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河深圳市义工联联系方式

古稀老人李长河:九年做义工一万多小时
杨晓星 来源:青岛日报
  贴书标、夹磁条、上架、下架、顺报、入库……这些看似简单实则繁琐的工作,有一位古稀老人不计任何酬劳默默从事了9年。老人的行为正如他的名字李长河,在人生的长河中,始终如一坚持做好一件公益事情。
  “从图书馆引入义工机制开始,我就成为一名文化义工,在图书馆工作了9年”。义工最大的特点在
“工”,与志愿活动能给人带来新奇感不同,义工其实就是一份工作,不光要有一时的热情,更需要耐力和持久的奉献。“2002年市图书馆招募文化义工时把年龄限定在60岁以下,可当时我已经65岁,为了能够应招我决定瞒报年龄,填表时少写了七岁。”李长河说,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向组织说谎,在被录用后随即向组织作了交代。
  按着招募时的约定,每周工作两天,但李长河工作时间远远超过这个约定。“因为每周上班时间有限,
总想在有限的时间里争取做更多的工作。”2005年年底,因工作人员变动,原来书写过刊刊名的人调走了,在春节前积压了千数本没有书写的过刊,李长河利用春节七天假期突击写完了一大部分,以后又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很快完成了积压过刊的书写。“平时书写过报、过刊的任务多少,决定过报过刊的装订,由于装订的不连续性,过报、过刊时多时少。当任务多时,常连续工作九天、十天,有几次连续工作十五天不休息,直到任务完成为止。任务完成了心里才踏实,同事经常开玩笑说,‘像你这样干,我们要失业了。
  2004年冬,第一场冬雪过后的第一天,李长河在一早上班时被冰雪滑倒。当时身体后仰右手直接着地,手腕肌腱被严重拉伤,整个小臂内侧紫肿,手腕疼痛难忍,手指也不能弯曲,穿衣解带很困难。即便如此,李长河仍然用两个手指
(大拇指和食指)上报、顺架、写字等,坚持正常上班。2005年秋,李长河过马路时将左脚摔伤,脚肿得像面包一样,鞋子都穿不上,他只好以自行车代步上下班,没有因此耽误一天工作。
  “工作中发现老年读者忘了带花镜,就主动把自己的眼镜借给他们,避免了他们白跑一趟;有的人在阅读时发现有需要摘记的资料,却没有带纸带笔,就将自己的纸和笔借给他们用;有的人急需复印资料却没带钱,就借钱给他们用……”为了能满足读者的这些要求,李长河背包里总是多装几支笔和备用纸,并把家中备用的花镜放在服务台上以供公用。
  9年来,李长河共书写了数以万计过刊、过报的刊名、书名,累计工作10000多小时。“今年年初,图书馆考虑到我的年龄,通过多种渠道说服我不要再做义工了。在我再三要求下,以‘编外义工’的形式,以志愿者的身份继续作贡献。”从今年8月份起,李长河又来到“天使温情空巢乐园”继续做慈善义工,在这里为老人们理发、照相,教他们使用电脑。(记者
责任编辑:李琰之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2)世界上服务时间最长的老年义工_新闻中心_中国江门网
  新华社照片,青岛(山东),日  世界上服务时间最长的老年义工  李长河在青岛市“天使温情空巢乐园”讲述义工活动的照片(3月13日摄)。  青岛市军休二中心军休干部李长河从2002年起便开始做义工,至2011年7月累计志愿服务10272个小时。近日,他收到了世界纪录协会颁发并寄来的世界纪录证书,被认证为“世界上服务时间最长的老年义工”。  李长河现年75岁,退休前是海军潜艇学院的一名副师级教员。2002年,青岛市图书馆面向社会招聘文化义工,李长河报名参加,开始了义工生活。李长河在图书馆残疾人借阅室工作,是出了名的热心人。看到读者需要纸笔,他会立刻递过去;看到老人需要老花镜,他会把自己的老花镜摘下来;他还接送残疾人上下车,帮助残疾人上厕所。有时遇到没带午饭的残疾人,他会把自己的那份午餐送给残疾人读者,自己饿着肚子工作到下班。  目前,李长河又来到青岛市“天使温情空巢乐园”社工服务机构,每天为社区里的空巢老人理发,普及电脑科普知识,登门走访,嘘寒问暖。  2009年,李长河被评为全国军队优秀离退休干部,2010年被评为山东省模范老人,2011年他的事迹在青岛电视台党建频道“岛城先锋”栏目播出。  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版权声明:任何本站发表之文章,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任何商业、非商业站点,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暂无!)
Copyright&2003-.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中国江门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3502625
粤ICP备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海南日报数字报刊
009版:中国新闻
[ 标题导航 ]
[版面导航]
世界上服务时间最长的老年义工
  世界上服务时间最长的老年义工———李长河展示世界纪录证书(3月13日摄)。  青岛市军休二中心军休干部李长河从2002年起便开始做义工,至2011年7月累计志愿服务10272个小时。近日,他收到了世界纪录协会颁发并寄来的世界纪录证书,被认证为“世界上服务时间最长的老年义工”。  目前,李长河来到青岛市“天使温情空巢乐园”社工服务机构,每天为社区里的空巢老人理发,普及电脑科普知识,登门走访,嘘寒问暖。&&&&&&&&&新华社发
海南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制作维护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 发行部:9 广告部:8 [] []文化义工一做十几年 退休老人辞掉高薪服务读者_义工 十几年 退休_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
|||||||||||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文化义工一做十几年 退休老人辞掉高薪服务读者
18:35来源:半岛网
&   半岛网12月15日消息
  李长河从部队退休后,数年如一日,从事图书馆义工及社区志愿者工作,不计名,不计利,不攀比,任劳任怨,把助人为乐和志愿服务当成了人生新的舞台,为社区居民道德建设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李长河退休后,谢绝了战友介绍的某出版单位、外企等高薪工作机会,积极应聘并成为青岛市图书馆的一名文化义工。尽管他当时的年龄已经超过了文化义工的年龄限定,但图书馆考虑老人的诚意,还是录用了他。在文化义工的岗位上,李长河一做就是十几年,累计服务时间10278个小时,被世界记录协会认证为“世界上服务时间最长的老年义工”。在图书馆工作期间他主要负责贴书标、夹磁条、报纸刊物的上架、下架等,有时还要在阅览室服务台值班,按要求每周工作两天。因为每周上班时间有限,李长河总想抓紧多做工作,上班后基本不休息。同事考虑他的年龄,劝他多歇会儿,可他就是“任务积压心不安”。工作中李长河没有耽误一天的义工服务。一次上班路上,他不小心踩上了冰块,后仰着摔倒,手腕肌腱被严重拉伤,整个小臂内侧紫肿,手指不能弯曲。尽管这样,他还是坚持正常上班,用大拇指和食指上报、顺架、写字。
  一份不起眼的义工工作,李长河做得细心主动,践行着以人为本和助人为乐的精神。他发现忘带老花镜的老年读者,就主动把自己的眼镜借给他们,免得他们白跑一趟;有人阅读时想做摘记却没带纸笔,他就借给他们用;有人想复印资料没带钱,李老就借给他们。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他上班时,背包里总是多装些笔纸,并把家中备用的老花镜放到服务台上以供公用,他也因此建议图书馆配备一些读者可能用到的物品。在对待残疾人读者时,李长河的服务就更加热情周到了,他主动为盲人接水,领引他们去厕所,还搀扶他们上车回家。有位盲人朋友在学习电脑时,为了多挤出时间,中午不回家吃饭,李老便用自己的饭票从楼下打来饭菜,亲自端到这位读者的面前。
  在从事图书馆文化义工工作的同时,李长河还积极投身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来,今年延吉路社区成立了社区老年大学电脑班,第一期免费向片长、楼组长开放,得知社区缺少一名认真负责的授课老师,李长河主动提出免费为社区居民授课。每周一一早他都提前半个小时来到教室做准备,每节课李老师都自己精心制作学习材料发放给前来学习的居民,系统耐心地、由浅至深地给老年朋友们讲解。在了解到许多老年朋友们希望学习如何使用微信聊天的需求后,李老师特地去买了一部可以登录微信的手机,教给他们怎样使用。在课余时间,只要是老年朋友们遇到电脑方面的问题,李长河都会电话或亲自去老人家中帮其解决问题,从不嫌麻烦,没有一句怨言。
  十年来李长河从来没有停下志愿服务的脚步,十年如一日,做得坚定而执着,他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将一直服务下去,直到做不动的那天为止!”
  文/孙贴静
  [编辑:董芳]
文章来源:半岛网
关于" 义工 十几年 退休 "的新闻A14:政经新闻
军休干部李长河做义工创世界纪录
十年做义工累计志愿服务10400小时
& A14:政经新闻 & 稿件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 作者:封满楼
  今年75岁的市军休二中心军休干部李长河,从2002年开始在市图书馆做文化义工以来,已经累计志愿服务10400小时。近日被世界纪录协会授予世界纪录证书,被认证为“世界上服务时间最长的老年义工”。放弃高薪工作甘做义工&&&&李长河是军休二中心的一名军休干部,退休前是海军潜艇学院的一名副师级教员,一生为师从教,桃李满天下。退休后,战友们先后给他介绍了多个月薪数千元的工作,都被他谢绝了。2002年,青岛市图书馆面向社会招聘文化义工,听说这个消息李长河心里非常激动,他认为适合自己工作的机会终于来了,并瞒着家人报了名。&&&&家人和战友得知情况后都劝他:“军休所环境好,你的退休待遇又高,在家享清福多好;做义工没报酬,工作量又大,你一个快七十岁的人能干得了吗?”可李长河认为,党和军队多年来培养了他,他从一个农村的穷小子成了一个副师级军官,现在住着宽敞的房子,每个月领六七千元的退休金,趁这几年还能干得动,只有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回报社会,心里才踏实。&&&&在图书馆里,李长河在残疾人借阅室工作。除&为残疾人读者服务以了外,还负责报刊上下架、顺报,以及手录过报、过刊的报名、刊名等工作,工作量大而且琐碎枯燥。李长河每天准时上班准&下班,风雨无阻,兢兢业时业。孩子们成家后,家里陆续添了孙女、孙子,由于做义工太忙,每天都要到图书馆工作,家务事自然就全落在了老伴&上。2004年冬天的一个雪身后,上班时他被冰雪滑倒,小臂受伤,可是&书馆的工作总是让他放心不图下,仍执意坚持“上班”。热心助人社区再奉献&&&&在义工岗位上,李长河是出了名的热心人。看到哪位读者需要纸笔,他会立刻递过去,看到哪位老人需要老花镜,他会把自己的老花镜摘下来。接送残疾人上下车,帮助残疾人上厕所等等,更是他每天都做的常事。有时遇到没带午饭的残疾人,他还会把自己的午餐送给残疾人读者,自己却饿着肚子坚持到下班。通过近距离服务残疾读者,李长河切实感受到了残疾人的生活不便,于是时时处处关注残疾人的权益。2006年夏季的一天,李老协助一位坐轮椅的残疾人通过五四广场和音乐广场之间的通道时,发现那里的通道狭窄、阶梯很陡,老年人和残疾人每次通过这里时很危险且不方便。于是,他立即写信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经过他多次不懈的努力,青岛残奥帆赛前,城建部门在那里设置了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大大方便了通过这里的中外残疾人。按照他的说法:“只要能为残疾人做到的,他都会努力地去做。”&&&&2011年,他辞去了市图书馆义工工作后,闲不住的李老又来到了青岛市“天使温情空巢乐园”社工服务机构,做起了义务服务。尽管此时他已是75岁的老人,但仍然自学社工专业知识,从一名普通的义工做起,每天为社区里的空巢老人理发,普及电脑科普知识,登门走访,嘘寒问暖,忙得不亦乐乎。加上在市图书馆做义工的一万多小时他已累计服务了10400小时,近日被世界纪录协会评为“世界上服务时间最长的老年义工。”本报记者&封满楼&通讯员&秦咏梅
青岛财经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圳义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