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媒体如何看待中国设立首个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盘点:中国首个国家公祭日的多个“第一次”及其背后的意蕴
来源: 澎湃新闻网|查看: |
摘要: 当天,在国家公祭仪式第5个议程是习近平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少先队员代表阮泽宇共同为“国家公祭鼎”揭幕。“国家公祭鼎”的鼎身和底座的纹饰,由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科带头人、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邬烈炎率领的团队设计。 ... ... ...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主会场下半旗。 CFP 图&&&&&&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开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伴随着张德江一声沉重而庄严地令下,首个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下称纪念馆)正式开始,12月13日,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了公祭仪式,与现场万名来自南京、世界各地友好人士一起悼念77年前在南京大屠杀遇难的亡灵。  首次为大屠杀死难者同胞降半旗  根据国务院批复,自2014年起,每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主会场下半旗。上午7:00,纪念馆举行下半旗仪式。这是第一次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下半旗。  12月13日上午7点钟,位于南京水西门48号的纪念馆内已有参加公祭仪式的南京各界人士陆续入场,现场安静地等待着公祭仪式的开始。在悼念广场上,澎湃新闻记者看到,现场已经准备好了花圈,一个用蓝色绸布盖着的国家公祭鼎就放在悼念广场前的黑墙面前。  上午10点,公祭仪式正式开始,伴随着主持人的一声令下,从奏唱国歌,到“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鸣响防控警报、默哀毕四个环节后,现场奏响了安魂曲,16名礼兵抬着八个花圈缓缓地走向公祭台,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敬献花圈。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敬献花圈后,由77名南京市青少年代表宣读和平宣言,这些学生身穿白色的服装,站在悼念广场上宣读的《和平宣言》初稿作者是南京市文联顾问冯亦同,经中宣部、中央办公厅修改审定。据了解,77名青少年寓意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77周年。  随后,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和南京少先队员代表为国家公祭鼎进行揭幕,这一项仪式是自1987年举行南京大屠杀悼念仪式中首次出现。今年13岁的南京少先队员代表阮泽宇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阮家田的玄孙。他在向习总书记敬礼后,习总书记紧紧握了握他了的手,一边搀扶着85岁高龄的幸存者夏淑琴一起走向了公祭台。三人一起为公祭鼎揭幕,随着拉动丝带,幕布降下,一尊高1.65米,重2014公斤的三足圆形铜鼎呈现眼前。  当天,习总书记在悼念广场的公祭台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据了解,当天参加公祭仪式的有以夏淑琴、余昌祥、阮定东、周湘萍、王义隆等为代表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遗属代表,还有以李高山、冯忠福、宋孔广、许枫、齐金炳、韦正忠、王楚英、张振源为代表的老战士,还有来自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馆长,中将扎巴洛夫斯基、韩国独立纪念馆新任馆长尹柱卿、南京大屠杀期间鼓楼医院美籍医生裴瑞德外孙斯巴克、南京大屠杀期间供职于江南水泥厂的丹麦人辛德贝格外甥女玛丽安,以及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父母张盈盈、张绍进夫妇,有万余人参加立刻公祭活动。  今年74岁的张盈盈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她对把“12·13”定为国家公祭日感到很安慰,“像我们这样的国外民间组织在19年前就开始有南京祭,现在能有这样的一天,我们很欣慰。”
发表对《盘点:中国首个国家公祭日的多个“第一次”及其背后的意蕴》的评论
(发表评论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无关内容)
美国中文电视63.4节目单
Copyright&&&
All&Right&Reserved.您当前的位置:&>&&>&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迎接国家首个公祭日(图文)
发布时间: 02:35:17&|&来源:&|&作者:廖晋&|&编辑:雨竹&点击:&|&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7日下午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长:国家公祭是对和平的诉求
&&& 朱成山担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10多年,他潜心研究南京大屠杀史及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陈列艺术,先后撰写《为300000冤魂呐喊&&朱成山研究南京大屠杀文集》、《为未来讴歌&&朱成山研究和平学文集》、《鼎力铸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陈列设计艺术》等54部2000多万字的专著。
  朱成山表示:&史实不是卖青菜萝卜、可以讨价还价的,日本右翼不断地否认这段历史,我们就要不断加固这段历史。对于不承认南京大屠杀&&这些早已被国际社会公认的史实的日本政客,我们应该有所行动。&
  今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朱成山表示,公祭规格升级为&国祭&后,每年将有高层领导人出席公祭活动;有更多的外国友好人士、驻华使节受邀,以体现公祭的国际性;最重要的是,公祭活动一旦通过立法,就会以制度形式长期固定下来。
首发《国家公祭》系列丛书
&&& 7月6日,中国国内第一部关于国家公祭的书籍、《国家公祭》系列丛书第一分册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首发,南京保卫战老兵、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高山,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阮定东、岑洪桂,以及南京图书馆、金陵图书馆、南京师范大学、南湖一中等单位获赠图书。据了解,当日出版的第一分册,收录了&中国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决定公布后社会各界的反响,内容包括&公祭日&法案、相关背景、&公祭日&公布后的社会反响、专家解读&公祭日&法案、中国国内新闻报道、国外新闻报道五部分。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介绍,随着今年12月13日首个国家公祭日的到来,还将陆续对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形成系列丛书陆续出版。
闭馆25天筹备公祭日
&&& 近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其官网发布消息,宣布将从11月18日起至12月13日正式闭馆,闭馆原因为&因场馆维修与改造需要&。对于此次闭馆,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表示,具体情况不方便透漏。
&&& 从当天紧闭的纪念馆大门外,记者看到,虽然是休息日,但馆内的修整工作正在进行中,工人在粉刷馆内的墙壁。此外,记者从南京市规划部门获悉,该市对于纪念馆及周边地区已经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大师何镜堂先生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整个方案将在本月公布,其中核心区域纪念馆的整修也将很快开工。
&&& 作为纪念馆的主要设计师之一,何镜堂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和纪念馆的缘分已经超过十年,这次的规划方案将会是对整个江东门片区的整体规划,规划并无年限,会是一个庞大而长远的片区重整,城市相关片区将会与纪念馆及周边公园在气氛上融为一体。&我的目标是纪念馆公园未来可以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中的二战遗址。&何镜堂告诉记者。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目前共有条评论
* 请文明评论,评论仅为网友意见,不代表本站任何意见、观点或立场。
最新图文推荐
热门话题点击排行
视频新闻排行
&&|&&&&|&&&&|&&&&|&&&&|&&&&|&&
版权申明:本网所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江苏频道(南京海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京公网安备号&|&京网文[6号&|&&|&
爆料热线: 025-&|&服务热线: 025-&|&客服QQ: &|&在线投稿:
& 2013 中国日报网江苏频道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南京市栖霞区紫东路1号紫东国际创意园F1栋中国日报网江苏频道
注册登记机构
互联网协会
信息举报中心多家国外媒体热议中国首个国家公祭日_新东方网
您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 文章正文
14:29&&作者:&&来源:爱语吧&&字号:|
  China on Saturday observed its first National Memorial Day for Nanjing
Massacre Victims, and the commemorative service gained worldwide media
attention。
  周六是我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引起了世界媒体的关注。
  Singapore’s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reported that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unleashed at a solemn ceremony some of his sharpest words to date
against Japan’s wartime atrocities in China more than seven decades ago。
  据新加坡《南华早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庄严的公祭仪式上发表讲话,这是他就70年前日本犯下的罪行言辞最为激烈的一次。
  Xi and others gathered at a memorial hall in Nanjing, where 77 years ago
invading Japanese soldiers slaughtered more than 300,000 people, mostly
unresisting civilians, the newspaper said。
  习近平等人聚集在南京的一个纪念馆。77年前,就是在那里,侵华日军共屠杀30多万同胞,其中大多是没有反抗的平民。
  The newspaper quoted Xi as calling the massacre "a horrendous crime against
humanity and a very dark page 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 and stressing that
history should not be altered with the passing of time, and facts not erased by
crafty denial。
  该报引述习近平的讲话,称南京大屠杀“是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
  French news agency AFP noted that China for the first time held a national
day of remembrance for the Japanese military rampage that killed 300,000 people,
and cited Xi as saying that no one can deny the Nanjing Massacre。
  法新社指出,中国举行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并引述习近平的话说,任何人都不能否认南京大屠杀。
  The crowd, who attended a ceremony in Nanjing to mark the 77th anniversary
of the massacre, sang China’s national anthem and observed a moment of silence
as a siren symbolizing grief blared and the Chinese national flag flew at
half-mast under clear skies, AFP noted。
  在南京参加南京大屠杀77周年纪念活动的民众高唱中国国歌,默哀,拉响防空警报,中国国旗降半旗。
  In an online report, BBC said Xi criticized Japanese nationalists for
denying Japan’s wartime atrocity in Nanjing. Xi told survivors that to deny a
crime was to repeat it, but he insisted that the ceremony was to promote peace,
not prolong hatred。
  BBC在一篇网络报道中说习近平批评了日本民族主义者试图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他对幸存者说,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但是他坚持纪念仪式是为了促进和平,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Japan’s Kyodo News Agency noted that in preparation for the state
commemoration, the city of Nanjing decorated its streets with enormous banners,
urging the public to "Inscribe history in your memory" and "Never forget our
national humiliation."
  日本共同社指出,为了迎接公祭日,南京的街道上挂上了巨大的横幅,呼吁市民“铭记历史”和“勿忘国耻”。
  Japan’s Asahi Shimbun said on its website that in February, China
designated Sept. 3 as the Victory Da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nd Dec. 13 as the National Memorial Day for
Nanjing Massacre Victims, which shows that China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at part of history at a national level。
  日本《朝日新闻》在其网站上写道,2月份,中国将9月3日确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体现出中国从国家层面对历史的重视。
  The Associated Press (AP) reported that Xi and other Chinese leaders
attended a ceremony on the 77th anniversary of the Nanking Massacre to preserve
memories of Japan’s brutal invasion。
  据美联社报道,习近平等中国领导人出席南京大屠杀77周年纪念仪式旨在呼吁民众铭记日本血腥侵略的历史。
  Addressing soldiers, students and survivors of the December 1937 killings
carried out by occupying Japanese troops, Xi slammed Japanese ultra-nationalists
who seek to deny the massacre, AP noted。
  报道称,在对军人、学生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发表的讲话中,习近平谴责日本极端民族主义者试图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
  Invading Japanese troops captured Nanjing, then China’s capital, on Dec.
13, 1937, and started a 40-odd-day slaughter. More than 300,000 Chinese
civilians and unarmed soldiers were murdered and about 20,000 women were
  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开始了长达四十多天的屠杀。超过三十万手无寸铁的平民和士兵惨遭杀戮,大约两万名妇女早到蹂躏。
  "Anyone who tries to deny the massacre will not be allowed by history, the
souls of the 300,000 deceased victims, the 1.3 billion Chinese people, and all
people who love peace and justice in the world," Xi said。
  习近平在讲话中说:“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Only if everyone cherishes and safeguards peace, and only if everyone
remembers the bitter lessons of war, can there be hope for peace," he said.
Meanwhile, Xi said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people should live in friendship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and make joint efforts to contribute to the peace
of humanity。
  他说,“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同时,他表示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
  "We should not bear hatred against an entire nation just because a small
minority of militarists launched aggressive wars. The responsibility for war
crimes lies with a few militarists, but not the people. However, we cannot at
any time forget the severe crimes committed by aggressors," he said。
  “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
  People who love peace and justice must remain highly cautious and firmly
oppose words and actions that glorify war, he added。
  他补充说,对这些错误言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必须高度警惕、坚决反对。
  更多精彩内容 && &
  全国新东方英语课程搜索
(编辑:何莹莹)
更多&&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导读
精彩是人生持续一辈子的过程,绝对不是高考和中考一锤子就可以定下来的,这一锤子只是你的精彩之一!
wuliwawa11
bruceleeligang
bruceleeligang
bruceleeligang
bruceleeligang
教育万花筒日,奥斯维辛,时任德国总统沃尔夫敬献花圈。日,日本战机空袭新加坡。日,小船在救援遭日军偷袭的“西弗吉尼亚”号。日,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日耶路撒冷行人默哀  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设立胜利日、公祭日,祭奠死难者、敦促民众不忘历史,已经成为国际上的惯常做法。官方祭奠不仅深化本民族为国际公义付出的代价和作出的贡献,还对人类反思历史起着重要的作用。  包括联合国2005年确定的“国际大屠杀纪念日”在内,国际上有许多类似的“公祭日”。波兰、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将1月27日设为国家级哀悼日;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将德国投降的翌日设定为胜利纪念日。  联合国  缅怀大屠杀受难者国际纪念日  背景:日,苏联军队解放了最大的纳粹死亡集中营—波兰境内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这一集中营关押着来自欧洲和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一百多万人在这里惨遭纳粹杀害。  目的:日,第60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由104个国家共同发起的决议草案,设立1月27日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以纪念在纳粹大屠杀中罹难的600万名犹太人,让全世界人民铭记这一人类历史上的黑暗时刻。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之际,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设立“国际大屠杀纪念日”时表示,纪念日将“提醒世人牢记大屠杀的普遍教训的重要日子,对这一独特的罪恶,不能简单地让它成为历史并遗忘”。随后,联大还公开通过决议,谴责任何尝试否定大屠杀历史史实的做法。  官方活动:多国将1月27日设为公祭日。  波兰  波兰每年1月27日会举行活动纪念奥斯维辛解放。日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活动上,时任德国总统克勒等44个国家领导人以及集中营幸存者等数千人参加了纪念活动。  德国  1995年通过法律设定1月27日为大屠杀受害者纪念日。今年1月27日,总统府、总理府、各部委及下属各机构均降半旗,德国联邦议院为悼念遭纳粹屠杀的死难者举行追悼会,德国总统高克和总理默克尔均出席纪念仪式。  英国、意大利等国通过立法将1月27日设立为法定纪念日。  新加坡  全面防卫日  背景:日,日军攻陷狮城。日军进城后展开针对华人的大屠杀。  目的:新加坡于日竖立“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并将每年的2月15日设立为“全面防卫日”,以纪念日占期间死难的同胞,并提醒新加坡年青一代牢记日本统治时期的悲惨日子,让他们了解自由与和平的可贵及全面防卫的重要性。  官方活动:每年2月15日,官方纪念活动在“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前举行。新加坡政府、警察部队、宗教团体、中华总商会、死难者家属代表等参加悼念仪式。  美国  珍珠港事件纪念日  背景:日,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遭日本袭击,约2300多名美军官兵丧生。第二天,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讲话,称12月7日为“国耻日”,对日宣战。  目的:2011年,珍珠港事件70周年当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12月7日为“国家珍珠港荣军纪念日”,以勿忘国耻,纪念死伤将士。  官方活动:官方每年这一天会举行悼念仪式。2011年珍珠港事件70周年纪念活动在美国夏威夷檀香山隆重举行,美国政府、军方和退伍军人组织代表以及普通民众约3000人出席活动。  俄罗斯  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  背景:日,德苏签订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书,二战欧洲战场结束。  目的:苏联将德国投降翌日即5月9日定为“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并庆祝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官方活动:这一天是俄罗斯的法定假日。每年这一天,首都莫斯科都要举行盛大集会和阅兵式。国家最高领导人在位于克里姆林宫一侧的无名烈士墓敬献花圈。  多国纪念同一日  同时在这一天庆祝的国家还有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波兰、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英国、乌兹别克斯坦等。  以色列  大屠杀纪念日  背景:600万犹太人在二战期间惨遭纳粹屠杀。  目的:1951年以色列首次举行大屠杀纪念日活动,该纪念日在1959年正式通过立法。日期为每年犹太历尼桑月27日(公历4月末或5月初),悼念被屠杀的犹太人,纪念勇敢抵抗纳粹屠杀的犹太英雄。  官方活动:全国默哀以向死者哀悼。全国降半旗,所有电视台和电台节目都报道相关纪念活动。  纪念日当天  娱乐场所全关闭  除大屠杀纪念日和5月9日的国家胜利日,以色列第三个死难者公祭日是犹太历以珥月4日(公历4月15日和5月15日之间),这是以色列的阵亡将士纪念日。当天上午11点整,汽笛声在以色列全国响起,人们伫立默哀两分钟,即使在高速公路的司机也不例外。全国42个军事墓地开始举行正式追悼仪式。电影院、餐馆以及其他娱乐场所均关闭,学校也专门举行活动纪念阵亡士兵。  专家: 设公祭日 提振民族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分析,全世界各个国家都会在国家层面上采取措施纪念历史上造成重大民族牺牲的事件,推动本国及其他国家政府与民众增进对历史的认知和沟通,设立公祭日是国际惯有做法。  时殷弘说,从民族国家意义上看,设立国家公祭日有助于政府和民众牢记历史过往,提醒民众避免再次陷入同样的遭遇,同时提振民族精神。  另外,从国际关系意义上看,时殷弘认为设立国家公祭日有利于向其他国家展示相关国际主张的历史来源,推动在国际层面上的历史研究,促进全世界对真实历史史实的理解,支持国家在特定国际问题中的立场。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就重大历史事件设立公祭日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时殷弘说。  (综合新华社、《新京报》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设立国家公祭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