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战争游戏收复失地的战争

当前位置: &
北魏和南梁钟离大战:冷兵器时代两百万人惨烈厮杀(1)
10:24:27 & & &
&&&&钟离之战,中国南朝梁天监六年(北魏正始四年,507),梁军在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战胜北魏军的防御作战。锺离城是临傍淮水的军事要塞,由於地近建康,扼守淮南险要,自南北朝分裂以来,一直是双方势力必争的战略要地,历史上曾发生多次战事,尤其北朝的南征行动中,大半以锺离为首要目标,仅梁武帝在位期间,至少发生过三次争夺战。但因锺离地势险峻,加之北人不习水性,南朝方面取得了大部份的胜利。
&&&&战役简介
精彩高清图推荐:
&2014年第70期黄河边墙旧屏障&&堡寨卫所古战场——清代以前境内重大军事行动及战争概述
黄河边墙旧屏障
&堡寨卫所古战场
——清代以前境内重大军事行动及战争概述
远古时期的靖远,处于黄河流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过渡地带,丰沛的雨水和繁茂的草木,使得这里成为古代游牧民族的理想游牧地。对于游牧地的争夺,便是那个遥远年代游牧民族部落之间冲突的主要原因,这也许是人类早期战争的基本形态。在秦王朝统一中国之前,这里曾长期为羌人和戎人占据,而羌戎则为古代中国北方重要的少数民族。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里开始划入秦国版图。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促成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线——丝绸之路,这里是中原进入河西走廊的必经要道,靖远由此而成为古代丝绸之路北线重镇之一,而黄河恰似一道天然屏障,横亘在漫长的丝绸古道上。为此,在境内百余公里长的黄河河道上,先后形成了数座重要的渡口,连接着东来西往的交通。所以从地理位置看,这里不仅是古代交通的枢纽,而且在军事上更加显示出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历来为兵家所看重。靖远自古地逼徼塞,民风剽悍,人习武艺,不惮征伐,被誉为秦陇枢机,金城锁钥。
早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治期间,秦将蒙恬率领数十万秦朝军队北击匈奴(时称胡人),收复黄河中上游以东以南大片土地,然后以黄河为屏障,沿岸筑城四十四座,靖远古县名祖厉和鹑阴(汉代改名鹯阴),就是当时所筑临河县城之二。
东汉时期,赵冲率兵平定河西羌人叛乱,在靖远境内进行的战争。古代羌人属于西部戎狄的一部分,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部族,最早生活在今天青海一带的黄河上游地区,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王莽代汉后,羌人乘中原大乱开始迁徙进入河西地区。东汉建康元年(144年)春,汉护羌从事马玄投降羌民,率起义羌民自安定向西撤退,欲渡河与河西羌民会合。汉命护羌校尉卫瑶率兵追击,俘斩羌民800余人,截获马、牛、羊20余万头。又命武威太守、护羌校尉赵冲再追叛羌至建威(今武威)鹯阴河(今靖远县三滩以下与平川陡城之间的黄河段),在大军渡河之际,原降汉羌兵600余人又反叛义军,赵冲率数百军队追击,遇羌兵伏击而战亡。
三国时期,张既平息河西卢水胡之乱。魏黄初二年(221年)十月,凉州卢水胡治元多、伊健妓妾等反叛,侵扰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魏文帝任命京兆尹张既为凉州刺史,派遣护军夏侯儒、将军费曜等随军其后,出兵征讨。张既扬言要在靖远境内渡过黄河,诱使卢水胡调兵七千余骑据守在境内的黄河古渡口——鹯阴口,伺机伏击。张既则声东击西,暗中从金城(兰州)附近的渡口渡过黄河,急趋武威,却率军直捣叛军后方,然后调兵首尾夹击,大破卢水胡,斩首数万级。同年十一月,大败敌军,斩首以及俘获敌军数以万计,一举平定了河西卢水胡叛乱。
西晋时期,鲜卑人秃发树机能反叛被平息。泰始五年(269年),秦州(雍州)刺史胡烈对鲜卑实行高压政策,屯兵高平川,进攻麦田(今平川与靖远交界处)一带的河西鲜卑,迫使鲜卑秃发氏首领树机能反叛。泰始六年(270年)10月,胡烈领兵前去镇压,双方激战于今靖远县永新乡境内的万斛堆,晋军大败,胡烈被杀,义军乘胜占领高平,然后西围金城,北攻凉州。咸宁四年(278年),树机能攻陷凉州,杀死凉州刺史杨欣,切断了西晋与河西的联系,使朝廷大为震怒,史称“凉州之乱”。
东晋十六国时期,东晋义熙三年(407年),大夏国赫连勃勃率两万骑兵攻打南凉秃发氏傉檀,驱掠二万七千余口,牛马羊数十万而还。傉檀率众追击,不听属下献策,一意孤行,被赫连勃勃在阳武下峡(今属平川,为黄河红山峡段)凿陵埋车以塞路,勒兵逆击,大破之,追奔八十余里,杀伤万计。其时小国纷争,战争频繁,给当地百姓生活带来了长达十多年的战争灾难。
唐朝时期,吐蕃人对会州的入侵。神龙二年(706年),吐蕃人侵犯边境,掠夺陇右牧马万余匹而去。开元十五年(727年),朝廷令朔方郡万余人集于会州之地,以防备外寇入侵,直至次年春天,未见吐蕃人侵犯,大军随即撤离。广德元年(763年),会州地为吐蕃攻陷,被长期占据,并更名汝遮。
宋代,西夏、金对会州的争夺占领,以及宋为收复失地所发生的战争。北宋时期,党项人建立的西夏王国强大起来,与北宋争夺领地,靖远境域成为宋夏争战的前沿。雍熙二年(985年),赵元昊之祖父李继迁破会州,焚毁城廓而去明道元年(1032年),西夏人攻陷会州,靖远境域为西夏王国的领土。
元丰四年(1081年),神宗下诏陕西路沿边发五路兵,大举讨夏,熙河经经制李宪率军至靖远与夏兵交战,在女(汝)遮谷(今靖远西南)、屈吴山、打罗城(今平川打拉池)大败夏军,降其酋长裕藏颖沁萨勒,收复会州失地。绍圣三年(1096年),集贤殿修纂、渭州知府章楶击败夏人,收复会州城,擒夏将二人,夏王乞请停战求和。为了加强防御,于境内修筑城堡,当时筑有八关堡寨,以重兵防守。崇宁元年(1102年),修筑怀戎堡,隶属于会州城,熙河帅姚雄驻兵会州。政和五年(1115年),秦风路经略使刘仲武率军五万余众,集于会州抵御夏人。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会州地被金人占领,改敷文县为保川县。这里成为金夏争夺之地,烽烟连绵,战火不息。嘉定六年(1213年)十一月,西夏进攻会州,被金都统徒单丑儿出兵击退。嘉定十三年(1220年),西夏再次出兵攻打会州,金刺史乌古论世显投降,会州为夏人占据,会州南迁至会川城(今会宁郭城驿),命名为新会州。
为加强军事占领,或因交通需要,嘉定十五年(1222年),西夏在会州境内黄河上建造索桥。嘉定十六年(1223年),金将通远节度使郭斌收复会州。端平元年(1234年),金被元朝所灭。端平三年(1236年),元军大举进攻会州,四周之地皆被攻陷,惟有郭斌坚守会州孤城,誓死不降,终因孤军无援,弓尽矢绝而自焚。
明朝时期,北元蒙古部落的不断侵扰。明王朝与北元蒙古国以黄河为界,靖远地处边陲,是当时军事要塞之一。黄河犹如一道天然防线,阻断了蒙古人的南下侵入,但每到冬季,河面结冰,天堑变成坦途,蒙古人乘冰渡河,长驱直入,屡屡犯边,靖远成为其南下的据点。宣德十年(1435年)冬,蒙古人阿台率轻骑自老龙湾(今属景泰)踏冰渡河,驰驱境内,以图南寇。正统二年(1437年),始置靖虏卫,领千户所五,百户所五十,重兵戍守。
天顺五年(1461年),鞑靼部落首领孛来进犯靖虏卫,被击退。成化九年(1473年)秋,鞑靼首领满都鲁汗率众由青砂岘大举进犯打拉池、会宁、秦州、安定等地,掠夺粮食马匹而去。成化十六年(1480年)春,鞑靼太师亦思马因率部潜渡黄河,侵扰靖虏卫,抚宁侯朱永、都督御史王越发兵三万迎敌,亦思马因大败而退。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亦思马因率部再次入犯大浪口,被靖虏卫指挥廖斌率兵击,于是创设平滩堡,予以军事戍守。
弘治十八年(1505年),鞑靼首领巴图和汗率军入犯靖虏卫,兵临城下,后被击退。嘉靖四十年(1561年)二月,靖虏卫发生地震,居民寝食不安。到了冬天,鞑靼俺答子辛爱部乘机踏冰渡河进犯,靖虏卫守备王世臣、千户李虎奋力迎战,拒敌身亡。
隆庆元年(1567年)十二月,鞑靼部宾兔率轻骑两千人,自迭烈逊(今靖远三滩与平川黄湾之间)渡河,入犯大白草原、郭城驿等地,取道经靖虏卫城以西,大肆抢掠,卫指挥签事李文瑞,指挥张鹏、李得林、魏印战死。隆庆三年(1569年),为防御蒙古人入侵,创设永安堡。当年七月,宾兔率部由塔儿湾渡河,进犯打拉池、蒯团山、神木山等地,靖虏卫游击哈欣率兵迎击,身中流矢受伤。
清代康熙十三年(1674年)十二月,陕西提督王辅臣响应吴三桂反叛,占据靖远卫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盐茶厅回民反清起义,攻破西安州(今属宁夏海原),与当时靖远糜子滩回民联合,攻打靖远县城,被知县黄家驹带兵击退。同治三年(1864年),陕西回民白彦虎、冯清厚(阿訇)等反清活动发展到靖远境内。同年九月,回民起义军围攻靖远县城以及黄河沿岸村镇,至同治五年(1866年)三月县城失守。同治年间的回民起义,造成惨烈的民族仇杀,无辜的平民被残忍杀害。据当时人口统计资料,靖远全县遇难人数超过十万人。
战争的硝烟已经逝去,历史的记忆永远留在了这块土地上。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京 东 价:
¥48.90 [7.4折][定价:¥66.80]
温馨提示:
其它类似商品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1册):宋辽金夏(上)
¥48.90 [7.4折]
查找同类商品
  ◎蒋介石亲自下令编撰并题写书名,蒋纬国主持修订,军中将校担任撰稿,史家负责指导审校,历21年而成的一部战争史巨作。  ◎军方专家,俱久历战火、将校之选,史家当中,钱穆、王云五、姚从吾、黎东方、陶希圣、蒋复璁、陈致平等名家悉数效力。囊括全台湾史家、军事一流专家。阵容之强,盛况空前。  ◎18巨册,500万言,再现中国历史4600年当中500余会战全景。  ◎历经4个版本,见证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风云。海报:  ◎一部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通史,一次对中国冷兵器时代的盛大回眸与全面检讨。  ◎一部沟通历代典籍、前所未有的中国军事史鸿篇巨制。  ◎一部中国两岸军方都大量分发军中将校、用以提高官兵军事素养的恢宏之作。  ◎一部继承中国战略思想,可用以指导军界、政界、商界精英的奇书。  ◎一部抹平普通读者、各界精英阅读习惯差异的作品。  ◎一部每一页都是中国前人智慧总结的书。  ◎台湾陆军上将蒋纬国,三军大学校长、陆军上将徐培根,亲笔作序。  ◎中信出版社2013年重磅巨作。  ◎将星荟萃,史家云集,强大的作者阵容:  编纂委员会:  编委会主任委员:徐培根 (陆军上将) 皮宗敢 (陆军中将) 罗列 (陆军上将)  刘安祺 (陆军上将) 余伯泉 (陆军上将)  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将纬国 (陆军上将)  编委会委员:许朗轩 (陆军中将) 朱嘉宾 (陆军中将)  总编纂:李震 (陆军上校)  审校委员:姚从吾 (历史教授) 蒋复璁 (历史教授) 徐道邻 (历史教授) 宋晞 (历史教授)  陈致平 (历史教授) 夏德仪 (历史教授) 刘光 (陆军中将) 张傧生 (历史教授)  方豪 (历史教授) 黄大受 (历史教授) 许朗轩 (陆军中将) 杨家骆 (历史教授)  李方晨 (历史教授) 赵铁寒 (历史教授) 黎东方 (历史教授) 萧一山 (历史教授)  修订委员会:  主任委员:蒋纬国(陆军上将)  指导委员:钱穆(历史教授) 王云五(历史教授) 陶希圣(历史教授) 蒋复璁(历史教授)  黄季陆(历史教授) 方豪(历史教授) 屈万里(历史教授)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1册):宋辽金夏(上)》讲述宋、辽、金、夏四朝之间战争及史事。内容涵盖起自赵匡胤篡周,终至宋徽宗灭辽、西辽建国及覆灭之间诸战役。  《中国历代战争史》是蒋介石亲自下令台湾三军大学编撰的一部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通史。1955年,台湾三军大学奉蒋介石手令,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开始着手编纂工作。16年间,一批实战经验和学养兼具的将校军官捉刀执笔,多位各学科造诣一流的教授亲预审校,《中国历代战争史》于1972年面市。后来,台湾各研究机构和多所大学,还包括美国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胡佛研究所等,纷纷致函索求。为满足广泛的社会需要,该书于1975年开始修订,析为18分册,于1979再版。整个修订工作,由钱穆、王云五、陶希圣、蒋复璁、黄季陆、方豪、屈万里、宋晞等学术名家担任指导委员,成就了这部中国战争史的扛鼎之作。  《中国历代战争史》全书结构依历史朝代顺序,分为上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楚汉战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清、太平天国十八个时代,上起黄帝败蚩尤之涿鹿之战,下终太平天国天京陷落,前后共四千六百多年,分立十八卷。  对每一朝代,先是综合论述,包括地理位置、政治情况、社会状况、国防措施、外交与谋略决策、战略与战术的运用、主要人物的影响等。然后,对每一朝代的重要战役或会战,各以专章论述。先论述战役或会战前的一般形式,战争起因、战场地理形势等,然后详述双方战略指导、作战经过、战略与战术的运用、战后情况等,最后是综合评论。  《中国历代战争史》叙述史实与战事评说相结合,态度严谨,文字典雅,是一部优秀的中国古代战争史的总结之作、一部前所未有的中国军事史鸿篇巨制。至今在汉语文化圈中,还没有出现能出其右的战史著作。  自《中国历代战争史》问世以来,海内外评议纷然,大陆军方得悉后,即令军事译文出版社翻印成书,即大陆1983年版。印成后,只分发军中师级以上将领及军方研究机构。学人偶有得之,或传观,或口述,一时风糜。军事译文翻印之时,将前后附文及蒋介石题签,尽数去除,大陆读者至今未知此书前缘今世。本次引进出版,除将黎明版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外,其余尽复旧观,读者将无复疑惑。相关视频请点击:
  台湾三军大学,身为广东黄埔军校,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迁往南京市黄埔路北端为陆军军官学校。1949年后迁往台湾,1952年改名“国防大学”,1959年改名“三军联合参谋大学”,1969年合并台湾各军种的“指挥参谋大学”改名“三军大学”。2000年再次改名“国防大学”。  日,败退台湾的蒋介石以“机密甲字第八十三号”手令,指示三军大学编纂中国历代战争史。1956年1月,台湾三军大学正式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撰委员会”并开始工作,1972年5月全书编印完毕,历时16年。更于1975年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修订委员会”,历时5年修订,力求内容臻于严谨周密。
  研究中国全部历史,若只求其兴衰之道,则不免偏于政治与军事之细节,而忽略其政治思想之弘大;若只求其文化之弘大,则不免驰骛哲理,形成高远之政论,二者皆未能阐明民族精神之所在。……战争本为当时政治之一部份,因之从事于各代政治作深一层之研究。历时数载,涉览载籍至数百十种,浸润既久,逐渐发见中华民族所以历久永存之理。深信此理不仅为中国历史之宝典,抑且可为世界人类和平永处之药石。  ——《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 陆军二级上将 徐培根  本书系综合记述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存发展之战争史,为“三军大学”奉蒋公手令所编纂。……以阐扬中华民族坚强之奋斗潜力与立国精神,并融汇与启发中国之战争思想及战争艺术,用意至为深远。  ——《中国历代战争史》修订委员会主任委员 陆军二级上将 蒋纬国  18卷本《中国历代战争史》有许多后出著述不及的长处,其作者军事素养深厚,有的还颇富指挥战争的实践经验。他们在认真分析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对战前战略态势,双方兵力部署和武器装备战法,战争进程及成败原因的分析较全面,认识较深刻,颇能“言人所不言”。  该书战略分析层次清晰,注重创新性。战略分析通常可以分成对国家战略、军事战略和具体战争计划与实施方案等不同层次,上一层战略制约着下一层战略。本着这一认识,《中国历代战争史》对每一历史时代都有高屋建瓴式的总体叙述,使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当时的战略格局、参战国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再对参战各方战略加以分析,就如同层层剥笋,有很强的说服力。  该书能在大陆地区正式出版,并以横排方式适应大陆读者的阅读习惯,相信将会对大陆读者学习和了解中国古代近代战争史,促进军事历史研究的发展颇有助益。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部研究员 刘庆  专业军事人员与权威历史学家的联手,是本书质量的最大保障。前者保障了“战争”研究的专业性,后者保障了“史”的底蕴。  ——知名历史学者、《布局天下》作者 饶胜文
第十四卷 宋、辽、金、夏(上)第一章 辽、宋、金、夏全般形势
第一节 四朝战争大势
第二节 四朝政治经济社会概况
第三节 四朝之国防军事及战略战术
第二章 宋祖篡周及平定内叛诸战役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作战导因
第二节 宋太祖及佐命功臣
第三节 战场地理形势及作战方略
第四节 平李筠作战经过
第五节 平李重进作战经过
第六节 战后之政局及申论
第三章 宋平定南方各国战役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
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及作战方略
第三节 平定荆湖之战
第四节 平定后蜀之战
第五节 平定南汉之战
第六节 平定江南之战
第七节 战后之政局
第八节 申 论
第四章 宋辽战争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
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及战争方略
第三节 宋辽二十余年战争之诸战役
第四节 战后之政局及申论
第五章 宋夏百年战争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战争导因
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及战争方略
宋夏初期之和战
宋夏第二期之和战
宋夏第三期之和战
第六节 申 论
第六章 金灭辽诸战役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战争导因
第二节 金人族系及其发轫概况
第三节 金开国诸重要人物
第四节 战场地理形势及战略指导
第五节 作战经过——辽亡及西辽之建国
第六节 申 论
  第二章
宋祖篡周及平定内叛诸战役  (附图11-380
11-381)  一、宋祖篡周:周恭帝元年(960年)正月,赵匡胤乘将兵北御契丹,兵至陈桥回师行篡,国号宋。  二、平定李筠之战:建隆元年(960年)四月,李筠举兵讨宋。同月宋祖出兵,至六月平定之。  三、平定李重进之战:建隆元年九月,李重进起兵于淮南,宋祖即出兵进击,至十一月平定之。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作战导因  一、赵匡胤篡立  周显德六年(辽穆宗应历九年,北汉天会三年,959年),世宗亲将北伐,欲谋收复幽蓟之地,在节节奏捷,相继收复瀛、莫、易等州之余,世宗突然得疾,因而征师中罢,班师大梁(其事详上卷第十章)。同年六月,世宗殂,子梁王宗训方七岁继立,是为周恭帝。  当世宗进军瀛、莫、易等地时,辽主即遣使诣北汉,命北汉主刘钧自晋阳发兵入周疆境,以牵制周军之攻势。旋闻周师南还,乃罢兵。  翌年正月,赵匡胤遂于陈桥驿(今河南省开封县东北二十里)拥兵为变,废恭帝而篡周。据史称:显德六年十一月,镇定二州(今河北正定及定县。为周邻契丹之国防重镇)告急,言北汉会契丹兵入寇,时正值周群臣贺正旦(镇定使者行三十日,始能抵达大梁)。恭帝乃命归德节度使、检校太尉、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将宿卫诸军御之。恭帝元年(960年)正月初二日,殿前副点检、镇宁节度使慕容延钊将前军先发。初三日匡胤将大军继之。军校苗训,号知天文,托云“见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指谓匡胤亲吏楚昭辅曰:“此天命也!”  赵匡胤掌军政六年,得士卒心。数从世宗征伐,屡著功绩。世宗既殂,为人望所归,且当此时主少国疑,将士阴谋推戴。时京中人亦多聚语云:“策点检为天子。”是夕,军次陈桥驿,将士相与谋曰:“主上幼弱,我辈出死力破敌,谁则知之?不如先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北征!”都押衙李处耘乃具以其事告匡胤弟内殿祗候供奉官都知匡义,及归德节度使掌书记赵普。语未竟,诸将露刃而入,大言曰:“军中定议,欲策太尉为天子!”匡义晓谕之曰:“兴王异姓,虽云天命,实系人心。汝等各能严饬军士,勿令剽掠,都城人心安,则四方自定,汝等亦可共保富贵矣!”众许诺。匡义与普乃部分诸将,一将即夜遣衙队军使郭延赟入京,驰告素所归心之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虞候王审琦,一面命将士环列匡胤以待旦(以上见《续通鉴》卷一《宋纪一》及《续通鉴长编》卷一)  初四日迟明(史载匡胤醉卧,初不省),诸将擐甲执兵直叩匡胤寝所。匡义入白,匡胤起。诸将露刃曰:“诸将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匡胤未及应,黄袍已加身矣。众即罗拜呼万岁,掖之上马还汴。匡胤于是揽辔曰:“汝等贪富贵立我,我有号令,汝等能禀乎?”众下马曰:“愿受命!”匡胤曰:“太后、主上,吾北面事之,朝廷大臣,皆我之比肩。汝等不得侵陵,朝市府库,不得侵掠;用命有厚赍,违则拏戮!”皆应曰:“诺!”遂整队而行。(见《续资治通鉴》卷一《宋纪一》及《续通鉴长编》卷一)  初五日,匡胤率队自仁和门入汴,先遣楚昭辅慰安家人,又遣客省使潘美,见执政谕意。时宰相范质、王溥早朝未退,闻变,质执溥手曰:“仓卒遣将,吾辈之罪也!”爪入溥手,几出血,溥噤不能对。天平节度使(治今山东东平县)同平章事、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自内庭惶遽奔归,将率众备御。散员都指挥使王彦升,遇通于路,跃马逐之,驰入其第,杀通及其妻子。诸将翼匡胤登明德门,匡胤令甲士还营,而自退居公署。有顷,诸将拥范质等至,匡胤流涕曰:“吾受世宗厚恩,为六军所迫,一旦至此,惭负天地,将若之何?”质等未及对,散指挥都虞候罗彦瑰按剑厉声曰:“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质等相顾,不知所为。王溥降阶先拜,质不得已亦拜。遂请匡胤诣崇元殿,行禅代礼。召文武百官,至晡时班定,犹未有禅诏,翰林学士承旨陶毅袖出之。于是宣徽使昝居润引匡胤就龙墀,北面拜受,然后升崇元殿,即皇帝位,是为宋太祖。奉周恭帝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迁居西宫,大赦改元。以所镇归德军在宋州(今河南商丘县),因国号曰宋,内外马步军士等第优给命官,遣使遍告郡国。(见《续资治通鉴》卷一《宋纪一》,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  初韩通与匡胤同掌宿卫,军政多决于通,匡胤内忌之。通性刚而寡谋,言多忤物。其子颇有智略,见匡胤得人望,劝早为之所,不听,卒及于难。通已死,匡胤怒王彦升专杀,欲罪之,群臣以建国之始,乞贳之。匡胤为收揽人心,奖励忠节,乃诏赠通为中书令,以礼葬之,以旌其忠。论翼戴功,以周义成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为归德节度使、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宁江节度使马步军都指挥使高怀德为义成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以武信节度使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为镇安节度使马步军都虞候;殿前都虞候睦州防御使王审琦为泰宁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虎捷右厢都虞候嘉州防御使张光翰为宁江节度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龙捷右厢都指挥使岳州防御使赵彦徽为武信节度使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以弟匡义为殿前都虞候,赐名光义,余领军者并进爵。时慕容延钊将前军已至真定,周侍卫马步军都虞候韩令坤将兵巡北边,乃遣使谕二人,各以便宜从事。二人皆听命。遂加令坤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天平节度使、同平章事;延钊为殿前都点检、昭化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二品。  归德幕府文人有佐命功者,以掌书记赵普为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判官刘熙古为左谏议大夫,观察判官吕余庆为给事中、端明殿学士,摄推官沈义伦为户部郎中。  此外,侍周三相,并以优礼。范质仍为司徒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参知枢密院事、加侍中,王溥右仆射、平章事、监修国史、参知枢密院事、加司空,魏仁浦枢密使、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加右仆射。盖自唐以来,三大馆职,皆宰相兼之,首相昭文,次监修,次集贤。宋因之也。旧制,凡大政事,必命宰臣坐议,常从容赐茶乃退,唐及五代,齐遵此制。及质等为相,自以周室旧臣,内存形迹,又惮帝英睿,乃请每事具劄子进呈取旨。帝从之。由是坐论之礼遂废。  其他重要藩镇,亦加爵赏。以周天雄节度使魏王符彦卿(治今河北大名县)守太师,雄武节度使王景(治今河北蓟县东北。虚名也)守太保、封太原郡王,定难节度使(治今陕西横山县北)西平王李彝殷守太尉,荆南节度使高保融(治今湖北江陵县)守太傅。余领节镇者,亦皆进爵。  初,藩镇中闻宋祖篡立而欲效忠周室者,有成德节度使郭崇(治今河北正定县),追忆周室恩遇,时或涕泣。监军陈思诲密奏其事,且言常山近边,宜谨备之。宋祖曰:“我素知崇笃于恩义,此盖有所激发耳!”遣使觇之。崇闻之忧懑失据。观察判官辛仲甫曰:“公首效诚节,且军民处置,率循常度,朝廷虽欲加罪,何以为辞?使者至,但率官吏郊迎,尽礼致恭,淹留伺察,当自辨明矣。”崇如其言。使者归奏崇无它故,宋祖乃喜,以晷居润权知镇州制之。其次,保义节度使袁彦(治今河南陕县)闻宋篡周,日夜缮甲治兵。宋祖虑其为变,命潘美往监其军。美单骑入城,谕令朝觐,彦即治装上道。遂徙彦为彰信节度使。其三,护国军节度使杨承信(治今山西永济)亦有谋反之说,宋祖遣使赐生辰礼以察之,承信因不敢发。盖自周世宗整军之后,朝廷兵强,藩镇弱,故皆不敢轻举,而因宋祖亦先知与善于处置,遂皆就范也。然未几尚有昭义节度使李筠(治今山西长治县),与淮南节度使李重进(治今江苏江都县),相继起兵,宋祖遂展开进讨之战。(见《续资治通鉴》卷一《宋纪一》,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  至于其他国外一般情势,北方之强敌北汉与辽谋会师攻镇定,闻宋篡周,乃罢出师之举,盖欲以观新朝之意态也。南方则南唐主李景因宋释其降将周成等三十四人(周显德中降周者),遣归,乃遣使至汴,贺宋帝即位。吴越王钱俶,以素归顺中原,及闻宋立,乃遣使致贺,是年冬,宋太祖即授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此为未来南伐作预谋也。至于后蜀主孟昶,湖南武平节度使周行逢,南汉主刘等,则或持独立或持观望之志。  第二节 宋太祖及佐命功臣  宋太祖 太祖赵匡胤,涿郡人。其高祖眺仕唐。历永清、文安、幽都令。眺生珽,历藩镇从事,累官兼御史中丞。珽生敬,历营、蓟、涿三州刺史。敬生弘殷。弘殷少骁勇,善骑射,初为赵王王镕将,继为后唐庄宗典禁军,后汉时因功迁护圣都指挥使。后周广顺末为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转右厢都指挥使领岳州防御使,显德年间,从周世宗征淮南,累官检校司徒,天水县男,与子匡胤分典禁兵。卒,赠武清节度使、太尉。  太祖匡胤,乃弘殷之仲子也,母杜氏,后唐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及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骁勇善骑射。周广顺初,补东西班行首,拜滑州副指挥。周世宗为汴尹,遂为开封府马直军使。世宗即位,复典禁兵。高平之战有功,拜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从征淮南有功,还拜殿前都指挥使及定国军节度使。再从征寿春,还拜义成节度使,检校太保,仍殿前都指挥使。三征淮南,拜忠武节度使。从征契丹,为水陆都部署,收复瀛、莫及瓦桥关诸地,还拜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恭帝即位改拜归德节度使检校太尉。因契丹与北汉将入寇,将师御敌,遂因主幼国疑,及将士之拥戴,回师篡周。在位十七年,寿五十。  赵匡义 匡义,太祖之弟,即位之二年,改名炅。容貌雄伟,性嗜学。其父总兵淮南,破州县,不取财物,第求古书遗炅,恒饬厉之。由是炅工文业,多艺能。事后周至供奉官都知。陈桥兵变,炅与赵普实为首。太祖既即位,累迁殿前都虞候、睦州防御使。太祖征潞泽,炅为大内点检留镇、泰宁节度使。太祖征淮南,炅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开封尹,再加兼中书令。太祖征太原,炅为东都留守、封晋王,在宰相上。太祖崩,遗命传位,是为太宗。  赵普 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唐幽帅赵德钧连年用兵,民力疲弊,普父迴举族徙常山,又徙洛阳。普沉厚寡言,镇阳豪族魏氏以女妻之。后周显德初,永兴军节度使刘词辟为从事。词卒,遗表荐普于朝。世宗用兵淮上,赵匡胤拔滁州,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匡胤父弘殷卧疾滁州,普朝夕奉药饵,弘殷由是待以宗分。匡胤尝与语奇之。淮南平,调补渭州军事判官。匡胤领同州节度,辟为推官;移镇宋州(归德),表为掌书记。陈桥兵变,匡胤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匡义排闼入告匡胤。匡胤欠伸徐起,黄袍遂加之。既受禅,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从征潞泽,还迁兵部侍郎、枢密副使,旋拜枢密使检校太保。乾德二年范质等三相同日罢,以普为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普既拜相,太祖视如左右手,事无大小悉咨决焉。寻兼监修国史,以薛居正、吕余庆为参知政事以副之,但薛、吕不宜制,不知印,不押班,但奉行制书而已。五年加昭文馆大学士。劝太祖籍诸道丁壮送京师备守卫,诸州置通判主钱谷,由是兵甲精锐,府库充实。寻以专宠骄侈,太祖遂分其权,且出为节镇。太宗即位复用之,以至于卒,宠幸有加。普少习吏事,而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刻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又性疾恶强直,刚毅果断,正直不回,尽忠所事,故为宋初名相。  石守信 守信开封浚仪人。事周太祖得隶帐下,广顺初年累迁亲卫都虞候。从世宗高平力战,迁亲卫左第一军都校,师还迁铁骑左右都校。从征淮南为先锋,下六合,入涡口,克扬州,遂领嘉州防御使充铁骑控鹤四厢都指挥使。从征瀛、莫、瓦桥,为陆路副都部署,以功迁殿前都虞候,转都指挥使领洪州防御使。恭帝即位,加领义成军节度使。赵匡胤篡周,即得力于守信之归附,故乾德初,匡胤行其“杯酒释兵权”之策时,曰:“我非尔曹不及此!”  高怀德 怀德字藏用,真定常山人,周天平节度使高行周之子。由于怀德乃将家子,练习戎事,不喜读书,性简率,忠厚倜傥,有武勇。与父行周历事晋汉周三朝。行周卒,周太祖召怀德为东西班都指挥使领吉州刺史,改铁骑都指挥使。高平之战为先锋都虞候,以功迁铁骑右厢都指挥使领果州团练使。从征淮南知庐州行府事充招安使,以功迁龙捷左厢都指挥使领岳州防御使。周世宗北征,与韩通率兵先抵沧州。克关南为雄州兵马都部署。恭帝即位,权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江宁节度使,又为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宋太祖篡周,因得其归附而成功。  第三节 战场地理形势及作战方略  (参看附图11-380 11-381)  一、战场地理形势  宋承后周疆土,东临海、西至秦陇,北邻契丹、北汉、西夏,南临于江。其周边邻国南有南唐、吴越、南汉、南平、武平留后;西有后蜀、羌、西夏(见图11-378)。国内辖地实有一百一十八州,宋初定制前,分由十余节度使管辖之。  昭义军节度使辖有潞州(今山西省长治县)、泽州(今山西省晋城县)、沁州(今山西省沁县),节度使治潞州。潞州居太行之脊,其地位之重要,关系河北河南之安危,故自安史之乱以降,历为战略要地。在本战中,又为宋与北汉间国防要地,此地有失,宋必危殆。在此之险隘,有天井关,关南即太行山之羊肠坂道,极为险要,当宋祖遣石守信进军时,谓“勿纵筠下太行,急引兵扼其隘”,即指此关也。(《续通鉴》卷一《宋纪一》《续通鉴长编》卷一)  淮南军节度使辖有扬州(今江苏省江都县)、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县)、滁州(今安徽省滁县)、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寿州(今安徽省寿县)、庐州(今安徽合肥)、舒州(今安徽怀宁)、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黄州(今湖北黄冈)、安州(今湖北安陆)、沔州(今湖北汉阳)十一州之地。扬州附近淮南地区,地势平旷,恃以为险者仅淮河一水耳,若沿淮之寿、濠、泗等州有失,则扬州形势孤危,宋军可直捣城下矣。  若昭义军、淮南军同起以讨宋,一在宋都开封之西北,一在其东南,恰好使宋腹背受敌。  北汉在昭义军西北,势必助昭义以倾新造之宋。契丹在宋北疆,虽尚未有助筠之谋,但其助北汉亦为势所必至。是故宋北面之敌有三,不谋个别击破之,势必联合以图宋。  南唐在淮南军之南,据有江南江西之地。淮南原为南唐失陷于后周者,其收复失地,固未尝一日或忘也。如有机可乘,必助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全力以攻宋,以便在鹬蚌相争中,坐收渔人之利。由于重进未能与李筠同时并举,故南唐乃不敢轻于助进耳。  自潞州(长治)到宋都汴梁,鸟道不过四百里,不论向东或向南,只须越过太行山脉出得山区,即可达黄河南北之平原,而直逼汴梁四战之地。昭义节度使李筠既决心起兵反宋,自可以东出壶关略取邺都(今河北省大名县)一带,以高屋建瓴之势南临黄河以图汴梁;亦可以自潞州南出泽(晋城)、怀(沁阳),略取洛阳,东向以临汴梁。  自扬州到宋都汴梁,直道约计千里,完全平川,无山险之阻,而淮北诸河流,且有利于宋军之运输,顺流而下。故李重进必须与李筠南北合势,始有成功之希望。但重进不识时机,犹疑不定,坐失夹击之机会。  宋京汴梁乃四战之地,北依黄河以为屏障,其东西及南方,必恃洛阳徐州及陈州三大战略要点以为守,若此等地区有失,则汴梁形势危如累卵。如宋对李筠、李重进之两面作战,稍有后机,则其他各节度使自为前途富贵想,行将枝节横生,宋其危矣。  二、作战方略  李筠方略:筠凭一时激愤,对宋使者悬像涕泣,未尝即欲起兵攻宋。其所以终于起兵者,北汉主刘钧之蜡书,与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使者,实启发之。嫌隙既成,已传檄数宋太祖篡逆之罪,遂以兵袭取异己之泽州刺史,卑词求北汉及淮南以为助。可知其并无成算,实逼于不觉演成之事势,而轻举妄动耳。  李重进方略:重进虽拥有淮南十一州之地,粮食虽足而兵寡弱,盖自周世宗整军之后,精兵皆集中央,州镇已无强壮之兵矣。李重进之所以犹疑不决者以此之故,遂因此失去与李筠同时并举之机。由是一则失去南唐之奥援,再则失去夹攻汴梁之会,遂使宋各个击破之战略,得以贯彻。  宋太祖方略:宋祖行篡之后,所惧者节度使之举义旗,讨其篡逆之罪,故千方百计,以实行绥靖安抚。及李筠已轻举其兵,最佳之方略则为用迅雷不及掩耳之行动扑灭之,以免动摇天下。及闻李重进亦怀异志,则必须设计以缓其谋,以便实行各个击破之战略。会有重进使者翟守之变节,密通消息,宋祖遂把握机会许守以厚爵。由是各个击破之计得售,是可知宋祖已善于筹策 ,又有人助,故能贯彻其预定方略,而一一平定之。  ……
  序言一  《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 陆军二级上将 徐培根  人类在数十万年持续不断之生存斗争中,其出现于斗争舞台或消逝而退隐,乃历史上所常见不鲜之事。尼罗河畔之古代埃及人,美索波达米亚草原之古代巴比伦人,在世界早期历史中,均曾有卓然不凡之成就与贡献。但历时既久,其适应力不足以抗御时代之巨轮者,多已悄然褪色,或退出人类斗争之舞台,阒然无闻于世。独我中国之文明,兴起之早,盖与古埃及与巴比伦文明相颉顽,迄今已历五千余年。在此长期之生存斗争中,我国国势虽有时而盛,有时而衰,但至今犹能卓然自立于世界者,此其中当有其长存久持之道。吾人综读此五千余年之历史,细加研求,得二理也。其一为英国近代史学家汤因比氏(A.J.Toynbee)所发见之定则,即艰难奋斗,乃能创造新的文化和文明。汤因比之言曰:  “人类所受严酷之考验,其第一个阶段是由阴入于阳(即由静入于动),其所经过是动的行为,这是人类受到敌人大挑拨(Temptation)而做出的。人类付出其智慧与努力之代价,历尽艰难困厄,最后终于克服敌人获得胜利,遂居于进步前驱之列。”  研究古代文化之亨廷顿(Ellsworth Huntington)在其所著《文明与气候》(Civilization and Climate)一书中亦有如下之记述:  “许久许久以前,一群无衣的、无居室的、无火的野蛮人,来自热带中温暖的故居,逐步向北方前进,由春季以迄夏末。他们没有想到他们所离开的是温暖之地,直至九月,才于夜间感到砭骨的风寒。一天一天的过去,情形又更坏了。他们不知道原因所在,到处乱窜以期避开。其跑到别处的通通死亡。他们有极少数的人,看到这样刺人的天气无法可避,乃运用人类最高之能力,以从事于有意的发明。有些掘地以蔽风雨,有些采取树枝树叶盖起茅屋,搭起暖床,又有些一取兽皮以裹身。不久,这些野蛮人便朝向文明大步迈进了。裸体的有了衣服;没有房子的有所遮盖;一无储备的则取肉类干制而收拾起来,在冬天并储有硬壳果了。他们调整自己以适应艰苦之环境,终于步步向前得到了生存。”  像这样人类与自然环境之斗争,在中国古代传说上亦有很多之记述,如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禹平水土,益焚山泽,皆为我国先民与自然环境艰难奋斗之事迹。其间软弱无能者多已归于淘汰灭亡,惟有坚强奋斗者始能继续生存。此可证明汤因比氏研究历史所发见之原则,确为不易之定论。与汤因比氏研究历史所得相同之结论,我国孟子亦有同样之言论。孟子之言曰: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综合孟子与汤因比氏之所论,即所谓“多难兴邦”与“逸豫丧邦”之意。其实世界各民族,每个民族都是经历过许多艰难与困厄,但其胜败存亡迥然异数者,盖非艰难困厄之难易,而在经历艰难困厄时能坚忍不屈,动心忍性与增益所不能之为难能可贵也。中华民族在其长期奋斗之历史中,经历内忧外患艰难之多,无异于世界古文明各民族,而卒能克服艰难卓然自立者,赖有此动心忍性坚忍不屈之民族性也。  其二惟何?则为中华民族之政治思想,竟为天下一家之世界思想也。《尚书?尧典》中首提“协和万邦”。当时所谓万邦,盖即各氏族之众多部落,而使和平辑睦以相处也。从史实上看,中华民族每当兴盛时代,文治武功赫奕,四周邻邦之依附者,完全为仰慕上国文化而贡纳其方物。故邻国之依附,乃为文化之交流,而非武力之征服。而治国者从不以征服异族为荣,反以所治之人民匹夫匹妇不得其所为耻。在统治中,必使各族平安相处,和协辑睦,文化混同,血缘交流,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为中国政治思想之极则。各民族在此恢弘容让之气氛中,如春风和雨之陶冶,自然涵容同化而不自觉,久之遂混化为一个民族,而其利害祸福无有畛畦之分矣。吾人就此五千余年之历史中,当时有所谓夏、夷、黎、苗、猃狁、獯鬻、肃慎、东胡、戎狄、荆楚、百濮、群蛮,乃至鲜卑、匈奴、氐、羌、羯、突厥、契丹、回纥、吐蕃、女真、蒙古、满洲等不胜枚举之各族,今日欲再追寻其痕迹而不可得,而各族之后裔,均浑然同处于中华民族之中而不自知,亦不以此而自外也。此岂世界其他民族之残忍相杀,或近代弱肉强食之理论所可比拟哉?原来世界人类,均属圆颅方趾,其是否同出于一源,固有待于研究与考证,但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莫不尊亲,则属心同理,行同伦也,此为中国大同思想之根源,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大而且久者,盖实赖此一哲理之存在。  再就中国之军事思想而言,所有我国古代兵学,对于用兵之战争均以仁爱为出发点。《司马法》曰:“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太公六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无取于民者,民利之,无取于国者,国利之;无取于天下者,天下利之。”《尉缭子》曰:“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又曰:“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故王者伐暴乱,本仁义也;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所以中国之军事思想以安民利民为目的,而用兵则在诛伐暴乱,拯救人民为事,此与西方兵学家以崇尚杀戮征服者大异其趣。  吾人细读中国五千余年之历史,自原始之众多异族并处,逐渐进于现今之民族混同,盖无一不由前此二理之交互为用,前者出于坚忍不屈,故能历久弥远而卓然自立;后者出于仁爱一体,故能涵容混同而相助相成,二者皆为中华民族所以永存之道也。今就以史例言之,中国开国之初,即有夏黎两族黄帝与蚩尤之战争。当时蚩尤声势之优越,黄帝固以艰难百折,始能获取胜利者,但黄帝既胜之后,夏黎两族相处若一家之人,故两族同化最早。嗣后汤武战胜桀纣,既胜之后,则用夏变夷,翕然同化。后至汉唐宋明各代,亦无不皆然。由以上之史例以观,诚可证明中华民族之永存,实由于上述坚忍与仁爱之两种民族性之交互为用,而又交互相成之功。  研究中国全部历史,若只求其兴衰之道,则不免偏于政治与军事之细节,而忽略其政治思想之弘大;若只求其文化之弘大,则不免驰骛哲理,形成高远之政论,二者皆未能阐明民族精神之所在。而我国历史文化载籍浩繁,欲研求此种事理,则整理过往之史料而使成为一种有系统之记载,殆为今日史家重要之责任。况当现代,世界已进至卫星飞弹氢弹钴弹时代,人类已濒临毁灭之边缘,则中华民族之卓然长存与涵容混同之史迹,殆可为世界人类和平永存之借镜。则斯编之辑,不仅可为中华民族后人在此剧烈竞争之时代中,知所以自处之道;抑且可告知世界人类,残忍相杀,终非永存之唯一途径,而翻然有所改变,斯则世界人类共同之福祉也。  余等奉命编纂《中国历代战争史》。战争本为当时政治之一部份,因之从事于各代政治作深一层之研究。历时数载,涉览载籍至数百十种,浸润既久,逐渐发见中华民族所以历久永存之理。深信此理不仅为中国历史之宝典,抑且可为世界人类和平永处之药石。故提其要点,垂涕而道,语重心长,不觉其言之深也。全书既将完成,乃以此意为之序,良可用以勗勉国人,使知所以自励;亦所以贡献于世界,借以增进共勉之道。  中国历史典籍浩繁,史料丰富,而编者限于智识与时间,其取舍之间,常以与当时政治军事有关者为范围,因之其谬误与遗漏在所难免,深望海内贤达,时加指正,则不仅本书之幸,编者同仁亦深得裨益焉。  修订序言  “三军大学”校长兼《中国历代战争史》修订委员会主任委员 陆军二级上将 蒋纬国  本书系综合记述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存发展之战争史,为“三军大学”奉蒋公手令所编纂。近以公开出版,传诸于世,本校为慎重其事,特组设修订委员会,校订内容,增编索引,调整册次,统编目录。纬国忝为主任委员,深感此一巨著之传世,对其编纂与修订之缘起及经过概要,应首加说明,以供读者研究本书之参考。  日,蒋公以(四四)机密甲字第八十三号手令,指示“国防大学”(本校之前身)编纂中国战争史。“国防部”于同年十一月二日以孝孔字第五○号令将此手令转饬本校。  手令要旨谓:“中国古代战争史应在‘国防大学’专设研究小组,并聘文学历史学者对于战史特有研究者,参加研究与编纂,此可与张其昀‘部长’切商实施。”编纂中国古代战争史,以阐扬中华民族坚强之奋斗潜力与立国精神,并融汇与启发中国之战争思想及战争艺术,用意至为深远。  本校为执行此项研究与编纂工作,于1956年1月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遴选对兵学及战史富有素养之将校担任撰稿,并聘请名史学家指导与审校。此项编纂工作直至1972年5月,全书方告编印完竣,历时凡十六年有余,盖为力求内容臻于严谨周密。  本书印制后,大部分分发军中干部阅读,以增进其对中国战争史之认识,磨练用兵修养;一部分赠送教育文化团体、学术研究机构及学者,以扩大学术思想之交流。数年以来,颇获各方赞许,并纷纷来函索阅。本校鉴于编著书籍在供人阅览,传播思想,故特将本书公开出版,以广流传。使此宏富之中国战争思想,更能发扬光大。  我国历史悠久,文物丰富。本书从浩繁之史料中,整理研究,融汇精练,编纂成体系一贯,系统分明之战争史。对每一朝代,首先综合论述其全般大势,包括:地理形势、政治情势、社会状况、国防措施、外交与谋略决策、战略与战术运用、主要人物之影响等,由此以明了该一朝代之全般情势及盛衰得失。对每一朝代之重要战役或会战,则各以专章论述。在每一章中,则先论述该一战役或会战前之一般形势、形成导因、战场地理形势等;然后详述双方战略指导、作战经过、战略与战术运用得失、战后情况等;最后对该战役或会战加以综合申论,以检讨其成败,并引战争原理原则相印证。由此以吸取战史之教训,启发战争指导之智慧。  本校依据过去编纂及今日修订本书之体认,深感对我国古代战史之价值,应在此加以阐述;对欧美人士曾有误解我国战史者,应在此加以辨正,俾使史实之真谛易于发扬。过去我国史书上对战史之记载,常偏重于战争理论;对执行战争之方法与技术,则散见于各种记载中,零碎片断,难于寻觅。因而使人认为我国战史缺乏人、时、地、物之精确数字,疏忽作战行动之详确空间与所用之战具。此或由于史书成于儒家之手,而儒家重“王道”,轻“霸道”,避免渲染战争之杀伐行为,有以致之。更或由于古代史学家认为战争哲理可以持久,而战争之方法与技术,随力量、空间、时间之不同而变化,难以为训。至于野战战略方面,或因秘而不宣,或因写史者未能体会,故多未作有系统之分析,或仅作语焉不详之记载。后世之兵学家与史学家,亦鲜有致力于搜集此等零散之史料,未能专力研究整理而补充之。欧美人士以现代之眼光看我国古代战史,每认为我战史空泛,而轻视之。本校编纂本书时,对人、时、地、物之考证,曾力求详确;并根据当时之情势,作合理之研判,以求弥补(凡研判者均注明系研判所得)。本校依据编修本书二十年来之体会,认为我国古代战史用现代纯军事观点视之,虽有若干缺陷,但在战争理论与指导上,则极具价值,如建国大政、国防经营、建军制度、战争策划、战略与战术之运用等,皆有丰富之经验与辉煌之成就,实具有永恒之学术价值。  尤有进者我国有悠久光荣之历史,地广民众,雄居亚洲要域,以此背景缔造之战争史实有其独特之价值,简言之,概可以大战略、国家战略、军事战略、野战战略及战术等四项说明之。虽然在我国古代战史中,未曾明列此等项目,但其内容均有包涵,只不过以不同之术语与辞句表达而已。为使研究我国古代战史者,易于与现代之战略区分发生连系,故特以此四项阐述之。  第一,在大战略方面:我国过去各朝代对大战略之运用极为讲求,尤其在纷乱之时代,常有突出之表现。所谓大战略,亦即友邦间为谋求共同目标而发挥统合力量之战略。至当代各种战略之定义已另撰《为战略正名释义》,刊于本书第十八册之末。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中原诸侯与楚、秦之斗争,各邦国大战略之运用,已极具战争艺术化之能事。其中如春秋时代,晋、齐、秦联盟以破楚之城濮之战,秦、楚联盟以对抗晋、吴联盟所形成之长期争霸斗争;战国时代之苏秦合纵以抗秦、张仪连衡以破六国等,即为显著之史例。诚然,各朝代对大战略之运用,巧拙有别,因而产生不同之结果。但我国历史学家对此等历史事实之评述,则几乎抱有同一之观点,即赞誉信守国际道义,并称许长治久安之政治与军事战略;对于国际间之背义或暴虐行为,必力加谴责。  第二,在国家战略方面:我国过去各朝代虽无政治战略、经济战略、心理战略及军事战略等名词,但其运用多能讲求配合。所谓国家战略所包涵之政治、经济、心理及军事四略,过去尝统称之为政战二略。惟近代国家事务日形繁杂,仅政略与战略两词,已有不够明确之虑耳。我国过去特别重视行仁政,讲信义,安民居,裕民生,以奠立政治、经济与心理战略之基础,而军事力量之运用,旨在以战止战,保障和平。虽然在我国悠久之历史中,各朝代对国家战略之运用,常因帝王及其将相之观点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历史事实指出一项规律,即凡能统合运用总体国力,且以“仁爱”为出发点运用军事力量者,必国强民安;反之,必国破民困。秦、隋二代于统一之后,均拥有强大之武力,但却为我国历史上之短命王朝,即为显著之例证,其败亡之因果关系,值得引为戒鉴。  第三,在军事战略方面:我国过去甚重视建设边疆之防卫城塞,并配合以富有机动性之强大武力。以城塞防卫基地,以求国防之强固持久;以机动武力打击敌人之武装力量,以求国防之安全。如现仍存在之“万里长城”,即为过去国防建设之遗迹;汉、唐及元代之强大骑兵部队,动辄驰骋数千里而作战,即为军队机动性之例证。我国历史证明,当国家具有统一且富有机动性之强大武力时,则常形成强盛、繁荣、幸福之时代;当武力分割,或军队之机动力丧失时,则内忧外患随之而起,常形成衰弱、贫困、痛苦之时代。历史铁证,历历在目。  第四,在野战战略及战术方面:我国过去用兵,极重视先期之准备,欺敌之运用,又极重视政治与心理方面事先创建优越之情势。认为战争指导者应谋“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胜兵先胜而后求战”;主张“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主要之用兵思想。因此,我国过去用兵较为重视“间接路线”,其战例之多,不胜枚举。但我国过去用兵亦有主张“直接路线”者,讲求毁灭战,谋求在会战中歼敌主力,甚至“屠城”,以求解决战争。例如:武王伐纣,“血流漂杵”(《尚书?武成篇》);周公东征,残灭奄国(古《竹书纪年》);并曾毁灭数百年之殷都成为麦田(箕子《麦秀之歌》);项羽用兵常取攻势,专寻求敌人之主力而击灭之;元代军队攻取敌人之城镇后,常借“屠城”以彻底毁灭敌人等皆是。上述用兵思想之运用,在我国古代已有极成功之表现,缔造出许多典型之战例。如:  □晋文公诱楚军深入,以击败楚军之“城濮之战”;  □晋军伏击,各个击灭秦军之“殽函之战”;  □晋军集中优势兵力于左翼,以击败楚军之“鄢陵之战”;  □吴军以欺敌及奇袭,击败优势楚军之“鸡父之战”;  □越军于削弱吴军后而致胜之“笠泽之战”;  □齐军以逸待劳,战胜魏军之“桂陵之战”;  □齐军以减灶诱敌而战胜魏军之“马陵之战”;  □齐军以欺敌与奇袭,战胜优势燕军之“田单复齐之战”;  □秦将白起利用地形,歼灭优势韩、魏联军之“伊阙之战”;  □秦将白起先截断赵军补给线,彻底歼灭赵军之“长平之战”;  □韩信于夏阳偷渡奇袭安邑,获致全胜之“灭魏之战”;  □韩信行背水阵,以欺敌与坚忍击灭优势赵军之“井陉之战”;  □韩信利用和平攻势,奇袭破齐之“临淄之战”;  □韩信以欺敌分散敌军,乘敌半渡而击灭优势齐楚联军之“潍水之战”;  □韩信以完全包围歼灭楚军之“垓下之战”;  □唐太宗先截断敌之补给线,而击破强敌刘武周之“柏壁之战”;  □唐太宗运用内线作战,先击灭敌之援军,终于迫使王世充投降之“洛阳之战”;  □唐代李靖以机动与奇袭击灭萧铣之战;  □唐代李靖以远程追击歼灭吐谷浑之战;  □宋初李继迁以面吃点获致胜利之“灵州之战”。  本书中包括我国历代重大战役及会战五百余次。上述举例仅乃一小部分而已。  举世皆知之《孙子兵法》一书,实乃我国春秋时代用兵艺术之归纳。其中每一用兵之原则与法则,均有实战之背景为其依据。此书为古今中外所尊重,欧美人士更视之为东方用兵思想之代表,由此可见中国用兵思想之宏富与完备。  本书此次修订之主旨,在求内容正确,阅读方便。为求慎重,特敦聘学识渊博,著作丰富之名史学家(以姓氏笔划为序)王云五先生、方豪先生、宋晞先生、屈万里先生、陶希圣先生、黄季陆先生、蒋复璁先生、钱穆先生等为指导委员。承诸位热心指教,解疑释惑,使本书之修订受益良多。  本书之修订工作为求有效执行,特聘请对历史及兵学深具素养,且有丰富著作之李震教授、陈廷元少将为修订委员,执笔修订。陈廷元将军负责设计修订出版之全般构想,主编增加之资料,协编索引。李震教授主编索引,协编增加之资料。至于内容之校订,则两位共同负责逐字逐句精校。由于两位修订委员在本书编纂时已担任重责,深悉本书之内容,故于修订工作上得收事半功倍之效。其发挥高度热诚与智慧为本书所作之贡献,将随史页而长存。  本书自编纂之始,迄今修订出版,多承前“教育部长”、今“中华学术院”院长、“中国文化学院”创办人张其昀博士之指教与鼓励,敬致谢忱。  本书之出版,承黎明文化事业公司鼎力支持,此种友谊实足珍贵。  本书此次修订出版,虽力求严谨周密,然以内容如此广博,包含之时程如此长远,遗漏与谬误之处仍所难免,深望海内外先进,惠予教正。
  研究中国全部历史,若只求其兴衰之道,则不免偏于政治与军事之细节,而忽略其政治思想之弘大;若只求其文化之弘大,则不免驰骛哲理,形成高远之政论,二者皆未能阐明民族精神之所在。……战争本为当时政治之一部份,因之从事于各代政治作深一层之研究。历时数载,涉览载籍至数百十种,浸润既久,逐渐发见中华民族所以历久永存之理。深信此理不仅为中国历史之宝典,抑且可为世界人类和平永处之药石。  ——《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 陆军二级上将 徐培根  本书系综合记述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存发展之战争史,为“三军大学”奉蒋公手令所编纂。……以阐扬中华民族坚强之奋斗潜力与立国精神,并融汇与启发中国之战争思想及战争艺术,用意至为深远。  ——《中国历代战争史》修订委员会主任委员 陆军二级上将 蒋纬国  18卷本《中国历代战争史》有许多后出著述不及的长处,其作者军事素养深厚,有的还颇富指挥战争的实践经验。他们在认真分析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对战前战略态势,双方兵力部署和武器装备战法,战争进程及成败原因的分析较全面,认识较深刻,颇能“言人所不言”。  该书战略分析层次清晰,注重创新性。战略分析通常可以分成对国家战略、军事战略和具体战争计划与实施方案等不同层次,上一层战略制约着下一层战略。本着这一认识,《中国历代战争史》对每一历史时代都有高屋建瓴式的总体叙述,使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当时的战略格局、参战国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再对参战各方战略加以分析,就如同层层剥笋,有很强的说服力。  该书能在大陆地区正式出版,并以横排方式适应大陆读者的阅读习惯,相信将会对大陆读者学习和了解中国古代近代战争史,促进军事历史研究的发展颇有助益。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部研究员 刘庆  专业军事人员与权威历史学家的联手,是本书质量的最大保障。前者保障了“战争”研究的专业性,后者保障了“史”的底蕴。  ——知名历史学者、《布局天下》作者 饶胜文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古代战争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