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单独二胎遇冷政策又取消了?有谁知道啊?

回复: 545 | 浏览: 55448
| 字体: tT
金币3 &精华2&帖子475&经验值3189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21173 &
地区:越秀区街道:登峰街道帖子475&经验值3189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 字体大小: tT
我自己一直想再生一个宝宝,但无耐国家现在的政策是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才可以生二胎,我们家只有我一人是独生子女
前两天去一同事家,她刚生了宝宝,她也是单独家庭,她老公是独生子女,她不是
她跟我说她去办独生子女证时她家亲戚(是管计生方面的领导)跟她说政策已经订好 ,不过还没公布,应该明年会公布吧,有考虑给那些母亲年纪稍大的家庭优先生育二胎。
因为我一直说想生,所以她迫不及待就告诉我啦,如果是真的那就好了 ,我女女现在三岁了,后年生刚好,学位也可又再用一遍,越想越美,不得不上来说说
[ 本帖最后由 guyanli 于
13:44 编辑 ]
中国移动12580
金币0 &精华0&帖子151&经验值72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721 &
地区:天河区街道:华侨医院、员村山顶帖子151&经验值72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金币0 &精华0&帖子501&经验值3395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3407 &
地区:海珠区街道:赤岗、江海大道帖子501&经验值3395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我女儿三岁了,很可爱,一个宝宝就很满足幸福了。有政策也不生了,一个宝宝都够累的啦,养育容易,想养好实在是太难了。
金币0 &精华0&帖子151&经验值72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721 &
地区:天河区街道:华侨医院、员村山顶帖子151&经验值72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金币0 &精华1&帖子1358&经验值3084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6063 &
地区:宝岗大道、昌岗中街道:宝岗大道、昌岗中帖子1358&经验值3084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早就听说国家政策在调整,不过就没见文。期待呀!
[img][/img]
金币1 &精华2&帖子2848&经验值18593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16692 &
地区:天河区街道:天河南街道帖子2848&经验值18593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是说夫妻双方有一方是独身子女的可以生2胎吗?
金币0 &精华0&帖子3495&经验值751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2098 &
地区:番禺区街道:钟村帖子3495&经验值751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生一个都好辛苦了,哪敢想着要第二个呢
金币1 &精华0&帖子1239&经验值4651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5778 &
地区:邮电研究所、华景新城街道:邮电研究所、华景新城帖子1239&经验值4651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没看明白啊,描述再清楚一点,单独和独生子女是什么区别
金币0 &精华0&帖子256&经验值145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1530 &
地区:越秀区街道:花园酒店、白云宾馆帖子256&经验值145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好像是听说过。
金币7 &精华0&帖子13320&经验值35287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33400 &
地区:街道:帖子13320&经验值35287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什么意思啊?什么样的政策啊?
金币0 &精华0&帖子17&经验值11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110 &
mitihugeha
地区:街道:帖子17&经验值11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我也想生多一个,好事成双,但是我老公说负担不起。好可惜。
金币0 &精华0&帖子17&经验值11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110 &
mitihugeha
地区:街道:帖子17&经验值11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我也想生多一个,但是我老公说负担太重,太可惜了。
金币0 &精华0&帖子2443&经验值12925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14047 &
地区:天河区街道:黄村、珠村帖子2443&经验值12925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意思是不是说一方是独生的也可以多生一胎啊?有这个打算
金币0 &精华0&帖子64&经验值20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202 &
地区:白云区街道:南方医院、沙太路帖子64&经验值20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 & 原帖由 &i&liruiying321&/i& 于
10:30 发表 &a hre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ptid=1341841& target=&_blank&&&img src=&/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a&&br /&
意思是不是说一方是独生的也可以多生一胎啊?有这个打算
金币0 &精华1&帖子1017&经验值8684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9491 &
地区:天河区街道:天河北帖子1017&经验值8684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如果确切的话,是一件好事
金币0 &精华0&帖子2406&经验值11601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9930 &
地区:街道:帖子2406&经验值11601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LZ:你好像没有说清楚具体情况喔。。真难明。。。
金币0 &精华0&帖子1281&经验值5488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7648 &
地区:岗顶、石牌街道:岗顶、石牌帖子1281&经验值5488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以前也想生两个,现在觉得太累了,不愿意把自己绑住
金币0 &精华1&帖子4164&经验值22811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24472 &
地区:中山大学、滨江东街道:中山大学、滨江东帖子4164&经验值22811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金币0 &精华0&帖子303&经验值1327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1704 &
地区:白云区街道:同和帖子303&经验值1327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BB生日
楼主高兴得有点言语不清了
金币0 &精华0&帖子478&经验值3205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妈币4552 &
地区:天河区街道:天园街道帖子478&经验值3205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听说夫妻有一方是独生子女,另一方不是的话隔四年也可以生第二胎,是这个政策吗?我也听说了一段时间了,就是没见发文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登录妈妈圈
手机上妈网
孕妈必用 谁用谁好孕
5分钟内必有答案
随时随地记录宝宝可爱的瞬间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网安备案号:4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单独二胎”政策落地在即 佛山老人更期盼
来源:  发表时间: 11:49
“单独”家庭再生育意愿成为热议话题 羊城晚报记者 陈文笔摄
“单独二胎”政策落地在即,佛山市民兴奋之后进入筹划阶段
文/羊城晚报记者 黄晓晴
李烨池 毛亚美
最近几天,关于“单独二胎”的新政,各地市民关心更多的是政策如何及何时落地,是否设置生育间隔以及办“准生证”的手续能否简化等问题。
有媒体对年龄在对741名30-40岁的佛山地区居民进行了调查,其中44%的受访人符合“单独二胎”政策。他们当中,非常想生二胎的占33.7%,比较纠结的占28.8%,明确表示不想的占18.8%。
公务员:经济压力大两孩难养
“单独二孩”政策公布之初,不少人都会有种兴奋劲,可真要去生,有不少佛山人还是认为要“三思而后行”。
在佛山做公务员的罗小姐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四岁的儿子,作为独生女的她最近经常和朋友们讨论单独家庭生二胎的话题。“因为婆婆的家里有两个小孩,所以她也想让我们再生一个。”虽然有点心动,但一考虑到经济和教育问题,罗小姐还是犹豫不定。
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儿子上的是佛山当地一家公办幼儿园,学费是每月1000元左右,另外,她还为儿子报了音乐和轮滑两个兴趣班,学费共计670元,加上衣食住行等费用,罗小姐估算用在儿子身上的开支“占了整个家庭收入的四分之一”。“虽然以我们的经济能力养活两个孩子不成问题,但要提供更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就不容易了。”
另外,她认为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已经改变了,“我们这一代人不会想到以后要靠孩子来养老”。这也是让罗小姐在二胎问题上比较谨慎的一个原因。
罗小姐的同事王先生也是“单独”家庭,已经有了一个一岁半女儿,他遵照家里老人的意愿已经开始考虑生第二个孩子。这次放开“单独二孩”政策,不少符合条件的受访者提及,家中老人希望他们生二胎的意愿较大。
期待:简化审批程序
“单独二胎”政策实施需要制定细则,何时正式实施尚未有时间表。对于即将出台的细则,受访者表达了期盼,希望没有太多的条件限制。
“不知道会不会像双独二胎一样,有一定的限制条件,需要至少间隔四年。”王先生希望在制定细则时能够取消这种限制,“要不然我们也不符合条件了”。
罗小姐则希望能够简化办理准生证的程序:“之前听说双独夫妻生二胎需要盖30多个章,其实公安局有每个居民的个人信息,完全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手续和材料。”
在佛山打工的重庆妹子冯小姐有一个七个月的孩子,同样是“单独”家庭,她也在考虑二胎问题。作为外来务工人员,她最关心的是相关生育政策能否为外来人口提供更多的便利,“我们大部分时间在佛山工作,但户口不在这边,好不容易才办好第一个孩子的户口,如果再生第二个又要折腾一遍。”
专家:城市居民更需激励政策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学教授张喜平认为,外来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单独二胎”政策的出台将为当地政府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带来压力。而城市居民需要比农村居民需要更多的生育激励政策。
张喜平分析指出,佛山目前整体上老龄化现象并不严重。
佛山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当地户籍人口的12%。但是,根据佛山社工委最新的统计数据,目前佛山外来流动人口达到370多万,已经超过户籍人口350万。由于佛山制造业发达,45岁以下的蓝领务工人员又在外来人口中占多数,因而,佛山整体上老龄化现象并不严重。
张喜平认为,“单独二胎”政策需要配套改革的支持,“首先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要统一,另外,中央通过补贴、转移支付等方式,以及由企业增值税向公民财产税转变,使地方政府的财政结构发生变化,增加财政收入,才能使新的生育政策得到财政上的支持。”
张喜平提出,“单独”政策除了能缓解人口老龄化,更重要的是要增加城市优质人口的数量,因此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需要更多的生育激励政策。编辑: 邬嘉宏
对《“单独二胎”政策落地在即 佛山老人更期盼》表态
对《“单独二胎”政策落地在即 佛山老人更期盼》发表评论
·····
·····
·····
·& & ·&&·&&&··&&
· · ········
··········15题B.不会--------->16题15.为什么愿意生育第二胎(
)&*&[多选题]A.想要2个孩子B.老人希望我们生2个C.地方风俗D.其他
*16.您不愿意生育二胎的原因是__________&*&[多选题]A.经济压力大,抚养成本高B.身体健康原因C.一个孩子可以得到更多的关爱,可以进行更好的培养D.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E.养育孩子减少闲暇时间,降低生活品质F.其他
*17.您希望“单独二胎”政策再做出怎样的调整?&*A.针对农村和城市分别实行不同二胎政策B.彻底取消生育限制政策,快速放开人口政策C.取消两胎之间时间限制D.其他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单独二胎,生?还是不生?他们都有话要说
  有没有发现,这两天,周围很多人都在热烈地讨论&单独二胎&?
  11月14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因为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改革重大举措而广受国内外关注。其中,&单独生二胎&的政策在民间引起的反响尤其强烈。
  为什么&单独二胎&的话题如此火热?
  我们想,这是因为它将极其广泛而深入地影响很多家庭的日常生活。看看我们周围,少量&70尾&、大量&八零后&,和他们的父母一代,今后的生活都将与这项政策息息相关。
  随便举个例子。
  去年4月份,我们做了一期关于&双独二胎&的专题报道(日《双独夫妻你想要第二个孩子吗?》),当时为了寻找采访对象,还要四处打听,因为那时符合&双独&条件的还是少数,单位的年轻同事里符合的也屈指可数。但现在,完全不同了,想找&单独二胎&采访,身边随手一抓就是一大把,去问那些35岁以下的年轻同事,几乎一问一个准,大部分都符合政策能生二胎。
  昨天下午放学时,我们随便去了一所幼儿园,随机在大门口采访20个接孩子的家长(大部分是隔代老人),发现不符合单独条件不能再生第二胎的,只有4个。
  计生政策从起初&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口号,到后来&晚、稀、少&的要求,直到1980年&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再到1982年正式写进宪法,已经走过40多年。前两天,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还说,这40年来,我国累计少生人口4亿多。
  &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中国社会产生了整整三代独生子女。转眼间,大量第一代独生子女开始当爹当妈。如果说&双独&政策时,大家关心最多的是&你们能不能生?&而&单独政策&出台后,很多年轻家庭将要面对一个崭新问题&&&我们还要不要生?&
  生?还是不生?这个问题就像一台天平,两边的称盘里各有重量不一的砝码。每个&单独&的家庭都有一台这样的天平。有的家里,一端天平的砝码明显沉重,不管偏向哪边,都落得毫不迟疑;有的家里,天平忽高忽低,摇摇摆摆,游移不决;也有的,先把天平放在一边,忙几年手头的事情再说&&每一台天平的摇摆,都是人生大事,是家庭大事,所有天平加在一起,就是社会的大事,是国家大事。
  昨天,我们采访了些正在天平前态度迥异的夫妻们,也采访了些已经生过二胎的父母们,还走进小学校园,采访了一些已经有了兄弟姐妹的学生们&&作为媒体,我们的本分是尽可能客观全面地提供事实,最终的决定权,在每个家庭自己。
  【他们为什么坚决要生?】
  一个完整的家庭就应该儿女成双
  朱女士,27岁,富阳人,结婚两年,正准备生第一胎。老公在事业单位上班,有车有房,两边父母家庭条件都不错。
  我是肯定要生二胎的,这个问题我和我男人一直有考虑,今年年初,我俩还特意去计生部门咨询过。那时就想:现在还是2013年,我们先生好第一个,等再过几年,肯定就能生二胎了。
  生二胎是我家的传统,而且很神奇,都是一男一女。所以我一直认为,一个完整的家庭就该是儿女成双的。我就一个舅舅是只有一个儿子,现在想生也年纪一大把了,后悔死!钱多也没用啊,舅舅的儿子在北京不肯回来呢,丢下老两口孤孤单单守着大房子。
  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走出去,人家多羡慕啊。虽然我从小到现在看我哥都很不顺眼,但是如果没有哥哥,那未来我和我老公就有四个老人要赡养,不说经济上,精力上也吃不消呀。而且长大以后,有什么事情我还能多一个人可以商量,毕竟我们是同胞兄妹。
  我觉得生二胎的好处太多了。独生子女成长太孤单了,从小没人陪伴,所有人都围他转,所以什么都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和人分享,会有很多教育问题。如果是两个小孩,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另外,现在意外事件很多,所以才有那么多失独家庭。生两个,万一出点事至少还有一个嘛。
  (朱女士的丈夫也表达了同样观点:想生,为自己养老,也为孩子以后有个依靠。如果生一男一女就最好了,相差个5岁左右,大的可以照顾小的。我们虽说都是工薪阶层,生两个经济压力会比较大,但穷有穷养、富有富养,孩子总会长大。)
  大女儿已经住校了,再生一个小的也没问题
  等我们老了走了,两个孩子有商有量还能互帮
  严女士,40岁,国企中层,女儿13岁,念初一。老公也是国企中层,双方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经济条件不错。
  严女士姐妹三个,老公是独生子,43岁。
  新政策出来当晚,我们全家一致通过,要生二胎,特别是我女儿,都开心坏了!我已经要求老公开始禁酒,现在就只等政策正式落地了。
  为什么这么大年纪还要生?
  哈哈,我自认为还很年轻呢。我和老公每天快走40分钟,坚持锻炼,过得很健康很充实,不管是外表上还是心理,我们都蛮年轻,身体状况也一直很好,再生一个肯定没问题。
  有很多因素使我们一直都想再生一个。
  女儿还在上幼儿园时就老是很可怜地跟我说:&妈妈,别人家为什么有两个小孩,我们家就只有我一个?&我那时候只好安慰她,如果爸爸妈妈再生一个弟弟或者妹妹,那么爸爸妈妈就没工作了,连你都养不起了。其实,女儿可能是觉得太孤单了。
  我老公其实以前有个妹妹的,结果到20多岁时生了大病,没有了。公公婆婆那时很伤心很伤心,还说如果有3个孩子,就不会这样了。他们始终认为,一个孩子太孤单。所以公公婆婆也非常支持我们生二胎,多一个孩子,家里的气氛就完全不一样。
  我们夫妻都很喜欢小孩,老公说生男生女都可以,就是想着等我们老了以后两个孩子有商有量,对小孩子的教育也好。
  经济上来说,我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般般,多养个孩子应该没有问题。
  其实,生不生得起二胎,钱不是最重要的,吃吃穿穿怎么都不会成大问题。最重要是家长要投入精力,要用心,而不是人云亦云跟风一样去花大价钱报各种培训班,去追求学区房。
  我女儿现在已经住校了,就算我们再生一个出来,也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来照顾小的。我女儿是由我婆婆来带大的,但教育方面还是我们在管。女儿兴趣很广:陶艺、画画、芭蕾,英语也很好,获了很多大奖。虽说专业的培训也是必要的,但是兴趣是最重要的,要会引导孩子、激发兴趣,我女儿从小也没有报很多培训班啊。
  生女儿那年我27岁,顺产,女儿半小时就出来了。痛是一定痛的,但更多的是喜悦,看着她慢慢长大,会走路说话跳舞&&那种成就感无法形容。所以,我肯定还想再生一个。
  【他们为什么坚决不生?】
  如果重新再来一遍,真的有点怕了
  顾女士34岁,儿子7岁。
  作为70后第一代独生子女,我一直都没有兄弟姐妹的概念,也从未想过有一天可以生两个宝宝。
  前几天,听说新政策出来,我也跟老公聊过,要不要再生一个?他很喜欢小孩,但回答得斩钉截铁:&不要生了,一个够了。&其实这话也说到了我的心里。
  说真的,第一个宝宝养得实在太辛苦,一个孩子把全家人(包括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全都牵扯进来,累得人仰马翻。这个累不仅是身体疲劳,更多来自于精神疲惫。
  哺乳假过完,孩子谁帮你带?一个老人忙不过来,还要再请一个阿姨帮忙,于是,婆婆和妈妈,公公和爸爸,阿姨和婆婆,阿姨和妈妈&&家里迅速变得复杂无比,充满了各种&人际关系&。每个人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因为生活习惯不同,矛盾纠纷总是不时发生,让人一个头两个大。宝宝上幼儿园前的三年时光,如果重新再来一遍,我们真的有些怕了。
  另外,往大里说,往远处想,宝宝逐渐长大,他的思想,他的学业,他要交朋友,他要踏上社会&&所有的成长过程,父母都要承担很大责任,其中有经济方面的压力,更有思想上的压力。
  所以,我们最后决定,不再生了,用所有的爱陪着儿子一路长大。
  我觉得,或许只有一种假设可以让我们鼓起勇气生第二个宝宝,那就是我们有足够多的钱,比如老公开公司当老板,钱多到我们不必为生活操心,也不必为儿子的将来牵挂,我能在家当全职太太,我肯定会考虑再生一个。我觉得这不是矫情,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生不起&&这是最现实最直接的原因
  章先生,28岁,私企职员,妻子已怀孕4个月。
  章先生是独生子女,老婆有一个哥哥。
  我其实很喜欢小孩,老婆刚怀孕时我跟她说:&我们生3个孩子吧,这次生一个,以后再生一对双胞胎。&我是独生子,从小就觉得很孤单,希望家里越热闹越好。那时二胎政策其实还没出,也只是我一个愿望而已。
  现在有了这个政策,我们符合条件了,但是,又不想生了。
  第一,怀孕生孩子太辛苦,不想老婆再折腾一次。以前总以为生孩子很好玩,等老婆怀孕了才发现,其实一点不好玩,她长了一额头的痘痘、经常腰酸背痛,想去哪里玩也要受各种限制,还有几个月后即将面临的生产过程,简直都不敢去想。
  第二,生不起。这也是最现实最直接的原因。我跟老婆都是外地的,来杭州3年吃吃喝喝玩玩,觉得一切都蛮好。老婆怀孕后,我们才发现钱真的很重要。为了宝宝,我们火速买了房,上周刚刚跟银行签了协议,接下来很快要当房奴,每个月还贷4千,房子还有一年多才交付,这期间我们还要继续租房,房租3千。我们马上从乐活族变成了苦逼族:还房贷、交房租、养孩子、供车子。两个人的收入其实很有限,买房也把父母都掏空了,实在不好意思再跟他们张口。
  昨晚上,老婆还为这事伤心,觉得压力很大,我安慰了她很久,日子总会慢慢好起来。至于孩子的事情,也许没办法给他(她)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但我们有一颗最爱他(她)的心,会让他(她)很快乐健康成长。
  你说,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还会去想生二胎吗?
  (章先生老婆:等生完第一个再说吧,也许过几年条件改善了,我们会考虑再生一个。我小时候老被哥哥欺负,但大了之后哥哥确实对我很好,成家后有什么事情,我们也是彼此扶持能帮就帮,现在想想,有个兄弟姐妹怎么都是好的。)
  想给小孩最好的,并且自己也活得轻松点,不要一辈子都在围着孩子转
  裘女士,私企职员,29岁,女儿2岁。
  裘女士是独生女,老公有个姐姐。
  我是杭州人,老公是外地的,他在外企上班,我们家经济上还可以。
  女儿现在是我妈妈带,已经给她准备好了学区房,我们全家都不想再生一个了。
  因为我们想给小孩最好的,并且自己也活得轻松点,不要一辈子都在围着孩子转。
  我身边也有生二胎的,我看看他们就觉得累。大人辛苦不说,小孩子其实也都比较脆弱敏感,小的生出来,大的会有意见呢。再说现在生孩子不像过去,生出来就完事。现在讲究优生优育,从准备怀孕时就要各种讲究,更别提生出来之后学区房啊、兴趣班什么的。教育是个大问题,两个孩子肯定是不能兼顾好的,我们有这个钱也没这个精力。
  我们全家也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怀女儿时,觉得生个儿子最好啦,但女儿生下来以后,发现也挺可爱的,就无所谓啦。
  你知道我现在每天睡几个小时吗?一晚上你知道我要起来几次吗?
  林女士,28岁,小学教师,儿子6个月。
  林女士有个弟弟,老公是独生子。
  当然不想生啦,完全没有这种打算!(电话里林女士声音很响)你知道我现在每天睡几个小时吗?现在儿子天天跟我们睡,一个晚上你知道我要起来几次吗?我没有一天是睡醒的&&
  养孩子太累了,为了他,我们买了学区房,现在每个月要还房贷。最最恐怖的是,万一我们要再生个儿子,我们还能活吗?
  我妈为什么要生我弟弟?那是她觉得养个娃很简单,但是时代不同了,现在我们不可能按照他们那一套来养,他们那个年代有安全座椅吗,有各种婴儿车吗,有学区房吗,有兴趣班吗&&
  太累了&&确实,暂时,至少是暂时,我和老公都完全不想再生一个。
  【他们为什么纠结徘徊?】
  我和老公都很喜欢孩子,问题是生下来,谁带?
  严女士34岁,白领,独生女,老公有个双胞胎弟弟,儿子5岁半。
  我和老公都很喜欢孩子,没有&单独&政策前,我们经常调侃对方,要加强体育锻炼啦,否则再想生个女儿就生不出来了&&在明知道政策不允许的前提下开玩笑,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说过也就算了。没料到,&单独&政策真的出来了。
  政策确定那天,我第一次认认真真思考了一下,要不要再生一个孩子?从备孕开始想起,刚刚怀孕时吐得要死,去住院保胎,怀胎十月的艰辛,生育的痛苦就不说了,生过一次的妈妈们,都懂的。
  最最重要的是,生下来之后,怎么带?
  父母年纪都大了,带一个孩子已经有点力不从心,好不容易把孙子带大,眼看能轻松点,又要他们再从头去带大一个小婴儿,当儿女的会不会要求太多?
  就算父母愿意帮忙带,孩子长大后的教育也是个大问题,比如两个孩子的兴趣班就要分两批人陪伴,我和老公工作都很忙,一个孩子都管不过来,两个孩子怎么管?如果不能给他(她)很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还不如不生。
  这么一想,就把刚刚兴起想生二胎的念头给压制住了。
  当天傍晚,老公打来电话问,想不想再生一个?原来他也在想这个事情,而且同样纠结了很久。我和他分析了其中的利弊,两人当晚就决定不再生了。
  结果第二天早上,儿子起床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我们床前,抱着我说:&我最喜欢妈妈了。&娇嫩的童音简直甜透人心,我又动摇了,小宝贝多可爱多好玩啊,如果能再生一个女儿,人生就完美了&&
  至今,我和老公还在动摇和纠结之中,隔三差五就有一场关于生还是不生的辩论,不仅仅是为了说服对方,更多的时候是为了说服自己,天平的两边不时倾斜,很难有定论。
  不知道这种突如其来的纠结还要持续多久,我今年34岁,直面35岁高龄产妇的门槛,如果这两年里再不决定,之后可能也就不用再做决定了&&
  老公:养个小孩成本太大了
  老婆:这是个机遇,错过就没了
  何先生,38岁,公务员,女儿5岁,是奥运宝宝。
  何先生有两个姐姐,老婆是独生女。
  (你老婆说你不想再生一个?)
  哈哈!也不能完全这么说。
  现在虽说有这么个政策,但一切都需要通盘考虑&&
  目前我俩的生活状态都比较稳定,万一生二胎出现什么风险,会打破现有的平衡状态。双方父母都很想子孙满堂,他们的愿望更强烈,我爸妈极力怂恿我们再生一个,说如果我们管不过来他们来管,我自己其实是无所谓的。
  唉,养个小孩成本太大了。我说的不是经济上,主要是精力上。比如我们女儿,几个月的时候就要上萧山的&金宝贝&,对对对,就是那个顶级的早教机构,风里来雨里去,每个周六都要送过去。女儿是过敏体质,从出生到现在,是医院老病号了。虽说也请了住家保姆,但仅仅这样,我们已经吃不消了。如果真的请父母带孩子,两代人教育理念不一样,会产生更多的矛盾分歧。
  但是,如果真的生第二胎,我想要儿子,儿女成双,如果是儿子,我应该愿意生的,如果是个女儿,那&&那就感觉意思不大了。不过我女儿倒是希望有个小妹妹。
  吴女士(何先生妻子):
  啊,他竟然直接跟你讲想生儿子?&&这也不能完全怪他,他们老家那边就都喜欢儿子的,但我们家最宠女儿的就是他。
  其实,做生不生二胎这个决定,更不容易的是女人而不是男人。十月怀胎的风险、哺育孩子的艰辛&&妈妈都是最苦的。在原始社会,人们生了小孩也都是妈妈带的多啊。
  但是我还是想再生一个。怎么说呢?我感觉这是个机遇,怕错过就转瞬即逝了。我已经35岁,还能生,但是如果犹豫,过了几年再想生,恐怕有心无力,身体也不允许了。
  我考虑再生一个还有个原因,让女儿有个伴儿,消除独生子女的劣根性,对小孩子的性格成长比较好。再说,双方家长都支持我们生啊。像他两个姐姐,想生二胎都没资格呢,我们现在有这个资格了,他却还在犹豫&&
  生男生女对我来说都无所谓,我更希望是个女儿。女儿多贴心啊,以后的经济成本也会相对低一些。
  生了第二个跟谁姓?我和老公接连吵了好几天
  闵女士,36岁,儿子5岁,夫妻双方收入稳定,经济状况良好。
  闵女士是独女,老公有两个姐姐。
  前几天因为生二胎的问题,我跟老公吵了一架。我俩都同意再生一个,其实五六岁这样的年龄差挺好的。两个小孩有个伴儿,一起成长,多好。我小时候很孤单的,现在年纪大了,父母年纪也大了,我以后要一个人照料他们。家里有个什么事,也都是我一个人来承担。如果再生一个,我相信就算小时候儿子没什么特别感受,等他大了,也会深深感受到弟弟或者妹妹,是我们做父母的送给他最好的礼物。
  但是我和老公还是为这个小孩问题吵起来了,现在问题搁置起来,谁也没再提。
  我们的分歧在于:第二个孩子跟谁姓?
  当初生儿子时,因为政策没放开,我们压根没想过这问题,孩子很理所当然地跟着爸爸姓了。
  但是现在可以生了。我就跟老公提出,第二个要跟我姓,他不同意,他说这个也是他们家的,当然跟他姓。然后我们就掰了,我也不想生了,平常他说爱我那都是假的。
  跟谁姓的问题,当然很重要。很多地方不都是头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嘛,我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一人一个,多好。
  算了,先不想了。再说,我还担心自己生不出呢,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了,生孩子很痛苦的,当初顺产生我儿子,真是生不如死&&(都市快报)
  &[1]&&&
段静 姜晓蓉 何欣 沈燕 高薇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浙江即时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独二胎准生证办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