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二的公共艺术专业学生每月纸笔丙烯颜料用什么笔大约得花多少钱?

蔡国强:一个艺术家应该像一个方士 | 文章 | ARTLINKART | 中国当代艺术数据库
蔡国强:一个艺术家应该像一个方士
即将到来的8月,对于蔡国强而言,既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时段,又是一个优雅从容回望的阶段。作为奥运会开幕式烟火总设计师的他,要在全世界面前展示他的火药美学。而与此同时, “蔡国强:我想要相信”大型个人回顾展全球巡展将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这是全球巡展的第二站,第一站在美国纽约的古根海姆美术馆。古根海姆的展览是今年上半年最重大的文化事件之一,2月到5月,古根海姆美术馆撤掉了包括毕加索在内的所有艺术家的展品,将全部三层空间用于展览蔡国强二十余年的作品,这种规模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家来说前所未有。《新闻周刊》曾用强烈的笔触描绘这次展览——“沿着古根海姆美术馆的斜坡向上,透过这些为21世纪所作的梦境,你也将感受到庆典与战争、喜悦与毁灭、壮丽与暴力的二元性,在眼前一幕幕揭开” 。古根海姆的展览是西方艺术体系给蔡国强的一个加冕礼,意味着在西方艺术体系中的登堂入室;而回到北京,则像是一个飘浪异乡的人的荣归故里。这些作品会得到什么样的评价呢?可以预言人们一定会趋之若鹜,仅凭道听途说和蔡国强作品在当今国际艺术市场的身价,都会吸引为数不少的观赏者。而对于现代艺术怀抱野心的青年们,已经急不可耐地等待着这一天了,很多人想从蔡国强的成功中得到启示,在中国元素的运用和获得西方认同中,蔡国强似乎是个典范。而蔡国强自己怎样看待自己可能得到的评价呢?对于他而言,肯定也很好奇,究竟自己国家的人们会怎样看待自己的作品?他说,由于在国内艺术创作中,往往习惯有主题意识,所以关于他作品的主题,中国观众理解起来应该没有太大障碍,比如“草船借箭”,应该很容易明白其主题和隐喻。但是他也提到,和纽约的观众比较起来,也许国内的观众对当代艺术的形式和内在逻辑,并不是非常的熟悉,因此在面对一些表达形式的时候会感到隔膜。关于中国元素这个话题,他提出了令人出乎意料的看法。他说,“很多人都觉得别人来看我的展览,是因为这中间表达了中国元素,其实不是这样的,没有人因为你用了中国元素才来看你,人家要看的不是这个,人家是因为觉得好玩,觉得你这个东西不同一般,才会来看。”他多次强调他作品的“好玩”,这无疑也是他本人的艺术态度。尽管他的作品由于有着浓重的中国文化背景,并且出现在全球化的语境之下,因此对他的作品进行文化和泛政治的联想成为一种必然。然而对于艺术家本身来说,他其实更多地是追寻一种创造性的趣味,他同时也是在这种目的和驱动下,来运用他的历史文化背景。策展人汤马斯?克伦斯认为,“蔡国强名副其实地爆破了我们时代艺术创造的公认标准。”他认为“蔡国强自由无羁地从古代神话、军事历史、道家学说、革命策略、佛教哲学、烟火技术、中医等活动中取材,他的艺术是社会能量的一种体现,不断变易,将他称之为‘可见的世界和不可见的世界’连接起来” 。正是历史文化的隐喻和充满创造性的艺术形式结合,构成了今天的蔡国强。使他既不是个单纯的文化符号,但也成为不了一个单纯追求趣味的艺术家。尽管对于51岁的蔡国强来说,“艺术就是好玩”,是他反复陈述的一个观念。8月的荣归,他并不想要人折服于作品炫目的光环之下,他有个朴素的愿望,就是人们能理解并且把握这种“好玩”,无数深奥的命题,都被他轻轻化解在这两个字当中。“我想要相信”(I want to believe)北京的巡回展将于8月19日至9月2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将成为中国美术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当代艺术展览,包括绘画、大型装置作品等,这是对蔡国强创作生涯最完整的呈现。和纽约的展览相比,北京展览出的作品将有所调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有一件四米长的和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创意有关的火药画作品露面,据说这将是他目前为止最长的火药画作品,也是第一次向公众展出。不过,相比在纽约长达三个月的展出,在北京的展出仅仅持续两周。回顾展的标题“我想要相信”(I want to believe),使人想起美剧《X档案》中的一句台词:“我想要相信,在这个宇宙中,有很多我们没有意识到的可能性。”谈到为什么要用这个作为展览标题时,蔡国强回答:“童年时,我像其他孩子一样充满好奇,同时又怀疑一切,在内心深处有一种想要让某些事情发生的期待。”蔡国强的童年比他同时代的很多孩子要幸运,由于父亲是一个历史学家,同时也是个山水画家,所以他自幼眼界颇广,未受到太多禁锢。他作品的实验性和少年时代的心智开密切相关。因此在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行走路径上,他也算是独辟蹊径。他回忆这个时期的时候提到:“年轻时我属于叛逆型,对武术十分着迷,甚至还在一些功夫电影里出镜呢。不过同时,父亲也时常会教我吟诗作画和阅读古典文学作品,但那时,这种事情都只能在家里偷偷进行。很快我对‘地下’这一概念有了自己的理解。于是,我排斥加入任何特定团体。有一阵同行们都在制作大量具有政治指向的波普绘画和装置,而我拒绝了西方文化的影响,独自开始西藏之行。我想历史遗址、风土人情对我的影响要多过西方现代艺术思潮。”“我愿意相信”透露了蔡国强广泛艺术实践的核心部分所具有的双关意念,并在此体现艺术家在作品中传达了对宇宙充满好奇和对社会保持怀疑的精神。对蔡国强来说,艺术是相信不可见的或不论是否为人相信而存在的事物的体验,他早期作品的题目经常以外星体和不明飞行物为隐喻,以获得异常新奇的视角。蔡国强的作品,纵横自如地引用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核爆炸启示录、药物的威力、大爆炸等等主题,异曲同工,无一不为建立非线性时间和去中心空间的结构而起作用。蔡国强爆炸的目标,追根究底就是已知的世界。事先设定的力量如何转换今年上半年,蔡国强还有个引人注目的行为,他所著限量版《危险之书》,全球发行九册。正如书名所提示,这是一本可能随时自燃的书。该书由象牙出版社出版,书中附有艺术家关于如何阅读的注解。与其说这是一本书,不如说这是一个由读者共同参与的行为艺术计划。蔡国强提及这本书的创作目的时,特别提到“它超越了传统意义上书的概念,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件火药画的集合体。这本书融合了对抗、生命、死亡与短命的美具有的价值。追问危险是什么?”这本书在古根海姆的展览中被陈列于一个特别展厅,蔡国强说:“我用火药画出烟花的美丽图案,但它在一定条件下会被引爆。如果持有者拉出引线,就会点燃附着的火柴,页面上的火药就此被引爆。即使主人不拉引线,也往往会有潜在自燃的危险,因此,他或她将和这本书保持一种危险的关系。”《危险之书》从形式上来看,非常的“蔡国强”。他使用了他熟悉的火药,并且开放这个过程成为一种可参与的行为艺术。在他的系列巡回展中,火药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载体。不但承载他的艺术创作,也承载他对世界和艺术的观念。蔡国强说,在最初阶段,他使用火药,只不过是想改变中国当时相对沉闷的艺术文化氛围,唤起艺术家的自觉性。用火药和以灼烧颜料作为表现手段,源于他的童年。童年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家乡烟花燃放时的声响。每一次重大社交场合,婚丧嫁娶,都会使用烟花爆竹作为标志。烟花就像城镇的叫卖者,宣布着某些事件的发生。而火药之所以称为“药”,它在某种程度上应该具有治疗的作用。他指出,火药是一个自发的,不可预测和无法控制的媒介。你越是想控制它,往往越无从入手,创作的结果永远难以预测,而这正是最有趣的部分。,通过利用火药,可以探讨他所关注的一些东西:比方某种事先设计的力量如何转换,剧烈爆炸如何转换成美丽的具有诗意的事件。一个艺术家应该像一个方士,就像中医理论中的以毒攻毒,权衡各种力量后,知道该如何把坏事变成好事。在蔡国强看来艺术的整个概念就像是沙里淘金。而我只不过是在淘取火药的精髓,在我眼里它包含着宇宙的力量,我们从何而来,宇宙从何而来,关于混沌的思考皆源自爆炸。这种强大的张力,充满爆炸性的艺术感,我们将在8月19日的中国美术馆一睹究竟,实际上,和蔡国强的国际知名度比较起来,我们对他作品的近距离接触实在少而又少,因此目睹那些事先设定的力量如何转换为诗意的形式,也许会是暑期最有吸引力的文化体验,至少,你会觉得“好玩”,那些熟悉的历史文化经验将会以如此特别的形式呈现。我想要相信I want to believe《蔡国强:我想要相信》展览是对蔡国强二十几年艺术创作生涯全面的回顾,全方位地介绍艺术家意蕴曲折深邃、变化方式无穷的创作。(展品系参照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展览,本次北京的巡回展展品将有所调整)(一)早期作品:展览中的蔡国强早期作品跨越年,在此期间他初创了具个人标记的火药画和爆炸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从一开始,蔡国强就追求对于宇宙间气与势的升华、太初混沌的状态、形状不定事物性质的形而上思考。蔡国强起初试验了很多种材料和技巧,例如将油画颜料放到画布上,手提电扇在画布上方用气流猛烈吹动,形成借助风力的颜料移动踪迹,如《台风》(1985)一作。如此的探索也引领至蔡国强最终将火药视为一主要使用媒材。结果是布满纹理的画面,仿佛经过爆炸——画布上的颜料变暗,烧焦,喷发,定型为火光闪耀中膨胀的状态,如在《火药画第八—第十号》(1988)。蔡国强在1986年移居日本以后,开始在日本纸上直接燃烧火药。(二)火药草图蔡国强的火药草图创作可以区分为两个时期:1989年到1995年,是居住日本的时期;1996年至今,是居住纽约的时期。在旅日时期,蔡国强创作了两大系列的火药草图,直接关系到他爆炸计划的进程。这些作品名称是《为外星人作的计划》和《为人类作的计划》。无论是折叠屏风式还是单幅纸本式,他的许多早期火药作品将其概念性的想法和为特定爆炸计划作的视觉设计——图像化,即“思想片段”。(三)爆炸计划中国最闻名于世的发明之一“火药”是硝石、木炭和硫磺的混合,最早为道家炼丹术士在寻找帝王的“长生不老药”时发现。蔡国强则开始用火药和导火线来为观众制造爆炸计划。他利用地面和现成结构作为形式框架。早期的爆炸计划延续一到十五秒钟,之后蔡国强的实践演变得引人注目。如今他利用与专业烟火师共同发展出的电脑科技,制作空中爆炸计划,创作出更为精致的爆炸画面,其效果延续到二十分钟之久。蔡国强的爆炸计划经常由博物馆、美术双年展、全国或国际性的主办机构委托承办。在瞬时艺术的传统中,爆炸计划只有通过文献记录而为人所知。古根海姆回顾展上放映纪录片录像,回顾了蔡国强从1989年到2005年间的爆炸计划。(四)装置蔡国强多姿多态的艺术直接起始于他跨领域的训练。他早年在舞台设计的探索影响了他对装置的探索,赋予它们独特的时空能动力和表演敏感性。如《撞墙》(2006)对业已拆弃的柏林墙提出相关的人类议题,《不合时宜:舞台一》(2004)中用绚丽的光和色彩演示一次骇人的汽车炸弹爆炸事件,或是《不合时宜:舞台二》(2004)中着意渲染的射杀老虎,都是做成场景,让冲突一望即知,由公众去讨论和思考。蔡国强采用实物原样大小的复制品,如虎、狼、沉船、纸灯还有羊皮筏等,在中国社会中都有传统的联想,但是在当代艺术的语景中它们也给西方的诠释留下余地。在时间上,当参观者追溯一套装置的进程,行程的各因素会触发让不同的时间和过去经验的回忆穿插起来。对蔡国强来说,用现在和过去共存的体验,可以重构全面的人生经验。例如在《随意的历史:河流》(2001)中,观众可以登上小船沿弯曲的河床顺流漂下,同时观察到上方随意地悬挂着艺术家自己创作品的小型回顾展。(五)社会计划蔡国强在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创作被称之为“社会计划”的作品,与非艺术单位和专业艺术领域以外的志愿人员一起工作,创造出辩证的空间场域。这些持续的实验和介入旨在实现艺术家对于社会参与和动员的乌托邦理想,和他对社群中人们所具备转化的性质和对话潜力的坚定信念。其中包含了《什么都是美术馆》系列,在那里艺术家担任起策展人的角色,利用非艺术的空间举办吸引当地社区的临时展览。
佚名 共有 1,024 篇相关文章
作者 佚名 (1,024)
(评论) (评论) (评论) (访谈)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访谈, 2007) (访谈, 2007) (展讯, 2006)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6) (展讯, 2006)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7)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访谈)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其他) (评论) (其他)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媒体, 2006) (评论) (评论) (评论) (空间简介) (评论) (评论) (媒体) (评论) (访谈) (评论) (展讯, 2007) (评论) (访谈) (评论, 2008) (评论, 2006) (评论) (展讯, 2004) (评论) (评论) (媒体) (媒体)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6) (访谈, 2008) (评论, 2009) (访谈) (评论) (评论) (媒体)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2) (评论) (评论, 2007) (评论) (展讯) (媒体) (评论) (评论, 2006) (评论, 2006)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5) (评论) (媒体)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访谈, 2008)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6) (展讯, 2004) (评论, 2005) (媒体, 2008) (访谈, 2008) (媒体, 2007) (评论, 2008) (评论) (2009) (评论, 2008) (访谈, 2007) (评论, 2006)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访谈) (评论) (媒体, 2006) (评论, 2008) (评论) (展讯, 2003)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8) (访谈)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8) (访谈, 2002)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2008)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2006) (评论) (评论, 2008) (访谈) (访谈)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媒体, 2007) (评论, 2006) (评论, 2008) (访谈, 2007) (评论, 2008)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2006) (评论, 2008) (评论, 2008) (访谈, 2007) (媒体, 2007) (评论) (媒体) (评论, 2008) (评论, 2008) (访谈) (媒体) (评论, 2008) (评论) (访谈, 2008) (访谈, 2008)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2008) (评论, 2008) (访谈)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5) (评论) (评论, 2007) (评论) (访谈) (媒体) (评论, 2008) (访谈) (媒体) (评论, 2006) (评论) (评论, 2007)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7) (评论) (评论) (其他, 2008) (媒体, 2008) (媒体, 2008) (访谈, 2007) (访谈) (评论, 2005) (访谈, 2008) (评论, 2006) (访谈, 2006)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6)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2008) (评论) (媒体, 2008) (访谈, 2008) (评论) (评论, 2008) (访谈, 2007) (评论) (访谈, 2007) (评论) (评论) (访谈, 2008) (评论) (访谈, 2008)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8) (访谈, 2008) (评论, 2007) (其他) (评论, 2008)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9) (评论, 2008)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2008) (访谈) (访谈) (评论, 2007) (评论, 2008) (评论, 2007) (媒体, 2005) (评论) (评论, 2007) (评论, 2004) (评论, 2006)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2008) (其他)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媒体, 2008)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2004) (评论, 2008) (评论, 2008) (展讯, 2006) (访谈, 2008) (评论) (评论) (媒体, 2008) (评论, 2007) (媒体, 2008)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2008) (展讯, 2006) (访谈, 2008) (访谈, 2008)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2007) (访谈) (访谈) (访谈) (媒体)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其他) (评论, 2007) (评论, 2008) (评论) (媒体, 2006) (评论, 2006) (展讯, 2006) (评论) (评论, 2006) (访谈, 2008)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2006)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其他, 2004) (评论, 2008) (评论, 2007) (访谈, 2008) (评论, 2008) (展讯, 2007) (媒体) (评论, 2008) (其他) (评论, 2008) (评论) (展讯) (评论, 2007) (评论) (评论, 2008) (访谈) (评论, 2006) (评论, 2008) (评论) (媒体, 2008) (评论, 2008) (评论) (访谈)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访谈) (展讯, 2005)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2006) (访谈, 2005) (评论, 2008)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2006) (评论) (媒体) (评论) (访谈, 2006) (访谈, 2007)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媒体) (访谈) (评论, 2008) (评论, 2007) (评论, 2008) (评论, 2008) (评论, 2005) (评论, 2008) (评论, 2001) (评论) (评论) (访谈, 2008) (评论, 2006)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2005) (评论, 2008)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2008) (访谈, 2008) (评论) (媒体, 2008) (评论, 2000) (评论) (评论, 2001) (访谈, 2008) (评论) (评论) (访谈, 2005) (访谈) (访谈, 2008) (评论, 2008) (访谈, 2008)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2006) (媒体, 2008) (评论, 2008) (评论, 2007) (评论, 2008) (评论, 2008) (评论, 2004)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访谈) (评论) (其他) (评论) (评论) (随笔)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2008) (展讯, 2006)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2006)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2007) (评论) (评论, 2006) (评论) (访谈, 2008)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2008) (评论, 2007)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2007)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2007) (访谈) (评论) (评论, 2007) (评论) (媒体, 2007)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5) (评论, 2005) (评论, 2005)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9)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5)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7) (其他, 2005)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媒体)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6) (评论, 2008) (评论) (访谈, 2008) (评论) (评论) (媒体, 2008)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2008) (评论, 2007) (评论) (评论, 2006) (评论, 2008) (媒体) (评论) (评论, 2007) (访谈)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2008) (评论, 2008) (媒体) (访谈) (评论) (媒体) (媒体) (媒体) (媒体)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访谈, 2008) (评论) (评论, 2007) (评论) (评论) (评论) (访谈)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其他) (评论) (评论) (媒体, 2008) (媒体)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媒体) (媒体)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媒体) (展讯) (访谈) (评论) (媒体) (评论) (评论) (评论) (访谈)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访谈) (访谈) (评论) (评论) (评论) (媒体) (评论) (评论) (媒体) (评论) (评论) (访谈, 2005) (访谈) (访谈) (访谈) (评论) (访谈) (评论) (评论) (媒体) (评论) (访谈) (评论) (访谈) (评论) (访谈) (评论, 2006)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访谈) (访谈) (评论, 2005)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访谈)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8) (访谈) (访谈) (评论) (访谈) (媒体) (评论) (访谈) (评论) (访谈) (评论, 2002)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访谈)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访谈)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访谈, 2008)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6) (媒体)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访谈, 2001)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访谈) (评论) (媒体) (评论) (评论, 2006)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媒体) (评论) (评论) (访谈) (其他)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访谈) (评论) (评论) (评论) (其他)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访谈) (访谈) (评论, 2005)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6) (评论, 2006) (随笔) (评论) (评论, 2006) (访谈) (评论) (评论) (评论) (访谈) (评论) (访谈) (评论) (评论) (访谈) (媒体) (媒体) (评论) (评论, 2007)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7)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6) (评论, 2006) (访谈, 2008) (访谈, 2008) (评论) (媒体) (评论) (媒体)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其他)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访谈)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8) (访谈)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媒体) (媒体)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访谈) (评论) (评论) (媒体) (评论) (评论) (媒体) (评论) (访谈, 2008)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7) (访谈) (访谈, 2006) (评论) (评论, 2006) (评论) (评论) (访谈) (访谈, 2007) (访谈, 2005) (访谈) (评论) (访谈, 2008)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其他, 2006)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访谈) (评论) (评论) (访谈) (评论) (访谈) (媒体) (媒体) (访谈, 2007) (评论) (访谈) (访谈, 2007) (评论) (评论, 2005) (访谈) (评论) (媒体) (访谈) (评论) (评论) (评论) (访谈) (评论) (评论, 2006) (其他, 2006) (访谈) (评论, 2006) (评论, 2007) (评论) (访谈, 2008)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媒体)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访谈, 2008) (评论) (访谈) (评论) (评论) (评论) (访谈) (评论) (其他) (评论, 2009)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媒体)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访谈) (评论, 2006) (评论) (评论) (评论) (访谈) (访谈) (访谈) (媒体) (访谈) (评论) (评论) (其他)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8) (评论) (评论) (其他) (评论, 2007) (访谈) (评论) (评论, 2006) (访谈) (评论) (其他) (评论) (评论, 2007)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媒体)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访谈) (评论) (媒体) (媒体) (评论) (评论) (访谈) (媒体) (展讯) (访谈) (评论) (媒体) (评论) (评论, 2007) (评论) (评论) (访谈) (访谈, 2006)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展讯)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访谈) (评论) (评论) (评论) (展讯) (评论) (展讯, 2004) (媒体) (评论) (访谈) (访谈) (评论) (评论, 2002) (访谈) (展讯) (媒体) (访谈) (评论) (展讯) (访谈) (评论) (其他) (展讯) (展讯) (访谈, 2008) (评论) (评论, 2009) (评论) (评论) (访谈, 2006) (评论) (展讯, 2006) (媒体) (评论, 2008) (评论, 2008) (评论) (其他) (展讯, 2007) (展讯, 2003)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2006) (其他) (访谈) (评论) (媒体) (展讯, 2006) (评论, 2007) (评论) (其他, 2001)
& ARTLINKART 2015 - 沪ICP备号一位艺术生的教育成本的花费构成有哪些?
学艺术的相较其它科系的隐形成本究竟高出多少?
按投票排序
头一次发言,谢邀注册,谢邀提问。
我是学媒体艺术和文化的,沾了艺术的边,研究的还是文化领域,经历过艺考,但自认算不上“艺术生”,至于现在的工作就跟艺术差得更远。明确的成本核算对我来说有点困难,就从个人体会和理解说说艺术的花费,也说说怎么理解这花费和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希望艺术教育在国内不要再被误解为文化成绩不行靠艺术补,艺术专业不行靠银子砸……(这种误解和偏见真是够了)
一个能完善的艺术教育体系,大概由童年时的兴趣培养班、专业技艺学习、足够的个人练习、个性化的名师指导、父母的兴趣影响、家庭文化收藏以及其他形式的艺术文化普及教育等综合组成。
(请注意,这些可以帮助你成为一个好的“艺术生”,却不能保证你成为“艺术家”。)一、艺术教育的启蒙时期
追本溯源,艺术启蒙大概从儿童时期就已经开始,这个时期技艺不是重点,是在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同时培养良好的艺术感知力。但这段时期的教育成果也很不稳定,如果没有家庭内外和谐统一的文化氛围,很容易就被上学以后的繁重课业和各种课外辅导班湮没了。
我认为,在个体意识尚未完善和发挥的儿童时期,整个家庭的艺术成本应该被计入艺术生教育成本。比如钢琴家傅聪的艺术成就与傅雷、梅馥夫妇的艺术成就是分不开的,傅雷倾心翻译的艺术著作固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也是家庭艺术教育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是成本核算的第一个难点)二、艺术教育的学徒时期
当艺术的认知培养起来后就需要进一步磨炼技艺。这方面来说,艺术相对于其他学科保留了更多 “学徒制”的传统,这也是由艺术教育“口传心授”的特殊形式决定的。个人先天因素、启蒙时期培养出的对艺术的领悟力,刻苦的程度以及名师伯乐的点拨都对艺术教育的过程有影响。
这种影响一方面是经济成本,一方面是时间成本。越有名的大师收徒门槛越高;天分越高成才速度可能越快一点(艺术家成才了才有可能回收成本,这一点可能就拉开几十年)。通俗地说舍不舍得银子,花不花得起时间。三、艺术教育的蛰伏时期
怎么衡量艺术生是否成才?最简单的就是是否能够产生经济价值,回收教育成本。(注:这和艺术价值与成就毫无关系,伟大的艺术家得不到大众社会认可是常事。)
需要回收的成本包括:
1、每年10000以上的学费;
2、进行练习、作业的工具花费(笔墨纸砚、雕塑材料、乐器乐谱、电脑、镜头底片等,水非常深,不同等级专业工具之间的价差难以想象,用生命保护镜头这事儿绝对真实!)
3、课外辅导花费(请名师指点、艺术交流研讨等,拜师费这个事儿真的上不封顶……)
4、综合艺术素养(展会展览、文艺沙龙、戏剧、音乐会等,目前大剧院歌剧池座票价要600-800以上,高水准的戏剧和音乐会也要500以上,艺术生对座位的要求是很高的!)
5、杂费(各种比赛报名、投简历和作品集,看上去小东西,但是艺术生的作品都要有一定水准,成百上千份简历有去无回真的好心塞……)
6、购物清单(画册和设计类图书有多贵大家都知道的,打飞的到国外找好唱片的也不是没见过!不要告诉我你还有收藏大师手稿和艺术古董的爱好……)
以上,蛰伏一辈子的艺术生,请投胎作土豪。四、成本这么高,为什么要学艺术?
韦伯大师(Max
Weber,不是音乐剧大神)著名的演讲《以学术为业》中讨论了把兴趣当作职业和当作信仰的不同。借大师的思考来说说艺术:艺术首先是一种精神,为了打造他,需要用一生作为成本。把艺术当作职业,需要对技艺精益求精的追求,对自己不断地鞭策和努力;把艺术当作事业,更需要毕生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永不熄灭的热情。
虽然常常被扣着“琴棋书画”大帽子,仍然不敢妄言懂艺术。如果说我还能回答点什么,也只能感谢我的父母。
我父亲说:“一个人如果爱一件事不能爱到发痴的程度,是不配谈论它的。”
我母亲说:“让你学习艺术,是因为艺术能让你交到真正的朋友,让你不会变坏。”
这么看来,艺术教育的成本是无价的。
作为一名受过艺术教育却没有选择艺术这条道路的人,老实说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很高尚——艺术太神圣,自认才华不足勤勉不够的我实在不够资格谈它;第二个很现实——艺术太烧钱,估计撑不到蛰伏期的出头之日自己就已经饿死了。但是这些选择都是出于对艺术的尊重,所有有志于从事艺术的人,无论是以艺术为职业,还是以艺术为事业,都值得我们的尊重。
送花艺术成本是要从童子功的培养花费开始的,而且这种艺术的隐形成本更多是体现在你今后的生活要求上的——我硕士是在国内读的艺术,外加家庭和个人的期望,所以我的成本不是花在一个专项上,影视、美术、曲艺等,不成气候的小项目就不提了。所以这里没有数据,就我自己的情况谈谈。上小学前开始练琴,这入道时间已经非常之晚了,而且我天资平庸,练到后期无奈转型,现在成为爱好者一名,仅能做个音乐类鉴赏解析,偶尔写写音乐类专业论文,再弹琴只剩点童子功水平。但是这个的隐形成本很高,因为我需要除了购置乐器之外,参加单独的辅导班,每个课时根据老师的情况不同,价格绝对是超出任何外语、作文、瑜伽等辅导班的。小学前还开始练舞蹈,后面的情况也不说了,继续转型成为爱好者。但这里有一个隐形的成本,就是你在很长一个时间段依然会非常热爱和形体有关的任何消费,比如你会去上瑜伽班、形形色色的舞蹈培训等,以及各色的演出。这些爱好的消费,真的不低。要知道,艺术爱好是相对比较奢侈的。和前面一样,我也学了美术,这个直到现在仍与我形影相随。期间不知道买了多少的油料、笔、画布,出门写生的费用、持续买画册的费用,当然也连带上面涉及到的任何一项费用。现在偶尔也画,但不是作为专业和生计,所以后期投入就相对少了。不过看画展必不可少,还有冲动去买画,隐形费用啊。。。转入正儿八经学的。影视这行业为什么来钱快?因为烧钱也快,你手上任何拿着的东西都是钱,谁不愿意用好机器,那都是钱,看看平时拍影视剧幕后花絮中拍到的机器摆设的阵仗就知道了。即使你不在从事影视专业,还是那句话,你的爱好已经形成了,你大概已经不会满足用手机拍照了,你大概对很多数码产品比如电视音响等都要求更高,即使是结婚照——你不得选照得有创意后期做得好的工作室吗,要不你能接受那些作品?人的审美上去了,就不容易下来了。审美有时是很需要钱的。再说曲艺。因为导师给我们的项目是研究地方艺术,我就选了一门全国只有两个传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为了研究,我真的一点点学了。民间曲艺最大的特点就是口传心授,我没有任何谱子可看,跟着传承人一板一眼的唱念做打,然后把这些再拍下来,回去继续联系。民间曲艺可是在民间啊,我最集中那段时间是驻当地半年,跟着他们去各地演出观摩,还要平时学习。是的,这些都没有太多教育成本费用,因为他们都是免费传授弟子。去查资料也是翻阅县志等,当地文化观提供。但这真的不是在家读两本专著就能完成的啊,不是在琴房开个嗓就能出师的啊。我觉得我当时的日子,应该类似于考古专业,但请理解当年的一个艺术生心中对唯美生活的那种追求好吗!我学艺术是为了过上假装更高雅不用风吹日晒的生活呀!这些其实都是隐形成本。——————分割线,让我说两句——————我原来读书的时候,认为把艺术认作是“无用之用”挺对的。但是现在,我深刻的认识到,艺术根本就是有用之用啊,它不仅交给你技能,让你像理工科一样带着技术去谋生存,而且它还影响着你的思维模式,让你在做事上有一个感性加理性的思路,在生活选择上有一个不一样的审美和要求。艺术这东西,真有用。
谢邀。。。我是美术生,就只说说美术生吧。既然题主希望包涵隐形消费,那我就把我知道的都说说。也希望准备踏入这条路的人注意些。(我觉得最大的隐性成本是你接触的那个圈子的人,想接触到圈子中最中心的人并能给自己一些指导,这个成本好大…………)美术生的教育成本我们分成几段来说。一:高考前这是最开始的阶段。从接触画画打基础到考前集训和四处赶考,学费其实相差不是很大。花费主要有以下几个。1、绘画打基础阶段这个看你从多大开始学画。一般是周末画全天或半天,价格从50一次到200。2.考前集训这个时期你要离开高中,去一些全天的画室专攻半年到九个月的专业课。当然也有少数人不去。近年价格有些上涨。一般两种收费方式,一种是一次性付清。18000——60000甚至更多,看画室规模。或者是按月2000——4000或更多。而这里面是有隐形消费的!因为画室很多,招生竞争,于是会有画室给送学生来画室的老师一部分钱返利。有得返利甚至是学生的全额学费。而画室想赚钱,就巧立名目。比如开小班,注明什吗清华班,央美班。加课到晚上12点。想报这个班就得多交9000什么的。校内宿舍的住宿,和学生饮食的限制也会是赢利点。还有画材,基本上只能在画室买,不能自由去外边购买。一般来说,这段时间的生活会花费6到10万。3校考事情各个大学的专业课考试,你需要去不同的城市赶考,大约一个半月时间。花费有路费住宿、报名费和餐饮。有时候还会报一些短期针对的画室来突击学校的考题。这段时间会花费1万左右。4高考前主要是文化课补习,因为艺术生文化课大多不好,为了达到高校要求,会补习文化课,这个期间花费浮动较大。大概1万以上。二:大学九大美术学院,收费大概是1.3W——1.8W左右(合作办学项目除外),而综合类大学普遍较高,三本更甚。在校期间花费主要说的美院的吧。美院一般会分造型和设计。造型方面:以纯绘画专业为主,油版雕壁。画材是在校期间主要支出。国画重视好的毛笔、矿石颜料和宣纸(日本宣纸真好真贵啊,日本的矿物颜料也好漂亮!)雕塑的每次作业都是大花销,石材木材哎哎哎,大一点材料钱就翻滚。总之每个专业都有吐不完的槽。每个月生活费怎样都要2000——3000的。设计方面:电脑就是一个花销的地方,视觉传达的电脑最普通,动画环艺的电脑一定最好才行。要不做作业你都心累。有时候你都会有配一个工作站的冲动。每次作业都是对钱包的考验。拿我的专业视觉传达举例,做书籍装帧的作业后期你要去印刷实验室实验最和书的内容风格符合的纸张,再测试印刷的效果,是否偏色。打样就能花很多钱,更别说成品。摄影系同学数码印刷的照片质量超赞,价钱也超赞。更别说他们还自己冲印胶片。我们学校的特色专业——“首饰专业与漆画”,请自行百度天然漆的价格,做作业都能心疼死自己啊。做首饰更是真金白银的。每月生活费和造型基本相同吧。对,还有毕业展。工业系要出模型,动画系有时候得自己找电视,公共艺术更是个神坑。你毕业展花3000都是节俭的,1W太正常。美院必有写生,写生一趟也得2000——4000,而更是还有数不清的考察和看展览!大学四年。12W吧(我真的好想吐槽合作办学的花费,他们一年学费比我们四年还多……)三:毕业后这个就是无底洞了吧专注艺术的路,我想说我们老师跟我们说的。“艺术家的路,一般人走不了。希望你的家庭能给你不愁吃穿的条件,希望你能沉下心耐住寂寞等待你的艺术被你表达出来并被接受。”什吗?学美术要不要出国看看?一定要啊!花费呢?别问下去了…………
看了一下大家的答案,我觉得自己手中的数据应该更加全面一点,就来怒答一发,不请自来,若有错误还望见谅~既然题主问的是——【艺术生】那么我就不局限于美术范畴,当然因为我是美术生,所以我就先谈一谈美术生的费用。一、美术生的学习费用学美术的学生高考前的开销主要在学费和工具材料上,除此之外还有交通和报名费,分开一个个说。【学费】:以国内的情况,想上一个好大学,最好的办法是到北京、杭州、上海、广州、重庆等地找一个靠谱的考前培训班,目前来说实力应该形成了一个北东南的三角,北北京、东杭州、南广州,其他地方有一些刚兴起的画室但还未形成大势。这三个地方虽然风格迥异,教学的倾向也有区别,但是学费的差别据我了解其差距不大。总体而言国内考前培训的学费在2-15万元不等,别急,看着差距很大对不对?实际上考前培训是属于差异化服务,也就是说,你可以选择花费大小来确定你所需要的资源条件。简单来说就是分班制现在是国内画室的主流,排除掉一些小画室的及实力较差纯骗钱的画室这样的个例,目前主要会分普通班(或叫综合班、设计班),精品班,协议班三大类,协议班还分强协普协,一个是可以跟你签约保过美院,另一个是保证过你省内的联考线。那么说一下这三种班的收费,普通班收费在2-3万元之间,不会差别太大,精品班收费在4-7万元之间,协议班浮动较大,常见的收费范围在8-15万元之间,有一些个例会达到20万、30万,但不代表普遍水平。学习周期为八个月,全日制。(上述为应届生,不考虑复读生,复读生一般在考试审核能力之后会降低百分之五十到八十甚至全免学费)这里顺道提一下住宿费用,伙食我就不赘述了,个体差异太大。住宿费用在每月之间,这个浮动比较大,看画室环境租金而定。【工具】:绘画的工具开销其实是一个日积月累而成的开销,这里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用量,品牌,购买渠道等。)先说一说工具种类:铅笔、炭笔、橡皮擦、橡皮泥、电动橡皮(可有可无)、色粉(可有可无)、针管笔、马克笔、彩色铅笔、水粉笔、水桶、颜料盒、颜料、画板、画架、小凳子、纸张、调色板或调色纸、喷壶、卫生纸、笔盒、画袋看到这么多工具,不是美术生的同学应该蒙掉了吧,其实美术本身也涉及大量的材料科学,高中时期这才不过是绘画范畴里需要的工具,大学更加多……其实还有一个现在的美术生必备的工具——【ipad】(我真的不是在安利),但是我们需要便于携带,能够存放和查看大量图像资料、影像资料,又能够拍照的一个东西,那非ipad莫属了。这里由于工具太多,我只举一些花钱的大头作品牌选择上的区分,其余的几块钱十块钱的东西我给大家算好了,包括会丢要重买……懒得洗直接重买的情况,工具的边缘成本最少在600元以上(这里的边缘指的是除了我在下方列举的工具以外){铅笔}:绝对的最大头,没有之一,太容易断了,很多时候不是用完的,摔一下里面断成一截一截的根本没法用。下面区分一下牌子上海奥文:一支笔在0.5元到1.5元左右。上海中华:8B以下为1.5元,8B以上2.5元日本三菱:所有B数统一价2.5-3.5元(根据购买渠道会有较大差距)施德楼:土豪专用,没有最贵只有更贵,普通铅笔在3元左右(没买过不清楚),但是我见过一根施德楼的自动铅笔,笔壳99元,一根笔芯50元。(太变态了尼玛)一般的话像我一个月用60支左右的三菱铅笔,仅作参考{纸张}:也是非常花钱的一个大头,这里以4K纸为衡量标准老人头:一袋4K纸8元,二十张奥文:一袋12-15元,二十张康颂:一袋18-28元,十张(购买渠道营响很大)这个纸是清华专用考试纸哟~{颜料}:一次性砸下去的钱最多的工具吧,牌子太多,就不说那么多了,挑几种常见的青竹:一罐颜料3-3.5元米娅果冻颜料:一板四格,2元还是4元我忘了奥文:一罐3元马利:一罐2.5-3元(一般美术生用色在30-56个,不排除有些特别少和特别多的)感觉有点太长了不再列举了,这是最烧钱的三个大头。【交通】:美术生每年要辗转各地考试,涉及交通工具主要有火车、飞机、汽车、高铁、动车。具体开销太难讲,大家可以自行算一下,我把主战场列出来。北京、广州、长沙、杭州、天津、石家庄、郑州。【报名费】:这个其实蛮花钱的……每个学校都要交100-300不等的报名费,有些学校甚至考五场让你想报几场报几场,5场都报上也没事。(知道学校的招生办为啥肥了吧)以上是美术生考前明面上的开销大致情况,你们以为完了?太甜了!【以下是灰色消费】据我所知许多学校会暗中销售合格证(曾有人找我代销),我这里发布的价格未必准确,但涉及的学校却绝对真实,如有黑到各位的母校,望谅解。西安美术学院:8-10万元北京科技大学:10-15万元北京邮电大学:10-15万元中国人民大学:15-20万元河北美术学院:5万左右?山东艺术学院:8-10万元北京印刷学院:9-12万元中国传媒大学:30万元左右北京服装学院:15-20万元四川传媒大学:5-7万左右广州美术学院:20-30万北京电影学院:30万左右武汉纺织学院:4-8万山东师范大学:4-6万北京工业大学:10万左右南京艺术学院:不明中央戏剧学院:30万以上声明:希望大家不要以此去衡量这些学校,我的观点是,这样的事情不仅仅是这些学校,还有大量的学校也存在这种问题,抛开艺术类,普通招生也会存在这种情况,但招进来的人,绝不全是这样买进来的,学校不傻,如果四年时间教出一群白痴,这个学校自然就难以立足了。而且我没有丝毫要黑这些学校的意思,我也没有说否定很多艺考生的努力,大部分人是不愿意去买,对自己良心过不去,对家里也是个不小的负担。这部分灰色消费之中我划了一个范围,其中有包括替考的价格。我希望不要再引起任何误解,特在此郑重声明。美术生考前就写了这么长,关于大学我就不再赘述这么多了。我就把学费和生活费(几个国家对比)拿出来大家看看1.中国学费:1万-3万之间生活开销:因个人城市而异,北京月开销在4-6k,上海广州和北京应该差不多,杭州在3-5k。当然这个范围太广,数据也是我个人采集所得,不能以偏概全,只能看个大概。2.日本学费:分为三类大学,国立大学,私立大学,专门学校。国立大学收费一般较低,因为是国家财政在支持,学费在3-5万人民币。私立大学较高,由社会财团、公司、基金会出资成立运作,学费在8-20万之间。专门学校,也就是专科,像hal动漫专门学校一年学费需10万人民币。但教学质量却不会低于一些综合院校。虽然日本也有很严重的学历歧视就是了……(日本的学校学费缴纳较为复杂,刚入学需要交类似保证金之类的东西,这里就只单论一年的“学费”)生活费:东京月生活费在6k-8k左右,看你怎么花了,花的省低于这个数字也是有可能的。加之打工一个星期可以打28小时,收入在时薪50-100rmb之间,过的勤劳点倒是压力还不算大。(我有个朋友……每周超时打工一年赚了三年的学费)3.英国学费:大部分学校各专业的费用在10-15万之间,但考虑到雅思的学习成本其实较高,实际要到英国去上学,前期开销并不小。(学费了解的是伦敦艺术大学的专业学费,伦艺由五所艺术院校合体组成,且都是老牌院校,应该较具有代表性。)生活费:这个就很高了……伦敦的月生活费还是非常高的,我几个在英国留学的朋友目前还在伦敦边上的小镇上,月开销最低他们也需要8k以上,他们估计到了伦敦上大学之后,月开销应该会在10k以上,一年如果再包含交通费用(回国)加上shopping之类的.....大概要20万左右。而且英国并不好打工,一周只允许14小时,且时薪并没有多高,要么管吃要么管住,所以对家底的要求还是很高的。4.美国学费&生活费:美国学校太多,各个州物价也不同。恕我实在无法给出一个可靠的数据,但据我在加州的朋友告诉我,他一年需要20-30万元。5.意大利学费:意大利的国立大学是免学费的,只需缴纳注册费,并且还有设立助学金和奖学金。生活费:房租月租金在300欧元左右,购买工具跟国内差不多,一年包括房租、吃饭、工具、交通、通信等费用,需要花费10万或更多,当然生活费用因人而异,有些厉害的学生年年拿奖学金而且比较节俭,那其实一年花不了多少自己的钱。(所以意大利还是蛮好的一个选择,对于家庭背景不是特别富裕的同学其实也可以负担的起)以上是我所能给出的关于美术生从高考前,到上大学(国内外)的数据,音乐生我暂时先不写,回头再更吧。若是各位发现我有错误希望能予以指正,非常欢迎,不胜感激。
我们导师的孩纸们没有一个学美术的,按照他们的话就是:好好的学点什么不好,学艺术干嘛,有钱烧的啊?(说这话时,他老人家已经在酒桌上喝高了,他旁边的系主任表示“说的对!!”)然后我们就跟汉奸围着日本鬼子一样,毫无廉耻的陪笑。
首先你问的过于宽泛了,非常常见的所谓艺术生其实分为好几个大类别。各个类别所要花费的隐形成本是不一样的,而且差距还很大。随便举个例子,影视类里表演和文编花费的隐形成本就差的远了去了。文编其实最主要的也就是多看看书,核心是要会编故事。这个成本其实有限。至于学成混社会接活儿做的交际成本什么的说实话也跟表演根本不能相提并论。表演啦导演啦光上个学花得钱就海了去了,学费跟这些花费比起来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了,演员一张脸,身段行头哪一样不是钱砸出来的?你灰头土脸的穿着一身淘宝货请人吃个火锅都思索再三的穷酸模样指望能接上戏?你想接上戏,很简单,谁掏腰包捧你?自古以来捧戏子就是个花钱的事儿!导演专业嘛很现实的,在校期间总得拍点啥小作品小作业吧?没钱拍毛线?一条有点故事性的用来练手的短片制作成本其实真不好说,一个剧组就算十来号人呗,奔到个啥地方随便吃喝拉撒睡个一两个月,到头来可能都没拍齐想要的场景呢......我还没说后期呢,怎么,你指望你拍这种破玩意儿的时候还有人赞助你?你不自己掏腰包?你谁啊?凭什么啊?我这只是随便举了点例子,这些隐形成本是必然要花掉的,根本逃不过去的。至于那些陶冶情操的什么家庭氛围什么耳濡目染的隐形成本的胡说八道我这里就不说了,那些都是掂量着来的,不一定是必然要花掉的。大概的规律是学美术类以及艺术设计类的相对是比较省钱的,音乐相比这些要贵出一截,建筑比较特殊,要看在哪里学怎么学,可以很屌丝的学,当然毕业之后也别指望做什么好活,就设计设计最常见的安置房小区什么的。什么那种高大上的剧院啦博物馆啦之类跟你半毛钱的关系也没有,原因很简单,视野和品格压根就差了几条街。也可以很花钱很贵族的学,但未必出来就一定能设计上好房子。影视呢则是平均花费就很高,在这些之上。至于什么传媒啦这些都不太在讨论范围,打着艺术的旗号罢了,这些隐形成本相对而言低至可忽略不计,不过是一个成为正常的可以称之为有点文艺的人的隐形成本而已。动画又相对特殊,因为国内就没有动画像样的学校,得出国,而且也就只能是美国,这个就不是什么隐形不隐形得了,台面上得成本已经很高了。而如果说你就打算在国内学动画然后自己摸索,只能呵呵一笑了。
第一就是学费 8k都算少的第二 各种器材费 相机镜头什么的你猜要多少?一年拍几部作业片子就。。。大家都在说自己的爱好多烧钱的时候,我默默地说 我有一个爱好叫拍电影_(:_」∠)_ 不是美术专业的所以不懂画材要多少钱(我就知道辉柏嘉) 但是反正不便宜第三 你拍个片子要请人吧 作业没片酬也要请别人吃饭吧 这又是个支出 还有各种衣服鞋包化妆品护肤品的支出。。。反正上个艺术类学校就是各种花钱_(:_」∠)_
学艺术好好学的一般都花钱,反而不好好学的比较省钱。好好玩的会好好玩的一般在间接的好好学,反而不好好玩的一般都没好好学。
随便举个例子吧。最直观的就是在综合类大学里艺术类学费普遍比普系贵一截。目前中央 中国 上海三所音乐学院老师上课均价1500+ 45分钟。更重要的是并不是你想学他就肯教的。西洋乐器演奏级起码10万起步。最重要的花费应该是时间 艺术在专业人士看来是高下立判的。学10年的乐器 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时间
收费100块45分钟依然有很多人会觉得贵。投入产出不呈比例 。我觉得这是反智主义。
看了一些答案,忍不住想说,其实艺术没有想的那么娇气,还可以是随和的。有的答主口中的艺术,可能是被神化了些。我想先讲一下大家口中的艺术并非完全是那样简单的神化和不可抵及。艺术在国内统指传媒、美术、设计、音乐、电影、舞蹈、表演这样一类科系。无论行业有多种多样,分类有多细,大致上可分为两大块,一是实用性的,二是研究性的。一些人认为艺术,可能追求的是纯粹的人的思想情感表达和精神传递,这种无法被定义什么才是高度,什么才能是精神层面最终的实现。而更被大众所忽略的是实用性的,实用到什么程度,就像我们现在正在看的知乎界面都需要人设计出来,所用的字体都是需要设计的。美学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追求自身情感表达的一类人去当所谓的艺术家了。而大多数在服务于现代社会发展的信息传递。我是觉得国内的艺术概念的传递在某个时代给断掉了很大一块,加上现在追求物质的整体浮躁感,让人对艺术有很多不好的映像。艺术的确花钱,它就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生长起来的精神需求。大体上想达到某种成绩和成就,是需要金钱的支撑的。就拿拍电影来说,写好剧本,导演要画出分镜头,而且导演很有才华,有自己独特讲故事的方式,但还需要一个投资方来为他做钱的后盾,因为有些镜头是需要一定技术含量的器材才能拍出来的。器材的昂贵,剧组人员的工资,拍摄过程中的大大小小花费都需要算进影片成本中的,拍摄完后的制作剪辑又需要费用,成片后,找广告媒体宣传。这些都需要不小的数目。一部电影做出来最后让你在电影院里看到,就像是有了成绩的“艺术”。同样,一个艺术生的培养,也是需要一层层的渐进的。能得到成绩的,除了才华,有些残酷的是有没有这个被人赏识的机遇。题主如果是想问钱上的多少,我只能说,应该是不学艺术的一倍要多,因为除了正常上学外,还需要再交另一个“学校”的学费,还不算材料和书籍以及为了更好的提升去国外或者参赛的费用。我到是不觉得两者相比花费了多少这个问题有什么很重要的意义,可能对迷茫的,不知该不该让小孩走上“艺术”这条路的家长有点钱上的用吧。而我更多看到的是因为这个问题看出我们在对艺术生上的误解有多大,对艺术的解读有多单一。
不请自来(好像是知乎回答首次)出国以前从小在课外班泡大的,从小到大学过:舞蹈,篮球,游泳跳水,奥数,日语,网球,小提琴和与我生活无法分割的美术
学习这些吃了些苦 有很多也并没有坚持到今天 但是曾经抱怨过现在回头看真的要感谢那些时间和钱把我塑造成今天的我。一个不严谨但算有情怀的人。高中的时候在学校参与了动漫社摄影社这样的社团,在摄影社的日子是会一直记忆的美好时光,文化成绩虽然不太好 但是老师也很放手的让我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真的很感谢。学到的技能在现在对于作品规格要求不是很高的时候足够发挥了。现在在ual念fashion类的 学费15800左右(本科)(每年可能涨涨呵呵呵呵)材料费: 因为今天去看材料被价格吓到 一块植鞣革皮子200多磅(默默走掉了) 专业上买的工具一堆200多磅了还在不断添加 皮子布料都很贵 虽然买的少名次买心都在滴血T.T 还有看展 展览:多少经常会去看展 展览费用单次如果要收费 那就大概8-20磅不等了 也有一种pass卡买了一年50多很多展就不用再付钱了 书:图书馆资源很多但是难免有的书自己要收一本 我一般amazon买因为会便宜一点点 但是英国书真的挺贵 很少10胖子下的~ 作业本:我们要做sketchbook a4大小大概5磅左右一个线圈本 有同学用moleskine就更贵一点 ;水彩本明信片大小差不多这个价
打印机&墨盒:因为做sketchbook所以要打印的挺多 买了个有基本功能的打印机40磅左右 / 打印墨盒超级贵 上次买2盒黑白2盒彩色一起折扣下来90+! (不过每个品牌不一样) 没算过一年下来花了多少钱因为中途有去打工 但是“入不敷出”来形容真的再好不过电脑:用MacBook pro / 学校里同学基本都是os系统的比较普遍 我也觉得好用 也有还在用win的这个并不是必要条件除非学校有要求 胶片冲洗:我偶尔会用胶片拍照 冲洗+光碟大概10磅样子每卷; 这个大概也算隐形消费吧 校内打印:每个学期交作品集 a3size 在学校打印(不算太贵) 20张10磅内 想要更好的纸张可以出去打印住房交通房子我想如果你住zone2内的话130-上不封顶每周 租房子一般不包水电费但是不是很贵;宿舍水电包 但我觉得比较贵(所以想租房最近找房子也是苦恼嗷)对于伦敦交通只想呵呵呵呵 学生月卡86??? 短期课或者其他没有学生优惠的话是120样子每月 打工:本科我的签证允许我打工20小时每周;预科时候是10小时 最低工资应该差不多6磅样子我画画按照标准(素描速写)这些来说 其实算不了水准 来到这里倒是一直被鼓励也让我相信 技能是相对的 重要的是画出自己此刻的感觉 (自信心)这里很贵 ;有时候会有经济的压力 但是很开心 看到自己的成品和美丽的展览促发灵感和目标 看看美丽的世界 不同的人不同的风格 永远都有魅力 w 回答的很片面 也算给对留学有兴趣的朋友一个参考 lol但是相对的 我们学校本科阶段所有院系学费都一样)据我所知比如ucl每个院系学费是不一样的 有的已经20k+ 那么我觉得相比之下 我们材料消费再多加上学费可能也不达他们的学费;尤其他们建筑院也是要买材料的 (其他科系不是很清楚/起床了补充其他w
谢亲爱的邀~不过要final了真的好忙只能简单答一下了姐姐是艺术生 为了考清华建筑系特地飞到北京去培训 大概去一次花费是三万( 包括培训费,机票,食宿费,材料费) 我刚刚被Parsons录取啦 可是学费真的好贵啊( 摇头) 服装设计+纽约 开销可观 一年估计十万美金起吧
我学的编导,现在大二,就读浙传。从高二上学期开始学的,进市图书馆的培训班是一次交清14800元;每周六去图书馆上一天,午饭+车费30元;然后高二到高三的那个暑假培训是2000元10天,再加上1200元的宾馆住宿费(我还另外特意在外面租了个一室一厅 800元)暑假我爸妈来看我给我买零食+生活费花了3000左右;艺考前拍的艺术照,真的很便宜了,500不到;为了艺考买的衣服鞋子(真的也很一般)1500块左右高三上期末各种艺考,重邮(编导)/重大(导演和戏文)/西南大学(戏文) 报名费记不太清了,就平均每科200吧
(妈蛋考重邮的时候还画了个妆40块哼)去成都考浙传(戏文/编导)/南艺(戏文)待了一星期,花了2400块考上浙传后每年学费9000元,不包括寝室住宿费电费神马的。在考上大学前的投资为+0+500+0=27000元(不包括每周六的花费)我很庆幸自己的文化成绩不错,不必在花费这么多钱学艺术后还要花钱补文化。就酱。(*^__^*)
就音乐来说,首先你学乐器的话需要买台琴,声乐另说,不过一般也需要买一台钢琴来进行声乐曲练习(不在琴上练习光唱会跑调以及节奏不稳)买琴就又是一个问题了,学钢琴算是最便宜的了,从二三四千或者八九千的国产琴到好一点的雅马哈 kawai的立式钢琴也不过才一万多到三万左右。其他的乐器我所知的比如说那些弦乐器,管弦系的同学们的琴基本上都是万以上,有的十几二十万的多不胜数。管乐的同学一个长笛就是几万,镀金镀银的更贵!还有拉手风琴的,有个同学拉班多钮琴,她的琴就是十几万。 电子音乐就更贵了,双排键,你们可以去查一下,一台琴最少就是十几万。或者学电子音乐制作的,买电脑,,买各种各样的设备,还要学和声什么的,呵呵………你们以为学声乐就便宜了 :)?每周上一次两次课,一次课便宜的两三百,贵的教授什么的五百或者一千都是家常便饭。而且声乐这个东西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种气息 位置什么的你感觉到了进步就很快了,找不到学一年可能唱得还是屎一样。题主说的是艺术生,OK,学音乐的话艺术生得考大学吧。考大学你又得学视唱练耳 乐理这些理论知识,就作者本人来说,当时考某省音乐学院时,找音乐学院的教授上乐理是600一节课,一节课大概两个多小时而且还是大班,视唱练耳也是差不多的价格,而且更多同学一起上,一周差不多上两三次。除去乐理 视唱练耳这些考音乐必考科目,剩下的就是专业课了。作者当时考的是音乐教育,找音乐学院的教授上课当时声乐是500一节课,一节课差不多40多分钟,你想多唱还不行,唱到快40多分钟下一个学生就进来等着了。钢琴400一节课,钢琴还好,一般是接近一个小时。一般一周一节课,临近考试了估计一周两次。其它例如什么音乐学 音乐史 艺术概论这些专业,你不找出题考官上课你连每年的题大概是什么你都不知道,你都没有一个学习的大方向。这些考的人少而且学术性很强的专业,教授不收你个六七百一节课才怪。以上一箩筐杂七杂八的事情解决之后高考顺利达到分数线了考进学校了是吧,你还得面对高额的学费。就我们学校来说吧,表演专业都是一年1w2,国际演艺专业1w6一年。进来有的还要上小课什么的,价格比考学时便宜点儿,一般便宜一半(找非自己专业老师上课除外)。最后,总的来说学西洋乐器或者现代音乐很花钱。学音乐就是个烧钱的活儿,而且关键是投入和产出还因人而异。这就是个金字塔,能够靠自己专业来挣大钱的永远是少数,比如说朗朗李云迪宋祖英,然后中间一层基本上就是各种教授或者下海做艺术培训的老师们。最后就是基层的音乐从业者,中小学音乐老师什么的都有。从小到大在音乐上花的钱太多了,没算过,也不敢算。
不腰自答!作为一名与美术纠缠了16年的设计专业研究生,我深深感觉到需要回答一下这一题。那么我看到的重点是钱花在哪里和比别人高在哪里?下面开始作答小学花费:主要来自于艺术类补习班,人力:一个星期1节课2小时,父母接送1小时。一年约166h物力:画纸、笔、刀具各种材料。一年约¥150财力:一节课20(此为普通的价格)一年约¥1000(暑期班更贵)此时没有分科,其他小朋友也在上各种兴趣班,此阶段比以后步入其他学科的孩子并没有高出多少。初中花费:主要来自于艺术类补习班,升为高级班人力:一个星期1节课2小时。一年约104h物力:画纸、笔、刀具各种材料。新增色彩课,颜料、纸、笔、盒子。。。一年约¥700财力:一节课30-50(此为普通的价格)一年约¥2000(暑期班更贵)此时上兴趣班的同学已经很少,比较集中于学习和学科补习。艺术生花费时间学习画画的成本不仅由于课程升级上涨,同时花费学习文化时间学习画画也包括了风险成本,成本上升初现端倪。高中如果你高中选择了当艺术生,那么恭喜你,你差不多已经和艺术生这个词纠缠不清了。真正成为所谓的艺术生的分界是来源于高中时期。在这个时期你将会渡过身为艺术生最为难忘的日子!!集训前花费:校内艺术课程+校外艺术补习班+暑期补习班人力:1个星期三个下午+2h+10天。一年52天。(不包括为学校做宣传海报、展板、墙绘)物力:由于课程增多以及更加高深的设计课程。。。用具大幅增加。。
一年约2000+财力:补习班30-50,学校内暑期班700-1000.一年2000+这个时候大家都在死命赶课了,我们每年还要抽出1/12的时间学画画,这个时候的风险成本更高。除此以外,有相当一部分的心理压力成本,因为对艺术生的歧视在高中是普遍现象,捷径、有钱买文凭、成绩差。。。不愿意多说了,每年学校靠艺术生拉上一本线的人数,但是学校依然对艺术生有着不知名的歧视态度。。。集训中花费:集训的学费、餐费、住宿、交通费用人力:每天高达14个小时的轮转画,近半年。物力:此时用具颜料磨损极快极快。。同时设计课程中的马克笔杀手出现,半年4000财力:学费、餐费、住宿、交通费用。半年4W(作为工薪家庭的我,看到我爸递出去厚厚一沓学费的时候,心里真是千滋百味)此时不仅在学画画还要担心文化课,心理压力成本进一步提高。很多人在外地培训,心里适应成本提高。当然思乡、生活学习压力、新的人际关系处理压力什么的就省略了。。。艺考花费:报名费,住宿费,交通费人力:近一个月东奔西跑(跨省、火车、汽车、公交)物力:一般不购置新的财力:报名8个学校,一个300,住宿+吃饭200,交通100,共计4800心理压力成本相当于高考,身体成本亏损,你再想想坐在教室上课的孩子有多幸福吧择校考上还好,考不上10-20的都有大学终于上大学了。。。真的好累。。。你的花费还没完呢,因为你发现上大学还要花1、学费:艺术类高出其他类元2、电脑:设计类必备,配置不能低,低了没法做图。5000+3、课程作业:材料费设计类制模费就不提了,纯艺的油画每一笔都是钱。一年2000+4、毕业设计:纯艺类,设计类这些都是大的看得见的成本,还有免费设计成本(身为做设计的人都会碰到的内心的痛),心理压力成本(经常有人说学设计的女生好多bitch呢),期待成本(一碰到文娱晚会他才不管你是不是学画画的,你学艺术的嘛,肯定会表演什么的对吧)还有。。。其他的就不提了吧研究生在这个阶段我终于跟其他学科一样了做理论,我的成本基本和其他做理论的差不多,感谢大地,感谢苍天身为艺术生,我决定给你一张图看看成本花费恩,你自己感受一下。恩,你自己感受一下。为了不打击艺术生的学习热情必须加几句1、这样的体验很难得,我一点也不后悔2、大学以及本科期间其实可以依靠艺术专业赚回不少的钱,这点上比其他学科容易3、感谢爸爸妈妈对我的教育和支持
艺术分为纯艺术,和实用艺术。纯艺术的话,是个无底洞。实用艺术的话,比如各类设计,按不同类型和层次也有不同花费。我个人,经历了从纯艺术到设计,再到离开设计。纯艺术类:1.家庭得有良好的氛围。
每年各种旅游,艺术展,歌剧,交流活动,都是必不可少的。培养对艺术的感觉和见识。
一年至少5W。2.选择,试错
艺术有音乐,绘画,舞蹈,摄影等等。
如果想成为艺术家,首先得每种都试试,看看对哪种最有兴趣和天赋。
我是小学前学舞蹈,小学6年学萨克斯,高中学绘画,大学学摄影。
舞蹈:学的时间短,1W
萨克斯:6年,器材1W+学费8W+杂费1W=10W
绘画:基本就是上面都提过的艺考。不重复说了。
摄影:摄影毁三代单反穷一生。还好我机智地退出贵圈了。所以,纯艺术这玩意,一般人真玩不起。需要,天赋+钱。再来看设计类。1.大学4年学费
我是某211大学设计专业,1年学费1W多,4年5W。2.器材
电脑:macbook pro,1W33.大学各种作业+毕业设计材料费
作业因人而异,反正我毕设花了5000.所以,设计这行,投入不算太大(如果对以后事业要求不高的话,想成为世界名设计师另说)我觉得我的本性和天赋和各种条件所限,无法成为世界名设计师,所以也退出设计圈了。劝各位想清楚再选择当艺术生吧。。。
不请自来,哥是正经艺术狗一枚(8年美术),当年为考大学容易怒学美术,关于成本我觉得比一般文化生要高出部分 我就写我开始学美术时候的成本我初三开始学,家住不知到多少线的小县城,二流高中(专门针对艺体生)。第一年开始学是可以每天逃课去玩游戏,光明正大的逃课。支出成本大概高于普通初中生一倍(上美术班的钱完爆初中学费)高中三年(简直特么是烧钱)一月买铅笔橡皮素描纸水彩颜料丙烯油画布都能花好几百一年下来相当于普通高中生的二倍大学二线城普通一本专业视觉传达,没错就是坑爹的平面设计,支持成本,普通文科生一年4500左右,我们一年大概1万,干!!大学毕业后发的书还是崭新的,还要出去写生、考察、说白了就是旅游,干!!老子他妈学设计的写生干屌?支持成本大概是普通文科生的三倍或更多。好了吐槽完毕了,开始聊就业,毕业四年,北京某上市互联网公司商务。没错,我改行了。
不说别的,校考的时候就考了一个传媒的艺设但是因为没把握找了人塞了小十万的东西排了个前六十,但是最后文化课也没过。。。什么隐形的消费。。。还没上大学呢就开始败家了。。。说多了都是泪。。。都是泪π_π
补充下自己的花费吧。在考前班待过四年,北京两年,由大班转向协议班,第二年复读,因为签了协议,复读免费。杭州两年,在杭州最大收费最贵的画室,学费好像4w左右,因为是资深复读生学费打了三折。共计:得问我妈。太惨了我,不想回答了/
学音乐的话,乐器的价格不算,花费的大头主要是课费吧:找特别好的老师上课可能1000/小时,从五岁开始学到17岁考大学,一般每星期一堂课?学摄影的话,至少要有一台全画幅的相机吧,然后大概还需要另外一台更灵活的(不知道具体要求,听说的),以及镜头们,之类的。能去很多地方拍照的话最好咯~ 其实很多人说的苹果电脑我觉得不算大头了....现在很多学校都会要求学生必须买一台Mac Book Pro。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颜料简笔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