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越老兵待遇驻秀丽义路的部队

援越抗美大事记
5752部队9团雷元义转
主题帖子积分
, 积分 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 积分
, 积分 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 积分
一、“抗美援越”名称由来
  日,周恩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主张晚一点提“援越抗美”的口号,说:我们现在是支援越南反美斗争,还是以越南为主。5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为加强社会主义建设和援越抗美而斗争》中首次提出 “援越抗美”口号。
  日《人民日报》在第5版的一则报道:“朝鲜人民热烈要求抗美援越”中,首次使用“抗美援越”一词;此后,4月6日和7日又在第4版接连报道说:“亚洲人民掀起志愿抗美援越浪潮”,“朝鲜、印度尼西亚人民踊跃要求志愿抗美援越”。
二、原铁道兵参谋长、中国志愿工程队第一支指挥部主任龙桂林谈援越抗美
20世纪60年代,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的战争步步升级,在越南人民“保卫北方,解放南方,统一祖国”的伟大斗争处于危难之际,为保卫世界和平,支援越离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应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的请求,我国政府派出以铁道兵二师和十三师为主所组建的援越抗美部队第一、六支队。又称“中国志愿援越工程队第一支队工程指挥部”、“中国交通部筑路工程第六支队”,后改为“中国后勤部队第一、第六支队。总兵力64547人。从1965年6月到1970年2月共有32万中华优秀儿女奔赴越南,同兄弟的越南人民一道,抗击美国侵略者。
& & 日龙桂林奉中央军委命令,率“铁道防护考察组”,随由各总部、各军兵种组成的中国军事代表团前往越南,在越南党政军有关领导陪同下,对西线、中线和北线共四百余公里的铁道线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勘察。同年7月18日,由铁道兵13师师长孙林泉率领先遣勘察组,在越方官员参与下,对中越边境板南贡到越老边境西庄间公路线路进行了勘察。此举拉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援越抗美的序幕。
& & 不久,中央军委命令:以铁道兵加强第2师和第13师为主,组建援越抗美部队第一、六支队。初期分别称“中国志愿援越工程队第一支队工程指挥部”、“中国交通部筑路工程队第六支队”,后来将代号改为“中国后勤部队第一、第六支队”。两个支队总兵力为64547人。6月23日开始,两个支队先后从广西的友谊关和云南的河口、金平三个边境口岸向越南秘密开进,并在边抢修、边建设、边开进中到达目的地。
& & 第一、六支队指战员表现出我军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发扬我军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光荣传统,战胜了美机的疯狂轰炸和频繁袭扰,克服了工程艰巨、气候恶劣、条件艰苦等重重困难,认真履行了中越两国政府协议,圆满完成了协议规定的铁路、公路抢修抢建任务。以自己的汗水和鲜血谱写出一曲中越友谊之歌。
一支队先后完成了101个协议项目的新建、改建、抢修等铁路保障任务。新建、改建、抢修铁路共948公里。担任了河内至友谊关、河内至老街、东英至太原,克夫到太原四条铁路554公里的反空袭抢修。敌人对一支队抢修的管区铁路建筑物、抢修工地和部队驻地、阵地进行了疯狂的空袭破坏。我参战部队随炸随修,保障了铁路畅通,使管区的铁路成为真正的炸不断、打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同时,将河内至友谊关的铁路改建成世界上第一条三条轨的铁路.加大了铁路曲线半径,加宽了路基,加固桥梁、桥墩等,提高了运输量,保证了越南抗美救国战争的战时铁路运输,并从根本上改善了河内以北的铁路交通运输网。
六支队先后抢建了越西北地区的8、10、12号公路,这三条公路从中越边境穿过越北海拔2500米以上的黄连山和高达3148米号称东南亚第一高峰的潘士朋峰,进入越西北的崇山峻岭,跨过莱州河,经过奠边府,穿越越西北布会赞山的原始森林,直达越老(挝)边境的西庄山口,使举世闻名的“胡志明小道”拓宽成两车道,可通行坦克、炮车。广大指战员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断崖劈岭,削岗填洼,砌涵架桥,修筑路基、终于按协议要求,保质保量提前建成了这三条全长434公里的战略公路,扩大了越南的后方战略纵深。有力地改善了越西北的公路运输,支援了越南南方的抗美救国斗争。
& & 第一、六支队在完成铁路、公路抢建、抢修任务中,英勇地抗击敌机的轰炸破坏,广泛开展了交通沿线的对空作战。据不完全统计,对先后入侵管区的39000余架次敌机,在高炮部队配合下,部队使用高射机枪集中火力打击低空敌机,组织对空作战781次,击落敌机213架,击伤敌机235架。毙俘美军飞行员12人。有效地掩护了交通沿线人民群众及部队的安全,狠狠打击了美帝空中强盗的嚣张气焰。
& & 参战部队在圆满完成协议规定任务的同时,还急越南人民之所急,帮越南人民之所需,积极参加抗洪抢险救灾,帮助驻地群众修筑小型水库,抢种抢收庄稼。据不完全统计,助民劳动109000多天,抢险救灾390多次,为群众医治伤病215000人次。一、六支队的广大指战员,继承和发扬了我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援越抗美战争中,还涌现出许多先进集体和英雄人物。
& & 当越南北方最大的公铁两用大桥——龙边大桥受到敌机轰炸遭受严重破坏时。外国专家称“三个月也修不好”。我们两个营的官兵冒着敌机的袭扰,仅用了18个昼夜,就将大桥修复。通车后5个小时内,就通过汽车400余辆,疏散首都河内群众60000余名,24小时内通过火车27列。受到越南党和政府的高度赞扬,并受到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
& & 欧阳海式的英雄杨远才,当几头大肥猪突然窜到铁道中央,一列旅客列车迎面呼啸而来时,为避免列车越轨翻车,他冲上铁道赶走了肥猪,保住了列车的安全,却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在敌机疯狂轰炸时,已进人防空洞的战士李水光,将惊慌失措、四处乱跑的两位越南老大娘扶进自己的防空洞,用身体堵在洞口做掩护,在敌机轰炸中壮烈牺牲,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保护了两位越南母亲的安全。罗时龙同志顶着敌机的轰炸,毅然主动抢救五名受伤的越南人民军战友。硬骨头战士陈声富烈士,身压千斤巨石,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掩护战友,直至牺牲。在对空作战中,肠子外流仍躺在地上压子弹,坚持战斗直至牺牲的罗志先烈士。还有为确保列车安全,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排除定时炸弹而英勇牺牲的向成湘、高守成同志等。
& & 据统计,在铁道兵部队参战的五年多时问里,有两个营、两个连队受到中央军委嘉奖,56个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660个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有12人荣立一等功,73人荣立二等功,13215人荣立三等功。有近3000多名同志光荣负伤,有501名同志光荣牺牲!为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为增进中越两国人民的友谊,他们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鲜血和年轻的生命。
& & 铁道兵援越抗美部队,出国最早,回国最晚,为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了越南人民和政府的高度赞扬和爱戴。在越南政府正式签署的有关铁路工程验收记录中,写有“一支队广大指战员,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按照协议圆满完成了各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任务”、“各项工程施工优良”,“对当前伟大的抗美救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将会起着一定的作用”。越南政府代表在验收由六支队抢建的第八、十、十二号公路时,评价称:“所有建筑技术标准不仅完全符合协议的各项规定,而且很多地方为了利民和美化城市均超过了协议规定的标准,工程质量优秀美观”、“你们以排山倒海的彻底革命精神,冲破一切困难,给我们开出了一条条胜利的道路。”
& & 越南人民的领袖胡志明主席生前多次接见支队首长,还于1967年大年初一,冒着敌机袭击的危险,到一支队与援越将士共度春节。胡主席说:“今天是春节,我祝同志们过节好!你们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援助越南人民打美帝,我代表越南人民感谢你们!感谢毛主席!”他还于日亲笔给一支队签发嘉奖令,越南政府给每位参战人员颁发了由范文同总理亲笔签名的“团结战胜美帝徽章”及荣誉证书、“八五”决战决胜纪念章等。
& & 往事已矣,今日可追。……想起在异国他乡度过的那些令人难忘的日子,想起那一幕幕惊天动地的战争场面,想起那些为了友谊与和平而贡献出了青春、热血乃至生命至今长眠在越南土地上的烈士们,我们有责任将铁道兵部队援越抗美的历史告之世人。这段不寻常的历史,无论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史上,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上,都应有它的一席之地。
三、 一支队(铁二师)大事记
4月14日,龙桂林率铁道兵工作组一行10人(注:总参军交部1名干部、炮兵63师1名副师长、铁道兵政治部1名部长、铁二师3名师职干部、3名工程技术干部),随昆明军区韦杰副司令员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到达河内。铁道工作组,在越南越北军区参谋长边山和越南交通部铁路总局局长何登印及有关人员,协同对越南的西线(河老线)、北线(河友线),进行了为期40天的仔细勘察,对如何提高运输能力,在对空炮火掩护下反轰炸抢修作调研。
& & 4月15日,铁2师在国内进行的湘黔、娄邵及307专用线等铁路工程停工,移交广州铁路局。奉命执行援越抗美任务。
& & 4月16日,铁道兵司令部命令:铁l师2团,铁13师63团建制不变,配属铁二师执行援越抗美任务,由铁2师代管。
& & 4月27日,铁道部部长、铁道兵第一政治委员吕正操代表我国政府与越南运输部部长潘仲慧在北京签订关于我国援助越南改建、抢建、抢修铁路,提供运输设备器材的协议(即1支队在越南的首期任务,部队入越后,又先后签订了7次协议,共107项)。
& & 5月7日,铁2师副师长万军(1支队副主任),率280人的先遣人员(不含配属1支队的高炮628团人员)到达越南。
& & 5月31日,以铁道兵2师为主组成“中国志愿工程队第一支队工程指挥部”,龙桂林任主任,郭延林任政治委员,肖春先、吴志笃、张通达、万军任副主任;李清德任副政治委员。
& & 6月1日,根据总参通知:1支队工程指挥部设立军事检察院和军事法庭,执行相当于军一级的逮捕起诉和审判权限;军事检察院和军事法院受广州、昆明军区的军事检察院和军事法院领导。
& & 6月12日,增编师、团留守处,隶属师、团直属建制与等导。负责部队出国后的家属管理,营房、物资、物品的看守工作。
& & 6月21日,按总参下达命令,铁2师辖6个团(铁道兵2团、6团、7团、9团、63团,高炮628团)和师直属营、连分批由广西凭祥、云南河口两个口岸出境入越执行援越抗美任务。负责友谊关至越至越南首都河内,河内至河口,克夫至太原至安员等铁路的改造、新建、抢修等任务。支队直属铁道兵建制,受铁道兵和广州军区双重领导。
& & 6月26日,9团(1支队4大队)4318名官兵、2836件武器、99套机械设备,54辆汽车、2辆摩托车从友谊关口岸出境到达越南驻扎在河友线K132至友谊关线执行抢修、改轨、改线(新建谅山以东的梅花迂回线)任务。
& & 6月28日,李天佑副总参谋长在北京接见1支队主任龙桂林。
& & 6月29日,6团(2大队)4248名官兵、2847件武器、67套机械设备,59辆汽车、2辆摩托车从友谊关出境到达越南,驻扎在克夫至K132一线,执行抢修改轨和支队直属建筑给水营共同新建克夫换装站。
& & 6月30日,2师机关(1支队)和直属营、连,2327名官兵、680件武器、86套机械设备、97辆汽车、9辆摩托车从友谊关口岸出境到达越南,支队机关驻扎在谅山省同模采石场(根据越北军区领导建议,于同年7月中旬,支队机关转移到越南河北省有陇县安旺乡;10月5日,支队机关首次遭美机袭击造成我6名官兵牺牲,数十人负伤。同年11月初,支队机关转移到河北省有陇县安场乡祝关村的自然山洞里。调七团13连对自然山洞进行改造和加固)。支队直属营、连根据其任务分别驻扎在河友线、克太线和河老线。
& & 6月30日,高炮628团(6大队)1020名官兵(装备情况不详)从友谊关出境到达越南,团机驻扎在谅山省同模车站对面的山头上,部队部署在克夫、宋化一线的铁路旁担负对空炮火掩护任务。该团入越不久就归建于援越高炮支队。
& & 7月1日,支队主任龙桂林、政治委员郭延林到达支队指挥部驻地,这一天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日,受到早已等候的越南军政领导人的祝贺和欢迎。
& & 7月25日,遵照总参谋部的指示:铁道兵第2师启用“中国志愿工程队第1支队指挥部”的代号。
& & 9月20日11时30分,美机出动多批数十架,从低空多方向首次袭击一支队辖区的宋化大桥,将1号桥墩炸毁,其余桥墩受损,桥线损坏达130余米。以六团二营官兵为主,仅用23小时就抢修通了大桥,并排除了两枚定时弹。抢通后24小时内,就顺利通过27列火车,取得首次反轰炸抢修的重大胜利。从这以后,美机对一支队的辖区的轰炸不断升级。
& & 9月24日,63团(5大队)4727名官兵、2714件武器、157台套机械设备,65辆汽车、2辆摩托车从友谊关口岸出境,到达越南驻扎在克太线K7.8至K26。执行抢建克太线的任务。
& & 9月28日,7团(3大队)4080名官兵、2714件武器、131台套机械设备、60辆汽车、2辆摩托车从友谊关口岸出境到达越南,驻扎在克太线K26至曲荣车站,担负抢建克太线的任务。
& & 11月11日,越南越北军区司令员谭先忠、越南交通运输部部长潘仲慧参加1支队召开的“接受胡志明主席流动奖旗”大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 & 11月30日,2团(1大队)6230名官兵、3606件武器、58台套机械设备、78辆汽车、3辆摩托车从云南河口口岸出境到达越南。驻扎在河老线全线和河友线河内至克夫沿线,担负抢修和抢建龙边、市求、北江等大桥的战备工程。
& & 根据战争的升级,中越两国政府又陆续签订了新协议,部署了新任务。因此,上述各团(大队)在执行援越抗美任务的五年时间里部队的任务和驻地进行过多次调整,同时部队的机械装备也不断增加。
& & 12月21日,越南民主共和国国会副主席朱文晋上将慰问1支队机关指战员。
& & 12月23 日,1支队提前7天完成克夫至友谊关正线97.267公里、站线15.778公里的改轨任务.
& & 12月27日晚6时,越南民主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在谅山市隆重举行“庆祝友谊关至克夫段铁路改轨通车典礼大会”,越方出席大会的有交通运输部部长潘仲惠、副部长红赤心、越北军区司令员谭兰忠、铁路总局局长何登印及北太、河北、谅山等省的党政领导。中方出席会议的有中国驻越南政府代表曹言行、驻越副武官张秀山、铁道部驻越工作组组长张静之、1支队工程指挥部主任龙桂林、政委郭延林以及有功单位代表共700余人。潘仲惠部长致词,谭光忠司令员讲话说:“你们以王杰、阮文追(越南战斗英雄)为榜样,在边轰炸,边抢修的情况下,出色完成了改轨任务。”龙桂林主任致答谢辞后,潘部长与龙主任热烈拥抱,互相祝贺,随后进行了通车剪彩。由9团首长站立在火车头前的准轨列车从谅山车站驶过。
& & 3月,首批入越老战士退役回国(退伍老兵多为1959年至1960年入伍),同月新兵(多数为广东、湖南籍)补入部队,补入的新兵多于退伍老兵人数。
& & 3月3日,美机出动57批,220余架次空袭西线铁路富寿至铺楼段,1大队所属高机连作战21次,取得了击落敌机7架,击伤10架的好战绩。
& & 3月23日,2团4营高射机枪连战斗3分钟击落美机2架,受到了广州军区的通报表扬。
& & 7月30日,支队主任龙桂林参加中国驻越使馆武官陈浩在大使馆举行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9周年招待会。越南总理范文同、国防部长武元甲大将应邀参加了招待会。
& & 7月30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9周年前夕,越南国防部部长武元甲大将代表越南劳动党、中央军委、人民军总司令部,向中国援越抗美全体官兵发表慰问信,致以节日的慰问和祝贺。
& & 8月21日下午4时,支队主任龙桂林和作战科长高荣一行5人,乘吉普车到市求抢修现场指导工作,行驶至1号公路93公里处,遭受美机空袭,作战科长高荣、司机刘富正中弹当场壮烈牺牲。龙桂林主任、邓德海警卫员及翻译,负伤后被越南人民军用汽车送至附近的越方野战医院抢救脱险。
& & 12月2日,7团直属高射机枪连在无空情通报情况下,一举击落美军当时最先进的侦察机RF—4C,受到中央军委的嘉奖。
12月28日,总参谋部指示:“中国志愿工程队第1支队工程指挥部”改代号为“中国后勤部队第1支队工程指挥部”。
2月8日,根据铁道兵批复,从2团(1大队)分一半兵力,组建铁道兵10 团(44大队)。隶属2师建制与领导,部队驻扎在河老线东英至端上,河友线的河内至安员一线铁路周围,担负沿线铁路的抢修和盛纪便桥,外罗桥便线等工程的抢建任务。
2月9日(农历正月初一)上午10 时40分,越南主席胡志明,由越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素友、越共中央委员、河北省委书记黎先俊陪同,视察了1支队63团林站指挥部,并给中国援越抗美官兵拜年。支队政治委员郭延林,63团政治委员芦英林、团长苏宝臣及指挥所官兵热情接待了胡志明主席一行。
5月1日遵照铁道兵令以1支队卫生营为基础组建1支队医院(正团级)。王建生任院长,刘志成任政委,隶属1支队直属建制与领导。& &
8月11日16时敌机45架分多批、多方向轰炸全长168l米铁路、公路两用的龙编特大桥。6团l营奉命进行抢修,奋战18昼夜,比原计划提前22天修复通车,受到中央军委的嘉奖和越南党和政府的高度赞扬。& &
8月13日9团3营高射机枪连在梅花大桥上空击落美机2架,生俘飞行员2名,受到中央军委通令嘉奖。
8月23日7团2营高机连在多福地区击落美机两架,击伤l架,受到总参、总政通报表扬。
9月4日支队领导应邀出席在越北军区举行的授勋仪式,越南人民军朱文晋上将代表越南政府宣读了胡志明主席为中国后勤部队1、4、5支队的授勋命令。
10月9日杨得志司令员率中越友协代表团到1支队慰问。
1月4日总参、总政通报表扬中国后勤部队一支队。
4月第二批老兵退役回国(主要是1959年至1963年入伍的老兵),同月新兵补入部队(退少补多)。
8月30日一支队代主任肖春先率中国铁路技术代表小组和由越南铁路总局局长何登印率领的越南交通运输技术代表小组,在河内就关于中国援助越南新建同模至本施段24公里改线工程的技术问题进行会谈,9月16日达成协议并签字。
8月支队执行同模至本施24公里的铁路修建任务,6支队58团、6l团调1支队,58团担负同模至那东段,61团担负那东至本施段铁路修建任务。&&
& & 10月肖春先任中国后勤部队1支队主任,李清德任中国后勤部队一支队政治委员。
& & 12月18日,越南总理范文同到龙边大桥抢修工地视察,看望慰问一支队抢修官兵。
& & 12月22日至28日支队在越南河北省有陇县祝关村召开第二次“四好连队”、“五好战士”代表大会。
& &12月越南副总理黎清毅等到一支队同模施工现场看望部队。
2月7日越北军区政委朱文晋、司令员阮平江等24人代表团.代表越南劳动党、中央军委来一支队机关,进行春节慰问,与即将回国的部队告别。&&
2月14日支队主任肖春先、政治委员李清德及各大队1名领导和部分英雄功臣应邀参加越北军区授勋和迎春大会。& &
2月至3月根据两国协议和中央军委命令: 2、10、58、61、63团于2、3月分批分别从友谊关口岸和河口口岸回国,1支队率6、7、9团继续执行第四期工程抢建和防洪加固任务。& &
4月第三批老兵退役回国,主要是1963年至1966年入伍的老兵,同时新兵补入部队。
9月30日越南国会副主席、越北自治区党委书记兼越北军区政委朱文晋等应邀参加一支队举行的国庆招待会。
10月张通达任中国后勤部队一支队主任,于坦任一支队政治委员。
11月15日中央军委下达6团回国。
12月29日支队主任张通达等7人参加越北军区举行的越南人民建军25周年庆祝招待会。
12月6团从友谊关口岸回国。
& & 2月14至19日,支队在越南河北省有陇县祝关村召开第三次“四好连队”、“五好战士”代表大会。
4月第四批老兵退役回国,主要是1965年至1966年入伍的老兵,同时,第四批新战士补入部队。
5月9日中央军委下达中国工程部队回国命令。
5月16日铁道兵表扬一支队完成同班段铺架任务。
6月1日一支队下发“关于坚决执行中央军委‘关于一支队在完成同本段铁路工程任务并交付越方后于6月下旬开始经友谊关口岸回国,进驻陕西省陕南地区,休整两月后,投入襄渝线施工的命令’的命令”。
& & 6月11日中越双方在同本段进行工程验交,并于6月15日在河内举行正式移交工程签字仪式。
& & 6月19日中国驻越大使王幼平一行11人到1支队看望部队。
& & 6月21日7团离开越南经友谊关口岸回国,进驻陕西省汉阴县进行整训。于8月20日离开汉阴县进驻紫阳县芭蕉口。
& & 6月26日中国后勤部队一支队机关撤离越南经友谊关口岸回国。
& & 6月30日由于谅山地区连日大雨,山洪暴发,造成同本段24公里39处不同程度的塌方。九团党委根据支队指示,召开常委扩大会,遵照上级指示精神,在组织部队回国开进的同时,成立了以丁云鹏团长为首的抢修指挥所和临时党委,率1营、4营和汽车、机械连部分人员及机械车辆(汽车31辆、机械16台),迅速投人抢修。在越北军区、中国驻越大使馆和支队首长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参加抢修的指战员.把抢修看成落实战备工作的一次检验,以打硬战、打恶战的战斗姿态和连续作战不怕疲劳的作风投入抢修。经六昼夜的顽强奋战,共完成土方12192立方米(其中稀泥600立方米)、铺草皮4500平方米、砌片石395立方米、整修下沉线路692米、整填路堤裂缝1300米。于7月7日提前完成任务。
& & 7月9日,1支队胜利完成援越抗美任务。1支队参谋长芦英林、9团团长丁云鹏率9团乘最后一列火车经友谊关口岸回国。& &
四、一支队在援越抗美期间完成的主要任务
1. 提高战时运输能力
& & 改建北线(河友线)和中线(东太线),将原有的米轨铁路改建为米轨、标准轨两用混合轨铁路达362.750公里。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条三条轨的铁路,在改轨的同时增建扩建数十个站、段和隧道等保障设施,改善和加强原有线路、桥梁、涵洞的配套设施,对原有标准过低或改善受限的路段,除适当改善外,重新开辟了迂回线。上述工作使其运输量提高了近一倍,保障了战时运输的需要,有力地支援了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 &
新建铁路116.805公里,包括克夫至太原的准轨铁路(部分为混合轨),形成了沟通北线和中线的大迂回。为克夫、安员等4个枢纽站各建一条联络线,形成局部小迂回,抢建迂回线、便线延长达97.925公里,使各条铁路联络成网。保证了战时铁路最大限度的畅通。
& & 新建铁路战备工程,包括为重点大、中桥梁和车站、隧道抢建便线、便桥、渡口(有的重点大桥抢建了2至3座便桥和高、中、低水位渡口)及迂回线,抢建机车维修和避弹洞。为重点站、线、桥梁架设通讯迂回线、铺设水底电缆等。
& & 为11座大中桥梁进行防洪加固。
2. 一支队反轰炸抢修情况
& & 据统计从部队入越后至1968年3月底,美机空袭1支队保障管区共967次,美机出动521 1批,23517架次,空袭破坏N~2575处次,投炸弹25752枚(其中瞬发弹24646枚、定时弹1106枚)。发射“大斗大”“百色鸟”、“响尾蛇”、“麻雀三”等空对地导弹和“巨鼠”火箭430枚,投钢珠弹等杀伤弹26万余颗,投弹量约3.4万吨(不含投入江河中未发现的),命中炸弹3447枚,命中导弹、火箭8l枚,平均每月每公里铁路投弹量为2.11吨,1967年6月平均每公里铁路投弹量为9.6吨,比朝鲜战争“绞杀战”时期,月平均每公里铁路投弹量9吨还多0.6吨。
& & 1支队保障辖管区正线延长至554公里,线路遭空袭814处,破坏690处,破坏延长达63.29公里,其破坏地段除水网、稻田地带外,站桥两端居多,为空袭站、桥所波及.一般线路不是敌机破坏重点。
& & 1支队保障管辖区车站71个,其中遭空袭59个,遭空袭破坏379站次,平均每站5.3次,破坏股道延长109公里,破坏土方达268170立方米,同时炸毁、颠覆站内大量机车车辆和其他站设施,并投下大量化学定时弹和磁性感应炸弹,这些都给抢修带来巨大的困难。
& & 1支队保障管区内,共有桥梁222座,其中大桥15座中小桥207座,遭空袭484座次,遭破坏181处次,破坏延长达5697米,其中,墩倒梁落的占35%、梁落墩未倒的占30%、梁墩局部破坏的占25%、轻微破坏的仅占10%。特别是对长跨度深水大桥的抢修,具有破坏量大、需要器材多、技术复杂、修复时间长、用工多等特点,桥梁抢修是铁路抢修的重点。
& & 1支队在5年多的援越抗美战斗中,排除化学定时弹和磁性感应弹114枚、子母弹3000余颗,将敌机炸毁的桥梁、车站、线路全部及时修复,确保了战时钢铁运输线的畅通:
3.支队对空作战战绩
& & 支队和配属参战的铁道兵1师师直和l、3团高机连共33个,每连装备12.7毫米口径单管高射1枪9挺,配备2瓦报话机和电话机各2部,望远镜4—6具,部分高机连配备解放牌汽车6台,连队主要部署在重点目标或指挥机关驻地。支队、各团主要提供远方空情情报,连队在距离阵地30公里处设置近方观察哨,在阵地设置观察员,坚持观察情报制度,美机距离70公里时全连进人一级战斗准备。贯彻集中火力迎头近战歼敌的原则,发挥单管高射机枪的低空火力,迫使美机由低空投弹改为高空投弹,命中率逐步下降:1965年为15.9%、1966年为14.6%、1967年为13.3%、1968年为9.5%,有效地减少了空中破坏。
& & 全支队高机连在援越抗美期间,对空作战668次,消耗高机弹391690发、重机弹107072发。击再致机119架、击伤敌机135架,毙俘美飞行员12名。
4. 支队援越抗美期间的其他功绩
& & 全支队指战员5年时间里,帮助越南人民抢险救灾、救护伤员、给老百姓看病、修桥修路、插秧、割谷等10万余人次,增进了中越两国人民的友谊。
& & 全支队5年时间里,涌现出许多先进单位和英模人物:6团1营、10团1营、7团高机连、9团3营高射机枪连获中央军委嘉奖,54个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559个单位记集体三等功,12人记一等功,46人记二等功,10751人记三等功。有1634人负伤,297人牺牲(不含送回国后牺牲的同志)。
其它:1支队人越前后,铁道部和铁道兵为支队调配技术干部198人、工长领工员91人、起重工72人、铆工56人、电焊工26人、机械工77人、潜水员25人、其他工种41人,共586人。广州、福州、昆明军区调换高射机枪、重机枪战士739人、铁道兵还调配部分通信、机要干部。
五、 铁道兵十三师(6支队)
6月23日十三师师长孙林泉、政委罗斌奉令到铁道兵机关,司令部副参谋长蓝庭辉传达了出国执行援越抗美任务的命令,明确13师的主要任务是在越南西北地区修建8、10、12号公路。同时,就援外工作应注意的事项作了重要指示。
7月18日下午十三师师长孙林泉率领各团团长或副团长及有关人员组成的先遣队,从那发口岸出境进入越南。越南莱州省副主席方东和省军区参谋长丁全山到边界迎接。
& & 7月21日,十三师先遣队与中国筑路工程指挥部崔萍参谋长率中国交通部派出的人员及越方代表会合。
& & 7月22日中国筑路工程指挥部崔萍参谋长召集所有中国同志开会,部署勘察任务,传达我驻越使馆及修路工程指挥部的有关指示。会上,决定成立6个小组分头进行勘察。为了方便协商研究工作,越方也组成勘察组配合。
& & 7月25日孙林泉师长带领的小组负责勘察12号公路(由中越边境的板南贡至越老边境的西庄山口全长231.499公里),越方派出莱州省委副书记为主的修路办事处协助勘察,用了半个月时间完成勘察任务。& & 、
& & 8月中旬勘察组回北京,工程兵陈士榘司令员听取了汇报,并传达了罗瑞卿总参谋长和张宗逊副总参谋长的指示;部队由驻地向云南移防。
& & 9月16日昆明军区副司令员鲁瑞林接见师长孙林泉、师政委罗斌。鲁副司令指出:这次部队出国是一次大行动,从昆明入越的部队有十余万,必须对部队入越进行八项守则教育和准备打大仗、打恶战的思想教育。
& & 9月19日铁道兵第十三师奉命组成“中国交通部修路工程队第六支队”(1年后改为中国后勤部队第六支队)。孙林泉师长改任支队长,师政委罗斌改任支队政治委员,所属6l、62、64团和12师58团共19370人执行援越抗美任务。支队在云南蒙自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确定了入越先遣人员,并进行组织准备工作。
& & 9月25日六支队组成两个先遣指挥所,分别由孙林泉支队长和徐冼副支队长负责,由河口与金平两个口岸出境入越,后续部队和物资编成43个梯队,于10月5日起相继开进,至12月24日全部入越(58团人越后先配属5支队施工)。
10月原在中越边界执行修路任务的云南民工40大队3650人编入六支队。
& & 3月工程兵314、315团相继入越,进驻12号公路配属施工,归六支队建制。
11月58团组建,至此,全支队最高兵力达32879人。
& & 3月云南民工40大队奉命回国。
& & 4月昆明军区高炮630团入越参战,归六支队建制,担负掩护部队施工。
& & 7月昆明军区独立舟桥营入越参战,归六支队建制,担负保障莱州渡口的施工任务。
& & 1月高炮630团奉命回国,陆军14军高炮指挥所所属部队接防。
& & 8月,58团、6l团调1支队,执行抢建同本段铁路的任务。62团、64团和支队机关直属单位陆续回国。314、315团继续留在越南,抢修被洪水冲毁的l l号公路。
& & 3月,58、61、314、315分别经友谊关和河口口岸回国。
6. 施工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1965年11月至1966年8月主要建成8号公路从老街的谷抑桥穿越老街市区,沿南溪河西行至距孟隶县2.5公里的三岔路口止,全长47.57公里。10号公里从老街的谷抑桥西起经沙巴、占墩,穿过东南亚第一高山——黄连山的原始森林地带至帕巴,全长155.06公里。同时,派出少量部队进驻12号公路作修路的前期准备。此阶段敌机袭击次数较少,部队主要以白天施工为主。
(2) 第二阶段
1966年8月至号公路按计划提前3个月于日全部竣工。
& & 12月17日在8号公路举行了隆重的交接仪式,越共中央代表武光在交接仪式上说:“我看了8号公路非常感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越南的援助是非常无私的。8号公路不仅质量好进度快,而且路宽美观。中国同志为造此路付出的代价,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 & 10号公路按计划保质保量提前6天建成,于日交付越方使用。在10号公路交接大会上,越南交通运输部负责人邓夏同志说:“10号公路修建任务十分艰巨,因为那里条件恶劣,想不到中国同志在那样的条件下,光荣地完成了任务,而且工程质量很好。我代表越南交通运输部,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 & 在此阶段,敌机袭击明显增多,根据敌机活动规律,采取了白天抓两头,夜间集中干,阴雨天突击,青天“麻雀战”的方法,避开敌机活动最频繁的时间,减少部队的伤亡。
(3) 第三阶段
1967年2月至1968年5月全支队兵力投入12号公路的抢建,12号公路跨越索河、墨水口、南墨、南云、南努阿等5条江河,桥涵多,工程复杂,气候恶劣,敌机活动频繁。这条公路既是支援越南人民抗美救国的主要干线,又是支援老挝人民抗美救国的重要交通干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 & 号公路初通后,为配合老挝芒搏战役,大批军用车辆通过粗通的12号公路,平乏每晚120多辆,最高达360辆,将大量的作战物资经西庄运往老挝。边施工边通车,对施工干扰是,夏大的。6支队全体官兵在上级的支持和领导下,在高炮部队的密切配合掩护下,通过全支队官兵的.鲁血奋战,在硝烟弥漫的越西北战场,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频繁的敌机袭扰,于保质保量地修建了全长231.449公里的12号公路,交付越方使用。
& & 6支队在3年多的援越抗美战争期间,修建了3条战略公路,全长434.08公里,共用733.65工天,累计完成土石方996.9万立方米,桥梁65座,延长2709米;涵洞1426座,延长15510米;路面共6万平方米,防护工程8.9万立方米,工程质量超过了原来设计的6级公路标准。在修建3条战琏二路的同时,为沿途的越南人民兴修水利建设和一些便道公路,帮助越南人民抢险救灾,给越南人三易治伤病,受到了越南政府和人民的赞扬。至今,越南人民每年都自发地维护6支队的一些烈士陵园。
& & 据不完全统计,从6支队人越到1968年3月底,美军出动各型飞机3206批,15650架次,对全支队轰炸638处次。
& & 6支队以高炮630团为主力,加上32个高射机枪连,共对空作战181次,击落敌机104架,击伤115架。
6支队在援越筑路的3年多时间里,共有7人荣立一等功,11个单位和74人荣立二等功,101个单位和2464人荣立三等功,204名同志壮烈牺牲,数千人光荣负伤。
资料来源:张金春编著《铁军雄风》
我的QQ: 河北唐山69年兵王宝成(9连)等和江西赣州大余70年兵刘光浩、张强(9连)等战友可以联系
主题帖子积分
, 积分 24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 积分 24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补充:铁道兵第2师1965年出国前部队代号6835部队,在越南5年代号先中国志愿工程队第1支队-后中国后勤部队一支队,1970年回国后部队代号5752部队。
站长推荐 /2
不会电脑打字?只要你有一部智能手机,能上网,不开电脑, 你也能及时从手机上关注到军魂网的讯息啦。
添加方式1:用微信上的“扫一扫”功能,扫描下面的二维码,点击“关注”。
想下载军魂网手机客户端,先打开微信的“扫一扫”,扫描下面的二维码,会提示有军魂网APP文件下载、安装;
登录后,你会发现手机客户端的版面干净无广告,发帖回帖更简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美援越老兵待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