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法界不离一念心都可成佛吗乃至入无余涅槃的真心本体也可以吗

涅槃是什么?_百度知道
涅槃是什么?
提问者采纳
彼为一切功德法所依故,积行一切功德所换来的代价!世有一班不懂教义的人。我来引一段经文补释这众德具不具的道理,不住涅槃,涅槃是学佛修行最后的归趣。大乘菩萨及佛虽变易生死,一切烦恼生死无不毕竟空‘寂’,所证的是偏空真理,因为它是福慧圆满,或云涅槃那、安乐。又名泥洹,是由历劫辛苦,不消说它当然是个无法估价的圣果:并不是个个死了就能即证涅槃,槃名为趣,更不随业受生死,但中俗谛理显现,未灭上分),即现一分光明),尚‘有’其‘余’的尘沙。又以大悲故不住涅槃(不忍坐视沉溺生死的众生而不救),它的本体是无明烦恼永寂:灭度,它的本体是见思烦恼永寂。请大家认识清楚为幸,空及二边之法相为变易生死果,灭谓烦恼‘灭’除、解脱,故非圆满解脱。今单举灭度和寂灭二义释之,回复‘圆’明‘寂’照的本有心体:
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做‘圆’!要知道,所灭的是变易生死;小乘所证涅槃为‘有余’,永远不再被烦恼生死所困扰、涅槃的意义
涅槃是梵语,故云无住:涅名为出,二种生死永灭:即德无不‘圆’;寂约灭恶方面言(断惑灭苦),名为‘法身’、小乘无身无智、不生不灭等,因为寂灭;那法身,二,此其二也,小乘涅槃所断的是见思烦恼,不受后有而入涅槃。佛所证的涅槃:‘性净涅槃’谓诸法自体,二种生死完全度脱(寂),故不名法身、无余涅槃,未彻证法身般若之德,而获到一种纯善纯美的庄严解脱:涅槃有二种。旧译为灭度,故曰有余、真如之体众苦都尽。此则以尘沙,息妄归真。
小乘虽然不算圆满解脱,这是根本错误的,此为无余涅槃,此义比较来得完善,根本是由本觉真心而起的。‘无住涅槃’是说不住生死,圆寂也就是指得‘圆明寂照之真心’,永离一切烦恼(寂)故,‘度’脱生死的意思,它是圆断烦恼。小乘之涅槃体非觉性,使读者易懂,常乐我净的四德不缺,生死可了,名为般若’,同证真理。体虽如如而能不变随缘,叫做有余涅槃(尚有余此有漏依身的生死苦果可灭故),它的本体是尘沙烦恼永寂。换言之,故涅槃并非诸佛的专有品:
1、无余同为一体,竟以涅槃认为是死的别名,唯在有漏依身上灭、无住涅槃。此为大小相对的有余、无明烦恼未断,性本空寂,或云寂灭、涅槃的意义
二。嗟嗟,不过仅约断德方面,名为‘解脱’,归于真身之本’谓之无余涅槃:‘一。此为大乘的有余,因同断见思,而证无余涅槃。三。若连以前烦恼业所受之身亦灭。
若据新译——玄奘法师则译为‘圆寂’,谓永出诸趣生死,这叫做界内界外断惑异,实相中谛理显现。结语
如上所明,但尚有前业所招的生死果报身未灭(生命体犹存),我人如能灭一分梦想,更无所求,故不名般若。小乘之涅槃非为功德法所依,即证一分真觉(如镜子去一分尘埃。至于大乘所证的涅槃,此其一也、圆证三身,业力所转),因此不能证得,自然证得寂静体性,因此。
二乘人灭分段生死、涅槃的种类
现在再来把它的种类介绍一下,合前有余,可是它已能了脱分段生死。
更对于小乘和大乘涅槃的分解,则为‘无余’。亦可说、无明烦恼;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不被无明所迷。详细的说、无余是三乘共证、无明;三德中仅具解脱一分;烦恼灭除;用虽生灭而能随缘不变,乃诸佛圣者所同证的圣果。
据上所说。菩萨所证涅槃。有余、小乘灭生死而涅槃、无余涅槃,变易的果尽为无余涅槃,证得‘寂’静之体性,则亦可译为出趣也。
当知梦想。其不同处:
(一)就小乘方面;性净涅槃是凡圣同具,法法平等:证得阿罗汉果。今略释之,圆寂似乎大乘无为的涅槃。
3,要详细明白它当分三段来讲,大乘达生死即涅槃,一、圆获三智、有余,名虽异其义则同,乃至全灭全证,灭分段生死而已,不假他修。据此研究起来,可就不同了:若变易生死因尽为有余涅槃。
“法华玄赞”二云。这就是涅槃的境界——圆寂。就以小乘涅槃来说。或云;彼离分段变易故,所灭的是分段生死、无为;无住涅槃是佛果独证。小乘之涅槃唯离分段。
此外还有性净涅槃。寂灭,凡夫无分。至此则一切功德无不复归‘圆’满、灭度等为小乘涅槃、无明为变易生死因,是证到大乘究竟涅槃的境界。圆约进善方面言(成就一切福德)。圆寂则统明智断二德、无余为四种涅槃:果报身未灭为有余(虽惑断而身尚在)待果报身灭时,不过凡夫一向为梦想所蒙昧,详细可再分为三点说明、灭度、解脱三德具备:即福慧二严做到圆满无缺(圆),再‘无’其‘余’的烦恼可断,未脱变易,寂谓理性‘寂’静;永离一切烦恼生死叫做‘寂’、般若。大乘涅槃,众德圆备、圆满解脱。
(二)就大乘方面,所断的是尘沙,自然烦恼‘灭’除,患无不‘寂’,这叫做本性寂灭非寂灭异。二,亦得称为涅槃——小涅槃,悟则究竟涅槃。
要之、解脱等译;彼为觉性故也。“智论”云,圣凡不二的理性。
(三)就大小相对言,二乘所证涅槃。以上为小乘的有余。
2,因为它仅断见思烦恼。
总之,它的生死果即指有漏依身(为有漏烦恼感受生死所依之身):‘佛息应身之化、无余涅槃(此有余、小乘唯断界内见思。所谓迷则颠倒梦想,或楚夏不同,言断灭生死烦恼,所证的是中道实相理,旧云涅槃,寂静,所以它的生死因便是见思烦恼,对于招感生死业因的见思惑,它——涅槃。因为它——真心——本具一切功德(圆),三惑烦恼彻底清除、真如之体灵明妙觉,变易生死未了。至于大乘所证的涅槃,偏空真谛理显现,这叫做众德具不具异。成佛即证此真心;大乘则身知具足,大乘并断界外(三界外)尘沙、无余。简单的说,始称为无余的涅槃,叫做无余涅槃(无余外生死苦果可灭故)。
又近代的学者说:不但招感生死之本的心理上之烦恼业惑已经解脱,故曰无余、涅槃的种类结语前言
一,因为它是三惑全断,即众苦所聚的生理上之现实生命体亦同称解脱、真如之体出所知障。
二,即‘灭’除烦恼,皆音之讹略,今顺古亦云涅槃,此其三也斌宗法师讲述
一九五七年二月拾五日于澹云精舍前言一,虽已断尽而更不生起,正音为波利匿缚男。今略说明之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为您推荐: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
第一篇 涅寂静
&发表时间:
15:30:35&点击:
  第一篇 寂静
  壹 前言
  长久以来,佛教有许多深奥微妙的义理,被世人严重地扭曲、误解,甚而形成对佛教的戏谑。譬如&涅&本是学佛的人千辛万苦所希望求得的圆满幸福境界,但是一般人误把涅当作死亡的意思,因此祭吊的挽联上写著「得大涅&,或说:&气得一佛出世,二佛涅。&其实涅不是死亡,而是与死亡截然不同的超脱境界,是一个永恒的,圆满的世界。
  一般寺庙所供奉的佛像,分别有立姿、坐姿、卧姿等。坐姿表禅定,是一种自受用的境界,是静态的;立姿表行脚教化,是他受用的境界,是动态的;卧姿又称涅像,表示圆满、吉祥,是动静一如的。所谓圆满就是了生脱死、超越时空、泯灭人我对待,自他融和一体。所以,涅不但不是死亡,而是最真实、最有价值的,是佛教最高的自我证悟世界。
  贰 涅的意义
  涅,梵语nirva,意译为寂灭、灭度、寂、无生。《》说:&灭诸,名为涅。&《大毗婆沙论》说,涅的意义是&烦恼灭,三火息;三相寂,离诸趣&。《杂阿含经》说,涅是&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所以涅就是中的灭谛,是灭除贪欲、嗔恨、愚痴、无明、邪见、是非、烦恼的一种寂灭无染、物我双忘、圆满光明、自由自在的世界。
  当初在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成就正等正觉,这种正等正觉就是涅。所以,涅就是我们自己清净的本性,是真实的自我。能够证悟涅,就能泯除人我关系的对立,超越时空的障碍,不被烦恼、、人我、是非、差别、障碍等种种无明所束缚而流转生死。所以,涅是超越生死的悟界,能入&涅&就是人生的解脱。
  参 涅的异名
  在佛教各经论中,对&涅&有种种不同的异名诠释,如《法蕴足论》中&无为、无边、无漏、无住、无生、无作、无灭、无起、无染&&&等四十三种说法,及《四谛论》中&无坏、无失、无等、无碍、无求、无上、无量、无爱&&&等六十六种解释,都是从否定的层面来诠释&涅&的意义。而《法蕴足论》有&真实、彼岸、微妙、寂静、恒在、安稳、胜义、至善、稀有&&&等五十种解释,《四谛论》有&解脱、超绝、唯一、圆满、清净、最上、真谛、真如&&&等四十六种说法,都是从肯定的层面,对涅作广义的诠释。
  此外,《大涅经》说:&&就是涅;《》说:一切诸法的自性就是涅;《经》说:&理无所知,无所不知&的&般若&就是涅;《》说:证实了&理绝动静&就是涅;《维摩经》说:&不二法门&就是涅;《胜N经》说:&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就是涅。涅,就是不生不灭的自性。
  中国四大译经家中,俗称旧译家的鸠摩罗什将涅译为&灭度&,就是灭烦恼障、度生死海的意思。新译家玄奘大师则将涅译为&圆寂&,圆指圆满,寂指静寂,具足一切,泯除一切污染的习气、烦恼等,就是涅的真谛。
  肆 涅的特性
  涅的诠释,虽然诸经所用名义各异,可是理实无二,都是指&清净自性,真实本体&,此自性本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因此《方等般泥洹经》卷二说,涅具有如下八种法味:
  1.常住:涅之理通彻三世而常存,圆遍十方而常住,故称常住。
  2.寂灭:涅之理寂绝无为,生死永灭,故称寂灭。
  3.不老:涅之理不迁不变,无增无减,故称不老。
  4.不死:涅之理原本不生,然亦不灭,故称不死。
  5.清净:涅之理安住清寂,诸障皆净,故称清净。
  6.虚通:涅之理虚彻灵通,圆融无碍,故称虚通。
  7.不动:涅之理寂然不动,妙绝无为,故称不动。
  8.快乐:涅之理无生死逼迫之苦,而具真常寂灭之乐,故称快乐。
  此外,涅有十大特性:
  1.涅如莲花:莲花不能离开淤泥而生长,但是却不被淤泥所污染;涅也和莲花一样,不为一切烦恼所污染,不能远离生死而证得。
  2.涅如水:涅具有水的清凉性,能熄灭一切烦恼热苦;涅更具有水的止渴性,犹如雨浇旱土,能解除我们对爱欲的渴望。
  3.涅如解毒药:涅是一切被烦恼毒物所苦的众生安养生息之处,犹如除百病的灵药,能灭除世间一切苦恼病症。
  4.涅如大海:大海对于一切尸骸没有爱憎之念;涅也是一样的远离烦恼形骸,无所挂碍,这就是涅的&无爱憎&。大海浩瀚无涯,没有此岸彼岸之分,容纳百川而不溢;涅广大无边,也能包容众生而不壅塞。
  5.涅如食物:食物能解除饥饿衰弱;涅也能去除一切痛苦的饥饿衰弱,镇静众生的烦恼和忧虑。
  6.涅如:涅是一种不生不死、不来不去、无所挂碍的境界,就好像虚空一样无边无际,不住一处而遍于一切处,不依一物而为一切物所依,让圣者自由自在遨游其中。
  7.涅如摩尼宝珠:涅就像摩尼宝珠,能放射出道德的光辉,使人人欢喜,满足众人的一切欲求。
  8.涅如赤钐矗撼钐词亲钕∮心训玫钠媸鳎荒也如赤钐矗⒎⒊鑫抻肼妆鹊姆曳冀湎悖フ咚尢荆兰渌∮小
  9.涅如风:涅之妙理,可吹送人至于菩提,犹如在顺风中行驶舟船,故譬之如风。
  10.涅如山峰:涅又像高高耸立的山峰,即使在风雨之中,也一样卓然不动,任何烦恼恶贼都难以攀登。峰顶土质坚实,所有无明、痛苦的种子都不能生长,是完全脱离一切有漏染污的境界。
  伍 涅的种类
  涅有层次上的分别,各宗派对涅的分类也有不同。兹以与法相宗所举说明如下。
  一、三种涅
  天台宗就体、相、用三方面来诠释涅:
  1.性净涅:就涅的体而言,诸法实相的自性清净,不生不灭,称为性净涅。
  2.圆净涅:就涅的相而言,证果,如实觉了诸法为圆,破除一切烦恼为净,所以称为圆净涅。
  3.方便净涅:就涅的用而言,佛陀虽已证入涅,但是为了救度众生而随众生的机感示现一切应身,说一切法,机缘尽时,应身灭亡。然而生本非生,灭亦非灭,而是涅的一种方便应现之生死假相,又称为应化涅。
  二、四种涅
  法相宗将涅分为四种:
  1.自性清净涅:一切诸法虽然被客尘烦恼所覆障,但是法性真如清净不变,无生无灭,湛然澄明有如虚空,具有无量微妙功德,为一切有情万物所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任何人不假外求便可证得清净的真如自性,称为自性清净涅。
  2.有余依涅:虽然已经断灭烦恼,更不起惑造业,却还余留过去所招感的肉体存在,但是不会受饥寒苦乐等影响,能平静地面对人生世事,叫做有余依涅。
  3.无余依涅:不但断除所有烦恼,而且由过去业力所招感的色身也灭亡,无有余遗,一切微苦皆已离尽,是名无余依涅。
  4.无住处涅:断除所知障,证悟生死涅不二的真理,所以不厌生死,不动本际,不住涅,悲智双运,穷未来际,利乐有情,称为无住处涅。
  由以上涅的种类,我们可以得知,涅的境界并不一定等到死亡才能证得。例如:佛陀三十岁时,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早已证得涅,只是还有色身的依报存在,是为&有余依涅&;八十岁时,在娑罗树下入灭,则是&无余依涅&;佛陀在五十年间行化各地,接应群机,过的是无染无著的&无住涅&。佛陀曾在《》中自述:&我于尘点劫前早已成佛,自是已来,常在此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余那由他阿僧o国导利众生。&所以,佛陀在此娑婆世界的诞生、、降魔、成佛、说法、入灭等诸相,都是&方便净涅&的运用,也是&无住涅&的境界。我们之所以要求证涅,就是要找回清净的自性涅。
  陆 涅的境界
  众生每天在五欲六尘中烦恼不已,而证悟涅的诸佛菩萨是生活在那一种境界呢?根据《北本涅经》卷二十三记载,涅有四种境界,称为涅四德:
  1.常:涅境界的觉悟是永远不变的觉悟。
  2.乐:涅有四种大乐:
  (1)无苦乐:世间的乐即是,所以是相对的乐;证入涅,则能超越一切苦乐,而得到绝对的大乐。
  (2)大寂静乐:涅的境界远离一切戏论,离言绝虑,所以是大寂静乐。
  (3)大知乐:诸佛如来证得涅后,具有大,远离一切颠倒虚妄,于一切法悉知悉见。
  (4)不坏乐:如来法身犹如金刚,不能毁坏,不是烦恼的色身。
  3.我:涅的境界,自由自在,毫无拘束。
  4.净:涅的境界,湛然清净,没有烦恼的染污。
  所以,涅是止灭一切痛苦聚集的究极理想境地,是去除贪爱,舍诸有执,止灭烦恼欲念的世界,是众德圆满的乐土,是绝对无执无碍的境界。因此,具体而言,涅的境界是:
  1.无生的境界:涅已没有生死、变异,是个不生不灭的境界。固然不生有漏杂染的烦恼,也不起无漏清净的涅想,是个染净俱捐,境我皆泯,无生法忍的绝对世界。
  2.无住的境界:涅之后无处不在,在清净心里,在法性之中,在真如佛性内,在万里虚空里。证得涅之后,这个法身如如不动,住在荡荡涅城。所谓涅城就是&无边风月眼中眼,不尽乾坤灯外灯,柳暗花明千万户,敲门处处有人应&的气象。
  3.的境界:真正的涅,是打破,到达无我的大自在,再从无我中建立真我,所以涅后的我才是真正的我。
  4.无缺的境界:涅的境界是我们心灵上永恒的乐土,里面充满法乐,有完全的平静,有至高的妙乐,有持续的幸福,有福慧的完成,有究竟的解脱,有永恒的自我,有真实的世界。涅的芬芳至乐,是人人可以证得,时时可以体悟的。
  柒 涅的求证
  涅超越有漏世间的一切对待,无法由经验世界的见闻觉知获得,必须自己痛下功夫,从修行内证中,渐渐体悟它的存在。从证得涅的圣者教示中,可以知道求证涅的方法有三:
  1.依于戒行:《弥兰陀王问经》说:&求道者若安住于戒行,修行,无论住于何处,皆可实证涅。如人有眼睛,立于何处,皆可看见虚空,涅以戒行为住所。&因此,以戒为师,精进修持,假以时日,就可以证得涅。
  2.依修:我们要想完成佛道,必须遵循佛陀的教诲,谛观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寂静&的教理,了解诸法的空幻,对于一切万有现象,心中不起丝毫贪恋畏惧的念头,止灭一切尘沙般的烦恼,不执不取,能所俱亡,能够如此,便能到达诸法静寂,爱执坏灭的涅境界。
  3.依三学、四摄、而学:欲修涅境,便要以&戒、定、慧&安止我们的身心,用&、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作为应化度众的方便法门,并且从日常行住坐卧的平易处,精进修持六度生活,日日摄心守正,时时转迷成悟,成就无量清净功德,长养无边殊胜力量,圆满究竟般若智慧,具足种种利生弘法的妙用,就是&无住涅&。
  捌 结语
  涅是佛教的终极目标,因此列为三法印之一,称为&涅寂静&。当初佛陀感于一切众生起惑造业,流转三界,受生死苦,为使众生远离烦恼生死的痛苦,灭尽一切惑业,达到无为寂静的境界,所以对大众宣说&涅寂静&的真理。
  人生在世,在时间上不过短短数十寒暑,在空间上也只有七尺肉身之驱,面对这样有限的生命,如果我们能证悟涅,就可以突破时空的藩篱,超越生死无常的恐惧,将生命遍布于一切空间,充满于一切时间,完成生命最圆满幸福的境界。所以,大家应该将&证悟涅,找回真实自我&视为今日之事,珍惜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精进修行。
[]&&弘善法德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Copyrights reserved&&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联系方式:中国?广东?汕头&&联系电话:2&&联系人:黄易&&邮箱:admin@gming.org&&联系QQ:&&工信部ICP备案号:&&通灵佛教网&||||||
--(80)[]大般涅槃经疏 第1767部 newsdzj
大般涅槃经疏 第九卷
  大般涅槃经疏 第九卷
  隋章安顶法师撰
  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
  四相品上
  四者数也。相者如经以四种相开示分别。大般涅槃显然可见从此立名。前诸问答皆含三德义略不彰。此品答其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之问。明四相解般若明三密解法身明百句解解脱。今解般若从此当名故言四相。问愿佛开微密。又云演说于秘密。开演云何。旧释云昔说法身般若无解脱。今开涅槃具足三德。此但解开未明于说。开善云。四相答开密。现病答说密。此示两文未判其异。兴皇云。竖论是开横论是说。昔以无常覆常今以常覆无常。更互相覆今昔两覆。迦叶请开佛明今昔两说是涅槃二用方便。同显非常非无常。复次昔三点无常。今开是常。昔教直言自正正他是为四相。今开为般若。昔直言此身纳妃生子。今开是法身。昔说有为解脱。即是智上意地能缘。今开为解脱此三皆常。并是涅槃方便。此即竖明开微密相。若横释者昔欲说常而不得说为于邪常。今始说常二用具足。下文云昔说有余江河回曲。今说无余河不回曲。今昔相成共显一道。此即横说微密相也。是义不然。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此之四句皆覆正理。故释论云般若波罗蜜四边不可取邪见火烧故。又是四句皆方便门譬王密语智臣能解。又此四句对治四执。又此四句皆是正理故云一切诸法中悉有安乐性。若尔悉皆相覆那独言常与无常更互相覆不言余二。论其方便那独言常与无常独是二用两非方便耶。论其开密那独言开非常非无常不开三句。偏僻自坏其间并决可自思之。今明四句悉互相覆通是秘密。四句互治通是方便。四句即理皆得开秘皆名涅槃。如是悟解名开秘密。如是敷演名说秘密。更以四句重分别之。自有开非说。说非开。亦开亦说。非开非说。就自行为开教他为说。自他双明则亦开亦说。不自不他则不开不说。今之四句该括凡圣不独在佛。又一一句各论开说。自行显理名开。自说己证名说。说中二者分别法相名开。如分涅槃以为四相。名开秘密通涂广演名说。兴皇只是此之一句自行化他有。二者。令他同己所得名开。己法授他名说。不自不他亦为二者至无至处名开。常无所宣名说。如是分别开秘说秘。差别之相亦无差别。旧云此品明三密不明三德。亦云此品明三德不明三密。又云只明三密即开三德。开口密是般若。开身密是法身。开意密是解脱。三据不同而为三章。今家用此三章消文。然呼为三密亦互相有。而从多判以为三密。约四相广开般若。一则破偏二则显圆。何者昔说般若无相离相。今明般若即相无相。只般若是四相。只四相是般若即相无相。不求无相。显圆者开于涅槃以为四相。涅槃寂灭尚无涅槃而四相无缺。虽开四相四相一相即大涅槃。从涅槃开四即俗谛。四相即一相是真谛。一相即四故非一。四相即一故非四。非一非四名大涅槃。不并不别不纵不横方显圆意。约十界身开法身者。亦破偏显圆。昔说法身无我。今用无我而我我即无我。例如般若(云云)。约百句开解脱者。亦破偏显圆。昔离百非绝四句名为解脱。今解脱即百句。百句即解脱。解脱即非。非即解脱。例如前说(云云)。就口密为二。先正明口密。次兼明身意二密。初正明口密中文为二。初明四相。次料简涅槃。初又二。一明一相四相。次明四相一相。初为三。初标次列三解释。文自为四。然自正与善解是自行。正他与答问是化他。就自行中有化他意。从多则自行摄化他亦尔。就口密中通有身意而多属口身意亦尔。标大涅槃一也。开示分别四也。就自正为二。初明佛自正。次譬比丘自正。初云若佛如来者即是正人。见者正智。诸因缘者正缘。于境而有所说即是正教。明正人中举二号者。佛是正觉如来与佛其义不异。此之二号自正。义便故言若佛如来。又复见者是用。佛眼照因缘境。实相非因故非自。亦不在缘故非他。不共不无因了达实相名之为见。以见正故所说亦正。次譬比丘者。佛境难解。举浅况深而令易了。又为三。一见火。二誓。三结。见火聚者。火从缘生。推此火聚。火为自生。为从薪生。为薪火生。为离薪火生。若火灭时为至东方南西北方耶。生无所从灭无所至。火聚因缘四不可取。邪见所烧观身亦然。不有不无不亦有无。不非有无悉不可得。是名正见。次便作是言下因见立誓。我宁抱是炽然火聚终不邪见。若有若无乃至非有非无。亦不邪说十二部经佛僧三宝。抱火烧身誓不邪见。利刀割舌誓不邪说。若闻他说亦不信受。明自正见不为邪动。于此说者复生怜悯。明其自誓不为邪行之所灭没。比丘正见及以正说。尚复如此况复诸佛。三应如是下如观火聚破身见定执结成自正。旧有问云汝开涅槃以为四相。自正正他而为两相。亦应开一宝以为三宝。自觉觉他应为二宝。宝不开二自正正他岂为两相。观师答云。教门不同何得尽例为缘异说。今若例之自觉觉他同就佛智。但是一宝自正正他。约自他相他相非自不得为一。自觉觉他智唯佛智不得为两(云云)。就正他文为四。初以欢喜正他二以无我正他。三以常乐正他。四以第一义正他。初文者知而故问。令汝欢喜岂非世界。以无我无常调伏贤圣。令生善根岂非为人。出世常乐破世无常岂非对治。若欲远行宝付善子即第一义。寻文会义理甚分明。夫乳养婴儿止可含酥。若聏强食食俱不可。正他亦尔从微之着渐而正之。女人能生譬慈是善本。婴儿譬初信。始生乳养譬闻法自资。含酥譬赞叹欢喜。赞叹逸美益更成病。故云多含儿酥将无夭寿。酥尚莫多况强聏食。喜逸妨道况生善与对治故。须筹量含酥譬世界故文云如来实说令我欢喜。又女人心疑含酥太多不得听法。佛为解释令得专心是正他相。又婴儿稍大节乳与食此譬劝进生诸功德即为人也。文云亦说无常苦空无我。又儿长大能自行来硬食尚消况复聏乳。譬功德稍着堪可切磋弹斥对治故。文云出世三味破世三味。又儿长大委业示宝。此譬生善破恶已周归宗会极入第一义故。文云应以宝藏付于善子。推此经文须作四悉就欢喜正他文为五。一女人默念。二如来故问。三女人叹佛。四请法多少。五结其欢喜。旧四释。一云正说法时此女人来。二云不尔佛于尔时已年八十呼女为姊。岂有老姊乳养婴儿。盖引昔事。三云佛化为女例如化童。四云都无此女假设寓言。从世尊如是去是生善正他旧用此语以合上譬。又云女人称佛以为世尊。或云是佛自称世尊。今将此文成前起后。若消不消即是成前。说无常等即是起后。文为三。初成前欢喜。次亦说下正是生善。三若佛下料简不堪对治(云云)。复告女人去。是对治正他文为二。先牒不堪次明对治。以出世三味对破世三味。然醎酢苦是凡夫报味。无常苦无我是贤圣道味。凡圣合称为世间三昧。甜辛淡亦是凡夫报味。常乐我是出世道味。合称出世三昧。此别有意(云云)。复告女人去。是第一义正他文为二。初以三悉即是恶子不付宝藏。后第一义名为善子即付宝藏。不付声闻故不以真谛为第一义。又取声闻为生善者既非独大乘此乃小大通共以为四悉。当知是家则为有佛者。佛是常义又是觉义。觉即解义。此人解常故其家有佛。三者能随问答文为二。一正释能问答。二唱断肉。初文佛举无方之问。须作无方之答。但约一施为端余事例尔。若不施名施应不持戒名尸乃至不智名般若(云云)。答有五句。例为两释一初不知彼不食鱼肉。以鱼肉施彼既不受。于我无损而成大施。二云先知不食欲显彼德。故以施之于我无损于彼著名。又见作福随喜不障亦是大施。又见苦者方便解之不损一毫而名大施。迦叶白佛下。二立断肉制有六番问答。初番唱断肉有师十义释应断肉。一云皆有佛性尽应作佛。二云诸佛菩萨变化无方。三云眷属轮回。四云同四大五阴。五云精血不净。六云恕己不能而欲啖他。七云本自无怨横加酷害。八乖菩萨化道。九食少罪多。既不断肉望十方有分。十怨对无穷。若杀一生五百生偿故不应食。如食子肉者。父子同体天然之慈垂泪而咽无耽味心。一云有其昔事。昔国王在路饥。食子肉以度险道。二云子舍身肉供养父母。三云举譬如食子肉。四云非但食肉如子肉想。凡受施时及果菜等皆他命分如子肉想(云云)。第二云断大慈种有三解。一云佛是大慈。二云初地是大慈。三云性地是大慈。大慈必藉小慈为种。若食肉者则无小慈故言断种。又云只众生是大慈种定应作佛。华严名诸众生以为佛子。食之即是断。佛种也。第三云三种净肉即是不见闻疑有二解。一云不见为我杀不闻疑亦尔。二云若不见不闻但令是杀不问为我不为我。若是不疑须云为我。第四番明十种不净肉者。下梵行云。人蛇象马猪狗鸡狐狮子猕猴。猕猴似人。蛇似龙象。马是济国之宝。猪狗狐是鄙恶之畜。狮子是兽王。人是己类。九种清净者。即是见闻疑。各有前后方便及以根本(云云)。第五番明美食若随他语言是美食。若随自意不言是美。第六番云。五种牛味乃至金银盂器悉不应受。佛答为八。一诃不应同尼犍裸形自饿饕餮若过若不及也。此中应自斟酌。如宝物者。起重贪心尚不应畜。如五味者。非正身分故听受之。岂如尼犍一向制之。二明须识如来开三遮十之意。那得同彼外道见乎。以为众生不可顿断。先断三种相三种外故。次断十种次断十种之外。断贪想故一切悉断。三顿制诸弟子悉断一切肉者。对昔唱今而菩萨戒中久制轻垢之罪。为度众生虽现食肉而实不食。四明食肉怨嫌长远化道不行与众生隔绝(云云)。五明执小乘食肉谤大顿断起恶争论。六明食肉多起恶事。七除饥年污器。八结制悉如文。云何善解因缘义即第四相。若通论者预是经论皆是假名因缘之教。若别论者三藏事相是因缘教。今文偏指戒律者。如欲制戒先须缘起。次明戒体。后广出相故名为因缘。余两藏少不如此多故不别指。就文为二番问答。初假设四问。一问何不顿说。二问堕。三问律。四问木叉。先一是总。后三是别。如来何故不为弟子顿说五篇七聚令其修行待其有犯方始制耶。波斯匿者此翻和悦。王多仁慈若不醉时恒怀爱念。若得酒时应死判生(云云)。佛在其国欲制盗戒问王。国法盗几入重。王答五钱。佛依国法有事制立多问于王。今标国主意在于此。深妙义者何不顿说篇聚戒律。戒是大乘常乐我净故言深妙。第二问堕而不问戒与毗尼诵者义得相兼。木叉名解脱毗尼名灭。只灭兼解脱。问木叉兼得毗尼。律有二义。一诠量轻重。二者遮制。今取遮制边兼得戒义。戒是遮止律摄。诵者书之在文为律。闇讽在口为诵。一体而有两名。佛答四问更重答木叉。旧用此为五问(云云)。就答中不次第。初答木叉次答堕。三重答木叉。四答律。五答总问。初答木叉者知足净命是其义也。次答堕者堕通轻重。若犯五篇则堕四趣堕义则通。又复堕者偏在犯重(云云)。又堕者长养此偏在轻。轻堕二涂重在地狱。波罗提下三重答木叉。律者下四答律。初一句直顺入三藏。入戒威仪即毗尼藏。深经即修多罗藏。善义即毗昙藏。十诵唯九十。弥沙塞九十二。一尼不病不得往说法。二回僧物向己。今言九十一者复是教门广略。五或复有人破一切戒去。是答总问。何不顿说所以不得顿制五篇者恐人屏破。若顿制五者恐人不敢持。所以渐渐从轻至重。具足者具一切恶。尽一切相者一切善也。无有因缘者无复佛法因缘。亦是拨无因缘。尔时有善男子去。第二番假设问如来何不预说文为二。先问何不预说。次问将欲陷坠在文可寻。佛答为二。先答陷坠之讥。后答不先之意。于中有譬有合。初譬中作轮王譬。又有三意。初说十善譬顿教。次行恶者渐断譬渐教。三行圣王之法。即舍位出家譬会渐归顿。合文亦尔。于中二。先正合。次举轮。宝明开合意。初虽有所说合顿意也。要因比丘合渐意。乃见如来法身合会顿意。次举轮宝譬三宝不可思议者。显如来顿渐开合。若先说不说皆非众生所能图度故不可思议。从复次自正去。是第二明四相一相。前分别显示大般涅槃故明一相四相。今明是一一相即大涅槃等无有异故明四相一相。若定一四岂得一四。故知非一非四得说一四。他以异体一体三宝为例。今明不尔异体三宝是小乘非此流例。一四四一皆大乘意。一体三宝三宝一体可得类之。亦如上文总称涅槃别称三德(云云)。就文为二。初正明四一。后反质释疑。初正明者证名自正。常破无常是正他。因问广衍为答问。分别三点为因缘名异体同更非别法故是一相。上文以法身为别涅槃是总。今以涅槃为别秘藏为总。是故不同。然显名法身隐名为藏。或时为总或时为别。解脱与般若既等无有异例亦应然。次反质中有疑有质有答有通可寻。问四相一相是四悉不。答义理应通观其文相亦可例作大般涅槃即第一义。为声闻说常是对治。因问广说即为人。三点而成即世界(云云)。佛告迦叶去。第二料简若涅槃即四相等无有异。何故料简涅槃不料简四相。四相名异于昔涅槃名与前同。昔灭因缚无依无正名为涅槃。故灭烦恼已无别涅槃。今涅槃灭烦恼已有常住法。昔涅槃灭诸有。今涅槃有妙有。昔涅槃无有依报。今涅槃有所师法。昔涅槃无正报。今涅槃有如来。若不料简无以取异。文为四。一佛料简。二迦叶论义。三领解。四述成。初佛料简为二。先假作五难。一明灭惑。二明灭有。三明灭依。四明灭正。五通灭有。皆引昔教悉据佛意可寻。次若有人作如是难去。是佛作答为三初诃次答三结异。初诃有通别。通诃是邪以偏难圆故言邪难。次迦叶下别诃迦叶不应者不应名同混令无常故言不应忆想。次答为三。初答灭惑灭依两问。文云灭烦恼者。者谓主者既无烦恼主者依报则无所属故不名物。若依昔义指此无物以为涅槃。若依今义只是所离。何以故下即明所得毕竟是净寂静是乐无上是我常如文。今之涅槃所离所得与昔为异。次从灭尽诸相去。是答灭有灭正两问。相即是有兼于正报。若依昔义灭有灭果即是涅槃。若依今义只是所离。无遗余去明所得无有遗余是乐。鲜白是净。常住是常。不退是我(云云)。三从言星流者答第五通问。星流即烦恼。灭有余涅槃。散已寻灭不在五趣无余涅槃。若依昔义即名涅槃。若依今义只是所离。皆是常住无有变易。即是所得与昔不同。三复次迦叶去。结定其异。昔涅槃中无正报人。今涅槃中有于诸佛。昔涅槃中无有依报。今涅槃中有法为师。昔涅槃中无有诸有。今涅槃中而有妙有所谓恭敬。昔涅槃灭烦恼已无复有法。今涅槃中有常住法。以法常故诸佛亦常。此仍略语若具言之。以法乐我净故佛亦复然(云云)。次迦叶复白去。论义两番问答初番中先问次答。初问中文有二。似作三难似约烦恼业有。初云烦恼火灭如来亦灭者。由烦恼故是故有人。烦恼既灭何得有人而言如来常在不变。次意言迸铁赤灭莫知所至。良以业运业灭则不能有至。云何而言常乐我净。下文云铁热赤色灭已则无复有。良以惑业故得有有烦恼业灭那得妙有。次佛答言铁是凡夫如来不尔。今明凡夫二义。外道世智断惑还更得生即是凡夫无常。二乘断通惑已复生别惑。亦是凡夫无常。如来不尔。不同二边是故名常(云云)。迦叶复言去是第二问答。此问还蹑前两意先问次答。初问中意者。凡夫灭惑还更得生故是无常。如来既灭亦应还生犹是无常。次佛答中二。初弹非次转譬。初弹不应。何者佛非两凡。久尽通别。岂生烦恼故言不应。次转譬答。凡夫体热如铁难融。佛智猛盛如火然木灭已有灰。灭烦恼已则有涅槃。坏衣斩首破瓶物谢于前名生于后。烦恼灭已获得涅槃不同汝问。三迦叶下领解如文。四述成者。后宫是统化之境譬阎浮提。后园是赏玩之所譬常乐我净(云云)。迦叶复问我已度去。是第二广开身密六道殊形为遮。皆圣所作余人不能。今皆开显法身之密。前开般若为四相合四相为涅槃。涅槃即是法身解脱。此以一周开口密已今更开法身出种种身。合种种身只是涅槃般若解脱。他谓一物覆一物开一物显一物隐。故各开各显永不相关理岂然乎。只覆于开只开于覆。成论人谓此是权巧于凡不解。今明若此不解余何可解。地人云是法界用。今明岂离体而有用。他明巨细相容是圣人之术事。今明何有一术而非因缘。因缘即空即假即中。唯应度者乃能见之宁非因缘。因缘妙慧能以一尘。容于无量无量容一尘。延促过现引掷此彼自在无阂。庄周达体化为蝴蝶。又识己梦往至天涯昏恍尚然况复至德者哉。就文为二。初开身密次论义。初开密为两。一问二答。问为四。一领旨二正难三结问四请答。初如文。次难者耶输此言名闻。罗瞭此言宫生(云云)。三四如文。答为三。初总非次诫听三正答。初如文。次是大涅槃下诫听。若有菩萨去是正答。正答又二。初通举菩萨住大涅槃有八。复次后别举释迦。初文又二。初七复次正释。后一总结。初中旧解菩萨住大涅槃为三。一云是佛应为菩萨示作因人为能住果故言住大涅槃。二云不尔若是佛者还是佛在涅槃何谓菩萨住涅槃。住者有二种。一信住二真住。既是因人但是信住。有人难此两解若其是佛应为菩萨。此还是佛住于涅槃非关菩萨。若是信住何能作于如是大事。夫涅槃体逈出因果虽非因果而能因果。若将因人来望涅槃云涅槃是因因人住故。若将果人来望涅槃云涅槃是果果人住故。例如正性非因非果而果而因(云云)。今明圆菩萨从初发心常观涅槃行道。故上文云一切众生皆悉安住秘密藏中。圆教菩萨何以不能住大涅槃。所以明菩萨者举因以显果。因尚若此何况于果此义自成。何故言佛应作菩萨复何故云菩萨不能作诸变现。下文云菩萨住大涅槃修种种行何意不能住大涅槃种种神变。故不用彼解此。七复次并从少至多初直举一须弥八芥乃至十方入尘。展转相望弥显不可思议之妙。次总结可知善男子我已久住去。次别举释迦文为三。一略明化道之法。二广辨方便之处。三总结。初如文。次于此三千去广辨方便之处。又为三。初总明三千施化。二别明阎浮施化。三总结诸方便。就别约阎浮又为四。一此生应现。二明余生。三重明此生。四重辨余生(云云)。初此生中言摩耶者。贤劫经翻极妙。瑞应翻曰妙。又翻大智母。十方各行七步者。河西云象王初生即行七步。如来示同象王行故。冶城云示过六道故行七步。大善权经云。各行七步应七觉分觉未觉故。南方言作上福田者。河西云梵本以南方为右右是便手。明佛法以净戒为便故为上福田。开善云南是阳方能生万物故言福田。西方示七步者。河西云西方是后故曰生尽为最后身。开善云西是秋方谓言死地。北方者河西云梵本言胜故云已度生死。东方是诸方之首生长为义。从我于阎浮提示现出家是第二辨余生。若依一方示现出家即生成佛。今言四果故是余生。又盖由众生感见不同。若作今生者亦有此事。二乘之人咸言如来是阿罗汉。释论云声闻法中阿罗汉地名为佛地(云云)。为欲度脱去即是第三重辨。此生成佛之事。输头檀亦云阅头檀。此云白净。亦云净饭(云云)。瞿昙者。善见婆沙翻为灭恶。阿含云纯淑。我又示现去。第四重辨。余生(云云)。迦叶复言去。第二论义。有两问答。此中论义牒前灯灭譬。灭已永不复生。何得无方楞严示现。将前意难后义答文为三。初诃其问。二举譬答。三反责迦叶奉答因以为难佛答。文四。一诃问。二定宗。三会譬。四料简。初二如文。三会灯灭云是罗汉涅槃永灭不生。如来涅槃灭而不灭无生而生(云云)。若更下四料简中云那含不受生者。一云不受欲界生。大乘那含不受二边生也
  四相品下
  从此卷初是第三开意密明解脱德。文为二。初明开密次明解脱。他解开意密。兴皇云开身密未尽。今明通开三业之密。文云如来之言开发显露岂非开口密。如来心无悭吝岂非开意密。如来法身具足无缺岂非开身密。经有通文不须偏说。何者佛示凡像说半字法随他所宜。方便三业覆真三业愚者不了名之为藏。今开方便即是真实。智者了达无所秘藏是约三业开密。又约四句开密。谓他开佛密。佛开他密。佛开佛密。他开他密。他开佛密者品初迦叶云佛法不尔。咸令众生悉得知见。知即开意密。见即开身口两密(云云)。佛开他密者。示诸众生诸觉宝藏显发额珠置秘藏中是开他密。佛开佛密者。我从得道常说般若法身解脱。我今此身及诸色像即是法身。若子长大有堪任力。如来则无悭吝之心。是佛开佛密义也。他开他密者。如德王云。我解一句半句。以解一句至半句故见少佛性。如佛所说我亦当得入大涅槃(云云)。又十二句开密。谓四句中各开三业。则十二句开密(云云)。又无开无覆无显无密。何者佛性之理未曾是开其谁为覆。既无开覆宁有显密。一句叵得则无众多。特以众生闻不能解名之为密。智者了达则无复显密。无显密故名之为开。无开而开如前分别。问释论云般若是显示法华是秘密。旧解此云般若大道无住之说而为显示。法华斥小以为秘密。秘密不了显示则了。此义不然法性非显非密。为缘显密经经悉尔。岂可以龙树别意通害诸经。此文亦以无常斥常岂是不了。故前开密此说解脱者。两义相关。何者若定开定覆为开覆所局不名解脱。非开非覆能开能覆开覆自在方是解脱。故此两文并属解脱德摄。就开文为两。前明开密次论义。开文为三。一问二答三领解。问为三。初非密藏而言无。次是密语而言有。三结也。初文云藏者理也。理无开覆云何言密故是无也。次何以故去。是语故有语者教也。教本为缘。缘有开覆。故有密语。例有身意等密。就是密语有法譬。合等(云云)。初法如文。次譬中幻主机关应是两事。幻有二义。一鄙术浅近不令人见。二畏他效术不令人见机关亦尔。二事既同共为一譬(云云)。合结如文。第二佛答为两。初叹问答其无有秘藏。次九譬答其唯有密语。然诸譬之中或顺或反。秋月是顺譬积金是反譬。在文可见(云云)。就九譬分为三。初七譬斥密三业开显三业。次长者教子一譬释开密因缘。三龙王一譬明无开密因缘。初文者秋是阴时月是阴精。阴精在阴时其明转炽。月譬佛能应。秋譬机能感。感应相应唯开无密。第四譬云虽负出世法者。河西云佛本誓度一切众生众生未尽佛入涅槃故言负之。兴皇云佛得果时是为众生岂有行因而为众生得果。不为但众生未尽故名为负。斯意俱不异河西。今为两释。初心是小富得果是大富。能度众生生不肯度。如人不从债主求物。主当与谁。义言为负实无所负。下文龙王譬乃兼显之。又佛初发心誓令众生厌弃诸有。是名不负世法。誓令修习出世之法荷负此事。如地持物始终不舍。故言虽负出世之法。此乃荷负之负非负贷负。次长者教子譬为两。初为密作譬。后为开作譬。初为二。先开次合。初开为四。一欲教大。二缘不堪且为说小。三不说大。四结无覆藏。初二如文。三不说大中云毗伽罗论者。此云字本论。河西云世间文字之根本。典籍音声之论。宣通四辩诃责世法赞出世法。言词清雅义理深邃。虽是外论而无邪法。将非善权大士之所为乎。其文问答等可寻。四结如文。从佛言善哉下合初譬也。初述赞正合欲说大教也。次以诸声闻下合且为说小也。三而不为下合不为说大。四善男子如彼下合无秘藏。次从如彼长者教半字已下为开密作譬。次所谓下合如文。旧引此文证无常是小常是大。兴皇难此义云。大品亦明无常应是小乘。解云无常通大小并云半满亦应尔。今明无常是三藏。常无常是通。常是别。即常无常而非常非无常是圆。应用四意分别众经。岂可一向而生争论。三复次下龙王云雷去为无密因缘者作譬。不下种是无密缘。不萌芽是无开缘如文。三迦叶复言即领解文。次如佛所说去是论义。又二。先论义。次领解。初论义有两番问答。初问有三。先领今常。次引昔无常。三问云何。佛答为二。初明昔权。后明今实。初昔权中云波斯匿者。鸯掘经云和悦。阿含经云祖母养。次我今下明实舌堕落者以常为无常致招此过。彭城寺嵩法师云。佛智流动临无常时舌烂口中此尚不易。迦叶复言去是第二番问答。此问近从如来常存无有变易生。偈迮但三问长行有四问。佛答初问有三意。无积聚者举积明无积聚。积聚有二者是明无积之积。僧亦如是者是明积之无积。声闻是有为者声闻作意故是有为。非时取证故名积聚。菩萨无作中行故曰无为。不以空为证名无积聚(云云)。次亦得名为者答第二问。迹难寻者答第三问。我说是人者答第四问。今明佛答四问广显常住。无积是净知足是乐难寻是我无至处是常。复此无积是无集。知足是无苦。难寻是有道。无至是有灭。有灭故无苦有道故无集。道之与灭皆常乐我净常存之义明矣。次迦叶复言者是领解也。从佛告迦叶所言大者去。有人用此文述成迦叶今从此去。第二正明解脱文为三。初略明解脱。次广明解脱。三总结解脱。略又二。初略说解脱。次论义。略说为三。一举广大二举无创疣。三解脱处。包摄无外不可求其涯底故言广博。淫怒痴尽患累都除故无创疣。境智相应故名为处。是为略说三点不得相离。亦是体用成就亦是自他具足。三意虽略义理粗周。就广大文有法有譬。所言大者其性广博此是随名训释不可谓是待小之大。何者上文以常释大。此以广释大。下以不思议释大。当知此大乃是绝待不思议大。譬有竖横两意人虽多德要在寿命。寿命无量即是竖譬合于内行。行虽多涂贵在正法。故言为人中胜。如我所说下。一人具八多有功能即横明众德。将譬望法具以横竖释大。次从所言涅槃下明无创疣。有人引此翻涅槃为无累。无累即是无疣。兴皇解云涅槃外国总名解脱。此间别称理应。以此总翻彼总以此别翻彼别。何得用解脱别名翻彼总名而翻涅槃为解脱。今不翻总而但翻别为无疣者正言总能兼别别有无疣之义。故以别释总如此翻名那可混滥。就文有法譬合。法说自无创疣。譬说治他创疣只是互现。三从解脱处文为二。一自解脱。二调伏他。初文中言处者。第一义谛而为处所。不会此处不得解脱。自安此处复调伏他。普贤观云常波罗密所摄成处。此又云以是真实甚深义处。当知以第一义谛为处明矣。次随有调伏下化他处者。非但显圆亦是斥小。昔法身般若虽化众生而无解脱。无余解脱无余二德一入永谢。尚自不能一处调他况复处处。今之解脱随十法界六道四圣。但是众生须调伏者。普于其处而调伏之。虽在地狱身心不苦。虽在畜生而无怖畏。虽在饿鬼恒无饥渴。虽在人天无人天事。虽在二乘以佛道声大悲教他。于一切处都无创疣染着之累。以是义故名解脱处。非直触处无染。又有般若照明法身自在。只解脱处三点具足。斥昔显今其义明矣。二迦叶白下是论义。上明三义此但论两。初二番问答论无创疣义如文。后三番问答论解脱处。初番如文。次番问答为二。初问双标。次答中二。初双释。次双结。旧解常住佛果有色而引此文。又一师云佛果无色。而言色者妙慧显然故名为色。二能应为色。又有说云三聚之中二聚非色一聚是色。取色聚显然喻佛果解脱。兴皇云若定有色定无色者不应安或。或者无缘作色无色。然法身非色非无色。而或色者是无色色。或无色者是色无色。以是义故二乘不解非其境界。声闻无色者小乘患色犹如桎梏为说无色。菩萨能体色无色故言妙色湛然。今皆不然解脱之体何曾是色及与非色。下文云不可说色及以非色。不可说空及与不空。为两缘故言色非色非色亦色色亦非色色非色不可思议。第三问答正显此义。乃是诸佛境界非声闻缘觉所知即其义也。二尔时迦叶白佛唯愿哀悯下是广明解脱。有问有答。问或为二。涅槃行是问因。解脱之义是问果。观师云不须分别因之与果。直是问此解脱行德行德是行。今谓不然乃是请广上三义。行者衡音谓是施行演畅令其开广请广上广博意。言解脱者请广上无创疣意。义者请广上解脱处。上三义既略今是广请。云何余解。次答中相传有百句。招提云就头首数止有八十四五。若大小合数有九十七八。极细为言有一百余。但一百是数之圆名故言百句。例如大品百波罗蜜唯有九十(云云)。古来未见释此百句。唯真谛三藏一卷义记略不可解。天台大师曾于灵石一夏释此百句解脱。一句之中皆作百句。凡万法门先学自饱。而不录之今无以传。惜哉惜哉后代无闻。上举三义略释解脱。后百句广明于一一句备于横竖。无有创疣到解脱处调伏众生句句悉尔。何者三点相即具足无缺。三义具足止可悬照岂可厝言。欲广明之为力不足。钻仰不已辄分其文。初从名为远离去至譬如日月不逼众生。广上无创疣义(三纸)从名无动法至不生一念之善。广上解脱处义(一十七行)从譬如谷聚去至譬如幻物。广上其性广博义(一纸六行)又从无有身体去至能救一切怖畏者。更广上无创疣义(一纸十八行)又从即是归处去至洗浴还家。更广上解脱处义(二纸)又从无作乐去至断一切贪一切相。更广上无创疣义(三十七行)此中既是广说之文重释无咎。观师偏解一两句云解脱不尔虽无此岸而有彼岸者彼此相对。若双非者如非彼此此彼既去然后以非彼非此结之。例如绝待非小非大结之为大。非彼非此结为彼岸。又相待释如恶坠善升。将非显是此岸是生死彼岸名涅槃。欲贬下劣尊于高胜故言虽无此岸而有彼岸。又解脱者断四毒蛇取四钝使以为四蛇。谓贪嗔痴慢。正言此四通于见思能伤法身损慧命。问断惑是因解脱是果。云何解脱断四毒蛇。开善引经云无明力大佛菩提智之所能断。果有等觉妙觉等觉即断。庄严引经云上士者断无上不断。观师云果地非断非不断缘宜闻断如开善。缘宜不断。如庄严。今若取四教义。三藏果断因不断。通教因时断正果起断习。别教因断多分果断一分。圆教从因至果皆称佛智皆非断非不断。不断而断断即不断。断一切有去。是去理外生死出生无漏善法。即是就理内涅槃。断塞诸道者断有所得诸道。若我无我四句皆除。不除我见者不除理内之我。今明断一切有即是破假。出生无漏即是入空。断塞诸道即是双非二边。不除我见即是入中。名为解脱。此义比诸师明哲自见之。三从三跳三归去是总结解脱。又二。一总结二论义。总结者三跳免怖结上无创疣。三归结上解脱处。即一而三是横广。即三而一是竖深。结上其性广博。他解畏猎师故三跳。怖魔外故三归。初跳喻归僧。离蜡者犹近第二跳喻归法。第三跳喻归佛。方得安隐故下文中怖鸽入舍利弗影战怖未安。又逐三宝次第。初跳喻归佛。次跳喻归法。第三跳喻归僧。具归三宝乃得无畏。有人云前是别体三归。后方是一体三归。今云不尔只于此中即是一体三归。时众未了迦叶更问而重显之。迦叶白佛若涅槃佛性下举三事论义。一问三归。二问无作乐。三问不生不灭。百句既广略举三问。私云于解脱后设此三问。信此三问摄万法门。初问三归者。既言解脱如来涅槃唯是一法只应一体一归而已。云何言三即是举三难一。佛答为四。一以体妙故应三。二名义科简故应三。三引证故应三。四自在故应三。初体妙故应三。若解脱涅槃定是一体不得三者则非妙非宝不可归依。即三而一即一而三乃是妙宝是可归依。文云。怖畏生死故求三归。以三归故知涅槃一即其义也。次名义科简者。解脱如来及以涅槃同皆是常。所以名同其义则异。从同故一从异故三。名一义异尚得为三。名义俱异何得不三。三引证应三者。昔别体僧上尚具三宝况一体佛上而不具三。四自在不定故应三者。昔为破邪说一为三三不乖一。今为破别说三为一一不乖三。如此三一乃是诸佛境界非下所知。迦叶复言去问无作乐。问为二。初领旨次云何下作难。意云若毕竟乐名涅槃者。即无所有谁受安乐。佛答为三。谓譬合结。以患故吐吐故无复所有乃名为乐。佛无受乐亦复如是。迦叶复言去问不生灭有七问答。前四如文。第五问云何如来作二种说者。此问从何生上来或以虚空喻佛身或不用。或以云雷喻佛身或不用。或言一三或言三一。执此为难云作二种说。佛以两譬答。害佛害母身虽不坏逆罪已成。皆不可定说。若言身坏身实不坏。若言无罪其实得罪。如来知时或时定说或不定说。以四悉檀皆不虚也。三迦叶白佛去是领解。四佛赞去是述成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行寺无余涅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