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宣纸的过程中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价格吗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9.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十二烷基苯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十二烷基苯
十二烷基苯为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味。由于上的基是长链烷基,所以有正构体和不同的,可以得到直链十二烷基苯和各种十二烷基苯。可发生、和热。工业上主要采用苯与长链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缩合生成十二烷基苯,所用烯烃包括、正构内烯烃和异构烯烃。[1]123-01-3246.43
结构式中文同义词:;正十二烷基苯;十二烷基苯(直链);十二基苯;十二烷基苯, 异构体混合物;正十二烷基苯,97%;1-苯;月桂基苯[2]
英文名称:DODECYLBENZENE[2]
英文同义词:1-phenyl-AAlkylate P 1;alkylatep1;Benzene, dodecyl-;DDetergent Alkylate No. 2;detergentalkylate[2]
:123-01-3[2]
:C18H30[2]
:246.43[2]
EINECS号:204-591-8[2]
Mol文件:123-01-3.mol[2]1. 性状:无色透明液体,略带紫色。
2. (?C,101.3kPa):331
3. (?C):-7
4. 相对密度(g/mL,20/4?C):0.8551
5. (20?C):1.4824
6. (m2/s,20?C):6.39×10-6
7. (?C):141
8. (KJ/mol):10538.9
9. (KJ/(kg·K),27?C,气体,定压):1.461
10. (kPa,172~174?C):0.8
11. :不溶于水,但能很好溶解石油。[3]1.不易着火。易与或SO3反应生成。
是C10~C14混合物,无色液体,不溶于水,溶于和。
2.一般毒性较大,其中以苯对中枢神经和血液的作用最强。当带有烷基时,对黏膜的刺激性和麻醉性增强,但在生物体内,由于侧链先被氧化成醇进而变为羧酸,故对造血机能并无损害。[3]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8.8
2、 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0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1
5、 数量:
6、 拓扑分子(TPSA):0
7、 重原子数量:18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155
10、 原子数量:0
11、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 单元数量:1[3]1、含有二烷基苯、烷基茚、烷基等杂质,精制时经脱水,再用装有玻璃单环的填充塔蒸馏。[3]
2、工业上主要采用苯与长链在酸性催化剂正在下缩合生成十二烷基苯,所用烯烃包括、正构内烯烃和异构烯烃。工业化的方法有烷烃脱氢法,以为原料,在Pt-Al2O3催化剂上得到烯烃,再与苯制得基等成品。
3、四聚法以丙烯-馏分为原料,在磷酸-硅藻土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丙烯四聚体,再与苯在三氯化铝催化剂作用下生成带,经精馏后得成品。此外尚可由裂解法,氯代烷与苯缩合法生产烷基苯。市售的十二烷基苯多为混合物,其烷基链的范围大多在C11至C13。主要用作的原料,用于生产洗涤剂、乳化剂、、工业清洗剂等。是家庭用的主要原料。其氯的衍生物作阳离子。[3]号:CZ9540000  安全术语:S24/25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编号:UN 3082[4]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皮肤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该品可燃,具刺激性。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用流动清水或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通畅。如,给。如,立即进行。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不宜用水。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戴化学,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烷基苯 alkyl benzene
【危化品名称】: 【中文名】:烷基苯
【英文名】:alkyl benzene 【】:C6H5R(R=C9-C15) 【相对分子量】: 【CAS号】: 【危险性类别】: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制造、各种等。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未见生产过程中本品中毒的报道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用流动清水或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约)100 【燃爆下限】:无资料 【】:无资料 【】:无资料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六:泄漏应急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类似物质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储运注意事项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新市场营销法则 助推企业成长
食品餐饮营销 建筑房产营销 消费品营销
八:防护措施
【中国MAC】: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未制定标准 【检测方法】:
【工程控制】: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九:理化特性
【熔点】:-48 【沸点】:245
【相对密度(水=1)】:0.85-0.87 【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汽压】:无资料
【辛酸/水的对数值】:无资料 【】:无资料 【临界温度】:无资料 【】:无资料 【】:
十: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聚合危害】:
【禁忌物】:强氧化剂。 【燃烧分解产物】:
十一:资料
【】::无资料,:无资料 【刺激性】: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 【致癌性】: 【】:
十二:环境资料
【环境资料】:
十三:废弃
【废弃】: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十四:运输信息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十二烷基磺酸钠能做缓蚀剂吗,如果能请问她的缓蚀机理是什么?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十二烷基磺酸钠能做缓蚀剂吗,如果能请问她的缓蚀机理是什么?
十二烷基磺酸钠能做缓蚀剂吗,如果能请问她的缓蚀机理是什么?
缓蚀剂的成膜机理分析1  缓蚀剂的分类  缓蚀剂的应用广泛,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较多,人们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对缓蚀剂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有:  1) 根据化学组成分类[1 ] . 按照构成缓蚀剂的物质是无机化合物还是有机化合物可分为无机缓蚀剂和有机缓蚀剂.  2) 根据所抑制的电极过程分类. 按照缓蚀剂在电化学腐蚀过程中抑制的电极反应是阳极反应还是阴极反应或两者兼而有之,缓蚀剂可分为阳极型缓蚀剂,阴极型缓蚀剂或混合型缓蚀剂.  一般来说,阳极型缓蚀剂使金属的腐蚀电位Ec向正的方向移动,阴极型缓蚀剂使金属的腐蚀电位Ec向负的方向移动; 而混合型缓蚀剂则对腐蚀电位Ec的影响较小,故腐蚀电位的移动很小或没有移动.  3) 根据所生成保护膜的类型分类[2 ] . 按照缓蚀剂在保护金属过程中所形成的保护膜的类型,缓蚀剂可以分为钝化膜型缓蚀剂、沉淀膜型缓蚀剂和吸附膜型缓蚀剂. 其中沉淀膜型缓蚀剂又分为水中离子型和金属离子型两种.2  缓蚀剂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的机理分析2. 1  钝化膜型缓蚀剂  钝化膜型缓蚀剂简称钝化剂,为无机强氧化剂[3 ] .如铬酸盐、亚硝酸盐、钼酸盐和钨酸盐等. 在反应中比较容易被还原的强氧化剂才能作钝化剂. 以铬酸盐为例,铬酸盐包括铬酸(H2CrO4) 和重铬酸(H2Cr2O7) 的可溶性盐,如Na2Cr2O7 、Na2CrO4 、K2Cr2O7 、(NH4) 2CrO4 等,分子结构中铬为正六价. 铬酸盐和重铬酸盐可以以任何比例混合而不影响缓蚀效果,所以一般统称为铬酸盐.  铬酸盐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发生氧化反应时Cr6 +还原为Cr3 + . 铬酸盐在较高浓度时是十分有效的阳极钝化剂. 铬酸盐对碳钢的钝化与碳钢在H2SO4 中的电位极化相似,钝化时铁表面发生的反应为:  Cr2O72 - + 8H+ + 6e →Cr2O3 + 4H2O  反应时被还原的铬酸盐以Cr2O3 的形态吸附在铁的表面和铁表面同时生成的Fe2O3 共同组成钝化膜,反应为: 2Fe + 3H2O →Fe2O3 + 6H+ + 6e  用铬酸盐钝化的铁的表面那层钝化膜,充分脱水,结构致密,防腐性能好. 而其它缓蚀剂处理铁都无法得到这样的膜,甚至用KMnO4 强氧化剂也不能达到铬酸盐钝化铁的那种程度.  铬酸盐的优点是:它不仅对钢铁,而且对铜、锌、铝及其合金都能给予良好的保护;适用的pH 值范围很宽(pH = 6~11) ;缓蚀效果特别好,使用铬酸盐作缓蚀剂时,碳钢的腐蚀速度可低于0. 025 mm/ 年. 铬酸盐的缺点是:毒性大,环境保护部门对铬酸盐的排放有严格的要求;容易被还原而失效,不宜用于有还原性物质(例如硫化氢) 泄露的炼油厂的冷却系统中.2. 2  沉淀膜型缓蚀剂水中离子型缓蚀剂分析以聚磷酸盐为例,聚磷酸盐是目前使用最广泛、最经济的冷却水缓蚀剂之一. 除了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外,聚磷酸盐还是优良的阻垢剂,可阻止水中碳酸钙和硫酸钙结垢. 最常用的聚磷酸盐是六偏磷酸钠和三聚磷酸钠. 它们是一些线形无机聚合物.聚磷酸盐具有强表面活性,其分子结构中的P O 基能容易提供电子对给具有空轨道的金属,牢牢地吸附在金属上. 聚磷酸盐的缓蚀、阻垢性能都和它的表面活性有关. 聚磷酸盐具有阳极极化和阴极极化双重缓蚀性能.  聚磷酸盐是一种非氧化型的钝化剂. 聚磷酸盐加入水中之后,很容易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并且置换出吸附在金属表面的一部分H+ 和H2O 分子,降低了溶解氧和H+ 及H2O 反应的可能性. 而且,它使溶解氧更容易吸附在金属表面. 当足量的氧吸附在金属表面时,氧使金属表面钝化,所以,聚磷酸盐必须在溶解氧存在条件下才能表现出阳极极化的缓蚀性能. 聚磷酸盐和水中存在的二价金属离子如铁、钙、锌等结合,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沉积物膜,起阴极极化作用,抑制金属的腐蚀,所以聚磷酸盐又是阴极型缓蚀剂. 聚磷酸盐的表面活性使它具有清洗金属表面的能力. 在冷却水系统开工时可以用它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清洗. 如果系统的污垢不严重,聚磷酸盐能逐渐的将污垢清洗出去. 逐渐建立完整的腐蚀控制,它对于控制点蚀和瘤状或结节状的腐蚀特别有效.  聚磷酸盐在碱性条件下,形成磷酸钙垢的危险很大. 使用聚磷酸盐时,如系统中只有钢铁材料,水中的pH值在5. 0~7. 0 为宜. 如系统中存在铜和铜合金,低pH值易使铜受到腐蚀,水中的pH 值应严格控制在6. 7~7. 0 或添加铜缓蚀剂并降低pH 值,以避免生成磷酸钙垢. pH 值高于8 ,不但会产生磷酸盐垢,同时也会发生局部的腐蚀. 还有磷酸盐含磷,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养料,在水中聚磷酸盐会被许多的微生物分解而降低缓蚀性能,也会局部腐蚀并造成微生物污染.    金属离子型缓蚀剂分析以铜缓蚀剂为例[4 ] ,当设备用铜和铜合金制造时,存在一种特殊的腐蚀问题:被腐蚀而产生的铜离子很容易和较活泼的金属,如铁和铝等发生如下反应:  Fe + Cu2 + →Cu + Fe2 +  2Al + 3Cu2 + →2Al3 + + 3Cu铜离子经还原而生成的金属铜便沉积在活泼金属上面,铜作为阴极,活泼金属为阳极,构成腐蚀电池. 由于铜的电位较低(Eo氧化= - 0. 337 V) ,腐蚀电池的电动势很大,会使活泼金属受到严重的、穿透速度很快的腐蚀. 铜和铜合金产生的铜离子,还会被水带到很远的地方沉积下来而引起腐蚀. 将水中的铜离子浓度控制在0. 1 mg/ L 以下可以防止这种腐蚀,冷却水系统所使用的缓蚀剂,大多数都能抑制铜受到腐蚀,但将水中的离子浓度控制在0. 1 mg/ L 以下,要在中性和碱性水中才能实现. 因此,使用有铜和铜合金材料的冷却水的pH值必须控制在6. 5 以上. 下面介绍几种重要的铜缓蚀剂:1)β—疏基苯并噻唑(MBT) [5 ,6 ] (Mercaptobenzoth2iazole) ,其结构式为:
对于铜和铜合金,β—疏基苯并噻唑是一种特别优良的缓蚀剂,它在低浓度时(例如2 mg/ L) 就能将铜和铜合金的腐蚀速度降得很低. 铜的表面对β—疏基苯并噻唑有很强的化学吸附作用,吸附在铜表面的β—疏基苯并噻唑按一定的方式排列,将腐蚀物质隔开,并且阻止铜变为铜离子进入水中而引起腐蚀.β—疏基苯并噻唑对铜沉积在铁和铝等活泼金属上而引起的电偶腐蚀的抑制也很有效. β—疏基苯并噻唑的优点是: (1) 对铜和铜合金的腐蚀控制比较有效; (2) 用量少. 它的缺点是:易被氧化而失效,所以应避免和氧化剂型的缓蚀剂一起使用;对氯和氯胺很敏感,也易被它们氧化.2) 1 ,2 ,3 —苯并三唑(BTA) (Benzotriazole) ,结构式为1 ,2 ,3 —苯并三唑是一种很有效的铜和铜合金缓蚀剂.它对铜的缓蚀作用与MBT相似:铜的表面对苯并三唑或苯并三唑与铜离子的螯合物有强烈的化学吸附作用,在铜表面形成防腐屏幕,防止腐蚀性物质与铜接触,又阻止铜进入水中成为铜离子. 所以它不但能抑制金属基体上的铜溶解进入水中,而且还能使进入水中的铜离子钝化,防止铜在钢、铝、锌及镀锌铁等金属上的沉积和黄铜的脱锌. 此外,1 ,2 ,3 —苯并三唑对铁、镉、锌、锡也有缓蚀作用. 它的使用浓度比MBT 还低,只要1 mg/ L 就能建立对铜和铜合金的良好保护,使用时的pH 值范围为5. 5~10 ,浓度不必随pH 值而调整.1 ,2 ,3 —苯并三唑的抗氧化能力强,不会因加氯而遭到破坏. 虽然氯会与它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使它对铜的保护作用减弱. 1 ,2 ,3 —苯并三唑的优点是:对铜和铜合金的缓蚀效果好;更能耐受氯的氧化作用. 它的缺点是价格较高. 3) 硫酸亚铁:硫酸亚铁是特别的缓蚀剂,常作为海水、其他咸水或直流冷却系统中的铜和铜合金的缓蚀剂. 用海水作冷却水的铜换热器,加以硫酸亚铁使铜管内壁生产一层含有铁化合物的保护膜,甚至可以厚达0. 0762 mm ,有效地抑制铜受到的腐蚀,特别是水流冲刷引起的腐蚀. 这一过程称为硫酸亚铁造膜处理.  硫酸亚铁的优点是:价格便宜,用量少;污染较轻.它的缺点是:造膜技术较为复杂;冷却水中含有硫化氢或其它还原性物质,且污染很严重时,硫酸亚铁造膜无效.2. 3  吸附膜型缓蚀剂  吸附膜型缓蚀剂如有机胺、木质素类、葡萄糖酸盐等. 以有机胺为例,有机胺是用作冷却水系统的吸附膜剂,这种有机胺又称为膜胺,主要指C10~C20的链状脂肪族胺. 如C16 H33NH2 、(C16 H33 ) 2NH、C18 H37NH2 、(C18H37) 2NH. 它们制造容易,缓蚀性能较好,所以应用也较广. 胺及其衍生物也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 有机胺分子中的亲水基团为—NH2 和NH ,亲油基团为烷基. 有机胺投加到水中后,氨基(亲水基) 吸附在金属表面,烷基(亲油基) 朝外(腐蚀环境) . 金属表面都吸附了有机胺后,就形成一层吸附膜. 吸附膜中的烷基发挥遮蔽作用. 阻止水、氯离子和氧等腐蚀性物质和金属接触,起到防止金属腐蚀的作用. 由于氨基能稳固地吸附在金属表面,故可防止水流速对吸附膜的破坏作用. 有机胺能透过金属表面上已存在的腐蚀产物或污垢面而逐渐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 因此,有机胺不仅可以用于比较清洁的系统. 而且可用在已运转一段时间且存在一些腐蚀和污垢的系统. 有机胺在渗透穿过腐蚀产物和污垢并在金属表面附着的过程中,能使这些污垢和腐蚀产物相互的结合松弛,与金属表面的粘聚力下降,使它们逐渐脱落而被水冲走. 由于有机胺有相当好的清洗金属表面的能力,所以在污垢比较多的系统中使用有机胺时,要逐渐加入,并慢慢增加其浓度,以免剥落下来的污垢太多,造成热交换器管子堵塞. C16H33NH2 、(C16H33) 2NH、C18H2 ,NH2 、(C18H37) 2NH等有机胺只要加2 %左右于冷却水中,就可均匀扩散到各个角落. 起始浓度由20 mg/ L~50 mg/ L 分批投入,待有机胺在金属表面形成单分子膜后,就消耗较少,只要补充损失量即可. 有机胺的膜相当牢固,成膜后在冷却水中维持几个mg/ L 即可,短时间停止投药或水中有机胺浓度降到零也不会引起多大变化,发现后及时投药就可以. 有机胺的缓蚀效果相当好. 在一般的冷却水系统使用,其缓蚀率可达90 %以上,经常受冲刷和侵蚀的区域约为50 %. 单独使用有机胺的防腐效果好,如再和其它缓蚀剂一起使用,防腐蚀效果则更佳. 但有机胺的防腐蚀性能受盐量的影响较大. 在含盐高的水中,单体胺的扩散较困难,防腐蚀能力下降,在海水中投加50 mg/ L 的胺对碳钢的缓蚀率仅有35 %~60 % ,增加胺的浓度至200 mg/ L ,缓蚀率也只有60 %~80 %.  有机胺的优点是:缓蚀效果好;抗氯性能良好,加氯杀菌不会影响有机氨的防护作用. 它的缺点是:受盐量的影响较大;价格昂贵,处理费用高,经济上不合算.丁基苯磺酸钠_百度知道
丁基苯磺酸钠
我要收集关于,丁基苯磺酸钠的一些资料,请高手指点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种表面活性剂
用于洗涤,去垢等行业
表面活性剂原理简述
1、表面活性
在恒温恒压下,纯液体因只有一种分子,其表面张力是一恒定值。
对于溶液,由于至少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因此其表面张力会随溶质的浓度变化而变化。
物质的水溶液其表面张力随浓度的变化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表面张力随其溶质浓度的增加略有上升,且往往近于直线(曲线A)
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溶质浓度的几种典型关系
第二类是表面张力随溶质浓度增加而逐渐下降,在浓度很稀时,下降较快,随浓度增加下降变慢(曲线B)。
第三类是在溶液浓度稀时,溶液的表面张力随溶质浓度的增加急剧下降,当溶液的浓度增加到一定值后,溶液的表面张力就不再下降了(曲线C)。
如果A物质能降低B物质的表面张力,通常可以说A物...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年产5000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工艺设计说明书.doc3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5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设计论文题目: 年产5000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工艺设计
学生姓名: 秦文平
系 别: 化学工程系 班 级:精细1011班
指导教师: 陈
娟 职 称: 副 教 授目
工艺设计 5
技术指导思想 5
1.2生产工艺的确定 7
十二烷基苯的磺化过程 7
十二烷基苯磺酸的中和过程 8
1.3工艺流程及描述 8
工艺流程示意图 8
工艺流程图及描述: 9
物料衡算 9
物料参数 10
磺化过程的衡算基准 10
磺化反应的物料衡算方框图 10
磺化过程的物料衡算 10
中和反应的物料衡算 12
能量衡算 12
磺化过程能量衡算方程式 14
磺化过程能量衡算 15
磺化设备的选型及设计 18
磺化设备的选型 18
双膜磺化反应器的设计 19
膜隙的确定 19
内外膜直径的计算 20
反应高度的计算 21
循环水的筒体外径的计算 22
中和反应釜的选型 24
反应釜的选型 24
反应釜的设计 26
反应釜的内径的确定 26
3.3 釜体 PN 的确定 27
釜体筒体壁厚的设计 27
釜体封头的设计 27
封头的直边尺寸、体积和重量的确定 28
筒体高度H的设计 28
釜体长径比的复核 28
传热装置的选用与设计 28
3.10 搅拌装置的设计 29
搅拌器的选型 29
搅拌器的功率的计算 29
1、表面活性剂的历史 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形成一门工业得追溯到本世纪30年代,以石油化工原料衍生的合成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打破了肥皂一统天下的局面。经过60余年的发展,1995年世界洗涤剂总产量达到4300万吨,其中肥皂900万吨。据专家预测,全世界人口从2000年到2050年将翻一番,洗涤剂总量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六烷基苯磺酸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