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2014新生计科8班北邮辅导员博客相关信息

var press_
function changecal(action,year,month)
switch(action)
case "nextmonth":
if(month==11)
month = 1;
year = year*1 + 1;
month = month*1 + 2;
strcal = "> ";
case "premonth":
if(month==0)
month = 12;
year = year*1 - 1;
strcal = " <";
case "nextyear":
year = year*1 + 1;
month = month*1 + 1;
strcal = ">>";
case "preyear":
year = year*1 - 1;
month = month*1 + 1;
strcal = "<<";
strcal = " " + strcal + " ";
return(strcal);
function calender(cyear,cmonth)
var d,d_date,d_day,d_
//定义每月天数数组
var monthdates = ["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d = new Date();
d_year = d.getYear();
//获取年份
//判断闰月,把monthdates的二月改成29
if (((d_year % 4 == 0) && (d_year % 100 != 0)) || (d_year % 400 == 0)) monthdates[1] = "29";
if ((cyear != "" ) || (cmonth != ""))
//如果用户选择了月份和年份,则当前的时间改为用户设定
d.setYear(cyear);
d.setMonth(cmonth-1);
d.setDate(1);
d_month = d.getMonth();
//获取当前是第几个月
d_year = d.getYear();
//获取年份
d_date = d.getDate();
//获取日期
//修正19XX年只显示两位的错误
if(d_year<2000){d_year = d_year + 1900}
//===========输出日历===========
str += changecal("preyear",d_year,d_month)
str += changecal("premonth",d_year,d_month)
str += d_year + " - " + (d_month*1+1)
str += changecal("nextmonth",d_year,d_month)
str += changecal("nextyear",d_year,d_month)
str += "";
str += "SuMoTuWeThFrSa";
str += "";
var firstday,lastday,totalcounts,firstspace,lastspace,
//需要显示的月份共有几天,可以用已定义的数组来获取
monthdays = monthdates[d.getMonth()];
//设定日期为月份中的第一天
d.setDate(1);
//需要显示的月份的第一天是星期几
firstday = d.getDay();
//1号前面需要补足的的空单元格的数
firstspace =
//设定日期为月份的最后一天
d.setDate(monthdays);
//需要显示的月份的最后一天是星期几
lastday = d.getDay();
//最后一天后面需要空单元格数
lastspace = 6 -
//前空单元格+总天数+后空单元格,用来控制循环
totalcounts = firstspace*1 + monthdays*1 + lastspace*1;
//count:大循环的变量;f_space:输出前空单元格的循环变量;l_space:用于输出后空单元格的循环变量
var count,flag,f_space,l_
//flag:前空单元格输完后令flag=1不再继续做这个小循环
for(count=1;count<=count++)
//一开始flag=0,首先输出前空单元格,输完以后flag=1,以后将不再执行这个循环
if(flag==0)
if(firstspace!=0)
for(f_space=1;f_space<=f_space++)
str += " ";
if(f_space!= firstspace) count++;
if((count-firstspace)<=monthdays)
//输出月份中的所有天数
curday = d_year+","+(d_month*1+1)+","+(count - firstspace)+"|"
linkday = d_year+","+(d_month*1+1)+","+(count - firstspace)
var today = new Date();
if( (d_year == today.getYear()) && (d_month == today.getMonth()) && ((count-firstspace) == today.getDate()) )
//将本地系统中的当前天数高亮
str += "" + (count - firstspace) + "";
//不用高亮的部分,没有日志
str += "" + (count - firstspace) + "";
if(count%7==0)
if(count<totalcounts)
str += "";
str += "";
//如果已经输出了月份中的最后一天,就开始输出后空单元格补足
for(l_space=1;l_space<=l_space++)
str += " ";
if(l_space!= lastspace) count++;
document.getElementById("calenderdiv").innerHTML = "" + str + "";
//调用函数
calender("","")
您现在的位置:
信息学院计科1004纵向学习经验交流会
责编:张睿 | 图:信息学院 | 发布日期: | 阅读次数:
&&& 日星期六下午一点半,计科1004组织计科0904和计科0804纵向学习经验交流会。参加此次活动的有2010级计科专业辅导员张璐老师,大三大四的二十几位学长学姐及计科1004全体同学。
&&& 我们本次的活动在东区举行,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部分为大四的同学自我介绍以及他们各自的发展方向,他们中有的已经成为了辅导员;有的成功的考到了中科院,北邮的研究生;有的已经签下了公司开始工作&&在他们介绍完之后我们进行了针对性的请教学习讨论。考研就业等的分摊专区请教也都进行的如火如荼,大家也都是有目的性的在取经。活动第二个环节就是大三的同学介绍目前学习和生活的状况,在他们离开北区有近一年时间的时间里,从他们的外表和言语中都流露出了心态成熟和变化。特别是张晨露同学在介绍自己变化中提到说刚到东区时,感觉这边的人走路都很快,她认为是由于东区学生的目标坚定而造成的,所以走的每一步都是在为自己的目标奋斗,而北区生活让人很懒散,忘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和那颗为梦想拼搏的心。接着就是自由交流,希望能从高年级同学身上学到宝贵的经验,最后辅导员张璐老师总结了活动内容和意义,计科1004班同学向高年级同学献花合影。
&&& 此次活动举行的很有意义,在大二这关键的一年,同学们内心慢慢的都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定得定向,但大多数人对自己将来考研还是就业犹豫不决,或者对自己考研还是保研还在踌躇,不过经过今天这次的交流,同学们内心的疑惑都有了一点的清晰,特别是听了过来人他们的经历,自己有了借鉴和应对的方法,大家都受益匪浅。总之大二时很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个阶段好好地充实自己,不管是专业还是非专业,努力让自己提升,为之后的两年做尽可能最好的铺垫,相信在今天之后,班级的每个人都会更有目地的生活和学习。
信息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责任编辑:张睿 李博玲北京邮电大学计科院兼职硕士生导师简介水木社区手机版版面-北京邮电大学(BUPT)主题:北京邮电大学计科院兼职硕士生导师简介徐启建,男,1955年12月生,工学硕士,中国电子设备系统工程公司研究所总体研究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通信网络和设备技术研究工作,在话音编码理论、电话网信号方式、ISDN、智能网、通信网络计算机仿真、信息通信网和IP网络体系结构等研究方向多有建树,获科技进步奖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为《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撰写条目多篇,研究成果被收入ITU-T Y.1001建议。被主管部门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人员、优秀中青年专家。1996年11月至2000年12月被聘为国家863计划通信技术主题信息网专业专家组成员。现任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通信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ITU-T SG13中国专家代表团成员。目前主要从事下一代通信网络体系结构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联系电话:010-(O),(F),E-mail地址: 刘欣然,男,1971年2月生,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在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技术组织处工作,副处长,高级工程师。刘欣然于1998年6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为“基于Web的计算资源发布研究”。刘欣然先后从事过分布式并行计算、计算机网络、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的科研工作,作为主要负责人和参与人参加过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航天部、国防科工委等7个科研项目,目前在研项目为863信息安全组课题“大规模网络应急响应体系及原型系统的研究”。先后在国内外期刊、会议发表论文十余篇。刘欣然目前所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网络入侵行为分析与防范、互联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系统安全性评估、互联网攻防对抗等。联系电话:010-Email:lxr@mail. 翟文军,1967年1月出生,北京首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现兼任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导师;一、主要工作经历2003/8-&&&& 北京首信股份有限公司移动通信系统事业部&&兼任副总经理 负责CDMA2000、WCDMA等3G系统及相应终端研发及部门管理;2001/10-&&&&&&北京首信股份有限公司移动通信系统研究所 任副所长 负责所内CDMA2000 1X BSS系统产品研发、日常组织管理工作1/10&&&&&&&&&& 北京邮电通信设备厂(首信集团)移动通信系统研究所 任副所长兼BSC产品经理 负责国家项目的组织申报及研发。例如,99年10月,作为主要项目申请人,申请了国家“863”3G项目“通用BTS平台研发”。 2000年~至今,作为主要项目申请人及技术负责人组织参与了信产部招标项目、3项国家“863”项目的申请及研发。负责BSC产品研发。00/01&&&&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CDMA项目部 总工办/测试部&&主任 负责组织及参与WYG-06基站收发信机(BTS)、WYZ-06基站控制器(BSC)总体方案设计修改、项目技术问题处理及项目管理、系统联调。99/01&&&&原邮电部移动通信研发中心 关键技术研究室 参与原邮电部及“国家863” 重点项目 “IS-95 CDMA移动通信基站子系统”研发。本项目于9 8年12月通过了“863”专家组验收。本人主要负责了如下工作:2&&&&&&96年~97年,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CDMA系统仿真平台组建、CDMA关键技术研究及具体实现算法仿真。2&&&&&&97年~98年,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基站信道译码器设计实现、FPGA信道板的设计调试。2&&&&&&98年~99年,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移动台模拟器的总体方案设计及实现。96/04&&&&&&&&北京邮电通信设备厂、北京邮电大学 技术工艺处、新装车间,无线系 负责工艺技术管理、NEC500型中大容量数字微波国产化试制工作、参与国家“八五”攻关项目“GSM调制解调器及移动通信信道仿真器”研发、参与了“CDMA无线接入系统”研发项目,承担了系统总体方案制订及控制器设计实现二、主要成果1、&&&&&&&&&&&&&&领导、组织、参与完成了5项国家“863”移动通信系统项目;2、&&&&&&&&&&&&&&领导、组织、参与完成了信产部招标项目“CDMA2000 基站核心技术研发项目,目前已转产;3、&&&&&&&&&&&&&&在相关专业期刊、校刊、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获得2000年北京市科协优秀论文奖二等奖;4、&&&&&&&&&&&&&&曾获北京市1999年度青年岗位能手;5、&&&&&&&&&&&&&&曾兼任北京市电子办移动通信系统顾问联系电话:010-Email:.cn&&或 wenjunzhai@.cn 王晓云,女,1968年6月生所属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发中心职务:副主任 职称:高工,最后学历:博士学习和工作经历:91.7&&&&北京邮电学院无线通信专业本科生02.2&&&&(在职)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2002.6-至今&&&&&& (在职)复旦大学MBA硕士96.12&&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无线通信研究室工程师00.4&&邮电部移动通信局技术部副主任01.8&&&&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技术部技术发展处经理2001.8-至今&&&&&&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发中心副主任主要成果:l&&&&&& “9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技术体制”项目,于96年获邮电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l&&&&&& “中国电信GSM移动通信网由阶段1向阶段2过渡”项目,于99年8月获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l&&&&&& “中国电信GSM联网工程”项目,于99年8月获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l&&&&&& 主持制定“中国电信GSM网号码升位总体技术方案”l&&&&&& 主持制定“中国移动技术发展路标”目前研究方向:&&移动通信课题:l&&&&&& 中国移动3G技术体制(包括网络结构、编号、路由等)l&&&&&& 移动通信新技术研究(IMS、HSDPA等)l&&&&&& 软交换在移动通信中引入研究电话:010 01Email: 郑朝晖,男,1968年4月生所属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发中心职务:产品开发室主任,职称:高工,最后学历:博士学习和工作经历:90.7&&&&长春光机学院应用电子专业&&&&&&&&&&&&&&&&&&&&&&本科生93.7&&&&长春光机学院应用电子专业&&&&&&&&&&&&&&&&&&&&&&硕士生96.4&&&&北京邮电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博士生99.1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技术部&&&&&&&&&&&&&&&&&&98年开始任副主任01.8&&&&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技术部技术综合处&&&&经理2001.8-至今&&&&&&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发中心产品开发室 主任主要成果:l&&&&&& “码分多址通信的新技术研究”项目,于99年8月获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l&&&&&& “中国电信GSM移动通信网由阶段1向阶段2过渡”项目,于99年8月获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l&&&&&& “中国移动智能网技术方案和业务应用”项目,于2003年获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目前研究方向:智能网、移动多媒体课题:l&&&&&& 3G业务开发(包括现有业务在3G网上的试验、媒体流、Presence&IM业务等)l&&&&&& 移动定位业务开发l&&&&&& 语音增值业务开发(包括会议电话、移动800业务、个性化鈴音、语音短信等)电话:010 05Email: 唐骏,男,盛大网络公司总裁;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荣誉总裁,博士,19994年加入微软公司美国总部,担任Windows NT开发的工程师,高级经理,1997年回国创建微软技术中心,后升格为微软全球技术中心。2002年3月就任微软中国公司总裁。唐骏是微软公司的杰出经理人,成为微软公司历史上唯一两次获得比尔盖茨杰出奖,最高荣誉奖的员工,还获得微软公司的杰出管理奖。他带领的微软中国公司创造了微软公司全球的销售纪录,同时也创造了微软公司员工满意度的最高纪录。2004年唐骏又获得微软公司历史上唯一的荣誉总裁称号并同时出任中国最大的互动娱乐公司盛大网络公司总裁,受到全国媒体和业界的普遍关注。唐骏早年在美国也成功的创建了软件公司和娱乐影业公司,在中国也成功创建了上海微创软件公司。唐骏先生分别在中国,日本和美国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是国际版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专家。同时唐骏还受聘为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BA兼职教授和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兼职教授。唐骏也是中国IT界的风云人物和领军人物,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IT经济人物,中国十大软件领军人物,中国十大杰出职业经理人,中国十大科技人物,中华十大英才管理人物,十大新经济人物, 中国十大科技新锐,中国十大封面人物,中国十大知识英雄,和中国十大数字人物等。研究方向: 1,多用户大容量的计算机网络计算及应用2,宽带视频技术及其应用 3,互联网与无线技术的应用联系方式:&&上海盛大网络有限公司,.cn 陈绍强,男,1971年6月生。1997年4月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在北京首信股份有限公司,任职资深技术专家,高级工程师。目前研究兴趣为嵌入式系统(设计、实现和优化)。从1997年起,先后承担、主持过以下科研项目:1、1997年8月~1999年8月:负责信息产业部重大装备路由器项目,成功实现了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路由器系统,包括硬件和全套软件。项目于1999年8月通过鉴定,技术成果已产业化并应用于企业网和电信DCN网中。2、2000年6月~2001年3月:负责信息产业部WAP核心技术项目,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WAP网关系统。3、2001年5月~2002年底,任首信委内瑞拉中央大学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制定总体技术方案及重要设备选型,并赴委进行了技术交流。4、2002年1月至今,负责首信网络设备平台的研发。具体包括:基于RISC处理器的防火墙硬件平台、面向下一代网络设备的PICMG平台、七号信令专用系统等。在核心刊物及会议发表论文十余篇,并是《中国计算机报》技术观察专栏撰稿人。电话:010 8(O),(M)Email:.cn 刘玉璋,男,1970年5月出生。现在担任得实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高级工程师。获北京邮电大学博士学位并在荷兰爱立信智能网实验室完成博士后。在荷兰爱立信工作多年,在此期间,担任Parlay网关的产品委员会主席,并领导大规模的开发团队,历时三年,开发成功了世界上第一个商用的Parlay网关。曾作为主要研发人员,参加了中国第一个智能网系统CIN01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现任职于得实信息科技公司(北京邮电大学得实)。从事下一代网络NGN、3G业务网、3g电信增值业务等领域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得实信息科技定位国际市场,为海外和国内的运营商提供领先的增值业务。联系方式:电话;电子邮件liuyz@.cn赖小荣,男,1966年11月生主要工作经历:美国协和电讯集团(Concord Telecom)通讯技术研究院Managing Director领导13个研究室100多名工程师从事中英俄文寻呼机、GSM手机、G3传真机的研究开发美国UTStarcom公司DirectPaging Dept.技术经理;每日商情信息集团 副总裁、技术总监从事无线数据广播系统及终端产品的研究;Eastern KingNet (China) Ltd 总裁、技术总监;2001年12月至今普天首信集团中国普天首信股份公司总裁助理兼移动通信系统部总经理、系统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WCDMA系统、CDMA2000 1X系统和CDMA2000 1X终端的研究开发。教育:清华大学毕业,工学硕士学位,曾在多所大学深造。专利及出版物:在《清华大学学报》、IEEE、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等发表论文多篇,并申请无线数据广播系统及终端产品两项国家专利,对无线通信、数据通信、CDMA技术、无线数据广播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的工程经验。联系电话:(23Email: Laixr@段涛,男,1964年4月生,网络研究中心兼职导师。1981年~1985年在北京邮电大学攻读学士学位,1985年~1988年在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工作,1988年~1991年在北京邮电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91年到总参第五十四所工作,现任总参第五十四所仿真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电子对抗科研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认真负责,作风扎实,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和很强的科研攻关、创新能力。多年来,他在航天电子对抗、电子对抗仿真研究等方面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负责和参与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取得了显著的军事经济效益和科研成果。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分别为第一、第五完成人), 2001年被聘为国家军口863专家,任期五年。主要科研成果有:“SZY2地面校飞试验”(1997)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雷达识别数据库容差研究”(1998)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承担的课题有“全军电子对抗装备作战运用研究(仿真工程二期)”2004年度经费400万,“xxxx系统半实物仿真与效能评估系统”(863-707专项)2004年度经费600万联系电话: 周彩根,男,1963年10月生,网络研究中心兼职导师。1984年8月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同年分配到总参第五十四研究所工作,1986年~1989年在南京电子工程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现任总参第五十四研究所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电子对抗科研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认真负责,作风扎实,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和很强的科研攻关、创新能力,是总参“三个一”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和我军航天电子对抗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多年来,他在航天电子对抗、电子侦察卫星、雷达环境模拟器研究等方面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负责和参与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多数已投入生产,取得了显著的军事经济效益和科研成果。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分别为第一、第六完成人)、三等奖二项(分别为第三、第七完成人)、四等奖一项(第三完成人), 2002年被四总部联合表彰为武器装备军内科研优秀科技工作者,荣立二等功,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二类岗位津贴。主要科研成果有:作为航天电子对抗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先后参加和负责了“九五”、“十五”和“十一五”的航天电子对抗装备规划计划论证。目前承担的课题有“xx电子侦察详查精测系统的研制”2004年度经费500万,“xx卫星系统的研制”2004年度经费500万。联系电话:--FROM 222.28.216.* 选择讨论区&BYR-Team2010. KBS Dev-Team2011&&北邮新生,北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_北京邮电大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2,270贴子:
北邮新生,北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科的数学要求很高吗,大学数学和有何不同
我打个例子,额不对,我...
这个夏天还在炎热而担忧...
走那条道,好像是脖子被...
周二美女●我是简单系系主
其实小热狗也是暖男,不...
他:放屁不?我:不放。...
宫崎骏动画中戳心的句子
漫图说说,你在哪座城遇...
2015 德国红点最佳设计...
史上最大动漫推荐,够你...
因为这部电影,我开始关...
长见识,大神环形大中华...
我也是2015届的~~ +10086有广东的同伴吗 一起搭火车上学可好~~~
你要是往某些比如等方向发展的话,对数学水平有要求。其他方向的话就无所谓了
多少分啊?
北京计科是多少分啊,报了没录上= =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中国第一军事门户网站 | &>&&>&
北京邮电大学2014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报到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微博元年2010、微信元年2011,慕课元年2012,4G元年2013,就这么一路高歌而来,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已然成为IT界的四大发展趋势。浪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微博元年2010、微信元年2011,慕课元年2012,4G元年2013,就这么一路高歌而来,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已然成为IT界的四大发展趋势。浪潮涌动中凸显着创新的重要,行业的高速发展中彰显着北邮的办学魔力。来 自 西 陆 军 事
9月4日,新一批研究生学子来到北邮。新生们的到来让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北邮――这所见证着中国通信业发展的信息黄埔,所肩负的时代使命和历史重任。北邮将如何量体裁衣地培养出新一批高端学子,让他们更有实力地承载起未来的信息通信;而这批未来的“高大上”,对于学术与创新又有什么样的想法,他们拿什么,又靠什么去迎接未来N多个元年的到来?
记者: 温校长您好!请问北邮为了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呢?
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温向明:北邮这几年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例如我们在研究生创新项目立项方面,仅去年一年就立了30几个项目,总经费达100多万。学生进行科学前沿的选题以及科学研究,不仅仅是本学科的,有的同学还选择了跨学科的研究,这些研究都已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例如在物联网方面、在移动通信的5G方面,还有在数字媒体动画、动漫方面等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另外在支持博士生、硕士生出国参加国际会议方面,我们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仅去年一年就支持200多名学生出国参加国际会议,总经费超过了两百万。
记者:您对于北邮的研究生培养还有什么样的新想法呢?
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 温向明:北邮的发展应该说是承上启下、循序渐进的。我们今年准备在研究生教育方面进行一个大的改革,就是要把本科生、硕士生以及博士生进行联合培养。在联合培养过程中,对学有余力的本科生提前开设硕士生课程,对学有余力的硕士研究生提前开设博士生课程进行培养,同时还要跟国内和国外合作单位进行联合培养,使得我们的学生能够获得全方位、高水平、高质量的培养。
另外我们在教育质量上也要下大工夫,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培养的过程中、在实验室培养的过程中和在学科论文的培养过程中,水平都得到一个高层次的提升。
记者:您好!请问学院目前在学术创新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面都已取得了哪些成绩?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执行院长 张琳:信通院作为学校最大的一个培养研究生的基地,今年招收了788名硕士,还有109名博士,总计在校的博士生有300多人,硕士生有2100多人,我们需要在科研任务上去帮助博士生和硕士生找到他们的兴趣。
取得的成绩方面,首先就是在校长和书记的新年祝词里面都已经提到过的,我们发表了100多篇的SCI的论文,也取得了上百项的发明专利,与此同时也争取到了非常多的国家纵向的基础科研项目。这是我们的成果。
计算机学院执行院长 马华东:我们学院一贯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创新项目和对外合作项目。在校期间,我院的很多学生都做出了非常突出的成绩。例如有些同学在国际计算机协会推荐的A类期刊和A类会议上连续发表文章;在高水平的SCI期刊上每年都有很多的论文发表;我们学院曾经培养出了全国优秀的博士论文奖获得者;有两个学生也获得了CCF的优秀博士论文奖。
还有李丽香老师的团队,她本身是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的获得者,毕业以后还坚持她原来的方向,在混沌密码方面、混沌通信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非常突出的成绩。今年她连续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其中一篇发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也说明我们学院的技术研究方向在国际上取得了非常好的声誉。
这些都是我们学院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
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党委书记 王霞:我们的研究生在学校总体上来说规模不是特别大,但是作为光研院来说,我们是支撑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可以说它的学术研究或者科研水平是在国字头的这个水准上面的。
我们的学生也取得了很多的成绩,比如有学生拿到了一些博士的创新基金、学校的一些青年基金。校级的优博、北京市的优博,我们这几年也是获得过的。另外,我们的博士生发的高水平的论文,甚至有影响因子达到10以上的,这在学生阶段来说是非常非常难得的。
记者:为了更好地激发和培养新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有哪些具体的办法和措施呢?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执行院长 张琳:关于学院去激发学生特别是博士生和硕士生的科研热情问题,我们是从多方面去组织的。第一个方面肯定要投入资金,学院会设置学院级别的科研创新基金来提供给优秀的博士生、硕士生去使用,包括他们自己可以掌握的研究经费、一些更好的科研补助。
第二个方面,我们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更好的平台,这个平台包括我们跟企业合作的一些合作基地以及支持他们去国外的一些更著名的高校去学习。
第三个方面,我们会支持他们去参加著名的国际学术会议,让他们去增长见识,发现更好的知识点。
同时我们也在学院级别里面希望给研究生们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和研究的环境,包括改善实验室环境,甚至帮助解决他们的一些生活上的问题,能使他们安心去搞科研,让他们在人生最辉煌的时间里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
计算机学院执行院长 马华东:从具体措施来讲,首先学生一入学时,我们就给他们灌输做学术研究一定要做高水平、创新型研究这样的思想。其次学院从不同程度提供各种保障。比如经常请一些国内外知名的教授、知名的学者来访,给学生们做学术报告,做面对面的交流和研究。比如会送一些学生到国外去联合培养。在学生发表论文以后,特别是在国际上一些著名会议上发表论文之后,我们鼓励他们到国外去参加国际会议和交流。我们所有的研究生都会参加到具体的科研项目中,特别是国家973计划、863计划这些国家级的项目之中,在这些顶尖项目当中来进行锻炼,使他们的学术水平有很好的提升。总而言之,我们学院从不同方面提供措施和平台,促使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得到提高。
网络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 白梅:网络技术研究院属于科研特色非常鲜明的一个院。网研院成立以后,在各个中心对学生采取纵向培养,这个举措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效的。学生在入学以后就会很快进入各个导师的项目组,适应科研环境,尽快的进入到科研的状态。在这样的组里,大家每个周都会有讨论会,集思广益,非常好的idea会在不同年级的同学当中传播交流,对新同学是一种很好的启发。
本栏目最新文章
国家领导人在任时,往往公务繁重,退休之后不再承担具...
热门关键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邮新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