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中世纪2全面战争教皇皇和我满意度最高为什么还打我

喵了个眯的..教皇犯抽抽了么...?????_中世纪2全面战争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8,373贴子:
喵了个眯的..教皇犯抽抽了么...?????收藏
........我中东地区秣马厉兵准备接受十字军的洗礼......准备和天主13国搅一场惊天动地.鬼哭狼嚎.鬼斧神工.鬼妖魔怪..鬼鬼祟祟.鬼..鬼..鬼.的基....结果等啊等..等到了现在才发动第一次十字..而且还尼玛天主内战.....
1楼 05:28&|
相关的贴子6911109862相关的图贴
2楼 07:07&|
3楼 14:05&|
你应该多挑衅教皇
4楼 15:27&|
呃呃,4L,不会和我同教皇结盟有关系吧?之前为了打土耳其免受十字骚扰和教皇结了盟,只是打算拖一拖时间的,结果他们一直不来打我,55555,我准备占据小亚细亚不过海峡然后全力硬磕十字军…
5楼 17:58&|来自
讨虐不成就圣战呗
6楼 18:01&|来自
不想过海峡啊,打算收土土蕃薯,尼玛本来都收了蕃薯的,结果给他10W不卖尼西亚,其实1W买士麦那的时候都是慷慨大方,不知道为什么他一直外交期望兵戎相见,于是我弄了个极其贪婪的外交选项让他破盟了,准备打到他只有最东边一个城堡的时候再收一次,把摩尔,拜拜,毛子全部蕃薯,大家一起抵抗天主13国。
7楼 18:08&|来自
。。。施主。。尼玛被人强暴了。。快回家吧。
10楼 00:24&|
我刚遇到一神教皇,先战西西里,不数回合将其收藩,然后见我丹麦狂揍神罗,于是十字我盟友法兰西,德军东线一支十字军大破法军,然后抽出兵力来爆了两三个满编围我法兰克福,我打完以后只剩下半个满编,外加财政赤字,开了全图看见后面又两个满编上来了,迫不得已送城求和,把吃下来的地都吐回去了。这教皇AI叼爆了,大陆平衡政策玩的那叫一个溜。
11楼 00:39&|来自
12楼 00:41&|来自
那就全力和蒙古死磕吧。打野外战斗 别守桥之类的
13楼 02:02&|
可惜没见过这么彪悍的教皇,不然非得跟他大战三百回合不可
14楼 06:30&|
本吧贡献榜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内&&容:使用签名档&&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中世纪2:全面战争》教皇国岁月之梵蒂冈风云-这个有人发过??_中世纪2全面战争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8,373贴子:
《中世纪2:全面战争》教皇国岁月之梵蒂冈风云-这个有人发过??收藏
一楼 某知名基友
1楼 17:12&|
相关的贴子475811987相关的图贴
以下内容转自多玩游戏——是一款很著名的老游戏了,时至今日仍有不少玩家在这个虚拟世界中鏖战争霸。在游戏中玩家会遇到一个非常奇异的国度——,教皇国的首领是一帮和教皇,它是一个属于教会的主权国家。圣洁的教堂、高歌的唱诗班……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对教会的印象,可是游戏中的教皇国可不是软柿子。教皇大人动辄插手其他国家之间的外交问题,时而打着爱与正义的旗号逼迫交战国停战,时而又宣布宽恕某国吞并他国的罪恶,更会革除看不顺眼的国家教籍——就相当于不许这个国家的人民信上帝了。在中世纪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因为不信上帝就会下地狱,革除教籍等于是信仰方面的了。有时候被革除教籍的国家也会撕破脸进攻教皇国泄愤,教皇国的军队往往会推出独具特色的大车上战场火拼,据说这样很能鼓舞士气。如果不幸敌军过分强大教皇国败北的话,就会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纵使教皇国的领土丢得一干二净,可是这个国家却不会灭亡。一个教皇被砍了头,立刻会有新的教皇被推举上台,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劲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基督恒久远,教皇永流传的现象呢,那就请你继续往下看。
2楼 17:13&|
1.的“遗产”   要对教皇追根溯源的话,还要从耶稣开始论起。关于耶稣创立基督教并被祭司们敌视,耶稣的门徒兼会计将主人出卖给祭司,耶稣遂被钉死在上的故事世人皆知。但如果我们抛开《圣经》的束缚采用纯粹的眼光来审视这段历史的话,就会发现在耶稣的时代,“耶稣”不过是个犹太男子的希腊化常见名,甚至在《圣经·新约》中就存在四个叫做耶稣的人。犹大这个名字也是如此,耶稣原本的中就有两个人名叫犹大,其中一个还是耶稣同母异父的弟弟。其实早期基督教分支极多,每个分支所信仰的教义也各不相同,它们彼此指控对方为异端,所以犹大是否是教派冲突的牺牲品或被丑化的失败者也未可知。   既然耶稣已经升天而去,那么为何又有一个流传下来呢?这就要带出一位耶稣门徒的事迹了。当耶稣被捕之时他的门徒们顿时作鸟兽散逃走,在中说其大弟子彼得在大祭司的院子里坐着打探消息,当耶稣被该亚法先生审讯的时候,不断有眼睛雪亮的**群众揭发彼得也是漏网之鱼:先是一个女佣指控彼得说:“你素来也是同耶稣一伙的!”彼得见势不妙一边往外走一边摇着头说:“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他走到大门口时又有一个女佣告诉身边看热闹的人说:“这家伙也是耶稣邪教团伙的人!”彼得连忙对围观的群众表示:“我不认得耶稣那个人”。接下来又有一位旁观者对彼得说:“快别装犊子了,你真是他们一党的,你的口音都把你给暴露了,知道不?”彼得同志情急之下赌咒发誓说:“我真的不认得那个人!”接着就撒丫子扯呼了。这位不吃眼前亏的伶俐人,便是传说中的第一位教皇圣彼得。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耶稣被孤零零地钉死在十字架上——这便是游戏中教皇国大车的来历了,传说大车上的十字架便是钉死了基督的那一个。虽然这十字架曾被豪杰的大军焚毁过,可是教会宣布真十字架拥有不凡的再生能力,可以由一片木屑恢复如初模样。所以……这事不好说太细……   多年后当基督教思想已经在占据统治地位之时,神学家们宣布在里有耶稣对圣彼得的嘱托:“我再给你说:你是伯多禄(磐石),在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会,阴间的门决不能战胜她。我要将天国的钥匙交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束缚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缚;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释放。”依据这句话,基督教信徒们必须通过教堂才能与上帝沟通,而圣彼得也因此成为基督委托的牧羊人来照管广大基督徒羔羊,他和他的继任者们有一个长长的头衔:“罗马教区主教、罗马教省都主教、西部宗主教;梵蒂冈君主、教皇”,于是基督在人世的代表便应运而生,教皇的概念也由此而来。但是这个传说是站不住脚的,教皇和教皇国的真正来历我们马上就可以从下一节看个清清楚楚。
3楼 17:14&|
2.来历可疑的教皇国   古罗马时代的首都罗马又被称为圣城,它是西方文明的中心地带,基督教的大本营自然也设立在罗马城中。313年,古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正式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并在当年圣彼得先生被斩首的地方(这位伶俐人最后还是没跑的掉也殉道了)修建了圣彼得大教堂。到了324年,君士坦丁大帝把君士坦丁堡定为罗马新首都之后,综合了罗马统治制度和基督教学说以及希腊及东方文化的混合宗教文化诞生了。347年登基的狄奥多西一世是最后一位统一的罗马帝国的君主,他并将基督教定为国教,这标志着曾长期敌视基督教的罗马帝国彻底被基督教征服。狄奥多西一世死后,危机重重的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两部分。象征分裂的“双头鹰”从此成为帝国徽章,东西罗马帝国是同盟关系,基督教成为联系它们的纽带。   此后东西罗马帝国沿着不同的轨迹行进:在东罗马帝国,皇帝成了基督教会的监护人,君士坦丁堡的大主教称号是“牧首”,牧首要服从皇帝的命令;但留在罗马城的大主教利奥一世却不认可皇权对教权的压制,他认为在信仰问题上应该服从教会而不是皇帝。这是因为分裂后的西罗马帝国陷身于经济和政治危机之中,面对着蛮族入侵的危机,土崩瓦解的西罗马帝国连还手之力都没有,更别说干涉基督教会了。   就在西罗马灭亡前夕,利奥一世却上演了一出名垂千古的好戏,那就是说服匈人王阿提拉饶恕罗马城。公元452年匈人王阿提拉率军横扫意大利,所过之处无一例外地屠城纵火只留下一片片废墟。阿提拉直奔罗马而来,这座“永恒之城”眼看就要彻底完蛋。就在这紧要关头,宗教爱国人士罗马大主教利奥一世挺身而出表示:为了全城百姓,我去忽悠忽悠蛮子阿提拉!阿提拉在波河接见了利奥一世,主教大人在阿提拉面前苦口婆心地劝说他放过罗马,并指出公元410年西哥特王亚拉里克一世入侵罗马城后不久暴毙。这说明圣彼得和圣保罗庇护圣城,蛮族友邦人士以武力入城恐怕有生命危险。在基督教历史上普遍曾将阿提拉接受利奥一世媾和请求视为神迹,据说当时圣彼得和圣保罗从天而降,两位天使威胁阿提拉说如果他拒绝利奥一世就让他死。于是阿提拉撤军而去,利奥一世真的拯救了罗马。这真是:主教一怒发天威,蛮酋胆裂狼狈逃。可惜的是这段天使下凡的记载完全是胡说八道,阿提拉当时已经是骑虎难下,而利奥一世正好让他可以就坡下驴:首先是西罗马献出的财物实在丰厚,足以让阿提拉心动;其次是东罗马援军即将到来,即使是自视为超人的阿提拉也得考虑被两面夹击的后果;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时意大利地区严重饥馑,瘟疫流行,阿提拉军中也感染瘟疫而死亡极多,要他再去攻击坚城罗马实在力不从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罗马城的主教后来获得了“教皇”的称号,从此被承认是西方教会的最高领袖。当罗马城不再是帝国的首都之后,它就变成了基督教会的首府。1054年基督教第一次大分裂,君士坦丁堡的教会发展成为以皇帝为领袖的东正教,而罗马城的教会则发展成为信徒遍及欧洲绝大部分领土的天主教。教皇除了宗教职务之外,还是统治整个意大利中部的教皇国国家元首。梵蒂冈称自己的领土为“圣彼得的遗产”,意思是这是耶稣门徒之首和首任教皇圣彼得先生留给梵蒂冈教皇国的遗产。   教皇国是建立在西罗马帝国尸体上的产物,当476年西罗马帝国毁灭于蛮族入侵之时,教皇便趁机组织力量“接收”了不少无主的前帝国领土。他们在意大利搞的小动作让东罗马帝国的查士丁尼皇帝很不满意,他派军反攻意大利打算重新统一东西罗马帝国。看着原房主的兄弟回来继承房产了,教皇这位打算侵吞的租客只好缩在房间里不敢吭声。所幸游荡在意大利的蛮族伦巴底人力量很强大,东罗马“解放军”没能光复故土倒被撵走了。于是教皇又开始偷鸡摸狗地抢地盘,在面对伦巴底人进攻的威胁下,教皇使出独门绝技“抱粗腿”——拼命贿赂讨好伦巴底人的领袖,再加上蛮族被忽悠皈依了基督教,所以在728年,伦巴底国王路易特普兰德将拉丁地区的一些乡村和城镇捐献给罗马主教,这些土地就是所谓 “圣彼得的遗产”,成为教皇国的立国基石,其实跟七百年前的彼得先生根本没有关系。   751年,教皇司提反二世通过向雄霸西欧的法兰克人领袖“矮子”丕平大献殷勤,卑鄙地让法兰克人驱逐了自己的老朋友伦巴底人。丕平将被自己占领的意大利领土赠送给教皇。至此为止,教皇手里的一亩二分地都是靠不法手段忽悠而来的,不论是伦巴第人还是法兰克人都不是合法地主,万一法兰克人反悔说要收回土地的话,教皇岂不是要抓瞎?于是罗马教廷在750年至850年之间伪造了一份地契《君士坦丁御赐教产谕》,宣布教皇国所拥有的土地是在公元4世纪时由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奉献给教会的,原因是当时的罗马主教通过祈祷为其治好了麻风病。如果不是脸皮赛过铁皮的话,还真不大好意思弄出这么一份假文件来。首先是拿已经死去3百多年的君士坦丁皇帝来垫背,还诬陷人家有麻风病,反正死人不会爬起来抗议。这份地契直到15世纪才被证明是伪造的,不过历任教皇就是死赖着不走别人也管不了。   读者看到这里的时候,可能会感觉教皇国大体上是一帮鸠占鹊巢的厚颜教士集团。不过我提醒大家不要小看了教皇国,它能发展壮大依靠的可不光是招摇撞骗这一手而已。
4楼 17:15&|
3.梵蒂冈的情报网   在首任教皇圣彼得的诸多神迹当中,有一桩特别有趣:彼得号召信徒们为教会捐出财产,亚拿尼亚夫妻二人脑子一热便把田产都卖了,卖完后两人后悔了: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于是夫妻俩留下一部分钱财,把其余的拿到彼得面前说:俺两口子的全部财产都在这里了。没想到彼得勃然大怒道:“小样还想瞒我?”他立即指出亚拿尼亚夫妻的罪责,这对夫妻遂受神罚相继死亡。这则小故事揭示了一个贯穿古代历史的可怕事实——倒不是教会的贪得无厌,这是他们一贯的作风。而是教会拥有的情报网络和宗教裁判权,在教皇国的漫长历史中这曾是它令人畏惧的武器。   天主教会拥有遍及世界各地的教会组织一直是他们手中得力的情报网络,关于世界各地每一个角落里发生的事情,都可由各地的教会收集并反馈各国大主教手中进行综合汇总,随后传递到居住梵蒂冈城的教皇手中。天主教徒在通过神父向上帝忏悔祈祷时,每个人心中的秘密都会传到教会的情报网中。   乡村教堂的神父可以收集当地农民的想法和动向,例如造反和叛乱往往在酝酿中便泄露出去。16世纪德意志农民战争中由秘密会社鞋会和穷康拉德谋划的很多场起义就是被教会出卖给诸侯而失败的,以至于后来起义军提出没收教会财产和摧毁教堂的主张。而城市中的神父,尤其是国王诸侯们的神父则可以借机刺探军国大事的情报。直到文艺复兴运动之前,各国贵族们的阴谋诡计一般都瞒不过教皇的眼睛,除非教皇与该国大主教出现不和才会导致情报联络的中断。   宗教裁判所担负着铲除异端的职责,它是教会最得力的镇压工具。欧洲各地裁判所的僧侣裁判官掌握对本地区异端的搜查、审讯和判决大权,主教和世俗政权有协作、支持的责任,但无制约、干预的权力。监视把灵魂出卖给魔鬼的异端邪教徒、女巫和巫师是宗教裁判任务中的重中之重,他们怀疑一切人,包括自己的同僚。各种密探和间谍充斥每一个角落,告密成为一种风尚。其中有告发邻居的、告发朋友的、告发同僚的、告发亲戚的、父母和儿女互相告发的、修女修士告发修道院主持和宗教裁判所内部之间的指控。几乎每一次告密都会带来逮捕、酷刑折磨、诬告和更大规模的逮捕行动。在审讯异端嫌疑犯期间,不仅可以从嫌犯嘴里撬出关于“规避真正信仰”的蛛丝马迹,神父还会得到自己想要的其他一切情报。   在愚昧而疯狂的时代,异端包括所有不同于天主教会的言行和思想。异端罪的侦审秘密进行,控告人与见证人姓名保密,罪犯、恶棍乃至儿童皆可作见证人。被告一经被控,绝难幸免。为被告作证、辩护,有被指控为异端的可能,因此无人敢为。   宗教裁判所执行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被告如认罪并检举同伙则处理从宽。苦行、斋戒、离乡朝圣、在公开宗教仪式中受鞭打、胸前或身后缝缀黄色十字架受群众凌辱等,皆属轻罚。对不认罪、不悔过者,刑讯逼供从严定罪,处以徒刑或死刑。死刑多为火刑,交由世俗当局执行。对被判死刑、徒刑者,财产没收归教会和世俗政权分享,或由政府全部占有。所以各国政府对和教会合作极为热情,这是做无本买卖发财的绝佳途径。  当然,宗教裁判所也是允许犯人证明自己清白的。例如神父们判断一个女人是否女巫的办法是将其丢进湍急的河水中,是女巫自然会飞走;是好人则会沉底。相信被抛进河里的每一个“女巫”最后都淹死了,不过这也没什么,按他们的话来说——这些女人至少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还有一招类似针灸的针刺方法,据说魔鬼的力量会让疑犯不会出血或不会疼痛。要知道并不是针刺任何部位人都会感觉疼痛或者出血——例如脚底板上的厚茧……   好了,开篇游戏中所提到的中世纪时代已经来临,让我们看看不同于游戏的真实教皇吧。
5楼 17:16&|
4.波尔查的毒药   就在教会热衷于捕杀异端时,教皇却享受着富有情调的私人生活,其中的经典范例便是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和“波尔查的毒药”所演出的闹剧。  红衣主教洛特利果是前教皇加里斯都三世的外甥,他被舅舅提拔为红衣主教后一心扑在工作上,主要抓两件正事:捞钱和收集情妇。虽然这是中世纪教会高层的一贯行径,但是亚洛特利果干得分外出格。例如他很关心犯人的灵魂拯救问题,只要拿到“拯救灵魂”所需的贿赂就立即释放犯人,哪怕是最凶恶的强盗土匪,只要肯出钱绝对可以立即获释。当别人对此颇有微词时,他反驳道:“上帝的旨意并不是让罪人去死,而是让他们活着并为自己的罪孽付出代价!”除此之外洛特利果还是罗马城中各种下流派对的积极参与者,以至于某一天时任教皇的庇护二世提笔给他写了封信:“孩子,我的不快已经无法用语言形容……红衣主教应该是洁白无瑕的。”由此来看虽然庇护二世本人也和情妇生了两个孩子,但他的心显然是“洁白无暇”的。   
6楼 17:19&|
1492年,60岁的洛特利果主教第二次竞选教皇,虽然他的名声不佳,但是他开出的价格却让不少冷酷的罗马主教们感觉良好。可是他也碰上了一个十分顽固的对手——红衣主教斯福尔扎。对方同样家财万贯,在贿选方面不输给洛特利果。洛特利果是个爽快人,他把斯福尔扎叫到一旁,直截了当地问他需要多少钱才愿意退出。斯福尔扎最后同意在教廷担任副大法官,并接受一笔天文数字的巨款。第二天,满载金条的骡子队便如约来到斯福尔扎的豪宅门口。就这样,洛特利果变成了教皇亚历山大六世。   主教们祝贺的欢呼声还未落地,新教皇就已经原形毕露。虽然奢侈是梵蒂冈的一贯作风,但是历山大六世的铺张浪费让见多识广的罗马市民都为之咋舌。新教皇在短时间内就把教廷国库挥霍一空,于是各种搜刮钱财的计划也随之展开。他的私生子齐查列则依靠老爹的不义之财招兵买马扩张地盘。齐查列并不是教皇大人唯的一儿子,但是他亲手干掉了自己的哥哥胡安。
7楼 17:20&|
我擦 ,这段哪里违禁??
9楼 17:26&|
5.日落梵蒂冈   在漫长的时间中,教皇国一直盘踞在意大利半岛上,历任教皇们凭借教权牢牢压制着欧洲大陆。但随着欧洲民族国家的涌现和民族主义的兴起,意大利的民族统一运动终于令教皇国分崩离析。追求统一的意大利王国逐步吞并了教皇国的领土,最后连罗马城也易手了。教皇被迫退居罗马城西北角高地上的梵蒂冈宫中避难,教权至此再也不能压制欧洲各国的主权。   日,教皇庇护十一世的代表与意大利王国代表在罗马的拉特兰宫签署了解决双方悬案的最终协议,即《拉特兰条约》。根据条约规定,教廷最终承认意大利的统一,以及罗马成为意大利首都。意大利王国承认教皇在梵蒂冈城堡内至高无上的权威和世俗统治权力,梵蒂冈城堡成为独立的梵蒂冈国。从法理上说,延续了11个世纪的教皇国在日这一天正式灭亡,由梵蒂冈国取而代之。游戏中教皇国无论如何也灭不掉的情形从此无法再现了。   时至今日,梵蒂冈、老教皇和瑞士卫队依旧是罗马城中一抹浓厚的异域色彩风景线。当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怀着好奇的心态步入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时,却再也不会有千年前那样的虔诚与敬畏了。
10楼 17:27&|
本吧贡献榜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内&&容:使用签名档&&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世纪3全面战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