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学经典诵读读大赛--组朗诵不超过5分钟

关于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比赛的通知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正文
关于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比赛的通知
&&&热&&&&&★★★
关于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比赛的通知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050 更新时间: 15:06:22
关于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比赛的通知
各年级组:
&&& 为迎接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4周年,营造喜庆、祥和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推动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入开展,学校拟国庆节前举办“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比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比赛目的: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其中优美的诗词无疑是这条璀璨星河中无数闪耀的明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华,是人文精神的底蕴,是塑造中华魂的优秀素材。通过举办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比赛,展现中华优美诗词“诗的韵律、词的意境”的绚丽风采,并发挥中华优秀文化对培养青少年人文素质和形成健全人格的积极作用。
二、比赛范围:初一、初二全体学生。
三、比赛形式:通过年级比赛后,各年级取前6名参加学校比赛。
四、比赛篇目:古今中华经典诗歌、词辞、散文。
五、比赛奖项:分年级组进行评奖。初一、初二年级各设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
六、比赛评分标准:
1、内容:所选作品内容积极、健康,以传统文化为主旋律;朗诵时间不超过5分钟。(20分)
2、语音;普通话标准、流畅,音色优美、吐字清晰、声音洪亮。(30分)
3、技巧:正确把握诗歌内容,朗诵感情丰富,语调处理到位,动作表情协调自然,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表演形式新颖。(40分)
4、台风:衣着得体,精神饱满,台风端正,表演落落大方。(10分)
七、比赛时间及地点:九月二十七日在学校运动场。
八、活动要求:各年级组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认真落实,把好质量关。并于九月二十四日前将参加学校比赛的学生姓名和诗词上报学校团委室。
&南海实验中学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FONT-FAMILY: 仿宋_GB2312; mso-hansi-font-family: 仿宋_GB年9月12日
文章录入:lixipeng&&&&责任编辑:lixipeng&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 ┆┆┆┆ &|&&&
版权所有 @ 南海实验中学
联系电话:282889(招生办)亲近经典,承续传统,提高人文素养
一、指导思想
二、具体方法与措施
120109121813913
120109102010
(3) 2010910
三、诵读内容
学校:福建省福州实验小学&&&&&&电话:5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东街82号&&邮编:350001
技术:&&&&胶州一中教师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方案
胶州一中教师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方案
&&&&&[日期:]
来源:教导处&&&&&
作者:教导处&&&&&审核部门:
一、活动目的
诵读能力是教师的基本素养。为了提高全校教师普通话诵读的水平,也为了丰富我校教师课余生活,给各位教师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机会,同时也是为了促进语文诵读教学的发展,为学生树立热爱诵读的典范。我校积极响应市教体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教师中开展普通话诵读活动的号召,特开展本次中华经典诵读比赛。
二、比赛时间:2011年5月18日下午第四节
三、参赛教师:
比赛采取自愿报名与组室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语文教研组至少推荐3人参赛,非语文教师每教研组至少推荐1人参赛。5月15日以前报教导处祖小馥老师处。
四、评委名单:梁成山、纪春梅、赵宏、各级部主任、全体教研组长
五、比赛地点:科技楼三楼多媒体室
六、主持人:李媛媛(化)&& 摄像:于洪斌、赵国华
七、比赛办法:
(一)各教师上报诵读文章名,并做好相应的媒体准备。同时提供简短的对所选诵读内容的简单解读说明或是选择原因(也可以不提供)。
(二)具体比赛要求:
1、朗诵内容及时间控制:以红色经典、中华古代和近现代经典诗词歌赋及散文为主要内容;朗诵的总时间控制在3至5分钟以内为宜。
2、自行准备背景音乐,可安排助手协助适时播放和调节音量。请在比赛之前与主持人联系。
3、赛前抽签决定次序。按序上场诵读。
4、评委根据评分标准在评分表上签署实名,打分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取平均分作为参赛教师的得分。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一等奖前两名的教师将直接参加市中华经典诵读比赛。
八、评分标准:
1、发音标准,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正确流利。(3分)
&2、感情真挚、充沛,语气语调恰当,能再现文章情境,正确体现文章的思想感情。(3分)
3、背景音乐或是媒体运用恰当,音量适中,适合文章的意境。(1.5分)
4、仪表整洁,上下场致意、答谢,朗诵过程中举止自然、大方,能体现教师的良好形象和素养,整体效果好。(1.5分)
5、时间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不低于2分钟,不超过8分钟。(1分)
胶州一中教导处
二○一一年五月八日
&胶州一中教师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报名单
胶州一中教师中华经典诵读比赛评分表
评分标准:
1、发音标准,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正确流利。(3分)
2、感情真挚、充沛,语气语调恰当,能再现文章情境,正确体现文章的思想感情。(3分)
3、背景音乐或是媒体运用恰当,音量适中,适合文章的意境。(1.5分)
4、仪表整洁,上下场致意、答谢,朗诵过程中举止自然、大方,能体现教师的良好形象和素养,整体效果好。(1.5分)
5、时间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不低于2分钟,不超过8分钟。(1分)
&&&&&&&&&&&&&& &&&&&&&&&&&&&&&&&&&&&&&&&&&&&&&&&&&&评委签名:&
Powered by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
当前位置: &
关于举办“承国粹、做国人、诵古文中华古诗词诵读大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
&&诗传万代颂扬民族正气,歌冲九霄吟唱中华雄风。&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广大同学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深同学们对诗词的理解与体会,发挥诗词朗诵对于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学院决定举办&承国粹、做国人、诵古文&中华古诗词朗诵大赛。现通知如下:
2.1#408 &&&&&&
&&& 201458&
&&&&&&&&&&&&&&&&&&&&&&&&&&&&&&&&&&&&&&&&&&&&&&&&
&承国粹、做国人、诵古文&中华古诗词诵读大赛报名表
系部:&&&&&&&&&
注:此表填写好后,请于& 月&& 日& 点前,将电子版发送到
&承国粹、做国人、诵古文&中华古诗词诵读大赛评分标准
一、比赛规则
1、比赛采取百分制。
2、评委打分原则从70分起,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3、朗诵时间掌握在5分钟内,超过规定时间扣分,最高扣5分。
4、参赛班级需统一着装出场,朗诵内容要求健康向上,围绕主题。
二、中华古诗词诵读大赛评分标准(表)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推荐篇目
一、古典诗词&
1.《诗经》(13首)(西周-春秋)
★周南&关睢&
★周南&桃夭&
★郑风&风雨&
★郑风&野有蔓草&
★郑风&子衿&
★邶风&击鼓&
★秦风&蒹葭&
★秦风&无衣&
★王风&采葛&
★王风&黍离&
★豳风&七月&
★小雅&采薇&
★小雅&鹿鸣&
2.楚辞(5首)(战国&屈原)&
★离骚(前半部分)&
★九章&涉江&
★九歌&湘夫人&
★九章&橘颂&
3. 汉代诗歌(19首)&
★大风歌(汉&刘邦)&
★北方有佳人(汉&李延年)&
★江南(汉乐府)&
★孤儿行(汉乐府)&
★十五从军征(汉乐府)&
★有所思(汉乐府)&
★上邪(汉乐府)&
★白头吟(汉乐府)&
★陌上桑(汉乐府)&
★羽林郎(汉&辛延年)&
★长歌行(汉乐府)&
★&饮马长城窟行(汉乐府)&
★四愁诗(汉&张衡)&
★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古诗十九首之西北有高楼&
★古诗十九首之孟冬寒气至&
★短歌行(汉&曹操)&
★观沧海(汉&曹 操)&
★龟虽寿(汉&曹操)&
4. 魏晋南北朝诗(3首)&
★西洲曲(南朝民歌)&
★敕勒歌(北朝民歌)&
★&木兰诗(北朝民歌)&
5. 唐诗(56首)&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代悲白头翁(唐&刘希夷)&
★凉州词 (唐&王之涣)&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出塞(唐&王昌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
★将进酒 (唐&李白)&
★ 行路难(唐&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
★登高(唐&杜甫)&
★春望(唐&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蜀相(唐&杜甫)&
★春夜喜雨(唐&杜甫)&
★望岳&& (唐&杜甫)&
★佳人(唐&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别董大(唐&高适)
★凉州词&(唐&王翰)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相思(唐&王维)
★杂诗(唐&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山居秋暝(唐&王维)&
★终南别业(唐&王维)&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遣悲怀&其二(唐&元稹)&
★忆江南& (唐&白居易)&
★长恨歌(唐&白居易)&
★琵琶行(唐&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黄鹤楼(唐&崔颢)&
★枫桥夜泊(唐&张继)&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
★游子吟(唐&孟郊)&
★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
★乌衣巷(唐&刘禹锡)&
★锦瑟(唐&李商隐)&
★无题(唐&李商隐)&
★无题(唐&李商隐)&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泊秦淮(唐&杜牧)&
★江南春(唐&杜牧)&
★赠别二首(唐&杜牧)&
★贫女(唐&秦韬玉)&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金缕衣(唐&杜秋娘)&
6.宋元明清及近现代诗词(首)&
★观书有感(宋&朱熹)&
★山园小梅(宋&林逋)&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书愤(宋&陆游)&
★正气歌(宋&文天祥)&
★墨梅(元&王冕)&
★石灰吟(明于谦)&
★竹石(清&郑板桥)&
★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清&龚自珍)&
★已亥杂诗之五(清&龚自珍)&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清&林则徐)&
★对 酒(近代&秋瑾)&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近代&秋瑾)&
★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近代&秋瑾)&
★狱中题壁(近代&谭嗣同)&
★虞美人(五代&李煜)&
★相见欢(五代&李煜)&
★摊破浣溪沙(五代&李璟)&
★浣溪沙(宋&晏殊)&
★蝶恋花(宋&晏殊)&
★玉楼春(宋&宋祁)&
★渔家傲(宋&范仲淹)&
★苏幕遮(宋&范仲淹)&
★生查子(宋&欧阳修)&
★&蝶恋花(宋&欧阳修)&
★&临江仙(宋&晏几道)&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苏轼)&
★&水调歌头(宋&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
★&江城子 密州出猎(宋&苏轼)&
★&定风波(宋&苏轼)&
★&鹊桥仙(宋&秦观)&
★满江红(宋&岳飞)&
★破阵子(宋&辛弃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一剪梅(宋&李清照)&
★醉花阴(宋&李清照)&
★声声慢(宋&李清照)&
★临江仙(宋&李清照)&
★&如梦令(宋&李清照)&
★如梦令(宋&李清照)&
★&雨霖铃(宋&柳永)&
★蝶恋花(宋&柳永)&
★望海潮(宋&柳永)&
★钗头凤(宋&陆游)&
★&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明&杨慎)&
★送别(近代&李叔同)&
★沁园春&长沙&
★卜算子&咏梅&
★沁园春&雪&
★采桑子&重阳&
★忆秦娥娄山关&
★念奴娇&昆仑&
二、古典文赋&
《道德经》(5章)&
《论语》(14则)&
《孟子》(3章)&
《庄子》(3章)&
逍遥游(前半部分)&
养生主(前二节)&
秋水(第一节)&
礼记&大学(第一章)&
礼记&中庸(节录)&
礼记&学记(节录)&
登徒子好色赋(战国&宋玉)&
对楚王问(战国&宋玉)&
报任安书(汉&司马迁)&
前出师表(三国&诸葛亮)&
诗品(节录)(梁&钟嵘)&
桃花源记(晋&陶渊明)&
与朱元思书(南朝&吴均)&
兰亭集序(晋&王羲之)&
桃花源记(晋&陶渊明)&
滕王阁序(唐&王勃)&
师说& (唐&韩愈)&
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陋宝铭(唐&刘禹锡)&
阿房宫赋(唐&杜牧)&
岳阳楼记(宋&范仲淹)&
爱莲说(宋&周敦颐)&
秋声赋(宋&欧阳修)&
醉翁亭记(宋&欧阳修)&
前赤壁赋(宋&苏轼)&
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1900年2月10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学经典诵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