昄依后必须住哪个道观能住吗?

(微信搜索 360星座)
当前位置: >
什么叫做皈依及皈依要注意什么?
什么叫做皈依及皈依要注意什么
皈依的意思是:身心归向它、依靠它。皈依三宝的人是佛教徒或称佛弟子。&皈依&也可以写成&归依&,&皈&与&归&的读音和意义相同。
皈依乃佛教徒之基础入门。所谓内道、外道之差别在于有无皈依三宝。皈依为皈投或依靠之意,也就是希望投靠三宝的力量而得到保护与解脱。三宝指佛、法、僧:佛为觉悟者,法为教义,僧为延续佛的慧命者。
皈依(guī yī)的意思是:身心归向它、依靠它[她/他]。皈依三宝的人是佛教徒或称佛弟子。&皈依&也可以写成&归依&,&皈&与&归&的读音和意义相同。
  皈依就是皈依三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为什么要皈依呢?因为我们要成就佛道,彻底解脱,所以我们要皈依三宝。世间人结婚很重要,它是个仪式,透过这个仪式他们生活在一起,是世间人最重视的。但是我们佛弟子,这个皈依三宝是成佛的开始。今天我们有来进入皈依三宝,我们要成就佛道就指日可待。如果我们没有皈依三宝,我们根本就没有任何机会解脱
  皈依因心态的不同可分为上、中、下三士道。下士道的皈依心态,是为自己能从三恶道及今生所有的痛苦与死亡的恐惧中得到保护与解脱。中士道的皈依是指声闻众与阿罗汉们的皈依心态而言,他们的心态是为自己今生能自六道轮回的痛苦中解脱、得到安乐而求皈依。上士道的皈依在心态上,不但自己要求解脱,而且是为了利益所有一切众生而皈依。
  不论小乘、显宗、密宗,所有的佛教徒外面的皈依都是一样的。外面的皈依是什么呢?就是皈依三宝,皈依佛法僧。你们以前皈依过小乘师父的,已经皈依了佛法僧;皈依过显宗师父的,也是皈依了佛法僧;你们现在皈依金刚上师了,还是皈依了佛法僧。这是共同的皈依,是没有分别的。比如,显宗皈依的佛是释迦牟尼佛,密宗也是皈依释迦牟尼佛,小乘也要皈依释迦牟尼佛。
所以佛教所有的佛菩萨,都可以拜,也一定要拜。为什么呢?我们很需要福报和智慧的,拜佛的功德可以增加你的智慧和福报。我们作为一个佛教徒,去到任何一间寺院,不论小乘、显宗、密宗,一定要起恭敬心,用身口意来恭敬佛菩萨,顶礼,燃香,供灯。这都是增加自己福报的。你们皈依佛后,就要这样做。
  皈依法,就是佛陀所说的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你都皈依了。我去过很多地方,像国外、西藏和汕头等等。接触过很多的人,学佛的和不是学佛的,修得好的和修得不好的。我的寺院有几百几千个出家人,法师、活佛、喇嘛,也都接触了很多。有些人,特别是学佛的,常认为:&你是显宗的,我是禅宗的;你是修密乘的,我是修小乘的&&&有这样那样的分别心,这是非常不好的。
众生的福报逐渐减少,所以佛法就渐趋势微,已经到了末法时代了。学佛的人就要团结在一起,帮助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都得到快乐。只要佛法在娑婆世界上,也可说在地球上的话,一切众生都可以得到快乐。所以我们要团结,好好地修行佛法,使佛法越来越兴盛,众生就越来越快乐。所以大家不要起分别心,都皈依法了,就是所有的法门都已经皈依过了,不管修哪个法门都是佛陀的法。一定要修到自己的心,真正的佛陀的心。
  就是从初地菩萨一直到十地菩萨,和所有的阿罗汉、很好的出家人,你都皈依了。这个叫皈依僧。不论小乘、显宗、禅宗、密宗,这是没有分别的。所以一切佛、一切菩萨、一切阿罗汉都要礼拜。大家皈依三宝都是一样的。 因此,外面的皈依就是皈依三宝,是共同的皈依。皈依三宝时,八万四千个法门都皈依了,可修行依靠一个法门就够了。每个法门都能消灭自己的贪嗔痴,都是解脱的方法。全部法门都要修,是用尽自己一生的时间也是修不完的。因此不需要都去修学。大圆满法门是很殊胜的一个法门,解脱很接近,可以消除自己的业障。八万四千法门中选一个最殊胜的法门,你依靠这个法门,依靠一个金刚上师修行,那你的解脱不是很快吗?当你得到解脱了,成就了,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佛菩萨和八万四千个法门都是真正的本心。真正的本心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的,知道吗?你解脱成就时,所有的法门你都悟到了,所有佛菩萨知道的你也知道了。比如你修莲师相应法,修成了就去邬金净土,那是不是西方极乐世界和其他的佛土就不能去了?不是的,你成就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有佛菩萨的净土都可以去。所以,一个法要好好地修下去,一定要成就,一定要解脱。
1)皈依金刚上师
皈依很重要。但你们要知道,皈依一定要找一位皈依的上师,这个上师是很有成就的,修得非常好,真正地修到他的心,也可以说是高僧大德。你就去皈依他,不要乱皈依,不要骗自己。为什么呢?皈依金刚上师,就是你从皈依金刚上师之日起直到你解脱时都是跟着他学。你做上师的弟子,如果上师修得不好,没有成就,也可以说连自己都没度到,那他怎么来度你?他自己都没有找到一条好的路,怎样带你走没走过的路,去到一个好地方?比如说从这里去北京,他没去过,不认识路也不知怎样去,自以为凭着自己的聪明就可以去到,带着你们一帮人去北京,这样是去不到的。他自己是一个糊里糊涂的人,跟他走的人也变成糊里糊涂的。
所以,皈依一位上师就要观察清楚,要充分地了解。皈依上师也不用很多,一个就可以了,真正来讲是找一位自己的根本上师。弟子要研究上师三年,是不是真正很有成就的上师;上师也用三年来考察弟子是不是真心学佛。在以前的印度和西藏,许多大成就者都是这样拜金刚上师来修行的。但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太乱了,什么人都有。有的人自己都不明白,自己修什么方法都不知道,以为是一个师父了,看了一些佛经就向大家说法;再有,就讲他是很了不起的人,有怎样的神通,有很多怪异的东西。而这个时代的人也是非常喜欢神怪的东西,都很好奇,都不了解,就认为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就跟他学。他自己也糊里糊涂的,跟他学的人慢慢地也就糊里糊涂了。学了邪法脑袋就发疯,就象疯子。现在这种事情太多了,不是开玩笑的。还有,上师给弟子传法,也要考察三年。如果弟子很有信心、很恭敬的话,就可以传法。否则,就完全不能给他灌顶和传法。可是现在一下子传法和灌顶很容易就有了,这些都要改也需要过程。
做一位金刚上师是有条件的,主要是:第一,上师是很有慈悲心的;第二,上师是很有智慧,很有成就的;第三,上师是所有金刚乘的灌顶、口传和密戒都已经接受了,都得到传承了。从普贤王如来一直到这位上师中间所有的金刚乘密法的传承没有间断过,上师是自己修成就的。就是这样的一位金刚上师,你就可以去皈依。所以,皈依是真正很严肃的,不是象小孩的玩具,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不是开玩笑的。皈依金刚上师确实是人生最殊胜、最正确的事情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选择一位很好的金刚上师来皈依。皈依后,就完全不能对上师产生邪见,上师教你什么,你就完完全全照做。我们法本里的&依怙&是什么意思?就是你已经皈依很有成就的金刚上师,你就一心一意跟他学,不要想得太多,不要拜太多师傅。就是这个意思。有邪见就会下金刚地狱。皈依金刚上师是很殊胜的,如果你修得好,很快可以得到金刚上师的加持,很快得到解脱;如果你做的不好,也会很快下到金刚地狱的。
法本不是我写来给你们做功课的。很久很久以前,一切众生都在轮回,大家都是凡夫,还没有人成佛。第一个解脱、成佛的是普贤王如来!他证到佛心成佛了,就把大圆满的法,传给金刚心佛(即金刚萨垛),金刚萨垛传给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再一个个传,一直传到现在。这个法本是从普贤王如来一直传到印度的一些大成就者,从梵文译成藏文,藏文再译为中文。所以,法本里的&依怙&是从普贤王如来到所有大成就者都讲的,所有的大成就者心中都有位自己的根本上师。
那么,我是不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上师呢?我和你们一样也是凡夫,也要修行来慢慢成就。但是,从普贤王如来一直到我,这中间所有的金刚乘的灌顶和传承是完全没有间断过的,我都接受了的。我六岁就到寺院,十岁出家,十三岁就跟我的根本上师--土登曲吉扎巴仁波切学习,一直到二十四岁,十多年都跟他学习。因为我的根本上师的恩德,使我得到很多修行的方法,很多成就的方法,所以我来教导你们是完完全全没有错的。为什么呢?我是十三岁就跟从根本上师修行,十七、八岁才开始接受灌顶,不象我们现在的灌顶。灌顶有很多内容和方法。我的根本上师给我灌顶是实实在在的,我自己修行,达到哪个程度,就接受哪个灌顶,比如说我的第一次灌顶就是宝瓶灌顶。所有的灌顶和四灌顶,我都已经接受过的。所以,我教你们一步一步去修,是完全不会走弯路,不会走错路的。   主要是你们不要自己骗自己,我是完完全全不骗你们,也不敢骗你们的。为什么呢?我很尊重、很恭敬、很相信根本上师和三宝。为什么呢?我修行过程得到根本上师和三宝很大的加持,都觉悟了。我是皈依金刚上师和三宝的,第三个受戒是不打妄语。不打妄语的意思是什么?大家都要知道。不打妄语就是你学佛后,你尚未成就,没有领悟佛法真谛,没有看过本尊,你就说:&我已经看过本尊的形象、佛菩萨的形象,我成就了,我修到什么法。&这样子去编造去骗,目的不外是骗钱,还有就是骗众生的信心。比如有些人对三宝很有信心,很想学佛。你做了一个师父,自己都没修好,人家就皈依你了。这样非常不好,是完完全全不能做的。我是完完全全都不想犯戒的,也不会犯戒,从小到现在都没有犯戒过,以后也不会犯戒。所以,我是不会骗你们的。
大家要好好地修,要了解自己上师的情况。藏传佛教分为四大教派,就是红、黄、花、白。我是红教的,你们也成了红教。红教在西康地区很有影响的有三个寺院,一是噶多寺,一是白玉寺,一是竹庆寺,其中历史最悠久、最有影响的就是噶多寺。为什么呢?建噶多寺的是大成就者嘎&当巴德西,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我的寺院就是噶多寺。我出生在马尔康嘉荣地区,那里也有个寺院,叫苍涅寺。噶多寺的莫扎法王认定我是一位噶多第三世的转世活佛。所以可以说我是位活佛,就是上师。不管怎么样,我是从小到现在一直修行过来的。我不会骗你们的,你们自己要好好地修行。
皈依金刚上师就是这样一回事。严格来说,要经过三年的考察,然后才皈依金刚上师和接受灌顶。但现在没有办法,没有足够时间来观察上师、考察弟子。我是绝对可以做你们的金刚上师的,不会错的。你们不要骗自己,一定要好好地修行。
皈依的功德利益
  《南山律仪引经证》云:若有人得闻常住二字,是人生生不堕恶趣。斯何故也?以知法佛(法身佛)本性常故,一时闻解熏本识心,业种既成,净信无失。况能立愿,皈依奉为师范耶。
如经云:有人受三皈依,弥勒初会当得解脱。
《归敬仪》云:此乃出苦海之良津,入佛法之阶位,但以罪多恶重,轻而慢者,虽曾受皈,随缘还失,是故智人初受皈时,专心缘此,得名皈依,故感善神随逐护助。
《灌顶经》云:受三皈者,有三十六善神与其无量眷属守护其人,令其安乐。
如《善生经》云:若有人受三自皈,所得果报不可穷尽,如四大宝藏,举国人民七年之中,运出不尽。受三皈者,其福过彼,不可称计。
又《校量功德经》云:四大洲中满二乘果,有人尽形供养,乃至起塔;不如男子女人作如是言:我某甲皈依佛法僧所得功德不可思议,以诸福中,唯三宝胜故。
又《杂阿含经》云:有怀妊者,为其胎子受三自皈,生以复受,后有知见,复教三皈。
《大集经》云:妊辰女人,恐胎不安,先受三皈已,儿无加害,乃至生已,身心具足,善神拥护。
皈依三宝意义
  在无始轮回中,我们现今有机会得到了圆满的人身,若再有机会皈依三宝,并依循皈依学处做人,这一生便变得极有意义了。
什么叫做&皈依&呢?我们应当知道,&皈依&并非单指一次性地参加皈依仪式,亦不单指口头上念诵皈依偈。&皈依&就是把我们的命根至心托付、一心依止的意思。在世俗上,有些人托赖钱势及名位等。在宗教上,有些人皈依三宝,但也有人皈依世间天神,乃至龙族或饿鬼道众生等。在这里,我们所说之皈依是指以正确的皈依态度而皈依正确的皈依对象。许多汉人一听到&皈依&这个名词,便以为是指一个仪式,其实这是指依止之心态。正确的依止是入佛教之门的门坎,所以它极为重要。我们是否三宝弟子,正取决于是否有所皈依。有些人常常去佛寺参拜,自己也看一些经论,心里对三宝也多少有些信仰,这也可称为信仰佛法的人了。可是,在没至心皈依前,他们的功德是间断性的。在他们行善时,例如在布施或诵经时,固然有功德,然而这功德的积聚在布施或诵经完成时便告暂停。如果有上述的敬信心,再加上至心地皈依三宝,则功德会二十四小时不断增长,即使在我们休息时,由于未舍皈依,这功德仍会继续增长不停。在睡前,如果我们忆及皈依的对像,即使在睡眠中也会积长功德。只要我们不舍依止、不违皈依的各学处,这皈依之功德的增长会延续至我们成就佛境为止。甚么才是舍弃依止及违犯其各学处呢?如果我们有一天对三宝不再信任、认为因果教法及业力等俱不存在,这就等于舍弃了依止。譬如说,大家在今天这下午至心生起了依止,但在后来,朋友说三宝并不存在、世上也无因果这回事,我们信心动摇了,对三宝的依止退却了,这就是在一刹那依止而下一刹那舍弃依止的情况。总之,只要我们不舍依止,这皈依之功德会不断增长乃至延至未来生。这也等于是说,我们在今生死后,不会堕入三恶道。
判别是否真正佛教徒,要看有否真正的心皈依,而真正的皈依,端赖有否生出正确的皈依动机。若缺了动机或缺了清净而正确之动机,我们的皈依便非如法的皈依。合格的皈依因有三重。下者知道人死不如灯灭,而经观察又知来世处境似乎不妙,便思虑:&谁能救我!&他们明白到唯有三宝能救助他们于三恶道厄运之能力,以此心寻求庇荫,这是下士之皈依因。中者见苦谛及集谛与十二因缘等,便明白到就算能生于三善道,仍然并不够彻底及安全,所以他们欲求解脱。谁有能力令他们脱出六道呢?唯有三宝可以!故此,他们以这动机作为皈依因。最上根者见众生苦而心生不忍,欲求最上之智慧、悲心及能力来救助度生。为着这目的,他们必须依赖三宝而求成佛,这是大乘之皈依心。以上三重皈依心的动机不同。修持皈依的人,依自己根器及心量大小,而有不同的皈依因。此外有些人,只是为了求财、求子女或求健康的心去皈依三宝,甚至有强盗为求抢劫行动成功而礼拜、上供及皈依三宝的,这些都非正确或合格的皈依动机。只有前说三种皈依因之任何一种,方为合格的皈依因。
刚才讲过,皈依的因有分为合格的及不合格的,被依止之对象亦然。在世俗上,如果我们寻找某人求助,首先必须认定他有能力和愿望救助我们。对方若根本无能力或者有能力但不愿施助,便不是我们求助的理想对象。如果我们有正确及坚定的皈依因,却依止了没有资格或能力的对象,仍然不可能得益。我们已说过了三重合格的皈依因,现在说堪作我们的依止之对象。
许多人喜欢见庙便拜,以为这样便会多福无难,这是十分笨的做法。天神等虽然福报很大,而且也有少许赐福的能力,但他们并不能救助我们的未来生,而且也不见得一定愿意为我们的现世赐福。如果我们刚好能讨得天神之欢心,或许的确能得到少许有限的好处。明天他们不愿意赐福了,便可能随意地加害我们。再说,天神连自己的未来生也照顾不来,如何救助我们呢?至于龙王等,它们本属畜牲道众生,其能力十分有限,所以亦不堪作至心依止之对象。至于恶鬼类等就更加不必多讲了。对于旁门左道的事物,我们宜少接触为妙。至心依止鬼道众生的人,在今生能得多少利益是说不定的,但却种下了因缘在死后沦为鬼道中之小喽凇4送庥行┤耍洳灰乐股鲜龆韵螅侵灰乐谷χ械囊槐蚱渲幸辉保┤缢涤行矶嘈欧蠲窦湫叛龅暮喝吮阋恍囊乐构垡舸笫炕蛎滞樱戳κ鞘裁匆膊恢馈K钦庋鲆嗄艿玫叫矶嗬妫床荒艿玫阶钤猜暮么Γ蛭サヰб廊χ械钠渲幸槐蚱渲幸辉保渥阋粤钗颐峭牙胂质乐兄倌眩床⒉蛔阋粤钗颐抢肴竦馈⒔馔涯酥脸煞稹V档梦颐侵列纳朗劳懈兜亩韵螅欠稹⒎ā⑸ΑU獠⒎撬滴颐堑サヰб廊咧唬潜匦攵运侨家乐梗币徊豢伞
有许多人自称皈依三宝,但却搞不清楚三宝是甚么,所以现在我们讨论一下三宝到底是甚么意思。佛陀的梵文是Buddha,意为&觉悟者&。佛陀是断一切过及具一切德的完美导师,具有圆满的智慧、悲心及能力。本师释迦牟尼佛曾在二千多年前的印度,弘传了我们现今所信奉的佛教,所以他是我们佛教的创始人。可是,皈依佛宝并不狭指皈依释迦牟尼,而是指依止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佛陀。世间的佛像虽非真佛,但代表了佛宝。法的梵文是Dharma,乃指一切教法。佛经虽非真正意义上的法宝,但它们代表了法宝,而且能令我们最终证得法宝,所以它们是住持法宝。法宝是三宝中最主要的依止对象。僧伽的梵文是Sangha。僧宝可分为胜义僧宝及世俗义僧宝两种,前者包括菩萨、辟支弗、声闻、罗汉及出世间护法等,后者乃指四位或以上之具戒凡夫比丘团体。
在三宝中,法宝是佛所教及所证之法,僧宝是修持法宝的僧侣。所以,如要确定三宝是否堪以信赖依止,主要必须看佛陀是否真有能力及是否有过人之处。前面已说过,自身亦难保者肯定无能力救助别人,但佛陀却是断除一切怖畏之自在者。佛陀不单自己已离怖畏,而且有圆满能力引导我们亦脱离怖畏,亦愿意引导我们,绝不偏心。对乞丐、妓女、屠夫及大罪人等,佛陀都一视同仁地巧作教导。佛陀的圆满身相有三十二相及八十种好共一百一十二种特征,例如无见顶及眉间白毫等。我们并非只因这些身相奇妙而赞叹,而是因为它们之中的任何一项,皆必须经许多劫之修持方能获得。在佛说法时,其声美妙吸引,不论远近皆可听清,听众听到佛陀以听众各各所熟识的方言说法,而且所说的更是适合个别根机之恰当教法。如果今天佛陀在这类说法,便不需翻译员及扩音器,四川人会听到佛陀以四川话开示,北京人会听到佛在说北京话,不论坐得远或近,佛的话音一样清晰。此外,下根的人会听到佛在讲适合下根理解及修学的法,中根者听到中根之法,上根者则听到佛在说上乘之法。这就是佛陀与凡夫的分别。佛陀的意充满悲心,不分亲疏。此外,佛陀的意是遍知智,譬如说我们在五台山、北京、上海、成都及四川各取少许砂土混在一起让佛陀看,佛能把它们分开,并说出:&这颗砂是五台山的中台一树下所取的,那颗砂是北京雍和宫前马路边上取的&&&等等而作辨别。没有什么是佛陀不知道的。佛陀的身、语、意,不断地为众生而作利益,而且这都是自然而发生的。因着正法,众生才赖以断除一切过失、修足一切功德,最终成佛。佛陀之伟大及圆满,全赖法宝所赐。所以,法宝之功德恐怕不必多作解释了。菩萨、罗汉等的功德不可言尽,譬如说他们能化身千万而利益众生等。在佛经中,常常会读到佛陀之罗汉弟子如何在一座讲法中便令几万人同时见道的例子。由于上述原因,我们知佛陀有能力及愿意帮助我们,所以其指引之道路 -- 法宝,及同走此路的僧宝,值得我们一心信赖。
在皈依仪式中,我们必须从欢喜心去纳受皈依。如果不知皈依的利益,我们却难以生出欢喜的心。所以,我们当知道皈依三宝的利益。皈依的利益十分广大,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把它们尽说,故此分八点来略说:
(1) 在皈依后,我们正式成为了三宝弟子。
(2) 皈依为受戒之基础,受戒及持戒是功德的基础。只要我们皈依了,便有资格在以后进一步求受自己能持守的戒,藉以积聚功德。
(3) 因为依止了三宝,尤其是正法,我们便会依因果等教法而戒恶行善,所以罪障便会自然消退。
(4) 罪障与功德及福报就如跷跷板般,此增则彼弱,此弱则彼增。在皈依后,由于罪障消退了,功德及福报便会随而增长。
(5) 由于罪障少了而功德增长了,我们一切所愿便会自然成办。
(6) 我们一生中,常会有地、水、火、风的灾害及野兽、非人、盗贼等之加害,亦会受种种烦恼等痛苦所煎熬。在至心皈依三宝后,这些违缘皆不能加害我们。
(7) 只要有决定性的依止,尤其是在死前一刹忆及三宝,我们便不可能在下生落入三恶道。
(8) 一旦依止了三宝,我们便踏上了成佛之路,决定最终成佛。
在皈依三宝后,有些事是我们应作的,有些事是我们不应作的,这些称为&皈依学处&。皈依学处分为三宝共同的学处及不共各别学处。共同学处是皈依三宝后该守的行持;不共的各别学处是指因为皈依了三宝中的某一宝而该作或该戒的事行。各别学处针对三宝中的某一者而讲,共同学处是普遍适用于三宝之总体的教授。
在不共学处中,分为该戒除避免的事及该奉持的事两种。该避免的事行称为&遮止学处&;该奉持的事行称为&成办学处&。遮止学处有三条,分别与佛宝、法宝和僧宝有关。
(1) 因为皈依了佛,我们不宜再依止世间各种天神、土地公及龙族等等。这些生命形式,不过是与我们一样的凡夫而已,并未超脱生死,所以绝无能力利益我们的未来生,亦不堪作我们的依止对象。这些凡夫众生,的确有少许能力,但却并无像佛陀般的德行及悲心。在我们供养这类众生时,他们或许会给少许世俗上的好处给我们;但一旦忘了供养,他们可能像人类一样小器,马上便会反脸、施害我们。如今的人,常常会说如&我既皈依三宝,但我亦皈依道教。它们都是同样导人向善的宗教嘛!&一类的话。作为三宝弟子,当然可以尊重别人的信仰,但若同时亦依止别的宗教或对象,则有违本来对三宝之依止。作为佛教徒,我们亦不宜与父母及家人不协调。如果你的家族一向有祭天、祭地等传统,我们亦可以参与供养。在供养时,我们应以同辈友人的心态作供,奉上水果及茶等,请他们给予世间顺缘或起码不要加害,但我们不可以由心依止,否则便积下了因缘于未来生为他们下属,而且亦违犯了皈依佛的遮止学处。
(2) 既皈依了正法,我们便要依止佛陀的教法行持,不应作与佛法相违的事。在正法中,最中心的基础便是不伤害其它性命,包括昆虫等。所以,我们至少要做到不杀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当然少不免会在无意中踩死昆虫等。在我们小心爱护生命之余,若无意地踩死了昆虫等,并不算违犯了皈依法宝的遮止学处。但如果我们有心地杀生,便违犯了这学处。譬如说去餐厅时,我们亲手指着一尾鱼,叫餐厅为我们杀死及烹调,吃时觉得十分满意,这便是圆满的杀业。自己不杀而叫人代杀,果报比自己亲手杀更重。汉人喜欢去海鲜餐馆用膳,所以大家尤其要小心,决不可直接参与杀生。不吃素的人,只可食用已死及非为自己而杀的肉。有些地方的文化中,不单把动物杀死,更以残忍的方法杀害,例如慢慢放血、活活地把它们晒干或活蒸等。由于这种杀法令众生受的痛苦更大,此杀生的业力及果报亦更大。如果我们不单自己戒杀,而且更教人戒杀,对自己、该人及其它众生都有甚大利益,而且更会令自己长寿。
(3) 既皈依了僧宝,我们便要避免与罪友来往。这一点在现今社会极难做到,但衲身为师长便有责任这样地教授。甚么是&罪友&呢?&罪友&并非甚么三头六臂、头上长角的魔鬼,而是那些教导及引诱我们伤害众生、不依因果的人。在初皈依时,由于我们自己对三宝的依止未够坚定,很易受人唆摆,所以必须小心保护自己的依止心。一旦有了真正的依止心后,我们就不怕别人的不良影响了,甚至以后还要以悲心去引导他们向善。&有真正的依止心&的定义是甚么呢?在古印度有一座很大的那兰陀佛教大学,学校内有很多学僧。有一次,伊斯兰教军队攻占了该地,军人守在门外包围了大学,命学僧一个一个挨着排队走出来。在门口,学僧被给予选择权,要命的便要发誓放弃对三宝的依止,要坚持三宝弟子身份的便马上处死。在这情况下,如果你宁舍命亦不舍依止,这便是&有真正的依止心&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但不可真的放弃依止,甚至在开玩笑中说说亦是不恰当的。
成办学处也有三条,分别与佛宝、法宝和僧宝有关。
(1) 既依止了佛陀,便应对任何佛的形相视为真正的佛,不论其为金的、银的、泥的或纸上印的。我们不应把佛像当货物般售卖或典当,亦不可视之为世间财宝般而把金的放在坛中央,把泥佛像搁在一旁。既然这些都视为真佛,便不分金的或泥的了。此外,我们不可不礼貌地以手指佛像或佛画等,亦不可把佛像或佛画等放地上。在评论佛像或佛画时,我们应小心自己的用词,只可说:&我觉得这弥陀佛像的雕工不太高明!&等话,而不应在不留意间说出:&这弥陀真丑!&一类的话。
(2)法宝乃三宝中的正依止对象,所以它比佛宝及僧宝还要高。既依止了正法,当视一切经论为真正的法宝,不可放地上或在其上跨过,亦不可卖经书以糊口。在现今年代,很多寺院也以售卖经书作为僧众的生计,这是很大的错误。在西藏曾有一富户延请一僧到家中作法事,并对高僧供养饮食。在晚上,高僧突然全身疼痛难当,自觉此并非寻常病痛,便以神通观察,竟见无数的经字在肚中穿插!高僧向他的本尊观音祈请,观音现身向他说:&你今天应供时所吃东西,乃富户卖经所得。幸好你业障轻,此业马上显现为轻微之果报。如果换了是业重者,此不善业不马上轻报,而会在来生招致极重之果!&由此可见,即使无意中犯了这类业之后果亦很严重。此外,有些汉人习惯用经书把佛像把经书放佛像垫高,这也是不正确的。法宝乃三宝中的正依止对像,所以它在定义上比佛宝及僧宝还要高。严格来说,把经书放佛像头顶是没错的,但把经书用来垫佛像却违犯学处。
(3) 既依止了僧宝,必须对其尊重。四位凡夫比丘僧在一起,我们必须视为住持僧宝。所以,我们不但不可不敬僧众,就连在地上的一角破袈裟亦不应跨过。
除了以上六条不共学处,我们也要依止共同的学处。共通学处共有六条。
&(1) 皈依后,我们应每天想念三宝功德。
(2) 在每次饮食时,我们应在心中首先供养三宝,然后方进食。这是为我们己积累功德及为表尊敬而作的,并非佛陀等需要饮食或稀罕我们的讨好。
(3) 在日后,我们应随自己的能力引导他人学法。
(4) 皈依后,我们应日三次、夜三次想念三宝功德而诵念皈依文。皈依文有许多版本,最简单的版本莫过于&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三句了。   
(5) 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至心依赖三宝。
(6) 上至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至随便开开玩笑的戏言,我们都不能说我们放弃对三宝的皈依。
白羊座 3月21-4月20
白羊座 3月21-4月20
金牛座 4月21-5月21
双子座 5月22-6月21
巨蟹座 6月22-7月22
狮子座 7月23-8月23
处女座 8月24-9月23
天秤座 9月24-10月23
天蝎座 10月24-11月22
射手座 11月23-12月21
魔羯座 12月22-1月20
水瓶座 1月21-2月19
双鱼座 2月20-3月20
白羊座爱情
白羊座爱情
金牛座爱情
双子座爱情
巨蟹座爱情
狮子座爱情
处女座爱情
天秤座爱情
天蝎座爱情
射手座爱情
摩羯座爱情
水瓶座爱情
双鱼座爱情
白羊座性格
白羊座性格
金牛座性格
双子座性格
巨蟹座性格
狮子座性格
处女座性格
天秤座性格
天蝎座性格
射手座性格
摩羯座性格
水瓶座性格
双鱼座性格
白羊座致命弱点
白羊座致命弱点
金牛座致命弱点
双子座致命弱点
巨蟹座致命弱点
狮子座致命弱点
处女座致命弱点
天秤座致命弱点
天蝎座致命弱点
射手座致命弱点
摩羯座致命弱点
水瓶座致命弱点
双鱼座致命弱点
属鼠人的性格
属鼠人的性格
属牛人的性格
属虎人的性格
属兔人的性格
属龙人的性格
属蛇人的性格
属马人的性格
属羊人的性格
属猴人的性格
属鸡人的性格
属狗人的性格
属猪人的性格
1980年命运
1980年命运
1981年命运
1982年命运
1983年命运
1984年命运
1985年命运
1986年命运
1987年命运
1988年命运
1989年命运
1990年命运
1991年命运
手机请访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个道观能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