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游戏能教小孩子学画画算题

卢筱红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工作室
当前位置:&&&
在游戏活动中发展幼儿合作能力的实践研究
上传: 卢筱红 &&&&更新时间: 1:55:47
武汉大学幼儿园三分园课题组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儿童社会性教育也不断被重视。有专家指出:二十一世纪的成功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富有开掘精神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处的人。而合作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交往活动,是儿童社会性发展和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儿童的合作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对其在以后的社会适应中也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儿童成人后在社会中立足可以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帮助幼儿学会合作,主动合作,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幼儿时期是儿童合作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然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被父母视为&小皇帝&&小公主&,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协商互助和利他行为少见,更为多见的却是孩子自私自利、霸道、专断行为等。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孩子不合作现象相当突出,合作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幼儿既缺乏合作意识又缺乏合作能力,不会协商、不会合作、也不会交流。在发生矛盾的时候,往往采用告状和攻击性行为来解决。在别的幼儿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不会有意识地帮助别人来解决,而只是不予理睬。 《纲要》中指出:&儿童的自主活动不是单独的个体活动,而是以与同伴、教师及其他人共同生活为背景的。&由此看来,善于与他人合作是对成人的要求,也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因此,有必要探讨、研究有效的教育方法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发展他们的合作能力。 众所周知,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幼儿只有在游戏中身心才能得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游戏的群体性愈加明显,在游戏中有意识地对幼儿施加一定的教育影响,来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技能,应该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翻阅几年来的研究资料发现,有关幼儿合作意识培养的文章较多,但大多数只是从理论的角度介绍合作的意义,涉及具体操作措施、策略研究的则比较少,即使有也都比较笼统、零碎,而从各类游戏入手系统地培养3-6岁各年龄段幼儿合作能力的研究更是不多。因此,我们相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弥补以上的空缺,并对我园教师的教育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我们将在分析、调查、研究影响3-6岁幼儿合作能力的各种因素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索在幼儿园各类游戏中以发展合作能力的有效方法、途径。 二、国内外对本课题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综述 1.合作概念的界定 《理学大辞典》中指出:&合作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由两个以上的个体共同完成某一行为,是个体间协调作用的最高水平的行为。&方晓义和周宗奎等认为:&合作是为了共同利益而愿意和别人结合在一起,以达到共同目标的行为、态度或情感。& 我们认为,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在游戏、学习、生活、运动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这就是合作。 合作本身由合作认知、合作情感、合作技能和合作行为四个重要部分组成。这四个部分互为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完整的合作。合作能力大部分体现为合作技能,但是两者不是完全等同的,有一定的区别。合作技能是在合作过程中,合作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相互交流、协商、配合行动的一系列交往技能,着重体现在交往策略上。合作能力则相应的是一种更为综合和全面的能力层次,包括了合作结构中的认知、情感、技能和行为四个部分。儿童合作能力是这四个部分相互结合的综合整体,儿童合作能力也只有在这四种结构的协调作用下才能发挥真正的效用,促进儿童合作水平的提高。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儿童合作能力是指儿童能协调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结合在一起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个体间的关系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儿童个体之间能更好地通过相互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最终使个体利益也能获得满足,从而更好地达到合作目的,满足个体愿望。关于共同目标和行为配合的把握是儿童合作能力的两大基本构成成分。 2. 国内外对本课题及相关领域的的研究 国内对儿童的合作行为和相应的同伴关系的研究较多,而且多集中于同伴关系的研究,包括陈琴(2004)关于儿童合作行为认知发展特点研究;庞丽娟、秦旭芳在《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一文中对北京4-6岁幼儿的合作行为的研究;汪艾桂、张倩(2004)关于幼儿合作行为培养的研究报告;陈琴、庞丽娟(2001)对儿童合作发展影响因素的论述。&&& 目前关于儿童合作能力培养的方法,大体有以下几种:沈筱梅(2005)的四个培养步骤: (1)榜样引领,强化合作意识; (2)创设情景,体验合作交往的情感;(3)活动渗透,掌握合作交往的方法; (4)增加机会,培养合作交往的能力。张雪芳(2003)提出的五个步骤:(1)引导家长参与; (2)让幼儿体验合作的步骤;(3)创设情景,促进互动; (4)反复训练,提高合作水平;(5)及时评价,增强合作的能力。其他还有肖辉苑、林海萍(2002),王援(2007)等一些学者和实践者提出的一些方法和步骤。从以上诸多儿童合作能力培养的方法中,我们可看出,这些方法都大同小异,培养和训练的理念和模式也几乎一样。可以说都是从培养儿童合作意识开始,为幼儿合作树立榜样,一直到为幼儿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增加儿童合作机会&&可见这些方法并没有完善、科学的理论支撑,没有相关维度和常模的对比以及评价体系,因此其可行性也没有得到具体的证实。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其实一直以来都有提到,著名心理学家帕顿自1932年首先从幼儿游戏的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幼儿合作程度,她的幼儿游戏理论揭示了在幼儿游戏行为中合作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她根据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程度,把游戏行为分为六种水平:无所用心的行为、独自游戏、旁观行为、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协同游戏。在幼儿园中,合作很多时候是在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中出现的,幼儿在游戏中身心能得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 三、研究目标、内容、方法,主要过程、活动简述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是在以上研究热点的基础上提出的,并注意吸收先进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在继续和发展的同时,重点研究在各类游戏活动中培养3-6岁各年龄段幼儿合作意识的有效方法、途径。 1、试图分析研究影响3-6岁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各种因素。 2、试图探索在幼儿园游戏中发展3-6岁幼儿合作能力的有效方法、途径。 3、试图增强3-6岁幼儿的合作意识,使他们掌握良好的合作行为方式,体验合作行为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二)研究内容 1、研究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合作能力的培养 研究要点:分析研究角色游戏中具有哪些发展幼儿合作能力的优势,从中合理利用各种优势因素,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研究发展幼儿合作能力的方法、策略。 2、研究幼儿在结构游戏中合作能力的培养 研究要点:观察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的合作、交流情况,分析原因。寻找在结构游戏中发展幼儿合作能力的对策,创造条件,萌发幼儿的合作意识,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合作方法,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3、研究幼儿在表演游戏中合作能力的培养 研究要点:研究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探索如何在表演游戏的角色分配、道具制作、表演游戏进行等环节中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4、研究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合作能力的培养 研究要点:研究幼儿音乐游戏的特点,探索如何在音乐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探索在音乐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方法、途径、手段。 5、研究幼儿在智力游戏中合作能力的培养 研究要点:研究幼儿智力游戏的特点,探索如何在智力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探索在智力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方法、途径、手段。 6、研究幼儿在体育游戏中合作能力的培养 研究要点: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意识、行为的方法、途径、手段。如何选择与创编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合作性体育游戏。 7、研究幼儿在区域自选游戏中合作能力的培养 研究要点:分析研究在区域自选游戏游戏中影响幼儿合作行为产生的因素,如:幼儿认知发展水平、个性品质、合作的人数、材料的种类与数量等,探索在区域自选游戏中发展幼儿合作能力的方法、途径、手段。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查阅各种与幼儿合作能力培养有关的论文、论著、图片资料,了解最新合作教育的研究动态,汲取其中有价值的东西,了解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状况;正确理解&合作&的含义及其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用正确的观念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 2、观察法: 通过在自然情境和教师有意创设的情境下对幼儿合作行为的观察,了解幼儿的合作行为。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强调观察时的记录,除教师书写的观察记录外,侧重观察工具的使用,如照片、录像资料等的收集整理。教师们通过资料共同参与到观察的过程中来,共同参与分析讨论,共同为孩子合作能力的培养出谋划策。 3、行动研究法: 围绕研究目标展开教育实践,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就幼儿的合作行为进行诊断、加以讨论、拟订计划、行动、评价总结,在评价总结的基础上再次展开诊断等一系列步骤,形成一个反馈循环的体系,使课题研究不断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 4、个案分析法: 选取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典型个案,对个案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进行具体细致的剖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提出改进的方式方法,促进教师将教育观念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行为,从而对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促进幼儿的个性良好发展。 此外,运用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辅之研究。 (四)主要过程及活动简述 l&&&&&&& 准备阶段:2006年9月&2007年4月  1、成立领导小组和课题小组。 2、课题立项论证,设计课题实施方案,并进行具体分工。 3、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合作教育的理论,领会&合作能力&的内涵和实质,把握当前有关幼儿合作教育方面研究的动态;学习一些科研方法,定下定期学习、交流的制度。 4、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进行方案开题论证。 阶段成果:完成课题申报评审表和课题研究方案 l&&&&&&& 研究阶段:2007年4月&2011年7月 1、课题组成员根据方案开展研究工作。 2、每人每周至少实施一次与课题有关的活动;每月集中交流或活动观摩一次;每学期完成一篇经验总结(论文),并结合实际情况,对研究计划做及时调整。 3、写好活动实录、个案记录、效果,分析等,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成果形式:写出相关论文和阶段总结,召开中期汇报会,活动展示。 l&&&&&&& 结题阶段:2011年7月&2011年12月 1、收集整理各类资料,做好成果结集工作。 2、撰写研究结题报告。 3、完成课题结题工作,为课题成果鉴定做好充分准备。 4、成果汇编,成果运用与推广。 成果形式:完成课题的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结集出版相关的论文,文字、图片及有关的影像资料。 四、成果及成果分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武汉市幼儿园课程纲要》在3&6岁阶段社会性发展目标中也明确指出: &关心周围色社会生活,体验共同生活中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合作的重要与快乐,愉快地参与集体生活。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因此,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一)影响3&6岁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因素   1、幼儿合作能力的现状表现   合作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在我们的教育对象&&幼儿身上,&合作&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通过对3&6岁幼儿的合作行为进行观察,我们发现:   (1)幼儿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发展与幼儿年龄增长成正比,年龄越小的幼儿合作意识越薄弱,合作方法越少,合作成功率越低。   (2)有的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表现得较孤僻、任性,不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常常闷闷不乐,甚至过分敏感。他们喜欢一个人呆在一边,不愿让别人接近自己,更不会主动与同伴进行合作游戏。这些幼儿有时还伴有小心眼、爱钻牛角尖等现象。   (3)有的幼儿在合作游戏过程中如果发生矛盾,常用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问题。   (4)在活动中,当自己或同伴遇到困难,使活动无法进行下去时,往往愿意求助于老师,而缺少相互帮助的意识。   (5)幼儿在开展合作活动时不会与同伴协商,缺少交流、分工的能力。致使幼儿对合作活动兴趣不高。   (6)合作能力的高低在幼儿身上有差别,团队合作能力强的幼儿,往往能够与人和睦相处,受人欢迎,并在同伴中享有很高的地位。相反,则往往无法与别人进行良好沟通。   2、原因分析   儿童合作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合作能力也必将成为儿童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同伴之间的合作优于个体独立作业,可以提高效率,促进成功,但并非在所有条件下都如此,同伴之间要达到有效合作会受到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关于影响幼儿合作的因素,早期研究主要关注目标结构、奖励方式等与任务有关的外部因素对合作的影响,新近研究则开始侧重于从儿童的主观层面和客观层面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引起幼儿合作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幼儿先天素质和自身心理的发展、家庭、托幼机构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1)社会因素。我国现阶段的幼儿大多是在家中享有特殊地位的独生子女,他们缺少与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的经验,很少体验到合作行为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在他们的印象中丝毫没有过去家庭中兄弟姐妹共同成长、互帮互助、互相关爱的概念。因此,当前在幼儿同伴交往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为人处事总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不顾及他人。他们固执己见,唯我独尊,很少关心他人、顾及他人,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独门独户的居住模式,隔绝了幼儿与外界接触的机会,电视机,游戏机等现代化家用电器代替了孩子们的游戏时间。使得现在的孩子缺少共同成长的伙伴、榜样,似乎没有与人分享、商量这些概念。所以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更加以自我为中心。在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受到影响时,他们往往情绪变化过快或过激。   (2)家庭因素。父母不当的教养态度与方法,如:过分保护、溺爱、粗暴、冷漠等都会对幼儿今后与人交往合作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发心理问题。当今,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过分保护和溺爱已成普遍问题。但也有些家长对幼儿粗暴和过于严厉,对幼儿来说是一种不愉快的经历,容易形成自卑、胆怯、孤僻和畏缩等不良心理品质,甚至通过模仿与学习,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来释放心中的压抑与不满,使同伴不愿与其交往,久而久之,影响其合作能力的发展。   (3)教育机构因素。托儿所和幼儿园作为幼儿最早加入的集体生活环境,对培养幼儿合作意识起着重要作用。虽然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幼儿合作的重要意义,但他们对合作的含义了解不够。对幼儿的指导也很欠缺,导致幼儿缺乏合作意识,又缺乏合作能力。事实上,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是后天学会的。所以只要在幼儿园活动中有意识地给幼儿提供和创造足够的、高质量的团队合作活动,再加上教师对幼儿的极大信任和欣赏,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就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二)各类游戏自身的优势及其在发展幼儿合作能力中的有效运用 幼儿园的游戏,是教师根据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利用幼儿游戏的&可再造性&的特点,通过创设一定的游戏环境与条件,&再造&出来的游戏。这些游戏与我们民间所流传的游戏是不同的,相比教它更具有教育性与被控制性(受控制性),但是这种控制是间接的,比较隐蔽的,在教学中我们把它分为两大类:创造性游戏(如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两大类。 1.表演游戏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故事、童话的内容,运用动作、表情、语言扮演角色而进行的游戏。从道具的制作到完成表演,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相互间的合作。因此我们充分利用这些环节,引发幼儿的合作行为,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在童话剧《小猪的野餐》活动中,从选择游戏伙伴、组成表演小组、分配角色、参与道具的制作到分组表演,教师都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做,必要时进行恰当的指导。当孩子们穿着与同伴合作完成的&斑马衣&&狮子发套&进行表演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2.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社会、体验生活的一种象征性游戏。它满足了幼儿&想当大人&、想进入成人世界的愿望。角色游戏具有综合性的作用与功能,其中很重要的是它为幼儿提供了社会交往的机会,使之逐渐懂得与同伴相互配合、互助、谦让、协调、消除封闭、独尊的个性心理,培养开放、合作、理解、尊重的现代社会性心理。角色游戏中,幼儿的身份可以是多重的,交往的对象、方式也明显增多。因此创设适宜的环境,刺激幼儿的合作行为的产生是可行、并且有效的。通过材料的投放、主题的商定、教师的参与等方式,促使幼儿合作行为的产生。孩子们在一次次的活动中不断的产生合作行为,合作意识明显增强。 3.建构游戏 幼儿园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通过思维和创作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它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我们将建构游戏赋予现代教育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将建构游戏&主题化& ,充分利用多种结构玩具以及身边的废旧物品和乡土材料,以幼儿熟悉或者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主题为线索,整合利用美工、绘画、搭建等多种手段,共同建构某一建筑群的一种游戏。建构游戏不仅能促进幼儿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 4.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内容,以游戏活动为形式,以发展幼儿身心为目的的规则游戏。体育游戏可以发展孩子的基本动作能力,增强身体素质这一方面是毋庸置疑的,但体育游戏不单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而且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游戏可以充分培养幼儿勇敢、坚强、机智、果断、互相合作、遵守纪律的良好品质,有利于幼儿集体主义、互助友爱精神的形成。但是,在体育游戏中,幼儿通常更多注重于自我游戏、自我创造,自我欣赏和自我满足,对于怎样与朋友合作,怎样跟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怎样欣赏和分享同伴的成功、快乐的体验较少。因此,教师们设计一些有故事情节、有竞技因素的游戏,如《小鱼小鱼钻山洞》、《猫捉老鼠》、《老鹰捉小鸡》等。这样的游戏符合幼儿理解水平且趣味性强,幼儿的参与热情高,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发展。再如,以小组为单位的&传球接力&的游戏活动中,幼儿要先&启动&集体的智慧力量,想到最好的方法:以怎样的动作接球、传球&&在游戏中他们也会逐渐体味到作为集体中的一分子大家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所以在游戏活动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在互相协商、共同合作中学习谦让、互助、讲道理、改变以自我为中心,体味互相协作的乐趣。 5.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是以唱歌、舞蹈、音乐欣赏等为基础设计的游戏,它将音乐和游戏紧密结合为一体。音乐是悦耳、动听的,深为儿童喜爱,游戏可满足儿童好动的愿望。在不同的音乐情境中,以角色身份进行交往与配合来展开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完成交往,就成了强化游戏的刺激。在音乐游戏中,交往的对象、环境目的、内容的多样化为幼儿发展交往与合作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小班音乐游戏&找朋友&,让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亲切地握手,友好地拥抱,主动地与同伴合作游戏。又如中班音乐游戏&碰一碰&,孩子们在音乐中,有趣地和伙伴一起碰一碰头,碰一碰鼻子,开心地笑着,游戏着,通过与老师和同伴的玩耍、碰触,在反复感受中,轻松、兴趣地合作进行游戏和交往,既提高游戏的水平,又提高幼儿交往的技能,更体验到合作的愉悦和成功感。 6.智力游戏 根据一定的智育任务设计的有规则的是智力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听听、看看、说说、摸摸、想想、做做,使眼、耳、口、手、脑各器官都活动起来。它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使在愉快的实际活动过程使注意、记忆、思维、均得到训练,从而完成增进知识,发展智力的学习任务,提高智力才能。有些智力游戏,需要幼儿分工合作才能完成,如棋类游戏、听说类游戏、模仿性游戏等,教师可根据幼儿兴趣与需要,设计并开展此类智力游戏,以发展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7.区域游戏 活动区既为幼儿提供充分自主活动的条件,同时也为他们创造了更多协商、合作、共同解决困难的机会,从而促进其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发展。在精神方面,我们给幼儿充分的自由,创设了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让幼儿萌发合作意识,感受到合作并成功是一种快乐。在物质方面,我们在室内修建了一面供幼儿合作画画的瓷砖墙,创设了与同伴共同分享的自带玩具角,在活动区的墙面上张贴一些体现小朋友合作行为的图片等,营造了浓厚的合作氛围。 我们在角色扮演区,尽量多提供一些半成品的材料,让幼儿在以物代物的过程中享受更多的协商与合作的机会。另外,在投放材料时还适当地增加一些难度,让完成任务的过程多出现一些问题,迫使孩子们为了解决问题去协商,去分工与合作。如:美工区的幼儿在制作汽车的过程中,教师故意提供了大小、色彩不同的&车灯&&车轮&,长短不合适的&保险杠&,功能、用法不同的粘贴&工具&,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增加问题的难度,使孩子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多一些协商与合作的机会,并使合作成了一种需要,一种必然。 我们围绕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目标,在与幼儿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对活动区的活动提出了&三不&&三要&的游戏总规则。&三不&:不乱窜,不争抢独占玩具,不大声喧哗。&三要&:要谦让,要协商,要有礼貌。在活动中教师认真观察,及时引导提醒幼儿遵守。依据各活动区的不同特点提出具体的要求。如&图书区&,要求幼儿看什么拿什么,不抢书,不撕书,能与伙伴一同看书,并相互讲述交流与分享图书中的内容。&角色游戏区&要求幼儿能用礼貌言行,能自己选择游戏伙伴;自行分配调整角色,共同协商处理问题,游戏结束能分工按类整理材料等。 (三)发展3&6岁幼儿合作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合作是双向的、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和协调一致的言行才能完成。但在具体的游戏活动中,往往因为双方的兴趣不一致或观点不同等产生矛盾冲突,而幼儿的合作技能又比较缺乏,致使活动不能顺利进行。因此,帮助幼儿掌握合作方式,提高合作技巧,是发展幼儿合作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1.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1)激发幼儿兴趣。 兴趣是推动幼儿探索和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那么,如何培养幼儿对合作的兴趣呢?就是要珍视孩子的好奇心,让幼儿感觉到与人合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激发幼儿尝试与人合作的欲望,帮助幼儿克服不良心理,大胆与他人合作。 我们可以通过文艺作品和身边的事例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如故事《狐狸和兔子》,幼儿通过讨论、分角色扮演,体会出&合作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而使幼儿喜欢与同伴合作,对与同伴合作保持一种持续的兴趣,为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奠定基础。 (2)树立良好的合作榜样 幼儿在生活中,较多的是模仿他人的行为,因此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首先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在教学工作,日常管理中,与搭班老师、阿姨友好协作,比如,在开展活动时,搭班老师共同合作。一位指导幼儿开展活动,另一位则帮忙准备摆放、分发材料。又如和搭班老师一起协商、布置班级环境;午餐时与阿姨一起收拾和整理桌子,打扫卫生等,以实际行动给幼儿树立合作的榜样。反之,教师之间,教师与保育员之间的某些不合作行为,也为幼儿产生直接的消极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行为。 (3)注意物质环境的创设中渗透合作内容 在班级墙面环境中注意结合分享与合作的主题内容,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师生合作共同布置。如在开展《我是中国人》主题之&我们一起登长城&活动,我们利用墙面,让孩子们通过绘画、制作等形式来共同制作长城,并表达愿意共同登上长城的心愿。孩子们尝试利用牛奶盒等裁剪制作&烽火台&;在牛皮纸上由下而上地&砌&砖头,再正反折叠剪的方法来制作&古城墙&,再将各自剪折的&古城墙&,与&烽火台&全部连接起来。由于&工程&比较浩大,在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下终于一起完成了&长城&的创作,孩子们还画了自画像,一起&登&上长城。通过活动孩子们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及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4)鼓励孩子收集一些合作互助的资料。 在开展&学做小雷锋&主题时,有意识的请幼儿去收集一些雷锋中合作、互助的资料。通过交流分享各自收集的资料,孩子们也能从中体会出合作的重要性,加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2.教师多组织合作活动,提供幼儿产生合作的机会。 如&做做玩玩游戏&,设计了&编辫子&&恐龙乐园&等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独自玩与合作玩的不同感受,逐渐让幼儿意识到与同伴合作才能较快达成目标,合作是游戏成功的&阶梯&。再如&结构游戏&,设计了&公园&&城堡&&铁路&等主题,刚开始,常常出现一组孩子各执己见、游戏迟迟不能开展的情况,对此老师没有加以直接干预,而是让孩子们在游戏结束后自己寻找游戏失败的原因,从而悟出怎样的合作方式是恰当的,逐步学会与他人的合作。还有&体育游戏&,设计了&小蜜蜂&&运送伤员&&小小杂技员&等合作游戏。孩子们在玩中体验到合作的愉快,合作行为逐渐由被动型转为主动型。 3.教给孩子合作的方法 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觉地表现出合作的行为,也可能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教他们合作的方法,指导幼儿怎样合作。 (1)学习合作语言   自我中心特点明显、不善于与人合作的幼儿平时往往缺少友好交流和商量的语言,而这些友好的语言正是合作开始的引子。因此,我经常利用一些情境让幼儿学习合作性的语言,如&你好,我能和你一起玩吗?&&我们一起来做,你觉得怎么样?&&我来帮你,好吗?&合作性的语言可以为幼儿的合作行为做好铺垫。掌握了合作性语言后,幼儿的合作行为就会增多了。 除此以外还应让他们学会一些交往的态度、表情、动作等。例如在幼儿游戏时,教师可以以&大朋友&的身份参加到活动中去,积极引导和做好示范,帮助幼儿克服困难情绪,培养他们的兴趣,学习掌握交往规范。 (2)教会与同伴协商的方法, 比如,搭积木或玩商店游戏前,应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遇到矛盾时,要协商解决问题;当玩具或游戏材料不够用时,可相互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要主动用动作、语言去帮助他;当自己遇到困难、一人无法解决时,可以主动找小朋反协助,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帮助幼儿逐渐习得合作的方密策略。 4.强化幼儿的合作情感体验。    幼儿在与小伙伴交往中逐渐学会合作后,在交往中感受到合作的愉快,会继续产生合作的需要,产生积极与人合作的态度。这时,教师让幼儿体会合作成功的快乐情绪主要可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1)成果展示交流法,如:展示幼儿的合作画,让幼儿欣赏到合作后的成果,产生愉快情绪。并让合作顺利的幼儿讲一讲是怎样合作成功的。 (2)表扬法,教师看到幼儿能与同伴一同友好配合地玩耍,或协商,或询问,或建议,或共享,或给以帮助,或求助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如在户外运动:发现侯嘉琦主动搀扶张文龙过竹梯桥,就此事在集体面前表扬,激励起其他孩子向她学习。 (3)激励法,对合作中有冲突的幼儿要给予指导和激励使他们也产生积极情绪。教师的评价对幼儿的情绪很重要,这是使幼儿能否体验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对幼儿合作后的结果给予恰当的肯定和激励。 对合作不好的幼儿给予肯定也要和鼓励。以免对合作对方产生抱怨情绪,从而打消继续合作的积极性。 (4)比较法,比较此次合作与上次不合作或不愉快的合作,引导幼儿自己从中找原因,以便下次更好的合作。 5.积极争取家长配合,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 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专栏、家园联系册、平时接送时间等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认识培养孩子合作能力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交往行为。 建议家长在家中,家长也应适宜地引导孩子为同一个目标而合作。和幼儿共同制作小玩具、小制作;让孩子做小助手,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如剥毛豆、整理屋子等;一起为班级主题活动收集一些资料等。经常让孩子参与与大人一起合作完成某一件事,可以让孩子从中懂得齐心协力力量大的道理。 还可以结合节日如&三八&、&六一&等,邀请家长与孩子共同表演节目,玩游戏,加强亲子之间的合作。 五、成果转化情况及应用前景 1、加速了幼儿合作能力的提高,对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如大班组的&在做做玩玩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实践研究&, &始终合作,完成作品&的幼儿由实验前的22%上升到68%;而中班组&在结构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实践研究&,&始终合作,完成作品&的幼儿由实验前的11.3%上升到83.7%。说明我们的研究是卓有成效的。 2、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在研究中成熟起来。课题组成员中有两人被评为&武昌区学科带头人&两人被评为&武昌区优秀教师&;教师撰写论文、经验总结近二十篇,教学随笔四十余篇。其中,王佳老师的教育叙事《会跑步的轮胎》、黄黎黎的《游戏让体育活动更有趣》、张甜的《与其限制,不如顺应》获湖北省教科所2010年优秀成果一等奖,程晓的《快乐分享开心合作》、王慧的《趣味教学法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获湖北省教科所2010年优秀成果二等奖。在武汉市&十一五&重点课题横向交流活动中,展出的课题资料以及教学活动&毛毛虫变变变&得到了上级领导、专家的好评。另外,还结集了《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研究成果集》等园刊。 3、探索出了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即合作意识的树立、产生合作的需要、合作技能的提高、体验合作成功的愉悦。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而&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这也是新《纲要》社会领域目标中明确提出的。我们的合作教育,始终以新《纲要》精神为指导,以游戏为载体,着眼于幼儿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研究。四年多的实践,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包括:合作教育随笔、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个案报告、各类活动案例、论文、经验总结等。研究表明,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是切实可行并且十分有效的,尤其是通过对个案的观察与分析,能够帮助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从而达到因人施教的目标。另外,我们设计的合作活动案例针对性极强,内容也比较新颖,对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十分有益,有一定的推广作用。当然,研究成果的推广还需要以现代的教育观、儿童观作为支撑。 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设想 我园在探索如何在游戏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我们在探索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整齐划一的游戏活动如何适应幼儿的个性发展 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不同,孩子的发展状况也就各不相同。同时,家长的素质、教养水平的大相径庭,这些因素也造成了幼儿的个性存在极大的差异。也正由于幼儿的心理品质的差异性,决定我们的研究工作在每个孩子身上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在推行合作能力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小组游戏里,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低,知识比较肤浅,他控或自控能力有限,自然会影响活动的质量;某些性格乖僻、不善言语的幼儿,参与意识不强,游戏中欠主动,坐在一旁听别人、看别人的,思维不展开,也影响了合作的效率与质量;有的个性特强的幼儿在合作游戏中,只顾自己,不合作、不愿意合作,也就很难完成共同的任务与目标。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化教育,以使每个孩子都获得最适合的合作能力发展将是我们下阶段的主要研究任务。 2.游戏活动的内容、形式如何更能丰富、灵活有针对性。 经过在各类游戏活动中的培养,幼儿合作能力虽然得到了提高,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如游戏材料的不全面、游戏内容不能经常更新、幼儿组织的游戏发生秩序紊乱,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经常碰到困难不能协商解决,甚至会出现危险的游戏或不健康的游戏,以影响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因此在下阶段研究工作中我们还应针对这些问题做更细致的调整与改进,使游戏形式和内容更灵活,丰富而具有弹性化。 3.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有待作持续的更细致更深入的研究。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现在的教育者和家长都已经意识到孩子合作能力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但真正将发展幼儿合作能力提到课题领域来进行研究的还为数不多。另外,孩子合作能力的发展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的研究并不能到此为止,而是要在本研究的基础上,提高层次作进一步地细致研究,使课题的研究更完善、科学、成熟。 虽然我们从课题研究开始,就通过多种方法、渠道致力于改变家长的观念,让孩子们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独立交往合作,但几次活动下来,家长还是不够放手,在关注孩子的时候,有时会出现干预自己孩子的行为,所以,家长观念必须有实质性的进一步转变。 &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版 〔2〕&&& 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版 〔3〕&&& 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版 〔4〕&&& 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5 〔5〕&&& 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6〕&&& 孙云晓、郑新蓉:《21世纪教师与父母必读》,北京出版杜,1999年版 〔7〕&&& 王坚红:《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8〕&&& 梁志燊.学前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298 〔9〕&&& 庞丽娟,秦旭芳.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J].幼儿教育,1999,(09) 〔10〕杨敏,钟敏.浅谈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J].贵州教育,2002,(12) 〔11〕任会玲.浅谈幼儿和合作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07,(02) 〔12〕张雪芳.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J].宁夏教育,2003,(Z2) 〔13〕刘晓枫.试论幼儿游戏中的创造性与培养[J].科技信息,2007,(07) 〔14〕周汇.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J].中华家教,2008,(06) 〔15〕贾荣清.浅谈游戏与幼儿教育的关系[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6,(06) 〔16〕尚云丽.利用合作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J].学前课程研究,2007,(08) 〔17〕厉彩萍,李秀丽.《活动区与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早期教育,2001. 〔18〕黎兵:《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学前教育研究,2002,(3)〔13〕李宝花.《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早期教育,2003,(7) 〔19〕屈艳峰.《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善于合作的研究与实践》,2004,(2) 〔20〕沈银珍.《浅谈游戏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当代教育,2004,(7) 〔21〕《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子打人怎么教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