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各位大神帮我对一幅对联。 上联是:池河无水也可 池河是我们当地广场舞一条河河名。谢谢大家。

池河镇位于定城东26公里处,淮河支流池河自南向北横穿全境,池河镇因此而得名,古称“幽州”。池河镇地理位置独特,京沪高速铁路定远站设在境内,311省道纵贯东西,全镇国土面积229.69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5.6万。
池河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商贸云集,物产丰富。境内有玉皇阁、玉皇大道、池阳关锁、马营巷、太平桥、西茶庵、肖山寺、岱山庙等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池河上屹立的“太平桥”始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至今古貌尚存,已列入安徽省古文化景点。
池河镇物产丰富,主要盛产水稻、小麦、花生,是定远县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地方特产主要是梅白鱼、池河麻油、池河糕、板栗等。
“平地天上落岱山,流水稻花拂云烟”。这是岱山的真实写照。主峰347.6米,是定远最高峰。山东麓有岱山奶奶庙、石窟、泉井、石佛等遗迹。登岱山远眺,东望花山、琅琊如大海波涛中的岛屿;西望池河及大小水库如一条银链点缀着颗颗珍珠,3万余亩的原始森林、千余亩的天然竹林,是原生态 “天然氧吧”。
岱山水库总库容3400万立方米,水面面积7600亩,水深达50米。四面青山环绕、山水交融、水随山转、别有洞天。库底为砂质,水清见底,四面山坡缓缓铺入水中,坡度均小于15度,形成天然的沙滩。水面有宽有窄,库边有湾有港,自成体系,具有开发各类水上项目的理想环境。岱山水库以其独特的湖光山色闻名遐尔,“山不高而层峦叠嶂,水不深而气象万千”勾画出了岱山水库的美景,岱山水库东北角有一库中岛,约百亩,地势平坦,四面绿水相照,可供开发。
池河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适宜,水利条件优越,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境内盛产水稻、小麦、花生,是定远县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境内已探明和开采的矿藏有金、黄砂、花岗岩等十余种,优质黄砂为周边数市提供优质建筑材料。镇成立养猪协会、用水协会、养鸡协会和蔬菜种植协会,强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引导群众增收致富。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建成水稻优质生产基地5000亩、培育了大王小黄瓜、七里河黄泥洼西瓜、高刘圣女果和冬枣、小黄油桃、岱山板栗刘铺草莓等种植专业村,培植10万元以上专业大户150户。先后招商引资3亿多元投资建设了永存米业、龙祥自来水厂、安康农牧、国家级龙头企业凯源粮贸以及红盛建材和格林豪泰酒店等项目。目前,花生加工、建材、混凝土搅拌、农贸市场、米厂等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协议引资7亿多元,拟建设食品加工、环保设备制造、文化娱乐园及池河大市场项目。
池河镇物产丰富,独特的池河水域盛产全国闻名的“梅白鱼”,堪称皖东鱼类一绝,每年一度的梅白鱼美食文化引来国内20多万游客前来品尝。传统独特手工艺制作的“池河雪片糕”、“小磨麻油”、岱山板栗、无籽西瓜、花生等农副产品远销南京、上海和台湾。境内山区还盛产野鸡、野兔、蕨菜(俗称鸡爪菜)、葛藤等各种山珍野味。
镇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发展军事观光游、森林生态游、水上娱乐游、农家住宿游、凭吊怀古游等各种旅游项目。池河镇是皖东大旅游的中间重要节点,东靠琅琊山及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南临藕塘革命红色旅游基地,北行即可到达明代中都城及韭山洞、狼巷迷宫、明皇陵等风景名胜地。
池河镇借力高铁发展区域经济,规划旅游开发,聚力打造农村风情体验旅游,绿色生态观光游;围绕京沪高铁定远站与县城连接线工程,打造农业观光带、生态旅游带、商贸服务带。一个城镇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正在发力。
梅白鱼——有“素衣美人”、“美味仙子”美誉。相传,当年庄子避难池河时,每天到池河边钓鱼,就钓过这种鱼。有一次,庄子钓得一尾梅白鱼归来,见家门上锁,随手将梅白鱼挂在门锁上,当他从田中劳作的妻子手中取回钥匙时,却不见了鱼,门锁上只挂着一条完整的鱼骨,顺着鱼骨往下看,地面上一滩如奶似的水渍。相传清乾隆年间,盼食心切的定远知县,刚一到任,就下令要地方小吏送给他品尝。小吏制作一副火炉担子,配制好佐料,用火慢慢蒸煮,挑向县城,送到县老爷面前时鱼味正浓,汤白如奶,香气扑鼻,老爷吃了赞不绝口。乾隆下江南时,路过池河,得知梅白鱼鲜美,一到南京就指令品尝梅白鱼。马背上驮着火炉挑子,向金陵奔驰。乾隆帝吃后,连声称好,从此,梅白鱼又成了专贡皇上享用的贡鱼了。梅白鱼其肉洁白鲜嫩,营养价值较高,人们用“色白如银,浆汁似奶,肉嫩味鲜,绝无仅有”,十六字概括此鱼种。池河唯有五里清水湾的鱼种最佳,人称“梅白”。
白吃先生——“带来穷”。传明朝池河镇有个穷书生,家中只有五分老坟地和一间遮雨棚,穷迫潦倒,因为姓戴,人们送他个“带来穷”的绰号。“带来穷”好吃懒做,可他有些小聪明,人们当面称他“戴秀才”,背地里都称他“白吃先生”。话说有一年举行大考,一个姓杨的主考大人耀武扬威地前往南京,路过池河住宿。“带来穷”向主考官说出上联:“池河无水也可”。杨主考听罢上联,立刻楞住了,他感觉到这是一副绝对,左思又想怎么也答不出下联,当时急得是面红耳赤,且张口结舌。后来,不觉胸闷气短,乌呼哀哉!“带来穷”一联气死杨主考的事很快传扬了出去。后有人对出下联“更山有人便仙”。明成祖永乐之年,永乐皇帝朱棣带领文武百官从京城南京耀武扬威地到凤阳皇陵去光宗耀祖,路过池河。“带来穷”手捧对联迎面跪拜,永乐一看,上联是:“日明月明大明一统”,下联是“君乐民乐永乐万年”。永乐皇帝看后下龙颜大悦,立马赏金钱,赐布帛,并吩咐带到凤阳授官。正所谓“穷书生献对子——拍马奉承”,“永乐帝看对联——正中下怀”。
池河民俗——旱船“池河旱船”又称“玩旱船”、“跑旱船”,表演形式以行走说唱为主,它是当地一种模拟民间生产工具独轮木车手推行驶的民间舞蹈表演。“池河旱船”的表演器乐一般有锣、鼓、钹、等打击乐,在配上笛子、唢呐、筝合奏,气氛热烈,情绪活跃,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民族色彩。演出内容多以年轻的小夫妻回娘家、去赶集、观灯等当地风情内容为题材,边走边说唱,以幽默、讽趣、恢谐、搞笑为目的,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该项目已被列入定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池河充分发挥镇资源优势,建设“134”工程,即“1”是一条河,即池河大桥两岸改造;“3”是三片区,即政务集中区、商贸物流区、农业示范区;“4”是四个中心村,即岱山、池河、高刘、岱山中心村,着把池河建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商贸服务基地、旅游基地,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打造商业贸易兴盛、居住和生态环境良好的特色城镇。
为建设美好乡村,池河镇以被列为定远县美好乡村示范镇、全国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为契机,加快推进池河河道改造、太平桥复古修复、两岸棚户区改造和金湾新村建设,目前正在推进新建岱山新村和提升高刘新村建设。与此同时,该镇还实施1.5万亩的土地整理项目,完成红心沛二级站及其配套设施的改造和高刘村7373亩区域内沟、渠、路进行改造升级,完成渠道清淤修整、池塘深挖加固,累计土方量达800万方,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广“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树立“绿色、有机、营养、健康”的理念,依托国家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凯源粮贸和安康农牧有限公司,在高刘村建立2000余亩有机稻米生产基地、150亩草莓、300亩葡萄等水果采摘基地。在七里河、大王村建立500亩美国F1小黄瓜基地和苗圃基地。依托高刘无籽西瓜合作社、曙光杭白菊合作社以及青岗鹌鹑养殖合作社,在高刘村建立1000亩无籽西瓜、圣女果、西兰花、高刘枣等“绿丰”、“雪宏”牌无公害蔬菜、水果基地,创立品牌,提高了农业效益。
【责任编辑:吴万蓉】
集成阅读:走进定远&体验五味池河
池河镇位于定城东26公里处,淮河支流池河自南向北横穿全境,池河镇因此而得名,古称“幽州”。池河镇地理位置独特,京沪高速铁路定远站设在境内,311省道纵贯东西,全镇国土面积229.69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5.6万。
池河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商贸云集,物产丰富。境内有玉皇阁、玉皇大道、池阳关锁、马营巷、太平桥、西茶庵、肖山寺、岱山庙等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池河上屹立的“太平桥”始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至今古貌尚存,已列入安徽省古文化景点。
池河镇物产丰富,主要盛产水稻、小麦、花生,是定远县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主要是梅白鱼、池河麻油、池河糕、板栗等。
“平地天上落岱山,流水稻花拂云烟”。这是岱山的真实写照。主峰347.6米,是定远最高峰。山东麓有岱山奶奶庙、石窟、泉井、石佛等遗迹。登岱山远眺,东望花山、琅琊如大海波涛中的岛屿;西望池河及大小水库如一条银链点缀着颗颗珍珠,3万余亩的原始森林、千余亩的天然竹林,是原生态
“天然氧吧”。
岱山水库总库容3400万立方米,水面面积7600亩,水深达50米。四面青山环绕、山水交融、水随山转、别有洞天。库底为砂质,水清见底,四面山坡缓缓铺入水中,坡度均小于15度,形成天然的沙滩。水面有宽有窄,库边有湾有港,自成体系,具有开发各类水上项目的理想环境。岱山水库以其独特的湖光山色闻名遐尔,“山不高而层峦叠嶂,水不深而气象万千”勾画出了岱山水库的美景,岱山水库东北角有一库中岛,约百亩,地势平坦,四面绿水相照,可供开发。
池河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适宜,水利条件优越,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境内盛产水稻、小麦、花生,是定远县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境内已探明和开采的矿藏有金、黄砂、花岗岩等十余种,优质黄砂为周边数市提供优质建筑材料。镇成立养猪协会、用水协会、养鸡协会和蔬菜种植协会,强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引导群众增收致富。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建成水稻优质生产基地5000亩、培育了大王小黄瓜、七里河黄泥洼西瓜、高刘圣女果和冬枣、小黄油桃、岱山板栗刘铺草莓等种植专业村,培植10万元以上专业大户150户。先后招商引资3亿多元投资建设了永存米业、龙祥自来水厂、安康农牧、国家级龙头企业凯源粮贸以及红盛建材和格林豪泰酒店等项目。目前,花生加工、建材、混凝土搅拌、农贸市场、米厂等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协议引资7亿多元,拟建设食品加工、环保设备制造、文化娱乐园及池河大市场项目。
池河镇物产丰富,独特的池河水域盛产全国闻名的“梅白鱼”,堪称皖东鱼类一绝,每年一度的梅白鱼美食文化引来国内20多万游客前来品尝。传统独特手工艺制作的“池河雪片糕”、“小磨麻油”、岱山板栗、无籽西瓜、花生等农副产品远销南京、上海和台湾。境内山区还盛产野鸡、野兔、蕨菜(俗称鸡爪菜)、葛藤等各种山珍野味。
镇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发展军事观光游、森林生态游、水上娱乐游、农家住宿游、凭吊怀古游等各种旅游项目。池河镇是皖东大旅游的中间重要节点,东靠琅琊山及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南临藕塘革命红色旅游基地,北行即可到达明代中都城及韭山洞、狼巷迷宫、明皇陵等风景名胜地。
池河镇借力高铁发展区域经济,规划旅游开发,聚力打造农村风情体验旅游,绿色生态观光游;围绕京沪高铁定远站与县城连接线工程,打造农业观光带、生态旅游带、商贸服务带。一个城镇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正在发力。
梅白鱼——有“素衣美人”、“美味仙子”美誉。相传,当年庄子避难池河时,每天到池河边钓鱼,就钓过这种鱼。有一次,庄子钓得一尾梅白鱼归来,见家门上锁,随手将梅白鱼挂在门锁上,当他从田中劳作的妻子手中取回钥匙时,却不见了鱼,门锁上只挂着一条完整的鱼骨,顺着鱼骨往下看,地面上一滩如奶似的水渍。相传清乾隆年间,盼食心切的定远知县,刚一到任,就下令要地方小吏送给他品尝。小吏制作一副火炉担子,配制好佐料,用火慢慢蒸煮,挑向县城,送到县老爷面前时鱼味正浓,汤白如奶,香气扑鼻,老爷吃了赞不绝口。乾隆下江南时,路过池河,得知梅白鱼鲜美,一到南京就指令品尝梅白鱼。马背上驮着火炉挑子,向金陵奔驰。乾隆帝吃后,连声称好,从此,梅白鱼又成了专贡皇上享用的贡鱼了。梅白鱼其肉洁白鲜嫩,营养价值较高,人们用“色白如银,浆汁似奶,肉嫩味鲜,绝无仅有”,十六字概括此鱼种。池河唯有五里清水湾的鱼种最佳,人称“梅白”。
白吃先生——“带来穷”。传明朝池河镇有个穷书生,家中只有五分老坟地和一间遮雨棚,穷迫潦倒,因为姓戴,人们送他个“带来穷”的绰号。“带来穷”好吃懒做,可他有些小聪明,人们当面称他“戴秀才”,背地里都称他“白吃先生”。话说有一年举行大考,一个姓杨的主考大人耀武扬威地前往南京,路过池河住宿。“带来穷”向主考官说出上联:“池河无水也可”。杨主考听罢上联,立刻楞住了,他感觉到这是一副绝对,左思又想怎么也答不出下联,当时急得是面红耳赤,且张口结舌。后来,不觉胸闷气短,乌呼哀哉!“带来穷”一联气死杨主考的事很快传扬了出去。后有人对出下联“更山有人便仙”。明成祖永乐之年,永乐皇帝朱棣带领文武百官从京城南京耀武扬威地到凤阳皇陵去光宗耀祖,路过池河。“带来穷”手捧对联迎面跪拜,永乐一看,上联是:“日明月明大明一统”,下联是“君乐民乐永乐万年”。永乐皇帝看后下龙颜大悦,立马赏金钱,赐布帛,并吩咐带到凤阳授官。正所谓“穷书生献对子——拍马奉承”,“永乐帝看对联——正中下怀”。
池河民俗——旱船“池河旱船”又称“玩旱船”、“跑旱船”,表演形式以行走说唱为主,它是当地一种模拟民间生产工具独轮木车手推行驶的民间舞蹈表演。“池河旱船”的表演器乐一般有锣、鼓、钹、等打击乐,在配上笛子、唢呐、筝合奏,气氛热烈,情绪活跃,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民族色彩。演出内容多以年轻的小夫妻回娘家、去赶集、观灯等当地风情内容为题材,边走边说唱,以幽默、讽趣、恢谐、搞笑为目的,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该项目已被列入定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池河充分发挥镇资源优势,建设“134”工程,即“1”是一条河,即池河大桥两岸改造;“3”是三片区,即政务集中区、商贸物流区、农业示范区;“4”是四个中心村,即岱山、池河、高刘、岱山中心村,着把池河建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商贸服务基地、旅游基地,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打造商业贸易兴盛、居住和生态环境良好的特色城镇。
为建设美好乡村,池河镇以被列为定远县美好乡村示范镇、全国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为契机,加快推进池河河道改造、太平桥复古修复、两岸棚户区改造和金湾新村建设,目前正在推进新建岱山新村和提升高刘新村建设。与此同时,该镇还实施1.5万亩的土地整理项目,完成红心沛二级站及其配套设施的改造和高刘村7373亩区域内沟、渠、路进行改造升级,完成渠道清淤修整、池塘深挖加固,累计土方量达800万方,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广“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树立“绿色、有机、营养、健康”的理念,依托国家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凯源粮贸和安康农牧有限公司,在高刘村建立2000余亩有机稻米生产基地、150亩草莓、300亩葡萄等水果采摘基地。在七里河、大王村建立500亩美国F1小黄瓜基地和苗圃基地。依托高刘无籽西瓜合作社、曙光杭白菊合作社以及青岗鹌鹑养殖合作社,在高刘村建立1000亩无籽西瓜、圣女果、西兰花、高刘枣等“绿丰”、“雪宏”牌无公害蔬菜、水果基地,创立品牌,提高了农业效益。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点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阳月亮一条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