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没有了解美国总统林肯总统生平的朋友,想找一些关于他的照片。

美国总统林肯的资料_百度知道
美国总统林肯的资料
提问者采纳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阿伯拉罕·林肯 日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伐木工人的家庭.1834年,他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当时,美国奴隶制猖獗,林肯明确宣布了他要&为争取自由和废除奴隶指而斗争”的政治主张.1860年他当选为总统.1861年,南部7个州的代表脱离联邦,宣布独立,自组&南部联盟”,并于4月12日开始向联邦军发起攻击.内战爆发初期,联邦军队一再失利.日,林肯宣布了亲自起草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文献--《解放黑奴宣言》草案(即后来的《解放宣言》),从次形势才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865年联邦军队终于获得了彻底的胜利.此时,林肯在美国人民中的声望已愈来愈高了.1864年,林肯再度当选为总统.但不幸的是,日晚,他在华盛顿福特剧院观看戏剧时突然遭到枪击,次日清晨与世长辞.
林肯概述姓氏,男子名。常指亚伯拉罕•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他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颁布了《解放奴隶宣言》,维护了美联邦统一,为美国在19世纪跃居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开辟了道路,使美国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被称为“伟大的解放者”。另有多个国家的城市以林肯命名。 人物生平
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 ),美国伟大的民主主义政治家,也是世界历史中最伟大的人物之一,领导了拯救联邦和结束奴隶制度的伟大斗争。人们怀念他的正直、仁慈和坚强的个性,他一直是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景仰的总统之一。尽管他仅在边疆受过一点儿初级教育,担任公职的经验也很少,然而,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人道主义意识,使他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他出生于社会低层,具有勤劳、俭朴、谦虚和诚恳的品格。他进白宫后,在奴隶制等问题上,政界发生倾轧,国家出现分裂,遇到了很多困难。在日常工作中他不顾个人安全,每天挤出大量时间接见群众,听取申诉,尽力解决他们的问题。在他任职期间,由于各种反动势力的影响,政策上有过踌躇和动摇,但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推动下,能够顺应历史潮流,最终签署了著名的《解放宣言》(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解决了当时美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在四年国内战争中,他亲自指挥作战。领导联邦政府同南部农场奴隶主进行了坚决斗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社会的发展。林肯于日遇刺身亡。由于林肯在美国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人们称赞他为“新时代国家统治者的楷模”。
日,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清贫的农民家庭,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童年是“一部贫穷的简明编年史”。小时候,他帮助家里搬柴、提水、做农活等。父母是英国移民的后裔,他们以种田和打猎为生。1816年,林肯全家迁至印第安纳州西南部,开荒种地为生。9岁的时候,林肯的母亲去世了。
一年后,父亲与一位寡妇结婚。继母慈祥勤劳,对待前妻的子女如同己出。林肯也敬爱后母,一家人生活得和睦幸福。由于家境贫穷,林肯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为了维持家计,少年时的林肯当过俄亥俄河上的摆渡工、种植园的工人、店员和木工。18岁那年,身材高大的林肯为一个船主所雇佣,与人同乘一条平底驳船顺俄亥俄河而下,航行千里到达奥尔良。
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一个有4万人口的城市。旅途中,林肯亲眼看到了黑人奴隶遭受的非人待遇。他对伙伴说:“等到我有机会来打击奴隶制度的时候,我一定要彻底粉碎它!”1830 年,林肯一家迁居伊利诺斯州定居。在这里,林肯开始独立生活,并于1832年应征入伍。林肯当兵的时间很短,退伍后,当地居民推选热心公务活动的林肯为州议员候选人,但是他的初次竞选没有成功。
在25岁以前,林肯没有固定的职业,四处谋生。成年后,他成为一名当地土地测绘员,因精通测量和计算,常被人们请去解决地界纠纷。在艰苦的劳作之余,林肯始终是一个热爱读书的青年,他夜读的灯火总要闪烁到很晚很晚。在青年时代,林肯通读了莎士比亚的全部著作,读了《美国历史》,还读了许多历史和文学书籍。他通过自学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而充满智慧的人。在一场政治集会上他第一次发表了政治演说。由于抨击黑奴制,提出一些有利于公众事业的建议,林肯在公众中有了影响,加上他具有杰出的人品,1834 年他被选为州议员。
从政两年后,林肯通过自学成为一名律师,不久又成为州议会辉格党领袖。1834年8月,25岁的林肯当选为州议员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同时管理乡间邮政所,也从事土地测量,并在友人的帮助下钻研法律。几年后,他成为一名律师。1839年,林肯认识了一位议员的女儿玛丽·托德。她当时21岁,受过良好的教育,美丽而活泼,他们于1842年11月结婚,以后生育了4个儿子。积累了州议员的经验之后,1846 年,他当选为美国众议员。1847年,林肯作为辉格党的代表,参加了国会议员的竞选,获得了成功,第一次来到首都华盛顿。在此前后,关于奴隶制度的争论,成了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在这场争论中,林肯逐渐成为反对蓄奴主义者。他认为奴隶制度最终应归于消灭,首先应该在首都华盛顿取消奴隶制。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利益的蓄奴主义者则疯狂地反对林肯。1850年,美国的奴隶主势力大增,林肯退出国会,继续当律师。
1854年,南部奴隶主派人进入新并入美国的堪萨斯,用武力强制推行奴隶制,引起了堪萨斯内战。这一年,美国共和党成立,因为这个党主张废除奴隶制,林肯就参加了,两年后他在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提名为副总统候选人。他在竞选演说中说:“我们为争取自由和废除奴隶制度而斗争,直到我国的宪法保证议论自由,直到整个辽阔的国土在阳光和雨露下劳动的只是自由的人。”
日,林肯在同道格拉斯竞选时发表了题为《家庭纠纷》的著名演说。他说:“‘分裂之家不能持久’。(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将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 林肯的演说语言生动、深入浅出,表达了北方资产阶级的要求,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群众的愿望,因而为他赢得了很大的声誉。在此期间,他与道格拉斯进行了一场关于奴隶制问题的大辩论。林肯认为,奴隶制应该废除,但必须通过和平的方式来废除。他的这次竞选虽然没有成功,但大大扩大了政治影响。
1860年,林肯成为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11月,选举揭晓,以200万票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但在奴隶主控制的南部10个州,他没有得到1张选票。林肯当选总统的消息传出,美国南北矛盾迅速扩大,坚持蓄奴主义的南方把林肯的当选看作一场灾难,南卡罗来纳州在林肯宣誓就职之前退出联邦。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战争一触即发。由于美国的普选制深入人心,随着新总统的当选,国家权力的顺利交接渐成美国的传统。这当中仅有一次略为例外,就出现在1861年3月林肯就任总统之时。在3月4日就职典礼的当天早晨,同情南方的人们聚集在街头巷尾散布流言蜚语,甚至传闻有刺客蓄意行凶。陆军司令特意采取了预防措施,派出士兵在宾夕法尼亚大街两侧警戒,还在国会大厦附近派驻了一个炮兵连。实际上,那天是平静的。林肯宣誓就职后,由骑兵护送前往白宫,开始履行总统职务。但是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总统任期林肯的当选,对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构成严重威胁,他们当然不愿意一个主张废除奴隶制的人当总统。为了重新夺回他们长期控制的国家领导权,他们在林肯就职之前就发动了叛乱。1860年12月,南方的南卡罗来纳州首先宣布脱离联邦而独立,接着密西西比、佛罗里达等蓄奴州也相继脱离联邦。1861年2月,他们宣布成立一个“美利坚邦联”,推举大种植园主杰弗逊·戴维斯为总统,还制定了“宪法”,宣布黑人奴隶制是南方联盟的立国基础:“黑人不能和白人平等,黑人奴隶劳动是自然的、正常的状态。”
日,南方联盟不宣而战,迅速攻占了联邦政府军驻守的萨姆特要塞。林肯不得不宣布对南方作战。林肯本人并不主张用过激的方式废除奴隶制,他认为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先限制奴隶制,然后逐步加以废除,而关键是维护联邦的统一。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北方政府根本没有进行战争的准备,只是仓促应战,而南方则是蓄谋已久,有优良的装备和训练有素的军队,所以,尽管北方在多方面都占有优势,还是被南方打得节节败退,连首都华盛顿也险些被叛军攻破。
北方在战场上的失利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许多城市爆发了示威游行,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这时林肯才意识到,要想打赢这场战争,就必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废除奴隶制、解放黑奴。 林肯在演讲
1862年5月,林肯签署了《宅地法》,规定每个美国公只交纳10美元登记费,便能在西部得160英亩土地,连续耕种5年之后就成为这块土地的合法主人。这一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了南方奴隶主夺取西部土地的可能性,同时也满足了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大大激发了农民奋勇参战的积极性。1862年9月,林肯又亲自起草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草案。他在签署了这个文件后庄严宣布:“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比此刻签署这个文件时更加坚信自己是正义的。”根据这个宣言,美国从法律上废除了奴隶制。日正式颁布《解放黑奴宣言》,宣布即日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解放的黑奴可以应召参加联邦军队。宣布黑奴获得自由,从根本上瓦解了叛军的战斗力,也使北军得到雄厚的兵源。内战期间,直接参战的黑人达到18.6万人,他们作战非常勇敢,平均每三个黑人中就有一人为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1863年提出“民有,民治,民享”的纲领性口号,从而使战争成为群众性的革命斗争。
这两个法令的颁布是南北战争(the Civil War)的转折点,战场上的形势变得对北方越来越有利了。
南北战争画面日到3日,双方在华盛顿以北的葛底斯堡展开了内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双方激战了三天三夜,北军重创南军,使南军损失了3.6万人,从此北军开始进入反攻,而南军只有防守了。
这年的7月4日,北军又在维克斯堡大获全胜。维克斯堡位于密西西比河上,是一个高出水面200英尺的悬崖,据守悬崖的叛军居高临下,可以用炮火直接威胁河上来往的船只。如果从下面攻打这个要塞非常困难。早在1862年末,格兰特就率军在海军的协助下几次攻打这个要塞,但都没成功。1863年4月,格兰特实行了新的进攻计划,先摧毁了要塞周围的各个据点,然后包围了维克斯堡。海军也来助战,从陆地和水上同时进攻,猛烈炮击要塞,震耳欲聋的炮声一直响了47天之久。7月4日,困守要塞的叛军弹尽粮绝,被迫投降,北军这一次俘虏叛军2.9万人。
紧接着,北方军队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迅猛追击叛军,日攻占了叛军首都里士满。4月9日,叛军总司令罗伯特·李率残部2.8万人在阿波马托克斯小村向格兰特投降。历时四年的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
林肯遇刺遇刺
由于亚伯拉罕·林肯的卓越功绩,1864 年11月8日他再次当选为美国总统。当选后,林肯以极大的努力要求参众两院通过宪法第13修正案——宣布蓄奴非法。这项历史性的宪法修正案于当年终于获得通过。然而,还没等林肯把他的战后政策付诸实施,悲剧发生了。1865 年4月14日晚10 时15分,就在南方军队投降后第5天,林肯在华盛顿福特剧院遇刺。
约翰•威尔克斯•布斯(Jogh wilkes Booth)已经在磨刀霍霍了。布斯出身于美国戏剧界名门之后,他高超的演技一直是女性戏迷追逐的对象。但是布斯人在戏行,心忧国家,他在政见上毫不含糊,一个坚定的南部联邦的极力支持者。内战期间,布斯就纠合了一群人暗中活动,这些人包括他的儿时好友米切尔•奥劳夫林和萨姆•阿诺德;马里兰州一个制造马车的乔治•阿茨罗德;23岁的药店员工大卫•赫罗尔德;前南部联邦战士路易斯•鲍威尔,还有一个曾经为叛军提供过情报的约翰•萨拉特。这个组织曾经在华盛顿的一所公寓密谋了绑架林肯以交换南部被俘战士的计划,但这些计划都像其他许多阴谋一样,毫无结果。
林肯被刺的前两三天,布斯几乎天天酩酊大醉,他以前的那个阴谋组织支离破碎,只剩下佩因、赫罗尔德和阿茨罗德了。4月14日中午时分,他去福特剧院取邮件,无意中看到海报上说,林肯和格兰特将出席晚上的节目,布斯一阵狂喜,立即召集死党实施他们的最后计划:阿茨罗德去刺杀副总统约翰逊,佩因和赫罗尔德去刺杀日渐康复的国务卿西华德,布斯自己去刺杀总统。
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阿茨罗德喝醉了酒临阵退缩,根本没有去刺杀约翰逊。佩因和赫罗尔德倒进行得不错,他们摸到了西华德家外面,由赫罗尔德守在马车上接应,佩因直接进了西华德家,他拿着一包药,这也是早就策划好的。西华德的儿子告诉佩因,他的父亲正在睡觉,现在还不能吃药。但是佩因坚持要送药进去,小西华德感到此人不可理喻,命令他立即滚蛋。由于害怕被看穿阴谋,佩因立即掏出了手枪,对准小西华德的头部就是一下,可惜子弹不知咋的,竟然瞎火。佩因赶紧握紧枪,用枪托猛砸小西华德的头,可怜的小西华德头骨被打裂了。扫除了门外的障碍,佩因从包裹里抽出一把大刀冲进了西华德黑暗的卧室,这时他才发现卧室里除了西华德还有西华德的女儿和一个男护士。男护士见势不妙,立即跳将起来冲向佩因,佩因抡起大刀就把他的前额砍破了,而西华德的女儿在惊吓之余也被佩因打晕了过去。
佩因冲到西华德的床边,一刀一刀地猛刺国务卿。这时,西华德的另一个儿子听到声响也冲了进来,不料被手持凶器的佩因在前额划了一刀,并且砍伤了手。佩因感到此地不宜久留,于是迅速离开卧室,跳下楼梯,在楼梯上他又撞见了一个倒霉的国务院信使,佩因一不做,二不休,把这信使又砍伤了。直到逃到大门前,狂奔的佩因不停地尖叫:“我疯了!我疯了!”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所有遭到佩因袭击的人最后都康复了,而且西华德在林肯死后的约翰逊总统任期里还继续做他的国务卿。
话题转到布斯那边,布斯于晚上10点平静地进入了总统的包厢。本来包厢是有个锁的,但这锁在几天前就坏了,也没有人报告此事。由于布斯本来是个演员,所以警卫总统的人都没有为难他。警察约翰•派克本来应该是守在大厅通往包厢的必经之路上的,但是他对看戏毫无兴趣,所以躲到另一个房间去喝酒去了。
当布斯进入包厢后,他平静地把枪瞄准了林肯的左耳和背脊之间……共开枪8次,林肯被击中6次,其中5次击中要害。然而1675名观众中,只有很少人听见枪声,甚至坐在旁边的林肯夫人和几个陪同看戏的人都没有对枪声太震惊。因为布斯选择了戏剧的高潮处开枪,演员的大笑和枪声混杂在一起是很难听清的。
接下来包厢里一片混乱,布斯从包厢里跳到舞台上,转身向观众喊了句:“一切暴君都是这个下场。”这是弗吉尼亚州的名言。
全场观众惊呆了,竟然没有一个人追上去。几分钟后,布斯打马就逃了。布斯和他的同伙赫罗尔德穿越了阿纳科斯蒂亚河上的大桥后,进入马里兰州,他们俩惶惶如丧家之犬急急往南狂奔。为了治疗布斯的脚(他从包厢跳下来时扭伤了脚),他们在一户人家躲了一整夜,这家人还给布斯上了夹板。第五天,他们开始等待机会渡过波多马克河到弗吉尼亚去。4月20日,布斯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只船。接下来的两天里,由于河水暴涨,他们不得不在马里兰州的边界潜藏了两天。4月22日,他们最后成功地渡河逃到了弗吉尼亚,并继续向内地潜行,后来他们到达了理查德·加勒特农场。与此同时,缉拿凶手的联邦侦探和纽约第16骑兵队开始顺着蛛丝马迹 一点点地也摸到了加勒特农场。以下就是骑兵队的指挥爱德华•多尔蒂中尉的回忆了。
我下了马,用力敲着前门,老加勒特出来了,我揪住他,问前几天被骑兵队跟踪的那两个逃犯在哪里。正当我问话时,突然,一个士兵大叫,“噢,中尉,这里有一个人躲在玉米仓库里。”但是我们发现是老加勒特的儿子,不是布斯及其党徒。我们审讯了这个小伙子,他很快告诉我,“谷仓里有人。”在留下一部分人看住房子后,我们包围了谷仓。我用力踢了踢谷仓的门,但是没有任何反应。我从加勒特的另一个儿子手中拿到了谷仓钥匙并打开了门,我要求里面的人出来投降。
拖延了一下后,布斯在里面回话了:“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我回答:“那并不重要,你出来便是。”
他说:“我腿瘸了,而且只是一个人。”
我说:“我知道谁和你在一起,你们最好投降。”
他回答:“我只要朋友扶我出来,而不是我的敌人来扶。”
我说:“如果你再不出来,我就放火了。”一个下士立即堆好了一些干草靠在墙边并且点燃了火堆。
就在下士点火时,布斯在里面说:“如果你敢进来,我就用子弹打穿你的身体。”
我下令停止放火,并决定等到天亮后再进入谷仓制服他们。
又过了一会儿,布斯有气无力地说:“噢,中尉先生,这儿有一个人想向邪恶势力投降。”
我回答:“你最好出来。”
他回答说:“不,我还没有作出决定;但是请你的部下退后50步,给我一条生路。”
我告诉他,我有50个兄弟等在外面,一定要捉拿他。
他说:“好吧,我勇敢的兄弟,准备一个担架。”
这时,赫罗尔德走到门边,我要他交出枪械,布斯答腔了:“枪全在我这里,是用来对付你们的,先生。”我告诉赫罗尔德,“让我们看看你的手。”他把门打开了一半,我们立即抓住了他的手腕。就在这时,我听见里面一声枪响,我想是不是布斯自杀了,推开门,我发现布斯身后的干草和麦秸已经着火了。
布斯有一根拐杖,手上还有一支卡宾枪。我冲进着火的谷仓,其他人也纷纷跟进来。我们把布斯夹在腋窝下很快脱离了谷仓。火势越来越大,我把布斯送到了加勒特家中。
布斯的后脑中了致命的一枪。原来,在赫罗尔德准备出来的时候,一个侦探走到了谷仓后面点燃了稻草。就着火光布斯看见了我,于是他用枪瞄准了我。危急时刻,一个士兵迅速向布斯开火了,本来这个士兵是想打中布斯的胳膊的,但是因为布斯一转身,子弹偏了,打在了布斯的后脑上。
布斯示意我抬起他的手,我抬起后,他喘着粗气说:“没用了,没用了!”我给他一点白兰地和水,但是他已经不能吞咽了,我立即派人去请外科医生,当医生到来时已是回天乏术。7点钟的时候,布斯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他的身旁有一本日记、一把猎刀、两支手枪、一只指南针以及一张关于加拿大的草图。
林肯纪念堂里的林肯像日,亚伯拉罕·林肯去世,时年56岁。林肯去世后,他的遗体在14个城市供群众凭吊了两个多星期,后被安葬在普林斯菲尔德(Princefield)。1914年,在华盛顿的国家大草坪西端建造的林肯纪念堂(Lincoln Memorial)被视为美国永恒的塑像及华盛顿市标志。[编辑本段]主要法律
《宅地法》(日颁布)使公有土地上实际移殖者获得土地的法案。应制定,凡身为家长者,或已达21岁的年龄并为合众国公民者,或决定依照合众国入籍法的规定填写志愿入籍声明书,同时从没有持械反抗过合众国政府,支援或教唆合众国的敌人者,应从1863年元月1日起有权登记1/4平方英里或以下尚未分配给私人的公有土地;上述之人可提出一优先购买的申请,申请之时即可以每英亩一美元二角五分或更低的价格优先购买土地;或应在测量之后,按照公有土地法定的再分割办法登记坐落在一块的80英亩或以下的此种尚未分配给私人占有的公有土地,那是每英亩二美元五角;应规定,凡占有土地或居住该地者,根据本法案的规定,可另行登记邻近于其原有土地的土地,连其原来所有的土地及占有土地在内,总数不得超过160英亩。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总统于日颁布。宣言规定,凡参加叛乱诸州和地区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日——编者)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年表
1809年,出生在寂静的荒野上的一座简陋的小屋
1816年,7岁,全家被赶出居住地
1818年,9岁,年仅34岁的母亲不幸去世
1827年,18岁,自己制作了一艘摆渡船
1831年,22岁,经商失败
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落选。想进法学院学法律,但进不去,工作也丢了
1833年,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年底破产。接下来花了16年,才把这笔钱还清
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当选
1835年,26岁,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病逝,因此他的心也碎了
1836年,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6个月
1838年,29岁,努力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31岁,争取成为被选举人,落选
1843年,34岁,参加国会大选,再次落选
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当选,前往华盛顿特区
1848年,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
1849年,40岁,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被拒绝
1854年,45岁,竞选参议员,落选了
1856年,47岁,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张
1858年,49岁,再度参选参议员,再度落选
1860年,51岁,当选美国总统
1864年,55岁,连任美国总统,北方军取得胜利
1865年,56岁,内战结束,随后被枪杀在剧场
美国总统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亚伯拉罕·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美国总统??????? 收藏 查看&亚伯拉罕·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
林肯(美国总统)一般指亚伯拉罕·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
亚伯拉罕·林肯(日-日),政治家、思想家,黑人的废除者。第16任,其任总统期间,美国爆发内战,史称,林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他废除了叛乱各州的,颁布了《》、《》。林肯击败了南方分离势力,维护了美利坚及其领土上不分人种、人人生而的权利。内战结束后不久,林肯遇刺身亡,是第一个的美国,也是首位籍总统,曾位列最伟大总统排名第一位。也是美国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其他2位为、。) 2006年,亚伯拉罕·林肯被美国的权威期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1名。最新版5美元纸币正面就是亚伯拉罕·林肯的照片。美国线上曾于2005年举办票选活动——《最伟大的美国人》,林肯被选为美国最伟大人物中的第二位。 因为他说话、办事老实公正。外文名Abraham Lincoln别&&&&名林肯国&&&&籍美国民&&&&族美利坚民族出生地美国肯塔基州哈丁县出生日期日(己巳年)逝世日期日(乙丑年)职&&&&业政治家,律师,演说家,总统,土地测绘员,州议员,领袖主要成就解放黑奴、签署《》当选美国总统,领导南北战争。代表作品起草《》政&&&&党身&&&&高193cm任&&&&期1861年~1865年血&&&&型A型性&&&&别男星&&&&座水瓶座
青年林肯日,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贫苦的家庭,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童年是“一部贫穷的简明编年史”。小时候,他帮助家里搬柴、提水、干农活等等。 父母是英国移民的,他们以种田和打猎为生。1816年,林肯全家迁至的西南部,开荒种地为生。9岁的时候,林肯年仅36岁的母亲不幸去世了,这也因此培养了他独立思考与处事的能力,长大后193cm的身高,却总是给人以最沉稳忧郁的印象。
一年后,父亲与一位叫莎莉·布什(Sally Bush)[1]的善良开明的女性结婚。继母慈祥勤劳,对待丈夫前妻的子女如同己出,对小林肯充满爱心,林肯也敬爱后母,一家人生活得和睦幸福。由于家境贫穷,林肯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为了维持家计,少年时的林肯当过上的摆渡工、的工人等等。
18岁那年,身材高大的林肯为一个船主所雇佣,与人同乘一条平底驳船顺而下,航行千里到达。25岁以前,林肯没有固定的职业,四处谋生。成年后,他成为一名当地土地测绘员,因精通测量和计算,常被人们请去解决地界。在艰苦的劳作之余,林肯始终是一个热爱读书的青年,他夜读的灯火总要闪烁到很晚很晚。在青年时代,林肯通读了的全部著作,读了《》,还读了许多历史和文学书籍。他通过自学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而充满智慧的人。在一场上林肯第一次发表了政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治演说,由于抨击,提出一些有利于公众事业的建议,林肯在公众中有了影响,加上他具有杰出的人品,1834年他被选为州议员。1834年8月,25岁的林肯作为辉格党人当选为伊利诺伊州议员并连任三届至1842年,同时管理乡间邮政所,并从事土地测量。
1836年,林肯通过自学成为一名律师,后在斯普林菲尔德合伙开办律师事务所。不久又成为州议会领袖。积累了州议员的经验之后,1846年,37岁的林肯当选为美国。1847年,林肯作为辉格党的代表,参加了国会议员的竞选,获得了成功,第一次来到首都。在此前后,关于奴隶制度的争论,成了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在这场争论中,林肯逐渐成为反对黑奴主义者。他认为奴隶制度最终该消灭,首先应该在首都取消。代表南方奴隶主利益的蓄奴主义者则疯狂地反对林肯消除奴隶制。
1850年,美国的势力大增,林肯退出,继续当律师。1856年,林肯因强烈反对扩大奴隶制而退出辉格党,参加新成立的反对奴隶制的共和党,并很快成为该党主要领导人。1860年11月,林肯当选总统,共和党首次执政。亚伯拉罕·林肯林肯的当选对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构成严重威胁,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为制造分裂,发动了叛变,南方11个州先后退出联邦,宣布成立“美利坚联盟国”,并制订了新的宪法,选举新总统。
1861年4月,南方叛乱武装首先向北方挑起战争。林肯号召民众为维护统一而战,南北战争爆发。战争初期,林肯采取谋求同南方和解的方针,军事上节节失利。在各阶层的强烈要求下,一系列打击奴隶制的法令在1862年得以通过。日,林肯发表《》,宣布自日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制,奴隶将成为自由人。文件给黑奴带来了希望和勇气,许多黑奴脱离了南方军队,参加了北方军。1864年,他提出“民有、民治、民享”的口号,鼓舞士气,于1865年04月取得内战胜利。在1864年大选中,林肯提出了废除奴隶制的第十三条修正案并列入共和党竞选纲领。11月08日,林肯再次当选为总统。
日晚,林肯在华盛顿福特剧院观看喜剧《我们的美国亲戚》时,被演员约翰·布斯刺杀,次日晨逝世。林肯的不幸逝世引起了国内外的巨大震动,美国人民深切哀悼他,有700多万人停立在道路两旁向出殡的行列致哀,有150万人瞻仰了林肯的遗容。1831年6月的一天,美国南方城市的奴隶拍卖市场上亚伯拉罕·林肯与黑人助手,一排排黑人奴隶戴着脚镣手铐站在那里,他们都被一根根粗壮的绳子串在一起。奴隶主们走了过来,像买买马一样仔细打量他们,有时还走上前摸摸他们的胳膊,拍拍他们的大腿,看他们是不是长得结实,肌肉发达,将来干活有没有力气。奴隶主们用皮鞭毒打黑奴,还用烧红的铁条烙他们。这时,几位北方来的水手走了过来,他们都被眼前的悲惨景象惊呆了,其中一个年轻人愤怒地说:“太可耻了!等一天我有了机会,一定要把这奴隶制度彻底打垮。”
说话的这个年轻人正是亚伯拉罕·林肯,后来他当上了,真的实现了这个伟大的抱负。他一直把废除奴隶制当做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可这个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要知道废除奴隶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林肯之前有很多人尝试过,但即便是和这样的先贤都失败了,当时南方奴隶主势力庞大,并用各种论调为奴隶制辩护。面对这些辩护,林肯一针见血的指出:尽管一大堆接着一大堆的书被写出来以证明奴隶制度是美好的事情,我们却从来没有听说有一个人愿意他自己当奴隶以便得到它的好处。
就任总统初期,林肯为避免国家分裂与战乱,他曾试图需求以和平的方式废除奴隶制。但随着战争的深入,林肯真正地认识到,要想真正废除奴隶制,就必须要流血牺牲,和平的方式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林肯由于在内战的最危急关头,能够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以革命的方式摧毁奴隶制,并解决人民对土地的要求,因而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重要贡献。南方叛乱
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林肯说:“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就是他同别人的友谊。”
林肯的当林肯与儿子在白宫选,对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构成严重威胁,他们当然不愿意一个主张废除奴隶制的人当总统。为了重新夺回他们长期控制的国家领导权,他们在林肯就职之前就发动了。1860年12月,南方的首先宣布脱离联邦而独立,接着、等蓄奴州也相继脱离联邦。1861年2月,他们宣布成立一个“ ”,推举大种植园主杰弗逊·戴维斯为总统,还制定了“宪法”,宣布黑人奴隶制是南方联盟的立国基础:“不能和平等,黑人奴隶劳动是自然的、正常的状态。”
日,南方联盟不宣而战,迅速攻占了军驻守的。林肯不得不宣布对南方作战。林肯本人并不主张用过激的方式废除奴隶制,他认为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先限制奴隶制,然后逐步加以废除,而关键是维护联邦的统一。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北方政府根本没有进行战争的准备,只是仓促应战,而南方则是,有优良的装备和训练有素的军队,所以,尽管北方在多方面都占有优势,但还是被南方打得节节败退,连首都也险些被叛军攻破。
颁布重要法令
北方在战场上的失利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许多城市爆发了示威游行,要求政府采取扭转战局。这时林肯才到,要想打赢这场战争,就必须调动的积极性,废除奴隶制、解放。
林肯向内阁提出《解放奴隶宣言》1862年5月,林肯签署了《》 ,规定每个公民只交纳10美元登记费,便能在西部得160土地,连续耕种5年之后就成为这块土地的合法主人。这一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了南方奴隶主夺取西部土地的可能性,同时也满足了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大大激发了农民奋勇参战的积极性。1862年9月,林肯又亲自起草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草案》。日正式颁布《》,宣布即日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解放的黑奴可以应召参加联邦军队。宣布黑奴获得自由,从根本上瓦解了南军的战斗力,也使北军得到雄厚的兵源。内战期间,直接参战的黑人达到18.6万人,他们作战非常勇敢,平均每三个黑人中就有一人为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1863年提出“,民治,”的纲领性口号,从而使战争成为群众性的革命斗争。有必要指出的是,《》主张所有美利坚联邦叛乱下的领土之黑奴应享有自由,然而豁免的对象也包含未脱离联邦的边境州,以及联邦掌控下的诸州。此宣言仅立即解放少部分,但实质上强化联邦军掌控联邦的领土后这些黑奴自由的权威性,并为最终废除全美奴隶制度预先铺路。[2]
这两个法令的颁布是(the Civil War)的转折点,战场上的形势变得对北方越来越有利了。
日到3日,双方在华盛顿以北的展开了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双方激战了三天三夜,北军重创南军,使南军损失了3.6万人,从此北军开始进入反攻,而 南军只有防守了。
这年的,北军又在大获全胜。维克斯堡位于上,是一个高出水面200英尺的悬崖,据守悬崖的南军居高临下,可以用炮火直接威胁河上来往的船只。如果从下面攻打这个要塞非常困难。早在末,就率军在海军的协助下几次攻打这个要塞,但都没成功。4月,格兰特实行了新的进攻计划,先摧毁了要塞周围的各个据点,然后包围了维克斯堡。海军也来助战,从陆地和水上同时进攻,猛烈炮击要塞,震耳欲聋的炮声一直响了47天之久。7月4日,困守要塞的南军弹尽粮绝,被迫投降,北军这一次俘虏叛军2.9万人。
紧接着,北方军队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迅猛追击叛军,1865年攻占了叛军首都。4月9日,叛军总司令率残部2.8万人在阿波马托克斯小村向格兰特投降。历时四年的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
南北战争被称为继之后的美国。林肯成黑人解放的象征。但奴隶主却对他万分仇恨。日晚上,林肯在华盛顿的福特剧院里看戏时,被拥护奴隶制的狂热者刺杀。
林肯是一位杰出的(也是一位杰出的律师),为推动美国社会向前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美国人民的崇敬,在美国人的心目中,他的威望甚至超过了华盛顿。林肯的举动虽让美国在200多年内没有打过一次仗,但在当时得罪了许多南方种植园主和奴隶主义狂热者,刺杀林肯的就是一位奴隶主义狂热者,他和他的同党让林肯在无数美国人民的哀悼中死去。
约翰·威尔克斯·布斯
由于亚伯拉罕·林肯的卓越功绩,11月8日他再次当选为。然而,还没等林肯把他的战后政策付诸实施,悲剧发生了。日晚10时15分,就在南方军队投降后第5天,林肯在被枪杀。同情南方的演员约翰·布斯趁总统保镖离开之时,悄悄溜到总统包厢开枪击中了林肯。4月15日,美利坚合众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与世长辞。
布斯出身于美国戏剧界名门之后,他高超的演技一直是女性戏迷追逐的对象。但是布斯人在戏行,心忧国家,他在政见上毫不含糊:一个坚定的南部联邦的极力支持者。内战期间,布斯就纠合了一群人暗中活动,这些人包括他的儿时好友米切尔·奥劳夫林和萨姆·阿诺德;马里兰州一个制造马车的乔治·阿茨;23岁的药店员工大卫·赫罗尔德;前南部联邦战士路易斯·鲍威尔,还有一个曾经为南军提供过情报的约翰·萨拉特。这个组织曾经在华盛顿的一所公寓密谋了绑架林肯以交换南部被俘战士的计划,但这些计划都像其他许多阴谋一样,毫无结果。
林肯被刺的前两三天,布斯几乎天天酩酊大醉,他以前的那个阴谋组织,只剩下、赫罗尔德和阿茨罗德了。4月14日中午时分,他去取邮件,无意中看到海报上说,林肯和格兰特将出席晚上的节目,布斯一阵狂喜,立即召集死党实施他们的最后计划:阿茨罗德去刺杀副总统,佩因和赫罗尔德去刺杀日渐康复的西华德,布斯自己去枪杀。林肯遇刺图
布斯于晚上10点平静地进入了总统的包厢。本来包厢是有个锁的,但这锁在几天前就坏了,也没有人报告此事。由于布斯本来是个演员,所以警卫总统的人都没有为难他。警察约翰·派克本来应该是守在大厅通往包厢的必经之路上的,但是他对看戏毫无兴趣,所以躲到另一个房间去喝酒去了。
当布斯进入包厢后,他平静地把枪瞄准了林肯的左耳和背脊之间……共开枪8次,林肯被击中6次,其中5次击中要害。然而1675名观众中,只有很少人听见枪声,甚至坐在旁边的林肯夫人和几个陪同看戏的人都没有对枪声太震惊。因为布斯选择了戏剧的处开枪,观众的大笑和枪声混杂在一起是很难听清的。
接下来包厢里一片混乱,布斯从包厢里跳到舞台上,转身向观众喊了句:“一切[3]都是这个下场。”这是的名言。林肯遇刺后,布斯一直向南逃,但由于政府展开了全国性的搜查,布斯被发现在一个锁着的猪圈里,最后被外面的人员的枪打死了。死后的几十年内,有很多人声称自己才是真正的布斯,还有一个人间隔几十年两次声称自己是布斯,但其实都是因为这些人想通过于此来出名,从这些事可以反映出林肯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极高。林肯的画像(一)林肯经常开玩笑。早在读书时,有一次考试,老师问他:“你愿意答一道难题,还是两道容易的题目?”林肯很有把握地说:“答一道难题吧。”“那你回答,是怎么来的?”“鸡生的。”老师又问:“那鸡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老师,这已经是第二道题了。”林肯微笑着说。
(二)林肯当过。有一次出庭,对方律师把一个简单的翻来覆去地陈述了两个多小时,讲得听众都不耐烦了。好不容易才轮到林肯上台替被告,他走上讲台,先把外衣脱下放在桌上,然后拿起杯喝了两口水,接着重新穿上外衣,然后再脱下外衣放在桌上,又再喝水,再穿衣,这样反反复复了五六次,上的听众笑得前俯后仰。林肯一言不发,在笑声过后才开始他的辩护演说。
(三)有一次,林肯在擦自己的皮鞋,一个外国向他走来说:“总统先生,您竟擦自己的皮鞋?”“是的,”林肯诧异地反问,“难道你擦别人的皮鞋?”
(四)一天,林肯总统身体不适,不想接见前来唠唠叨叨要求一官半职的人。但一个讨人厌的家伙赖在林肯身旁,准备坐下来长谈。林肯非常厌烦,但出于礼貌不能直接把他赶走。这时,正好有总统的医生走进房里。林肯急忙向他伸出双手,问道:
“医生,我手上的斑点到底是些什么东西?”
“那是假天花,就是轻度的天花。”医生说。
“我全身都有,”林肯说,“我看它是会传染的,对吗?”
“不错,非常容易传染。”医生说。
那位来客听了这番话,马上站了起来,大声喊道:“好吧,我现在不便多留了,林肯先生。我没有什么事,只是来探望你的。”
“呀,不必这么急急忙忙嘛,先生。”林肯轻快地说。
“谢谢你,先生,我下次再来看你。”说罢他朝门外头也不回地走了。   
(五)青年时代的林肯在伊利诺斯州的圣加蒙加入了民兵。他的上校指挥官是一个矮个子,而林肯的身材特别高大,大大的超过了这位指挥官。由于自己觉得身材高,林肯习惯于垂着头、弯着腰走路。上校看见他那弯腰曲背的姿势十分生气,把他找来训斥一顿。
“听着,阿伯,”上校大声喊道,“把头高高地抬起来,你这个家伙!”
“遵命,先生。”林肯恭敬地回答。
“你的头要高高地抬起来,你这家伙,”上校坚持己见,“要再抬高一些。”
林肯只得把身体挺直,脖子伸得长长的,问道:“这样可以吗?”
“还要再抬高点。”上校说。
“是不是要我永远这个样子?”林肯问道。
“当然,你这个家伙,这还用问吗?”上校冒火啦。
“对不起,上校,”林肯面带愁容地说:“那么只好与你说声再会啦,因为我将永远看不见你了!”
(六)林肯竞选总统时曾为脸颊过瘦而大伤脑筋。一位11岁的小女孩格瑞丝·彼黛尔偶然看到林肯画像,不知怎的,她一下子就想到:这个人要有胡子多漂亮啊!彼黛尔立即给林肯写信:“我非常渴望您能当总统。我有四个哥哥,有两个愿意投您的票,您要是留胡子,我会让另外两个哥哥也投您的票,您太瘦了,留了胡子会英俊得多。所有女士都喜欢有胡子的先生,她们的丈夫也会投您的票,您一定会当选。”林肯就任了第16任总统后,直到临死那年还蓄着胡子。
林肯曾乘专列来到彼黛尔的家乡,吻着小姑娘说:“你看,为了你,我已经蓄了胡子。”
(七)圣诞节前夕,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变得少了许多。“感谢上帝,今天的生意真不错!”忙碌一天的史密斯夫妇送走了最后一位来鞋店里购鞋的顾客后由衷地感叹道。透过通明的灯火,可以清晰地看到夫妻二人眉宇间的激动与喜悦。  史密斯先生走向门口,准备去搬早晨卸下的门板。他突然在一个放着各式鞋子的玻璃橱窗前停了下来—透过玻璃,他发现了一双孩子的眼睛。  史密斯先生急忙走过去看个仔细:这是一个捡煤屑的穷小子,冻得通红的脚上穿着一双极不合适的大鞋子,落满煤灰的鞋子上早已“千疮百孔”。他看到史密斯先生走近了自己,目光从橱窗里做工精美的鞋子上移开,盯着这位鞋店老板,眼睛里饱含着一种莫名的希冀。  史密斯先生俯下身和蔼地问:“圣诞快乐,我亲爱的孩子,请问我能帮你什么忙吗?”  男孩儿好半天才应道:“我在乞求上帝赐给我一双合适的鞋子,先生,您能帮我把这个愿望转告给他吗?我会感谢您的!”  正在收拾东西的史密斯夫人这时也走了过来,她把这个孩子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后把丈夫拉到一边说:“这孩子蛮可怜的,还是答应他的要求吧?”史密斯先生却摇了摇头,不以为然地说:“不,他需要的不是一双鞋子,亲爱的,你把橱窗里最好的棉袜拿来一双,再端一盆温水来,好吗?”史密斯夫人满脸疑惑地走出去。  史密斯先生很快回到孩子身边,告诉男孩儿说:“恭喜你,孩子,我已经把你的想法告诉了上帝,马上就会有答案了。”孩子的脸上这时开始漾起兴奋的笑容。  水端来了,史密斯先生搬了一张小凳子示意孩子坐下,然后脱去男孩儿脚上那双布满尘垢的鞋子。他把男孩儿冻得发紫的双脚放进温水里,揉搓着,语重心长地说:“孩子,真对不起,你要一双鞋子的要求,上帝没有答应你,他说,不能给你一双鞋子,而应当给你一双袜子。”男孩儿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失望的眼神充满不解。  史密斯先生急忙补充说:“别急,孩子,你听我把话说明白。我们每个人都会对心中的上帝有所乞求,但是,他不可能给予我们现成的好事,就像每个人都想追求宝藏,但是上帝只能给我们一把铁锹或一张藏宝图,要想获得真正的宝藏还需要我们亲自去挖掘。相信自己,前途才会一片光明啊!  我在小时候也曾乞求上帝赐予我一家鞋店,可上帝只给了我一套做鞋的工具,但我始终相信拿着这套工具并好好利用它,就能获得想要的一切。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做过擦鞋童、学徒、修鞋匠、皮鞋设计师……如今,我不仅拥有了这条大街上最豪华的鞋店,而且拥有了一个美丽的妻子和幸福的家庭。孩子,你也是一样,只要你拿着这双袜子去寻找你梦想的鞋子,永不放弃,那么,你肯定也会成功的。另外,上帝还让我特别叮嘱你:他给你的东西比任何人都丰厚,只要你不怕失败,不怕付出!”  脚洗好了,男孩儿若有所思地从史密斯夫妇手中接过“上帝”赐予他的袜子,像是接住了一份使命,走出了店门。他向前走了几步,又回头望了望这家鞋店,史密斯夫妇正向他挥手:“记住上帝的话,孩子!你会成功的,我们等着你的好消息!”男孩儿一边点头,一边迈着轻快的步子消失在黑夜里。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又是一个圣诞节,年逾古稀的史密斯夫妇早晨一开门,就收到了一封陌生人的来信,信中写道:  尊敬的先生和夫人:  您还记得三十多年前那个圣诞节前夜,那个捡煤屑的小伙子吗?他当时乞求上帝赐予他一双鞋子,但是上帝没有给他鞋子,而是别出心裁地送给他一番比黄金还贵重的话和一双袜子。正是这样一双袜子激活了他生命的自信与不屈!这样的帮助比任何同情的施舍都显得重要,给人一双袜子,让他自己去寻找梦想的鞋子,这是你们的伟大智慧。  衷心地感谢你们,善良而智慧的先生和夫人。他拿着你们给的袜子已经找到了对他而言最宝贵的鞋子—他当上了美国的第一位共和党总统。  我就是那个穷小子。  信末的署名是:亚伯拉罕·林肯![4]一、
葛底斯堡演说词
亚伯拉罕·
葛底斯堡演说八十七年前,我们的先辈在这个上建立起一个崭新的国家。这个国家以自由为理想,奉行所有人生来平等的原则。
我们正在进行一场伟大的。或任何一个有着同样理想与目标的国家能否长久存在,这次战争是一场考验。现在我们——在这场战争的一个伟大战场[5]上——聚会在一起,将这战场上的一小块土地奉献给那些为国家生存而英勇捐躯的人们,作为他们最后的安息之地。我们这样做是完全适当的、应该的。
然而,从深一层的意义上说来,我们没有能力奉献这块土地,没有能力使这块土地变得更为神圣。因为在这里进行过斗争的、活着的和已经死去的勇士们,已经使这块土地变得这样圣洁,我们的微力已不足以对它有所扬抑。我今天在这里说的话,也许世人不会注意也不会记住,但是这些英雄的业绩,人们会永世不忘。
我们后来者应该做的,是献身于英雄们曾在此为之奋斗、努力推进但尚未完成的工作。我们应该献身于他们遗留给我们的伟大任务。我们的先烈已将自己的全部精诚赋予我们的事业,我们应从他们的榜样中汲取更多的,决心使他们的鲜血不至白流。在上帝的护佑下,我们的国家将获得自由的新生。我们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将永存于世上。
(简介:这是林肯[6]日在阵亡将士公墓落成仪式上发表的演说,是公认的英语演讲的最高典范。)
林肯坐像The Gettysburg Address
Gettysburg, Pennsylvania
November 19, 1863
Fourscore and seven years ago our fathers brought forth upon this continent, a new nation, conceived in Liberty, and dedicated to the proposition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Now we are engaged in a great civil war, testing whether that nation, or any nation so conceived and so dedicated, can long endure. We are met on a great battle-field of that war. We have come to dedicate a portion of that field as a final resting place for those who here gave their lives. That nation might live. It is altogether fitting and proper that we should do this.
But, in a larger sense, we can not dedicate, we can not consecrate, we can not hallow this ground. The brave men, living and dead, who struggled here, have consecrated it, far above our poor power to add or detract. The world will little note, nor long remember what we say here, but it can never forget what they did here.
It is for us the living, rather, to be dedicated here to the unfinished work which they who fought here have thus far so nobly advanced. It is rather for us to be here dedicated to the great task remaining before us - that from these honored dead we take increased devotion to - that cause for which they gave the last full measure of devotion - that we here highly resolve - that these dead shall not have died in vain - that this nation, under God, shall have a new birth of freedom - and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
(By Abraham Lincoln)
林肯第二次就职演说  (日)   各位同胞:   在这第二次的宣誓就职典礼中,不像第一次就职的时候那样需要发表长篇演说。在那个时候,对于当时所要进行的事业多少作一详细的说明,似乎是适当的。如今四年任期已满,在这段战争期间的每个重要时刻和阶段中——这个战争至今仍为举国所关怀,还且占用了国家大部分力量——都经常发布文告,所以如今很少有什么新的发展可以奉告。我们的军事进展,是一切其它问题的关键所在,各界人士对此情形是跟我一样熟悉的,而我相信进展的情况,可以使我们全体人民有理由感到满意和鼓舞。既然可以对将来寄予极大的希望,那么我们也就用不着在这一方面作什么预言了。
四年之前在与此同一场合里,所有的人都焦虑地注意一场即将来临的内战。大家害怕它,想尽了方法去避免它。当时我正在这里作就职演说,竭尽全力想不用战争方法而能保存联邦,然而本城的反叛分子的代理人却没法不用战争而破坏联邦——他们力图瓦解联邦,并以谈判的方法来分割联邦。双方都声称反对战争,可是有一方宁愿打仗而不愿让国家生存,另一方则宁可接受这场战争,而不愿国家灭亡,于是战争就来临了。   我们全国人口的八分之一是黑奴,他们并非遍布整个联邦,而是局部地分布于南方。这些奴隶构成了一种特殊而重大的权益。大家知道这种权益可说是这场战争的原因。为了加强、保持及扩大这种权益,反叛分子会不惜以战争来分裂联邦,而政府只不过要限制这种权益所在地区的扩张。当初,任何一方都没有想到这场战争会发展到那么大的范围,持续那么长的时间。也没有料到冲突的原因会随冲突本身的终止而终止,甚至会在冲突本身终止以前而终止。双方都在寻求一个较轻易的胜利,都没有期望获致带根本性的和惊人的结果。双方念诵同样的圣经,祈祷于同一个上帝,甚至于每一方都求助同一上帝的援助以反对另一方,人们竟敢求助于上帝,来夺取他人以血汗得来的面包,这看来是很奇怪的。可是我们不要判断人家,免得别人判断我们。   我们双方的祈祷都不能够如愿,而且断没全部如愿以偿。上苍自有他自己的目标。由于罪恶而世界受苦难,因为罪恶总是要来的;然而那个作恶的人,要受苦难」假使我们以为美国的奴隶制度是这种罪恶之一,而这些罪恶按上帝的意志在所不免,但既经持续了他所指定的一段时间,他如今便要消除这些罪恶;假使我们认为上帝把这场惨烈的战争加在南北双方的头上,作为对那些招致罪恶的人的责罚,难道我们可以认为这件事有悖于虔奉上帝的信徒们所归诸上帝的那些圣德吗? 我们天真地希望着,我们热忱地祈祷着,希望这战争的重罚可以很快地过去。可是,假使上帝要让战争再继续下去,直到二百五十年来奴隶无偿劳动所积聚的财富化为乌有,并像三千年前所说的那样,等到鞭笞所流的每一滴血,被刀剑之下所流的每一滴血所抵消,那么我们仍然只能说,「主的裁判是完全正确而且公道的。
我们对任何人都不怀恶意,我们对任何人都抱好感,上帝让我们看到正确的事,我们就坚定地信那正确的事,让我们继续奋斗,以完成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去治疗国家的创伤,去照顾艰苦作战的志士和他的孤儿遗孀,尽力实现并维护在我们自己之间和我国与各国之间的公正和持久的和平。
(简介:一八六四年当林肯再度当选连任总统职位时,美国仍为内战所分裂。当时战争的结果仍不能确定,而林肯的再度当选,成为北方人民决心作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的一个令人振奋的表现。一八六五年三月四日当林肯宣誓就职时,局势清楚显示北方即将战胜,战争行将结束。在这篇就职演讲词中,林肯致力于讨论战后美国人民将面临的重大课题。林肯希望避免一切过错与惩罚的问题。当他准备实施这项政策时,一个刺客的枪弹葬送了他的崇高理想。)
Second Inaugural Address   by Abraham Lincoln March 4, 1865   Fellow-Countrymen:   At this second appearing to take the oath of the presidential office there is less occasion for an extended address than there was at the first. Then a statement somewhat in detail of a course to be pursued seemed fitting and proper. Now, at the expiration of four years, during which public declarations have been constantly called forth on every point and phase of his great contest which still absorbs the attention and engrosses the energies of the nation, little that is new could be presented. The progress of our arms, upon which all else chiefly depends, is as well known to the public as to myself, and it is, I trust, reasonably satisfactory and encouraging to all. With high hope for the future, no prediction in regard to it is ventured.   On the occasion corresponding to this four years ago all thoughts were anxiously directed to an impending civil war. A all sought to avert it. While the inaugural address was being delivered from this place, devoted altogether to saving teing delivered from thisurgent agents were in the city seeking to destroy it without war-seeking to dissolve the Union and divide effects by negotiation. Both parties deprecated war, but one of them would make war rather than let the nation survive, and the other would accept war rather than let it perish, and the war came. One-eighth of the whole population were colored slaves, not distributed generally over the Union, but localized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it. Their slaves constituted a peculiar and powerful interest.
All knew that this interest was somehow the cause of the war. To strengthen, perpetuate, and extend this interest was the object for which the insurgents would rend the Union even by war, while the Government claimed no right to do more than to restrict the territorial enlargement of it. Neither party expected for the war the magnitude or the duration, which it has already attained. Neither anticipated that the cause of the conflict might cease with or even before the conflict itself should cease. Each looked for an easier triumph, and a result less fundamental and astounding. Both read the same Bible and pray to the same God, and each invokes His aid against the other.   It may seem strange that any men should dare to ask a just God's assistance in wringing their bread from the sweat of other men's faces, but let us judge not, that we be not judged. That of neither has been answered fully. The Almighty has His own purposes. &Woe unto the world for it must need be that offenses come, but woe to that man by whom the offense comet.&   If we shall suppose that American slavery is one of those offenses which, in the providence of God, must needs come, but which, having continued through His appointed time, He now wills to remove, and that He gives to both North and South this terrible war as the woe due to those by whom the offense came, shall we discern there in any departure from those divine attributes which the believers in a living God always ascribe to Him?   Fondly do we hope, fervently do we pray that thi——ighty scourge of war may speedily pass away? Yet, if God wills that it continue until all the wealth piled by the bondsman's two hundred and fifty years of unrequited toil shall be sunk, and until every drop of blood drawn with the lash shall be paid by another drawn with the sword, as was said three thousand years ago so still it must be said &The judgments of the Lord are true and righteous altogether.&
With malice toward none, with charity for all, with firmness in the right as God gives us to see the might, let us strive on to finish the work we are in, to bind up the nation's wounds, to care for him who shall have borne the battle and for his widow and his orphan, to do all which may achieve and cherish a just and lasting peace among ourselves and with all nations.
[7]亚伯拉罕·林肯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日—日),是美国第16任总统,首位籍总统,也是首位被暗杀的。他为推动美国社会向前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受到美国人民的崇敬。是中最伟大的人物之一,领导了拯救联邦和结束的伟大斗争。人们怀念他的正直、仁慈和坚强的个性,他一直是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景仰的总统之一。尽管他在边疆只受过一点儿初级教育,担任公职的经验也很少,然而,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人道主义意识,使他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现行的5美元纸币上印的就是林肯的头像,由此可见林肯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
共产主义革命导师十分高度地评价林肯说:“他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而从不轻举妄动,他稳步向前,而从不倒退……总之,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极其罕有的人物。”玛丽·托德·林肯父亲:(Thomas Lincoln)
母亲:南希·汉克斯(Nancy Hanks)
继母:莎莉·布什(Sally Bush)
姐姐:莎拉(Sarah)
妻子:(Mary Todd)
儿子:(Robert Todd Lincoln)
(Edward Baker Lincoln)(3岁夭折)
威廉·华伦斯·林肯(William Wallace Lincoln)(11岁夭折)
托马斯·“塔德”·林肯(Thomas &Tad& Lincoln)[1]1、林肯林肯美分被葬在家乡——州春田市。他的妻儿后来也被安葬于此。至今,伊利诺斯州的机动车牌照上自称“林肯之州”(Land of Lincoln)。
2、1美分硬币和5美元的纸币上印有林肯的头像。
3、历史学家称为国父,林肯为国家的拯救者。在美国,每年二月的第三个星期一是“总统节”,纪念这两位伟大的领导人。
4、虽然未曾接受高深的教育,林肯具有卓越的口才和文采,直接的体现就是著名的。其中的最后一句话成为现代民主政府的定义之一:要使我们这个国家在上帝的保佑下得到自由的永生,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5、1867年,的的县治改名为,并成为该州首府,以纪念这位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6、美国首都的林肯纪念堂坐落于国家广场,是美国最著名的念性建筑之一。
7、拉什莫尔国家公园中的四位总统巨型雕像,林肯在最右侧。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总统林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