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的成长有何意义

浅谈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浅谈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谈​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话稿
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中,党中央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首次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首次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党章修正案总纲增写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社会、公民三个不同层面的价值诉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提炼,是提高我国人民精神文化水平和境界的重要导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精神文化层面的重要保障。如何理解、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点。我们作为工作者,需要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自觉性,为改善和加强价值观贡献力量。大学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群体,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对于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精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立足中国国情、反映时代精神、研究中国问题、回答时代课题、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迫切需要和紧迫任务。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解决中国社会转型期新问题的迫切需要。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全社会强烈地需要凝聚和形成价值共识。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回应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新特点的时代需要。当前,外来文化大量涌入,既给我们吸收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带来机遇,也给我们的民族文化带来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能不能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促进主流文化发展壮大,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和&文化主权&,是极须正视和回应的时代课题。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布局的现实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当前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要求,适应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以及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要求,适应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势的要求,适应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要求,适应我国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13亿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奋斗。但用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凝聚起全体中国人的意志,达成共识?那么就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及最高抽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12个词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不仅简单扼要、简约朴实、简洁通俗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表达,而且更为当今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构建提出了新要求。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理论的延续性,又有现实的针对性;既有目标追求,又有价值导向,还有行为准则,是人心所愿、众望所归。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析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辩证关系
十六届六中全会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文化反映,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要求,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思想和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要理解、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首先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辩证关系。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某类事物价值的基本观点。宏观上,价值观是整个社会思想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微观上,价值观是个体心中的信条和追求。价值体系是社会各个层次各个方面价值观的总和,核心价值体系是在社会中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在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于最核心的位置,起着主导统领的作用。同时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它体现着主体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
任何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孕育在社会的价值观、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当中,并通过价值观、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价值观、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提炼,决定着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发展方向、基本特点,主导核心价值体系的内部建构;核心价值观从核心价值体系中孕育形成、并通过核心价值体系展现出来,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前提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两个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存在基础和展开状态,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和主导思想,并通过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道德标准表现出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相互促进、不断发展的辩证统一整体。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科学内涵
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是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的价值导向,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期望、社会精神、公民准则。探究其内涵和内在联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导向。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期望,代表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极大发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概括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脉络。在建国初期,党中央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随着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特征不断显现,党中央与时俱进地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分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体系当中,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正是这个宏伟目标在价值追求上的具体表现,即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生态和谐,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寻求民族复兴和国家繁荣的共同愿望和价值追求。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精神,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到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领导者都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社会的公正平等、国家的民主与法治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高度发达的期望元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主要是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和导向,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特征和发展方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声音越来越高,维护个体自由平等权利意识不断提高,党中央正是应民众的呼声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纳入到党的核心价值观建设与政策导向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民主法治的价值追求。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是从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角度提出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要求,是对爱国主义、传统美德文化的传承。现代社会中多元文化交汇激荡,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了更高的需求,如何将民众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境界,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课题,从2001年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到2006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层面的价值取向奠定了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更加关注公民心性的发展、公民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的提高,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价值诠释,是马克思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新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层面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三、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建设中的定位
(一)大学生应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群体
当代大学生基本是90后,在他们成长的时代,在理论上,正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形成的时期;在实践上,是我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巨大成就的时期;在思想建设方面,也是我们党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不断改进思想政治的时期。大学生作为青年最主要的群体,他们理应是主流价值观的承担者。根据2012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表明97.9%的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95.2%的学生认同&诚信是做人之本&。因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自信是包含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时效性的自信:当代大学生具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和心理基础。
(二)大学生也是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象
青年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大学生也面临着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挑战,面临着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困惑,面临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能力和宣传能力与社会发展需要不平衡对他们正确价值观形成带来的影响。同时,大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正是价值观形成时期,社会上不同的价值观念必然会对其产生作用,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存在理想信念迷失、道德水平低下、诚信观念缺失等问题,因此,对大学生进一步实施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标杆,这对引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大学生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主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理想性,是引领未来的。青年是属于未来的。十八大报告中重申了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一百年正好规划了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建党一百年时他们30岁左右,建国一百年时他们60岁左右。现在中国大学的毛入学率已达26.9%,大学生已占同龄人的四分之一;当代大学生将是未来三十年中国社会各行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尤其是在科技、文化、管理等各个层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他们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也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群体。
四、推进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内化为人民群众的共识,践行就是要外化为国家、社会和个人的行为。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重在凝聚共识,树立价值标杆,提供精神旗帜;重在群众掌握理论并转化为现实的行动。
作为高校我们应该努力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教学中,体现到日常的工作中,内化到学生的头脑中。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做到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结合自己从事的学生工作实际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坚持开展政治思想学习活动
政治思想学习是提高广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了解党的路线和方针,明确学习目标和前进方向必不可少的思想方式。同时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常常由于政治思想学习形式过于单一,针对性不强,理论空谈多,所以很容易流于形式,没有效果,难以坚持。
如何做到政治思想学习能够坚持不懈,且具有时效性?其中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创新形式和方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坚持长久,获得理想的效果。我想我们可以采取的做法有:
1、在学生中经常性地开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活动。可以通过开主题班会、听讲座的形式。
在这里我想以主题班会为例来说明一下。我们都知道,一场优质的主题班会能够实现凝聚人心,明确导向,实现情感感染、思想凝聚、道德导向和意志激励的目的的。因此,组织召开高质量的主题班会是保障思想政治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像我们的学生工作不定期的就需要和要求各个班级召开不同主题的班会。 &学习雷锋&、 &主动学习&、&学生行为规范&、 &感恩&等等。为学习和宣传十八大我们提倡的&中国梦&、响应高校厉行节约的&光盘行动&等等。设计主题班会时一定要遵循计划性、性、针对性和创新性的原则。要求紧凑合理、突出主题。所以,我们要求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探索、多学习、多总结、多实践、多举办有意义、有特色、有创新的主题班会,从而使主题班会起到应有的育人效果。例:钱学森。学校组织同学们看完电影后,看主题班会,受到爱国和敬业。
2、坚持举办针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的业余党校和团员青年参加的业余团校的学习。目的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懂得人生价值,明确学习目标。现在我们学校就坚持每学期一届的针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举办的业余党校的学习,参加学习的同学也都反映对党的知识、方针和政策等的掌握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发挥思政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主渠道作用
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系统,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1、建设优秀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我们学校有以蔡洪武教授为领军人物的一支优秀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像张盈盈、冯妍妍我知道也都在省里得过奖项。
2、实施思政课教学改革。我知道的像编制校本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两本书《立志为民 服务社会》,蔡教授给师生做讲座、与辽沈战役纪念馆挂牌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指导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调查等,使得课堂教学向社会实践的延伸和拓展。
对于这个方面,蔡教授和我们思政部的老师更了解,也更有发言权,我就不多讲了。但是我相信,凭借我们这支优秀的队伍和对工作的责任心,我们的思政课在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一定会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的。
(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的内容涵盖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内容丰富,导向明确,体现了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深广含义。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我们要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对学生们的:
1、通过学生党支部组织党员和学生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像:充分利用我们学校所处的地域优势,组织学生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去其它城市,文理系在暑假组织沈阳的学生参观了沈阳的九一八纪念馆;抚顺市有雷锋纪念馆,这都可以的。通过悼念革命烈士,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接受革命传统。同时也可以看城市、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所带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这样的活动会使我们的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通过院系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团员青年和学生干部开展培养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像:学雷锋活动、去敬老院帮助和慰问孤寡老人、去福利院看望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公益活动,参加义务献血,环保宣传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和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结合起来,与创建精神文明与和谐校园活动结合起来。像我们学校原来的爱心社团和负责人魏颖(11届的)被省厅评为先进集体和个人。
3、开展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调查。每年的寒暑假,思政部、团委和学生处要求全体学生利用假期,根据各自条件,有目的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的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和认识社会,以利于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像今年的寒假,学院党委、教务处、思政部、学生处和团委为学习宣传十八大(题目:办人民满意的的现状与建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状与建议、十年来我家家乡的变化)的社会调研。并在4月中下旬组织调查报告的朗读会。
(四)学习和树立先进典型
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始终是我们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样离不开典型的示范引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和弘扬共产主义精神,努力形成崇尚先进、追求崇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浓厚氛围,是凝聚起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的需要,也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风尚的需要。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做法:
1、学习宣传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典型事迹的活动。像:学习雷锋、郭明义;先进人物进校园的吴明礼。
2、对学校学生中的先进人物和事迹的发掘和宣传。像:上学期末,各系推荐的优秀学生和干部。李廷焕、肖思猛,都是我们学生中的优秀代表。通过身边的先进来影响和其它学生。李廷焕
3、在学生中开展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习标兵等活动。每年我们都会开展这样的评比活动,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
总之,就是要以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作为学习的榜样,影响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激励他们努力向上,引领校园风尚。
(五)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
高校是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当前社会文化的多样性,使各种文化内容无时不在影响校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为了能让大学生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校园里必须坚持弘扬主旋律,把握住校园思想文化的正确方向,切实使先进文化在校园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低俗文化得到排挤,腐朽文化得到抵制。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同时,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内容健康的各种文化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校园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这有利于促进他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采取的做法的是:
1、每年要举办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十月大学生艺术展演和口语节系列活动。书法比赛、演讲比赛、歌唱比赛、作文比赛、辩论赛等,目的是通过这些比赛来提高我校学生的素质。
2、开展多种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如:在学生中开展64字行为规范、教室文化建设活动,文明寝室评比等,通过这些活动,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班风,做到文明礼貌,遵守纪律,互相帮助,和谐相处,促进校园良好风气的形成。
3、组建各类学生社团,开设第二课堂,利用学生社团和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有利于校园文明进步的群体行为的形成。
4、重视校园文化设施的建设。利用好图书馆、宣传橱窗;学报、校园网站、广播站;教室的学习园地等多种渠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交流学习践行体会,增强大学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性、互助性、互促性。
(六)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要改变主流的价值观以传统的方式传播,非主流的价值观以现代的方式传播的问题。重视网络文化和虚拟空间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可以采取的做法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和辅导员要主动进入网络空间,在与学生交流互动中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也可以提倡学生中的优秀分子组成群体,通过加强对他们管理和引导使这些学生成为网络文化的生力军(这个想法还没太成熟,执行起来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不确定)。
2、学生正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性和导向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理想性和导向性,如果是社会现实,就失去价值观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引领作用,就没有凝练的必要。所以,必须引导我们的学生正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性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性和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之间的区别,正视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正视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多地引导和组织我们的学生通过服务社会了解社会,通过深入生活了解国情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诉求。要引导学生多学习历史。要引导学生学习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史和深入了解改革开放的历程,要从历史中获得正确的方法,坚定&三个自信&。要使大学生把个人成长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
总之,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自觉和个人品质,并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教学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贯穿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工程。作为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地探讨方法、总结工作、积累经验,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作为对大学生的要求,而且更是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承担起来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这需要我们工作者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奋斗。我坚信,只要我们心怀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美好目标,那么我们就会心甘情愿地克服一切困难和艰辛,在教书育人的这条阳光大道上一路向前!祝福我们!祝福我们的学生!
|||||||||||||||||||||||||||||
|||||||||||||||||||||||||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文明网
&>&&>&&>&&>&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字体:[][][]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同志们: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很高兴来到北京大学同大家见面,共同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刚才,朱善璐同志汇报了学校工作情况,几位同学、青年教师分别作了发言,大家讲得都很好,听后很受启发。这是我到中央工作以后第五次到北大,每次来都有新的体会。在洋溢着青春活力的校园里一路走来,触景生情,颇多感慨。我感到,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
  五四运动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五四运动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青春乐章。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是这段光荣历史的见证者。长期以来,北京大学广大师生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在各条战线上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说过,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
  光阴荏苒,物换星移。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
  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同学们、老师们!
  大学是一个研究学问、探索真理的地方,借此机会,我想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同各位同学和老师交流交流想法。
  我想讲这个问题,是从弘扬五四精神联想到的。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的先进价值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不仅广大青年要坚守和践行,全社会都要坚守和践行。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
  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我们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体人民一起努力,通过持之以恒的奋斗,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今天,我们13亿多人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中国曾经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后来在世界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人类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中国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更是陷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这段历史悲剧决不能重演!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对中华民族的责任,对前人的责任,对后人的责任。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坚定信念,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中国已经发展起来了,我们不认可“国强必霸”的逻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中华民族被外族任意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为什么我们现在有这样的底气?就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发展起来了。现在,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这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百年奋斗赢得的尊敬。想想近代以来中国丧权辱国、外国人在中国横行霸道的悲惨历史,真是形成了鲜明对照!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价值观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与发挥作用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
  去年12月26日,我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时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
  我说这话的意思是,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实现中国梦,必须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而这“三个自信”需要我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定作支撑。
  我为什么要对青年讲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古希腊哲学家说,知识即美德。我国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人说:“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
  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不要顺利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怀疑动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守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同学们、老师们!
  党中央作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决策,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前进。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这里可以套用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鲁迅先生说:“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也对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现在,关键是把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全国高等院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我也希望北京大学通过埋头苦干和改革创新,早日实现几代北大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
  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体会,这样的大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高校工作,始终关心和爱护学生成长,为他们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要全面深化改革,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流动,不断激发广大青年的活力和创造力。要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帮助学生们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到学生们中去、同他们交朋友,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现在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你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希望大家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我相信,当代中国青年一定能够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责任编辑:梁 海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