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厂十五周年庆活动方案主题词

临沧农业信息网
临沧农业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7-30)&&(01-20)&&(12-16)&&(08-26)&&(08-15)&&
您现在的位置:&&&&
页面功能 【字体&&&小】&&【】&&【关闭】
沧源县李文明副县长调研新型企业竹饮料厂
【发稿时间: 9:11:14】
【作 者:李金生】
【主 题 词:调研
【责任编辑:黄琦】
【稿件来源:沧源县农业局种植业股】
【审核发布:朱敏】
围绕着发挥资源优势,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及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为掌握和协调解决云南竹福多生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竹饮料生产车间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尽早建成投厂,早日发挥新型企业的作用,县委常委副县长李文明在县农业局和林业局负责人的陪同下,于日,深入云南竹福多生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对其正在建设的竹饮料生产车间进行调研,查看了建设中的厂房,全面了解生产车间建设 、公司注册、产品认证和生产原料就位等情况。
云南竹福多生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沧源县引进落户于沧源的新型企业,以生长于山林、田野的生态竹子皮层汲取的生长营养液为原料,加工生产系列饮料及煲汤原液,是高端的营养和保健消费品,因此也称“竹黄金”,产品主要销往上海、北京等国内大中城市及出口国外。生产车间基本建成,现处于调试阶段,预计2014年11月中旬可进行试运行生产,竹饮料厂的建成投产,将为充分利用沧源县100余万亩竹子的资源优势,延伸竹产业链,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引领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李文明副县长要求,抓紧完成生产车间建设的扫尾工作及试运行生产的准备工作,争取较快投入生产,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措施,实行标准化生产,保障产品质量,打造知名品牌,开拓市场,开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
【网站声明】
1.本网站为纯公益性服务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
2.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附带版权声明的文章,其版权以附带的版权声明为准。
4.本网站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主办单位:临沧市农业局 技术支持:临沧市农业信息中心
地址: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凤翔镇南天路202号 电话:6 传真:
备案编号:滇ICP备 本站网络实名: 临沧农网、临沧农业信息
&&&&&&&&&&&&&&&&&&&&&&&&&&&&&&&&&&
&&&&&&&&&&
&&&&&&&&&&&&&&&&&&&&&&&&&&&&&&&&&&&&&&&&&&&&&&
&&&&&&&&&&&&&& 技术支持:您当前所在位置:
发布机构:
发文日期: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公开信息内容
红河州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公开目录: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文&&&&号:
红河州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一、“十五”农村经济发展计划的完成情况
“十五”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十五”计划提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全州上下团结奋斗,奋力拼搏,在中央和省的大力支持下,支农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继续突出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大力搞好林业生态建设,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开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良好局面,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由于农村的稳定和发展,确保了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5年实际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88.17亿元,比2000年增长29.38亿元,年均增长8.44%;完成农业产值48.79亿元,比2000年增长11.49亿元,年均增长5.51%;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176.65亿元,比2000年增长60.01亿元,年均增长9.42%;完成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40.1万亩,比2000年增长53.4万亩;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65.75万亩,比2000年减少23.55万亩;完成粮食总产量126.4万吨,比2000年增长0.36万吨,年均增长0.6%;2005年肉类总产达24.44万吨,畜牧业总产值28.5万元,年均增长7.78%和11.33%;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91元,比2000年增长618元,年均增长7.71%;截止2005年底全州共兴建水库415座,总库容9.76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248.5万亩,解决农村51.24万人的饮水困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69平方公里;“十五”期间累计造林287.9万亩,封山育林332.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6.6%,建设农村沼气12.5万口。
总结五年来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其主要特点是:
(一)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十五”以来红河州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工作在州委、州政府领导下,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的决策和部署,加大农业农村工作力度,紧紧围绕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条主线,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各级政府的大事来抓,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农业生产上,主要开展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米、冬早蔬菜和夏秋蔬菜,积极开发和培植除虫菊、灯盏花、亚麻等新兴生物产业,进一步加快葡萄、优质梨、石榴、大枇杷、甜橙、龙眼、优质香蕉等水果产业开发,使水果产业继续朝着名特优品种方向规模发展;同时,积极做好重大农业科技推广,冬季农业开发,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基本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蔬菜、油料、饲料、水果种植面积,全州粮经比例达到63:37,经济作物比例比“九五”提高11个百分点。二是养殖业结构进一步改善。草食畜禽、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均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长,全州肉类总产24.44万吨,年均增长7.78%;水产品总产量3.11万吨,年均增长14.65%。在肉类总产中,牛羊肉产量快速增长,2005年比2000年增长53%,牛羊肉所占比例提高了1.5个百分点,猪肉所占比例“九五”下降1.5%。优质水产品养殖面积上升3倍,优质水产品产量提高3.9倍。三是生物资源开发创新步伐加快。灯盏花发展到3万亩,亚麻3.6万亩,除虫菊3.5万亩,花卉0.3万亩,均比“九五”有较大增长。四是农业科技推广成效显著,各项农业科技措施落实较好。水稻旱育移栽面积达60万亩,水稻生物多样性混栽面积45万亩,杂交稻面积74万亩,杂交玉米面积75万亩,牛冻精改良1.1万头,稻田养鱼25万亩。这些科技措施的推广,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较好作用。&&
(二)特色农业和区域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促进全州农业和农村经济最具后劲的推动力
&红河州紧紧抓住近几年粮食自给有余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区域化布局,依据区域自然优势,培植新兴特色产业。形成了滇中优质米种植区,云恢290、滇屯502等优质稻得到较大发展,其种植面积达35.51万亩;形成了州中北部酿酒葡萄、灯盏花、除虫菊、亚麻、石榴、大杨梅、柑桔、蔬菜等为主的名优产品产业区域化;形成了州南部的橡胶、香料、茶叶、香蕉、龙眼等为主的热带名特产业区。通过特色产业的开发,区域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增加了种植业收入,开辟了农业增收的新亮点。
按照中央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精神,不断加大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密切相关的龙头企业的扶持,对在红河州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中作出贡献,前景看好、产业化程度较高,与农户关系紧密,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积极推荐为国家、省级龙头企业进行扶持。继云南红、个旧乍甸农场、元阳王国饮料厂列为国家及省级扶持龙头企业后,泸西蓝天、森菊、兰益和弥勒金坤、多喝奶、红河唐人等企业又列为省级龙头企业,得到省里的扶持。据统计,州内固定资产达千万元的龙头企业已有十三家,带动农户8.77万户,平均每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增收2400元。
(三)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林业生态建设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林业生态建设上,重点实施了天保工程、珠防工程、红防工程、绿色通道工程、以及退耕还林工程,五年实际完成人工造林287.9万亩,完成封山育林332.7万亩,完成沼气池建设12.5万口;实施布局重点突出了交通沿线、城镇面山、江河两岸、湖库周围和生态特别脆弱的地区,并且优先安排25度以上陡坡耕地还林。随着“九五”、“十五”以来营造的400多万亩新造林地逐步郁闭成林,全州森林覆盖率将比“九五”提高6个百分点,全州局部地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状况将逐步得到改善。在一些交通干道沿线,雨季塌方目前就有明显的减少。
通过实施林业生态建设,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改变了工程区农民长期广种薄收的传统耕作习惯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状况,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培植了一批绿色支柱产业,形成了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良好局面。把林业建设项目与生态建设、农村产业培植和农民增收致富三者相结合,选择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优的树种加以发展,尽可能地种植竹子、印楝、橡胶、杜仲、八角、肉桂、桅子、木姜子、紫胶寄主、棕榈、蚕桑等生态经济型树种,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促进“绿色经济强州”的目标的实现。在作业设计中,尽量优化造林模式,推广乔灌、乔草间作模式,如绿春、元阳、金平、屏边等县“桤木+草果”,石屏县“核桃+牧草”,弥勒县“樱桃+灯盏花”等造林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经济、生态效益,深受退耕农户的欢迎。弥勒县结合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加大县级财政投入,重点培植竹产业。全州结合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基本形成了一批新的绿色产业发展格局:以金平、弥勒、石屏、蒙自、个旧、河口等市县为主的竹产业;以元阳和红河两县为主的印楝产业;以泸西为主的杜仲产业;以绿春、金平、河口、屏边四县为主的八角产业;以河口、屏边两县为主的肉桂产业;以绿春、金平、河口为主的橡胶产业;以红河、元阳为主的棕榈产业;以蒙自为主的蚕桑产业;以绿春、金平、元阳为主的草果产业(先发展桤木,林分郁闭后在林下种植草果);以元阳为主的黄桅子产业等等。
(四)水利建设步伐加快,农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在水利建设上,水库建设有序推进,完成了五里冲三期、建水绵羊冲、弥勒雨补、石屏黄草坝、红河俄垤、洛莆、金平苦竹林、屏边团坡、个旧三岔河、绿春潘家东山等水库工程的续建收尾工作,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三角海、庄寨、板桥河、阿味水库全面完成,个旧大屯海、石屏高冲、建水天华山、蒙自菲白、长桥海、泸西白水塘、红河红星、弥勒者硅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成,新开工建设红河俄坻二期工程、元阳肥香村水库、绿春黄连山水库、河口槟榔寨水库等工程,完成河口河堤二期和金平藤条江界河一期治理,完成了红河州西、南和中北部地区国债人畜饮水和其它人畜饮水工程,解决和改善人饮困难52.12万人。累计新增灌溉面积27.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83.9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2.2万亩,新增除涝面积16.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2.3万亩,建成不同层次的高稳产农田25万亩,全州高稳产农田地达到260万亩。水土保持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共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6.6平方公里。蒙开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和节水示范工程建设有序进行,水利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
(五)扶贫开发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农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十五”以来,坚持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对象,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通过安居温饱、易地开发、劳务输出三大扶贫重点工程,以及扶贫重点村、温饱村、生态村、特困民族乡综合扶贫、小额信贷、社会帮扶、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类扶贫项目的实施,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至2005年全州共解决了20余万人的温饱问题,农村绝对贫困人口降到36万人;至2006年共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0余万人,创劳务收入10多亿元,比“九五”末有了极大的增长;实现农民人均有粮379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991元的良好成效。总的来说,全州的扶贫开发工作在扶贫区域、扶贫方式、扶贫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以及扶贫效益上均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
总体来说,红河州在州委、州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中央和省的支持和帮助下,经过五年的努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水资源综合利用取得较大成就,水土保持和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存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农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农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依然是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态环境治理任务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投入仍显不足;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投资公益性强,建设任务重投资回报率低,因而导致主要由政府投资的特殊性,投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渠道单一;农业适用生产技术推广应用不平衡,边疆、山区农民增收困难;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有差距;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特别是市县配套资金困难等等。
二、“十一五”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有利条件
“十一五”期间,红河州农村经济发展正面临良好的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初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在2005年12月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在两个意见中明确提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认真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建设小康村、文明村、生态村、和谐村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建设,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为全州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二是投资环境不断改善。随着全州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财力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对农村经济发展在认识上的不断深化,政府投入逐年不断增加;产业结构的调整,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出台,吸引了一批个体私营业主将资金投向农业开发;广大的农户也逐年不断增加了投入。目前,政府投入为引导,群众投入为主体的农村经济发展投资格局已基本形成,为全州农村经济发展及“十一五”计划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条件。三是红河州传统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培植已初见成效,加快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特别是州委印发了《中共红河州委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若干意见》、州政府编制下发了《红河州农业优势产业发展规划》,对全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四是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平台,推进红河州外向型农业的发展。红河州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对外开放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在此环境条件下,将努力推进对外贸易的较快发展,实现农产品出口总额向大进大出拓展,发展外向型农业有着较大的潜力。五是农业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有所缓解,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历经几十年、特别是近十年的艰苦努力,水利建设颇有成效,全州水库总库容达9.76亿立方米,为全州工农业生产及城乡人民生活用水提供了保障。
(二)不利因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州农村经济发展也面临许多不利因素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支农投入相对不足。由于投入有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很大程度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快速发展。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量大质差,就业问题突出。尽管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但区域内非农产业领域吸纳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滞留,增加了农业和农村的压力。加之,小农经济积习沉淀多,思想不够解放,谋求大发展的意识不强,固步自封、不求进取、怕担风险等陈旧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产业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不高。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十分突出,特别是优质、高效农产品的比重小,市场开拓、抵御市场风险和带动辐射的能力弱,难以适应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产销远未形成有序对接,农产品外销份额不高,农产品外销正面临州外、省外以及国外优质农产品的冲击,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四是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滞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农民群众信息闭塞,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弱,习惯于凭经验,看眼前,盲目跟从,一轰而上,一轰而下,造成农产品卖难,外销渠道不畅。五是龙头企业实力不强。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与生俱来的“点多面广”,恰恰反映了 “面大力弱”现象。能下为农村经济发展作重大支撑、上为财政作重大贡献的大公司、大集团基本没有形成,企业仍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行业的发展呈现出“龙头小马难拉产业大车”的状况。农产品深加工开发层次低、规模小,产业链短,附加值不高,带动能力不强。六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环境污染趋势得到控制,生态恶化状况有所改善,环境质量逐步好转,但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破坏和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令人担忧,石漠化程度不断扩大,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仍在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七是土地、水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将严重制约着农产品的持续发展。红河州总体属于山区农业大州,特别是南部地区山高谷深,少有平地,按统计数全州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9亩,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由于城镇建设事业的扩展,高产稳产农田不断被占用,新增耕地质量较差,加之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建设需要,大量坡耕地被退耕还林,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减少不可逆转;全州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虽然丰富,但时空和地域分布不均,加之水利设施不足,毫无疑问,在日益紧缺的资源环境条件下,农业生产会被挤压在较小的空间上,这将给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带来了困难。
三、“十一五”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将“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与综合开发相结合,开源节流并重,用工业理念谋求农业的发展,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所为,有所不为,推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高效利用与有效保护相结合,积极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投资体制改革,提升农业和农村对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能力,促进全州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发展思路
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全州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十一五”期间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着力解决与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坚持农业和农村与全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一方面加大投入,大力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农业的抗灾防灾能力;另一面要坚持以改革促进发展的原则,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总体上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以绿色产业、畜牧业的发展为重点,以产业化经营为目标,全面振兴农村经济。
农业上,要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立足当地优势,因地制宜,通过实施区域化布局、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逐步改变布局过于分散、产业过于单一的状况,努力培植后续产业,确保基本农产品的稳定增长和农民收入的较快提高。一要坚定不移地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解决得好与坏,是关系到安定民心,稳定全局的大事。任何时候都要坚定抓好粮食生产的信心和决心,不论市场形势如何变化,粮食比较效益如何下降,都要坚定不移地把粮食生产放在首位,为全州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打牢基础。二要脚踏实地抓好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抓好粮食生产、解决自求平衡的基础上,要通过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培育好继烤烟等产业之后的新兴支柱产业,着力解决好农民增收的问题,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优质水果基地、优质米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为重点,坚持立足巩固、适当发展的原则,在切实抓好管理,加大市场开发力度,通过解决贮运、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使这一产业形成气候,成为农民增收、富民惠县的新渠道。三要做好优质农产品开发工作,提高农业比较效益。要准确把握市场信息,立足本地资源和条件,以种子为龙头,以综合配套科技措施的推广为手段,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为目标,有计划、有选择地组织好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并通过发展订单农业,依靠龙头企业,引进资金、技术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和带领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农业效益。
畜牧业的发展,要在品种改良、疫病防治、科学饲养、饲草饲料开发、深加工、市场开拓等六个环节上下功夫,努力建设全州生产、加工、流通齐全的畜牧产业体系。一是进一步提升畜牧产业地位,提高畜产品质量。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50%以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二是建立比较完善的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效参与畜牧产业化全方位服务。三是使畜牧业经济效益和科技贡献率大幅度提高,通过发展畜牧业,使农民及财政有较大的增长。四是全面推进畜牧产业化、现代化进程。
林业上,要以工程造林项目为龙头,管、护、节并举,森林分类经营为基础,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总体要求,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正确处理好管严、搞活、放开三者关系,切实做好护林、造林、用林三篇文章,搞活商品林、放开人工林、管好公益林,全面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任务。实现森林资源消长平衡。
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的发展,要顺应经济社会正由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的发展趋向转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展的趋向,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要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条主线,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发展,抓住安全生产、结构调整、行业整合改革、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重点,建立和完善政策扶持、技能培训、科技支撑、法制保护等支持保障体系,努力提高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的整体实力,走出一条工业拉动、项目带动、城乡互动、改革推动的发展新路子,确保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水利建设,要从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化进展情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来布局,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解决,加快六大工程建设(水资源开发、防洪保障、供水安全、水资源保护、农村水利和农村水电),逐步构筑水利六大体系建设(城乡供水、防洪减灾、水环境保护、水管理、水法规和水利投入保障),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水利基础设施保障。
(三)主要目标和任务
1、水利基础设施
通过以“润滇工程”为代表的水资源开发工程建设,缓解工程性缺水状况,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正确处理水利与发展经济和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解决好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大力推广节水措施,加快以节水增效为重点的大中型灌区更新改造和配套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努力建设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和节水型社会;抓紧国际界河及主要河道控制性工程建设,以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加强水土保护生态建设和水污染防治。
“十一五”主要目标是:
&在水资源合理开发和科学配置方面,规划新增年供水能力1亿立方米以上,基本解决城镇及工业用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0万亩,基本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
&在节水方面,强化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特别是中北部地区农业用水基本不再增加,在现有灌溉面积中,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5万亩;
&在防洪减灾方面,提高主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减灾能力,逐步建成区域防洪减灾体系、红河、藤条江、泸江和李仙江干流及主要支流的重点河段堤防达到流域规划所确定的防洪标准,重点城市防御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能力。
在水电开发方面,积极推进和实施红河干流、李仙江、藤条江等梯级水电开发,加快水电代燃料及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步伐,新建3个农村电气化县。
在水土保持建设方面,初步遏制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趋势,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0km²。
农村人畜饮水方面,基本解决全州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解决45.3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2、林业生态建设
继续抓好防护林和用材林建设,大力发展经济林,通过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珠防工程、天保工程、红防工程、商品林基地建设等,“十一五”全州计划完成营造林65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50万亩,封山育林200万亩,使全州森林覆盖率(含灌木林)达到42%左右。五年新建沼气池10万口,力争完成15万口。
3、农产品和农业产业开发
到2010年全州农业增加值达80.95亿元,年均增长4%(按物价指数每年增长3%情况计算)。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逐步提高粮食总产,到2010年使全州粮食总产达到130万吨左右;肉类总产36.6万吨,年均增长8.42%。在稳步发展粮食、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依托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州的目标,以农业十大产业为支撑,以开发名优产品和培育龙头企业为突破口,走高起点、开放型、大规模、集约化和专业化的路子,实施农业产业化开发经营,重点培育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四、重点产业(产品)及优化布局
根据红河州自然资源的特点和优势,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为工作主线,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要举措,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以优质化、专用化、品牌化为主攻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目标,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实施一盘棋战略,统一规划布局,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新兴特色产业,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和名牌推进战略,实施优势农业产品区域生产和产品“走出去”战略,发展壮大一批具有红河州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带(区),做大做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业和产品,逐步形成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比较优势和农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显著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与效益,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未来五年,要按照州政府批准执行的《红河州农业优势产业发展规划》,着力建设十大农业主导产业,确保全州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一)优质稻米产业
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实行分类指导,北部地区的蒙自、建水、石屏、开远、个旧、弥勒、泸西,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充分发挥水利条件、品种资源、市场网络、产品价位的优势,发展优质粮食,突出优质稻米产业开发,带动提高粮食的比较效益。2010年,全州计划发展优质稻50万亩,总产35万吨,产值5.5亿元,力争建成滇东南乃至全省最大的优质稻生产基地。
(二)蔬菜产业
要在发展大棚蔬菜、无公害蔬菜上下功夫,以北部为重点,南部为补充,以内地交通沿线为突破,突出冬春早菜和夏秋冷凉蔬菜等反季节蔬菜的生产,并大力发展精细蔬菜,打好“季节牌”和“绿色牌”。冬早菜以洋葱、蕃茄、辣椒为主;夏秋菜以大白菜、圆白菜、萝卜为主;精细菜以彩椒、甜椒、西芹、西葫芦、生菜、西兰花等品种为主,建立一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2010年,全州计划发展蔬菜100万亩,产量120万吨,产值1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0亿元,加工产值2亿元;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面积50万亩,其中:通过无公害认证面积10万亩。
(三)烤烟产业
在烤烟发展上,要继续坚持“市场引导、计划种植、主攻质量、调整布局”的生产指导方针,突出“控制总量、提高质量、调整结构、增加效益”的工作重点,以北部为重点,巩固和优化内地7市县50万亩烤烟基地化种植。突出科技到位,增加烤烟种植和烘烤的科技含量。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和漂浮育苗先进实用技术,实行规范化栽培。使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精心管理、成熟采摘、科学烘烤等五个重点环节有机结合起来落到实处,进一步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做优做强红烟产量。既保烟农的收入,又为卷烟企业提供主要的优质原料。今后五年间,在保持50万亩生产规模的前提下,认真抓好150万亩烤烟轮作,与时俱进,稳步发展。
(四)甘蔗产业
&巩固提高甘蔗传统产业。甘蔗产业以北部的弥勒、建水、蒙自、开远和南部的红河、元阳为重点,加强高产高糖良种推广,建设吨糖田,引导制糖企业改革、改制,走民有民营的路子。计划到2010年,把甘蔗产业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甘蔗产量150万吨,产糖20万吨,产值12亿元的大产业,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5%,吨糖田发展到20万亩。
(五)麻类产业
亚麻产业以北部的弥勒、开远、蒙自、建水、石屏、泸西为重点,合理布局,推广良种,精耕细作,科学管理,适时收获。吸引和扶持龙头企业,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实行订单规模生产,通过几年的努力做大做强亚麻产业。2010年全州计划发展40万亩,产量16万吨,农业产值2亿元。
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培植大麻产业。重点在蒙自、开远、个旧、屏边、石屏、建水、弥勒7县发展种植。按照全州发展到50-80万亩的总体目标,按市场需求,逐年适度发展,为大麻纸浆加工和麻纺织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原料。
(六)水果产业&
目前,红河州水果生产的面积、产量、产值,人均占有量均居全省16地州市之首,从资源、市场、技术、环境和目前的生产综合分析,做大做强红果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水果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突出区域特色,注重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温带水果与热带水果发展相结合,地方优势果种与引进各种优新品种相结合,水果生产与水果加工、储运、营销相结合,从而提高全州水果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具体发展布局是,通过5年的努力,以珠江流域的建水、石屏、开远、弥勒4县为重点的柑橘脐橙培植成为种植规模30万亩,产量30万吨,产值5亿元的大产业;结合省建设红河流域香蕉产业带的规划,以金平、元阳、红河、河口4县为重点,做大做强香蕉产业,发展规模达到30万亩,实现产量30万吨,产值3亿元;布局在蒙自、建水2县的优质石榴发展到20万亩,产量20万吨,产值3亿元;布局在蒙自的大枇杷和优质脆枣各发展到5万亩,产量10万吨,产值5亿元;布局在石屏的大杨梅发展到5万亩,产量5万吨,产值2亿元;布局在泸西、弥勒2县的优质梨发展到10万亩,产量10万吨,产值4亿元;布局在南部6县的荔枝、芒果、龙眼等热带果种发展到10万亩,产量10万吨、产值5亿元。在抓好水果种植的同时,切实抓好各特优新水果引进示范,抓好水果的加工、储运、营销以及批发市场建设等工作,努力增加水果产业的附加值。到2010年,全州各种水果种植面积达到120万亩,产量120万吨,产值30亿元。&
(七)新兴生物资源产业
红河州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成为云南省实施“中华生物谷”工程的重要基地。今后生物资源的开发思路:加强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扶持和引导龙头企业进行体制改革和技术改造,开发系列产品;建立人才、企业、资金、技术引进机制,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人才,为红河州生物资源开发服务。具体产业布局:一是围绕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建立泸西、弥勒、开远、个旧、蒙自等县市10万亩灯盏花,屏边、绿春10万亩大黄藤,弥勒、开远、泸西、蒙自5万亩薯蓣,泸西10万亩杜仲,元阳、金平、红河、绿春30万亩木薯,石屏、泸西5万亩露水草,屏边、绿春、金平、元阳、红河、河口6县20万亩葛根,红河2万亩豆腐渣果8种原料药材基地,为做大做强红药产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二是围绕生物化工产业的发展,规划建立泸西、弥勒15万亩除虫菊,元阳、红河、个旧、建水、石屏、开远、蒙自布局50万亩印楝,建水5万亩万寿菊原料生产基地。三是围绕壮大红酒产业,在弥勒、蒙自发展酿酒葡萄6万亩。四是其它产业141万亩,其中:花卉产业面积达1万亩,产量6000万株(盆),产值2.5亿元;膏桐50万亩,重点布局在建水、红河、元阳、屏边等县;杞木林下草果35万亩,重点选择金平、屏边、元阳、绿春等县布局发展;胡椒1万亩,重点在绿春发展;红豆杉10万亩,重点在屏边、元阳发展;八角45万亩,重点在屏边、蒙自、金平、元阳、河口、石屏、绿春等7县市布局发展。2010年,全州新兴生物资源产业发展到285万亩,实现农业产值25亿元,工业加工产值75亿元。
(八)林(竹)浆纸一体化产业
红河州是竹类资源富集区,目前全州竹林面积已突破100万亩。竹子是很好的造纸原料,发展以竹为主的纸浆,开发竹浆纸一体化产业,是红河州的一项潜在优势产业。全州规划新增竹林100万亩,累计达到200万亩,重点布局在金平、弥勒、元阳、屏边等县。在弥勒建设年产20万吨纸浆厂已进入计划实施期。2010年,林(竹)浆纸一体化产业初具规模。
(九)畜牧产业
要按照“增加总量,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择优发展”的原则,创新发展机制,在稳定发展生猪生产的同时,突出发展草食畜和畜产品加工。重点加强畜禽品种改良、疫病防治,大力发展大田种草,以弥勒、泸西、个旧、石屏、建水5市县为重点,到2010年全州发展到20万亩以上,产量200万吨。发展饲养优质肉牛15万头,肉鹅80万只。加强基地建设,优化生产布局,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牛奶以石屏、个旧、开远、蒙自4市县为主;肉羊、肉牛以泸西、元阳、弥勒3县为发展重点;禽类生产以建水、石屏2县为主;禽蛋生产以开远、蒙自、石屏3县为重点。南部6县以发展山地鸡为重点。力争到2010年,实现肉类总产36.6万吨,猪肉比例下降3个百分点,牛羊肉比例提高2个百分点,禽肉的比例上升1个百分点;禽蛋产量2.95万吨,奶类产量2.98万吨。畜牧业产值48亿元左右,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5%。
(十)水产业
继续坚持“狠抓池塘高产、建设稻鱼工程;优化品种结构、发展名特优品种;强化渔政执法、增殖渔业资源;搞活流通加工、提高综合效益”的红河州渔业发展方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依靠科技、加大渔业行政执法力度,促进渔业产业化发展,加强渔业行政执法,实现渔业的持续、快续、健康发展。在稳定常规水产品产量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内地七市、县及河口县以池塘、坝塘、水库为主,大力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边疆五县重点发展稻田养鱼及对江河渔业资源的保护、增殖;2010年计划全州水产养殖面积发展到80万亩,其中:池塘精养4万亩,稻田养鱼面积40万亩,冬水田养殖20万亩,大水面养殖16万亩;水产品总产量5万吨,产值6亿元。
此外,积极搞好农村劳务经济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必须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对农村带动机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十一五”期间全州要新增劳务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40万人,向州外转移15%。
五、主要对策措施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继续以水利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我州水利建设要根据区域实际、流域特点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合理布局,加快步伐。在西南部河源区,以保护水资源、防止生态环境破坏为主,严禁毁林开荒。以水电开发为重点,加大水源枢纽工程建设投入;在中北部坝区以蓄为主,蓄、引(调)、提相结合,加快水源工程建设的步伐,加强工农业及城市节水工程建设,加大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力度,提高个开蒙重要城市防御洪水的能力。积极实施区域调水工程,以节水为中心,深化改革、配套改造大中型灌区,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统筹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对现有灌区进行以节水增效为中心的续建配套和更新改造。加强城市防洪设施建设,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
为加快红河州水利建设,根据水资源特点和水利建设总体布局,近期在加快在建重点水利同时,兴建一批事关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水利工程。一是搞好农村饮水安全和乡镇供水工程。二是实施滇中调水工程,解决中北部城市和农业经济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抓紧以大庄水库等“润滇”水利工程和阿白冲水库等滇中调水工程的前期工作,争取开工建设。三是继续实施大型灌溉区节水改造工程,重点抓好蒙开个大型灌区节水增效改造工程,开工弥阳、金马、跃进、异宝和金勐等五个中型灌区工程。四是抓好江河治理重要工程,以防洪和水资源调控为主,对南部国际界河及重要内河进行综合治理。五是加强城市防洪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保障个旧等11座重点防洪城市的安全。“十一五”期间力争完成现有中型和重点小(1)型病险库的除险加固任务,提高水利设施的安全经济运行效益。
2、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培植绿色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是以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认真组织好天保工程、珠防工程、红防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切实抓好封山育林建设、面山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加快小流域治理步伐,扩大林地面积,降低土地垦殖,控制和固定耕地,逐步形成比较合理的用地结构,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把水土流失降到最小程度。
二是继续推进以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以沼气为主,积极开发生物质气化炉、太阳能、微水电等新能源;积极发展以电代柴、以气代柴和以煤代柴,尽量减少薪柴砍伐量,不断减少森林消耗量。计划新建沼气池10万口,力争完成15万口,努力提高三结合率和综合利用率;改灶3万户、推广太阳能3万平方米。继续争取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省林业扶贫资金沼气建设项目、省天保资金农村能源建设重点县项目,并认真组织实施,加强督促检查和技术指导,进一步提高沼气建设的质量,不断提高三结合率和综合利用率。
三是认真搞好商品林基地建设,重点扶持竹产业。在继续抓好用材林、生态林的同时,不断调整林种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林和印楝、八角、竹子等兼用林,调整林种结构和林业产业结构,抓好五大林业基地和三大特色产业的建设,逐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系统和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五大林业基地具体规划为:(1)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以竹子、印楝、桉树、橡胶、棕榈、紫胶等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250万亩,包括竹产业150万亩,印楝产业50万亩。(2)药用林基地。建设以杜仲、桅子、喜树、金银花、红豆杉等为主的原料基地20万亩。(3)香料林基地。建设以八角、肉桂、花椒为主的原料林基地20万亩。(4)饮料林基地:建设以酸角、茶叶等为主的原料林基地30万亩。(5)珍贵速生用材林基地。建设以秃杉、西楠桦、樟树等为主的基地10万亩。
三大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为:(1)竹产业:到2010年,新增竹林面积150万亩,累计达到300万亩(含天然竹林)。把竹子作为退耕还林的重点树种,重点引导,促其发展,培植龙头企业,带动竹产业开发,实现竹纸一体化,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把竹浆造纸业培育成红河州又一后续支柱产业。(2)印楝产业和膏桐产业:把红河干热河谷建设成“印楝河谷”和“生物新能源河谷”,到2010年,在干热河谷和适宜种植的热区规划发展印楝50万亩,建设膏桐(麻风树)基地50万亩。
四是积极探索林下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我州良好的自然条件,广阔的山地资源和丰富的林地资源,在林下开发牧草、药材、香料、特色野菜等种植业和林下养鸡、养畜等养殖业,缓解林畜矛盾,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增加农民收入。
3、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红河州近80%的人口在农村,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依然较大,必须始终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以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为核心,以农业产业升级为主线,以提高结构调整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充分利用我州气候和土地资源优势,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订单农业、创汇农业,努力构筑农业产业化的新优势,加快培育和壮大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适应市场需求的种植、养殖以及加工企业。
4、加大投入力度,强化项目建设管理。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真正形成社会对大农业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国家及省要加强对边疆地区水利建设的投融资支持,同时,积极利用市场机制扩大水利建设资金的多渠道来源,鼓励社会资金投向红河州南部水利水电建设。要健全法律法规,实行依法治水。要完善流域及区域涉农法规体系,加强行政执法力度,完善监督和处罚机制,实现自然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监控管理。要建立适应新形势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和探索水务一体化管理,把蒙开个大型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和小型农村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当前一个重要突破口。要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提高项目建设工程质量,完善各类建设工程的运行管理机制。
(二)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确保全州粮食安全
1、认真搞好全州粮食发展规划布局,确保粮食需求的总量平衡。未来五年,红河州粮食种植面积将根据人口增长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进一步建立合理的粮经饲三元结构,总体上逐步将全州粮食种植面积恢复、稳定在480万亩左右。其主要措施:一是进一步调整完善粮食种植业区划,稳定和扩大粮食主产区的播种面积;二是全面贯彻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积极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的各项措施,对己建成的高稳产农田,依法保护好、应用好、发挥好,禁止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种树造林和从事非农项目建设占用基本农田,尽量避免城市、交通、工业等建设对基本农田的占用,确保基本农田的相对稳定;三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因地制宜选育推广良种,将良种播种面积提高到90%以上,不断提高栽培技术水平,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四是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复种指数由现在的178%提高到190%左右,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2、逐步建立多渠道的农业投入体系,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首先是继续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对红河州农业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本设施条件。具体重点抓好俄坻二期、黄连山、肥香村、槟榔寨4座在建工程,抓好大屯海、长桥海、高冲、天华山、白水塘、跃进水库6件中型及10件重点小(1)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抓好阿扎河、大庄河、云洞、阿白冲4座中型新建水源工程以及蒙开个、弥泸、建石大型灌区工程,提高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粮食的稳产、高产奠定基础。二是在努力确保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前提下,调整支出结构,继续加大对支农资金的投入,同时将投资项目打捆使用,整合行政资源、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以集中力量、集中资金抓关键、办大事、保重点;三是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基本建设,积极争取资金,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加快中低产田地改造,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采取造农家肥、掺砂客土、秸杆还田、种植绿肥等生物农艺措施,提高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建设高质量、高标准、稳产高产农田,力争使全州高稳产农田达到300万亩。
3、正确处理退耕还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粮食生产的关系,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搞好退耕还林,加强生态建设,是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从2002年到2005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四年间,红河州共退坡耕地54.7万亩,但这些退耕地主要是25度以上粮食产量较低的陡坡耕地,不是基本农田,退耕还林的实施对粮食生产安全没有影响。近几年,红河州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八五”以来共发展经济林果、水果近80万亩,但经济林果和水果主要栽种在山坡和粮食产量较低的旱地,且这些经济林果、水果地经济效益都比较好,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对粮食生产没有造成大的影响,而且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要认真做好退耕还林规划,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陡坡耕地坚决退下来,逐步建立一个良性的、有利于生产生活的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要做好土地利用规划,将工业和城镇建设用地主要布局到荒坡地和粮食产量很低的土地上,尽量避免使用良田良地作为建设用地,使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合理布局优势农产品,充分发挥土地和自然资源优势,努力做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两不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
4、坚持和完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充分调动粮食主产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红河州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州,是云南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州,搞好粮食生产,对促进社会稳定和全省粮食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从全州目前的情况看,粮食供求形势总体是好的,但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市场粮食价格的低迷和不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降低,粮食播种面积不断减少,以及粮食品种结构不合理,优质粮食比重低,种粮效益较差等等问题,给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带来了困难和压力,为确保粮食安全,巩固基本自求平衡的成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一要继续实行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政策,扩大补贴面积和资金,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效地激励和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二要加大农田基本建设资金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三要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优质粮食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推进优质粮食产业的发展,提高粮食种植效益;同时安排一定的优质粮食新品种选育经费,做好优质良种贮备更新;四是继续实施扶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工程、粮食自给工程、扶贫攻坚乡农田基本建设、“温饱工程”等建设,安排专项资金,完善粮食主产区的田间渠系配套建设,改善生产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五是实行分类指导,对粮食自给有余的地区,适当压缩普通粮食品种,以优质高产高效为目标,发展优质粮食种植,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提高粮食种植效益。六是认真抓好粮食生产的分级负责制,对粮食生产实行目标考核制进行奖惩,将粮食生产完全落到实处。
(三)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保证农民长期增收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要切实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构建有利于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1、建立政策落实执行机制,以落实政策促增收。要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全面落实土地承包、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等政策,健全和完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认真执行农民负担监测、信访举报、检查监督、案件查处等制度。全面落实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公示制”,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农村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违反农民负担政策“责任追究制”,防止农民负担反弹。要抓好粮食直补、扶贫等政策的贯彻落实,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2、建立农村产业结构科学调整机制,以结构调整促增收。首先,要突出重点,发挥优势,认真实施州政府颁发的《红河州农业优势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实施农业优势产业开发和农业综合开发。要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新的突破口,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实施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工程抓紧抓好,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其次,要大力发展养殖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发展的意见》,努力扩大畜牧养殖的规模。要树立“草当粮种”的观念,发展农田种草养畜。同时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扩大名优水产品比重,提高水产养殖效益。第三,结合生态建设,加快林业产业培植。要充分利用山区丰富的土地资源,开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子,缩小边疆山区和内地坝区的差距。第四,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搞好“三农”服务。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从注重抓生产向立足市场组织生产转变。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分析研究和预测,向农民及时传播市场供求信息,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切实抓好农产品信息网络和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广开农产品流通渠道,为农民增收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3、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机制,以转移农村劳动力促增收。一方面,各级农业、劳动、扶贫等部门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要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强化培训、改善环境”的思路,切实做好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的组织引导,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要按照“定点培训,定性培养,导向输出”的要求,抓好农民工的就业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政策法规水平,增强就业、择业的竞争力。要进一步清除对农民工进城的不合理限制,建立督促用工单位及时兑现工资的有效机制,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要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大农业内部的劳动力转移和消化,大力扶持农业综合开发和山区综合开发,就地转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减轻城市压力,减少社会问题。
4、大力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加工增值增加农民收入。农产品加工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各级政府要协调有关部门为农产品加工企业解决资金、土地、水电、规划、劳力等实际困难和问题,落实扶持政策,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扩大加工规模,组织农民就近就地务工就业。农产品加工企业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系列加工和精深加工,多创品牌,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
5、着力抓好农村小集镇建设,为农民的长期增收建立平台。小城镇是镇域经济的驱动器,具有实现经济扩张的“心脏”功能,聚集转化功能,对镇域主导优势产业的良性发展、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民长期增收至关重要,关系到“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当前,红河州小城镇建设明显滞后,“小马拉大车”的问题突出。因此,必须以主体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协调配套完善小城镇聚集转化功能,增加农民就业务工和发展非农产业经济的机会和条件。要改革城镇管理体制,为加快城镇经济开发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定优惠政策,推进户籍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和财税制度改革,优化土地资源的利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的转移,增强聚集功能。建立健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州建立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制度,引导进入小城镇的农民以自助统筹方式建立生活补助基金制度和失业、医疗、退休保障基金。认真贯彻执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以及《中共红河州委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公民迁徙自由的决定》,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完善户籍管理制度,为小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四)实施城乡统筹,建立投资长效机制
&1、逐步建立多渠道的农业投入体系,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首先是继续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各方面对红河州农业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其次是在努力确保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前提下,调整支出结构,继续加大对支农资金的投入,同时将投资项目打捆使用,整合行政资源、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向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农业基础设施倾斜,以集中力量、集中资金抓关键、办大事、保重点;再次是鼓励和引导州内外企业投资农业,鼓励信贷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扶持,积极引导农民增加农业投入,逐步建立多渠道的农业投入体系。
2、深化改革,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小城镇建设投入。在中心小城镇建设中,各县市要将收取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公用事业附加费,全部用于城镇建设,不得挤占或挪为它用。要强化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加大吸引社会资金、利用信贷资金和引进国内外资金的力度,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体制。要将小城镇固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土地增值税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管理,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小城镇小宗土地转让金的地方部分,用于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本着公建基础,民营经济的原则,加快小城镇建设和改善主导产业生产条件,大力拓展小城镇经济的综合开发,政府以搞好小城镇商品聚散转化功能设施建设和改善主导优势产业区生产条件为重点,引导各类投资者汇集小城镇,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发展竞争性行业,鼓励经商办项目,使小城镇经济得以更好的开发。
(五)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促进全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1、进一步完善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和激励政策。建议对优势产区的优质种子使用推广,对优势产区与推广重大技术有关的农业机械设备购置和生产投入品进行补贴;对发展优势农产品的龙头企业给予一定的减免税,提高优势农产品出口退税率;实行农业税收返还政策,扶持优势农产品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农村税费改革,鼓励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优势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和农业综合开发。清理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等收费规定,简化审批手续和程序。减免农产品在流通、储运和交易等中间环节的收费,政府对出口鲜活农产品运费差价给予适当补助。对优势农产品的技术创新给予支持和引导,对技术创新的研发、咨询、服务、推广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对科技成果和科研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
2、不断完善扶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政策,推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推动优势农产品布局区域化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带动力量,要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和“订单农业”等方式,走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要根据全省农业产业化会议精神,扶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在引进、示范和推行新品种、新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等方面的作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加强企业、基地与农户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关系,带动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的发展壮大,促进农民增收。州县两级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引导资金,以贷款贴息和补助的形式,专项用于扶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全州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要扩大农业的对外开放,吸引国内外企业(集团)和财团,带资金、技术、市场到红河州投资,从事优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营销。
3、继续保持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把退耕还林和农业产业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兼用型树种,如:印楝、八角、肉桂、橡胶、杜仲、竹子、棕榈、大黄藤等,用足用好退耕还林政策,发展经济林果业,开发林下产品,加强林业后续产业的培植,为农民增收拓宽路子、增强潜力,切实改善全州生态环境状况,做到林业产业培植和生态环境建设齐头并进,促进全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中的配套政策及法规。国发[2000]24号文件规定了“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但按照林业部门的其他现行政策,又规定生态林完全属于禁伐范围,如果造林后就完全不能砍伐变现,势必影响其造林积极性,不利于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也就谈不上受益问题,而且与“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自相矛盾。尤其是谁种谁有政策难以具体落实,造林主只有所有权,而在利用上没有自主权,林木成林后,由于没有指标采伐或指标太少而不能采伐利用和变现,影响了群众的造林护林积极性。因此,应及时完善林业政策、法规,对地理条件较好的地区,经批准后,收取更新保证金后允许适当采伐,采伐后更新造林并经林业主管部门检查验收合格退还更新保证金。从根本上落实谁种谁有的政策,让造林主真正拥有林木所有权和处置权。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农民造林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农民增收,实现青山长在、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竹子在采伐政策上应该彻底的放开,即退出限额采伐,因为竹子年年抽笋,只要科学的采伐,即可达到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状态。
&5、搞好土地流转机制与规模经营矛盾的有效解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们党在农村长期不变的基本政策,并已在我国《宪法》中以法律的形式加以体现,加上改革开放以来较长时期的运作和其效果的验证,我国农民已经认可和习惯于这种“小生产”式的组织方式。这种小生产式的组织方式,与产业化经营的规模经济方式之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冲突,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途径是借鉴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两权分离原则,即在不改变承包权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让渡经营权,通过经营权的集中使用来克服小生产存在的弊端。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遇到了重重困难。我们必须探索建立一种农民既无后顾之忧又规模经营的体制与机制。
(六)加强支撑体系建设,为全州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继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对现有有关部门用于农业方面的投资,按照“渠道不变、管理有序、目标统一、合理分工”的原则,进行投资整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改造中低产田地,建设高稳产农田,每年在州级财政预算中安排4000万元的农村基本建设资金和1000万元的高稳产农田建设专项资金,市县级财政也要相应安排专项预算,加强对水利基础设施、基本农田和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和农民的居所环境条件,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力争在州中北部片区建设200万亩,在全州建设300万亩左右的高产稳产农田,保证粮食总产稳中有增,为全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奠定良好的基础。
2、加强农业科研和新技术推广。进一步完善州、县、乡三级综合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优先建设完善以“绿色证书”和“青年农民培训工程”为主的农民技术培训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充分利用州、县、乡各级农技、林业科研站、所人才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农业科技成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农科人员要深入到农村、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规范地进行生产。同时,抓好农业高新技术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促进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国家级“红河云南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为龙头,继续实施和完善红河州“十五”计划中提出的三个州级和13个县级“农业示范园”建设,力争在新品种引进推广、集约化设施技术、生物技术节水技术、精深加工、农产品保鲜及包装技术、农产品信息技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快推进全州优质高效农业和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进程。推广成套农业技术,实现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养殖)示范基地,提高红河州优势农产品质和量的水平。
3、加强动物疫病防治与服务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动物免疫、检疫、诊疗、监测和动物防疫监督工作。在州动物防疫监督所的基础上,建成州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同时根据各市县的情况,加强重点地区、贫困县乡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具体要重点解决70个乡镇无房、危房兽医站的建设,在积极争取省的投资支持的同时,州市县都要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投入,保证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完成。要建立稳定的防疫经费投入机制,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疫与控制;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动物防疫体系,制定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预案。全面实行免疫标识管理制度,强化动物免疫和产地检疫工作,严格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完善动物保护体系和兽药、饲料监督体系,使动物疫病密度和畜禽疫病死亡率控制在省定指标内,确保畜禽生产安全。
4、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产品质量监督两大体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质量安全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提高农产品质量,加紧制定符合我国实际和国际惯例的农产品原料和加工业制品质量标准体系,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关键环节。“十一五”期间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创造一大批优质农产品和名牌产品。州级有关部门和各市县要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加快农业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加强农产品质检中心建设,严格检验制度,加强抽检力度,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控制;要大力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行为。龙头企业要率先执行国家和省制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和完善企业标准,有条件的要积极实行国际标准,为推动全州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还要主动把执行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技术和农艺要求导入农户,带动农户和基地的标准化生产,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一大批优质农产品和名牌产品,增强全州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5、搞好农民综合素质培训。各级政府要组织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并建立健全保护农民工的各种法律制度。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切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结合起来,完善扶贫机制。扶贫要从教育入手,先从贫困地区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上着手,再给予财力物力和人才上的支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问题。
6、大力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农村公共用品安全。要加强以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等为重点的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监管执法,广泛深入地开展“红盾护农行动”,坚决打击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的不法行为,推动全社会形成农资打假护农的良好氛围,为“三农”发展服务。州市县要成立“红盾护农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工商管理部门牵头,农业、质监、发改、供销、公安等部门配合,形成合力,加大工作力度,促进执法到位,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农资行为,打击农资违法违规交易,净化农资市场次序,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保障全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认真抓好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各种媒体动员各界力量广泛参与红盾护农行动,在全社会形成农资打假的浓厚氛围;二是认真清理农资经营渠道,有针对性地加强流通领域农资商品质量监管,依法检查农资商品经营者的主体资格,取缔非法农资经营行为,同时加强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和农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三是突出重点,强化农资市场监管执法,严肃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等不法行为,使农资市场明显好转;四是以农村市场为中心,加强对农资市场的规范管理,要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举报和查处网络中心的作用的基础上,整合资源,扩大功能,逐步建立统一高效、信息共享的执法综合网;五是深入普及农资基础知识,引导农民群众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农资产品。
7、加强气象体系建设,为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大力提升气象信息对国家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充分发挥气象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按照“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十五”期间要按照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四个一流”的要求,即“一流台站、一流技术、一流装备、一流人才”,在全州建设具有国内中上,西部一流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为全州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气象服务。具体目标就是要建成四个体系,培养造就一支队伍,即:建设一体化气象观测体系;建立“无缝隙”预报预测体系;建立新一代气象服务体系;建立新一代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培养一支适应气象事业发展的科技人才队伍。要理顺和完善体制,整合资源,初步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全的气象事业框架,气象现代化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全州在防止气象灾害和减少气象灾害、以及在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等方面,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主办红河州电子政务管理中心 承办 滇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淘宝12周年庆典活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