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竹笛入门教学视频的上大学有什么用

招笛子艺术生的大学有哪些_百度知道
招笛子艺术生的大学有哪些
我有更好的答案
九大音乐学院.基本上大学名字的都有,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兴艺竹笛艺术中心”关注【老朋友】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朋友圈【咨询及建议】请加王老师...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兴艺竹笛艺术中心”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朋友圈
【咨询及建议】请加王老师个人微信:jiaxing
上大学当然是有用的,不然为什么每年大家都挤破了头上大学,但大学到底有什么用?
有句很经典的话形容大学四年: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毕业后,你就会想念大学的好处。
作为过来人,高考君以为,上大学至少给了你以下10大用处:同学
你的大学同学及朋友,将是你人生当中的宝贵财富。可以说,你的同学对你的重要性,仅次于你的亲人。无论何时何地,你都有可能获得来自同学的友情、帮助与安慰。很多大公司的崛起,都是一帮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很多人的一生的成功,都是因为一个志趣相同的优秀同学。
甚至你可能还会收获爱情,收获你的另一半,而爱情,是人生中与事业同等的两件大事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谕。
即使你大学时没收获爱情,你的大学也很重要。哪个青年人找对象会不考虑对方的学历呢?
大学四年,和一帮与你差不多优秀的、比你更优秀的或是不如你优秀的人在一起,使你加深了对自己的真正了解。
你了解到,你其实并不是那么牛逼,因为有人比你更牛逼,虽然你曾经认为自己很牛逼。当然你也可能了解到你并不是那么无能,因为有人比你更无能。
由于大学环境的宽松,你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是象中学生那样只知道学习。你了解了自己究竟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你了解了自己擅长做什么,不擅长做什么。你了解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你对自己的了解逐渐接近真实。你不再狂妄自大,也不再妄自菲薄。
这就是成熟。
你见过暴发户吗?
很多暴发户虽然挣了很多钱,可以他们身上却散发着庸俗、铜臭与粗鲁。这正是因为他们没上过大学,即使一身名牌、百般妆扮,也不能掩盖本身人文素养的缺失。
大学四年,你一直和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在一起,看音乐会,看画展,参加社团,读各种书籍,你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人文素养、道德修养都在不断地加深。在人文素养方面,你要大大超过那些没上过大学的人。
如果你有了钱,你可能会选择艺术享受比如听音乐会、看话剧甚至是艺术收藏,这是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而缺乏人文修养的人可能会去大吃大喝、购买奢侈品,甚至是黄、赌、毒,这是低层次的感官享受。
你可能不如暴发户有钱,但你的人生质量是另一个层次。
我并没有看不起有钱人的意思,实际上,很多暴发户后悔没有好好读过书,很多富翁都对知识分子非常尊重,甚至是羡慕。他们经常通过附庸风雅来显示自己是有品味的,甚至要想尽办法给自己搞个大学文凭。
你在艳羡暴发户们腰缠万贯的同时,殊不知他们也在艳羡你的知识与品味。
独立思考能力
大学环境比较宽松,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自由安排,这锻炼了你的独立性。这种锻炼是必要的,因为你早晚要独立生活。当然一开始你可能不适应,你会无所事事、浪费光阴,但这是提高独立能力的必经之路和代价,你由此认识到了光阴的可贵。
你有了思考自己、思考社会的时间,你可以对各种社会问题给出自己的见解。如果不懂,你会上网、会去图书馆去了解相关知识。
你不再人云亦云,你拥有独立思考能力,你会自己去判断对与错。
你不再迷信权威,你知道了很多专家、教授不过是徒有其名,他们的言论其实不比你高明,甚至是胡说八道、无耻谰言、屁话连篇。你知道了很多官员的话是假大虚空,他们道貌岸然的后面,是对财色与权势的追逐。
你明白了社会与人性的复杂性、多面性,你更加理性了。
你一般不会去违法犯罪,大部分暴力罪犯都是低学历的、没上过大学的人,这些人犯罪都缺乏技术含量。
你即使犯罪,那也应该是高智商犯罪。
虽然你可能经常逃课,虽然你可能多次挂科,虽然你经常在课堂上睡觉,但是实际上,你仍然获得了很多的知识。你对你的专业,总会比那些没上过大学的人,了解的要多。如果你很认真,那么你收获颇丰,虽然你可能没有感觉到。理工科的学生,更是学到了不少实实在在的东西。
你曾经羡慕很多没上过大学的人成了小老板,但他们也只能做个小老板,而你可能会成为大老板,但你需要耐心。
现在,挣大钱越来越需要知识。
中国第一代富人发迹于八十年代初,代表是农民企业家,靠机遇和胆子,别人不敢离开集体单干,不敢做生意,他敢,于是他成功了。但是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不懂管理,到现在,很多公司已经面临困境甚至已消失。
第二代企业家,靠政策,靠关系。而新的第三代企业家,靠知识,靠脑子,很多人都是高学历并有丰富的海外工作和留学经验。
没有知识,可以做小生意,做不成大生意。经济社会的高端产业是金融与投资业,没有知识的人,是做不来的。没有知识的人,只能在低端产业徘徊。
学历、文凭
我当然相信,学历的高低不等于成就的高低。但在初次就业的时候,你的学历决定了你大致能从事哪个范围内和层次内的工作。
学历不同,初次就业的工作层次、工资层次是不同的,当然层次之间有交叉。每年的工资调查也都说明,学历高的人,平均工资高于学历低的人。
大学起码给了你一张文凭,有了这张文凭,你才有资格到那些大公司和政府机关应聘。如果没上过大学,农村的孩子多数要回家种地或成为民工;城里的孩子会让父母为你的未来伤透脑筋。
关于做生意、当老板,不要因为没有上过学的人做老板而眼红。因为你即使上了大学,照样可以选择做生意、当老板。
人际交往能力
在大学里,所有的人际关系都要你自己来处理。学校虽然比社会单纯。但已经是相当复杂。同学关系、室友关系、师生关系、男女关系、贫富关系,做干部还有上下级关系、干群关系等,处理好这些关系,是需要动脑筋的,也是需要能力的。
你在学校处理关系的经验与教训会对你走上社会带来帮助。
通过上大学,你增长了很多见识,认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南腔北调的同学。
农村来的学生,见识了大城市的现代化,见识了花花世界的丰富多样。城里学生通过农村的孩子,也了解了全国各地的风土人情。
你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和一些优秀的老师,你从他们身上会学到很多。
这使你的眼界开阔了,视野开阔了,心胸开阔了,未来之路也开阔了。
孩子看起来离你很远,其实不远,你毕业后也许不用四年,你的孩子就出世了。你上不上大学,会影响你的子孙后代。
你的文化水平将影响你的教育水平,同时对你的孩子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我们不能说没有文化的父母就培养不出好孩子,但是有文化的父母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和更大的帮助。起码在孩子中小学作业题不会做的时候,你可以帮得上忙。
总体来看,有文化的父母的孩子比没有文化的父母的孩子生活得更好,当然不排除个例。
美好的回忆
相信我,离开学校不久,你就会无比地怀念你的大学时光,还有那些哥们儿、姐们儿。你会发现,曾经无聊的大学生活回忆起来是那样的美好!你会后悔,你没有好好地利用你的大学年代。
最后要提醒你的是:你只有上了大学,才有资格思考“上大学有什么用”。
确实是你上了大学,而不是大学上了你。
我知道当前的大学存在很多的问题,存在很多的弊病和黑暗面。但上大学仍然很有用。如果上帝让你回到四年前,再让你选择一次上不上大学,我相信你会不加思索地说:“那还用说嘛!”
当前对大学用处的怀疑很大原因是就业的困难。
但你要明白:你上了大学,你找工作困难;你不上大学,你找工作更困难。除非你打算回老家种地。
上了大学找工作困难,是因为你对工作有了更高的期望值。而没上大学的人,只能降低自己的期望值。
况且,就业不是大学的唯一目的,大学首要的目的是培养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和基本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的人,然后才是一个工业社会的人才或是螺丝钉。
关于工资。现在,工资的多少似乎成了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这是片面的。
工资当然很重要,但工作的内容、发展前景及是否符合个人志趣同样重要。
有人提到说有的人进了某单位,天天什么事都没有,喝茶看报纸,工资却很高。我要说,这样的空虚无聊的工作,工资高我也不做。
因为做这样的工作,是在浪费青春,亵渎生命。你的一生在空虚无聊中度过,这样的人生有何意义?这样的工作,不管多少年,都不能对你的人生起到充实与提高的作用,不要也罢。
找工作,最好的是能找到自己喜欢做的工作,即使工资不太高。因为你喜欢它,做起来就高兴,就有劲,就能把这件工作做精做好,当你能极为精通一件工作时,你的机会就来了,你的工资也就涨了。
一个工作,虽然工资高,但你讨厌它,那你就做不好它,你就永远无法在这个行业中出头。
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因为很多人的工作都是自己不喜欢的。
不要在初次就业时就与别人比一时之高低、争一时之短长,过个几年再看看吧,当初找工作最困难的人,也许已经成了最有成就的人。那些一开始找了所谓好工作的,也许还在原地踏步。
当前社会有很多不公平之处,确实,在找工作当中,关系、金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也有很多跟我们一样的、需要完全依靠自己的同学。很多事情,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来源:高中生学习)
请添加公众微信号:xingyizhudidongxiao
兴艺竹笛艺术中心专业培训竹笛、葫芦丝、巴乌、洞箫等民族吹管乐器。本中心为您提供最权威的竹笛教学技术以及最前沿的家庭教育理念,让我们携手为孩子打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发扬民族音乐,传播竹笛艺术。
兴艺竹笛教育热线: 王老师
地址:濮阳市华龙区大庆路与江汉路交叉口东北角金牌艺术学校三楼东头
用微信扫一扫可以进一步关注哦
要回复文章请先或
用微信扫一扫可以进一步关注哦笛声赋――中国音协竹笛学会成立庆典音乐会-音乐会 1933年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 冯子存 1975年-东方娱乐-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笛声赋――中国音协竹笛学会成立庆典音乐会
  演出时间:日19:30
  演出地点:上海音乐厅
  梆笛明亮高亢,曲笛浑厚圆润,雅俗共赏,声九州。自古流传的古曲至近现代冯子存、陆春玲等大家的修缮创新,笛子在中国社会中从传统的民间师承走进学院式教育,作曲与表演的结合也为笛乐的当下和未来展开更广阔的的图景。
  本场音乐会将联手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与当今中国最俱影响力的笛子演奏家上演名师压轴之作。借着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集众名家名作,中国音协为民乐事业力创交流的平台,中国音协笛子专业委员会宣告成立。一曲笛声赋将散入春风,誉满沪城。
  上半场
  1、《凤阳歌绞八板》 郝益军
  此曲为鲁西南鼓吹乐中的代表曲目之一,由民间器乐曲牌《凤阳歌》和《八板》构成。慢板委婉动听,富于歌唱性,快板音乐情绪欢快热烈,曲调明快活泼,常用于农村喜庆场合。
  2、《塞上风情》 马迪
  这是一首根据陕北榆林地区民歌“泪蛋蛋”为素材而创编的笛子独奏曲。乐曲以高亢、凄美的旋律淋漓尽致体现了人性中最原始、野性质朴的一面。依恋和向往揉合在一起,有一种直达心底的感受。
  3、《断桥会》 张红阳
  《白蛇传》是中国戏剧史上一部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曾被多种不同的剧种演绎。而越剧《白蛇传》则被认为是最为成功的版本之一。竹笛与乐队《“断桥”叙事》正是取自该剧的唱段改编而成。其宛若叙述的旋律为您再现了许仙和白娘子在西湖边相逢、相诉、相慕、相爱之情景。
  4、《水乡船歌》 蒋国基
  此曲由蒋国基先生创作于1975年,是蒋国基的成名作之一。乐曲表现了这样一幅江南风光图:水乡美,美如锦,风吹柳丝飘,舟在水中行,两岸稻香令人醉,船歌阵阵沁人心。
  5、《走进快活岭》 曲祥
  这是一首别致剔透的笛子独奏曲,活泼的快板以欢腾喜悦的情绪结构出作品的主题:水水金银河,山山快活岭。感染以观众阵阵春风,洋洋喜气。走进快活岭,桃花漫红,粉杏挂枝,秋梨溢香……作品以写意与浪漫风趣的手法,咏歌了这曲富甲一方的山岭小唱。 
  6、《鹧鸪飞》 詹永明
  笛子大师赵松庭先生以李白《越中览古》诗意而改编,为南派曲笛经典作品。80年代初,笛子演奏家詹永明继承和发展了南派笛子演奏艺术,订制演奏谱与作曲家钱兆熹合作编配成笛子与乐队,乐曲描绘出“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的诗意。
  下半场
  7、《深秋叙》 唐俊乔
  秋风瑟瑟,黄花满地。这凄清的景色,勾起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与感叹。该曲创作于1989年春,在全国部分民族器乐“山城杯”电视大奖赛中获优秀创作奖。
  8、《二凡》 杜如松
  《二凡》(婺剧音乐,赵松庭编曲)此曲由婺剧二凡改编。曲调激昂悲壮,华丽流畅,富有戏曲音乐特点,演奏气息饱满,指法富有弹性,力求气韵生动。
  9、《燕归来》 王次恒
  乐思来源于北宋词人晏殊的词作《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其中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刻画出南燕归来的心理情愫,面对时光的流逝,人们难免会产生惋惜的心情,而当季节交换,那归来的燕子却能够将这种惋惜与欣慰相交织。乐曲清新灵动,秀润醇厚,含蓄内敛,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希望。
  10、《遐方怨》 孙永志
  作品以长安鼓乐《遐方怨》同名曲牌音乐为素材,并依据同名词牌《遐方怨》的寓意创作而成,幽咽微吟的旋律,丰富多变的配器,连绵起伏的层次,悲恸而怨的情绪,表达了古代将士戎马疆场,妻子急切盼思归的哀怨之情。
  11、《夏日时光》 易加义
  《夏日时光》是美国钢琴家、作曲家乔治.格什温(1898――1937年)于1935年为音乐剧(波吉和贝丝)创作的一首抒情歌曲。《夏日时光》的旋律据称是格什温从乌克兰民歌《美梦路过窗前》中得到启发,1933年12月开始创作这首歌曲,融入了非裔美国音乐的元素,使这首名曲成为爵士乐的不朽经典。今改编为十孔竹笛演奏,别具一番风格。
  12、《秦川情》 戴亚
  乐曲以陕西秦腔、碗碗腔、迷糊调为素材,运用笛子丰富的技巧,表现了八百里秦川的风土人情。
  13、《欢乐歌》 陆春龄及全体演奏家和上音学生
  郝益军
  现为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音乐学院副院长、党总支副书记;(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山东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省级重点学科“音乐学”学科带头人之一;“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获“山城杯”全国民族器乐电视大奖赛笛子专业组“优秀演奏奖”;赴美国、澳大利亚、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演出、讲学;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
  出版专著《笛子教程》(合著)、《笛子实用练习》、《笛子练习曲及乐曲》等五部;出版DVD、CD光盘《家乡的歌》等3张;创作《家乡的歌》、《奔月》、《咏梅》、《秋韵》及改编、整理笛曲数十首。《奔月》获山东省委省政府“泰山文艺奖二等奖”;硕士论文《略论笛子演奏中的吐音技巧》及《五线谱在笛子教学中的应用》等数篇学术论文发表于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齐鲁艺苑》;论文《五线谱在笛子教学中的应用》、专著《笛子实用练习》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培养的学生荣获2002年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民族器乐比赛“优秀演奏奖”;2013年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第五届“金芦笙”全国民族器乐比赛管乐组金、银、铜奖;2010年首届、2012年第二届竹笛邀请赛中青年专业组金奖、银奖多项;2009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全国竹笛邀请赛青年专业乙组“银奖”;“科特林”杯全国笛箫比赛金奖、铜奖等。个人获2013年中国音乐家协会颁发第五届“金芦笙”全国民族器乐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获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的2010年、2012年第一、第二届竹笛全国邀请赛”优秀指导教师奖”、“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全国竹笛比赛“优秀教师奖”;获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器乐大赛“优秀教师指导奖”;山东省文化厅与教育厅主办山东省艺术院校音乐舞蹈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特别金奖”。
    中国著名笛子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竹笛学会会长,中国音乐学院客座教授、西安音乐学院客座教授、西安文理学院艺术学院教授。  曾荣获“陕西省德艺双馨音乐家”称号,其演奏技术全面,气韵独特,风格鲜明,极具感染力。陆续创作出许多笛子优秀作品,代表作‘秦川抒怀’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先后应邀在台北、香港、西安、兰州、上海等地举办了个人笛子专场音乐会,出版发行有【笛子基础教程】、【箫基础教程】、【竹笛演奏入门】等书籍教程,及【秦川抒怀】、【秦风古韵】、【天韵风雅】等音像制品。
  张红阳 
  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当代著名笛箫演奏家。现任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副院长、独奏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湖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竹笛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客座教授。
  1991年参加奥地利第十届国际民歌民乐节和德国第二届国际民间艺术节。1994年参加湖北首届“工行杯”民族器乐演奏及新作品比赛获二等奖。其作品有倍大笛独奏曲《魂兮归来》、笛族独奏曲《竹吟》等。同年应邀赴法国、瑞士、德国等国演出。2002年6月赴台湾演出,引起极大轰动,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台湾《中国时报》以《状台秋思 吹不尽昭君乡愁》为标题,同日台湾《联合报》以《世界最大龙笛吹给你听》为标题作了详尽报道。2003年应中央电视台“手拉手”之邀赴法国、西班牙参加中法文化年和中西建交3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并担任独奏。
  张氏自任编钟国乐团团长以来,成功策划多场大型民族音乐会和周末音乐会,包括2008年、2011年、2012年先后三次在武汉音乐学院、荆州长江大学举办《戴亚
张红阳 袁非凡》、《张红阳 袁非凡》《张红阳 王溪
张梦婕》笛子独奏专场音乐会,获得巨大成功。并先后带领乐团于广州星海音乐厅、澳门文化中心、福建大剧院、琴台大剧院、上海世博会等场所演出;此外,年先后两次应邀赴国家大剧院演出。2009年、2013年在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残联共同举办的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中先后三次荣获《创作、辅导一等奖》;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市政厅举办《皇室宫廷古编钟音乐会》获得巨大成功,荣获省政府表彰“荆楚文化走澳新”之个人先进工作者称号。2013年与香港中乐团合作《千年之声》音乐会,2014年与台湾国乐团合作《王者之声――当编钟遇上管风琴》音乐会。
  张氏曾先后出访奥地利、德国、法国、瑞士、西班牙、挪威、瑞典、美国、悉尼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把他精湛的笛子演奏技巧,对艺术高深的造诣带到海外,每次演出都引起强烈的反响和热烈的欢迎,
被海外人士誉为 “具有神秘色彩的东方魔笛 ”。
  张氏,业已被收录在
《中华名人大典(当代卷)》之中。如今,他的学生遍布各行各业,有的专业学生已颇有成就。他至今仍为自己的愿望:“弘扬民族音乐,将竹笛的演奏规范化”而作着不懈的努力。
  蒋国基
  著名笛子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文化部尖子演员,国务院津贴享受者。曾任浙江歌舞剧院民乐团长,笛子独奏演员。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赵松庭笛子艺术研究会会长、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音乐家协会顾问、浙江交响乐团顾问。
  16岁进入专业文艺团体任笛子演奏员,20世纪70年代起师从笛子艺术大师赵松庭先生,独演奏知识、技巧、艺德,以及创作等各方面的悉心教导,渐悟笛艺真谛,应用于工作实际,并有创新发展。1976年以一曲《水乡船歌》在全国器乐比赛中崭露头角,以后又在各种音乐比赛中多次获奖,声誉日隆,被国内外报刊誉为“不可多得的神笛”。其演奏技巧立足江南,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独特江南水乡风格。同时,对箫、巴乌、口笛、竖笛等演奏皆有出色的造诣。曾获世界青年联欢节金奖、省音舞节一等奖和省民乐大赛一等奖、全国“绝技绝活”特别奖等奖项。
  创作和改编了诸多民族管乐器乐曲,有笛曲《水乡船歌》《采桑曲》《忆江南》《雁荡秋色》《西子湖畔采茶忙》《悠悠乌篷船》和唢呐曲《喜悦》、葫芦丝曲《田歌》、埙曲《雷锋夕照》等,不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其中,《水乡船歌》获电视“金鹰奖”及第十五届全国电视“星光奖”二等奖,《采桑曲》获创作一等奖等。应邀在国内外的一些专业报刊杂志上刊登论文,如《赵松庭笛曲赏析七篇》《笛子演奏五讲》《笛子徒手练体操》《笛子循环换气练习法》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专著《蒋国基笛曲选》和《笛子入门教材》的修订版和提高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海内外唱片公司录制和出版发行他的唱片及教学VCD、DVD十余张。与同仁共同研制了巨笛,获国家科技成果三等奖、浙江省科技成果二等奖。此外,还研制了巨箫、双人笛等。
  十年来,除参加和率队到基层单位演出服务之外,曾多次随中国歌舞团、浙江省艺术家代表团和所在单位出访欧、亚、非、美六十多个国家,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多次受到中央领导和外国元首的接见。近十几年先后在杭州、香港、日本、台湾等地成功举办了数十场个人笛子独奏音乐会。并被香港演艺学院聘请为兼职教授以及校外考官。多次被文化部聘为“文化奖”民族器乐大赛评委和中央电视台民族器乐电视大赛评委。
  曲祥(1945山东烟台生人),著名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国家文化部优秀专家,一级尖子演员,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历任山东歌舞剧院院长,山东省音乐创作中心主任,山东民族乐团艺术总监、指挥、山东省政协第四、五、六、七、八、九届委员。现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山东歌舞剧院名誉院长,山东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
  六岁时跟哥哥曲台学习吹笛子。1959年在全省艺术汇演中荣获优秀演员奖(一等奖)。七十年代初就在全国音乐大赛中获奖,是我国较早成名的演奏家之一。1982年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民族器乐独奏观摩演出大会上作为笛子北方派代表,以著名笛子演奏家特邀代表的身份为大会做示范演出,成为全国音乐界享有盛誉的著名笛子演奏家,北方笛派的代表,山东笛派的创建人。
  作为山东歌舞剧院院长,艺术院团的领头人,与大家同舟共济,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领导岗位上倾注了他二十一年的心血,精心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艺术人才。任职期间,他长期担任山东省艺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并在山东省三十余场大型文艺庆典晚会中担任创作、组织和策划,多次受到表彰。
  五十多年来,曲祥先生集演奏、作曲、指挥、音乐教育、艺术管理于一身。音乐理论的研究和丰富的舞台艺术实践使他的艺术造诣和才华更显炉火纯青,他曾三十八次在音乐大赛中获得笛子独奏奖、作曲奖和指挥奖。1989年山东省人民政府为建国以来做出突出成就的艺术工作者授予“通令嘉奖”。
  他创作的二胡与乐队《绿色的思念》于1998年荣获全国第八届“文化新节目奖”。其它获奖作品及代表作有:《列车奔向北京》《沂河欢歌》《清泉话喜讯》《运动场上》《向往》《走进快活岭》《龙灯高照》《金色的山东》等等。并撰著了《沂河欢歌》笛子曲集、《笛子练习曲选》、《曲祥笛子曲选》、《笛子高级练习曲选》、《箫练习曲、独奏曲选》二胡与乐队总谱《绿色的思念》六部专著,均由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唱片公司出版发行。
  曲祥先生曾赴亚、非、欧、美、澳四十多个国家访问演出,并多次应邀赴台湾、香港、新加坡举办独奏音乐会、大师班讲座,担任艺术指导及国际大赛评委。2002年任山东民族乐团艺术总监、指挥,赴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大型民族音乐会“齐鲁乐韵”,获得巨大成功,受到各国朋友的高度赞誉。
  2007年由山东省文化厅为曲祥先生成功的举办了他从事音乐艺术五十周年的作品独奏音乐会。荟萃了他1968年至2007年部分优秀作品。他的新作“笛子与民族管弦乐”《金色的山东》《龙灯高照》也首次登台亮相,受到全国各地及海外来宾的高度评价。这场空前的,由他本人亲自担任笛子独奏、作曲、配器、指挥的大型经典音乐会,全面的展示了曲祥先生精湛的音乐艺术才华和他向人民真诚奉献的一腔心血。
  詹永明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笛子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荣誉理事;赵松庭笛子研究会名誉会长;新加坡笛子学会会长;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等。詹永明先后毕业于浙江艺术学校、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澳洲西悉尼大学,并获得音乐学研究生及硕士学位。
  詹永明在八十年代全国民族器乐独奏比赛中名列榜首而蜚声乐坛,20多年来,他在国际国内的音乐比赛中频频获奖,并赴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及讲学,足迹遍布亚、非、欧、美各国,为海内外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笛子艺术人才。1991年作为首位大陆杰出人士民乐演奏家访问台湾,并为推动海内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很大贡献。同年七月,被国务院授予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并享有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移居新加坡任教南洋艺术学院,2004年回国任教上海音乐学院至今
  詹永明的笛子艺术代表作品:《听泉》、《西湖春晓》、《兰花花》等,论文编著:《詹永明笛子基础教程》、《笛子十讲》、《詹永明笛曲五十首》等。
  唐俊乔
  著名竹笛演奏家、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竹笛学会副会长、上海音协竹笛专业委员会会长。
  华盛顿邮报曾用“无与伦比的天才演奏家,竹笛在她手中创造了近乎完美的无限的可能……”来形容唐俊痰难葑啵渖詈竦墓Φ住⒃踩蟮囊羯案叱钠⒖刂颇芰ι钗的谌耸砍频馈W魑雷嗉伪鏊苎渭庸蚣甘龉室衾帧⒁帐踅诩笆俪⌒嗲胱ǔ∫衾只幔唤鲈辔还以籽葑喙泄忱智魑泄执竦炎髌纷钊ㄍ难菀镎撸嗍俏ㄒ灰晃皇苎哦嗖恐泄竦研嗲肱υ及掷滞拧⒂⒐BBC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德国班贝格交响乐团等世界名团进行常年合作演出的民乐演奏家,同时也是上海民族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乐团、香港中乐团、新家坡华乐团、澳门中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等全球一线民族乐团热邀合作的优秀艺术家,演奏足迹遍布五湖四海,很多竹笛作品因她的演绎而成为经典。同时她的教学成就卓越,迄今为止她已培养出上海音乐学院十余名竹笛学生获得全国权威民族器乐专业比赛的27次金奖和第一名,于业界获得“中国竹笛梦之队”的美誉。
  她曾录制出版数十部教材及演奏专辑,由荷兰唱片公司推出48个国家同步发行的《中国魔笛---唐俊乔》亦是全球第一张SACD笛子演奏专辑。其成就被收入《中国音乐家辞典》《中国民族音乐家名典》及英国剑桥传记中心编著的《世界名人录》。目前,她还是中国爱乐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的签约独奏家。
  杜如松
  南派笛艺宗师赵松庭先生的嫡传弟子,1997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奏员。其笛艺亦曾得到前辈刘管乐、陆春龄、王铁锤等名家指点,被视为当代最能表现江南笛乐神韵的演奏家之一。杜如松的演奏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更有温文儒雅的气韵,深得赵松庭先生笛乐神韵。曾多次赴欧亚各国演出,并在香港、台湾、日本、美国等地举办笛子独奏音乐会,因其为中国传统音乐推向世界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2012年美国加州大学为他颁发了“国际优秀艺术家奖”。近十年来专注于佛教文化艺术的组织推广和研究,参与了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开幕式,并策划导演海峡两岸佛教音乐会,弘一大师纪念音乐会和中日佛教音乐会等。主要创作作品有《扁舟载月》、《闺中怨》、《浪沙吟》、《雁南飞》、《竺缘》等。录制出版专辑有《莲台凝香》、《
渔笛清幽》、《笛声吹向云水间》。《笛声吹向云水间》及其作品入围台湾第19届金曲奖,同时获“最佳传统音乐诠释奖”和“最佳专辑奖”。2012年初以高级专家身份引进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任教。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浙江省文化厅艺术委员会成员、赵松庭笛子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王次恒
  中国著名笛子演奏家,1959年生于杭州,1984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同年考入中央民族乐团,先后师从赵松庭,曾永清,蓝玉崧等教授。现任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暨笛子首席、国家一级演奏员、文化部优秀专家、荣获国务院颁发“有突出贡献奖”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笛子协会副会长。文化部国家职业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文华艺术奖评委,文化部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央电视台民族器乐电视大赛评委,“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笛子比赛评委,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
  优秀而有深度内涵的笛箫演奏艺术使他在国内、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奖。1987年获首届全国广东音乐邀请赛演奏一等奖,1989年获全国民族器乐电视大奖赛二等奖;同年在第十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笛子独奏最高金奖及最高艺术家荣誉证书;1991年在文化部中直院团音乐比赛中荣获最高优秀演奏奖,1999年在文化部中直院团国庆五十周年评比展演中荣获最高优秀演奏奖,年连续三年在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中荣获最高优秀演奏奖。
  王次恒曾为国内外唱片公司录制了大量的笛箫曲,其中个人独奏专辑有:《王次恒吹管乐》、《王次恒笛子作品》、《中国南北笛》、《钗头凤幻想》、《王次恒箫专辑》、《箫埙专辑》、《咏春三章》、《闲情一曲赋春风》等。
  他在演奏的同时也参与创作笛箫作品。主要有《桑园春》、《塞外随想》(与邵恩合作)、《钗头凤幻想》(与王直合作)、《空山望月》(与王时合作)、《傣寨情歌》、《乡愁》等。出版发表的著作有:《笛子演奏教程》及VCD示范教程、《名家教竹笛》及VCD示范教程、《笛子入门与提高》及CD示范教程、《青少年学竹笛》及CD示范教程、《箫演奏入门与提高实用教程》、《箫演奏入门》及VCD示范教程、《葫芦丝基础教程》及CD示范教程。
  王次恒经常代表国家艺术团出访演出,进行文化学术交流及讲学活动,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笛箫独奏音乐会,1990年在北京音乐厅举办的笛子独奏音乐会曾引起极大的反响。在国际著名的音乐厅举办的音乐会中担任笛子独奏,如美国的卡内基音乐厅、肯尼迪艺术中心、联合国会议大厅、林肯中心剧场、芝加哥交响乐厅、奥地利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希腊的希洛德古剧场、俄罗斯的玛林斯基剧院、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音乐厅和日本的札幌音乐厅都曾留下他独奏的身影。
  孙永志  
  1982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并留校任教。师从元修和,曾为笛子大师赵松庭弟子。赴港前任西安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管乐教研室主任。1997年出任香港中乐团笛子首席,现任乐团吹管组声部长兼笛子首席,并为香港演艺学院笛子导师、马来西亚艺术学院客席笛子导师、西安音乐学院客席教授及硕士研究生导师。  
  孙氏对笛艺精于研习,兼收并蓄各家笛子风格流派之所长,并以其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和对现代音乐的感知逐渐完善自我,修炼成家,形成了其细腻委婉,或激越奔放、张弛有度、流畅而自然地竹笛演奏风格。近年来经由其演出的各类体裁经典作品有:赵季平的交响诗《东渡?鉴真大和尚》、程大兆的笛子协奏曲《陕北四章》、陈明志的现代音乐作品《刮风的日子》、
  《听风的歌》、与周煜国合作的笛子曲《遐方怨》、协奏曲《巴楚风情》、顾冠仁的笛筝双协奏曲《牡丹亭》等,无不体现其精湛娴熟的技术功底与追求完美的艺术境界。
  易加义  
  著名竹笛演奏家,四川音乐学院教授,硕导。民乐系主任,民族乐团团长,中国竹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2009中国CCTV器乐大赛、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2012中国文化部民族器乐大赛等重大比赛评委。
  ?发表十孔笛练习曲数十首、笛曲《阿诗玛》、《蜀殇》等数首;发表《21世纪中国竹笛教学回顾与展望》等数十篇论文;发表《中国竹笛演奏指南》等专著七部。国内外举办个人、师生等音乐会数百场,出版CD、DVD数张。学生石磊、陈冉等人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中获大奖。
  ?2007年荣获四川省高教成果三等奖,《阿诗玛》文化部第三届音乐创作二等奖,2011年川音教学名师奖,2011年国际器乐大赛国际杰出教师奖,2012年中国文化部优秀园丁奖。事迹载入《中国音乐家辞典》《世界华人当代名人大词典》。
  戴亚 
  笛子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民乐系副主任、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笛子学会副会长。
  1977年考入浙江省艺术学校。198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1990年毕业留校任教。2000年文化部优秀演员研究生班毕业至今。
  近年来,先后多次与世界著名的瑞典国家交响乐团、玛尔默交响乐团、英国ADDITTY弦乐四重奏团、意大利XENIA
EESEMBLE弦乐四重奏团、荷兰新音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交响乐团、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香港中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新加坡华乐团、澳门中乐团合作举办了笛子独奏、协奏音乐会,在国内外获得极高的声誉。
  1989年4月首届“民族器乐电视大奖赛”笛子第一名。
  1995年5月“国际民族器乐独奏大赛”笛子第一名。
  1995年6月台北“第三届民族器乐协奏大赛”笛子第一名。
  他是全国唯一一位“民乐大赛”笛子三连冠获得者。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竹笛的好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