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对社会的影响,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为例

欢迎来到橡皮网
您现在的位置:&
题号:3932690试题类型:综合题 知识点:瓦特与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应用及其影响&&爱因斯坦与相对论&&更新日期:
近代以来,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英国煤产量示意图材料二& 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刘少康编著《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材料三& 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马克思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爱因斯坦多次发表谈话,“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且公开承诺,它们的目的绝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原子能可用于和平的、建设性的目的……而且无疑将是对人类的一大恩惠”。请回答:(l)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1790年以后英国煤产量快速增长?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环境恶化的原因。(2)材料二中“新的革命”应指什么?“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又是指什么?(3)材料四体现了爱因斯坦对人类命运的忧心,他的什么理论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认识科技对人类的影响?
难易度:较难浏览次数:1次
新注册用户,每天可免费查看10道试题答案和解析
瓦特:詹姆斯·瓦特()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工业革命时的重要人物。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这也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端,后人为了纪念他,将功率的单位称为瓦特,常用符号“W ”表示。瓦特是国际单位制中间的功率和辐射通量的计量单位,常用符号“W ”表示。蒸汽机:瓦特并不是蒸汽机的发明者,在他之前,早就出现了蒸汽机,即纽科门蒸汽机,但它的耗煤量大、效率低。瓦特运用科学理论,逐渐发现了这种蒸汽机的毛病所在。从1765年到1790年,他进行了一系列发明,比如分离式冷凝器、汽缸外设置绝热层、用油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压力计等等,使蒸汽机的效率提高到原来纽科门机的3倍多,最终发明出了现代意义上的蒸汽机。,蒸汽机的发明产生的影响:1.极大的促进了工业生产发展,大工业生产;2.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3.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瓦特设计的改良蒸汽机:
相关试题推荐
1、 研究历史和学习历史,要讲究方法,特别要注重实践和科学的思辨。【从神话到科学】人类究竟从哪里来?认真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回答问题:图1图2(1)图1和图2分别认为人是从哪里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会出现图1所反映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考古学家对北京人遗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北京人的生活情况。现在我们知道的北京人化石材料有: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下颌骨、牙齿、肢骨碎片、胫骨等,分属40多个不同年龄的个体。同时还有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的灰烬,其中兽骨化石除犀牛、羚羊、斑鹿、牛、虎、豹、狼外,还有已经灭绝了的剑齿虎、肿骨鹿等…… (1)请根据有关资料,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
3、 古建筑探究:经古建筑学家鉴定,河姆渡先民的住房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干栏式建筑。因为河姆渡当年是沼泽地带,地面潮湿,所以先民先是在地上打桩,在上面架设地梁,铺上木板,构成架空的居住面,在四周排起密密的木桩作墙,然后立柱架梁盖顶。这种底层高于地面,即防潮又能防止野兽侵袭的“干栏式”建筑是我国南方传统木构建筑的祖源,至今华南有些地区仍存在。你能根据专家的介绍把河姆渡房屋画出来么?_____________
4、 设想自己是一位导游,要带游客参观河姆渡博物馆,请你准备一份精心的讲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某校七年级(10)班针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大自然的馈赠】下面是史明智同学整理的部分农作物图片。(1)以上农作物中,有一种是河姆渡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它是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有两种是西汉时从西域传到中原的,它们是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政策的推动】(2)战国时商鞅变法重视农业生产的是哪一项法令?_________(1)第一次:美国独立战争;第二次: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4分)(2)电灯、飞机、电子计算机。(3分)(3)罗斯福新政;(1分)国家全面干预。(2分)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历史上的“两次社会革命”。美国历史的“两次社会革命”分别是:第一次是指美国独立战争,它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第二次是指美国南北战争,它废除了美国的黑人奴隶制,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美国日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2)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在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领先世界的发明创造。美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领先世界的发明创造有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和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在第三次科技中领先世界的发明创造是电子计算机。(3)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最重要的一次调整及其显著特征。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最重要的一次调整是指开始于1933年罗斯福新政,这次调整的显著特征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如:在对工业调整方面,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竞争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读图题
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颁布了《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独立宣言》与《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相比,突出的特点是(&&&&)A.强调天赋人权B.强调民族独立C.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D.限制君主权力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改错题
阅读材料,启迪智慧。某校九一班,以“走进星条旗的国度——美国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其中某一学习小组拟通过展示4张卡片的形式开展学习,4张卡片名称分别是:星条旗、自由女神像、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卡片内容见下表:卡片名称内&&&&&&&&&容星条旗旗面由13道红白相间的宽条构成,左上角是由50颗白色小星组成的蓝色长方形。13道宽条象征着美国建国时的& A&&,50颗小星代表美国现有的50个州。自由女神像女神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日发表的&& B&,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她象征着自由、挣脱暴政的约束。华盛顿纪念碑为纪念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而建造,高169米,石碑内部中空,纪念碑内墙镶嵌着188块全球各地捐赠的纪念石。美国政府于1899年宣布:华盛顿特区任何建筑物的高度都不可以超过华盛顿纪念碑!林肯纪念堂纪念堂是一座仿古希腊神庙式建筑,纪念堂正中央是一尊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林肯坐像,大厅墙壁上刻有林肯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词。(1)写出表格内A、B空白处的相关内容。(4分)美国独立后,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维护这一体制的宪法名称是什么?(2分)华盛顿和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受尊敬的两位总统,请分别列举其历史功绩(各一例)。(4分)(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5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读图题
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共同作用是&(&&)A.粉碎了南方种植园主的分裂阴谋,维护了国家统一B.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C.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D.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改错题
读下图,然后回答问题:(1)根据上述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图序典型人物主要事件重要文献图1①&&&&&&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②&&&&&&&&&&&&&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图2林肯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使北方获得了雄厚的兵源,从而扭转了战局图3罗斯福实施了罗斯福新政④&&&&&&&&&&&&的颁布,加强了国家对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是新政的中心措施(2)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谈谈美国发展道路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经验?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读图题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国旗的演变见证着国家历史的变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盛顿亲历了图1的诞生②图1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国旗③图2引领着美国人民走向独立④国旗的演变见证了美国领土的扩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读图题
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明确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集中体现这种思想学说的历史文献是(&&&&)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独立宣言》C.美国1787年宪法D.法国《人权宣言》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读图题
下列史实与右图人物有关的是(&&& )A.组建“新模范军”对抗国王的军队B.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C.当选为第一届总统,创立合众国银行D.获得了“拉丁美洲解放者”称号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改错题
实践探究题。(7分)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通过下列几大板块,我们来探究它崛起的原因:板块一:“为独立而战”。美国是一个没有童年的国家。美国第二任总统亚当斯也说;“北美似乎由上帝的意志决定最终会成为一个国家。”(1)美国独立战争中哪一文件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统是谁?(2分) 板块二:“为自由而战”。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都对这场战争跃跃欲试,充满期待,都把赌注压在自己这一方。(2)美国内战中哪一文件的发表扭转了北方不利的局面?这场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有何作用?(3分)板块三:“创新的美国”。众所周知,当今美国,人才济济,全球一半多的科技发明出自美国。(3)请分别举出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具有代表性的发明创造。(2分)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共同影响?
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共同影响?
加快了人类社会进程
其他回答 (1)
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生产的一个飞跃。它不仅是一场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引起了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前后,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 (3)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 2.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兴起的条件及其发展特征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②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成为雇佣劳动力。③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带来大量资本。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⑤形成最大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扩大。发展特征:①从英国一国先开始。②发生于英国(18世纪中)延续到法、美、德、意、俄、奥、日等国。③从发明使用机器开始,主要由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技师进行。④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提供了政治保障。②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积累了经验。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④资本主义发展中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资本。⑤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发展特征: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②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起了重要作用。③某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④科学技术成就应用于工业,在三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a新能源发展利用,b新机器新产品创制,c远距离通信⑤人们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交通运输新纪元到来。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前提条件:①二战结束,世界局势的相对安定。②电子科学理论出现突破,科学技术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③社会的需要,特别是二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科学技术迫切需要的结果。发展特征:①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②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没,使科研探索领域不断开阔。③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方面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另一方面,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④军事技术率先突破,而后带动民用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特征。 3.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联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继续和扩大。 首先,就生产力发展而言,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更加迅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其次,就生产方式而言,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分散的手工工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更进一步集中,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 第三,两次工业革命都是在科技、发明基础上的生产飞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在两次工业革命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第四,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工业部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都得到了技术改造,焕发了更强的生命力。 第五,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世界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第六,第一次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个直接对立的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更趋明显和激烈。 4.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深远影响 (1)第一次科技革命,既是一次生产力的巨大变革,又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生产力上:改变了生产技术和劳动工具,也改变了产业结构。①工业革命由手工操作向大机器生产过渡。②手工工场被新兴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所取代。③纺织、冶金、采煤、机器制造和交通运输成为资本主义工业的五大支柱。社会变革上:①引起了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变。物质产品的丰富,社会条件的改良与生产力发展的巨大要求使英国人口呈现出了爆炸性的增长。与此同时,英国社会的流动性也随着工业化特别是交通运输业的发达而大大加速了,导致英国工业经济中心的扩散和城市化的浪潮。②引起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工人运动兴起。③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新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确立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确立,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拓展殖民地,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另一方面,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猛烈地冲击着这些地区的旧思想和旧制度。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④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自由主义改革的高潮,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强大,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2)第二次工业革命:①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形成许多新工业部门,如电子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化工业,以及新兴的通讯产业。②生产关系进一步调整,随着生产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③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侵略以及争夺加剧,形成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④资本主义各国工人人数猛增,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逐步走向高潮。同时殖民地半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形成,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3)第三次工业革命: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主要通过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劳动手段的不断改进,来提高劳动生产率。②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它造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强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大加强了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投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发生了变革。③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联系的日益紧密,科学技术的竞争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其丰富的内容使管理发展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并实现了现代化。⑤第三次科技革命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⑥科技革命的发展也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这些问题难以控制的恶性发展使人类的处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困扰,成为举世关注的全球问题。 5.三次科技革命的异同点 相同点:①都受到本国政府的重视。②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变。第一次科技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科技革命导致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国家机构开始和垄断组织结合;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以及人们日常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变革。③都对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科技革命,形成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④从经济上看,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 不同点:①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都有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二战期间,延续至今。②从发明者看,第一次科技革命是劳动者,凭借经验或技能为先导,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无一不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③从发源地看,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英国,约半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展开;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多源的。④从突破口看,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科技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军事工业为突破口。 6.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 (1)市场的扩大促进科技革命的开展:①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准备了工业革命的开展。②19世纪中期前后,美德日俄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同时由于殖民扩张的加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竞争激烈,又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③二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新一轮的市场竞争开始,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 (2)科技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加剧了各国对市场的争夺:①第一次工业革命迅速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途径,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垄断,殖民扩张加剧,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③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加速了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导致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间争夺市场的斗争加剧,同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围绕市场的垄断和反垄断的斗争也日趋尖锐。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北师大版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第二次工业革命 北师大版
下载积分:100
内容提示:北师大版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第二次工业革命 北师大版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5:54:0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北师大版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第二次工业革命 .DOC
官方公共微信求老师解答: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
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大机器工业时代,开创了近代工业文明;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现代化的大生产普遍发展;以信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求老师解答: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
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大机器工业时代,开创了近代工业文明;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现代化的大生产普遍发展;以信
求老师解答: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
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大机器工业时代,开创了近代工业文明;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现代化的大生产普遍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自动化和智能化时代,成百上千倍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这一历史事实说明
A、科学技术改变生活,引起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B、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C、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 D、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