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北伐.焦周为何总是反对?

诸葛亮坚持北伐是否正确?如果避免战争把主要精力投入建设蜀汉,在蜀汉国力强盛时再出击,会不会好一点?
简单谈谈我的看法吧,抛开《三国演义》,从《三国志》中找一些原因。先从刘备谈起吧:一、刘备与诸葛亮的相似之处刘备并非一般的平民出身,先主传说刘备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以及”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刘备少有大志,“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不太喜欢读书,反而喜欢玩猫玩狗,喜欢音乐,喜欢打扮。少年老成,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而诸葛亮同样也不是一般家庭出身,虽然不像刘备一样是汉朝王室之后,但在当时的荆州地区,也算名门望族,诸葛亮祖上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诸葛亮同样胸中有大志,自比管仲、乐毅,自比管仲无可厚非,自比乐毅就有点夸大自己的军事才能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后文有写)。并非平民的家庭出身,少年丧父,以及拥有远大的志向和目标,导致了刘备与诸葛亮二人非常有共同的话题,也非常的默契,这在未来二十余年两人的合作中就能看出来。诸葛亮在未出仕之前,对天下大势尽收眼底,自然对刘备这等当时俊杰心知肚明。相似的出身和高大志向导致了诸葛亮在于刘备相见之后就惺惺相惜,对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之前,史书上并没有说其他俊杰人物去请过诸葛亮,但也不排除这种可能。也许是诸葛亮出于对刘备的惺惺相惜,所以一直在等待刘备。至于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也不排除是诸葛亮本人的想法。二、刘备与诸葛亮的组合在刘备遇到诸葛亮之前,基本上胜少负多。先主与术相持经月,吕布乘虚袭下邳。下邳守将曹豹反,间迎布。布虏先主妻子,先主转军海西。“先主还小沛,复合兵得万馀人。吕布恶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败走归曹公。”、”布遣高顺攻之,曹公遣夏侯惇往,不能救,为顺所败,复虏先主妻子送布。”、“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不仅经常失败,妻子也经常被俘虏。遇到诸葛亮之后,诸葛亮的三分天下为刘备勾勒出一幅美好的政治蓝图,刘备也依据诸葛亮的政治规划得荆州、占益州、联孙吴、抗曹魏,直至关羽败走麦城前,蜀国实力达到顶峰。诸葛亮传中在诸葛亮将美好政治蓝图向刘备勾勒出之后,刘备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善“,然后就与亮情好日密,关系越来越好。书中虽然说的简单,但是这招致了关羽张飞的不悦。刘备和关羽张飞的关系虽然没有像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的那样结拜为异性兄弟,但也是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刘备和关羽又是义为君臣,恩犹父子。所以说从关羽张飞的不悦能看出来刘备对诸葛亮是非常好的,甚至可能超过了寝则同床的程度。蜀汉立国之后,刘备对诸葛亮的依赖并未减少,诸葛亮在蜀汉集团的地位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临死前和诸葛亮托孤,“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对于刘备的信任,诸葛亮的反应是“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又和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而在刘备死后,诸葛亮也并没有辜负他的这一番表白,而是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蜀汉的强大上了,这也埋伏下了可能明知北伐不会胜利但一定要坚持下去的悲剧结局。三、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实话实说,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并不怎么样。虽然他自比乐毅,但他其实是以治国见长,诸葛亮传中说他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於将略。相比于萧何之于韩信、管仲之于王子城父,诸葛亮的蜀汉并没有能依仗的将领,而被称为后期蜀汉名将的姜维在后主传中多次被评价为不克而还,也拿不出什么太像样的战绩来。蜀汉当时面对的对手又多半是当世豪杰,而且无论从军事还是经济,蜀汉都处于弱势一方,应该以守为主。因此,自身军事才能不突出,麾下没有特别能战斗的将领,再加上国家的经济实力跟不上,逆势而上的屡次北伐的不成功就不难解释了。四、诸葛亮的北伐悲剧诸葛亮并非是一个满足于三分天下,偏安一隅之人。诸葛亮传说他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通俗点说就是混得好就要统一天下,混得不好也得守住蜀汉这一亩三分地。而刘备对他几十年的赏识和信任,让诸葛亮始终以北定中原、匡扶汉室、还于旧都为己任。所以在平定南方之后,诸葛亮选择了北定中原。北伐前那篇著名的《出师表》也不赘述了。但是诸葛亮的悲剧也正在于此,为了刘备多年的夙愿,为了不辜负先帝托孤的恩情,诸葛亮在并没有完全认清蜀汉形势下(抑或是认清蜀汉形势但又不甘心于此?)的情况下连年北伐。所以北伐的结果可想而知,甚至不止一次的出现了粮尽而还的情况。所以,个人认为诸葛亮连年北伐的原因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了刘备和他本人多年的夙愿,至于是否正确,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其实是学历史以前写的,有时看到,不忍卒读。想到许多往事,不如存此一篇。】看了现有的回答,觉得许多不在点子上,重新说说。首先,三国鼎立之所以能够形成,蜀汉之所以能够割据益州,和当时中原战乱之后,人口流失有很大关系。当时的大臣上奏时说,我们魏国的人口加起来,才相当于汉朝一个郡的人口。这虽然是夸张,但说明中原的经济、社会被破坏的很厉害。同时,益州、荆州、扬州,因为刘璋、刘表、孙策的缘故,相对来说,免于动乱。甚至,从北方来的流民,使得当地可以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孙策这边,张昭自己就是北方来的的。刘璋那里,他之所以可以坐稳益州,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荆州流民组成的东州兵。一旦北方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和平,经济逐步恢复,整个南方联合起来,也没有办法抗衡北方。这种状况,隋代还是这样,唐以后才逐渐改变。简单说,对于孙刘来说,南方能够割据,只是暂时的。诸葛亮是有远见的政治家,他知道,益州这个小小地方,再怎么发展也到头了。但中原一旦恢复起来,统一南方只是时间问题。就像打星际,你只有一个基地,但有好几个农民在采矿,别人有十个分基地了,但每个基地只有一个农民在采矿。那你怎么办?赶快暴兵出去打,争取拿下别人一个分基地先。不然别人出多农民采了矿,开始暴兵了,你就完了。这是蜀汉“王业不偏安”的大背景。重复一下,中原的丧乱决定了南方割据的可能,中原一旦恢复完成,南方绝无割据的可能。除此之外,历代都有人说,诸葛亮北伐的另一个考量,就是争取引起中原新的动乱,阻挠或者拖延北方经济恢复的过程。应该说,这是对的,这是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隆中对中他自己说,“天下有变”,再出去打,天下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就只能想办法创造变化。但更加重要的一点是,为什么诸葛亮带着四川小小一个地方的人出去打,就有可能造成中原动乱呢?诸葛亮的宝到底压在什么上面?大致,这和曹魏的兵制有关。曹魏的时候,因为人口大量流失,士兵很容易逃走,就想出了一个很发指的制度,当兵的人世世代代当兵,做二等公民。大体平时要种地,打仗的时候发配边疆,老婆孩子做人质,万一自己死了,老婆要马上改嫁,快点跟其他士兵生小孩。比如刘备进攻汉中的时候,那时候曹操就要从很远的地方发兵,那里当兵的就不高兴了,就会起事端。简单说,曹魏的兵制,使得曹魏在特殊时期有了可靠的兵源,但也决定了发兵的成本远远高于蜀汉。虽然蜀道很艰难,但是曹魏从全国集中兵家到关中去打仗,更加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最后,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刘备大致是以北方的武人群体和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系统进入益州,和当地人乃至先到益州的流民,互相依存。一开始,关羽丢了荆州,刘备想夺回荆州,那时候刘备的可能是,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系统治益州,以黄权、李严为代表的益州系统治荆州。这样呢,以荆州的政治经济利益,满足益州系,也以益州之重,交给荆州系。这样,长江上游和中游互相依托和牵制。所以刘备一定要取荆州,益州系黄权等,也积极出战了。但刘备没能夺回荆州。这样产生的问题很大。对于益州系而言,与其供一个土皇帝,还不如做大魏的一个州划算。事实上,很多益州本地的士人,已经接受了曹魏代汉的合法性。所以诸葛亮的政策,必须坚持汉朝的正统,坚持北伐,也通过北伐,打压反对北伐的地方集团,给支持北伐的本土士人以机会(比如重要李严的儿子李丰),选拔新的人才。同时,整个蜀汉由于对益州系的打压,就开始面对人才匮乏的巨大问题。锻炼、培养、争取人才,也逐渐成为北伐的另一个目的。综上,诸葛亮北伐,主要是为了迫使魏国在离开边境很远的征发兵户,消耗国力的同时,引起潜在的社会动乱,从而减缓北方经济恢复的速度。一旦出现机会的话,进入关中,逐鹿中原。如果没有机会的话,以保存国力、兵力,巩固对蜀汉的控制。所以诸葛亮北伐,大体以稳妥为主,能够赚魏国一支军,一员将,那就很好了——这点诸葛亮做得很好。
—吴闲云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魏国也不敢进攻蜀国。因为同年的五月,吴国派陆逊率兵大举攻击魏国,魏国早有提防,吃了点小亏,双方作罢。
诸葛亮失去了割凉州的最佳时机,再也难于偷袭了。在这个最新的当前条件下,诸葛亮再次妙手出奇招,作出惊人之举:连续攻击魏国5次(演义作7次),并且胃口变大了,不再是只要关西凉州,而是关西凉州、关中长安全部都要吃掉!
这个选择究竟好不好呢?一般说法都是:“劳而无功”、“诸葛亮不行”。
这种说法不正确。诸葛亮先前没有抢到凉州,而现在居然凉州、长安都想要,那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再傻的人也一定知道,这样做根本就行不通!
但诸葛亮偏偏这样做了,这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魏国最强是甲,吴国其次为乙,蜀国最弱为丙。甲的目标始终是乙,所以不敢老是缠着丙打,否则,就有可能出现袁术那样的速败现象。因此,
魏国的优选策略:
1. 无论是战争还是对峙,矛头始终对准威胁最大的吴国。
2. 在对待蜀国的问题上,尽量以最低成本防守。
吴国的优选策略:
1. 无论是战争还是对峙,矛头始终对准威胁最大的魏国。
2. 在对待蜀国的问题上,尽量拉拢,使其配合进攻。
蜀国的优选策略:
1. 站在吴国这边,配合吴国共同攻击魏国。
2. 当吴国得势,就故意减轻压力,使魏国有条件攻击吴国。当魏国得势,就有意施加压力,使吴国有条件攻击魏国。
3. 只有当甲乙双方出现了大规模的火拼消耗,才是丙方蜀国真正的出手时机。
因此,魏国的主力基本上是积聚在关东,以抗东吴。派司马懿防守关中、关西,就是非常明智的,司马懿和诸葛亮同一类型的,甚至比诸葛亮还要谨慎,不会瞎打。这样,用上一个善于精打细算的司马懿,就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防守成本。
东部才是主战场。西部的诸葛亮进攻司马懿,是为了配合吴国皇帝。而司马懿防守诸葛亮则是为了配合魏国皇帝。
在西部,诸葛强司马弱,无论诸葛亮打司马懿多少次,司马懿都不敢还手,因为司马懿不具备进攻的条件。所以,就算北伐N次也是安全的,不容易亏本。
于是,诸葛亮反复地攻击司马懿,他什么时候想打就什么时候打。这个行动计划,诸葛亮一直坚持到他去世,也没有改变。为什么?优选策略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改变,只有坚决地执行!
诸葛亮采用这一行动,可以预见的好处及坏处,按大小排序:
1. 诸葛亮反复施加压力,就提供了吴国攻打魏国关东的条件。有可能导致吴魏双方出现大规模火拼消耗的情况。这就是蜀国一统天下的最好机会。
2. 如果没出现上述情况。诸葛亮反复施加压力,就提供了司马懿勒索魏国皇帝的条件,司马懿有充足的理由找皇帝要钱、要粮、要兵,增加防御。有可能导致魏国分裂,形成曹、孙、刘、司马,四国局面。对蜀国也非常有利。
3. 如果仍没出现上述情况。诸葛亮反复进攻,司马懿只要稍有疏忽,就有可能丢失部分地盘,甚至是丢失凉州。(关中长安取不得)。对蜀国也是有利。
4. 如果仍没出现上述情况。诸葛亮反复进攻,也能消灭一些魏兵,因为进攻方占优总是要多一些。
5. 如果仍没出现上述情况。诸葛亮劳而无功,退回汉中,不至亏本。无大害。
诸葛亮如果不采用这一行动,则难于出现上述种种好处。
在三方博弈中,丙方攻击甲方,他是不卖力的。卖力就不优选策略了。看起来诸葛亮很卖力的、一次又一次的攻击甲方,好象关中、关西都要打,假的!其实是做做样子,他是在用实际行动向乙方“鼓吹”,坚定乙方与甲方大火拼的信心!
1) 228年,出祁山,马稷在街亭被张郃所破,蜀军退还。
2) 同年底,二次北伐,战二十余日未有胜负,粮尽而退。
3) 229年,第三次北伐,成功夺取了凉州的武都、阴平两个郡。
4) 230年,四战。魏军企图反客为主,进攻汉中,因阴雨路险而止。
5) 231年,五战。诸葛亮出祁山攻司马懿,司马懿凭险坚守,做好防御,拒不出战。诸葛亮粮尽而退。
6) 234年,六战。诸葛亮出斜谷攻魏,相峙百多日,司马懿始终不出。诸葛亮送女人服巾给司马懿,司马懿依然不出。后诸葛亮病死。
七年打了这么多次,基本上等于没打。每一次都是气势汹汹而来,却又恰到好处的停止了。第五战中,司马懿损失三千多人,这是历次争战中的最大损失,而蜀方几无,好象没有谁牺牲。
可见,诸葛亮对司马懿,并不像是在打仗,而是像演双簧。
六次北伐,一直被认为诸葛亮失败了。而认定标准则是“没有消灭魏国”。这不对。因为北伐的最高预期本身就不是“消灭魏国”,也不可能达到这一标准。而只能是“促成吴魏火拼大消耗”或者是“促成魏国分裂”。
诸葛亮达到了预算中的较高预期:夺取了小半个凉州,杀了张郃等将,分裂了魏国。促使司马懿把魏国皇帝的权利掏走了一半。这些,都是在带打不打的状态下完成的,基本上是支付的最低成本了。
因此,诸葛亮六次北伐是很成功的。三方都是有损耗的,没有产生受宜者,但是魏国却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实力被严重分化削弱了。阿斗后来可以安稳地当30年皇帝,与诸葛亮的这一决策有着巨大的关系。
而许多同志见诸葛亮打了六七次也没攻破魏国,就说诸葛亮不行。殊不知,此战以“不胜”才是致胜之道,若“胜”,则必速败也!
该不该进攻魏国,该什么时候真正进攻魏国,取决于“吴魏火拼大消耗”这个条件何时出现,而不是先出手取长安灭魏国!否则,赢不了的!就是打赢了,也是帮孙权赢了!孙权不但不会感激你,还要拔刀相向!
因为这个条件在诸葛亮的有生之年一直没有出现,所以诸葛亮就一直没有发起真正的进攻。这是非常正确而明智的,是务实的策略,有利于继续往下周旋。不要以为他没拿下长安就不行,拿了才是真的不行。
爱文学,爱美剧,爱旅行,爱生活。诸葛亮坚持北伐是否正确?如果避免战争把主要精力投入建设蜀汉,在蜀汉国力强盛时再出击,会不会好一点?
这个问题,窃以为在回答中的一段话足矣表达:诸葛亮的最终目标是北伐,但他历次北伐,客观上起到的结果,就是牵制、骚扰和削弱魏国:只要他存在,魏国凉州雍州不敢解甲,魏国始终紧张于他的出征,不敢加兵(曹真伐过一次蜀,没贯彻始终)。这可能才是他真正的战略:能北伐成功自然好,如果不能,至少让魏国头疼,自己也能平安回去;他自己在《隆中对》里早说过了,北伐成功的先决条件是中原有变,所以你可以理解为,他大多数的进攻,都是以攻为守的牵制,而不是没等到机会,就一股脑下狠注赌一把,你死我活。
【其实是学历史以前写的,有时看到,不忍卒读。想到许多往事,不如存此一篇。】看了现有的回答,觉得许多不在点子上,重新说说。首先,三国鼎立之所以能够形成,蜀汉之所以能够割据益州,和当时中原战乱之后,人口流失有很大关系。当时的大臣上奏时说,我们魏国的人口加起来,才相当于汉朝一个郡的人口。这虽然是夸张,但说明中原的经济、社会被破坏的很厉害。同时,益州、荆州、扬州,因为刘璋、刘表、孙策的缘故,相对来说,免于动乱。甚至,从北方来的流民,使得当地可以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孙策这边,张昭自己就是北方来的的。刘璋那里,他之所以可以坐稳益州,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荆州流民组成的东州兵。一旦北方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和平,经济逐步恢复,整个南方联合起来,也没有办法抗衡北方。这种状况,隋代还是这样,唐以后才逐渐改变。简单说,对于孙刘来说,南方能够割据,只是暂时的。诸葛亮是有远见的政治家,他知道,益州这个小小地方,再怎么发展也到头了。但中原一旦恢复起来,统一南方只是时间问题。就像打星际,你只有一个基地,但有好几个农民在采矿,别人有十个分基地了,但每个基地只有一个农民在采矿。那你怎么办?赶快暴兵出去打,争取拿下别人一个分基地先。不然别人出多农民采了矿,开始暴兵了,你就完了。这是蜀汉“王业不偏安”的大背景。重复一下,中原的丧乱决定了南方割据的可能,中原一旦恢复完成,南方绝无割据的可能。除此之外,历代都有人说,诸葛亮北伐的另一个考量,就是争取引起中原新的动乱,阻挠或者拖延北方经济恢复的过程。应该说,这是对的,这是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隆中对中他自己说,“天下有变”,再出去打,天下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就只能想办法创造变化。但更加重要的一点是,为什么诸葛亮带着四川小小一个地方的人出去打,就有可能造成中原动乱呢?诸葛亮的宝到底压在什么上面?大致,这和曹魏的兵制有关。曹魏的时候,因为人口大量流失,士兵很容易逃走,就想出了一个很发指的制度,当兵的人世世代代当兵,做二等公民。大体平时要种地,打仗的时候发配边疆,老婆孩子做人质,万一自己死了,老婆要马上改嫁,快点跟其他士兵生小孩。比如刘备进攻汉中的时候,那时候曹操就要从很远的地方发兵,那里当兵的就不高兴了,就会起事端。简单说,曹魏的兵制,使得曹魏在特殊时期有了可靠的兵源,但也决定了发兵的成本远远高于蜀汉。虽然蜀道很艰难,但是曹魏从全国集中兵家到关中去打仗,更加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最后,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刘备大致是以北方的武人群体和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系统进入益州,和当地人乃至先到益州的流民,互相依存。一开始,关羽丢了荆州,刘备想夺回荆州,那时候刘备的可能是,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系统治益州,以黄权、李严为代表的益州系统治荆州。这样呢,以荆州的政治经济利益,满足益州系,也以益州之重,交给荆州系。这样,长江上游和中游互相依托和牵制。所以刘备一定要取荆州,益州系黄权等,也积极出战了。但刘备没能夺回荆州。这样产生的问题很大。对于益州系而言,与其供一个土皇帝,还不如做大魏的一个州划算。事实上,很多益州本地的士人,已经接受了曹魏代汉的合法性。所以诸葛亮的政策,必须坚持汉朝的正统,坚持北伐,也通过北伐,打压反对北伐的地方集团,给支持北伐的本土士人以机会(比如重要李严的儿子李丰),选拔新的人才。同时,整个蜀汉由于对益州系的打压,就开始面对人才匮乏的巨大问题。锻炼、培养、争取人才,也逐渐成为北伐的另一个目的。综上,诸葛亮北伐,主要是为了迫使魏国在离开边境很远的征发兵户,消耗国力的同时,引起潜在的社会动乱,从而减缓北方经济恢复的速度。一旦出现机会的话,进入关中,逐鹿中原。如果没有机会的话,以保存国力、兵力,巩固对蜀汉的控制。所以诸葛亮北伐,大体以稳妥为主,能够赚魏国一支军,一员将,那就很好了——这点诸葛亮做得很好。
—吴闲云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魏国也不敢进攻蜀国。因为同年的五月,吴国派陆逊率兵大举攻击魏国,魏国早有提防,吃了点小亏,双方作罢。
诸葛亮失去了割凉州的最佳时机,再也难于偷袭了。在这个最新的当前条件下,诸葛亮再次妙手出奇招,作出惊人之举:连续攻击魏国5次(演义作7次),并且胃口变大了,不再是只要关西凉州,而是关西凉州、关中长安全部都要吃掉!
这个选择究竟好不好呢?一般说法都是:“劳而无功”、“诸葛亮不行”。
这种说法不正确。诸葛亮先前没有抢到凉州,而现在居然凉州、长安都想要,那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再傻的人也一定知道,这样做根本就行不通!
但诸葛亮偏偏这样做了,这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魏国最强是甲,吴国其次为乙,蜀国最弱为丙。甲的目标始终是乙,所以不敢老是缠着丙打,否则,就有可能出现袁术那样的速败现象。因此,
魏国的优选策略:
1. 无论是战争还是对峙,矛头始终对准威胁最大的吴国。
2. 在对待蜀国的问题上,尽量以最低成本防守。
吴国的优选策略:
1. 无论是战争还是对峙,矛头始终对准威胁最大的魏国。
2. 在对待蜀国的问题上,尽量拉拢,使其配合进攻。
蜀国的优选策略:
1. 站在吴国这边,配合吴国共同攻击魏国。
2. 当吴国得势,就故意减轻压力,使魏国有条件攻击吴国。当魏国得势,就有意施加压力,使吴国有条件攻击魏国。
3. 只有当甲乙双方出现了大规模的火拼消耗,才是丙方蜀国真正的出手时机。
因此,魏国的主力基本上是积聚在关东,以抗东吴。派司马懿防守关中、关西,就是非常明智的,司马懿和诸葛亮同一类型的,甚至比诸葛亮还要谨慎,不会瞎打。这样,用上一个善于精打细算的司马懿,就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防守成本。
东部才是主战场。西部的诸葛亮进攻司马懿,是为了配合吴国皇帝。而司马懿防守诸葛亮则是为了配合魏国皇帝。
在西部,诸葛强司马弱,无论诸葛亮打司马懿多少次,司马懿都不敢还手,因为司马懿不具备进攻的条件。所以,就算北伐N次也是安全的,不容易亏本。
于是,诸葛亮反复地攻击司马懿,他什么时候想打就什么时候打。这个行动计划,诸葛亮一直坚持到他去世,也没有改变。为什么?优选策略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改变,只有坚决地执行!
诸葛亮采用这一行动,可以预见的好处及坏处,按大小排序:
1. 诸葛亮反复施加压力,就提供了吴国攻打魏国关东的条件。有可能导致吴魏双方出现大规模火拼消耗的情况。这就是蜀国一统天下的最好机会。
2. 如果没出现上述情况。诸葛亮反复施加压力,就提供了司马懿勒索魏国皇帝的条件,司马懿有充足的理由找皇帝要钱、要粮、要兵,增加防御。有可能导致魏国分裂,形成曹、孙、刘、司马,四国局面。对蜀国也非常有利。
3. 如果仍没出现上述情况。诸葛亮反复进攻,司马懿只要稍有疏忽,就有可能丢失部分地盘,甚至是丢失凉州。(关中长安取不得)。对蜀国也是有利。
4. 如果仍没出现上述情况。诸葛亮反复进攻,也能消灭一些魏兵,因为进攻方占优总是要多一些。
5. 如果仍没出现上述情况。诸葛亮劳而无功,退回汉中,不至亏本。无大害。
诸葛亮如果不采用这一行动,则难于出现上述种种好处。
在三方博弈中,丙方攻击甲方,他是不卖力的。卖力就不优选策略了。看起来诸葛亮很卖力的、一次又一次的攻击甲方,好象关中、关西都要打,假的!其实是做做样子,他是在用实际行动向乙方“鼓吹”,坚定乙方与甲方大火拼的信心!
1) 228年,出祁山,马稷在街亭被张郃所破,蜀军退还。
2) 同年底,二次北伐,战二十余日未有胜负,粮尽而退。
3) 229年,第三次北伐,成功夺取了凉州的武都、阴平两个郡。
4) 230年,四战。魏军企图反客为主,进攻汉中,因阴雨路险而止。
5) 231年,五战。诸葛亮出祁山攻司马懿,司马懿凭险坚守,做好防御,拒不出战。诸葛亮粮尽而退。
6) 234年,六战。诸葛亮出斜谷攻魏,相峙百多日,司马懿始终不出。诸葛亮送女人服巾给司马懿,司马懿依然不出。后诸葛亮病死。
七年打了这么多次,基本上等于没打。每一次都是气势汹汹而来,却又恰到好处的停止了。第五战中,司马懿损失三千多人,这是历次争战中的最大损失,而蜀方几无,好象没有谁牺牲。
可见,诸葛亮对司马懿,并不像是在打仗,而是像演双簧。
六次北伐,一直被认为诸葛亮失败了。而认定标准则是“没有消灭魏国”。这不对。因为北伐的最高预期本身就不是“消灭魏国”,也不可能达到这一标准。而只能是“促成吴魏火拼大消耗”或者是“促成魏国分裂”。
诸葛亮达到了预算中的较高预期:夺取了小半个凉州,杀了张郃等将,分裂了魏国。促使司马懿把魏国皇帝的权利掏走了一半。这些,都是在带打不打的状态下完成的,基本上是支付的最低成本了。
因此,诸葛亮六次北伐是很成功的。三方都是有损耗的,没有产生受宜者,但是魏国却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实力被严重分化削弱了。阿斗后来可以安稳地当30年皇帝,与诸葛亮的这一决策有着巨大的关系。
而许多同志见诸葛亮打了六七次也没攻破魏国,就说诸葛亮不行。殊不知,此战以“不胜”才是致胜之道,若“胜”,则必速败也!
该不该进攻魏国,该什么时候真正进攻魏国,取决于“吴魏火拼大消耗”这个条件何时出现,而不是先出手取长安灭魏国!否则,赢不了的!就是打赢了,也是帮孙权赢了!孙权不但不会感激你,还要拔刀相向!
因为这个条件在诸葛亮的有生之年一直没有出现,所以诸葛亮就一直没有发起真正的进攻。这是非常正确而明智的,是务实的策略,有利于继续往下周旋。不要以为他没拿下长安就不行,拿了才是真的不行。
毫不讳言,我只是个半调子诸葛亮北伐原因???
诸葛亮北伐原因???
三国时期,在刘备死后,蜀汉丞相诸葛亮连年发动对曹魏的北伐战争,在七年间先后六次北伐,但都遭失败。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连年北伐呢?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说,他是感念先主刘备的“三顾之礼”、“托孤之重”,要完成刘备未完成之遗志,就是平定中原,恢复汉室。但我认为,诸葛亮之所以连年北伐,并不仅仅是要完成刘备之遗愿,还有其他的原因。我想,诸葛亮北伐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确实是要完成刘备的遗愿。诸葛亮的为人是很重情意的,刘备对他是有知遇之恩的,三顾于茅庐之中,临终又将后事托付给他,并且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如此托付后事,重情重义的诸葛亮又怎会不鞠躬尽瘁呢?《三国志》中记载,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第二,诸葛亮的连年北伐,也是从战略上考虑,主动的防守以保存蜀汉政权。为什么这么说呢?从诸葛亮的《隆中对》中来看,他当初的设想是拥有益州和荆州,而后以图中原,但自从关羽失了荆州后,诸葛亮的这个战略构想就已经破灭了,因为他对东吴的态度从来都是“联吴”的,他不可能再用武力将荆州从东吴手中夺回来。而仅仅拥有益州之地是无法和强大的曹魏抗衡的,因为打仗很重要的是要拼经济,曹魏政权占据北部中国,约占当时中国面积的三分之二,而且中原地区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相对于益州是很繁荣的,曹魏的国力要远远强与蜀汉。如果消极防守,当曹魏积聚力量后攻打蜀汉,蜀汉是无法抵挡的。所以,诸葛亮采取的战略是主动防守,也就是“以攻为守”,用主动进攻来打乱曹魏的经济增长和战略部署。而实际上,诸葛亮的这一战略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他连年北伐的这几年间,曹魏政权也正好是两代交替,需要积聚国力的时期,由于他的北伐战争,曹魏疲于应付,国内的经济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在诸葛亮死后的几年里,魏国也没有再发动大的战争。当然,诸葛亮的这一战略也是以付出本国相当大的经济作基础的,蜀汉的国力也受到沉重的打击。第三,诸葛亮也想在有生之年将蜀汉政权扩大,延长蜀汉政权的寿命。由于蜀汉的益州远离中原地区,其人才是相对匮乏的,这从蜀汉后期“廖化作先锋”可见一斑。诸葛亮也是知道这一点的,蜀汉后继无人是最大的危机,他深知在他死后,将没有人能够担起蜀汉政权的重担,所以他要在有生之年尽量扩大蜀汉政权的地盘,扩张实力,为后继之人积攒足够的资本,以希望保存蜀汉的政权,如果可能的话,也还是有进取中原的希望。因此,诸葛亮才会在平定南方,国家稳定的基础上,不故国内众多反对意见,不断的发动北伐战争。诸葛亮的眼光是要远胜于那些故步自封的人们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鞠躬尽瘁”,来换取蜀汉政权的发展,我为诸葛亮的这种精神所折服,为孔明鼓掌吧!
其他回答 (4)
北伐目的是什么?打的魏军落花流水,驱除曹魏,一统中原,这就是魏延想的。事实上蜀汉和魏国的国力相差七倍,单靠现有的军事力量,就展开蜀魏的决战对蜀国真的有利吗? 答案显然不乐观。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并非与魏国决战,而在于斩断魏国右臂,控制河西走廊,改蜀汉南北攻势为东西攻势,依靠雍凉积蓄力量,这是比较现实的作战方针。事实上,如果不是街亭失利,此消彼长,吴蜀联合军与魏国的力量对比就会出现变化。这是诸葛亮从全局上对隆中对的修正,他清醒的认识到荆州不可以复得,益州不足以制天下,控制民风剽悍的西凉,自西向东居高临下,则为蜀汉取得北周灭齐的君临态势。如果攻占雍凉,后来北伐困扰孔明的兵员、粮运,甚至人才问题均可迎刃而解,而且背后还没有一个可能随时背盟的东吴。消化了凉州以后,蜀吴就可以象两个不同方向的绞索,慢慢的把魏国绞死。诸葛亮是并不打算毕其功于一役。北伐有“最高理想”和“最低理想”。最高的,当然是灭魏。但务实的诸葛没打算就在他这代完成。他不可能不面对实力差距的现实!最低的理想就是拿下雍凉一代。这里有占领的可能,不是什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政治上,雍凉是魏国版图最后获得的地盘,雍凉百姓历来厌魏(或厌曹),魏国在拿雍凉一带时,急于获得,也没采取“攻心为上”之类的高明措施,大开杀戒,更使雍凉之人对其怨恨!相反,由于马超的缘故,雍凉百姓却比较亲蜀。在诸葛去世多年后的姜维主事时,雍凉还有部落首领率部投蜀,就是个证明!由于这个原因,蜀汉拿下雍凉,就不是信口开河。而是完全有可能!如拿下,蜀汉就可改变一个州的尴尬。再图关中,也就比较现实!
第一,按照小说来看,诸葛亮前后6次北伐,姜维一共9伐中原。其中,诸葛亮没有成功的原因: 1,第一次北伐,当时赵云还在,诸葛亮手下文臣武将极多,南方孟获又归顺朝廷,诸葛亮没有内忧,就以赵云,邓芝作为北伐先锋,斩了韩德父子三人,诸葛亮两军阵前骂死魏国司徒王郎,天水收服姜维,上圭,安定等处都望风归降。大军逼近长安。又有上庸孟达准备背叛魏国,可以说,诸葛亮这一仗,是北伐中成功几率最大的一次。 可是,上庸孟达反叛计谋被司马看破,反叛失败,诸葛亮又错派马谡守街厅,最后不得不自己在西城用“空城计”。诸葛亮的第一次失败,主要就是自己错用人,和孟达举事不利。这两个问题。 2,第二次失利,主要是因为粮草不济,李严撒谎,筹集粮草不当,造成军队缺粮而导致北伐失败。后来,李严被废为庶人。 3,第三次,第四次,主要都是粮草的问题。 4,第五次北伐,此时,属国内部开始动摇,宦官开始酿祸,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几次用计谋都战胜司马懿,后来蜀国大军,逼近渭水(今天陕西的母亲河,渭河),直捣长安。可是,后主刘禅听信谗言,诏回大军。诸葛亮因为内政的原因,失去了第二次最好的机会。 5,第六次,火烧上方谷,计谋都已经实施的很顺利,眼看就要把司马懿父子三人活活烧死在火中,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天突然下起大雨,把火浇灭,救了司马父子。(后人说,是老天要灭魏国,所以要留下司马昭)。又加上,东线诸葛谨不敌曹睿,东吴兵败,不能和蜀国夹击魏国。诸葛亮气上心头,旧病复发,郁郁而终。病势于五丈原,享年54岁。 姜维北伐九次,其失败原因归纳为6点: 第一,蜀国的国力开始衰弱,看诸葛亮前期北伐,率军都是30万,而姜维几乎都是率军20万,(可用兵力下降是兵器的生产力下降,粮食产量下降的表现)由此可见,蜀国国力的衰弱。 第二,姜维本人不及诸葛亮。不论在战术,战策,计略,在蜀军心中的威信方面,姜维都大不如诸葛亮,这在后来司马昭的话中可以得知:“蜀主刘禅,昏弱无能,诸葛孔明尚不能扶之长久,何况姜维?”姜维自己也说自己不如诸葛亮。 第三,蜀国内部人才缺少补给,文臣武将相继死去,蜀国又闭塞在四川盆地,与中原人才往来不能相比,后期,内廷缺少良臣监管,原来出师表中,诸葛亮所提及的“费易,董允,蒋琬,郭攸之”等人都已死去,加上没有继承人,导致宦官专权。外部,原来刘备,刘璋手下的旧部都已经死去,没有好的将领可以使用,以至于最后,姜维一人独守剑阁,邓艾偷渡阴平,成都竟然没有一个像样的武将出战。 第四,后主刘禅无能,听信宦官,沉溺酒色,以至于朝廷里大臣都有“退让之心”,听信黄皓谗言,又疏远了和姜维等人的关系,(在姜维北伐获得优势,有利形势的时候,听信黄皓谗言,召回姜维和大军等)使得姜维不得不听大夫郗正之言“屯田沓中”,导致汉中兵力空虚。蜀国整体防御实力大幅下降。 第五,邓艾等人,足智多谋,多次看破姜维的计谋,死守祁山。魏国人才补充较大,后期的钟会,贾充,张骞,诸葛绪都是比较好的人才。 第六,汉朝灭亡多年,中原人对汉朝的留恋已经趋零。以至后来长安人对西蜀人的说法也不说是蜀汉,就说两个字“蜀人”,曹氏政权在中原的统治比较成功,中原人对汉朝的留恋和向往已经几乎没有了。这也是“民心向背”的问题。刘禅后期在西蜀的表现又是一个“昏君”,宠信宦官,就好象东汉末年,桓帝,灵帝时的“十常侍”,好象历史重演一样,上天要使蜀汉(汉朝)灭亡,这是谁也无力挽回的。
在今天成都武候祠,有一副清人赵藩写的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副对联是后世对诸葛亮评价里面最有名的一幅,曾得到毛主席的高度赞扬,它一方面肯定了诸葛亮以“心攻”评定南中的智慧,另一方面也委婉的批评了诸葛亮没有审时度势,穷兵黩武发动多次劳而无功的北伐,最终将蜀国的国力挥霍一空,致使其成为三国中最早灭亡的一个国家。 这个观点在近代以及现代得到诸多的认可。很多人认为诸葛亮治国,治理内政是一个好手,但对外战略,特别是北伐,其诸多举措常常被人杯葛。普遍认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受到质疑的,太过求稳的结果就是军事上的保守,这叫诸葛一身唯谨慎。一个突出的例子是魏延曾经在北伐时候提出过的一个观点,即著名的子午谷奇谋。这一谋略在当时和后世都引起了广大军事爱好者的争论。客观的说,在蜀国总体综合国力落后于魏国的情况下,又是劳师远征,军事上的用奇冒险应该说是一种被迫的选择。但是诸葛亮却坚决否决了任何冒险,继续着看似徒劳无功的北伐。这当然会引起大家的诟病了。 当然诸葛亮在后出师表(学术界对后出师表的真伪有争议)里面很明确的说明了北伐的缘由,即“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材,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于待亡,孰于伐之?”。这段话说得很清楚,反正你不打曹魏,曹魏最后也要灭你,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趁其立足未稳,中原人心向汉的机会,大举北伐,或许尚有一线生机。这样看来,似乎这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品三国的易中天老师就赞成这个观点。 但是仔细一想,也不尽然。实际上当时曹魏也没有要进攻蜀国的企图,而且似乎可见的将来也没有这个打算。在分裂时期,按理说只有势力强大的一方才会坚持统一,势力弱小的一方更愿意保持独立,这叫国强主统,国弱就主分。道理很简单,国弱了还主统,那不是找死吗。但是三国时候的蜀国是个例外,国力弱小却力主统一,还不依不饶,又是六出岐山,又是九伐中原。其实这个主要和蜀汉政权的性质有关系。我们知道,刘备起兵就是凭借自己皇族的身份,打的就是要匡扶汉室的旗号。后来夺取西川成立蜀汉政权,支持统一更成了其政权合法性的根据,因为只有承认蜀地是大汉王朝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大汉皇室自居的刘皇叔才能在蜀地名正言顺的进行统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蜀国必须主张统一,必须打出已经名存实亡的汉王朝的旗帜。所以说,诸葛亮的北伐并不完全是曹魏逼迫下的一种无奈选择,也是其国家政权合法性的必要保证。那么蜀汉离开这个合法性就无法生存吗,又有什么力量让蜀汉不惜为此挑战曹魏呢,在我看来,这都是蜀国内部本土势力的强大压力下蜀汉统治阶级的被迫选择,也就是说,诸葛亮北伐,更多的是彰显其统治蜀地的合法性,遏制所谓的“蜀独”。 三国时候的蜀国,主要有三股力量组成,即蜀地原有的本土力量,刘璋带入蜀地的东州集团和刘备最后入蜀的荆州集团。这三大力量从人数上来说,当然是本土大于东州再大于荆州了,但从统治的角度讲,这个关系却完全折返过来。即最上层是最后来自中原的荆州集团,而次之则是东州集团,最底层才是广大的本土势力。这种以少数族群统治多数族群的政权,一定是一个极不稳定的一个政权,因此蜀汉的统治者必然面临来自本土势力的强大挑战,这时候,按照转移内部矛盾的传统作法,蜀汉也一定会成为三国中最有侵略性的一个国家,只有将更多的本土势力从“蜀独”的梦想转移到“大一统”的正轨上来,这样蜀汉的统治阶级才能稳定蜀地的局势。所以对诸葛亮来说,既面临曹魏的外在威胁,也面临内部本土势力抢班夺权的巨大压力,实在是两难啊。冒昧的揣摩一下,诸葛亮作为来自中原的儒家士族阶层,对于蜀地本土的势力多半是瞧不起的,毕竟这些地方在当时更多是蛮夷之地。如果一定要在灭亡于蜀地本土势力和中原曹魏势力之间作一个选择,那我倾向于诸葛亮更愿意亡于曹魏。这可以从诸葛亮后来对本土势力的严厉打压中找到证据,某种程度来说,这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宁赠友邦,不予家奴”吧。 所以现在可以回答诸葛亮为什么不支持魏延的计划了,因为诸葛亮的北伐主要就是出于转移内部矛盾的目的。赢了当然是一个意外之喜,但是输了却可能导致整个政权的崩溃,这个风险实在太大。所以当魏延提出一个冒险计划的时候,当然会被诸葛亮否决。其实从军事来看,北伐是出于政权稳定的考量,出于政治宣传的必要,从纯军事角度讲,聪明如诸葛亮者又岂会不知军事灭曹难如登天,这种不断的劳师北伐绝对不是后世所说的穷兵黩武,而是对政权稳固的深远考量,因为军事首先要为政治服务,在这点上,魏延等辈是无法领悟到诸葛亮的苦心的。 如果大家赞同上面的这些分析,那么另一项长期以来加于诸葛亮的罪名也就很好解释了。我们常常把蜀汉后期“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归结于诸葛亮太过事必躬亲,甚至是过于贪权,忽略了人才的后继培养。这实在是冤枉了诸葛亮,诸葛亮的内心,一直在警惕本土势力的蜀独活动,从他斥退蜀独的代表人物,同为托孤之臣的蜀人李严就可以看出来,诸葛亮至死都只在荆州集团内部培养继承人,在他的内心,是不信任这些益州本土才俊的。
同一中原,兴复汉室,为刘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诸葛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