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系?

浅析中国原始道家的天道自然观
文化中国-中国网 .cn  时间:
15:45  责任编辑: 苏向东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1]。这一讲话,是对近年社会各界普遍强调的重视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回应和重申,为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回顾历史,自产业革命以后,在人类经济社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生态危机正如同巨浪一般汹涌而来。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有识之士开始认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把这种思考延伸到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之中,企图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理论根据。1967年,林恩·怀特教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我们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一文,宣称基督教应当为出现的生态危机负责,因为基督教相信上帝创造了人类并赋予人类主宰万物的特权 [2]。该文引起了科学、宗教、哲学等各界的强烈反向,也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与生态问题相互关系的反思。在中国,讨论传统文化的现代生态意义的文章及著作亦已有不少。本文主要阐释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中国原始道家的天道自然观,并说明它对今天保护环境进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可能产生的有益启示。
一、基石:尊崇“天道”
对“道”概念的诠释是原始道家生态哲学体系的起点,整个哲学体系也是在“道”这个命题的统率下展开的。对于“道”这个命题,老子在《道德经》中明确地告诉人们:“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第1章,以下凡引自《道德经》的均只列出章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25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1章)。在老子看来,“道”是可知的,它并不神秘,其中有象,其中有物。但由于“道”的权威性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因而我们也不知道该如何恰当地称呼它,只好暂且称之为“道”。庄子也指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鬼神鬼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以下凡引自《庄子》的均只列出篇名),“道者,万物之所由也”(《渔父》)。庄子的这一思想与老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到毫不含糊地宣称:“道”不仅具有权威性,而且具有可知性。
至于“道”为何物,到目前为止依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南怀瑾先生的统计,“道”在传统古书中大约有三种意义与用法:一是人世间所要行走的道路;二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三是形而上的道[3]。另外,在《辞海》中“道”有14种解释之多。近年来,不少学者也试图对“道”的含义做出新的诠释。但概括起来,他们的认识几乎没有能够超出南怀瑾先生的理解范围,亦即认为“道”是抽象的、形而上的规律或法则。虽然也有学者认为“道”还应该包含客观实体的意义,但这种看法谬如晨星,而且他们的论述也不是很深入。笔者认为,“道”在《道德经》、《庄子》中多处提到,而且根据不同的场合也可以作不同的解释。但是,“道”作为规律法则的意义已是很明确,这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认可;同时,既然我们承认“道”是一种规律、法则,我们就不应该否认“道”也是一种客观实存。因为,规律或法则本身就是一个客观存在。如果我们撇开客观实在而大谈规律或法则,这个规律或法则就会失去其存在的载体而无法捕捉。这样一来,我们的认识就极有可能陷入神秘主义的泥潭而无法自拔。因此,大体说来,“道”可以理解为客观存在和自然规律。
首先,“道”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它“可道”、“有象”、“有物”、“有情”、“有信”、“先天地生”、“自古以固存”。不但如此,“道”在空间上还是一个整然有序的有机排列。老子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73章)自然的结构是一张由万物相应相求、相附相依联系而成的生态网,是环环相扣、“疏而不失”之网。世间万物之间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2章)的,是永恒而不失其秩序的,是“损有余而补不足”(77章)的充满活力和不断调适的过程。
其次,“道”是一种法则或规律。“道”是蕴藏在天地万物之中并成为制约其盛衰消长的规律,世间万物自然地形成、发展和消亡。同时,自然规律是永恒的、普遍的。老子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34章);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25章)。庄子说: “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天地》);“天地运而无所积”(《天道》)。自然规律装载、规范和统率着世界万物,不曾有过任何的停息。自然规律又是循返守静的,世上万物和生死变化是平静的、自然而然的,其动力来自万物本身。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16章)千姿百态的自然物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但其最终的归宿还是平静地回归于自己的本源。这个规律,我们称之为“返本复初”规律、“反者道之动”(40章)规律,老子称它为“静”,“归根曰静,是谓复命”(16章)。自然规律又是辨证的、对立统一的。一方面,“道”的对立统一之间是相互依存的。老子认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8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交,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2章)。庄子也指出:“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齐物论》)另一方面,“道”的对立双方之间是相互转化的。老子认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2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22章)。万物不仅回复本源,而且只有在矛盾对立双方之间的转化中才获得新生。只有尊崇“天道”,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来发展经济社会,人与自热和谐相处的环境友好型社会才可能实现。
二、根本理念:天人合一
在论述天人关系时,原始道家的思想是很独特的。与世界一些宗教、文明认为上天赋予了人类统治世界的权利、人在自然中具有特殊地位的观点相反,原始道家认为,世上最高尚的主宰为“道”。“道”无偏私,它公平地繁衍并规范着这个世界。这个公平就是法则,就是以“万物为刍狗”(5章)。天地万物及人类都是自然的产物,它们的活动都只能是自然规律范围内的活动,都只能被当作“刍狗”来对待,切不可胡作非为。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25章)。自然万物的生成过程是一幅美妙的渐进的画卷: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它们不是由上天、上帝等超然物创造的,而是在“道”即自然规律的统帅下自然有序地形成的,包括人。对于自然的进化形成过程,庄子也作了精彩的描述:“种有几,得水则为继,得水土之际则为蛙蠙之衣,生于陵屯则为陵舄,陵舄得郁栖则为乌足,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胡蝶。胡蝶胥也化而为虫,生于灶下,其壮若脱,其名为鸲掇。鸲掇千日为鸟,其名为干余骨。干余骨之沫为斯弥,斯弥为食醯。颐辂生乎食醯。黄軦生乎九猷;暓芮生乎腐蠸。羊奚比乎不箰,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至乐》)不可否认,庄子的这一“进化论”并不能称为科学的进化论,而且他所描述的各物种之间由此及彼的关系在今人看来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庄子的这一论说坚持了唯物主义的立场,即世间万物是经过一定的过程演化而来的,他们都不是由神创造的。尤其是其中的关于“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的论述,更明确地表明,人也是经过演化而来的,他是自然万物中普通的一员,没有特权。另外,庄子还指出:“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秋水》)他还在《大宗师》中说:“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不管我们是否认同,自然都是一体的,世界万物离不开这个整体,只有承认人“与天为一”(《达生》)、自觉地维护自然平衡的人才是真人。老庄的关于人来自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的论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意义的。
在现代生态学中,科学家也认为,生物圈生态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包括光合作用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微生物(分解还原者)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环环相扣的,密不可分的,用老子的方法话就是“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的。无论其中哪一环出现脱节,整个系统都会崩溃。可以说,今天人类的活动主要是集中在生物圈内。人是生物圈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在维护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中,人类应当承担义务。这与其说是对老庄思想的佐证,不如说是对老庄思想的继承,即天地与人同根,万物与人为一,维护生态平衡,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人类责无旁贷。
三、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途径:无为
“无为”是原始道家的重要思想。在部分人看来,“无”就是没有,“无为”就是指“无所作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原始道家的“无为”,《道德经》中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章),“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48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63章)。同时又说:“我无为,而民自化”(57章),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64章)。此外,在《道德经》中还多处提到与“无为”意思相近的词或词组,如无名、不言、弗持、弗居、无知、无欲、不争、无私、无身、勿、勿伐、勿骄、无事、无心、无味、不学、不武、不怒、不敢等。这些词与“无为”可以说是一个集合,即“无为集合”。根据这个集合,“无为”一词的意义就清晰多了。笔者认为,老子从未主张过浑浑噩噩、毫不作为,否则他就不会去思考那么多的社会问题,不会去怒诉假仁假义,不会提倡效仿圣人。在这里,“无为”真正含义应为“不为之为”、“善为”,亦即是对过激行为的否定、对有违自然规律的行为的否定;换言之,就是主张自然、适度地作为;这一种“无为”是以“无不为”,“柔弱胜刚强”(36章)为目的的。无为,是解决生态危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根本途径。具体来说,无为可分为外在行为的“无为”和内在行为的“无为”两方面。
(一)外在行为的“无为”
外在行为的“无为”是指要求人类认识自身能力的有限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爱
护自然,反对人类自然的过激行为,确保人和自然的和谐与协调,概括起来即为顺、和、静。
顺,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在自然这个要机体中,人是其中的一环,人的能力在自然面前是有限的,人类只有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才可以得到它的恩泽,否则只会遭受惩罚。要顺应自然,就要有“德”。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51章)自然是一个有秩序的逐渐演进的过程,人类要有“德”,便是要“畜之”,便是要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这样一个过程中公平地对待自然万物,爱惜自然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51章),“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64章),让万物自然地享尽天命。庄子也认为“天与人不相胜”(《大宗师》),强调“万物一齐”(《秋水》),彼此间各有千秋,不分上下。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公平地对待自然万物,因而庄子提出了“物无贵贱(《秋水》)之说。在此基础上,庄子呼吁“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秋水》)。对于违背自然规律的胡作非为,庄子予以强烈的谴责:“且夫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者也;待绳约胶漆而固者,是侵其德者也。”(《骈拇》)进而庄子警告说,如果刻意用外力改变自然,“乱天之经,逆物之情”(《在宥》),就必然造成“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 “灾及草木,祸及止虫”(《在宥》)等灾难性后果。
和,即要求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根源于自然,归属于自然,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老子说:“其安易持。”(64章)事物稳定时就容易维持。庄子则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视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庄子很羡慕原始社会的自然境界:“古之人,在混芒之中,与一世而得淡漠焉。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缮性》)强作妄为的“有为”,“上悖日月之明,下烁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胠箧》),只能是威胁了自然万物的和谐相处。
静,这是针对人类社会提出关系的,即要求人类不要争战。老庄生活的年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各国间的争战带来的残酷场面让这两位哲人痛心疾首。老子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武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68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31章);“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30章)。老子的论述,可以说是从政治和军事角度进行的,但对于环境保护而言,仍不失其现实意义。争战最激烈的方式莫过于战争,战争造成的污染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例如,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约有700余口油井起火,每小时喷出1900吨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造成了全球性污染,地中海、整个海湾地区以及伊朗部分地区还出现了“石油雨”[4]。1999年,由北约飞机轰炸潘切沃炼油厂等设施造成的污染,至今还影响着原南斯拉夫及周边的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环境。
(二)内在行为的“无为”
内在行为的“无为”是要求人们效仿圣人,约束内心的欲望,做到 “少私寡欲”。(19章)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巨大进步在促进了社会和私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同时,也使得人们的私欲进一步膨胀,人类向自然的索取更加频繁和无所顾忌。老庄迅速而冷静地分析这一社会现象并给予评价。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12章)庄子继承老子的衣钵,认为“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胠箧》)。为避免因贪欲无限扩张而导致自然的惩罚,人类应该增强自制力,爱惜自然,知足而止。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33章);“祸莫过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46章)“知止所以不殆”(32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67章)。世上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世间万物都有个度,只有适度而止、“少私寡欲”,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
何文钜(广西社会主义学院)
--------------------------------------------------------------------------------
[1]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
[2] 黄铭.基督教与环境伦理[J].浙江学刊,2003(1):81-87.
[3] 南怀瑾.老子他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4] 海湾战争石油污染事件[J]. 世界环境,2010(1):7.
文章来源: 中国网-文化中国
文明上网 登录发帖
版权与免责声明道教关于环保方面的名词_百度知道
道教关于环保方面的名词
世界各大教之中唯有道教最重视自然,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把人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最著名的核心理念道法自然讲的就是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其次,老子的三宝之一俭,就是俭省节约的意思,道家正是尊重老子的这一教训,始终把道法自然,与俭省节约作为修身处世的基本原则。
其他类似问题
道教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慈心于物,仁 逮昆虫,万物一体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关于大巧若拙美学观的若干思考朱良志大巧若拙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思考的中心问题是人工技巧和自然天全之间的关系,它是中国哲学中较早对技术主义进行批判的代表性观点。在道家哲学看来..域名:学优高考网,每年帮助百万名学子考取名校!名师解析高考押题名校密卷高考冲刺高三提分作业答案学习方法问题人评价,难度: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关于大巧若拙美学观的若干思考朱良志大巧若拙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思考的中心问题是人工技巧和自然天全之间的关系,它是中国哲学中较早对技术主义进行批判的代表性观点。在道家哲学看来,文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并不必然带来人的性灵解放。工具的发达,技巧的凝聚,技术方式的变革,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对技术主义的迷恋,却造成了对人自然真性的压抑。庄子认为,人类文明就是追求巧的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人常常会忘记,巧只是工具上的便利,并不能解决人心灵中根本的问题,物质的巧并不能代替生命的体验。就像在工具、理性发达的今天,人们有一种“文明空荒感”一样。道家提倡大巧若拙哲学,就是让人从知识的跃跃欲试回到天全的懵懂,由欲望的追求返归性灵的恬淡,从外在感官的捕捉回到深心的体悟。大巧若拙反对技术至上的思想,其核心是反对人为世界立法。在人为世界立法的关系中,人是世界的中心,人握有世界的解释权,世界在人的知识谱系中存在,这是一种虚假的存在。大巧若拙哲学,是要还世界以真实意义——不是人所给予的意义。大巧若拙,作为中国美学的独特秩序观,不是依人的理性秩序去解释世界,而是以天地的秩序为秩序,如中国造园艺术的最高原则是“巧夺天工”,世界具有最美妙的秩序,人的一切努力就是悉心体会这样的秩序,去除心灵的黏滞,去契合它。园林创造“虽叨人力”,但“全由天工”。园林是人的创造,是人工的,但园林的人工,强调无人工刻画痕迹,做得就像自然固有的一样,做得就像没有做过一样,这就是天工。不是“人饰”,而是“天饰”,这才是中国园林的立园之本。西方传统园林有一个内隐的原则,就是人是自然的主人,重人工,重理性;中国园林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密合成为造园的根本原则。西方传统的园林都强调外在整饬的秩序,要求对称、整齐,符合其追求理性的趣味。中国园林则重视无秩序的美丽,力求体现大自然的内在节奏,表面上的无秩序隐藏着深层的秩序。铲平山丘,排尽湖水,砍伐树木,把道路修成直线一条,把花卉种得成行成列,这是西方园林的创造方式。而中国园林强调的是“天然图画”。中国园林是造“曲”的艺术,多用曲线而少用直线,一湾流水,小亭翼然,小丘耸然,加之以灌木丛生,绿草满径,云墙,回廊,潺潺的小溪,体现的、强调的是野趣——自然本来的趣味。排斥技术主义的思想,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是占主流的。在中国美学看来,艺术是心灵的游戏,而不是技术,技术乃艺术创作之手段,但创作者不能成为技术的奴隶,动辄操规矩,举绳墨,按形涂抹,倾心雕刻,计妍媸,较工拙,这样便会现笔墨之痕,难掩破碎之相,人最终成为技巧的奴隶、法度的奴隶、传统的奴隶。中国美学中这悠长的反技巧传统,强化了美学中重体验的思想,但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在绘画中,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已成风气,高明者自臻高致,至其末流,则演变为胡乱涂鸦,以色貌色、以形写形之风全然抛弃,不从功夫中进入,而一味等待着妙悟,阻碍了绘画艺术的正常发展。(有删改)6.下列关于“大巧若拙”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大巧若拙思想属于道家思想,作为一个哲学命题,它主要思考人工技巧和自然天全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哲学中它较早对技术主义进行了批判。B.大巧若拙的哲学思想,反对技术至上,反对人为世界立法,主张还世界以真实的意义,由欲望的追求返归性灵的恬淡。C.与大巧若拙的哲学思想相呼应,大巧若拙作为一种美学观,反对依人的理性秩序去解释世界,而主张以天地的秩序为秩序。D.大巧若拙的美学思想,强化了美学中重心灵体验的思想,但也对诸如技术、功夫等过度轻视,从而妨碍了艺术的正常发展。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西方传统园林有一个原则,就是人是自然的主人,重人工,重理性。西方传统园林都强调外在的秩序,要求对称、整齐,符合其追求理性的趣味。B.如果说西方传统园林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那么中国园林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密合,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C.西方园林的创造方式是铲平山丘,排尽湖水,砍伐树木,把道路修得笔直,把花卉种得整齐,它们重视人工的作用而不太重视环境保护。D.中国园林虽然是人的创造,但却强调尽量隐藏人工的痕迹,体现自然本来的面貌和趣味,体现大自然内在的节奏和秩序。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道家哲学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并不能给人的性灵带来解放。在工具发达、技巧凝聚、技术方式变革基础上产生的对技术主义的迷恋,对人的自然真性造成了压抑。B.庄子认为,人类在追求巧的过程中,常常忘记巧并不能解决人心灵中根本的问题,物质的巧并不能代替生命的体验,因此在工具、理性发达的社会里,人们会有一种“文明空荒感”。C.中国造园艺术的最高原则是“巧夺天工”,它以契合世界固有的秩序为最高技巧,而不是夸耀人工之美胜过天然之美。D.中国传统美学排斥技术主义,强调艺术是心灵的游戏,技术乃艺术创作之手段,创作者不能成为技术的奴隶。这种反技巧的传统既具有积极意义,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马上分享给朋友:答案6.D? 7.C? 8.C点击查看答案解释本题暂无同学作出解析,期待您来作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出世的入世:青城山道家与四川人
作者:王恺
天师洞是青城山人文遗迹最盛之处,此次毁坏的价值不下亿元,诚青道长的信念是,“观在人在,人在观在”,所以他不走。信徒们一路克服艰难险阻爬上山来看他,他也不肯下山,把余震中画的画送给上山帮忙的人,据朋友说,道长那段时间画的画有股特别的气韵。
天师洞是青城山人文遗迹最盛之处,此次毁坏的价值不下亿元,诚青道长的信念是,“观在人在,人在观在”,所以他不走。信徒们一路克服艰难险阻爬上山来看他,他也不肯下山,把余震中画的画送给上山帮忙的人,据朋友说,道长那段时间画的画有股特别的气韵。
科仪与超越死亡
诚青道长走在山间石板路上的背影高大异常,初见面,我唐突地问他有多高,他笑笑,没答复。和身边走着的只有1.6米多高的本地山民相比,越发突出,两个人上山途中偶遇,同往天师洞方向去。
山民姓王,去年地震的时候,家里的几间房子瞬间被毁,诚青道长拿自己的钱给他,还让他借住在天师洞的道观几个月,王老汉无以为报,常从山间采些野菜送给道长食用。当地叫“神仙菜”的鱼腥草摘了几大捆,诚青道长推了又推,最后拿了一小把,剩下的叫人拿出去帮他卖,贴补他的家用。
60多岁的王老汉皱纹满面,可是在湿滑的台阶上走起来,行动和道长一样迅捷,两人很快只剩下背影,我在后面跟得气息不匀。道长回过头来,说:你要沿途看看景致,别管还有多久才能到,那样就不累。
果然如此,这些俯拾可得的道家小智慧,用到日常生活中却真有用。
诚青道长已经50多岁了,他是中国道教协会的副会长、四川省道教协会会长,经常要下山参加各个道观的活动,可只要一有空就赶回青城山里的天师洞,说是外界空气不好,妨碍他的修行。
王老汉口齿不清,大概因为常年在山里生活,少见外人。他对“道”印象最深的是,地震后没几天,诚青道长在半毁损的天师洞道观里面还在画画,“画得好舒服”。“舒服”是一个山间老农对画的最高赞美。
道长最擅长画的是梅菊兰竹四君子,即使在震后几天不断的余震中也没有改变题材。有次,桌子都被余震震得跳了起来,他告诉我,之所以在那种情况下绘画,是真感不到恐惧,当时感觉是,震后的青城山还是那么清幽,鸟叫声依然清脆,有了此种心境,大灾大难面对起来也就淡然了。
他是少数在地震后也坚决不下山的道长。地震当天,“两三个道士手拉手站成一排,否则站不住,还要抬头看天,防止上面砸下东西来”。当时他也害怕,可是在道家看来,这种害怕只是表面化的东西,表明“人终究还是不能胜天”,所以之后他一直在山上驻留,尽管政府部门为了安全要求山上不能留人。
天师洞是青城山人文遗迹最盛之处,此次毁坏的价值不下亿元,诚青道长的信念是,“观在人在,人在观在”,所以他不走。信徒们一路克服艰难险阻爬上山来看他,他也不肯下山,把余震中画的画送给上山帮忙的人,据朋友说,道长那段时间画的画有股特别的气韵。
不过地震当天,道长还是带了在观里参观的外宾和游客下山了,他最熟悉下山道路。下山后跑到都江堰医院去帮忙,观里一个道长因为救人胳膊被压断,没病床,只能在广场上输液,半个身体在雨中淋着。
现在这位救人的马道长站在我们面前,胳膊和手腕上的疤痕深得吓人,但已经恢复到能弹奏古筝的地步,手指动得灵活已极,乐声悠扬。道长们都各自有熟悉的乐器,是因为近年来,道家的科仪举行的越来越多,在科仪上,道教音乐成为不可缺少的元素。
所谓科仪,就是道教特殊的仪式和典礼,而最近举办的最大的一次,就是地震后不久的5月31日在四川大邑的道院圣城举办的度亡仪式,“很多人在震后不敢上山来,我们那次就在大邑举行法会”。在主持者诚青道长看来,法会能超度死者,让他们走好,脱离地狱,而更多的,是给生者以力量。
现在只能通过影像来观看那场盛大的法会,幽暗的道教殿堂在那天变得无比光明,因为涌来了几万名信徒,所以在道观20多亩地的范围内共设立了7个坛场,每个坛场都有经师团——在我这个纯外行看来,经师团不仅仅起到念诵的作用,还是“乐队”——悠扬的笛、箫和巨大的钟、鼓等乐器,在两个多小时一场的仪式中不时响起,早中晚举行3次,居中的3个道教高功穿黄袍,似乎是乐队指挥的样子,7个坛场之间乐声并不相扰,反而此起彼伏,正是指挥的作用。
往往是悠扬的笛声先起,然后乐队合奏,道教重隐逸,即使是乐队的演奏和布局也往往注重清雅的一面。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研究所的丁培仁教授专门研究古代道教,他说古代道教人士的乐器和场所可能会简陋,但是他们自有妙法,利用因循自然之利来提高演奏效果,“光是搁琴的琴案就特别设计,案面厚,中虚,下还留有一窍”。
道教人士演奏的时候注意的是自然的回音,演奏一段,念诵一段,确实让旁听者有出尘感。随着念诵的进行,高功指挥着信徒们行三跪九叩之礼,几万名信徒按照一定节奏起伏,巨大的场面,就是看视频,也让人产生敬畏感。
在信众们心目中,这盛大的场面不仅仅是种仪式,更是完成让死者早日超度、登上仙界,也为生者求得平安的法会。丁培仁教授说,你不是信徒,所以无法体会度亡仪式对于信徒的安慰作用,尤其是在地震这种大灾难过后,“大家都无奈,都沮丧,那些古代的经书也不一定是每个信徒都能听懂的,可是,仪式产生了庄严感,尤其是大的法会,自然而然就有安慰作用,大家都觉得逝者会‘走好了’,能够脱离苦海”。
这种通过现实的仪式与鬼神世界的结盟,在地震后恍如巨大的安慰场,安慰那些伤痛的生者,即使是完全不信仰道教的局外人,也能通过仪式获得某种力量。法会后是放孔明灯,无数盏灯在夜空中袅袅上升,丁培仁说,道教科仪里面有专门的灯仪,“光明本来就是用来和死亡的黑暗世界对抗的”。
即使是信徒,也不是都能靠群体性的科仪走出悲痛,诚青道长的一个朋友在地震中死了女儿,尽管道长总是用人力不可挽、死者也愿意生者鼓足信心生活下去的话来安慰他,可是他还是“不讲话,什么都不说,走不出来。我也不逼他说话,只是带他做喜欢做的事情,到野外去散步、爬山,慢慢和他说,我们要做个道场,问他要不要加入,要加入的话,写个他女儿的名字给我们,超度一下。写了名字后,我就进一步动员他去上香。我们的仪式,上香的时候心很静,他心静了,我们帮他念救苦经,慢慢的,我看他活动过来了,经师们念经的时候,他能主动帮师傅们倒茶了”。
这和心理医生们安排人们摆脱痛苦的方式并无二致,只是道教师傅们做得更自然而已。
推究和洞察:道家与自然的关系
诚青道长所在的天师洞被称为道家的第五洞天,虽然青城山本身空气已经极好,可是一迈入天师洞的山门,还是清凉之气扑面。道长还是叫我使劲嗅,说里外有别,里面的空气更加优质,不少青城道家早晚会来此地练功,因为这里的“气场好”。
不过我们这些外人在的时候,道长并不练功,只是泡茶叫我们喝,新绿茶,放在最普通的瓷碗里,也一样碧青。他一迭声地说,喝茶,喝茶。在道家看来,喝茶聊天,这种小事都是修行。“想想一杯茶从种下到收成,要多少过程,你就会特别享受这杯茶。”道家不重来生,更看重现世,所以特别注意在生活中发现乐趣,尤其在道观里,茶叶都是自种自收,劳动者更能享受其中的快乐。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研究所李刚教授说,“道教文化是和风细雨地感染周围的人,四川人,特别是成都平原的人深受影响。道教文化里特别推崇神仙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一些散仙,你看古代的日用器具,行乐图上特别多这种题材,几个老神仙在那里悠然坐着,下棋、观画,或者饮酒行乐——散仙的生活更少受戒律的约束”。
成都平原的人们生活样态很受这些观念影响,他们不焦虑,重视今生今世的享受,悠闲,但是与此同时也肯吃苦,因为知道花了自己力气挣到的钱,再光明正大地花出去是件愉快的事情。“你看,成都人一到下午,小商贩们很多就不做生意了,悠闲地去河边喝茶去,就是个近乎无业游民的身份的掏耳朵的人,也能不卑不亢地坐那里喝碗茶去。”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享受又不是无节制的,“与其说是注重物质享受,不如说是注重享受中带来的精神愉悦”。这又和道家崇尚简朴的精神暗合。
诚青道长的解释更进了一步,“喝杯好茶,确实能悠闲地度过一个下午,不过道家更重视好茶背后的种种环境因素。你要在合适的时候爬山去采摘,要用好的泉水来冲泡,还要保证有好的环境与空气,茶叶才能无污染地生长”。
在道家看来,自然与人的关系是一种道德关系,“道家特别重视不侵犯自然,动土、盖房等大工程都讲究事先卜卦,这次地震,真正的道家会更敬畏大自然,他们总觉得人不能为所欲为”。这其实是披上了神学外衣的生态伦理观念。
圆明宫不在青城山的景区范围内,而且也不通车,要不是当地一个村里的女信徒带路,我们是无法找到这个隐藏在深山里的小道观的。花了几个小时在山林中穿梭后,道观的气象让人精神一爽,几十棵30米高的楠木和松树簇拥着整个道观,清静之极。
当家人宗运道长是个40多岁的坤道(指女道长),看上去却很年轻,信徒们爱和她说话,因为她的话是“飞进耳朵的”,特别讲不厌倦。她也爱和人聊天,经常坐在古木下,一坐一下午。在她看来,“喝茶聊天,确实都是修行”。带我们上山的信徒被她叫做“娘娘”,热情地邀请她坐了下来。小道观游客稀少,可周围村民大多信奉道教,所以都和她很熟悉。
带路的“娘娘”告诉我,道长在地震后就和她们说不用害怕,“就像人要呼吸一样,地震就是大地要呼吸,虽然有破坏,可是只要我们活着的人平安就好了”。她还把震后没房子住的人安置在道观的菜地里,那是山上唯一一块平地,结果把要收割的菜全压坏了,周围的村民都对道长感激不尽。
圆明宫建于明朝万历年间,里面最珍贵的文物是都江堰的全景砖雕,可是走进去,却只看见断壁残垣,原来也在地震中震毁了,损失达1000万元左右。宗运道长拒绝了各地捐款,“我是觉得道观主体还在,受损失比我们严重的地方多的是,我劝大家捐款到那些地方去了”。
“说来也奇怪,地震当天,我们前面的雕刻倒了,后面供奉神灵的大殿连个瓦片都没掉。”圆明宫的最后一进大殿在青城山上也出名,号称无尘殿,平时不打扫,可是既无灰尘也没有蜘蛛网。
“其实是周围环境好的关系。”宗运道长很唯物地解释。圆明宫有位120多岁才仙逝的老道长,是宗运道长的师傅辈,“老道长比我厉害多了,那时候周围的村民喜欢砍树,结果他就拿着砍下来的枝子,几十里山路走出去报案,护树就像护自己的孩子”。老道长告多了,村民们又生气又奈何他不得,因为传说老道长会很多神奇功夫,其中包括缩地术,“他走路很慢,可是每次都在我们前面回道观,不是仙法是什么?”
宗运也总是制止村民们砍树。“他们说我,你们道家不是讲与世无争吗?现在又来争啥子?”宗运道长有点无奈地笑,“只能和他们说我们不是为自己争,是为自然争。”
道观里有棵白茶花树,月下观花,非常美丽,以前老道长在的时候,不允许大家从树下走,说要保持花的清气。宗运道长说:“我现在好多了,只是不让大家捡落花,让那些落地的花瓣慢慢变成尘土。”
当然,更多的时候,和自然的关系不是享受清福,而是辛苦劳动。青城山道家有规矩,不能出外化缘,所以基本用劳动来供养修行,观外种植了大量的蔬菜,都是观里的道士们自己耕耘种植,“冬天吃罗卜,夏天吃土豆,也吃不厌,都说我们这里的蔬菜好吃,还有些人专门上山来买”。有些道长现在也开始吃荤,可是宗运不吃,即使是下山采买物品的时候也坚决不吃,有些人劝她顺其自然算了,她说:“那叫随波逐流,不叫顺其自然。”
观中有书房,走进去才发现,书籍之多令人称奇,除了道教典籍之外,还有大量的西方学术著作。我问道长,都是你读的吗?
宗运说有的是,有的是另一位道长的读物,那位道长本来在证券公司工作,10年前上山修道。“开始我还担心他会觉得观中清苦,待不下来,说让他习惯了再说,没想到他比我们这些年轻时就出家的道人更耐得住寂寞,平时就是劳动、读书,要不就是修行,从来没有一点厌倦。现在他又下山去背泥巴,是要在半山建个中转站,以后冬天的时候,我们可以慢慢往山上背粮食什么的。”
正说着,这位道长回来了,出人意料的是,饱读的道长和一般的山民毫无两样,蓬头泥足,要不是道长介绍,我是无论如何不能把他和那些书联系在一起的。
这位道长也很健谈,在他看来,道教的若干观念是现代社会的一剂解毒药,这也是他上山修炼的原因之一。可是更重要的原因,是道教和自然太亲近,“每日在青山绿树中修行,这里的气场非常好,是练习丹功的好地方”。
来这里10年,按照宗运道长的说法,他是把这里当成了家,“修剪花木,下山背粮背米,一点不比那些专门背东西的山民干得少,甚至还挖出了一个养鱼池”。我们正坐在池边,地震使池中水流失不少,只剩几尾红鱼在戏耍,除此而外,别无其他动静。宗运说这位道长喜欢劳动一整天,大汗淋漓之后看两日书,然后再行劳动,“也就是我们小道观里自由,他才选择了长期待在这里”。
日常之外,宗运他们还经常会花几个月时间去外地的名山寻访隐修之士,“其实只要是风景秀美、与世隔绝的名山大川,都有隐修之士,大家在一起聊聊修行体会”。
“首先学会吃饭,睡觉”
相比起圆明宫的清静,太清宫就只能用破败来形容了。位于青城后山的太清宫距离最近的村庄也有几公里远,藏在一片山坡上的松林之中,在地震后只剩下大片的瓦砾堆,又是小道观,几无游客踪影,算上常年住在里面的居士也就四五个人。可是蒋信平道长却没离开,带着一个60多岁的徒弟,103岁的他说是要把道观修好。
丁培仁教授说,蒋道长特别符合道教精神,“个子不高,很木讷,也很收敛”。可是,我们看见的他却和丁教授的描述不太一样,个子矮小,却不木讷,甚至很有趣,说自己地震那天如何安慰60多岁的徒弟,“不怕不怕,云南的吊床也是这么摇晃的”。然后从二楼把被子什么的扔下来,“因为他那时候已经预料到楼房会倒,所以要先把被子准备好”。甚至那天地震摇晃的次数他都记得,“30多下”。
第二天,徒弟周师傅就恢复了日常生活,照料蒋道长的日常起居。蒋道长属于特别能吃的类型,早上吃6个鸡蛋,30多个汤圆,吃完就睡觉,一点都不会睡不着,而且睡相特别好,“像个婴儿一样躺下就睡着了”。
据说这是道家修为在起作用,道家讲究清静无为,天塌下来都能正常地修行运转,不是在那里哭天抢地,也没有豪言壮语——道观的前殿基本上毁损殆尽,楼上也倾斜得不能住人,可是蒋道长就住在厨房边的小破屋子里,睡得特别香。
我们去的时候,他刚起床,看上去其貌不扬:矮小的身体,肚子却鼓起来,头发稀疏,这些稀疏的头发是掉后新长出来的。见到有人来,周师傅想给他找件道袍披起来,可是找来找去,几件道袍都皱得可以,没一件是平整的,原来他们的衣柜都在地震里毁掉了,现在只能穿皱的。
可是蒋道长和那些养尊处优的百岁老人完全不同,他吃,他睡,“那都是修行的日常功夫,要从那里做起”。这些修行,到了关键时刻看出了作用。从地震的第二天起,蒋道长就开始了修复工作,他也不肯下山,砍了很多竹子回来自己搭建地震棚,不下山的理由是:“不能无事就来,有事就走,那算什么道。”
道家一方面讲究清静无为,可是另一方面也讲究顺势而为,“不是说无为就是不动,不作为,其实往往是功成身退”。而现在,蒋道长要完成的“功”,就是把太清宫修好。
和大的道观不同,太清宫没有很多道士,无论钱和人力都匮乏。周师傅已经60多岁,要照顾蒋道长的饮食起居,又要上山采茶、采药,所以根本顾不上道观的维修,于是维修的重担落在103岁的蒋道长身上。他平时的定力修为,在关键时刻都显露出来,“我就是总工”。道观修复雇了七八个民工,蒋道长说自己“又是安排总工,又是施工总工,还是管理总工,反正都是我”。甚至连设计都是他,“要古色古香,不能用水泥,全部要用木头地板,楼上还要雕刻,所以要慢慢来,急不得”。103岁的老道长说不急,听着总有几分异常的感觉。除了管理施工,还要从别处弄钱来付工资,一人一天65元,而且工人们伙食待遇还要好,“一天三顿要酒,三天还要打两顿牙祭”。道长的工资贴进去了,“香港那边捐款5000元,台湾的道友捐赠了3000元,差不多了”。他自己亲自管理账目。
散淡而又悠闲,但是又不放弃主动,李刚说:“道家讲究‘我命在我不在天’,特别顽强,在关键时就显现出来。”在他看来,这种观念也早已浸润四川民间,“你看四川人,性格都不急,慢悠悠地,可是又吃得起苦,再大的事情也拿得下来”。
按照他的安排,工人们有条不紊地修复,几个月下来,刚把后面的蓄水池修好,“用竹子引水,清澈得很”。水池的水好了,道长就忙着泡茶,今年的新茶刚下来,是周师傅自己做的,而茶叶的制作也有故事:“我帮一个制茶的师傅看好了颈椎病,不要他付钱了,说是把他的制茶手艺传给我就可以了,你看这茶叶做得怎么样?”
这才知道,蒋道长和周师傅都是骨科高手,常年帮别人治病,十多年前,青城派掌门刘绥滨被他们俩治好了内伤。“当时和人比武大概受了暗伤,结果右足底痛影响行走,而不知道怎么回事情。”周师傅拍拍打打了一顿,说是3天就能全好。刘绥滨说:“周师兄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可力气大得吓人,把我弄得疼死了,但是说老实话,第二天我就好多了。”
我问蒋道长如何帮人看病,是不是要把脉,他眼神很犀利地一转,说:“把啥子脉,有时候听人说话就知道好与坏。”大概是指凭话音气息来诊断病症。还是周师傅拉了拉他,大概觉得他话说太过了。
不过,看到蒋道长的拐杖后,我才知道刚才那些话也许并不过,这个103岁的老道长让人惊奇的地方还多得很——这个专用的钢拐杖有20多斤,顶头是个不锈钢的圆球,光这个头就有1公斤重,平时道长上下山都用这根拐杖,“好用,还可以防身”。工匠中有个身强力壮的瓦匠,平时一顿能吃三大碗饭,看见道长的拐杖也拿起来玩,一拿就觉得特别重,老道长拿两个指头轻飘飘地拈起拐杖左右晃,“重啥子,一点都不重”。
我们这才知道,道家的修炼真是不显露,关键时候的那么一点展现,却又让人不得不佩服。
平时蒋道长的修炼并不在人前,周师傅说:“就看见他吃了就睡觉,练啥子武功都没看到。”上次几千人来观摩青城山道教文化,老道长穿着厚厚的团花衣服上台去,别人穿短衣都嫌热,他一点汗都不出,说是“出了汗算啥子功夫嘛”。上去打了一套拳下来,还是一点汗都没有,而且还是剧烈的动作。当场有记者采访他,问了一个问题还没等他答完又问一个问题,老道长生气了,说:“你是啥子记者吗,不够身份,我话都没讲完你就抢话。”
附近村里的人都说道长是神仙。道家讲究修炼,也讲究长生,可是蒋道长对这些话是什么都不说,只是说:“会啥子功夫,我就是会吃苦,有时间就多吃点苦。”
年轻时的火暴脾气现在几乎也都没有了,整个青城山镇的人都知道早年有个厉害的蒋道长负责看守山门,“文能文得,武能武得”。文是指蒋道长拿起毛笔就能写字。“文革”时期红卫兵来青城山串联,不守规矩往食堂窗口冲,只见厨房卖饭的窗口“嗖”地窜出一人,正是矮小的道长,结果吓得满场安静下来。
只是这些传奇在蒋道长看来都没什么意义,现在的他,还是吃完早饭就呼呼大睡,“修行,先从吃饭睡觉练习起来”。
温暖的入世情怀
青城山的山上是清幽无比,山下的都江堰却已经热起来了,尤其是大片平地上暴露在阳光下的活动板房,尽管我们去的幸福镇民主南区板房号称冬暖夏凉,可是在里面待上一会儿,还是觉得气闷。
不过板房里面的生活还是如常的过了下去,“杨二姐串串”刚开张,进去之后,居然什么菜都有,一点不比成都街头的串串店差。有一个孕妇在吃鸡翅膀,一边吃,她的丈夫一边帮她擦汗,两人温情的样子,顿时让人忘记了板房的简陋和闷热。
老板说自己家的店被震毁了,搬进来之后无事可做,“无事可做心里最发慌,所以重新操作老本行,刚开始的时候,水电有优惠,生意也很好”。老板是40岁的中年人,板房生活一点也不妨碍他的兴致。
刘绥滨也是觉得,板房生活的无事可做确实很致命,不是人人都能克服的,尤其是一些家里丧失了亲人的家庭,“静想下去会想出毛病”。而身为都江堰人,应该去帮助这些还住在板房里的乡亲,“说难听点,真正有办法的都不愿意住在板房里,要么去投亲友,要么去外地”。
他是青城派掌门,又是道教的俗家弟子,道名信玄,地震刚结束,他就和一些会功夫的朋友配合公安在青城山镇维护社会治安,“当时都江堰有几天很乱,有些趁火打劫的人,我们会功夫,觉得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他自己在城内的家成了危房,他没时间管,妻子还记得他下楼的时候什么都没拿,就拿了他师傅给他的一把宝剑,还背了几件兵器,“把我气得要死”。后来回自己的房子想拿些东西下来,结果上去后,发现家里的电器家具什么的都被人搬走了,“我怀疑是自己走错了房间”。妻子哭笑不得,这个维持队长连自己的家都没维持好。
维持队完成使命了,可心里还惦记着能多做点事情,后来想到的办法就是,每周日去教这些板房里的居民们养生功两小时。“让他们活动起来,我们道家修炼讲究动功和静功,我现在不敢教他们静功,怕他们静下来胡思乱想,所以让他们动起来,动起来就能忘掉很多伤心事。”
活动板房的中央有个小操场,不过四五十平方米,可已经是板房里难得的大空地了。在刘绥滨未来之前,板房社区里的阿姨们就已经穿好了服装,等待他的到来,“很多人地震前就认识,当年我在体委教很多老年人‘太极十八式’,这些老年人知道我现在还来教他们,都开心坏了”。
因为场地小,所以只能有二三十个有基础的积极分子来学,学完了再回去教,“我把功夫简化多了,只有六个招式,练完了不会累,而且心里很清静”。这种功夫比起繁琐的“青城十八式”还有个好处,坐着站着都可以练习,要求的空间又不大,板房小,下雨的时候很阴湿,练起来既能活动身体,防止得关节炎,又能驱散杂念。
虽然是简单的六招,却也是花费了很多功夫创立出来的,既不能动作太难,又要有功效,尤其是学的人有几个已经学习了很久,道家养生功夫在青城山附近很有号召力,青城山附近有几个长寿村,这些村庄就是周围区域人们的榜样。李刚说:“养生也是道教文化影响四川人的一个好例子,你看成都人多么热爱农家乐就明白了,特别是有点太阳的天气,几乎空了半个城,大家都忙着去郊外呼吸新鲜空气。”
练习的老人们告诉我,是不是道家功夫,练完了就知道,“比如说‘青城十八式’中有招‘白猿摘星’,练习的时候心里特别舒服,真感觉是在山里,四周都是青青的树林,道家功夫练完之后,心里清静的很,特别舒服”。
这就要求刘绥滨不能简化六招中的心法和运气方式,而且对象很多是老年人,所以练完了不能让他们感觉到累,“累就说明不对了,练完了要特别舒服才对”。好在刘绥滨对道家功夫钻研已经很多年,所以提炼一些养生功的练习办法并不难,他在免费教受灾群众的时候,也经常去给一些老板上课,那些是要收钱的。地震把他的武馆震倒了,还不知何年月才能有钱修建起来,不过他也不着急,“慢慢来,不着急”,话音都和蒋信平一个样。
不过说起来麻烦,练起来却很放松,除了两个练得特别好的外,多数人还是练得不太好。有个阿姨动了手就忘记了同时动脚,刘绥滨缓缓笑着,说不要紧,先动后动是一样的。
当然是不一样的,“这么说就是怕大家泄气,练了一半觉得学不会不愿意再学了”。
炎热的太阳底下的两小时,就那么嘻嘻哈哈地过去了,不管练习得怎么样,大家还是都很高兴地把刘绥滨他们几个人包围起来,要求再帮他们编排一下,以便日后可以表演,“不过还缺表演服装,我们准备上网去想办法”。
在他们看来,艰难的板房生活只是个简单布景,瞬间就会拆除。■
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本期杂志: |
版权声明:凡注明“三联生活周刊”、“爱乐”或“原创”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三联生活周刊或爱乐杂志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刊、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联生活周刊”或“来源:爱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刊、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