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雄志txt

关于英雄志电视剧画面风格。_英雄志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7,391贴子:
关于英雄志电视剧画面风格。
自从得知英雄志电视剧拍摄投资方有,本人感到一阵绝望,回顾张纪中翻拍的一系列金庸小说,画面风格一片灰暗。让人不舒服斯基。。 本人初看英雄志过后,给英雄志的颜色评价就是黄,土黄土黄的,我希望英雄志的电视剧也能有那般英雄迟暮的夕阳般的,那样拍摄起来看起来才舒服。
真的不希望是灰黑色色调,太让我讨厌了。。
嗯,同感,很黄很暴力
张纪中是制片人,鞠觉亮才是导演,去看他的最新作品《精忠岳飞》,虽然要到年底才会在电视台看到,但有片花和剧照,你可以去看看
~~~路过~~~~路过~~~~~.酱油车队~~~路过~~~~路过~~~~~.酱油车队~~~路过~~~~路过~~~~~.酱油车队
早了点,现在感觉电视剧还遥遥无期呢,搞了个开机仪式之后就彻底消失了。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谁有关于英雄志电视剧的消息_英雄志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7,391贴子:
谁有关于英雄志电视剧的消息
我在想火影和英雄志哪个先出结局
网上有片花。王小列版的。
好像张纪中有参与
【每日签到】旗帜鲜明支持老孙 抵制电视剧直到老孙点头同意孙晓不欠我什么,我欠他一套小说的钱。没有结局,英雄志依然叫英雄志就算有一天野狗去做牛郎了,英雄志还是英雄志就算卢云和顾倩兮不能一起牵手回家,杨肃观永远不能站到阳光下,伍定远还在和艳婷互相伤害互相纠缠,就算阿秀永远找不到他的爹,苏颖超还没有站起来,琼芳还是找不到她的爱情归途,娟儿还在迷路。。。。。。我都很爱很爱他们,并且以后也会一直爱他们,最后最后,我都一定记得,我曾经如此爱过他们。
一样没有消息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关于《英雄志》中可道的“道”(1)
摘要:在《英雄志》里,作者以丰沛的形式灌注了各种绝不简陋的&道&。书中的&人道&就是捍卫人性最基本的底线,不能容忍任何触及到这条底线的暴虐;&怒道&一面赋予反抗者桀骜不驯的神采,也一面向人群散播着狂暴致命的诅咒;类似恐怖主义的&灭道&规则宁要死亡但不要不幸,宁要虚无但不要地狱;正道,就是做对的事情。大是大非之前,并非拳头大小、人多人寡便能左右。  关键词:人道;怒道;灭道;正道    作为一种文学叙事形式,武侠小说因为其过于直接地去满足读者白日梦的需要,而被定位成通俗文学,这是件勿庸争辩的事实。但即使是一本看着玩的闲书,也是可以用创作名著的热情和技艺去敲击键盘的,这同样也是件勿庸争辩的事实。&武侠小说&这个定位给了读者一种读来绝对轻松,根本不用思索的期待。而任何一部名著,哪怕在适当的心境里读来感到再也流畅轻松不过,书中所承载的内容涵量也绝对不是为了轻松阅读的心情、而是为了触动感情与思想才显现的。在这部名叫《英雄志》武侠小说里,台湾作者孙晓以丰沛的形式灌注了各种绝不简陋的&道&,就使得它的通俗性变得不那么恶俗,而是服从于一种相当热烈的思想感情,一种比较卓越的艺术品味,仿佛已脱离了通俗文学的行列,却又因为其出身而不能得到合适的地位。 若说《英雄志》也有恶俗之处,那就是孙晓对某种武侠叙事模式窠臼的搬用,即依托明代&土木之变&与&夺门之变&为故事背景,并故弄玄虚地用一张羊皮,几句偈语为媒介来虚拟这段历史。但这种恶俗仅停留在小说的一部份框架上,并未对故事内容产生哪怕丝毫公式化的影响,即便是作为媒介的羊皮和偈语,带动了一个更被武侠作品用滥了的灭门血案情节,也因为孙晓的思索感悟,使得读者不能再习以为常地面对文字上的血腥。小说中四大主人公&观、海、云、远&中的伍定远,其行为线索多半都着墨于这位尽忠职守的捕快对辑拿灭门凶徒的执着上。他对齐家八十三口被杀,接着作为最后幸存者的齐伯川又惨遭毒手的血案这样说道:  八十三加一,不是八十四。&&八十三加一,那是灭人满门。&&照你看来,两者所差不过一条人命,但你何尝想过,多杀这一人,却是灭人满门!&&在我面前杀一人、杀两人,我都不会当你们做仇人,可你有胆在我眼前杀人满门,我伍定远身为西凉执法,便是烂成白骨,也要追魂到底!  我们常常从战争、恐怖活动、工业事故、海难、空难中听到人的死亡及死亡的具体数字,我们习惯于回避死亡带来的惊悚,而只是漠然地提及这些数字,因为人类心理习惯于认为数字是没有生命的,即便是规模庞大的数字。但伍定远口中的&八十三加一&却让人感到数字也是有血有肉的,也能传递悲愤控诉的情感,因为这个&一&是某个息息相关的亲密群体里最后的一个人,保住这最后一个人就是伍定远的&人道&。为了一桩灭门公案,他可以丢官亡命,也绝不屈服在卓凌昭、江充的淫威下,但同样为了&灭门&二字,伍定远也可以舍去私仇前嫌,将昔年的仇敌抢救出来。只因他心中的&人道&告诉自己,只要他一息尚存,便不容世间有人斗胆灭人满门。伍定远的&人道&就是他要捍卫人性最基本的底线,他不能容忍任何触及到这条底线的暴虐。通常我们的思维一面想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时候,也一面会想到众生皆有生存的权利,从而产生一种矛盾的心情。这个矛盾正在于我们难以确定生存的底线在哪里?然而一旦明白了底线何在,我们中的有些人也许就会像伍定远一样,在各种情境下坚守住救亡图存的&人道&。  伍定远的&人道&在书的后半部分发展成了对正统秩序的维护,他的心竟也迷失在人命数字的大小之辩上,无可奈何地把&一国&和&一人&对立了起来。然而,伍定远可以被杨肃观驱策利用,可以向卢云忏悔流泪,却必然与秦仲海生死相搏。因为号称&怒王&的秦仲海已彻底抛弃了&人道&,而寻求非人的&怒道&。他聚众起事,驻马怒仓山,为天下反逆之首,那不是替天行道的念头,而是经历毁家灭门之恨、断肢黥面之惨后,非但不雌伏于天命,反而以烈火般的心志抗击一切困厄的命运,才油然从胸中生出一股与天同高的超人信念。故而他把如伍定远般为他人而战的理念都斥为惺惺作态,他要自己和他的弟兄们只为不屈的膝头和胸中的怒火而战。无论是面对知交卢云的规劝还是高僧灵智的点化,秦仲海的心志都丝毫也不动摇,只这般豪迈地说道:  不管姓秦的吃了多少苦头,可只要我夜里想到一事,我还是会偷偷地笑,哪怕再断一条腿,再刺十个字,我还是觉得值得!那便是。秦仲海此生不必跪人!&&好好想吧!你们这帮人书读得再多、武功练得再高,这辈子还是得跪人!不过求一口饭吃,头便要按得那么低,你们甘心么?大家一样是人,那帮贼只不过投胎投得好了,便能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你满腹经纶,一身武功,却要日也怕、夜也怕,忍气吞声,这种人生便如在猪堆里打滚,纵使富贵满门,却又有何滋味!来!学我吧,志气点,将那一把怒火烧起来,打打杀杀一样可以度日,谁能奈何你呢?&&什么太平狗强过乱世人,照老子看,战死的一条狗也比苟延残喘来得强!&宁为战国魂。莫为太平奴&。世上会有这许多奸人,便是你们这帮乡愿宠出来的!卑颜屈膝,苟且偷生,嘴里拼命骂着权贵,心里巴望着好处,生女为富人妾,生子做贵人奴,狗爪鹰爪,帮办为恶,这般下流堕落,不如死在战火里来得干净!&&造反便是造反,哪有什么亲不亲、仇不仇的?大师说得&亲病仇快&四个字,只有两个字是我要的。&痛快&!   人世间的种种规则与规则中养成的人性在秦仲海眼中便是这般一文不值,生存状态的自在痛快成了他唯一的准则,而任何妨碍自在痛快的东西必将遭他的&怒道 &毁灭,因为他的&怒道&对于众多悲苦的人是一种甜美的疫病,让人不再是人,而化身为复仇魔魂的疫病。是故举凡怒王过境之处,&疫病&四面播流,&奴仆染病了,便下手打主子,罪犯染病了,便动手杀狱卒,连柔弱的妾婢一旦得病,也敢持刀砍了老爷的命根&。&怒王&之所以可怖,正是因为他的&怒道&,纵使战神遇上,也得退避三舍。他让对阵的将军们懂得世间最高明的兵法不在伐谋,也非伐交,甚且以多胜少也非制胜之道。而是&两军对决,攻心为上&。当秦仲海振臂高呼:&与我同受天罚的罪人们!神佛舍弃吾等,我却不舍众生!&他麾下的千军万马也狂吼应和:&上苍不给活!咱们自己活!&面临如此阵仗,百战的勇者也觳觫如待宰的牛羊。  当然,秦仲海的&怒道&与他本人一样具有两重性。&怒王&既是位反抗强权的伟丈夫,又是个地地道道的阴谋家。为了他自己的霸业得逞,秦仲海非但可以舍弃情人,扔下兄弟,还可以诛心地屈下自己的膝盖,以图东山再起。同样,他的&怒道&一面赋予反抗者桀骜不驯的神采,也一面向人群散播着狂暴致命的诅咒。普通人一旦受其引诱,往往就会在一时痛快之后万劫不复。书中的王一通便是个受到&怒王&蛊惑后,不幸成为&怒道&祭品的典型。这个只是一时绝望的小人物向秦仲海寻求希望,得到的却是自己一阵歇斯底里过后的彻底毁灭。即便我们强调王一通的悲剧主要还是以杨肃观代表的规则造成的,但世上若真没有了一切规则,任由人人心头的怒火肆虐,那人间就不再是人间,而是修罗战场,鬼域杀阵。故此,势如水火却又棋逢对手的&文杨&和&武秦&,他们所持的两种趋向极端的&道&对人世形成的却是种危如垒卵的平衡。
任何规则都是貌似公正的不公正,同样也是貌似不公正的公正。作为规则的代言人,杨肃观这句拒绝王一通索要钱财的话并没有错:&亿万众生嗷嗷待哺,&&我若独厚阁下一人,对他们公平么?&然而,杨肃观的&道&同样容不下王一通那只想苟活的心情。如果&怒道&是彻底&唯我&的,那杨肃观所持的便是彻底&元我& 的&灭道&。秦仲海引诱王一通拿刀杀出一条活路,杨肃观则直接劝说这个失意的小老百姓自杀。他不否认此举凉薄,也承担自己弑师卖友的卑劣行径,但他的承担却是以这样一个宏愿作为前题:&愿天地罪孽,尽归吾身&。杨肃观视自己为修罗王降世,为大施主,行大慈悲,建超世志,至无上道。他与师父天绝这样对答道:  大千业报,众生皆苦。&&轮回一日犹在,人间即地狱,地狱即人间。天道如此,诸君要如何播施佛法,普渡众生?  欲救众生苦,须持修罗法。修罗王临,众生无惧死,无惧死则无心苦。无心苦则无悲无泪,如此天下安乐矣。&&修罗王临,生不能使之喜,死不能使之惧。生者不恋生,生非生。死者不惧死,死非死。唯此。万物停争息斗,轮回终有休止一日。(免费 论文 网
)  修罗王的形象一方面是当朝权臣&仁义杨太师&,另一方面是秘密组织镇国铁卫的&铁血大掌柜&。作为阴谋家,修罗王要比怒王彻底得多,他把全部人生都奉献给了阴谋,使自己的心成为一个空壳。这正是杨肃观所持&灭道&对其自身的异化或实现。在他以修罗法建立起来的&佛国&里,采用的正是对他人的类似恐怖主义的&灭道&规则:被杀者谦恭地向杀人者致意,精神处于一种对于恐惧的麻木状态;杀人者则慈悲地安慰着:&走在永劫的轮回道路上,死亡并不可怕。&如果说秦仲海是把自己作为魔放在人群中,宁要不幸但不要死亡,宁要地狱但不要虚无;杨肃观却是把自己作为神从人群中分离出来,宁要死亡但不要不幸,宁要虚无但不要地狱,人性的一切对于他的&灭道&都成了必须剜去割除的腐痈烂疽。当然,修罗王和怒王也有相似之处:那种与生俱来的仇恨,那种对软弱人性的诀绝姿态,还有他们的毁灭倾向。这两个天生的对头如同在一块飞坠的陨石上生死相搏,而这块陨石将把人间的一切希望埋葬。  我们处于困厄中时,总是错误地以为希望应该像绝望那般来势汹涌,但希望的来临却柔弱如一缕难以察觉的光。《英雄志》中多灾多难的人间被&怒道&焚烧,被&灭道&冰封,&人道&难以坚持,最后的希望之光何在?这光就在貌似迂腐的狂生卢云心中,被他称之为&正道&。之所以说温柔敦厚的卢云是个狂生,正是因为他读圣贤书、做读书人的终旨,上不为君王,下不为黎庶,而是&为了一个高出世间的东西&&&&正道&。但是,这个高出世间的&正道&却被卢状元这样解释:  正道,就是做对的事情。大是大非之前,并非拳头大小、人多人寡便能左右。皇帝也好、百姓也好,都不能折我分毫。  &做对的事情&。&正道&的涵义就是如斯平易,如斯简单,人人都能感受了解。但只因这世间已然歪了、不正了,不知从哪一刻起,对的规则破灭,好的事情难为,人性仅有的一点良善都已被彼此的恨意所淹没,蜇伏于人心深处的&正道&就变成了匡正之道,变成了&最后的圣光&。&人&字宛如一个巨大的金字塔,杨肃观想以&灭道&从顶端压塌它,秦仲海要用&怒道&从底部掀倒它,伍定远的&人道&无所适从地置身于其中,只有卢云坚持用&正道&立起这个&人&字。于是,他用儒家的&仁&进一步把&正道&具体发挥成如何&做好人&:  儒家言道,求本于仁。能得&仁&者,便是好人。&&夫子有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发乎心,止于行。可以近仁乎。&&这个仁字,左边是个人,右边是个二,仁者,二人也。两人之间的事,便是&仁&了。凡事都替另一人想,那便是发乎心。待得所作所为皆是为旁人好,那便是止于行。两者皆备,也就差相仿佛了。&&仁不见得要抛头颅、洒热血,也不见得要英雄伟业。便是虫蝇小事,也可以近仁。只要心里存着善念,即便施舍一碗饭、送出一杯水,在那舍己为人的一刻。都能让夫子动容。  卢状元这番话看似晓畅明白,与亚圣孟夫子所说的&挟泰山以超北海&之&不能&,和&为长者折枝&之&不为&相仿佛,细微差别不过是他多强调了一下&舍己为人&的&善念&。但由于这个细微差别的存在,&做好人&就变得&成如容易却艰辛&了。因为这个细微差别就是&正道&难以名状的终极浑沌状态,行善的具体行为可以被千百万次套用,但那一刻的心情却是彻底不可模仿的。&做好人&难,只因存爱,所以存恨;只因心慈,所以心悲。行&正道&难,只因成王败寇,所以济弱扶倾;只因天下无道,所以以武犯禁。独行黑白之间的&正道&就是这么知易行难!因为行&正道&不是简单地把自己压入一个个功能模式,而是要在自己心中细致地把虚假的一致性全部撕开。
本类最新图文
本站最新文章
本类新闻排行育龙网中国第一教育门户【咨询电话:010- 】
您现在的位置:&>&&>&
育龙网校 &WWW.CHINA- B.C0M&& 日&&来源:
核心提示:
摘要:在《英雄志》里,以丰沛的形式灌注了各种绝不简陋的道。书中的人道就是捍卫人性最基本的底线,不能容忍任何触及到这条底线的暴虐
摘要:在《英雄志》里,以丰沛的形式灌注了各种绝不简陋的道。书中的人道就是捍卫人性最基本的底线,不能容忍任何触及到这条底线的暴虐;怒道一面赋予反抗者桀骜不驯的神采,也一面向人群散播着狂暴致命的诅咒;类似恐怖主义的灭道规则宁要死亡但不要不幸,宁要虚无但不要地狱;正道,就是做对的事情。大是大非之前,并非拳头大小、人多人寡便能左右。关键词:人道;怒道;灭道;正道作为一种文学叙事形式,武侠小说因为其过于直接地去满足读者白日梦的需要,而被定位成通俗文学,这是件勿庸争辩的事实。但即使是一本看着玩的闲书,也是可以用创作名著的热情和技艺去敲击键盘的,这同样也是件勿庸争辩的事实。武侠小说这个定位给了读者一种读来绝对轻松,根本不用思考的期待。而任何一部名著,哪怕在适当的心境里读来感到再也流畅轻松不过,书中所承载的内容涵量也绝对不是为了轻松阅读的心情、而是为了触动感情与思想才显现的。在这部名叫《英雄志》武侠小说里,台湾孙晓以丰沛的形式灌注了各种绝不简陋的道,就使得它的通俗性变得不那么恶俗,而是服从于一种相当热烈的思想感情,一种比较卓越的艺术品味,仿佛已脱离了通俗文学的行列,却又因为其出身而不能得到合适的地位。若说《英雄志》也有恶俗之处,那就是孙晓对某种武侠叙事模式窠臼的搬用,即依托明代土木之变与夺门之变为故事背景,并故弄玄虚地用一张羊皮,几句偈语为媒介来虚拟这段历史。但这种恶俗仅停留在小说的一部份框架上,并未对故事内容产生哪怕丝毫公式化的影响,即便是作为媒介的羊皮和偈语,带动了一个更被武侠作品用滥了的灭门血案情节,也因为孙晓的思考感悟,使得读者不能再习以为常地面对文字上的血腥。小说中四大主人公观、海、云、远中的伍定远,其行为线索多半都着墨于这位尽忠职守的捕快对辑拿灭门凶徒的执着上。他对齐家八十三口被杀,接着作为最后幸存者的齐伯川又惨遭毒手的血案这样说道:八十三加一,不是八十四。八十三加一,那是灭人满门。照你看来,两者所差不过一条人命,但你何尝想过,多杀这一人,却是灭人满门!在我面前杀一人、杀两人,我都不会当你们做仇人,可你有胆在我眼前杀人满门,我伍定远身为西凉执法,便是烂成白骨,也要追魂到底!我们经常从战争、恐怖活动、工业事故、海难、空难中听到人的死亡及死亡的具体数字,我们习惯于回避死亡带来的惊悚,而只是漠然地提及这些数字,因为人类心理习惯于认为数字是没有生命的,即便是规模庞大的数字。但伍定远口中的八十三加一却让人感到数字也是有血有肉的,也能传递悲愤控诉的情感,因为这个一是某个息息相关的亲密群体里最后的一个人,保住这最后一个人就是伍定远的人道。为了一桩灭门公案,他可以丢官亡命,也绝不屈服在卓凌昭、江充的淫威下,但同样为了灭门二字,伍定远也可以舍去私仇前嫌,将昔年的仇敌抢救出来。只因他心中的人道告诉自己,只要他一息尚存,便不容世间有人斗胆灭人满门。伍定远的人道就是他要捍卫人性最基本的底线,他不能容忍任何触及到这条底线的暴虐。通常我们的思维一面想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时候,也一面会想到众生皆有生存的权利,从而产生一种矛盾的心情。这个矛盾正在于我们难以确定生存的底线在哪里?然而一旦明白了底线何在,我们中的有些人也许就会像伍定远一样,在各种情境下坚守住救亡图存的人道。伍定远的人道在书的后半部分发展成了对正统秩序的维护,他的心竟也迷失在人命数字的大小之辩上,无可奈何地把一国和一人对立了起来。然而,伍定远可以被杨肃观驱策利用,可以向卢云忏悔流泪,却必然与秦仲海生死相搏。因为号称怒王的秦仲海已彻底抛弃了人道,而寻求非人的怒道。他聚众起事,驻马怒仓山,为天下反逆之首,那不是替天行道的念头,而是经历毁家灭门之恨、断肢黥面之惨后,非但不雌伏于天命,反而以烈火般的心志抗击一切困厄的命运,才油然从胸中生出一股与天同高的超人信念。故而他把如伍定远般为他人而战的理念都斥为惺惺作态,他要自己和他的弟兄们只为不屈的膝头和胸中的怒火而战。无论是面对知交卢云的规劝还是高僧灵智的点化,秦仲海的心志都丝毫也不动摇,只这般豪迈地说道:不管姓秦的吃了多少苦头,可只要我夜里想到一事,我还是会偷偷地笑,哪怕再断一条腿,再刺十个字,我还是觉得值得!那便是。秦仲海此生不必跪人!好好想吧!你们这帮人书读得再多、武功练得再高,这辈子还是得跪人!不过求一口饭吃,头便要按得那么低,你们甘心么?大家一样是人,那帮贼只不过投胎投得好了,便能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你满腹经纶,一身武功,却要日也怕、夜也怕,忍气吞声,这种人生便如在猪堆里打滚,纵使富贵满门,却又有何滋味!来!学我吧,志气点,将那一把怒火烧起来,打打杀杀一样可以度日,谁能奈何你呢?什么太平狗强过乱世人,照老子看,战死的一条狗也比苟延残喘来得强!宁为战国魂。莫为太平奴。世上会有这许多奸人,便是你们这帮乡愿宠出来的!卑颜屈膝,苟且偷生,嘴里拼命骂着权贵,心里巴望着好处,生女为富人妾,生子做贵人奴,狗爪鹰爪,帮办为恶,这般下流堕落,不如死在战火里来得干净!造反便是造反,哪有什么亲不亲、仇不仇的?大师说得亲病仇快四个字,只有两个字是我要的。愉快!人世间的种种规则与规则中养成的人性在秦仲海眼中便是这般一文不值,生存状态的安闲愉快成了他唯一的准则,而任何妨碍安闲愉快的东西必将遭他的怒道毁灭,因为他的怒道对于众多悲苦的人是一种甜美的疫病,让人不再是人,而化身为复仇魔魂的疫病。是故举凡怒王过境之处,疫病四面播流,奴仆染病了,便下手打主子,罪犯染病了,便动手杀狱卒,连柔弱的妾婢一旦得病,也敢持刀砍了老爷的命根。怒王之所以可怖,正是因为他的怒道,纵使战神遇上,也得退避三舍。他让对阵的将军们懂得世间最高明的兵法不在伐谋,也非伐交,甚且以多胜少也非制胜之道。而是两军对决,攻心为上。当秦仲海振臂高呼:与我同受天罚的罪人们!神佛舍弃吾等,我却不舍众生!他麾下的千军万马也狂吼应和:上苍不给活!咱们自己活!面临如此阵仗,百战的勇者也觳觫如待宰的牛羊。当然,秦仲海的怒道与他本人一样具有两重性。怒王既是位反抗强权的伟丈夫,又是个地地道道的阴谋家。为了他自己的霸业得逞,秦仲海非但可以舍弃情人,扔下兄弟,还可以诛心地屈下自己的膝盖,以图东山再起。同样,他的怒道一面赋予反抗者桀骜不驯的神采,也一面向人群散播着狂暴致命的诅咒。普通人一旦受其引诱,往往就会在一时愉快之后万劫不复。书中的王一通便是个受到怒王蛊惑后,不幸成为怒道祭品的典型。这个只是一时绝望的小人物向秦仲海寻求希望,得到的却是自己一阵歇斯底里过后的彻底毁灭。即便我们强调王一通的悲剧主要还是以杨肃观代表的规则造成的,但世上若真没有了一切规则,任由人人心头的怒火肆虐,那人间就不再是人间,而是修罗战场,鬼域杀阵。故此,势如水火却又棋逢对手的文杨和武秦,他们所持的两种趋向极端的道对人世形成的却是种危如垒卵的平衡。任何规则都是貌似公正的不公正,同样也是貌似不公正的公正。作为规则的代言人,杨肃观这句拒绝王一通索要钱财的话并没有错:亿万众生嗷嗷待哺,我若独厚阁下一人,对他们公平么?然而,杨肃观的道同样容不下王一通那只想苟活的心情。假如怒道是彻底唯我的,那杨肃观所持的便是彻底元我的灭道。秦仲海引诱王一通拿刀杀出一条活路,杨肃观则直接劝说这个失意的小老百姓自杀。他不否认此举凉薄,也承担自己弑师卖友的卑劣行径,但他的承担却是以这样一个宏愿作为前题:愿天地罪孽,尽归吾身。杨肃观视自己为修罗王降世,为大施主,行大慈悲,建超世志,至无上道。他与师父天绝这样对答道:大千业,众生皆苦。轮回一日犹在,人间即地狱,地狱即人间。天道如此,诸君要如何播施佛法,普渡众生?欲救众生苦,须持修罗法。修罗王临,众生无惧死,无惧死则无心苦。无心苦则无悲无泪,如此天下安乐矣。修罗王临,生不能使之喜,死不能使之惧。生者不恋生,生非生。死者不惧死,死非死。唯此。万物停争息斗,轮回终有休止一日。修罗王的形象一方面是当朝权臣仁义杨太师,另一方面是秘密组织镇国铁卫的铁血大掌柜。作为阴谋家,修罗王要比怒王彻底得多,他把全部人生都奉献给了阴谋,使自己的心成为一个空壳。这正是杨肃观所持灭道对其自身的异化或实现。在他以修罗法建立起来的佛国里,采用的正是对他人的类似恐怖主义的灭道规则:被杀者谦恭地向杀人者致意,精神处于一种对于惧怕的麻木状态;杀人者则慈悲地安慰着:走在永劫的轮回道路上,死亡并不可怕。假如说秦仲海是把自己作为魔放在人群中,宁要不幸但不要死亡,宁要地狱但不要虚无;杨肃观却是把自己作为神从人群中分离出来,宁要死亡但不要不幸,宁要虚无但不要地狱,人性的一切对于他的灭道都成了必须剜去割除的腐痈烂疽。当然,修罗王和怒王也有相似之处:那种与生俱来的仇恨,那种对软弱人性的诀绝姿态,还有他们的毁灭倾向。这两个天生的对头如同在一块飞坠的陨石上生死相搏,而这块陨石将把人间的一切希望埋葬。我们处于困厄中时,总是错误地以为希望应该像绝望那般来势汹涌,但希望的来临却柔弱如一缕难以察觉的光。《英雄志》中多灾多难的人间被怒道焚烧,被灭道冰封,人道难以坚持,最后的希望之光何在?这光就在貌似迂腐的狂生卢云心中,被他称之为正道。之所以说温柔敦厚的卢云是个狂生,正是因为他读圣贤书、做读书人的终旨,上不为君王,下不为黎庶,而是为了一个高出世间的东西正道。但是,这个高出世间的正道却被卢状元这样解释:正道,就是做对的事情。大是大非之前,并非拳头大小、人多人寡便能左右。皇帝也好、百姓也好,都不能折我分毫。做对的事情。正道的涵义就是如斯平易,如斯简单,人人都能感受了解。但只因这世间已然歪了、不正了,不知从哪一刻起,对的规则破灭,好的事情难为,人性仅有的一点良善都已被彼此的恨意所沉没,蜇伏于人心深处的正道就变成了匡正之道,变成了最后的圣光。人字宛如一个巨大的金字塔,杨肃观想以灭道从顶端压塌它,秦仲海要用怒道从底部掀倒它,伍定远的人道无所适从地置身于其中,只有卢云坚持用正道立起这个人字。于是,他用儒家的仁进一步把正道具体发挥成如何做好人:儒家言道,求本于仁。能得仁者,便是好人。夫子有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发乎心,止于行。可以近仁乎。这个仁字,左边是个人,右边是个二,仁者,二人也。两人之间的事,便是仁了。凡事都替另一人想,那便是发乎心。待得所作所为皆是为旁人好,那便是止于行。两者皆备,也就差相仿佛了。仁不见得要抛头颅、洒热血,也不见得要英宏伟业。便是虫蝇小事,也可以近仁。只要心里存着善念,即便施舍一碗饭、送出一杯水,在那舍己为人的一刻。都能让夫子动容。卢状元这番话看似晓畅明白,与亚圣孟夫子所说的挟泰山以超北海之不能,和为长者折枝之不为相仿佛,细微差别不过是他多强调了一下舍己为人的善念。但由于这个细微差别的存在,做好人就变得成如轻易却艰辛了。因为这个细微差别就是正道难以名状的终极浑沌状态,行善的具体行为可以被千百万次套用,但那一刻的心情却是彻底不可模拟的。做好人难,只因存爱,所以存恨;只因心慈,所以心悲。行正道难,只因成王败寇,所以济弱扶倾;只因天下无道,所以以武犯禁。独行黑白之间的正道就是这么知易行难!因为行正道不是简单地把自己压入一个个功能模式,而是要在自己心中细致地把虚假的一致性全部撕开。
相关热词搜索:
--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侵权,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河英雄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