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上的黄金假面qq仙境为什么停运都是远处的

历史影片和文章把中途岛战术上的失败归于南云指挥上的失误,也就是换,炸弹换鱼雷;但在这之前,就南云编队而言,就有指挥上的失误。那就是,第一波日军友永率领的第一机群36架、36架水平轰炸机和36架(一说飞机达到144架)在6月4日晨攻击中途岛。那么,这第一波攻击的重点是什么呢?就是中途岛4.7平方公里(一说5.2平方公里)上的机场。山本的主力编队辖航空母舰1艘(凤翔号航空母舰),水上飞机母舰2艘,舰载机19架,水上飞机50架,战列舰7艘。日军这只庞大的部队在中途岛丧失了机场也就是陆地空中掩护的前提下,只要在后方等待南云和美军航母决战之后,美航母被打垮或者基本丧失战斗力,是可以给予中途岛以毁灭性打击的。而且日军中途岛登陆编队,下辖轻型航空母舰1艘,水上飞机母舰2艘,舰载机23架,水上飞机40架,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8艘,运载地面部队5800人,可以和山本的主力舰队分二个方向实施打击。所以,日本南云第一轮攻击的重点是摧毁中途岛机场,(这是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唯一的任务,完成了就OK,别的岛上美军设施不用去管)那么再快速远离中途岛,寻找美军航母编队。不管美军中途岛陆地飞机起飞没有,最后油没有了都只能在海里降落。这样也就不存在后面的换弹问题。而第一攻击波机群36架俯冲轰炸机、36架水平轰炸机和36架零式战斗机(一说飞机达到144架)轰炸一个5平方公里小岛上的机场,使其完全瘫痪是容易办到的。分出一半的俯冲轰炸机压制美军岛上防空火力,大半水平轰炸机和另一半轰炸机集中轰炸飞机场。也就是日机分为二群,一群攻击机场,另一群压制防空火力,战斗机主要负责空中掩护,如果对方空中力量被消灭就配合对地面防空力量进行扫射。南云还有的问题是,按日本说的重巡洋舰利根号的2架侦察机因为弹射器故障,起飞时间耽误了半个小时,筑摩号的1架侦察机引擎又发生故障中途返航(这架飞机本应该正好搜索美国特混舰队上空),给日本舰队埋下祸根。 那么起飞零式战斗机临时性作为侦察机补充使用也是可以的。侦察机能起飞了照样派出去,少2、3架战斗机并不影响作战。日本其它方向的战略性错误是不该分出北方编队(进攻阿留申群岛编队):由细萱中将指挥,下辖轻型航空母舰2艘(龙骧号、隼鹰号),搭载舰载机82架,水上飞机母舰1艘,水上飞机10架,重巡洋舰3艘,驱逐舰12艘。这股力量应该和南云犄角之势,搜寻中途岛美军航母编队。事实上,日军中途岛的最大目的是消灭美军航母编队,那么就应该集中自己力量决战(事实上如果这样力量几乎是美军航母力量的二倍)当然了,即便日军中途岛获胜,最后还是会被美军的17艘大型航母消耗的干净,难免失败的结局!本文内容于
21:26:50 被进取的狼编辑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南云当时根本无法放出第二波攻击波,第二波攻击波从准备到出发需要2个小时。从发现美军到友永返回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7点钟报告发现美军,8点钟中途岛返航临空)这段时间根本无法发出攻击波。看[飞龙]的飞行记录就知道,该舰载9点钟收回中途岛攻击波后就没有任何起降记录,直到10:58分才有出发记录。这是18架99和6架零。需要2个小时。同时[苍龙]被攻击的时候,甲板上有11架99,可见当时飞龙苍龙在收回中途岛攻击波后已经马上开始准备放出对舰攻击波了。但是时间需要2个小时:包括飞机一架架提升到飞行甲板,然后暖机半个小时。实际上加贺和赤诚被攻击的时候甲板上总共才有3架零准备替换防空战斗机。实际上根本没有开始将97提升到飞行甲板。更何况这个美军的位置是错的。就是说即便南云拼命放弃接受中途岛攻击波,发出对舰攻击波,那个奔袭的位置是错的。同时,日军在中途岛损失的飞行员并不多。具体可以参看记录。零式不具备远距离通讯的功能。同时一个飞行员很难在操纵飞机的时候继续保持侦察,不可能做侦察使用。实际上赤诚总共只被3架俯冲轰炸机采用滑翔攻击。只命中1弹。至于双向侦察的事情,在当时并没有列入日本的战术条例,所以不能让南云做超出条例的命令。条例的内容是根据实际经验和长期操作积累的有效作战指引。当时航空战术还正在摸索阶段,这个双向侦察也是战役后的经验总结。整体上讲,南云没有指挥的战术错误。包括换弹命令。因为换弹命令无法改变日军无法发出攻击波的事实。南云接到美军位置信息后无法发出攻击波,选择接受中途岛攻击波,同时北撤保持对中途岛的压力是符合战术意图的。唯一的可能是日军接受完攻击波后西撤(实际上美军舰载机南追北追的都有,唯独没有西追的)。但是这个决策不符合战场指挥官的基本素质,是完全放弃战役的态势。恐怕下令后不到两分钟就会被山本解除指挥权。所以你还真不能追究南云的指挥责任。
1943年瓜岛漫长的空战才是耗尽了日本海航的最后一滴血,中途岛才有多大损失?搞笑也就是说,美国的F6F和F4U的战果都是虐菜鸟得来的,因为日本优秀的海航飞行员都死于瓜岛F4F的手里,是被美国人消耗掉的1945年,日本飞曹用隼式机一样击落击毙美军雷电王牌!P47竟然被只有13MM机枪的隼式击落,哈哈,说明了什么?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2 轻视防御;3 官僚主义;4 也是最重要的,轻视海军航空兵!!!
第一:美国重视情报与侦察,而日本来说去没有做到,对美国人情况一无所知!美国人在战前破译了日军密马,从而全面的了解日军所有的动向,而小日本却对美国人一无所知!第二:日军过于分散兵力,而对手美军却集中主力做战,从而形成局部优势,相对来说,日军却将兵力一分为五,分散出击,这样被美军逐击败!第三:美军指挥官指挥得当,而日军指挥优柔寡断,贻误战机,没留预备队,决策建立;在饶兴基础上!
草鹿参谋长的脚负了伤,是用担架抬上来的。如果目光可以杀人的话,草鹿早已经被黑岛龟人杀死过无数回了。黑岛还真是想杀他:“发现美国航母以后的两小时你们在干吗?再三叮嘱让你们保留的一半防备美国航母的飞机到底是怎么回事,老实告诉你,今天你说不出个六来,我劈了你”。说着话,“啪”的一声黑岛把抽出的军刀拍到了桌子上。草鹿一直就只有一句话:“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山本开口了:“甘地,不要发火了,全部都是我的责任”。草鹿吃力地从担架上欠起身来,留着眼泪说:“本来不应该活着回来,但我们想报仇,如果可能,法外开恩,给我们一次机会,让我们还是这样去报仇,请多关照”。山本眼圈也红了:“知道了”。就这样,中途岛大败,没有任何人负担责任,没有任何人被解职或辞职,一航舰被解散,原班人马重新编成了第三舰队。最后作为第二舰队司令长官带着大和号去冲绳作最后的自杀攻击的伊藤整一中将在担任海大校长的时候就公开说过:“中途岛战败的时候长官就应该切腹”。这种想法很自然,日本人有切腹自杀以谢罪的文化传统,日俄战争之前西乡从道就对山本权兵卫出过先挪用经费,议会追查起来就切腹自杀的主意,可是现在的日本海军已经不是四十年前的那支海军了。现在的日本海军就是一个逶迤推搪,得过且过,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官僚机构了。还是个挺无耻的官僚机构。山本说是说他负责任,其实他根本就不想负责任,于是就大家都集体忘记这件事,再向国民撒个荒,这事情就过去了。在最后大本营海军部,也就是军令部发表的战果是这样的:“击沉敌航空母舰两艘,敌机约120架,我方损失航空母舰一艘,另有一艘航空母舰,一艘巡洋舰受创,35架舰载机未归还”,怎么听怎么是一场大胜仗,这是一直到现在还是“撒谎”的代名词的所谓“大本营发表”的开始,当时有个有名的艺人叫德川梦声在日记里是这样写的:“就是说我们已经击沉了八艘英美航空母舰中的六艘,战争快结束了”。日本人做事挺认真,老百姓们在那儿一笔一笔地记着帐在呢,锡兰岛一艘,年初潜水艇一艘,珊瑚海两艘,现在中途岛又是两艘,英美加起来也就只剩两艘航空母舰了,可不是战争就要结束了吗?这撒谎会不会露馅?不会,起码不容易,因为对手是大财主美国,到时候在扯上一句:“鬼畜会邪术,他们又变了不少出来”就行了。要骗就骗到底,日本海军不仅在欺骗日本国民,就连参谋本部也被海军蒙在鼓里,不知道中途岛大败这件事的详细。参本从一木支队没上中途岛推出海溜子大概在外面撞了墙,但没想到一航舰的两个精锐航空战队全军覆灭,战力一下子下降了一半以上这个事实,后来到瓜岛战役的时候才算弄清楚了联合舰队的实力。吃一亏长一点见识,要说中途岛以后日本海军没有一点变化也不是事实。日日本海军发表了第三舰队的编制。第三舰队下属两个航空战队,第一航空战队以航空母舰翔鹤,瑞鹤加上瑞凤组成,第二航空战队以龙骧,隼鹰加上凤翔组成;一个由高速战列舰比叡,雾岛构成的第11战队;还有两个重型巡洋舰战队:第7战队的熊野,铃谷,和第8战队的利根,筑摩。轻型巡洋舰长良带着四个驱逐队组成了第10战队。这不就是原来的一航舰吗?基本上就是这样,除了两艘高速战列舰比叡和雾岛这次是正式编入之外,基本上就是原来的编制,就连司令官也还是南云忠一中将,参谋长还是草鹿龙之介少将,当然幕僚换了几个,增加了作战参谋和炮术参谋的编制,把原来的通信参谋的名字换成了情报参谋,就这些小变化,你说是换汤不换药,仅仅就是换了一块招牌也行。但换了这块招牌就说明了日本海军在用兵思想上有了转换。原来的一航舰不是单独的舰队,处于配合的地位,虽然实际上一航舰本身并没有过被其他舰队指挥的历史,但珊瑚海海战时的五航战就是被井上成美的第四舰队指挥,这次阿留申作战时,四航战还是被第五舰队指挥,这是日本海军把海航仅仅看成一个支援兵种,海军的中心还是巨舰大炮的战列舰。所以这次编成的第三舰队意味着日本海军终于承认航空兵能够和其他兵种平起平坐了。在航空战队的编成上也和过去有了区别,现在的航空战队由两艘正规航母和一艘小型航母组成,在正规航母执行进攻任务时,小型航母的舰载战斗机负责舰队的防空任务,这和过去的航空战队只有进攻,不考虑防守的性格不同,同时在正规航母的舰载机构成上也有了变化,增加了战斗机和舰爆机的比例,减低了舰攻机的所占比例,这是因为珊瑚海和中途岛两仗下来,鱼雷攻击的效果远不如俯冲轰炸已经得到了充分证明,所以在海航攻击航空母舰时所采取的战术应该是首先使用俯冲轰炸机的突然袭击,破坏对手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使其丧失飞机起落效能以后再用鱼雷机攻击将其击沉。同时针对日本航空母舰损害控制极差的现状,对联合舰队拥有的航空母舰进行了改造,从飞行甲板上撤去一切可燃物品,增强飞行甲板的装甲。同时开工建造新航空母舰,将船台上已经基本上有了点形状的第三艘大和型战列舰110舰改建成航空母舰,再把各种大型商船客船改装成航空母舰。总之,日本海军这次算是彻底想通了,真正航空主兵了,再也不搞巨舰大炮了,要上正路子了。但是实质上呢?还是上不了正路子。首先是思想上的原因。班子没有换,中途岛惨败,没有任何人负责,军令部还是那个军令部,联合舰队还是那个联合舰队,山也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当然第三舰队也还是那个一航舰。最根本的原因是日本人还是那个日本人,这种处理方法不稀奇的,可以说是日本民族思维方法的一个重要特征:只重视process(过程)而对result(结果)无动于衷,也就是所谓无责任问题。所谓55年体制,自民党在日本能够一党执政长达半个世纪,都是出于同样的思维逻辑:他在那儿很认真地干了,至于干了些什么,甚至是不是南辕北辙都不是主要的关心对象。就最近的例子,那次把日本经济拖入长达十五年黑暗隧道的泡沫经济,到现在也无人追究责任者到底是谁。而美国人在日,珍珠港事件10天以后就解除了金梅尔上将的职务,并不因为这是一次日本海军背信弃义的突然袭击而对金梅尔讲点情面。日本海军无法上路子的另一个理由就是物质上的原因了。现代战争受物质要素制约的程度极大,当然物质基础不是决定战争胜利的唯一条件,但是没有满足的物质基础是绝对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的,这已经被上个世纪以来所有的全面和局部战争所雄辩的证明了。而当时的日本就是无法提供或得到这个物质基础。
损失了那么多航母,飞机当然都让日本人觉得疼,但古怪的是当时的日本海军唯一没觉得那么疼还是真正应该觉得疼的人员损失。这没办法,用勇敢和生命来争取胜利是所有穷国无可奈何的唯一选择,生产不出足够的武器装备就只有用人命来换了,本身日本人在日俄战争中就用人命换来了旅顺,换来了黑沟台,所以他们相信他们的经验:只要有足够的人命,他们还是有取胜的期望的。而当时的日本还争很为无法喂养庞大的人口而烦恼,正在向南北美,满洲大量移民,他们没有理由去担心他们唯一拥有的资源:人口,而且是很勇敢的人口。但是飞行员和普通人不一样,那是用时间,设备和油料堆起来。而现在,没有了时间,没有设备,也没有油料,怎么堆法?就只能用垃圾去堆了。就像在诺门罕一战中,关东军第一飞行集团被苏联人全歼了以后就再也恢复不过来了一样。那么美国人怎么就能源源不断地补充并像吹泡泡糖似的弄出了一个大空军来呢?首先人和人不一样,美利坚人是一个ON WHEEL(轮子上)的民族,那时候已经基本上人人会开汽车了,对机械没有陌生感,而日本人那时连火车都没有见过的还大有人在呢。美国有广袤的国土可供飞行员训练,有大量的油给飞行员烧,有大量的飞机给飞行员摔,日本有吗?这样的情况下,几百名身经百战的老练飞行员集体去了靖国神社,这战争还能继续?怎么会有如此大败的?本来黑岛的计划就房上架屋,复杂不堪,把个登陆作战弄成了人人参加的海军狂欢节,通讯密码又全被美国人破译,开战役后连战连胜的日本还既轻敌又骄傲,山本五十六贪污了重要的美国航空母舰的情报,加上还有一位南云忠一,失败的条件是俱全了的。具备了失败的条件并不一定肯定会失败,胜利者还要有胜利的运气。中途岛海战与其说是日本人的不走运不如说是美国人的走运,重型巡洋舰利根上起飞的四号侦察机如果不是晚了半小时的话,本来日本人可以早一个小时发现美国航母的。美国舰载机的进攻时间也恰到好处,一直有一种“命运的五分钟”的说法,指的是如果南云还有五分钟的话,他的机群就可以起飞去攻击美国航母,这样就算三艘日本航母还是被美国人击沉,但是三艘美国航母要想全身而退也不容易,起码中途岛海战的结果不会出现一边倒的日本完全失败。现在对这个说法抱有疑问的人居多数。但所有正式的战史,包括日本防卫大学的海战史教科书上都认为如果美军的进攻再晚三十分钟的话就不会那么成功了。美军的弹着点也不禁让人想起日俄战争中黄海海战是那一发击中太子号舰桥的炮弹,加贺正好被直接集中加油车,而赤城正好被击中最薄弱的电梯间,如果不是这样,还不至于一发炸弹就让几万吨的航空母舰沉没。美国人的运气还体现在哈尔西的进医院,如果是哈尔西来指挥很可能结果就不一样。在攻击飞龙以后斯普鲁恩斯急速往东退却,脱离了与日本舰队的接触,而按照公牛哈尔西的脾气很可能是不会这么干的,这时南云如果和山口多闻并肩前进,双方只有90海里的距离,打上一场海上炮战完全可能。但是运气是自己挣出来的,不走运也是自己找出来的。退一步说,即使“命运的五分钟”的说法成立,人们还是要问,又是什么原因把南云的第一航空舰队,或者说联合舰队,甚至可以说整个日本海军的命运压缩到了这五分钟之内?应该说,是斯普鲁恩斯的果断谨慎,是美国陆航飞行员们的勇敢,执着和牺牲,当然也是美国人的运气,让美国人最后得以成功,所以,那个“命运的五分钟”是不成立的。有关中途岛大败,一直到一年以后还有余波。1943年8月,军令总部向下属各舰队颁发过一篇叫做《航空母舰的舰对防空问题》的论文,这篇论文在分析了日美舰队的航空进攻火力和防空火力以后,指出舰队中最容易遭受攻击的是航空母舰,要保护航空母舰舰队不受美军的舰载轰炸机的攻击,需要100架战斗机,而当时的一航舰四艘航母加起来只有70架战斗机(加贺16架,其余18架),还有36架去了中途岛。就是说当时的一航舰被炸沉是理所当然的。这篇研究报告下发以后引起了强烈反应。因为这篇论文成文于奇袭珍珠港前的1941年10月,作者是海军大学校教官的高木惣吉大佐,人人都在问:“为什么一年之前不发下来?”日本军队中有一个“一写二画三敬礼”的说法,就是说要想往上爬,最好就是能写,写论文,搞研究,说仗应该怎样打,炮应该怎样放,这就是“一写”;如果没有这种理论素养,笔头子又不行,那就搜集数据,做成各种图表发表,说有这么多这么多问题,不解决不行,这就是“二画”;如果你又不能写又不能画还想往上爬那就只能表现积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见了长官就敬礼,这就是“三敬礼”,陆海军全一样。其实不仅是日本陆海军这样,各国军队都大同小异,会写的人在军队肯定好混,只不过有些军队更喜欢政治论文,有些军队更喜欢学术论文罢了。日本军队每年的学术论文数量不少,还有评奖什么的,但就像这个例子一样,辛辛苦苦写出来的论文为什么会没有用呢?这个最后官拜少将的高木惣吉在日本海军是几乎绝无仅有的存在,他一直身体不好,有肺病,几乎没有出过海,本来是早就应该编入预备役的,但是他的见识一直被海军所器重,成为一个旱鸭子海军士官,养养病,上上班,就这样一直在中央混。到后来此人得出结论,说是战争必须结束,要结束战争就必须暗杀东条英机,这个阴谋越滚越大,到最后连昭和天皇的亲弟弟高松宫宣仁亲王都在里面一起掺和,成为海军一大热闹。日本人的轻视防御可能是遗传因子的一部分,这个观点的由来也有其客观原因,防御是很花钱的东西,山本五十六本人在开战以前也提出过“没有3,000架零战无法开战”的观点,但是如何凑齐这所需要的3,000架呢?正因为战斗机是防御武器,所以“战斗机无用论”在海军里是很有市场的,山本五十六,大西泷治郎,源田实,还有一个战败以后还在厚木基地煽动叛乱,最后上了海军最后的军事法庭的小园安名大佐这些海航的有名人物全持有过这样的观点,高木的论文如何会得到重视?山本五十六不死,这篇论文可能根本还就不会下发,但是现在下发也没有用了,就算知道了应该配备的战斗机数量,但没处找去。这可能就是因为比别人多打了几年不对称真正而在技术上显得优秀而实际上国力贫穷的日本航空兵的宿命,诺门罕的陆军航空兵是这样,太平洋战场的海军航空兵还是逃不脱这个宿命。
当然德国人不会告诉日本人,如果告诉了的话呢?大本营陆军参谋濑岛龙三说:“肯定撤销御前会议的决定,推倒重来”。不管战术,战略还是战争有多大的缺陷和错误,日本海军还是进攻了珍珠港,而且是不宣而战,美国人被激怒了,后果很严重。共和党参议员杰拉尔德·奈伊(Gerald Nye)是美国最坚定的孤立主义者,在听到珍珠港受到袭击的消息以后还坚持这又是丘吉尔的一个想把美国拖进战争的阴谋,然而在第二天国会表决对日宣战时,喊着“KILL THE YELLOW BASTARDS”(杀死那些黄色的杂种)高举着双手支持罗斯福。
这就是日本海军对付美国海军的作战程序。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作战计划WPPac-46对日美开战后的行动是这样规定的:1.
攻击北太平洋的日本运输船队。2.
对马歇尔群岛进行侦察及大规模袭击,有可能的话用巡洋舰进攻南太平洋的日本运输船队。3.
用潜水艇扰乱日本本土和日军交通线。4.
准备占领马歇尔群岛。然后1,
占领马歇尔群岛,建设舰队锚地。2,
占领特鲁克群岛,设立前进基地。这不和军令部准备了30年的作战合上去了吗?所以有历史学家,美国海军少将塞缪尔·莫里逊博士(Samuel Eliot Morison)把奇袭珍珠港称作“愚蠢透顶”,你老老实实地在那儿等着,美国人会来啊,你不说你训练有素,炮打的准,没准像打俄国人似的打美国人也有可能啊,谁说日本人就一定会输?现在把三十年的规矩全部扔掉,你有新规矩吗?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办?问题就是日本人进行的这次偷袭真的有意义吗?先来看看这次偷袭本身的战果吧。从数字上看皇军的这次扫荡似乎“战果赫赫”,很了不起,把美国海军两大舰队之一的太平洋舰队给确确实实地弄没了。美国太平洋舰队舰艇在日本机动部队攻击下沉没的有:战列舰:俄克拉荷马,亚利桑纳,加利福尼亚,西弗吉尼亚,内华达。水雷敷设舰:奥格拉拉(USS Oglala (CM-4))驱逐舰:卡兴(USS Cassin (DD-372))靶舰:犹他。受到重创的有:轻型巡洋舰:海伦娜(USS Helena (CL-50))驱逐舰:肖(USS Shaw (DD-373)),道恩斯(USS Downes (DD-375))。修理舰:韦斯塔(USS Vestal (AR-4))受到中创的有:战列舰:田纳西,马里兰。水上飞机母舰:卡提斯(USS Curtiss (AV-4))受轻伤的有:战列舰:宾西法尼亚。重型巡洋舰:新奥尔良(USS New Orleans (CA-32))轻型巡洋舰:火奴鲁鲁(USS Honolulu (CL-48)),拉里(USS Raleigh (CL-7))海军飞机被击落击毁123架,击伤150架,而陆军被击落击毁65架;击伤141架。人员伤亡是:死亡:海军2004人,海军陆战队108人,陆军224人,平民68人。受伤:海军912人,海军陆战队75人,陆军360人,平民280人。这些数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总共才损失了一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一艘潜水艇,六艘炮艇和岸防艇。美西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加起来美军的阵亡总数不到一个珍珠湾阵亡数的三分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的阵亡总数是292,131人,虽然在珍珠港阵亡的美军只占这个数字的不到1%,但要知道美军在两小时内出现超过2000人的阵亡是从来没有过的,即使算上后来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珍珠港仍然为美军单位时间阵亡人数之冠。南云舰队在第一波飞机起飞后还在继续南下,一直前进到离珍珠港只有190海里的洋面上。东京时间04:05分夏威夷时间08:35分开始高速掉头北上,而第一波进攻的飞机的归舰是在05:30到06:30这段时间,第二波进攻的飞机最后归舰是08:30分了。当时二航舰司令长官山口多闻再三建议要再进行第三次甚至第四次轰炸,空袭总指挥渊田美津雄也主张要再次出击,但南云忠一执意撤退。山本五十六在听说南云撤退以后非常不满,说“小偷总想尽快逃离现场”,联合舰队参谋长宇垣缠在很多方面和山本五十六的意见并不一致,但在这件事情上和山本五十六完全一致。没有发动第三波攻击的结果就是:太平洋舰队重型巡洋舰没有受到打击,海军的舰艇维修工厂没有受到打击,更加重要的是美国海军储存在珍珠港的450万吨重油完好无损。如果珍珠港的工厂设施和重油全毁了又会怎样?用尼米茨的话来回答吧:“把攻击目标集中在舰艇上的日本海军,完全无视了机械工厂,对于修理设施也没有出手,对港湾内储藏的450万吨重油也视而未见。考虑到美国对欧洲作出的承诺,这些长时间积累而储存起来的重油是无可替代的,没有了这些燃料,美国舰队在几个月里将不可能从珍珠港开始发动任何作战行动。”实际上尼米茨的话还是很轻描淡写的。如果南云忠一轰炸了储油罐引发了火灾,燃烧起来的450万吨重油之火将是任何消防手段也无法扑灭的。不需要别的,就这场火就能彻底烧毁珍珠港,烧掉它作为一个军港而继续存在的可能性,要重建这个军港,即使是土建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的美国,没有几年是不可能的。没有了前进基地的美国海军就只能后撤3500公里回到加利福尼亚的圣迭戈去,从那儿再出发来打仗就没有在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海军所享有的那种自由了。如果炸掉了海军的机械工厂和维修船坞呢?后来中途岛海战时像幽灵一样突然出现,能让现在的日本人还从梦中惊醒的约克顿号航空母舰当然根本就不可能在中途岛海战现场出现,中途岛海战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也就跟着扯不清楚了。最重要的是,这些不是笔者在无中生有意淫,轰炸储油罐,海军机械厂和船坞设施,是非常简单,百分之一百可能的事情,这些设施没有任何伪装,赤裸裸地暴露在地面上,而且珍珠港美军已经失去了进行有组织抵抗的机能,只要南云愿意,只要机动部队还有炸弹和机枪子弹,日本海军在当时确实在珍珠港可以为所欲为。
其次,没有雷达,全靠人工侦察,可是偏偏又碰到运气背,什么故障不好,弹射侦察机的装置坏了,只能怪自己检修不力。再讨论一个被忽视了的热点。如果珍珠港战果再扩大一点,中途岛日本赢了,并打掉那三艘航母,请不要在说什么美国还能依靠强大的工业生产力来个45年就打掉小日本的话。那么,中途岛一役后,美国就毫无办法了,只能立马着手近海防守,日本将可能赢得太平洋战争的胜利!仅限战略战术讨论!
40年不是05年,只要日本人的航母还是没雷达,只要日本人的驱逐舰还是以鱼雷战为主,只要他们的飞机还是无装甲的,他们就不可能打赢战争的。对马的奇迹也不会发生。
但是运气是自己挣出来的,不走运也是自己找出来的。退一步说,即使“命运的五分钟”的说法成立,人们还是要问,又是什么原因把南云的第一航空舰队,或者说联合舰队,甚至可以说整个日本海军的命运压缩到了这五分钟之内?应该说,是斯普鲁恩斯的果断谨慎,是美国陆航飞行员们的勇敢,执着和牺牲,当然也是美国人的运气,让美国人最后得以成功,所以,那个“命运的五分钟”是不成立的。有关中途岛大败,一直到一年以后还有余波。1943年8月,军令总部向下属各舰队颁发过一篇叫做《航空母舰的舰对防空问题》的论文,这篇论文在分析了日美舰队的航空进攻火力和防空火力以后,指出舰队中最容易遭受攻击的是航空母舰,要保护航空母舰舰队不受美军的舰载轰炸机的攻击,需要100架战斗机,而当时的一航舰四艘航母加起来只有70架战斗机(加贺16架,其余18架),还有36架去了中途岛。就是说当时的一航舰被炸沉是理所当然的。
具备了失败的条件并不一定肯定会失败,胜利者还要有胜利的运气。中途岛海战与其说是日本人的不走运不如说是美国人的走运,重型巡洋舰利根上起飞的四号侦察机如果不是晚了半小时的话,本来日本人可以早一个小时发现美国航母的。美国舰载机的进攻时间也恰到好处,一直有一种“命运的五分钟”的说法,指的是如果南云还有五分钟的话,他的机群就可以起飞去攻击美国航母,这样就算三艘日本航母还是被美国人击沉,但是三艘美国航母要想全身而退也不容易,起码中途岛海战的结果不会出现一边倒的日本完全失败。现在对这个说法抱有疑问的人居多数。但所有正式的战史,包括日本防卫大学的海战史教科书上都认为如果美军的进攻再晚三十分钟的话就不会那么成功了。
南云当时的情况是,他还没有得到美军航母的确切位置,而自己已经遭到空袭,说明自己位置暴露;发现敌人的距离是200海里(需要说明的是,那侦查机也飞歪了,这都什么素质啊?确切位置距离300海里)。按日本人的防空能力,如果美军大机群配合来攻的话,是挡不住的(这点南云清楚,他说过航母挨2炸弹就会失去战斗力,这个判断是准确的,美军也这样认为,并被后来的实战证明)。因此他当时可以的选择就是,派出部队,顺着侦查方向,找美国航母,鱼死网破,看谁的部队打得好了。再有就是美军打击半径250海里,少于日军。因此他可以转身就跑,尽量拉出距离改变阵位,等侦查机发现美军后再组织进攻。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我认为他跑是最佳选择,因为他侦查机报告的方位是错的。呵呵
本文内容于
22:19:48 被进取的狼编辑
南云搜索发现美军航母就出击,没有发现,完全可以由主力舰队或者登陆舰队的海空实施打击
要说失误,就怪南云只用7架侦察机做单相搜索吧。用双相搜索的话,可能更早的发现老美。还有,南云那傻叉,受到的第一份情报说老美有10艘军舰。就这规模还能没航母?他太不了解美军的习惯了!何况,报道发现美军的距离是200海里,在他的打击半径之内。那时候孤注一掷的放出攻击波,然后改变阵位的话。绝对不会那么惨。
草鹿参谋长的脚负了伤,是用担架抬上来的。如果目光可以杀人的话,草鹿早已经被黑岛龟人杀死过无数回了。黑岛还真是想杀他:“发现美国航母以后的两小时你们在干吗?再三叮嘱让你们保留的一半防备美国航母的飞机到底是怎么回事,老实告诉你,今天你说不出个六来,我劈了你”。说着话,“啪”的一声黑岛把抽出的军刀拍到了桌子上。草鹿一直就只有一句话:“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山本开口了:“甘地,不要发火了,全部都是我的责任”。草鹿吃力地从担架上欠起身来,留着眼泪说:“本来不应该活着回来,但我们想报仇,如果可能,法外开恩,给我们一次机会,让我们还是这样去报仇,请多关照”。山本眼圈也红了:“知道了”。就这样,中途岛大败,没有任何人负担责任,没有任何人被解职或辞职,一航舰被解散,原班人马重新编成了第三舰队。最后作为第二舰队司令长官带着大和号去冲绳作最后的自杀攻击的伊藤整一中将在担任海大校长的时候就公开说过:“中途岛战败的时候长官就应该切腹”。这种想法很自然,日本人有切腹自杀以谢罪的文化传统,日俄战争之前西乡从道就对山本权兵卫出过先挪用经费,议会追查起来就切腹自杀的主意,可是现在的日本海军已经不是四十年前的那支海军了。现在的日本海军就是一个逶迤推搪,得过且过,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官僚机构了。还是个挺无耻的官僚机构。山本说是说他负责任,其实他根本就不想负责任,于是就大家都集体忘记这件事,再向国民撒个荒,这事情就过去了。在最后大本营海军部,也就是军令部发表的战果是这样的:“击沉敌航空母舰两艘,敌机约120架,我方损失航空母舰一艘,另有一艘航空母舰,一艘巡洋舰受创,35架舰载机未归还”,怎么听怎么是一场大胜仗,这是一直到现在还是“撒谎”的代名词的所谓“大本营发表”的开始,当时有个有名的艺人叫德川梦声在日记里是这样写的:“就是说我们已经击沉了八艘英美航空母舰中的六艘,战争快结束了”。日本人做事挺认真,老百姓们在那儿一笔一笔地记着帐在呢,锡兰岛一艘,年初潜水艇一艘,珊瑚海两艘,现在中途岛又是两艘,英美加起来也就只剩两艘航空母舰了,可不是战争就要结束了吗?这撒谎会不会露馅?不会,起码不容易,因为对手是大财主美国,到时候在扯上一句:“鬼畜会邪术,他们又变了不少出来”就行了。要骗就骗到底,日本海军不仅在欺骗日本国民,就连参谋本部也被海军蒙在鼓里,不知道中途岛大败这件事的详细。参本从一木支队没上中途岛推出海溜子大概在外面撞了墙,但没想到一航舰的两个精锐航空战队全军覆灭,战力一下子下降了一半以上这个事实,后来到瓜岛战役的时候才算弄清楚了联合舰队的实力。吃一亏长一点见识,要说中途岛以后日本海军没有一点变化也不是事实。日日本海军发表了第三舰队的编制。第三舰队下属两个航空战队,第一航空战队以航空母舰翔鹤,瑞鹤加上瑞凤组成,第二航空战队以龙骧,隼鹰加上凤翔组成;一个由高速战列舰比叡,雾岛构成的第11战队;还有两个重型巡洋舰战队:第7战队的熊野,铃谷,和第8战队的利根,筑摩。轻型巡洋舰长良带着四个驱逐队组成了第10战队。这不就是原来的一航舰吗?基本上就是这样,除了两艘高速战列舰比叡和雾岛这次是正式编入之外,基本上就是原来的编制,就连司令官也还是南云忠一中将,参谋长还是草鹿龙之介少将,当然幕僚换了几个,增加了作战参谋和炮术参谋的编制,把原来的通信参谋的名字换成了情报参谋,就这些小变化,你说是换汤不换药,仅仅就是换了一块招牌也行。但换了这块招牌就说明了日本海军在用兵思想上有了转换。原来的一航舰不是单独的舰队,处于配合的地位,虽然实际上一航舰本身并没有过被其他舰队指挥的历史,但珊瑚海海战时的五航战就是被井上成美的第四舰队指挥,这次阿留申作战时,四航战还是被第五舰队指挥,这是日本海军把海航仅仅看成一个支援兵种,海军的中心还是巨舰大炮的战列舰。所以这次编成的第三舰队意味着日本海军终于承认航空兵能够和其他兵种平起平坐了。在航空战队的编成上也和过去有了区别,现在的航空战队由两艘正规航母和一艘小型航母组成,在正规航母执行进攻任务时,小型航母的舰载战斗机负责舰队的防空任务,这和过去的航空战队只有进攻,不考虑防守的性格不同,同时在正规航母的舰载机构成上也有了变化,增加了战斗机和舰爆机的比例,减低了舰攻机的所占比例,这是因为珊瑚海和中途岛两仗下来,鱼雷攻击的效果远不如俯冲轰炸已经得到了充分证明,所以在海航攻击航空母舰时所采取的战术应该是首先使用俯冲轰炸机的突然袭击,破坏对手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使其丧失飞机起落效能以后再用鱼雷机攻击将其击沉。同时针对日本航空母舰损害控制极差的现状,对联合舰队拥有的航空母舰进行了改造,从飞行甲板上撤去一切可燃物品,增强飞行甲板的装甲。同时开工建造新航空母舰,将船台上已经基本上有了点形状的第三艘大和型战列舰110舰改建成航空母舰,再把各种大型商船客船改装成航空母舰。总之,日本海军这次算是彻底想通了,真正航空主兵了,再也不搞巨舰大炮了,要上正路子了。但是实质上呢?还是上不了正路子。首先是思想上的原因。班子没有换,中途岛惨败,没有任何人负责,军令部还是那个军令部,联合舰队还是那个联合舰队,山也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当然第三舰队也还是那个一航舰。最根本的原因是日本人还是那个日本人,这种处理方法不稀奇的,可以说是日本民族思维方法的一个重要特征:只重视process(过程)而对result(结果)无动于衷,也就是所谓无责任问题。所谓55年体制,自民党在日本能够一党执政长达半个世纪,都是出于同样的思维逻辑:他在那儿很认真地干了,至于干了些什么,甚至是不是南辕北辙都不是主要的关心对象。就最近的例子,那次把日本经济拖入长达十五年黑暗隧道的泡沫经济,到现在也无人追究责任者到底是谁。而美国人在日,珍珠港事件10天以后就解除了金梅尔上将的职务,并不因为这是一次日本海军背信弃义的突然袭击而对金梅尔讲点情面。日本海军无法上路子的另一个理由就是物质上的原因了。现代战争受物质要素制约的程度极大,当然物质基础不是决定战争胜利的唯一条件,但是没有满足的物质基础是绝对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的,这已经被上个世纪以来所有的全面和局部战争所雄辩的证明了。而当时的日本就是无法提供或得到这个物质基础。
损失了那么多航母,飞机当然都让日本人觉得疼,但古怪的是当时的日本海军唯一没觉得那么疼还是真正应该觉得疼的人员损失。这没办法,用勇敢和生命来争取胜利是所有穷国无可奈何的唯一选择,生产不出足够的武器装备就只有用人命来换了,本身日本人在日俄战争中就用人命换来了旅顺,换来了黑沟台,所以他们相信他们的经验:只要有足够的人命,他们还是有取胜的期望的。而当时的日本还争很为无法喂养庞大的人口而烦恼,正在向南北美,满洲大量移民,他们没有理由去担心他们唯一拥有的资源:人口,而且是很勇敢的人口。但是飞行员和普通人不一样,那是用时间,设备和油料堆起来。而现在,没有了时间,没有设备,也没有油料,怎么堆法?就只能用垃圾去堆了。就像在诺门罕一战中,关东军第一飞行集团被苏联人全歼了以后就再也恢复不过来了一样。那么美国人怎么就能源源不断地补充并像吹泡泡糖似的弄出了一个大空军来呢?首先人和人不一样,美利坚人是一个ON WHEEL(轮子上)的民族,那时候已经基本上人人会开汽车了,对机械没有陌生感,而日本人那时连火车都没有见过的还大有人在呢。美国有广袤的国土可供飞行员训练,有大量的油给飞行员烧,有大量的飞机给飞行员摔,日本有吗?这样的情况下,几百名身经百战的老练飞行员集体去了靖国神社,这战争还能继续?怎么会有如此大败的?本来黑岛的计划就房上架屋,复杂不堪,把个登陆作战弄成了人人参加的海军狂欢节,通讯密码又全被美国人破译,开战役后连战连胜的日本还既轻敌又骄傲,山本五十六贪污了重要的美国航空母舰的情报,加上还有一位南云忠一,失败的条件是俱全了的。具备了失败的条件并不一定肯定会失败,胜利者还要有胜利的运气。中途岛海战与其说是日本人的不走运不如说是美国人的走运,重型巡洋舰利根上起飞的四号侦察机如果不是晚了半小时的话,本来日本人可以早一个小时发现美国航母的。美国舰载机的进攻时间也恰到好处,一直有一种“命运的五分钟”的说法,指的是如果南云还有五分钟的话,他的机群就可以起飞去攻击美国航母,这样就算三艘日本航母还是被美国人击沉,但是三艘美国航母要想全身而退也不容易,起码中途岛海战的结果不会出现一边倒的日本完全失败。现在对这个说法抱有疑问的人居多数。但所有正式的战史,包括日本防卫大学的海战史教科书上都认为如果美军的进攻再晚三十分钟的话就不会那么成功了。美军的弹着点也不禁让人想起日俄战争中黄海海战是那一发击中太子号舰桥的炮弹,加贺正好被直接集中加油车,而赤城正好被击中最薄弱的电梯间,如果不是这样,还不至于一发炸弹就让几万吨的航空母舰沉没。美国人的运气还体现在哈尔西的进医院,如果是哈尔西来指挥很可能结果就不一样。在攻击飞龙以后斯普鲁恩斯急速往东退却,脱离了与日本舰队的接触,而按照公牛哈尔西的脾气很可能是不会这么干的,这时南云如果和山口多闻并肩前进,双方只有90海里的距离,打上一场海上炮战完全可能。但是运气是自己挣出来的,不走运也是自己找出来的。退一步说,即使“命运的五分钟”的说法成立,人们还是要问,又是什么原因把南云的第一航空舰队,或者说联合舰队,甚至可以说整个日本海军的命运压缩到了这五分钟之内?应该说,是斯普鲁恩斯的果断谨慎,是美国陆航飞行员们的勇敢,执着和牺牲,当然也是美国人的运气,让美国人最后得以成功,所以,那个“命运的五分钟”是不成立的。有关中途岛大败,一直到一年以后还有余波。1943年8月,军令总部向下属各舰队颁发过一篇叫做《航空母舰的舰对防空问题》的论文,这篇论文在分析了日美舰队的航空进攻火力和防空火力以后,指出舰队中最容易遭受攻击的是航空母舰,要保护航空母舰舰队不受美军的舰载轰炸机的攻击,需要100架战斗机,而当时的一航舰四艘航母加起来只有70架战斗机(加贺16架,其余18架),还有36架去了中途岛。就是说当时的一航舰被炸沉是理所当然的。这篇研究报告下发以后引起了强烈反应。因为这篇论文成文于奇袭珍珠港前的1941年10月,作者是海军大学校教官的高木惣吉大佐,人人都在问:“为什么一年之前不发下来?”日本军队中有一个“一写二画三敬礼”的说法,就是说要想往上爬,最好就是能写,写论文,搞研究,说仗应该怎样打,炮应该怎样放,这就是“一写”;如果没有这种理论素养,笔头子又不行,那就搜集数据,做成各种图表发表,说有这么多这么多问题,不解决不行,这就是“二画”;如果你又不能写又不能画还想往上爬那就只能表现积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见了长官就敬礼,这就是“三敬礼”,陆海军全一样。其实不仅是日本陆海军这样,各国军队都大同小异,会写的人在军队肯定好混,只不过有些军队更喜欢政治论文,有些军队更喜欢学术论文罢了。日本军队每年的学术论文数量不少,还有评奖什么的,但就像这个例子一样,辛辛苦苦写出来的论文为什么会没有用呢?这个最后官拜少将的高木惣吉在日本海军是几乎绝无仅有的存在,他一直身体不好,有肺病,几乎没有出过海,本来是早就应该编入预备役的,但是他的见识一直被海军所器重,成为一个旱鸭子海军士官,养养病,上上班,就这样一直在中央混。到后来此人得出结论,说是战争必须结束,要结束战争就必须暗杀东条英机,这个阴谋越滚越大,到最后连昭和天皇的亲弟弟高松宫宣仁亲王都在里面一起掺和,成为海军一大热闹。日本人的轻视防御可能是遗传因子的一部分,这个观点的由来也有其客观原因,防御是很花钱的东西,山本五十六本人在开战以前也提出过“没有3,000架零战无法开战”的观点,但是如何凑齐这所需要的3,000架呢?正因为战斗机是防御武器,所以“战斗机无用论”在海军里是很有市场的,山本五十六,大西泷治郎,源田实,还有一个战败以后还在厚木基地煽动叛乱,最后上了海军最后的军事法庭的小园安名大佐这些海航的有名人物全持有过这样的观点,高木的论文如何会得到重视?山本五十六不死,这篇论文可能根本还就不会下发,但是现在下发也没有用了,就算知道了应该配备的战斗机数量,但没处找去。这可能就是因为比别人多打了几年不对称真正而在技术上显得优秀而实际上国力贫穷的日本航空兵的宿命,诺门罕的陆军航空兵是这样,太平洋战场的海军航空兵还是逃不脱这个宿命。
企业号和大黄蜂号在5月28日就离开了珍珠港,这样从6月1日才开始值班的日本潜水艇们就背朝着中途岛很认真地看守着一个空的珍珠港,当然什么动静都看不到——这也说明两艘美国航母肯定全在港内,而大和号上的黑岛龟人先任参谋还正在为美国航母会不会出来而发愁呢。还要加强中途岛的防卫。要说尼米茨也真不容易,加强防空火力这点倒还不难,加强航空能力就太难了。尼米茨把能收罗到的飞机,不管型号,无论年代都送到了中途岛,把个小岛弄成了作战飞机博物馆似的地方,别说,这种清仓处理还真有用,如果中途岛的美军军机不是那么种类五花八门,速度杂乱无章,后来南云很可能还不会栽跟斗。海面上敷设了水雷,海岸上拉起了多重铁丝网,海滩上埋上了地雷,新增了2,500守岛兵力决不让日本人简简单单就能登陆。尼米茨可没有想当金梅尔第二的打算,人家这个总司令官当的有滋有味的,凭什么要让日本人来炒他的鱿鱼?但日本人根本就不知道尼米茨在这么苦干,而还是继续陶醉在自己画出来的那张烙饼里。6月5日早上01:30分(东京时间,当地日出时间为01:53分,日落时间为15:43分),第一航空舰队在中途岛西北大约210海里的地方,开始发出搜索侦察机和攻击中途岛的机群。南云只派出了七架飞机对180度的区域做300海里扇形扫描,二航舰司令官山口多闻不同意,说没准美国的航母特遣编队就在旁边,七架侦察机太少了,应该多派几架。但源田实航空参谋不同意。源田认为一来附近不应该有美国航母,因为没有来自第六舰队潜水艇的联络,二来美国海军缺乏战意,很难想象美国人会以劣势兵力想方设法突破日本人的潜水艇防线前来挑战,这个侦察只是例行公事而已。南云司令官和草鹿参谋长当然同意航空专家源田的意见,山口多闻能够做的只是把自己旗舰飞龙的位置再往北挪一点,和主队拉开一点距离,这么一点点距离几小时以后就成了一航舰还能反击,击沉约克城号的关键。其实在日本海军中途岛惨败中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什么其他因素,而是联合舰队从上到下这种对美国航空母舰的所在位置和决定了这个位置的美国海军作战姿势的完全误读。持这种看法的远不止山本五十六,黑岛龟人,南云忠一和源田实,派出去的7架侦察机中立根4号机居然出发时间晚了半个小时,没有任何原因,仅仅是“一次例行公事,有什么了不起的?”这种看法而已。而这30分钟的延误就使得及时发现美国航母舰队的机会消失了。和侦察机同时,从南云指挥下的四艘航空母舰上起飞了108架飞机朝着中途岛方向飞去,其中战斗机,舰攻机和舰爆机各36架,指挥官为飞龙号飞行队长友永丈市大尉。赤城号飞行队长,珍珠港的总指挥翻了盲肠炎,刚刚动了手术在舰上的医院病房里呻咛,源田实也感冒高烧,没事就在房间里休息。这时南云手里还有103架飞机在待命,其中包括装好了鱼雷和对舰炸弹的舰攻机43架和舰爆机36架,这是黑岛再三叮嘱过的,到现在南云总还算还记得这个叮嘱,虽然心里有点不以为然。友永丈市路上花了两个小时到中途岛但是扑了一个空,机场上没有飞机,港口里没有舰船,反而有50架战斗机出来迎接他。那时候美国飞行员还不是日本零战飞行员的对手,战斗下来四十几架美军机被击落,而永市的损失只有两架。但是永市在中途岛捣鼓了两小时以后发现所携带的家伙无法破坏机场跑道,所以他向南云长官发出了“需要第二次攻击”的报告,04:00分左右带队回母舰。其实永市出发的时候和一架从中途岛起飞的美军侦察机擦身而过,这架美军机顺着永市的反方向找到了南云的一航舰。一航舰也发现了这架美军侦察机,知道美军大批机群编队即将到来,也做好了准备。从04:05份开始,美军飞机来了。奇怪的是和正常的攻击行动不一样的是没什么很大的编队行动,而是滴滴答答地像水管接口泄漏似的往外冒。包括B-19在内总共大概50架的各种飞机三五成群地来,整整折腾了两个半小时,这不是有意识的,而是杂乱无章的陆军航空兵就这么点能耐,但以后可以知道,这种扯淡式是南云栽跟头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轰炸的效果可想而知,本来就不是大编队,而且还是比本来就不怎么样的海军航空兵更次的从中途岛飞来的陆军航空兵,当然对南云舰队造不成什么威胁。两个半小时内没有一颗炸弹或鱼雷靠近过日本舰只,反而大多数美军飞机没能回去。平常在赤成号舰桥上掌舵的是航海长,今天却是第一航空舰队司令长官南云忠一中将。虽然是航空的门外汉,但一航舰从开战以来的赫赫战果为南云带来了威望和名声,这次作战如果能够成功,大将晋升的时间就可以开始倒计时了,所以南云也十分重视这次作战,亲自掌舵,决心不让赤城号受一点伤害,要知道这是山本长官当过舰长的光荣舰。只见南云中将根据观测员报出来的敌人弹着点和鱼雷航迹,自信地发出操舵指令,同时熟练地回转着舵轮。一切都很正常,南云长官在等着中途岛攻击队的报告。接到友永的报告以后,南云在04:15分作出了一个致命的决定:正在待命的飞机全部更换兵装,换成对地攻击炸弹以后等待已经快到搜索最远处,眼看就要掉头返航的侦察机的最后报告到来以后作为打击中途岛的第二波力量出发。而这批飞机是黑岛再三叮嘱不能动用的,南云实际上把黑岛的叮咛看成后方参谋的没有必要的过剩谨慎,在南云心目中,马上就要从侦察机上传来的报告肯定是:“未发现敌舰队”。而有一架飞机出发就晚了半小时这件事已经被南云忘得一干二净了。应该这么说,虽然山本错误地向一航舰截流了发现美国航母的情报,但是一航舰本身被“中途岛周围不存在美国航母”着一来路不明的先入观集体催眠才是以后一航舰昏招迭出的原因。04:28分,从利根号派出的4号侦察机上发回来的报告是:“发现10艘看上去像敌人的舰艇,方位中途岛10度240海里,方向150度”。南云觉得非常意外,但还是能够接受这个事实:中途岛周围有几艘美军零星舰艇存在不是不可能的,于是南云的指示是:“判明敌舰种及数目”。05:09分侦察机发来“巡洋舰5艘,驱逐舰5艘”。但是05:20分,新报告又来了:“敌舰队后面有疑为航母之舰只”。这下南云火了。相对于“运去英雄不自由”的日本人,美国人可以说是“时来天地齐努力”。本来斯普鲁恩斯无可奈何地打破了一系列惯例的结果是使美国的菜鸟飞行员们乱作一团,比如企业号的战斗机群在很认真地护送着俯冲轰炸机们前进,快到了地头了仔细一看,OH MY GOD,这不是大黄蜂的那帮坏小嘛,俺们的娘家人呢?赶快回头去找人,结果整个战斗期间企业号的战斗机就在高空转来转去找人,一直转到没油了才拍屁股回家——根本就没有参加战斗。当时南云舰队的位置在美国侦察机通报位置以北大约40海里的地方,所以大黄蜂的俯冲轰炸机队跑到地头看不见东西,就糊里糊涂再往西南方跑,一直跑到油快耗完了,不很菜的菜鸟最后还是回了母舰,很菜的菜鸟就只能飞到中途岛去,至于续航力差的战斗机就只能在海面上迫降。06:20分,大黄蜂的十五架鱼雷机找到了日本航母舰队,但还没有来得及投放鱼雷就全被围上来了的零战一机不剩全部打到海里去了,15分钟后赶到的企业号鱼雷机比大黄蜂好一些——鱼雷投放下去了,虽然一颗都没击中。十四架飞机也只被日本零战击落四架,总算有四架回了家。应该说当时日美两国的海军航空兵无论是飞机还是飞行员的质量都是日本的为上,美国人不屈不饶地从早上一直攻击到现在,还是没有对一航舰造成任何伤害。直到07:15分为止,中途岛战场上还是日本人的完全胜利。美国人的鱼雷和炸弹没有一发击中了日本军舰,反而被日本人击落的美国陆航海航飞机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一百,日本人只要再坚持一下,真的只要几分钟,美国人鱼雷机已经完蛋了,大黄蜂的俯冲轰炸机迷了路,现在只要熬过企业号的俯冲轰炸机,就应该是日本的舰攻和舰爆回过头来报复了。但是,企业号的俯冲轰炸机还没有到场,还有约克城在05:30分起飞的12架TBD鱼雷机,17架SBD俯冲轰炸机和6架F4F战斗机呢。企业号的俯冲轰炸机群到了侦察机报告的地点上空以后,对着机翼下面的茫茫大海,指挥官克拉伦斯·马科拉斯基二世少校做出了一个后来被尼米茨赞扬为“中途岛海战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向北搜索。天佑美国,在偏北大约40海里的地点,马科拉斯基少校看到了排成菱形的四艘航母,最面前是加贺,左边远处是赤城,右边远处是苍龙,在更远的北方,能够看到飞龙。少校一声令下,机群分成两部分,向面前的加贺和赤城扑了下去。美军的轰炸战术还是使用一字纵队方法,理由很简单,训练不足的美国飞行员还无法进行各自为战的俯冲轰炸,没有向导机,很可能菜鸟们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松开投弹手柄。距离最近的加贺首先被攻击。加贺号因为出过触礁事故而没有参加锡兰岛海战,因此是当时日本海军中受过的损失最小,保存的实力最强的航母,这次配备的舰载机有18架战斗机,18架爆击机和27架攻击机,共计63架,为一航舰之冠。但呼啸而下的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投下的炸弹中有四颗1,000磅炸弹命中了加贺号,其中一发正好击中了舰桥塔台旁边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油罐车,爆炸的气浪掀掉了舰桥塔台,舰长冈田次作大佐当场身亡,燃烧的大火引爆了因为更换兵装而推得到处都是的鱼雷和炸弹,加贺成了一个火球。赤城直接中弹两发加上一发至近弹。直接命中的两颗炸弹的落点都相当刁。第一发击穿了飞行甲板上没有装甲保护的电梯间,在甲板下面的飞机仓库里爆炸,从而引爆了其余爆炸物,第二发击中船尾炸坏了舵机,使军舰无法操作。此时的时间是07:20分。约克城上的起飞比企业号和大黄蜂晚了一个小时,但是老天开恩,约克城飞行队一路天气良好,一点没迷路就正好在此时赶到现场。没有事先商量好的配合,也没有复杂的战斗计划,一切都是偶然,正好就在二航战的注意力被一航战受损而吸引的时候,约克城的复仇天使们不知怎么回事出现在东方,背靠太阳,这是对于防空火力来说这是最难处理的角度,现在这群从那艘奇迹般地出现在战场上的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行员们像一群怨灵一样要洗刷一个月前战败的耻辱。一航舰其实在15分钟前就从在高空警戒的水上飞机上得到了约克城飞行队的警报,但过低的云层使舰上的瞭望员们无法发现这些飞机的具体方位,加上几乎所有的掩护战斗机都在低空和美国飞机格斗,因此从高空俯冲而下的约克城飞行队突然袭击虽然付出了一半以上被舰上防空火力和直掩战斗机击落,可是苍龙中弹四发起火爆炸,约克城飞行队成功了。此时海面上出现的是三团巨大的火球,司令官南云忠一中将生死不明,第八战队官阿部弘毅少将根据条令接管指挥权,在旗舰重巡利根号上升起了指挥旗。此时二航战司令官山口多闻少将从从一开始就和主队拉开了距离的,所以现在是唯一无伤的航母飞龙上向阿部少将请求飞龙飞行队立即起飞,得到了批准。这样07:58分,飞龙的18架舰爆机,在六架加好油的战斗机护航下冲向美军航母。飞龙号的第一次攻击队起飞后跟着返航的美军俯冲轰炸机机后面在09:00左右找到了正在收容舰载机的约克城,正常情况下只有四架战斗机护航的轰炸机向一艘航母发动攻击几乎是不可能的(六架战斗机中有两架起飞后由于机械故障返回了母舰),搁平时大概日本舰载机不会取得任何战果,但这次不同,起飞时看到的三团大火意味着什么大家都知道,现在不是在执行什么轰炸任务,就是在拼命。他们攻击的目标约克城上空有美国三艘航母能出动的所有战斗机,总共三十架。日本舰爆机被击落13架,但还是有五架穿破了美军的防空圈,向约克城投下了炸弹,命中三颗,命中率居然达到60%。这时候山口多闻的飞龙号还在南下,山口想哪怕早一分钟接回出击的幸存者,来组织下一次攻击。现在的山口相信美国人有两艘航母,却不知道美国人一共有三艘。10:30分,山口又出动了10架兵装为鱼雷的舰攻机,用收容过来的六架赤城号战斗机护航,在友永丈市大尉的指挥下起飞去寻找侦察机发现的“另一艘美国航空母舰”。第二波攻击队在11:31分发现了这艘美国航母,在付出五架舰攻,两架舰战被击落的代价以后,终于成功地击中了三枚鱼雷。驾驶着已经受伤了的九七式舰攻机的友永丈市大尉在生还无望的情况下向航母撞了上去。这时山口多闻的结论是:“敌人有三艘航母,其中两艘遭到我重创,现正在寻找第三艘”。山口多闻错了,这两波攻击队所攻击的都是约克城。不要忘记约克城是像个浮动修理工厂似的到了中途岛,上面要人有人,要材料有材料,要机械有机械,所以在受到飞龙第一波的攻击后并没有瘫痪,反而仍然可以航行,甚至连甲板损坏都修补好了,可以起降飞机,所以后赶到的第二波攻击队不以为那是已经受到过攻击的航空母舰,以为是另外一艘。山口多闻还在准备第三波攻击队,但手头实在没有飞机了,这两次攻击的生还者一起算上,山口手里还能收拢14架舰攻机和舰爆机,这是所有的家当了,要好好把握。有趣的是这时山口手里倒能筹齐14架零战,所以山口准备天黑时进行偷袭,这样可以减少一点损失。但是实际上另外两艘美国航母企业号和大黄蜂正在满世界找他呢。终于在14:01分,来自企业号的24架俯冲轰炸机找到了飞龙,接着是来自大黄蜂的16架,飞龙中弹四颗,成了条火龙。07:50分,大和号上的联合舰队司令部收到了阿部弘毅少将发来的电报:“受到敌陆上攻击机和舰上攻击机攻击,加贺,赤城,苍龙起火,飞龙在向敌航母攻击,机动部队先向北方退避,集结兵力”。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的脸扭曲的变了形:“嗯。。。。。”。黑岛听到这个噩耗,一下子就栽倒了过去,趴在桌子上不能动单了。一直受到山本五十六冷遇,被黑岛看不起的参谋长宇垣缠冲上了舰桥,从航海长手里接过了舵轮,亲自掌舵。在长官室里面还没有扯出蛋来以前,宇垣缠已经把航速提高到了20节,向中途岛冲了过去。几分钟以后,黑岛又跳了起来,对山本五十六说:“现在只能让近藤赶紧向南云靠拢,赶上去准备夜战,同时命令角田部队四航战的龙骧和隼鹰急速赶来争取全歼美国航母舰队。”黑岛这是扯出四航战就基本是大脑受了强烈刺激以后说的昏话了,近藤信竹离南云都有300海里,而远征阿留申的四航战则在1,000海里之外,何况南云根本就没有前进,还在继续后退。南云没有死,一航战司令部人员被野分号驱逐舰救出以后转移到了轻型巡洋舰长良号上,在长良号上升起了中将旗和指挥旗,南云从阿部手里收回了指挥权。阿部提议攻上去,双方相距也就90海里左右,已经打了整整一天,美方的消耗也不少,如果天已近黑,如果打得成夜战,日本不一定没有扳本的机会。再叫上掩护登陆部队的近藤信竹,手上还有一艘航母,日本海军的胜算不一定比美国海军更小。这时近藤也听到了噩耗,赶快让运输船队往后撤退,自己带着护航主力就迎上去接应,同时也向一航舰提出了全力前进,争取打一场夜战的建议。但这些提案都被南云以没有飞机掩护的军舰单独前进太危险为理由拒绝,说要等待飞龙号的飞机回来以后清点数字以后再说,脚下可没有减慢北退的速度。黑岛在得知南云的行动以后愤怒地说:“南云在搞什么鬼?从得到美国航母情报到受到攻击之间有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他到底在干吗?现在飞龙冲上去了,他不但不冲上去掩护,想法子帮山口吸引一些敌人空中力量,反而要等待飞龙的袭击结果?他不知道他离飞龙远一海里,飞龙的危险就增大一份吗?”可能是已经冷静下来了的缘故,黑岛的这句话说对了,飞龙现在正在遭到攻击,一航舰两个航空战队至此已经全军覆没。公平地说,当时南云是不是北撤与那次中途岛的最后结果并没有影响。因为约克城被击沉以后弗莱彻已经把美国舰队的全部指挥权交给了斯普鲁恩斯,而斯普鲁恩斯的命令是向东退避,和日本舰队脱离接触,因为斯普鲁恩斯首先并不清楚日本到底在这个海域有几艘航空母舰,再说疲惫了的舰队也打不了和日本海军的水面战,他不打算给日本人机会,有什么话明天天亮以后再说。但南云的后撤把飞龙单独暴露在了两艘美国航空母舰的面前。如果一航舰的剩余舰只和飞机能排出像美国航母舰队那样的圆桶形阵势,飞龙被突袭的可能性就减少了很多。山本一开始还抱着扳本的打算,准备集中全部兵力攻击中途岛,继续捕捉美国航母舰队,但在得知飞龙也完蛋的消息以后就改变了主意。而黑岛还要冲上去打夜战:“不能不战而逃,后退敌人也会追击,前进也是死,后退也是死,应该选择战死才对”。这时舰桥上的宇垣参谋长从穿声管道里说话了:“先任参谋,现在已经24点了,这个地方四点钟天亮,即使现在就已经开打了,你有把握在四小时之内解决战斗?四小时一过敌人的陆航和海航将蜂拥而至,夜战是不现实的”。中途岛作战计划是黑岛制定的,所以黑岛无论如何不肯接受现在这个计划已经破产了的现实,黑岛转过身来对山本五十六说:“长官,即使不能夜战我们也要冲过去,由近藤做掩护,我们的三艘战列舰和轻型航母凤翔去攻击中途岛,掩护陆军登陆”。山本终于开了口:“甘地,你在海大没学到这个道理:舰炮永远不是岸防要赛炮的对手?”,因为黑岛长的又黑又老,所以山本称呼黑岛永远是“甘地”。黑岛不服:“我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中途岛不是什么要塞,他没有岸防要赛炮”。山本一摆手:“甘地,这次海战已经结束了,为时太晚了。和下将棋一样,该收兵的时候不收兵,只会输得一干二净”。黑岛还要做最后的努力:“长官,赤城号还没有沉,如果被美国人拖走,那将是帝国的奇耻大辱。”山本转过身来:“我曾经是赤城的舰长和一航战司令官,我负责任来处理赤城”。此时司令部内人人泪流满面,包括正在舰桥上操舵,从传声管道里听到这一切的“黄金假面”宇垣缠参谋长。中途岛一战,联合舰队损失惨重,一航舰的主力一航战,二航战两个航空战队的四艘航空母舰全沉入海底,最早沉没的是苍龙,16:15分在用拳头拒绝了离舰的舰长柳本柳作大佐“万岁,苍龙”的高喊中沉入海底,10分钟以后的16:25分,已经失去了舰长冈田次作大佐的加贺号沉没,赤城号舰长青木泰二大佐是被一航舰司令部的参谋们硬绑架下舰的,如果赤城号不是旗舰,没有比舰长更大的官,青木大佐也就下不来了,赤城号后来在第二天6月6日00:50分由第四驱逐队的四艘驱逐舰岚,荻风,舞风和野分根据山本五十六的命令用鱼雷击沉的。而飞龙舰长加来止男大佐殉舰之时,二航战司令官山口多闻不但没有制止,反而和加来一块等死。二航战先任参谋伊藤清六中佐对司令官说:“要分手了,留点什么做纪念吧”。山口想了想,摘下了头上的战斗帽给了伊藤参谋。驱逐舰卷云本来还试过把飞龙拖回去,后来拖不动,6月6日02:10由卷云发射鱼雷将飞龙击沉。栗田健男少将带领的由重型巡洋舰熊野,铃谷,三隈和最上组成第七战队这时候还在前往中途岛准备炮击,接到炮击终止的命令向后转,黑灯瞎火的三隈和最上撞倒了一起,结果受伤不能动单,由于害怕美军飞机再来,栗田少将就只留了朝潮,荒潮和两艘重巡作伴自己赶紧开了路。天一亮美国人真来了,于是在沉船单上还要加上重巡三隈和驱逐舰荒潮,战死高级军官名单里又加上了一名殉舰的崎山释夫大佐。沉船单上还要继续追加,立了大功的航空母舰约克城还没有沉,美国人还打算把约克城弄回珍珠港去,因为尼米茨下了要救约克城的命令。约克城这次有的是工程师和材料,机械,周围还有五艘驱逐舰在前后呼应,到了第二天中午居然轮机又能转了。到中午时分,驱逐舰汉曼(USS Hammann (DD-412))和约克城接上了舷,望约克城上送援救人员。眼看着约克城又要复活了的时候,最后炮击中途岛的日本潜水艇伊-168回家正好路过此地,不由分说就是四枚鱼雷扔了出去,汉曼和约克城接着舷在,无法躲避,结果一枚击中汉曼,两枚穿过汉曼船底击中了约克城。这下子约克城是真的沉了,还有一艘驱逐舰汉曼作陪,整个中途岛海战,美国人就沉了这两艘军舰。
其实在联合舰队里战列舰没什么市场,特别是太平洋战争开始以后,瞎子都看得到除了航空母舰之外已经没有其他传统舰艇唱主角的舞台了,当然黑岛对这些老朽战列舰也不会有多大热情,但是“第二舰队将士们的热情必须考虑,士气必须维持”,所以还是应该给他们一次表现的机会。三和可不吃这套,现在是战争时期,管不了这么多,作战的一切只从胜利出发,谁要是想打仗,现在大半个太平洋都是战场,哪儿都缺人,打个报告要求去就是了。黑岛说出了最后一条理由:“南云的一航舰也很难保证全身而退,万一有一两条受伤不能动什么的,第二战队当拖轮也能把他们拖回广岛湾”。这一下三和参谋彻底张口结舌了,他望着黑岛龟人发了半天呆最后摇摇头走出去了,这那是先任参谋,这简直就是“仙人”参谋,那个光脑袋里都在琢磨些啥啊。至于为什么出击的8艘航母为什么不统一起来交给南云,而是分散成四块这个问题倒没有任何人提出疑问。因为珊瑚海告诉日本人,连菜鸟五航战都能占美国人上风,精锐的一航战和二航战还有敌人吗?富余出来的航母还是留着保护长官和要登陆的弟兄吧。再者说了,美国航母在哪儿啊?等到美国航母从珍珠港出来了,中途岛也已经打下来了。但是天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也,6月4日晚上联合舰队通信参谋和田雄四郎少佐神色紧张地向黑岛先任报告说捕捉到美国航空母舰的呼号,方位在中途岛以北偏东。黑岛紧张起来了,与其说美国航母是中途岛作战的重点,不如说那是中途岛作战的全部更加合适,山本也好,黑岛也好,对那由两个相邻的小岛组成的中途岛本身才没有兴趣呢。黑岛在夏威夷周围布下了监视网,但没有消息回来,黑岛又从关岛出动当时日本海军航程最大的水上飞机二式大艇飞往夏威夷,在瓦胡岛附近降落,接受潜艇的加油以后进行侦察,但是第六舰队发回来的消息是夏威夷周围反潜网极为严密,潜艇混不进去,无法对水上飞机进行加油。就在黑岛正在为美国航母抓狂的时候,和田来报告说在中途岛周围发现了“企业号”。黑岛抱着一线希望:“会不会出错?”和田少佐斩钉截铁地回答:“不可能出错,我亲自捕捉到的,绝对是发自企业号的呼号”。黑岛只觉得天旋地转,美国人怎么不加请示报告就自作主张跑出来了?“这么说他们躲过了第六舰队的潜水艇。长官,要不要赶紧和机动部队取得联络?”,后半句是在向坐在一边愁眉苦脸的山本五十六长官请示。出港时在舰桥上威风凛凛地挺着并不高的身板检阅着大日本帝国海军的威武阵容的山本五十六出了远海以后就一直感到身体不适,胃痉挛。这其实是一种精神性疾病,由于精神太紧张而引起的,日本海大海战时联合舰队参谋长加藤友三郎也是捂着肚子在舰桥上帮东乡支招。所以山本本人没当一回事,底下人反而认为是一个好兆头,有点暗自高兴,但高兴的人忘了想当年是参谋长愁眉苦脸,而看今天的参谋长宇垣缠则和当年的东乡长官一样欢蹦乱跳,身体健康,看样子还要永远健康下去,这里面其实有点不对劲。山本皱着眉头作了决定:“要保持无线静默,不需要和南云联络了,我们能监听到,南云肯定也能监听到”。这是一个事关中途岛之战命运的重大决定,继黑岛计划的无数漏洞之后,山本五十六亲自作出了这个错误决定,中途岛之战的命运由于这个决定而在开战前的晚上即告决定了。因为南云没有捕捉到这个呼号。机动部队的通讯设备以旗舰赤城号最为完备,而赤城号的接收天线是设在飞行甲板的两侧,在飞机需要起降时这些天线是要被放倒到飞行甲板下面去的,此时的赤城号捕捉不了无线信号。而和田少佐捕捉到来自企业号的信号时,赤城号的甲板上正在为即将起飞的飞机们在忙活着呢。所以山本五十六和联合舰队司令部知道中途岛附近已经有了美国航母,而南云忠一和机动部队不知道。但就是山本五十六和联合舰队司令部也不知道,中途岛附近的美国航空母舰不只是企业号一艘,还有大黄蜂和约克城,总共三艘。这三艘航母像顶着满脑袋的虱子要饭叫化子一样,甲板上堆满了飞机正等待联合舰队的大财主们前去施舍呢。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其实联合舰队的计划到现在全是黑岛一个人在自说自话,但是尼米兹当然不让黑岛放手打个人小算盘,既然知道了日军的进攻目标和时间,又知道了日军的进攻计划是如此复杂,尼米兹就要在这里找漏洞了。首先必须在中途岛和阿留申之间做出选择,当时的美国海军力量不可能同时保卫这两个区域,尼米茨决定放弃阿留申群岛,只派了五艘巡洋舰和14艘驱逐舰加上六艘潜水艇由个少将带着去阿留申方向,守不住守不住都不追究责任。事实上后来日军在阿图岛登陆三天以后美国人才知道。阿留申是美国人的地盘,他们知道那是块什么地方,后来日本人为了美国人丢给他们的这个包袱吃了大苦头。尼米茨要保卫的是中途岛。和仍然沉溺于巨舰大炮的日本人不同,美国人已经知道了航母在海战中的作用。刚刚结束的珊瑚海海战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中途岛作战最主要的就是航母的运用。和航空母舰多的溢出来了的日本海军不同,美国在太平洋上的航空母舰很少很可怜。萨拉托加号还在西海岸修理,无论如何十万火急在6月1日以前也无法启程前往夏威夷,尼米茨手头就只有企业号和大黄蜂号,再加上不知能不能用的约克城。实际上只被直接命中一发炸弹的约克城能坚持到“不知能不能用”这一步都要归功于“天佑美国”那句话上去。约克城的烟囱坏了,跑不出速度,约克城的油管漏了,倒霉的油轮还被日本人打沉了,但是约克城最后还是挣扎着回到了珍珠港,而且是在5月26日,这已经就是一个奇迹。为什么这个日子这么重要?因为尼米茨知道日本人的潜水艇看守线从6月1日开始就要运转了,如果在此之前出不了珍珠港的话,要么就是再也出不去了,要么就是不能偷偷地除去了。如果约克城在6月1日以前能够挣扎着再坚持上一阵,尼米茨手头的兵力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本来应该动大手术,好好疗养一下的重伤号约克城,就只能先贴一张邦迪创口贴止止血就继续上场玩命了。
再说说战列舰舰炮几十公里或者几公里外射击,那种吊射,能有多大准头??成功的关键是效率而且瓜岛机场比中途岛可大多了
不过后来想想,如果5航战参战了。日本人也好不到哪去!日本人没有在航母上搭载侦查部队的习惯,集中配置再被美军突袭。他们就连俩鹤都剩不下了,死的更快。
不管怎么说,事实证明了山本五十六担心的方向确实是个大问题,当务之急还真是要解决这个本土防空问题。这样军令部一直反对的中途岛作战就提前进行了。怎么叫“提前进行”呢?军令部一开始对进攻中途岛是坚决反对的。一方面是军令部对联合舰队那帮无法无天目中无人的混蛋很不满,还有就是军令部很罕见地居然和参谋本部在FS作战上居然意见一致,这个FS作战不进行简直对不起天照大神。形势一片大好,联合舰队手头没有活干,所以对FS作战没有坚决反对,但山本五十六决不肯放弃中途岛作战,派到东京和军令部交涉的联合舰队战务参谋渡边安次中佐在无法说服军令部的时候只好又撒出杀手锏:“如果军令部不同意联合舰队的方案,山本长官说他就辞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职务”,这一下军令部再次傻了眼。顺便说一句,战后的联合舰队参谋们的证言表明,山本五十六似乎没有对渡边参谋发过那种指示,应该是战后曾经担任海上保安厅技术部长的渡边安次在假传圣旨吓唬军令部。被唬住了的军令部只好同意联合舰队的方案,但还有点不甘心。在联合舰队的方案上再加上一条阿留申作战,据说是这样一来美国舰队非出来拼命不可,又可以作为中途岛作战的牵制行动,还可以切断美苏联系,最后还可以减轻对日本本土的空袭威胁,一举四得,联合舰队也没有反对——连中途岛都能打,对一个阿留申皱眉头有点说不过去。本来这个作战准备在六月下旬进行,移到六月初只是“提前举行”。从4月28日开始,联合舰队花了三天在新旗舰大和号上进行了第一阶段作战战训研究会,可是在这个战训研究会对于珍珠港,马来,爪哇和锡兰作战中数次出现的失误甚至危机没有任何检讨,整个检讨会就是一个庆功会。最后,山本五十六以严厉的口吻,模仿东乡平八郎的《联合舰队解散训词》来了个总结讲话,但根本就没有人在听,所有人都在盘算晚宴上会上哪些盘子呢。接着从5月1日开始,联合舰队又花了四天时间在大和号上进行进攻中途岛的图上演习。演习中出现了在中途岛登陆时美国航空母舰突然出现,赤城号被炸沉的场面。打不下去了,大家面面相觑了。“谁说美军飞机就有这么大的攻击力?”,发话的是参谋长宇垣缠少将。宇垣缠参谋长在联合舰队是一个很不引人注目的存在,山本长官从不找他商量什么问题,这次是他次数很少的开口。但是参谋长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大家一时还反应不过来。图上演习也叫兵棋推演,是秋山真之从美国学来的。方法是把小军舰模型直接放在大地图上模拟各种可能的情况,打击的力度则是掷骰子,刚刚掷出的是个“5”。负责掷骰子的奥宫正武少佐看着参谋长在发愣。“美国飞机没有那么准吧,就算攻过来,打击力度能到‘3’就了不起了。”力度是“3”的话,赤城仅仅是中创,作战还可以继续进行。可是接下来的问题是:舰队燃料没了,回不来了。还是参谋长:“别花那么多时间不就行了?小小的中途岛,花不了那么多时间,当然大家都已经知道燃料问题了,到时候多注意点”。这就解决了全部问题,包括山本五十六在内没有任何人对宇垣参谋长的荒唐行为提出疑问,因为没有人把攻击中途岛看得很了不起,所有人都认为美国航空母舰即使出现也是在登陆行动结束以后。其实呢?中途岛已经出现过一次,锡兰海战就是中途岛的彩排,只不过联合舰队没有注意到罢了。中途岛作战到最后成形时是个四不象的怪物,山本五十六和宇垣缠都曾经有过攻占珍珠港的想法,当然山本是在奇袭珍珠港之前而宇垣是在奇袭珍珠港之后,但是这个设想的基础都是首先进攻中途岛,因为中途岛就在前往夏威夷的中途,绕是绕不过去的。但是山本五十六这次进攻中途岛的考虑与进攻夏威夷没有直接关系,进攻中途岛的目的是引出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残存的航空母舰从而加以歼灭。也就是说进攻中途岛是手段,消灭美国航母才是目的。
点击加载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金假面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