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军区设计院装备部机关直属分队是干什么的?兵种好吗?

您当前的位置: > 军事
组图:沈阳军区多兵种合成战术攻防演练
时间: 10:16:00&&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作者:
window.HLBath=1;
window.HLBath=1;
相关新闻:澳学者:美中太空竞赛将越来越军事化 吉尔吉斯斯坦同意延长俄罗斯军事设施租期 伊斯兰合作组织称军事干涉叙危机未获足够支持 土耳其媒体称奥巴马不会在大选
&&&1&&&&&&&实拍沈阳军区山地演练 增强兵种参与比重_高清在线观看_百度视频
订阅精彩视频,请
&&努力加载中...
实拍沈阳军区山地演练 增强兵种参与比重
播放:664479次沈阳军区鞍山市千山区汤岗子镇教导大队65751部队是什么兵?后勤兵还是野战呢?_百度知道
沈阳军区鞍山市千山区汤岗子镇教导大队65751部队是什么兵?后勤兵还是野战呢?
你大爷阿萨德
其他类似问题
沈阳军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沈阳军区某兵种训练基地—— 把好事办到官兵心坎上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
年初以来,沈阳军区某兵种训练基地党委机关扎实开展“为基层服务、为官兵服务”活动,坚持把官兵满不满意、受不受益作为衡量标准,强化岗位服务、上门服务、跟进服务实效,给官兵训练、工作、生活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基地政委陈良平说:“不嫌事小、不畏事难、不避事烦,真正把好事办到官兵心坎上,才谈得上优质服务。”
不管事多小,服务无死角
发放驻训包,既适合随取随放日常用品,又便于部队集中统一管理;定制鞋垫架,从此官兵脚底干爽,宿舍告别异味;配备防潮垫,给官兵一个健康舒适的睡眠环境……
事情都不大,受益却不小。基地官兵介绍说,作风建设层层推进,如今洗衣机、热水器、晾衣场等生活基本设施一应俱全,就连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也进入了领导机关的视野。
前不久,基地司令员江浪帆在营区检查时,无意间听见两名战士聊天:啥时候我们这些“上铺的兄弟”能有像样的蚊帐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江司令员把此事暗暗记在了心上。
随后,机关人员在了解情况时发现,战士们有的在床架上插两根木条挂蚊帐,歪歪扭扭不统一,拆装复杂耗时间;有的夜里点蚊香,气味大影响睡眠,还有火灾隐患;有的干脆拿个床单“裹粽子”。为解决这一问题,机关现场测量,精心设计样品,定制安装了千余套固定于墙面的横放式蚊帐杆,使用时轻轻抬起杆臂即可,既方便实用又规范统一。
事虽小,可折射出的却是党委机关服务基层、服务官兵的真挚情怀。该基地深入一线为服务“问路”,既抓大事,也不放过细枝末节,新能源路灯、理发工具箱、板报器材箱、驻训热水器等便利官兵日常工作生活的器具器材一一下发基层。
问题不解决不撒手,官兵不满意不罢休
“没想到在大山里也能享受及时周到的医疗服务。”驻地远离基地机关50余公里的某靶场官兵告诉笔者,为满足大家的就医需求,基地党委机关办法没少想,而且一个比一个好。
医疗条件差、看病就医难曾经是基地野外分队官兵反映集中的问题之一。后来,基地启动大队营区卫生所和野外分队医务室标准化建设,基层有了病房、药品库、医务室,医护器材不断更新,官兵感冒、崴脚、拉肚子等常见伤病得以就地治疗。
在今年3月份的一次调研中,有官兵反映:野外分队只有受过简单培训的卫生员,遇到情况稍微复杂一些的病症便束手无策。为此,基地党委机关反复研究,出台了加强野外分队官兵医疗服务规定:每月安排一名基地或大队的医生到野外分队轮流值班;基层官兵到基地就医,安排车接车送;持续开展巡诊到营连、保障到训练场、送医送药到一线等医疗服务活动……好消息接踵而至,官兵拍手叫好。
规定出台,是不是就医难题就彻底解决了?前不久,网友“靶场哨兵”在基地局域网上发帖:“驻地偏远、交通不便,若遇急病先到基地再转医院,恐怕就错过‘黄金救治时间’了。”此帖一出,跟帖不断。
问题不解决不撒手,官兵不满意不罢休。基地健全完善就医应急预案,与野外分队驻地医院积极沟通,建立军地急救对接机制,使问题迎刃而解。
服务群众的办法,还要从群众中找
配发护具暖兵心,“售后服务”更贴心。
一个漂亮的三步登车,该基地驾驶训练大队上士助教赵家良戴着“升级版”实车训练护具,稳稳站在坦克指挥塔上。据统计,基地驾驶专业助教每天跟车保障训练约5小时,由于野外场地高低不平以及学兵技术生疏等原因,助教身上被撞得青一块紫一块是家常便饭。为降低助教队伍训练伤发病率,年初基地定制了百余套护具下发基层教练分队。
没过多久,机关人员到训练场回访,本以为能听见不少赞扬声,没想到助教们并不领情——防护垫太厚,指挥塔空间又小,戴上护具行动不便不说,还更容易发生磕磕碰碰。原来,机关人员配发之前没有试穿试戴就匆忙行动,结果导致护具既不“贴身”也不“贴心”。
“服务群众的办法,还要从群众中找。”围绕如何改良,机关广泛征求助教意见建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出了很多主意,助教赵家良最后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说:“这事包在我身上,两天后出升级样品。”
时隔不久,当助教们戴上多处改良、返厂重制的护具时,纷纷对机关的“售后服务”表示满意。
不让一件实事半途而废,不容一丁点儿瑕疵纰漏。如今,“基层有需,机关即行”已在该基地蔚然成风,年初基地党委许下的63个服务承诺,在领导分片蹲连住班摸实情、求实策、务实举、办实事中已兑现50余个。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