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国著名科学家有哪些科学之父

“中国科学胎教之父”来哈讲座
和美孕之声胎教音乐会浓情上演
  惠家工程“龙江幸福宝贝嘉年会”系列活动举行  “中国科学胎教之父”来哈讲座  8日,“中国科学胎教之父”刘泽伦大型胎教公益讲座活动在冰城举行,来自全市的早教专家、和美产科专家及孕妈妈们共200余人聆听了讲座。此活动是由省、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教育发展中心、和美胎教早教示范基地、南岗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承办,黑龙江和美妇产医院协办的“惠家工程—龙江幸福宝贝母婴快乐嘉年会”系列活动之一。  据介绍,此次讲座的主题为《现代科学胎教法———胎儿大脑促进方案》,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主任委员刘泽伦教授就广大孕妇关心的胎教问题,如什么是胎教、营养对胎儿大脑发育的促进、孕妇及授乳母亲需要补充DHA、科学胎教、语言胎教、视觉训练、触觉胎教、运动训练胎教、音乐胎教等,进行了精彩讲解。此次讲座使广大冰城市民接触到了胎教、育儿方面的最前沿知识,了解到了科学的胎教对于胎儿大脑发育的重要影响。    和美孕之声胎教音乐会浓情上演                  9日,“惠家工程—龙江幸福宝贝母婴快乐嘉年会”系列活动收官活动———和美首届孕之声新年胎教音乐会在冰城浓情上演。省市南岗区计生领导、和美产科专家、新婚夫妇代表、女大学生代表、孕妈妈们近400人出席活动。  音乐会开始前,省人口计生委副主任曲秀琴对2010年早教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倡导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共建“龙江幸福宝贝”项目。  和美妇产医院做为省内一家专业化、品质化妇产专科医院的的代表,全力支持省委省政府惠民工程,先后举办了母婴用品展、中国科学胎教之父刘泽伦教授大型胎教公益讲座活动等,得到了省计生委的高度认同,一直致力于提升我省出生人口素质,倡导优生优育的科学理念,开启了政府与妇产医院联手惠民的先河。  音乐会上,孕妈妈们聆听了《春之声圆舞曲》、《天鹅湖圆舞曲》、《摇篮曲》等近20首国际知名胎教交响乐演奏,“龙江幸福宝贝嘉年会”系列活动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
哈尔滨日报版权所有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制作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黑B2- 手机扫描二维码,把小组装进口袋
第三方登录:中国科学家之父是谁?
中国科学家之父是谁?
中国的航天之父钱学森
导弹之父邓稼先
杂家水稻之父袁隆平
没听过有科学家之父
其他回答 (1)
有很多,比如:“水稻之父”袁隆平
“两弹之父”钱学森。。。。。。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理工学科领域专家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网>>网络课堂
四二的班李俊龙
同学提交的答案
爱迪生和电灯
得分情况:70分&&&&
中国照明之父 蔡祖泉生平事迹及贡献/11:18 来源:中国照明网
&&&&1955年,在周同庆教授的领导下,我国独立研发成功了第一支X光管,填补国内市场技术的空白,年仅30岁的蔡祖泉受到莫大的鼓舞和启发。他看到研发X光管的真空系统主要设备都是依赖进口的,便立志要为国家多做些贡献,在这一技术领域走出自己的创新之路。经过他的钻研,1956年,我国第一只立式三级玻璃油扩散泵试制成功,随即又研制麦克劳水银真空斗,这些技术和设备研制成功,为后来对新型电光源开发研究和生产打下了技术和物质的基础。
&&&&蔡祖泉曾希望读大学,并考上了南京工学院,但因为玻璃真空研究工作需要,他并没有读成。他一生的科研知识,全靠坚持不懈的自学和实践。
&&&&上世纪60年代,自学成才的蔡祖泉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电光源实验室,开始了该领域的系统研究。1961年,蔡祖泉与同伴们初探我国科学家的“空白领域”―――电光源,着手研制国内的第一盏光源――高压。同年,复旦大学电光源小组成立。我国电光源史上第一个氢灯、第一个高压汞灯、第一个氪灯、第一个长弧氙灯等一系列成果陆续从他手上诞生。
&&&&80年代后,蔡祖泉的科研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他一方
严济慈:让科学根植中国大地
严济慈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大气物理学和应用光学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初,他就因在物理学研究方面的一系列建树,成为世界知名的物理学家。同时,他还把物理学传播到中国,培养了一批中国第一代有作为的物理学家。新中国建立之后,严济慈主要是从事科技领导和教育工作。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和培养高水平人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前夕,记者采访了严老的儿子严陆光,他饱含深情地回忆了严老一生走过的道路,特别是严老在科学和教育方面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
小标题 创建科技团体 推动科普工作
严济慈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又是老一辈的科普工作者。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积极参与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团体和科技界人民团体的创建和发展。
上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严济慈积极参加中国科学社的活动,在《科学》杂志、《东方杂志》和《大公报》科学副刊上发表了近20篇科普文章,提出了“青年朋友们,大家起来努力建设中国的科学”号召。1932年参与创建了中国物理学会。1948年9月,在北平科学工作者协会成立大会上讲话,提出了学术团体的三大宗旨:一是“求科学进步,重科学普及”,二是“致力科学建国,促进科技合理运用”,三是“争取科学工作条件之改善及科学工作者生活之保障”。
1949年5月,严济慈在北平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青年代表大会上作《青年与科学》的长篇报告,向青年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武装自己,锻炼自己,团结起来,为中国科学服务,为中国人民服务,为整个人类服务”的目标。
建国前夕,严济慈在吴玉章同志领导下担任“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简称“科代会”)筹委会秘书长,为后来成立“科联”、“科普”和中国科协奠定了基础。建国后,他先后担任“科联”秘书长,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名誉主席,并亲自撰写《居里和居里夫人》等科普小册子,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为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作出了宝贵贡献。
小标题 为中国科学院建设献力
严济慈是我国科技界最受尊敬的领导人之一,为中国科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全国解放令严济慈欢欣鼓舞,年届半百的他热切期望继续在第一线为做出一流的研究工作而拼搏。这时,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亲自来看他,动员他参加科学院的组织领导工作。他清楚地知道:“一名科学工作者一旦离开了他的实验室,他的科学生命也就从此结束了。”郭老当时劝他说:“倘因我们的工作而能使成千上万的人进入实验室,岂非更大的好事。”
严济慈想通了,认为参加科学院的组织领导工作,或许能更有利于人民,更好地为人类造福,便愉快地接受了使命。他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主任、应用物理所所长、东北分院院长、技术科学部主任。在参与制定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发展新技术的“四大紧急措施”,努力加强中科院学术领导和学部工作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贡献。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前,他都集中全力于中科院的组织领导工作。
这个时期是我国科学事业乘风破浪向前奋进的年代。解放前,中国科学院的前身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共有20多个科研单位、研究人员200多人,到1965年,中国科学院的科研机构发展到106个,科研人员2.2万多名,扩大了近100倍。严济慈还积极致力拓展我国科技同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1988年获得密特朗总统授予的法国荣誉军团军官勋章。
不少当年和严济慈一起工作过的科学家都说,有严老这样懂得科学,干过科学的科学家参与领导,确实为大家的工作创造了较好的环境。在《三十年来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这篇文章中,严济慈也为自己在此进程中贡献了一点力量感到由衷的高兴。
小标题 参与创办中国科技大学
1958年,国家决定创办中国科技大学,年近六旬的严济慈又满腔热情地走上了讲台,接连6年亲自讲授普通物理学和电动力学,深受广大同学欢迎。他曾在大礼堂为8个系700多名学生上课,盛况空前。
1961年,严济慈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1980年担任校长。他贯彻“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校方针,提出“育天下英才,创寰宇学府”的办学目标,领导规划建设新校区,指导创建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领导创办我国第一所研究生院――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努力把中国科技大学建设成为一所享誉国内外的高等学府。
“什么东西你给了别人,自己反而更多了?”严济慈的答案是:知识。“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你把知识教给了别人,你自己的知识却更丰富了。”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叙述了自己怎么读书、怎么教书、怎么做研究的一些想法。关于怎么教书,严济慈写道:“搞好教学工作是教师的天职。一名大学老师要想搞好教学工作,除了要有真才实学之外、还必须一要大胆,二要少而精,三要善于启发学生、识别人才。”他对“教师的责任”特别强调,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现在的大学生素质好、肯努力,男的想当爱因斯坦,女的想当居里夫人,都想为国家增光、为四化多作贡献。当老师的应该竭尽全力帮助他们成才。如果一个青年考进大学以后,由于教学的原因,两三年过去了。雄心壮志不是越来越大而是越来越小,从蓬勃向上到畏缩不前,那我们当老师的就是在误人子弟,对不起年轻人,对不起国家,这是我们当教师、办学校的人应当十分警惕的。”
严济慈还特别提到,要善于培养、发现人才。教学生、教书和发现、培养人才都很重要。他曾提到戴维培养法拉第的故事,说明教学要全心全意地把同学们往好的路上带。
1996年严济慈逝世后,科技大学的同学为灵堂送来了巨幅挽幛,上写:“浩浩渡重洋,拳拳赴国难,一代哲人,学海高耸照前路;孜孜求物理,滔滔泻杏坛,三千子弟,悲风肃立悼恩师!”中国科学院送的挽联是:“科学泰斗,教育宗师”。
小标题 科学研究的核心是创新
严济慈反复强调,科学研究的核心是创新。他在《谈谈读书、教学和做科学研究》(《红旗》杂志1984年第一期)一文中,总结了自己多年的心得,写道:“所谓创新,就是你最先解决了某个未知领域或事物中的难题,研究的结果应该是前人从未有过,而又能被别人重复的,得到的看法应该是从来没有人提出来,而又能逐渐被别人接受的”;“要做好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具备两条,第一是能够提出问题,找到一个适合的研究题目,这个题目应该是经过努力短期内能够解决,而不是那种经过十年、二十年的努力都没有希望解决的;第二是有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
严济慈提出:“科学工作应该努力做成第一流的。怎样才称得上第一流的科学研究呢?首先,研究题目必须是在茫茫未知的科学领域里独树一帜的;其次,解决这个问题没有现成的方法,必须是自己独出心裁设想出来的;最后,体现这个方法,用来解决问题的工具,即实验用的仪器设备等,必须是自己设计、创造,而不是用钱能从什么地方买来的”。
严济慈还说过:“作为科技工作者,必须专心致志,刻苦钻研,甚至要有所牺牲。”他喜欢引用法国小说家莫泊桑难能可贵的话:“一个人以学术许身,便再没有权力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法。”
小标题 以尊重和捍卫科学为天职
严济慈把尊重和捍卫科学视为从事科学的人的天职。他是位寡言的长者,但每当碰到这类事时,他是毫不含糊的。
20世纪60年代,有一次严济慈从一个会上回来,很生气地谈到:“有人要开会庆祝推翻了法拉第电解定律。法拉第定律是经过大量实验验证过的,怎么能用开会来推翻呢?”
80年代,当“特异功能”在进行各种宣传表演时,他发表的见解是:“科学的发展可能会发现一些过去认为不可能的事,但发现者必须能教会别人去重复,大量重复得到相同的结果,才能成为科学。‘特异功能’只有少数人有,‘特异功能’者会,别人学不会。我笨,学不会还可以说得过去,但谁都学不会,就肯定不是科学,是魔术,骗人。”
有一次,一位比较年轻的人在饭桌上鼓吹“特异功能”。在座的严济慈断然问他道:“你是干什么的?”那个人回答,是某大学的副校长,严济慈严厉地说了一句:“我看你这个副校长应撤下来。”在这些问题上,严济慈态度非常坚决,有特殊的敏感和毫不妥协的战斗精神。
小标题 80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
作为一名科学家,严济慈深知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国家富强的重大意义。作为20世纪20年代出国学习的第一代知识分子,他也亲身体验了“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这一真理。早在30年代,他就写下了誓言:“曾经发现指南针、火药、造纸与印刷术的中华民族,不久当能异军崛起,独树一帜,在各种科学上,占据它应有的地位。青年朋友们,大家起来努力建设中国的科学。”抗日战争爆发时,前后已在法国学习、工作6年,当时正在巴黎参加国际会议的他,毅然回国抗日。1944年赴美前夕,他坚决反对在出国手续书上盖手印,表现了高尚的爱国气节。
在80高龄时,严济慈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曾在《青年报》上发表过一篇题为《我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入党》的文章,其中写道:“解放以前,我曾怀有科学救国的志愿。从事科学研究是人的最崇高的事业,因此我不问政治,整天埋头科学,但是旧社会的现实使我不能实现自己的志愿。解放以后,由于社会性质的变化,在党的领导下,科研工作很快地开展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工作的实践,生活的比较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实现四个现代化离不开科学,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又离不开党的领导。在长期的斗争磨炼、比较中,我逐步加深了对党的认识,因而产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
严济慈字“慕光”,他一生追求真理和光明,80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知道,“科学之光”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大放光芒。
大标题 儿子眼中的严济慈
――严陆光谈父亲的为人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为人的一大特点是尊重人。他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比如,他参加会议或与人约会,都要早到几分钟,静听别人的发言。年迈时,我们曾劝他有些会到就可以,不要过累,以保证健康。他却表示:“我要到会就该听大家讲。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甚至在吃饭时,他都一定要等最后一个人坐稳了才动筷子。
父亲特别尊重他的老师,常讲他有几位恩师:何鲁、熊庆来、胡刚复、法布里。老师在世时,每逢过年父亲都要带我们去拜年,毕恭毕敬地像个小学生。1969年2月,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种种迫害后,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的熊庆来先生逝世了,父亲闻讯后,不顾当时的险恶环境,立即赶到中关村,看到熊先生的遗容,他哭了。
父亲十分尊重从事党政领导的同志,武衡、郁文、秦力生是他的挚友,有事他总要找他们商量请教。1971年9月,二哥双光在成都被迫害致死,父亲半夜去与秦力生商量。
尊重人、重友谊和重团结是父亲做人的原则。
父亲特别尊重事实。作为科学家,他认为,一切事情都必须尊重事实。有一次,要举行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的纪念会,需要一位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科学家发言,安排他去讲,有同志给他拟了个初稿,他看后,觉得有些不安,因而没有参加。
有一次,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很气愤地讲到对自己的成果评奖不公平,父亲仔细听完,说:“我们这些人,最好不要摆在被评的位置上。”后来,我们问父亲怎样看这事公平不公平,他回答说:“科学成就本身就不能靠评来断定,只有历史才能鉴证。”
父亲是很有爱心的。母亲是东南大学第一名正式女生。他们自由恋爱结合,建立了美满的家庭,哺育成长了我们五个兄弟。周谷城曾亲笔题诗一首,赞扬我们这个家:“学府东南有女生,首开风气自由婚,于今伉俪双高寿,当日青年正好龄,五子登科开学运,一家小院有科名,家庭幸福斯为美,不愧先驱作典型。”
1984年11月母亲去世,父亲仍专门为她安排了一间卧室,将骨灰保存在那儿,自己每天都去行礼,静默哀思。对于父亲的爱心,我们常常从一些小事中感受到。当我还在莫斯科读书时,父亲带了一个代表团来访,我得知后就去看他,正赶上晚餐时间。父亲没让我参加,但在饭后他把自己那份甜点带给了我。
父亲不会唱歌跳舞,很少看电影、戏剧,不爱聊天,几乎把全部精力集中于做些有益人民、造福人类的事上。“文革”期间,他就像一个平常的老人,取奶买菜,砸煤劈柴,炒菜做饭,干了不少家务劳动。他常常夸自己是农家子弟,从小劳动,仍不失劳动人民的本色。
严济慈小传
日,严济慈出生于在浙江省东阳县下湖严村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1914年就读于东阳中学。1918年以浙江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改建国立东南大学)。1923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同时获得物理系理学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严济慈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仅用一年时间就考得巴黎大学三门主科――普通物理学、微积分学和理论力学的证书,获数理科学硕士学位。之后,师从物理学家夏尔?法布里。1927年,刚刚当选法国科学院院士的法布里在他首次出席的科学院的例会上,宣读的是在他指导下由严济慈完成的博士论文《石英在电场下的形变和光学特性变化的实验研究》,这是法国科学院第一次宣读一位中国人的论文。严济慈因此成果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精确测定石英压电定律“反现象”的科学家,也成为第一位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
1927年回国,严济慈在上海大同大学、中国公学、暨南大学和南京第四中山大学担任物理学、数学教授。
1928年冬,严济慈携夫人张宗英再次赴法国从事研究工作,期间到居里夫人的实验室帮助安装调试显微光度计并用以进行测试研究。
1930年底,严济慈出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专任研究员兼所长,一年后又兼任镭学研究所所长。在连续光谱的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1932年参与创建中国物理学会。1935年与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苏联科学家卡皮察同时当选为法国物理学会理事。
抗战期间,严济慈积极开展救国社会活动,并在科研制造上对无线电发报机、五角测距镜和望远镜的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1946年获国民政府胜利勋章。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担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北平科学工作者协会理事长。
1949年,严济慈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曾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主任、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并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委员、副主席、名誉主席。
1958年,严济慈参与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授讲授普通物理学6年,后兼副校长。1980年出任校长,1984年任名誉校长。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1980年1月,严济慈以80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2年,任中国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名誉理事长。
1991年,被法国政府授予“荣誉军团军官”勋章。
日,严济慈在北京逝世。
严济慈一生对中国教育、科技事业有重要的贡献,为中国培养了几代科技人才。他是中国光学研究和光学仪器研制工作的重要奠基人,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大气物理学、压力对照相乳胶感光的效应以及光学仪器研制等方面成就卓著。
面积极从事学术论文的写作和国际光源与照明的学术交流,多次出席国际性科技研讨会议,了解电光源发展的最新发展状况,并及时将国际上的专业信息转至国内企业,指导我国光源照明的研究和开发。同时,针对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在成功研制新光源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进行二次开发――工程化开发的研究,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取得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获国家科委推广二等奖。1984年,蔡祖泉提议在复旦开设光源与照明工程专业系,如今,作为经部批准的惟一在高校设立的光源与照明工程专业,已培养出无数优秀人才。1988年,本着强烈的民族责任心,他克服种种困难,成立了中国自己的照明学会。
&&&&1992年退休,退休以后,蔡祖泉依然心系创新,在市科协副主席、上海照明协会理事长岗位上兢兢业业,谋划建言。卸任后,蔡教授仍坚持每年做出一两个专利。他说,“爱迪生到晚年仍坚持发明研究,这一点我得向他学习,能活多久,就工作多久。”
&&&&2007年,在蔡祖泉直接推动下,被誉为光源界“奥林匹克会议”的国际电光源学术讨论会第一次在中国召开。国内外企业家、研究人员深入交流,中国电光源力量精彩亮相。他对身边亲人同事说,“我最大的心愿,已了。”
&&&&日,因病医治无效,于当日12时36分在华东医院逝世,享年86岁。
& 教师评语:
& 暂无任何评语
& 暂无任何评论
&页次:1/0&
发表评论请先登陆(暂时停止游客发表评论功能)!
版权所有 沿海版小学《科学》编委会 & &
建议采用浏览网站& 访问统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感恩父母的歌曲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