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读康德判断力批判 pdf

美、崇高与道德——读《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青春岁月》2012年16期
美、崇高与道德——读《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
【摘要】:本文通过学习邓晓芒的《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理解了康德意义上,"美"得以发生的四个契机,同时了解到,通过康德,"美"从存在于客体转变到了存在于主体;区分了"优美"与"崇高"两种范畴;同时,了解到,康德最终是要将"美"引向"道德",这也正是他提出"美是道德的善的象征"这句话的缘由。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B516.31;B82-054.9【正文快照】:
通过层层划分,康德为美找到了它所管辖的领域,并具有了在情感方面的“构成性原则”,这是康德美学一个极重要的贡献,使美学走上了真正独立发展的道路。可以说,康德才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美学的真正创始人。因此,学习美学,康德是一座不可绕过的山峰;同时,康德美学也表现出人寻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昌树;[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肖鹰;[J];浙江学刊;2002年06期
刘泽民,陈科科;[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徐贞;[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胡孝根;[J];滁州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黄小灵;;[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王为民;[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刘鹤丹;杜翠梅;;[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保尔·德曼;昂智慧;;[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7年00期
杨芳;[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政文;;[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申扶民;;[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杜镇远;;[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艾四林;;[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张旭;;[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江怡;;[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谢地坤;;[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周安华;;[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纪念文集[C];2001年
杨月如;;[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陈剑澜;;[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程洁;[N];社会科学报;2003年
何树彬;[N];文汇报;2004年
青敏;[N];中国质量报;2003年
张黔;[N];光明日报;2003年
丰书;[N];中华读书报;2003年
丁明豪;[N];中国企业报;2010年
洪涛;[N];中华读书报;2001年
崔卫平;[N];北京日报;2003年
郭大为;[N];光明日报;2004年
王建军;[N];天津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彦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姜淼;[D];黑龙江大学;2010年
徐晓宇;[D];吉林大学;2012年
陶立霞;[D];黑龙江大学;2010年
姚修杰;[D];吉林大学;2012年
曹峰;[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宫维明;[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包桂芹;[D];吉林大学;2008年
李佰志;[D];吉林大学;2010年
刘晓勇;[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金新宝;[D];安徽大学;2002年
聂海杰;[D];河南大学;2011年
刘松;[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刘凯;[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高雯君;[D];复旦大学;2010年
王文凯;[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宋海军;[D];吉林大学;2011年
刘建;[D];南京大学;2011年
袁立国;[D];吉林大学;2011年
孔兆政;[D];吉林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判断力批判的海词问答与网友补充:
判断力批判的相关资料:
相关词典网站:康德《判断力批判》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意义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康德《判断力批判》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康​德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康德(判断力批判)读_公共主页_手机人人网_& 的日志康德(判断力批判)读后感 吴荣富&&(共2页)&在今天社会拜金主义的盛行,有谁再谈&真,善,美。要么会被人认为是装的,要么会被认为是所谓的&异类&。我就来做一回&异类&吧,谈谈这些东西,不过这次主要谈谈美吧(因为看的这本书在一定意义上算是美学吧)。&&&先介绍下康德吧,我们在政治教科书上只知道马克思对康德有所继承,出现了很小的一些片段。其实康德在哲学史上是有很大地位的,很多人认识他是现代哲学之父,现代的亚里士多德。他开创了德国古典哲学,以后的哲学家都是在批判康德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的。他一共写了三大批判。第一本是知识论的批判,第二本是实践论的批判。第三就是我下面要谈的算是美学批判吧。&&&&&正式进入主题吧,首先介绍下美学到底是什么吧。美学这个次是从日本翻译过来的,他的原意是&感觉学&也是说感觉的学问。既然是感觉那就是主观的咯。主观的东西怎么能成为一门学问呢。在学界看来成为一门学问至少要达到普遍性和必然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认为美这个东西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你认为美他认为一分不值。。这事是常有的。到底美有没有一个标准呢。&&康德认为美虽然是主观的,但是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似乎有一种&共通感&。在人家对一个对象有这种共通感的时候那么这个对象就是美的。为而他提出了判断美的四的契机,分别是:&&一.&&美是不带任何利害关系对一个对象的评价。中国有句俗话:&情人眼里出西施&如果让一个有利害关系的人来判断这个对方能得出什么答案呢?比如让一对正在热恋中的人来评价对方,那答案可想而知了。&二,&美是不带概念的判断。这句是话什么意思呢?比如你开始就说某某个地方的人都是美女,然后看对方是不是某某个地方的人。这根本就不是在判断美与不美了,而是在判断一个对象的其他性质了。&三&&&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形式。这句话看起来很拗口,不过联系起第一契机来就好理解了其实是对一的补充。&四.美是无概念是必然性。这正好对应第3个契机,多了个必然性。知识要找的就是必然性嘛。&&通过这四个契机对一个对方的判断我们就会有一个种叫做共同感的东西。那就是通常所称的美感了。。。。。。。&&&我们为什么要了解美学呢?&在康德的书里有这么一句话:&审美判断力,是&&&(第1/2页)阅读2439次&|&分享0次&更多的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康德 判断力批判 释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