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剑圣天人合一一,若剑圣天人合一一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

“天人合一”之批判    
作为传统文化思想体系的源头,“天人合一”可以是中国一切哲学思想的构架支柱,无论老庄的道家、孔子的儒家,还是法家、释家(汉语系佛教),无论邹衍的阴阳五行说,还是董仲舒的谶讳神学观,大到治国之术,小到百行各业,中医、气功、建筑、书法、饮食、保健、甚至是男女交合,一切都离不开“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尽管自春秋以来,无数先哲对“天人合一”这一哲学观顶膜礼拜,推崇倍至,可却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楚“天人合一”概念的明确内涵及边界,什么是“天”?什么是“人”?如何“合而为一”?从来就没有过统一的定义。比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是把“天”作为抽象的宇宙真理来看待;“天子受命于天”(董仲舒《春秋繁露·卷第十五·顺命第七十》)是把“天”当作有意识的主宰者;“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理”(《荀子·王制》)是把“天”视为自然规律;而“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描述的则是物质之“天”。    
据统计,中国古代论述“天”、“人”关系的各种不同定义,高达十数种,面对如此众多的释义,我们实在有必要追述一下这一概念的历史痕迹,理清其发展、变迁的脉络,以便澄清今人对于“天人合一”的各种误解。    
在古代,由于人类的知识水平和生产能力都相对低下,对于一些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暴雨、飓风等等,无法认识到其背后潜在的客观规律,往往束手乏策,无能为力,从而产生出一种对自然、对自身命运的无力感和自卑感,总认为冥冥之中有股无形的力量在左右自己的命运,人类只能俯首帖耳、惟命是从,方能存活。在这种背景下,原始宗教孕育而生。    
由于人类总是对自己无法征服的事物表示敬畏,因此在早期的宗教,多是以自然实物或动物尤其是猛禽作为崇拜的对象,比如在古埃及的原始拜物教中,人们崇拜的是山岩神,而中国《南山经》中也多有各种动物神的描述。但随着人类能力的不断增强和进步,原有的崇拜对象不断被征服,已经失去了神秘性和权威性,自然实物崇拜、动物崇拜,逐渐被那些无法被征服的事物取而代之,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天崇拜和祖先崇拜。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在其著作《基督教的本质》中说,所谓神其实就是人的化身,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虚拟了神,恩格斯对此评论道“我们的宗教幻想所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我们自己的本质的虚幻反映”(《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等于是抽去了一切宗教的脊梁骨。事实上,无论是天崇拜还是祖先崇拜,都被打上了人性化的烙印,把自己所向往或是希望的品德、智慧与能力,赋予虚拟的造物主,而后试图用自我的谦卑与顺从来换取造物主施舍的幸福生活,是宗教最主要的特征。    
在古代神话中,神总是在为人服务的,比如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中国神话中的女娲造人、补天,神农授耕,当然也有些神不那么好相处,像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战争,就是因为赫拉、雅典娜及阿佛洛狄特的金苹果之争而引起的,希腊人对待这些神的观点是,不要去触怒他们,而中国人的办法则是,让这些恶神在争斗中失败,比如蚩尤。这些都表明了人类想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愿望,不希望自然灾难降临到自己的头上,这也可以说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早期雏形。    
中国古人既崇拜天,也崇拜祖先,既然崇拜,必定要祭祀,这就存在与神沟通的问题。在古代,负责与神沟通的人,男的叫觋,女的叫巫,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占卜的形式来问取神的旨意。占卜在中国古代很是普及,民间尤盛,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有诗云“赠君一诗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七日满,辩才需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其中“钻龟”是指龟甲,“祝蓍”是指蓍草,二者都是古人用以占卜问凶吉的工具。    
说到占卜,不得不提中国古代的一部著作——《易经》。《易经》成书于周朝文王时期,又称《周易》,相传为伏羲所作,是通过观察各种自然现象而总结的某种规律,共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所谓八卦,其实是指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分别用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卦来代表,据说是伏羲始作八卦,而文王将八卦重为六十四卦,并作卦爻辞,但这一论断不太可信,据学者考证,自王家台出土的《归藏》成书早于《易经》,却也有六十四卦。不过,《易经》与《归藏》毫无区别,都是数术类蓍龟家实用性很强的算命书,这在史学界基本上是没有什么质疑的。    
透过《易经》,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那个时代的人们对自然的一种粗糙的认识,宋代大儒朱熹认为“易本为卜筮之书,后人以为止于卜筮。至于王弼用老庄解,后人便只认为理,而不认为卜筮,亦非”(《朱子语类》卷六十六),的确有一定道理。比如震卦就是来源于人们对雷电这一自然现象的认识,雷电意味着下雨,对农业来说是好事,但对行军打仗则是坏事,因此六五爻说“震往来,厉,意无丧有事”,象征昂然的生机,意思是不会有什么灾难,而上六爻则说“震索索,视矍矍,征凶”,说明不适合用兵。很显然,这种把自然现象与人生命运联系到一起的思想,还没有脱离原始拜物教的范畴,古人对自然的认识趋于肤浅,只是把表面看起来有因果联系的事物结合到一起,还不会透过现象分析内在的逻辑规律。    
《易经》中已经有了早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系辞》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顺便说一句,“形而上”这个词就是源于此),是把世界分为两端,一个是“道”,一个是“器”,而《易经》就是追寻“天道”力求人道归一的理论。虽然后世有不少易理学家不断对《易经》牵强附会,曲意断解,竭力宣扬《易经》中有什么大智慧——知识是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这种说法是与人类的认知特点相悖的——但其实这种寻找“本源”的朴素哲学观在各个民族中都可以看到,并非中国所独有,古希腊哲学家泰利斯就认为水是万物之源,万物皆有神,这里的“神”就和《易经》中的“道”十分类似,而另一位哲学家恩培窦可里斯则认为世界由土、气、火与水构成,与阴阳五行说中的金、木、水、火、土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古希腊哲学通过德谟克里特斯、毕达哥拉斯等人对物质世界的研究,逐渐走了下来,进入了“形而下器”,而中国古代哲学却还一直飘在“形而上”的云端里。    
有关《易经》的种种不在本文范畴,因此只能点到为止,还是让我们回到原先的话题上去。    
前面提到,与代表“天”的神交往沟通,是原始宗教的特征,甚至到了西周时期,依然有“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之语(《尚书·周书·吕刑》),所谓“地天通”,就是通过占卜来向神问凶吉。但自春秋时期开始,这种直接与神对话的权利开始被统治者所独占。楚昭王曾问其大臣观射父,“《周书》所谓重黎实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观射父的回答是:“非此之谓也。古者民神不杂。少昊氏之衰也,九黎乱德,家为巫史,民神同位,祸灾荐臻。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无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国语·楚语下》),由此可见,观射父已经开始把“与神对话”的权利视为统治者的垄断权,通过“绝地天通”,来把自己装扮为神的代言人,以维护其特权,这种赤裸裸地宣扬王权,宣扬统治者合法地位的观点,到西汉时代则由大儒董仲舒发挥到了极限——“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董仲舒《春秋繁露·卷第一·玉杯第二》)。    
董仲舒的这种“天人合一”,实质上只不过是“天王合一”,或说天赋君权。中国史书上有很多皇帝出生时天降吉兆,身具异形,如刘邦是其母梦巨蛇而生,股间有七十二颗痣等等,其实旨在为其统治披上件神圣合法的外衣,以“天”自居,目的是强迫民众屈从听命,不敢反抗。    
由于春秋时期各大小君国势力割据,纷争不断,战火频繁,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因而有不少开始质疑“天”的权威性,认为“天”只不过是抽象的图腾,不值得崇拜,并逐渐转向“人定胜天”的无神论立场,如“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桓公六年》),又如“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左传·庄公三十二年》),都强调“以民为本”,否定“天”的作用。另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诗经》,《诗经》的《国风》中有大量描写愤俗厌世、感叹命运不公,希望逃避到世外桃源的诗歌,如“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诗经·邶风·北风》),就流露出了一种对统治者、乃至对整个社会不满与怨恨的情绪。    
针对残酷的现实,战乱纷争的时局,春秋诸子提出了各种理论学说,以期摆脱困苦,拯救世人,比较著名的有孔子的儒学、老庄的道家、墨子的墨派、韩非的法家等等,其中对“天人合一”思想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老子。    
老子,本名李耳,约生活在公元前571年至471年之间,面对征伐不休、礼崩乐坏的社会,他主张顺应自然,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认为惟有回到远古时代,“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三七章》),才能解决人类社会的各种矛盾,但这一前提本身就是虚无的,人类的欲望是由基因的本性所决定,即便是在远古时代,人类也绝不可能有宁静安详的生活。可以看出,在老子眼中,“天”不再是至高无上的神,而是已经成为代表自然之“道”,但这里的“自然”,并非今人所理解的物理世界,而是特指“时势”,随波逐流,无欲无求,这种消极颓废的人生观,就是老黄思想的本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古代统治者提倡的“无为而治”治国之术,与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并不相同,前者并非真的“无为”,而是强调政府不应过多干预民众的经济生活,以轻徭、薄赋、勤俭、宽刑为施政方针,营造一个宽松、和平的社会环境,从而使国家能够休养生息,而后者仅是一种小国寡民的理想蓝图,主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第五一章》),实际上是要取消一切法律制度道德规范,甚至是文字,废除各种工具,退回到结绳记事的氏族公有制时代,这是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不可能接受的理想国。    
如果说老子的思想还有些积极的现实意义的话,后期的庄子则完全走上了出世的极端。庄子的思想主要出自《庄子》一书,该书现仅存三十三篇,多为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主要是通过各种形象的隐喻、暗喻来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庄子认为,“天”就是自然,或是宇宙万物,其中有内在的某种规律,人只有顺应其规律,才能与“天”合一,但自然的规律具体是什么,庄子没有或者说无法描述出来,只是通过一些现象来揭示有某种规律的存在。与老子一样,庄子不敢面对残酷的现实,对战乱纷争的时局亦是无能为力,因而异常缅怀远古时代,他提出的“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异,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实际上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态。不过,与老子不同之处在于,庄子把人的精神自由发挥到无以复加的极致,《庄子·逍遥游》开篇便通过鲲鹏与蜩鸠的比喻来形容精神自由的境界“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为了达到这种境界,庄子提出要“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也就是要放弃功名利禄,放弃自我,才能融入“天人合一”之中。    
与老庄思想相对立的,则是儒家。用今人的话来讲,孔子是个“泛神论者”,他虽然不排斥有“天”(也就是主宰者)的存在,但却并不把“天”当回事,认为“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抱着一种“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的态度,强调人的主观性,提出一种先尽人事而后听天命的积极人生观。不过,儒家与道家虽有入世、出世的区别,但在“天人合一”哲学观上,却是殊途同归,只不过在孔子的思想观中,“天人合一”更注重人的因素,首先是“仁”、“孝”,只有“克己复礼为仁”而后才能达到”与天地万物一体”的境界。    
有关“天人合一”观念形成的大概历史脉络,基本就是这样。从原始社会的“人神相交”,到春秋时期的“道法自然”,沿着这条线索,我们不难发现“天人合一”思想的根源,其实就是古人对冥冥中不可知力量的崇拜与屈从。可以看出,老庄的理论,实际上全面继承并发展了《易经》的思想观,与古人的神人观并无本质上的区别,甚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都是从最原始的宗教——万物有灵论发展而来,只不过把“神”换成了“天”,把“神旨”换成了“天意”,从宗教脱胎为哲学,但这个“天”依然是个有意识的主宰者,“天人合一”,就是要服从主宰者的意志,强调无欲无求,一切顺其然,企图靠消灭一切欲望和自我来摆脱人生的各种烦恼。这种缺乏正视外部世界的勇气,不热爱生命,对现实、对生活的害怕与逃避的心态,自古以来便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特有的保守农业经济之中,懒惰是其灵魂,恐惧是其躯壳,“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老子·第四七章》),已经狭隘到了完全脱离现实世界,把自己禁锢在内心的幻想之中,靠唯心主义先验论来自我麻醉的境地。    
但在老庄、孔子心中所敬畏的“天道”(其实就是自然),却是个异常残酷无情的世界,不会因为你没有欲望,烦恼就不存在了,更不会因为谦卑与顺从,就格外怜悯施恩于你。自地球出现生命以来,百分之九十九的物种都已经灭绝——讽刺的是,这些已灭绝的物种可都是一丝不苟地遵循自然规律的——正如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给英国查尔斯王子的公开信所说,“自然选择就如同一个只能上山的机器人,即使这会使它停留在一座微不足道的小山的山顶。没有下山的机制,或者穿过峡谷到达高山另一边的缓坡的机制。没有自然的深谋远虑,没有什么机制会警告当前的自私收益将导致物种灭绝”,物种已经为自然选择的短视行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天人合一”的结果,很可能使我们只得到与其他已经灭绝物种的同样下场,想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不是竞争就是死亡,绝无第三条路可走,除非地球拥有无限的资源,或是人类可以凌驾于自然法则之上,否则自私的基因肯定会不择手段地去尽量延续自己,事实上,我们之所以能够活到今天,创造出地球有史以来最卓越的文明社会,正是由于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    
对于“天人合一”的批判,本应就到这里,不过鉴于目前有些人文学者常把“天人合一”挂在嘴边,认为人类应该“回归自然”。对现代科学技术横加指责,因此有必要多说两句。    
首先,从“天人合一”的历史痕迹来看,绝无环境保护的观点,古人甚至连什么是环保意识都欠缺,又如何从思想上指引我们与自然和谐发展?其次,破坏自然环境的并不只有人类,自然界的动物们无时不刻地在破坏自然,尤其是大型草食性动物,如水牛、大象,大量繁殖的结果就是造成植被的急剧消耗,这与人类的各种活动毫无区别,都是为了生存,只不过前者用的是牙齿,后者用的是工具。再次,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与征服,也绝不是从科学时代起才开始,古人伐木造屋、生火烤肉、结网泽鱼、耕作灌溉,都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科学自五四之后才被引入中国,但那时国内的森林植被早已被砍伐殆尽,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更是自古便有,只不过因为当时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不加警惕而已,恰恰是科学告诫了我们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解决的手段,也惟有科学。    
很多人向往陶潜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南山中”的田园生活,殊不知,即便是田园生活也是“违背自然”的,回归自然是什么?就是茹毛饮血、食不裹腹的生活,就是到处都充满了血红的牙齿和利爪的生活,就是最高寿命只有十几岁的生活。人类自一万年前进入农业社会之后,就已经完全而又彻底地背叛了自然,并且,永远也不可能再回头。
楼主发言:7次 发图:0张
  居然第一
  别再说什么关天当年的高手如何了,楼主一点不逊色,甚至比那些高手要高些。佩服。
  呵呵  对教育工作有一句老话,“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文化上的教化启蒙也应如此。若真存在一个普世的文化观念可以也应该为所有人接受,那么这种文化观念的推广不应该是建立在对别的文化观念的批判上的。  这样的批判太草率了。
  当年有哪些高手啊?    湖人俱乐部高手如云。    哲学MM Niobe, 拍砖第一高手 子路后人,神童O7,大诗人子弹 ^-^
  顶啊。湖人兄厉害,居然占了第一。。。。。    其实还是n小姐厉害。呵呵,不顶怎么对得起她给我卖的酒?
  我即神,神即我;  我是世界,世界即我;  有我,则世界尚存,无我,则世界无矣。    天人合一,等于什么也没说。
  楼主姑去读书~~
  这文章似曾相识。:)
  不“天人合一”是什么样呢?天人合一起码还有“天行有常”,指望人道建立在一种恒定的基础上。
  毛主席说,我们要象细菌那样有生命力.  毛主席说,我们要象消灭细菌那样消灭我们的敌人.    中国的文化啊,真是渊远流长!!
  “天人合一”何需批判?早已经被现代文明撵得无影无踪了。    楼主这种单向度的理性思维本身,就说明了一种与“天人合一”势不两立的态度,多说已经不必。    在这个去魅的世界上,人与自然之间原初的丰富关系被全然抛弃,因为理性文明不需要这些。    可理性不是人的一切。自然界不仅是对象,还是家园,是一个准活体。它需要诗性的返魅,它也有自己需要实现的内在价值。四时行焉,万物生焉。    万物欢欣的自然比一块燃烧的陨石更有价值。
  训诂的严谨还是诗性的奔放,未必是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      至于天人合一,不妨从道天性命一以贯之处入手作解  毕竟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是中国人都知道的  天人合一若看作是天道与人伦的同构反而更容易驱除人类中心主义的自大,这种差等的同一比硬邦邦的齐一更让人舒服
  不太赞成楼主对天人合一的如此理解.但又说不出不赞成的理由,只是有一种自觉,但这种自觉太过模糊,难以理清.。。遗憾。
  可理性不是人的一切。  万物欢欣的自然比一块燃烧的陨石更有价值。
  主帖是一个月没人看呢,还是一个月才发出来?
  还是一个月才发出来?  太夸张了吧?!
  估计发出来作者没有及时提,所以一个月没人看, 被我发掘出来的。:))
  楼主太强了  居然是mm……
  今晚方舟子讲达尔文进化论,在总结时,其中有一条:“人类与大自然是同一的”,后面注上了“天人合一”。他说明道:达尔文的理论和“天人合一”是不矛盾的。
  不知道我们的科学家方先生今晚有什么哲学洞见    不过似乎在天人合一说的是状态还是态度上有分歧
  看完了,受益匪浅,mm厉害啊。
  这篇文章居然还能被翻出来,真是有点邪了。    
一向不爱提自己的帖子,发了也就发了,是不是有人关注,那是旁人的事,我倒情愿从他人的文章中多学习点东西,至于自己的观点,那还不是心知肚明,有什么好看的?再说,这篇文章写的也不怎么样,因为对于某些人动不动就拿“天人合一”来说事,有点反感,所以就写了。文章的主观性比较强(说难听点就是偏激),考证也不太细致,唯一值得一提的,大概就是理出了一条的历史脉络,也许能让人看清楚“天人合一”这个概念是怎么发展成型的吧。
  作者:犬儒 回复日期: 0:17:29 
    不知道我们的科学家方先生今晚有什么哲学洞见        不过似乎在天人合一说的是状态还是态度上有分歧  ━━━━━━━━━━━━━━━━━━━━━━━━━━━━━━      “天人合一”企图装成是描绘客观世界状态的哲学,可它偏偏没有任何自己的、其它相应的哲学语汇可以进一步对其解说。它根本不是一种哲学思维的体系的结果,而仅是一句孤零零的祈祷和心愿,它所代表的信息不会比以下这句更多:      “上帝与我们同在”      而这样一种实质上仅相当於其它民族中宗教意义的一声祈祷,我们却把它奉为哲学并陶醉於其中。      真实状况是,外来的“哲学”一词,在中国找不到地方搁置。  
  因为对于某些人动不动就拿“天人合一”来说事,有点反感      这个严重同意    本身天人合一的提出也算是中国人面对西方的消极迎对策略吧
  天,大我的宇宙  人,小我的自身  天,自然也,规律也  人,我,你,他  天人合一,就是顺应自然,按照规律生存和活动,以期小我的自身和大我的宇宙同步同频共呼吸。  比如一人顺水行舟,一日千里高速安全,若偏要逆水而上则事倍功半,充满坚难。  我不觉得这种思想有那不对值得批判的。  楼主批的是其它诸家对天人合一的引伸和屈解,董仲舒那一套不是天人合一,而是天命所归,君权神授。  顺应自然,天人合一说的是我们的思想和行事的方法,而不是非要茹毛饮血,以同禽兽。  楼主对天人合一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  
  真是小儿之见,居然也是关天“高手”
  以董仲舒的思想来解释天人合一,难怪楼主得出此种结论。董仲舒是垃圾。
  作者:欣夫 回复日期: 16:20:40 
    这文章似曾相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呵呵,50岁以上的长者方能知之。:))
  【什么是“天”?什么是“人”?如何“合而为一”?从来就没有过统一的定义。】  ____先生好像也没有给个‘统一的定义’,批了半天批了个空?
  道家经典《道德经》,不知道Niobe小姐是怎么看待的?  还有,您说的那个老子的生死时间,是从哪本书引过来的?因为,我好像听说,到现在为止,学界对于老子到底活了多久,在什么时代,都有很多争论。一个是老子其人的年代问题,另一个是《老子》其书的年代问题。 如果只说孔子见过一个老聃,并且接受指导,那么你说的是那个老聃么?    呵呵,给你加作业!就是不知道你看得到看不到这个作业。
  &恩格斯对此评论道“我们的宗教幻想所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我们自己的本质的虚幻反映”(《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恩格斯.....呕吐....低级.  一个人是高尚或低级.从每一句话都看得出来.  万事都是有.是现象或是本质.而不存在虚幻.
  见到‘经院’哲学,就像老鼠见了猫,关天的版主是黄鼠狼子膙老鼠,一辈不如一辈,这样的红脸有辱当年的关天!  哈哈哈。。。。。。
  道由外求,佛从心生,儒自民起,法本君定。    比较特殊的是“理”,没想好    
  用西方的逻辑模式和概念体系来论证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就没有了哲学,中国传统哲学通通都是谬说(传统中国哲学概念的不确定性、判断的模糊性、体系的不完整性),楼主的说法并不新鲜,早就有西方的学人彻底否定过中国哲学,因此说用另类于中国学说特点的理论方法论证中国哲学无疑是南辕北辙!!!    楼主是白废力气,结果是缘木求鱼,吃力不讨好,劝楼主还是有功夫往别处使好了。    照此下去,你可以一直的批下去。可以有“知行”之批判;“利义观”之批判;“群已观”之批判;“名实观”之批判。这样有意思吗?我怎么感到有点无聊!
  我只能说楼主小姐有点笨了    老子早就说了  道可道,非常道  道是说不明白的,天人合一怎么个合一法,只能靠你自己的悟性去体会了,说是说不明白的。我说明白了,你没有做过,你自然还是说不懂的,这不是数学推理,你靠逻辑推理,那可能么?    佛祖也早就说了,要“悟”,禅宗怎么来的,  你要是这些都不明白的话  最好别说这些你不懂的东西
  好文章,佩服niobe功力!
  还功力?她自已都说了,“天人合一”概念的明确内涵及边界都没有搞清楚(坦率说,我也不清楚)。全文重点大概就是理出了一条的历史脉络,她要批判的是有人借“天人合一”之名如何如何,而且也只是最后三小段一笔带过。既然是批假,用一个“天人合一”之批判就有点大而无当了。    
“天人合一”首先应当是一种哲学观。  
中国上古儒道不分家,因此,儒家也是提倡“天人合一”这一思想,强调人效法天道,人顺应自然规律生存,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也暗合《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观点。
我赞同“用爱统治”网友的那个解释。    
希望不要太“执”于用西式语言工具(如逻辑)来解构传统文化,用它来作为标准评判两种文化优劣是不公平。  
而在自已不很了解一种文化的情况下还要去批判它,请问:这是科学精神吗?这理性吗?这符合现代逻辑吗?  
  不管学识如何,楼主MM给俺的印象是有较强(相对于俺就是很强拉)的逻辑能力,建筑在强逻辑能力基础上的文章俺喜欢。。看MM冷静的思辩俺也喜欢;)
  针对残酷的现实,战乱纷争的时局,春秋诸子提出了各种理论学说,以期摆脱困苦,拯救世人,比较著名的有孔子的儒学、老庄的道家、墨子的墨派、韩非的法家等等,其中对“天人合一”思想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老子。         老子,本名李耳,约生活在公元前571年至471年之间,面对征伐不休、礼崩乐坏的社会,他主张顺应自然,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认为惟有回到远古时代,“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三七章》),才能解决人类社会的各种矛盾,但这一前提本身就是虚无的,人类的欲望是由基因的本性所决定,即便是在远古时代,人类也绝不可能有宁静安详的生活。可以看出,在老子眼中,“天”不再是至高无上的神,而是已经成为代表自然之“道”,但这里的“自然”,并非今人所理解的物理世界,而是特指“时势”,随波逐流,无欲无求,这种消极颓废的人生观,就是老黄思想的本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古代统治者提倡的“无为而治”治国之术,与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并不相同,前者并非真的“无为”,而是强调政府不应过多干预民众的经济生活,以轻徭、薄赋、勤俭、宽刑为施政方针,营造一个宽松、和平的社会环境,从而使国家能够休养生息,而后者仅是一种小国寡民的理想蓝图,主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第五一章》),实际上是要取消一切法律制度道德规范,甚至是文字,废除各种工具,退回到结绳记事的氏族公有制时代,这是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不可能接受的理想国。         如果说老子的思想还有些积极的现实意义的话,后期的庄子则完全走上了出世的极端。庄子的思想主要出自《庄子》一书,该书现仅存三十三篇,多为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主要是通过各种形象的隐喻、暗喻来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庄子认为,“天”就是自然,或是宇宙万物,其中有内在的某种规律,人只有顺应其规律,才能与“天”合一,但自然的规律具体是什么,庄子没有或者说无法描述出来,只是通过一些现象来揭示有某种规律的存在。与老子一样,庄子不敢面对残酷的现实,对战乱纷争的时局亦是无能为力,因而异常缅怀远古时代,他提出的“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异,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实际上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态。不过,与老子不同之处在于,庄子把人的精神自由发挥到无以复加的极致,《庄子·逍遥游》开篇便通过鲲鹏与蜩鸠的比喻来形容精神自由的境界“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为了达到这种境界,庄子提出要“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也就是要放弃功名利禄,放弃自我,才能融入“天人合一”之中。  ------------------------------------------------------------  文章很长,古今中外扯了一通,似乎论证很充分。“天人合一”主要是道家思想,但文中真正提到道家思想的,不过就以上几段,比《道德经》本文还精练。要想批倒一部名著,以上文字的份量够吗?  《道德经》是部较完整的哲学著作,要批它也得从哲学角度入手,道家思想阐述了宇宙的超验性质、自然状态、神妙状态、整一状态、无限境界,和人的审美心胸、审美方式、创造和技巧的关系、形与神的关系、人品和艺品的关系十个方面,楼主要批“天人合一”,连对手是什么模样都没说清楚,不是说读典籍不能批判,但也要在理解了的前提下进行吧。《道德经》作为销量第一的中文书籍,不是没有理由的。
  对不起,“宇宙”后少打了“本体”二字,这个词是从西方哲学引进的,老庄用“道”来指称本体,大致有三层涵义:本体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根源(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存在的根据(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和宇宙万物特殊形态的统一者(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老庄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财富,真正的哲学是不会过时的,对于有兴趣探究人生意义的人来说,老庄是很值得一读的。
  飘如游云 回复日期: 23:00:42 
    “天人合一”何需批判?早已经被现代文明撵得无影无踪了。        楼主这种单向度的理性思维本身,就说明了一种与“天人合一”势不两立的态度,多说已经不必。        在这个去魅的世界上,人与自然之间原初的丰富关系被全然抛弃,因为理性文明不需要这些。        可理性不是人的一切。自然界不仅是对象,还是家园,是一个准活体。它需要诗性的返魅,它也有自己需要实现的内在价值。四时行焉,万物生焉。        万物欢欣的自然比一块燃烧的陨石更有价值。    ---------------------------------------------------------------------    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呢?  
  天人合一有三种合的方式,当人战胜不了自然的时候,天人合一是人服从于天;当人能战胜自然的时候,天人合一是人要统治天;人过去服从于天是无可奈何,人今天要统治天是妄自尊大,这两种天人合一都不是真正的合,只有人认识到了自己要战胜天只能是毁灭自己,与天和谐相处才是天人合一的最好的方式。
  楼主小姐的许多地方都是混淆的。  同样用“天”,老庄的“天”和董仲舒的“天”就决然是两码事。前者是完全自然的天,不带神性,而后者是神性“主宰者”的带名词。两者截然不同。不加区分就奢谈“天人合一”如何如何,岂不笑话?  为道家说两句话,主要是看不过楼主小姐对老庄的偏见和浅见。  “面对征伐不休、礼崩乐坏的社会,他主张顺应自然,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认为惟有回到远古时代,“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三七章》),才能解决人类社会的各种矛盾,但这一前提本身就是虚无的,人类的欲望是由基因的本性所决定,即便是在远古时代,人类也绝不可能有宁静安详的生活。可以看出,在老子眼中,“天”不再是至高无上的神,而是已经成为代表自然之“道”,但这里的“自然”,并非今人所理解的物理世界,而是特指“时势”,随波逐流,无欲无求,这种消极颓废的人生观,就是老黄思想的本质”——楼主小姐自己曲解,却把自己的曲解强加到老子头上,要老子来担罪名,窃以为实在不可。咱们一条条看。先看“欲”。先引一段老子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  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第十二章)。老子说的“欲”是什么还算清楚吧!诚然人类的欲望是由基因所决定,但我们并不能都顺着欲望办事,要不一切由基因决定的东西来支配,人和其他动物还有什么区别?人之所以能区别于其他动物,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不正是标志之一吗?再看你举的例子,“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人家老子用的是“我无X而民自X”的句式,“无欲”什么的是人家自己对自己要求高,有什么时候要求你也“无欲”了?人家老子想当圣人什么时候要求你了?老子倒是说过“少思寡欲”的话,但“寡”和“无”的区别你该懂的吧!老子对“欲”的要求就正是人在处理自己的欲望时要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因自己的欲望而违反规律。这和他一贯的思想是符合的。楼主小姐对论据的理解错误,下面那句推论还能正确吗?顺便说一句,老子的“小国寡民”的观点是结果而不是根据,是老子从他的思想体系推出的结果,一个推论结果的失误并不代表整个理论体系的的错误。马克思还想跨越卡夫丁峡谷呢!你能因此把马克思一棒子打倒?另外还可以告诉楼主小姐,老子的“道法自然”的自然当然不是指物理世界,因为中国古代哲学从来就没有硬性划分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方式,但“自然”却包括了整个物理世界,因为它包括了一切。至于“时势”什么的,我只好当是楼主小姐说的笑话了(要不就请楼主小姐解释一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我很想知道“天”是怎么“法”“时势”的。)老子的书,还是多读读,揣摩一下,少点自以为是的想当然好点。  哦!对了,楼主说的“老黄思想”是什么?我孤陋寡闻没听说过啊。莫非是楼主小姐的邻居老黄的思想?那消极颓废什么的关老子怎么事?楼主小姐找邻居老黄说就是了!呵呵!  呵呵!假如你读老庄只能看出“随波逐流”“消极虚无”来。呵呵!很不幸,楼主小姐你还在大门外面,离登堂入室还远呢。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古代统治者提倡的“无为而治”治国之术,与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并不相同,前者并非真的“无为”,而是强调政府不应过多干预民众的经济生活,以轻徭、薄赋、勤俭、宽刑为施政方针,营造一个宽松、和平的社会环境,从而使国家能够休养生息,而后者仅是一种小国寡民的理想蓝图,主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第五一章》),实际上是要取消一切法律制度道德规范,甚至是文字,废除各种工具,退回到结绳记事的氏族公有制时代,这是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不可能接受的理想国。”——却又来,好些东西比如“一个推论结果的失误并不代表整个理论体系的的错误。”上面说过了,这里不赘述。倒是汉初“与民休息”的治国方针来源于黄老思想可不是楼主小姐一句话就能抹杀。楼主小姐批了半天,批的只是自己曲解的“楼主小姐式的黄老思想”,与现实的老子有什么关系吗?——没有!哦,对了,这里我到发现楼主小姐有一点不道德,你引用的是第五十一章的内容,原文如下“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相信有点基础(我也相信上这个论坛的人都有这个基础)的人都能看出来只是在讨论“道”与“德”的问题。“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说“道”与“德”的,什么时候说国家和社会制度了?亏楼主小姐还能马上推一句“实际上是要,甚至是文字,废除各种工具,退回到结绳记事的氏族公有制时代”,是不是有点无耻?窃以为这种割裂原文,曲解原义的“论证”方式实在是不足取。你为何不直接引用第八十章的“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  ,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既堂堂正正,又切中要害啊!哦原来是因为这章体现不出“取消一切法律制度道德规范”吧?话说回来你那句“这是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不可能接受的理想国。”倒是说得很准,但问题是统治者可以成为我们的评判标准吗?莫尔的“乌托邦”也不外如是吧,除非你就是统治者,要不这决成不了批评的理由。(当然,你要是个同时站在统治者立场上的实用主义者,那我没话说)。  “如果说老子的思想还有些积极的现实意义的话,后期的庄子则完全走上了出世的极端。庄子的思想主要出自《庄子》一书,该书现仅存三十三篇,多为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主要是通过各种形象的隐喻、暗喻来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庄子认为,“天”就是自然,或是宇宙万物,其中有内在的某种规律,人只有顺应其规律,才能与“天”合一,但自然的规律具体是什么,庄子没有或者说无法描述出来,只是通过一些现象来揭示有某种规律的存在。与老子一样,庄子不敢面对残酷的现实,对战乱纷争的时局亦是无能为力,因而异常缅怀远古时代,他提出的“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异,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实际上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态。不过,与老子不同之处在于,庄子把人的精神自由发挥到无以复加的极致,《庄子·逍遥游》开篇便通过鲲鹏与蜩鸠的比喻来形容精神自由的境界“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为了达到这种境界,庄子提出要“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也就是要放弃功名利禄,放弃自我,才能融入“天人合一”之中。”——上面说你可能是个同时站在统治者立场上的实用主义者。仔细看完这段看来我还真蒙对了。从你“出世的极端”的评价就看出来了。老子你已理解不了,更何况庄子!“与老子一样,庄子不敢面对残酷的现实,对战乱纷争的时局亦是无能为力,因而异常缅怀远古时代,他提出的“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异,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实际上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态。”——呵呵!说得好轻巧,你倒是找个逃避现实的人来,看哪个能把社会的黑暗看得这么准确这么透!以你同时站在统治者立场上的实用主义者的立场,是不是认为投身在哪个统治者门下,在黑暗的现实中混个高官厚禄才叫积极?在那个不是你杀人,就是人杀你,不是你踩人、就是人踩你的黑暗中活的滋滋润润用别人的身体和生命以及自己的灵魂换来自己的舒适才叫积极,才叫敢于面对残酷的现实?——你根本没有资格评价庄子!没有谁比庄子更敢于面对现实,他的痛苦不为自己而为整个时代和社会(甚至不止)——他反思的是人为什么会异化成这样,并想为人找出一条真正的出路。你可以不屑和批评他的见解和找到的道路,但那些甘心异化甘心在黑暗中混得滋滋润润的“人”有什么资格去说庄子“逃避”,真正“逃避”的是他们自己,面对无边的黑暗庄子敢去反思和否定,而实用主义的人们敢吗?只敢溶入黑暗,丢失灵魂的“混”在世间。  好好读读〈〈庄子〉〉吧!去体味庄子面对整个社会无边的黑暗所表现出的痛苦和反思吧!至于楼主小姐,你就不用去了,你读不出来的,实用主义者是读不出来的。  “了达到这种境界,庄子提出要“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也就是要放弃功名利禄,放弃自我,才能融入“天人合一”之中。”——你的最后一句更坚定了我的看法——你是个同时站在统治者立场上的实用主义者。  有人说楼主小姐你逻辑性强,我实在看不出来。作为一个理工科出身的我实在看不出你的逻辑在哪里。    ----------------------------------------------------  ——小子学养不周,又易冲动,有言语不周、得罪之处,还请各位前辈包涵。我也相信楼主小姐不会像我上面说得那么不堪。就算是我对文不对人,批的是个虚幻的“楼主小姐”吧,也请楼主海涵。                         
  作者:trisoil 回复日期: 9:18:59 
    飘如游云 回复日期: 23:00:42        “天人合一”何需批判?早已经被现代文明撵得无影无踪了。            楼主这种单向度的理性思维本身,就说明了一种与“天人合一”势不两立的态度,多说已经不必。            在这个去魅的世界上,人与自然之间原初的丰富关系被全然抛弃,因为理性文明不需要这些。            可理性不是人的一切。自然界不仅是对象,还是家园,是一个准活体。它需要诗性的返魅,它也有自己需要实现的内在价值。四时行焉,万物生焉。            万物欢欣的自然比一块燃烧的陨石更有价值。        ---------------------------------------------------------------------        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呢?    ——————————————————————————    问题提得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天人合一思路下,实际上就是一种整体性关系,是交互性主体的交流对话关系。它比人和自然层面的关系更具有可操作性。有时间发个主贴再详谈。  
  觉得楼主应该是一个哲学高手,文学高手,但没有想到这么一个高手写文章时跟我一样,通篇往往是一个逗号一豆到底。  杨支柱总是笑我,一豆到底。我也可以笑笑这位妹妹了。
  顶起来,方显关天版主的水平,与楼主无关:)  据说,红脸是版主加的,就这种鸟水平有辱关天:))  
  为啥俺写的东西字数怎么也整不上去?!  莫非是俺编代码编多了?!    多学着点!:)
  这位妹妹学富五车,但用五车的学富推出来的结论大有疑问。  
  这个帖子好,不但好在其本身有深度,也好在它引发了很多有深度的发言。  不错。顶。
  关天出才女! 红脸 名副其实
  作者:咬玩 回复日期: 20:58:19 
    这位妹妹学富五车,但用五车的学富推出来的结论大有疑问。      
  很多人 拿着“封建糟粕”说事情 其实自己也不很懂,还沾沾自喜,这种行为难道值得推崇? 幸好有楼主这样有深度的人来 站出来揭示 “皇帝的新装”。支持
niobe 妹妹。
  可惜中国的皇帝们大多“英明神武”,不是一两个江湖骗子能骗得了的,就算不懂,手下的大臣们也早包办代替好了,哪里来的“新装”?怕是对着“万岁”的龙袍喊“他没穿衣服”,是要给送到神经病院的吧!——到不是因为说出了事实,而是因为睁着眼睛说瞎话。呵呵!  卖弄两句洋术语,谁不会?问题是你要说的东西你自己真搞清楚了没?如楼上这样什么实际东西都没说,就扯着大旗挥两下的,呵呵!还真没劲。
  楼上的 你能告诉我 “天人合一” 到底如何 合,你是怎么合的?    
  先提。  
  顶楼的,等你在有生之年也许有机缘窥得老子“道”的万一,你应该会后悔今天写的这点文字的。
  从这篇文章的跟帖讨论中完全可以明白:“天人合一”之类的“理论”不过是靠对概念的混淆扯皮和在论证上的胡搅蛮缠来维持其存在的。    什么“道可道,非常道”?说不清楚的东西就是狗屎    中国需要的不是什么国学大师,而是直言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
  刻薄地说  楼主作为女性, 连天人合一都不知道是什么的话  只能说明一件事, 就是MC不调.
  说说我对天人合一的看法吧。  先声明一下,本人只是粗略读过道德经和西方哲学史(还没看完),非哲学高手。  在人开始认识世界以前,世界并不存在,或者说人与世界本来就是一体的。一旦人开始认识世界,他便产生了一个“我”的概念,这是最基本的,没有这个“我”,人就不能把世界分开来。另外还要注意,认识世界从来只能是单个的人的活动,群体的观察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所谓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我认为“名”应该就是认识或者说用名字或象的方式来认识世界。事物因认识而存在。  这话听起来有点矛盾,举个例子来说吧:非典病毒在被命名以前或者说被观察和认识到以前它是什么?认识以前怎么能认识?我认为它不存在。  无名,大概就是认识以前的状态,人在认识世界以前是与世界同一人,这应该就是天人合一的状态。  一点不成熟的看法,还请批判。  
  还有一点。根据我的看法,老子认为知识是人痛苦和烦恼的根源,所以在后来才会提出绝圣弃知的观点,要人倒回那种与世界合一的状态。佛学里好像也是认为五蕴中的烦恼在造业吧,不过佛学我不太懂,不敢班门弄斧。
  主贴一般啦,还好跟贴的不乏有见解的,呵呵
  我说不出什么道道,但是,我就是觉得“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精髓。中医就是在这个理论上发展起来的。没有“天人合一”就没有中医。    说不出来的东西不代表不存在。    
  作者:-625M 回复日期: 9:37:27 
    楼上的 你能告诉我 “天人合一” 到底如何 合,你是怎么合的?  —————————————————————————  楼主高谈阔论的功夫不错,可惜被理性知见害得很深。你就像一条有很强思辩能力的鱼,不相信鱼和水是“鱼水合一”(准确地说是“鱼水本一”)的。  那好,让这条鱼离开水去生活呀!  还是从一个细面来说。人如果4分钟不呼吸空气就必死无疑,这就是“天人合一”,人和空气这一“天”的一个具象化侧面是本自一体的。楼主如果否认这一点,可不呼吸空气4分钟试试(千万别当真,我可担当不起这个后果)。  呵呵,如果这样,楼主还不能体察“天人合一”,开个玩笑,你可以纵火彻底焚烧自己的肉体,因为这具肉壳子,不过是一把灰土而已——而这把灰土亦是“天”的一个具象化侧面。  楼主被理性蒙蔽过深了,于是就盲人摸象越摸越盲。对你来说,也许“天”只不过是一个带有本体色彩的学术概念而已。这很可笑。   
  作者:-625M 回复日期: 9:37:27        楼上的 你能告诉我 “天人合一” 到底如何 合,你是怎么合的?    —————————————————————————  呵呵,不好意思,把这段话错当楼主的话了。不过不影响我的发言。
  空气怎么是天? 按这样子看来 几乎所有喘气的生物 都具备了“天#合一“的认识了?  
  作者:-625M 回复日期: 12:44:03 
    空气怎么是天? 按这样子看来 几乎所有喘气的生物 都具备了“天#合一“的认识了?     嘎嘎!  ————————————————————————————  呵呵,亦未见得,比如你就未具备“天#合一“的认识。  楼上的这位妹妹,你以为“天”的具体展示形态是什么呢?  
  晕,还有人批,诸位也太诲人不倦了。
  -625M,这么玩就不好了吧!曲解人家原意,阉割人家的发言,这个习惯不好吧!我想讨论的目的是辨明道理而不是封人家嘴。如果你没看清楚明月童子的话,我点出来请你看清楚——“人和空气这一“天”的一个具象化侧面是本自一体的”。看见“空气这一“天”的一个具象化侧面”了吗?你问的“空气怎么是天? ”还要问吗?  所谓“天人合一”本是不成问题的实况,但麻烦的是要把“天”的定义搞清楚,关联的,还有更重要的“道”的概念,这就更麻烦了。三句话两句话说不清。或许你可以简略的看成“对宇宙及其运行规律最彻底的抽象”(童子你看这样简略是否可以)。所以我说“天人合一”本是不成问题的实况——人是否是宇宙的一部分,是否符合宇宙间的运行规律(不要只想成物理规律)?但许多人意识不到,童子比喻为鱼忘水是很恰当的。  有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想自己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但“天人合一”并不因为他的不意识而不存在。结果就是他的行为必然造成一些结果,但这些结果对自己或其他人造成危害,于是人们称这些结果为“恶果”“大自然的报复”(其实对“天”来说,没什么“恶”,“报复”,这是从人自身的角度来说的。)  不好再说什么了,“对宇宙及其运行规律最彻底的抽象”只是一个很不准确的简约,不能说它就是“天”。语言毕竟是有局限性的,形而上的许多东西是与员无法表达的。庄子说过“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道如是,天亦如是。  明月童子,我说得可有需改正之处?望指出。  过来吧朋友,这里“天”啊“道”啊已经搅得够乱,你再把“无”绕进来就更绕得慌了,呵呵!但真要说清楚,还真不能不说“无”(问题是说得清楚吗?我看说不清,原因上面已引)。矛盾啊!  另外,老子说“绝圣去智”,庄子说“吾身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是否是笼统的指知识,还值得具体讨论。  以上说的,全是道家一派。而在儒家,天人合一的“天”就不能那么看了,那是一个有着道德价值倾向的天。就我来说,深不以为然,认为如此已落了下乘。  那个叫“愚聋”的,你名字起的真好,很实际。什么都不懂就信口开河,还真无畏你!    
  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脱离不了环境而独立存在。“天”的概念我不喜欢,更喜欢用“自然”与“环境“来表示。所谓“天”就是环境,这环境可以大到整个宇宙,可小到一个质子环境。所谓天人合一,就是寻求一种人与环境和谐的状态,而小环境,又要与大环境相通、和谐。
  “自然”与“环境”只是物理层面,而“天”远在这个层面之上,或者说物理层是“天”的一部分。
  楼主小姐写的不错啊.我提点个人意见啊,不一定对,请指正.    我国古代对天人合一有很多提法,究竟什么是天,不同时期,不同学派都有不同看法,如神,自然(和现在所说的不一样),规律,社会等等吧.不管它所指的是否正确,但都是强调一种自然和谐的相处,交流.其实就这一点来说我觉得是不错的.楼主不能把在早期的某种观点拿到现在这个社会来反驳它,天人合一的认识是个长期的过程,各门各派都在不断改进,完善,至少一直要到宋代吧.楼主您只提先秦未免以偏盖全了.    另外印度佛教也提倡:梵我合一.梵是天,我是人,和天人合一是差不多的意思.我想两大东方哲学都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着惊人的相似,我以为就"天人合一"这句话还是有它的道理,起码不能一棍子打死吧.
  收藏细读
  不是“天人合一”太虚空,是单向度的理性思维太生硬了。    对象化的实践方式,二元模式的认知,让人类失去了太多东西。    世界成了功利目的的资源库,逻辑推理的符号表。
  楼主思维方式=逻辑实证=“天”是无生命的,人是有生命的,无生命的“天”怎么可能与有生命的人“合一”?拿出实验证据来!    整体观思维=“天”乃大自然,宇宙整体系统,人是大自然宇宙的子系统=都有“意识”,都有能量交换,都有“生命”。    不指望能说服楼主。哈!
  天人合一不要证据,不说明“水变油”也不要。
  to 巡航导弹:  我即神,神即我;  我是世界,世界即我;  有我,则世界尚存,无我,则世界无矣。    这几句的意思应该是,对世界的观察是以一个具体的“我”为主体来进行的,“我们”以为大家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界里,其实对于个体的人来说,如果他本身不存在,那么对他来说世界也不存在。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他自己创造了自己的世界,甚至是他自己创造了时间和空间。如果说世界是由神创造的话,那么他自己就是神。  而我即世界,世界即我的意思应该就是前面我所说的天人合一的状态,即无名。用费希特的一句话可以勉强说明:万物是自我的流溢。      
  windg2000好:兄台谈得很好。我以为,关于“天”和“天人合一”,可以从很多侧面、很多层次、很多次第来谈,但要想从根本上明了此中真意,恐怕还是须回到老子所说的“弃圣绝智”的心性状态上来。若用理性来思辩,只会越理越乱。  什么是“弃圣绝智”?什么是“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  我想,这是古哲在教导我们要放下“理性之心”,因为用它来体悟“道”,体悟“天人合一”,只能如临济大师所指出的:说似一物即不中。  这个“理性之心”,佛语里叫“我执”。人生之苦,莫不由此中流出。故世间的信仰之路,都是让人从这一桎梏中解脱出来。解脱之门,最要处莫过于在体性上把“理性之心”放下,如克尔凯哥尔所说:信仰就是把理性的双目从眼眶中挖出来。呵呵,理性的招子放下了,深藏于人心中的“天目”自能升起。空性的满月既已跃出,月光般的真性情自会一一流布。 所以,在这样的心灵背景下,为解除理性的捆绑,老子才于《道德经》中大谈“弃圣绝智”之道。(我以为,一个真正达到“弃圣绝智”之境的人,必是仁爱与智慧俱相当圆满的人,唉,如此人中龙凤,又岂是在下所能描述的。)  所以,要真正明了“天人合一”,最好是内心被启示,而不是用理性去思辩。  呵呵,说了很多。说了等于白说。 windg2000兄见笑了。
  呵呵,楼上的谈“圣”“智”的“弃绝”之道对这个帖子中种种迷朦之辈可以筏喻矣,但不知这位仁兄仅知“筏”否?
  既然是价值观的问题,就无所谓对错了
  明月童子:呵呵,你说“关于“天”和“天人合一”,可以从很多侧面、很多层次、很多次第来谈”,庄子云“夫道未始有封”,分侧面等等,已经是肢解“道”了,就象《天下》篇说的“道术为天下裂”一分侧面,就已不是“道”了。虽然我们是不得以。现在我们用语言表述的东西,只能是从某个侧面做尝试“描述”,真正的精髓是说不得的,这是语言的局限性。无法言说的感觉,在“轮扁斫轮”中表达得很清楚了。庄子说“得意忘言”,王弼说“得象忘言”“得意忘象”,都是要我们舍弃语言而直接进行体悟。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这是“坐忘”)的地步,或可体悟一二。或许可以简约表达为“整体和超越的感悟、认知和把握”(我深深体会到语言的苍白和低层,童子当知我想表达的“意”)  “理性思维”专事割裂而不自知,只有符合这种思维的才为其承认。  老庄皆为大智慧,看人世已尽,看天道已通,人间事莫能出其言外。“绝圣弃智”方为真圣真智。可笑荀某人大言不惭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还为后人奉为定评。看其人与孟轲偏执于“性善”“性恶”而不得出,才是真正“不知人”。夏虫不可语冰也!  禅宗亦大智慧,可惜今人只知“万境归空”,并以此为禅宗真谛,便批“虚无”、“消极”,可叹“空”字也遭割裂曲解的荼毒。(呵呵,上面“天”、“道”、“无”还缠着呢!我又把“空”绕进来了。)  凡大智慧,到专制时代必为官儒阉割,可叹可叹!  说了半天,还是不可言,哎!
  这帖子越来越搞笑了  
  作者:犬儒 回复日期: 12:39:08 
    这帖子越来越搞笑了  ----------------------------------------------------------    
是非常可笑。    
最糟糕的事就是把“语言”当成事物本身去考究,如果人们的思考还停留在这个水平,那只能说明那里的人们的思维能力和智商还相当的低下,或者说只有那些毫无哲学素养的人群中才会产生这种所谓“学术探讨”的荒唐现象。    
这种“学术探讨”的结束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非得古圣人活过来点着谁的头说:这家伙猜对了!    
然后鸟兽散。  
  天人合一是要求人类社会,及人的行为符合于宇宙运行的规律,成为宇宙运动,或宇宙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是天人合一.    怎么楼主,你认为人类可以、应该违反宇宙规律吗?  楼主是个反中国文化的小丑,可惜我没有更多的时间答理你,待我有了时间,一定把你的嘴打歪!    
      楼上的从“天人合一”论到“一定把你的嘴打歪!”,哈哈,简直就是个白痴。      哪个傻蛋觉得不服尽管冲我来,:)  
  正因为语言不是事物本身,所以在语言的局限成为认识事物本身的障碍是要抛弃它,进入更深的层次。有些人自己看不懂,就开始评价起来。  冷嘲热讽两句,谁不会?怪话谁不会说?发了两句怪话、冷嘲热讽就显示水平很高?显示自己很有“哲学素养”?你说谁有谁就有,你说谁没有谁就没有啊!“哲学素养”这个词在“天人合一”思想产生的时代可还没有呢!  也许你们都是坛子上的“大虾”“高手”,但有话你就说出来。光冷嘲热讽一下很舒服吗?哦!也许你们认为我们是“那些毫无哲学素养的人群”,和我们说话是对牛弹琴。那也就算了,免得和我们说话污了你们这些“有很高哲学素养”的“高手”的嘴!
  真高啊!只要冲你来就是“傻蛋”,恐怕也只有傻蛋才说得出这样无耻的话吧!
      是,傻蛋就傻蛋贝,能傻出个道道也好啊,但我不主张把别人的嘴打歪。:)  
  “哲学素养”这个词在“天人合一”思想产生的时代可还没有呢!  ━━━━━━━━━━━━━━━━━━━━━━━━━━━━━      windg2000说得对,其实那时连“哲学”这个词都没有啊,我就是奇怪怎么把“天人合一”称为哲学思想的。  
  我也不主张把别人嘴打歪,说这样的话叫挑衅,但楼上的你有什么不同吗?你说出道道来了吗?
  我帖子里哪里有说“天人合一”是哲学思想的?  很有人怀疑中国历史上没有“哲学”,西方“哲学”的定义似乎也不适合中国,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祖先对本原的探索。  
  作者:windg2000 回复日期: 14:23:46 
    我帖子里哪里有说“天人合一”是哲学思想的?    很有人怀疑中国历史上没有“哲学”,西方“哲学”的定义似乎也不适合中国,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祖先对本原的探索。  ━━━━━━━━━━━━━━━━━━━━━━━━━━━━━      是,楼主的探讨就不错。      因为楼主所的仅是客观的语境分析。其它诸如“天人合一是要求人类社会,及人的行为符合于宇宙运行的规律,成为宇宙运动,或宇宙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是天人合一”这类直接给出严然定义的都是白痴。  
  但楼主犯了一些错误。上面说过了。  因为中国的特殊性,所以严整的下定义是吃力不讨好的。如明月童子说的“说出即不是”,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简约化的说,一种是用比喻的方法启发。比如童子说的“水和鱼”、“人与空气”。
      假使古圣人活过来说:“天人合一”就是“XXX”,如果这“XXX”的解释比现在这里的人所作的各种解释更正确,那么这“XXX”更正确的理由是什么?这种理由非古圣人不可有吗?      在国人心目中,由於历史的原因,哲学大概就是“整不明白但绝对正确并不容否定的东西(以往不能否定的东西多著呢)”,否则,怎么会把“天人合一”之类冠以“哲学”之名?      我们不必去管“天人合一”表达了什么,而应该去想,“天人合一”能表达什么?因为如果认定一个语词(比如“天人合一”)所表达的内容是有关这个所有的人都能面对的客观世界的,那么,就有两件事要做:      一,它描述了什么对象?    二,它描述得对不对?      第一条,“天人合一”所描述的对象是什么呢?当然首先就是描述了“天”,那么“天”是什么呢?是啊,天是什么呢?天如果仅与人对立,那么地不是人,所以“天”也指“地”,天地都不分,什么狗屁啊,哈哈,      有人说“天”是指“这”,有人说天是指“那”,天哪!天就是天啊。如果不是指“天”,那为什么说“天”呢?除非你说那是文学或宗教,否则可别说我故意作难。      第二条:无法定义“天”之前,“天人合一”之说根本就无所谓“对不对”!也许可以说“美不美”。:)  
      从“过来吧”几个贴子所述来看,对世界与人的关系理解非常透彻,但遗憾的是,有什么道理非得把那种正确的思想装进“天人合一”?想把死人救活?哈哈  
  楼主所的仅是客观的语境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不必去管“天人合一”表达了什么,而应该去想,“天人合一”能表达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的不是一回事儿?
  有什么道理非得把那种正确的思想装进“天人合一”?想把死人救活?    ————————————  有什么道理非得把那种正确的思想和“天人合一”分开?想把活人整死?:)))))))
  “第一条,“天人合一”所描述的对象是什么呢?当然首先就是描述了“天”,那么“天”是什么呢?是啊,天是什么呢?天如果仅与人对立,那么地不是人,所以“天”也指“地”,天地都不分,什么狗屁啊,哈哈”——如果你不知道“天”这个字有多少含义,建议你不妨去查查《辞海》,否则故意将不同的含义混淆就只能是胡搅蛮缠。  语言无法描述不代表不存在,能否理解是你的问题。如果说你理解不了就说是狗屁,也也只由得你了——只是你而已。  “假使古圣人活过来说:“天人合一”就是“XXX”,如果这“XXX”的解释比现在这里的人所作的各种解释更正确,那么这“XXX”更正确的理由是什么?这种理由非古圣人不可有吗?”——评判标准吗?首先真圣人(假使有圣人)的话,是不会说“XXX”是“XXXX”的,“说似一物即不中”。更不会去解释,因为语言无法解释,只是用启发、暗示的手法让人自“悟”,去体会和感受。一旦有“是什么”的想法,便错。  “在国人心目中,由於历史的原因,哲学大概就是“整不明白但绝对正确并不容否定的东西(以往不能否定的东西多著呢)”,否则,怎么会把“天人合一”之类冠以“哲学”之名?”——那是你的定义,事实上,我们说中国古代哲学的,或可说是中国古代关于宇宙人生的思想理论。是否否定什么的不在考虑范围。  “我们不必去管“天人合一”表达了什么,而应该去想,“天人合一”能表达什么?因为如果认定一个语词(比如“天人合一”)所表达的内容是有关这个所有的人都能面对的客观世界的”——明显两分了,实际是不只客观世界,你自身也在内。把自身外化于客观世界,你当然看不懂。  “有人说“天”是指“这”,有人说天是指“那”,天哪!天就是天啊。如果不是指“天”,那为什么说“天”呢?除非你说那是文学或宗教,否则可别说我故意作难。”——你确实是在故意作难,你应该很清楚词并不只有基本意,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引申意等等,但你依旧这里纠缠不清,不是故意作难吗?还是那句话——请你查《辞海》去。谢谢。  “第二条:无法定义“天”之前,“天人合一”之说根本就无所谓“对不对”!也许可以说“美不美””——一个很重要的词“对不对”,很说明问题——典型的线形思维两分法。看得出来,你想用一种很理性很有逻辑的思路来做一番“理性分析”,可惜,你越用理性思维,越逻辑,就越理解不了。理解不了不是你的错,也没有人需要你理解。但,你把你的线形思维理解不了的都说成狗屁,就正如我上面说的——““理性思维”专事割裂而不自知,只有符合这种思维的才为其承认”,何其可笑!    下面的事交给明月童子吧,我先走了。                                
  不懂  3分
      真圣人(假使有圣人)的话,是不会说“XXX”是“XXXX”的,“说似一物即不中”。更不会去解释,因为语言无法解释,只是用启发、暗示的手法让人自“悟”,去体会和感受。一旦有“是什么”的想法,便错。    ━━━━━━━━━━━━━━━━━━━━━━━━━━━━━━      windg2000,你这个回贴可全是判断句哦,你在解释了,所以你不是“真圣人”是无疑的了。      可“真圣人”为什么要说出“天人合一”这样的“XXXX”呢?为什么不做个手或使个眼神什么的呢?那也许会使windg2000更有“体会和感受”吧?      你说了不少“是什么”,所以你“便错”。:((  
使用“←”“→”快捷翻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人合一雕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