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选太子的时候,康熙为什么选择雍正内乱?

揭秘:康熙为何两度废掉太子胤i?
&&&&如果说在太子胤i的废立上,康熙是无奈的反复,还不如说是胤i自己坐上了一会天上一会人间的人生过山车。虽然胤i当了大清国的“副总经理”,但想行使这“副总经理”的权力,就要掌握好与康熙这个“总经理”的关系问题。别忘了谁才是老大!
康熙狩猎图(资料图)
&&& 延伸阅读:
&&& &&& &&&& &&&& &&&&
&&& 本文摘自《历史上那些皇二代》,张杰 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  文史频道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要说胤i也是康熙正牌皇后赫舍里的儿子,那可是嫡子!可这位太子胤i却两次被废,与皇位仅一步之遥,却最终与之失之交臂。  如果让人说出几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那康熙大帝必定会被人提及。他削三藩、平准噶尔、战沙俄,收复台湾,开创了清王朝的盛世辉煌。就是这样一个文治武功的英明皇帝,在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却是&为伊消得人憔悴&。  继位要从婴儿抓起  胤i人生的第一步比起其他人要容易得多,不费吹灰之力就只离龙椅一步之遥。复杂的环境让胤i成为大清帝国的第一位太子!  皇后赫舍里在生胤i的时候难产,在胤i出生两个时辰后便去世了。这让刚得了儿子就死了老婆的康熙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悲喜交加。  在安葬完皇后赫舍里之后,康熙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立还是婴儿的胤i为太子。之所以说是惊人决定,是因为在这之前的几任大清皇帝,没有一个是先被立太子然后当皇上的,他们都是宗室们开大会&讨论&的结果。虽然有点民主集中制的意思,但在康熙看来这可是件危险的事。  当年皇太极驾崩之后,就由于没有选定继承人,在开会&讨论&时差点大动干戈。最后,在各大势力妥协下,福临才坐上了皇帝的宝座。试想,如果万一没有愿意妥协的,那自己内部就要兵戎相见!  另外,当时三藩叛乱,吴三桂把大明的朱三太子搬了出来。一个搞不清真假的&朱三太子&就让大家一呼百应的,这说明,在人们的心里,一个朝代有了太子做继承人,就意味着王朝后继有人。为了让将士们对平三藩这场战争更有信心,康熙也必须立太子。别管为了什么,反正胤i被立为皇太子。  第一次被废  皇太子如果没有兄弟之情,更不懂得尊重皇帝老爹的隐私,确实是件很危险的事!  虽然立皇太子有集中皇权、削弱宗室、稳定人心的各种好处,却也让这个本来就娇生惯养的皇子性格上更加娇纵。而且康熙帝是有名的长寿皇帝,这也让胤i这个皇太子一当就是四十几年。他还曾对人发牢骚时说过:&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大有奇怪康熙为什么还不死的意思!  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康熙皇帝带着八个儿子围猎,为的是教育儿子们不要忘了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可惜还没等到地方,去接受教育的十八阿哥胤|就突发疾病死在了路上。  在普通之家,有兄弟病逝,当哥哥的必定心痛不已。可在帝王之家,有同辈的阿哥去世,兄弟们不偷着乐就不错了。这让标榜以仁孝治理天下的康熙痛心不已,尤其是胤i,面对这样的变故,丝毫看不到一丝伤心。康熙对胤i的冷漠举动十分不满,顺带着把随行的众阿哥们大骂一顿。  这位服了四十多年的皇帝预备役的皇太子,越当心里越没底,所以他总想知道康熙在想什么,以后会有什么举动。于是他用了一个最笨的法子&&在夜幕降临后去康熙帝的寝帐外窥视康熙!  这可是侵犯隐私权,放在一般人身上都受不了,更何况是皇帝。于是回京之后,康熙就把胤i这位皇太子给炒了鱿鱼。  可以说,康熙是借着这次出游时发生的事,把对胤i的所有不满全发泄了出来。要不这点小事怎么可能让康熙发这么大脾气呢?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情肯定没那么简单。  作为一国之君,康熙可不是那种看到大臣斗争就手足无措的窝囊主儿,相反,他觉得这种斗争能够帮助他平衡朝中各大臣势力,有利于他的统治。可平衡是一种极致追求,达到却很难。
(责任编辑:董倩超)
【】1949年之后,胡适夫妇住在美国纽约,虽住在大使级的住宅区,但破烂的公寓,却没有大使级的防盗设备,这难免遭小偷惦记
【】袁世凯称帝后,章太炎为了泄愤,每天大书&袁贼&。他大量饮酒,每次必以花生米为下酒菜,吃时去其蒂,说:
有戏&&北京人艺60年&&& 人艺是个演剧团体,有&戏比天大&的说法。  实际上,戏不会比天大,戏要顶到天的时候,也就是排戏、演戏的这些人,命运转折的时刻。  曹禺、老舍、焦菊隐、于是之&&人艺那些顶尖的艺术大师,他们的人生如戏,他们的戏,也是无常人生的投影。  我们记得《龙须沟》、《雷雨》、《日出》,更记得《茶馆》里漫天飞舞的纸钱,和祥子拉着车,在烈日与暴雨下奔跑的背影。  一代又一代戏迷,在首都剧场的舞台下老去。  他们还在看戏。
热点文章排行传教士揭秘:谁令顺治决心立庶出的康熙为太子?_凤凰历史
传教士揭秘:谁令顺治决心立庶出的康熙为太子?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
皇帝举棋不定,便派人找到汤若望询问他的看法,汤赞同了皇太后的意见,也同时赞同皇太后选择的那位皇子。就这样,皇帝在太后及众臣的劝促下,放弃了原定的一位年长皇子,转而选择一位庶出的年幼皇子为太子,其时该皇子年纪不足七岁。
核心提示:皇帝举棋不定,便派人找到汤若望询问他的看法,汤赞同了皇太后的意见,也同时赞同皇太后选择的那位皇子。就这样,皇帝在太后及众臣的劝促下,放弃了原定的一位年长皇子,转而选择一位庶出的年幼皇子为太子,其时该皇子年纪不足七岁。& 本文摘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康熙大帝》,本文作者:张诚,出版:东方出版社作者简介:张诚,受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遣来中国传教的五大传教士之一。到达北京后,他受到康熙皇帝的重用。他的代表作《张诚日记》,真实地记载了大清帝国强盛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全貌,是研究清朝前期历史的重要依据。本书第二部分内容即选自《张诚日记》。 几乎所有满洲人都恐惧痘症,身为皇帝的顺治也不例外,这种病即便是成人得上也有可能致命,为此,皇帝特地在皇宫中设立了神坛供奉痘神娘娘。但往往怕什么来什么,顺治皇帝也不幸得上了这种病症。? 当顺治皇帝染病的消息传出宫后,汤若望非常揪心,立刻进宫,要求觐见陛下。顺治帝听闻后非常感动,他下谕旨告诉汤若望,他的身体实在不允许他有任何走动,但汤的忠顺令他感动,他视汤为玛法(译者注:满语中玛法的意思是爷爷),所以有机会一定召他觐见。汤请内臣向皇上转奏,神爱世人,圣上的病已经十分危急了,他恳请皇帝可以认真读一遍他送去的《福音书》,书上记载着天国与人释罪后可得永生。顺治帝听从了汤的建议,亲自阅读了《福音书》,之后他发出感慨:汤是真正忠于他、关怀他的人啊!但是他罪重错繁,这样的人是没有颜面前去天国的。如果他这次可以痊愈,一定会接受洗礼信奉汤所信奉的宗教,但是现在身患重病,是没有办法做这件事的。? 在那个时候,皇帝还没有正式地册封太子,于是身为皇帝母亲的皇太后就开始催促顺治帝尽快了结此事。顺治帝对人选的问题还未选定,他认为自己的一位兄弟十分适合,但皇太后与众亲王均反对这个决定,坚持让他从皇子中擢选。皇帝举棋不定,便派人找到汤若望询问他的看法,汤赞同了皇太后的意见,也同时赞同皇太后选择的那位皇子。就这样,皇帝在太后及众臣的劝促下,放弃了原定的一位年长皇子,转而选择一位庶出的年幼皇子为太子,其时该皇子年纪不足七岁。而这位皇太子正是未来的康熙大帝,中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而汤的这一良策虽是人生最后一次,但也是最伟大的一次,为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四人在之后被任命为新帝的辅政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以及鳌拜。顺治帝在立下太子后,也就是公元日或6日驾崩,同样也是病倒后仅仅三天,享年二十二岁。? 在先帝丧殡后,举行了新帝登基的仪仗。百官在仪式上向康熙帝效忠,汤也不例外。但他同时也在大殿上当着所有人的面宣读了天主的信仰,之后他便参加了典礼,不只是代表自己,也代表天主。他这看似癫狂的举动给新帝和太皇太后还有皇太后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太皇太后甚至邀请汤为新帝祈祷,同时也下谕旨让汤的教友们也为新帝祈祷。? 四位辅政大臣在新帝登基伊始就表现出优秀的作为,他们将宫中近四千名太监革职,仅留下1000人作为日常服侍。并下令,如有太监干政,一律严惩。而先帝生前结识的僧侣也不得不离开宫中,同时辅政大臣们也解散了先帝的嫔妃。? 汤接连拜访了四位辅政大臣,尽管苏克萨哈并不待见天主教的信仰,但四人却并没有为难汤若望,以非常友好地气氛结束了拜访。大臣们请汤若望坐在身旁,并一致认为应让他继续做新帝的顾问,也就是太傅。在之后的日子中,汤与四位大臣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也屡次接受辅政大臣的表彰。? 而汤受到敬重的原因,不仅是由于他的为人,还因为他的才能。他曾发明了一种技术,成功地解决了当时的一个难题。当时,京城附近发掘出五口铜钟,大多是明朝时期的,十分巨大。新帝刚登基不久,决定将这五口中最大、也是最精美的一个吊到高楼上,但是因为太重,什么办法都不奏效。后来,汤设计了一种起重机,成功地将这口巨钟吊至楼上。这口巨钟纹饰精细,铭文长达万余字,重达十二万斤。汤的这一壮举,赢得所有人的尊敬。在四个月后,发生了一起事故,钟楼失火了,大钟也同时受损。但过了两年后,汤又用他的机器将另一口钟吊到修复的楼上。据传教士南怀仁说,这些钟起码有两万五千多德国磅,比欧洲人公认的德国艾府城巨钟还要大得多。? 太皇太后此时是清朝的实际掌控者,她称汤为&义父&,对汤抱有善意的好感,经常赏赐给他礼物,而在御宴时,太皇太后也时常将自己的食物分于汤,以示特别的恩惠。直到1664年,汤的地位一直不曾变动。
[责任编辑:唐智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播放数:1398495
播放数:610047
播放数:184812
播放数:367115
48小时点击排行康熙的皇太子是什么时候死的.因何原因拜托各位了 3Q_百度知道
康熙的皇太子是什么时候死的.因何原因拜托各位了 3Q
康熙的皇太子是什么时候死的.是在他前还是他后?掺吗死因
提问者采纳
如有谋为皇太子者,又因赫舍里氏皇后因生此子产后大出血而去世,立即召见胤礽。康熙帝确信胤礽被害,康熙帝亲自回銮看视,怒遣胤礽先归、绞杀;出巡时也命他随侍左右,其侍从肆意敲诈勒索,继而又废了皇太子;在列举胤礽罪状之后又说,徒以言语发财嘱此辈贪得谄媚之人,被大臣急忙扶起,特令随行文武官员齐集塞外行宫,是魔术真灵验还是现在装傻,康熙帝又发觉大臣们为太子结觉会饮,延臣寿命。四十七年八凡康熙帝出塞行围;诸事皆因胤礽;臣虽有众子,而得众心者未有不兴,或入狱,复立胤礽为皇太子。康熙帝对胤礽的行径无比气愤。康熙帝气愤万分。
胤礽死后被追封为理密亲王,竟至气倒在地。康熙十四年,且具有特殊的权力。康熙帝手谕,康熙的十八皇子死,失众心者未有不亡。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法所不宥;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将胤禔夺爵,泣不成声。有诗见《熙朝雅颂集》,谨保始终,目无法度:&quot,反而愈演愈烈,不序齿,胤礽竟全然不知,问及以前所做所为,非但不反躬自省、社稷,才于四十八年三月。胤礽受到康熙帝的斥责之后。胤礽对十八皇弟之死,最后于雍正二年十二月病死于的所;直至雍正十二年幽死、缉捕,致使他六天六夜不能入睡,康熙帝怀疑这些人为胤礽同党,即国贼。
康熙帝弄清胤礽是被魇至狂之后;;乱臣贼子,特召他至行宫,罗列了胤礽的罪状,禁固在咸安宫内,不念父子之情&quot,对康熙帝精神上刺激很大;康熙帝边哭边诉;;
&quot,对胤禔&凶顽愚昧&quot,凡大臣上疏立储者,或处死。他文通满汉,自幼即被视为父皇掌上明珠,康熙帝在亲征噶尔丹的归途中生了病,他在康熙皇帝的儿子里原本排行第七,六岁时又特请大学士为师,康熙帝对此置之不理,他选中了刚刚一岁的胤礽为皇太子。康熙帝特在畅春园之西为胤礽修了一座小园林,当即派人前往胤礽住处搜查,仗势欺人。&quot,还将废皇太子胤礽之事宣示天下,也激起公愤,均给予处罚;密&quot,不知意欲何为,远不及臣;,不得安宁。康熙帝召见随从大臣,康熙帝十分戒备。&quot。
皇太子已废,兴亡虽非一辄,潜通消息,扒裂缝隙,武熟骑射,联包容二十多年,这就更加深了康熙帝对他的嫌恶。谥& 康熙五十一年复废皇太子胤礽,加上一副仪表,十分想念皇太子胤礽;群臣也为之伤感。康熙帝下令,臣当益加勤勉,如大清历数绵长,康熙的爱妻之情就全都转移到了这个孩子的身上,康熙帝经过反复思想斗争,将胤礽囚禁在上驷院侧,确实显露出几分聪明。废皇太子胤礽后不久。 他的生母是康熙皇帝的结发妻子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quot,勒令皇太子胤礽跪下,于是将这些大臣分别遣责;在行军途中,令直都王胤禔监视胤礽,又被发觉,首先惩办了怂恿皇太子的官员,葬于黄花山,在府第高墙之内幽禁起来,只有他自己明白,由皇长子胤禔看守,康熙又亲自撰文、太庙,边诉边注。这次废皇太子,借医生为其妻石氏诊病之机。胤礽在行宫侍疾时毫无忧色。胤礽平时对臣民百姓:&不诸君臣大义。康熙六十年三月在康熙帝庆寿之日,时年五十一岁,历数其罪状。时过二年,实属不孝。这些举动使康熙帝日夜戒备,赏他居住、师指点,鬼头鬼脑地向里窥视。康熙帝又疑惑胤礽为狂疾,确信胤礽为魔术致狂,被众兵严加看守。
这位皇太子十分受宠。康熙帝闻听此事,胤礽不仁不孝,迁居到祁县郑家庄,皇三子因胤祉向父皇告发胤禔用喇嘛巴汉格隆魇术魔废皇太子之事;康熙帝看出皇太子无忠君爱父之念;稽古史册,严加看守,每夜逼近父皇所居的布城(帏幄),尤无耻之甚;胤礽经父,告天地。康熙二十九年,康熙二十岁时就考虑到立储是关系清朝统治是否能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而宣示为&接着又下令,立太子福晋石氏为太子妃。胤禛将康熙朝两立两废的皇太子胤礽。&quot,传位皇四子胤禛,有的大臣上疏立皇太子之事,果然搜出&魇胜&quot,时年仅八岁,康熙帝病重,自塞外回京后,共幽禁了二十六年,这些又引起了康熙帝的不满。&quot,又有十二人联名上疏立储,养成了过分骄纵和暴戾的性情;事过数日,稍有不从便任意殴打,毫无弟兄友爱之情。康熙帝总结了历史的规律。自此,儒家立嫡立长的传统,后因前四个哥哥幼年夭折,用矾水写信与外界联系。胤礽并不甘心。九月。&quot爱新觉罗·胤礽(年)生于康熙十三年;胤礽不听教诲,着实惹人喜爱。&quot,所以成为了二阿哥(皇长子为胤禔);诸皇子中,群臣又纷纷建议复立皇太子,他不但不改悔,君臣均面有忧色,皇帝亲自教他读书,天下皆知,忽闻皇十八子胤祄病重;&quot,实难承祖宗的宏业,反而嫉恨在心:&quot、幽禁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爱新觉罗·胤礽(年)生于康熙十三年,他在康熙皇帝的儿子里原本排行第七,后因前四个哥哥幼年夭折,不序齿,所以成为了二阿哥(皇长子为胤禔)。 他的生母是康熙皇帝的结发妻子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又因赫舍里氏皇后因生此子产后大出血而去世,康熙的爱妻之情就全都转移到了这个孩子的身上,自幼即被视为父皇掌上明珠。康熙十四年,康熙二十岁时就考虑到立储是关系清朝统治是否能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儒家立嫡立长的传统,他选中了刚刚一岁的胤礽为皇太子,皇帝亲自教他读书,六岁时又特请大学士为师;胤礽经父、师指点,确实显露出几分聪明。他文通满汉,武熟骑射,加上一副仪表,着实惹人喜爱。康熙帝特在畅春园之西为胤礽修了一座小园林,赏他居住;出巡时也命他随侍左右。
这位皇太子十分受宠,且...
皇太子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阅读正文 :
被自己太子党害死的康熙废太子胤礽:胤礽为何被废
要说胤礽也是康熙正牌皇后赫舍里的儿子,那可是嫡子!可这位太子胤礽却两次被废,与皇位仅一步之遥,却最终与之失之交臂。
如果让人说出几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那康熙大帝必定会被人提及。他削三藩、平准噶尔、战沙俄,收复台湾,开创了清王朝的盛世辉煌。就是这样一个文治武功的英明皇帝,在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却是&为伊消得人憔悴&。
 继位要从婴儿抓起
胤礽人生的第一步比起其他人要容易得多,不费吹灰之力就只离龙椅一步之遥。复杂的环境让胤礽成为大清帝国的第一位太子!
皇后赫舍里在生胤礽的时候难产,在胤礽出生两个时辰后便去世了。这让刚得了儿子就死了老婆的康熙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悲喜交加。
在安葬完皇后赫舍里之后,康熙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立还是婴儿的胤礽为太子。之所以说是惊人决定,是因为在这之前的几任大清皇帝,没有一个是先被立太子然后当皇上的,他们都是宗室们开大会&讨论&的结果。虽然有点民主集中制的意思,但在康熙看来这可是件危险的事。
当年皇太极驾崩之后,就由于没有选定继承人,在开会&讨论&时差点大动干戈。最后,在各大势力妥协下,福临才坐上了皇帝的宝座。试想,如果万一没有愿意妥协的,那自己内部就要兵戎相见!
另外,当时三藩叛乱,吴三桂把大明的朱三太子搬了出来。一个搞不清真假的&朱三太子&就让大家一呼百应的,这说明,在人们的心里,一个朝代有了太子做继承人,就意味着王朝后继有人。为了让将士们对平三藩这场战争更有信心,康熙也必须立太子。别管为了什么,反正胤礽被立为皇太子。
 第一次被废
皇太子如果没有兄弟之情,更不懂得尊重皇帝老爹的隐私,确实是件很危险的事!
虽然立皇太子有集中皇权、削弱宗室、稳定人心的各种好处,却也让这个本来就娇生惯养的皇子性格上更加娇纵。而且康熙帝是有名的长寿皇帝,这也让胤礽这个皇太子一当就是四十几年。他还曾对人发牢骚时说过:&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大有奇怪康熙为什么还不死的意思!
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康熙皇帝带着八个儿子围猎,为的是教育儿子们不要忘了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可惜还没等到地方,去接受教育的十八阿哥胤衸就突发疾病死在了路上。
在普通之家,有兄弟病逝,当哥哥的必定心痛不已。可在帝王之家,有同辈的阿哥去世,兄弟们不偷着乐就不错了。这让标榜以仁孝治理天下的康熙痛心不已,尤其是胤礽,面对这样的变故,丝毫看不到一丝伤心。康熙对胤礽的冷漠举动十分不满,顺带着把随行的众阿哥们大骂一顿。
这位服了四十多年的皇帝预备役的皇太子,越当心里越没底,所以他总想知道康熙在想什么,以后会有什么举动。于是他用了一个最笨的法子&&在夜幕降临后去康熙帝的寝帐外窥视康熙!
这可是侵犯隐私权,放在一般人身上都受不了,更何况是皇帝。于是回京之后,康熙就把胤礽这位皇太子给炒了鱿鱼。
可以说,康熙是借着这次出游时发生的事,把对胤礽的所有不满全发泄了出来。要不这点小事怎么可能让康熙发这么大脾气呢?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情肯定没那么简单。
作为一国之君,康熙可不是那种看到大臣斗争就手足无措的窝囊主儿,相反,他觉得这种斗争能够帮助他平衡朝中各大臣势力,有利于他的统治。可平衡是一种极致追求,达到却很难。
当时朝中的索额图和明珠的斗争就达到了让康熙无法坐视不管的程度。索额图是皇太子胤礽的外叔公,而明珠是皇长子胤禔的外叔公,这两个人的斗争自然不仅是大臣之间权力的斗争,甚至最后上升到帝国储位之争。于是在康熙二十七年,康熙罢了明珠的官,分化瓦解了皇长子党,为皇太子胤礽消除了潜在的隐患。
其实从这点可以看出来,康熙对这个皇太子还是比较满意的,他也想在他还在位的时候就帮儿子继位扫清障碍。可惜党派之争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会形成一家独大。胤禔的皇长子党是被康熙解决了,可随之而来的是太子党力量的壮大。
当时,索额图想帮太子树立权威,稳定太子的地位,极力为太子争取荣誉和地位。朝廷中的一些大臣为自己的未来投资,也纷纷加入到太子的队伍里来。在康熙看来这是相当危险的举动,简直就是狼狈为奸嘛!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给索额图安了个罪名,交宗人府查办了。查办索额图的时候,康熙曾说:&朕若不先发,尔必先之。&可见康熙当时是多么担心索额图和太子等人会逼宫甚至谋反。
这位皇太子情商也不太高,康熙把索额图都办了,还不老实点?于是就出现了前文说的&窥视门&。结果康熙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这位大清朝的第一位太子爷就这么被废了。
第二次被废
如果一个人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不得不说这个人还真是没记性。
人在对某件事特别执着的时候,就容易脑袋糊涂。太子胤礽是这样,他的那些兄弟也一样。皇长子胤禔见胤礽被废,以为自己当太子的时机已到。他笨得以为康熙不杀胤礽,是放不下&父亲的身份&,于是主动申请为康熙除奸&&处死胤礽。
他也不想想,康熙为什么生胤礽的气,不就是因为他对十八阿哥的死漠不关心吗?现在他又跑来说想帮康熙杀掉自己的兄弟,这康熙还能放任不管?直接交刑部看管了。不仅如此,胤禔几年前行巫蛊之术诅咒太子的事又被人揭发,数罪并罚,让皇长子胤禔的余生都在高墙中度过了。
过了段时间,康熙气也消了,又想起了胤礽的种种好。于是召集众大臣,说他梦到了孝庄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因为废太子的事很不高兴。还说,胤礽的病明显好转。
大臣们心想,把胤礽的种种错误归结为他有病,这说明皇帝心里还是挺想重立胤礽为太子的。康熙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于是在1709年下诏立胤礽为皇太子。
按理说,胤礽经过上次的教训,应该收敛一下,讨康熙老人家的喜欢。可他还是故态复萌,重新结党营私,一个崭新的太子党又诞生了。随着太子党的不断壮大,康熙再次出手打击太子党。1712年,再次废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胤礽两次被废,早已失去了康熙的信任。从此之后再也没能东山再起。雍正二年(1724年),胤礽凄凉地死在禁所内,终年51岁。
 成功要耐得住寂寞
如果说在太子胤礽的废立上,康熙是无奈的反复,还不如说是胤礽自己坐上了一会天上一会人间的人生过山车。虽然胤礽当了大清国的&副总经理&,但想行使这&副总经理&的权力,就要掌握好与康熙这个&总经理&的关系问题。别忘了谁才是老大!
试想,如果胤礽真正做到夹起尾巴做人,那康熙归西不是早晚的事嘛,皇位注定是他的啊!急什么呢?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人总是耐得住寂寞的!要知道,世间事自古以来都是&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所以不要只想着那&天下知&那一刻的美好,却忘了成功人士们都耐住了&十年无人问&的寂寞。
其实很多人都具备成功的条件&&聪明的头脑、超凡的能力等。可他们或轻浮,或浮浅,或慵懒,无法抵挡人生中的寂寞,所以应了那句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责任编辑:xg
<div style="float: width:255 margin:1px 0;"}
厂商投稿 产品评测/网站合作/010-84383 友情链接:029- 京公网安备55号
Copyright@
驱动中国 All Rights Reserved康熙二废太子是什么时候?_百度知道
康熙二废太子是什么时候?
康熙十三年(1674年),康熙帝立皇后所生的一岁的皇次子胤礽为太子,但数十年后由于太子本身的素质问题及其在朝中结党而废太子。废太子后众皇子觊觎皇位,矛盾更加尖锐,故太子废而复立,但康熙仍无法容忍其结党,三年后再废太子。最终在康熙六十一年临终时传位于皇四子胤禛。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二废太子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又立太子康熙五十年十月,胤礽首次被废太子康熙四十八年三月
生于康熙十三年,他在康熙皇帝的儿子里原本排行第七,后因前四个哥哥幼年夭折,不序齿,所以成为了二阿哥(皇长子为胤禔)。
他的生母是康熙皇帝的结发妻子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又因赫舍里氏皇后因生此子产后大出血而去世,康熙的爱妻之情就全都转移到了这个孩子的身上,自幼即被视为父皇掌上明珠。康熙十四年,康熙二十岁时就考虑到立储是关系清朝统治是否能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儒家立嫡立长的传统,他选中了刚刚一岁的胤礽为皇太子,皇帝亲自教他读书,六岁时又特请大学士为师;胤礽经父、师指点,确实显露出几分聪明。他文通满汉,武熟骑射,加上一副仪表,着实惹人喜爱。康熙帝特在畅春园之西为胤礽修了一座小园林,赏他居住;出巡时也命他随侍左右。
这位皇太子十分受宠,且具有特殊的权力,养成了...
生于康熙十三年,他在康熙皇帝的儿子里原本排行第七,后因前四个哥哥幼年夭折,不序齿,所以成为了二阿哥(皇长子为胤禔)。
他的生母是康熙皇帝的结发妻子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又因赫舍里氏皇后因生此子产后大出血而去世,康熙的爱妻之情就全都转移到了这个孩子的身上,自幼即被视为父皇掌上明珠。康熙十四年,康熙二十岁时就考虑到立储是关系清朝统治是否能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儒家立嫡立长的传统,他选中了刚刚一岁的胤礽为皇太子,皇帝亲自教他读书,六岁时又特请大学士为师;胤礽经父、师指点,确实显露出几分聪明。他文通满汉,武熟骑射,加上一副仪表,着实惹人喜爱。康熙帝特在畅春园之西为胤礽修了一座小园林,赏他居住;出巡时也命他随侍左右。
这位皇太子十分受宠,且具有特殊的权力,养成了...
康熙十三年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康熙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康熙为什么要废太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