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大荒到北大仓里面的那句诗春望表达了诗人人怎样的情感

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中华诗词研究院)【电子书籍下载 epub txt pdf doc 】
当前位置 &
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
作者:中华诗词研究院
出版:线装书局
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早在40年前,郭小川就写下脍炙人口传颂一时的《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时至今日,这首长诗还为北大荒人津津乐道。而聂绀弩作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北荒草》,见微知著、鞭辟入里,应该是聂翁写得最深刻,最洒脱,最具代表性的真情力作。前者是随王震将军赴北大荒参观访问时的激情喷发,后者是在北大荒下放劳动时的感慨与“戏说”,是真正的深入生活、历经艰难困苦“战天斗地”而饱含着血、汗和泪的不朽之作。通过这些作品,使人初步认识了北大荒这片神奇的了不起的土地,它不仅盛产稻谷大豆,也能收获色彩斑斓的诗。难怪从这一垦区的领导者,例如农垦总局的常务副局长邹积慧,到垦区农场的不少干部职工都能写一手好诗。而大荒外的诗人则踊跃前往寻诗采风,也创作出不少好的作品。上述三方面的主要成果就汇成了我们这本《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在中华诗词研究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代序) 马凯前言上编 神奇的北大荒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 郭小川北大荒歌 聂绀弩北大荒赋 柳成栋咏北大荒五十韵 刘沛然这确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易行中编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访问农垦部实验农场(二首) 董必武北荒草(五十三首) 聂绀弩搓草绳锄草刨冻菜挑水削土豆种伤手推磨……
进入下载:
下载一: 下载二:
订阅微信二维码
站长工具:
实用工具: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北方新报数字报刊平台
第15版:特别策划
&&标题导航
&&按期查询: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8月18日上午,在垦区相关领导的带领下,采访团一行来到了大兴安岭农垦集团甘河农场农机推广站场,在这里,一排排先进的进口收割机、耕播机具在广场上整齐地排列着。《南国早报》记者武鸽翎高兴地攀爬在120马力的“巨无霸”收割机上惊叹道:“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收割机,它一天能干多少活儿呀!”甘河农场场长刘耀军介绍说,2006年国家补贴甘河农场70万元,共购买机车及机具54台套。近两年借助于国家农机专项补贴和现代装备项目的支撑,投资2450万元,购置120马力以上农机设备30台套及国外先进配套耕播机具。以垦区中心气象站为核心,开展了农业灾害预警和气象服务,配置增雨火箭和气象观测设备,现有高炮36门,火箭炮8门,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  据记者了解,大兴安岭垦区始建于1960年,1985年兴办家庭农场。2003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关怀下,于8月8日组建农垦集团,翻开了大兴安岭农垦发展历史的新篇章,续写了新的不平凡的辉煌。在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完成了屯垦戍边的重任,成为了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2007年,大兴安岭垦区获得高油大豆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惠农政策累计资金达2800万元,全部落实到每名种地人员头上。垦区加大了兑现国家惠农政策的力度,积极贯彻落实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各项政策,仅2008年垦区享受各项惠农政策补贴总计达5539多万元,农业人员人均享受补贴5926多元,极大地促进了员工增收,提高了种粮积极性。目前,垦区实现种植结构多元化,减豆、增麦、扩经济作物,种植结构呈现多元化,向科学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迈进。种植绿色食品面积不断扩大,垦区生产的大豆、小麦、芸豆等产品先后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A级、AA级绿色食品大豆证书。垦区在农业技术上不断摸索和总结,自主研发的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技术,在大豆机械化密植技术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垦区的农田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积极争取国家农业项目,通过实施标准粮田建设、土地整理、农机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旱作农业等项目,加快了中、低产田改造进程,改善农田基本生产条件,增加了稳产高产基本农田面积,提高了垦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解除了职工农业生产的后顾之忧。  去年6月,集团公司董事长崔运来带领生产单位主要领导一行19人,前往呼和浩特市的白塔种猪场、蒙牛集团等地及宁夏农垦考察农牧业生产,更新了观念,开拓了视野,为企业更好地发展勾画出新的思路。&
请您选择其他数字报纸 内蒙古日报(汉文) 内蒙古日报(蒙文) 北方新报 北方经济报 北方周末报
&版权所有 内蒙古日报社 北方新闻网 合作伙伴:
All Rights Reserved北大荒是如何变成北大仓的?_百度知道
北大荒是如何变成北大仓的?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北大荒位于东北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面积543.9万公顷。这里夏季降水丰沛,草类茂盛,而冬季封冻,使土壤积累大量腐殖质。这片“一脚踩得出油”的黑土地,成了中国的“土中之王”。
然而,由于地处边疆,冬季天寒地冻,使这里人烟稀少。特别是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沼泽地,更是一片荒芜,人称“北大荒”。当地民谣唱道:“北大荒,北大荒,又是兔子又是狼,光长野草不打粮。”
新中国成立60年来,14万复转军人,5万大学生,54万城市知识青年……先后到这里垦荒,把自己的青春、智慧、生命融入这片荒原。他们的艰苦奋斗,终于使北大荒变成北大仓:如今,这里每年产粮200多亿斤,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最早的拓荒者
1947年6月,新中国诞生前的艰难岁月里,中共东北局为巩固东北解放区,支...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北大仓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嫦娥表达了诗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