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红楼梦人物简介介。任德三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阅读(554)|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094067',
blogTitle:'土地革命时期宜昌的武装斗争和革命根据地建设',
blogAbstract:'&\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9,
publishTime:4,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2,
mainCommentCount:2,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
hmcon:'0',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查看: 30964|回复: 13
请V友帮助查找有关血战台儿庄战役的滇军资料,谢谢!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在线时间 小时
近日,因公司开发的绿荫村文化旅游项目(龙云、卢汉故居),需要找寻一些与项目有关历史名人以及历史资料,无意中发现这篇文章,特转帖。并请广大V友帮助查找一些有关血战台儿庄战役的滇军资料,谢谢!
备注:收集的范围和要求:
1、历史上对社会进步做出贡献或在社会事业各方面有特殊贡献的昭通籍人士。
2、历史上在昭通生活、工作并对昭通社会发展作出特殊贡献的非本籍人士。
3、所收集人物原则上坚持“生不立传”(即日以前已故者)。
1、笃 慕(亦作阿卜笃慕、笃米。汉文载为仲牟由):根据彝文典籍记载,第一位彝族远古先民孟(走斤),入居大渡河上游以西地区。传至孟(走斤)(希母遮)30世孙笃慕时,为避洪水。迁到云南境内的洛宜山(乌蒙山)。“洪水消退了,剩笃慕一人……三天君之女,如鸟飞而至,在歌场唱歌,和笃慕成家,传彝族世代。”笃慕先后生有:慕雅切、慕雅考、慕雅热、慕雅卧、慕克克,慕齐齐(慕济济)。这6子分别发展为“武、乍、糯、恒、布、默”6个氏族部落,在云南东川、会泽、昭通一带生存发展。为开疆拓土、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发生彝族历史上著名的“六祖分支”。武、乍二祖主要迁徙、发展在云南;布、默二祖向滇东、黔西北迁徙、发展;糯、恒二祖向西北大小凉山地区迁徙。
2、杜 宇:春秋时期人,相传为最早的蜀国开国之君。《蜀王本纪》中记载:“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堕止朱提;一女子名利,从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蜀国是一个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奴隶制国家,约建于公元前八世纪的春秋初期。
杜宇精于农耕,教民务农,后率领他的部落从朱提(今昭通)北上四川,统一了成都平原,建立蜀国。后禅位于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
3、霍 彪(约公元385~394年):字承嗣,楚人移民后裔。作为南中大姓的霍承嗣,曾任持使节都督江南交、宁二州诸军事、建宁、越 、兴古三郡太守,南夷校尉,交、宁二州刺史,封成都县候。《三国志•蜀书•霍峻传》及《华阳国志•南中志》等载南郡枝江(今 湖北枝江)人霍峻,其子霍弋先后领永昌、建宁太守;弋卒,子袭职、领其兵。霍弋孙霍彪继承祖业,东晋时亦官越巂、建宁太守。1963年在昭通后海子发现东晋太元时壁画墓,据墓内题记,墓主霍承嗣,南郡枝江人,历官南中交、宁二州都督及刺史,建宁、越巂、兴古三郡太守及南夷校尉,死时先葬蜀地,后改葬朱提,壁画中墓主周围并有“夷汉部曲”形象等。有学者根据文献资料与壁画内容,断定墓主霍承嗣即霍峻之孙霍彪。霍氏历居南中高官,拥有家兵部曲,势盛于南中。
4、罗 星,字杓(音biao),彝族名禄阿杓:汉族血统。约1050年出生于江西吉安府汲水县的一个名门望族之家。自幼习武,聪慧过人,长大后从军,任大将军王宣的副将,驻守西南边防戎州。(今四川宜宾、南溪等地)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乌蒙夷(今彝民)乱,阿杓奉命征讨,平乱有功被封为乌蒙王。
乌蒙王阿杓在位期间,“善扶众”促进了汉夷苗各民族的团结,稳定了乌蒙王国;还带来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耕技术和制陶技术,发展了生产,使乌蒙开化文明。
5、二禄氏(生卒年不详):乌蒙土府禄天伦次女,镇雄土知府陇联嵩妻。陇联嵩去世,陇庆侯承袭。二禄氏分居杓佐(现牛场)。1727年,镇雄改土归流,众土目图谋反抗。二禄氏劝说陇庆侯等“不可有他念”,以免“贻害亿万生灵”。众从其言,协力运军粮,镇雄得以安定。1730年8月,乌蒙各寨土目起事,滇东北一带土目尽起兵响应。杀塘兵,劫粮运,施弩放炮,抗击官兵,窥伺州城。情况危急,二禄氏携2女飞驰各寨劝众解散,众土目撕毁逆书,协助守城,运送军粮,剿捕起事土目,再使镇雄得以保全。云贵总督鄂乐泰表其功,奏旨树坊旌表,赐“闺壹忠臣”名,诰封六品安人,并赐银1000两,彩缎20端,赏田320公顷,以赡其老。
6、徐德裕(生卒年不详):江苏昆山人。清雍正六年(1728)六月任镇雄知州。就任伊始,徐德裕“劝农耕,兴私塾,联保甲,兴利除弊”,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1729年,徐德裕在镇雄查田定赋,向朝廷呈奏《条议镇雄事宜禀折》,提出“坐里完粮”14条措施,取消不利于农民的赋税,使民众安居乐业。同时,他还兴办私塾,发展教育,完善保甲制度,镇压土司禄鼎坤及扁刀说革等的叛乱,保境安民。为此,雍正八年皇帝谕其“镇雄知州徐德裕擒获逆党,安揖居民,亦属可嘉”。九年,徐德裕因在镇雄的出色政绩,升任昭通知府。镇雄绅民树立“刺吏徐德裕遗爱碑”以纪念他。
  徐德裕就任昭通知府后首先于雍正十年主持修筑昭通府城(亦即附郭恩安县城)。当时云南巡抚张允随提请拨款,由广南府知府陈克复协助,在大龙洞山南二木那(今昭通老城区)筑城,周长2781.4米,城墙内侧高3.5米,外侧高3.9米。建城门4道,城内主要街道宽4米,并凿池蓄水供汲饮和灌溉之用。徐德裕是现在昭通城的始建者。
  徐德裕特别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从雍正十一年起,主持修建了新泽坝(官坝)、新泽沟(官沟),引龙洞水入三多塘(今清官亭池)及上下堰塘供汲饮,并灌溉城西南菜园。主持修建了腊鸡寨天梯沟,分利济河(荔枝河)水灌溉凤凰山麓田地,修利济河18道坝。其水利设施灌溉田地约1000公顷(15000亩)。他尽职尽责、克己奉公之精神,在百姓中博得极佳口碑,文献中多有称颂。
7、陇应祥(~1629):女,彝族,明末镇雄土知府陇来凤妻。陇来凤病逝,抚子陇怀玉承袭镇雄土知府。陇怀玉年幼,于年主持土府事。此间,永宁(叙永)等土司起事,陇应祥使镇雄保持安定,说服水西宣慰使不参加土司起事。并收赎被掳,安置流亡,缉贼剪凶,建斋掩骼。1628年,兵部尚书、总督兵务朱燮元统兵进剿,陇应祥率安位等人前往毕节、大定,列栅肃队侯于远郊,纳款献粮,协力从戎,捍卫西陲,为西南事件政治解决立下功勋。陇应祥积劳成疾,不肯言家,至弥留,惟嘱安位谨奉朝廷正朔。陇应祥因功授贵西道,诰封正义大夫,晋资治尹,赐“世笃忠贞”匾,旌表建坊于芒部。1629年,陇应祥卒,朝廷制文遣官致祭,葬于乌峰南麓,此地后称土官坟。
8、沈生遴(生卒年不详):在清代任职昭通的府县官员中, 沈生遴是一位让人怀念的县太爷。《昭通志稿》记:“乾隆二十一年知恩安县事。兴修闸坝,讲求水利,又亲定蓄放条规,民遵行。昭通田亩之获水利,公之力为最多也。四乡均有俾,纪其政声。”——非溢美之词,两百余年后的今天,昭鲁坝子的芸芸众生仍或 多或少地享受着沈知县的余荫。自乾隆十九年起,昭通连续几年大旱,农桑不兴, 民生艰难。沈生遴,便上山下乡,走访老农老圃,现场踏勘寻求缓解旱情、改善农业灌溉的办法。翌年,一项工程付诸实施并顺利 竣工:在龙洞增建一座“广储”闸,在横贯昭通坝子的“利济河”上修了十八座闸坝,合理分配水源, 调节丰歉,完善渠系,提高灌溉效益。 在十八道闸坝中,有一道“留余闸”,渠道网络10余里,埂长一百四十丈,“为附郭众流所归,一郡之关锁。”因其地位至关重要,设专人管理,培修堤埂,植树保护,为“障蔽南方火星”,据勘舆、凤水家言,又在闸埂上建了一座楼,在距城约2公里的昭通市南郊凤凰山西麓建望海楼。
9、龙 文(生卒年不详):字沛然,附贡生,四川崇县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大关厅(今大关县)同知,光绪十九年(1893)因其政绩卓著,调任武定直隶州知州。
光绪二十年(1894),龙文任昭通知府后,设置油行、粮行、山货行等发展城乡经济,设置义仓储谷备荒。还对三多塘公园(今清官亭公园)进行了复修,使整个园林建筑焕然一新,并改大门“三多塘”名为“城市山林”,改戏台为“清光亭”。
10、朱君毅(~):昭通市人,在中学时代就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积极追求革命的精神。1938年春加入“民族解放先锋队”,1939年初,参加革命工作,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之中。1954年,因工作需要,调到外交部工作。先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士大使馆二等秘书、驻中非大使馆一等秘书、外交学校国际法教研室及国际关系史教研室主任、外交部亚非司处长等职。在外交学校担任教学工作期间,他刻苦钻研,组织编写出版了《战后国际关系史》一书。1989年12月在北京病逝。
11、徐成贞(生卒年不详):汉阳人,字禹峰,武科出身。清雍正八年奉云贵总督鄂尔泰令,以副将职衔与总兵哈元生、镇雄营参将韩勋等来昭通征讨禄万福叛乱。先到鲁甸,攻破叛乱者大本营,斩擒敌众甚多。进至太乙山,抚剿兼施,叛乱者相继投降,前后不到3月,昭通、鲁甸、大关、永善尽克。鄂尔泰认为徐成贞能任大事,任命为昭通镇总兵。徐成贞协助知府徐德裕修建昭通城池,又带兵丁修复大阅堂为训兵之地。雍正八年,徐成贞浚省耕塘为劝农之所。由于徐成贞治军有方,助政得力,使昭成为文明之邦。徐成贞离任后,军民在省耕塘处建一“徐公祠”以崇祀他。徐闻知,极力反对,认为“第工竣不可毁,遂因其地而曰‘省耕’,本古诸侯省耕之意,将以劝斯农也。”后任总兵杨旭则以《礼》“有功于土地者祀之,以身捍御斯民者祀之”为依据,认为不能因为徐成贞谦让而泯其享祀之典,于乾隆五年对此祠予以重修,改名“徐公祠”。昭通绅民常将他与知府徐德裕并提,称“二徐”,认为其功不可没。
12、陆崇仁(),彝族,字子安,今昭通市巧家县药山镇法泥村人。民初,毕业于云南法政学校,任镇雄县承审员。1920年当选省议会议员,经同乡袁昌荣介绍,与龙云相识,深得龙云赏识,委任第5军军法处法官,不久又保荐出任寻甸县长。龙云统一云南事权后,陆崇仁任富滇银行会办、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厅长、国民政府云南税区税务局局长、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掌理云南财政达14年。1945年10月,蒋介石用武力逼龙云交权下台,陆同时下台,后移居香港。1951年病逝,终年64岁。
陆曾倡修并捐资刊印民国《巧家县志稿》;捐资新滇币10万元,创办巧家县立崇仁中学,开办附设简易师范班和附小,捐赠购置图书、仪器。1949年,陆寓居香港,亦通过亲属与地方政府协商,将巧家县立崇仁中学改为私立崇仁中学,承诺承担全部办学经费。巧家县私立崇仁中学校名沿袭至1952年8月。
13、龚自知(),字仲钧,今昭通市大关县翠华镇人。191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回滇后,任云南高等师范学校及东陆大学教授、省教育司参事;期间,创办《尚志》月刊、倡办《民觉报》。1922年任昆明市政公所教育课课长,协助张维翰推行义务教育,卓有成效,推动了云南教育事业全方位发展。力争省政府将烟酒专卖税、屠宰税筹划给教育厅管收,增加了教育经费。1930年他主持颁布了《教育机关会计通则》等。他创建了涵盖教育文化卫生机构在内的“昆华”综合教育系统,如昆华医院、昆华图书馆、昆华护士学校、昆华中学、昆华师范、昆华工校等。1931年,他主持颁布《云南省政府实施边地教育办法纲要》,促进民族教育协调发展。
1928年起,历任省政府秘书长、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国民党中央六届中央委员会执行委员、省参议会议长。1935年受龙云委托,创办《云南日报》,任常务董事。1949年赴香港,登报声明脱离国民党,协助龙云策动云南反蒋起义。1950年起,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人民政府委员、省政府副主席、民革云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民革第三届中央委员会。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67年病逝,终年71岁。1979年,中共云南省委对龚自知错划右派问题予以改正、平反,并恢复政治名誉。
14、禄国藩(),字介卿,彝族,今昭通市彝良县龙海乡红岩村人。本姓陇,名高耀,后过继给姨母禄氏,从禄姓,改名国藩。1906年东渡日本留学,初习法政,后入东斌步兵专科学校。在日本加入同盟会。1910年5月归国,入云南新建陆军第19镇,参加昆明辛亥“重九”起义和此后的护国、护法军事,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支队长、成都警察厅厅长、上川南汉军统领兼清乡督察处处长、靖国联军总司令行营咨议处处长、参谋第2部部长、下关厘金总办、驻粤滇军第3军参谋长兼前敌总指挥。龙云主政云南后,历任普洱道尹、省公路总局督办兼官商合办汽车公司董事长。全面抗战爆发,受龙云委托,主持修筑滇缅公路。继之,受命担任云南宪兵司令、防空司令兼昆明警备司令。日,蒋介石以武力改组云南省政府,龙云被逼下台,禄国藩亦被免职。1946年5月,经龚自知介绍加入“民革”,任民革云南省委委员。1948年当选国大代表,又被任命为省务委员会委员,参与筹划云南和平起义。解放后,历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委员,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政协云南省第一、第二届常委。日病逝于昆明,享年88岁。
15、张维翰(),字季勋,号莼沤,祖籍元江,出生于今昭通市大关县翠华镇。清末毕业于云南法政学堂,1918年奉派赴日本考察,先后入东京帝国大学、东京市政研究会,研究考察地方自治和市政规划建设。历任云南都督府秘书,盐兴县知事兼黑井区盐务总办,个旧县知事,四川省督军公署秘书长,蒙自道尹,昆明市政公所督办,云南省政府委员、国民政府内务部政务次长,监察院云贵监察使。1949年12月由香港赴台湾,历任国民党中央纪律委员会委员,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台湾“监察院”副院长、代院长,孔孟学会会长。曾主持编撰《昆明市志》,审订《大关县志》,有《都市计划》《行政精义》《地方自治务实》《田园都市》《中国文学源流概述》《清代文与清代诗》等著作刊行。日在台北病故,终年93岁。
16、吴良桐():字子伯、梓伯,今昭通市大关县翠华镇人。清光绪丁酉(1897)举人。历任四川云阳、新繁、江津知县,重庆警察局提调。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吴在四川率先倡议反正。入民国,历任云南临(安)开(化)广(南)道观察使、云南高等检察厅厅长、省交通司长、财政厅长、省政府秘书长。后厌倦仕途,潜心治学,博览群书,工书法,尤其用心于中医学典籍收藏整理和中医药临床实践,卓有建树。1938年病故,终年61岁。有《馋饮园诗文稿》、《子伯医案》等著作存世。
17、邹 炯():原名世炯,字若衡,今昭通市永善县马口乡人。父邹正悌,知书,有薄产。炯弟兄4人:大哥邹世勋(字德丰)、二哥邹世函(字育堂),居家守业;四弟邹世俊(字子彦),清末留学日本秋田矿冶学校,加入同盟会,归国后在滇北矿务局、个旧云锡公司负责技术工作;邹炯行三,云南光复后与盟弟龙云、卢汉相约投军,历任唐继尧、蔡锷侍从副官、四川督署文武官招待长、河口海关督办、云南造币厂厂长、参军长。解放后服务于省文史馆。1966年病逝于昆明。
18、张守义():女,今昭通市昭阳区人。青少年时代,先后就读于县立女子小学、女子师范、昆明法政学校;期间,曾当过小学教员、地方法院承审员。1939年,经考试录用到省盐运署,任总务。后经商,家境日渐富裕。为人正派,重义轻财,思想进步,爱国爱乡,被推举担任昭通旅省同乡会理事长,当选省参议员。投身爱国民主运动,多次资助、掩护、保护中共地下党员。1949年9月,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关押,云南和平解放前夕获释。1950年3月回昭通定居,安排在县政府工作。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纠正,恢复政治名誉,任昭通市(县)政协常委、副主席。1990年病逝,终年87岁。
19、刘平楷():字履端,又名少猷、少游、少尤、绍猷,化名程伯言、一飞、朱铨等。彝良角奎人。毕业于北京国际语专门学校。历任中共信阳干事支部委员会书记、南京地委书记、湖北省委书记、满洲省委代理书记、常委、云南省委组织部长等职。
民国12年先后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中学时期就在昆明参加著名的反帝反封建“五四”爱国运动,为领头人之一;在北京上大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骨干和带头人。曾参加过震惊中外的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1930年,被**派秘密杀害于昆明。
20、李国柱():云南巧家县人,云南青年运动的杰出领导者。1922年从省立第一中学毕业,1924年底发起组织了云南青年努力会,任总会书记。1925年8月加入共青团,任共青团云南特别支部书记。1926年2月,经团中央党组批准,成为在云南省内入党的第一个共产党员。同年7月,因受通缉,经中央安排入苏联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年底回国,中央派他回云南工作,曾任中共云南省临委委员、省委委员、共青团云南省委书记。1930年5月,党、团省委机关均遭到严重破坏,他和妻子、省委委员吴澄仍旧继续在昆明坚持工作。12月,李国柱与吴澄同时被捕、遇害。
21、吴 澄():女,李国柱之妻,云南昆明人,云南妇女运动的杰出领导者,中共云南地方组织负责人之一。1924年加入云南青年努力会,1925年加入共青团。李国柱赴苏联学习期间,吴澄和严英俊负责青年努力会和共青团的工作。1926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云南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历任中共云南特支书记、省特委委员、省临委委员、省委委员。1930年12月,吴澄与李国柱同时被捕、遇害。
22、李汉儒():又名李洁夫,四川省宜宾县凤仪镇人,1926年春,加入共青团,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春,因参加川南特委组织的南溪暴动失败后,被组织上转移到云南盐津县从事革命活动,后前往昭通。1931年,他考入云南省立第二中学高中乡村师范科读书。他团结进步同学,在学生中进行革命宣传,向同学们推荐进步书刊,指导他们阅读,组织他们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渐渐的使身处僻地的青年获得了许多关于中国革命的新知识。为昭通的党组织恢复重建打下了政治和组织基础。日在贵州安顺逝世。
23、赵 端():字毅佛,号华杰,大关县翠华镇人。中国同盟会成员,孙中山大元帅府特派员。
清宣统三年(公元l911年)初,赵端受同盟会本部派遣,从日本归国到长江上游开展反清宣传,组织反清武装起义,发展革命武装,为全面发动辛亥革命作准备。整编义军3000余人,赵端任全军都督奔走在云南昭通和四川宜宾一带组织武装起义。9月,义军以川南革命军名义,正式宣布起义,先后攻克犍为、屏山、雷波、马边、嘉定等地。
四川军政府成立后,赵端解散义军并转赴广东任事,卸任后移居上海。1 946年9月15日病逝于南京旅途中,终年65岁。
24、陆亚夫():彝族,号以字行,鲁甸县龙树人。民国元年(1912)毕业于云南法政学校后,游学日本明治大学。民国6年(1917)毕业回国后任中华民国总统府咨议官、中央直辖军第三军法处处长、广东高等审判厅刑庭庭长、驻粤滇军第四师军法处长、靖国军总指挥部军法处长、广西全省绥靖督办署参议盐兴县知事、县长,江川县知事、县长,滇越铁路军警总局局长兼迤南守备军总司令、昆明市长兼警察局长。陆亚夫才思敏捷,生性豪爽,敢于直言,治军严厉,勤政工作。在治军方面主张强化训练,打击匪患,保民平安,以提高政府声望。在市政建设方面主张长远规划,不图眼前利益,为昆明市早期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25、苟悦彬(19l9~1949):绥江县中城镇人。早年就读于成都济川中学和高级工业职校、湖南战车工程学院,1946年到绥江中学任教,1947年到重庆二一兵工厂任技术员。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重庆地下党重要情报人员,负责发送《挺进报》。1948年春,由于叛徒告密,遭逮捕,被关押在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监狱。
在狱中多次经受酷刑而不屈,组织绝食斗争,与周世楷、蓝国农一起被推举为代表,向特务所长提出停止绝食的四个条件,绝食三天取得了胜利,迫使国民党特务接受为拷打致死的烈士追悼会,成立“伙食管理委员会”和“消费合作社”,改善狱中生活待遇,允许给家属通信的条件。日被杀害于渣滓洞监狱。
26、曾鲁光():名本忠,字渔生,1906年至1909年先后考入云南农业学校、加入同盟会、日本秋田矿业学校,其间,结识黄兴、宋教仁等进步人士。1912年受孙中山委派回上海联络同志,后赴湖北以考察矿产为名从事反袁活动。年,先后任湖北铜矿公司经理、云南省政府咨议、实业顾问。历时2年,勘遍云南矿产资源并制订开发计划。年,先后任云南工业学校校长、个旧锡务公司协理、代经理,著有《个旧锡务概况》。还担任过个旧铁路公司总经理、一平浪滇西企业局协理、省务委员等职。1932年成立以其恩师牟荣昌(字培之)名字命名的“培之图书馆”。曾鲁光捐出《小学生文库》、《东方文库》几千册书籍并将《万有书库》邮运回威信,1947年支持建立威信县立中学。解放后,曾加入中苏友好协会。
27、张邦翰():字西林,镇雄平坝人。1906年留学法属越南巴维学堂,在河内加入同盟会,在新加坡的“中兴报”及香港“中国报”主持笔政。1909年,受孙中山之命留学欧洲。1920年,回滇主持云南大学设计施工。1927年,筹备云南党务,任云南省外交厅长。1928年,任云南省政府委员兼外交部特派交涉员。1929年,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随后任云南省建设厅厅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运输统制局昆明办事处处长、云南驿运处长。1938年后,任云南省党务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主任委员。1945年,当选为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任中央监察委员、立法院立法委员。1946年,任省民政厅长。1949年后长住美国。1958年,在美国病逝。
28、龙 云():彝族,昭阳区炎山乡松林村人。年任云南省主席,抗日战争爆发后,云南先后组织了第60军、第58军、新3军等开赴抗日前线。滇军在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等战斗中,溢血奋战,前赴后继,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事业付出巨大的牺牲。仅龙云的故乡,深处内地的昭通地区就有3388人牺牲在抗日前线。此外,以龙云为首的云南省政府,为抗战还作出几大贡献。一是滇缅公路的修筑、二是滇西抗战、三是民主运动在昆明的兴起。
龙云对家乡的建设十分关心,先后倡议并带头捐资修建的有:龙公河、昭通等十县联合女子中学、昭通女子初级中学、民众教育馆、炎山小学、昭鲁河水利工程及筹办昭通民众实业公司等;同卢汉还分别在昭通城内统一修建了两层带外走廊的木结构住房及铺面一套,形成一条整齐的街道,即现今的云兴街。
1949年积极协助卢汉策划云南反蒋起义。1950后,先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委、副主席等职。
29、安恩溥():原名德鸿,更名德化,字恩溥,镇雄麻塘人。1915年毕业于昭通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次年参加云南护国军,历任排长,连长。1919年,考入云南讲武堂第十四期,并加入国民党。后在滇军中历任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30年,任滇军第二旅旅长,驻兵昭通,倡建昭威公路、昭鲁大桥、昭通水电站,建成84千瓦发电机组,修建了海子口两座桥梁,兴建昭通实业公司,开办大关毛坝山铁厂,扩建昭通西街、陡街和清官亭,建造迎丰桥,开发观音山荒地3000亩,新建房屋100余间。1937年,任滇军一二八师师长,率部参加台儿庄会战。战后任六十军军长。1940年9月,任滇军作战第一路军指挥。1947年,任南京立法院委员。1948年,回云南任省民政厅厅长,参加策动云南起义。1949年12月,任云南临时军政委员会行政处长。云南省人民政府成立后,曾任省民政厅厅长,昆明军事管制委员会委员、省人大代表等职。
30、卢 汉():彝族,原名邦汉,字永衡,昭阳区炎山乡中村寨人。
1914年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在滇军中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抗战军兴,卢汉任国民革命军第60军军长,前往抗日前线。1938年4月,率部参加台儿庄战役,与日军3万余人全面展开阻击战,苦战27天,以日军以沉重的打击。1938年8月,卢汉任第30军团军团长,率部参加武汉保卫战。1938——1945年,卢汉先后任国民党第一集团军总司令、滇南作战军总令、滇越边区总司令、第一方面军总司令等职,于1945年被授中将加上将衔。
日,日本投降后,卢汉被委任为驻越南地区日军受降司令官,负责接受越南北纬16度以北地区。10月3日,任云南省政府主席。1949年,积极策划云南和平起义。日,卢汉正式宣布“云南起义了”。成立了以卢汉为主任的云南临时军事委员会,与国民党中央进行了艰苦的“昆明保卫战”。
1950年3月,卢汉任云南军政委员会主任,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副主席。历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代表,第二、三届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委员,第二、三届常委;国防委员会委员、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民革台湾和平解放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
31、马冰清():女,盐津县人。1928年秋加入共青团,1930年1月转为中共党员。1927年5月在中共党员吴澄、赵琴仙的指导和帮助下,在盐津县建立滇东北第一个妇女协会——云南省妇女解放协会盐津分会。1928年秋,中共党员赵师孝受省临委的指派,到盐津开展工作,介绍了马冰清等人加入共青团,马冰清又介绍王作霖等人加入共青团,并成立了滇东北第一个共青团支部——盐津县支部,她为书记,1929年春,考入昆明女中高中部附设女高师班,同年冬,担任学校团支部书记。1930年到中共地下云南省委机关工作。1月经地下省委书记王德三介绍,转为中共党员,2月同王德三结为革命伴侣。同年4月24日,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在狱中经受了考验。1933年冬,国民党宣布“大赦”政治犯,马冰清得以出狱,继续为革命做了大量革命工作。
32、罗文英():女,又名谢黎,巧家县城人。1936年声援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中当选为昆华女中学生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1938年10月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改名谢黎。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曾任中共平定县委委员兼宣传部长、中共孟县县委副书记、南下区党委郑州留守处副主任兼副书记。1950年后,历任中共湘潭县委副书记、河南省文教厅副厅长、中共洛阳市委副书记、洛阳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81年8月病逝于郑州。
33、杨天理():字燮卿,巧家县新华镇小龙潭人。巧家县立高等小学堂毕业后赴昆续学。1921年前后,就读北京大学政治经济系,参加云南旅京学生“云南青年社”(其纲领比较接近国民党右派)并成为重要成员。北伐战争时期,任范石生部政治部宣传大队长。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实行清党。杨回滇避难,任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宜良县长、保山县长、省粮政厅长、省参议会议员、省人民企业公司巧家县股东代表、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等职。1946年后,曾被卢汉委任为云南省教育厅长,因在香港就医未到职。1950年,杨天理回云南,在云南文史馆工作。1982年病逝于昆明。
34、陈 方():原名李立贤,大关县翠华镇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省委常委。
1945年代表云南地下党出席党的“七大”。在随中央领导人参加重庆谈判后,于l 946年被派往华北参与争取滇军起义的工作,为和平解放长春、加速辽沈战役胜利创造了有力条件。建国后随军回云南,参与统一战线领导工作,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1958年“左”的错误下放昆钢。他在省体委工作期间,提出“五定一包”、“突出重点,狠抓单项,冲击记录”的实施办法发展云南体育事业。于日因病逝世。
35、鲁才能():镇雄县长路湾人。1936年3月参加红军,先后任炊事员、通讯连上士、代理司务长等职。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后,先后在八路军中任侦察员、教导队副营级等职务,参加抗日及保卫延安,在旅团群英会上受到奖励。1946年,任解放军一军一师第二团粮秣员,转战于西安、兰州间,参加过沙家店战役、瓦子街战斗等战役。1949年12月,在青海参加减租减息运动。1952年调北京,先后在解放军后勤部、第一步兵学校、干校工作。1955年4月解甲还乡,历任镇雄县民政科名誉科长、县人大代表、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县人委机关党支部书记、县党代会代表、县政协常务委员等职务。1998年病逝。
  36、孙志能():又名怀谷,贵州省威宁县白碗窑村人,1923年落籍昭通。1931年秋考入昭通中学。1940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秋,考入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国文系。1945年初,任云大和西联联大师院特支委员。1946年6月,联大毕业,同年7月任昭通地区中心特别支部书记。1949年初,昭通特支改为滇东北特别支部,孙志能仍任书记。
1950年3月建立中共永善县委,孙志能任首任县委书记,并代理县长,开展征粮、剿匪、建政工作。
1951年5月调离永善,先后任鹤庆县委副书记、县长,省委农村工作部办公室主任,丽江地委书记,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日,孙志能因病在昆明逝世,享年77岁。
37、费 炳():昭阳区石头塘人。
1928年2月,在昭通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到武汉军校读书,1932年初入南京军校;1935年与中共上海党组织派来的李浩然建立了“中共云南临时工作委员会”。费炳为云南第二次建党作出了重大贡献;1937年6月任中共云南省临工委书记;
日到重庆红岩村中共南方局向叶剑英和周恩来汇报云南地下党工作,周恩来传达了党中央在国民党统治区“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工作方针。
1949年1月参加策反卢汉、龙泽汇起义工作;后在云南军区司令部工作;2000年在昆明病逝。
38、李长猛():回族,鲁甸桃源人。193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鲁甸的第一位共产党员。先后任昭通支部委员、昭通特支书记、云大师院特支书记。1947年10月,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发展回族达官贤士、学生和老师加入中国共产党和民青组织。疏散转移到会泽、嵩明等地工作。1949年8月,调滇东北地委任委员、群工部长,分管牛栏江以北的工作,到昭通、威宁、鲁甸等回族聚居村寨,开辟根据地。1978年后,任省民委副主任,省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省政协民族组组长。
39、浦光宗():昭阳区人。1923年进入昆明东陆大学(云南大学前身)。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和王启瑞组织了“昭通旅省学会”。1928年省特委指定浦光宗负责云南学运和赤色济难会的工作,7月参加了省特委在蒙自“查尼皮”召开的省特委扩大会议;12月下旬,李国柱代表省临委指派浦光宗到昭通对费炳及其领导的农民小组了解情况及传达省临委《加强农村工作的决议》。1950年5月任碧河公路工程处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处处长;10月调任省交通厅副厅长,后参加了省人民政府党组,同时任省财委委员和财委党组员并参加省科协筹委及省总工会筹委。2003年5月逝世于昆明。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中尉, 积分 59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56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中校, 积分 14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6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印象中参加台儿庄大战的中国军队中没有出现过滇军的番号喔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上尉, 积分 87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5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上尉, 积分 73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97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随风大哥在zt169上面看看撒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六级士官, 积分 19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3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去大山包的玩的人,被美景所吸引,殊不知,大山包往里走10多公里,坐落着两位威震全滇,义举响彻海内的民主人士故居,龙云,卢汉。昭通自古出了好多人才,山高路险,人穷,也但不住如此才起。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中尉, 积分 57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88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上将, 积分 1434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856539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五级士官, 积分 11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7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凡心 发表于
印象中参加台儿庄大战的中国军队中没有出现过滇军的番号喔
中国军队作战序列
  第二集团军 总司令孙连仲   滇军第60军:卢汉   第43军:冯安邦独立第44旅第27师:黄樵松   第30军:田镇南第30师:陈金照第31师:池峰城第110师:张轸   第二十军团 军团长汤恩伯   第75军:周垒   第139师:黄光华,第6师:张瑛   第85军:王仲廉   第89师:张雪中,第4师:陈大庆   第52军:关麟征   第25师:张耀明,第2师:郑洞国,炮兵第4团   第57军第333旅王肇治   第13军骑兵团   骑兵第九师:张德顺   第13师:吴良琛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五级士官, 积分 11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7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痛苦地回忆啊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在线时间 小时
凡心 发表于
印象中参加台儿庄大战的中国军队中没有出现过滇军的番号喔
在台儿庄战役中,滇军番号是60军,军长卢汉。在当时滇军装备先进程度超过中央军,特别是重炮,在此战役中滇军是日军自侵华以来遇到的最强硬对手。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中校, 积分 14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6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林海白鲨 发表于
中国军队作战序列
  第二集团军 总司令孙连仲   滇军第60军:卢汉   第43军:冯安邦独立第44旅第27 ...
呵呵 作战序列里怎么少了川军第二十二集团军41军孙震部,王铭章的一二二师打的滕县血战点可是台儿庄会战成功的关键。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中校, 积分 14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6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我愿随风 发表于
在台儿庄战役中,滇军番号是60军,军长卢汉。在当时滇军装备先进程度超过中央军,特别是重炮,在此战役中 ...
呵呵 卢汉的60军倒还忘了,只记着那几只打得出彩的部队番号了。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上将, 积分 404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59599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编号50459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pt人物简介模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