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墙大门对到戏台角大门风水学入门图解

农村祠堂风水 - 宗祠博览 -
李氏网|全球李氏论坛—全球最大的姓氏论坛|李氏网|家谱|族谱
- Powered by Discuz!
UID17189&帖子9377&主题806&精华1&积分10455&威望27 &金钱1037 &性别男&来自孝感大悟&在线时间237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农村祠堂风水
农村祠堂风水
祠堂作为中国很种要的种族祭拜场地,也是一个姓氏的代表,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那它在各方面建筑时又有什么讲究呢?下面就是有关祠堂风水知识,希望能帮到您!
农村祠堂风水
祠堂的基本知识
宗祠建筑是中国建筑中的一个独特的品种。其历史渊源悠久。宗祠习惯上称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进行祭祀的场所,被视为宗族的象征。宗庙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庙,宗庙为天子专有。后来宋代朱熹提倡建立家族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初立祠堂时,还要从现田中每龛取二十分之一作为祭田。 清代,祠堂已遍及全国城乡各个家族,祠堂是族权与神权交织的中心。祠堂中的主祭——宗子,相当于天子;管理全族事务的宗长,相当于丞相;宗正、宗直,相当于礼部尚书与刑部尚书。宗祠体现了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征。
宗祠是一个家族神圣的精神家园,是充满家族凝聚力的议事场所,家族兴,宗祠旺,家族衰,宗祠破。为了维护祠堂的神圣和庄严,保持祠堂的整洁和香火有期,在福建民间各家族对之都有一套管理规则。强宗大族专设祠堂司事和祠丁来负责祠堂的日常管理和洒扫上香。福州一些祠堂还规定每年按家居住址,每家出1人,一届8年选4人,轮流管理祠堂,这些人俗称“当家头”。族人不允许有损害祠堂的行为。长乐曾氏家族规定:“一宗祠内外,不准私放畜类,以及不准夏秋晒谷,至于乘凉寝睡等事。违者罚钱一千文,充祠公有;若再抗罚,族房齐集,呈官究治。一祠堂内外,凡有安囤家私柴草,即在祠前焚化示众。”(长乐《感恩村曾氏族谱》宗祠规条)有的家族还规定,族人损坏祠堂物件必须赔偿公罚。妇女儿童不得随意入祠,族人盖房不得有碍祠堂风水等,尤其是一些有损于家族道德的行为,如行窃、赌博、吸毒等皆是祠堂的严厉规定的禁条。
^O^本文转自: 本命佛算命网,原文地址:
李氏万叶工农仕学商誉满神州
家训千言忠孝仁义信谱写春秋
UID17189&帖子9377&主题806&精华1&积分10455&威望27 &金钱1037 &性别男&来自孝感大悟&在线时间237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农村祠堂风水各方面的讲究
人们把祠堂风水的好坏看作是宗族兴衰的关键,所以新建祠堂选置十分讲究,一般要求注意龙脉和生气来源,背山面水,明堂宽大,方正,水口收藏,无冲突,无争斗等现象。以及左右互衬,四势匀和。 具有阴阳相济、虚实相生、刚柔互补、方园相胜、小中见大等涵构。其环境模式最好有四周群峰屏列,前有门户把守,左右护卫,后有背山所倚的地貌,讲究山明水秀,地灵人杰,要求文运亨达,人丁两兴。按风水定律:“左环右抱必有气”。这是生气、灵气和福气择地通常背实向虚,十分讲究方位,一般坐北朝或者坐西朝东,也有根据特殊龙脉条件选择的其他方位的。
祠堂建筑的组织和布局是有规制的,只是规模大小各有不同,但总体布局有共同之处,大体上可分为门前广场、戏台、大门、围墙、天井、享堂、拜堂、寝堂、辅助用房等几个部分。是根据其家族的经济实力而定。一般祠堂以“四点金”和“八间头”为基本型制,所谓“四点金”就是小型三合院和四合院,三合院通常是正厅三开间双坡硬山顶,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木结构,厢房双坡两层楼屋硬山。“四合院”通常正房及到座均为三开间,左右各一开厢房,中间围合着天井。大门位于倒座的当心间,大门前面没有院落。“八间头”的平面与“四点金”基本相同,只是左右是厢不是过廊,而是用格扇封闭成一间厢房,连上下正房共有八个封闭开间俗称“八间头”。另外也有“三纵三横”的布局,建筑形式以硬山为主,中路为三开间三进深的建筑群。由于社会环境及宅基地的局限,现在有些新建的祠堂一般只有大门和四周高墙围合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进门一天井,一间享堂。
^O^本文转自: 本命佛算命网,原文地址:
李氏万叶工农仕学商誉满神州
家训千言忠孝仁义信谱写春秋
UID17189&帖子9377&主题806&精华1&积分10455&威望27 &金钱1037 &性别男&来自孝感大悟&在线时间237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1、 瓦作:瓦作分大式,小式两种做法。歇山与硬山各项瓦顶做法属于大式建筑做法;硬山、悬山例属小式做法,所定规矩尺寸都是按五檩前山廊山柱式大木做法例而定。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山顶、卷棚顶、盝顶等。此外还有不同屋顶的组合形式及重檐形式。一般祠堂均是硬山、悬山砌法。故祠堂两山山墙。有随大小式建筑硬山与悬山房分别墀头风与五花成造两种做法;硬山房屋顶只有前后两面坡,一条大脊和四条垂脊,两端的山檐与山墙墙头齐平。山面裸露没有什么变化,显得质朴坚硬,故称之硬山屋顶。
首先是悬山房山墙,上身采用五花成造或前后通平做法,挑山山墙或随屋坡形势一直砌到各步檩下如硬山做法,悬山屋顶与硬山屋顶较为接近,也是一条大脊和四条垂脊,所不同的是,山墙上部的屋檐是突出在墙外,处于悬空状态故称悬山。其次有榫卯:木结构的灵魂,它们是夫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好一个地老天荒,矢志不移。越有压力就会变得越牢固。
2、粱架,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粱架有穿斗式和抬梁式二种,其本质差异在于,穿斗式是指直接承接檩条的是柱子;而抬梁式是指除脊檩外,直接承托檩条是梁。梁的形态有月梁、直梁之分,月梁为经过加工,略呈弓形之梁,直梁为平直之梁。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非主流的结构。
3、廊庑:有屋顶的通道,供通行、遮阳、防雨、休息、游憩之用。
4、门窗及其它:房屋所有门窗隔扇、横披、支窗、帘架、单扇或双扇棋盘门,实榻大门、木顶隔、隔断,壁板、护墙板、木栏杆之类制作安装统属装修木作。
5、斗拱:斗拱由水平放置的斗,升和矩形的拱及斜放的昂组成,斗是斗拱中承托拱昂的方形木块,因状如旧时量米的斗而得名,斗拱是中国木构件建筑中特有的构件,是屋顶与屋身立面的过渡。
6、屋顶吻:屋顶吻是屋顶上正脊两端的装饰物件,古代的殿堂式建筑物上常用。它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称呼,不同的样式。
7、栅门:古代的一种门,立柱间有上下枋,枋间有便于通风的栅栏状透空木门,额枋上有斗拱,上覆短檐,有的石柱冲天出头。
^O^本文转自: 本命佛算命网,原文地址:
李氏万叶工农仕学商誉满神州
家训千言忠孝仁义信谱写春秋
UID17189&帖子9377&主题806&精华1&积分10455&威望27 &金钱1037 &性别男&来自孝感大悟&在线时间237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我国古代建筑装饰以彩画和雕刻为主,两者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民族的特色,彩画起着保护木料和美化建筑的双重作用,雕刻则赋予建筑造型生动。建筑色彩起始于汉初营建的未央宫,汉代的红白配合的外观色调,沿袭至唐未变;宋、元有较大的发展,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到明代已经有一套完整的处理手法,并且制度化,南北方因气候、习俗、及各地的风情,也有差别,在南方,四季常青,山明水秀,景色怡然,绿色掩映。房屋一般使用灰色、黑等色彩,白墙灰瓦,栗、黑、墨色的梁架柱,和周围的环境或调和或称对比,秀丽雅谈,意蕴深远,婉转有情致。清代的彩画主要有三类,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彩画色调繁多,琳琅满目,也各有其独特的成就。
建筑雕刻技术始于原始社会中晚期出现的泥塑,隋唐、宋元时期有了划时代的深度发展,到明清两代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传统工艺,使砖雕、木雕、石雕各具特点,石雕、砖雕主要作为外观装饰,集中使用在台基、大门或厅堂、山头、屋脊等处,木雕主要作为内檐装饰,特殊建筑装饰也使用鎏金技术。雕刻一直是传统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综合了雕刻的技术手法和故事传说,文学题材等艺术,将不同时空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物象等巧妙地组合在木、石、砖上,令人遐思,发人深思。一个个生动的民间故事反映了中国文化精髓与精神内涵及民俗趋向。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
祠堂建筑特色
祠堂建筑具有规模宏大,造型庄重,建筑精美,讲究风水等特色。祠堂讲究门面造型,样式不同于普通民居建筑,人们一看便知是祠堂。
祠堂常见造型有牌坊式和庙宇式两种:
1、牌坊式原是统治者赐立的,用以表彰显宦望族、忠义之士和贞节之妇的一种荣誉建筑,立于被表彰者的住宅前面,是独立的建筑物。后来,有的官僚望族就把这种建筑造型运用到自己的住宅建筑。
2、庙宇式建筑造型,因为祠堂就是由宗庙、家庙演变过来的,其性质也是“庙”,只不过普通庙宇供奉的是佛、道之神,祠堂供奉的是祖先神而已。目前,石灰铺镇范围的祠堂造型多数是庙宇式建筑造型。
旧时,建筑祠堂之前请地理风水先生或村中懂地理天文的长辈先察看地形,观其山川走势、“龙”、“局”、“水”等情况,审其阴阳凝聚、南北朝向,精心选择一块“风水宝地”,择黄道吉日,动工兴建祠堂。祠堂大门前筑有一口半月形的水塘,祠堂的上下厅之间,有一天井,这都与风水观念有关。建祠堂讲究风水,其目的是希望通过这样来更好地获得祖先的保佑,以使得族运长久,人财两旺。风水观念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与崇祖文化有一定的联系。
^O^本文转自: 本命佛算命网,原文地址:
李氏万叶工农仕学商誉满神州
家训千言忠孝仁义信谱写春秋
UID17189&帖子9377&主题806&精华1&积分10455&威望27 &金钱1037 &性别男&来自孝感大悟&在线时间237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祠堂功能作用
祠堂具有凝聚宗族、祭祀、联宗与收宗、推广文教以及文化职能(公益性)等功能。
1、在祠堂宗亲聚会议事,饮水思源,缅怀祖先业绩,颂扬祖先恩德,思祖之情融于佳酿,崇祖观念进一步得到强化。
2、祠堂办学。旧时,多数祠堂就是学校。如解放初期,我镇子塘钱塘包氏祠堂就曾办学校,其傍屋也称“房书下”。
3、旧时,祠堂都有祠产,有祭田、义田、儒资田等,也叫作“众公田”。 义田的收入用于救济族中的鳏、寡、孤、独等贫疾者及赈荒和修祠建庙、造桥铺路等公益事业的摊派或捐赠。儒资田则专用于兴学和资助族人参加科举,族内子弟外出参加考试的,提供路费,考取的,祠堂(众公)出资助学。祭田用来举办祭祖仪式的费用等.
4、旧时,宗族管理日常管理中,修族谱也是宗族管理重要任务。修族谱,记录宗族中的所有男女人丁目录,做到综文献,溯源流,知根本,辨主支,明世系,秩昭穆,述宗风,敦亲情,扬先德,志现状。正如孙中山论族谱所述:“《族谱》记述中华民族由宗族的团结,扩展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民才有的良好的传统观念,应加以利用。”“中国国民和国家结构的关系,先有家族再推到宗族,然后才是国家。”
我们从祠堂内的堂匾、对联以及历代宗亲的世系表和家乘族谱等,可以了解到该族姓人和后人,了解族姓的产生、发展,以及筚路蓝缕的艰苦历程。
^O^本文转自: 本命佛算命网,原文地址:
李氏万叶工农仕学商誉满神州
家训千言忠孝仁义信谱写春秋
UID17189&帖子9377&主题806&精华1&积分10455&威望27 &金钱1037 &性别男&来自孝感大悟&在线时间237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宗祠与风水
-----------------------------------------------------------------------
&&  宗祠。或称〝家庙〞,通称〝祠堂〞,是安奉列祖列宗神灵安息之所。在传统的宗法社会里,它是祭祀祖宗庄严肃穆的殿堂,又是执行族权动家法的场所。
  一、宗祠之设。
  旨在祀祖敬宗,追远报本,亦为团结宗族保存文化传统精华,有人说“有家必有祠”即有姓氏家族聚居之地,必有宗祠之设。清王朝曾对宗祠有规划和制定,凡三品以上官吏的宗祠可建厅堂五开间,台阶五级、东西两厅堂各三间、南门两重、东西设侧门。四至七品以上官吏的宗祠,厅堂三开间,台阶三级、东西厅各一间。八及九品官吏的宗祠,厅堂一开间,台阶一级、院子一道正门,一般家族的宗祠,前为大门、中为正厅、后为后殿,故古时凡同宗祖族人科举及第,封官进爵者,都有兴建宗祠之举。
  二、宗祠建筑和选址。
  地处要盆地中心,〝坐下龙脉、有形势、有堂局、有上砂、有结构、有明堂、有水口〞,使后裔在祭祀祖先的同时,体验到自然环境与建筑之美。
  三、宗祠的标记。
  古人云〝立祠第一〞以奉祖先神主,立宗祠的意义有三。一、要努力营造家业敬祖尊贤,溯源寻根庄严肃穆的气势。二、刻意眩耀祖宗的功绩,家族荣耀和历史发展的轨迹。三、突显祖宗的训示,家族的家规和对子孙的期望,形成了丰富多采多姿的宗祠文化。
  四、祭祖的仪礼。
  古云;国之大事祀居其一。周代就有四时祭祀之俗,“春曰祠、夏曰祈、秋曰赏、冬曰蒸”,庶人祭品,春用韭、夏用麦、秋用黍、冬用稻。
  根据学者专家研究访称。〝祖〞字的由来〝示〞和〝且〞合成,〝且〞字是男性阳物的象形文字,其本义是祭祀时的礼器。
  故宗祠神龛的祖宗牌位设置为〝且〞形,便是仿照〝且〞的象形文字,含有对祖宗生育之功的膜拜之义,而〝示〞的本义仿照置祭品的“灵石”〝示〞和〝且〞合成【祖】,引申为祖宗、祖庙,也含有祖宗形貌象征意义,《古今注》曰〝庙〞貌也,所以仿先人之形容也,《祭仪》说,祭祖之旨,意义在于人庙思敬之意焉。可见〝祭祖〞是出于对祖宗崇拜和敬爱的心理。我国素以孝道为德行之本,由崇拜、敬爱父母、而崇拜敬爱父母的父母,一直往上追溯远代的祖宗,形成了我国几千年来祭祖的传统美德和祭祀礼仪。
  五、登科耀祖“石旗杆”。
  我国自隋唐以来的一千三百多年间,受到科举制度支配和影响非常深重,在〝科举教育〞这根指挥棒下,各宗姓家族普遍重视兴学育才,倾力栽培莘莘学子,期望自己子弟荣登科第、博取功名、光宗耀祖。科名所炫示的是古代家族教育水准和文明程度,是家族的荣耀和骄傲。
  明清时代凡中举人、进士、探花、状元,都要回乡竖旗祭祖,非科举出身而上品位官员,都有资格在宗祠前坚立文武“石旗杆”,以炫耀祖宗。故“石旗杆”是功名、荣誉、权势、地位的象征,“石旗杆”越多表示该族的人功名成就越多,家族就越尊贵和荣耀。
李氏万叶工农仕学商誉满神州
家训千言忠孝仁义信谱写春秋
UID17189&帖子9377&主题806&精华1&积分10455&威望27 &金钱1037 &性别男&来自孝感大悟&在线时间237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关于祠堂文化发展与设计的现实意义
祠堂文化的社会功能及现实意义
& &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我国乡土建筑中的礼制性建筑,是乡土文化的根,是家族的象征和中心。祠堂文化既蕴涵淳朴的传统内容,也埋藏深厚的人文根基,它涵盖有祠堂、祠产、祠约、祠堂建筑规制、祠堂陈列格式、祭祀礼仪,以及宗谱家乘、行派世系、传记事略等广泛领域,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当前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祠堂变身为农村文化室、老人之家、农家书屋等,祠堂以其独特的存在演绎着现代文明。因此,在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中探讨祠堂文化的社会功能和现实意义尤为重要。
李氏万叶工农仕学商誉满神州
家训千言忠孝仁义信谱写春秋
UID17189&帖子9377&主题806&精华1&积分10455&威望27 &金钱1037 &性别男&来自孝感大悟&在线时间237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一、祠堂文化的社会功能
  (一)教化功能:是指以祠堂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对族众教育、感化的活动。
  祠堂,以宗族血缘为基础,建构的目的是通过对先祖的祭祀供奉收宗睦族,增强本宗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以求宗族的兴旺发达,通过祠堂之筑、堂号堂联、仪式活动、配以宗谱家谱的修订和族规民约的制定严格地梳理了本宗族的血脉源流关系,达到明彝伦、序昭穆、正名份、辩尊卑的目的,向后人昭示道德情感、伦理法治和文明教化。]
  祠堂建筑,一般强调伦理道德、儒家耕读为本、亲仁孝悌、科举功名,人丁兴旺之理念,其形制、雕刻、绘画内容大多以此为主题。从平面布置看,祠堂采取建立中轴线,两边对称的建筑格局,这充分显示出父子、君臣伦理教化的特征。其四合院式的建筑形制,把“四水归堂”的文化概念,融入到祠堂的二进间、三进间的建筑模式。
  祭祀是族众间的一条精神联系的纽带,通过祠堂仪式活动,加强了血缘关系,联系了族众感情,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特别是通过祭祖强调了家族内部上下尊卑伦序,宣传了以孝悌忠信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提倡了子女对父母、子孙对祖先的孝道。这样家族的儿童成员从幼年起,长幼之序,孝悌之礼等礼仪就在其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堂号就是祠堂的名称、称号。堂号的意义主要在于区别姓氏、区分宗派,劝善薄恶,教育族人。如“叙倫堂”,“叙,次弟也;倫,辈也”叙伦,就是对后人进行“明伦倡序”、“知书达礼”的教化。堂联,就是祠堂里的对联,其主要以训勉后人,激励后人向上、不断进取为内容。堂号、堂联是民间家族文化中的一种用以慎终追远、团结血亲、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它不仅具有向后代灌输一种文化意识的内涵,还具有“敦促后代重视农业生产、重视教育、培养好下一代”的教化功能。
  族谱记载着一个宗族的源流、始祖的功绩、辗转的迁徙过程和他们族支的世系承传与繁衍。各宗族的族谱多通过叙传、碑记等记叙历代祖先出类拔萃的事迹,如显宦名儒、孝子顺孙、烈女节妇等,为后人树立起效法的楷模,以激励后人奋发努力,耀祖光宗。
  族规民约以伦理纲常之道,制定家族成员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如其关于“忠”、“孝”、“节”、“义”、“礼”、“名分”的规定,关于修身、齐家、敦本、和亲之道,关于“职业当勤”、“崇尚节俭”、“重视教育”、“济贫救灾”等规定,充分反映了族规民约对族众的教化功能。
  当然,祠堂文化教化功能最直接体现在: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集中在这里上学,让祠堂变为传授知识的课堂。
李氏万叶工农仕学商誉满神州
家训千言忠孝仁义信谱写春秋
UID17189&帖子9377&主题806&精华1&积分10455&威望27 &金钱1037 &性别男&来自孝感大悟&在线时间237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二)规范功能:指祠堂文化对族众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所起的约束作用。其作用在于根据特定条件,将某种方式予以肯定和强化,使之成为一种群体或标准模式,从而使社会生活有规则地进行。
  邓河《论近代社会宗族组织的存留与演变》指出:“祠堂之功能是‘上奠祖先之灵,下规后嗣之则’”。在中国传统封建社会,因祠堂文化中的精神与国家儒家文化思想相一。同时,我国地域辽阔,广大地处偏僻的农村是封建行政权力的“盲区”,法律推行的“空白区”。为了更好地管理,统治阶级也默认了祠堂作为封建法庭的存在,代为执行国家意志。
  祠堂是族人的议事场所和司法机构。祠堂作为本族的大型公共空间,族内的大型活动及其他族内重大事务的商议都在祠堂内进行。在根据族规所定,本姓族人的日常行为不得违反族规,一旦触犯,或发生纠纷、治安等案件,先由族长等人召集全族人于祠堂进行审议,教导其及时悔改并给予相应的惩罚,若犯事严重,则可能驱除出族,甚至在祠堂中被剥夺生命,让全族人引以为鉴。在此,祠堂便充当着如今“法庭”的角色,族长便是法官。
  祠堂是村落的法庭,那么祠规民约便是“法律”。祠规民约是族众在历史变迁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维护生产和生活需要,将一些宗族观念和习俗,如仪式、禁忌、族规、习惯、良俗等,逐步固定为族条祠规祖训,成为家族、村落或社区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其内容广阔,包括职业、婚姻、伦理、交友、娱乐等;其形式多样,有禁忌、族条、祠规、家训、禁碑、风俗。在祠规中,包含了一些封建性的东西,如妇女不得随意入,族人修建居室不得有碍祠堂风水等。但更多的是一些积极的内容,像族人损坏祠堂物件必须赔偿,族人之间要和睦相处,严禁行窃、嫖娼、赌博、狼狈为奸、仵逆尊长等有违家族道德的行为等,对违反者进行教育,使之改过迁善。当在祠堂审判犯法的族人时,族众都要去旁听,借此引以为鉴。虽然.随着我国法制社会的健全,这种族规的作用已经有些弱化,但毕竟还是在农村社会中发挥着一定程度上道德规范的作用。
李氏万叶工农仕学商誉满神州
家训千言忠孝仁义信谱写春秋
UID17189&帖子9377&主题806&精华1&积分10455&威望27 &金钱1037 &性别男&来自孝感大悟&在线时间237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三)维系功能:指祠堂文化起着统一族众的行为与思想的作用,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族众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
  祠堂一盖就是数百载,族谱一修就是几千年,作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祠堂文化是华夏各民族带着明显的血缘地特征的标志,一条维系着各宗族姓氏之间的血脉,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架起穿越时空的桥梁。
  祠堂供奉先祖,是祭祖先的场所。由于历史的变迁,宗族人口日益增多,很多家族不但有族祠(宗祠、总祠),支祠(房祠、分祠),而且有跨越地域的大宗祠,甚至有跨国的宗祠。祠堂就这样把不同地域的有血缘的族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祠堂祭祖有季祭、节祭、生辰忌日祭等。一般来说,无论巨族或寒族,对祠祭都十分郑重。如精心安排日期,定有庄严司祭仪式,一般要读族谱,使族众了解家族的光荣历史,讲述先祖的“光辉业绩”,以励族人;还要宣读族规、家训,以教育族众;参加祭祀的人要思念祖宗遗训及其遗范,以教育自己下一代,祭毕,族人间还要行礼,后辈向前辈行礼。可见,祠堂祭祀是一个精神联系的韧带。通过祠堂祭祖活动,加强了血缘关系,联系了族属感情,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族谱是宗族用来记载本族源流、世系发展、族规家法,族产族田等情况的簿籍,是维系封建宗族制度的精神上的纽带,是确认族众的血缘关系亲疏远近、防止血缘关系混乱的依据。
一个家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形成凝聚力,但是修谱建谱是最有凝聚力的途径之一。过修撰家谱过程中的反复登门拜访,不断了解情况,追根溯源,寻祖问宗,加强了家族内部人员和家庭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了家族内部的彼此了解和信任,凝聚了人心。在实现祖国统一的今天,族谱,承载着义无反顾的民族凝聚力。做好侨乡族谱的普查和整理工作,特别是将其中出洋族人的世系沿革、居地变迁,人口流动,族人业绩等有关内容汇总成编,进一步为海外侨亲寻根竭祖提供方便,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氏万叶工农仕学商誉满神州
家训千言忠孝仁义信谱写春秋
UID17189&帖子9377&主题806&精华1&积分10455&威望27 &金钱1037 &性别男&来自孝感大悟&在线时间237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四)调节功能:通过祠堂文化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
& &&&族规是宗祠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调节手段和机制,用于调整和规范族人的生活和行为。在缺乏法制治理的近代社会,族规在社会中往往起到法律的作用。弥补了国家、社会在教育、救济、赡养和治安等方面的职能缺陷。祠堂这一执法场所一一“民间法庭”也在追求公平公正的决断,对于一族中房派、邻里或众家出现的纠纷,祠堂可以仲裁者的身份,进行调解并作出权威性的裁决,涉及双方都必须执行。邻族之间的纠纷,或者族人侵犯邻族利益或个人间的案件,一般是由两族祠堂来协商解决的。而没有经过祠堂处理,族民个人是不能直接向官府告状的。可见,祠堂通过祠规民约的制定和对族民约束,对社会各种矛盾排解,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调节,族民利益冲突的调节起着难以想象的作用。
& & 祠堂是婚丧嫁娶的公共场所,也是开展娱乐活动的场所。祠堂一般设有上、中、下厅,上厅为享堂,放置祖宗牌位;中厅为祀堂,用来举行祭祀仪式或喜庆活动;下厅设有“万年台”,为吹鼓奏乐之地,也可以演戏。凡是婚丧寿喜,一般都有在祠堂进行拜祭活动,仪式结束后,就在祠堂大摆宴席,设宴就餐,酒、菜非常丰盛。族人们相聚在宗祠,饮水思源,缅怀祖先业绩,颂扬祖先恩德,思祖之情融于佳酿,崇祖观念进一步地得到强化。逢年过节,有的祠堂装饰一新,族人带着自家做的果子、酒来到祠堂,大家坐在一块,相互问好,大人喝酒、聊天、下棋,小孩嬉闹玩耍,其乐也融融。有的地方祠堂还搭台唱戏庆贺。每次演戏,不会是演一、二天,而是演一段时间,短至三、五天,长至一、两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添丁上灯之日,鞭炮齐响,醒狮起舞,主人大宴亲友,还会有戏曲表演或醒狮武术表演,令众亲友心情欢庆。
  综上所述,祠堂文化在历史上发挥其巨大的作用。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各种运动的开展,祠堂作为“四旧”彻底被破坏了,其社会功能也逐步消失,直至80年代,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寻根热”的兴起,祠堂又得以复兴。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各地方政府都根据各地的情况,把祠堂文化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心。引领农村先进文化的发展。祠堂文化也被赋于了新的内涵。
李氏万叶工农仕学商誉满神州
家训千言忠孝仁义信谱写春秋
UID17189&帖子9377&主题806&精华1&积分10455&威望27 &金钱1037 &性别男&来自孝感大悟&在线时间237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二、祠堂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
&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内容整理现代社会中的宗族祠堂基本都已经剔除宗族传统内容中的糟粕,如何发掘其有利于当代社会的文化内涵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成为重要的任务。
& & (一)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祠堂这个特殊“载体”,充分利用祠堂资源,挖掘祠堂文化积淀和传统道德积淀,把祠堂变成为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思想文化传播的阵地;在农村,群众对姓氏宗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较为强烈,许多祠堂都设立了诸如理事会、监事会、老人会等民间管理机构,其成员作为祠堂活动的“掌舵人”,为灌输新鲜血液、拓宽文化内涵、调解邻里纠纷、宣传思想道德和科普知识身体力行、不辞奔波,对社会安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祠堂文化作为地方传统文化,是最具个性特征的文化,有着突出的地域性,它所承载的是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积淀。不少村两委也不失时机地引导祠堂活动,发挥祠堂文化“以德育人”功能,培育时代道德风尚,为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祠堂阵地作了有益的探索。摒弃祠堂内的菩萨、神位等东西,在祠堂举办成年宣誓仪式、尊老爱幼、移风易俗教育等宣传教育活动,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如设立计划生育婚育新风先进文化&七室一栏&,即计生电教室、图书室、阅览室、书画室、活动陈列室、功德榜室、计生戏曲宣传排练室、计生宣传栏。不少祠堂引入功德榜、能人榜、成才榜、好样榜、寿星榜等&五榜&,评选表彰各类典型,一年一评,未上榜的见贤思齐;有条件的祠堂可设置阅览室、电视室、棋牌室等活动场所,平时对居民开放,节假日可举办象棋赛和书画展等文娱活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特别是乡风文明建设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保留古老的乡村祠堂风貌,发展旅游和休闲观光业。随着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的日趋富裕,对年代久远、保存较好、具有一定建筑文化价值、体现地方特色的农村祠堂,加以保护和整修,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地方,以祠堂为中心进行的旅游景点开发以及展览馆、博物馆的改造。通过大量的报道、图片或文字展示等,让民众加深了对祠堂历史、文化、建筑审美价值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村民对祠堂的保护意识。其合理的利用与开发不仅有利于文物的长久保护,并拉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李氏万叶工农仕学商誉满神州
家训千言忠孝仁义信谱写春秋
UID17189&帖子9377&主题806&精华1&积分10455&威望27 &金钱1037 &性别男&来自孝感大悟&在线时间237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由此可见,当代的祠堂其名称或许还沿用了旧制,但它们的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祠堂变成为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思想文化传播的阵地。在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正确认识祠堂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性,继承和弘扬祠堂文化成为研究当代农村建设的新课题。
祠堂的传统功能与作用
祠堂是血脉崇拜的圣殿,祖先的象征,体现了“水有源,树有根,百姓总是父母生”的真理及与生俱来的血统观念。它与神佛有内在联系,但不同于一般的佛庙。如,西庄启敬堂供奉的是始迁祖高唐公和高、曾、祖、弥四位近亲及各支派的先灵牌位,而近在咫尺的西川庙供奉的则是余氏鼻祖平水王(即夏禹王)及两位助手——摇摆佛、童子佛。就一般功能而言,祠堂是村里同姓人血族习俗的根基和红白喜事的举办中心,人的生、老、病、死都离不开祠堂。具体说来,它有五大作用:
李氏万叶工农仕学商誉满神州
家训千言忠孝仁义信谱写春秋
UID17189&帖子9377&主题806&精华1&积分10455&威望27 &金钱1037 &性别男&来自孝感大悟&在线时间237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1、祭祖,以安先灵。
完整的祠堂,最后一进必然设立高出地面约1.5米、用来摆放祖宗牌位的狭长阁楼,俗称“太公牌”。牌位前面架一块长方形石板(或长条桌),用来摆放供品、蜡烛塔。石板的前面设大、小香炉各一座。“太公牌”中间正位摆设高出一指的始迁祖牌位,两旁依次按行第(即辈份)排列灵牌(俗称宇牌)。牌位放不下了,即以横竖的油漆灵板代替。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包括配偶)寿终正寝了,要将棺材放进厅里,请道士来“大出丧”(奏哀乐,唱道士戏,撒纸钱,点长明灯,入棺后亲人跪地顺三圈、逆三圈磨殇);“逢七”(如初七、十七、廿七)要做“七”(即邀请几个道士或和尚在祠堂里摆开场面念1~3天经文,超度亡灵);“七满”(即七七四十九天)那天,备办斋饭,上坟祭奠,请道士念经超度,然后大开祠堂中门,长子披麻带孝,手持灵牌领先,其他人则头戴白布号头,手持信香,哭哭啼啼,鱼贯而入,庄严肃穆地送他(她)归祠堂,也叫“上堂”。如无专门宇牌,可在焚香烧纸、道士诵经时,用毛笔在灵板上登记死者名讳。若灵板上也写满了,可见缝插针,或将最早的名单揩掉,换上你要写的死者名字。手续办完了,然后郑重交代一声:“某某,您安息吧!”。若未满六十而亡,称夭折,无须在祠堂里大出丧,更无须将灵魂送归祠堂。每年的大年三十至正月十五,是祭祖拜太公的中心环节。每当此时,各种太公画像依次悬挂在祠堂当中板壁上,供子孙们正月初一进入挂纸放鞭炮,瞻仰尊容,寄托哀思,谓之向“大人家”拜年。此外,各村各姓还有约定俗成的拜年日(兼添丁上世系)和迎灯日,以及做功德、放焰口、接龙求雨、为死人做蘸、为活人祈福,还有清明还土、中秋舞香龙等大型季节性的封建迷信活动也都离不开祠堂。
李氏万叶工农仕学商誉满神州
家训千言忠孝仁义信谱写春秋
UID17189&帖子9377&主题806&精华1&积分10455&威望27 &金钱1037 &性别男&来自孝感大悟&在线时间237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2、见证婚嫁。
旧时,娶与嫁,是一男一女的终身大事,非同小可,都要无条件地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必须要堂而皇之地在自己祠堂里公开进行,必须当着列祖列宗的面完成“卡八字”、“换庚帖”。而姑娘上轿前,则要穿新衣,换新鞋,一切从“新”开始,且必须在女方祠堂里隆重举行告别仪式。由父母送进祠堂,由族长下令“发轿”,嫁妆上的封条必须写上女方祠堂名(如孝思堂谨封)。厅众厅众,厅是众的,表明临嫁的女子也是大家“众”的,以后出了事,娘家人便可兴师动众来向男方问罪。
3、正俗教化。
旧社会,强力推行正俗教化——按照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标准去正风俗、敦教化,务必使人人都有“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的思想。谁违反了,就是大逆不道,就得受到族规宗法的严厉惩罚,而执行这种惩罚的场所就是祠堂。譬如,光绪年间,洪田村有个外号叫阿什么树的汉子,以下犯上,动手打了老叔,就当场被拖到庆善堂里用绳子吊起来,由族长公公拿三根捆在一起的竹枝先打第一手,然后由族众轮流抽打,直到他痛得呼天喊地,愿意赔礼道歉为止。民国初期,西庄有个余氏子孙虐待伯母,犯了“大不敬”之罪,被人举报,好事者马上跑到厅楼上将好好的祠堂鼓鼓皮用刀圈掉,然后由族长作主,以一儆百,罚他出钱重做一个新鼓。同时,还责令他当众跪在祖宗面前认罪服法,保证不再重犯。
4、演戏等文艺活动。
每逢盛大节日或红白喜庆,农村里都要请班子在祠堂里搭台演戏。这方面,低朱村的鉴德堂最为突出。该村位居高朱、张家、山头、胡家、荆畈等五社中心,地势平坦,村民向来对演戏、看戏特别感兴趣。凡有戏剧班子或文艺宣传队进乡,都要想方设法招引进村,请进祠堂。那些七老八十的老戏迷听说有戏(尤其是古装戏),往往来不及吃饭,指令孙辈们抢先把凳子椅子搬进祠堂,排成一行行,自己则嘴上含着竹烟筒,主动站出来维持剧场秩序,等待耳熟能详的拗台鼓响起。一旦正戏出台,马上各就各位,竖起耳朵,全神贯注地观看,哪怕是听过看过千遍万遍,也从不嫌弃,更不会打瞌睡。除此之外,过去村里没有专门的大会堂,族人一般都在祠堂里聚会;大规模的拜寿仪式、寿宴婚宴,往往都在祠堂里举行;会修宗谱、老佛开光、起五昌护龙等也都以祠堂为中心。
李氏万叶工农仕学商誉满神州
家训千言忠孝仁义信谱写春秋
UID17189&帖子9377&主题806&精华1&积分10455&威望27 &金钱1037 &性别男&来自孝感大悟&在线时间237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5、祠堂的未来
& &&&任何建筑、家庭活动,都必须依赖一定的经济力量。朱熹在《家礼》中立祠堂之制的同时提出“置祭田”,作为维持祠堂、家族活动的经济基础,这是很有远见的建议,所以得到普遍采纳。在我们塘坞乡,凡有祠堂的村庄,都成立了“祠堂众”——纯属是保障祠堂开支的经济组织,它不仅拥有一定数量的祭田祭地,还有相当多的祭山祭林——村后来龙、村前禁山就是为此设置的。年年冬至祭祖时,吃的用的都由此开支,群众戏称为“胀饭冬至”。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土地改革,民间组织“祠堂众”列为死地主,所有的祭田被分掉了,名目繁多的祭山祭地也同样不复存在。祠堂失去了经济基础,“无利不起早”的村民们,得不到适当报酬,光靠血缘去维系是无济于事的,这是导致祠堂衰败、“众牛无栏”的根本原因。要改变祠堂未来的命运,再置祭田是不可能的,光靠政府重视或扶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众事众办,由祠堂本身去找出路。最好的办法,挖掘潜力,要依靠祠堂去养活祠堂随着时代的变迁,祠堂的命运也正在随之改变——由神圣的祭祀殿堂向世俗娱乐场所转化。以矿山攸叙堂为例,解放初期破除迷信,拆除了灵台,公开的祭祖活动被迫停止了。移风易俗,破旧立新,所有在祠堂里举行、与迷信沾上边的活动也随之取消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为了扫除文盲,祠堂变成了学校。吃大食堂那几年,祠堂变成厨房、餐厅、仓库或养猪场。文革时,祠堂遭到大劫难,所有的牌匾均被打碎烧毁,所有的人物雕塑也被砍了头,藏放在厅楼上的胡氏宗谱被付之一炷。有的人想管不敢管,地面上杂草丛生,太公牌一片狼藉。戏台底、东西厢房均被改建成牛栏,供生产队关牛,粪便满地,臭气熏天。戏台上、阁楼上没有空缝,都堆放着老年人的棺材寿木。明堂边,私人放稻桶、打稻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第三进改建成茶厂,火烧烟熏,机声隆隆,祖宗不得安宁。长久没人管,到处都是漏,桁条腐烂,梁柱虫蛀,祠堂摇摇欲坠。后来大家提提意见,经过几次小修,勉强延缓了下来。可村里人造房子,没地方退步,祠堂做作场,木料堆满,火险十分严重。直至公元二00二年十二月三十日,县政府送了“开化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群众懂得了祠堂存在的客观价值,出现自发管理的实际行动,多年失去笑容的祠堂才慢慢恢复生机。
&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祠堂这一传统文化的载体,恰好成为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它再也不仅仅是供设祖先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执行族规家法及议事、宴饮的地点了。现在没有集体社屋,祠堂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每到传统节日,特别是元宵闹灯、清明还土、端午除邪、中秋舞龙、七月三十拜太公,更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大家在祠堂里尽情地享受着丰收的喜悦、节日的欢乐和对太公太婆无拘无束的行使孝意。遇上老人寿辰,孝顺儿孙出钱放几场电影或演上几天几夜的戏,也是常有的事。
& &&&正大村的老年协会也设在祠堂里,平时或农闲季节,老年人会自发地聚集到祠堂里谈天说地,交流经验,或举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如打乒乓球、打扑克、玩棋牌、搓麻将……,双休日,中青年及小朋友们也会涌进祠堂说说唱唱,读读看看,或跳舞,或跳橡皮筋、踢毽子、捉迷藏等,凡可娱乐的东西,畅开大门,尽可在祠堂里展示出来,再也不是单纯的血脉圣殿了,因而被县里授予“特色文化村”的光荣称号。
& & 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为此,我们着力发掘底蕴深厚的祠堂文化,充分展示了古老祠堂的无穷魅力和美好前景。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一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扬长抑短,古为今用,认真挖掘、整理祠堂文化的丰富内涵,充分掌握和运用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让沉默、冷落多年的古老祠堂焕发青春,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扬光荣传统作出新的贡献。
李氏万叶工农仕学商誉满神州
家训千言忠孝仁义信谱写春秋
UID17189&帖子9377&主题806&精华1&积分10455&威望27 &金钱1037 &性别男&来自孝感大悟&在线时间237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当今中国祠堂兴建的原因
(1)经济发展——兴建祠堂的经济原因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经济收入地增长了。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不少打工农民赚到了大钱。党和政府又重视“三农”问题,在农村实行“免征农业税”和“减轻农民负担”的惠农政策,我国农业和农村有了巨大的发展,农民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农民有了钱,就为祠堂的兴建提供了资金来源。
(2)草根意识——兴建祠堂的文化因素
&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开放的文化指导方针,使得人们的儒家思想观念回潮,从而激发了人们心灵深处的家族观念。中国农村宗族文化在当代虽有演变、转型甚至消亡,但是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根深蒂固。它都会有一个不变的内核——对血缘原则和“报本敬宗”理念的坚持。“寻根问祖”、“叶落归根”的思想在农村流行。催生了农村宗族文化的复兴与转型。祠堂作为农村宗族文化的“载体”和本村(或者本堂)的“心理场域”,在农村有着重要的地位。
(3)文化资本——兴建祠堂的突出角色
& & 田北村三座祠堂的兴建,充分体现了文化资本的力量。主张祠堂的兴建,有三类人在起核心作用:一类是村干部、一类是富裕人、一类是退休干部和教师。这三类人是祠堂修建理事组成人员,在修建祠堂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
(4)心理场域——兴建祠堂的心理动态
村落中的祠堂就是一个具有“正价”的点场。村落的整个心理场都是以宗祠为中心层层扩展的,这种具有“正价”的引力场不仅使宗祠成为村民日常活动的中心,如各种祭祀、议事、喜庆等村中大事均在祠堂里进行,而且使宗祠成为村民心目中的精神文化中心。田北村村落组织按血缘关系以祭祖尊先的场所——宗祠堂(敦本堂)为中心进行布局,全村按血缘关系派生出三个支系,各支系都有一定的空间且有各自的支祠堂——叙伦堂、奎观堂、菊记堂。
(5)政治真空——兴建祠堂的政治氛围
& & 我国在农村实行“村民委员会”建制,这以群众自治性组织的设立,实行村民自治,农民在各个方面有自主权。当地政府对农村修建祠堂的做法“不闻不问”,这为祠堂的兴建和宗族文化的复兴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真空。另外,国家对乡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为祠堂的兴建提供了契机。田北村三座祠堂的兴建也有这样的因素。
李氏万叶工农仕学商誉满神州
家训千言忠孝仁义信谱写春秋
UID17189&帖子9377&主题806&精华1&积分10455&威望27 &金钱1037 &性别男&来自孝感大悟&在线时间237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2. 祠堂教化功能的载体
(1) 堂号堂联
祠联、堂号,是祠堂文化的典型产物,反映祠堂教育功能。堂联、堂号的立足点则是从训勉后人的角度出发,告诫子孙珍惜家族声望,努力进取,不要辱没了列祖列宗。
(2) 仪式活动
祠堂为祭祖的圣地,通过繁琐而又严肃的祭典,使族人受到孝悌人伦的教育和训练。通过祭祖强调了家族内部的上下尊卑伦序,宣传了以孝悌忠信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提倡了子女对父母、子孙对祖先的孝道。
(3) 族谱
族谱是教科书,各宗族的族谱多通过叙传、碑记等记叙历代祖先出类拔萃的事迹,如显宦名儒、孝子顺孙、烈女节妇等,为后人树立起效法的楷模,以激励后人奋发努力,耀祖光宗。宗谱家谱的修订,严格地梳理了本宗族的血脉源流关系,达到明彝伦、序昭穆、正名份、辩尊卑的目的。族谱不仅是对宗族历史时间的叙述,而且要通过其严格的入谱规则和谱式图序确定宗族成员的界限和等级,表明宗族成员的血缘和身份组织关系,同时通过族规族训完成对宗族成员的道德教化和管理。
(4) 祠规民约
族规是宗族权力的具体体现,具有劝谕和强制的作用。由于祠规禁止族人有违犯社会公德的行为,加强了家庭道德和行为的纯洁性,起到了劝善扬德的效果。家法族规规定遵纪守法、尊长敬老、自尊自爱、孝顺父母、教育子孙、和睦相处、重家庭、讲信义、保护公有族产、强调责任义务、重视血缘亲情与血族关系、极力维护稳定的政权、反对社会动荡等,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目前基层政府工作中的某些薄弱环节。现代各宗族组织的家法族规,虽不能像封建社会那样规定对其族人实施各种惩罚,但在注重教育感化的基础上,普遍强调以惩代罚,各种经济制裁、名誉罚还是存在的,如训斥、赔礼道歉、罚款、记过等,这种惩罚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国家现行立法中惩罚体系的内容,对我国现行法律加以补充。
李氏万叶工农仕学商誉满神州
家训千言忠孝仁义信谱写春秋
UID17189&帖子9377&主题806&精华1&积分10455&威望27 &金钱1037 &性别男&来自孝感大悟&在线时间237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3. 祠堂教化功能的体现
(1) 集体意识和民族认同的培养
& & 以宗祠为中心在本宗族人中开展的纵向活动,主要是祭祖;以宗祠为基本单位与远宗开展的横向活动,主要是联宗。这些祭祖和联宗活动,所追求的实际上就是对同宗文化的认同,宗祠每开展一次这样的活动,都会强化宗人的集体意识和民族认心理,并将这种文化心理积淀传输到下一代。尤其是宗祠开展的横向联宗活动,其着力证明公祖、校正班辈、再立祖碑,这都是对民族文化认同心理的有力刺激。
(2) 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祠堂承担着个体社会化的功能。祠堂祭祀是一个精神联系的纽带,通过祠堂祭祖活动,加强了血缘关系,联系了族属感情,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特别是通过祭祖强调了家族内部上下尊卑伦序,宣传了以孝悌忠信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提倡了子女对父母、子孙对祖先的孝道。通过祠堂祭祀之礼,外则教之以尊君长,内则教之以孝其亲。这样家族的儿童成员从幼年起,长幼之序,孝梯之礼等礼仪就在其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另外,通过祠堂的祠规、族规的制定和族规的执行宣传封建礼法,维护了封建伦理纲常,很多家族成员改邪归正,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族中每位成员也都明确了自己的社会角色。
(3) 文化传递与选择
& & 礼堂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物化现象。它的建筑规模、格式包含有向后一代灌输一种文化意识的内涵,这在宗祠内的灵牌、堂号堂联尤为明显。
(4) 道德法治的教化
祠堂是‘祖宗神灵所依’的地方,这里有祖先对子孙的审视,族长在这里代祖宗立言,对犯错子孙进行惩罚,同时也对其他子孙有警示告诫的作用。祠堂是传统伦理道德的载体,对社会越轨行为起控制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祠堂是一种“规训和惩罚”的空间。
李氏万叶工农仕学商誉满神州
家训千言忠孝仁义信谱写春秋
UID17189&帖子9377&主题806&精华1&积分10455&威望27 &金钱1037 &性别男&来自孝感大悟&在线时间237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祠堂文化的社会功能及现实意义
& & 南方日报讯(记者/卢真伟通讯员/胡见宇)在麻涌,古老的祠堂正发挥着新功能,成为文化活动阵地和居民休闲中心。该镇39间祠堂的保护和利用日益受到重视,多个祠堂同时新建或修缮,一种全新的“祠堂文化”正在这个水乡镇兴起。
  漳澎陈氏新建陈公祠
  过去,祠堂是村民集会的主要场所。不管是举族大事还是婚丧嫁娶,都是在祠堂举行的。如今的祠堂则增加了村史展馆、农家书屋、曲艺社、专题展览室、老人活动中心和健身娱乐区等多种功能。
  近日,由香港知名企业家陈冠杰出资2000余万元建设的陈公祠堂已建设完工。该祠堂于2008年6月开工建设,祠堂占地约16亩,气势宏伟,由开阔的广场、牌坊、庭院和高大宽阔的主体建筑组成。室内宽敞明亮。匠心独运的砖雕、木雕、石雕,装饰典雅,内容丰富。
  陈冠杰在漳澎出生并长大,早年在香港成功发展了事业。他说,捐建祠堂是他多年的梦想。陈氏从江西迁徙至漳澎已有1000多年,一直没有祠堂。现在,有了这个祠堂,村里人更可以了解本土的历史,传承文化。此外,祠堂也可以作为文化建设的阵地,群众可以在此唱粤曲、舞狮等,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蔼林萧公祠获全面修缮
  麻涌镇现存祠堂共有39间,分布在全镇各村。本着“花小钱、办实事、求实效”的原则,麻涌镇将农村中司空见惯的现成祠堂,打造成集村史馆、图书馆以及群众活动中心等多功能合一的宣传文化工作阵地,赋予祠堂新的文化内涵,更好地传承现代文明。
  再过一个星期,麻四村唯一保留下来的祠堂蔼林萧公祠的修缮工程就要竣工了(如图,卢真伟摄)。村民萧先生和几个村里的老人每天都来祠堂施工,偶尔也帮上一把。他说,这个祠堂是按原貌重新修缮的,村民很快就可以在里面参观休闲了。
  蔼林萧公祠是麻四村最具特色的建筑,它位于麻四村八坊,始建于清乾隆年。由于年久失修和风雨侵蚀,祠堂建筑结构有所腐坏。为了使这一镇级文物单位得到更好的保护,村民主动捐款,在市、镇文化部门的指导和村的支持下,投入约35万元对其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修缮。
  在修缮前,麻四蔼林萧公祠一直是该村的老人活动中心,村民在这里弹唱粤曲、看报纸、下棋。修缮后,这里仍然是老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由于历史原因,麻涌一部分祠堂几易他用,曾用作办学、改作厂房、幼儿园、老人活动中心等。因年久失修,一些祠堂日渐残破,面临倒塌。
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遗产,打造祠堂文化,加强文化建设,近年来,麻涌镇开展大规模祠堂修缮工程,打造麻涌镇独特的祠堂文化。修葺一新的祠堂成了文化建设的新阵地,不少祠堂在不影响原有建筑的情况下,增设了象棋、读报栏等文化娱乐设施。村民还经常在祠堂里开展粤剧比赛、舞狮、庆典等,古老的祠堂正焕发出新的风采。
& &八办:随着中国传统的文化的复兴与继承、发展,面对现代文明发展而产生的一些问题(如墓地开发、能源短缺、环境破坏、道德迷失等),祠堂的兴建与发展,对于祭祖、循礼、教化、规范、维系人们道德与忠信起到巩固作用。在建筑设计及室内设计上要继承传统章法,也要发扬现代设计的理念。即要有他的特有功能,也要加强公众的参与性,使人们在现代文明快速节奏中心灵得以归宿。我想中国祠堂文化的复兴与发展,建筑的兴起,定当于西方教堂媲美,成为千古经典。
李氏万叶工农仕学商誉满神州
家训千言忠孝仁义信谱写春秋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
请点击播放:
齐建文化丰碑
共造精神宝库
加快步伐努力完成李氏总谱的编纂工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围墙大门图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