一个个精辟的科学定律&&,我们顿时会在胸中升起一股奔腾前行的强烈冲动:踏上科学历程之路!不愿意成为一名&科盲&,不被别人随意嘲讽和愚弄是年轻人基本的价值尊严;在科学之路上感悟人生道理、判断生命走向、提高知识水准,是一件多么令人赏心悦目而又非同寻常的人生大事。可以这样讲,任何一个年轻人只要站在科学之外,必然会在严肃的知识面前低下浅薄的头颅。
在科学的历程中,充满了许多有趣、动人的故事,例如,阿基米德在澡盆里发明了浮力定律。牛顿在一棵大树下乘凉,一颗落下来的苹果使他顿悟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呆呆地注视着被水蒸汽掀起的壶盖,结果发明了蒸汽机&&这些传奇故事诱发了我们对奇妙的科学世界的向往。
在今天这样一个知识信息化的时代,未来时速招引着人类前进的步伐,如果不懂科学技术发展史,简直就无法从事科技创造劳动!从事创造性劳动,必须具有创造性思想。几千年来,我们人类之所以富于发明创造,是因为人类创造性思想的积累,在先天的智力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后天智慧却是呈巨大的增长。因此,我们需要追寻开创者的足迹,重温成功者的道路,在感受前人发明创造过程中,激发自己发明创造的冲动!
培养现代生存能力
我们都知道,近代中国很落后,为什么落后呢?这个问题已经探讨一百年了!事实证明:中国的落后归根结底是思想观念的落后,而这与教育体制及其传统的知识传授方法密切相关!这是一种不幸和悲哀,应当在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身上得到彻底的改变。 中国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是教条主义化,教科书上尽是条理分明、确定无疑的结论,整篇都是概念、定律和公式,导致学生们花了很大的精力去&理解&和记住这些抽象的结论,结果把生动有趣的科学知识变成了&木乃伊&,从而使自己陷入一种积累知识的窘迫状态&&死记硬背、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的泥潭。用这样的知识依葫芦画瓢还可以,对于创新来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因为它阻止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和拓展。
&&&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现代科学呼唤&理解&科学的人才,现代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更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对待科学知识不但要有横向的了解,还要有纵向的理解,突破平面思维的束缚,到多维空间去邀游。在实践中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面广,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才。
我们的愿望是:让年轻人巡礼前人重大的科学发明历程,实实在在地激发起进一步创造发明的欲望和灵感,给这个尚在建设之中的世界带来智慧的光芒!这权且作为我们细心阅读科学文明史的一点体会,以求有助于社会,兑现顾炎武所说的那句名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但愿让科学的智慧之花绽开年轻人的精神家园!
科学技术发展史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 分。今天,当人类豪迈地飞往宇宙空间,当机器人问世,当高清晰度数字化彩电进入日常家 庭生活,当克隆羊多利诞生惊动整个世界,当人们在为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功能而叹为观止的时候,你是否了解化学工程的一个分支学科&&分离科学&&的优异功效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贡献与地位呢?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生物工程被誉为当今三大前沿科学,新材料还被誉为现代文明的支柱之一。这是因为没有花样繁多、品种齐全、功能奇特、高纯度的新材料,所有的高新技术只能是空中楼阁,电脑、机器人、宇宙飞船等都只能是天方夜谭,所以不管怎么样的高新技术,都是要以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进而分离或合成出高纯的材料为基础的。化工分离纯化技术作为科学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人类的各种需求变成现实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现代分离技术已经可以使产品的杂质含量低于十亿分之一,被誉为现代分离能手的溶剂萃取就是现代分离技术中的一种。
&&&&溶剂萃取&作为一个名词,也许很多人不太熟悉,但作为一种实用的分离方法,却早已被人们应用于实践中。溶剂萃取用于无机化合物分离的历史是有案可查的。1842年皮尔哥德(Peligot)首
先发现用二乙醚可以从硝酸溶液中萃取硝酸铀酰。随后人们又在实践中发现了其他一些无机物也能被某些有机物所萃取,并据此初步建立了半经验的液液平衡的定量关系。到19世纪末,能斯特(Nernst)利用热力学基本原理对液液平衡关系进行了进一步阐述,提出了著名的能斯特分配定律,该定律为萃取化学和化工的发展奠定了早期的理论基础。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人们开始将萃取分离技术应用于有机化工和石油化工领域中,如用酯类萃取剂萃取醋酸,用液态二氧化硫作为萃取剂从煤油中去除芳烃。20世纪30年代,人们试图将萃取分离技术应用于稀土元素的分离,但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40年代,原子能工业在战火中诞生,基于生产核燃料的需要,萃取分离技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磷酸三丁酯作为核燃料的萃取剂得到应用后,萃取分离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随后,萃取分离技术在稀土的分离、湿法冶金、无机化工、有机化工、医药、食品、环境等领域不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到现在,萃取分离技术几乎可 以涉及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已成为分离技术中的主要成员之一。因此,只要你认真了
解一下萃取分离技术的辉煌历史,就会被其优异的功能所吸引。
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现代科学技术也在从大科学技术时代向超大科学技术时代转变。这个时代的科技发展既有别于个人主导下的小科技时代,也有别于政府主导下的大科技时代,而是一个以企业科技创新为主体的多元化的科技发展时代,超常规科学技术的发展将逐步取代常规科学技术成为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
在这样一个历史转型时期,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正面临着一次严峻的挑战和一个非常良好的发展机遇。科技发展的超大科技时代必然引起各国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的调整。作为一个关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研究人员,本人愿在此与广大网友就&超大科技&问题及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建设问题与网友进行互动与探讨,以期为国家发展献计献策。
中国现代科学史研究亟待开展&人创造历史,却对自己正在创造的历史茫然无知。&西方哲人的这句名言陈述的好像正是我们面对的现实。100多年来,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史学传统的文明古国,在近代化的大潮中颠簸沉浮,进退失据,至今仍然处于追赶先进的路途上。因此,对于自己的近代史,往往觉得乏善可陈,不堪回首,或不屑一顾,或无暇顾及,或有意回避,甚至刻意编造。近代与古代的强烈对比,尤以科学技术史为特出,加之一段时期极左思潮的泛滥使人们讳言近现代史,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古代科学技术史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主流,近现代科技史则少人问津,在相当程度上仍隐身于历史的重重迷雾之中。&
&&& 近代科学技术自19世纪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一段非同寻常的曲折过程。从19世纪中叶自强运动中开始的&师夷之长技&和&求强求富&,到20世纪初年的&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思潮,从50年代的&向科学进军&,到20世纪末叶的&科教兴国&战略,中国人对科学技术给予了多少希望、梦想和憧憬!15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显著的,但在全人类共同创建的现代科学技术大厦中,中国人的贡献还相当有限,中国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没有完成。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中国应该如何发展科学技术,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实现&科教兴国&的历史重任?面对这样重大的问题,我们不仅要深入了解和借鉴科学技术发达国家的经验,还必须深入研究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及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力求准确地把握科学技术的特性及其发展机制,总结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在致力于解决眼前的科学和技术问题,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时候,却很少系统地探讨和总结我们一二百年来科技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长期以来,我们对如何推进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有利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和文化氛围缺乏应有的认识。结果,我们不仅不易充分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反而可能重复旧的失当的政策和举措。因此,在面临重任和挑战的今天,系统的研究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不但是学术研究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现实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研究中国近现代科技史必须吸收国际研究近现代科技史的丰富成果,需要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深沉的人文关怀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当代的科学技术史已不再局限于描述科学知识的发展和演变(如各种各样的学科史)以及为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树碑立传这样一些传统的历史体裁,而是致力于探索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复杂关系,研究科学与技术特性,从而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增进人类文化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往往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科技政策等密切相关,因而越来越受到许多国家的科学技术史学者的重视。对于前苏联等社会主义体制下的科技发展史的研究探讨,受到了国际科学技术世界的重视,出现了许多重视成果。相比之下,我们的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还很封闭,亟待吸取相关研究的经验。&&&
近三十多年来,科学技术史领域内借鉴哲学、人类学、伦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和理论,科技史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和交叉,形成了科学技术史领域内的多种研究取向和路径,极大地拓展了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范围和视野。科学技术史领域的这种变化,既有其学科发展的内在理路,更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和文化问题在科技史领域的反映。在科学技术主导的当今时代,科学技术与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日趋密切,但是科技发展所引起的诸如生态环境问题和伦理困境等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这促使人们进一步探索科学技术的特性和本质以及科技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史也是其相关学科如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社会学、科技政策研究的基础。因此,科学技术史,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工作,不仅仅是当代科学发展的内部需要,也是以科学技术史为中心的相关学科的基础性工作。
&&&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有其重要历史地位。它的发展从远古时代原始积累,春秋战国奠定基础,两汉、宋元两次高潮,中经魏晋南北朝的充实提高和随唐五代的持续发展,至明万历以后虽比诸同时期的西方已经大为落后,但仍有缓慢进展,也出现了一系列集大成的著作,传统科学思想从高峰走向总结。综观整个发展历程,16世纪以前的中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传统科学思想和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正是我国古代的科技先驱辛勤耕耘、善于观察、长于思索、勇于探究,注重整合、联系实际的产物,闪耀着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辉,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马克思就曾经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杠杆。&而今天众多著名科学家对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珍贵价值的重新肯定,必将使之在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中显示出东方智慧的新的转移与新的实现,这种情况在一些学科已初见端倪。深信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必将在新世纪里对人类文明再次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从漫长历史长河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服务于今天的现实需要,总是值得人们去探究的事情。本文下面将以史实为依据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特征,作些探讨与论述。
(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思想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显示出阶段性高潮的特点我国古代社会从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直至清末,凡4000年,一直绵延不断,既不曾发生过像罗马帝国那样中断无继的历史悲剧,也不曾经历西欧中世纪的黑暗时代。这就使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得以世代相传、连续积累,并在这个基础上走向自己的巅峰。世界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曾把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作为纵线,世纪年代作为横线,制作了一幅科技发展的示意图,它清楚地表明:无论是以前4000年,还是近50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事实上一点没有退步&;而是&一直在稳缓地前进&。他在《中国与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一文中还指出:&我常喜欢用一种相对来说缓缓上升的曲线来说明中国的演变,显然这曲线比欧洲同一时期,譬如说公元二世纪至十五世纪的演变过程的曲线上升得高,有时高得多我国四川大学周仲壁与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周孟璞两位先生在《中国近代科技落后原因初探》一文中也以中国的自然科学大事、西欧的自然科学大事和著名科学家的人数作为纵坐标,世纪年代为横坐标,制作了三条增长曲线,从中国的那条曲线看,同样显示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增长是缓慢而连续的。然而,在4000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两汉(尤其是东汉)与宋元(尤其是北宋)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外因素又都显示出阶段性的高潮。
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全面奠基时期,也是第一次大发展时代,由于新兴封建制度优胜于奴隶制度,其成就不仅赶上而且超过了早期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古希腊。
春秋末期出现了块炼铁渗碳钢,战国时期又出现了白口铁处理技术,这些冶铁技术的发明,是一个突出的标志,正是它大大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在农业方面形成了以精耕细作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农业,战国末年写成的《吕氏春秋》,其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称得上是这种农业科技的论文开端。以都江堰、郑国渠两个大型灌溉工程的兴建为标志,展现出为农服务水利工程设施的空前发展。《考工记》中生产工具、乐器、建筑、交通运输、皮革制造、染色、乐器、玉器等36项专门实用工艺技术的记述,显示了这一时期手工业内部的细密化及其技术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程度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它记载了大量实用力学知识,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工程技术知识的总汇。《墨经》中包含有关于力学、光学、声学、几何学、逻辑学以及对物质结构的猜测等科学成就,它不仅是我国第一部几何光学著作,而且在世界上也是领先的,比欧几里德几何光学要早百余年。同时,它也是古代力学与光学论说的代表作,&力&概念的提出,光直线传播思想的揭示,使这部著作更增添了亮丽的光彩。可以这样说,《考工记》与《墨经》一起作为我国古代经验科学出现的标志,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生产、生活实践中取得的丰富经验进行抽象概括的成果。
在数学、天文学与历法方面都有了广泛的发展与进步。十进位值制和筹算制度不断得到完善,为后世具有中国特色的计算数学体系的形成确定了基础。有关天象观测的记载详尽准确,即使在今天仍不失为天文研究的宝贵历史资料。在地学方面,《山海经》、《禹贡》、《管子、地员》等著作的出现,标志着人们的地理知识已从地理资料的积累,上升到进行某种形式的综合论述与区域对比,以服务于当时的政治、经济需要。医学方面,以《黄帝内经》等著作为代表,以人体器官整体观、阴阳五行论与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以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病因诊断等的研究与实践为重点,兼及针灸、经络、卫生保健等诸多方面,构成了我国特有的医学体系的最初基础,并在临床上显示出杰出的贡献。
我国人民寻求对自然界物质本源的认识,继五行、阴阳说之后,元气说与原子论是两大发展线索,它们的确立都分别肇始于这个时代的荀况与墨翟。
两汉时期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又一高峰期,一方面,由于科技本身经过了春秋战国的长期酝酿、积累和实践,到这时达到了量变足以引起质变的地步;另一方面,则是社会政治上的统一与安定,经济的恢复与持续发展,为科技活动和科技新高潮的到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它呈现出科技人才辈出,科技著作大批问世,科技成果辉煌,科技对生产的渗透与协调日益显著等诸多特点。 《九章算术》以及《周髀算经》的成书显示出以算盘为计算工具的独特数学体系的形成,形数结合,数学算术化是其特征。今天,由于计算机的出现,算术化倾向于现代数学中的作用已日渐显著,中国古代算术的思想与方法和现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正相融合,为此它将重新焕发青春,以崭新的面貌重现,在数学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可以预期的。
历法已确立了我国后代历法体系、规范和基本内容的原始框架,而以张衡为代表对天文仪器的研制和对天象的观察与记录以及论天三家为代表的宇宙论则形成了中国古代天文的固有传统。《汉书、地理志》的出现,开拓了沿革地理研究的新领域。《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秦汉以来药物知识的总结,它为后世本草学奠定了基础;《伤寒杂病论》不仅确立了辩证论治的医疗原则,而且大为充实了中医药体系的内容,更加切合医疗的实际应用。《汜胜之书》可以说是对农业知识的总结。《论衡》、《淮南子》、《淮南万华术》、《周易参同契》、《尔雅》等书中也包含了丰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知识。
在生产技术方面,成为我国古代传统特色的主要技术,像冶铁、纺织机械、农具制造、造纸工艺、漆器工艺、船舶制造等都已出现,并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像赵过的铁脚耧车、杜诗的水排、梯级船闸设计的原理与方法、木结构建筑风格、竖炉冶炼法、实测基础上绘制的地图等等都是突出的成果。造纸术更是汉代一项最重大的发明,也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牛耕的推广与代田法、区田法耕作制度的创新,则在当时条件下起到解放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以王充为代表的元气论与董仲舒为代表的&天人感应&说的对立与斗争,是我国科学思想史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即使后者从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考察也有其值得吸取的精华。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达到高度发展阶段的又一高潮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自两汉而后,经魏晋南北朝的充实和提高,到隋唐五代技术发展,并呈现一股继续高涨的趋势。前者对中国古代科技的贡献,可以刘徽与祖冲之的数学、裴秀与郦道元的地学、贾思勰的农学、王叔和、皇甫谧与陶宏景等的医药学、葛洪的化学等为标志;后者主要有李淳风、一行等的天文学、李淳风与王孝通的数学,孙思邈的医药学以及柳宗元、刘禹锡等人的天人论与宇宙观等。这种趋势困宋元时期经济发展、文化昌盛、理学形成、战争和其他需要而得到强化。统治阶级为满足自身、政权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多方面需要,通过完善教育体系,举行多元化考试,奖励发明创造和培养扶植科技人才等措施,助长、推动和促进了科技的发展,而安定与富裕的社会环境和发达的出版业则又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求索物理,格物致知,怀疑、探索、创新的学风催促知识分子中具有务实思想的人考察和研究自然事物以及如何使之有利于国计民生。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国外的文化交流,也加速着科技的发展。这一切使宋元时期成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代,不论天文、地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均有突出成就。
作为世界古代文明标志的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三大发明的出现或大规模使用均始于北宋,以沈括、苏颂、郭守敬、李冶、秦九韵、杨辉、朱世杰、赵友钦、毕升、陈@①、王祯、李杲、李诫、曾公亮等为代表的科技名家辈出,硕果累累,以《梦溪笔谈》、《营造法式》、《四元玉鉴》、《武经总要》、《王祯农书》、陈@①农书》、《革象新书》等为代表的科技著作纷纷面世,正是诸多尊敬的科技前辈先后在各方面的努力,不断将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以宋元秦九韶、李冶、杨辉、朱世杰数学四大家为代表,使宋元数学在中国古代以筹算为主要计算工具的传统数学的发展达到登峰造极的阶段。大规模的恒星观测,各种天文观测仪器的研制成功把我国古代天文学推向它的发展高峰。沈括在磁学方面的成就在当时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学派和相应的医学流派使中国医药学得到全面发展。以陈@①《农书》与王祯《农书》为代表,先后总结了宋元时期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后者所附录的&农器图谱&展示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器具方面的重要成就,成为后世记述农具图书的范本,反映了当时农学的高度发展。宋代动植物志、谱录的大量出现并形成出书高潮,和宋景《欧希范五脏图》、杨介《存真图》所显示的解剖学上的发展,应该说这时的生物学也是成就不小的。在这一时期,地学方面的成就也很突出,元代朱思本的《舆地图》不仅总结了唐宋以来的地理学成就,还根据实地调查,在制图方面取得成绩,其精确度已达至较高水平,成为明清时期我国舆图的范本。杜绾著《云林石谱》的出现,反映了矿物学在宋代已较前有了很大进展。在这些学科发展的同时,诸如水利、冶金、印刷、瓷器、机械制造、建筑、纺织、交通工具、兵器等方面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以张载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的气一元论自然观和以沈括为代表&验迹原理&和科学方法与朱熹的&格物致知&的科学方法,无疑是哲学和科学发展到北宋时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对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当然,朱熹的理一元论的自然观对当时科技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明清时期虽相对于前发展势头明显下降,但这一阶段问世的一些著作,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朱载育的《乐律全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与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都分别显示其集医药、乐律、农业和地学大成的特点。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科学技术著作,不仅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颗明珠,也是世界科技史上光彩夺目的瑰宝。王夫之、王廷相、戴震的元气本体论使张载的自然观更臻完善和具体化。明末清初中西科学成就交融与会通的起步以及清代传统科技仍然缓慢推进也是清晰可见的。
(二)经验性、描述性、实用性与本土化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特点是在封建社会初创的秦汉时期形成的,从建立与巩固新的封建秩序出发,要求科学技术直接为发展生产服务就成为必然的事,因此它更多地具有实用性的色彩。秦统一我国后,出现了&焚书坑儒&事件,&所不去者,医药、卜巫、种树之类&,意思是那些有实用价值的书要保留,也就是说科技的实用性还是受到重视的。汉承秦制,这部分科技遗产当然会被继承。科技的实用性被固定了下来,但有所不同的是,与此同时,把秦始皇打击的儒家树立为统治思想,西汉作为整理已有科技知识的重视时期,像医药、天文历法、数学与农学四大传统科技或者在此时成书,或者在原有基础扩充,都是在儒家思想指导下,以实用性为特色的重要成果。由于封建社会绵延2000多年,中国科技在秦汉时期形成的这种特色,也就被进一步固定化,几乎成为一种前后继承的固有模式。
  这种特色,不仅在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学等自然科学各分支中表现出来,在工程技术、农学、医药学等方面更突出地显示出来。譬如,就我国古代的物理学而言,力学知识是与农耕技术、都邑建筑、铁制工具、各种原动力和简单机械的应用、水利工程、船舶制造、材料选配等紧密相连的;声学知识是与乐器制造、音乐娱乐活动、礼乐制度的推进、特殊需要建筑的建造以及军事活动等紧密相关;热学与物性学知识则与冶炼业和炼丹术、火药、火箭的研制,气象、气候的观测以及日常生活等相联系,电学与磁学知识则与雷电现象的观察、防避,冶铁业的发展,地形测量,航海事业,军事,医学以及日常生活等紧密相关,光学知识则与古镜研制、照相、火的利用、自然现象的观察、对天然晶体的考察等息息相连。当然在中国古代物理学发展历史中也有单纯是为了寻求物理规律的揭示而进行研究工作的,如元赵友钦之于几何光学,但那毕竟是少数对于已形成体系的天文学、数学,其实用性特点也不例外,例如天文学就是围绕&颁历授时&等维护皇权的实用目的而展开研究的。由于主要致力于制订历法和异常天象的观测,在历法及天象记录两方面虽有不足之外,但成就却是明显的。数学的发展是与急需回答的各种测量与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它往往侧重于计算出具体数字,显示出很强的程序性。
同时,由于在延续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是社会生产的基础与主体,它对科学技术能提供的经验往往是片断而零星的,不可能有其系统性,这样,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科学抽象当然多数也就只能是经验性的;同时在这样的社会生产条件下,为科学实验与观测所提供的仪器设备,总的讲也必然是既有限又简陋的,这就使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测受到限制,对其本质的揭示只能停留在描述阶段,或者在理论上给予某些定性的说明,或者作出些天才的猜测。而这种情况,与着眼于实用要求,特别关注工艺技巧与可操作性是密切相关的。当然,我国古代的有些学科,像医学、数学、农学、天文学也有其独特体系,中医、中药学以阴阳五行说为主导,包含八纲辩证、六经分证、经络腑脏、治则治法、药方配伍、预防预后等在内的一系列理论成果;数学形数结合,数学算术化的特征与刘徽《〈九章算术〉注》等代表性著作所表现出的严密细致的推理论证;以及农学中天、地、人三者统一并强调人的作用的基本理论;天文学中的盖天、浑天与宣夜说的宇宙理论都是例证。然而,就科学技术的总体而言,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与社会条件的制约,仍然只能说是停留在定性描述为主的经验科学阶段。
(三)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学科更多地得到发展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又一特征由于我国古代的封建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国家又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因此,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学科,如天文学、农学、地学、医学等在中国古代都得到较大的发展。譬如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历法方面所显示的特色体系与连续不断发展的情况,那是很突出的。从社会需要考察,先秦以来,一直强调以农为本,编造历法,授民以时正是历代王朝必须从事并给以极大关注的重大事项。又如作为地学分支之一的气象学,远在3000多年前,在我国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天气实况的记录,《卜辞》里还表达出人们已有预知天气状况的要求,这些都是和当时农业生产的需要相适应的。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有关气象的知识不断积累和丰富,取得很大的成就。利用物候知识安排生产,以不误农时,促使物候历在我国出现较早,以记载各月物候和农业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夏小正》就是一部最早出现于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物候历。水利工程与水文知识的发展同样与农业灌溉、防止水患侵袭、保障皇粮军粮运输等需求紧密相连,正因为这样,都江堰、郑国渠、龙首渠、黄河大堤、海塘等我国古代水利工程都是闻名世界的杰作,它们都集中反映出在我国古代对水利工程与水文知识的掌握水平已经相当高了。据不完全统计,现存中医药文献近8000种,其中以临床医学占绝大多数。它记载了几千年来所积累的医药科学知识和医疗实践经验,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内容十分丰富,形成自己独有的体系,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除了适应皇族追求长生不老的需求以外,应当讲也是与保护农业生产劳动力息息相关的。
再就农业本身而言,自古以来,我国的农业就很发达,悠久的农业历史,使农学和农业技术知识得到了丰富的积累,传到现在最早的农学论著,距今至少已有2000多年。据不完全统计,2000多年来,我国的古代农书,包括现存和业已散失的,总共有376种,其中综合性农书,一般以作物栽培、圃艺畜牧和蚕桑为基本内容,而又以大田生产为主。也有包括水产以及农具、水利、救荒、农产加工等内容的。专业农书,则包括天时、耕作专著,各种专谱,蚕桑专书、兽医书籍,野菜专著、治蝗书等,内容十分丰富。与这些学科不同,一些与手工业生产关系密切的学科,像力学、物理学等都不像与农业关系密切的一些学科那样发达,也不成体系。
(四)有机宇宙观、元气论是指导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思想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这样的看法:&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与此相应,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的哲学。&他认为西方机械论是把世界看作一台机器,而中国哲学则把宇宙看作是一个有机体。物理学家普里高津在阅读了李约瑟的著作以后,也写道:&正如李约瑟在论述中国科学和文明的基本著作中经常强调的,经典的西方科学和中国的自然观长期以来是格格不入的,西方科学家向来是强调实体(如原子、分子、基本粒子、生物分子等),而中国的自然观则以关系为基础,因而是以关于物理世界的更为&有组织的&观点为基础&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着重研究整体性和自发性,研究协调和协和。这就是说,在他看来,整体、和谐的思想,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立足从整体来把握事物及其规律,强调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特点。自发的自组织的观点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中心思想,基于人类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强调了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联系,等等。
再综观历史史实,&有机&的说法在中国的古籍论述中,不仅发祥甚早,而且包含着诸多内涵的概括,这种观念的在中国古代出现,诚如许多人所指出的,是源于中国长期农业社会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而对它作出较为完整的表述,并在后代留下深刻影响的,则出自《易经》这部书籍。也有很多思想来自《黄帝内经》等医学典籍中。综合前人的论述,大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有机&宇宙观在思维方式上的特征:
1.&天人合一&观。这是一种以直觉和朴素的方式,表现人与自然沟通、智慧动物与养育环境的融合,以及自然界与人类之间共存共荣的思想。它的主旨在于强调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联,不可分割。也是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即秩序与人事条理)的相通、相类和统一。天人合一的核心,乃在追索天与人的相通之处,以求天人之间的协调与和谐,尽管在中国古代哲学的各个流派之中,对&天&的理解有所不同,有的只从物质世界意义上去理解它,而有的则赋予其道德伦理等精神上的意义,也有的甚至将他人格化,使之成为&上帝&的代名词,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对立、势不两立。汉代出现的&天人感应&的说法,以人的行为能力、形体结构及内在的性质等诸多方面与天加以比附,带有神秘主义色彩,但他所蕴含的自然与人统一的思想内核依然清晰可见。
2.&整体相关&观。整体思维传统在我国古代发祥甚早,其源头可追溯至原始社会。到《易经》成书时,整体地观察世界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易经》中整体观念在全书中多有体现,它还特别体现在卦象和六十四卦的编排上。《易传》发展了《易经》的整体思维,它以文字的形式在多种篇章中作出系统而明确的表述。如八卦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并指出这八种自然事物构成宇宙整体。还将此与人体作出比类,说&乾为首,坤为腹,寒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总为口&。显然首、腹、足、股、耳、目、手、口,构成人身的整体。另外,它还以八卦构成其它的结构系统,这些都体现出作者已从常识经验出发,逐渐加深思辨成分,使之成为一种观察与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与重要方式。
  3.运动变化观。中国哲学中的运动变化观念表达得最好的,仍推《易经》。经名的&易&字即为变化之意。《说文》对此字作象形的解说,谓其字是指晰蜴、蜓和审宫四脚蛇一类的动物,它们都以善变出名,故可以其义释&易&。它点出了该书的中心意旨便是&变&、是&动&。《易传》中对此宗旨作出进一步说明,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注:《易传&系辞上》。)意思是说,圣人是以认识到天下的运动变化及其融会贯通而发现一切事物的共同规律的,易学家有时亦称&道&。将运动变动的观念与整体相关思想相结合,人们意识到为了全面深入认识事物,必须把握事物运行的轨迹,也就是要把事物在变化运动过程中各阶段的情况综合起来加以考察,而不能仅仅观察变化过程中的个别阶段或少数环节。而且事实上,在我国古代不仅比较早地发展了辩证逻辑,也比较早地发展了气一元论为基础的辩证自然观,认为气分阴阳,阴阳的对立统一就是道,也就是自然界变化发展的规律。继五行、阴阳说之后,从伯阳文、荀况,中经汉代的王充,唐代的柳宗元、刘禹锡,到北宋的张载以及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众多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都主张这种学说,成为传统科学思想的主流,而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中的天文、历法、音律、农学、医学乃至物理学、化学等等,也都无一不是建立在这种气一元论思想的指导之下的。也可以说,在这些学科中贯穿了有机宇宙观和元气论的哲学的指导。以统一的与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自然界,把它视为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各部分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在各门自然科学中最典型的事例就是中医学。中医学正如前文已经多次谈到的,它是我国发展得很系统的一门学科。其理论体系可以说正是在&有机&宇宙观与元气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以《黄帝内经》为代表,认为人体各个器官(《内经》中称脏器)可按功能特性划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三大类,并按它们功能活动联系的规律,分别构成以五脏为主体的五个功能系统。然后由经、脉、气、血的沟通,实现脏腑间的内在联系,这就是生命活动的整体。也就是说人体的各个器官各有不同的结构与功能,它们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构成了一个动态的有机整体。中医认为人体某部分病变影响全身或其他器官,而全身的状况又能影响局部的病变,因此在治疗上,不单治有病的局部,甚至不直接治有病的局部,而从治其他部位入手。它还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统一的,人体与外界环境有相互感应的关系。把人体置于一定的外界环境之中来考察、研究,凡疾病防治的分析都把受治对象所处的四时气候、地方水土、患者的生活习惯、性情好恶、体质强弱和年龄、职业、性别等情况结合起来考虑。并认为在疾病的治疗中对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内在机理,人体正气与病邪相对抗消长形势的病理都应作过细的考察,也就是说,中医学是以运动变化来对待疾病的治疗的。《内经》应用阴阳五行学说,从理论上,具体阐述了中医对生理、病理、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诊断与治疗等基本问题的看法,以构建其学说的体系。譬如它以阴阳对立统一、消长变化的矛盾发展的认识,指出人要保持健康不生病,就必须&和于阴阳,调和四时&,强调人要积极&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并且把它作为处理各种医学问题的纲领。应用五行的生、克、乘、侮等学说,则在一定程度对肌体各脏腑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既相生又相克的关系作了说明。而脏腑与经络学说,前者是对血液循环概念的早期描述,后者则通过对人体运行气血道路的阐述,把人体连结成一个表里上下、脏腑器官相互联系沟通的统一整体。又如金代李杲以《内经》理论为基础,结合实践,形成其独创的见解,认为&元气&是人生之本,元气充足与否决定了人体的健康与疾病,而脾胃则是元气之源。这种认识对后世中医学颇具影响。再以物理学为例,虽然它是与手工业有更多联系的学科,可是元气论也不仅使它对物质本源的研究取得一定成就,而且对一些物理现象的阐释也产生过积极意义,诸如静电、静磁现象,热的传导与辐射,声的传播机制等等都是。至于张载、王夫之的元气说里,关于&气&和&形&的总和是不生不灭的认识,应当讲是蕴含着物质不灭、甚至能量不灭的思想萌芽的。
对照中国古代与西方在指导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同的自然观、方法论,并由此所形成的不同的科学体系结构;再审视今天自然科学的发展,一方面在不断分化,向微观、纵深推进;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近一、二十年又不断地向着宏观、交叉、复合、综合、集成的方向发展,而且综合似乎比分化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比如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空间与宇宙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认知科学、脑科学、行为科学等等,都在向着综合化、整体化的方向发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也不断加强。这种情况更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有机宇宙观、辩证逻辑与原子论、形式逻辑相结合的迫切必要性。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院士在这方面为大家作出了榜样。他把我国古代算术思想与方法和现代计算机理论与技术以及现代数学结合起来,建立了数学机械化的新分支,并且预言,我国古代算术思想与方法&必将因此而重新焕发出青春,在未来的数学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五)官办为主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的另一特点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事业大多为官办,相当多的著名科学家同时又是官吏臣僚,这从一些历史史实里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科学史家也从史料的分析研究中得出同样的结论。
综察史实,几千年来,天象记录、历法编制都是连续不断,代代相传,和它相关的大型天文仪器的研制,大规模的天体测量,水利工程的兴建与治水理论的探讨,地理志的编纂,一些大型药典的修撰等方面都是在&士&的积极参与下由统治者组织庞大人力、物力来完成的,八世纪早期,在僧一行与皇家天文学家南宫说指导下进行的子午线的测量就是一个很具代表性的例子,这次测量的范围南到交州、北至铁勒,至少有2000多公里长。另外,技术的绝大多数精华也都掌握在官办企业及其人员手中,从丝绸、官窑瓷器、盐业、炼铁、大型船舶的建造、从万里长城直到皇宫寝殿的修筑等方面,我们都可以察见其端倪。《考工记》、《武备志》、《营造法式》等技术著作也都是在官办情况下编纂完成,更足以窥其底蕴。对各门科学技术有重要贡献的著名科学家或技术专家多数人又均出身于官僚世家,而本人也都是现任的高官,我统计了从先秦至明清期间的74位,其中69%是这样的社会背景与个人经历,而且不论数学、天文、医学、农学乃至理性、生物、地理都有这样的情况。
著名科学史学李约瑟在《中国与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一文中指出:&我们觉得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应用方面,科学都相对具有&官办&性质&。他举例说:天文学家&只不过是皇帝的文职公仆而已&。并且还分析说:&而文化更低、更下一层的技师和工匠也无疑同样具有这种官僚性质。其部分原因,几乎各个朝代的作坊为国家所有。另一个原因是不少在某些朝代,如西汉盐业及炼铁业等大多数具有先进技术的行业都为国家所有。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明显的现象,一些技师是追随某个显赫官员个人的食客。&
我们进一步分析官办科技的原因,可以这样来看:当封建社会处于上升时期,或经历调整社会关系阶段,统治阶级的施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在历史上或多或少起着进步作用的时候,依附于统治阶级的&士&必然为其所用。统治阶级为了治国安民,巩固其统治,也为了满足他们本身骄奢极欲的生活和寻求上天保佑、长生不死的梦想,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关心生产的发展和天时地利的情势,追求好的保健、医疗手段与观赏玩乐、享受生活的物质条件,而这样也就不得不求助于科学技术的力量,必须组织一批&士&为实现其目的服务,而传统一经形成,在封建社会往往就会很自然地沿袭下去,从而形成我国古代科技官办为主的特征。上述情况与西方同时期相比,更可见其差异。
由于中世纪的欧洲,教育文化全由教会把持,知识分子概为神职人员,数量甚少,受教育面也有局限。在希腊城邦里出现的科学家,是一些摆脱了社会环境的公民,也就是说他们的科学成就往往是由个人进行着,多数与生产没有什么密切关系,更很少由政府来发挥科学技术工作的组织作用。文艺复兴以后的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在17世纪,一些学会、学院的建立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起促进作用的,科学家的社会背景与个人经历也有不少变动;18世纪又有了发展,一批科学中心十分活跃;到19世纪,随着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有了更快的进步,科学团体与大学发挥了更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科学技术由官办的比例仍然是比较小的。
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在科技活动中的这种差异实际上在今天早已缩小,虽然因国情不同,在组织科技活动的方式上会有些区别,但国家、集体、个人相结合,视不同内容、性质而以不同组织形式进行这应当是一致的。&
三.为什么?
1.为什么提出这个研究课题
&&& 当前需要一门课--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学习的知识.方法.技术,更主要的是通过在全新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模式中的学习实践与体验,使每个同学真正理解信息时代学习所发生的深刻变革,更新自身的学习观念,学会运用科学的学习观念指导自身的学习与发展,总结和反思自己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经验与习惯,了解自己的学习类型.特点与个性,发挥自身的学习优势,克服学习障碍,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理解和确立信息时代学习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在学习技术上要掌握&学习目标导向技术&&自主学习技术&&团队学习技术&&激发和强化学习动力技术&&学习评价与反馈调节技术&和统领这五项学习技术的思维方式&系统思考&,使每个同学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得到较大提高。这样的学习的能力显然是在信息社会中的基本生存能力。
&2.为什么要学这门课?
(1)学习能力是人类的基本生存能力,大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不仅决定着现实的学业成就,而且是决定今后事业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也是第一个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论是小学生是大学生,从早到晚几乎都在忙着学习。然而,从小学到大学的众多课程中,却没有一门课程是专门教授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具体指导和帮助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学习障碍和挫折时,不仅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反而经常要受到不应有的岐视和打击,这样的学生往往都成为现行教育体系中的失败者,在教育的不同阶段被淘汰。很多即使已经考上大学的学生,也往往只会应付考试而不会学习,结果在自主化较强大的大学学习生活中显得十分被动。这种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学生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将会遇到更严峻的挑战和更大的压力。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社会对个体学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这一著名的报告中指出,&未来的文盲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在当今世界中,个体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一项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因此,在大学生中开设&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系统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在信息时代的学习能力,不仅十分重要,而且非常迫切。
(2)对学习的研究是当今世界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探索,有关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应该成为高校各专业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人类的学习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近30年来,对学习的研究成为多学科共同关注、联合攻关的热门领域,并已取得大量重要的成就。遗憾的是,很多成就尚未引入到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来,成为影响高校教育质量的一个深层原因。作为一名大学生,只会考试是远远不够的,仅凭个体狭隘的学习经验,也不可能成为一个高效率的学习者,只有善于自身的学习,才能真正成为一名聪明的、紧跟时代步伐前进的优秀学习者。显然,有关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应该是高校各专业学生都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信息时代人类的学习方式正面临性变革,高校师生应成为推动这场变革的前沿探索者和受益者。
21世纪是人类又一部千年史册的开端。在这一时代的转折点上,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出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来临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并导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个性化,这对高校师生既是严峻挑战,又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大学校园网已经普遍建立,如何使高校师生尽快适应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环境,是我国大学课程与改革必须着重研究和思考的重大课题。要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仅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更重要的是必须更新广大师生的学习观念与教学模式,培养大多媒体和和网络环境中高效学习的方法与能力,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大趋势。然而,在当前我国高校中,许多都是和学生都还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这就迫切需要在大学开设一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尤其是提高大学生在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中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教育类公共课程(而不是仅仅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能的技术类公共课程),这不仅是当前我国高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而且是世界高等教育课程结构体系改革发展前沿课题,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建设。信息化、网络化的生存环境对个体的学习能力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同时也为培养和考察个体学习能力创造了很多新的条件,高校的老师和学生应该成为信息时代新学习模式的前沿探索者和受益者。
本课和的开设,正是适应这种时代要求而进行的一次高校课程改革探索。
(1)教学目标模式的特色与创新
学习目标层次化、阶段化、个性化、可视化,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学习目标导向技术&。
目前高校各门学科只有教学目标,缺少学生学习与发展目标,而且教学目标都是由学校或教师制定的,要求整齐化一,这栏的目标导向很难适应不同类型大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本课程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不同层次与不同阶段的具体学习目标,包括三个层次的学习目标,即课程学习目标、小组学习与研究目标、个人学习与发展目标,并将总目标分解为不同时间完成的阶段性目标,这样就使学习的目标具体化、个性化,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因为学习目标不仅是学习的导向,更是促进学习的动力,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个性化学习目标的制定与评价过程中来,才能充分发挥学习目标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在此基础上,制定每阶段的学习研究计划。
以往教学目标都是用文字表述的,学生理解时比较抽象。在教改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运用了让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中创建多媒体学习主页的教学与评价模式,前一届学生的学习成果(尤其是个人、课题组和年级的学习主页)可以成为向后一届学生讲述教学目标的学习材料,我们把这种做法称为&学习目标可视化&并要求后一届学生必须在学习中尽快超越前一届学生所达到的学习目标,这样做不仅使教学目标变得具体、生动、亲切,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觉自主地追求和确立更高的、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在学生中倡导和创造出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我们深感到,这是在教学目标中体现创造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
我们将以上观念和做法总结成&学习目标导向技术&,并开发出相应的工具和安例,使每个学生能够较快掌握和运用。
(2)课程与教材模式的特色与创新
创造多媒体和网络的学习环境,用资源库代替教材、教参,并且由师生共同编写和创建本课程的教材和资源库,形成基于网络资源的课程与教材新观念。
我们认为:跨时空、大信息量、交互性和个性化,应该是高校信息化教学环境中课和新模式的主要特色;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是课程新模式的主要优势;个性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模式则是课程新模式探索和建设中的难点;而能否尽快培养出一批能够理解和适应网络化,并能参于网络文化创造的优秀师生队伍,则是高校课程新模式探索成败的关键。
因此,本课程不仅有传统文字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而且有光盘和网络课和及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其中不仅包含了历届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所创造和积累的大量丰富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和经验,更包含了本届正在学习的学生(身处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每周甚至每天学习本课程时所遇到的问题、因惑和最新学习体验与成果。总之,这是信息时代所特有的数字化课程新时空、新天地。
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自学,本课程文字教材设计了&学习科学知识导学图&和&学习技术导学图&,以整体化、结构化、可视化的形式系统地展示了全书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在开始学习之前就能对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同时在各单元&学习目标&之后,还提供了该单元的&知识导学图&,概括展现了该单元要学习的主要概念和理论,使学生在开始学习之前,能对本单元所学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和把握,有助于制定单元学习计划,克服学习的盲目性;此外,通过&知识导学图&,学生可以了解所学局部内容在本单元整体中所处的位置及其与相邻概、知识的内在联系;在每单元学习结束时,指导和帮助学生方便地复习、概括、总结所学内容,尤其是加强从整体上对知识结构的理解和把握,促进知识的内化。在每单元结束时还说明了该单元所需掌握的主要学习技能。
同每单元的&知识导学图&相配合,我们在光盘和网络资源库中还用动态的、可扩展有&脑图&软件工具,专门设计了更为详尽的&知识导学图&供学习者参考和查阅。
(3)教学模式的特色与创新
&放飞学习者&!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和研究性、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以往高校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本课程所探索的新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教师灌输知识、学生死记硬背的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能看懂的内容教师不再讲,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研究性、创造性学习,将教师的教案发给各专题研究小组,让学生们能在研究性学习中充实与修改教师的教案,并创建和完善教学资源库,初步形成一整套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团队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大大压缩了教师讲授时间(大部分时间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与团队协同学习以及各种形式的研讨与交流)。
在信息时代新学习与教学模式的探索中,我们感到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问题在于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团队学习的能力与习惯。现在多数学生长期以来在以老师传授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养成了过分依赖都是的坏习惯,许多学生不仅不会自主学习,而且懒得自主学习,尤其不会与同学之间协作、交流、共享。教师则抱有各种顾虑,不敢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如何打破这种惯性和惰性?经过反复尝试,我们提出了&放飞学习者&的口号,想尽一切办法激励及到迫使学生自主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创造出自学、自识、自理、自检、自奖,以及共组学习团队、共闯学习难关、共建学习资源、共享学习成果等一整套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与团队学习的能力。我们特别注重帮助每个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不仅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学习的理论与方法,而且要求他们总结和反思自己从小到大的学习经验与学习习惯,了解和研究自己的学习个性,掌握和运用当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各种新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技能,纠正和改变各种不良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并自觉将此课程中所获得的新的学习观念、方法与技能迁移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
(4)课程评价与管理模式的特色与创新
运用多元智能评价理念和信息技术评价方式,创建多媒体化、网络化、数据库化和个性化的过程评价与成就评价模式。
在以都是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学习与教学分离,学生和都是都将评价与考试等同起来,误认为评价只是都是的事,学生只是被评价者,只能被动、消极地接受教师的评判。而且考试的内容主要是知识点,学生就会考试的方法主要是死亡硬背。这种评价理念和考试模式不仅不符合科学的学习理念,而且是同世界高校考试改革发展的大趋势是背道而驰的。
本课程将评价学习内在地统一起来,将评价作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评价能力看做是学习能力的关键环节,将评价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学习的全过程之中。获取知识的过程、经验、方法、能力、情感态度,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习效果。同时,我们要求每个学习者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评价手段和工具,创建个人、小组、班级的网络化学习主页(包括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学年论文和网络资源库),创建多媒体化、网络化、数据库化和个性化的过程评价与成就评价模式。
(5)学习技术概念的创新和学习技术培训体系新模式的探索
在数字化生存环境中修炼五项学习技术及作为其方法论基础的&系统思考技术&。
技术是工具、手段,是从理论向实践化的桥梁。在人类复杂的学习系统中,这样的桥梁显然也是不可缺少的。
在大学生中开设&学习论&课程时,开始我们主要讲授和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理论与学习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觉得学习理论过于抽象,学习方法又过于琐碎,二者都不容易掌握。经过长其实践探索我们逐渐认识到,这里的问题恰恰在于缺乏学习理论与方法之间的中间环节&&学习技术。
学习不仅需要理论和方法,而且需要介于理论和方法之间的技术。学习技术既是学习理论的具体化和操作化,又是具体学习方法的综合与规范化。学习技术不是孤立的学习方法,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一整套学习方法体系。
学习技术不仅需要发明,更需要整体的技术创新。通过借鉴当代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对吉所创立的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术,并经过在大学生学习论课堂中多年的反复实践探索,我们逐步总结出适合我国当代大学生运用的五项学习技术,具体包括&学习目标导向技术&、&自主学习技术&、&团队学习技术&、&激发与强化学习动力技术&、&学习评价与反馈调节技术&(分别简称为&目标导向技术&、&自主学习技术&、&团队学习技术&、&动才激发技术&、&反馈调节技术&),而统领并贯穿在这五项学习技术中的思维方式或方法论则是&系统思考技术&。系统思考不属于具体的学习技术,可称之为指导学习技术的&思维技术&。这五项学习技术及其方法论基础都不是硬技术,而属于软技术(当然离不开相应的硬技术支撑)。硬确切地说,是帮助我国大学生在竞争激烈、充满压力和挑战的大学生活中,如何科学地思维和更有效地学习和健康发展的软技术。
五项学习技术及其方法论基础是密切联系,我们可以将其同在天空中高速穿行的飞机做一番类比:
&目标导向技术&相当于飞机的机头和导航系统;&自主学习技术&与&团队学习技术&相当于飞机的两翼,也是飞机的主体;&动力激发技术&是飞机的螺旋桨和发动机,是飞机的动力系统;&反馈调节技术&是飞机的方向舵和尾翼,对飞机的飞行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而统领五项学习技术的&系统思考技术&则相当于飞机的神经中枢和信息系统,贯穿、渗透于飞机的各部分之中,对飞机的飞行起着整体驾驭作用。
人类的学习活动,是比飞机飞行更难驾驭的复杂社会系统,不仅需要有理论、方法,而应该总结出一整套高效学习的技术,有这一套切实可行的技术,经过修炼,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大学生个体和团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
这五项学习技术目前还处于初创和逐步完善阶段,将其贯穿在本门课程各单元的学习过程之中,希望能对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有所帮助,更希望通过大量个体与团队学习的实践,总结出修炼学习技术的具体方法和大量成功案例,依靠广大师生的智慧,使其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使中国学习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走到世界前列。
四.怎么学?
1.怎么教这门课?
&&& 要教好这门课教师先要喜欢这门课,如果教师本身都对这门课不感兴趣、不关注、上课的时候无精打采,那么学生对这门课不感兴趣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上课时教师要有饱满的热情,这是成为合格通用技术教师的基础条件。现在有很多的通用技术老师并不是专科出身,&半路出家&的甚多,有些不免是不情愿的,所以上课缺乏热情也在所难免,这就要求教师本身调整心态,在教学过程中慢慢的喜欢上这门课。
&&& 教师要有渊博的通用技术理论,正如人所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装满一桶水&。看过教材以后大家会觉得通用技术这门课涉及的内容、范围很广:有些是当今科技前沿的东西;有些涉及地理、政治、经济学、甚至是法律的知识。很多知识教师自己也不是很了解,这就需要教师花比较多的时间去查阅相关信息资料,只有自己心中有数,才能从容的、充满自信的走进课堂。一个知识渊博的教师是会被学生接受喜爱的,老师通过自己丰富的知识引导、吸引学生,使师生的教与学融会贯通,协同和谐。这点我觉得可以大家建立一个QQ群,进行资源共享,交流一些信息,这样可以减少重复工作,节约时间。
&&&&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艺术来源于生活,而设计来源于平时碰到的一些问题。如在讲授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可以让学生分析自己坐在椅子上时存在的人机关系。而在讲述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时,对于高效、健康、舒适、安全这些目标,教学时不需要严格按照书本上的顺序,可以打乱。比如可以举自行车的例子,向学生提问自行车的车把、脚踏板、座垫、按铃等在设计时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由于自行车学生经常用到,这些设计他们习以为常,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学生拿到这个问题后会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而在这些设计中就体现了人机关系所要实现的目标。这个分析好以后,再回过头去问学生:&你们觉得自己坐的椅子有没有实现这些目标,如果没有可以怎么改进?&由于这个问题和他们息息相关,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还可以叫学生自己举例分析。这样就会使得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更加注重观察,注重思考。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于学校场地和教学工具的限制,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利用多媒体从视觉、听觉等方面给学生以感官的冲击。比如在讲述技术试验方法时给学生播放汽车的破坏性试验、播放宇航员在地面进行的一些模拟训练。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试验方法,认识到进行技术试验的重要性。
&&&&教师要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一点是教师必不可少的,因为通用技术课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老师不具备这方面的才能,何谈学生呢?在讲授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时。由于第一节就以便携式小凳为主线介绍了设计的一般过程,在学生理论了解的基础上,需要进行实际操作。我在教学时安排了1个课时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设计出自己的方案,然后利用自己所能找到的材料制作小凳子。同时我自己也找一些材料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凳子,看在制作时会碰到哪些困难。凳子做好以后需要进行测试和评价,所以在做好以后我就直接跳过设计的原则进行设计的评价。设计的评价课相当于是一堂成果展示课,由于我在课前说过要把他们的设计产品用相机拍下来并且放到学校校园网上去,所以学生从讨论设计方案到制作模型到最终的评价、成果展示都有非常高的积极性,每位同学都积极的参与。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在进行自我评价时要给他们拍照片,有些同学平时不大说话的也积极的到台上去展示。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学生的有些设计理念真的比较不错。
在进入本课程的学习时,请各位同学抛弃过去学习经验中的一切痛苦、烦恼和不良习惯,要建立这样一个信念:学习是轻松愉快的,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让我们共同创建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这里是自主-协作的学习新天地,同时,你必须对自己的学习与发展承担全部责任。师生、同学都是朋友,我们要以诚相待,共同创建学习化团队。
(1)本课程的学习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更新学习观念,了解本课程学习的特点、要求,研究和评价历届同学的学习成果,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1-3周);
每二阶段:了解和初步掌握学习的基本技能,选择研究课题并组建学习团队,建立个人与小组学习主页的基本框架(4-5周);
第三阶段:分专题进行自主学习与团队研究性学习,了解学习科学的新进展,理解和掌握学习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联系实际应用学习科学的方法(6-12周);
第四阶段:在交流、总结、反思、评价考核中修炼五项学习技术及其方法论基础,充实和完善个人、小组、班级的学习主页和学习资源库,并在跨学校的交流中完善课网站,写出论文(13-18周)。
(2)总体要求
自学、讲授、研讨、调查研究与学习网页制定、课程论文写作相结合,对范畴体系的总体把握与分专题深入研究结合,学习科学的探究与学习技术的修炼相结合、培养和考察信息朝代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造性实践能力,如读书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选题能力、搜集整理资料能力、协作与交往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创造性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以及口头、文字和多媒体表达能力等,尤其要注重探索在多媒体和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中培养以上能力的方法和技能。
以往高校课程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新教学模式下大部分时间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与团队协同学习能以及各种形式的研讨与交流。每个同学要真正置身于新的学习模式之中,实实在在地参与教学改革,研究学习科学,修炼学习技术,提高学习能力,学会反思自己学习的特点和个性,加深对自己的理解和自我意识并努力实现自我超越。本课程培养的是终身需要的学习能力,对于学习者来说,多投入些时间和精力,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提高其它各门课程的学习效率,因此是非常值得的。
在信息化环境下学习新模式的探索中,必须把&三个世界&的学习经验综合起来,促成三者的有机结合。以住学生是在&两个世界&中学习,一个是经验世界,另一个是语言文字的世界,而且现行教育模式常使这两者脱节,也就是我们所批评的理论脱离实际。当代信息技术正在创造虚拟现实世界,这&第三个世界&应该成为沟通前两个世界的重要桥梁。当代世界各国元和教育和网络教育发展中的经验教训表明,把信息化环境中学习新模式的探索仅仅局限在多媒体和网络上是注定要失败的,而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所创造的虚拟现实学习之独特优势,引导和促进学生在经验世界和语言文字世界中学习活动与学习经验的整合,不断促进和提高学生在&三个世界&中学习的自主性、协作性和创造性,这才是信息化环境中成功学习与教学模式的奥秘之所在。
总之,大学生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培养信息时代的学习与生存能力,成为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终身学习者。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创造出一套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为我国高校教学的改革发展做出贡献。
五.注意事项(若干思考)
党的十六大绘制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我们只能走一条依靠科技,资源节约,生态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加入WTO以来,面临着全球自由贸易竞争,国际贸易磨擦,人民币升值等压力,我国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国际环境和竞争。这些都对科技创新提出了全面而迫切的需求我们必须加快发展,迅速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
一、刚刚过去的200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2003年,我党召开了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我国经济、社会、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改革与发展提出了一系理论创新、体制和制度创新,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中国将迎来改革发展新的历史时期。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人才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人才工作;把促进发展创新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加强人才培养与吸引,加强能力建设;坚持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一起抓;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优化人才成长环境。2003年,新一届政府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制订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全面启动了我国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这将对中国未来科技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未来的10-15年将是中国科技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并可以大有作为的关键机遇期。2003年,我国研制的神舟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安全返回,使中国成为第三个依靠自己的力量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显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科技能力,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与中国科技界的自信心和创新精神,也为我国发展军民两用的战略高技术提供了成功经验、重要技术基础和综合技术平台。2003年,我国人民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战胜了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SARS的冲击启示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依靠科技防治疫病,保障13亿人民健康,是我们面临的重要和紧迫的任务。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向我们展示了当代新军事变革的大趋势,国家安全和国防安全面临科技革命新的挑战。2003年是有动力飞机发明100周年。飞机发明是一项原始性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今天航空已发展成为宏大产业,改变了世界经济和军事格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带动了空气动力学、材料科学、发动机、导航与全球定位、无线通讯、轻质材料、结构与工艺,以及CAD/CAM/CAE/CIMS的发展。2003年是克里克与沃森成功构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50周年。今天,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等已成为人们认知生命遗传、发育、变异、衰老的分子基础,成为现代基因工程的科学基础,并将继续为人类健康、农业革命、生命进化、生态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科学基础与技术手段。2003年也是申农、维纳发表信息论与控制论的55周年。半个多世纪以来,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给人类文明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引领人类从工业化社会进入了信息化和知识化社会,进入了经济全球化时代。信息产业已成为规模最宏大,影响最广泛的产业。革命性的改变了人类对资源、资本、技术、人才、知识的利用效率,改变了企业、社会组织结构与管理方式,也改变了世界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格局。2003年召开了世界第二次环境与发展大会。当1962年《寂静的春天》问世时,它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不仅受到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而且也强烈震撼了社会广大民众。&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是长期流行于全世界的口号,在这里大自然仅仅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蕾切尔&卡逊第一次对这一人类意识的正确性提出了质疑。四十多年后的今天,走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己成为人类的共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越来越受到各国科学家、政治家和广大人民的关注。科技进步使人类掌握了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活动也正在危及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生态环境。我们必须系统地认识与遵循客观规律,理性地对待自身的发展与消费。不仅考虑自身的发展,还不能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
二、中国科技的改革与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高效科学技术体制还未完全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从事高水平创新工作的信心和勇气,推动学科交叉、更新与结构调整,整合各研究机构内外优势,认真选择和组织重点创新领域、重要创新方向和重大创新项目,革新科学管理与评价等方面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战略和领衔科学家的质量与数量,需要进一步提升。优秀创新人才和梯队的吸引、培养、组织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人才结构、科学评价、有序流动、动态优化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创新价值观、创新文化、创新基础设施和创新制度建设尚不能适应原始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和产业化的要求,不能适应为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不断做出重大创新贡献的要求,不能适应原始科学创新的要求,也不能适应创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整体创新能力不强、国际科技竞争力亟待提高。重大创新成果、尤其是原始性创新成果还不多,重大集成性创新成果缺乏也不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对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认识的深化,也对中国科技界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面对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面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势,要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自然科学原始创新的意义与作用,正确把握自然科学原始创新的动力、机制与机会。自然科学原始创新是高技术创新与发展的基础与源泉,是科学世界观、发展观、认识论与方法学的科学基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知识基础。自然科学原始创新的本质是发现与认知自然规律,创新知识,创建新的科学理论与方法。自然科学原始创新的动<
&&文章评论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匿名教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朝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