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政策资源获取上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性原则的认识

19公共管理学答案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19公共管理学答案
一、填空题;1.公共管理是_公共组织__________运用;3.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指行使___公共权利____;4.政府失效是指由于____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5.非政府组织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6.依据公共政策的从属关系,一般可分为___民办;8.公共组织的变革是指根据其__________;1.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精神包括功
一、填空题1.公共管理是 _公共组织__________ 运用公共权力,为实现公共利益,对 ______社会公共事务________ 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方法、__比较分析____________ 方法和__案例分析____________ 方法。3.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指行使 ___公共权利___________ ,进行 ____公共事务__________ 管理的组织和个人。4.政府失效是指由于 ____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__________ 存在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效率的情景。5.非政府组织一般可分为 ______________ 和 ___非企业单位___________ 。6.依据公共政策的从属关系,一般可分为 ___民办非企业单位___________ 、__基本政策____________ 和具体政策。
7.一般来讲,政策评估应坚持 __事实____________ 标准和 _价值_____________ 标准。8.公共组织的变革是指根据其 ______________ 变化,主动地对自己_原有的状态_____________ 加以改进的一系列的组织行为和措施。1.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精神包括
、 法治主义
、人本主义、市场主义和分权主义等精神。2.
国家公务员
制度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 3.在西方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存在着四种基本的制度,即 政治任命
、 公务员 、集体谈判制度和弱势群体保护行动制度。 4.世界各国公务员制度中都对公务员进行了人事分类,这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
职位分类 ,另一种是___品位分类___。 5.公共财政管理是政府对__国家财政收支 、__分配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等管理活动的总称,主要包括___财政预算与决算___、预算会计、政府审计等内容。6.就整个国家预算程序来说,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_____预算的编制与审批_____、预算的执行与监督和___国家决算_______,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预算周期。7.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就是为全社会提供_____公共物品和服务_____,并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____矫正外部效应__和维护市场的有效竞争。8.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者为实现____管理决策 __ 功能,将相关的各种内、外部信息进行收集、选择、分析、加工、存储、整理和传播的系统过程。9.管理信息系统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即___信息源____、___信息处理器___、信息管理者、信息使用者。1.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标准主要包括经济、__效率_、效果、__公平__和责任等五个方面。2.绩效评估的指标包括___费用指标、_时效指标_、数量指标、结构指标、质量指标等。3.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过程一般包括的三个基本功能活动是:绩效评估、__绩效衡量__和
绩效追踪__。
4.公共部门绩效,尤其是政府绩效主要包括__经济绩效_____、___社会绩效____、政治绩效三个方面。5.公共管理责任是指___公共管理主体_根据法律、政策、道德等社会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公共管理客体所承担的___义务_。
6.公共管理责任表现于对公共管理客体要求的____回应性___、对政策制定的弹性,以及对行为结果的____负责性___等特征。
7.公共管理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表现于行政监督权、__行政监察 _____、审计、__行政复议_____等职能的发挥。8.在公共管理责任的司法控制机制中,对于政府来说,__诉讼责任_____和___侵权责任____是最重要的控制机制。 二、选择题 (四选一)1.1926年在美国出版两本权威的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研究导论》《公共行政学原理》的两位学者分别是(B )。
A.泰勒和法约尔 B.怀特和威洛比C.威尔逊和古德诺 D.马克斯?韦伯和赫伯特?西蒙2.对官僚制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证,并促成公共行政学体系建立的是(C )。A. 法约尔 B.赫伯特?西蒙 C.马克斯?韦伯 D.泰勒
3.在1776年撰写《国富论》的学者是(A )。
A.亚当 ?斯密 B.凯恩斯 C.胡德 D.史蒂文?科恩4.政府失效理论对人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B )。
A. 社会人 B.经济人 C.自动人 D.复杂人
5.对非政府公共组织也可称作(C )。
A. 第一部门 B. 第二部门 C. 第三部门 D.公共组织
6.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 B)。
A. 合理性 B.合法性 C.操作性 D.强制性7.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理论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 )。
A. 保罗?萨巴蒂尔 B. 本尼?杰恩C. 丹尼尔?马兹曼尼安 D. J.佛瑞斯特8.将职能部门和项目小组进行组合,以完成某项工作为核心的新型组织结构被称为 (C )。A. 直线式结构 B.职能式结构 C. 矩阵式结构 D.扁平式结构
1.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形成始于19世纪中叶的( A)。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2.中国是从(C )开始全面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 A.1988年 B. 1985年 C. 1993 年 D. 1978年3.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 C)在他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对政府财政的管理范围和职能进行了限定。 A. 威廉?配第 B. 马歇尔 C. 亚当?斯密 D. 洛克 4.预算会计由财政总预算会计和(D )两级组成。A. 主管会计 B. 三级会计 C. 二级会计 D.单位预算会计5.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汇编在一个预算内,形成一个收支项目安排对照表,而不区分各项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的预算形式是(C)。 A. 基数预算 B. 单位预算 C. 单式预算 D. 复式预算6.政府预算必须将全部公共收支经由立法机关审议,而且要采取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布,我们将这称为( D)。A.可靠性原则 B.统一性原则 C.完整性原则 D.公开性原则 7.政府的预算必须包括政府的全部公共收支项目,以反映以政府为主体的全部财政活动,不允许在政府预算规定范围之外的任何以政府为主体的资金收支活动,我们将这称为( C)。A.可靠性原则 B.统一性原则 C.完整性原则 D.公开性原则8. 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的不同,分别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从而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的预算形式,称为(D )。A. 基数预算 B. 单位预算 C. 单式预算 D. 复式预算9.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对政府来讲,最重要的就是(B )。 A.政府上网 B.政府信息的公开C.政府信息化 D.建立公共管理信息系统10.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支持(B )类型的管理决策活动。
A. 结构化问题 B. 非结构化问题C. 结构化――复杂问题 D. 非结构化――简单问题11.电子政府与传统政府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所具有的(C )。
A. 科学性 B.便捷性 C. 虚拟性 D.有效性 1.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核心是( A)。A.绩效评估 B. 绩效追踪 C. 绩效衡量 D. 绩效反馈
2.大规模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始于(A )。
A. 20世纪70年代初期 B.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C.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D. 20世纪50年代初期3.目前,对于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应用最持久,最广泛,技术上比较成熟的国家当属(C )。A.美国 B.澳大利亚 C.英国 D.荷兰4.公共管理伦理受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国际社会组织的普遍重视的时间是( C)。A.19世纪末期 B. 20世纪初期 C. 20世纪末期 D. 21世纪初期
5.职业道德立法是公共管理伦理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明显标志,而( A)则是职业道德立法领先的国家。A.美国 B.加拿大 C.德国 D.法国 三、简答题1.简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答: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政府组织与其他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 2. 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几点表现。答:政府失效也称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景。政府失效论是用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和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的局限和失败问题。它提示我们:单纯依靠市场和过多依靠政府干预都是行不通的,必须两者互相制约、协调,才能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其主要表现及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A、公共政策失效;B、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C、内部性与政府扩张;D、寻租及腐败。
3. 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与政府组织形成互动应注意的问题。答:一是精简政府机构,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合理布局。二是改变非政府组织建立的方式,政府不应干预,而应强化服务意识和质量观念,由下而上地建立公共组织,并形成社会运作、政府支持的环境,给予非政府公共组织良好的发展空间。三是营造人民群众广泛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氛围,并逐渐形成社会机制。 4.简述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和基本原则。答:政策规划的直接主体主要包括执政党、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等,政策规划的间接主体主要包括利益集团、大众传媒等。 (1)公正原则;(2)受益原则;(3)系统原则;(4)权变原则;(5)优化原则。5.分析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相关因素。答:(1)政治因素分析:首先表现在政策的特性上;其次,政治体制影响政策的;再次,社会利益格局影响政策的。(2)行政因素分析:A、政策执行机构;B、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C、政策执行的资源。(3)沟通因素分析: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其次要做好政策解释工作;第三要做好政策执行中的交流。 6.简述公共组织设计的基本含义和原则。答:公共组织设计是指根据一定的理论和原则对公共组织结构及其功能进行设计的过程。通过组织设计使公共组织的各个要素合理配置、有机结合、协调运行,从而达到提高组织效率的目的。为此,公共组织设计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有职能目标原则,完整统一原则,精干效能原则,法制原则,职、权、责一致原则,人本原则。 7.简述公共组织变革的一般过程。答:公共组织变革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变革需求的认知;(2)组织现状的诊断; (3)变革目标和方案的确立;(4)变革方案的实施。1. 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答: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本精神是:
(1)确定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2)把组织看作整体,不仅开发“力的资源”,而且开始走向开发组织、整体的“心的资源”,注重整体效益、群体目标、团队精神;(3)在管理原则上既强调个人又强调集体; (4)在管理方法上既强调理性又强调情感; (5)在领导方式上既强调权威又强调民主; (6)在管理实践中既强调能力又重视资历。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人事行政管理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第一,在管理的理念上,传统人事行政管理视人为成本,把人事行政管理工作看作行政工作,属日常人事行政事务;而人力资源行政管理则把人本身看做一种资源,甚至是最宝贵的资源。
第二,在管理的原则上,传统的人事行政管理注重以事为中心,将组织中的人看成被动的工具,他们的存在无非是为满足组织工作的需要,与组织工作相比,人的地位是附属性的。第三,在管理的方法上,传统人事行政管理靠纪律和监督来管理,是强制性、被动性的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实行的是主动性、开发性、有预见性的管理方式。第四,在管理的内容上,传统的人事行政管理没内容比较简单,从事录用、考核、奖惩、工资等管理活动;而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则大大地丰富了,它除了传统人事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之外,还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发展的需求。第五,在管理部门的地位上,传统人事行政管理把人事行政部门看做非生产、非效益部门,地位较低;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则发展成为整个组织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部门,它除了能处理具体的人事事务之外,还具有协调管理系统的功能以及为组织提供决策咨询的功能。第六,在管理的机制上,传统人事行政管理单纯采用行政命令的人员调配机制,靠行政系统自上而下地配置,这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则实行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由市场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的方式,通过建立各种人才交流中心,按照公开、平等、竞争、自主、择优的原则,进行个人择业和单位用人的双向选择我饿,以实现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3.如何评估公共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答:第一,税负水平。社会团体、企业、公众以纳税形式为自己消费公共服务而向政府付费。于是,在同等程度的公共服务下不同的税负水平,或者在相同的税负水平下不同程度的公共服务,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自然也会有高低之别。 第二,受益程度。政府行政的根本目的是要对社会、企业、公众实现其自身所设定利益有所助益。因此,社会公众从行政服务中的受益程度应是衡量满意程度的核心指标。第三,投诉申诉。投诉申诉数量的多少、比率的高低,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政府行政绩效的优劣。第四,工作效率。效率虽然不宜作为政府绩效的综合性评价尺度,但这并不影响它作为政府某项具体工作如开会、验审、审批、事务处理之评价指标的适用性和实用性。4. 简释公民知情权的基本含义和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答:公民知情权也可称了解权和知悉权,其基本含义是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广义的知情权是指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与权利;狭义的知情权是指公民知悉、获取政府行政信息的权利。 政府信息公开包括:1)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公开;
2)政府向社会和公民公开信息。5. 电子政务的应用领域包括哪些方面?答:一、政府为社会提供的应用服务及信息发布。二、政府部门之间的运用。三、政府部门内部的各类专项业务管理系统;四、涉及政府部门内部核心数据的应用系统。五、政府电子化采购。一、1.以用户满意原则评估公共部门的绩效,需要公共部门如何去做?答:要使用户满足,需要做好如下工作:1)必须明确公共管理的具体服务对象;2)要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结构;3)要建立与用户(公众)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源,免公众的满意程度,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评估分析:税负水平、受益程度、投诉申诉、工作效率
2.如何评估公共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答:第一,税负水平。社会团体、企业、公众以纳税形式为自己消费公共服务而向政府付费。于是,在同等程度的公共服务下不同的税负水平,或者在相同的税负水平下不同程度的公共服务,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自然也会有高低之别。第二,受益程度。政府行政的根本目的是要对社会、企业、公众实现其自身所设定利益有所助益。因此,社会公众从行政服务中的受益程度应是衡量满意程度的核心指标。第三,投诉申诉。投诉申诉数量的多少、比率的高低,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政府行政绩效的优劣。第四,工作效率。效率虽然不宜作为政府绩效的综合性评价尺度,但这并不影响它作为政府某项具体工作如开会、验审、审批、事务处理之评价指标的适用性和实用性3.如何进行公共管理伦理的建设? 答:公共管理伦理化的建设需要做好:(1)公共管理伦理的立法;(2)加强公共管理伦理的管理,包括:设立公共管理的伦理道德机构和加强公共管理道德的职业训练。四、论述题1.谈谈你对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认识和理解。答:划经济时期我国政府的职能特点是:政府对社会经济实施全面的干预,是一个“全能的政府”,实行一种“命令式经济”。弊端:(1)政企不分,政事不分;(2)机构臃肿,效率低下;(3)权力过分集中;(4)政治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薄弱;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的转换:(1)改变管理理念,为全社会提供服务;(2)改革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3)加强法制建设,形成公平的市场经济体系;(4)实行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5)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2.谈谈你对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的认识。答:阻力是动力的对立面,有动力就有阻力。变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1)认知;(2)利益;(3)成本;(4)组织惰性;(5)变革的不确定性;(6)习惯性。
公共组织变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地不让那些阻碍变革的因素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地消解反对变革的力量,使变革的阻力尽量降低。为此,应采取以下基本对策:A、客观分析变革的动力与阻力的强弱;B、精心设计方案,加强改革宣传;C、进行人事调整,做好组织保证;D、提高普通工作人员对组织变革的参与程度;E、正确运用组织动力,消除对变革的抑制心理;F、强化革新行为;G、折中妥协;H、提高领导者的自身素质,完善领导行为方式;I、妥善安置因改革而受到冲击的人员。1.试述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对策。答: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是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核心内容。当前主要是完善以下几个管理机制:一、竞争机制。竞争机制是指在公务员管理中,政府把公务员的职位空缺和所需的资格条件向社会公开,凡符合条件的志愿担任公职者一律机会均等,任职取舍唯一听命于客观公正尺度的评价结果。把竞争机制引入干部人事管理,并作为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也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竞争机制主要表现在初任公务员的录用和现任公务员的晋升中。主要有公布职位空缺、公开报名、资格审查、公开考试、全面考核、择优录用、竞争上岗等环节。其中的关键是要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就考试录用而言,竞争力度远远不够。在我国许多地区,参加公务员录用考试仍然受到地域、户口、干部身份、学历、资历等因素的限制,许多“千里马”还没有进入“操场”就被淘汰了。此外,录用考试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是重公共科目考试,轻专业科目考试,录与用脱节;二是考试内容重知识的掌握轻分析问题的能力,难以避免“高分低能”;三是考试不分级别,主任科员与科员、办事员同一试卷测试,不能反映不同层次的岗位对人员的特殊要求;四是不设最低分数线,不同种类的岗位录取分数相差太大,一些热门岗位与冷门岗位甚至相差一倍。因此,难以体现公平、竞争、择优原则,无法保证录用人员的质量。2、就公务员的晋升而言,公平竞争的力度也是十分有限的。当前在干部的使用问题上有两种倾向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和注意:一是某些地方对干部的使用过分强调“德”的表现,而忽视了公务员的苦干精神和实绩表现,一些政绩平庸之辈长期当“太平官”。这种做法的消极后果是一些干部不在“政绩”上下功夫,而专门讲假话、大话、空话,骗取领导信任而得到提拔重用;二是某些地方又片面地强调干部的所谓“政绩”,而忽视政治和道德表现,使一些缺“德”之“才”贪天之功为已功,夸大或编造“政绩”而得到提拔重用。前种做法可谓没有竞争,后种可谓“不正当竞争”,这两种倾向都是应该反对的。3、当前在我国,最能体现竞争机制的应是“竞争上岗”。其具体做法有两个层次:(1)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级政府机关公开竞争选拔厅局级领导干部。 加强领导,严格把关,保证竞争上岗的公正、公平、公开。各地在制定实施意见时,都严格按照事先确定的步骤运作,由组织部门把好程序关。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许多地方对竞争上岗的所有环节都予以公开,包括公开条件、公开职位、公开报名、公开笔试成绩、当场公布面试成绩、公开民主推荐或测评结果、公开考核结果。对每个竞争职位的人选,上级党委和本单位党组织不内定人选,而是将人选交给竞争者自己把握,交给群众挑选,使每个参与者都在同等条件下平等竞争,优胜劣汰。(2)是省、市级政府机关内部中层干部的“竞争上岗”。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党政机关推行竞争上岗的意见》下发后,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立即进行广泛地宣传动员和思想发动,打消干部的思想顾虑,扩大竞争面,提高参与率,使竞争上岗工作很快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据统计,广东省政府47个工作部门中,有46个部门开展了这项工作,用于竞争上岗的内设机构领导职位数占整个“三定”方案规定职位数的94.3%,其中23个部门达到了100%。广西全区共拿出6150个处科级职位进行竞争上岗,报名参加竞争的有15281人,共选出中层领导干部5200人,其中处级197人。据中组部、人事部统计,截至今年4月,全国29个省区市共有近5万个机关单位实行了竞争上岗,用于竞争上岗的职位近35万个,报名参与竞争上岗的各级机关干部达80多万人。其中全国各地实行竞争上岗的县处级和科级领导岗位达17.9万多个。通过竞争,有2400名县处级干部从原任中层领导职位上“下岗”,科级及以下干部有6.3万多人,分别被改任非领导职务、降职或调出机关。竞争上岗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地防止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形成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不少群众说:“过去选干部是?暗箱下操作?,现在选干部是?阳光下操作?,我们信服。”
二、激励机制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工作动机,使其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工作人员的最大潜能。公务员的激励主要是通过考核、奖惩、工资报酬等措施进行。其目的是要充分调动广大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
当前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中的主要问题有:第一,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考核的结果缺乏客观公正性,不能作为奖惩的准确依据。第二,考核的内容末分类列等,处长、科长、科员、办事员一起考,难以分出优劣,有的部门连续几年的“优秀”都是首长而无群众。 第三,考核结果“等次”较粗,不能充分反映公务员 的真实情况。 第四,关于奖励,有的单位片面强调以精神鼓励为主,对中下级公务员的物质需求有所忽视,特别是对在艰苦环境中做出了成绩的公务员末能有效地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精神激励也就失去了作用。 第五,关于工资报酬,我国现行的“低工资高就业”政策,还不足以吸引社会上的优秀人才,而且工资内部结构也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不能充分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制定《考绩法》,使公务员的考核结果具有客观公正性,成为奖惩激励的法定依据;其次,完善奖惩的实施措施,关键是要体现“公平”,否则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其三,制定《工资法》,使公务员付出的劳动与报酬相一致。在发展经济和精兵简政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公务员的工资报酬。(三)新陈代谢机制 。新陈代谢又叫更新机制,它包括人员的更新和人员素质的更新。更新机制是促使公务员队伍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机制。当前在新陈代谢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第一,公务员队伍的“出口”仍不畅通,尤其是辞退制度实施的阻力太大,一些明显不适宜在政府机关工作的人,行政首长也无法将其辞退。第二,政府机关分流“富余人员”的工作与国企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工程”冲突,增加了分流难度。第三,公务员队伍的“进口”却日渐扩大,我国公务员队伍的总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逐年有所增加。第四,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急需提高。我国公务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至今不及半数,许多公务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敬业精神、业务技能都需要培训提高,才能胜任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应努力畅通“出口”,在完善公务员退休制度的基础上,加大实施提前退休、辞职、辞退工作的力度,坚决把那些不适宜或不愿意在政府机关工作的人员分流出去。其次,要为疏通公务员的“出口”做好配套工作,减少阻力。第三,严把公务员“进口”关。坚持“因职求人”和“凡进必考”的原则。第四,加强对现任公务员素质更新的培训。末经各级行政学院培训者一律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当前培训的重点应是现代管理与科技知识,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做好行政人才准备。三、健全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法规体系。 健全公务员法规体系是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根本保证。世界各国在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公务员的立法,不但制定有公务员总法规,而且有单项法规和配套的实施细则。各国都把是否“依法用人治事”作为现代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标志。可以说,没有“法治”便没有现代公务员制度。(一)公务员的管理必须有法可依。 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对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六年多的实践表明,仅有《暂行条例》是不够的,仍不足以约束和规范推行公务员制度的行为,难以纠正“推公”中的种种偏差和失误。因此,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关键是要在公务员法制建设方面取得进展。首先,要提高立法层次。我国应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快起草《国家公务员法》的步伐,争取该法案尽早在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实施。其次,逐步健全单项配套法规。对已出台的职位分类、考核、奖励任免、升降、辞职、辞退、培训等单项法规进行补充和完善。此外,还要抓紧对公务员纪律、聘任、监督等内容进行研究,争取在近年内出台法律规定。从而建立起比较系统、比较完备的公务员管理体系。使国家对公务员的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公务员行为必须用法律加以规范。 当公民通过法定程序进入公务员队伍后,就与国家行政机关建立了行政法意义上的职务关系。这样,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是代表国家在行使行政权力。从事社会事务的管理。而非个人行为。因此,公务员的行为必须用法律加以规范和约束,防止公务员手中的权力“越轨”避免侵害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使公务员手中掌握的公共权力始终为公共利益服务。公务员的行为规范包括政治行为规范、工作行为规范、廉政行为规范、生活行为规范等内容。(三)公务员的权益必须有法律保障。为了使公务员忠于职守,国家必须对公务员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公务员权益保障体系的内容主要有:1.职业保障。即公务员“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退职或者行政处分”。有了职业保障,公务员才能安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责,而无后顾之忧。2.经济权益保障。即公务员有“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保险、福利待遇”的权利。除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外,任何机关或领导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增加或者扣减国家公务员的工资,也不得提高或者降低国家公务员的保险和福利待遇。3.政治权益保障。即公务员有“获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力”;有对国家行政机关及领导者提出批评和建议和权利;有参加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的权利;有参加政党(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及工会的权利。4.法律救济保障。国家公务员对于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可向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监察机关提出申诉或控告。受理机关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做出处理。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对公务员处理错误的,应当及时予以纠正;对公务员造成名誉损害的,应当负责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对公务员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综上所述,只有具备了职位分类这个“基础”,管理机制这个“核心”,法规体系这个“保障”,才能算得上是比较“完善的国家公务员制度”。2.谈谈你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内在运行机制的认识。 答: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运行机制包括:(1)分类机制。主要是职位分类,以工作内容和工作责任为核心;(2)竞争机制。包括: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工作分析与职位分类、考绩考核、功绩晋升、适才适用、同工同酬、劳酬相符等; (3)保障机制。主要包含:公务员的职业身分保障、政治权利保障、经济权利保障、救济权利和其他法定权利的保障等;(4)激励机制。现代公务员制度中,激励机制通过以下管理环节和措施予以保证:人事奖惩、考绩考核、职务升降、在职培训、工资晋级、辞退和奖金等;(5)更新机制。包括:退休退职、教育培训、交流调配、任职回避、辞职辞退、双向选择和人才市场完善等;(6)监控机制。监控包括:公务员的纪律、行政惩戒、人事档案等。
1.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完善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 答:完善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策略有:(1)强化公共部门的绩效意识,并促使组织成员参与绩效改进(改变政府垄断地位,将组织绩效和员工个人绩效相结合)(2)转变观念,建立民本主义的绩效观念(从公众的立场和角度来评估部门和个人的绩效);(3)绩效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完善政策和加强快立法);(4)制定灵活多样的绩效目标和绩效规则;(5)建立多重绩效评估体制(自我评估、上级评估、党组织和权力机关评估、专家评估、社会公众评估相结合);(6)建立全新的激励机制(重视精神激励,个人激励和团体激励,正面激励和负面激励,结果导向激励);(7)重视管理者的作用。 2.试分析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效率至上所引发的种种问题并论述解决的对策。答:在传统的公共管理过程中,效率原则一直是评价公共部门绩效的最高标准。正如专家所言:在行政学中,基本的善就是效率。即以最少的成本、消耗做相应最大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公共事务管理在这方面是比较缺乏的,如我们的公路、公共设施建设缺少计划性。但是作为公共部门来讲,仅有效率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考虑公共部门自身的特点和运行规律,极端地奉行效率至上的评估标准,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第一,效率至上使人们忽视了公共部门的核心价值,公平与民主是公共部门的核心价值,效率固然重要,但是背离了核心价值,就会失去它服务于公众的基本宗旨第二,效率至上使人们专注于公共部门活动本身,而忽视了其活动的价值前提。所谓价值前提就公共部门在进行一切活动时,是否来自于公众的真正需要,如果不是公众所需要的,那么这些活动就毫无意义。正像戴维.奥斯本指出的那样“如果我们在做一件我们不该做的事情上效率很高,那是再愚蠢不过的。”第三,效率至上使测评偏向投入活动而忽视其效果。对公共部门进行评估不能简单的关注活动的投入和产出上,要看实际效果,高效率的努力并不一定有令人满意的结果。3.阐述公共管理的责任机制。 答:公共管理的责任机制包括:(1)行政控制机制:主要表现为行政监督权、行政监察、审计、行政复议等职能的发挥;(2)立法控制机制:主要表现为质询权、调查权、弹劾权、不信任表决权等作用;(3)司法控制机制:主要表现为诉讼责任和侵权责任。
五、案例分析“政府上网工程”正式启动了,国务院各部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开始在中国公用数据网和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上建网站,可以将各部门的名称、职能向公众公开,及时宣传各项政策、法规,公开各项活动了。一时间反响热烈,叫好制胜不绝于耳。政府上网之后,其结构和功能无疑将是异常纷繁复杂的。但简而言之,作为信息处理的一种高级方式,政府上网可以分为发布信息和接受信息两个方面。如果政府网站上发布的只是一些最基本、最普遍的信息,那么除了查询起来比较方便之外,我看不出它与各部门的资料室、各大城市的图书馆,与那些过一段时间就汇编成册的“月报”、“索引”、“年鉴”有什么本质区别。在一些偏远贫困的地方,电脑远未普及,上网者更是寥寥无几,人们通过广播、报刊、电视等传统手段获得信息,肯定要比政府从网上“满载而归”要现实得多。当一些基层干部每每能成功地截留政策,使群众“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时候,身居现代都市的政府工作人员即便每人建了网站,又能起到多大的实际作用呢?再看接受信息,即政府可以通过网络接收来自公众的申请、建议和意见。且不说现在不少人囿于物质条件,尚不能通过网络传送信息,就是那些每天都坐在家里去政府网上“潇洒走一回”的人,结果又能怎样呢?如果政府不对接收到的信息及时做出处理和答复,那么除了接受速度快、储存量大之外,政府的电子邮箱与那些24小时都是电脑值班“×长电话”,与那些锈迹斑斑、破败不堪的“举报箱”相比,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优点。日,政府上网一个多月后,我的一位朋友访问了信息产业部门的官方网站,想进一步了解3月1日前各大媒体都已披露的、源自信息产业部的邮电资费调价方案的详情,不料该网站上未置一词,其“自费索引”上提供的竟然还是日的价格!按我的理解,政府上网应该是个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社会管理科学化和公共决策民主化的良机。纳税人的钱一分一厘是怎样花掉的,人大代表竞选者的背景资料,政府官员候选人的施政方案,某项重大工程从提议到拍板,某个备受瞩目的大案从立案侦破到判决执行……诸如此类以前往往讳莫如深的“秘闻”,现在政府网站都可以事无巨细、详尽无疑地予以披露,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政府既然上网了,就不能仅仅停留于改善办公条件的水平,而应当有意识地寻求“形而上”的制度创新,在利用好现有社会管理资源的同时,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这是一篇反映政府上网的评论报道,请结合信息资源管理与电子政务的有关理论,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对策。答: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对快速发展的政府信息话建设认识不到位。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快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以及它对政府工作的挑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心理准备。政府信息化建设不是工作方式的变化,而是政府彻底转变思想和行为模式的一场变革,但多数人的观念并没有到位,虽然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已拥有自己的网站,但对电子政务建设的真正意义缺乏理解,对如何面对公众的期望和要求、如何满足公众的需求、应建立怎样的电子政务及如何建设缺乏深入的思考的研究。这是阻碍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原因,也导致了各地区信息化发展的不平衡、不规范,不能反映政府信息化建设的特点。
第二,政府信息化缺少相应的法规和制度保障。我国在信息化法制建设方面步伐比较缓慢,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虽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但这还远远不够,尤其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政府信息化建设中的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这一点对于政府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
第三,政府信息化建设整体应用水平不高。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已由基础建设进入应用阶段,尤其是政府基层组织的电子政务更应面对公众关心的人民问题,将工作重点放在与公众的互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上。无论是办公自动化,还是政府上网,都是政府业务工作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尤其是对网站的设置,更应注重可操作性和实际效果。第四,网络安全问题。在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中,网络的安全是大多数专家公认的重要问题。如何保证政府上网信息的各机关之间传递信息的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很多单位的互联网和内部办公自动化网都没有从物理上完全分隔开,这样就会在安全性和保密性上存在很大隐患。第五,信息资源的开发质量不高。我国政府掌握着80%的信息资源,但目前大多数政府网站上的信息资源开发仍很不够,有些信息已陈旧、过时,缺少利用价值。还有一些政府网站大都只提供概况、单位简介、招商引资信息等一类信息,互动程度低,对电子邮件不能及时回复或回复较少,而且部分网站没有内容检索,信息内容少,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成体系。第六,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电子政务的建设说到底是人员素质的建设,我国目前的公务员任职相关规定过于宽泛,尤其是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政府变革,没有在品格、认知、技能、心理等诸方面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同时也缺少有力的培训措施,导致了大多数人员对改革的不适应。 改进策略:发展重点依据实际情况各有侧重。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要将中央和地方的电子政务建设重点进行区别对待。各市、县、乡的电子政务建设更应突出社会事务的管理和面向公众的服务。政府网站服务能力大副提高。应进一步完善政府网站信息发布功能,促进政务信息公开,提高政府业务上网的比率,提高网上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水平,切实提高网站的公共服务功能。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强调功能特色。加大公益性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扩大知识传播范围、加快知识传播速度的有效手段,它将成为促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工作。重点业务系统建设突出协调效益。业务系统建设将按照“先纵、再横、纵横交错”的总体进程推行。从纵向业务系统开始,继续推进经济调节、市场监管领域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完善财政、金融等业务系统,加强公共安全、应急处理等社会管理领域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业务关系建设。在完善纵向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业务系统的协同效益,实现一个共同目标而进行的业务整合。电子政务发展模式不断创新。电子政务建设不仅是政府的事,它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在发展模式创新方面,推进电子政务服务进入社区和家庭,鼓励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社区于一身的发展模式创新。在技术创新方面,将通过建设国家工程中心的技术验证平台的方式,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与实际业务的结合,降低投入风险。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电子身份认证体系开始建立,个人隐私的保护能力不断提高,无线网络安全治理得到加强,电子政务安全等级防护体系逐渐完善。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日)中规定:“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等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由中央有关部门规定杂费、书本费的?一费制?收费制度。”
请依据公共政策的有关理论分析这一政策。答:政策规划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由于规划过程的侧重不同,政策规划具有诸多原则,其中主要包括:第一,工作原则。公正原则是指在政策规划时要兼顾政策相关主体的利益,不能偏私去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成全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在政策规划过程中要坚持公正原则,遵循制度程序,最大限度地考虑各方利益,这样才能得出被普遍认同的有效政策规划。第二,受益原则。受益原则是指政策规划要切合公民实际,有具体的政策目标,使公民能够从中得到益处。受益有普遍性的,也有局部性的。有的政策规划反应了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使他们能够在社会分配中普遍受益,有的政策规划则特别注意反映特定人群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在政策规划价值取向上向那些最需要得到政府关照的人倾斜,使之受益。第三,系统原则。系统原则是指政策规划要从社会不同范围、不同领域、不同阶层存在的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综合地、辩证地进行政策规划。坚持系统原则有横向关系的统一,也有纵向关系的延续和发展。第四,权变原则。权变原则是指政策规划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认识影响政策规划的环境因素,灵活客观地选择规划方案。第五,优化原则。优化原则是指对同一政策问题要有多个政策规划方案以备选择。择优是政策规划的重要环节,优化原则一方面强调在规划过程中提供多种可行的备选方案,另一方面要注意依靠科学的程序通过分析预测等手段选择最优方案。就这一案例,我以以上五大原则中的受益原则展开讨论教育能决定和改变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教育也能够决定和改变一个人未来的命运。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新《义务教育法》的诞生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比如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乱收费、上学贵问题,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并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哪个部门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关于经费的规定,就应当依法追究责任。”,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时间来财政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以及政府部门监管不力的问题。这就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基础义务教育的重视以及义务教育的公益性。 再比如群众普遍不满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上学难问题,其中可能有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但确保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公民共享却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像义务教育这样的公益事业,更当如此。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出要缩小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要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并且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分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还对农民工子女,以及进城的务工人员的子女提供平等的教育条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些都直指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体现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公平性。义务教育首先是国家和政府的对社会公民应尽的义务,受教育权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少年强则中国强,义务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面向未来,着眼未来,今天的教育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高水平的国民教育对于个人和整个社会都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自主创新,要变人口大国优势为人力资源大国优势,我们就必须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在这个事关国计民生的问题上,政府责无旁贷。因此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免书本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并加快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实施步伐,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农村困难群体的亲切关怀。认真落实好这项政策,对于促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巩固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财政、教育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密切配合,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工作的顺利实施。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得我国的教育事业迈向了更好的台阶,也使我国很多山区孩子因高额学杂费而辍学的,得到了再次受教育的机会,这些都是受益的体现。可以说这样的受益是普遍性的,它反映了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也让他们在社会分配中普通受益。 1.根据所给的案例材料,运用本课程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
2.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3.字数要符合答题要求,一般不少于400字。 中共新领导层执政严厉 官员问责制震动中国政坛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三日电 上海一家媒体发表文章指出,中国新领导层上任之初的一系列举措:四月二十日免去卫生部长张文康、北京市长孟学农的职务,近日免去海军司令员石云生、海军政治委员杨怀庆的职务,标志着官员“问责制”将逐步在中国确立,这使中国政坛为之一振。《外滩画报》一篇题为“建立官员问责制推动政治文明进程”的文章谈到,尽管新华社的消息里没有对免去两位海军将领职务的原因予以说明,但人们普遍认为这与不久前发生的海军三六一号潜艇沉没事件有关。如果卫生部长张文康、北京市长孟学农因抗SARS不力而被免职计算在内的话,这已经是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第二次对高官进行基于工作不力原因的免职。这两次高官免职都引起了广泛的震动。它们标志着“问责制”将逐步在中国确立。按照以前的惯例,中国的官员、特别是高级官员,一般都是在本人出现了诸如贪污腐败之类的案件或本人直接犯有重大错误,才会被免职。真正因为工作不力或者管辖内出现重大问题而被免职的非常少。而现行的“问责制”强调的则是效果。在一个重大问题、事故、恶性事件发生之后,总要有相应的人来为它负责,后果严重时,负责人的职务也应该相对应地足够高。“问责制”有利于砥砺官员,提高他们的责任心,从而提高他们为公众服务的态度和质量。“问责制”还有利于打破“能上不能下”的陋规,建立一种更直接、更有效的官员淘汰机制,提高官员质量,从而更大程度地保护公众利益。文章最后说,新的中央领导层在上任之初,就推出“问责制”,使中国政坛为之一振,希望这能成为中国建立现代政治文明的一个良好开端。结合以上案例说明你对公共管理责任的认识和理解。答:广义的公共管理责任就是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由于公共利益的追求和分配而使公共管理主体必然要承担的责任;狭义的公共管理责任则是指公共管理主体根据法律、政策、道德等社会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公共管理客体所承担的义务。公共管理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表现为:行政监督权、行政监察、审计、行政复议等职能的发挥。行政监督是指为了保证行政责任的实现,在行政机关内部设立专门的监察机关,负责监督行政机关以及公务员行为的活动。审计表现为外部审计与绩效审计两种情况。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外语学习资料、应用写作文书、专业论文、高等教育、行业资料、19公共管理学答案等内容。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 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  “公共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公共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1. 公共管理是 运用公共权力,为...  斯密的“小政府”理论 D. 古典经济学派的限制政府干预理论 7.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发展过程中有三种研究途径或三种研究范式,即公共行政途径、公共 政策途径和( )途径...  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选择题第一章 1.由管理对象的(C )所决定,公共管理从一开始便在管理者,管理对象和管...  2011年公共管理学网上作... 3页 1下载券 2011年公共管理学网上作... 2页...方案 3、 评 估政策方案 4、 择优政策方案 公共管理学简答题(一)参考答案 1...  行政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由政治学和管理学两者构成的, 行政学以政府管理 作为研究内容,无法独立于政治学,而采取管理学的一般的工具取向又会抹杀公共领域特有 的政治...  公共管理学(专业课一) 名词: (6*5 分) 公共管理者、公共政策、反制法则、治理工具、 非营利组织 简答: (6*12 分) 1、简述战略管理的特征 2、试述公共...  2014电大《公共管理学》形考2答案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亲身体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系统答案。2014 电大《公共管理学》形考作业 2 答案 上杭英子一、选择题...  公共管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1.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 公共行政 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