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动物的标语同意词(文艺)

选择森林,小鸟,河流,天空几个词语,展开想象,写一篇爱护动物的童话故事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选择森林,小鸟,河流,天空几个词语,展开想象,写一篇爱护动物的童话故事
选择森林,小鸟,河流,天空几个词语,展开想象,写一篇爱护动物的童话故事
在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里,一对白鹤在碧蓝的天空飞过,他们在不远的河流边的芦苇丛中栖息筑巢.这时,白鹤妈妈发现沙滩上躺着一只奄奄一息的小鸟,它是一只因伤离群掉队的孤燕.鹤妈妈对鹤爸爸说:“这孩子太可怜了,我们如不帮助她,她会很快死去的.”,鹤爸爸也说:“那咱们赶紧把她抱进屋里,给她包扎一下伤口吧.”于是,他们给燕子清洗伤口,又给她喂食,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过了一个月,小燕子的伤终于好了.一天,燕子向白鹤夫妇深深地鞠了一躬:“感谢你们的救命之恩,我要走了,去南方找我的爸爸妈妈去了,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再见!”白鹤夫妇疼爱地抚摸着小燕子的头说:“去吧,去找你的爸爸妈妈吧,一路小心,再见!”关于爱护动物的英语作文150单词左右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关于爱护动物的英语作文150单词左右
关于爱护动物的英语作文150单词左右
桥,大家所熟悉的事物,在山涧有独木桥,在公路有石拱桥,在城市有立交桥和天桥.各地的桥,每一座桥都不一样,每一座桥的故事也不同.它是人们绝处逢生的一条通道,像一条远方的长虹出现在渴望者的心上. 日常生活中,既有有形的桥,也有无形的桥.当你要摆脱困难、跨过厄运时,你所期望的眼前那一座能使你峰回路转、顿入光明之地的“桥”.这也许是“理解之桥”“友谊之桥”“心桥”、“智慧之桥”、“财富之桥”、“命运之桥”“人生之桥”“亲情之桥”…… 桥的功能是联接、勾通. 人在桥上走,水在桥下流.桥上的人把桥当作了路,踩着蹈着.人总是这样的,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长,有权阻止任何东西;桥下流着的水把桥当成了弱者,“哗哗”地琉着,这是一种嘲笑,笑桥无法阻止它那汹涌的波涛.你是否会有同样的感觉,如果有就错了.每个人过桥的时候,总会弯下腰像奴才一样,我没见过哪个人挺着腰板走过这桥.水更是可怜的,明明已从桥的胯下钻过,却还以为自己是如何强大,这也许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吧!强者,总像桥那样默默无闻,桥可谓是“大智若愚”的典型. ● 桥的学名叫万年桥,我称她友情之桥.它曾陪伴我们走过幼稚,走过童真,走向靓丽的花季.古老的徽州文化造就了你,座座嶙峋的牌坊托举着你,细细柔柔的炊烟笼罩着你,双双深情的明眸挂念着你.啊!亲情之桥——友情之桥,纯洁的色彩,矫健而有不失优雅的身姿,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缕春风,一抹阳光······ ● 听,桥下传来鸣琴一般淙淙的水声.它,就是太平桥,一座饱含我童年与亲情的桥. ● 用坚实宽厚的脊梁.背起了沉甸甸的希望,而它自己,却累弯了腰板. ● 苏桥美,美在建筑.玉环似的石拱桥,曲线优美柔和,置身桥上,清流可掬.单孔拱桥高大者驼峰高耸、气势雄伟,小巧者玲珑端庄、古朴典雅;多孔桥如一串珠链,使河面平添无限姿趣.平直小桥桥面与岸持平,人行其上恍如凌波微步.至于九曲桥,则蜿蜒水面,尽得水趣.还有带屋顶的廊桥,架于两楼之间,两旁朱栏碧槛,掩映生姿,倒映水中俨然海市蜃楼,桥影欲飞.苏桥美,美在题名.有以货物命名的醋坊桥、枣市桥、鸭蛋桥等,有以景色命名的日晖桥、青山桥、绿水桥等,有以造型命名的门桥、城桥、亭子桥等,还有以花木、动物、吉祥含义命名的水仙桥、鹤舞桥、福寿桥等,桥名灿如花锦,雅俗共赏.苏桥美,美在诗词点缀.唐代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诗,使枫桥伴随寒山寺钟声名播南北.白居易的清词丽句,引人与之同寻“乌鹊桥红带夕阳”以及“扬州驿里梦苏州,梦里花桥水阁头”的美景.苏桥美,美在具有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与白娘子、许仙有关的吉利桥,琴高乘赤鲤升天的乘鱼桥,用柳枝作渡船的渡僧桥等,莫不发人遐想. ● 桥,成了家乡的一道特殊的风景.家乡的桥,不仅多,而且美. ● 家乡的桥,美的不光是桥本身,就连桥下也是一幅幅迷人的画卷.大川河的桥底下,被颇具匠心的人们种满了花草,从桥上走过,一年四季都有怡人的美景.春天的嫩草刚给河床铺了一张柔滑的绿地毯,夏天的花儿就迫不及待将它装点成五彩.秋天,河床里的芦花汀草茫茫一片,给你以走进大草原的错觉,在这样的前上走过,连心也为之开阔.而一座座汾河桥的两岸,循堤岸建起了秀丽多姿,风采迷人的汾河公园.或红或绿的灌木被修建成美丽的造型;椰树般的路灯摇曳着南国的风情;花砖拼砌的小路延伸出一个个甜美的憧憬,整个的汾河两岸,就是一个风情绝佳的长廊. ● 这桥,隔断了苦涩,连起了甜美;这桥,送走了贫困,迎来了富裕;这桥,送出了家乡的乌金滚滚,迎来了各地的财富滔滔,这桥,以自身的风采装点着家乡,亮丽着家乡,使这一黄土高原上的小镇成为塞上江南、人间天堂.能不爱家乡的桥?能不爱家乡? ● 桥啊,家乡的桥,民族的桥,你一端连着昔日的贫困,一端连着今日的繁荣,坚实的桥墩就是我们这个民族不屈的个性.“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伟大的中国成功架设了一座座通向小康、走向世界的理想大桥. ● 我见过那巍巍的穿山越岭的铁路桥,也见过那雄壮的索桥,但始终不能忘掉却是故乡的那座弯弯如月的小桥,卧在那清清的小河上.“虹桥卧波”,小桥在我的记忆中,是那样的清晰,是那样亲切,还时时走进我的梦乡. ● 故乡的小桥是有青石砌成的,桥面是十分平整光滑,桥的两旁是抚摸光滑了的小石柱护体,小桥离水面很低,似乎一伸手就可触摸水面,其实还远得很,河底历历可数的卵石,小虾在石间嬉戏、鱼儿在石上休憩和卵石旁长着绿油油的丝草在水波中荡漾,与倒影在水中的柳影相互辉映. ● 啊!故乡的石桥,愿你挺起坚强的脊梁,载着勤劳淳朴的乡亲,连同他们的未来和希望,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 石板桥同溪水相伴,和大地相依,与日月相望,日日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 石板桥除赤裸硬朗的身躯外,一无所有.它不辱使命,承载践踏,或步履匆匆,或步履轻盈,身上有数不清的一双双脚印,有长年风雨雪霜侵蚀的斑驳痕迹,它饱经岁月沧桑,备尝世间凉热.石板桥永远那样甘于寂寞,永远那样敞开胸怀,不分寒暑,不分夜昼,把人们从彼岸迎来此岸,从此岸送往彼岸,走向山外,走向四方.坚忍不拔的个性,默默奉献的品格,平等相待的风采———我的故乡的石板桥! ● 故乡的桥,大人眼里的故事,孩子眸中的跳台. ● 哦!你依然是我记忆中的故乡的桥,童趣浸润了你,故事神秘了你,而你造就了奋进的勇气和力量.一个又一个年轻人踏过你坚实的躯休走了出去用汗水和智慧营造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空,而你那沧桑的容颜里也写满了欣慰的笑意. ● 每当我回到故乡的时候,我都恭恭敬敬地走上石桥.不仅是因为它的神秘、它的诱人、它的铁骨傲气,更因为它伴着我的成长、伴着我的希望,伴着生我养我的父老乡亲.如何进行文艺活动的主持词创作(原创)
名家课堂系列之:如何进行文艺活动的主持词创作&
&&&&&&&&&&
讲课人:方舟&
各位同行、各位同事:
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有一个交流的机会。我只是一个半路出家的业余写作者,对今天“名家课堂”给出的这个题目非常没有把握,因此只能是斗胆出一次丑。实际上,我集中写文艺活动的主持词也是近两年的事,以前是搞文化报纸的,因为自己一直业余搞一点写作,经常被“好心人”和“哥们”邀请帮忙写写毕业论文啦、单位论文啊,还有就是大型晚会的主持词,是一个标准的杂家。对主持词的创作也只能结合我的个人实践来谈一点体会,所以是和大家一起交流,说的不对的地方,大家可以一起探讨。
随着当今社会交往的深入,各类活动的主持词运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到政治局开会,小到单位的部门工作会议,个人婚庆、乔迁,都少不了主持词。可以说活动主持词的门类十分繁杂,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目前有关主持词写作的理论书籍较少,也没有形成一套较系统的理论。我上网查了一下,主持词方面的专业出版物就几种。而且大都把主持词当作应用文的写作范畴。在实际工作中,大家对主持词写作也不够重视,至少我接触到的活动项目的决策人没有真正把主持词的创作当作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让人临时随便拉几句,或上网找一篇范文来套,表现出随意性、不规范性、无创造性,甚至病句连篇。特别要提醒的是,主持词创作的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搞主持词创作不如跑龙套的现象十分普遍。你看人家中央电视台的栏目,主持人和主持词撰稿(或总撰稿)在演职员表上是很靠前的。因为这是一种智力创造,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刚才我说了,主持词的种类很多。像会议主持词、工作例会主持词、交际礼仪主持词(婚庆主持词)、庆典主持词等等。我写过的主持词就有同学聚会的主持词、朋友结婚的主持词、专题工作会议的领导主持词、大型文艺活动的主持词、青年活动的主持词,甚至老同志的追悼会的主持词等等。可谓五花八门,红白喜事都干过。我今天主要是结合我市群文系统的工作,重点讲一下文艺活动的主持词的功能、属性、主持词的结构、主持词的写作手法、和主持词写作相关的修养以及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主持词的功能
主持词是文艺活动的思想灵魂,各环节的纽带、一种粘合剂和活化剂,是对活动主旨的一种阐释、补充、强化和提升。这是我给定的一个简单定义和范畴。
(一)主题阐释的功能。即对活动的背景、目的、宗旨、任务进行有效的阐释。这次活动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和效果。这是一个说明的功能,也是很普通的一个功能。如诗歌回归大众广场朗诵晚会,我们开头都有一段,即为什么要搞这样的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就是要让高雅艺术和市民零距离接触,把诗歌的大众性还给人民,丰富广场文化活动的内涵,提升广场文化活动的品位,而不是广场文化活动就是扭扭秧歌,打打太气拳,这就是阐释的功能。阐释的功能也包括交待、强调、补充的功能。如首届广东诗歌节,我们搞了一个将广东从唐代的诗人到当代的诗人的名篇通过一个晚会朗诵出来,这里面就要有交待,有说明,对广东诗歌在中国诗坛的影响和位置补充清楚,要把广东诗歌的主要成果介绍给全国的诗人。包括现当代广东的诗歌是一个什么的状态,这里面当前也有一个专业性的问题。这我后面还要讲到。
(二)结构串联的功能。即主持词是将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串联、交待、强调、组接。这是一个组织的功能。这个功能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即将活动的版块、分主题,节目的表演者、表演形式、表演内容通过主持词表达出来,让大家清楚,你的活动现在进行的一个状态。文艺活动的主持词一般来说是根据活动的环节、结构走的,即先有结构的策划,联结版块的方式,然后才有主持词。但有时晚会的内容策划又和晚会活动的主持词撰写牵连在一起,有时甚至倒过来,由主持词先出内容结构,再根据内容去找相关的节目。但不管哪一种情况,主持词都是这个活动的灵魂,是纽带,是活化剂。
(三)集中命名的功能。即主持词可以将与主题联系不紧的子项目进行有效的意义挪动,重新命名,给出一个与主题有关的说法。这是一种总结与提升的功能。一般来说,行业也好,企业也好,搞文艺活动往往策划意识不强,也不允许我们有人力、精力进行精细的和整体性的策划,因此很多节目都是零散的,整个活动项目、环节往往联接不紧,这个时候主持词的作用就开始发挥作用。主持词就是要把这种节目或环节往活动的主题和目的上去“靠”,让它和整个晚会的内容是有机联系的,是合理有效的,即给出一个相关的意义和理由,和整个活动的主旨不要脱节。如这次我们在望牛墩看了一台教育强镇的节目,他们要打造一台高标准的晚会,我们去的任务就是把这些互不相干的节目“拧”成一个个有机的主题。其中就有一个节目“荔枝颂”还有一个课本剧和“海之梦”的节目,这些都和教育强镇无关。我们就给它编排成一个艺术教育成果展示的版块,由主持词说出这个版块在这个晚会中的合理性来,这样,这些节目就不是多余的了。
(四)艺术审美的功能。优秀的主持词是有独特的语言魅力的,其本身就是一篇收放自如的美文、优雅动情的散文诗或情景交融的情景剧。是有特殊的艺术审美价值的。能提升整个文艺活动的审美质地。这是一个艺术的功能。如今年东莞春晚的主持词,它是凝聚了创作者心血的,文学性很强,应该说是对晚会活动艺术形式的一种丰富。因为我们开始有一个节目,关于《南方,北方》,关于新莞人想家的,但领导最后一天审片的时候,认为调子太沉了,有一点灰色,删掉了。但我们整个晚会的定位不是联欢晚会,是一个很庄重的严肃的文艺晚会,就像文化部的春晚。它的整体艺术性很强,也同时要求主持词有一定的抒情性。差不多就是散文诗。把整个晚会的氛围烘托得相得益彰。另外前些年的东莞的集体婚体,团市委让我为每一对新人写一首诗,把活动搞得很有情致,很有格调。这就是主持词的文学性,这就是艺术审美。又如我们搞的一个《平安东莞》的晚会,整个晚会是以一个外来建设者的母亲来莞看望儿子的情景剧为主持词的风格模式,把这位母亲初到东莞、去医院看望、参加市政法委表彰大会等情节作为晚会版块内容的串联方式,这里面的主持词就是一个情景剧,它是一种很生活化的、同样也是经过加工了的艺术语言。再比如我看过东莞市人民法院去年搞的一个年度颁奖晚会,他们就是通过四季的版块来组织内容的,春夏秋冬的四个不同颜色版块,四段优美抒情的主持词,特别地富有创意。
(五)交流互动的功能。这有一定的表演性。像刚才我说的《平安东莞》的大型文艺晚会,里面就设计了一种互动的环节,儿子就在晚会的现场,主持人将英雄请到表演区,让他说出自己的见义勇为的感想,很真实感人。又如前些年,团中央在长安举行的慰问进城务工大型晚会,省团委副书记专门连夜在长安和我们一起进行主持词创作,一定要找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进城务工青年(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新莞人),而且要是很多年没回家的,我们找了一个十一年没回家的东莞十佳青年。主持词里专门设计了由主持人对这位青年的采访和对话,并请出她的父母到活动的现场。这就是互动。再如我们一直在做的诗歌回归大众诗歌朗诵晚会,我们在主持词里有一个环节,就是观众现场咏诗,当然我们是有准备的。譬如在莞城,我们就找了两位诗词学会的会员,同样也是学校的老师,让他们谈谈诗歌创作的体会和他们对新旧体的看法。效果非常好。
主持词的属性
我认为文艺类的主持词是一种亚文学,即介于文学和应用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即它有着双重的属性。一是应用文的属性,二是文学的属性。二者缺一不可。说到底,主持词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是画龙点睛的——提升的作用,也是开枝散叶的——意义强调与丰富。
文艺活动主持词的结构
主持词结构,一是内容的结构,一是文本的结构。主持词内容结构有很多种,有归纳式的,有发散式的,有线性结构的也有并联式的,主要根据活动的内容结构来确定。但从文本结构说到底无非开场词——主持词的首部或曰序,节目词——主持词的腹部或曰中轴,结束语——主持词的尾部或曰尾声。
先说内容结构。
&我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沙田镇第二届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晚会。它是以“大沙田放歌”为题的诗歌朗诵晚会。晚会的结构有四块:诗意沙田、潮涌沙田、和谐沙田、祝福沙田。这里面铺了一条时间的暗线,那就是传统大沙田的历史、改革开放的沙田历史、当下沙田的现实主题、未来沙田的憧憬。我们的主持词就是以时间为段落来安排内容的。这就是一种线性的结构。
另一个是现在我们在做的樟木头的一个诗歌晚会。它的晚会结构是以祖国篇、时代篇、爱情篇、木土篇、人生篇来命名的,它每一个章节都是独立成篇的,是一种并联的关系。我们在撰写主持词的时候,就是以一种并列的结构来组织要表达的意义和语言的。它是一种并置的关系或并联的方式。
(一)开场词。主要完成阐释的功能。我个人认为有点象新闻的导语,要完成几个“W”的交待,“谁”在“哪里”在“什么时间”“为什么”要“干什么”。“谁”就是什么单位还有你是谁,
“在哪里”就是活动现场的交待,“什么时间”就是要来一点“今夜星光灿烂”的现场说明,“为什么”就是活动的宗旨和目的。按照活动的惯例和中国的国情,一般还要加上今天来的领导和嘉宾,还要代表主办方表示一下欢迎之类的,这是最基本的。我觉得开场是最关键的,就是你能不能在很短的时间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调动现场的气氛。开场词可以不落俗套,但开场词的风格一开始就决定了整个主持词的风格,你是幽默诙谐的开场,那整个晚会也应该幽默诙谐的,你是庄重持重的,那你以后的主持词也要体现庄重持重。我认为开场词一定要出奇制胜,制造场景效应。要么以形式创新制胜,要么以语言之美制胜,要么以情绪调动制胜,要么以风格大胆制胜。但中国是一个相对持重含蓄和并不懂得幽默的民族,在一场庄重的场合,太大胆的形式和太前卫的风格往往有较大的风险。像今年某镇做的一个艺术节开幕式,主持词一上场就对着台下的领导和嘉宾喊: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你们好吗!完全是一个流行歌手的表演行头,你怎么让领导和嘉宾跟着你喊:好啊!这就是风格错位,在一个错误的地方面对一群正确的观众说了一番错误的话。
(二)节目串词。主要解决联结的功能,收拢、集中命名的功能。这是主持词的中心部分,即重头戏。现在大部分的节目串词是报幕式的,将节目名和表演内容及表演者交待一下,好一点的也就是找几句节目里的歌词启上承下,总的说来是流于平庸和平淡,无新奇之美,无丰腴之美,无升华之美。这里我想有几点要注意的,一是要主持语言的魅力,或温馨亲切或准确妥贴或宣教喻示;二是主持词的出场时间、位置设计,既不能逐个节目逐个主持——刻板,也不能意犹未尽或蜻蜓点水,最好是收放有度,既不繁复,也不冷场,让晚会的版块节奏能呈现出来,有过渡、有停顿;三是主题内容、中心意旨的层次化处理,即把主题进行分部解读和阐释,做到疑气、收神、推开。
(三)结束词。集中收拢,再次点题。人情味要浓,亲切和有感召力。我觉得结束词,一是要再次点题,对活动的目的、宗旨进行再一次的强调;二是要巧于结尾,留下余韵;三是结尾要简洁,不能拖沓。中国人有一个习惯,就是在剧场看完演出的时候,怕出场的时候人挤人,要赶着去排队,所以一听结束音乐响起的时候就赶着离场。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是对演出单位和演员的不尊重。这次我们去了武汉观摩八艺节,在几个剧场都碰到这样的情况,话剧演员在按程式谢幕时,多数观众已经离席,只有几拔自己人在鼓掌。虽然这是观众的素质问题,但我们在设计结束词的时候,要适应我们的国情,尽量精练。
四、& 主持词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
主持词的写法和总体风格有很多种,大都是根据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主持词的写作手法和风格。创作主持词时一是要认真准备,周密策划。如何说开场白,如何前后串联,如何形成高潮,如何结束,都是主持词的重要内容,要潜心研究,精心创作。二是要勇于创新,不拘一格。主持词的写作没有固定格式,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富有个性。不同内容的活动,不同内容的节目,主持词所采用的形式和风格也不相同。
&&&(一)开门见山式。这种形式主要是针对一些大型晚会,特别是那些电视现场直播的,活动的内容繁重,时间卡得很死,不能王顾左右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必须直接交待主题。例:全国四进社区大型体育晚会。
(二)情景交融式。这种类型主要是针对活动的场地特色和较特殊的表现形式,将主持词与现场的情景、画面、人物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如东莞东城文广中心与光大花园搞了一个“走出大山、关爱贫上学儿童”的晚会,有一个环节就是由志愿者本人担任主持人,由他逐一讲解他和爱心团队的队友一起拍摄的贵州山区孩子学习工作的幻灯片。情景交融,给人很强的震撼力,我当时是眼泪涮涮地流,想止也止不住。又如我们在搞莞城诗歌晚会时,我们的主持词有一段就是和凤凰点台的诗社旧址有联系的,今人与古人对话,别有一番风致。
(三)现场互动式。这种写法主要是针对联欢类、演唱会一类的文艺活动。例:团中央在长安的进城务工青年联欢晚会,有很多明星出场,观众有心理期待,主持词有很多内容是与台下的观众有互动的。
(四)对话讲解式。这种写法主要是针对知识传播类的活动。如我们在桥头、莞城做诗歌回归大众活动时,就是根据活动要普及诗歌文化的宗旨,邀请了理工学院的教授就如何欣赏旧体诗歌,如何理解现代诗歌,现代诗歌的发展轨迹、现代诗歌中的现代性审美进行了讲解。由一主持人充当学生对老师进行提问,一问一答。
(五)庄重抒情式。这类主持词主要针对一些较庄重的场合或政府主办的一些较隆重的主题活动。例如东莞2007年春节文艺晚会,当时主办单位给我们的定位是文艺晚会,有点像文化部的文艺晚会,主题集中表现新一届市委领导的工作思路和过去一年全市人民的奋斗历程,在创作主持词时,我们就是联系东莞一年的热点、焦点来进行,基调是稳重、庄严的。如在表现禁摩这个主题时,你不可以用一种调侃幽默的方式,在歌颂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的歌曲《江山》时,你就不宜用互相搞笑的方式。又如东莞青年集体婚体文艺晚会,活动的目的是倡导一种文明新风尚,有较强的宣教性和示范性,就不宜像亲戚朋友之间的那种闹洞房式的乐一把。就要让它雅起来,文明起来,主持词也不能太俗。
(六)叙事说明式。这类主持词主要针对历史事件,历史情结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如中央台前年举办的一台纪念反法西斯胜利和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晚会,这台晚会我个人认为是很有创意的,首先是联结、贯穿方式的创意,晚会的每一章节的标题就是用一句我们国歌的歌词,如第一章就是“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第二章的标题“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第三章的标题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还有一章的标题就是“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歌词的内在逻辑就是晚会的内容逻辑。在主持词的形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它是用当时世界某一个著名的事件或微不足道的一个细节来交待当时战争局势,是一种叙事式的风格,而且是画外音,将文字打在背景资料的图像里。让人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真实可感的年代,有身临其境的印记。
(七)综合运用式。例:绚丽大舞台启动仪式晚会
&语言要求:精练、准确、个性、创造性。
五、& 写好主持词的几项功课
(一)策划能力和综合能力。了解或参与活动的全程策划。了解活动的重点、关键词、创意、形式特点。主持词的创作要提前介入,条件允许应直接参与策划,了解活动的发生背景,活动所需要完成的任务和要传达的内容,同时要了解整个活动的形式特点,亮点所在,精华所在,抓住重点,克服难点,制造兴奋点。二是综合能力,就是要在大量的背景资料和创意表述文字中找到关键词,知道自己可以发挥的空间在哪里,边界在哪里。
(二)文艺知识和舞台经验。对舞台流程、节目程序进行解剖,合理分配主持词要表达的内容。主持词首先要面对的是节目的启承转合,节目的形式就是文艺的形式,节目的表演形态、舞台情景、专业语言可以直接进入主持词的内容,很多时候需要你对已表演和将要表演的节目形式和内容进行必要的评价,这就需要写作者对文艺知识和文艺理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对舞台的技术性语言、节目流程的逻辑设计有一个准确的掌握,即要有一定的舞台的经验。否则总有一点不透的感觉,业余的感觉。因为有些主持词台本是要有舞台描述的。
(三)沟通能力与理解能力。主持词写作者与策划人和主持人进行沟通是重要的一环。除非写作者本身就是策划人,否则主持词写作者是要服从活动需要的,服从和贯彻策划人意图的。这里面就有一个沟通的问题。经常有这样的情况,策划人和主持词写作者沟通不到位,你不合我意,我不合你意。搞文艺的人往往也觉得自己写的东西是最好的,自己的创意是最好的,互相不能理解,结果是大家都在原地打转,拧不到一块。这里一是主持词的时间在整个晚会中的时间比例一定要卡准,服从晚会的需要(最近我们接触了市里的一个晚会,主持词是请广州某文艺团体的创作人员的写的,太长太多。结果我们砍了一大半);二是定稿后主持人是要完成主持词的任务的,但很多主持人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语言习惯,这里也有一个磨合的过程。我的意见是尽量让主持人的说话要以主持词为准;三是一定要让主持人进行排练(沙田晚会我们就根据彩排的情况进行修改)。
(四)学习能力与消化能力。对活动相关专业知识的搜索、学习、研究。一次主持词的创作就是对活动内容及相关行业、专业的一次全面的和深入的接触了解,要收集和积累大量的相关资料,进行消化、筛选、提练,找准切入点,把握着重点。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每一次主持词的写作就是对某一个行业或某一个主题的系统学习,有时甚至是很专业地学习。但活动往往要求你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撰写任务,这就要求写作者有一种学习的能力,消化吸收的能力。如今年我们搞的一个东莞连续七年的全国拥军模范城市的八一节晚会,我们就收集了所有领导的讲话和相关的资料。又如政法系统的晚会、教育系统的晚会、交通系统的晚会等等,对我们来说都是陌生的,或者是不甚熟悉的。但你还得写。就算是企业内部的晚会,你也可能涉及党建、法制、节庆等主题性的内容,那就得靠写作者学习和平时的积累。像我们搞的东莞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文艺晚会,在进行方案策划和文字策划时真的要做大量的功课,等于让你去重温一段远去的历史。
(五)文学修养与写作经验。基本要求是文通字顺,亲切通晓,突出主题。举例:某大型晚会病句太多,某晚会词不达意。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套现成的。如我在一个镇听了一个七一晚会的主持词,第二天又到另一个镇看同一个主题的晚会,结果主持词太相似了,当时就觉得有一种不爽的感觉。结果我上网一查,原来开场词全是套的网上现成的,这样真的不好,说明你这里没有文学人才,主持词不是创作的,虽不敢说是抄袭的,至少是模仿的。现在很多主持词都是由文书写的,但文秘往往不了解文艺活动和舞台的特点,如果让其它专业岗位的人来写,又往往文字上过不了关。现在很多镇街的文广中心都不重视引进文学和策划人才,认为搞群文就是唱唱歌、跳跳舞。即是有一两个文学人才也是拉去写材料,当材料员了。我是在镇一级呆了十几年的人,比较了解镇一级的情况,群文群文首先想到是招一两个唱歌跳舞的,专业配置上是严重偏科的,不全面的。我总结了“四多四少”,一是文艺展演活动多,组织文艺创作少;模仿节目多,原创能力少;表演人才多,创作人才少;群文实践多,理论梳理和成果积累少。我想我的概括基本是准确的。在东莞,搞创作的人显得很孤独,这是不正常的。
(六)创新思维与个性发挥。创作主持词时一是要认真准备,周密策划。如何说开场白,如何前后串联,如何形成高潮,如何结束,都是主持词的重要内容,要潜心研究,精心创作,形成自己的特色;二是要勇于创新,不拘一格。主持词的写作没有固定格式,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富有个性。不同内容的活动,不同内容的节目,主持词所采用的形式和风格也不相同。
主持词和主持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时间和内容长度得当,不能喧宾夺主。刚才举例的一个晚会,主持词太多,时间拉得太长,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像我们的文化广场千场文艺演出启动仪式暨首场演出,是现场直播,七个分会场现场画面联动插播,我们的主持词是按秒计算的,多一句话都不行。另一个是不能喧宾夺主,内容信息比节目还要多,就主客颠倒了。
(二)情绪传达得当,切忌滥情做作。我是不喜欢朱军同志的节目的,他的主持词太煽情,好像非要弄得主人公来点忆苦思甜,把现场观众弄得一把眼泪一把涕才解恨似的。例:最近中央台某名主持人遭批事件。
(三)即兴发挥得当,主持人不得表演过度。
(四)幽默与反讽要注意场合和对象身份。幽默大家很容易理解,但反讽大家不多使用。从语义学立场来看,“反讽”本是指一种“正话反说”或“所言非所指”的语言现象。&什么是反讽?从古希腊到黑格尔,到浪漫主义文学,再到新批评、结构主义和后现代理论,都对它有不同的解说;它既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美学和哲学观念。在诗歌中反讽是很常见的,其基本含义有以下两个方面:(1)一种修辞手法,即“所言非所指”。它造成了表层语义和深层语义之间的差异。(2)诗歌文体的一般性原则,也就是说,诗歌语言从来就不是或不应该是单一的、透明的符号系统;任何一首诗的语言,不论写作者的“主观”意图是什么,都会由于语境的作用而发生转义。像刚才例举的央视名主持人遭批事件,我认为是反讽的对象错了,都是老前辈,肯定是不合适的。我个人认为在电视节目中用反讽最成功的就是凤凰卫视窦文涛同学的《铿铿三人行》,很多很敏感的话题被他反话正说,令人捧腹。但他也有失败的例子,如他老是抖出他和几个美女主持人的私密关系、他的什么什么暖昧之情,真真假假,经常被女主持人弄得自己收不了场,下不了台,只好傻笑。
(五)脱稿主持。注意忘词、抢词等细节,注意仪式部分与表演部分的衔接,注意出退场形象、姿式等。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护植物动物的话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