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通讯抢票工具哪个好是否犯法

23、 计算机犯罪的常识_百度知道
23、 计算机犯罪的常识
、计算机犯罪概念
()计算机犯罪提
计算机称电脑种利用电磁技术高速自数据处理设备计算机自1946问世便迅速广泛应用于类社产、各领域尤其计算机网络现使类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计算机给我带信息传递及处理便利
由于计算机本身脆弱性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复杂性与软件先足导致安全性降低信息与财富集性计算机犯罪风险比率巨诱惑性律于计算机犯罪漠视计算机道德滞性等原 计算机犯罪伴随着计算机广泛应用产并且迅速蔓延
计算机犯罪作种新型犯罪与传统犯罪形式着巨差别明显严重社危害性远非传统犯罪望其项背论危害深度广度说都空前类直津津乐道律堵防火墙计算机犯罪种新式病毒面前却显千疮百孔、形同虚设加强计算机犯罪预防控制打击建立并完善针计算机犯罪完整规范体系势所必计算机犯罪目前止未能形统概念疑阻碍计算机犯罪进步研究基于笔者试图计算机犯罪概念进行析并计算机犯罪构特征予探讨
(二)关于计算机犯罪几种主要定义析
纵观外各种关于计算机犯罪同观点发现主要四种比较典型定义
持类观点比较例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定义:自数据处理程任何非、违反职业道德、未经授权行都计算机犯罪;美总计办公室所定义:故意政府私利益造损害行些行与实施所系统设计、使用或操作关;政信息技术立课题组所定义:与计算机相关危害社并应处刑罚行
相关说都计算机犯罪定义与某种具体物(计算机)相关犯罪行种定义用两词界定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相关其缺陷范围模糊清首先计算机含义没明确界定者所指窃取台未启封微型计算机行应属于般盗窃行计算机同电视般财产根据相关说种行构计算机犯罪相关说更缺陷于相关含糊描述相关本程度问题相关说笼统使用相关词致使计算机犯罪范围于宽泛能传统犯罪区结计算机犯罪量包含传统罪名比行利用计算机通讯功能组织实施抢劫行显属于传统犯罪相关说看计算机犯罪——合理实施抢劫行与计算机相关并没达足构计算机犯罪程度另外由于相关同形态(直接相关间接相关必相关偶相关)每相关理解同能导致计算机犯罪外延模糊清
种定义优点全面即能够包含所计算机犯罪行类型遗漏情况并且种定义非简洁明
持种观点比较少例美司部所定义:导致功起诉非行计算机技术知识起基础作用非行;本者高石义所定义:关计算机知识作缺少要素行
类观点与相关说相似其特点认与计算机技术知识离犯罪计算机犯罪技术说缺陷认定即计算机技术知识认定难题并具备精深计算机专业知识才实施计算机犯罪事实要具备定识某种特定条件(垃圾堆进入系统用户名密码信息)般完全实施通打砸、放火、爆炸等式直接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破坏犯罪完全由于文盲实施
技术说优点认定犯罪裁量自由度比较且体现技术型计算机犯罪智能性特征
该说般认计算机犯罪计算机工具或者计算机(资产)象犯罪角色说种比较普遍观点例美律师协刑事司处定义:直接针计算机行计算机用作犯罪工具犯罪行;联邦德犯罪专家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所定义:利用电数据处理设备作作案工具犯罪行或者数据处理工具作作案象犯罪行;我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司所定义:计算机工具或计算机资产象实施犯罪行
类定义比相关说更进步计算机犯罪充必要角色(工具或者象)界定计算机犯罪明确计算机犯罪具体位该说存些问题首先计算机界定存与相关说相同缺陷其计算机工具表述能产歧义外延比较宽泛者所言搬起计算机砸死能算计算机犯罪再计算机象没明确犯罪行作用于计算机式(直接打砸系统攻击其)作用式同理解影响计算机犯罪范围另外观点计算机象表述计算机资产(攻击)象其实存些难题关键计算机资产界定存较问题传统刑财产概念没包括形财产通扩解释刑财产概念解释包括计算机信息种形财产容易产律概念混乱
类定义优点比较全面、明确
4、特质说(操作说)
类定义犯罪行否体现计算机特质界定计算机犯罪类定义较少例台湾者林山田所定义:滥用电脑或使用足破坏电脑系统作行形与电脑特质关犯罪即电脑犯罪具备特质行:电脑操作要件与电脑资料处理关具备自化处理程(与传统手主同)行;者所定义:指利用计算机自处理功能电脑化间实施完严重危害社行电脑化空间实施完指通计算机操作由计算机自处理功能实施完
类定义特质界定电脑操作要件与电脑资料处理关具备自化处理程并区别传统犯罪定义使计算机犯罪范围于狭窄能包括物理式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销售、散发、附赠、派送计算机病毒等犯罪类定义揭示计算机犯罪几比较重要本质特征(即特质)
(三)界定计算机犯罪概念原则
1、犯罪角度界定计算机犯罪概念
(1)犯罪界定计算机犯罪主要目便于计算机犯罪进行研究使于计算机犯罪研究共同发点便析其产发展原条件探讨各种预防控制措施另面刑事立提供借鉴
(2)犯罪界定计算机犯罪标准
1)害原则类行(即与计算机相关行)严重社危害性任何类犯罪行纳入犯罪犯罪概念前提
2)同类原则类行必须计算机相关并且种相关性使行式、危害社关系等面都具诸共同特征必要作同类犯罪研究
3)全面原则犯罪计算机应尽能包括所同类行确保该概念范围合理全面
2、刑角度界定计算机犯罪概念
(1)刑界定计算机犯罪目:掌握类犯罪特点规律促进刑事立完善刑事司贯彻效遏制类犯罪发
(2)刑界定计算机犯罪标准
刑界定计算机犯罪标准除犯罪害、同类、全面外必须符合面两原则:
1)定原则刑门规范科要刑事律关规定依据展研究
2)区别原则刑计算机犯罪概念必须能类新型犯罪与传统犯罪区别
(四)计算机犯罪概念
1、犯罪角度看
笔者认与计算机信息系统紧密相关三要素: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信息网络单计算机信息系统联接组合局域网众局域网联接构广域网计算机信息系统内部各计算机信息系统间及网络核价值数据信息所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信息、网络三者紧密联系割所计算机犯罪都针三要素计算机犯罪行类型按犯罪象三类:
(1)数据信息犯罪按照行式访问数据信息犯罪(非浏览秘密信息)、取数据信息犯罪(盗窃、诈骗等式获计算机信息系统内存储秘密信息、知识产权信息、电资财信息)、处理数据信息犯罪(数据信息进行非修改、增加、删除操作)、破坏数据信息犯罪(使数据信息毁损灭失)、制作传播数据信息犯罪(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通网络传播淫秽文字、图片、电影等数据信息或泄露家秘密、隐私或传播谣言等等)
(2)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按照行式侵入系统犯罪(侵入重要领域计算机信息系统)、干扰系统犯罪(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使用系统犯罪(盗用系统资源)、破坏系统犯罪(毁损系统硬件设备非系统功能进行增加、修改、删除)
(3)网络犯罪按照行式进入网络犯罪(侵入重要部门局域网或者非接入其网络线路)、使用网络犯罪(阻碍或断网络通信毁损网络设施)、破坏网络犯罪(非使用网络资源盗用网络服务)
计算机犯罪概念必须包含述三类行类型结合述确定计算机犯罪原则计算机犯罪概念表述:
计算机犯罪指与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 、数据信息安全 或者网络安全 相关严重危害社行
2、刑角度看
根据文所述界定计算机犯罪原则我认刑门规范科要刑事律关规定依据展研究刑视角计算机犯罪行类型必须刑事律关规定限;作同类犯罪必须具备共同特征;所定义必须包含所同类犯罪根据刑关规定计算机犯罪指几类危害行:
(1)非侵入家事务、防建设、尖端科技术领域计算机信息系统(即刑第285条)
(2)非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即刑第286条第款)
(3)非计算机信息系统存储、处理或者传输数据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操作(即刑第286条第二款)
(4)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即刑第286条第三款)
(5)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家秘密或者其犯罪(即刑第287条)
笔者认五种行类型犯罪角度看疑都属于计算机犯罪由于些行都由刑所明确规定所些行类型构我刑角度笼统称计算机犯罪类犯罪简言计算机犯罪刑第285条第286条第287条所规定犯罪
由于前四种行类型都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象第五种行类型计算机信息系统工具所笔者赞同关于计算机犯罪表述:
计算机犯罪计算机 工具或者计算机 象危害社应受刑罚处罚行
析五种行类型发现前四种行类型与第五种行类型较区别首先罪名同第种行构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第二、三、四种行构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第五种行刑明确规定别按所触犯罪名定罪即按传统罪名定罪其前四种行都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象;第五种行计算机信息系统工具前四种行所侵犯新型客体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 ;第五种行所侵犯传统客体
研究便避免司实践产必要混乱刑计算机犯罪按照所侵犯主要(定)客体同划两类:
(1)纯计算机犯罪即非侵入受家保护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及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并造严重应受刑罚处罚严重危害社行 (刑第285条刑第286条规定)
(2)纯计算机犯罪即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实施各种传统犯罪 (刑第287条规定)
二、计算机犯罪构特征
刑第287条明确规定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家秘密或者其犯罪依照本关规定定罪处罚即说纯计算机犯罪刑作所触犯传统犯罪(种全新犯罪)看待笔者认纯计算机犯罪构特征笼统认认些手段新颖性相言传统性特征主要
鉴于笔者计算机犯罪构特征析仅限于纯计算机犯罪
纯计算机犯罪包括两罪名即刑第285条规定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第286条规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者认刑第286条其实包含三同罪名: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应用程序罪;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罪 笔者认种类突三种行类型差异更利于计算机犯罪进步针性研究所纯计算机犯罪包括四罪名即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应用程序罪;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罪
面关于计算机犯罪构特征析四种罪基础涉及计算机犯罪客体、客观面、主体、主观面等四面定构、般特征刑相关各种争议问题及析
()计算机犯罪客体
1、刑关于计算机犯罪客体规定
(1)同类客体公共秩序
(2)直接客体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
2、计算机犯罪客体般特征
(1) 客体广泛性计算机广泛应用于社各面整社计算机信息系统依赖性益增强计算机犯罪所危害客体必十广泛虽计算机犯罪直接客体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其危害间接客体能家安全隐私作案领域能涉及银行、证券、保险、内外贸易、工业企业、防、科研等各部门
计算机犯罪所侵犯客体十广泛几乎涵盖所犯罪形式所触及社关系并且超传统刑原调整范围危害新社关系 除强奸罪等必须行自身或者身作犯罪工具传统犯罪外其犯罪基本通计算机加实施甚至些针身犯罪都通计算机实施例破坏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导致干扰病治疗致死亡案件外已经存
(2) 社危害严重性由于计算机应用普遍性计算机所处理信息重要性使计算机犯罪具危害严重性特点
病毒程序导致计算机控制空交通系统失灵银行金钱系统瘫痪卫星导弹失控工厂产停滞政府机构、事业部门秩序紊乱第海湾战争美先计算机病毒置入伊拉克防空指挥系统使伊拉克防空指挥系统战基本陷入瘫痪 截止1996底据公安部计算机安全管理监察司完全统计全约60%微机染计算机病毒给许单位造严重损失
直接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破坏则往往造更加直接严重例1998江西169破坏案造江西媒体通信网3内断两累计断30全省十市用户网浏览、查询、传送电邮件传输文件江西省数据通讯局业务展<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d99Dan Leary 破坏计算机系统案Dan Leary 公司投资1200万美元产线控制系统程序非设置间控制条件计数控制条件致使产线现故障恢复停产损失达200万元
3、关于计算机犯罪客体各种争议问题及析
根据刑关规定计算机犯罪客体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刑理论界计算机犯罪客体各种同观点具体三种比较典型观点即广义客体说双重客体说狭义客体说持广义客体说论者认论利用计算机作犯罪工具犯罪计算机象犯罪其侵害社关系性质范围都十广泛;持双重客体说论者认计算机犯罪所侵犯客体双重客体面侵犯操作应用计算机管理秩序另面侵犯某种具体社关系持狭义说论者认计算机犯罪所侵犯直接客体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同类客体公共秩序
笔者认广义说宏观角度析计算机犯罪能危害所客体种观点说明计算机犯罪严重社危害性进提防控计算机犯罪必要性种观点并没计算机犯罪所侵犯客体进行进步析没区些客体主、直接间接类问题按照种观点任何犯罪割客体都非广泛比杀犯罪侵犯命权同侵犯身自由权、健康权各种政治权利没能扰乱社秩序甚至于造恶劣社影响我认杀犯罪侵犯广泛客体显用种笼统观点析计算机犯罪客体没实际意义
双重客体说则计算机犯罪客体进行比较明确区认主要客体两类仍足处其该说认计算机犯罪除侵犯计算机管理秩序外侵犯某种具体社关系据看种客体确定要根据具体案认定种观点同广义客体说笼统种确定客体能研究种观点另足主认所计算机犯罪都侵犯两客体没进步析两客体主别双重客体说实质没能区纯计算机犯罪纯计算机犯罪实际纯计算机犯罪侵犯主要客体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纯计算机犯罪则仅计算机工具实施传统犯罪(严格说纯计算机犯罪属于计算机犯罪种类)其侵犯客体能依具体传统犯罪定
狭义客体说认计算机犯罪侵犯客体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狭义客体说界定纯计算机犯罪概念基础与目前刑关于计算机犯罪规定相致突计算机犯罪同于传统犯罪本质——全新客体种区论于计算机犯罪进步系统研究司实践准确打击计算机犯罪都实际意义笔者赞狭义客体说
(二)计算机犯罪客观面
1、刑规定计算机犯罪客观面
(1)两罪名四种行两罪名别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四种行别:
1)非侵入家事务、防建设、尖端科技术领域计算机信息系统行;
2)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计算机系统能运行
3)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操作严重;
4)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严重
其第种行属于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三种行属于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所计算机犯罪客观面笼统表述侵入重要领域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行
其他类似问题
计算机犯罪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 (1)破坏计算机...2,黑客黑客程序 5.3 计算机犯罪...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贩卖这种监听工具是不是违法行为
贩卖这种监听工具是不是违法行为
这种监听工具在网络上贩卖算是违法吗?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具体哪一条法律...
所谓监听,是指未经通话当事人许可听取其通话内容。传统的监听是跟踪监听,即用自然感官秘密获取正在进行的谈话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侦查技术的发展,现代侦查中运用的监听手段已远远超越自然感官,大量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监听,如电话窃听、电子仪器同步监听等;监听的对象也不再限于自然会话?面对面的谈话?,而覆盖了以任何通讯手段进行的通话,包括电话、电传和网络通讯等,其中又以电子通讯为重点。  依据不同的标准,监听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从监听的对象上来讲,监听可分为电话监听和任意监听。电话监听仅指对嫌疑人使用电话这一通讯工具的监控及电话通话内容的截获。任意监听则指对嫌疑人使用任何电子通讯设备或不使用任何电子通讯设备?如面对面的交谈?的监控和通话内容的截获。从技术的角度划分,电话监听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电话线路上安装监听器的电话监听?wiretapping?,一种是不利用电线、只安装监听器的电子监听?bugging?。?1?从是否经一方通话者同意的角度划分,监听又可分为未经通话双方同意的第三者监听和经一方通话者同意的同意监听。  对监听的理解,各国在理论上并未形成共识,表现在立法上对监听的规定也各不相同。如在德国法上,就存在大监听和小监听的区别。大监听是指刑事追诉机关在住宅内进行的秘密听取犯罪嫌疑人谈话的措施,一般借助于所谓的声学转换器?AKustikumWandler?和微型窃听器来实施,通常被称为“住宅内的监听”。而所谓小监听则是指有卧底警员在场的窃听谈话行为,通常又被称为“住宅外的监听”。大监听的严厉度要高于小监听,因为大监听既侵犯了公民的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又破坏了公民住宅的不受侵犯性。1992年德国刑事诉讼法增列了允许小监听的规定;1998年7月德国刑事诉讼法再次修正,允许大监听。德国基本法第13条“保护住宅不可侵犯性”的规定,也相应作了修正,增加了一款规定,“如果为了侦破重大犯罪,可以对住宅监听”。允许大监听的规定,在德国曾一度造成舆论哗然。德国法学界对于大监听的争议,至今仍未平息。然而许多支持“大监听”的德国学者都排斥“大监听”这个概念,因为“大监听”似乎总容易让人联想到不体面的行为。他们更乐于使用一些看起来较显中立的用语,诸如“对抗犯罪的电子住宅监听”等。不过,“大监听”这个用语,在德国已约定俗成了。  又如在芬兰,其《强制措施法》第5章中对侦听电话?有线?、电话录音、监听、视觉技术监视等技术措施分别作了规定。按照该法,“监听”仅指在公共场所?如公共汽车和旅馆客房?中使用的秘密听取嫌疑人谈话的一种“强制措施”。?2?而我们通常所称的监听却包括了侦听电话?有线?、电话录音、监听等。对于作为监听对象的通讯,各国法律规定也不尽相同。法、加、瑞、澳、日等国均限于电子通讯,美、德、意等国则包括秘密的口头会话。  考察各国的监听立法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各国在对待监听这一用语上,普遍存在着“广义”和“狭义”的划分。“广义的监听”多包括“侦听”、“电话监听”、“电子监听”等多种监听方法在内,“狭义的监听”多仅指“电话监听”。为求讨论的深入及表述的方便,本文所使用的“监听”一词均指“广义的监听”。  二?监听的法律性质  与各国对“监听”概念的解释不一相对应,在监听的法律性质的认知上,国内外学者及各国立法实践也有着激烈的争议。大体上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监听是一种技术侦查措施。国内法学界对监听的研究刚刚起步,特别是近年来监听尤其受到诉讼法学界的重视。在对监听法律性质的认知上,国内学者多将监听视为技术侦查措施的一种。日本学者田中守一也将监听与体液采集、拍照、摄像等一并列入科学的侦查?3?。  另一种观点认为监听属于搜查、扣押,只不过监听是搜查、扣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有学者认为,监听与搜查、扣押具有相通之处,电话监听是搜查、扣押的延伸,是搜查、扣押的独特表现形式,即对犯罪嫌疑人通话的搜查与扣押。?4?监听与普通搜查、扣押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对象的不同,目的都在于收集、固定和保全相关证据,以保证刑事诉讼活动和顺利进行。因此,可将监听归属于侦查行为上的搜查、扣押。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监听是刑事诉讼法上的一种任意措施。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首先,如果认为监听是非法侵入住所,从保护财产权的观点看是侵入住宅,但监听行为本身未侵犯任何权利,因此是任意措施;其次,强制措施的特点是压制个人意志,监听并未伴随压制任何意志,所以是任意措施。也有学者将监听视为刑事诉讼法上规定的勘验、检查。在日本,就有判例支持这一论点的内容。该判例在提出严格限制的基础上,同意可以根据勘验令状予以监听。  笔者认为,监听应属于一种独立的强制性措施,以上几种观点均不能从客观上很好地反映出监听的法律性质。  首先,监听的法律性质不宜定位为技术侦查措施。诚然,监听在行为上确可称为一种技术侦查方法。但与其他技术侦查措施不同的是,监听对公民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权具有天然的侵犯性,且监听在实施过程中很难限定犯罪对象,极易造成无辜公民的基本权利受损。而且,技术侦查措施的法律规制及具体操作规程,多由侦查部门自行制定专门规章予以规定。类似监听令状的条件、批准机关、实施范围、期限等均需在刑事诉讼法上予以明确规定,这些规定往往涉及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及审判机关相互的权限及制约,因此超出了侦查部门自行规定的范围。  其次,监听也不宜定位为搜查、扣押。监听虽与刑事诉讼中的搜查、扣押有相似之处,但在法律性质上却不属于特殊的搜查、扣押,当然,也并非什么搜查、扣押的特殊表现形式。从针对的对象看,监听是以截取人们通过电话通讯系统口头发出的声音并予以录音的方式来完成的,它是对无形物的一种强制性处分;搜查扣押是通过对住宅、犯罪场所、邮件、邮包的检查、扣留方式实施的,是针对具体有形的物体采取的一种强制性处分;从形成的证据资料形式来看,监听形成的证据资料一般是录音资料,即属于视听资料;而搜查、扣押形成的证据资料则一般是物证、书证;从使用的范围及程序来说,搜查、扣押属于常规性侦查措施,其公开程度较高,运用也较广泛,程序也不如监听那样严格;而电话监听属于特殊侦查措施,具有单方强制性,且其秘密性明显,运用范围较窄,因此,对监听的程序及条件的要求也更为严格。  再次,监听也不属于刑事诉讼法上的任意措施。任意措施说忽视了监听行为自身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特别是隐私权的一面。当然,经通话一方同意,可以作为任意侦查措施,或者可以允许作为一种防卫手段,反向探知恐吓电话。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基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现有架构,宜将监听的法律性质定位于强制性措施。  三?监听立法的起源与现状  监听必须保证在被监听者未察觉的情况下进行,因而监听对科学技术手段的依赖可说是与生俱来。在19世纪,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技术水平尚未达到能够对谈话进行录制、保存的程度,因此在两个现代刑事诉讼法的典型-1808年法国刑事诉讼法典及1877年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均找不到任何有关监听的规定。  监听能否作为犯罪侦查手段在刑事程序中使用,最早的争论发生在美国。1928年,在Olmstead v.U.S,277U.S.438?1928?案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警察的秘密监听行为的合法性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以五比四的票数通过了判决。法官们争论的焦点在于监听行为是否违反了美国宪法修正案第四条关于人身、住宅和文件不受无理由搜查的规定。判决的多数派采用“物理入侵理论”对宪法第四条修正案进行了字面解释,认为单纯的监听既没有物理入侵嫌疑人的场所,也没有扣押嫌疑人的“物品”?实物?,监听到的内容只是“谈话”?语言?,因此,不构成宪法意义上的搜查和扣押。换言之,除非监听伴有物理入侵的行为,否则警察的监听行为不受宪法第四条修正案关于搜查和扣押的正当程序要求的约束。  但在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联邦通讯法》对监听的态度发生了急剧变化,该法第605条规定:未经发送者授权,任何人不得对通讯进行监听,不得将监听的存在、内容、物体、主旨、结果、意义向任何人予以泄露或发布。《联邦通讯法》是美国开始通过成文法对监听问题进行规制的首度尝试。在这以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决了多个与监听有关的案件,确立了这样一个总的原则,即:监听是一种搜查行为,必须同其他的搜查方式同等对待。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一方面,联邦和州的各种执法机关违法监听的问题日渐突出,私人之间的监听行为也越来越普遍,因而政府和国会对于以法律手段规制监听的必要性已有足够的认识;另一方面,为了对有组织犯罪等进行有效的侦查,要求确认对电话等通讯的监听作为侦查的正式手段的呼声也渐趋高涨。面对这种现实,联邦政府自1962年开始着手就作为侦查手段的监听合法化问题提出立法议案。美国国会于1968年通过《综合犯罪控制与街道安全法》,对于运用电子的、机械的及其他手段监听任何电子通讯或口头会话的问题作了详细的规定,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明确赋予了侦查机关广泛的监听权力。该法的公布取代了1934年《联邦通讯法》第605条对监听的规定,是美国迄今为止规范秘密监听的有效法律文件。  1975年,步美国后尘,联邦德国亦在修正刑事诉讼法时增加了关于“监视电信通讯”的规定。1988年,意大利在其刑事诉讼法典中专设一节,规定“谈话或通讯监听”。  法国于日通过专门的法律,就电话监听的一般条件、权限和基本程序作出了明确规定,1993年和1995年又对窃听律师的办公室和住宅以及针对议员和参议员的电话窃听补充作了特殊规定。1999年8月日本公布了《修改刑事诉讼法部分条文的法律》?平成十一年法律第138号?,在刑事诉讼法典中增加第222条之二,规定:“未经通讯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的同意而实施的监听通讯的强制处分,依照另以法律所作的规定进行。”  日,还被笼罩在“9.11”恐怖袭击阴影之下的美国重新认识到监听的重要,美国众议院在这一天通过了一项立法,给予警方更多的权力,其中就包括监听个人的全部电话内容,监测民众使用互联网。  二、监听与保障人权的关系  一?监听的必要性  允许对特定犯罪案件实施监听是同犯罪特别是同有组织犯罪作斗争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安全的需要。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已经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犯罪类型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代犯罪的发展趋势明显呈现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是高科技犯罪?主要是计算机犯罪?与经济犯罪相结合的复合型案件增多;二是游戏型犯罪增多,嫌疑人的犯罪目的及动机多样化:三是由于高科技时代人类生产力的猛增,从而导致整体财富的剧增,利用权力资源实施的贪污、贿赂、挪用型犯罪增多;四是跨国犯罪、毒品犯罪、有组织犯罪以及恶性暴力犯罪和绑架犯罪等增多。一方面社会对侦查机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侦查机关更快、更有效的揭露和惩治犯罪;另一方面案件的侦破却有着前所未有的难度。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作为对抗犯罪之对应手段?犯罪现象因地而异并复杂性显著提高?,现代刑事诉讼程序越来越需要满足对效能的要求”。?5?美国社会学家格雷。马克斯在评价秘密侦查手段时说,由于出现了新的犯罪方法,那些通过公开的方式不易获得证据的犯罪类型,获得了更大的采用秘密手段的优先权力。技术的改进增强了社会控制的威力。?6?  因应犯罪行为日趋多样化、隐蔽化、组织化和智能化的特点,并充分认识到这些犯罪后果具有严重危害性、高度危险性等因素,主动型的监控式侦查在世界各国随之兴起,并迅速发展。特别在一些没有明显被害人的犯罪及毒品、诈骗、网络等犯罪中,靠被害人和其他人控告、举报后进行现场勘验、搜查等传统侦查方法已经不可能达到侦破案件、捕获嫌疑人的目的,侦查机关为了对一定的犯罪进行追究,而事先主动对重点场所或特定嫌疑人进行预防性监控。监听就是这样一种有效的秘密侦查手段。  (二)监听和通讯自由与通讯秘密  对人类而言,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为表示思想、交流工作或日常生活所不可或缺的方式。现代法治国家,为尊重人民的言论自由,一般都保证公民充分发表意见,从而直接增进交流,并保障公民私生活的安宁,间接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社会秩序的安全以及社会财富的增长。也因此,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自由和基本权利,各国莫不藉宪法、刑法及相关法律对其特别加以保护,以使其免遭不法侵害。公民的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作为公民的基本人权,同样也得到了联合国及有关国际公约的认可。若不对监听加以合理规制,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很多弊害。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事实上,电话监听会产生多种形式和多种程度的社会危害性,原则上,这一危害性不可能局限于在每一个案开始时被预先校订的范围内。”?7?这实质是对监听制度持否定态度。也有相反的观点认为,出于公益的考虑,任何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技术侦查手段或强制性措施都是可允许的。  笔者认为,任何制度均有利有弊,完美的制度是难以企及的。因此,应权衡利弊,若利大于弊,而且为维护社会安全,保障公民自由,实现国家职能所必需,就可以适用。监听亦是如此。的确,它存在威胁或限制、侵害公民某些自由的危险,但从最终的利弊衡量结果来看,如果能够对它的适用范围、程序等加以严格限制并提高实施人员的个人素质,其结果还是利大于弊,能够在公民自由权利与社会安全,侦查效率、诉讼经济之间获得较好的平衡。即使《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也未将权利、自由绝对化。如该公约第19条第3款规定:“本条第二款所规定的权利的行使带有特殊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得受某些限制,但这些限制只应由法律规定并为下列条件所必需:?甲?尊重他人的权利或名誉;?乙?保障国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或公共卫生或道德。”这事实上亦可成为电话监听制度确立之依据。刑事诉讼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发现实体真实,控制犯罪,同时也要关注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因此,各国立法允许使用监听,同时由于监听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天然侵害性,又对监听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只有监听对于破案的目的是适宜的,才可以被使用。  三、我国监听立法的构想  监听,作为一种严厉的侦查手段,最初只能由国家安全机关使用。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恶化,犯罪手段的翻新,监听逐渐成为公安机关的一大侦查利器。之后,又为检察机关在查办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时使用。虽然1995年通过的《人民警察法》第十六条规定: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但具体到监听,法律仍没有只字片语的规定。随着国内对刑事诉讼领域内人权问题的再认识,人权保障已成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而由于近年来我国迈向法治国家的步骤明显加快,刑讯逼供这一多年的顽疾也在媒体的频繁曝光和司法机关重视下,日渐减少。当侦查人员对刑讯逼供的依赖逐渐成为不可能之后,监听就成了侦查人员手中的另一“法宝”,由此,缺乏法律规制的监听也因此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以为,我国监听立法的时机已经成熟。结合对各国监听立法的比较研究,仅在此提出一些立法构想,以期抛砖引玉,促进对监听法律规制的深入研究。  一?立法体例  在立法体例上,世界各国有着适合自己的不同选择,但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以一定数量的条款将监听详细规定于刑事诉讼法典中。如法、德等国即是将监听的规定附于刑事诉讼法中的“搜查、扣押”一节之后。二是为监听制定专门的单行法律。如日、美等国即是将监听以单行法律的形式另行规定于刑事诉讼法典之外。  笔者认为,由于监听的适用范围在我国还不是十分广泛,所以无需以制定单行法律的形式来予以规定。如前所述,笔者认为监听在法律上应被视为一种独立的强制性措施。因此,我国宜将监听的相关条款规定于刑事诉讼法第二编第二章《侦查》中,具体列第六节“扣押书证、物证”之后。如此,既符合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特点,又使监听的法律规制彰显可操作性。  二?监听的范围  监听制度立法选择上的监听范围应包括监听对象、监听标的和监听罪名三层内容。监听对象,即侦查机关可以对什么人实行监听措施。监听对象应该包括犯罪嫌疑人及发送、传达或接收其通讯的人。犯罪嫌疑人作为侦查机关收集证据的主要来源,对其进行监听是应该的。对发送、传达或接收通讯的人实施监听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防止犯罪嫌疑人利用他人逃避法律制裁。一般来说,犯罪嫌疑人一旦感到犯罪有暴露的危险,就会迅速采取各种反侦查措施转移赃物、销毁证据,掩盖罪行。出于保密的需要,他们往往不直接从事犯罪的通讯,有时会利用他人传递犯罪信息,以规避侦查机关的侦查。因此,有必要监听发送、传达或接收犯罪嫌疑人通讯的人。如一旦发现被监听人并非发送、传达或接收犯罪嫌疑人通讯的人,应立即停止监听。  监听标的,指侦查机关采取监听手段所直接针对的物体。即“利用电信设备发送、储存、传输或接收符号、文字、声音或其他信息的有线或无线电讯。”  我国对监听罪名的规定不宜过宽,应限制为犯罪性质严重、社会危害性较大、可能判处较重刑罚的案件。具体地说,侦查机关基于一定案件事实,有理由怀疑犯罪嫌疑人涉嫌如下罪名方可适用监听:?1?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国防利益罪;?2?危害公共安全罪:?3?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中的故意杀人罪、绑架儿童罪、拐卖妇女儿童罪;?4?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中的走私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金融诈骗罪;?5?侵犯财产罪中的抢劫罪、诈骗罪、职务侵占罪、贪污贿赂犯罪;?6?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的妨害国、边境管理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除以上罪名,其他可能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以上的犯罪也应允许使用监听。但在立法上,应明确监听罪名的选择必须遵循必要性原则,即当侦查机关可以通过其他侦查方式查明案件的,不管是否以上所列的犯罪,都不允许监听。  三?监听的程序  监听程序是提请监听书,核发?批准?监听书,执行监听三部分的动态组合。提请监听书的机关应是拥有侦查权的机关,包括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海关稽私部门、军队保卫部门等。监狱虽然也是法律意义上的侦查机关,但由于其受理的侦查案件仅限于在监狱内发生的刑事案件,因此,不必要采用监听。监听书的提请应在侦查机关穷尽其他侦查方式仍然不能获得确实、充分的证据时,由侦查人员提出意见,并经侦查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提请批准监听书》,提请检察机关批准。《提请批准监听书》要注明监听的对象、监听的罪名、监听的方式和监听持续的期间。  基于我国的司法体制,核发?批准?监听书的机关以检察机关为宜。这是由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性质决定的。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刑事诉讼法第八条进而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七条又具体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侦查活动是否合法。由此可见,对侦查活动进行监督是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刑事诉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侦查活动的内容包括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监听作为刑事诉讼法上的一种强制性措施,其提请批准,在本质上属于侦查监督的内容,因此,核发(批准)监听书的机关定位为检察机关与我国具体国情及现存司法体制相适应,也与近年来我国检察改革的方向相一致。  检察人员对侦查机关的《提请批准监听书》进行审核后,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监听条件的,应当作出批准监听的决定,同时指派人员负责监督侦查机关在实施过程中是否遵循了法律规定的监听程序。监听决定书的内容应该包括:监听的对象、监听的罪名、监听的方式和监听持续的期间等具体事项。  在监听期间的选择上,既应考虑到监听在侦查中的具体应用效果,并充分考虑我国侦查机关和侦查人员的承受能力,也应考虑到对公民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的保护。监听的期间不宜过短,否则将失去意义。当然,期间也不宜过长,否则将破坏社会生活的稳定,加剧对公民隐私权的侵害。可按监听罪名的严重性及具体案件的复杂程度分别规定15日、30日两种期限,在这两种期限上给予检察官以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对于某类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在法定的期限内,经过监听仍未达到预期目的,而有继续监听必要的,报经上一级检察机关批准,可将监听的期限再延长30日。  同时,根据我国的具体司法实践,对无证监听也应作出明确规定。无证监听系指在紧急情况下,侦查机关可以不报经检察机关批准而直接采取监听措施,但必须经侦查机关负责人同意,同时应在24小时内向检察机关补办提请批准监听手续,检察机关经审查不同意监听的,侦查机关应立即停止,所取得的资料应在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下立即销毁。  执行监听的工作可以要求电讯部门配合。对监听的内容应该录音,录音应做到连续无中断,一式两份,并将每次监听的起止时间,执行人员姓名以及整理出的通话内容记入笔录。监听工作完成以后,执行人员将取得的资料立即封存,一份交具体办案的侦查人员,另一份交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保存备查。  四?监听资料的处理  侦查人员对于取得的监听资料,首先要区分是否与犯罪有关,对于无关的内容应在检察机关的监督下及时销毁;对于与犯罪有关的材料只能是与前述罪名相关的材料,才允许在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  监听资料如用作庭审中的证据,应遵循刑事诉讼证据使用规则。一是辩护人有权在开庭7日前得到该监听资料的批准书及相应法律文书的副本,并且可以要求转录该监听资料。二是应明确规定凡违反法定的监听范围、条件和程序而获取的监听资料一律不得作为证据使用。监听资料如果属于依法享有证人拒绝作证特权的人基于职业或职务所了解到的事实,该监听资料也不得作为证据使用
...你叫我怎么看= =
我只需要知道在我国贩卖这种监听工具是不是违法行为,且在法律上的哪一条有明确规定...不用着那些定义、性质神马的...还国际...
监听概念的使用目前并不统一,国内外立法及学者对此都有不同的界定。我国学者对监听的概念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的界定,有的学者注重从监听内容进行定义,认为“秘密监听是采用秘密手段获取与犯罪有关的言词信息的一种技术侦查手段”。陈永生:“国外的秘密监听立法”,载《人民检察》2000年第7期。有的定义则比较详细界定了监听的对象和方法,如“监听,又称窃听、侦听,是听取、记录自然对话、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传递的信息,以发现犯罪嫌疑人和犯罪证据的侦查方法”。 彭勃:“论监听作为侦查手段的法律问题”,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6期。我国台湾地区有学者对监听做了类似的定义,“使用电子、机械或其他设计物,针对他人利用电信设备通话及非利用电信设备之未公开言论、口头对话而截取他人口头发音之声音内容”。江舜明:“监听在刑事程序法上之理论与实务”,载《法学丛刊》第168期。而日本法中的监听定义则直接界定了其范围,监听“指对他人正在进行的通讯,为探知其内容,不经该通讯当事人任何一方的同意,而予以接收的行为”。《日本刑事诉讼法》,宋英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1页。该定义将当事人一方同意的监听行为予以排除,并且不包括口头谈话。上述定义尽管对监听做了不同表述,但实质内容并无区别,只是其范围不尽相同。其他国家的立法中对监听的不同定义也主要表现在监听适用范围上的差别,如法国、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均限于电子通讯,美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则包括秘密的口头会话。据此,我们可以对监听做广义和狭义之定义。狭义上的监听则主要指未经当事人同意,侦查机关根据法律的规定,通过技术手段对犯罪嫌疑人或相关人的电话或口头交流的言词信息进行截取的一种侦查手段。广义上的监听则指应用各种方式对人们用声音交流的言词信息进行截取的行为,它包括作为犯罪侦查手段的监听、一方当事人同意的监听和当事人的私下录音。本书的监听一般是在狭义的意义上使用。
.................................................................................................说到底你还是没回答我的问题——老子是问贩卖这种烂P的家伙是不是违法啊!!!你两次都是给我说定义,你妹啊...你看看问题再回答好不?大爷...我拜托你了~~
估计是个灰色地带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法律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车票抢票工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