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保是中国书画院画院的吗,他的画值钱吗

中国国家画院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中国国家画院
中国国家画院是文化部直属的公益型事业单位,是国家集国画、书法、篆刻、油画、雕塑、等各种艺术门类的研究、创作和画家培训机构。前身系197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画创作组。后在中央领导的直接关心下于1981年11月正式成立了,2006年10月更名为中国国家画院。性&&&&质公益型事业单位更名时间2006年10月
中国国家画院是文化部直属的公益型事业单位,是国家集国画、书法、篆刻、油画、雕塑、等各种艺术门类的研究、创作和画家培训机构中国国家画院揭牌仪式[1]
中国国家画院的前身系197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画创作组。后在中央领导的直接关心下于1981年11月正式成立了,2006年10月更名为中国国家画院。李可染
第一届院领导:(任职年表)
院 长:(任职于 —)
副院长:(任职于 —1985.5)、叶浅予(任职于 —1985.5)、黄 胄(任职于 —1985.5)、刘勃舒(任职于 93.5.11)、吕世观(任职于 95.2.11)
秘书长:黄 回
支部书记:王 岚(正处级)
第二届院领导:
院 长:刘勃舒(任职于 —2003.12)
副院长:赵 榆(任职于 95.2.11)、解永全(任职于 —)
第三届院领导:
院 长:(任职于 —2009)
副院长:解永全(任职于 —2012)、卢禹舜(任职于 —)
院长助理:(任职于 1996—)、何首巫
现任院领导:
院 长:(任职于 2009.4—)
常务副院长:(任职于 —)
副院长:(任职于 —)、张江舟(任职于 1996—)、
赵 卫(任职于 2012—)、曾来德(任职于 2013—)[2]中国国家画院
中国国家画院下设创作研究部、理论研究部、教学培训部、艺术交流部、院办中国国家画院公室、人事处、财务部、总务处、美术馆共9个部门,现有在编人员60余人。其中专业创作和理论研究人员40余名,均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职称,是一支年富力强的创作、研究队伍。另外,有国家画院师生联谊部属外协单位,由国家画院与内蒙古东联书画博物馆合作成立。中国国家画院占地约1.53公顷,是一座仿的优美建筑,园内的古塔、小桥、流水、曲廊、甬道、草坪与设计独特的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收藏陈列馆及48套画室巧妙地结合在龙瑞一起,为艺术家的研究、创作和艺术作品的展示、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中国国家画院建院以来,围绕着对中国画的继承、研究、创新与发展这一宗旨,大量搜集、整理老一辈艺术家的宝贵艺术资料;不断丰富艺术库藏;先后主办和组织了:中国国际水墨画大展、中国画学术研讨会、画院工作会议等大型艺术研究活动;受文化部委托,完成了国家重要场合及国家领导出国需要的国画的创作任务,特别是出色地完成了组织创作为香港回归一周年江泽民主席赠送礼品《锦绣中华》大型山水画的创作任务。为加强对中国画的研究,出版有《中国画研究》画刊、〈中国画研究〉丛书,《中国画研究院通讯》。为推动国画艺术的创作与繁荣,先后组织编辑出版了大型画册《三峡刻石》和《当代中国画院》。中国国家画院作品
2007年戊子
1月8日,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刘中军、美术处处长安远远到中国国家画院调研,与中国国家画院作品我院中层以上干部进行座谈,听取各部门情况汇报。
2006年丙戌
1月4日至9日,由我院和共同主办的“重读陈子庄——四川省博物馆馆藏陈子庄作品展”在我院美术馆举行,开幕当日举行了研讨会。
2005年乙酉
1月14日,文化部下发文人函[2005]64号《文化部关于龙瑞任职转正的通知》:“中国画研究院:根据文人函[号通知,任命龙瑞同志为中国画研究院院长,试用期一年。现试用期满,经考核,准予转正。日(国徽章)。
2004年甲申
2月,由本院编辑、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水墨研究》丛书第7辑出版。
2003年癸未
1月10日至14日,与和主办的“一个军人的水墨叩问——军旅画家杨兴文水墨探索展”在本院展览馆举行,展出作品82件。开幕当天举行了“杨兴文水墨探索研讨会”。
2002年壬午
1月,《水墨》第4辑由出版。
2001年辛巳
4月1日至26日,与等共同主办的“李伯安画展”在上海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作品举行,展出《走出巴颜喀拉》及其它作品数十件。并举行了艺术研讨会。
2000年庚辰
5月18日至21日,与等共同主办的“锦绣中华万里行桂林篇”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出10位画家的作品60件,出版了同名画集。
1999年己卯
5月8日至9日,在江苏苏州举行的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届中国画艺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副主任。
1998年戊寅
3月,院长刘勃舒连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1997年丁丑
中国国家画院作品
3月7日,“何海霞捐赠作品仪式”和“何海霞捐赠作品展览”开幕式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所捐赠46幅作品分别由中国画研究院和中国美术馆各收藏23幅。6月27日,何海霞又将所得20万元奖金悉数赠于甘肃省裕固族红湾小学,支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1996年丙子
4月16日至21日,由本院独家主办的“全国花鸟画研讨会”在江苏无锡太湖国家旅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游度假区举行,30位画家出席。
1995年乙亥
2月11日,解永全任本院副院长;赵榆不再担任本院副院长,并提前退休。
1994年甲戌
3月15日至20日,独家主办的“谢志高、龚文桢人物花鸟速写作品展”在本院展览馆举行。
1993年癸酉
1月16日,与海南大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海南大进文化艺术发展公司在海南省海口市成立。总经理,副总经理,注册资金300万元。开业当日举行了“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精品展览”,展出作品100余幅。
1992年壬申
2月1日,在北京国际艺苑举行新春联谊会,北京市领导及首都美术界、新闻出版界、文体界知名人士260余人出席。
1991年辛未
1月8日至22日,由(团长)、、龙瑞、(中国美术家协会)一行四人组成的中国画研究院代表团,应邀请赴菲访问,并在举办了画展。 1月16日,科?阿基诺在总统府接见了代表团全体成员,感谢邓林把这次画展的部分收入赠给灾区。
1990年庚午
3月,赵榆任本院副院长。
1989年己巳
3月16日至19日,由本院与中国美协、中国美术馆和中央美院共同主办的“高冠华画展”在本院展览馆举行,展出作品126件。
1988年戊辰
1月,副院长吕世观调往民政部工作。
1月31日(正月初三)起,何海霞“迎春扇面画展”应邀在“清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秘阁”举行。
1986年丙寅
1月,院展览厅改称院展览馆。首任馆长:。
1985年乙丑
2月21日至3月15日,与中国美协共同主办的“崔子范画展”在本院展览厅举行,展出作品130件。
1984年甲子
6月25日起,从临时院址藻鉴堂迁入现今正式院址:北京西三环北路54号(日之前编为22号)。
1983年癸亥
院长李可染,副院长叶浅予、黄胄,画家出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2年壬戊
3月至6月,组织全国部分省市中青年画家20余人进行人物画创作活动,黄胄主持,创作作品90余幅。
2011年辛卯
10月29日至10月30日,东方既白·中国国家画院建院三十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在京隆重举行[3]。
国家画院建院三十周年在京隆重举行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作为中国国家画院的附属机构。位于北京西三环北路54号,展馆面积约900平方米,展线300米,有五个展厅及贵宾厅,馆内有活动、方便的拆装展墙,其中灯光、温度、湿度还有墙面的静音功能都符合国际美术馆标准,馆内设备科学,外廊设有画廊、。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加强对内对外的学术交流,通过多种形式,吸纳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提高我馆在学术建设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中国国家画院在学术建设方面的龙头作用。我馆将通过各种形式,积极策划具有较高学术含量的展览。在过去的几年中,曾先后举办过各类艺术大展,如:《自然与人》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回望》当代中国画山水、花鸟、人物大型展览,《第十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创作研修班结业作品展》,《中国花鸟画九人探索交流展》、《聚焦西部·宁夏行中国画画家宁夏写生创作展览》、《第十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创作研修班结业作品展》、《中国花鸟画九人探索交流展》、《水墨五洲》、《水墨心象》、《桂林女子画展》、《2004海淀区美术,书法、摄影精品展》、《中国书画大学20年校庆展》,还有每年一次的院展及承接外界艺术家的个展等等,独立编印并出版大型画册20多部,协助编印画册40多部。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古有林和靖,今有李英保:画梅圣手李英保纪事
时间: 11:27:23
来源:东方网
李英保,1943年生于河南荥阳,现定居北京。1969年援助巴基斯坦美术工作三年。回国后历任新疆石河子歌舞团画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现为中国书画界联合会理事、北京东方古今书画院副院长、北京黄埔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自幼酷爱中国传统书画展艺术,擅长写意花鸟,尤爱梅花,先后拜龚柯、李砚祖为师,亦曾受到黄胄大师的关怀指点。其梅花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在国内外多种报刊发表,并被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中央党校、联合国收藏。
2005年应邀参加联合国60周年庆典,被特别授予“世界和平文化使者”、“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荣誉和职衔。业绩录入《世界美术家传》、《世界美术集》、《世界华人文学艺术名人录》、《河南书画名家志》。
近年出版《写意梅花技法》、《梅兰竹菊白描集萃》、《画梅技法深探》等专著问世。
李英保爱梅,擅画梅,画五色古梅更是要是一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画五色梅者是明清时期的吴徵,自吴以降,惟有李,有鉴于此,可以说,李英保是当代中国画五色梅第一人!
李英保的古梅少人能摹
当代画家里,画梅者众多,也有人尝试画古梅,但皆不成功,为何?画不出古梅那种清高苍劲之气,以及不畏风霜的霸气!甚至有人说,李英保的古梅,市场上膺品很少,为何?因为很难临摹!
李英保画梅为何画得好?首先因为他是梅痴!他走遍大江南北,到处看梅,偶尔见到一株古梅,便呆住了,不走了,他不停地观摩,用手摩挲,只差没有像石痴米芾一样拜倒在地了!在李英保家的客厅里,进门可见一盆红梅,正灿然怒放。客厅的南北两面墙上,到处挂有他的绘画作品:梅花。因此,李英保说,我是一个梅痴,古有梅妻鹤子的林和靖,当今可能就是我了!
李英保爱梅,更主要是倾倒于梅花的品格!梅在古今人们眼里,早已成为格高逸韵、铁骨冰心、香傲苦寒、幽香色雅的奇木。暮冬早春、凑风斗雪、迎寒怒放的品性、先天下而春的本色,被人誉称为报春的使者、春的象征,赢得人们的崇高礼赞。
师古而不泥古艺术贵在创新
李英保画梅,师从龚柯先生。龚柯是李英保的上级(郑州市文化宫专职美工)。李英保原先画人物整整画了十六年,到荥阳文化馆工作后认识了龚柯,自自然然就和龚柯建立了师生关系。龚柯早年师从中国水彩画开山大师李剑晨和黄河之父谢瑞阶,后在北平国立艺专就读,得到黄宾虹等国画大师的教授。1942年,他又随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到莫高窟研究敦煌艺术。
在龚柯的悉心教授下,李英保在水墨技法上大大提高。李英保改画梅后,发现梅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古今画梅者不乏大师,但大都不合他的性格,只能欣赏,他不想画那样的梅花,于是他就有了创新的冲动。
李英保如是说:“学画画不可不学古人与传统,也不可只学古人与传统,若只学传统终不如古人,也更无出头之望。
李英保的画虽继承了传统,但也开拓了一种古今结合的画梅技法,他采取工笔画法,大写意、小写意,揉进山水皴法,其梅以骨干为主,花为附,点缀其上,以少胜多,体现出一种内在的铁骨精神内核,画如其人,刚直不阿,尽现中原文化深厚底蕴。其画风雄浑奇峻,豪迈朴拙,色彩明快清新,艳而不俗;其笔法苍劲老辣,形神俱备。
其梅虽以杆为主,花仅为点缀,但一眼望去,给人以苍劲却又不失温柔之感,从中可见作者之“侠骨柔肠”。
黄胄大师对他影响甚深
上个世纪60年代,李英保在新疆石河子偶遇到了正在写生的黄胄。黄胄的为人和对绘画的执著,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黄胄对这个虔诚艺术的年轻人也很有好感,带李英保到他的家里做客。以后每次到黄胄家里,李英保都在旁边看他绘画,“一定要坚持速写”黄老说过的这句话让他终身受益。黄胄的速写贯穿了他一生,不仅是创作素材,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受黄胄的影响,曾经有3年的时间,李英保坚持每天画几张速写,没有一天中断过。这为他以后下笔精准快打下了基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砚祖,他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学家、美术学家,虽然比李英保小了10岁,但李英保很佩服他的博学和严谨,称他为自己的文史老师,自己写的画梅文章都先请他挑挑毛病,他对李英保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提供了很多帮助。
还有一个重要的人,从他身上李英保领悟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对自己品行的塑造起了很大作用,那就是李英保的父亲。“画品如人品”,李英保觉得一个人品差的人,不可能画出梅花的圣洁、高雅。“父亲对我的一生影响非常大,他从不说假话,不跟人吵架,也没发过火,老实本分做人。”李英保也是不求闻达,淡泊名利,诚实做人,人如其梅。
画梅画形难画神
古往今来,画梅者不计其数,李英保何以能够在当今画坛独树一帜,尤以“五色梅”令人称绝,一些海外藏家纷纷慕名来寻找他的“五色梅”?
梅花株株不同,各有灵性,要画出梅花的神韵必先读懂梅花。一有时间,李英保就到各地寻梅、探梅、问梅、赏梅,家里也养着好几盆梅花。寻找过大江南北的梅花,他最喜欢的是那种有着奇、怪、老的枝干并能够迎风傲雪盛开的梅花。比较之下,北方的梅花比南方的梅花更符合他笔下梅干机理沉雄苍老、风骨峥嵘的古梅形象。
“没有自己的面貌,画一辈子也是白画。”李英保要求自己的梅花必须画得和别人不同,不能让人一看就觉得这是在学谁,所以必须要翻阅大量的画史资料,否则,你自以为是独创,但在历史上早已有过了。既要师古,又要走出古人,李英保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去创新自己的绘画语言,形成前无古人的有独特面貌风格的“李氏梅花”,每幅梅花各不相同,连他自己再重复创作都难。
梅花的枝干是李英保画梅令人称奇的一大特色。在他看来,枝干画得好,更能表现出梅花的风骨神韵和精神。为此,他通过枯笔皴擦、湿笔写意、虚实结合、浓淡相配,甚至把素描和速写融入,再加上自己淡青绿、浅胭脂等色彩和老辣线条,表现出梅花虬曲苍劲的枝干,使画面呈现一派新鲜离奇、老干发新枝的景象。
文章关键词:
李英保 北京黄埔大学 皴法
责任编辑:
密码 匿名发表
大公网独家稿件,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内容合作请联络( 7777中国画院召开工作汇报暨艺术创作研讨会来源:&&发布时间: 10:53:00&&浏览:&&发布人:Thatcher
6月2日上午,中国画院工作汇报暨艺术创作研讨会在中国画院香山创作中心举行。会议由胡昭广理事长主持。名誉院长贾春旺、刘精松上将、熊光楷上将,名誉理事长项怀诚、贠小苏出席了会议;执行院长任琪,副理事长白金荣、王国镇、曹广新,常务副院长乔榆钧,副院长张惠民、王忠民,执行总监侯茜等院理事会、院委会和秘书处相关领导参加了会议。
左起:项怀诚、贾春旺、刘精松上将、熊光楷上将
会议于上午九点半正式开始,胡昭广理事长介绍了此次会议召开背景和主要内容。
胡昭广理事长主持会议
会议首先听取了常务副院长乔榆钧代表院委会做的工作汇报。汇报中回顾了自2002年中国画院成立的十年来建设与发展的历程。10年的拼搏和打造,中国画院弘扬和传承了中国书画艺术,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发掘和培养了近千名优秀的书画艺术家,积极开展和举办了近百次丰富多彩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业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纪录和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很重要的一段发展历程。日新一届理事会筹备组建至今,中国画院从深化机构改革入手,推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举措。
一、完成机构重组和社会资源整合
中国画院上级主管由中国文化促进会变更为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成立了党委;建立和健全了工作机构,组成了以白立忱、贾春旺、朱敦法上将、刘精松上将、熊光楷上将、刘大为作为名誉院长,以执行院长、副院长、执行总监的院委会共计16人的高层领导班子;组建了以高占祥、袁彦鹏、覃志刚、杨文明、何家成、季允石、王厚卿中将、周友良中将、刘世民中将等33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为画院高级顾问委员会;组建了以刘大为、欧阳中石、冯远、龙瑞、卢禹舜、范扬、郭怡孮、张海、苏士澍等44名书画艺术界领军人物为画院艺术顾问委员会;聘任范方平为法律事务总监,吉佩定为国际交流总监;组建了实行理事会制,现有理事126人。
目前,中国画院已初步形成了在党委领导下,以名誉院长、理事长和顾问委员会为指导集体,以院长负责制的院委会为领导集体,以艺术委员会、艺术品鉴定委员会为艺术指导集体和以秘书处为执行团队的组织管理运作体系,为中国画院战略目标的全面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画院工作平台,确立画院精神和目标
画院对运行机构秘书处进行了全方位的打造,增强了工作团队的凝聚力,提升员工书画业务素质;狠抓制度建设,提升办公效率;重视自有媒体建设,重新制作和改版了画院官方网站,创办和出版了《中国画院》院刊杂志,构成了强势的传播体系;确立了&创新、包容、坚韧、奉献&的画院精神;提出了&让历史记住我们,让市场选择我们,为传承中华文化和传承世界文明做出贡献&的奋斗目标。这些软、硬件建设为画院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以服务为宗旨壮大画家创作团队,保障画院实力
画院完成了画家重新登记工作,有特聘书画家62名、签约书画家76名,共计181名书画家组成了新的核心创作队伍,另有500名合作书画家。为稳定和不断壮大画家团队,保障画院的艺术实力和活力,中国画院制定和推出了&画家专属健康保险计划&和&重点推广实力派书画家的艺术工程计划&。
四、锐意进取,开拓更加广阔的社会发展空间
画院大力推进和构建&以北京为中心、以中国画院为文化形象符号,辐射发展的战略格局&在全国相关的地方采取自主、或合作等方式成立和创建了:中国画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长城分院、山东分院、云南分院、海南创作基地、问天阁艺术交流中心、成都蓝顶(会所)艺术创作中心、大唐滙艺术创作中心、白河水库写生基地、白河农业生态园、中国画院书画研究院、纽约国际艺术交流中心、西单艺术交流中心、香山创作中心14个外设分支机构。这些都为中国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形成了强力支撑。
五、创建画院文化品牌项目,广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中国画院策划和推出的&描绘美丽中国大型艺术行动&,在这个文化品牌项目总创意的大框架下,画院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仅在2012年就推出了30余次文化交流活动。2012年底,由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北京电视台、中国画院共同策划创作了2013 BTV春晚著名书画家&描绘美丽中国&节目。画院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组织协调了当代中国书画界领军人物刘大为、王明明、龙瑞、郭怡孮、金鸿钧、李铎等20位,共同创作完成了&描绘美丽中国&为主题的15米书画长卷,长卷作为压轴节目亮相2013年BTV春晚舞台;&绘美丽中国大型艺术行动&在2013年又推出了&炫彩北京情 共筑中国梦&百名书画家精品国际展, 并策划和举办了&丹青墨韵熔铸大爱 情系雅安重建家园&大型公益活动,以艺术的形式为雅安灾后援建工作正在积极行动。
厚积薄发,乘势而上,中国画院毕10年之功,完成了华丽转身,奠定了发展基础,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形象,以全新的面貌和姿态重新亮相在中国书画艺术的社会舞台上。
报告还对中国画院今后的发展战略做了设想。即在十八大推动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与全国相关旅游风景区,建立画院度假式采风、创作、展览、销售的网络;继续打造&描绘美丽中国&文化品牌;召开第一届理事大会,完善组织建设,狠抓队伍建设;通过抓创作、研讨、论坛、培训,构建艺术交流平台,奠定和保持中国画院在书画艺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与会领导对画院过去特别是近一年来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并对画院今后的工作开展提出了要求。
画院名誉院长贾春旺:中国画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所提出的奋斗目标也非常明确,但要实现这个目标,我认为要坚持以下三点:一、要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的文化要为谁服务,只有把这个定位弄明确了,才能团结社会上广大的艺术家、书画爱好者,为书画事业、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才能得到社会上方方面面的支持。二、要实现目标还要抓好队伍建设,一个是画家队伍,一个是管理队伍。画家队伍是画院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管理队伍是实现把艺术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和服务其他社会需要的关键所在。三、赞成画院不以营利为目的,但要有收益维持自身良好运作,要处理好有收益但又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关系。只有这样中国画院才能够健康的发展,并实现自己预定的目标。
贾春旺发表讲话
刘精松上将用&成就卓巨、影响久远&八个字来评价画院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他说,建设文化强国这样一个整体的目标任重道远,很重要一方面要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必须紧紧抓住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我们要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有主心骨,主流意识,团结凝聚,按画院精神办好画院。
刘精松上将发表讲话
熊光楷上将强调,中国画院重新焕发青春,就要从政治上,文化水准上,始终保持和发扬中国画院的领先地位,为建设文化强国做出贡献。
熊光楷上将发表讲话
项怀诚感言,中国画院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十年来富有成效的工作,吸引一大批优秀书画家。特别是在最近一年来,完成了华丽的转身,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建了那么多分支机构,创办了院刊,重新打造了网站,还策划和举办了在社会上颇有影响的品牌活动,成绩是显著的。文化创意产业难,做好不易,但有画院的远景规划,相信一定能做得更好。
项怀诚发表讲话
工作汇报会后,画院领导和书画艺术家们进行了创作交流活动。在悠扬的古琴伴奏声中,大家共同挥毫泼墨,创作了一幅幅优秀的书画艺术作品。
项怀诚与艺术家现场交流
画院驻院画家鞠占圃现场创作
名誉院长贾春旺为画院分别题写了&中国画院香山创作中心&、&中国画院西单艺术交流中心&的匾额。
贾春旺为画院香山创作中心题写匾额
刘精松上将题写了画院精神:&传承、创新、包容、奉献&。
刘精松上将题写画院精神
左起:侯茜、胡昭广、贾春旺、刘精松上将夫人、刘精松、任琪、乔榆钧、王相彩
探讨《中国画院》院刊
左起:熊光楷、 乔榆钧、任琪
会后,领导们视察了中国画院香山创作中心和秘书处。
左起:任琪、贾春旺、胡昭广、熊光楷、刘精松
刘精松上将(左一)视察创作中心
与会领导合影留念 左起:鞠占圃、刘利军、王国镇、王相彩、侯茜、任琪、刘精松上将夫人、项怀诚、贾春旺、刘精松、熊光楷、胡昭广、白金荣、乔榆钧、曹广新
整个会议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
相信在本次会议的推动下,在领导们共同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潮中,中国画院一定会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
画院领导作为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成立30周年大
龙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靳尚谊,全国政协常委。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
国画书法西画
服务热线:010-53 传真:010- E-MAIL:caipc@caipc.org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路西小府甲23号 邮编:100093
Copyright &
www.caipc.org中国画院 版权所有
中文域名:中国画院.中国 通用网址:中国画院(IE8下输入中国画院直达本站) 京ICP备号现代快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第F11版:核心报道
&&内容检索:
&&日 星期二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首次在中学开讲座,在宁海中学他称:
美术教育“第一口奶”太西化画画是为表达生活,不是为找工作
  杨晓阳来到南京宁海中学畅谈“大美为真”
现代快报记者 赵杰 摄&&大师来了!昨天下午4点,著名画家、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首次在中学开讲座,就选择了刘海粟大师曾任教的南京宁海中学。宁海中学高一美术班的300名学生,在学校的报告厅,倾听了这场名为“大美为真-中国画五种境界”的讲座。“现在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第一口奶’西化了!”杨晓阳告诉中学生们,中国书画其实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生活方式。见习记者 俞月花 现代快报记者 黄艳&&大师的感慨&&中学生作品优秀,“见所未见”&&在讲座之前,杨晓阳就在宁海中学美术馆驻足了很久,学生们的一张张素描、水彩,他都细细看过。“这是中学生画的?这水粉画画得不错。”在一张水粉画面前,他把眼睛凑得很近,还特意细看了上面的签名,学校老师们确认,这就是学生画的。“色彩老师教得好,背光的地方有色彩。”杨晓阳用“见所未见”,来评价学生的作品,优秀得出乎意料。看完几十幅作品,他还想再看,但场地有限,小小的美术馆里只有这么多。“我们马上要盖五层楼,下面两层留出来陈列画作。”宁海中学校长黄文武说。&&大师的忧虑&&中国美术教育“第一口奶”西化&&“闻所未闻!”当听说学校20多年来,美术生的高考升学率都是100%本科,杨晓阳非常惊讶。&&宁海中学校长黄文武说,学生们也不是一味地在教室里苦练,宏村和查济都是学校的写生基地,每次都安排7天以上的写生。&&虽然看到了很好的作品,但杨晓阳还是表示,现在的中国美术教育,“第一口奶”西化了,学的是苏联的方法,而苏联这套方法,是照着十四五世纪的法国的方法。在150年前,西方已经抛弃了,现在中国作为一个考试的标准。&&大师的美术教育观&&大美术、大美院、大写意&&中国要走自己的路子!以理想为基础的美才是大美,大写意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作为中国画的大家,杨晓阳其实有30年的美术学院学习和工作经历,曾多年担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对美术教育,他是绝对的权威。“我在学校也对美术教育做过很多探索,我提出三句话:大美术、大美院、大写意。”杨晓阳说,随着这五年来,他在国家画院的工作,又把这三句话进行提升,叫大美为真的写意精神。&&大美术&&大美院大写意&&眼目所及皆美术&&“什么叫大美术?眼目所及皆美术。我们从早晨起来睁开眼睛,看到所有有形有色的事物都是美术,都跟美术有关系,大到我们的城市规划,小到我们衣食住行的所有的细节,包括在座孩子的服装,你们的眼镜你们的发饰。”在杨晓阳眼中,美术不只是美术家的事情。作为一个专业,美术有美术的规律。但是作为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的生活跟美术有千丝万缕分割不了的关系,所以全民族要重视美术。”&&大美院&&20年美术机构增量大&&说到大美院概念,更是与学生们的努力方向有关系。他认为,美院应该推倒围墙,以整个人类历史和人类成就为自己的研究,同时也包括美术学院应该增加数量,扩招。&&199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提出要扩大教育,这是一个契机。在纽约,一般有四五十所各种类型的美术教育机构,在中国当时只有八大美院。“我认为一两千万人口城市,应该有四五十所各种类型的美术机构,我当时认为应该用50年时间,但事实上我们用了20年时间,实现了这个规模。”八大美院学生数都在7000人以上。“我离开西安美院的时候,学生人数是1.6万。”现在除了八大美术学院之外,1100所大学都有二级美术学院或者人文学院美术专业。美术教育已经大普及。&&大写意&&写实的升华,更高级&&杨晓阳说,只有内容形式规模上的扩展还是不够的,200年来,基本以西方标准为标准,以西方模式为模式,我国美术学院教育模式以苏联为模式。“没有所谓的大写意。”杨晓阳说,大写意是中华民族的艺术。大美为真的写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大美精神。他在学校考虑过的,首先,美术学院教学内容要拓展,要向理想社会、向西方文化学习,而不是向模特学习。&&杨晓阳表示:大是一种倡导,是一种提倡,写意精神是中华民族从古到今贯穿始终,跟西方写实精神有所区别的特色。如中国戏曲,在唱腔的设置,在唱词的创作,在表演布景的设置,在各种装饰的设置,与生活是有距离的。是把生活中美的东西集中起来,是生活中不可能发生,但是根据主题创作需要,进行夸张创作。“写意是写实的升华,比写实更高级。”&&大师的建议&&增加“默写”“书法”&&讲座最后,对宁海中学美术教学内容,杨晓阳直言有两个建议:一是增加默写,二是增加书法。&&“默写的功夫才是真功夫,写生的功夫只是一个过程。最终面对一张白纸,面对一张画布,面对一个空间,每个人都要启发出自己的自发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他希望大家不要满足于写生,不要满足于长期作业,包括速写,最终要掌握默写的功夫,不会默写就不会创作。”&&“第二个建议,学校最好要增加书法。在不同阶层、不同场合共同的努力下,中国书法进入小学作为必修课,三年级有必修课,今年两会又提出来,能不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增加书法。”他说,书法从两个方面来考虑都是无可替代:一、从认字开始就进入中国文化,认字短句长句文章,进入中国历史、中国故事、中国哲学。二、书法是包含了造型艺术的从生到死的生命现象。最早是象形文字,最后是规范的图案,开始是临摹自然,后来成为对它进行加工。成为图案,成为标准字,标准字包括历史文化哲学,在造型艺术上从自然形象进化到一个美术形象再进入到创造……&&校长回应&&学校将增加相关课时 &&宁海中学校长黄文武表示,宁海中学已经尝试在初中增加书法社团活动,在高三的美术生中,也已经开始了“默写”的练习,而未来,他承诺将加入更多的课时。同时,黄文武介绍,江苏美术统考在2015年进行改革,从过去的只考素描和色彩,每门150分,改为素描、色彩各120分,增加60分速写。正在推进对学生创作能力的考查。&&杨晓阳大师还在现场接受了现代快报记者的专访,他希望能让艺术回归表情达意的本质,而不是只为了学一个东西,有一个工作。&&一定要弄清楚学美术,是为了什么?&&现代快报:您提到的“第一口奶”很西化,问题出在哪儿?&&杨晓阳:不管是小学的美术,还是高中的美术,都是这个问题。艺术的本质是表情达意的,是我们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有所感受。我们画画是为了表达对生活的感受,而不是学一个东西有一个工作。表达我对生活的感受,这种表达就是写意,写就是表现,意就是把我的感受传达给你。因此艺术的任何形式不能说是为了技艺而技艺。在美术教育上,首先要搞清楚,我们一切艺术形式是为什么。&&现代快报:现在有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成为美术特长生,从小让孩子学素描、色彩,做法可取吗?&&杨晓阳:研究儿童美术教育的人说过,13岁之前孩子是一种自由想像的状态,千万不要遏制这种状态。小孩看见汽车就画汽车,这种东西是人类自发的、表现艺术本质的行为。如果我们用成人的一种办法,西化的办法,继承大师的办法来教小孩,就是反艺术规律了。&&著名文化学者、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凤凰卫视主持人王鲁湘和著名画家、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高云,昨天也在讲座中和学生们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王鲁湘:艺术和生命境界共成长&&王鲁湘也是北京凤凰岭书院的院长。书院的学员是考入美术院校,然后参加工作后,再回过头来考书院的,有的已经三四十岁。“他们为什么要来考,他已经功成名就,有些已经成家立业,就是50年的美术体制,不符合中国传统特点和性质,所以要回头补这一课。”&&他想告诉学生们:艺术说到底是和你的生命境界共同成长的。你的修养达到了什么境界,你的艺术成就最后就达到什么境界,而修养是一个非常丰富全面的终身的过程。&&高云:将请更多大家参与校园讲座&&此次杨晓阳大师能来到中学开讲座,是应江苏省中国画学会邀请,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高云说:“杨晓阳院长是当代艺术大师,请他进校园办讲座,传授中国画知识,让少年学子们从小有机会与大艺术家零距离接触,学习和感受他们的为人和艺术之道,对学子们的人生目标、理想、对艺术的追求都会有积极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就在于此。”他说,去年他就曾应邀在宁海中学做讲座,内容是如何追求人生定位,他希望学生们学美术不能仅仅为了高考。他和学子们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他的儿子就因为喜欢美术,在宁海中学读书,随后考上了中央美院。而现在江苏的很多美术骨干,都曾经是宁海中学的学生。未来,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书画大家进校园活动”将邀请更多的大家走进校园。&&宁海中学美术馆馆长翟优表示,包括杨晓阳和高云两位大师在内,学校还将聘请喻继高、孙晓云,徐培晨等艺术名家共12位作为特聘导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