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领导是个两面人图片,特别会来事,我长期受到排,经常被欺骗,被孤立,我该咋办,要不要向上级领导反映

十谈以整风精神革除问题积弊(《解放军报》评论员文章)
  十谈以整风精神革除问题积弊《解放军报》评论员文章一、讲信仰的不能丧失信仰二、决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三、权力姓“公”不姓“私”四、纪律“高压线” 谁碰谁“触电”五、做老实人不做“两面人”六、对形式主义必须露头就打七、特殊化是致命的离心剂八、文恬武嬉消磨血性雄风九、莫把“责任田”当“自留地”十、人民是靠山也是江山讲信仰的不能丧失信仰——一谈以整风精神革除问题积弊本报评论员(《解放军报》日第01版)开篇导读&贯彻整风精神,坚持问题导向,是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鲜明特点。只有以认真老实的态度对待问题、壮士断腕的决心解决问题,猛药去疴、革弊鼎新,才能不断纯洁人民军队的肌体,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根据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以整风精神革除问题积弊”,本报组织撰写了10篇评论员文章,从今天起陆续刊发,希望对全军官兵深入学习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有所裨益。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灵魂和命脉。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信仰坚定,“钙质”就不会流失,骨头就硬,就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就明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丧失信仰,不是失魂落魄、六神无主,就是变质变色、腐化堕落。“人生如屋,信念如柱。柱折屋塌,柱坚屋固。”领导干部在信仰上退却一尺,就会在行动中滑出一丈,最终导致政治变节、思想变质、生活变腐、斗志变衰。像徐才厚那样,管灵魂的出卖灵魂,管反腐的带头腐败,管干部的带头卖官鬻爵,讲艰苦奋斗的带头贪图享乐,即使信仰信念讲得再多,理想宗旨说得再好,也都是空言空谈,只能让人产生怀疑,只会遭到官兵唾弃。领导干部是信仰的实践者,也是信仰的传播者。官兵总是通过身边的领导干部来认识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行胜于言,以行证言。官兵是否听党话、跟党走,很重要的是看领导干部是否坚守信仰、践行信仰。有了对党的领导干部的信任,官兵就会增强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党中央的信赖。领导干部的信仰愈笃定,官兵的信任就愈深厚。反之,领导干部信仰的错位有多大,官兵信任的裂缝就会有多宽。苏共丧权,苏联解体,原因固然有很多,但领导干部信仰崩溃,最终失去人民的信任,是重要原因之一。共产党人讲信仰,领导干部要带头讲信仰,讲信仰的决不能丧失信仰。现在,大多数领导干部信仰坚定、理想笃一,但也有少数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扭曲,信仰丧失、理想缺失、精神迷失、宗旨丢失。有的认同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丧失信心;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共产主义虚无缥缈,不信真理信金钱,不信马列信鬼神,不问苍生问“大师”;还有的当“裸官”留后路,随时准备“跳船”。凡此种种,严重玷污了领导干部的本色,损害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行不率则众不从,身不先则众不信。信仰需要仰视而守,更需俯身而行。领导干部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真正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军队,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知行合一、笃志躬行,勇于担当、率先垂范,官兵的政治信仰就会更加坚定不移,全军的理想信念教育就会更有成效。决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二谈以整风精神革除问题积弊本报评论员(《解放军报》日第01版)会来事的挤走会干事的,善钻营的淘汰善钻战的……这种选人用人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如同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会给军队带来致命的伤害。“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选贤任能,从来就是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的“存亡之本,治乱之机”。闻鼙鼓而思良将。各级干部是武器装备的使用者、作战方法的创造者、军事行动的实践者,是军队建设的中坚力量。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军队,必须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干部。如果选人用人风气不正,让“劣币驱逐良币”,不但会严重挫伤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而且会严重削弱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能否把对党忠诚、善谋打仗、敢于担当、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选出来、任用好,直接关系军队建设全局和未来战争胜负,关系强军目标的实现。“劣币驱逐良币”,在干部选拔上表现很多。比如,在选人范围上,个别领导干部喜欢看来头、看背景,在自己视野内和接触的圈子里选人;在用人标准上,不是任人唯贤,而是任人唯亲、任人唯利,谁与自己走得近就重用谁,谁跑找要送就关照谁;在用人程序上,表面上按规矩办事,实际把标准搞成某个人的“私人订制”,把规矩变为潜规则的“漂白剂”。在这样的环境中,“千里马”只能歇步,“良币”只能靠边,接受过早被淘汰的命运。用人导向是最根本的导向,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这种“逆淘汰”现象,会产生很坏的示范效应,让许多人或身不由己、或心甘情愿地被裹挟其中。当“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成为常态,自然会有人你行我效地选择跑官要官;当“不进圈子原地稍息,进了圈子跑步前进”成为惯例,自然会有人挖空心思地拉小山头、搞小圈子;当“背靠大树好乘凉,跟对人胜于跟组织”成为现实,自然会有人随波逐流地搞人身依附。正如古人所说:“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人是环境的产物”。一个正气充盈的环境,好干部必然受尊重、得重用;一个歪风盛行的环境,善于投机的干部则如鱼得水。只有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坚决纠治选人用人上的不良风气,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下决心把那些真有两把刷子的好干部用起来,才能让官兵看到奔头、充满信心,有全身谋事之心而无侧身谋人之虞。权力姓“公”不姓“私”——三谈以整风精神革除问题积弊本报评论员(《解放军报》日第01版)腐败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公权私用、以权谋私。从党中央、中央军委严肃查处的一批大案要案来看,徐才厚、谷俊山等腐败分子忘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党性原则丧失、公私天平倾斜,把权力当作寻租工具、变现机器,损公肥私、假公济私,不择手段捞钱敛财,用组织权力抬高个人威信,用公家资源满足一己私欲,情节之严重、影响之恶劣,令人触目惊心。权力不是个人私有财产,更不是为所欲为的私器,而是负有人民重托约束的公器。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只能“忠实地为他们办事”,而不是为个人办事;只能“适合人民的利益”,而不是适合少数人的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性质宗旨的生动彰显。离开了这一条,执政之基就会坍塌,力量之源就会枯竭,党和军队就有变质变色的危险。权力一旦改姓,“私”字就会无限放大,大得没有边际;“公”字则会无限缩小,小到难觅其踪。其危害绝非腐败分子贪占一点、奢靡一点那么简单,而是严重侵蚀党和军队的肌体,动摇党和军队的根基。徐才厚案件给党和军队形象、政治工作形象以及官兵对领导干部的信任造成的损害就是深层的、广泛的、长久的,其影响不可低估。公权之裂缝,是被私欲一点点撑大的。一些腐败分子之所以欲壑难填、蛇欲吞象,是因为权力的滋味太诱人,权力的兑换太容易,进而陷入一种贪腐恶性循环之中:用权力谋取私利——用私利获得更大权力——用更大权力攫取更多私利……最终在犯罪的道路上越滑越远、越陷越深,欲罢不能、追悔莫及,葬送个人前程和家庭幸福,损害党和军队的事业。因此,权力必须置于严格监督约束之下,关进“铁笼子”,让掌权者始终“惴惴如临深渊,矜矜如履薄冰,栗栗如不满日”。习主席语重心长地指出,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公与私这道选择题,选项只有“A”和“B”,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公者千古,私者一时”。军队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肩上有千斤重担,身后有千军万马,更要一心为公、夙夜在公,坦荡做官、谨慎用权,创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官兵、无愧于时代的业绩。纪律“高压线” 谁碰谁“触电”——四谈以整风精神革除问题积弊本报评论员(《解放军报》日第01版)党的纪律是全党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每个党员必须坚守的政治生命线。只有把纪律当作谁碰谁触电的“高压线”,才能防止和克服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确保部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从根本上说,就靠严明的纪律、严格的法规。离开这一条,“从严”就是一句空话,“管党”就会流于形式。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保持旺盛的战斗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铁的纪律。遵守党的纪律、接受纪律约束,是做合格党员的基本条件,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毛主席说过,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二者都不可少。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没有纪律的约束,党的组织就会软弱涣散,党的队伍就会一盘散沙,党的事业就会难以为继。雷峰塔是怎么倒掉的?就是因为人人都想抽一块砖拿回家“辟邪”,你拿一块我拿一块,最后就倒了。如果大家我行我素、自行其是,今天违反一条纪律,明天违反一条纪律,那么党和军队事业的大厦迟早也会坍塌。可是,在一些单位,目无组织、目无纪律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把纪律当摆设,视纪律为无物,把“带电作业”当作一种本事、一种能耐,把违纪违法当作一种魄力、一种胆量;有的一事当前,首先考虑个人得失,考虑组织和工作少;有的会上不说、会下乱说,口无遮拦;有的热衷于打听、议论、爆料所谓内幕消息,信谣传谣造谣;有的搞上有纪律、下有对策,选择性执行、变通式落实;还有的执纪不严,搞“手下留情”“法外开恩”,违反纪律打个哈哈就过去了。所有这些,都是对组织的漠视,对纪律的亵渎,必须坚决纠正和革除。令严方可肃军威,命重始于整纲纪。严明的纪律,对军队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军队必须无条件地、不折不扣地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等各项法规,坚决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保持政令军令畅通。任何人不得有任何特殊和例外,谁越过红线,谁就要付出代价。各级党组织要提高法纪执行力,让铁规发力、让制度生威、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使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制度化、经常化,使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做老实人不做“两面人”——五谈以整风精神革除问题积弊本报评论员(《解放军报》日第01版)清代小说《镜花缘》讲述了一个“两面国”的故事。那里的人长着两张截然不同的脸:一张是慈眉善目的笑脸,另一张则是凶狠阴险的恶脸。一个长安人在这里呆久了,也变成了“两面人”。荒诞不经的故事,针砭的是当时官场的丑态与积弊。我们党和军队决不允许有“两面人”。做老实人不做“两面人”,既是党员干部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党员干部必备的政治品格。但是,在党员干部中仍有“两面人”。有的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说一套、做一套。有的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不做,要求别人遵守的自己带头违反。有的对上对下不一致,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欺上瞒下。有的见风使舵、巧言令色,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把庸俗的市侩作风带到党内军内,还自以为得计。王安石在《知人》中说:“贪人廉,淫人洁,佞人直。”越是贪婪的人越伪装清廉,越是荒淫的人越伪装纯洁,越是奸诈的人越伪装正直。“两面人”现象,说到底是一种政治投机主义。大奸似忠,大伪似真。徐才厚就是典型的“两面人”。他善于表演,擅长伪装,用假面具掩盖自己极其肮脏的灵魂和丑恶的行为,演出了一幕幕丑剧。“两面人”因迷惑性、欺骗性特别强,所以危害性、危险性特别大。待到东窗事发,他们往往已成为大奸巨贪,让人大吃一惊、难以置信。邓小平曾反复强调:“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起码标准。”党章明确规定,“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党员干部只有襟怀坦荡、光明磊落,才能心里无私无愧、手中有公有廉;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赢得官兵信赖、树立党员威信。踏实、朴实,做老实人,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如果这个传统丢失、“两面人”做派盛行,必将导致军心动摇、人心涣散,使军队失去凝聚力、没有战斗力。荀子把“口言善,身行恶”的“两面人”称为“国妖”,把“口能言之,身能行之”的人称为“国宝”,认为治国者要“敬其宝”“除其妖”。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肩负着军队建设和带兵打仗的神圣职责,理应坦坦荡荡、表里如一,当“国宝”不当“国妖”,做老实人不做“两面人”,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为强军兴军注入强大正能量。对形式主义必须露头就打—— 六谈以整风精神革除问题积弊本报评论员(《解放军报》日第01版)虚花结不出实果,花枪敌不过真枪。战场不相信表面文章、弄虚作假。对形式主义的东西,必须露头就打。部队是时刻准备打仗的,玩不得半点虚假。形式主义可以欺骗自己,却糊弄不了敌人。平时花拳绣腿,战时必然折臂断腿;平时弄虚作假,战场必然丢盔弃甲。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甲午之战,中国军队的失败,很大程度上败在形式主义上。他们平时海训,船动而靶不动,平时校阅,“徒求演放整齐”。这种虚假训风演风布下的陷阱,上了战场就只能拿官兵的生命来填平。事实证明,形式主义图虚名、招实祸,误党、误国、误军。徐才厚之流搞的假大空那一套,必须彻底纠正和革除。早在延安时期,毛主席就指出,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用脑筋”的东西,号召全党“必须揭破它”,把这种毛病彻底改掉。然而,在有些单位,形式主义不但没有绝迹,而且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变异变种、易服换装,在一些时期呈现越搞越成套、越搞越高档之势。比如,楼房越盖越高,大门越修越阔,园林化有余,战斗化不足,只闻鸟语花香,不见真枪实弹。现场会规模很大,从经验介绍到领导讲话,从成果展览到课件演示,展示功能有余,推广价值不足。演习观摩背台词、念讲稿、编脚本,像演折子戏。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耗时费力、劳民伤财,于战斗力无补,对部队建设无益,有百害而无一利。形式主义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为何仍然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惯性思维影响,把开会当重视,把表态当落实,离开会议文电就不知道如何指导工作。名利思想作怪,不怕官兵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出名挂号的事抢着做,默默无闻的事不愿干;为了快出成绩、多出政绩,不惜造景造势、弄虚作假。担当意识不强,工作不落实、不尽责,一旦发生问题,就用会开了、文发了搪塞应付、推卸责任。有人形象地说,形式主义是口井,限制了领导的视野;形式主义是堵墙,阻断了领导与群众的联系;形式主义是条绳,捆住了真抓实干的手脚;形式主义是块布,掩盖了工作中的矛盾问题。这股歪风不除,不但战时打不了胜仗,平时工作任务也难以真正完成好。虚实之分,祸福之纽。战场从来不认同形式主义的东西,战争也从来不宽恕那些弄虚作假的人。为了求胜,必须求实;为了打赢,必须打假!特殊化是致命的离心剂——七谈以整风精神革除问题积弊本报评论员(《解放军报》日第01版)不搞特殊化,是党章对每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要求,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保证。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手中有权、岗位特殊,但决不能做“特殊一员”。从徐才厚等腐败分子的人生轨迹可以看出,腐化堕落往往是从搞特殊化开始的。这一恶劣作风,严重背离党的性质宗旨,严重玷污党员干部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关系。搞不搞特殊化决不是小节小过,而是大是大非。特殊化就像致命的离心剂,对党组织公信力的损害是毁灭性的,对广大官兵信仰信念的冲击是颠覆性的。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我们党就采纳了刘伯承同志的建议,确定红军的“司令”称呼后面再加一个“员”字,意即在革命队伍中不论职务高低,每个人都是普通一员。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更是鲜明指出:“共产党员和干部应该把谋求特权和私利看成是极大的耻辱。”这些历史细节说明了同一个道理:共产党员来自人民、服务人民,时刻不要忘记自己“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但是,现在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完全忘记了自己是“普通一员”,把搞特殊化看成是正常待遇和价值体现,忘乎所以,妄自尊大:有的封妻荫子思想根深蒂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的横攀竖比,闹地位要待遇,违规使用公勤人员,长期占用多套住房,等等。“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纵观历史兴亡、政权更替,原因千条万条,但从来缺不了这一条——搞特殊、搞腐败。苏共亡党,很重要的是党员干部中出现了一批“脱离群众、站在群众头上的特权者”。我军历来强调官兵一致,在政治上完全平等,在生活上同甘共苦,形成了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新型官兵关系。解放战争期间,为什么有那么多“解放战士”调转枪口打蒋介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解放军从高级将领到普通战士都是一个“伙食尾子”,冲锋时干部喊的不是“给我上”,而是“跟我上”。搞一次特殊,玷污一次形象;耍一次特权,失去一片人心。党员干部在很多方面已经享受了党和人民给的良好待遇,就决不能再谋求权力之外的任何特殊。如果说有什么特权的话,那么“唯一的特权就是带头吃苦”,不负组织提携之恩,不负人民养育之恩,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文恬武嬉消磨血性雄风——八谈以整风精神革除问题积弊本报评论员(《解放军报》日第01版)虎气血性是军人的图腾,文恬武嬉是胜战的克星。一个人的精力投向与精神状态紧密相连。耽于副业“雅好”,必然玩物丧志、意志衰退、精神萎靡;贯注战事战场,必然心怀忧患、保持戒备、高扬雄风。近年来,全军上下聚焦打仗,务战备战的氛围日益浓厚,但也有少数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心思游移、兴趣外移、精力转移,身在曹营心在汉。他们不去钻研兵法韬略,却沉迷于古玩、字画、玉石,把个人嗜好发挥到极致;不愿投身于沙场练兵,却热衷于迎来送往,关注操场少、关心市场多,进指挥所少、上招待所多。诸如此类,淡忘了战争威胁,丧失了打仗本领,磨掉了军人血性。一旦有事,别说打仗,就连适应战场都很困难。为什么有人“文恬武嬉,习熟见闻,以为当然”?主要是缺少钙质、没有肝胆,不具担当、不思进取、不谋主业,奉行“少干少出错,不干不出错”,消极应付、得过且过。在他们看来,反正职务按时升、军衔顺着晋,不如搞点副业、消磨时光。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一味贪图享乐,就会染上“和平病”,思想懈怠、斗志丧失;总是不务正业,就会染上“麻痹症”,缺失忧患、忘战怠战。兵法云:三军以戒为固,以怠为败。如果别人在磨刀霍霍,你却在搞所谓的“雅好”;别人在钻研信息化,你却在搞所谓的“星级式”服务,怎能打仗?又何谈打赢?到头来,只能让和平积习滋长,虎狼之气式微。一个道理不用讲,军人生来为打仗。军人的爱好首先应服从服务于职业需要。把当兵当事业,把打仗当主业,把打赢当伟业,应成为我们始终不渝的自觉追求。粟裕最大的爱好是看作战地图,朱可夫空闲时间喜欢勘察地形。正因此,他们每临战事,血性激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相反,沉溺于声色犬马的八旗子弟,受不良嗜好的浸染,很快变得不堪一击。领导干部的行为和喜好还是一种导向。将不精微,则三军失其机;将不常戒,则三军失其备;将不强力,则三军失其职。领导干部带头把打仗当作第一要务,全副心思聚焦战场,全部爱好服务打赢,才能引导官兵把注意力、关注点放在主业主课上。邦境虽安,忘战必危。总以为我们处在和平年代,仗一时打不起来;总习惯“把刺刀插在地里”,不想着“执干戈以卫社稷”,就不配做一名军人,更不配做一名军队的指挥员。只有一丝不苟钻研战争,一门心思准备战事,一腔热血投身战场,敢于担当、担起所当,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莫把“责任田”当“自留地”——九谈以整风精神革除问题积弊本报评论员(《解放军报》日第01版)本单位的利益再重大,也大不过全局的利益;本部门的地位再重要,也重不过整体的地位。心里只有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本位主义、分散主义,损害部队凝聚力,削弱部队战斗力。军队建设只有“责任田”,没有“自留地”,“小算盘”必须服从“大棋盘”。军队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每个单位、每个部门、每个岗位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犹如一方方“责任田”,虽互不相同,却各有其用;虽彼此独立,却紧密关联;虽只是局部,却影响全局。“如欲奋一战而胜万战,必须联万心而作一心。”只有把方方面面的资源整合起来,把上上下下的力量凝聚起来,才能攥指成拳、攻坚克难,提高部队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如果大家都固守“楚河汉界”,设壁垒、筑围墙,你防我、我防你,就会相互掣肘、产生内耗,相互制约、产生阻力,“铁指”就不可能攥成“铁拳”,“1+1”就不可能产生“大于2”的效果。这几年,全军上下大局观念、整体意识明显增强。但仍有同志把“责任田”当成“自留地”,画地为牢、尾大不掉,搞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最大化,利用各种机会争地盘、争资源。为什么在有些单位、有些部门,信息化建设、战场建设等重点领域统筹协调难、相互支持协作不够?为什么标准化建设搞了那么多年,但推动不易、进展受限?为什么在干部使用上不听招呼,派不进、调不出问题比较突出?原因和症结就在这里。战争年代,我军不论哪支部队,让打主攻就打主攻,让配属谁就配属谁,“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新中国成立后,数十万将士听令而行,牺牲小家,戍守边疆,扎根拓荒,为新中国政权稳定作出突出贡献。军队历次编制体制调整改革,官兵无条件执行裁撤命令,有的在离营前夕接到抢险救灾任务,又精神昂扬奔赴一线,任务完成后依依不舍泪别军旗。正是这种以个体之失换整体之得、以局部之失换全局之得、以一时之失换长远之得的崇高精神和大局观念,使我军屡胜强敌、屡克艰险、屡立新功。“观操守在利害时”。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公与私、得与失、局部与全局,都是无法回避的利益考验。如果谁的利益都不能碰,谁的“奶酪”都不能动,那改革如何深化、籓篱如何突破?每名官兵特别是领导干部,决不能以个人得失、当前得失、局部得失为出发点,而应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军队利益置于单位利益、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之上,坚决拥护改革,积极支持改革,自觉投身改革。人民是靠山也是江山——十谈以整风精神革除问题积弊本报评论员(《解放军报》日第01版)巨人安泰永远离不开大地母亲,人民军队永远离不开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和执政之基,也是我们军队打胜仗的最大靠山。人民子弟兵永远不会忘记陕西老乡的小米、沂蒙红嫂的乳汁,不会忘记如林的担架、如流的推车,不会忘记“最后一个儿子啊,送到了部队上”的歌谣。战争年代,老百姓就是咱的“补给线”,子弟兵打到哪里,老百姓就支援到哪里。正因为始终坚信“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始终紧紧依靠和广泛发动人民群众,人民军队才能所向披靡、一往无前。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习仲勋在天安门城楼参加庆典时,道出心中的感慨:“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得民心者得天下。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一支军队的胜败荣辱,最终取决于为谁而战。正如毛泽东所说:“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不解决要不要民众的问题,什么都无从谈起。”我党我军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始终站在最广大群众的一边,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纷纷失去政权,有的甚至分崩离析,一个重要原因是失道寡助,被人民无情地抛弃了。“不是水离不开鱼,而是鱼离不开水。”当前,经济社会关系深刻调整,在有些人那里,鱼水之情有所淡化,鱼水关系甚至颠倒了。有的只讲军事需求,不讲群众纪律;有的只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甚至在军地交往时借机谋利;有的漠视军民纠纷,忽视群众利益。这些问题,损毁的不仅是军队形象,而且是靠山和江山;损害的不仅是军民关系,而且是民心和民意。“与民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民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民心的流失,通常是渐进的、隐蔽的,也是致命的。犹如温水之于青蛙、蚁穴之于长堤,会使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急转直下的变化,陷入无法脱身的绝境。刘伯承元帅曾这样追问:“老百姓不是命里注定要跟我们走的,为什么不跟别人走呢?”我们应该时刻警惕脱离群众的危险,时刻警惕民心流失的危险。查处徐才厚这样的军中败类,是我们军队有自信、有正气、有力量的体现,必将固本开新、提振士气、赢得人心。“难得举城作一庆,爱我人民爱我军。”民心所向、民意所在、民智所汇,构筑成撼不动的靠山、打不垮的江山。我军作为人民子弟兵,过去在人民养育下茁壮成长,今天也一定能在人民支持下更加强大。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为什么而出发”,都不能忘记“为什么而奋斗”。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container: s,
id: 'u1442766',
scale: '20.3',
display: 'inlay-fix'日王书记党课完整版--兰州新区
兰州新区官方门户
首页 && 正文
日王书记党课完整版
兰州新区党群部宣传处
&&发布时间: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辅导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三严三实”,深刻指明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政治品格、做人准则,指明了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为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提供了重要遵循,对我们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展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必将产生极为重要的现实作用和长远影响。
为进一步引导和督促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上个月中央制定印发了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方案》,刘云山同志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对开展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全面部署。我理解,这次专题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是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抓手,直接关系到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增强,直接关系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落地,直接关系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根基的巩固。在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和关口,党中央作出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这一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对当前工作形势任务的准确把握,充分体现了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意志,充分体现了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政治担当。我们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历史和现实的维度,深刻认识开展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大意义,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态度、有力的举措抓好专题教育各项工作,进一步带动形成学习、宣传、落实“三严三实”要求的浓厚氛围,确保中央部署和要求在甘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强有力的政治、组织和作风保证。
根据中央有关通知要求和省委《实施方案》,这次专题教育以领导干部讲党课启动开局,不仅县级以上党委(党组)书记要带头讲,党委(党组)其他成员也要在适当范围内讲,这是我们党抓党员修养提升、抓党员作风改进的一个重要创新,也是对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一个更高要求。讲好党课、当好示范,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讲,既是必须承担好的政治使命和任务,也是自我审视、自我剖析、自我改进、自我提高的重要契机和过程,希望给各级党员干部讲党课的同志们,正确对待、倍加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和平台,认真对照中央要求,全面消化中央精神,在讲课时重视规范性,把中央明确的“三个讲清楚”阐释好;重视理论性,把习总书记有关重要思想阐释好;重视生动性,把具体案例的警示意义阐释好;重视实效性,把“三严三实”的实践要求和标准阐释好,确保为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开展专题教育开个好头,达到解疑释惑、传导压力、激发正能量的目的和效果。
下面,我想围绕进一步学习贯彻好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有关决策部署,结合我省改革发展稳定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实际,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一谈对“三严三实”的一些理解和感悟,并提几点具体的要求,这既是一次思想交流,也是一个动员报告。
一、准确把握“三严三实”的本真内涵
我们抓作风建设,核心目的是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而“三严三实”正是对我们共产党人“质”的规定,是一个党员干部应当具备的最“本真”的东西。“三严”,是我们党的核心价值、独特优势、优良传统,蕴含的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着眼的是高尚革命理想,体现的是卓越政治品质,反映的是铁的纪律要求。如果没有严密的组织、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规矩,我们的队伍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我们的事业就难以跨越千难万险。“三实”,既是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思想路线的拓展和深化,也是对求真务实、注重实效、实干兴邦这一工作方法的继承和发展。如果我们脱离实际谋事、贪图虚功创业、带着面具做人,就会贻误事业,最终失去民心民意、失去执政根基。做到“严”和“实”,前提和基础就是要准确把握“三严三实”的内涵和要义,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具体来讲:
严以修身,主要内涵就是加强党性修养,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纵观古今,无论是哪个人、无论在哪个时代,要成就一番事业,摆在第一位的就是“修其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出自“四书”之一的《大学》,意思是上自皇帝,下到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加强自身品行修养为根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什么是修身?说到底就是要修德。我们常说的“德才兼备之人固然可嘉,有德无才之人尚可培养,有才无德之人危害甚大”,古人所讲的为官者“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前一句出自唐代罗隐所著的《两同书o贵贱篇》,意思是不担心自己没有职位,只担心自己的德行不够;后一句出自东汉张衡所著的《应问》,意思是不要担心职位不够高,而应该想想自己的道德是不是完善】,讲的都是德的极端重要性。党员干部必须懂得,当了官不等于品行就过关,职务高不等于境界就高,一定要把修身摆在首要位置,抓好立德、修德、践德这个终身课题。具体讲,我们要重视在明大德、守官德、严品德三个方面下功夫:一要重视明大德,筑牢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强的党性立场是领导干部必须着力修好的最根本的道德,一个人一旦放松对崇高、纯粹的追求,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容易在诱惑面前变得脆弱、堕落,迟早会出大问题。所以,我们要始终牢记崇高信仰和入党誓言,认真学习领会党的科学理论,坚定理想的“主心骨”、筑牢信念的“压舱石”,真正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二要重视守官德,强化宗旨意识。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作为人民公仆,领导干部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应当坚守的最基本的官德,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重大问题,自觉践行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个庄严承诺,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关心群众、帮助群众,时时处处体现出应有的为民情怀。三要重视严品德,锤炼意志品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o子路篇》,意思是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既要有干事能力,更要有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对内就是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就是感染力、影响力。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最重要的就是不为私心杂念所左右、不为功名利禄所诱惑、不为歪风邪气所侵蚀,面对大千世界的诱惑稳得住心神,面对各种利益的纠缠把得住操守,始终做到坦坦荡荡做人、干干净净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北宋的林逋【bū】在其所著的《省【xǐng】心录》中讲过四句话,“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意思是仗义疏财能够团结人,严于律己能够使人信服,宽以待人能够得到人心,身先士卒能够领导众人】,我们共产党人更应当有这样的品格和境界。
严以用权,主要内涵就是按规矩、按制度行使权力,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领导干部与老百姓的区别,就在一个“权”字上,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能否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是最经常、最直接、最现实的考验。实际上,权也好、钱也好、名也好,都是一把双刃剑,既会带来鲜花也会带来罪恶,既会带来荣誉也会带来镣铐,既会把人推向高峰也能使人跌入深渊,关键在于怎么看待、怎么获得、怎么使用。掌好权、用好权,一方面要常怀公仆之心,树立为民用权的观念。我们党一再强调,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必须用之于人民、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到领导岗位上、赋予我们一定的权力,既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重托,我们的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越要牢记权力的本质,以权力的行使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绝不能把公共权力当成牟取私利的工具。另一方面要常怀敬畏之心,树立审慎用权的观念。权力如火,善用则利国利民,滥用则引火烧身。对手中的权力,我们要保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保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约束,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现实中,一些人或者权力观扭曲,奉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将手中的权力用在了歪门邪道上;或者掌了权就忘乎所以、不知天高地厚,不念纲纪、不守法度,视制度如无物、视程序为儿戏,什么都不在话下、什么都无所顾忌,胆大妄为、为所欲为,该上会的不上会,该集体决定的不集体决定,形成了一种权力失控、不受监督的局面,这不仅对事业发展会造成严重影响,对干部个人来讲也是很大的危险。但审慎用权也不能走上为官不为的极端,当官就要担当,当官就要尽责,当官就要把手中权力的作用发挥好,如果在岗却不在状态、在位却无所作为,这样的干部也不是党和人民所需要的干部。
严以律己,主要内涵就是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守党纪国法的红线,做到言不出格、行不逾矩。“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出自《道德经o第三十三章》,意思是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走正道、有作为,最根本的还是要常思律己之益、常思放纵之害,认清欲望的背后是陷阱、明白贪婪的尽头是毁灭,从而勒紧心中的“紧箍咒”、树起行为的“警戒线”。如果我们自己放低了境界追求、放宽了用权边界、放松了约束标准,难免就会出现“一篙松劲退千寻”的情况。严以律己,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做到慎独、慎微、慎初。所谓慎独,就是在独处之时能够反躬自省、谨言慎行、一丝不苟。一个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往往能够遵规守矩,但在没有人监督的时候能不能做到始终如一?这就看慎独的功夫了。现实中,有的人常常干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而且总是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殊不知“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把慎独作为一种操守、一种品格、一种风骨,让慎独的意识像影子一样伴随左右。所谓慎微,就是要在细微之处保持警惕、警觉、警醒,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为恶小而为之。小节上把持不住,就会“温水煮青蛙”,使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清代张伯行所著的《禁止馈送檄【xí】》中有几句话,“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意思是“一丝一粒”虽小,却牵涉我的名节;“一厘一毫”虽微,却都是民脂民膏。对百姓宽待一分,那么百姓所受的恩赐就不止一分;向百姓多索取一文,那么我的为人便一文不值】,在今天仍具有深刻的借鉴和警示意义。领导干部应懂得“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的道理【出自清代王夫之所著的《读通鉴论》,意思是如果在恶行还处于微小阶段的时候不注意、不控制,任其发展,势必酿成大祸,影响自己的形象】,以“吾日三省吾身”的古训提醒鞭策自己,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严防一念之差造成“蚁穴之祸”。所谓慎初,就是要把住第一次、守住第一关。领导干部身在重要岗位、手中掌握实权,“登门拜访”、送这个送那个的自然不少,第一次把住了就是关口,把不住就是缺口。作为领导干部,要牢记人情里面有原则、交往之中有纪律,绝不能飘飘然、昏昏然,在别人的讨好献媚和拉拢腐蚀中掉进圈套,并在管住自己的同时,管好自己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防止别有用心的人找到这样那样的缺口。从近年来查办的一些案件和违纪违法人员忏悔反思的情况看,一些领导干部最初信誓旦旦“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时间久了思想懈怠、被糖衣炮弹击中后想法就变成“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等到开始伸手了又变成“既然湿了鞋,不如洗个脚”,越走越远之后则是“既然洗了脚,不如洗个澡”,最后彻底滑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对此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
谋事要实,主要内涵就是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思路、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我们常说,“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出自春秋时期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意思是谋划准确周到而后行动,知道在合适的时机收手,就会有收获】,“思路决定出路”,说的都是谋划的重要性。我们要干成一件事,不仅要事先谋划,更重要的是往实处谋,否则必然是虚无缥缈、雾里看花,结果只能是虚掷公帑【tǎng】、劳民伤财,激化矛盾、败坏风气。在务实谋事上,我们要重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要树牢实践观。“涉浅水者见鱼虾,入深水者见蛟龙”,足不出户、坐而论道,怎能了解实际情况?“找上几个人,关上窗户门,作上一篇文”,怎能解决实际问题?当年,焦裕禄同志常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在治理“三害”过程中,他从来不靠听汇报来开展工作,而是走遍了兰考的山山水水,用一串串脚印丈量出了兰考县情,靠吃干粮、蹲泥坑摸清了灾害的基本特点,正是有了这样的作风,才能够谋划出治沙、治水、治碱的管用办法,为彻底改变兰考面貌找到一条路子。我们谋事就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把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把情况搞全弄准,获得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拿出符合实际的工作思路,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决策,这一工作方法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二要树牢群众观。“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出自东汉王充所著的《论衡》,意识是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有过失的人在民间】。需要干什么,群众心里最清楚;具体怎么干,群众最有发言权。我们作决策,要全过程地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群众的诉求当作谋事的核心内容,把群众的期盼当作谋事的关键要义,把群众的意见当作谋事的重要依据,多跟群众掏心窝、兜家底,不忽悠、不隐瞒、不放“空炮”,把工作精力集中到最需要的地方、最管用的地方、最见实效的地方。三要树牢历史观。以正确的历史观谋事,一方面要善于以史为鉴,了解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以往决策部署的得失,把有益的思路和办法继承好、完善好,一茬接一茬、一任接一任地坚持下去,避免走弯路;另一方面要善于用历史的观点来对待事业、看待政绩,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多想管全局、惠民生的点子,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推动工作。
创业要实,主要内涵就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一番实实在在的业绩。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阐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时,特别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回首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薪火传承是这样,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是这样,社会主义中国60多年的建设发展也是这样。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实干创业,方可治国、兴邦、富民;创业不实,再好的规划设想也只能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脚踏实地干、坚持不懈干,在实干中形成共识、解决问题、实现愿景。我们评价干部是不是实干家,重要的就是看有没有敬事为民的崇高追求、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任人评说的胆识勇气、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那些“坐而空谈无人能比,临机应用百无一能”的人,那些心存畏难情绪、怕担责任、不敢干的人,那些沉醉于已有成绩、习惯于悠哉乐哉生活、不想干的人,那些抱怨规矩多了、要求严了、把不出事当成是唯一追求、不愿干的人,那些以评判者自居、不知国家根基所在、不知百姓疾苦冷暖、面对困难问题手足无措、不会干的人,绝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从实践来看,有的干部遇到难问题总是盖起来,碰到硬任务习惯挂空挡,不敢迎着困难上、顶着压力干,还怕别人说自己不行,于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就来了:你要求绿化环保,他就在公路两边造个绿化带;你要求扶贫攻坚,他就集中财力搞几个供参观的“盆景”点;你要求化解矛盾,他就给你来个封、捂、堵、压、瞒,等等,看似干了不少事,其实没有一件做实做到位。东汉末期的政论家荀悦在所著的《申谏》中讲了“四不”,即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实际上讲的也就是干事创业应有的态度和作风。新时期,我们做到“不受虚言”,就是不能干了点实事,别人一夸就飘飘然、得意忘形,而是要多听逆耳忠言,从中进一步树牢务实干事的意识。我们做到“不听浮术”,就是干工作要有正确的判断能力,不能被那些不切实际的意见和建议所左右,不能身边的人一怂恿就把那些脱离实际的事情干起来了。我们做到“不采华名”,就是要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不能有任何“捞官声”、“攒资本”的观念,做一件事、干一件工作老想着领导和上级怎么看,而不顾百姓的看法和感受,不顾实际的成效和作用。我们做到“不兴伪事”,就是要踏踏实实干一些有益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事。在平时的调查研究、走访了解中,我们有时会发现个别地方和干部热衷于“作秀”、“演戏”,雪中送炭不足、锦上添花有余,甚至不计成本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这些做法造成的影响很坏,带来的损失很大,人民群众的反映很强烈,确实是害人害己,必须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做人要实,主要内涵就是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人活一世,从大的方面讲,无外乎两件事,一个是做人、一个是做事,做人是做事的基础和前提,以什么样的原则和态度做人,直接影响着做什么事、怎么去做事。从这个意义上讲,注重做人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问题是,时下有一些干部热衷于把心思和精力放在所谓的“做人”上,变了味道、出了偏差,他们往往不是想着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人,而是一心想着去做明哲保身求安稳的人、吹吹拍拍会来事的人、拉拉扯扯搞关系的人、包装炒作善作秀的人,这些都不是做人的正途,做人说到底还是要老实做人、做老实人。这个要求体现在品性上,就是要正派诚实。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职务有高低,但不能丢了正派诚实这个人品底子。我们说要对组织忠诚、对人民赤诚、对同志坦诚,既不能打折扣、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更不能做样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种忠诚是不是绝对的、这种赤诚是不是如一的、这种坦诚是不是敞亮的,长时间下来组织、群众和同志们都会有一个公论,你既装不下去也演不下去。这个要求体现在作风上,就是要勤勉扎实。西方有句谚语,“把双手插进口袋里的人,永远爬不上成功的梯子”;我们的古人也常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就告诉我们要干成一番事业,除了勤勉敬业、埋头苦干,别无他途。甘肃生态环境脆弱、发展基础薄弱,在这里工作的干部更需要这种精神和作风。回首过去,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和作风,我们不可能结束“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面向未来,如果不继续坚持和弘扬这种精神和作风,我们也不可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奋斗目标。这个要求体现在涵养上,就是要低调务实。涵养就是做派。什么是做派?辞海里有几种解释,其中一种是戏曲里的表情、动作,如演大官的,一出来就有个老爷的派头;演小丑的,一出来总是猫着个腰,派头就不一样。我们领导干部的做派应该是什么样子?有的是一个官僚的做派、盛气凌人的做派、离群众很远的做派、尽说假话套话空话的做派,还有的是为人民能够扑下身子、放下身段、深入基层、跟群众去交流,了解他们遇到的困难和矛盾,而且不遗余力、鞠躬尽瘁地去为他们服务,这又是一个做派。不言而喻,我们需要的是能够躬身为民而不是脱离群众、平易近人而不是官气凌人、做事而不是作秀、实干而不是空谈的做派,低调务实才是共产党人的做派!我想,有了这样的形象,有了这样的作风,就会赢得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开展工作、做起事情就会有价值感、幸福感和成就感。
概括起来讲,“三严”之“严”是内在要求,指向主观世界改造;“三实”之“实”是行为取向,指向客观世界改造。“三严三实” 既是我们党性质宗旨的根本体现,也是完成肩负责任的有力保障;既是对党员干部的重大考验,也是对党员干部的真正爱护;既是从严治党的硬性要求,也是检验我们党性作风的重要标准,全省上下都应当有这样的认识、这样的把握、这样的考量。
二、坚决贯彻“三严三实”的实践要求
把“三严三实”落实到行动上,我考虑,总的就是要从在把牢基本要求中自律、在认清突出问题中自省、在有效整改落实中自纠三个层面入手。
在把牢基本要求中自律,就是要明确总体上怎么看待、把握和贯彻“三严三实”要求。具体有三条:一是要把“三严三实”作为有机统一体落实好。“三严三实”所讲的6个不同角度的内容,涵盖了党员干部做人做事做官的方方面面,其中做人、修身、律己是基础,用权、谋事、创业是实践,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和逻辑,共同反映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内在自律和外在约束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系统的行为框架。这6个方面,我们都要一一对照执行,哪一个都不能丢、不能偏,做到严实结合、融为一体。二是要把“三严三实”作为人生航向标坚持好。“三严三实”不仅是作风建设的风向标,更是我们走好人生路的航向标。作为党的干部,我们一旦偏离这个航向,就可能走上歪路和邪路,甚至还会走上不归路。所以,我们应当把“三严三实”摆到思想守则、价值追求、人生信条的位置和层面,常思常想、常省常问,重视把思想的发条上紧、螺丝拧紧,以免陷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境地【出自南北朝时期刘义庆等人所编著的《世说新语》,意思是面临极危险的情况而不自知】。三是要把“三严三实”作为行为硬约束体现好。说一千道一万,不管在理论上、概念上、口头上讲得多么动听,终归是要落到实处,只说不做就是另一种不严和不实。实践中,我们要把“三严三实”作为净化思想的武器、对照检查的准绳、改进作风的标尺来严格执行,“三严三实”要求的必须为、“三严三实”禁止的绝不为,切实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
在认清突出问题中自省,就是要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搞清楚“不严不实”的典型问题和表现,在对照反观中明确应该做的和不能做的。最近,我结合近年来一些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巡视工作和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以及赴各地走访调研和翻阅资料掌握的情况,对种种“不严不实”的问题和表现作了些梳理和归纳,有些问题在我省的党员干部中确实是存在的,有些虽然尚未发现实际的例子和行为,但也应当引以为戒。具体来讲:
在修身方面,我感到有4个突出问题需要注意和防止:一是信仰缺失、意志消沉。有些党员干部忘记了党员身份、弱化了党性修养,在党不言党、在党不爱党、在党不兴党、在党不护党,甚至口无遮拦,到处去说共产主义太遥远,过好当下的日子才最现实;还有的总认为“月亮是外国的圆”,不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来说去都是西方那套民主、平等、博爱的价值观。这样的干部不仅有,而且为数还不少,造成的影响也是非常坏的。二是信谣传谣、妄议中央。在一些干部中,乱评乱议、以谣传谣的现象比较突出。这些人还没到造谣生事、违法乱纪的份上,但这些人就是在那儿调侃,茶余饭后热衷于传播所谓的“政治段子”和小道消息,东家长西家短地乱发议论。还有些人妄议中央大政方针,混淆视听、宣泄不满。这两年,党中央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高压惩治腐败分子,得到了全党全国全军上下的一致拥护和好评,但就有那么一些人捣鼓是非,在背后说查人家干什么,做了那么多工作,这点小事就抓住不放,显得忿忿不平的;还有一些人妄称,反腐败照这个势头反下去,不亡党亡国才怪。这些都是极端错误的思想认识和行为,虽然这只是不负责任地传播消息、发表议论,也不是在正式场合说的,但其腐蚀性、涣散性、破坏性是非常严重、非常恶劣的。三是头脑不清、底线不明。一些人头脑发懵、妄自尊大,觉得自己官当到这个地步就没人能管得了他了,党纪管不了他、国法也管不了他,对党组织早就明确的政治规矩、政治纪律、政治要求置若罔闻,是非不分、曲直不明,没有任何的底线可言。中央近年来查处的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令计划、苏荣之流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四是拉帮结派、团团伙伙。这些团团伙伙就是游离于组织之外的利益共同体,有的是紧紧抱在一起、铁板一块,有的则是相对松散一些,像有些人搞个同乡会、同学会、“同年会”,时不时地聚一下,你来我往、称兄道弟,看似好像漫无目的,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要结交情谊、铺好路子,将来相互提携、互通有无。这种聚会最好不要搞,这种饭最好不要吃,搞来搞去、吃来吃去,最后终究会出问题。
在用权方面,主要有5个问题:一是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近年来查处的一些腐败分子,其腐败行径可以说是骇人听闻,其堕落程度可以说是登峰造极。我们去年查处的交通系统杨映祥、谈应鹏、张巨彪、张志勇腐败案,就是一起工程建设领域以权寻租、疯狂敛财的典型案件,这几个人的资产少则600多万、多则近2000万,受贿金额少则200万、多的达到千万元以上。这几年全省查处的案件中,涉案金额在几千万元以上的就有数起,单笔受贿额在百万元以上的也有不少,这里面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无所不有,受贿索贿手段花样百出,种种现象令人瞠目结舌。二是滥用职权、失职渎职。去年我们查处了省国土资源厅原副厅长马秉虎一案,这个人是目前我省因渎职犯罪被查处的级别最高的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作为厅里面主管矿产资源管理的班子成员,他明知环县沙井子煤矿勘查区块大于30平方公里,自己无权决定拍卖出让探矿权,却公然违反国家国土资源管理规定,在未请示国土资源部许可或者授权的情况下,越职越权主持召开只有他一个厅级干部参加的厅长办公会,决定以拍卖方式出让这个地方的探矿权,不仅使国有资产遭受重大损失,也使自己陷入犯罪的泥潭,这样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告诉我们有权不能任性、任性必受惩处。三是官商勾结、沆瀣一气。现在社会上有那么一些人,为了谋取个人的某些利益,千方百计与领导干部特别是手中掌握资源支配权的干部拉关系、套近乎,打着交友的幌子输送“糖衣炮弹”,实则不怀好意、另有企图。可我们有些干部不仅不拒绝、敬而远之,而且还乐此不疲、同他们打得火热,勾肩搭背、搞利益输送,甘当老板们的“办事员”和“马前卒”,刚才点的几个,包括最近通报的省委统战部原副部长吴继德、兰州新区管委会原副主任万里等人,都是官商勾结的“好手”。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要同企业家打交道,关键是要分清公与私的界限、把好远与近的距离,同企业家建立正常的、健康的、积极的政商关系。四是疏于管理、包庇袒护。很多被查处的领导干部之所以滑向犯罪深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把好亲情关,对家属和子女管理不严,不仅对他们插手政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纵容包庇他们打着自己的旗号谋取私利,造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被盗用滥用。有的还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了“权钱交易所”的“所长”,夫妻联手、父子上阵、兄弟串通、七大姑八大姨共同敛财,搞得“热火朝天”。苏荣在“忏悔录”中就写道,“我将自己主政的地方变成了亲朋故友谋取私利的经济领地,带坏了社会风气,也害了亲人”,“真是悔恨交加、后悔莫及,现在说这一切都晚了”。我们要以此为戒、警钟长鸣,提高敏感性和警惕度,对家人以及身边工作人员加强教育和管理,防止别有用心的人从他们身上打开缺口。五是为官不为、得过且过。这个问题我在前面点了个题。实事求是地讲,这样的认识和看法在我们一些党员干部队伍中还是很有市场。有的同志懒政庸政,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熬年头,寄希望于论资排辈、组织照顾,既虚度年华又贻误事业;有的打“太极拳”,不推不动,甚至推而不动,一味强调客观因素,而不注重主观努力,有问题左躲右闪,遇矛盾上推下卸;有的临近退休,不是想着站好最后一班岗,而是觉得“船到码头车到站”,只要能“平安着陆”就万事大吉了,在工作上就消极应付、无所事事。特别是一些人借口规定要求严了、紧箍咒紧了,为自己不作为找理由,“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该抓的事不抓,该管的事不管,甘当“太平官”。如果管得严一点就不干事了,那是境界不高、不负责任的表现。
在律己方面,有5个问题需要敲一敲警钟:一是纪律涣散、我行我素。组织纪律、财经纪律过去都是不敢碰的“高压线”,有段时间这两条纪律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却成了最松弛的“低压线”,现在这类问题也还有不少。比如,有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严重,目无组织纪律,跟组织讨价还价,不服从组织安排,组织考虑提拔,他还要讲个条件;有的在一些重大工作问题上,本该由上级统一作出决定部署,他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搞先斩后奏、边斩边奏,甚至斩而不奏,个人的一些事项也没有如实报告;有的地方跑风漏气、说情风、打招呼现象屡禁不止,对组织有关内部考虑,还没正式作出决定,当事人就知道了消息。财经纪律方面的问题也是屡见不鲜,“五一”节前省纪委通报的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中,就有两起这样的案件,有人借出差之机公款旅游,有人用公款报销度假村消费费用。对这些问题,我们要理直气壮、态度鲜明地坚决纠正。二是奢侈浪费、讲究排场。相比以前,这方面的现象已经少了很多,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现在有些干部过于追求高档消费,穿名牌、戴名表、背名包、开名车,用自己的合法收入来消费这些东西也不是不可以,但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应当有引领社会风尚的责任意识,不能盲目地攀比高消费。这样的风气也不是好兆头,正所谓“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出自《新唐书o列传第三十》,意思是奢靡行为开始之时,也是危险和衰亡渐渐来临之际】。三是文恬武嬉、玩物丧志。一些党员干部玩心很重、玩风很浓,有的热衷于玩古玩、字画、玉石,自己买不起,就靠别人送,这样的干部也有被查处的;有的热衷于玩游戏,上班时间下象棋、斗地主、玩手机,玩起来就是几个小时,各级明察暗访中都发现了不少这样的问题。党员干部有个人爱好本来无可厚非,但必须有底线、有尺度,过了这个度就容易导致意志衰退、精神萎靡、工作疲沓,正如黄炎培先生所言,“见爱好之物,勿忘其中有坏处存在,处处须深一层看”。四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我们有的干部慎言慎行做得不够好,没有大的毛病,不犯大的错误,但不注意小节,出的问题虽算不上违反党纪国法,造成的影响却不可忽视。比如落实政策打“擦边球”的问题、上班迟到早退的问题、懒作为慢作为的问题,等等,对这些问题党纪政纪鞭长莫及,一般性的诫勉谈话、批评教育又稍显无力,需要我们将其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提出务实管用的解决办法。五是过度应酬、不务正业。一些干部成天泡在各式各样的应酬活动中,公务应酬、私人应酬接连不断,上级领导来调研、招商企业来考察,该陪的不该陪的都过来陪,有的还白天黑夜地陪吃陪喝陪逛陪玩,常常是轻飘飘、昏沉沉、醉醺醺的,哪有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哪有时间学习充电、领会政策?哪有时间思考问题、研究工作?看似是个小问题,其实关系着工作的大局。
在谋事方面,我归纳了3条:一是盲目决策、自以为是。这说的就是拍脑袋决定、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干部。这些人作决策,或者不调研、不论证,完全凭主观、凭经验、凭爱好;或者搞调查研究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坐着车子转一转、隔着窗户看一看,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角落和后院,根本谈不上掌握实际情况,更谈不上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或者象征性地征求班子成员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对正确的建议充耳不闻,你提你的、我干我的,实质就是肆意妄为、独断专行。现实中一些劳民伤财的“半拉子”工程、不见效益的“面子”工程,同这样的谋事和决策作风有很大关系。二是照本宣科、亦步亦趋。有些领导干部,对上级的安排部署不学习不思考,更谈不上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往往是上面说什么就干什么,甚至照搬照抄、上下一般粗,成了“传话筒”、“复印机”,造成工作很被动、成效很有限。这个问题在全面深化改革上表现尤为突出,省里出台了不少改革意见和方案,但基层特别是县一级具体的细化实化和探索实践做得还很不够,导致出现上面热、下面冷的局面,我们最近将研究出台关于加强县级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关《指导意见》,目的也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三是好大喜功、沽名钓誉。我们有些干部作决策不是从实际出发,不是从群众需求出发,而是投领导所好、谋个人利益,哪些工作能给他带来好处,怎么做能让他扬名立万,他就紧抓不放、全力投入,可以说是有利可沾就乱作为、无利可图就不担当。还有一些人只重视能够产生轰动效应的大项目,而对发展有利、百姓有益的一些小项目、好项目却看不到眼里,干出一点成绩就说得天花乱坠,净想着给自己的脸上贴金,为自己的晋升营造光环,这实际上是义利观、价值观、政绩观出了问题。
在创业方面,有这样3个突出表现:一是拈轻怕重、敷衍塞责。这是一种典型的利己作风。这些人一事当前、先为自己考虑,多做一点事情就觉得吃亏了,多付出一点就觉得了不起了,但待遇差一点就牢骚满腹了;这些人一个典型特点,就是以圆滑取巧为荣、以老实本分为耻,“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缺乏应有的奉献精神和为民情怀,工作中挑肥拣瘦、选择性做事,好事、容易出彩的事、能够给领导留下印象的事抢着做,难事、打基础的事、不能给领导留下印象的事就想着法子推。凡此种种,不仅荒废了“责任田”,更折射出敬业精神的匮乏、进取意识的缺失。二是随心所欲、哗众取宠。有一些领导干部,刚上任就急着点上“三把火”,大提新口号、快上新项目、力推新举措,急于出“政绩”。典型的就是急功近利、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甚至杀鸡取卵、涸泽而渔,前任“政绩”后任债、一任“政绩”几任还;还有就是不能一张蓝图干到底,今天一个思路、明天一个战略,换一个领导就换一种思路、调一次规划,重打锣鼓另开张,搞了不少新花样,其用意就是要为自己尽快塑造能干事、有魄力的好形象。三是好高骛远、虚夸漂浮。有的热衷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造声势、搞样板、刷墙面、戴帽子,试图“一俊遮百丑”;有的不计成本、违反规律、贪大求洋,热衷追求所谓的速度、规模和档次,甚至“打肿脸充胖子”;有的弄虚作假,热衷制造假情况、假数字、假典型,回避现实问题,只报喜不报忧。这些做法不仅浪费了财力、损害了民利,留下不少“烂摊子”,而且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
在做人方面,有这样4种行为令人深恶痛绝:一是明哲保身、不敢担当。现在一些干部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面对错误言论不敢批评,面对歪风邪气不敢斗争,面对大是大非没有立场,面对重大任务退避三舍,面对失误失败不愿担责,遇到困难绕着走、碰到问题躲着行,成了不干正事的“躲事官”;有的“好人主义”盛行,爱惜自己的“羽毛”,为人圆滑世故,处事精明透顶,平平安安占位子,庸庸碌碌混日子,成了八面玲珑的“圆滑官”。二是媚上欺下、人格扭曲。一些人习惯对上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低眉顺眼,对下盛气凌人、颐指气使、吆五喝六,以上级嗜好为标尺、以上级喜好为标准,即使上级出现错误也一味地逢迎,如果给这些人画个像,就是典型的“见了上级前襟长,见了下级后襟长”的奴才相,缺少了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人格、品格和风格。往深里说,“媚上”的实质是“媚权”、“媚势”,这同上级领导的作风也有很大关系,有人喜欢拍、有人享受拍,两者各得其所、心照不宣。三是表里不一、口是心非。这种人就是我们常说的“两面人”,他们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对人一套、对己一套,嘴上说一套、实际做一套,甚至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人鬼就说胡话。有些人会上台前一派正人君子的作风,大讲特讲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口若悬河、头头是道,而在会后台下却是另一副模样,对党不忠、为政不廉,无视党纪国法,大搞特搞歪门邪道。现实中,一些人前一刻还在台上讲清正、讲清明、讲清廉,后一刻就因贪污腐败成了阶下囚,这是“两面人”必然的下场。四是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少数党员干部经不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逐渐由人民公仆蜕变为人民的“主人”,官气十足、喜欢摆谱、作威作福,把为群众办事当做“恩赐”;有的对群众缺乏感情,处处防着群众、遇事害怕群众,就是到了基层也是昂着脖子脸朝天,不肯“屈尊”同老百姓谈心交流,和群众坐不近、谈不拢;还有一些人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对群众疾苦麻木不仁。在教育实践活动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集中整治,总体上已经有较大改观,但实事求是地讲,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不断拉近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增进干部同群众的感情。
以上列举的这6大类24种“不严不实”的表现,是我感觉比较明显、比较突出的问题,可能还有其他一些问题,请同志们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再做进一步的总结梳理。
在有效整改落实中自纠,就是要以坚定的立场、积极的态度、务实的行动,把“不严不实”的问题切实解决好。一是要对照分析找问题,这是个重要的基础。刚才我所点到的那些问题,有的是带有普遍性的,有的是个性的问题;有的程度深一些,有的程度可能浅一些;有的在某些地方和部门比较突出,而在其他一些地方和部门表现没那么明显。请同志们对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对照列举出的这些问题,联系个人的思想、工作、生活和作风实际,联系个人每个阶段的成长进步经历,联系教育实践活动个人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往深里找、往细处查,真正把自己身上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找准找实找具体。二是要深刻反思查根源,这是必须抓好的关键。希望同志们本着对自己负责、对组织负责的精神,深入挖掘“不严不实”问题产生的根源,搞清楚哪些是因为理想信念动摇,哪些是因为党性观念不强,哪些是因为宗旨意识淡薄,哪些是因为遵守法纪不严格,确保找出病灶、挖出根源。三是要迅速行动抓整改,这是最终的落脚点。对“不严不实”问题,我们不仅要改,而且要坚决地改、迅速地改。虽然下半年各级党组织要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集中研究和推进问题整改,但在思想上、行动上,我们要有边学边查边改的意识和自觉,对发现的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大问题和小问题、老问题和新问题都不要放过。
三、努力形成“三严三实”的新风正气
弘扬“三严三实”、树立新风正气,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新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各级党委(党组)必须肩负起来的重大政治任务。为了开展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省委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结合省情实际,研究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从重要意义、总体要求、遵循原则、方法措施、组织领导等方面作了系统安排部署,对开展专题教育要抓什么、怎么抓、怎么落实领导责任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我感到,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必须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切实贯彻省委决策部署,尤其要把握好鲜明的主题,紧扣学习“三严三实”、践行“三严三实”,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推动领导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进一步强化党性原则、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明确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确保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把握好鲜明的特点,突出严的要求、严的精神,始终聚焦问题、对准问题,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贯穿专题教育全过程,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确保取得实际成效;把握好鲜明的信号,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意识,引导党员干部把专题教育融入到经常性学习教育之中,不断增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确保在解决具体问题上有进展、有突破,在深化“四风”整治、巩固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上见实效,在守纪律讲规矩、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上见实效,在真抓实干、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上见实效。
第一,要在深入把握总体要求中努力做到“四个结合”。关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总体要求,中央的《通知》和省委的《实施方案》都讲得很清楚。可以说,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和目标任务都十分明确,至关重要的是吃透中央精神,把握基本遵循,抓实关键动作,确保专题教育扎实有效推进。
一是要着眼强化理论武装,把专题教育同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思想上的关口是最重要的闸门,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开展“三严三实”教育,首要的是抓好学习教育、打牢思想根基。要着力强化理论武装,在学习教育上下功夫、花气力,切实把严和实的要求立起来,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学习教育抓什么?还是要着眼于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性观念、增强实干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系列重要讲话集中体现着新形势下管党治党的丰富思想,体现着我们党对领导干部从严从实的基本要求。可以说,“三严三实”的时代价值是什么、标准遵循是什么、实践要求是什么,都能在讲话中找到答案。因此,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深入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开展专题教育、强化理论武装的重中之重。要坚持深入学、系统学、贯通学,领会核心要义,掌握精髓实质,把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深学、真懂、笃信,努力在改造主观世界上达到新境界,切实拧紧思想上的“总开关”。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认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等重点书目,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坚定的信仰追求、强烈的历史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真正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坚持学而思、学而化、学而用,注重以知促行、知行合一,尤其要针对思想困惑、认识模糊的问题,在学深悟透、深化认识中找到答案、去伪存真;针对习以为常、不以为然的问题,在认真学习、反复思考中认清危害、厘清是非;针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强化自学和相互研讨中寻求对策、拿出举措,努力把学习的过程转化为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激发自觉的过程,转化为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守为政之本的过程。
二是要着眼解决作风问题,把专题教育同持续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整改结合起来。加强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也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聚焦点和着力点。应当清醒地看到,现在转作风改作风正处在一个关键点、节骨眼上,持续用力、乘势而上,就能巩固和扩大成果;稍有懈怠、稍有放松,就可能故态复萌。因此,要紧扣改进和加强作风,紧密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用“三严三实”的标准和尺度审视衡量,联系实际、找准靶子,采取列出清单专项整改、立说立行边学边改、建立机制督促整改、上下结合联动整改、立规执纪刚性整改等措施,督促各级领导干部从现在改起、从自己改起、从突出问题改起。
三是要着眼优化政治生态,把专题教育同进一步严格党的纪律和规矩结合起来。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目的。要从严从实讲纪律守规矩。教育和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党章和党的纪律规定,明确言行的基本规范,弄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断强化党的意识、党员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做党的纪律和规矩的忠诚信仰者、坚定捍卫者、模范践行者。要从严从实选拔任用干部。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必须解决好选什么人、用什么人的问题。一个地方、一个单位风气好不好,选人用人是一个“晴雨表”。要选拔任用那些信念坚定、心系人民、襟怀坦白的干部,坚决不用信念动摇、背离人民、欺骗组织的干部;选拔任用遵守纪律、为政清廉、品行端正的干部,坚决不用目无法纪、以权谋私、道德败坏的干部;选拔任用坚持原则、认真负责、敢抓敢管的干部,坚决不用投机钻营、敷衍塞责、争功诿过的干部,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要从严从实管理监督干部。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严明吏治、严格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要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强化组织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使领导干部无论八小时之内,还是八小时之外,都受到严格约束。要从严从实开展党内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以整风精神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着力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切实克服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好人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不良现象,下功夫解决好党内生活平淡化、随意化、庸俗化问题,真正使我们的政治生态纯洁起来、清澈起来、明朗起来。
四是要着眼彰显终端效果,把专题教育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落地结合起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最终的成效体现在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上,体现在奋发有为、真抓实干上,体现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上。具体讲就是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领导干部不断增强促进发展的责任意识、紧迫意识,掌握认识发展趋势和准确分析经济形势、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发现和使用经济人才、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新的本领,更好地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尤其要坚持把扶贫攻坚作为最重要的任务、最光荣的使命,对照中央和省委关于推进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扭住努力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拖全国后腿的奋斗目标,抓住最紧要、最突出的问题,以精准的意识、精准的态度、精准的作风,投身扶贫攻坚这个火热实践,着力以扶贫的推进加快全面小康的进程,以扶贫的成效确保全面小康的实现;要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领导干部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以更加缜密的思维谋划改革举措,始终盯住增强动力、释放活力的目标要求,注重从制度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注重从实践层面研究有效办法和管用举措,最大限度地彰显改革成效;要围绕全面依法治国,推动领导干部发挥好“关键少数”的作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示范和带动全社会更好地厉行法治,凝聚依法治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甘肃、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强大正能量;要围绕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党建是最大政绩的意识,以严的标准落实主体责任,以严的要求管理约束干部,以严的措施形成新的常态,真正做到加强党的建设内容上无死角、主体上全覆盖、保障上制度化,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把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第二,要在紧盯发挥持续效应中确保实现“四个转化”。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一个重要任务和指向,就是在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再添把火、加把力,使贯彻“三严三实”要求机制化、常态化、长效化,把作风建设的良好态势保持和发展下去。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在这样“四个转化”上着力:
一要将“三严三实”转化成政治自觉。坚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根本,扎实抓好专题党课、学习研讨、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关键动作,引导和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做人的基本遵循,作为为官用权的警世箴言,着力锻造过硬的思想品格,铸牢理想信念这个“主心骨”,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始终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自觉维护团结统一,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严格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与党同心同德,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始终做到思想上同心、政治上同向、行动上同步;自觉遵守党纪国法,注重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特别是反面案例,让领导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深刻认识违反党纪国法的巨大危害,深刻认识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对党的形象的严重损害,切实做到敬畏人民、敬畏法纪、敬畏组织、敬畏权力。
二要将“三严三实”转化成价值准则。坚持不懈抓好理想信念、党性党纪、道德品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把“三严三实”作为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为官做人准则,经常对照“三严三实”要求检视自己,对照先进典型之镜反思自己,随时发现和清除思想上的灰尘和污渍,进一步端正自己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要深刻认识到共产党人干革命、干工作不是为了当官图享受,而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就应当勤政敬业、先之劳之、以上率下,用铁的肩膀扛起应该肩负的担子。要深刻认识到做人民的公仆,就要多一份责任、多一份辛劳、多一份担当,为官不为是耻辱、为官有为是本分。如果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就没有资格做领导工作。要深刻认识到权力姓“公”不姓“私”,绝不能把公共权力异化为牟取私利的工具,经常以“三严三实”衡量和约束自己,坚持做好人无愧于己、做好事无愧于民、做好官无愧于党。
三要将“三严三实”转化成行为习惯。坚持知行合一、以知促行,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牢从严从实的思想意识,自觉纠正“不严不实”的问题,尤其要注重通过专题教育,千方百计使应有的意志不被“乱花”迷惑,应有的定力不被“浮躁”困顿,应有的作为不被“舒适”消磨,应有的正气不被“物欲”摧毁,自觉做到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稳得住心神、抗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共产党人形象。
四要将“三严三实”转化成蔚然风气。坚持紧密联系实际、务求放大成效,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提振精气神、锤炼好作风、展示新作为,示范带动广大干部践行“三严三实”的要求;引导各级领导机关形成守纪律讲规矩、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努力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引导各级各类媒体广泛宣传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宣传专题教育的进展成效,宣传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宣传各类反面案例的警示意义,在全社会营造崇“严”求“实”的浓厚风气。特别是对那些具有重要警示意义的反面案例,要深入分析产生的原因、总结背后的教训,比如前段时间发生的武威荣华工贸有限公司环境违法事件,很大程度上就反映出我们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用权的意识极其淡薄,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三令五申置若罔闻,这就是“不严不实”的典型表现,像类似的案例要结合专题教育进行大力整治,以此引导各方面尤其是本系统的干部举一反三、深刻反思。
第三,要在严格遵循基本方法中始终坚持“四个并重”。中央明确提出专题教育要突出问题导向、贯彻从严要求,坚持以上率下、注重讲求实效。各级党委(党组)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和省委的安排部署,把规定动作做实做深做细,结合各自实际打造学习载体、创新教育方法、增添特色内容,确保“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虚不空、不走过场。
一要坚持“抓关键”与“全覆盖”并重。就是既要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也要对其他党员干部进行全覆盖式的教育引导和监督约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所以取得了好的成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抓住了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特别是强化了一把手的责任,发挥了一把手的作用。“一官之廉,十吏效之,百民随之”。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一把手及班子成员,不仅要把专题教育紧紧抓在手上,同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一样,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和懈怠,而且要注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头学习提高,带头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思想和工作摆进去,带头整改落实,带头推进制度建设,力争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突出问题好一筹,努力在“治其身”中当好践行“三严三实”的标杆。在此基础上,要着眼建设“三严三实”的干部队伍,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靠前指挥、精心组织、狠抓落实,自始至终把责任扛在肩上,聚合正能量、传递正能量,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形成上行下效、上率下行的良好局面。
二要坚持“治源头”与“悬利剑”并重。就是既重视加强思想教育,又要对“不严不实”的行为进行惩戒、强化威慑。现在,一些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蜕化变质,说到底是信仰迷失、理想缺失。一方面,要坚持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注重理论素养这个必修课,引导各级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信仰信念问题,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更高的党性和境界,展示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另一方面,要严格正风肃纪,凡是违反党章和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的行为,都不能放过更不能放纵。要抓住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惩处一个、教育一片。尤其对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履职用权上的“擅权病”、对待群众上的“冷漠病”、选人用人上的“关系病”、廉洁自律上的“腐化病”、干事创业上的“慵懒病”,要敢于亮剑、集中整治、坚决惩处,让“不严不实”的行为无所遁形。
三要坚持“立规矩”与“令必行”并重。就是围绕落实“三严三实”,严格立规、推动守规、纠正违规,确保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到位。一方面,要深入研究怎样把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各项规章制度具体化,加快健全体现“三严三实”要求、持续改进作风的制度体系,着力解决好“牛栏关猫”的问题;另一方面,要针对查摆出的“不严不实”的种种表现,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考核体系、严格细致的考核程序、真正有效的考核办法,加快形成重严格、重德才、重实绩的考核评价导向,促进干部队伍健康成长;再一方面,要下大力气强化制度的刚性执行,坚持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严防打折扣、搞变通,杜绝“破窗效应”,严厉查处违规违纪、破坏制度的现象和行为,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要坚持“集中抓”与“持久抓”并重。就是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融入经常性教育,突出主题、聚焦问题,集中整治、增强实效。中央明确,“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是一次活动,而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融入经常性教育的一次探索实践。因此,这次专题教育要在把握主题集中、对象集中、时间集中等特点的基础上,切实遵循常态化教育的规律,注重体现经常性教育的要求。要找准融入的结合点,主要是围绕学习和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把讲专题党课与平时的“三会一课”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三会一课”的教育作用;把专题学习研讨与平时的中心组学习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中心组学习的实际效果;把专题民主生活会与年度民主生活会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要把握融入的着力点,重点是着眼加强和改进作风,将专题教育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日常性教育统筹兼顾起来,促进专题教育和常态教育互融共进,推动专题教育与完成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工作任务有机结合,下功夫整治“四风”顽疾,解决“不严不实”问题,以优良作风开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崭新局面!
便民直通车
本站由兰州新区管理委员会主办 版权所有
兰州新区管理委员会、新华网甘肃频道建设维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面人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