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stasia lin有没有缩写

还请列举一些具体的句式
1. literally 及其读音;2. glottal stop 的使用;3. You are WAY4. Ain't nobo5. he-said-she-6. ya/y'7. on the down-8. 词组用 hyphen 连接作定语:Today is take-your-mom-to-work day, just after sleep-with-your-boss day / fur-wearing man-kissing disco-dancing Vermont-living Christina-Aguilera-loving man.9. 英国人喜欢用的 -ish: It's eleven-10. Just because [ Sentence A ] doesn't mean [ Sentence B ];11. Shame on you!12. good old-13.14. Bite me! / Shoot me!15. Eat your heart out!
1. 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用错词!!!!!当你用 a bar of cigarettes 来表示一条烟的时候,剩下的再怎么说都是逗逼了。(一条烟是 a carton of cigarettes)搭配!搭配很重要!!!2. 扩大词汇量《中式英语之鉴》里作者明确说了,一直用动词+副词的方式是很 low 的,英语里词汇那么多,十有八九有特定动词可以表示某个普通含义动词+副词walk unsteadily 可以用 totter 代替;cry loudily 可以用 wail 代替等等。一直用各种动词+副词是文化水平不高的表现除了别老用副词之外,各种同义词的替换也很重要。以《银河系漫游指南》小说的开头为例Far out in the uncharted backwaters of the unfashionable end of the western spiral arm of the Galaxy lies a small unregarded sun作者一连用了三个形容词 uncharted, unfashionable 和 unregarded 来表示偏僻的,另外还有个名词 backwaters3. 用好介词最经典的例子,林肯所说的“民有、民治、民享”,如果翻回英文,大部分人恐怕都会翻译 owned, governed and shared by people. 但是英文原文用的是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根本就没用动词。简洁有力4. 名词化。名词化是非常重要的,英文中一个句子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所以每一个动词的使用都必须小心谨慎,为了让句子简洁,把动词转换为名词是十分重要的。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地区性事务说明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国家 上句如果用从句的话就累赘了 That China is increasingly participating in regional affairs shows that it is a responsible country.前面的从句改成名词就好多了 China's increasing regional involvement shows .....5.原则上就这些。但是真要应用起来,还需要大量的阅读和背诵为基础才能好好运用6. 补充一下口语的一条——千万不要把能拼读的缩写词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不要读作 "U-N-E-S-C-O",要当作一个完整的单词读作/ju:'n?sk??/==============================================================号补充~~~~~~~~~~~~~~~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两天这个回答突然又多了好几个赞。所以再补充几点吧关于3用好介词的。再给一个很有典型意义的例子他正绝食抗议,声称对他犯有谋杀罪的判决不公正如果让中国人来翻译,首先的反应差不多是这样的句子: He is on hunger strike claiming his conviction for murder is unjust(我自己翻译的句子)这样的翻译其实已经不错了,不过还可以做到更好He is on hunger strike in protest at his wrongful conviction for murder(某部英英字典给的例句。每次读到这种多个介词连用的句子都特别爽快……)7.语序/逻辑的调整(这个不像上面是词层面的,本条是句子层面的。再往上段落、修辞层面的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中文的特点是经常用语言的内容表达逻辑性,而不是用表示逻辑关系的关联词来表达。例如这道题目的问题 “有哪些高级的英语表达技巧,让人一听就很地道?”,完整的表达应该是 “有哪些英语表达技巧很高级,高级到让人一听就很地道?”(不知道这个例子够不够好……),这个题目翻译成英文,就算不用 so ... that ... 这样的句式,最起码也要加个 and 表达句子之间的关联(看到 and 不要觉得只能翻译成和)这就造成一个问题,那就是中文的句子顺序比较固定,在不使用连接词的情况下,必须遵守先因后果,先时间再事件等顺序,否则逻辑关系就表达不出来(当然你要是用了关联词,顺序就比较自由了)。但是写英文的时候,就不能总是遵循这样的顺序(不是不可以遵循,也不是说不遵循这个顺序就一定特别地道,只是说大家写文章要有意识的调整语序,让句子读起来更灵活,而不是始终差不多)比方说“你定罪后会被判处五年”(请大家试试自己翻译这个句子,“定罪”是 convict sb 或 sb is convicted,判五年是 five years' imprisonment,不需要纠结具体的词,重点是句式)==============================================================学渣(最普通的版本): When you are convicted, you will face five years' imprisonment. (如果是写作,也许还有人能够注意到可以把 when 从句放到句尾,但是如果是口语,恐怕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因为先因后果,先时间后事件的逻辑关系已经深深印入我们的语言习惯中。)学霸(准确来说是简洁一点,不过能把英文写简洁,对于很多人来说就已经算是学霸了):When convicted, you will face five years' imprisonment学酥(表面上看起来很高端,但是实际上是错误的版本):After being convicted, five years' imprisonment is inevitable(提示一下,是语法错误,而不是翻译地不精确之类的问题。请大家努力找哦~~~)学神(这个句子当然也不至于到学神的地步,只是说以中国人的标准而言算是一个好句子):you will face five years' imprisonment on conviction当然,这个例子也是介词用法的一个例子。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个句子的顺序是先果后因,先事件后时间8. 主从句关系(这个是小问题)Busy as my father is, he never seems in a hurry这样的一个句子,其实问题不是特别大。不过,习惯上,主句在句子中比较重要,因此应该把代词所代替的主语分配给主句,从句不太重要,可以用代词所以最好把 my father 和 he 的顺序换一下Busy as he is, my father never seems in a hurry(大家读英文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有良好写作风格的作者,是不会把代词所指代的名词放在句首的从句中,而是会放在主句中)其实这个问题和 7 中的中文语言习惯也有关系,因为中文中,就算先说的句子不重要,按照逻辑顺序,也会先把关键信息放到先说的句子中,后说的句子,哪怕更重要,也只会放置代词。但是英语不一样。主从句之间是有重要性区别的,这个区别同时也会反映到遣词造句上
准备好好答一下这道题~非词汇类技巧已更新,评论里有人问presentation 不紧张的技巧,随手写~1.Notecard (不和ppt矛盾)这个是演讲神器,把内容用point by point 的形式写下来 拿在手里,忘词的时候真的很管用2.在preseen的时候如果紧张可以双手交叉,握住一只手的食指,这样很管用,据说是因为十指连心。3.还是紧张的话,可以死死盯住一个人的眼睛 比如你的一个熟人,这样就不会在意别人的目光了4,最后,这是我妈告诉我的,把观众们都想成蔬菜!----------------------------------------------------------啦啦啦啦啦----------------------------------------------先说我答题的资格;在澳洲生活5年,雅思的口语 A类 8.0分 阅读,听力8.5 口语8.0 写作7.5审题得出的重点 :高级, 表达, 地道,听说读写四项里,属于表达 output 的是说和写,也就是口语和写作。我打算先写口语, 写作的话可以给大家看我写的两篇文章,一个是大一creative writing 的作业,得了学院论文奖的2等奖(其他都是老外) 还有一个是一篇短篇小说投稿给澳洲某文学奖。1.口语 (所有内容皆为本人原创)在国外这几年,我遇到的口语表达的场合基本上可以分成三类:1.presentation用,打工/实习面试用
这是最正式的一类2.在大学里和教授,老师(tutor),沟通用,在银行,移民局,警察局,医院办重要的事(比如被拘留)时用,3.和日常生活中说英语的同学,室友,朋友们交流用,和服务业人员交流时用,这一类是最随意的。请注意,在这三个场合,老外眼中的”地道“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所以你的用词,说话的模式都应该是不一样的,就像”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一样,“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也是很重要的。然后技巧,又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词汇类“的,就是你可以用到一些”高级"的单词和高级“的句式,长从句,连词之类。第二类就是“和你说的内容无关的”,比如你的连读,浊辅音和爆破音是否清晰,你的语调(升or降),断句和停顿 语速 等等....先说词汇类1. presentation 类。经常在国外大学做preseantation的同学就会知道,想得高分(一般情况下)你中间都说了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开头和结尾是不是印象深刻;有自信的气场,还有就是你的ppt。 中间说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 结构清晰 和 流畅(这真的是答主的血泪经验)既然是结构清晰和流畅·,我认为重要的技巧就是引导词和连词。先说连词,连词最好准备在你忘词或者这一段已经油尽灯枯说不下去的时候用。我觉得连词中”高级“的有,但是并不高级的那么明显,重要的是,你能在紧张到忘掉演讲词的时候想起来用个高级的连词。所以我建议你在presen开始前就要想好,比如对自己说”我今天一定要用"however" 和“as long as"下面说”高级“ :地道”的词1.However. however用在句首的效果和but基本一样,而且强调了转折,比起but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听过很多外国人做presen的表示,母语者使用的频率比非母语者高很多2. so that,在表顺承(仅限表顺承)的时候是一个比"and:高级很多的词3,since 和 as 表原因,比 because 高级很多,重要的是用了这两个词你可以说出很长的从句4. both and
either or, neither nor 这三兄弟谁用谁知道,是很提气的。用这三组的时候,说了第一个词就会强迫你思考后半句要说什么,虽然不高级,但是很神奇。引导词引导词的道理和连词差不多,只不过引导词更强调 “结构”,是提醒听众你接下来要说什么的关键推荐开头用1.First, we're going to ...2.I'd like to begin by outlining our present situation.3.You may not know that ...中间用Let's take a look at some of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what we have said about X, we can see that Y ...The main reason for these actions is ...We have to keep in mind that ... when we consider ...As you can see from this graph representing ...If you could just take a look at ...Looking at X we can see that ..There are a number of alternatives in this case. We can ...If we had ... , we would ...Had we ... , we could have ... Do we need to X or Y?I think we can clearly see that we can either ... or ...We have been considering ...结尾用We've discussed many points today. Let me quickly summarize the principal points:I'd like to quickly go over the main points of today's topic:Before we end, let me briefly recap what we have discussed here today.Thank you all very much for taking the time to listen to this presentation. Now,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I'd be happy to answer them.I think that's about it. I'd like to thank you all for coming in today.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1.2 面试类国外的面试的特点我觉得是 假 大 空,不管是餐馆打工还是公司的intern.面试的很多问题会问类似“what kind of value could you bring to us"这样的。这个经验我没有 presen多,只提供几个大方向1.重要的是让面试官感到你的自信,或者说:确定性” 因此用词上,你可以It is sure/very certain that....it is very obvious that I am sure that my experience in xxx could help (name of the company) with xxxxI have certain confidence in xxxx2.要有中心,要在几个问题内让面试官知道你最明显的特点 因此 你可以As I mentioned before, I am a very xxx person and this could also apply to xxxx as wellIf you remember what I said in last question, I could xxxxxas I said before..........3.面试的时候,你通常不会有太多思考时间,因此为了给自己更多时间,你可以用 well, er等词拖延时间(这是可以接受的) 你也可以用一些打太极的招式,比如I am very confident that I can bring certain things to the firm/help the firm in many ways...in my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e of this company.....I am sure that the culture of this company delivers certain things that agree with my own value and hence(争取时间的大招!)4.关于工资 你不能太直白地说 My expected salary ....你至少要委婉地加上你要求某个数字的原因IN reference to my xx years of working experience in the industry, I am expecting a payment like xxxxxIn regard of the average salary in the industry............ considering the industry.....二. 和大学教授或者助教(tutor)交流用&其他公共场合用2.1在国外的大学里,如果你要向教授或者助教问问题的话,请牢牢记住一点,他们都是很忙的,有自己的timetable, 所以给你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所需要的技巧就是“快速表达你的目的” 换而言之 就是 "action message"—— 你要干啥。我见过太多留学生一见面要先和教授谈这节课难不难,天气不好什么的。。。说一些老外们和教授沟通的技巧1.如果你在undergradute,那你基本可以直接叫教授们的名字(请先在课程介绍里记住他们的名字!!) hi, john这样就可以但是如果你在读研究生,那你可能需要加敬称 比如 professor xx 或者 miss/mrs xxx 读博士就是 boss了 。。2.为了开门见山的表达你的目的,你可以1,Hi John, just about the efffcient frontier you mentioned in the leture,没错,你甚至都不需要加疑问词!相信我,教授们不会怪你的2. Can I ask about xxx in xx part of the textbook/ lecture?3.HI, john, in regearding of the issue of xxxxxx后面两种都算是比较正式的4.如果你是要问关于作业 assignment 的问题, 就需要先向老师们表明“你在做xx作业,这样他们才能提出具体建议。你可以HI, John, I am working on xx assignment, Can I get a few thoughts on xxx?Hi, john, in regarding of xx part of xxx
assignment, can I do like xxxxxxxHi, john ,I just want to know that wether it is alright to do xxx in xxx assignment?5.完事之后请不要忘了感谢!!2.2 在各种公共场所 比如 餐厅,银行等等1.餐厅点餐最地道的说法是 Can I have/Can I get ......?这句话万能的!!能用这个,最好不用 do you have.2.在银行或者邮局的时候,最好不要第一句话就是 ‘I want to xxxx" 你可以先问 HI, can I ask about eg. sending express mails/having a new account/bill payment然后再接你要干什么,就自然很多了。3.付款的时候 两种方式是cash and credit,请不要说 card。。嗯付款再补充一个,用卡的话他会问你是 debit
还是 credit, 我一般都选 credit,这样扣钱方便~4.饮料续杯地道的说法是top up 而不是 refill三.闲聊类(室友,朋友)这个就太多太多了,但是我想纠正一个误区,仅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老外们,包括青少年日常聊天使用的俚语并不是很多,有几句经常听到的,但是说是俚语,不如说是表达方法 比如1. it is like.......这是老外最爱用的,几乎可以做一切句子的开头 或者可以是 ”i was like" "he/she is like....2.反问句 这也是老外很爱用的
why not go there/接名词don't you like him? don't you want to 3. i just wanted to 这个聊天的时候也很常用4.打招呼的时候最常用的是“hey what's up" 或者 ”hey bro/babe" 这个貌似都知道。。。告别的时候老外最爱用的是 "catch you later"5.老外聊天时很喜欢征求你的意见
Do you like it? 最常用(注意连读)what you think (注意不是what do you think )6.几个很酷的词。 bloody,
fucking+形容词 (嗯 只要说这个就很炫酷,就看你敢不敢说~)
stunner, beauty, pretty (这几个在夜店用) 透露一下老外约炮,作用等同于 约吗 的是
do you want to get out of here? 。。。。II 非词汇类,这个很多是不好写出来的,所以我就写成tips 形式吧1.停顿 (限于 presentation) 停顿就像七伤拳一样,在presentation 的时候,很多人不敢停顿,因为他们认为停顿时间过长,会造成忘词,或者是不自信的表现,导致他们从不停顿,一口气像跑火车一样把稿子说完完事,这才是不自信的表现。《国王的演讲》里澳洲结巴矫正师莱诺(你看是澳洲的吧!)对 bertie 说,在演讲时做长时间的停顿是严肃的象征。我用实际经验保证这是真的,我太享受我不说话,然后全场都屏住呼吸的那一瞬间了。但是有两个限制条件 (1 请不要在句与句之间停顿,要在段语段或者section之间停顿。(2.想好停顿后你第一个词说什么2. 我见过很多留学生说英语时,说一句话,前半句气势很足,声音很大,但是后半句声音就明显小了下去,为了避免这个,我建议说长句子开头时不要用升调,这样容易力竭,开头尽量声音低沉,把那种要起来的声音压下去,这样可以保证你后半句不出错。3.想在公共场合流利的表达,我有一个绝招就是多说长句子,我见过很多人发音不错,但是从来每次都只说10个单词以内。这样语言组织能力是不会得到提升的,即使你一个人自言自语的时候,也请多说长句子,这样你演讲的时候才可以边说边组织语言,不会结巴。4,演讲忘词的时候不要纠结于那一句话,如果实在想不起来,这句不要,直接开始下一局,流畅性最重要5. 连读,浊辅音 爆破音这些只能通过多说,模仿来达到很好的效果
第0056讲:“英语发音传奇之旅”之唇齿爆破音
/v_show/id_XNTU0NDMxNjky.html
第0056讲:“英语发音传奇之旅”之唇齿爆破音
/v_show/id_XNTU0NDMxNjky.html
English Pronunciation 地道美语发音教学29:浊辅音v、长元音a 的...
/v_show/id_XNTIzMjgyMTI4.html
Shoe ObsessorAnastasia可不可以缩写成Ana?那么Ana的发音是什么呢?_百度知道
Anastasia可不可以缩写成Ana?那么Ana的发音是什么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可以。Anastasia可以小称为Tacy,斯泰西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如何“看懂”标志
现在还处于看不懂的阶段,这让我经常感到苦恼,经常看一些书上写着,这个作品把相似对比运用的很好,可是相似在哪里,对比又在哪里,看着画面懊恼,什么都看不明白。看懂的这个过程恐怕还要好长时间来摸索。。
设计师如何看懂标志
很多标志设计学员说看不懂标志,我之前写过三篇简单的博文,来帮助设计师自我检查标志设计能力,如果要说自己能独立完成标志设计,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检验自己:《如何“看懂”标志》、《如何“会做”标志》,《如何“推销”标志》。先前的博文里只有几张图,很多人不知道如何使用,既然不少人问起,这里详细说明下。
&&&从一个设计师的角度来说,看懂标志包括了,两个方面,1)如何看懂
2)如何鉴赏。
一、“看懂”标志
看是要求设计师能看懂标志的行业特征,符号寓意,及图形设计手法,这需要设计师掌握标志在设计上的分类、标志的传达原理以及标志设计的思维方法。
如下图所示,我把设计手法归纳到了表格里。拿到一个标志,能按照顺序从左到右的对号入座,就说明你看懂了这个标志的设计手法。
1)看懂标志的图形设计手法
从左边第一列,我们先区别自己所看的标志是那种类型的标志,从标志设计要处理的视觉符号类别上来分,就两类,图形字体标志,和 字体标。
一般的标志设计不会只有标志图形,不加标志标准字的,即使在后期的推广中,省去了标志标准字,(如耐克,广告只出现一个图形不出现字体,这都是因为品牌本身已经广为人知,多年的巨额的广告费的投入,已经让人们将这个图形与“耐克”这个名称挂接起来,看到图形就知道是耐克)。
新建品牌,不会只呈现一个图形,一定会加上标志标准字一起呈现,相对这一点,字体标志就有优势些,因为其字体本身就是标志(或者图形和字体不能分开),这在传达上比图形标志有优势。因为字体标志能在消费者的脑海中占据一个概念位置,同时占据一个声音位置,这都能更好的帮助消费者记忆。对品牌的推广有很大好处。
图形字体标志的“看懂”
先说怎么看懂图形字体标志,标志的标准字当然就不会太难看懂,因为加图形的标志,一般字体就不会太花哨,否则放在一起展示会抢了图形。
图形符号的分类&&&
这里需要先说明下,我是如何分类图形符号的,标志里使用的图形符号只有三类,具象图形符号,抽象图形符号,文字图形符号(文字也是图形符号,因为我们把它当做图形来处理)。我按照符号的理解方式,将文字图形符号归在了具象图形符号里,具象图形符号就是我们能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的图形,能叫得出名字的图形。文字符号也是能一下字读的出的,所以也归在具象图形符号里。
我们能够用于标志设计的符号,无论汉字还是图形图像,我们都称之为视觉符号,对于标志视觉符号的分类,有利于我们选用正确的符号,来正确的传达信息。
常用的标志符号可以大致的分为两大类:
1.图形符号 ----
|抽象图形符号(圆形,三角形,方形,五边形,多边形,方向形)
|具象图形符号(人物、动物、植物、建筑物、自然物、器物,概念图形)
2.文字符号
----(文字、数字、标点、特殊字符)
关于具象图形符号与抽象图形符号的区别,在于我们是用左脑理解还是用右脑感受符号的信息。
比如:对于一个具象符号,苹果我们看到后,就理解是“苹果”,这是左脑理解。但是对于抽象符号,如一个形态或一堆的色彩,我们要理解符号后面的意义,就得用右脑去感受了,比如,看到NIKE的标志,我们无法一下子理解这图形的要表达的信息,那么我们只能感受到图形的动感,然后我们理解NIKE的迅速,运动的激情等等意义。这就是抽象与具象符号的信息理解区别,没有绝对的抽象与具象,都要相对于观看者,当我们面对一个新鲜的视觉符号时,我们叫不出是什么东西,一般都会先用去感受。如下图:
其中文字符号,我归类于具象符号,因为其识别意义的方式,和具象符号相同,都是用左脑理解。
所以最后的标志分类成:
(图形的分类)参见我的文章
为了信息传达的简洁,一个标志不会使用太多具象图形符号,如果超过三个,基本上就可以归属两个类别,这样方便人们快速理解标信息,比如有些动物园的标志,虽然有很多图形,但可能都是动物类具象图形。
图形同构(信息的视觉编码)----针对两个具象图形符号
如果使用两个以上的具象图形,那么就需要用到同构手法,比如上图中,我们能看出有两个图形符号一个眼睛和一个对话框。它们之间就需要用到同构手法,这里的同构手法是透叠。图形的同构不单单只是为了视觉,更是信息的同构,在传播学里叫做信息的编码。上图中的图形使用透叠的手法将对话框和眼睛组合到一起,那么我们解读出的意思也就是随着图形同构的关系解读出来的。眼睛代表着视觉,对话框代表着表达,两个对话框交错,意味着交流。结合眼睛图形,其整体的意义解读就是“视觉交流,视觉沟通”,这个标志基本上就可以猜测出是什么行业了。
同样,我们再举两个例子,这里面能找出一个文字图形符号“M”,另三个都是一类的,刀叉勺,一看就指代了餐厅行业或餐具行业,M肯定是这个品牌的首字母,指代了这个品牌,它们之间的同构手法是异影,这种手法往往被用来表达揭示的信息,这里,我们可以理解出来,“M”(这个品牌)其实是做餐饮的。这就是标志要传达信息,说明这个品牌是做什么的。
标志设计常用同构手法,我总结了十二类,方便自己把握。
并置、重叠、透叠、嫁接融合、异影、共生正负、置 换、适形填充、仿形、
隐形、延异叙事、悖论矛盾
具体参见我的博客里的详细解读及举例。
(博客地址:)
我们将这类具象图形的标志里使用的具象图形,分为两类,一类代表品牌,例如上例中的 M 或 S
,另一类代表行业内涵,说明是做什么的,或者做的怎么样。 这就是标志要传达的信息,“我是什么(叫什么)”
“我 是做什么的”
“我 做的怎么样”&&&
标志中所使用的图形都是代表这些信息的图形符号。当我们使用的是两个以上的具象符号时,就需要用到图形的同构。更多设计分析相见我的博客。
表现风格----针对一个具象图形符号的标志
如果我们只使用一个具象图形呢?
那我们的标志图形就要通过不同风格的处理手法来传达信息的,如下图:
我们只能在这个标志图形中找到一个(类)图形符号,那么我们顶多能通过符号猜测,这可能是个酒吧标志,那么“这个酒吧怎么样”的信息就要通过表现手法来传达了,我们看到杯子是用线化效果表现的,这个线化效果就是设计师对这个酒吧的感觉,他觉得这个酒吧,轻松愉快,很多选择,就采用了轻松的线条,多彩的色块来描绘这几个杯子,让观众通过感受,理解标志信息。(轻松的线条表达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线条是有情绪的)
表现风格有很多种,你有一种感觉就会有一种图形上的表现风格,可谓无穷无尽,但是我们也可以将其归类,无论什么感觉,最后设计师要处理的无外乎,<font COLOR="#、二维平面化效果
(点化效果、线化效果、面化效果)
2、色彩的表现
3、质感的表现
4、体积与空间的表现
5、 时间和运动的表现
6、视幻错觉的表现
这些基本要处理的东西,千万种感觉都是通过处理这些方面得到的。所以我们只要记住这些表现的常用的表现能力即可,比如,我们了解点化效果经常用来,或者能够用来表现什么感觉,那我们就对其有的把握,下次想要表达一种感觉时,可能自然就联想到可以用点化效果来表现,那么打开你收集的点化效果的标志,找出相似感觉的标志案例,剩下的简单了。再举几个例子:
质感有很多种,当我们将其分类就好把握些,每种质感,练上一两个标志就基本掌握了质感的表现。具体的参加博客文文章,这里不赘述。
很多人不知道表现时间感和运动感有多少种方法,使用最多的是运动瞬间的定格表现,比如彪马的标志,一只跃起的豹子,但是还有很多方法可以使用,具体的参见博客文章。
并不是只有“一种具象图形符号的标志”才考虑表现风格,只是这样类型的标志最看重表现风格,其实每个标志到最后都会考虑表现风格的问题,我们往往都是先确定图形的同构手法,才考虑使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不要片面理解。
张力形式感与象征----针对抽象图形符号的标志
下面说说,抽象图形标志的“看懂”
图形可以纯粹的表现感觉,还可以用一种抽象图形的结构,或者是色彩来象征某种事物。
这种标志表现的方法,就需要使用抽象图形来表达。
抽象图形(一般为几何形态与我们无法具体读出概念的非几何形态)通过形态感觉,色彩感觉,质感感觉来表述一种抽象感觉,或形式结构、色彩象征等等。
因为当一个图形我们能够看出它是什么事物时,我们会先解读它的意义,而如果我们不能一下识别出它是什么,那么我们就会去感受图形的形式带给我们的感觉。比如,你看到一个发射感强烈的图像,你不知道它描绘的是什么事物,但是发射这种形式传达出的强烈的形式感,会带给你视觉上的刺激。
我们平时看到的抽象图形的标志,感觉他们即像这个事物,又像那个事物,好像都说的通,那么设计师为何要这这样处理呢?正是为了揭示出图形的形式感,放大其蕴含的形式感觉,而忽视其具象意义,从而刺激受众心理的感受,传达出一种感觉,这是一种形式归纳概括的抽象,和我们从万物形状中总结出来的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都是形式抽象。
形式就是力的组合方式,我们对于力的组合方式的把握都来自于感觉,形式直接刺激作用于我们的视觉力,视觉力与我们的脑电波发生共鸣,产生心理感受,这才是形式之所以产生感觉的原因。
有形式抽象便有概念抽象,比如我们从苹果,梨,香蕉等抽象出“水果”这个概念,水果这个概念包含了你吃过的水果的共同点,比如甜的,多汁的,有皮有肉还可能有籽,然后我们利用这个抽象出的概念来判定下一种我们没有见过的水果,假如你没见过,火龙果,但是你会在品尝的时候,利用原先你对于水果的认知把握,来判定这种东西属不属于水果。
这就是抽象,抽象是我们把握事物和学习新事物的方法,之所以有形式抽象和概念抽象,是因为我们人类在把握事物的时候,只接收两种信息,一个是力的形式,一个是力的概念,力的形式刺激我们的感受,当这种力的组合形成一种固定的可以叫的出名称的事物(比如正方形)就形成了力的概念,概念比形式更容易表达事物,只要我们都有一种认识库,(你我都知道什么是正方形)我们便可以利用概念来相互交流,这比用力的形式来交流方便的多。
所以,任何一个事物对于我们而言,都会先有形式感受,在你不知道这是什么的情况下,你会描述它给你的一种感觉,如酷的,冷的,活跃的,浪漫的(力的形式),你也会说,它就像什么,如就像一种水果,一种车子,一种植物(这是在利用抽象接受新事物),概念意义是后来我们给予定义的,是我们把握事物的方式。
形式感觉储存在右脑,概念储存在左脑。惯用左脑的人,容易记忆概念,惯用右脑人,容易记忆感觉。
关于人的认知与感受是如何形成的,具体内容参见我的设计意识的博文:
以上是说明抽象图形来源与定义,我们用抽象图形来设计标志传达信息时,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
1)利用抽象图形来表现抽象感觉
2)利用抽象图形或色彩的象征意义,如用环环相扣来表达团结,用发散结构表达无限能量,用蓝色象征智慧科技,用红色象征热情喜庆等等。
针对抽象图形标志,设计师要把握关键:
仔细把握每种力的形式感。
形式美感,对于每个学艺术设计的人来说都了解,形式美(形式美法则都要在我脑海里腐烂了。。一会儿要去温习一下)主要就是对称均衡了,韵律比列啊,协调统一啊,等等,学校中训练的主要就是形式美感的把握,只要在设计时谈到形式美感问题,我们都会用这个“形式”来说明问题,往往我们会把“形式”和“形态”弄混淆,以为我们说的形式就是形状形态,这里我们需要重新强调一下,形式是张力的组合方式,视觉张力并非只有形状,我们看到的色彩,质感,都会给我们一定的张力刺激,比如对比反差很大的色彩,其张力远远大于临近色的张力。
所以形式包括了形状,色彩,质感等多个方面的形式,在视觉上的东西都具有形式,只是其内部蕴含的张力强弱的不同而已。
我们所谓形式美感法则,只不过是最受人们喜欢的几种形式(张力组合方式)而已,对称均衡,对比等之所以被当做形式美法则,只不过是因为人的普遍心理适合这种张力的组合方式。我们设计师应该客观的对待这种形式法则,因为我们要向特殊的人群传达信息,要考虑传达时的环境,人的心境,比如有的形式虽然很狂乱,不符合我们说的均衡的形式法则,但是它却适合你要传达的信息,也适合这类消费人群的心理,那么这种情况下狂乱就是好的形式表现。
没有绝对好和绝对不好的形式,只有适合不适合的形式,是否符合要传达信息的感觉,美感来自于每类人或每个人的满足,如果客户和消费者渴望安静,那么形式就是安静的。
形式张力是对比出来的,对比大的张力也大(比如狂乱的感觉),对比小的张力也小(比如温馨的感觉)。
横向来看,张力小到张力大,有很多阶层,每个阶层都会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反应,我们也叫做情绪反应,因为情绪反应是感觉形成的初步,你想通过平面视觉效果让消费者产生什么感觉,那么你必须知道,画面中的形式张力,能否刺激出相应的情绪反应。
我们把这个叫做调子,调子就分成了形态,色彩,质感的调子,比如高调是明亮的,中调是灰度的,低调是暗淡的,长调,中调,短调是形容对比程度,也就是张力的大小,这样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种组合,高短调,高中调,高长调,中短调,中中调,中长调,低短调,低中调,低长调,等等。
每种调子都会刺激一种心理张力,然后通过形色质的不同来对应你想表现的任何一种感觉。形式张力的把握就是调子的把握,调子就是对比程度,所以形式感的把握说到底就是一种调子(度)的把握。设计师就是要这样把握形式美感。
标志设计中的形式一样是调子的问题,只不过更突出,更极致,经典的张力的组合方式反应在图形上就是图形的结构,主要有对称,发散,渐变,特异,还有一些结构,但都是这些基础结构的组合,不需要一一介绍,如下图:
&&& 对称 发散 渐变
特异都是力的组合结构,在形式上有它们的特定的心理刺激,我们也会用它们来做象征表述,在推销标志时,设计师喜欢将这些抽象的结构做设计说明,如这个发散象征了品牌的什么,这个特异的亮点象征了什么等等。(参见我博客的图形形式感介绍)
针对用形式结构或色彩象征的标志,需要我们对一些基本的结构与色彩象征熟练把握。这些在最基本的色彩描述类文章里都能找到。这里不做赘述,后面在符号寓意时还会具体讲解符号的象征。
---------------------------------------------------------------------------------------------------------------------
字体标志的“看懂”
字体标基本就是将字体符号作为图形符号来设计调整,我们把文字符号归到具象图形符号里,因为其处理手法就是具象图形的处理手法,所以,我直接举例,不需要赘述。如下图:
以上是如何看懂标志的设计手法,但是只是设计手法,并不能帮我们完全看懂这个标志的信息,比如有的标志虽然看懂了图形,但是却不知道这个图形代表什么行业,动物的图形不会都是动物园的标志。面包店的标志里不一定全是面包图形符号。这就需要我们了解标志中的符号语义关系。
2)看懂标志的符号语义关系
所谓符号语义,是指图形符号与其代表意义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我们需要分析符号语义关系,主要分成三种类型,如上图,
符号相似关系
玫瑰花这个概念与玫瑰花的图片之间的关系,就是类象,所以玫瑰花照片可以说是“玫瑰花”这个信息概念的类型符号,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类象模拟关系。比如我们的照片,画像,都模拟我们本人,就是我们的类型符号。
符号相关关系
当信息概念与符号有时间空间或者因果关系时,这两者就是相关指示符号。我们看到发芽的树枝,就能得知春天来了,那发芽的树枝就是“春天”这个信息概念的相关符号。
符号象征关系&&&
还有一些没有直接关系的符号,是约定俗成的符号关系,比如,鸽子象征和平,红色在中国象征喜庆等,这些都是由历史事件,及多年的历史习惯造成的,这类符号在标志设计运用的也最多,因为很多概念不好找到前面两种符号,就只好用象征符号来传达,特别是中国一些标志设计师,特别喜欢使用象征符号,这和我们的符号使用习惯也有很大关系。而国外一些标志,在做企业或品牌标志时则相对较少使用象征符号,所以这种符号习惯也造成中外标志的视觉差异。
符号的使用习惯就是每个国家的文化交流风俗,有的标志设计师很喜欢国外的标志,或者学设计时,就时从模仿国外的标志设计手法开始,所以很多作品都是采用英文首字母缩写作为设计切入点,因为拉丁字母的结构简洁,容易识别和处理。但是笔者认为多数的中国企业即使是面对国内消费者时依然采用拉丁字母标志,并不是好现象,这种国外品牌化的设计手法,忽视了中国固有的文化精髓,国际化利于沟通,但并不利于本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这点上,每个设计师不能只考虑模仿约定俗成的设计模式,当我们的设计能力到一定水平后,推广自我的东西,就变成一种责任。视觉设计这个最为大众化的传达媒介,改变的不是一两个人的风俗习惯。这点需要设计师深思。
回到符号关系上,每个符号又都具备三种关系,比如,玫瑰花的照片是“玫瑰花”的类象符号,又是“爱情”的象征符号。同时又可以是“求婚”的相关符号。
每个信息概念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符号类型。比如“爱情”可以使用玫瑰花象征,也可以用婚戒,或者丘比特,双心来象征。
这是我们符号发撒思维的基础,也是标志设计创意的前提。标志设计图形上的创意,主要来自符号多少的联想,和符号关系的把握,了解了符号的关系,能有助于设计师更快的发散思维寻找符号,也能帮助设计师,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符号。
符号的语义关系告诉我们,如果要更好的理解标志里的图形符号代表什么,不能只从一个类象关系入手,还有其他的关系可供思考。
作为设计师,我们平时要收集记忆大量符号的语义,尤其是象征语义。这样在阅读和设计标志时,才能更快更准确的联想。
如果你看不懂某个标志的图形符号,理解不出具体的意义,也没关系,因为不同的文化,符号意义不同,如果你不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很难理解他们的符号寓意,无从解读是合理想象,但是你一定能理解他们的设计思路,因为就这么几种。
3)看懂标志的行业类别
每个行业都有常用的图形,比如航空大部分离不开翅膀,中国银行类标志大部分都是方孔钱。这就说明,每个行业都有自己常用的符号。我们需要收集各个行业标志,放在一起就能挑出常用的符号集,那么下次看到这种图形符号,就自然会往某个行业联想,自然就知道八九不离十是什么行业了。还有就是很多行业的图形处理风格,也能说明他们的行业属性,比如,电子科技类标志,喜欢数字化的像素化的点化效果,喜欢蓝色,黑白色,等等,这些都是,行业习惯,一个设计师看的多了,自然就有了感觉了。
人类的需求类别分为:吃、穿、住、用、行、娱乐、沟通、艺术精神需求等等,我们的企业品牌行业,也无外乎这些,把握住这些基本的行业分类,收集了解大量的行业性质和特点。你自然能看懂标志。
作为一个设计师,要经常的有目的整理和关注这些行业标志,这样面对客户时,才不会措手不及。
&&&&&&&&&&&&&&&&&&&&&&&&&&&&&&&&&&&&&&&&&&&&&&&&&&&&&&&&&&&&----摘自站酷网,文章中有附作者博客地址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nastasia怎么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