溱洧怎么读中兰和芍药的重要意义

中国名花——芍药
&&& 芍药百科目录
&&&&& &芍药百科说明
芍药百科栏目的内容是由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农学系园林园艺教研室杜兴臣等老师编写,在编写过程中结合黑龙江省独特的地方特点而成,只供
花卉教学与喜爱芍药的养花育花之人参考使用,内容中的数字资料主要以东北地方为主,望参考者注意!
主要参考资料有:
&&& 2000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花丛书----芍药》(秦魁杰、李嘉珏编著)
&&& 1999年金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牡丹与芍药》(王莲英、袁涛主编)等。
一 芍药起源与栽培简史
&&& 一、芍药名称的由来
&&& 芍药学名为Paeonia lactifjora
Pall,是1776年由Pallas命名的,守芍药科芍药属植物。本书所谈的芍药,主要是指Paeonia
lactiflora这个种,及其在人工效培条件下,逐渐发展展演化而形成的中国芍药品种群。但有时也作为芍药属芍药组、植物的总称.在讨论起源分布与育种问题时尤其是这样.这是需要加以区别的。
芍药名称的由来,据《本草》记载:“芍药犹绰约也,美好貌。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芍药的别名甚多.在中国花卉绚丽的百花园中,古人将牡丹和芍药这对姐妹花,一尊为“花王”,一推为“花相(花中宰相)。二者一为木本,一为草本.故芍药又称草芍药(崔豹《古今注》)。它花大色艳,妩媚多姿,故名为“娇容”、“余容“(《名医别录》)。古时人们于别离时,赠送芍药花.以示惜别之情,所以又名“将离”、“离气“(《古今注》)。唐宋文人称芍药为“婪尾春”,婪尾是最后之杯,芍药花开于春末,意为春天最后的一杯美酒.芍药是草本花卉,没有坚硬的木质茎杆,故有“没骨花”之称(《郑虔胡本草》)。因它的花有香气,有“挛夷(又名“黑牵夷”)、“留夷”(《广雅疏证》)和“辛夷”(王逸注《楚辞•九歌》)之名。此外.古名还有“解仓”、“白术”、“犁食”、“铤”(《名医别录》)等。在国外,芍药也倍受青睐,有“花中皇后”的美称。
&&& 二、芍药属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 芍药起源包括物种起源与栽培起源两个方面。
&&& 1、种的起源
在植物进化生物学中包括牡丹在内的芍药属植物的起源是个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迄今为止,没有见到任何关于芍药属植物的化石和孢粉方面的报道,因此只能就该属植物的系统分类位置,从一般的生物进化规律进行一些推论。根据多年来芍药属研究的进展,国内外学者对该属植物已取得以下认识:
(1)芍药属是个很孤立的类群。1735年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林奈,在其分类学著作中,仅就欧洲芍药属植物作了记载,至今已有160余年。18世纪中叶以后,西方植物学家开始注意东方植物。P.S.Pallas于1776年以俄国的植物为依据,发表了Paeonia
lactiflora,后来发现这种植物与中国的芍药是同一个种。早期的研究将芍药列入毛茛科中,直到1908年,英国的渥斯德(W.C.Worsdell),以解剖学为依据,认为芍药属与毛茛科其他属均有较大差异,应分离出来单独成立芍药科(Paeoniaceae)。到20世纪50年代,有不少学者提出更多依据,支持成立芍药科的观点,形成了近乎一致的意见,并进而提出单独成立芍药目(Paeonisles)。不过,目前对芍药目系统分类位置有不同看法,尚难统一。随着研究的深入,越发揭示出该属植物的特异性,如雄蕊群离心发育且具周位花盘、心皮厚、柱头宽、假种皮由胎座突出发育而成、染成体大型、基数5、胚胎发育早期有游离核阶段和具有独特的化学成分芍药甙与牡丹酚等。
(2)芍药属是最原始的被子植物。对芍药属的研究特别是胚胎学的研究中发现该属植物的许多原始性状。雅柯夫列夫1951年在芍药属原胚发育研究中,发现合子的早期分裂不形成细胞壁,而形成多核原胚。随后又发现原胚周围分化出25个胚原基,通常只有一个留存下来并发育成一个双子叶型胚。芍药属胚胎发生特征和种子萌发方式与原始裸子植物苏铁、银杏相似,而与其他被子植物不同;但是游离核原胚细胞化,不直接导致胚体的形成,又与裸子植物不同,这种特殊现象在研究被子植物起源等复杂的系统演化问题上具有重要意义,并被认为是芍药属与裸子植物平行该化的结果。
(3)中国东部地区是现有芍药属原始类群分化发展的中心。1964年,F C
Stern将芍药属进一步分为3个组:牡丹组、北美芍药组和芍药组.牡丹组,主要分布中国,有9个种,均为亚灌木,花多数;多数种心皮5,为2倍体,均表现为原始性状.按性状演化趋势推断(潘开玉,1995年)应属于该属最原始的类群,其次为北美芍药组.该组仅2个种,分布于北美西部。该组既有花多数、2倍体等原始性状,也有草本、根纺锤状加粗、叶细裂等特化性状。比较而言,在芍药属中芍药组则是相对年轻、进化的类群。但该组两大类群又有不同中国东部地区分布的9个种,几乎与牡丹组同城分布,大多具有花多数、2倍体等原始性状,芍药组向西迁移,在地中海地区强烈分化,在那里衍生出12个种,并大多为4倍体.可以认为,在芍药属芍药组中,芍药(Paeonia
larriJlora)属较原始的种。
根据芍药属植物为原始被子植物.推断该属原始类群出现于被子植物崛起的白垩纪,距今1亿年以上或更早.最早出现牡丹组植物,进分化出北美芍药组然后是芍药组中的原始类群。据Stebbins和Ellerton(1939年)推侧,北美芍药组可能起源于第三纪早期或白垩纪末期。近年来,有人认为这一分化最晚在中新世,至少在1
300万年前。
&&& 2、栽培起源
&芍药是中国特产的传统名花,是中国栽培历史最为悠久的花卉之一。宋•郑樵《通志略》云:“芍药著于三代之际,风雅所流咏也.三代即指夏、商、周,当时芍药已成为文人墨客经常歌咏的对象.据宋•虞汝明的《古琴疏》载:“帝相元年,条谷贡桐、芍药.帝羿植桐于云和,令武罗伯植芍裁于后苑:帝相是夏代第五位君王,公元前1936~前1909年在位,帝相时已将芍药栽在后苑供休息时游赏,至今已有近4000年的观赏栽培历史了.所以宋.王禹偁说:芍药在“百花之中,其名最古.”反映周初至春秋中期(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社会生活的诗歌总集《诗经》的《郑风•溱洧》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即芍药)”的记载,说的是春天里,青年男女到野外游玩,分别时摘下芍药花相赠,以花传情。
&&& 三、中国芍药栽培简史
《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书中多处提到芍药的野生分布,如“条谷之山,其草多芍药;绣山,其草多芍药;勾称之山,其草多芍药;洞庭之山,其草多芍药等”其分布地域相当华北和华中地区一带,当时芍药在这一地区广为分布。战国末期,屈原(公元前340~前278年)在其伟大诗篇《离骚》中有“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诗句,提到了芍药的芳名(留夷即芍药)。魏晋南北朝(265~589年)时的《建康记》载:“建康出芍药极精好。”《晋宫阁名》记有:“晖章殿前,芍药花六畦。”可见当时宫苑中芍药的观赏栽培已较为普遍。
康代(618年~907年)对牡丹极为尊崇,而对芍药则有所忽视,但各地仍有不少芍药栽培。到北宋(960年~1127年)时,芍药备受珍爱,栽培日盛,故有“扬州芍药,名于天下,与洛阳牡丹,俱贵于时”(孔武仲《芍药谱序》(成书于年)之说。在《芍药谱序》中,(成书于1073年,后称《刘谱》)中说“广陵芍药有自他方移来种之者,经岁则盛,至有十倍其初。”“芍药之盛,环广陵四十五里之间为然,外是则薄劣不及。”当时扬州成为芍药的栽培中心。“扬州芍药为天下冠”(《东坡志林》)。花开时节“自广陵南至姑苏,北入射阳,东至通州海上,西止滁、和州,数百里间人人厌观矣”(《刘谱》)。可见当时苏南、苏北、皖南、皖北的广大地区都有芍药大量栽培。《王谱》中说:“旧传龙兴寺山子、罗汉、观音、弥陀之四院,冠于此州。”“今则有朱氏之园,最为冠绝,南北二圃所种几于五六万株,意其自古种花之盛,未之有也。朱氏当其花之盛开,饰亭宇以待来游者,逾月不绝。”当为芍药大型专类园展览之始,足见爱花、赏花之盛况。《东坡志林》中谈到扬州太守蔡繁卿,在芍药花盛开时,用花十余万枝,举办万花会.开大型芍药花展览之先河.在栽培技艺上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如《王谱》中提到:扬州“居人以治花相尚,方九、十月时,悉出其根,涤以甘泉,然后剥削老硬病腐之处,揉调沙、粪以培之,易其故土。凡花大约三年或成二年一分,不分则旧根老硬而任蚀新芽,故花不成就,分之数则小而不舒。不分与分之太数,皆花之病也。花颜色之深浅与叶蕊之繁盛,皆出于培壅剥削之力。花即萎落,亟剪去其子…明年新花繁衍色润。”此法至今仍有很大参考价值,并已掌握芍药裸根远途运输的方法。“惟芍药及时取根,尽去本土,贮以竹席之器,虽数千里之远,一人可负数百本而不劳。”《王谱》又提到“维扬(扬州)之芍药,受天地之气以生,而大小深浅,一随人力之工拙,而移其天地所生之性,故奇容异色,间出于人间”。从而芍药的优良品种辈出。芍药发展到宋代,已有众多品种,形成形态各异的花型,《王谱》将之分为:冠子、髻子、缬子、楼子、丝头、单叶、多叶、鞍子等8个花型,是芍药品种花型分类的最早记载.在此基础上,有关芍药的书箱和专著陆续刊出。如张峋的(洛阳花谱)(1041年~1048年)上,有关于芍药的记载.《刘谱》记载扬州芍药31个品种,分为7等。谱中提到的‘叠香英’、‘道妆成’、‘醉娇红’等品种,其形态描述酷似二花叠合成的台阁花品种这说明远在北宋时,芍药品种业已演化到相当高级的阶段.《王谱》在《刘谱》的基础上,又添加‘御衣黄’、‘黾池红’、‘黄楼子’等8个性状优异的品种。孔武仲《芍药谱》记载33个品种,指出芍药花色以黄色最为珍贵。周师厚《洛阳花木记》载41个品种,艾丑《芍药谱》24个品种,绍熙《广陵志》32个品种等。从以上谱籍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人们偏爱重瓣花品种,而对单瓣花品种,如“绯单叶(单叶即单瓣)白单叶、红单叶不人名品之内…甚践之。”如《王谱》39个品种中,没有单瓣品种,只有五六个复瓣品种。而周师厚《洛阳花木记》中则全为重瓣品种。苏轼于《玉盘盂诗并序》中记述了南禅、资福两寺以芍药花供佛,用花达七千余朵。宗元鼎在《拟韩魏公扬州芍药圃宴客歌》中说“圃中芍药盈千畦,三十余里何芳菲,高园近尺灌溉肥,千花万蕊蜂蝶依”,描绘了扬州禅智寺芍药栽培的盛况,所以芍药又名“扬花”。宋时杭州芍药也颇兴旺,咸淳《临安志》中说艮山门外花浦镇,多植此花,冠于诸邑。此外,洛阳芍药栽培也有一定的规模周师厚《洛阳花木记》记载芍药四十余品种,还介绍了芍药的分株筑殖方法.
明代(1368年一1644年)至清代(1644年一1911年)芍药栽培又盛。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重点介绍了芍药的药用价值.高濂在《增补遵生八笺》中详述了芍药的栽培技术。
清代,扬州为两淮盐运中心地,经济繁荣富商大贾为满足生活上的享受,广筑园林,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白塔晴云”的“芍厅”为芍药栽培盛地.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写道园中芍药十余亩,花时植木为拥,织苇为帘,编竹为禽,倚树为关,游人步畦,町路为线,纵横屈曲,时或迷失,不知来去。行久足疲,有茶屋于其中,看花者皆得契而饮焉。”道光《安徽通志》中说到颖州府所产芍药重台茂密,芳香不散。以毫出者,甲于四方。毫州成为芍药的另一重要产地。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也产芍药,如浙江中部,山东登州、莱阳、昌邑,山西汾西、和顺,河南鄢陵,陕西、甘肃、四川、湖南、云南、福建等地均有芍药种植。在栽培技艺上也有新的发展,明王象晋《群芳谱》一书中指出:“分花自八月至十二月,其津脉在根,可移栽;春月不宜,谚云:春分分芍药,到老不开花,以其津脉发散在外也。”这谚语流传至今,仍有一定指导意义。
民国时期黄岳渊、黄德邻的《花经》中称:“予真如园中亦有芍药四百余种,花有单瓣、重瓣、起楼之别。”
《花镜》中所列88种,予园中均备具;且每年皆有新种及西洋种之输入;名有定者,亦有未定者,不下200种;惜黄花种已不多见。”因战乱破坏,大多品种均已散失。
&&& 四、中国芍药对世界芍药发展的贡献
芍药是芍药科植物中园艺化最早的植物,中国是芍药观赏栽培的发祥地,世界各国在引人中国芍药优良品种后.纷纷以中国芍药优良品种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逐渐形成了广泛的观赏栽培.可以说,中国芍药对世界芍药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日本引入中国芍药最早见于《仙坛抄》(1445年)。本世纪初,在神奈川县立农事试脸场,由宫浕文吾等人进行芍药杂交育种,1932年发表了700个新品种。
&&& 欧洲在12世纪时,开始栽培南欧原产的荷兰芍药P.officinalis),培育出一些园艺品种,15世纪出现重瓣品种。主要品种有'Albicans'(白花、重瓣)、'Rosea'(深粉色)、'Rubra'(鲜红色)、'Anemonellora'等。19世纪初,中国芍药优良品种引人欧洲,其中‘芳香’('Fragrans')是1805年由班克斯(J.
Banks)引人英国邱园栽培的.‘慧氏’(`Whitleyi')在1808年引到英国。‘福美’('Humei')1810年由广州引人英国,为大花、重瓣、深红色。1822年波特西(M.
J. Pottsii)又引入‘Pottsii’,为深红色、半重瓣品种。这些优良品种优美华丽的丰姿秀色,使得欧洲原有的芍药品种默然失色,引起巨大的轰动,许多爱花者为之倾例.从此,欧洲各国以极大的热情投人于芍药新品种的选育,以中国芍药优良品种为亲本进行杂交,取得极好的效果.1937年从‘福美’实生苗中选出至今仍受欢迎的切花品种‘Festiva
Maxima’。
中国芍药约于1806年由英国传到美国,1830年业已栽培许多品种。1904年成立美国芍药协会,随对欧美芍药品种进行了整理工作,1912年Coit最后确定了750个合法品种.此后,美国牡丹、芍药育种家充分利用芍药组植物的种质资源,做了大量芍药育种工作,取得显著成果.其中许多重要杂交组合,中国芍药是主要的亲本。
设计:方成民& 顾问: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8版权所有芍药是一种什么花?代表着什么?_百度知道
芍药是一种什么花?代表着什么?
芍药(学名:Paeonia lactiflora)是一种芍药科芍药属的著名草本花卉。 芍药(拼音:sháoyào,英:Chinese Peony) 别名:将离、芍药白芍白芍药白苕白药草芍药查那-其其格赤芍赤芍药赤药川白芍川白药殿春含巴高红芍药金芍药山赤芍山芍药芍药花土白芍野牡丹野芍药。 生物学分类:  界: 植物界(Kingdom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目: 毛莨目(Saxifragales)   科: 芍药科(Paeoniaceae)  属: 芍药属(Paeonia)
种: 芍药亚种(P. lactiflora)形态特征多年生宿根草本,高1米左右。具纺锤形的块根,并于地下茎产生新芽,新芽于早春抽出地面。初出叶红色,茎基部常有鳞片状变形叶,中部复叶二回三出,小叶矩形或披针形,枝梢的渐小或成单叶。花大且美,有芳香,花生枝顶或生于叶腋;而牡丹花只生于枝顶,这是牡丹与芍药的区别之一。芍药花瓣白、粉、红、紫或红色,花期4~5月。 生长习性芍药性耐寒,在我国北方都可以露地越冬,土质以深厚的壤土最适宜,以湿润土壤生长最好,但排水必须良好。积水尤其是冬季很容易使芍药肉质根腐烂,所以低洼地、盐碱地均不宜栽培。芍药性喜肥,圃地要深翻并施入充分的腐熟厩肥,在阳光充足处生长最好。
代表意义:芍药花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依依惜别,难舍难分。《诗经·溱洧》:“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情人穿罚扁核壮姑憋太铂咖离别赠以芍药。是离别的花朵。同时也寓意伤心。芍药同牡丹一样,同为富贵花,故有“花相”之称。古人以互赠芍药来寄思传情,也表示惜别。 芍药别名:将离、离草,行将别离之意芍药芍药象征友谊,情爱,尊为“花中皇后”,“情人花”。 很多言情古风小说女主角都被描写为佩戴芍药花的女子。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芍药花的花语——依依惜别,难舍难分芍药原产我国穿罚扁核壮姑憋太铂咖北部,日本和苏联西伯利亚一带也有,生于山坡草地。现在,我国东北、内蒙和华北山区,仍有它野生的“后代于孙”。目前,我国芍药除华南部分地区天气炎热,不适于生长外,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园林之中。大面积以药用生产为主的,则以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和四川诸省为多。
芍药是一种芍药科芍药属的著名草本花卉,芍药花代表着依依惜别,难舍难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芍药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微信搜索 360星座)
当前位置: >
芍药花的花语
芍药花的花语:情有所钟、美丽动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蕴藏着害羞,寓意着思念,是富贵和美丽的象征。古人形容美女还有&立如芍药,坐如牡丹&的句子。
芍药,别名将离、离草。是芍药科芍药属的著名草本花卉,在中国的栽培历史超过4900年,是中国栽培最早的一种花卉,位列草本之首,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称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现已被尊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
芍药,,耐寒冷,喜冷凉气候,不耐水湿,与花中之王牡丹齐名。芍药的适应性强, 耐粗放管理, 观赏价值高, 是园林应用和切花的优良花卉植物种类。此外,芍药含有芍药苷和芍药甙等多种药物成分, 具有扩张血管、降压镇痛、清热解痉的作用, 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南部。在朝鲜、日本、蒙古及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
芍药历史文化
据《本草》记载:&芍药犹绰约也,美好貌。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芍药的别名甚多。在中国花卉绚丽的百花园中,古人将芍药推为&花相&(花中宰相),又因芍药为草本,故又称为草芍药(崔豹《古今注》)。它花大色艳,妩媚多姿,故名为&娇容&、&余容&(《名医别录》)。古时人们于别离时,赠送芍药花,以示惜别之情,所以又名&将离&、&离草&(《古今注》)。唐宋文人称芍药为&婪尾春&,婪尾是最后之杯,芍药花开于春末,意为春天最后的一杯美酒。芍药是草本花卉,没有坚硬的木质茎杆,犹如弱柳扶风、柔弱无骨般的少女,故有&没骨花&之称(《郑虔胡本草》)。因它的花有香气,有&挛夷(又名&黑牵夷&)、&留夷&(《广雅疏证》)和&辛夷&(王逸注《楚辞&九歌》)之名。
芍药自古就是中国的爱情之花,现在也被誉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西方的玫瑰是带刺的,中国的情花芍药不仅美丽,而且可以治病,它映闪着中华民族如玉如芍药一样的品德和性格,勤劳、务实,淡如芍香、柔美如玉。粉红色的芍药如天边的彩霞,亦如相恋中羞涩的少女,浪漫、含蓄的芍药映红着春天的面庞。上巳节的习俗和&赠之以勺药&的情歌,从诗经的吟唱一直沿袭到汉唐明清。古老的中国,芍药一直是爱情的旋律,浪漫的山歌。
芍药的花语是&美丽动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药相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故又称&将离草&。
中国芍药观赏胜地主要有:四川中江(中国芍药之乡中国芍药谷4A景区)、亳州(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扬州。此外还有:菏泽(曹州百花园)、洛阳(国家牡丹园)、北京(景山公园)。
日,扬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2次会议决定,增补芍药为扬州市市花。
日,亳州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6次会议决定,亳州市市花为芍药花。
芍药的传说
传说中牡丹芍药都不是凡花种,是某年人间瘟疫,玉女或者花神为救世人盗了王母仙丹撒下人间。结果一些变成木本的牡丹,另一些变成草本的芍药,至今芍药还带着个&药&字。牡丹、芍药的花叶根茎确实可以入药,丹皮是顶有名的,杭白芍更是滋阴补血的上品 。
古代西方也有类似的传说,说古希腊名医阿斯克列皮耶有个聪明的学生佩翁青出于蓝,甚至治好了冥神海提斯的伤。阿斯克列皮耶嫉妒之下就杀了佩小弟。好在冥王顾念恩情,把佩小弟变成了一种能治病的花,即芍药。西方人也一直认为芍药具有某种魔力,凡有芍药生长的地方,恶魔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可以对抗曼陀罗那种至毒之花。
芍药不仅是名花,而且根可供药用。根鲜脆多汁,入药,赤芍、白芍是加工方法不同。根据分析,芍药根含有芍药甙和安息香酸,用途因种而异。中药里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药的根,它是镇痉、镇痛、通经药。对妇女的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病症有效。一般都用芍药栽培种的根作白芍,因其根肥大而平直,加工后的成品质量好。野生的芍药因其根瘦小,仅作赤芍出售。中药的赤芍为草芍药的根,有散淤、活血、止痛、泻肝火之效,主治月经不调、痰滞腹痛、关节肿痛、胸痛、肋痛等症。&&
古方以白芍为主要药物的数以百计,如&桂枝汤&用芍药和肌表之荣卫;&黄芩汤&用芍药和腹中之荣气;&炙甘草汤&用芍药补血脉之阴液。在妇产科临床上,芍药更是得到广泛应用。
白芍配熟地──肝肾并补。于血气亏虚之症,可少女发育偏迟,月经推迟,经量少而淡者,用&四物汤&,取芍、地为主药。常用熟地30克(脾胃功能不佳者改用炭熟地),炒白芍12克,大补阴血,益肾生精。
白芍配当归──补血和营,兼以安胎。临床对于血气不足,气血失调,经常二药等量相配,养血补血,和血敛肝,使营血充盈。对气血不足所引起的胎动不安,我们也常取当归10克,配白芍10克而用之、每能取得满意效果。&&
芍药配川芎──守中有动,血畅气化。川芎号为补肝之气。气盛者,必须用酸的东西来使它收敛,白芍味酸,号为敛肝之液,白芍与川芎各用9克(二药均微炒),对气机不调,月经先后不均,来潮不畅者,能鼓舞气化,调整月事。如经期量多,则用炒的白芍12克、炒川芎4.5克。
芍药配柴胡──最得力于&逍遥散&这一古方。古人认为妇女以血为本,常不足于血而有余之气,若情志不遂,木失条达,肝失柔和,则肝气横逆,胁痛寒热等症最为多见。
芍药与牡丹的区别
古人评花:芍药第一,牡丹第二,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
牡丹和芍药因为花叶非常相似,牡丹是花王,芍药是花相,向来被称作二姊妹,所以很多人往往会弄混淆。怎样一眼对她们进行区分呢?
1.最根本的区别:牡丹是能长到2米高大的木本植物,芍药是不高于1米的(宿根块茎)草本植物。
2.牡丹比芍药花期早。牡丹一般在4月中下旬开花,而芍药则在5月上中旬开花。二者花期相差大约15天左右。故有&谷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照看芍药&之说。
3.牡丹叶片宽,正面绿色略呈黄色,而芍药叶片狭窄,正反面均为黑绿色
4.牡丹的花朵着生于花枝顶端,多单生.花径一般在20厘米左右;而芍药的花多于枝顶族生.花径在15厘米左右。
5.牡丹被称为花王。芍药被称为花相。
6.牡丹叶片偏灰绿,芍药叶片较有光泽。
7.牡丹比芍药花色丰富。
关于芍药的诗词和绘画
《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白居易(唐)
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
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
空门此去几多地?欲把残花问上人。
《故王维右丞堂前芍药花开,凄然感怀》钱起(唐)
芍药花开出旧栏,春衫掩泪再来看。
主人不在花长在,更胜青松守岁寒。
《芍药歌》韩愈(唐)
丈人庭中开好花,更无凡木争春华。
翠茎红蕊天力与,此恩不属黄钟家。
温馨熟美鲜香起,似笑无言习君子。
霜刀翦汝天女劳,何事低头学桃李。
娇痴婢子无灵性,竞挽春衫来此并。
欲将双颊一红,绿窗磨遍青铜镜。
一尊春酒甘若饴,丈人此乐无人知。
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
《戏题阶前芍药》柳宗元(唐)
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欹红醉浓露,窈窕留馀春。
孤赏白日暮,暄风动摇频。夜窗蔼芳气,幽卧知相亲。
愿致溱洧赠,悠悠南国人。
《芍药》张泌(唐)
香清粉澹怨残春,蝶翅蜂须恋蕊尘。闲倚晚风生怅望,
静留迟日学因循。休将薜荔为青琐,好与玫瑰作近邻。
零落若教随暮雨,又应愁杀别离人。
《清平乐张秀实芍药词》刘敏中(元)
牡丹花落。梦里东风恶。
见说君家红芍药。尽把春愁忘却。
隔墙百步香来。数丛为我全开。
拚向彩云堆里,醉时同卧苍苔。
《次韵许子大李丞相宅牡丹芍药诗》洪炎(宋)
山丹丽质冠年华,复有余容殿百花。
看取三春如转影,折来一笑是生涯。
绮罗不妒倾城色,蜂蝶难窥上相家。
京国十年昏病眼,可怜风雨落朝霞。
《红芍药》元稹(唐)
芍药绽红绡,巴篱织青琐。繁丝蹙金蕊,高焰当炉火。
翦刻彤云片,开张赤霞裹。烟轻琉璃叶,风亚珊瑚朵。
受露色低迷,向人娇婀娜。酡颜醉后泣,小女妆成坐。
艳艳锦不如,夭夭桃未可。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将堕。
结植本为谁,赏心期在我。采之谅多思,幽赠何由果。
《春日五诗》秦观(宋)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现代 王雪涛《芍药图》
现代-《芍药》王震
近代-张大千-《芍药》
清-光绪-《芍药图》
白羊座 3月21-4月20
金牛座 4月21-5月21
双子座 5月22-6月21
巨蟹座 6月22-7月22
狮子座 7月23-8月23
处女座 8月24-9月23
天秤座 9月24-10月23
天蝎座 10月24-11月22
射手座 11月23-12月21
魔羯座 12月22-1月20
水瓶座 1月21-2月19
双鱼座 2月20-3月20
白羊座爱情
金牛座爱情
双子座爱情
巨蟹座爱情
狮子座爱情
处女座爱情
天秤座爱情
天蝎座爱情
射手座爱情
摩羯座爱情
水瓶座爱情
双鱼座爱情
白羊座性格
金牛座性格
双子座性格
巨蟹座性格
狮子座性格
处女座性格
天秤座性格
天蝎座性格
射手座性格
摩羯座性格
水瓶座性格
双鱼座性格
白羊座致命弱点
金牛座致命弱点
双子座致命弱点
巨蟹座致命弱点
狮子座致命弱点
处女座致命弱点
天秤座致命弱点
天蝎座致命弱点
射手座致命弱点
摩羯座致命弱点
水瓶座致命弱点
双鱼座致命弱点
属鼠人的性格
属牛人的性格
属虎人的性格
属兔人的性格
属龙人的性格
属蛇人的性格
属马人的性格
属羊人的性格
属猴人的性格
属鸡人的性格
属狗人的性格
属猪人的性格
1980年命运
1981年命运
1982年命运
1983年命运
1984年命运
1985年命运
1986年命运
1987年命运
1988年命运
1989年命运
1990年命运
1991年命运
手机请访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诗经.郑风.溱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