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殖民帝国有功论

“殖民有功论”再批判--《传承》2011年21期
“殖民有功论”再批判
【摘要】: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及其他殖民地国家带来了什么?这是大学生容易感到困惑和疑问较多的问题。针对"殖民有功"的错误言论,将回到马克思的原初语境,并结合社会发展新形势,进行分析和批判。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K0【正文快照】:
一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学习研究中国近现代史首先遇到的问题,也是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历史和国情以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及其他殖民地国家带来了什么?这是大学生容易感到困惑和疑问较多的问题。有人认为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近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鲁世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于春江;;[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卢风;[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何玉长;[J];财经研究;2004年08期
高英杰;[J];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03期
刘杰;[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聂志红;;[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12期
丁大同;[J];道德与文明;2003年04期
黄瑾;[J];东南学术;2003年06期
张晓红,梅荣政;[J];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鹏程;;[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继文;[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徐奉臻;[D];吉林大学;2011年
贺庆国;[D];吉林大学;2011年
孟欣欣;[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张蕾蕾;[D];复旦大学;2011年
于维君;[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花勇;[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何小勇;[D];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
李芳;[D];山东大学;2011年
欧阳丽;[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邵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杨琪;[D];复旦大学;2011年
高源;[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张玉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陈佳;[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梁晓雪;[D];黑龙江大学;2011年
张华强;[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安立环;[D];吉林大学;2004年
王晖;[D];吉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毅;[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黄辛隐,崔绪治;[J];江海学刊;1999年01期
陈庆璠;[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8期
李萍;[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范水涛;[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阎韬;;[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张廷兴;;[J];理论学刊;2006年05期
李晨阳;;[J];南洋问题研究;2006年01期
王云龙;;[J];学习与探索;2006年02期
朱鸿博;;[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汪小琴;张乃力;;[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李建军;;[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林兴初;;[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张天维;张汉楠;;[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沈满洪;魏李鹏;;[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李晨阳;;[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谢徐玮;;[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汪海涛;;[A];中国测绘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5年综合性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顾蓓;;[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蔡继明;;[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和自兴;[N];学习时报;2008年
赵世林;[N];中国文化报;2009年
杜吟;[N];中国质量报;2006年
赵敏;[N];贵阳日报;2007年
董里;[N];中国医药报;2006年
肖可;[N];民营经济报;2007年
张丽辉?张淑会;[N];河北日报;2007年
杨建凭;[N];朝阳日报;2008年
杨阳腾;[N];经济日报;2008年
;[N];市场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董维春;[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李明;[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张瑞芳;[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李莉;[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平杰;[D];上海体育学院;2004年
赵云川;[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赵明玉;[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杨承志;[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李文安;[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邰哈斯其木格;[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乔文华;[D];西北大学;2009年
翟云玉;[D];暨南大学;2000年
陈泗林;[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刘文强;[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许明;[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张安;[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娄忠;[D];浙江大学;2005年
张家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杨峰玉;[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郭丽平;[D];河北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简析帝国主义“侵略有功”论
简析帝国主义“侵略有功”论
今年既是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割让台湾岛的《马关条约》签订一百周年,又是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我们既要庆祝中国近代反帝斗争的伟大胜利,还要牢记那段屈辱的历史。而当我们认真回顾近代一百五十年的历史时,就会发现有一个至今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即如何看待帝国主义在近代对中国进行的殖民侵略。对此,从过去到现在,从国外到国内,都有人大唱赞歌。过去,所有的侵略者都把侵略看成是对中国的思赐,是为了帮助中国建立“王道乐土”。近几年,西方某些学者掀起一股为鸦片战争翻案的逆流;日本也公然否认自己的侵略历史,仍在虔诚地怀念当年侵略头目的所谓功勋。无独有偶,一“台独”分子居然丧心病狂地搞什么“庆祝《马关条约》”、“告别中国”、“纪念日军入台”等丧权辱国的活动⑴。内地一些资产阶级自由化者竟也说什么“如果没有近代西方殖民征服,人类,特别是东方各民族所有优秀的自然才能将永远沉睡,得不到发展”,中国要实现真正的历史变革,还需要当“三百年殖民地”⑵。“只有蔚蓝色的海风终于化为雨水,重新滋润这片干旱的黄土地时”,“才有可能使巨大的黄土高原重新获得生机”⑶。一句话,过去侵略有功,现在还需要侵略。更可笑的是,有人还搬出马克思的论述作支撑,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剖析这一老问题。
有些论者之所以至今还坚持侵略有功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误解了马克思关于英国在印度统治的论述。其实,马克思关于抨击殖民主义者侵略暴行的许多论著,包括《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等名篇,都贯穿着一个基本精神,即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侵略,促进了自身的发展,没有被侵略者的牺牲就没有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
拿印度来说,马克思认为印度是“亚洲规模的意大利”,“东方的爱尔兰”⑷,是个“巨大而诱人的国家”,“这个国家里的人民文雅”,甚至最低阶级里的人民“都比意大利更精细更灵巧”,他们“特别有本领适应完全新的劳动并取得管理机器所必需的知识”⑸。“他们的国家是我们的语言、我们的宗教的发源地”⑹。英国为自身需要,通过一系列战争,于1819年占领了印度,使印度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英国凭借政治统治权力、工业技术优势、低关税等条件,破坏了印度的手工纺织业,致使千百万手工业破产。往日工业发达和人口稠密的城市,如达卡,都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人口从15万人锐减到2万人。连印度总督本丁克都承认:“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⑺。其原因就在于英国“只运用全部现有的专制机构,压榨居民”⑻,而这还“不是英国统治的最坏的结果”⑼。
不错,马克思也肯定了英国资产阶级,“为了要降低他们的工厂所需要的棉花和其他原料的价格”而在印度修建的铁路,并且断定“铁路在印度将真正成为现代工业的先驱”⑽。但是他更明确的指出:英国根本“没有任何重新改建印度社会的意思。印度失掉了他的旧世界而没有获得一个新世界”⑾因此,“在印度人自己还没有强大到能够完全摆脱英国的枷锁以前,印度人民是不会收到不列颠资产阶级在他们中间播下的新的社会因素所结的果实的”⑿。而且,所受的殖民压迫和奴役将比以往更加严重,“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悲惨的色彩”——英国在印度所实行的殖民统治纯粹是掠夺,并没有促进印度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重性,“看来好象天生疲沓”,其“勇敢却使英国的军官们大为吃惊”的印度人民⒁,不会心甘情愿地长期忍受英国的殖民统治。压迫越重,反抗越烈。这就必须孕育着一种大规模的社会革命。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英国“在造成这个革命的时候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⒂,根本没有任何赞颂殖民侵略的意思。因为,“英国人在印度进行统治的历史,除破坏以外恐怕就没有别的什么内容了”⒃。
如果说以上所述还仅是着重于理论分析的话,那么,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历史则为此作了最好的注脚。
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华大地开始了千古未有之变局——中国沦为被帝国主义国家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英国政府依仗炮舰政策迫使清政府割地赔款,签订了以《南京条约》为代表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此后贪得无厌的西方列强一而再,再而三地威迫中国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据有的学者统计,截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象征中华民族屈辱的不平等条约竟达1182个,通过不平等条约,侵略者获得了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治外法权、划分势力范围、管理海关行政等特权。其中最突出最直接的则是勒索巨额赔款。自鸦片战争到清政府垮台前,中国对外赔偿总数近13亿两白银,每年达1850万两。须知本世纪初,一两白银可以维持一个普通人一个月的生活费用。不难想象这13亿两白银对中国人民是何等沉重的负担,仅《马关条约》的赔款这一项就相当于清政府近三年的财政收入,而《辛丑条约》的赔款一项则相当于清政府当年财政收入的八倍。如此巨额赔款,当然只能是加剧中国的贫困与落后。大批不平等条约犹如一条条绳索,紧紧地套在中华民族的脖子上。以绳索羁绊又怎么能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不仅如此,侵略者还在条约之外疯狂劫掠中国财物。其中,仅通过焚烧圆明园这一项,英法联军就抢劫了远远超过600万英镑的财物。八国联军在占领北京后,竟将中国“自元明以来的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⒄。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更使中国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高达五千多亿美元。
为了保证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实施及随意劫掠中国财物,侵略者又极其残酷地屠杀中国人民。究竟有多少中国人民死于侵略者的屠刀之下,当时没有统计,今后也很难有确切数字。不过仅从以下几例就可以想到侵略者屠杀中国人民的残酷与野蛮程度:日本血洗旅顺,全城仅剩下帮助侵略军搬运尸体的36人。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挥动着某些武器,以杀人的数目来炫耀于人”⒅。竟连埋尸者也在劫难逃,致使城内居民“百家之中,所全不过十室”⒆。与此同时沙俄在东北制造血洗海兰泡、强占江东六十四屯和火烧瑷珲城等惨案。三四十年代,日军在侵华战争中,不仅大量杀伤中国军队和抗日武装的有生力量,而且对无辜中国平民进行惨绝人寰地烧杀淫掠和灭绝人性的生物、化学残杀,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有史以来最惨烈、最严重的破坏和创伤,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万人坑”、“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实验室”的惨景,不会忘记倒在日军魔爪下的三千五百万生灵饱含血泪的怒吼。
以上所述侵略者在中国的暴行说明,他们是带着文明的面具,用极端野蛮而卑鄙的手段,企图断绝被侵略国家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一切道路。
革命导师的论述和中国的历史都证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所有侵略都只有罪恶而无任何功绩。因为只有生产力才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任何社会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要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我们之所以否定一切殖民侵略,就是因为它即使在客观上也没有促进被侵略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更不可能“在世界范围内推动现代化的进程”。英国为什么要发动鸦片战争?根本原因是:在迅速增长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及其他国家都处于入超的不利地位。不论是英国的毛织品、金属制品,还是美国的西洋参、毛皮、檀香木等,在中国市场上都是滞销品,不削价出售很少有人问津。而中国的茶、丝,甚至土棉布都成为欧美市场上的畅销货。在这种形势下,英国并没有靠自身先进的生产方式,生产出同类物美价廉的商品与中国商品竞争,反而“靠毁灭人种的办法强行扩大亚洲市场”⒇,大量输入严重摧残人们身心健康的鸦片。对此连清朝官员也清楚,这在英国国内也是被禁止的毒品:“严禁其国人吸食,有犯者以炮击沉海中”(21)。在本国都是破坏生产力的毒品,在其他国家又怎么能促进生产力发展?中国人民理所当然地要禁止鸦片输入,由此给英国资产阶级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这才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虽然殖民主义者也曾在东南沿海的某些城市、内地,先后举办了一些近代化的工业设施,修筑了一些铁路,也办了一些商行银行等。但是,这都是殖民者扩大侵略的手段或工具。非如此,就不能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就不能在中国推销廉价产品、掠夺原料和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甚至连正常生活都无法维持,当然也就无法扩大侵略。就象强盗,要抢劫别人的财物,必然要使用一定的抢劫手段,不管这种工具和手段多么高明,都是用来抢劫的,而不是用来促进被抢者发展、壮大自己的。
更何况,所有侵略者都有疯狂杀人的嗜好,特别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实行“三光政策”,对中国人民的残杀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我们都知道,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把一个地区的人都杀光了,又怎么能促进这个地区生产力的发展?这应该是连儿童都明白的道理。
侵略,在汉语中就是侵掠,以强力夺取,或侵犯掠夺。历史证明,一国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落后于它的一大片地区和国家为它提供发展的土壤和回旋之地,有无数的财富可供掠夺。所以它自己发展资本主义,却又坚决反对别国发展资本主义。它们只喜欢能贡献宝藏的附庸,而坚决反对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为此就采取了它们所掌握的一切侵略手段和工具,以便及早将所有财富掠为己有。显然,这都是侵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有什么功绩可言?如果硬要说什么客观作用的话,那就是:被侵略被压迫国家和民族从侵略者的疯狂中看到了豺狼的狰狞面目,从它们五花八门、令人发指的侵略手段中学到了战胜侵略者,实现国家和民族独立富强的战略和策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们只能这样理解殖民侵略的客观作用。这在今天尤其重要,因为中国依然是一个地大物博,但又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依然是所有侵略者觊觎的首要目标。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近代帝国主义的侵略,硬要以所谓辩证的观点,寻找帝国主义侵略的功绩,那就有可能模糊视线,丧失警惕,甚至直接影响经济建设。要知道,侵略者在为自己侵略罪行翻案的喧嚣声中,实际上隐藏着企图重蹈老路的杀机。
(1)参见《求是》1995年12期第6页
(2)参见《学习与研究》1990年12期第22页
(3)《河殇》解说词——《光明日报》日
(4)(5)(6)(8)(9)(10)——(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62、73、74、63、65、72、
73、64、73、64、74、68、70页
(7)《世界史·近代史》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21页
(17)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三册第34页
(19)同上书,第二页471页
(18)李德征等著《八国联军侵华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253页
(20)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502页
(21)《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中华书局1980年版上册第1页
&&&&&&&&&&&&&&&&&&&&&&&&&&&&
(原载《工会论坛》1995年第5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近现代史作业的具体内容和要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暂无相关推荐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页免费3页免费11页1下载券69页免费2页1下载券
中国近现代史作业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西方殖民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27页2下载券32页1下载券32页1下载券32页1下载券3页1下载券 2页1下载券5页免费22页4下载券22页1下载券13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32页免费32页1下载券27页2下载券5页免费5页免费
西方殖民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7.7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浅谈帝国主义侵华有功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7页免费7页免费1页免费4页免费5页免费 3页免费29页4下载券2页1下载券3页免费2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7页免费3页免费3页免费2页免费7页免费
浅谈帝国主义侵华有功论|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侵略有功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