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缺陷”的代表性悲剧作品宁铂悲剧是什么造成的

疑患绝症 大学生留书自杀 专家:性格缺陷酿悲剧
  日 04:38:33 &&&来源: 罗飞留在手机中的遗书(部分)罗飞(视频截图)昨日,渝北区石船镇,罗飞表弟杨某给记者指出发现尸体的位置。 记者张永波 摄“累了,我真的累了……伤病、孤独、抑郁、压力,早已压得我喘不过气了,该放松下了。忘记我吧,这个总是让你们操心的不孝子。&#日上午,家住渝北石船镇的大学生罗飞(化名)在手机里留下一封遗书后出走。27日下午,有人在附近一竹林挖笋时发现了他的尸体。他到底承受了些什么,为何他如此孤独?孤独到要自杀……莫名留遗书离家出走“罗飞,你在哪?你在留下遗书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妈妈哭肿的双眼,有没有想过你爸爸那颓废,而又不愿意让人发现的背影……”27日凌晨,罗飞的舅妈吴女士寻找一天无果后,仍无法入睡,在网上写下寻人启事,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提供线索,帮助她尽快找到侄儿。罗飞今年20岁,是重庆某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吴女士告诉记者,25日上午,罗飞悄悄离开了家,走时连自己的手机和钱包也没带。当天晚上,见儿子还没回家,他父母才急得四处寻找,直到26日,罗飞的父亲才在他的手机备忘录里,发现了他写下的一封遗书。3天后在竹林找到尸体罗飞出走后,全部亲友都出动了,四处寻找,但寻找了两天仍没有消息。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的家人向当地派出所报警。27日下午3点多,一位挖竹笋的农民在石船镇梅溪河边一片竹林里,发现了一具遗体,面部被动物啃食,已经血肉模糊,吓得他立即报警。后经DNA鉴定,此人就是3天前出走的罗飞。虽然目前尸检报告还未出来,但他的父母认为,他很可能是服毒自杀。昨日上午,罗飞的表弟杨道渝带着记者来到发现遗体的地方,此处距石船集镇三四公里,很少有人经过,地下堆满了干竹叶,有一块地方,明显有碾压过的痕迹。杨道渝说,罗飞身体趴在竹林斜坡上,面朝下,双手压在胸口下面,身上有不少白色泡沫。遗书坦言恐惧生病在出走前,罗飞到底遭遇了些什么?记者在其遗书里,找到了一些答案。遗书里罗飞写到:“现在只要生病我就很恐惧,只要一生病,基本就是不死的癌症,死不了但也医不好。我曾经以为跑步能改变什么,后来才知道,该来的总是会来,一切都是徒劳的。行尸走肉的感觉让我真的麻痹了。我每天唯一做的事情,等待死神的降临……”“看了他的遗书,好像得了绝症一样,对生活充满了绝望。”罗飞的舅妈吴女士透露,其实罗飞的身体比较好,从小到大都是一些小病,这段时间他感觉肚子不舒服,就去医院检查,结果只是肠炎而已,并没有什么大病,其父母也未将此事放在心上。调查他性格内向几乎没有朋友在石船镇中街一居民楼内,记者见到了罗飞的父母。他的父亲坐在客厅一凳子上,垂着脑袋,默默不语,而其母亲躺在卧室木床上,不时地抽泣,一些亲友坐在旁边,不停地安慰着她。一亲友告诉记者,罗飞是家里的独子,父母都很疼爱他。至今,罗飞的父母仍不相信爱子已走,连发现遗体的现场,也害怕去看。罗飞的母亲说,儿子从小就听话懂事,之前没出现反常现象,也没与父母闹过矛盾,“儿子留下遗书走后,我都快疯了,真的想不通他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罗妈妈噙着眼泪、双手抓住胸口痛苦地说道。在石船这个小镇上,很多人都认识罗飞,在大家的印象里,罗飞是一个内向文静的男生,不爱说话,性格像个小女生。他家楼下摆烟摊的李婆婆说,放暑假后,罗飞就很少出来玩,整日呆在家里。超市老板娘桂女士说,罗飞不爱说话,别人喊他时,他就是笑笑而已。罗飞所在学校的学生处负责人介绍,罗飞虽然性格内向,但能与老师和同学正常沟通,并未流露出悲观、绝望的情绪。与罗飞从小玩到大的表弟杨康说,父母对罗飞期望比较高,管得比较严。现在马上就要走向社会了,罗飞可能感觉就业压力比较大,再加上患有肠炎,内心很痛苦,但没人可倾诉,因此才走向极端。“自卑的感觉真的很痛苦……伤病、孤独、抑郁、压力,早已压得我喘不过气了,该放松下了。”在遗书里,罗飞给自己20岁的人生留下了自己的注解。分析应引导孩子养成阳光心态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心理教育专家周小燕分析认为,从罗飞的遗书来看,他很可能患有抑郁症。之所以在学校没有表现出来,是因为在学校过着集体生活,有老师和同学,一旦自己情绪有波动,生活上有变化,能及时与老师和同学沟通。放暑假后,罗飞宅在家里,性格内向的他缺乏交流对象,又没有与父母进行推心置腹交谈的习惯,一旦遇到问题和困惑,就自我怀疑、自我扩大,才导致今天的悲剧。周小燕说,抑郁症是情绪的重感冒,发现早,干预早,疗效就非常好,听之任之,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高雪梅指出,生命的无端逝去,表明了教育的局部缺失,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都应当认真思考。学校和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与人正确沟通的方式,学习求助的技巧,对于性格特别内向的孩子,更要关注,并引导孩子养成阳光的心态。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与教育等长远举措外,还应建立预警干预机制。本组稿件由记者 韩政 实习生 田欢 采写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关注我们:
家庭悲剧、性格缺陷成张尚武最终沉沦重要原因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一身黑色运动衫,一双普通黑色布鞋,一个黑色的双肩背包,1米54的身高让他在王府井地铁内几乎不会被注意。“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据当时河北省体工大队体操队教练冷洪君回忆,家庭悲剧、性格缺陷,是导致张尚武最终沉沦的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AP0017
心情分享加载中...
互动评论加载中…
本日点击排行榜
本日评论排行榜
24小时点击排行榜枪支可怕,心理问题更可怕,性格缺陷酿悲剧
" align="center" class="mainbody">
&&&&&&&&&&&&&&&&&&&&
这是一个心情驿站。在这里,你可以安安静静地阅读文章聆听音乐,也可以无拘无束地倾诉心事释放郁闷......
&&2491&篇文章&&
1546&个评论
&&博主说明:教师姓名:颜月娇学校:布心小学博客等级:现有积分:40599距离下一等级:2401分博客排名:教师类&第11
枪支可怕,心理问题更可怕,性格缺陷酿悲剧
&&&&&&&&&&&&&&&&& 来源:深圳新闻网
&&&&&&&&&&&&&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照片:当地时间4月17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学生沉浸在悲痛中。当日,美国有关方面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举行仪式,悼念该校枪击事件中的遇难者。“对我们整个国家来说,这是悲伤的一天。”美国总统布什在现场讲话说,“那些被夺去生命的人们不应该遭受这样的命运。他们只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出现在一个错误的地点。他们走了,留下了悲痛的家人、悲痛的同学,和一个悲痛的国家。”盖蒂摄&&&&& 当地时间4月16日上午,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枪击案,该校韩国学生赵承熙(此前音译赵承辉,这是18日韩国外交通商部公布的姓名——编者注)开枪杀死32人后,自己也开枪自杀。这起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校园枪击案震惊了世界。作为犯罪心理学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非常关注此案的进展。她认为,目前分析这起悲剧的原因时,许多人都将目光集中于或归咎于美国的枪支泛滥。但是,真正需要人们引起高度重视与关注的,是如何发现人的异常心理问题。应该看到,心理问题的危害性更甚于枪支问题。因为,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人来说,即使没有枪,他也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中国这类案件并不少见。&&&& 此前,李玫瑾教授曾对马加爵(2004年2月13日至15日,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用铁锤杀害4名同宿舍同学)、黄勇(2001年9月至2003年11月,黄勇杀害无辜青少年17人)进行过犯罪心理分析。&&& 性格缺陷酿成悲剧&&& 据媒体报道,赵承熙在和女友发生争执后开始枪杀师友。而此前他也显示出了“举止怪异和暴力的迹象”,他不太正常,曾在宿舍里放火,还曾追踪过女性。&&&&赵承熙在美国长大,家住在华盛顿郊区。他的邻居称他很“安静”,常打篮球,但是别人打招呼后,他不爱回应。&&&&赵承熙的同学回忆了去年文学课新开课第一天时的情景,他们说,学生当时都自我介绍,而赵承熙一句话也不说,学生都在签名册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而赵承熙写的只是一个问号。当老师问,“你是叫问号吗?”他什么也不说。&&&&他的同学朱莉·普尔说,赵承熙上课时总是坐在后面,戴着帽子,很少参与课上活动。他们所在的系不大,但赵承熙“像个匿名者,从不与人交谈。
&&&&& 32&&&&&& &&&&&&& &&&&&&&
&&&&18~251818~25
[相关文章分类――]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 页
共: 0 条记录
如果你不是罗湖网的用户,请使用这个窗口提交评论
访客身份快速设置:
输入验证码:<div onclick='this.innerHTML=""'>
一次提交,计算机将保留身份
如果你是罗湖教育网用户,请先登录,然后下面的提交按钮可用:
用户名:&&&&&&&&&
用鼠标点此按钮
&&标题&&&&&&&&&&&&&
请输入标题
&&姓名&&&&&&&&&&&&&
&&我的博客&&&&&&&
输入验证码:<div onclick='this.innerHTML=""'>
附件上传:
使用罗湖网账号发表有效评论3次,评论者可加一分,此博客的评论每增加5条评论可增加1分
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 版权所有
地址:深圳市文锦中路螺岭小学综合楼7楼文学作品中的悲剧分析从哪些方面写
《土生子》中的悲剧分析这篇论文该从哪些方面写?谢谢
09-12-23 &匿名提问 发布
哈姆雷特》(1601)是莎士比亚最重要的作品,这部悲剧就其表现的社会内容和哲学内涵来说都是最丰富的。它以精湛的艺术形式,博大的思想内容表现出主人公人文主义理想的幻灭,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索。早在12世纪就流传着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英法两国的剧作家都据其情节写过中世纪的血亲复仇为中心的剧本。1601年,莎士比亚将其改编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激烈矛盾冲突的杰出悲剧,使这一复仇故事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  年轻的主人公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是一个有理想、有魄力、好思索的人文主义者,是个诚实、坦率、正派、道德高尚的人。他结束求学生涯回国时发现,他的祖国已变成成了黑暗的牢狱,父亲已被叔父克劳狄斯害死,克劳狄斯还娶了哈姆雷特的寡母,篡夺了王位。父亲的亡魂出现,要求他复仇。哈姆雷特决心杀死奸王但又顾虑重重,他报仇的愿望逐渐转变成为一种社会责任心:应当改变这个充满犯罪、不仁不义、谎话和虚伪的世界。而要完成这一重整乾坤的神圣使命,哈姆雷特深感自己无法胜任,反之,要同恶势力妥协, 他又深恶痛绝。这一切使哈姆雷特陷入犹豫、忧郁、和痛苦的自我分析之中。在他下决心动手除去奸王时,不幸误杀了恋人娥菲丽娅的父亲、媚上的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伤心的娥菲丽娅因此丧失了理智,溺死河中。娥菲丽娅的哥哥雷欧提斯要为父亲和妹妹报仇,在奸王阴谋安排的决斗中用涂了毒药的剑刺中了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的母亲也误饮奸王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毙命。哈姆雷特在临死前奋力刺死了奸王,但他改变现实的宏伟理想却没以能实现。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精心塑造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他对人自身、对人类的明天满怀热爱和信心,在他看来人是“了不得的杰作”,具有“高贵的理性”、“伟大的力量”,有着无比的智慧,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文主义教育使他胸怀远大抱负,但突破其来的巨变,使他遭受了那样多的不增,他无忧无虑、明朗爽快的性格发生了变化。父死母嫁,奸邪当道,国内一片乌烟瘴气。他渴望用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改造社会,却又觉重任难当,难以施为。踌躇难决之下,他苦思焦虑,性格一变而为忧虑沉闷,更因复仇的证据不足,一时也找不复仇的时机,无法贸然行动,这使得他优柔寡断,拖延迟疑, 戏中大段沉痛的、强烈自责的独白,反映了他痛苦、矛盾的心境。表面上看,他令人惋惜地放过了一次次行动的机会,实际上这正是敌我力量悬殊,人文主义理想难以实现的悲剧性反映。从第三幕起,他忧郁的心情开始得到克服,崇高的理想与责任感,使他意识到必须以行动来抗争不合理的命运,于是他雷厉风行地采取了一系列复仇措施,从采取演戏的方法从实奸王的罪行到改写密信,破坏了奸王把他放逐到英国,然后借刀杀人的阴谋,最终刺杀奸王,把国事托给他志同道合的密友,这无不表现了他的机智勇敢、镇定缜密以及超人的智慧。莎士比亚恰如其分地描写了哈姆雷特性格的变化与发展。  悲剧《奥赛罗》(1604)同样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深刻的社会矛盾。在威尼斯,黑皮肤的摩尔人大将奥赛罗和贵州小姐苔丝狄蒙娜相爱而结婚,遭到贵族们的反对。威尼斯大公派战功赫赫的奥赛罗去抵御土耳其人入侵,故对婚事不加干涉。伪善、狡诈而又阴险的旗官伊阿古因奥赛罗未任命他为副将怀恨在心,为了报复,他巧使诡计诬陷苔丝狄蒙娜不贞。轻信他人而又嫉恶如仇的奥赛罗陷入极大的悲愤与绝望中,妒火中烧,他亲手扼死了无辜的苔丝狄蒙娜,还以为做了一件正义的事。伊阿古的妻子当场揭发了真相,奥赛罗悔恨万分,为了惩罚自己铸下的大错,挥剑自杀身亡。  奥赛罗其实是作者所肯定和同情的人物,他坦率、公正、诚信,但性格中存在着致使的点。他轻信虚假的表面现象,让感情左右理智,以至他和苔丝狄蒙娜的爱情虽战胜了种族的偏见,却未能躲过极端主义者的暗箭,酿成悲剧结局。剧中的伊阿古是一个极端生活利已主义者的形象,为了个人私欲,使尽了卑鄙毒辣的手段。他的生活信条是“既不是为了感情,也不是为了义务,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设尽圈套去暗害别人,最后受到了正义的惩罚。    《李尔王》(1605)取材于古代英国的历史传说:年老昏聩的李尔王把王国分给了虚伪的大女儿里根、二女儿贡纳莉,却把诚实率直不会取悦父王的小女儿考迪丽霞驱逐到国外。李尔自己仅保留国王的尊号和一百名侍从,准备轮流住在两个女儿家中安享晚年。谁料两个大女儿达到目的后却原形毕露,把老父赶出家门,李尔王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之夜,被逼疯癫的李尔王奔向旷野,对苍天呼喊着自己的悲愤与无奈。李尔王在狂风暴雨下的大段对天独白, 在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痛苦心灵的同时,也揭示了这个曾被权利异化的君王的人性觉醒过程。小女儿得知李尔王的遭遇,起兵讨伐两个姐姐,不幸失被杀,李尔王也在悲痛疯癫中死去。莎士比亚站在人文主义者的立场,通过王室家族的内乱和李尔王传动的大起大落,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伪善的人伦关系,肯定了同情、博爱的道德原则。《麦克白》(1605)是莎士比亚戏剧中心理描写的佳作。苏格兰大将麦克白从战场上凯旋而归,途中听信女巫他能当国王的预言, 在野心驱使与其妻的怂恿下,趁国王邓肯到家中作客之机,弑君篡位,最终落得众叛新离、兵败被杀的下场;他的妻子也因精神分裂而死。全剧弥漫着一种阴鸷可怕的气氛。莎士比亚通过对曾经屡建奇勋的英雄麦克白变成一个残忍暴君的过程的描述,批判了野心对良知的侵蚀作用。由于女巫的蛊惑和夫人的影响,不乏善良本性的麦克白想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蜕变成野心,而野心实现又导致了一连串新的犯罪,结果是倒行逆施,必然死亡。在迷信、罪恶、恐怖的氛围里,作者不时让他笔下的罪人深思、反省、剖析内心,麦克白夫妇弑君前后的心理变化显得层次分明,这就更加增大了悲剧的深度。  以上四部剧作被称做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在这些剧作中,莎士比亚看到了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内在矛盾,抨击资本主义利益原则的邪恶性质,展现出阶级压迫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的痛苦。但他把社会斗争归结于抽象的善恶好坏的道德问题,仅仅看到思想的力量,个人的作用,而忽视了人民大众,因此在冷酷的、充满罪恶的社会面前,单枪匹马的个人主义英雄往往被碰得头破血流,悲观、茫然、幻灭, 陷入不可解脱的内心矛盾与悲剧结局。在悲剧终场时,没有一个主人公能逃脱死亡的命运,以至后人把莎剧结束的第五幕称之为“死床”。但玉石俱焚的可怕结局,又表明了剧作家对人类世界的希望:杰出之士死了,为个人利益使尽花招的野心家也难逃死亡的命运,但正义却赢得了道义上的胜利, 正义和美德百世流芳,邪恶却为人唾弃,遗臭万年,重整河山仍期待着后来的英雄。其尖锐的批判锋芒,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对时代精神与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使莎士比亚的悲剧至今仍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成为戏剧史上的丰碑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爱与恨之绝唱 ——简评《呼啸山庄》 艾米莉o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出版后一直被人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是一部“奥秘莫测”的“怪书”.一直倾心于《呼啸山庄》,总想具体地回味这部伟大的作品。 提到《呼啸山庄》,就不能不说说艾米莉o勃朗特这位伟大的作家。 这位女作家在世界上仅仅度过了三十年便默默无闻地离开了人间。《呼啸山庄》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她与《简爱》的作者夏洛蒂o勃朗特和她们的小妹妹——《爱格尼斯o格雷》的作者安o勃朗特号称勃朗特三姊妹,在英国十九世纪文坛上焕发异彩。 艾米莉o勃朗特所生活的三十年间正是英国社会动荡的时代。资本主义正在发展并越来越暴露它内在的缺陷;劳资之间矛盾尖锐化;失业工人的贫困;大量的童工被残酷地折磨至死。再加上英国政府对民主改革斗争和工人运动采取高压段,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也有所反映。我们的女作家艾米莉o勃朗特就是诞生在这样斗争的年代。她生在一个牧师家庭里, 这个家庭一向离群索居,四个兄弟姊妹便常以读书、写作诗歌,及杜撰传奇故事来打发寂寞的时光。她们的家虽然临近豪渥斯工业区,然而这所住宅恰好位于城镇与荒野之间。艾米莉经常和她的姊妹们到西边的旷野地里散步。因此一方面勃朗特姊妹看到了城镇中正在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旷野气氛的感染。特别是艾米莉,她表面沉默寡言,内心却热情奔放,虽不懂政治,却十分关心政治,同情手工业工人的反抗和斗争。这就为《呼啸山庄》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小说从一位与故事几乎不相干的客人洛克乌德先生拜访画眉田庄与呼啸山庄开始,通过女管家之口重现凯瑟琳o恩萧与希斯克利夫的爱情。整个故事的情节实际上是通过四个阶段逐步铺开的: 第一阶段叙述了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朝夕相处的童年生活;一个弃儿和一个小姐在这种特殊环境中所形成的特殊感情,以及他们对辛德雷专横暴虐的反抗。 第二阶段着重描写凯瑟琳因为虚荣、无知和愚昧,背弃了希斯克利夫,成了画眉田庄的女主人。 第三阶段以大量笔墨描绘希斯克利夫如何在绝望中把满腔仇恨化为报仇雪耻的计谋和行动。 第四阶段尽管只交代了希斯克利夫的死亡,却突出地揭示了当他了解哈里顿和凯蒂相爱后,思想上经历的一种崭新的变化——人性的复苏,从而使这出具有恐怖色彩的爱情悲剧透露出一束令人快慰的希望之光。 希斯克利夫的爱一恨一复仇一人性的复苏,既是小说的精髓,又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作者依此脉络,谋篇布局,把场景安排得变幻莫测,故事始终笼罩在一种恐怖莫测的气氛之中。 《呼啸山庄》通过一个爱情悲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畸形社会的生活画面,勾勒了被这个畸形社会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种种可怖的事件。在小说中,作者的全部心血凝聚在希斯克利夫形象的刻画上,她在这里寄托了自己的全部愤慨、同情和理想。这个被剥夺了人间温暖的弃儿在实际生活中培养了强烈的爱与憎,辛德雷的皮鞭使他尝到了人生的残酷,也教会他懂得忍气吞声的屈服无法改变自己受辱的命运。他选择了反抗。凯瑟琳曾经是他忠实的伙伴,他俩在共同的反抗中萌发了真挚的爱情。然而,凯瑟琳最后却背叛了希斯克利夫,嫁给了她不了解、也根本不爱的埃德加o林顿。造成这个爱情悲剧的直接原因在于凯瑟琳意识到他们的社会地位悬殊,却幻想借她所羡慕的林顿家的富有来“帮助希刺克厉夫高升”,使她哥哥“无权过问”。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反而铸成了大错,她陷入自己亲手编织的罗网, 葬送了自己的青春、爱情和生命,也毁了对她始终一往情深的希斯克利夫,还差一点坑害了下一代。艾米莉o勃朗特刻画这个人物时,有同情,也有愤慨;有惋惜,也有鞭笞;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心情是极其复杂的。 凯瑟琳的背叛及其婚后悲苦的命运,是全书最重大的转折点。它使希斯克利夫满腔的爱化为无比的恨;凯瑟琳一死,这腔仇恨火山般迸发出来,成了疯狂的复仇动力。希斯克利夫的目的达到了,他不仅让辛德雷和埃德加凄苦死去,独霸了两家庄园的产业,还让他们平白无辜的下一代也饱尝了苦果。这种疯狂的报仇泄恨,貌似悖于常理,但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非同一般的叛逆精神,这是一种特殊环境、特殊性格所决定的特殊反抗。希斯克利夫的爱情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正如诺德o凯特尔所说:“希刺克厉夫的反抗是一种特殊的反抗,是那些在肉体上和精神上被这同一社会(指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的条件与社会关系贬低了的工人的反抗。希斯克利夫后来的确不再是个被剥削者,然而也的确正因为他采用了统治阶级的标准,在他早期的反抗中和在他对凯瑟琳的爱情中所暗含的人性价值也就消失了。在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的关系中所包含的一切,在人类的需求和希望中所代表的一切,只有通过被压迫的积极反抗才能实现。”但是无论如何,希斯克利夫就那个时代来说,是值得同情的人物,他的复仇是可以理解的。 《呼啸山庄》的故事是以希斯克利夫达到复仇目的而自杀告终的。他的死是一种殉情,表达了他对凯瑟琳生死不渝的爱。十几年来,凯瑟琳的孤魂在旷野上彷徨哭泣,等待着希斯克利夫,终于希斯克厉夫离开了人世,他们的灵魂不再孤独,黑夜里在旷野上,山岩底下散步……而希斯克利夫临死前放弃了在下一代身上报复的念头,表明他的天性本来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变得暴虐无情。这种人性的复苏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闪耀着作者人道主义的理想。它一反同时代作品普遍存在的伤感主义情调,而以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无情的报复,取代了低沉的伤感和忧郁。它宛如一首奇特的抒情诗,字里行间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和狂飙般猛烈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才华洋溢的女作家艾米莉o勃朗特这部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在英国十九世纪文坛的灿烂星群中永远放出独特的、闪着异彩的光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哈姆雷特》(1601)是莎士比亚最重要的作品,这部悲剧就其表现的社会内容和哲学内涵来说都是最丰富的。它以精湛的艺术形式,博大的思想内容表现出主人公人文主义理想的幻灭,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索。早在12世纪就流传着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英法两国的剧作家都据其情节写过中世纪的血亲复仇为中心的剧本。1601年,莎士比亚将其改编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激烈矛盾冲突的杰出悲剧,使这一复仇故事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  年轻的主人公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是一个有理想、有魄力、好思索的人文主义者,是个诚实、坦率、正派、道德高尚的人。他结束求学生涯回国时发现,他的祖国已变成成了黑暗的牢狱,父亲已被叔父克劳狄斯害死,克劳狄斯还娶了哈姆雷特的寡母,篡夺了王位。父亲的亡魂出现,要求他复仇。哈姆雷特决心杀死奸王但又顾虑重重,他报仇的愿望逐渐转变成为一种社会责任心:应当改变这个充满犯罪、不仁不义、谎话和虚伪的世界。而要完成这一重整乾坤的神圣使命,哈姆雷特深感自己无法胜任,反之,要同恶势力妥协, 他又深恶痛绝。这一切使哈姆雷特陷入犹豫、忧郁、和痛苦的自我分析之中。在他下决心动手除去奸王时,不幸误杀了恋人娥菲丽娅的父亲、媚上的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伤心的娥菲丽娅因此丧失了理智,溺死河中。娥菲丽娅的哥哥雷欧提斯要为父亲和妹妹报仇,在奸王阴谋安排的决斗中用涂了毒药的剑刺中了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的母亲也误饮奸王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毙命。哈姆雷特在临死前奋力刺死了奸王,但他改变现实的宏伟理想却没以能实现。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精心塑造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他对人自身、对人类的明天满怀热爱和信心,在他看来人是“了不得的杰作”,具有“高贵的理性”、“伟大的力量”,有着无比的智慧,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文主义教育使他胸怀远大抱负,但突破其来的巨变,使他遭受了那样多的不增,他无忧无虑、明朗爽快的性格发生了变化。父死母嫁,奸邪当道,国内一片乌烟瘴气。他渴望用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改造社会,却又觉重任难当,难以施为。踌躇难决之下,他苦思焦虑,性格一变而为忧虑沉闷,更因复仇的证据不足,一时也找不复仇的时机,无法贸然行动,这使得他优柔寡断,拖延迟疑, 戏中大段沉痛的、强烈自责的独白,反映了他痛苦、矛盾的心境。表面上看,他令人惋惜地放过了一次次行动的机会,实际上这正是敌我力量悬殊,人文主义理想难以实现的悲剧性反映。从第三幕起,他忧郁的心情开始得到克服,崇高的理想与责任感,使他意识到必须以行动来抗争不合理的命运,于是他雷厉风行地采取了一系列复仇措施,从采取演戏的方法从实奸王的罪行到改写密信,破坏了奸王把他放逐到英国,然后借刀杀人的阴谋,最终刺杀奸王,把国事托给他志同道合的密友,这无不表现了他的机智勇敢、镇定缜密以及超人的智慧。莎士比亚恰如其分地描写了哈姆雷特性格的变化与发展。  悲剧《奥赛罗》(1604)同样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深刻的社会矛盾。在威尼斯,黑皮肤的摩尔人大将奥赛罗和贵州小姐苔丝狄蒙娜相爱而结婚,遭到贵族们的反对。威尼斯大公派战功赫赫的奥赛罗去抵御土耳其人入侵,故对婚事不加干涉。伪善、狡诈而又阴险的旗官伊阿古因奥赛罗未任命他为副将怀恨在心,为了报复,他巧使诡计诬陷苔丝狄蒙娜不贞。轻信他人而又嫉恶如仇的奥赛罗陷入极大的悲愤与绝望中,妒火中烧,他亲手扼死了无辜的苔丝狄蒙娜,还以为做了一件正义的事。伊阿古的妻子当场揭发了真相,奥赛罗悔恨万分,为了惩罚自己铸下的大错,挥剑自杀身亡。  奥赛罗其实是作者所肯定和同情的人物,他坦率、公正、诚信,但性格中存在着致使的点。他轻信虚假的表面现象,让感情左右理智,以至他和苔丝狄蒙娜的爱情虽战胜了种族的偏见,却未能躲过极端主义者的暗箭,酿成悲剧结局。剧中的伊阿古是一个极端生活利已主义者的形象,为了个人私欲,使尽了卑鄙毒辣的手段。他的生活信条是“既不是为了感情,也不是为了义务,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设尽圈套去暗害别人,最后受到了正义的惩罚。    《李尔王》(1605)取材于古代英国的历史传说:年老昏聩的李尔王把王国分给了虚伪的大女儿里根、二女儿贡纳莉,却把诚实率直不会取悦父王的小女儿考迪丽霞驱逐到国外。李尔自己仅保留国王的尊号和一百名侍从,准备轮流住在两个女儿家中安享晚年。谁料两个大女儿达到目的后却原形毕露,把老父赶出家门,李尔王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之夜,被逼疯癫的李尔王奔向旷野,对苍天呼喊着自己的悲愤与无奈。李尔王在狂风暴雨下的大段对天独白, 在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痛苦心灵的同时,也揭示了这个曾被权利异化的君王的人性觉醒过程。小女儿得知李尔王的遭遇,起兵讨伐两个姐姐,不幸失被杀,李尔王也在悲痛疯癫中死去。莎士比亚站在人文主义者的立场,通过王室家族的内乱和李尔王传动的大起大落,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伪善的人伦关系,肯定了同情、博爱的道德原则。《麦克白》(1605)是莎士比亚戏剧中心理描写的佳作。苏格兰大将麦克白从战场上凯旋而归,途中听信女巫他能当国王的预言, 在野心驱使与其妻的怂恿下,趁国王邓肯到家中作客之机,弑君篡位,最终落得众叛新离、兵败被杀的下场;他的妻子也因精神分裂而死。全剧弥漫着一种阴鸷可怕的气氛。莎士比亚通过对曾经屡建奇勋的英雄麦克白变成一个残忍暴君的过程的描述,批判了野心对良知的侵蚀作用。由于女巫的蛊惑和夫人的影响,不乏善良本性的麦克白想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蜕变成野心,而野心实现又导致了一连串新的犯罪,结果是倒行逆施,必然死亡。在迷信、罪恶、恐怖的氛围里,作者不时让他笔下的罪人深思、反省、剖析内心,麦克白夫妇弑君前后的心理变化显得层次分明,这就更加增大了悲剧的深度。  以上四部剧作被称做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在这些剧作中,莎士比亚看到了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内在矛盾,抨击资本主义利益原则的邪恶性质,展现出阶级压迫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的痛苦。但他把社会斗争归结于抽象的善恶好坏的道德问题,仅仅看到思想的力量,个人的作用,而忽视了人民大众,因此在冷酷的、充满罪恶的社会面前,单枪匹马的个人主义英雄往往被碰得头破血流,悲观、茫然、幻灭, 陷入不可解脱的内心矛盾与悲剧结局。在悲剧终场时,没有一个主人公能逃脱死亡的命运,以至后人把莎剧结束的第五幕称之为“死床”。但玉石俱焚的可怕结局,又表明了剧作家对人类世界的希望:杰出之士死了,为个人利益使尽花招的野心家也难逃死亡的命运,但正义却赢得了道义上的胜利, 正义和美德百世流芳,邪恶却为人唾弃,遗臭万年,重整河山仍期待着后来的英雄。其尖锐的批判锋芒,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对时代精神与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使莎士比亚的悲剧至今仍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成为戏剧史上的丰碑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梁遇春(),福建闽侯人,1924年进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学习。1928年秋毕业后曾到上海暨南大学任教。翌年返回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后因染急性猩红热,猝然去世。文学活动始于大学学习期间,主要是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和写作散文。梁遇春在大学读书期间,就开始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并兼写散文,署名梁遇春,别署秋心、驭聪、蔼一等。他的译著多达二、三十种,多是英国的,也有俄罗斯、波兰等东欧国家的,其中以(英)《小品文选》、《英国诗歌选》影响较大,成为当时中学生喜好的读物。他的散文则从1926年开始陆续发表在《语丝》、《奔流》、《骆驼草》、《现代文学》及《新月》等刊物上;其中绝大部分后来集成《春醪集》(1930年)和《泪与笑》(1934年)出版。他的散文别然总数不过五十篇,但是另辟蹊径,独具一格,在现代散文史上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堪称一家。   著作书目:《春醪集》(散文集)1930,北新;《泪与笑》(散文集);1934,开明;《梁遇春散文选集》1983,百花;  《春醪集》   1序   2讲演   3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一)   4醉中梦话(一)   5“还我头来”及其他   6人死观   7查里斯`兰姆评传   8文学与人生   9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二)   10文艺杂话   11醉中梦话(二)   12谈“流浪汉”   13“春朝”一刻值千金   14“失掉了悲哀”的悲哀   《泪与笑》   1泪与笑   2天真与经验   3途中   4论知识贩卖所的伙计   5观火   6破晓   7救火夫   8她走了   9苦笑   10坟   11猫狗   12这么一回事   13无情的多情和多情的无情   14毋忘草   15黑暗   16一个“心力克”的微笑   17善言   18KISSING THE FIRE(吻火)   19第二度的青春   20又是一年春草绿   21春雨   22GILES LYTTON STRACHEY,   梁遇春 资料   梁遇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被忽略的角色,在短短27年的生命里,他只给我们留下了37篇小品文和二三十部译作。然而,正如他在给徐志摩的悼文中所写的那个吻火者,梁遇春留给后世的,是一个率性而为的蹈火者形象。他对火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因为他本人的生命也正如一团跳动的火焰,尽管最终剩下的也只不过是一点残灰,却仍然奋不顾身的投入到这场烈焰中去,从容起舞。他在《观火》中说:“我们的生活也该像火焰这样无拘无束,顺着自己的意志狂奔,才会有生气,有趣味。我们的精神真该如火焰一般地飘忽莫定,只受里面的热力的指挥,冲倒习俗,成见,道德种种的藩篱,一直恣意下去,任情飞舞,才会迸出火花,幻出五色的美焰。”梁遇春的文正如他的人,即使是观火,也是一种把自己燃烧进去的视角。他早已知道生命的火焰最终将熄灭,变成一堆灰烬,所以这投入就带上了一丝悲壮的色彩,也早已蕴涵了最为深刻的绝望与无奈。梁遇春一生的散文创作,正如他在《谈“流浪汉”》里所说的“溶入生命的狂潮里写作”,率真随兴,昙花一现,而今天我们读他的散文,仍然还会为其中闪现的智慧灵动与强烈张力而惊诧、激动。   一、“流浪汉”散文   梁遇春的散文中,《谈“流浪汉”》算是较长的一篇,也是人们比较偏爱的一篇。梁遇春在这篇文章里毫不掩饰自己对流浪汉精神的赞美和向往,读来令人激动不已,而他本人的作文态度和文章风格,也正如这篇文章中所谈的流浪汉那样,无拘无束,热情随兴。梁遇春在这篇散文里说:“真正的流浪汉所以不会引起人们的厌恶,因为他已经做到无人无我的境地,那一刹那间的冲动是他唯一的指导,他自己爱笑,也喜欢看别人的笑容,别的他什么也不管了。”又说:“流浪是指流浪的心情。”这种“无人无我”的流浪汉气质,也正是梁遇春散文的一大特点。   1、“小丑”式的审美认同倾向   德国接受美学研究学者耀斯在他的《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中对审美经验进行了阐释,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角色距离”,这种内心的距离起源于游戏的审美态度,是一种以个人自由意志来处理原来必须一本正经地办理的事情的能力。游戏的审美经验教我们“把另一种生活置于我们的近旁,把另一个世界置于我们的世界的近旁。”就假面舞会这个例子来说,就会导致对三种类型角色的偏爱:骑士、牧人和小丑。“我们的一些客人寻找似乎高于或者低于社会的东西,其他的人则寻找游离于社会之外的东西。”文学传统的三种重要类型就植根于这样三种不同的审美认同倾向:英雄式的、田园式的和流浪汉式的。梁遇春的这种流浪汉式散文就是基于那种“小丑”式的审美认同倾向。当然,耀斯的解释学理论产生于西方文化环境中,与中国现代散文作者的整体文化视域是不同的,但梁遇春的创作显然受到过西方散文的影响,梁遇春的业师叶公超在1933年除夕为他的遗著《泪与笑》作跋语时就评价这位学生:“在这集子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确实是受了Lamb与Hazlitt的影响,尤其Lamb那种悲剧的幽默。”,再加上梁遇春大学时就读于英文系的背景,使得拿西方的审美经验理论来讨论梁遇春的作品有其可能性和合理性。小丑式的审美认同表现出读者寻找游离于社会之外的东西的某种渴望,相对于同时代的许多其它散文作家,梁遇春显然是更加个人化和情绪化的,在他的作品中更多的反映出一种对自己内心和人性的关怀,很少有时事和具体社会背景的痕迹,他曾说过“就是把什么国家、什么民族一笔勾销,我们也希望能够过个有趣味的一生。”(《谈“流浪汉”》)这就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了小丑那种以个人的表演来自娱或娱他的生存方式,使得他的散文自辟出一片蹊径。   2、与生俱来的悲剧感   梁遇春的散文创作可以说是一种率性而为的青春写作,“青春写作”是一个含糊的,界定不清的归类,在这里的含义不仅仅是指写作者的年轻,更是指创作过程中特有的风格不成熟,思想尚且庞杂混乱的探索阶段。辛弃疾说少年是“为赋新辞强说愁”,迷茫和感伤是大多数青春写作所带有的色彩,而梁遇春散文中的那种悲剧感却是与生俱来的,那种看待生命的独特视角和对宇宙万物的置疑感慨已经超出了一般的情绪宣泄,这一点从他的《人死观》、《泪与笑》、《破晓》、《黑暗》、《春雨》等文章中可以明确感知,可以说,梁遇春的幽默,正是基于一种骨子里的忧伤。   (1)“火”的意象   梁遇春对“火”有着一种独特的迷恋,他写给徐志摩的悼文题目即为《吻火》,他本人也经常独自坐在火炉旁边,静静地凝视面前瞬息万变的火焰。他希望自己来生能做一个波斯人,因为“他们是真真的智者,他们晓得拜火。”而即使是没有钱买烟,他也会拿一匣的洋火一根根擦燃来“解这火瘾”,(《观火》)可见其对火的痴迷。   火具有一种矛盾的性质,一方面,它是绚丽的、迷人的;另一方面,它是短暂的、危险的。喜欢火的人,性格里也注定有这样一种美丽而又危险的双重因素。火所蕴含的悲剧性在于它注定要熄灭,因而它的燃烧就具有一种向死而生的悲壮色彩。梁遇春的散文深处都有一种幻灭的忧虑,特别是在他的第二本散文集《泪与笑》中。而即使付之一炬也要忘情燃烧的理想主义式执着也通常会让在现实中摸爬滚打的人们陷入深深的无奈和绝望,梁遇春也不例外。他认为人们都是上帝派到世间的救火夫,因为凡是生到人世来都具有救人的责任。“我相信生命是一块顽铁,除非在同情的熔炉里烧得通红的,用人间世的灾难做锤子来使他迸出火花来,他总是那么冷冰冰的,死沉沉的,惘怅地徘徊于人生路上的我们天天都是在极剧烈的麻木里过去——一种甚至于不能得自己同情的苦痛。”而面对现实的无奈也让这个渴望“救火”的作家除了自责外无能为力,“不敢上人生的舞场和同伴们狂欢地跳舞,却躲在帘子后面呜咽,这正是我们这般弱者的态度。”(《救火夫》)对“火”的迷恋与无奈,是梁遇春散文悲剧性的一大体现。   (2)伤春   充满生气活力的春历来是文人墨客歌颂赞美的对象,然而在梁遇春这里,“春”却充满了感伤,他对“春”的描写总是包含了一种“盛景易亡”的忧虑,这跟他性格中沉积的忧郁不无关系。在《又是一年春草绿》中,他开篇便说:“一年四季,我最怕的却是春天。”接着又说:“一看到阶前草绿,窗外花红,我就感到宇宙的不调和,好像在弥留病人的榻旁听到少女的清脆的笑声,不,简直好像参加婚礼时候听到凄楚的丧钟。”把春天和丧钟联系起来实属少见,《红楼梦》里黛玉葬花或许有几分这样的情绪,因为林黛玉也是一个对自己命运和世事抱有天生的悲剧心态的人。   (3)对“泪”的肯定   梁遇春从不认为流泪是一件值得羞愧的事,他对痛哭的人怀有一种温暖的同情,因为能感受到痛苦比全然麻木要好得多。他说:“泪却是肯定人生的表示……我每回看到人们的流泪,不管是失恋的刺痛,或者丧亲的悲哀,我总觉得人世真是值得一活的。”(《笑与泪》)把“流泪”这种源于悲痛的反映作为对人生进行肯定的一种标志,足可见梁遇春性格里那种与生俱来的悲剧感。   二、“笑中带泪”的写作   梁遇春散文的总体基调可以概括为“笑中带泪”,叶公超评价他具有“Lamb那种悲剧的幽默。”他在《又是一年春草绿》中说自己“是个常带笑脸的人,虽然心绪凄其的时候居多。”这种含泪的歌唱态度与他对宇宙和人生的看法有很大关系。   1、世界观   梁遇春认为矛盾是宇宙的根本原理,无穷的二元对立构成了人生活的整个世界和宇宙万物。“坟墓旁年年开遍了春花,宇宙永远是这样二元,两者错综起来,就构成了这个杂乱下劣的人世了。”(《又是一年春草绿》)而“诙谐是由于看出事情的矛盾”,所以梁遇春的散文里就出现了“泪”与“笑”这样的二元对立,“常常发笑的人对于生活是同情的,他看出人类共同的弱点,事实与理想的不同,他哈哈地笑了。” (《醉中梦话(一)》)这又和小丑那种泪中求笑的态度相吻合。   2、人生观   梁遇春对人生可以说是极度热爱的,尽管他口口声声谈“人死观”,因为太热爱美好而不堪面对和承受现实的黑暗。正如存在主义所主张的:“所有的反抗和绝望都是为了爱”,梁遇春对人生、对生活是抱着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态度。在《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一)》中他曾明确表示:“在这短促的人生,我们最大的需求同目的是爱。”抱着这种态度,他在自己的文章中更多关注和表现的是自己的内心以及人性的矛盾、脆弱和敏感。他希望多领略人生之味,极力反对麻木、中庸、得过且过的犬儒主义生活方式,所以他会对火的那种恣意燃烧有特殊的迷恋,也会对流泪抱有深切的体认和怜悯。   3、文章基调   (1)“笑中带泪,泪中求笑”   梁遇春在《第二度的青春》里说:“登楼远望云山外的云山,淌下的眼泪流到笑涡里去,这是他们的生活。”或许可以看作他本人对人生的一种态度。流泪是因为看到人生的困窘与无奈,而笑是看透人生之后一种对人生的肯定;流泪也是因为彻底投入到这场生命的火焰中受到灼伤,含泪的微笑则更像是一种超越痛苦的旷达胸襟,是不甘麻木的宣誓。“这个世界仍然是充满了黑暗,黑暗可以说是人生核心;人生的态度也就是在乎怎样去处理这个黑暗。……只有深知黑暗的人们才会热烈地赞美光明。”(《黑暗》)梁遇春的散文,正是在黑暗中不断地赞美着光明。他在《醉中梦话(二)》里曾引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话说:“我不得不老是狂笑着,怕的是笑声一停,我就会哭起来了。”或许也可以看作是对他自己做文态度的某种写照。   (2)经验陶冶后的天真   梁遇春的少年锐气,勇于思考以及热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在《“还我头来”以及其他》一文中,他敏锐地指出了人云亦云的现状:“他们的态度,观察点总是大同小异———简直是全同无异”,他主张要用自己的头脑独立地思考,推翻所谓“正宗”而不应迷信权威。他甚至揶揄了当时的导师梁启超,“梁启超先生开个书单,那种办法完全是青天白日当街杀人的刽子手行为,”他又意犹未尽地嘲讽了胡适的自以为是:“胡适先生在《现代评论》曾说他治哲学史的方法是推一无二的路,凡同他不同的都会失败……(我)打算舍胡先生的大道而不由,另找个羊肠小径来”。其语气措辞可谓率真直白,一派天真而无城府之气。但这种天真又不同于不知世事的“无知的天真”,梁遇春的散文?格自有其才?所本,他广征博引,却又能自创雅趣,使文章显得亲切有味,呈显自然的风雅情趣,让作品读起来清晰深刻,且充满生命张力。他认为小孩子的天真不足称道,是“无知的天真”,和桌子的天真没什么区别,人们追求的应该是“超然物外的天真”。他说“经验陶冶后的天真是见花不采,看到美丽的女人,不动枕席之念的天真。”(《天真与经验》)这从他对妓女的态度上就也可窥见一斑,“所以天下最贞洁高尚的女性是娼妓。她们受尽人们的揶揄,历遍人间凄凉的情境,尝到一切辛酸的味道,若使她们的心还卓然自立,那么这颗心一定是满着同情和怜悯。”(《黑暗》)由此可见,梁遇春散文所流露出的率性与天真,是建立在深刻积累和理解基础上的天真,因而显得更加可贵。   三、率性而为   率性而为可以用来形容梁遇春的做文态度,这种流浪汉般恣意忘情的文风源于他做人的一种基本态度,用一句著名摇滚歌词来形容即是“如果注定凋零,索性忘情燃烧。”按照他的观点,如果要写出好的文章,必然要忠实于自己的内心,而那在第一时间内打动自己的、让自己激动欣喜的想法或灵感才是文章的精髓所在。好友冯至在他的散文集《泪与笑》所作的序中说:“他的文思如星珠串天,处处闪眼,然而没有一个线索,稍纵即逝,他不能同一面镜子一样,把甚么都收藏得起来。”可以看出他写作的即兴性。即兴往往带来一种全新的创造,所以梁遇春的散文能不落窠臼,周国平也曾在《泪与笑》的序里对他的这种独创性作出过评价:“他不受任何前辈先生的意见支配,他苦讨冥搜,他自己就是「象罔」。”在梁遇春的散文里,我们的确能感受到他在《谈“流浪汉”》中所提到的那种“无人无我,不失火气,也不失活气”的气质。   1、妙手偶得之   梁遇春的散文大多数属于“妙手偶得之”之作。他在《醉中梦话(一)》中曾专门以“做文章同用力气”为题写过一段专述,陈述自己的做文观。他觉得胡适之所说的“做文章是要用力气的”未免太正而不邪了,费力气如果是为了矫饰堆砌以迎合读者,还不如随手记下的随笔日记来得真实自然。“可见有时冲口出来的比苦心构造的还高一筹。” 然而梁遇春主张的随兴写作却并非指不加构思信口胡说,他赞赏的是一种在吃透技巧后的游刃有余状态,“卖力气的理想目的是使人家看不出卖力气的痕迹。”这也就是要先有“妙手”,才能把偶然迸发的灵感化为精妙作品。而梁遇春写作的随兴也可在他的很多散文中找到痕迹,如他在谈做文章同力气时引用一个记不清姓名的英国作者的话,就直接打个括号说:“名字却记不清了”,引了一段英文,又在后面打个括号说:“句子也记不清了,大概是这样吧”,丝毫没有为了使文章显得更加完满而细查引文出处的打算;在《醉中梦话(二)》中第四篇干脆就以“这篇是顺笔写去,信口开河,所以没有题目”为题,尽显其率性而为的做文态度。虽然看来似乎稍欠严谨,但却正显示了梁遇春的真实个性(他曾说自己是一个多愁善感有于而热情不足的人)。   2、矛盾的言论才是真挚的   梁遇春既然认为矛盾是宇宙的根本原理,自然是不会在文章中掩饰自己内心种种矛盾混乱的想法。他在《一个“心力克”的微笑》里谈到人们为何要做“心力克”时说到了自己对于人世的许多苦衷。“自己呢,没有冷淡到能够做清闲的观客,隔江观火,又不能把自己哄住,投身到里面去胡闹一场,双脚踏着两船旁,这时倦于自己,倦于人生,这怎么好呢?”,他拿排架子来比人生,“比如,有人排架子,有人排有架子的架子,有人又排不屑计较架子有无的架子,有人排天真的架子,有人排既已世故了,何妨自认为世故的架子,许多架子合在一起,就把人生这个大虚空筑成八层楼台了,我们在那上面有的战战兢兢走着,有的昂首阔步走着,终免不了摔下来,另一个人来当那条架子了。”这种对命运人生的看透或多或少包含了些无奈,但不妨碍梁遇春继续冒着摔下的危险努力构建他自己的八层楼台,因为他无法说服自己退观一切。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天下只有矛盾的言论是真挚的,是有生气的,简直可以说才算得一贯。矛盾就是一贯,能够欣赏这个矛盾的人们于天地间一切矛盾就都能澈悟了。”   读梁遇春的散文,不论是早期的青春冲动、少年意气,还是后来的略带沉重,沧桑之叹,都不会让人觉得平淡如水,他就是一个生命旅途中的流浪汉,举杯对月,入火而舞。而对于他散文中存在的不足,台湾一位文人这样评论:“作者由于年轻、涉世未深,因此生命的历练,并未达深刻沉练的地步,文章的表现也并非完美无缺。然而,我们却可以从字里行间,一窥他努力经营生命的深刻与幽默的企图。对如此天才横溢的作者的作品,我们是可以用更宽容的眼光来欣赏的。”的确,在短暂的生命中,这个蹈火者散发的能量和热度,已足以令我们出汗  一、梁遇春的生平及事迹   梁遇春,别署驭聪,又名秋心,1906年出生于福州城内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18年秋考入福建省立第一中学(今福州一中)。1922年暑假始,梁遇春先入北京大学预科,后就读北大英文系,师从叶公超、温源宁等名师,于1928年毕业,因成绩优秀,留系里任助教。后由于政局动荡,北大工作陷入停顿状态,梁即随温源宁教授赴上海暨南大学任教。1930年又与温源宁同返北大,负责管理北大英文系的图书,兼任助教。1932年夏犯猩红热,在北京盎然长逝,年仅27岁。   从1926年冬到1932年夏不满6年的创作生涯里,他为《语丝》、《现代文学》、《新月》和《骆驼草》等杂志撰写了36篇具有独特风格的散文,后结集为《泪与笑》与《春醪集》。同时他又翻译了二三十种外国文学作品,如《英国诗歌选》、《英国小品文选》,《草原上》,《摩尔·弗兰德斯》等。短短六年能有如此丰富的作品问世,好友冯至称他足以媲美中国唐代的李贺,英国的济慈,德国的诺瓦利斯。尽管梁遇春不是诗人,他的散文却洋溢着浓浓的诗情,成就虽不能与这几位短命的诗人相比,然而短短六年的丰富著述证明他们的才情与勤奋。   二、 梁遇春的译路历程   翻译是跨越两种文字,两种文化的艺术。翻译大家傅雷在《论文学翻译书》一文中说: &一个成功的译者除钻研外文外,中文亦不可忽视……译事虽近舌人,要以艺术修养为根本:无敏感之心灵,无热烈之同情,无适当之鉴赏能力,无相当之社会经验,无充分之常识(即所谓杂学),势难彻底理解原著作,即或理解,亦未必能深切领悟。&   回顾梁遇春短暂的一生,他的确具备一名成功译者的一切素养。十八岁进北大就读英文系,成为叶公超等一代英语名师的得意门生,广泛涉猎英美文学,沉浸于色彩斑斓的英语文学世界。毕业后留校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他在专业上的出类拔萃。他为人敏感,且具有诗人的情怀。友人刘国平在《泪与笑·序》里如此评价他:&什么东西都可以在他的脑海里来往自由一有逗留,一幅对联,半章诗句都会引起他无数的感想和傅会,扯到无穷远去,与他亲密的人领会这错中错,原谅他,佩服他,引起同感非常曲折深邃……。&在一篇文章里,他将 &读万卷书&与 &行万里路&进行对比。 他向往古今中外行过万里路的作家与诗人,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歌和壮丽的篇章。然而他自己的人生路却极其平凡,不外乎福州-北平-上海-北平,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作为学生和助教度过的。因此在他短暂的青春中,他追求探索人生的基础和人生经验的获得主要来源于书本,而非生活。平时他看书极其驳杂,堪称博览群书的典范。冯至在《谈梁遇春》也提到 &他博览群书,受影响较多的,大体看来有下边三个方面:他从英国的散文学习到如何观察人生,从中国的诗,尤其是宋人的诗词学习到如何吟味人生,从俄罗斯的小说学习到如何挖掘人生。&换言之,他的多读深思弥补了自己生活经验和常识的缺乏。而他深厚的中文功底则使他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他那两本广为传诵的散文集《泪与笑》与《春醪集》文章醇厚,文字隽永,被称为新文学的六朝文。在中国现代散文的历史长卷中,《泪与笑》和《春醪集》以其独特的风格曾经大放异彩。   三、梁遇春的翻译风格   梁遇春短暂的一生是孜孜不倦忙于创作译书的一生。尽管他没有总结自己的翻译理论,但从他的译作中,我们不难窥见他的翻译原则和他在翻译上的追求。下文谨以《英国小品文选》为例,对其翻译特点及风格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人物刻画和描写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脸部特征的细微变化,语言的描写,还可以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悲情的成分。诸如,要描写心情悲凉,可以通过天空阴霾,或者滂沱大雨,或者是某一首让人触景生情的悲情歌曲。当然,有时候也可以反面来衬托,诸如,主人公内心一片狼藉,可外部景象却非常美好,这种剧烈的反差可以将这种悲剧意蕴更深刻地体现出来。如果是一个故事,那么最悲情的情况应该是彼此的误会在最后才水落石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鲁迅名篇《伤逝》展示了子君、涓生在特定时代生活中的爱情悲剧,关于这悲剧的根源,多年来人们作出了种种不同的揭示。一种意见认为,这一悲剧的根源在于他们囿于个人小家庭的狭隘爱情,这种狭隘性使得他们不能把个人的解放和全民族的解放统一起来,从而局限于个人小天地而不能投身于变革社会的革命洪流之中。不能改变扼杀爱情的社会环境,他们的爱情自然也就难有美满的结局。此说着眼于社会环境及其改造,揭示了悲剧根源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并不是决定性的方面。这一结论流露出这样一种偏颇,即似乎没有完满理想的社会环境就没有幸福美满的爱情,不成为改革社会的斗士就不配享有幸福美满的爱情;另一种意见以为缺乏物质财富的困顿是二人爱情悲剧的根源。这固然指出了爱情与物质财富的紧密联系,但它亦并非决定性的一面。虽然家庭的性质和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它并不是影响家庭的唯一因素。倘若如是,则幸福美满的爱情就应仅为富商大贾的专利了。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二人爱情悲剧的根源在于他们性格的歧异及冲突,源自涓生的自私虚伪和子君的平庸怯懦,这种注重二人自身性格的眼光显然较之上述两种社会学角度的揭示更为切近悲剧根源的实质。因为它是从当事人内部来探寻原因的。但是这种归诸于性格缺陷的简单结论又尚欠深入,它难以解释二人当初何以又会热烈地相爱,难以解释二人性格在同居前后的不同及其变化,因而 亦是差强人意的。 &#160; &#160;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涓生子君爱情悲剧的真正根源呢?
&#160; 爱情观!正是二人不同的爱情观,决定了二人的不同的性格心态及行为方式,同时,也决定了他们在社会压迫和金钱困扰的冲击下,终于难免分离的悲剧结局。
&#160; 涓生子君初始虽然真诚热烈地相爱,但他们爱的内涵是不相同的。“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不难看出,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出自本能的欲求和情感的需要。对涓生而言,爱乃是找一个可爱的人来爱并以此使生活充满意义和色彩,爱不过是生活的一种点缀,是手段而非目的。所谓男女平等,恋爱自由,在涓生看来,则是男女间交往分合来去的平等和自由,在冠冕堂皇的外衣下,掩盖着一种不愿负责任或不敢负责任的自私、怯懦与虚伪,流露出一种特有的中国式大男子主义的心态。正是这一爱情观使得他以真挚热烈之情开始的自由恋爱最终转化成“始乱终弃”这一古老的男人风流勾当的变种。对子君而言,爱则乃是找一个爱自己的人以托附终身。男女平等,恋爱自由,在 她看来仅是择偶权利的自主而非择偶行为的自由,这就是“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一令人振奋的宣言的实质。子君把爱视为生活的全部,是目的而非手段,把自己的全部身心和幸福寄托在一个爱自己的男人身上,这种折射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古老妇道观的爱情观念,使得她这样一个实践自由恋爱的新女性亦难免逃脱由尤物到累赘,最终被遗弃的悲剧命运。 &#160; &#160;涓生的爱情观是浪漫的,子君的爱情观是实在的,这种不同决定了恋爱过程中二人心态行为的不同。涓生爱子君不可不谓真诚热烈—一时不见则惶惶不可终日,仅仅一见心中便极大地快慰。但浪漫的,为生活要求点缀的爱情观则使他难有应具的坚强和勇敢,“我觉得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狠裹和轻蔑的眼光,一不小心,便使我的全身有些瑟缩,只得即刻提起我的骄傲和反抗来支持”。而实在的,为生活找归宿的爱情观则使子君“却是大无畏的,对这些全不关心,只是镇静地缓缓前行,坦然如入无人之境”。实在的爱情观使子君易于满足,同居后她每每反复回味涓生真诚求爱的情景并陶醉于被爱的幸福之中。而浪漫的爱情观则使涓生难免失望,那含泪下跪,使子君幸福陶醉的真挚求爱得逞之后,涓生带有悔意地以为那是“可笑甚而可鄙的”了。他自白:“我也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随着新鲜感和神秘感的消失,寻求爱情点缀生活的涓生不无他意地体会到:“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而视爱情为归宿的子君却陶醉于小家庭的幸福之中,她“逐日活泼起来”,“胖了起来,脸色也红活了,可惜的是忙,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工夫也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这种满足使她最终难免趋于平庸,和官太太为油鸡和“阿随”而无谓地争吵了,这无疑会使他们间的思想感情难以沟通,最终出现差距及至隔膜。
作者: 蓝色椰海
22:24   回复此发言 &#160; -------------------------------------------------------------------------------- 2 《伤逝》爱情悲剧根源再探
&#160; 二人不同的爱情观还决定了他们面对生活变故时的不同态度和行为,从而造成了他 们各自不同的最后结局。
&#160; 社会环境对他们自由恋爱的排斥使涓生失业,他们不得不承受起环境和金钱的双重压迫。面对这种外来的打击,涓生是乐观而又坚强的,甚至反而还有一种终于脱出了牢笼的轻松,并对未来充满了自信和希翼。涓生不把爱情和小家庭的幸福看作生活的目的或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因而亦就并不太在意或是并不太惧怕这一切的失去。而子君则不然,由于她把爱情和小家庭的幸福视为生活的目的和归宿,视为生命的支柱,因而面对外来的打击,在自由恋爱的追求中曾经大无畏的她胆怯了,虽然她也说:“那算什么。哼,我们干新的。”可那声音“却只是浮浮的”。由于其特定爱情观的作用,涓生在面对生活的变故时不仅不能焕发出原来就难有的自信与刚强,而且更显出了其本来就有的虚伪和自私,他以为:“我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只要能远走高飞,生路还宽广得很。……现在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倒是为她。”似乎子君已成为他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只要离开子君,便可以摆脱窘境,有所作为。他清醒而不乏勇气地认识到:“向着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孤身奋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即便是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面对生活的困境他认为“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同时冷酷地认为子君“应该决然舍去”,尽管他已经考虑到,子君可能会因此而死去。在涓生看来,这时的子君已然是自己的包袱,他不愿再对子君负责,只想尽快地抛弃她,于是怀念起自己在会馆时的独身生活,并勾起了一连串的抱怨,抱怨自己无力置一间书斋,抱怨子君及阿随、油鸡使自己不能安心做事,抱怨每日“川流不息”的吃饭打断自己的构思,其实,这不过是他为自己欲抛弃子君而寻找的借口,充分暴露了他的卑怯与自私。面对生活的压迫,曾持一种浪漫爱情观的涓生在理想破灭后终于明白了人生的第一要义便是生活,明白了“人必须活声,爱才有所附丽”的浅显而现实的道理。而曾持一种具在的、渗透着传统妇女心态的爱情观的子君,面对生活的变故及由之而来的其爱情理想物质基础的失去,则胆怯而不知所措,甚至于求助于温习往事和索求温存的自欺。随着生活压迫的加深,她终于“失掉了往常麻木似的镇静……时时露出忧疑的神色来”,这种忧疑,正流露了在理想破灭后子君面对生活的恐惧和茫然。如果说,爱情观的不同使他 们的思想情感存在差异和隔膜,从而使他们之间难以长久地相爱,分离成为一种必然的话,那么,社会的压迫和金钱的困扰则加剧了这种差异和隔膜,并导致他们思想情感的分歧乃至冲突,最终使他们的分离成为事实。在知道彼此已不相爱亦难再相爱的情况下,涓生希望能冷酷而自私地撇下子君在生活的道路上奋身孤往;而失去了作为人生和目的归宿的爱和家庭的子君,则不得不向旧势力屈服,回到旧家庭中,并且随着作为其生命支柱的爱的失去,她的生命亦随之很快地结束了。他们轰轰烈烈充满生机的开始,最终却为凄凄切切的悲剧结局,他们的悲剧是历史的悲剧,社会的悲剧,因为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作为外因诱发了他们悲剧的爱情,而他们不同的爱情观以及由此而决定的情感、心态及行为方式,则作为内因决定性地造成了他们的爱情悲剧,因此,他们的悲剧更是他们自身的悲剧。 &#160; &#160;在爱情理想的追求过程中,涓生从浪漫走向实在,从幼稚走向成熟,而子君则从果决刚强走向平庸懦弱,从希望到满足进而走向失望和绝望。在与生活所作的悲剧性抗争中,子君是弱者和牺牲品,而涓生则作为一个强者终于站起来,“向着新的生活跨进第一步去,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作我的前导……”。不能说他一定会成功,至少,他还没有失败!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人物刻画和描写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脸部特征的细微变化,语言的描写,还可以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悲情的成分。诸如,要描写心情悲凉,可以通过天空阴霾,或者滂沱大雨,或者是某一首让人触景生情的悲情歌曲。当然,有时候也可以反面来衬托,诸如,主人公内心一片狼藉,可外部景象却非常美好,这种剧烈的反差可以将这种悲剧意蕴更深刻地体现出来。如果是一个故事,那么最悲情的情况应该是彼此的误会在最后才水落石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性格悲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