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好江南怎样好?

“给祖国拜大年”怎样做得更好时报记者 黄 冉 方秀芬 郑艳琼 刘云 整理<·青年时报
第B04版:我的话题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给祖国拜大年”怎样做得更好
时报记者 黄 冉 方秀芬 郑艳琼 刘云 整理
&&教育部1月15日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于春节期间组织学生参与“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这项活动将于春节期间在网上开展,拜年网页的内容设计为:一拜壮美河山,二拜炎黄始祖,三拜历代英杰,四拜革命先烈,五拜英雄模范,六拜亿兆黎民。&&因为是在网上拜年,而拜年的对象不是长辈和亲友,是“祖国”,虽然祖国常常被称为“母亲”,但那只是一种比喻而已,有老师担心这样的活动最后可能流于表面,或者只是走个形式,但也有民众认为这样的拜年方式很低碳环保,并且形式很新颖。&&请听牛通社小记者们对此的意见和建议:&&给祖国拜大年 多么有创意啊!&&听说“给祖国母亲拜大年”这项活动将于春节期间在网上开展,而且教育部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此次活动,因地制宜地做好宣传组织。&&我觉得这是一件大好事,我们中国在世界上声望越来越高,就是要通过“给祖国母亲拜大年”这样的活动,让全中国人民更加热爱我们祖国的壮美河山,使祖国人民意识到身为炎黄子孙是多么的骄傲!我们中国人民在享受祖国大好河山、为祖国骄傲的同时,还要想想我们的祖国曾经受到的屈辱、为了新中国的成立牺牲的先烈,总结教训更好地去建设我们的祖国。&&牛通社记者 赵杉佳雯 (学军小学 五 班)&&这种拜年很低碳很环保&&我认为这种用网络举办活动的方式非常好,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可能会激励大家都去留言、积极参与。而且,这样就不用浪费纸张,也很低碳环保。&&我妈妈认为:给祖国拜年是个非常不错的倡议,但是老师们担心活动会流于形式,的确有此可能,所以妈妈认为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拜年方法。国外有为支持癌症病患的接力长跑运动,还有捐助器官的爱心海报制作等活动形式,所以我们也应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参加给祖国拜年活动。&&牛通社记者 郑雨夕&&(文一街小学塘北校区四班)&&对祖国的爱应永远放在心里&&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我是幸运的!我们祖国有着数千年的辉煌历史,有着辽阔无垠的疆土,有着壮美河山,在这片土地上还生长了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炎黄始祖、历代英杰、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当然还有我们身边的亿兆黎民,所有这些都是我们的骄傲;并且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关爱——九年制义务教育,免费使用课本,课堂内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我想: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学习,确实应该对我们的祖国怀着一份真挚的感恩之情。&&因此当我在新闻中看到“教育部要求学校于春节期间组织学生参与‘给祖国拜大年’活动”,我不但赞成,而且感触很深,因为有太多的人和物值得我们去敬仰、去赞颂。 &&其次我觉得,对祖国母亲的爱应该永远放在心里,而不是一次性,更不应该只是一阵风,因为祖国对我们的关爱是无穷无尽的。最后我建议,网页应该制作得漂亮一点,活泼一点,最好有些可爱的动画设计,有些有趣的小故事,让人点开后就不舍得离开。呵呵,让我们共同期待吧!&&牛通社记者 张葛思涵 (景华小学 六班)&&翻开《上下五千年》&&新年快到了,祖国母亲要过年了,怎样庆祝呢,这可难不着我,我马上翻开《上下五千年》,来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体会中国成立时的艰难。&&翻开《上下五千年》,就可以看到炎﹑黄二帝战蚩尤时,黄帝的智慧,炎帝的英勇了。黄帝发明了弓箭﹑枪和矛,使自方变得十分先进;炎帝则是黄帝的先锋,身为先锋的他,勇猛过人,是他杀到了敌方军营……这里面的精彩故事连续不断,希望你有空也去看看。&&夏变商,商变周……&&我就是这样给祖国拜大年的,你呢?&&牛通社记者 胡珏 (卖鱼桥小学四班)&&看到这个话题,我不禁会心地笑了,原来自己曾经闹出了“祖国祖国你在哪里,为什么我看不见你?”的笑话,我想经过这次轰轰烈烈学校组织的给祖国拜年的形式,再也不会有小朋友像我这样疑惑。&&一拜壮美河山,我们浙江有美丽的西湖、澎湃的钱塘江、长长的海岸线,我们要好好玩,到过一个地方,就记住了这个妈妈的孩子。&&二拜炎黄始祖,这就是要拜我们的祖先,只要我们记住四大发明,我想炎黄祖先们会很高兴。&&三拜历代英杰,四拜革命先烈,我知道的不多,雷锋、黄继光、刘胡兰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好好学习!&&五拜英雄模范,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学习航天英雄,让我知道了我的体重在不同的星球上可以相差很大,不只有打仗才会有英雄,学好科技本领同样是英雄。&&六拜亿兆黎民,不是很理解,是不是要用爱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我想,爸爸妈妈、老师为我们付出很多,我们应该送给他们一声新年的祝福,祝他们健康平安。&&这么多拜,我想主要目的是拉近我们和祖国的距离,让我们更加认识祖国,是不是可以简单点,就是让每个孩子不只会学习,还要懂得道理,尊敬他人呢?&&牛通社记者 周子晗&&(采荷一小教育集团 二班)&&通过拜壮美河山,能让我们进一步了解祖国各地河山的壮美,为生活在风景如画的国家里感到幸福,激起对祖国的热爱。通过拜炎黄始祖,我们寻根问祖,为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子孙而骄傲。通过对历代英杰,革命先烈的拜年,使我们更怀念他们,化悲痛为力量,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通过对英雄模范的拜年,我们有了学习的方向,以他们为榜样,为祖国母亲添光加彩。通过对亿兆黎民的拜年,祝愿社会更和谐。所以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我会大力宣传,并发动全家人和亲朋好友都来参加网上拜大年活动。&&在网页上,为祖国母亲拜大年的形式,今年还是第一年,打破了以往的放鞭炮、搞大聚会的习俗,这是一种改革,一种创新,也体现了中国用实际行动,从新年伊始就从各个方面走“低碳”路线。所以,我呼吁,我们全体少年儿童,发动全家人,都踊跃参加在网页上给祖国母亲拜大年的活动。&&“母亲”是一种比喻,祖国是一种抽象的组织形态。因此我建议:在拜年网页上,“六拜”的内容每个相关部门都搞一些动态的画面,让我们在拜年的时候,有真实的对象,有真实的感觉,这样受教育更深。&&牛通社记者
郜得之&&(学军小学 四班)&&一定会的,因为有了伟大的祖国才能有今天我们美好的生活,祖国富强了,人们的日子才能过得有滋有味。&&“给祖国拜年”从字面上来说就很有创意,而且也让人觉得耳目一新,时下的年轻人又是会玩的“弄潮儿”,能不为之动心吗?&&而且,这是一次低碳活动,既能环保又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传统节日活动之中,真是一举两得。&&牛通社记者 何城龙&&(杭州育才二小 四班)&&拜祖国其实可以更简单&&每个相关部门应该搞些动态画面&&“给祖国拜年”会成为新民俗吗?&&除了上网&&能不能多一点形式?&&当我一开始看到这个活动的时候心里充满了疑惑,拜年是我们在春节走亲访友、互送祝福的一项传统活动,但是怎样给祖国母亲拜年呢?为此,我特意浏览了本次“给祖国母亲拜大年”的活动网站及其素材征集网站,原来这是一次为缅怀先祖、为祖国祈福的活动啊。&&首先,这样的形式确实比较新颖,用网络来表达我们的祝愿也比较符合现在节能环保的主题。但是呢,我却有一点小小的建议:在网站首页上有为祖国母亲鞠躬并献上寄语的活动,可是光用鼠标点击一下就完成了鞠躬总让人觉得有些形式化,其实在拜年的同时我更想看看“历代英杰”或是“革命先烈”等的故事,所以希望能在网页上对应加上一些图片和故事,也让我们在拜年的同时了解我们的祖国妈妈。&&其次,我是在网上参与了这次的活动,但是如果没有电脑没有网络的小朋友也想参加活动怎么办呢?所以,我想是不是可以提供其他的一些形式,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我们一起共同表达对祖国母亲最真挚的祝福。&&我想,如果我们都能够从心出发,了解祖国母亲、祝福祖国母亲,这次“给祖国母亲拜大年”的活动一定会举办得更好!&&牛通社记者 洪豪&&(卖鱼桥小学 四班)&&能不能向家长&&也发个倡议?&&本次活动的形式还是非常新颖的,孩子也向我问了许多历史人物的故事。我在想,是不是本次活动也能向各位家长发起一个倡议,加入到孩子的这个活动中来,一起动手去查查资料,在拜年的同时能够加深孩子对我们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了解。&&洪豪妈妈&&&&
合作伙伴:当前位置:
&美丽的祖国-我的祖国
美丽的祖国-我的祖国
商品价格:
推荐商家:
商家报价:
所属类别:
此产品在中国图书网目前处于
与之前价格相比()-¥元
您看到的商品报价由易购整理
美丽的祖国-我的祖国用户评论
热卖全部推荐怎样写好祖国辉煌60年的作文_百度知道
怎样写好祖国辉煌60年的作文
提问者采纳
神舟七号胜利返航了,三位航天员满面笑容走出返回舱。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也是献给伟大祖国60岁华诞的珍贵礼物和诚挚祝福。 今年,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很不寻常。面对严峻挑战和困难,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向前推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共克时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新(来自公&#92;文:有约)的步伐,取得了新的成就。今年以来,我国相继发生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特别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展开了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斗争,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这种精神弥足珍贵,激励着灾区人民坚定信心勇气,重建美好家园;鼓舞着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中国运动员以出色的竞技能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夺得金牌总数第一,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开、闭幕式表演、赛事组织工作、志愿者服务、场馆设施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给世界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更收获了一笔丰厚的物质精神财富。北京奥运会,使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正满怀豪情走向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在这不寻常的一年里,有多少悲壮,有多少感动,有多少梦想,有多少光荣,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里,写进了共和国的历史画卷。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沉着,统揽全局,驾驭各种困难和复杂的局面,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改革开放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回首30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神七一飞冲天,奥运成功举办,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辉煌成就,令中国人民倍感自豪,人们发自内心地赞叹: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 我们已经取得了光荣伟大的成就,我们必将书写更加雄伟壮美的篇章。中国正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对中华民族来说,抓住并用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符合亿万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在坚持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见到新成效,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交通运输日益发达,人们的出行方式也日趋多元化。然而,这一现象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问题——交通安全问题。 建国60年来,交通运输方面有了重大的改观。街道不拥挤了,变得有秩序了。60年前,“开门就是山,抬头就是坡,迈步就是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60年后,水、陆、空构建的立体交通枢纽网络,让我们“条条道路通罗马”。来自市交委的数据显示,自建国以来,我市交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公路里程而言,就增长了5.8倍。我市市民的交通安全观虽有改善,但仍需推广。 据了解,2006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78781起,比上年下降15.9%。自2000年以来,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首次回落到9万人以下,共造成89455人死亡,比上年下降9.4%。 在我们现代社会中,城市马路不仅仅是人和物位置移动的通道,同时也是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明程度的检验场。 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交通安全教育,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交通知识的教育,每个人也严格按照交规出行。 我国虽然也十分重视交通安全和交通文明,但相比较其他国家做得还远远不够。每天,马路上,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自行车、车辆比比皆是。例如,非机动车遇红灯时越线、在车道上逆行、违法载人载物,行人不走人行道、任意跨越护栏、乱穿机动车道等。有的时候我过马路,经常会看见红灯时行人无视信号灯闯红灯,或者绿灯时汽车利用交叉路口时间差不顾过马路的行人加速冲过去等情况。我国交通法规明确规定:“车辆行经人行横道,遇有交通信号放行行人通过时,必须停车或减速让行;通过没有信号灯控制的人行横道时,须注意避让来往行人。”在现实生活中,有交通信号的路口还好一些,没有交通信号的路口根本就是一片混乱的景象,车水马龙,互不相让。在我们这个现代社会中,车辆依法行车,行人依法行路,是交通文明的一部分。另外,交通警察依法管理、文明执法,也是交通文明的另一部分。这两部分同时“展现”在马路上,才能构成完整的交通文明。 1、绚丽多彩的服饰 ①刚建国时期——新旧交替,革命特色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 ②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 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于是,色彩鲜艳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丽的风景。 在讲求勤俭的年代,美丽的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巧手的姑娘和母亲们按照画报上的服装裁剪式样,自己动手,使军装变得合身,棉布衬衣变得漂亮。而此时的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表现。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当时,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就特别喜欢穿这一款式的中山装。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从那时开始,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一位漫画家曾经形象地描绘出“人人一身蓝”的情景。 “文化大革命”时,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理想。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这一身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头的了。当然,艰苦朴素还是那时最主流的时尚。为了表现自己的艰苦朴素,有人甚至将新买的衣服在水中做旧,或者在并未被损坏的衣服上打上几个补丁。这种今人看来相当可笑的行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时。当时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还有一首歌,也同样飘荡在建国初期的大街小巷:勤俭是咱的好传统呀,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离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单一的年代,人们的爱美之心也依然会流露出来,一位摄影师把这种流露称之为“挡不住的春光”,这种自然而然传递出的美的追求,是一个时代留在人们脑海中深深的印记。 ③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久违了的爱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她在影片中换了多少套衣服,成为当时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1981年成立的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尽管当时只以“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的名义招生,但令举办者感到意外的是前来报名的人数是预计的四倍。三年后,这支表演队出访欧洲,引起了轰动。西方舆论惊呼:“毛泽东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来自中国的时装旋风,带给世界一个开放的新形象。 1984年,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美国洛杉机奥运会上实现“三连冠”的时候,北京流行起了运动装。色彩鲜艳的运动装成为爱美的人们首选服装。人们几乎随时随地地穿着运动服,甚至还成为了学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厂服。 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从服装的变化上,我们看出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内心观念的转变。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2、日益丰富的饮食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 ①刚建国时期——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饭 ②改革开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北京从1960年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提问:书上112页人们为什么要使用票证? 生答: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 ③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动脑筋”: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为什么如今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呢? 生答:因为过去人们食物匮乏,只有野菜和粗粮,人们为解决温饱并无选择。现在食品供应丰富,人们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人们注意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和选择绿色食品。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3、面貌一新的居民住宅 ①刚建国时期——居住条件极差 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积小,设施简陋。如北方的大杂院,南方的亭子间等,十分拥挤杂乱,屋子小得给人以压迫感。农村里,北方内地多为土坯房、窑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时混居一室,卫生条件差。 ②改革开放前——不断改善,但居住条件仍较差 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的破旧民居。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 ③改革开放以来——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居住的需要,于是新型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楼房鳞次栉比,犹如一座新城。 北京从1998年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通过经济适用房,人们理解了什么叫“破旧立新”。一大批居民走出没有厨房、厕所,没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进房屋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方便的新楼房。 今天,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4、四通八达的交通 ①刚建国时期——交通不便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车。而农村里,北方有马车、人力板车,南方有航船、牛车,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②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车为主 “一五”计划期间兴建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国家整体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中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王国”,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③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很快 在80年代末的中国,出行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因铁路运输能力的不足,当时的铁路客运量每天超载50%,高峰时超出100%,每天有80万人站着乘火车,而全国每年积压的物资则高达1亿5000万吨,南北运输的缺口达6000万吨。 在民国时期,贯通南北的大动脉是京汉铁路,而时代的进步使得它已经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1992年中央作出果断决定:京九铁路三年开通,并且京九铁路的概念已经更新,南端的终点由江西的九江延长到了香港九龙。日,建国以来兴建的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干线开工了。日上午,京九铁路全线铺通。日,比原计划提前四个月,京九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这条钢铁大动脉跨越九个省市,缓解了南北运输的矛盾,解决了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它把即将回归祖国的香港和北京连接在一起,维护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它穿过多个革命老区,给老区人民带去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标志。高速公路的拥有量,也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1984年12月,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在上海兴建,并于日建成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全线通车的高速公路,从此掀开了我国公路建设史上新的一页。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同时应该指出学生,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城市发展中的环保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要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撰写文章《我看城市交通》。提醒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看到现代化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这些交通工具也花样繁多,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不仅有普通公交车,还有较为先进的豪华大巴、双层巴士,车内还安装了空调、移动电视);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发现出行的来回行程已缩短,道路也变得越来越通畅了……人们的交通观念也大为转变,假日旅游增多,国内游、出国游开始由观光型走向休闲度假型,并且出境旅游变得越来越平民化,选择也越来越多,而且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个性化旅游悄然升温,人们放松心情度假,开始真正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
作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祖国好江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