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县一中成绩查询偷盗羊案件是否是高官乡刘庄子犯罪伙团伙所为

&工行事件:誰在網上“算計”我們的財富&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地域之間的限制變得模糊,一個個虛擬網名背後的身份難以確認。隨之而來的是,互聯網也成爲孳生罪惡的沃土。近一段時間,工行網上銀行被盜事件使得百姓人人自危,究竟是什麽人在惦記著老百姓的血汗錢?記者經過舉報者指點,在百度貼吧裏輸入“銀行卡”三個字,出現的搜索結果讓人觸目驚心,到處充斥著辦理銀行卡、盜取網銀的技術,甚至是販賣制造銀行卡設備的帖子,並都留有OICQ聯系方式。記者嘗試申請加入幾個OICQ聊天群,這些人的防範意識比較強,最終只有一個名爲“銀行卡交友群”的聊天群組通過了記者的申請。在這個群中,記者了解到了一些讓人坐立難安的情況。■推銷偷盜技術者肆無忌憚記者以一位知道他人信用卡賬號、密碼,希望盜取卡內現金的網友身份進入該群。一進入該群,在群公告內赫然寫著“買網銀找XXX人”的說明。該群管理員之一、網名爲“公牛”的人發布了“出售可以使用的銀行卡借記卡,帶存折、原始密碼可到ATM機修改,爲買家保密。可以用來洗錢,280元一張,歡迎咨詢”的消息後,非常熱情地歡迎了記者的加入。當記者表明來意希望得到“專業”的幫助後,“公牛”非常熱心地推薦北京地區這方面的“專家”,並聲稱此人信譽很好,已經在北京形成一定規模,有了自己的公司。由于當時該人並不在線,于是“公牛”詳細詢問了記者的需求,他認爲:複制信用卡要比一般的銀行卡更難,“目前國內能複制信用卡的沒有幾個,我可以。不過,賬號裏的余額至少要超過50萬元,弄到錢後,大家分錢走人;如果沒有這麽多,就不值得麻煩一次了。”“公牛”很清楚地告訴記者,複制銀行卡一旦被公安機關抓獲,就會被判處無期徒刑。即使如此,當記者表示賬戶內至少有50萬元存款後,他還是建議記者先去盜取戶主簽名。如果可以成功將他人賬戶內的錢轉移,如何分賬呢?群裏的人衆口一詞,“三七分賬”──提供賬號、密碼等原始資料的一方獲得贓款的三成;提供技術、轉賬等服務的賣家得到七成。當記者質疑這樣的分配方式時,“公牛”肯定地說,“這是行規!”在記者與“公牛”溝通的過程中,一位網名空白的網友問他,“你不知道這樣做是犯法的嗎?”結果,該網友受到群體攻擊,群裏幾個一直沒有發言的網友忽然出來破口大罵,“又沒有要你犯法,你管得著嗎?”隨後,該人立刻被管理員清出群組。“踢”走了多事的人,“公牛”又繼續發著他的業務廣告,推銷可以洗錢的銀行卡,並不斷聲稱,自己想做的是“長線生意”,信譽絕對可以保證。■哪個銀行的卡最危險在記者得到群內部分“賣家”的信任後,就有人找上記者,希望可以合作。該“賣家”問記者有沒有中國農業銀行的賬號,卡內余額要超過10萬元,並且需要記者提供戶主的身份證、姓名、地址以及ATM密碼。爲什麽非得是農業銀行呢?該“賣家”解釋道,“經過我們測試發現,目前農業銀行卡的複制成功率最高。”當記者表示手裏有農業銀行的卡,但是沒有身份證時,這個“賣家”認爲可以合作。“沒有身份證也沒有關系,只要可以提供詳細的地址和姓名,我就可以找人查。”當然,這也是付費合作,“賣家”查詢一次要付給對方500元作爲“勞務費”,雖然貴點但是成功率是百分之百的。他詳細解釋了雙方的合作細節,“一旦銀行卡被‘攻破’後,你可以申請支付卡先轉一元試一下,看是否可以轉賬。如果可以,10萬元的卡要付給我們500元定金,20萬元的要付1000元定金。事成之後,‘三七分賬’。”當記者詢問這樣做的成功率有多少時,該“賣家”表示,不可能是百分之百成功,“也有過失誤,自己就要賠錢進去。前期的准備工作很多,要去櫃台辦理一些手續,而且是要去開戶地的銀行櫃台辦理,過程十分複雜,需要有耐心。即使一切順利,一個有15萬元左右存款的賬號也需要8-12天才可以洗完。”──操作此道的精確程度和專業程度,令人歎爲觀止。最後,他還特意向記者表示,最近剛剛經過測試,“農業銀行的卡最好做,其次是中國工商銀行。如果有工商銀行的賬號也可以合作。你先好好考慮一下,如果願意合作,就在QQ上找我。”一時之間,記者除了想看緊自己錢包裏的幾張銀行卡外,不作他想。■哪裏才是安全的呢一個工行網銀的受害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現在已經沒有任何安全感了,好不容易賺來的錢,放在身邊怕被小偷光顧,放到銀行又有另外一群賊盯著,哪裏才是安全的呢?”當記者在這個群裏發現有幾位銀行的工作人員的身影時,安全感也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了。記者匿名混在這個由盜竊網銀高手、洗錢專家和居心叵測地尋找專家的人組成的OICQ群裏10天,幾次發現有號稱是XX銀行的工作人員的網友出入。他們或詳細或模糊地介紹自己的工作性質和所在銀行,希望在這個群裏找到合作夥伴。經常是兩個人談得投契後,就互相加彼此爲OICQ好友,單獨溝通合作細節去了。這些自稱是銀行工作人員的網友,自報的工作單位幾乎囊括了目前的幾大銀行。假如他們是真的,那他們比普通犯罪分子更容易取得用戶的賬號、身份證及密碼,更加清楚賬戶上的余額有多少、哪個才是目標,更容易將犯罪活動做得滴水不漏。這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麽每次有銀行的工作人員加入該群,都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了。老百姓的財産岌岌可危,那些賬戶上的十幾、二十萬元的存款,很可能就是夫妻倆一輩子的積蓄。這些公然在網上叫賣制造假卡設備的人,這些公然叫賣盜取網銀技術的人,該誰來治理?此刻,記者的OICQ裏有兩個群裏的人還在活躍著:一個是“銀行卡交友群”,“公牛”正在那裏不無得意地炫耀著,“現在查得緊,我已經隱藏了我的IP地址,誰也看不到了。”另一個群是工商銀行網銀被盜的受害者自發組織的群,他們在下班後利用休息時間討論著各自的遭遇,商量著如何才能挽回自己的損失。同樣熱鬧的兩個聊天群卻恰成鮮明的對比。(《瞭望東方周刊》)
&發布時間: 22:58:17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框架,无法发表评论。
&工作回顾展
&|&&|&&|&&|&&|&&|&
崇尚科學 反對邪教 端正信仰 弘揚法治 天津市反邪教協會版權所有
推薦使用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9.0以上版本。
Copyright &
Tianjin Anti-cult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陈独秀:基督教与中国人&凡是社会上有许多人相信的事体,必有他重大的理由,在社会上也必然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基督教在中国已经行了四五百年,奉教的人虽然不全是因为信仰,因为信仰奉教的人自必不少,所以在近代史上产生了许多重大的问题。因为我们向来不把他当做社会上一个重大的问题,只看做一种邪教,和我们的生活没有关系,不去研究解决方法。所以只是消极的酿成政治上、社会上许多纷扰问题,没有积极的十分得到宗教的利益。现在若仍然轻视他,不把他当做我们生活上一种重大的问题,说他是邪教,终久是要被我们圣教淘汰的;那么,将来不但得不着他的利益,并且在社会问题上还要发生纷扰,因为既然有许多人信仰他,便占了我们精神生活上一部分,而且影响到实际的生活,不是什么圣教所能包办的了,更不是竖起什么圣教底招牌所能消灭了。所以我以为基督教底问题,是中国社会上应该研究的重大问题,我盼望我们青年不要随着不懂事的老辈闭起眼睛瞎说!在欧洲中世,基督教徒假信神、信教的名义,压迫科学,压迫自由思想家,他们所造的罪恶,我们自然不能否认。但是欧洲底文化从那里来的?一种源泉是希腊各种学术,一种源泉就是基督教,这也是我们不能否认的。因为近代历史学、自然科学都是异常进步,基督教底“创世说”、“三位一体说”和各种灵异,无不失了威权,大家都以为基督教破产了。我以为基督教是爱的宗教,我们一天不学尼采反对人类相爱,便一天不能说基督教已经从根本崩坏了。基督教底根本教义只是信与爱,别的都是枝叶;不但耶稣如此,《旧约》上开宗明义就说:有害你们生命流你们血的,无论是兽是人,我必讨他的罪。人与人是弟兄,人若害人的生命,我必讨他罪。凡流人血的,人也必流他的血。因为上帝造人,是按着自己形像造的(《创世记》第九章之五、六)。所以,基督徒或是反对者,都别忽略了这根本教义。基督教在中国行了几百年,我们没得着多大利益,只生了许多纷扰。这是什么缘故呢?是有种种原因:(1)吃教的多,信教的少,所以招社会轻视。(2)各国政府拿传教做侵略的一种武器,所以招中国人底怨恨。(3)因为中国人底尊圣、攘夷两种观念,古时排斥杨、墨,后来排斥佛、老,后来又排斥耶稣。(4)因为中国人底官迷根性,看见《四书》上和孔孟往来的人都是些诸侯、大夫,看见<新约》上和耶稣往来的,是一班渔夫、病人,没有一个阔老,所以觉得他无聊。(5)偏于媚外的官激怒人民,偏于尊圣的官激怒教徒。(6)正直的教士拥护教徒底人权,遭官场愤恨、人民忌妒;邪僻的教士袒庇恶徒,扩张教势,遭人民怨恨。(7)基督教义与中国人底祖宗牌位和偶像显然冲突。(8)白话文的《旧约》、《新约》,没有《五经》、《四书》那样古雅。(9)因为中国人没有教育,反以科学为神奇鬼怪,所以造出许多无根的谣言。(10)天主教神秘的态度,也是惹起谣言的引线。上例十种原因当中,平心而论,实在是中国人底错处多,外国人底错处不过一两样。他们这一两样错处,差不多已经改去了,我盼望他们若真心信奉耶稣最后的遗言——《马太传》底末章最后二节所说——今后不要再错了。我们中国人回顾从前的历史,实在是惭愧;但现在是觉悟到什么程度么?我盼望尊圣卫道的先生们总得平心研究,不要一味横蛮!横蛮是孟轲、韩愈底态度,孔子不是那样。四我们今后对于基督教问题,不但要有觉悟,使他不再发生纷扰问题;而且要有甚深的觉悟,要把耶稣崇高的、伟大的人格,和热烈的、深厚的情感,培养在我们的血里;将我们从堕落在冷酷、黑暗、污浊坑中救起。支配中国人民心底最高文化,是唐虞三代以来伦理的道义。支配西洋人心底最高文化,是希腊以来美的情感和基督教信与爱的情感。这两种文化的源泉相同的地方,都是超物质的精神冲动;他们不同的地方,道义是当然的、知识的、理性的,情感是自然的、盲目的、超理性的。道义的行为,是知道为什么应该如此,是偏于后天的知识;情感的行为,不问为什么只是情愿如此,是偏于先天的本能。道义的本源,自然也出于情感,逆人天性(即先天的本能)的道义,自然算不得是道义;但是一经落到伦理的轨范,便是偏于知识、理性的冲动,不是自然的、纯情感的冲动。同一忠、孝、节的行为,也有伦理的、情感的两种区别。情感的忠、孝、节,都是内省的、自然而然的、真纯的;伦理的忠、孝、节,有时是外铄的、不自然的、虚伪的。知识、理性的冲动,我们固然不可看轻;自然情感的冲动,我们更当看重。我近来觉得对于没有情感的人,任你如何给他爱父母、爱乡里、爱国家、爱人类的伦理知识,总没有什么力量能叫他向前行动。梁漱溟先生说:“大家要晓得,人的动作不是知识要他动作的,是欲望与情感要他往前动作的。单指出问题是不行的,必要他感觉着是个问题才行。指点出问题是偏于知识一面的,而感觉他真是我的问题都是情感的事。”梁先生这话极有道理,但是他说:“富于情感是东方人的精神。”又说:“这情感与欲望的偏盛是东西两文化分歧的大关键。”他这两层意思,我都不大明白。情感果郎是美吗?欲望果都是恶吗?情感果能绝对离开欲望吗?只有把欲望专属物质的冲动,情感专属超物质的冲动,才可以将他两家分开。其实情感与欲望都兼有物质的、超物质的两种冲动,不能把他们分开,不能把他们两家比出个是非高下。欲望情感底物质的冲动,是低级冲动,是人类底普遍天性(即先天的本能,他自身没有善恶),恐怕没有东洋西洋的区别。欲望情感底超物质的冲动,是高级冲动,也是人类底普遍天性,也没有东洋西洋的区别。所以就是极不开化的蛮族,也有他们的宗教。所以我以为:西洋东洋(殊于中国)两文化底分歧,不是因为情感与欲望的偏盛,是在同一超物质的欲望、情感中,一方面偏于伦理的道义,一方面偏于美的、宗教的纯情感。东洋的文化自然以中国为主,阿利安人(Aryan)底美术、宗教,本是介在这两文化系间的一种文化,与其说他近于中国文化,不如说他近于西洋文化;至于希伯来(Hebrew)文化,更不消说的了。中国底文化源泉里,缺少美的、宗教的纯情感,是我们不能否认的。不但伦理的道义离开了情感,就是以表现情感为主的文学,也大部分离了情感加上伦理的(尊圣、载道)、物质的(纪功、怨穷、海淫)彩色。这正是中国人堕落底根由,我们实在不敢以“富于情感”自夸。中国社会麻木不仁。不说别的好现象,就是自杀的坏现象都不可多得。文化源泉里缺少情感,至少才是一个重大的原因。现在要补救这个缺点,似乎应当拿美与宗教来利导我们的情感。离开情感的伦理道义,是形式的不是里面的;离开情感的知识,是片段的不是贯串的,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是过客不是主人,是机器、柴炭,不是蒸汽与火。美与宗教的情感,纯洁的深入普遍我们生命源泉底里面。我主张把耶稣崇高的、伟大的人格和热烈的、深厚的情感,培养在我们的血里,就是因为这个理由。我们一方面固然要晓得情感底力量伟大,一方面也要晓得他盲目的、超理性的危险;我们固然不可依靠知识,也不可抛弃知识。譬如走路,情感是我们自己的腿,知识是我们自己的眼或是引路人的眼,不可说有了腿便不要眼。基督教底“创世说”、“三位一体说”和各种灵异,大半是古代的传说、附会,已经被历史学和科学破坏了,我们应该抛弃旧信仰,另寻新信仰。新信仰是什么?就是耶稣崇高的、伟大的人格和热烈的、深厚的情感。不但那些古代不可靠的传说、附会不必信仰,就是现代一切虚无琐碎的神学、形式的教仪,都没有耶稣底人格、情感那样重要。耶稣说:我告诉你们,现有一比神殿更大者在此(《马太传》十之六)。又说:我不为祭祀而为怜悯((马太传)十二之七)。犹太人杀害耶稣的罪状,就是因为他说:我能破坏这神殿,并且三日内造成(《马太传》十六之六我们应该崇拜的,不是犹太人眼里四十六年造成的神殿(《约翰传》二之二十),足耶酥心里三日再造的、比神殿更大的本尊。我们不用请教什么神学,也不用依赖什么教仪,也不用藉重什么宗派;我们直接去敲耶稣自己的门,要求他崇高的、伟大的人格和热烈的、深厚的情感与我合而为一。他曾说:你求,便有人给你;你寻,使得着;你敲门,便有人为你开(《马太传》七之七)。耶稣所教我们的人格、情感是什么?(1)崇高的牺牲精神。他说:我是从天降下的活面包,吃这面包的人永生;为了人世底生命,我所贡献的面包就是我的肉(《约翰传》六之五十吃我肉饮我血的人,与我合一,我也与他合一(《约翰传》六之五十六)。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人,不配做我的门徒;爱子女过于爱我的人,不配做我的门徒(《马太传》十之三十七)。不背着他的十字架随我的人,不配做我的门徒(《马太传》十之三十八)。想保全他的生命的人,将来必失去生命;他为我失去生命,将来必得着生命(《马太传》十六之二十五)。耶稣在将要被难之前,知道他的十二门徒中,有一人要卖他,他举起酒杯向他们道:请你们满饮此杯,因为这是我的血,为誓约、为众人赦罪流的血(<马太传)二十六之二十七、二十八)。(2)伟大的宽恕精神。他说:你们宽免别人的罪,天父也要宽免你们的罪(《马太传》六之十四)。悔改与赦罪将由他的名义从耶路撒冷起,宣传万国(《路加传》二十四之四十七)。一人悔罪,天使大喜(《路加传》十五之十)。我告诉你,邪妇人许多罪恶都赦免了,因此他爱也多;被赦免的少,爱也少了。(《路加传》七之四十七)神欢喜一个有罪的人悔改,过于欢喜九十九个正直的人无须悔改(《路加传》十五之七)。别人告诉你们:爱你们的邻人,恨你们的敌人。我告诉你们:爱你们的敌人,为迫害你们的人祈祷。这样才是天父底儿子:他的日光照善人也照恶人,他降雨给正义的人也给不义的人,”(《马太传》五之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勿敌恶人:有人打你右边脸,你再把左边向他。有人到官告你,取去你的上衣,再把外套给他(《马太传》五之三十九、四十)。我不是为无罪的人而来,乃为有罪的人而来。”(《马太传》九之十三)(3)平等的博爱精神。他说:使瞎子能看,破子能走,聋子能听,有癞病的人洁净,死的人复活,穷人得着福音(《马太传》十一之五)。尊敬你的父母,爱邻人如爱你自己(《马太传》十九之十九)。卖你所有的东西,送给穷人,如此你将得着天国底财宝。”(《马太传》十九之二十一)富人入天国,比骆驼穿过针孔还难(《马太传》十九之二十四)。第一尽全心全精神全意爱你的神,第二爱邻人如爱你自己,一切法律、预言者,都是遵这两大诫(《马太传》二十二之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你们须相爱,你们须相爱如同我爱你们(《约翰传》十之三十四)。穷人少的布施,多过富人多的布施。因为富人布施的是他的有余,穷人布施的是他的不足,是尽其所有(《路加传》二十之三、四)。Pharise人与学者讥诮耶稣和税吏及罪人同食,耶稣对他们说道:你们堂中,谁有一百只羊?若失去一只,他不离开这九十九只,去将那失去的寻得吗?寻得了,是要喜欢的把他背在肩上。他回到家里,他要邀集他的朋友、他的邻人,向他们说,恭喜我子回来了我失去的羊。我告诉你们,神喜欢一个有罪的人悔改,过于喜欢九十九个正直的人无须悔改,也是这样(《路加传》十五之一至七)。这就是耶稣教我们的人格,教我们的情感,也就是基督教底根本教义。除了耶稣底人格、情感,我们不知道别的基督教义。这种根本教义,科学家不曾破坏,将来也不会破坏。七耶稣说:“听到我的话而不实行的人,好比一个愚人把房屋做在沙上。风吹,雨打,洪水来了,这屋是要倾覆的,这是很大的倾覆。”(《马太传》七之二十六、二十七)现在全世界底基督教徒都是不是愚人?把传教当饭碗的人不用说了,各国都有许多自以为了不得的基督教信者,何以对于军阀、富人种种非基督教的行为,不但不反抗,还要助纣为虐?眼见“万国人祈祷的家做了盗贼底巢穴”不去理会,死守着荒唐无稽的传说,当做无上教义;我看从根本上破坏基督教的,正是这班愚人,不是反对基督教的科学家。大倾覆底责任,不得不加在这班愚人身上!中国底基督教状况怎么样?恐怕还是吃教的人占多数。最可怕的,政客先生现在又来利用基督教。他提倡什么“基督敦救国论”来反对邻国,他忘记了耶稣不曾为救国而来,是为救全人类底永远生命而来;他忘记了耶稣教我们爱邻人如爱我们自己;他忘记了耶稣教我们爱我们的敌人,为迫害我们的人祈祷。他大骂无产社会是“将来之隐患”、“大乱之道”,他忘记了基督教是穷人底福音,耶稣是穷人底的朋友。(原载《新青年》第7卷第3号,日)
&发布时间: 0:24:12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框架,无法发表评论。
相关评论:
5、[游客]2. 发展在起初的一二百年间,基督教是作为异教被政府(罗马帝国)禁止的,基督教信徒受到迫害,甚至被处死。直到313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诏书,从而使基督教成为政府所允许的宗教。325年,尼西亚信经在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上通过,并成为基督教的最基础的原则,现在几乎所有的基督教教派都接受这一原则。392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从此,基督教开始迅速发展起来。395年,罗马帝国在内部矛盾和外族入侵下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基督教也开始分裂为东正教(自称正教)和罗马公教(自称公教),两个教派都自称是基督教的正统。罗马教皇(教宗)是罗马公教最高领导者,而君士坦丁堡牧首则是东正教的首领。到1054年,东部教会和西部教会互相宣布把对方宗主教驱逐出教,标志着罗马公教和东正教正式分道扬镳,称为基督宗教大分裂。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兴起,耶路撒冷落入穆斯林的控制之下。西罗马地区的教会和国家为解放圣地耶路撒冷在1095年-1291年间先后八次十字军东征。16世纪,德国、瑞士、荷兰、北欧和英国等地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它产生出脱离天主教会的基督教新教教会。领导人物是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他们建立了新教和圣公会,脱离了罗马天主教。中国所称的“基督教”,基本上都是这个时候产生的新教。3. 基督教在中国的历史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基督教开始传入中国,但当时传入中国的是当年一度被认为是异端的聂斯托利派(中国称景教,现称“基督宗教马龙派”),后来在唐朝会昌五年(845年)被禁止传播。元朝时基督教(景教和罗马公教)又再次传入中国,称为“也利可温”(蒙古语“有福缘的人”),元朝灭亡后又中断了。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天主教耶稣会派来利玛窦,他被允许在广东肇庆定居并传教,曾一度成功地使天主教在中国得以立足。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东正教开始在中国传播。1807年,新教派遣马礼逊来华传教,新教也开始在中国传播。鸦片战争以后,基督教以沿海通商口岸为基地迅速发展。1843年,洪秀全借助基督教的教义,自称是耶稣的弟弟,建立“拜上帝会”,后来建立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天主教徒解放初约有270多万人,到2006年约有500万人;基督教徒解放初约有70多万人,截至2006年,基督教信徒已超过1600万人。二、教义 (参看尼西亚信经)1. 共同教义基督是“基利斯督”的简称,意思是上帝差遣来的受膏者,为基督宗教对耶稣的专称。所谓基督宗教,是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主的各教派的统称。该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于公元1世纪由巴勒斯坦拿撒勒人耶稣创立。相传他是上帝的独生子,为圣灵感孕童贞女玛丽娅而降生;传说他掌握了很多神术,让瞎子复明,跛子行走,死人复活,但是因为犹太公会不满耶稣基督自称为上帝的独生子、唯一的救赎主,把他交给罗马统治者钉死在十字架上;据传死后第三天复活,显现于诸位门徒,复活第40天后升天;据称还会于世界末日再度降临人间,拯救人类,审判世界。他的受难是12使徒中的犹大叛卖造成的,受难日为星期五,最后的晚餐连耶稣有13人,所以在西方,13是人们忌讳的数字,并且与星期五一起视为凶日。尽管有三大教派,但是基本教义都是相同的。即上帝创世说,原罪救赎说,天堂地狱说。《圣经》,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组成,是基督教的经典。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标志。他们信奉的“上帝”或“天主”本体上是独一的,但是包括圣父、圣子、圣灵(圣神)三个位格。上帝 神(God):基督教信仰圣父、圣子、圣灵三而一的上帝。上帝是三位一体——圣父是万有之源造物之主,圣子是太初之道而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圣灵受圣父之差遣运行于万有之中、更受圣父及圣子之差遣而运行于教会之中。但这三者仍是同一位上帝,而非三个上帝——三位格、一本体,简称三位一体。 创造(Creation):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宇宙(时间和空间)万物,包括人类的始祖。 罪(Sin):亚当与夏娃在伊甸园中违逆上帝出于爱的命令,偷吃禁果,想要脱离造物主而获得自己的智慧,从此与上帝的生命源头隔绝,致使罪恶与魔鬼纒身,而病痛与死亡则为必然的结局。后世人皆为两人后裔,生而难免犯同样的罪,走上灭亡之路。 救赎(Redemption):人生的希望在于信奉耶稣基督为主,因他在十字架上的赎罪,并他在三日后从死里复活,使悔改相信他的人一切的罪皆得赦免,并得到能胜过魔鬼与死亡的永远生命。 灵魂与永生(immortality):人有灵魂,依生前行为,死后受审判,生前信仰基督者,得靠基督进入永生。怙恶不悛者,将受公义的刑罚与灭亡。世界终有毁灭的末日,但在上帝所造的新天新地中,却是永生常存。 2. 不同教派的教义(参见基督教派)天主教:天主教的信仰生活的核心是七项圣事,即圣洗圣事、坚振圣事、修和圣事、圣体圣事(弥撒)、婚配圣事、圣秩圣事、病人傅油圣事。在这其中,弥撒是最重要的。日常生活中,诵经也是天主教信徒经常进行的活动,这些经文大都是一些经过编排好的重要经文的连祷,例如天主经﹐宗徒信经和《玫瑰经》。东正教:东正教派的神学和对于经卷的解释都是遵循基督教兴起初期所传下来的典范。他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要继续和延续基督传给他最初使徒,以及使徒传给早期教会僧侣的神学和信仰。从某种意义上说,东正教是最保守的基督教派。新教:新教具有与天主教和东正教不同的教义,比如:强调“因信称义”,即得以称义是不需要任何善行,只在乎信;人人皆可为祭司,因为彼得前书2:9“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上帝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只有圣经为最高的权威,并只承认洗礼和圣餐礼两者为圣礼,这与天主教和东正教注重圣事(即圣礼)的传统截然不同。三、主要节日基督教主要节日有圣诞节、受难节、复活节、升天节、诸圣日(万圣节)等,天主教和东正教还有圣神降临节、圣母升天节,命名日等节日。圣诞节:12月25日。原为罗马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的生日;罗马帝国以基督宗教为国教后将此日改为纪念耶稣基督诞辰,但耶稣基督降生的真实日期无人知道。受难日:复活节前的礼拜五,纪念耶稣基督被钉死于十字架上。复活节:3月21日到4月25日之间,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礼拜日,纪念耶稣基督复活。感恩节:(北美洲基督教传统节日,而非普世基督教节日)11月的第四个礼拜四(美国),或10月的第三个礼拜六(加拿大)。四、教堂和遗迹1. 中国基督教文物中国著名的天主教教堂和遗迹: 北京南堂和北堂;利马窦墓;天津老西开教堂;上海徐家汇天主堂;上海佘山圣母大教堂;广州圣心大教堂中国著名东正教教堂: 哈尔滨圣索非亚教堂;上海圣母大教堂中国著名新教教堂: 上海国际礼拜堂;上海沐恩堂;上海圣三一堂;上海景灵堂2. 世界其他地方著名教堂巴黎圣母院(法国巴黎),科隆大圣马丁教堂(德国科隆),救世主大教堂(俄罗斯莫斯科),圣索非亚大教堂(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圣经圣经是亚伯拉罕诸教(包括基督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等各宗教)的宗教经典,由旧约全书与新约全书组成,旧约全书是犹太教的经书,新约全书是耶稣基督以及其使徒的言行和故事的纪录。旧约圣经天主教和东正教的旧约圣经共46卷,当中包含了其他宗派划为次经的数个书卷;基督新教的旧约圣经有39卷;而犹太教的希伯来圣经由于把多个章节较少的书卷合成一卷,总数只有24卷,内容和新教的旧约全书一致。新约圣经新约圣经的数量比较一致,都有27卷。犹太教并不承认新约圣经为正典。此外,伊斯兰教只接受旧约全书的前五卷(摩西五经)、诗篇和新约全书的四福音书为正典,但认为其中有大量错误,是传抄翻译过程中的人为失误;基督宗教各传统用不同版本的抄本来反驳穆斯林的这一指控,并以奥斯曼版本的形成过程反诉古兰经有被哈里发奥斯曼篡改穆罕默德口述原文的重大嫌疑。旧约全书有书三十九卷,新约全书有二十七卷,共是六十六卷。考古学证明,旧约全书完成於耶稣诞生前数百年至千年,例如摩西五经(《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完成於公元前1400年左右,《玛拉基书》完成於公元前400年左右;新约全书则完成於公元一世纪末,所以新旧约全书的写作历时1500多年。圣经中的各卷书均是独立写成,写成後即在各犹太会堂及基督教堂传读。到了公元前250年左右,犹太大祭司以利沙从犹太十二支派中各选出六位译经长老,聚集在亚历山大城,将希伯来文旧约译成当时流行的希腊文,这就是著名的七十士译本。到公元70年,当圣城耶路撒冷将被摧毁之际,犹太人召开了高级会议,正式承认希伯来圣经正典二十四卷书(即旧约全书正典三十九卷书)。而在公元382年及公元397年的两次著名会议上,则追认了新约全书正典二十七卷书的地位。圣经的执笔者有四十几位之多。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职业、身份也不同。有的是政治、军事领袖,有的是君王、宰相,有的是犹太律法家,有的是医生,还有渔夫、牧羊人和税吏。有的写於战争危难之中,有的写於太平盛世之时;有的完成於皇宫内,有的则在牢狱或流放的岛上……这些在时间上跨越了千年的作者们,并不知道这些书卷日後会被汇编成册,成为新、旧约正典。然而,当人们把这六十六卷书汇在一处时,这些跨越六十代人写成的作品,却呈现出前後呼应、和谐一致、浑然一体的风貌来,彷佛有一只无形的手,穿过千年的时光,操控著每位作者手中的笔,使这些作品,超越了作者身为“人”的有限性,成为宏篇巨著圣经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目前,基督新教使用的中文圣经为1919年面世的和合本圣经。和合本圣经分为文理、浅文理、官话。前两种使用文言文,官话本使用当时的白话。联合圣经公会在1983年决定对官话和合本作出修订,并组织一队圣经学者、翻译顾问及编辑人员,开始了修订的工作。在修订委员会的努力下在2006年完成了新约部份的修订。《新约全书—和合本修订版》奉献礼于4月24日傍晚在播道会港福堂举行,由和合本修订版总编辑周联华博士证道、圣公会邝广杰大主教主礼。联合圣经公会和香港圣经公会的同工以及众多教牧同工出席。 它流传在五大洲,分布于160个国家和地区。基督教分为三大流派: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其中天主教最为重要,在基督教徒中,天主教教徒的数目占了半数以上。基督教的核心是信仰上帝。教义的主要内容包括:上帝创造天地万物;按上帝旨意,耶稣降身人世,被钉死在十字架后,又复活升天,成为救世主(即基督);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人类由于亚当犯罪(原罪)和本人犯罪(本罪)而不能自救,耶稣之死担当了罪过,信徒和灵魂得到拯救;人都要接受神的审判,善者升天堂,恶者下地狱。天主教除了上述基督教各派共有的信仰外,特别崇敬圣母玛利亚,认为耶稣的生母玛利亚无染原罪,信徒尊之为天主之母,歌功颂德。天主教要求信徒严守十诫。  天主教教徒须坚持一生中举行以下七种仪式:洗礼、坚振、悔罪、圣餐、婚配、终博和圣职。他们对于圣诞节、复活节、圣灵降临节等宗教节日十分重视,每逢星期日和重大宗教节日,教徒们是一定要去教堂作弥撒的。  基督教的历史:   自耶稣出生至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为止的大约500年,是早期基督教时期。    其后,自500—1500年,基督教逐渐传播给罗曼、凯尔特、日耳曼和斯拉夫等民族,在欧洲建立起中世纪基督教文明。但是,也是在这个时期,基督教受到严酷的考验。它早期的势力范围巴勒斯坦、叙利亚、小亚细亚、北非乃至西班牙部分地区已经伊斯兰化,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也受到威胁。俄罗斯沦于蒙古可汗及突厥金帐汗的统治之下,随之安瓦尔人、匈奴人、蒙古人、土耳其人也先后侵入西方。    1054年,基督教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两大派。    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使基督教又产生了新教、安立甘宗、信义宗、归正宗和其他各派。  19世纪是基督教传播史上的“伟大世纪”,在这个世纪里,基督教被传到世界各地。 基督教教义的形成  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既有继承又有分离。在1、2世纪,罗马统治者认为基督教无非是犹太人的教派,对基督教和犹太教一律迫害。自君士坦丁大帝定基督教为国教后,特别是从6世纪起,基督教迫害犹太教,历次十字军东征把犹太人与穆斯林同样视为敌人。然而,历代基督教神学家向犹太教圣经学家寻求指引,犹太教神秘主义也不断对基督的神秘主义派别发挥影响。2世纪以后,基督教又从希腊文化吸取营养。一些神学家认为希腊哲学中的逻各斯就是弥赛亚,他成为肉身就是耶稣基督。柏拉图对现实世界的唯心主义解释,亚里士多德关于存在和知识的论述,都渗入基督教义。基督教的一部分崇拜仪式和赞美诗也可溯源于希腊密教和神秘哲学。在基督教作为罗马帝国国教时代,特别是4世纪末,皇帝狄奥多西登位之后,信奉异端成为应受国家制裁的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4—8世纪参加帝国宗教会议的主教们往往将少数持不同宗教观点的人宣布为异端,当作国贼加以剪除。中世纪教会为了维护正统教义,根据教会法成立异端裁判所并颁发《教廷禁书目录》。 基督教的教义  基督教教义中关于上帝的概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上帝是有位格的独一真神; 2、上帝是天地万有的创造者; 3、上帝是历史的主宰; 4、上帝要拯救他的百姓,赦免他们的罪孽,令他们作他的儿女;5、上帝将于世界末日审判世人。   关于魔鬼,基督教教义认为,魔鬼撒旦本来是上帝所造,他是上帝的对手和敌手,对抗上帝的救世计划。  从基督教会创立伊始,教会内部对于耶稣的解释就一直莫衷一是。例如《马可福音》说耶稣是人,他在约旦河里受洗时,圣灵降在他身上,当时有声音透过云层传来,宣布他是上帝之子。安提阿派神学家在研究基督论时,都遵循这样一种解释。《约翰福音》提出另外一种看法,它认为耶稣是道成肉身。按照这个说法,耶稣具有神性,并不是说他是具有天赐神力的人,他的神性乃是自先于世界存在的道一脉相承而来。亚历山大派神学家坚持这种看法。耶稣基督宣布天国将要来临,并开始建立天国的事业,相信耶稣基督就必然要相信天国。基督教的末世论与《旧约》中上帝所发出的有关弥赛亚来临的诺言有关。在耶稣出世以前,以弥赛亚为标榜的起义此起彼伏。耶稣拒绝成为政治上的弥赛亚,使盼望这种天国的民众失望。除了这种政治性的愿望以外,另一种形式的末世论不期望地上的弥赛亚,而指望上天命立的弥赛亚,这位弥赛亚将要建立的是天国而不是地上的国家。 耶稣自命为实现天国的人。对于圣母马利亚的崇拜,在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大批民众改信基督教时开始盛行。居住在地中海和近东地区的各民族难以理解圣父的绝对权威;犹太教对上帝的概念中含有狭窄的族权观念,基督教的早期宣传中继承这种观念,它是上述各民族难以接受的。这些民族几千年来一直在崇拜一位圣母女神,一位神圣的童贞女,这种崇拜从巴比伦和亚述的古代民间宗教一直传到希腊文化的末期。尽管基督教的福音书的教导反对崇拜这位女神,但是,这种崇敬却得以借崇拜马利亚的形式表达出来;据说正是在马利亚腹中,具有神性的道才与人性实现奇妙的结合而成为耶稣。根据基督教义,圣灵这个概念的实质是象风吹那样自由自在,预言之灵与知识之灵不是先知或智者可以随意左右的。圣灵的启示,表现为先知的预言或智慧的语言,写出来就是《圣经》。圣灵又是不断推进教会历史的、有创造力的革新动力。基督教关于三位一体的教义来源于早期基督教徒所经历的特殊教义形成过程。500年通过的《亚大纳西信经》对三位一体教义提出最终的明确定义。关于人,基督教教义首先认为,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出来的,因此在上帝彰显自己的作为时,人必然起决定性的作用。既然人反映上帝的形象,上帝在实践自己的计划时就必然要求人的合作。上帝和人互相紧密依附,可以说上帝和人是互相为了对方的缘故而存在的。根据基督教教义,教会是由蒙上帝选的人组成的末世团体,圣灵浇灌于教会的生命过程中;教会由相信耶稣基督的人们组成,其中既有犹太人也有非犹太人,教会成员都是“新以色列人”,都是上帝的选民;教会是耶稣基督的身体,教会的成员都是建造教会大厦所用的“活石”。基督教教义记述在获得各派基督教会普遍承认的《使徒信经》、《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又名《尼西亚信经》)以及《亚大纳西信经》上。属抗罗宗的多地区性教会分别制订各自的信纲。1960年,世界基督教协进会中央委员会在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城一致通过表达基督教各派共同信仰基础的较详细的草案:“世界基督教协进会是教会的联谊组织,这些教会根据《圣经》相信主耶稣基督是上帝和教主,它们因而谋求实现为此共同应召的目标,以归荣耀于上帝圣父、圣子和圣灵。 基督教会的组织形式  关于教会的组织,东正教和天主教都一贯实行主教制。在英格兰,尽管经过教改运动和革命,清教徒和独立派的反对虽然十分激烈,但是,从使徒时代一脉相承的主教制的理论和实践都原封不动地由圣公会保存下来。瑞典国教信义会保留主教制。在德国福音会(在信仰上属信义宗和归正宗)主教制已在宗教改革运动时废除。苏格兰长老会以及北美洲的各长老会还有许多清教派别都采用长老制,形式上类似民主共和政体。公理制强调由各个教会独立自主地进行传教、礼拜、管理和行政等方面的事务。 基督教的礼仪  基督教的崇拜形式不一而足,个人祈祷和家庭崇拜受到重视。家庭是基督教社会的基本。集体崇拜形式和多寡因教派而异。关于圣礼,天主教规定七件圣事,即圣洗、坚振、告解、圣体、圣品、终傅和婚配。东正教圣礼也是七件。抗罗宗的古典派信义会、圣公会和归正会只采用两种圣礼,即洗礼和圣餐。 基督教在世界的传播  基督教传遍全球,其传布范围超过任何其他宗教,在伊斯兰教向西方冲击之前,东方教会已大力从事传教活动。东方教会,特别是聂斯托利派教会在3、4世纪传入中国(称为景教)、亚洲中部和蒙古等地。东方教会也向西扩展,迁移中的日耳曼部族在小亚细亚和拜占庭督教。在北方、东北方和西北方,斯拉夫系统的不同民族也通过拜占庭受基督教。传教、开化和殖民这三种活动往往配合进行,因此,代表较先进文化的传教士往往给许多较后进地区带来重要变化。抗罗宗的传教活动从一开始就受到虔敬派的一种理论的影响,这种理论认为,必须用基督福音之光去照亮“黑暗”的异教世界。在20世纪,由欧美传教机构产生的所谓子教会,强烈要求独立,要求基督教各派联合。  基督教的历史:(按照遭到后现代主义批判的现代主义历史观,不是按教义)
基督教的前身是犹太教,而且至今基督教的圣经的大部分内容也是犹太教的圣经内容(旧约全书)。说到犹太教就必须说到它的创始人摩西。摩西是在以色列人被埃及人征服并沦落为埃及法老的奴隶时代的以色列人。但他与一般的以色列人不同,他是以色列人,却是由埃及法老的女儿抚养,并受到良好的埃及文化教育长大的以色列人。正因为他的传奇般的经历和良好的文化教育使得他成为犹太教的创始人和以色列人的宗教领袖。本来以色列人的原始宗教神是耶和华神(上帝),于是摩西利用以色列人对耶和华神的信仰,传神的意旨,组织以色列人完成了摆脱埃及法老奴役的逃亡行动。对于民族大逃亡行动这种大规模的集体行动,在当时没有宗教力量的帮助是不可能完成的。不光是领导以色列人,而且对付埃及法老也都是利用了宗教的力量,因为他了解埃及的宗教文化所以才能与埃及法老进行交涉。这些在圣经中都有很具体的记载。如在圣经《出埃及记》“摩西与燃烧的荆棘”一节中有这样的描述:[神又对摩西说:“你去招聚以色列的长老,对他们说:‘耶和华你们祖宗的神,就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向我显现,说:我实在眷顾了你们,我也看见埃及人怎样对待你们。”我也说:要将你们从埃及的困苦中领出来,往……’]。通过与埃及法老的多次交涉与斗争,埃及法老才不得不同意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由于摩西的智慧和勇气,带领以色列人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的摆脱埃及法老的追杀,安全到达巴勒斯坦地区。成功的摆脱埃及法老奴役使摩西成了以色列人心目中的英雄、民族的救星。但是,他知道以色列民族的命运这样悲惨,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民族的团结。而要实现民族的团结就必须有一个精神上的统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这一点要求,唯一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个能够为全民族接受的宗教;并且,这个宗教的教义必须与原始宗教不同,应该具有对人的思想、行为的统一作用,也就是对人的社会性有更加强的支持。为了使大家接受他的思想,摩西需要利用人们对他的信任,利用传达耶和华神(上帝)的话来建立新的、更加强力的宗教。为此,摩西和以色列人的长老们在西奈山准备了相当隆重、神秘的仪式。这在圣经《出埃及记》“在西奈山”一节中有这样的描述:[你要在山的四围给百姓定界限,说:‘你们当谨慎,不可上山去,也不可摸到山的边界;凡摸这山的,必要治死他。不可用手摸他,必用石头打死,或用箭射透;无论是人是畜牲,都不得活。’到角声拖长的时候,他们才可到山根来。”]所以上帝的话是完全由摩西来转达的,从而他垄断了与神之间的交往权,成为神的唯一代言人。这点对于摩西建立新的宗教是极为重要的,因为这实际上使他变成了神的唯一代表,因此他的话也就成了不可违背的神喻。摩西建立新宗教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全体以色列人提出《十戒》,并且是以与耶和华神(上帝)的约定的形式提出的用石板刻下,所以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必须无条件地、全面地遵守。对于人的社会性问题,我们来看看作为犹太教的基石的摩西《十戒》的内容。(1)耶和华神是唯一的神;(2)不可用自己想象的任何偶像来祭拜,而要从心里遵守戒命;(3)不可滥用耶和华神的名义;(4)当记住安息日,工作六天,就休息一天,定为圣日,以记住耶和华神的创造天地功绩;(5)孝敬父母;(6)不可杀人;(7)不可奸淫;(8)不可偷盗;(9)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10)不可贪财。从这些内容可以清楚地看出摩西《十戒》除第1~4条是对祭拜的规定,第5~10条就都是对人的社会性的具体规定。并且在圣经《出埃及记》“希伯来人奴仆”,“人身伤害”,“保护财产”,“社会责任”,“公平与怜悯的条例”等几节都进一步对必须遵守的社会道德、秩序进行了具体的解释和说明。这些都说明建立该宗教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培养人的社会性,维护统一的社会秩序。即使是以耶和华神的意旨来推行新的宗教,仍然还有很大的阻力,在圣经《出埃及记》“金牛犊”一节中就记载着这样一件事情。以色列人就在摩西到山上去的时候,立刻就做出了违背戒律的事情——崇拜金牛犊。这显然是对摩西刚刚确立的政治权威的最严重的挑战。[ “摩西见百姓放肆,就站在营门中说:‘凡属耶和华的,都要到我这里来!’……他对他们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这样说:你们各人把刀跨在腰间,在营中往来,从这门到那门,各人杀他的弟兄与同伴并邻舍’利未的子孙照摩西的话行了。那一天,百姓中被杀的约有三千。”]就这样,摩西用武力重新建立起他那独一无二的统治权威。摩西建立的新犹太教仍然根据传统的祭祀活动方式,使用牛、羊等各种牲口,谷物、乳香等物品进行供奉。若是有人犯了罪,可以用钱、物品进行供奉来赎罪。同时,新犹太教还规定了一系列的社会规则和律例、典章要求全体以色列人遵守,这在圣经中都有详细的描述,而这些规则都是对于维护当时奴隶社会的社会秩序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所以犹太教可以说对当时以色列人建立自己的国家,维护社会秩序起作根本的保证作用。直到今天,犹太教的这些律例、典章仍然是犹太社会的道德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的保证。而且,以后随着由犹太教而发展出来的基督教对世界的广泛影响,这些道德和社会秩序规范对西方社会的历史,甚至今天的社会仍然有作巨大的影响力。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也在不断地改革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的要求的变化。对于宗教改革适应社会的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节中再进行讨论。我们现在继续讨论基督教的社会作用。公元一世纪左右,巴勒斯坦犹太人处于罗马帝国奴隶主统治下,残酷的民族压迫和掠夺,激起犹太民族的强烈反抗。当时发生了多次犹太民族大起义,但都在罗马帝国的残酷地镇压下失败了。特别是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奴隶、贫苦农民、渔民和手工业者是反抗运动的主力军。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原来以维护以色列国家的奴隶社会秩序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犹太教已经不能起到团结犹太民族摆脱罗马帝国的统治的作用。所以在巴勒斯坦拿撒勒地区的贫苦农民、渔民和手工业者中间出现了一些新的宗教思想。其中主要的代表人物有;给耶稣施洗礼的约翰,耶稣和他的门徒们等。他们同投靠罗马帝国的犹太教上层权贵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与对立。因为新的宗教思想是提倡人人平等、互爱,反对强权统治,而且他们组织民众与犹太教上层权贵作对,所以传播新宗教思想的人都遭到统治阶层的迫害。这些内容在圣经新约四福音《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中都有记载。如:[祭司长和全公会寻找假见证控告耶稣,要治死他。虽有好些人来作假见证,总得不着实据。]后来,这一派信徒中有许多人遭到杀害,剩下的人被从各个犹太会堂中驱赶出来。但是,新的宗教思想已经得到广大民众的接受,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新教派。它于一世纪五十年代,发展成最初的基督教。从基督教的圣经可以知道,新宗教完全接受了原犹太教的社会规范——犹太民族以色列国家的秩序,同时也接受并扩展了诸如一神论(上帝耶和华是唯一的神)、先知弥赛亚(基督)等犹太教教义。但犹太教领袖一直认为基督教的一些改革思想与犹太教相悖。其实,正因为当时犹太民族是处于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所以继续宣扬上帝的绝对统治权威,不仅是支持了罗马帝国的统治,而且也无法向民众解释上帝为什么不来解救他的子民于苦海。新宗教要利用宗教意识来向民众宣扬他们的思想,所以基督教说真正的先知弥赛亚(基督)已经出现,他就是耶稣,他是上帝的儿子,上帝的意旨由他来宣扬。虽然基督教接受了原犹太教的圣经,但它的一些基本思想的确是不同于原犹太教。在敬拜对象上犹太教只承认上帝,而说上帝许诺的先知弥赛亚(复国救世主)还没有到来,应继续等待。不承认耶稣就是上帝许诺的先知弥赛亚。在宗教思想上,犹太教仍坚持传统的礼仪、律例和典章,如只承认接受割礼的人才是犹太教徒。而基督教简化了犹太教的传统礼仪,对律例和典章也不强调教徒必须遵守,而且接受除犹太人以外的任何民族、任何人种。基督教主要强调思想上的信仰和认可,以信仰、希望、爱为思想纲领,特别强调爱上帝,爱世人,以爱为其最根本的准则,称爱之律法为最大律法。在服从性上,基督教特别强调“顺服掌权者”[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教导仆人要服从主人,妻子顺从丈夫,不要与别人争斗等等。这些内容在圣经新约《罗马书》等章节中都有叙述。所以基督教的这种以信仰、希望、爱为主体的宗教思想,对人的社会性的培养、教育上是特别有利,与宗教的基本社会作用有相当的一致性。在国家机器日益完善的社会中,很容易被民众和统治阶层同时接受。这也是基督教以后能在全世界广泛发展,并一直延续几千年而不衰,直至成为世界第一大宗教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基督教刚创立的早期(一世纪30~40年代)主要还是为犹太人信奉,被视为犹太教的异端派别。一世纪40年代后期,保罗等人向非犹太人进行传教,基督教会突破犹太民族之界限,相继在叙利亚的安提阿、亚历山大、罗马、君士坦丁堡等地建立教会,在受罗马帝国统治的古代各民族中广泛传播。并且各地的教会吸收当地民族文化,形成各自的为当地民族接受的文化背景。基督教经过这一阶段的发展,在思想信仰上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在组织上形成日趋完备的教会制度。早期的基督教徒主要是社会下层的奴隶、贫苦农民、渔民和手工业者,因为基督教教义是不分种族,不分社会地位贫富贵贱,甚至是奴隶只要承认基督信仰,加入教会都可以平等相处,称兄道弟。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基督教会,在教会的组织下进行集体活动。罗马帝国统治阶层认为基督教徒只承认上帝和耶稣为王,会排斥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威,而且越来越强大的教会组织可能会动摇罗马帝国统治;犹太教上层权贵因为基督教对传统犹太教的改革,以及基督教会反对犹太教祭师的腐败,所以他们都极力压制、迫害基督教。基督教宗教领袖保罗和彼得的被害是典型的代表。在历史上记录的大迫害活动有十次之多,其中尼禄皇帝持续三十年之久迫害浪潮是最厉害的。大批教徒惨遭杀害,许多教堂被查封,财产被没收。然而,统治阶层的政治迫害和肉体消灭,不能阻挡更不能禁止基督教发展和传播。这进一步说明宗教是社会的需要,是不以统治阶层的行为而改变的社会现象。到公元三世纪以后,罗马帝国统治阶层才逐渐认识到基督教的社会作用,而取消迫害基督教的政策。随着基督教教会组织的发展,也有社会知识阶层和较富裕者加入教会。并且,在基督教的教义解释和宣扬上,进一步强调服从和维护现存的社会制度,提倡的忍辱负重;把追求幸福的希望寄托于死后进天国,寄托于基督再临人世。当时,最有影响的基督数神学大师奥占斯丁(公元353——430年),他的代表作《三位一体》和《上帝之城》,奠定了基督教神学的基础。在编纂基督教经典《圣经》中,除了《旧约全书》之外,《圣经》中的《新约全书》就是于公元一世纪后半期用希腊文写成。到公元四世纪左右,编辑完成了至今使用的的《圣经》全文,完成了基督教的思想理论体系。到公元四世纪左右罗马帝国当局不仅承认和支持基督教,而且逐渐利用基督教来统一和治理罗马帝国,把基督教定为国教,指定罗马贵族担任基督教教皇和主教,用国家机器来铲除其它宗教支持基督教的发展。到公元五世纪左右基督教已经不仅在罗马统治地区,而且在整个希腊语及拉丁语地区,向西还包括高卢与北非的一些非拉丁族群,向东已达亚美尼亚成为了基督教国家,另外基督教也还立足于一些叙利亚语族群、古埃及族群、阿拉伯人中,甚至可能已到达哥德人、格鲁吉亚人及印度人中。基督教逐渐成为欧洲各封建王朝稳定社会的主要精神支柱。各国的皇帝登位,往往都要由罗马教皇来主持,体现君权神授的意义。随着基督教教会的财产迅速增长、权利越来越大所以基督教教会不仅是宗教的领袖,而且是实际上的跨国家的封建王朝。教皇和各国大主教成为教会政治和权利争斗的焦点人物,甚至插手和参与很多欧洲封建王朝的政治和权利斗争。11世纪基督教会分裂成罗马公教和东正教,完全把宗教组织变成政治和权利斗争的工具。特别是罗马公教发动的与伊斯兰教之间的十字军东征战争,表面上是两种宗教信仰的争斗,实际上是基督教教会的统治阶层,利用和煽动民众的宗教热情,为他们的财富和权利进行战争,是完全违背基督教教义的政治行为。从1096年至1291年的近二百年时间里,罗马公教先后组织了向东地中海沿岸各国的八次十字军东侵,给许多国家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罗马公教还为镇压异端建立了宗教裁判所,残酷镇压所谓的异端思想和部分自然科学家。所有象这样一些黑暗的宗教行为并不是宗教本身的社会作用,而是少数统治阶层利用宗教对人的思想控制作用,利用广大信教民众对宗教教义的盲目性来达到为少数统治阶层谋利益的行为。当然,这也从另外一方面说明,由于宗教的非科学性,宗教的社会作用往往容易被少数人利用而产生反社会行为。所以十六世纪后基督教的改革,特别是新教的产生使基督教获得了资本主义发展伦理基础的宗教思想。(提交时间: 20:10:20)
4、[游客]1. 起源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社会,并继承了犹太教耶和华上帝和救主弥塞亚(根据希腊文翻译为“基督”)等概念,以及希伯莱圣经为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
按照基督教经典的说法,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他30岁左右(公元一世纪30年代)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教。 耶稣声称,他的来临不是要取代犹太人过去记载在旧约圣经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稣思想的中心,在于“尽心尽意尽力爱上帝”及“爱人如己”两点。 耶稣出来传道,宣讲天国的福音,劝人悔改,转离恶行。他的教训和所行的神迹,在民众中得到极大的回应。这使得罗马帝政下的犹太教的祭司团大受影响,深深感到自己地位不保,所以要把他除之而后快。后来由于门徒犹大告密,罗马帝国驻犹太的总督彼拉多将耶稣逮捕。耶稣受尽打骂侮辱,最后被钉在十字架上而死。但耶稣的心意却是为了要赎世人的罪,甘愿地流出自己的血。
依据他门徒们的见证,耶稣死后第三天从石窟坟墓中复活了。他的坟墓空了,他又多次向满心疑惑的门徒们显现。他们渐渐确信耶稣真的复活了,是胜过死亡的救主。在耶稣升天超离这世界的时空后,他的门徒们起来热心宣扬耶稣的教训,并且宣告他是复活得胜死亡的主。信徒们组成彼此相爱、奉基督之名敬拜上帝的团体,就是基督教会。 耶稣复活的这一天成为后世的复活节(每年春分以后、又逢月圆的第一个星期日)。教会又定了12月25日为耶稣的生日而则成了圣诞节(耶稣出生的确实日子已不可考)。耶稣出生的那一年被后世定为公元纪年的元年(但因计算错误,耶稣实际出生的年份应为公元前六年或四年)。   部分非基督宗教教徒的史学家认为,耶稣传达的教义更加接近犹太教,而保禄(又译保罗,Paul)对基督教教义做了较大贡献,使得基督教不再局限于犹太人范围。
在蛮族之间传播基督教,具有开化功能并能确保罗马法的精髓和拉丁语于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地区流行。只有英国视罗马基督教为异教信仰。在克洛维的统治之下,法兰克人成为基督教徒,尔后并渡过莱茵河把基督教基督教传播给日耳曼人。拜占庭人则在保加利亚人和斯拉夫人之间传播东正教。在公元第五世纪初期,圣巴特瑞克把基督教带到爱尔兰,然后传播到苏格兰,再从北方返回英格兰。在第六世纪后期,教皇格列哥里(伟大者)派传教士由南部进入英格兰。在同一个世纪,英格兰人再一次皈依基督教。(提交时间: 20:07:29)
3、[游客]那么,您一定是个对基督教很有研究的人士。能请您谈谈关于三赎基督的认识吗?(提交时间: 19:53:45)
2、[游客]陈独秀先生关于基督教虽然说了一些肯定其价值的话,但是对于基督教的理解仍然隔着一层呵呵。(提交时间: 10:42:20)
1、[游客]没有想到陈独秀先生对基督教文化这么有研究。不愧为开创一代新风之才啊!(提交时间: 13:17:47)
&工作回顾展
&|&&|&&|&&|&&|&&|&
崇尚科学 反对邪教 端正信仰 弘扬法治 天津市反邪教协会版权所有
推荐使用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9.0以上版本。
Copyright &
Tianjin Anti-cult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献县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