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做,就是“正确地运用真理的话语”?辨明圣经的真理?求解

Bibliothek:
PUBLIKATIONEN
我的孩子该上学吗?
试想象一下,你不会阅读本页的文字、不懂本国的官方语言,或不能在地图里寻找自己的国家,你的处境会怎样呢?无数儿童长大后,就是处于这种可悲的情况。你的孩子又怎样?
你的孩子该上学吗?许多国家推行中小学免费教育,规定家长必须送孩子上学。《儿童权利公约》认为正式教育是儿童应有的基本权利。《世界人权宣言》也说人人有权接受教育。可是,有些国家和地区,却没有免费教育这回事,孩童接受教育也许会加重父母的经济负担。文章会探讨一下,基督徒父母可以怎样通过正式教育或其他方法,帮助孩子学会读书写字。
圣经时代的例子
圣经里提到的上帝仆人,大都能读书写字。耶稣有些犹太裔使徒,例如彼得和约翰,虽然是渔夫出身,却能用希腊语而非他们的加利利方言写圣经。 由此可见,他们的父母留意让孩子得到基本教育。一些圣经执笔者的情况也类似,地位虽低微,却能读会写,例如牧羊人大卫、农夫阿摩司和耶稣的同母弟犹大,犹大很可能是个木匠。
约伯不但能够书写阅读,以他为名的圣经经卷显示他对科学也有若干认识。他还可能通晓文学,因为书中的对话是用诗体记下的。早期基督徒都会阅读写字,因为出土的陶器碎片上刻着的资料,看来是他们学习圣经时写下的笔记。
基督徒接受教育有多重要
所有渴望取悦上帝的基督徒,都要加深对圣经的了解。()勤于研读圣经和属灵书刊有助促进灵性进步。由于圣经是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上帝期望敬拜他的人尽量提高阅读能力。明白圣经内容,就较容易把其中的劝告应用出来。当然,我们阅读圣经时,可能要反复阅读部分内容,理解个中要点,才能沉思怎样应用出来。()
每年,“忠信睿智的奴隶”供应不少书刊给耶和华的子民,使他们大受教益。()书刊讨论家庭生活,介绍各地风土人情,探讨宗教科学,以及其他许多不同的题目。最重要的是,这些书刊以属灵的事为题材,提出圣经的忠告。如果你的孩子不识字,就会错过许多重要的资料了。
学习历史有助我们明白人类何以需要上帝的王国。对地理有基本知识也是好的。圣经谈及许多地方例如以色列、埃及和希腊,你的孩子懂得在世界地图上查找这些地方吗?他能找到自己居住的国家吗?不懂查地图,甚至可能妨碍人在指派的地区完成传道工作。()
为会众服务
基督徒长老和助理仆人的工作,许多时都涉及读写。例如,他们要为担任的聚会节目做准备。除此之外,他们还要记录会众的书刊和捐款。没受过基本教育的人,要好好照料这些责任就会感到相当吃力了。
义务工作人员在世界各地的伯特利家庭服务。他们要是懂得阅读和书写该国的官方语言,就能跟别人好好沟通,并有能力执行工作委派,例如翻译书刊和维修机器。如果你希望孩子享有伯特利的服务机会,要先让他们接受基本的教育,好使他们符合必须的资格。还有什么其他理由要让孩子上学呢?
消除贫穷和迷信
有些人陷于赤贫, 可能是由环境促成,他们无法改变现实。话说回来, 人接受适当的教育,也许有助他和儿女摆脱贫穷,免吃无谓的苦头。不识字的人许多时辛苦挣钱,却仅能糊口。他们或孩子生病时,碍于收入微薄、无力支付医药费,有时就因此而病死。没有上过学或只受过很少教育的人,往往面对营养不良和恶劣的居住环境。接受教育或起码学会读写,也许能改善这些情况。
学会读写也有助摆脱迷信。当然,人有没有受过教育都会迷信,但是没受教育的人较容易上当和被人剥削。即使有资料揭发骗局,他们也因为不会阅读而无法得益。他们较易受迷信所愚,甚至相信巫医能够施行奇迹,医治疾病。()
教育不仅为就业
许多人以为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挣钱。可是,有些受过教育的人也失业或挣不够钱来应付基本开支,因此,一些父母觉得送孩子上学并不合算。然而,上学不仅为了挣钱,而是让孩子学会怎样处理一般的生活事务。()人要是懂得讲、读、写当地的官方语言,跟医护人员、政府官员或银行职员接触时,就能应付自如,甚至视之为平常事务,而不致害怕起来。
在有些地方,没上学的儿童会去当学徒,学习砌砖、捕鱼、缝纫或其他技能。孩子学得一门技能固然好,但要是他们从没有上学,就未必能正确地读写了。他们要是首先接受基本教育,然后才学门手艺,就可以避免受人剥削,日后生活也会更称心如意。
拿撒勒人耶稣是个木匠,看来他是从养父约瑟那里学得这门手艺的。()不过,耶稣同时懂得读写,因为当他只有12岁的时候,他已能跟圣殿里的老师作有意义的讨论。()在耶稣的事例上,学习一门技能的同时,他也接受其他形式的教育。
女孩也该上学吗?
有时,父母把男孩送到学校读书,却不打算送女孩上学。有些父母认为送女儿上学花费太大,把她们留在家里帮母亲干活实际得多。可是,女孩不识字,终生也要处于不利的境况。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一份出版物说:“多个研究显示,让女孩接受教育,是摆脱贫穷的最佳方法之一。”(《贫穷与儿童:20世纪90年代低度发展国家的鉴戒》)受过教育的女孩懂得怎样应付生活,做决定时也较明智,因此能使全家受惠。
西非贝宁的一项研究显示,母亲没受过教育,幼儿在五岁前的死亡率是;母亲受过中等教育,幼儿在五岁前的死亡率却是1000比38。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总结说:“在贝宁以至世界各地,婴孩的死亡率取决于母亲的教育水平。”因此,让女孩接受教育的好处实在多得很。
参加识字班就足够吗?
耶和华见证人在有需要的地区,开办识字班教导会众里不识字的成员。 这些安排有效地帮助人学会阅读。那么,识字班可以取代正式教育吗?要是孩子可以到当地的学校读书,你会期望识字班教育你的孩子而不让他们上学吗?
识字班是耶和华见证人会众的仁爱安排,帮助的对象主要是从没有上学的成年人。这些人的父母可能不明白读书的重要,所以没有送他们上学,又或者当时根本没有学校。这些幼年失学的成年人,可以从会众开办的识字班学会读写。然而,识字班的目的不是为了提供基础教育,所以不能取代正式教育。识字班不会教授科学、数学、历史等科目,而一般学校的课程却包括这些学科。
在非洲, 识字班大多以部落语言授课,而不是国家的官方语言。相反,学校通常以官方语言授课, 这对儿童更为有利,因为以官方语言出版的读物通常比较多。虽然,识字班也许可以在儿童接受正式教育之余辅助他们, 却绝不能取代正式教育。因此,要是可行的话,不是应该让孩子接受正式教育吗?
父母的责任
带头负责照料会众属灵需要的男子,应该是个堪作模范的基督徒。他们应该“善于督导”自己的家和儿女。()“善于督导”包括要竭尽所能,免得儿女将来处于不利的境况。
上帝把重任交给基督徒父母,他们要照上帝的话语把孩子抚养成人,帮助孩子“喜爱知识”。()使徒保罗说:“人不照顾亲属,尤其是不照顾自己家里的人,其实就等于否认信仰,比不信的人更不好。”()因此,&&父母应该让儿女接受适当的教育。
有些学校确实未能达到教学水平,部分原因是学生过多、办学经费不足、老师因薪水微薄而无心教学等。这时候,家长积极关注子女的学习情况,尤其重要。明智的家长会设法熟悉学校的老师,特别在每个学期的开始,要采取主动向老师请教怎样帮助孩子更用心向学。这样做也许可以提高老师的自尊,使他们受到激励用心教学,让孩子得到所需的教益。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教育是重要的一环。说:&&“有智慧的人珍藏知识”, 吸收圣经的知识尤其重要。 身为耶和华见证人,&&不论老幼都要加增知识,这样才可以在属灵上帮助别人,并“向上帝表明自己是蒙悦纳的,是无愧的工人,正确地运用真理的话语”。()因此,你的孩子该上学吗?基于以上的讨论,相信你会同意他们应该上学,当然这也要视乎你国家的实际情况。然而,基督徒父母还要回答以下更重要的问题:“我的儿女该接受教育吗?”无论你住在什么地方,你岂不同意,儿女都必需接受教育!
使徒的母语可能是加利利地区的阿拉米语,也可能是加利利地区的希伯来语。请看英语《洞察圣经》上册144-146页,耶和华见证人出版。
[第12,13页的附栏或图片]
无法上学怎么办
&&在某些情况下,看来上学是不可能的事。例如,《难民》杂志报道,在难民营里,五个学龄儿童就只有一个有书读。另外,由于教师罢课,有些学校不得不长期关闭。在某些地区,学校不是离家太远,就是根本没有学校。还有,基督徒受到宗教迫害,他们的子女就被勒令停学。
&&这时候,你可以怎样帮助自己的孩子呢?又假如你有几个孩子,碍于所住地区的教育费相当高昂,没有能力让所有孩子上学,那该怎么办呢?你有能力送一两个孩子上学,而又不会危害他们的属灵健康吗?这样,他们也许能够把所学得的,教导其他兄弟姊妹。
&&有些国家容许父母在家里自行教育儿女。 一般的做法是,父母一方每天用数小时来给孩子授课。族长时代,父母自行教育子女看来相当成功。雅各的儿子约瑟显然受父母优良的教导,年纪轻轻就已经有能力管理别人了。
&&在有些地方例如难民营,父母不容易得到正式的教材,他们可以运用耶和华见证人的出版物,作为教学的基本材料。例如,《我的圣经故事书》是教导年幼儿女的优良课本。《警醒!》杂志探讨的题目丰富多彩。《生命——从何而来?进化抑或创造?》可以充当科学课本。《耶和华见证人年鉴》报道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传道事迹,还附有小型的世界地图。
&&要是做好准备工夫,因应孩子的进度调整教学方法,在家里教育孩子也相当奏效。孩子持续阅读和学习,上学的机会一来到,适应学校教育就容易得多了。要积极进取教育孩子,他们长大成材的时候,你会感到多么欣慰呢!
请看英语版《警醒!》日刊9-12页,“你适合在家里自行教育儿女吗?”
在你居住的地方,孩子无法上学,可以怎么办?你看到所教的人结出果实来吗?
年轻的埃里克表示他不想再做耶和华见证人时,他的父母伤心极了。在此之前,他们一点也看不出儿子有什么异样。埃里克自幼就跟家人一起学习圣经、参加聚会、跟会众一起传道。表面看来,他是按着真理行事的啊。现在他已离家而去,父母这才醒觉真理根本不在他心里。他们既震惊又失望。
其他人也有类似的经历。圣经学生突然停止学习圣经,传道员感到万分失落。那时他们通常会问:“我怎么事先看不出来呢?”这样说来,我们可有办法知道真理是否在学生身上结出果实呢?可以在他们灵性毁去之前,就看出有什么不妥吗?我们自己的情况又怎样?怎样才能确知真理正在我们心里发挥作用?在我们熟知的撒种比喻里,耶稣给了我们提示。
务要使真理在心里扎根
耶稣说:“种子就是上帝的话语。落在好土上的,就是人怀着美好良善的心听了话语,紧紧持守,忍耐着结出果实。”()可见,王国真理的种子必须先在学生心里扎根,才能产生成果。耶稣保证,正如好种子落在好土一样,良善的心一旦受圣经真理打动,就会马上发挥作用,结出果实来。从哪方面看出学生结了果实呢?
不要只看表面,要看内心。不能单以属灵常规作为准则,一个人例行参与崇拜活动,不就代表他内心情况良好。()我们要看深一点。要看到圣经学生在欲望、动机、目标等事上有明确的转变,而且正努力培养跟上帝旨意一致的新品格。()且举个例说明这点。保罗说帖撒罗尼迦人听见好消息就接纳了,认为是上帝的话语。但保罗基于什么来确定真理“在[他们]里面发挥作用”呢?就是他们在后来所表现的恒忍、忠信和爱心。()
诚然,学生的内心情况怎样,迟早都会从行为表露出来,埃里克的事例正好说明这点。()遗憾的是,一旦不良的特征昭然可见时,补救也许已来不及了。因此,要在这些弱点还没有成为绊脚石之前就辨认出来。这样做的确殊不容易。我们必须懂得怎样察验人心。可以怎样着手呢?
向耶稣学习
当然,没有人能像耶稣那样完全洞悉人心,知道人的一切想法。()可是耶稣表明,其实我们也能运用悟性,辨明别人的欲望、动机和价值观。正如医生用不同的技术来检查病人的心脏,耶稣也运用上帝的话语来察验人的内心,把人的思想“汲引出来”,显明人“心里的意念和打算”,即使这些想法隐而未现,耶稣也能察觉出来。()
例如,耶稣就曾在一个场合里引导彼得,让他看出自己的弱点,而事实证明这弱点后来真的成了彼得的绊脚石。耶稣知道彼得很爱他,所以较早前把“王国的钥匙”交托给彼得。()但耶稣也知道撒但正对使徒虎视眈眈。在前头的日子,使徒将要面对巨大的压力,迫使他们放弃信仰。耶稣清楚看出门徒不都是信心十足的,所以他一洞悉到他们有什么弱点,就毫不犹豫地指出他们要努力的地方。让我们看看耶稣怎样做。
报道:“从那时起,耶稣基督开始向门徒指出,他必须……受很多苦,又要被杀”。请留意,圣经说耶稣向门徒指出他将来有什么遭遇。耶稣不是单单告诉门徒,而是向他们展示凭据,他很可能援引经文,例如或,说明弥赛亚必须受苦被杀。无论耶稣当时是读出经文还是引述有关经节,重点是他运用圣经让彼得和在场的人有机会作出回应,从而显露他们心中的想法。门徒对耶稣将临的迫害有什么反应呢?
说来奇怪,彼得向来热心积极、敢想敢言,但他当时的反应冲动鲁莽,显露了思想上的严重弱点。彼得说:“主啊,你该爱惜自己,你绝不会有这种下场的。”很明显,彼得的想法是错误的,耶稣坦言彼得所想的“不是上帝的意思,而是人的意思”。怀有人的想法是个重大的错误,后果可会不堪设想。耶稣接着怎样做呢?他斥责完彼得,就对他和其余的门徒说:“谁想来跟从我,就该承认不再拥有自己,背起自己的苦刑柱,不断跟随我。”耶稣可能根据的话,仁慈地提醒他的跟从者,永生的希望并不有赖于人,因为人不能带来拯救,而是有赖于上帝。()
虽然彼得后来因恐惧而跌倒,三次不认耶稣,却没有一蹶不振。他之所以能够在灵性上迅速恢复过来,无疑归功于上述那次交谈以及耶稣平时的教诲。()彼得失足之后只是过了五十天,就在耶路撒冷群众面前,无畏地作证耶稣已从死里复活。在随后的岁月,尽管他屡屡遭人逮捕拷打,多次下狱,仍勇敢无惧。彼得的确在坚守忠义方面树立了杰出的榜样。()
我们从这件事学到什么呢?你看到耶稣怎样把彼得的思想汲引出来,显露他的心思意念吗?首先,耶稣选取合适的经文,指出要彼得留意的事,然后给他机会表达心里的想法。最后,耶稣提出圣经的劝告,帮助彼得纠正思想和看法。你可能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教导能力。但以下两个事例表明,只要做好准备,倚赖耶和华的帮助,人人都能效法耶稣。
把心里的思想汲引出来
一个基督徒父亲的两个儿子在读小学一、二年级时,有一次擅取了老师桌上的糖果。父亲知道后,就叫儿子来,一同坐下谈谈。父亲没有轻忽了事,以为孩子只是跟老师开开玩笑。他说:“我要把他们的心思汲引出来,我想知道儿子怎么会做出这等坏事。”
父亲引用,请儿子回想亚干的经历。儿子恍然大悟,向父亲表白自己做错了。父亲知道他们已经为自己的行径良心不安,就让他们读。经文说:“偷窃的,不要再偷,倒要勤劳,……就可有东西分给穷乏的人。”随后,父亲要儿子买糖果送还老师,并向老师赔罪。借着要儿子弥补过错,他把圣经的教诲深印在儿子心里。
这位父亲说:“我和妻子一察觉到孩子思想不正确,就会跟他们推理,务求除掉他们的错误想法,使他们怀着纯正、良好的动机行事为人。”这对父母仿效耶稣的教导方式,循循善诱地教导他们的儿女。随着时间过去,他们的苦心结出了美好的成果。两个儿子后来都获邀到布鲁克林的伯特利总部服务。在二十五年后的今天,其中一个儿子仍在那里工作。
请考虑另一个事例,看看以下这个基督徒怎样帮助她的圣经学生。她的学生已出席聚会、参与传道,还打算受浸。尽管这样,学生看来过分信赖自己,没有依靠耶和华。传道员忆述:“由于过惯独身生活,她没察觉到自己正变得越来越自行其是。我担心她迟早不是身体出现问题,就是属灵方面出现问题。”
传道员于是主动提出帮助,用跟这个学生推理,帮助她调整价值观,好把王国放在首位,并把一切事都交托给耶和华,深信耶和华所用的解决方法必定是最佳的。传道员坦率地问:“独居的生活是不是让你很难信任别人,就算耶和华也不例外呢?”学生承认她已差不多停止向上帝祷告了。传道员用,鼓励她听从圣经的劝告,把重担卸给耶和华,因为提出保证:耶和华关心我们。这番话触动了学生的心扉。传道员说:“她素来很少流泪,但这次她哭了。”
让真理继续在你心里发挥作用
看见所教的人响应圣经真理,我们自然非常快乐。可是,我们想儿女和学生进步,自己也得以身作则。()事实上,我们所有人都必须“恐惧战兢,不断努力,完成使[我们]得救的工作”。()这包括经常让圣经真理的光照亮我们的心,好察看自己的态度、欲望和感情有没有需要留意的地方。()
举个例,你近来对属灵的活动是不是没有以前那么积极呢?假如是这样,原因是什么呢?也许是过分信赖自己。怎么知道?读读,认真想想耶和华怎样跟重返故土的犹太人推理,然后扪心自问:我是不是过度注重经济安全和物质享受呢?我真心相信,如果自己以属灵的事为先,耶和华就会看顾我和家人吗?还是觉得照顾自己的事更要紧呢?假如你发现需要纠正自己的思想或看法,现在就要行动。圣经的劝告,例如记载在,可以助人对物质有正确的观点。我们怀有圣经的看法就必得着耶和华源源不绝的美福。()
这样坦率的自我反省可以给你当头一棒,使你猛醒过来。弱点暴露出来,还要加以承认,也许叫我们难受,但却是生死攸关的。哪怕问题有多私人或敏感,我们积极地调整自己的思想,怀着爱心主动帮助儿女和圣经学生,这也许就是挽救自己和别人性命的第一步。()
要是努力未见成果,怎么办呢?不要就此放弃。鉴于我们都不完美,把内心的思想调整过来并不容易,而且是急不来的,有时甚至令人感到气馁。但所下的一切功夫都是值得的。
文章开头提到的埃里克最后都醒悟过来,重新“按着真理行事”。()他说:“我意识到自己所失去的东西时,才觉悟前非,重投耶和华的怀抱。”多亏父母的帮助,埃里克现在忠心地事奉上帝。父母曾不厌其烦地帮助埃里克察验内心,尽管他当时很反感,现在却十分体会父母的苦心:“爸爸妈妈真好!他们很爱我,从没有放弃我。”
不论我们教导的是儿女还是圣经学生,我们用上帝的话语照亮他们的心,就是向他们表现忠贞之爱。()要继续察验他们的内心,好确定他们正在披上基督徒的新品格。要“正确地运用真理的话语”,好让真理不但在我们心里发挥作用,也在我们所教的人心里发挥作用。()
[第29页的图片]
耶稣的一番话显露了彼得的弱点
[第31页的图片]
运用圣经把人的内心思想汲引出来效法君王的榜樣
王要為自己抄一個副本。這個副本要留在他身邊。他一生一世都要閲讀。——
多半不會拿自己與君王相提並論。哪有忠心的基督徒或聖經學生會想像自己行使王權,就像賢君大衛、約西亞、希西家或約沙法一樣呢?可是,至少有一個特别的方面,你既可以效法他們,也應該這樣做。哪個方面呢?為甚麽你應該在這方面效法他們呢?
早在摩西的日子,上帝同意以色列人立王之前很久,就預見他的子民日後會要求立王。因此他啟示摩西在律法的約中記下有關的指示,那就是給君王的指示。
上帝説:“你進了耶和華你上帝賜給你的地……如果説‘我要立一個王來統治我,像我四周各國的人一樣’,就必須立耶和華你上帝所選擇的人作王。……王登上國位以後,就要把利未族祭司所看管的律法書,為自己抄一個副本。這個副本要留在他身邊。他一生一世都要閲讀,好學習敬畏耶和華他的上帝,謹守遵行這套律法的一切誡命和條例。”——。
耶和華為他子民揀選的君王,必須為自己抄一個律法書的副本。你可以從聖經裏讀到其中的內容。君王要天天閲讀這個副本,持之以恆。這樣做不是為了增强記憶力,而是為了學習,希望從中得益。君王要蒙耶和華悦納,就必須堅持不懈地學習,好培養和保持正確的內心態度。所以,他也要研讀上帝啟示的經卷,學習做一個成功有為、明辨事理的君王。——。
效法君王學習聖經
大衛做以色列王的時候,你認為他必須做甚麽事呢?他必須抄一個摩西五經的副本,包括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和申命記。試想想,大衛親手抄寫律法書的時候,律法的內容必然深印在他的腦裏和心裏。看來摩西也執筆寫了約伯記和。這幾卷大衛也抄寫嗎?大有可能。他也很可能有約書亞記、士師記和路得記。可見,大衛王有相當多的經卷可以閲讀,從中得益。事實表明他的確這樣做了。顯示他多麽欣賞耶和華的律法。
大衛的子孫耶穌是更大的大衛。他遵循類似的做法。耶穌慣常每星期到當地會堂去,聽人宣讀聖經,講解聖經。他有時也親自宣讀上帝的話語,解釋經文的意義。()他對聖經非常熟識,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請讀讀福音書的記載,就會留意到耶穌經常把“經上記着説”這句話掛在嘴邊,或者以其他方式引用聖經的片段。就以馬太福音的“登山寶訓”為例,耶穌一共引用《希伯來語經卷》21次。——。
耶穌聽從的話:“不行惡人的計謀……多麽有福!他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低聲細讀律法書。……凡他所做的盡都成功。” 可是,當日的宗教領袖雖然“坐在摩西的位上”,卻不理會“耶和華的律法”。耶穌的態度跟他們多麽迥然不同!——。
然而,有些人可能對一段經文感到不解。從該段經文看,耶穌似乎不贊成人研讀聖經。透露,耶穌對當時一些人説:“你們查看聖經,因為你們認為藉着聖經可以有永生。其實為我作見證的,就是聖經。可是你們不想到我這裏來得生命。”耶穌這樣説,不是阻止猶太聽衆研讀聖經,而是揭發他們假冒為善、表裏不一。他們知道聖經能引到永生,查考聖經應該使他們接受彌賽亞耶穌才對,可是他們竟然不肯接受耶穌。由於他們不是誠懇可教,研讀聖經就毫無價值了。——。
耶穌的使徒和門徒卻截然不同。他們研讀聖經,看出聖經能使人“有智慧可以得救”。()他們像以前的先知一樣,“苦心研究,細心查考”。先知查考聖經,不是一時興起,熱情只持續短短數月或一年。使徒彼得指出,“他們反覆考究”,特别留意基督,要知道他怎樣救贖人類,得享榮耀。在彼得前書,使徒彼得引用了10個不同的經卷,共34次。——。
可見,仔細研讀聖經是古代以色列君王的一項義務,也是耶穌遵循的做法。未來在天上跟耶穌一起作王的人,也必須照樣做。()今天期望在王國治下得享地上幸福的人,也要效法君王的榜樣,研讀聖經。——。
你也有義務研讀聖經
老實説,每個真基督徒都應該親自查考聖經,這是十分要緊的。這不只是你開始跟耶和華見證人學習聖經時要做的事。其實,所有人都該下定決心,避免像使徒保羅當日的某些人一樣,對研讀聖經逐漸漫不經心。他們學了“上帝聖言的基本道理”,例如“關於基督的初步教義”,卻沒有堅持研讀聖經,結果不能“邁向成熟的階段”。()我們也該自問:“不管我跟基督徒會衆交往的時日長短,我對私下研讀聖經有甚麽感覺呢?保羅在禱告中希望當日的基督徒‘不斷增加對上帝的確切知識’,我也表明有這個願望嗎?”—— 。
要培養對聖經的喜愛,一個要訣是養成良好的研讀習慣。指出,經常而有意義的沉思能培養對上帝話語的喜愛。無論你做了基督徒多久,都要這樣做。為了强調這點,請想想提摩太的例子。作為基督徒長老,儘管他已經是“基督耶穌的精兵”,保羅仍然敦促他要盡力“正確地運用真理的話語”。()既要“盡力”,顯然就要養成良好的研讀習慣。
要養成良好的研讀習慣,一個步驟是經常撥出時間研讀聖經。在這方面,你做得怎樣呢?無論你的答案是甚麽,你覺得多花點時間私下研讀有好處嗎?也許你會問:“我怎樣安排時間做到這點呢?”關於這個問題,有些人早上起早一點來增加研讀聖經的優質時間。他們也許用15分鐘閲讀聖經或就某個題目做點研究。另一個做法是,重新編排一下每週的時間。舉個例,假如你習慣幾乎天天讀報或收看晚間電視新聞,能不能一週抽出一天不這麽做呢?你可以用那天看新聞的時間來多讀點聖經。每週一天省下大約30分鐘看新聞的時間來私下研讀,一年就有25小時了。請想想,額外有25小時閲讀或研究聖經會帶來多少裨益!還有一個建議是:下星期每天結束的時候,不妨分析一下自己的活動,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可以不做或少做的事情,好增加閲讀或研究聖經的時間。——。
有甚麽方法能够使研讀聖經更容易、更吸引呢?方法是立下目標。你可以立下甚麽切合實際的目標呢?很多人立下目標把整本聖經讀一遍,這是第一個有益的目標。也許你已經讀過聖經的某些片段,而且從中得益,何不下決心把整本聖經讀一遍呢?為了做到這點,你可以首先立下目標讀完四福音,然後立下第二個目標,比如閲讀《希臘語經卷》的其餘部分。你一旦體驗到由此而來的滿足和益處,就會向下一個目標邁進,逐本讀完摩西五經和各卷歷史書,直到以斯帖記。達到這個目標後,你就不難讀完聖經餘下的部分了。一個婦人成為基督徒時已經65歲。她每把聖經讀一遍,都會在聖經的封裏記下開始讀的日期和讀完的日期。如今她已經把聖經讀了五遍!()她不是從電腦屏幕上或用打印出來的資料閲讀,而是用手中的聖經閲讀。
有些人達到讀完整本聖經的目標後,就採用另一些方法使研讀更有成果、收益更大。一個方法是順序閲讀聖經各卷之前,先找些參考資料來研究一下要讀的經卷。例如,《‘聖經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及英語《洞察聖經》都對聖經各卷的歷史背景、風格、益處,提供了很好的資料。
研讀聖經的時候,要避免許多所謂聖經學者慣常採用的方法。他們過分專注於分析經文,彷彿聖經是人的作品似的。有些人認定聖經每一卷書都只針對一群特定的讀者,或者先假定聖經是人的作品,然後推測每一卷書的作者的寫作目的和觀點。這些推論可能使人把聖經僅僅看作歷史書,或是把聖經當作研究宗教發展過程的工具。又有些學者專注於研究詞彙,例如聖經文獻語言學。他們專心研究詞彙的起源、引用希伯來語和希臘語原意,卻忽視了上帝話語的含義。你認為這樣的研究方法能使人獲得堅强、有力的信心嗎?——。
那些學者的結論正確嗎?聖經每一卷書真的只有一個要點或只針對一群特定的讀者嗎?()聖經對所有年齡和背景的人都有恆久的價值。儘管某些經卷最初只寫給某個人,例如提摩太或提多,或是給某群人,例如加拉太人或腓立比人,我們所有人都可以研讀這些經卷,而且應該研讀。這些經卷對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聖經任何一卷書可以談論很多主題,使多人受惠。聖經信息是沒有界限的,適用於萬國萬民。正因為這點,聖經被譯成全球多種語言。——。
使你和他人得益
研讀聖經的時候,你會發覺設法明白聖經的內容和找出細節之間的關係大有好處。()耶和華在聖經裏透露的事情跟他的旨意息息相關。因此,閲讀聖經的時候,要把事實、勸告和他的旨意聯繫起來。你可以想想一件事、一個觀點或一個預言怎樣跟耶和華的旨意有關。問問自己:“這顯示耶和華的甚麽特質?這跟上帝通過王國實現他的旨意有甚麽關係?”你也可以想想:“我怎樣把學到的用出來?用聖經教導人或給人提出建議的時候用得上嗎?”—— 。
閲讀聖經的時候想到别人,還有另一個好處。在閲讀和研究聖經的過程中,你會增長知識,增進理解。你可以跟家人或其他人交談的時候談談自己的心得,强化别人。只要你説的時候適當、方式得體,這樣的討論就必定有益。你熱誠談論自己學到的知識或認為有趣味的地方,可能使人對那些內容印象更深。你自己也會得益。怎樣得益?據專家説,人讀到或學到新知識後,趁印象猶新就用出來或向人複述,知識就會記得長久一點。
你每讀完聖經一卷書,都必定有新的收穫。從前印象不深的段落,再讀的時候就會加深理解,留下更深印象。這會使你更加確信聖經不是人的作品,而是實用的珍寶,可以反覆學習,不斷受益。畢竟,就連大衛這樣的賢君也得“一生一世都要閲讀”。
的確,撥出時間深入研讀聖經的人會大大得益。這樣的人能得到屬靈的珍寶,洞悉事理。他們跟耶和華的關係更堅固、更親密。他們對家人、對會衆成員和未成為會衆成員的人,也越來越寶貴。——。
這些研經工具書由耶和華見證人出版,有多種語言版本。
參看《守望台》日刊13-14頁。
你記得嗎?
o 以色列君王必須做甚麽?
o 耶穌和使徒在研讀聖經方面樹立甚麽榜樣?
o 你可以作出甚麽改變來增加私下研讀&&聖經的時間?
o 你研讀聖經的時候該有甚麽思想態度?
[研讀問題]
1. 基督徒要效法誰?
2,3. 關於君王,耶和華預見甚麽?君王必須做甚麽?
4. 上帝給君王的指示有甚麽含意?
5. 大衛王可以抄寫和閲讀哪些經卷?他對此有甚麽感想?
6. 為甚麽我們能够肯定,耶穌像他的祖先大衛一樣喜愛聖經?
7. 耶穌與當日的宗教領袖有甚麽不同?
8. 為甚麽猶太宗教領袖研讀聖經毫無價值?
9. 使徒和早期先知樹立甚麽榜樣?
10. 為甚麽我們人人都應該喜愛研讀聖經?
11. (甲)基督徒研讀聖經,要留意避免甚麽事?(乙)我們最好問問自己甚麽問題?
12. 為甚麽保持對聖經的喜愛十分重要?
13. (甲)有甚麽方法增加研讀聖經的時間?(乙)你可以作出哪些改變來增加研讀時間?
14,15. (甲)為甚麽立下目標研讀聖經很重要?(乙)閲讀聖經可以立下甚麽目標?
16. 我們應該避免甚麽研經方法?
17. 為甚麽我們應該認為聖經信息是給萬民的?
18. 閲讀聖經的時候該想想甚麽問題?
19. 你把學到的告訴别人,誰能得益?請解釋。
20. 為甚麽反覆研讀聖經大有益處?
21. 你多研讀聖經,就能得着甚麽裨益?
[第15頁的附欄]
“手裏有本聖經”
&&“如果要檢索聖經的詞語,最好是上網。但如果想閲讀、研究、沉思聖經的內容,就該手裏有本聖經。這是把聖經的內容記在腦裏和心裏的惟一方法。”——格特魯德·西梅法伯,紐約市立大學著名退休教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圣经话语壁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